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歴代三寶紀 (No. 2034_ 費長房撰 ) in Vol. 49

[First] [Prev+100] [Prev]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入大乘論二卷  如實論二卷
涅槃須跋論二卷  優婆塞五學略論二卷
大涅槃經論一卷  三具足經論一卷
遺教經論一卷  法華經論一卷
轉法輪經論一卷
寶髻菩薩四法論一卷
無量壽經論一卷  業成就論一卷
三無性論一卷  十二門論一卷
方便心論一卷  反質論一卷
墮負論一卷  求那摩底隨相論一卷
成就三乘論一卷  十二因縁論一卷
正説道理論一卷  一輸盧迦論一卷
寶行王正論一卷  百字論一卷
意業論一卷  破外道四宗論一卷
破外道涅槃論一卷  唯識論一卷再譯
迴諍論一卷  大乘起信論一卷
大乘阿毘曇失譯録第六。  二部七卷
大乘優波提舍五卷  發菩提心論二卷
歴代三寶紀卷第十三大乘
入藏目



歴代三寶紀卷第十四小乘録
入藏目
 開皇十七年翻經學士*臣費長房上 
小乘録者。聲聞藏也。教而辯佛。則王宮誕生
襁褓扶持乳哺鞠養。乘羊車而詣學。試
術而成婚。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四十九年處
世説法。年七十九。於雙樹間右脇而臥入般
涅槃。的而論法則是契經。或止九部。或十一
部。四含雜藏及以毘曇。談人則名聲聞縁覺
四果四向五方七便。剃除鬚髮捨俗出家。局
在天人弗該餘趣。煩惱則五蓋十纒九十八
使。所行則四聖諦十二因縁。檢攝七支防守
三業。所受禁制則三歸十戒二百五十及五
百戒。唯盡一形弗通後世。自調身口匪渉利
他。入理水之淺深。譬兎馬之浮渡。出街衢之
遊戲。駕羊鹿之卑車。洽露潤之少多。若中小
之根葉。休疲怠之蘇息憩非眞之化城。諸如
此文皆小乘也。依四阿含生經出曜賢愚譬
喩衆雜契經。或十行五行一紙半紙。首稱如
是後唱奉行。諸此派分動成萬卷。世情逐末
多競散抄。非唯損功深乖源本。但群録注。
其有流出別生之徒。如觀世音出妙法華。善
時鵝王生正法念。今並不載。唯四部律僧尼
戒心要略威儀羯磨雜法。世人盡習故備列
之。其是經中離析行者。本部既具無假重羅。
所益既微所煩處廣。粗計其省。紙出一萬經
向二千。今之編收大部別卷。檢非流出者。總
有五百二十五部。都合一千七百一十二卷。
集爲小乘入藏正目。房識淺見狷尋閲多遺。
庶傳照法炬明賢。幸供除燼添油也
  小乘修多羅有譯一
一百八部五百二十七卷
小乘修多羅失譯二
三百一十七部四百八十二卷
小乘毘尼有譯三
三十九部二百八十五卷
小乘毘尼失譯四
三十一部六十七卷
小乘阿毘曇有譯五
二十一部三百五十一卷
小乘阿毘曇失譯六
一十部二十七卷
小乘修多羅有譯録第一。一百八部五百二
十七卷
正法念處經七十卷  佛本行集經六十卷
中阿含經六十卷今有六十九
經。離出別
増壹阿含經五十卷今有四十三經。
離出別行
雜阿含經五十卷今有一百四十
四經。離出別行
雜譬喩三百五十首二十五卷
長阿含經二十二卷今有一十八
經。離出別行
賢愚經一十六卷今有五經
離出別行
雜寶藏經一十卷  雜譬喩經一十卷
普曜經八卷或六卷今有
十二經別行
蜀普曜經六卷上二經同本
別譯異名
撰集百縁經七卷  修行經七卷今有十四
經別行
修行道地經六卷二經同本
別譯異名
法句喩本末集經六卷或五
生經五卷今有五十
經別行
  禪法要經五卷
百喩集經四卷  過去現在因果經四卷
太子本起瑞應經二卷
修行本起經二卷上三經同本
別譯異名
禪祕要經三卷  陰持入經二卷
起本經二卷  四阿含慕抄二卷
磨多羅禪經二卷
舊雜譬喩集經二卷  義足經二卷
法句集經二卷  毘耶娑問經二卷
大道地經二卷  賈客經二卷
大安般經二卷  小本起經二卷
禪法要解經二卷
阿蘭若習禪法經二卷
坐禪三昧經二卷上二經同本
別譯異名
不淨觀禪經修行方便二卷
摩登伽經二卷  舍頭諫經一卷
太子二十八宿經一卷
虎耳意經一卷上四經同本
別譯異名
本相猗致經一卷
縁本致經一卷上二經同本
別譯異名
  雜藏經一卷
鬼問目連經一卷  餓鬼報應經一卷
目連説餓鬼因縁經一卷上四經同
別譯異名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一卷
阿難分別經一卷
弟子慢爲耆域述經一卷
分別經一卷上四經同本
別譯異名
  大十二門經一卷
四十二章經一卷
  小十二門經一卷
百六十品經一卷  十二遊經一卷
治禪病祕要經一卷  大安般經一卷
安般守意經一卷  五門禪經要用法一卷
般泥洹經一卷  當來變經一卷
難提迦羅越經一卷  普義經一卷
㮈女耆域經一卷
淨飯王般涅槃經一卷  沙門果證經一卷
佛爲菩薩五夢經一卷一名佛五夢經。一
名太子五夢經
馬王經一卷  請賓頭盧法一卷
八師經一卷  阿含口解十二因縁經一卷
四部喩經一卷  三品修行經一卷
七法經一卷  阿毘曇五法行經一卷
雁王經一卷  四願經一卷
雁王五百雁倶經一卷  五法經一卷
誡羅云經一卷
婦人遇辜經一卷
對經
給孤獨明徳經一卷亦云給孤
獨氏經
長者辯意經一卷亦*云辯意
者所問經
胞胎受身經一卷亦*云胞
胎經
  四自侵經一卷
釋六十二見經一卷
五百弟子自説本起經一卷
七女本經一卷直云
七女經
 大迦葉本經一卷
阿難四事經一卷  所欲致患經一卷
法受塵經一卷  禪行法想經一卷
誡王經一卷  摩訶目連本經一卷
四天王經一卷  貧女爲王夫人經一卷
五福施經一卷  優多羅經一卷云優多
羅母經
鏡面王經一卷  應供法行經一卷
訶王經一卷  察微王經一卷
阿闍世王問五逆罪經一卷亦直云阿闍
經或無罪字
阿難念彌經一卷  居士請僧福田經一卷
觀行不移四事經一卷  廬夷亘經一卷
廅羅王經一卷  檀若經一卷
梵皇經一卷
龍王兄弟陀暹邏誡王經一卷
五蓋疑結失行經一卷
小郁伽經一卷
舍利弗目連遊諸國經一卷亦直云遊
諸四衢經
目連上淨居天經一卷  解無常經一卷
城喩經一卷  耆闍崛山解經一卷
小乘修多羅失譯録第二。三百一十六部。四
百八十二卷
雜譬喩經八十卷  法句譬喩經三十八卷
別譯雜阿含經二十卷  雜數經二十卷
那先譬喩經四卷  長阿含經三卷
興起行經二卷一名十
縁經
  十二因縁經二卷
太子試藝本起經二卷
善信神呪經二卷  善信女經二卷
那先比丘經二卷或一
  難提釋經一卷
無垢優婆夷問經一卷
造立形像福報經一卷  法常住經一卷
優填王經一卷亦云作佛
形像經
懈怠耕者經一卷亦云作佛
形像經
阿難得道經一卷
阿難七夢經一卷  阿難般泥洹經一卷
舍利弗目連泥洹經一卷
佛入涅槃金剛力士哀戀經一卷
迦葉赴佛涅槃經一卷一名佛般涅槃
迦葉赴佛經
佛滅度後棺斂葬送經一卷一名比丘師經
或云師比丘經
灌佛經一卷
摩訶刹頭經一卷上二經同本
別譯異名
云忍經一卷亦云忍
辱經
五十五法誡經一卷一名
行經
  八法行經一卷
給孤獨四姓家問應受施經一卷
憂墮羅迦葉經一卷  出家因縁經一卷
弟子本行經一卷  三品弟子經一卷一名
弟子
學有三
輩經
四部本文經一卷  四輩經一卷
佛爲年少比丘説正事經一卷
見正經一卷一名生死
變識經
  長者賢首經一卷
賢者手力經一卷
荷鵰阿那含經一卷一名呵調
阿那含
十二賢者經一卷一名十
二賢經
有賢者法經一卷
五無反復經一卷名有
反復經
四婦因縁經一卷
五百婆羅門問有無經一卷
黒氏梵志經一卷  道徳果證經一卷
發意向正經一卷
曉所諍不解經者經一卷
阿含正行經一卷亦*云正
意經
沙門分衞見怪異經一卷
摩訶遮曷遊經一卷
五恐怖世經一卷一名大
厥彌經
摩訶厥彌難問經一卷一名大
厥彌經
大魚事經一卷  心情心識經一卷
失道得道經一卷  頞多和多耆經一卷
外道誘質多長者經一卷
梵摩難國王經一卷
佛爲阿支羅迦葉説自苦經一卷
摩訶迦葉度貧母經一卷  中心經一卷
魔試佛經一卷
龍王兄弟經一卷一名降龍王經
一名難龍王經
外道仙尼説度經一卷
沙曷比丘功徳經一卷
佛爲年少婆羅門説知善不善經一卷
佛爲拘羅長者説根熟經一卷
奇異道家難問住處經一
佛説外道深染説離欲經一卷
須摩提長者經一卷  長者難提經一卷
十二品生死經一卷  年少王經一卷
諫王經一卷亦云大小
諫王經
  末羅王經一卷
羅提坻王經一卷亦云羅提
狎王經
摩達國王經一卷  普達王經一卷
揵陀國王經一卷  天王下作猪經一卷
堅心正意經一卷亦直云
堅意經
佛大僧大經一卷  耶祇經一卷
十二頭陀經一卷一名沙門
頭陀經
木槵子經一卷  錫杖經一卷
栴檀樹經一卷  奇異道家難問法本經一
貧窮老公經一卷或無
公字
長者子懊惱三處經一卷
越難經一卷或作
曰字
  旃陀越國王經一卷
自愛不自愛經一卷亦直云
自愛經
  無上處經一卷
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一卷
勒苦泥犁經一卷亦直云
泥犁經
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經一卷
僧護因縁經一卷  護淨經一卷
時非時經一卷亦云
時經
  讓徳經一卷
始造浴佛時經一卷  度梵志經一卷
新歳經一卷一名
進學經
  惟流王經一卷直云
惟留經
未曾有經一卷  諸大地獄果報經一卷
罪業報應經一卷  三小劫經一卷
勸進學道經一卷亦直云
進學經
  觀身九道經一卷
八總持經一卷  禪思滿足經一卷
八正八邪經一卷  大蛇譬喩經一卷
説阿難持戒經一卷亦云阿難
受持經
阿難問何因縁持戒見世間貧示現道貧經
一卷  鬼子母經一卷
十善十惡經一卷云貧富善
惡所起經
惟婁王師子湩譬喩經一卷
調達經一卷亦*名調
達喩經
摩訶健陀經一卷亦名盡信
比丘經
目連問經一卷
摩訶目連與佛角能經一卷
舍利弗歎度女人經一卷
樹提伽經一卷  墮迦經一卷
  五王經一卷  解慧微妙經一卷
八大人覺章經一卷  五方便經一卷
弟子死復生經一卷  須多羅入胎經一卷
墮落優婆塞經一卷
羅漢迦留陀夷經一卷
羅漢遇瓶沙王經一卷  二十八天經一卷
爲壽盡天子説法經一卷亦云命盡
天子經
阿鳩留經一卷  庾伽三摩斯經一卷
阿闍世王問瞋恨從何生經一卷
韋提希子月夜問夫人經一卷
愛欲聲經一卷亦云愛欲
一聲經
説善惡道經一卷  度世護身經一卷
瓜甲取土經一卷一名*瓜頭土經。一
名*瓜甲&T016254;土譬經
迦丁比丘説當來變經一卷
墮釋迦牧牛經一卷  佛本行經一卷
自見自知爲知爲能盡結經一卷
有四求經一卷  便賢者坑經一卷坑或作
旃字
兩比丘得割經一卷  所非汝所經一卷
道徳舍利日經一卷
舍利日在王舍國經一卷
獨居思惟自念止經一卷
問所明種經一卷
欲從本相有經一卷亦云欲
從本經
獨坐思惟意中生念經一卷
如是有諸比丘經一卷
比丘所求色經一卷  色爲非常念經一卷
色比丘念本起經一卷
比丘一法相續經一卷  善惡意經一卷
有二力本經一卷  有三力經一卷
有四力經一卷  有五力經一卷
道有比丘經一卷  不聞者類相聚經一卷
無上釋爲故世在人中經一卷
身爲無有反復經一卷
師子畜生王經一卷
阿須倫子婆羅門經一卷
婆羅門子名不侵經一卷
生聞婆羅門經一卷亦*名生門
梵志經
陸竭經一卷  署杜乘婆羅門經一卷
佛在拘薩羅國經一卷
佛在優填國經一卷
是時自梵守經一卷
婆羅門不信重經一卷
佛告舍曰經一卷
説人自説人骨不知腐經一卷
栴檀調佛經一卷  惡人經一卷
難提和難經一卷亦云難提
和羅經
四姓長者難經一卷亦云四姓
長者經
  析佛經一卷
阿難等各第一經一卷名阿難迦葉舍
利弗等各説第
理家難經一卷  迦留多王經一卷
梵志闍孫經一卷  波達王經一卷
悲心悒悒經一卷  趣度世道經一卷
薩和達王經一卷  癡注經一卷
和達經一卷  分八舍利經一卷
悉曇慕經一卷  鉢呿沙經一卷
告法驗經一卷  瓶沙王經一卷
有無經一卷
須耶越國貧人經一卷一名須耶越
貧人剔頭經
坏喩經一卷  妖怪經一卷
阿般計泥洹經一卷一名周射
計泥洹經
四非常經一卷  五失蓋經一卷
要眞經一卷  本無經一卷
十五徳經一卷  父母因縁經一卷
金輪王經一卷  慧行經一卷
未生怨經一卷  内外無爲經一卷
道淨經一卷  七事本末經一卷一名七事
行本經
耆域四術經一卷  五蓋離疑經一卷
太子智止經一卷  苦相經一卷
須佛得度經一卷  由經一卷
分然洹國迦羅越經一卷
義決法事經一卷  漚惒七言禪利經一卷
三失蓋經一卷
王舍城靈鷲山要直經一卷
思道經一卷  佛在竹園經一卷
法爲人經一卷  道意經一卷
陀賢王經一卷  阿夷比丘經一卷
比丘三事經一卷  五母子經一卷
沙彌羅經一卷上二經同本
別譯異名
玉耶經一卷一名長者詣佛説子婦
不恭敬經一名七婦經
漱達經一卷上二經同本
別譯異名
灌臘經一卷一名般泥洹後
四輩灌臘經
  盂蘭盆經一卷
報恩奉盆經一卷三經同本
別譯異名
摩登女經一卷一名摩鄧女經一名
阿難爲蠱道所呪
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一卷上二經同本
別譯異名
道地中要語章經一卷
安般行道經一卷  道徳章經一卷
佛本記經一卷  口傳劫起盡經一卷
父子因縁經一卷  盧至長者經一卷
燈指因縁經一卷
優波斯那優婆夷經一卷
怛惒尼百句經一卷
世間珍寶經一卷一名世間所
望珍寶經
  處處經一
十八泥犁經一卷  慢法經一卷
分明罪福經一卷  地獄經一卷
衰利經一卷  八方萬物無常經一卷
六衰事經一卷  弟子事佛吉凶經一卷
首至問佛十四事經一卷
孝子報恩經一卷或直云
孝子經
  十八難經一卷
三毒事經一卷  群生偈經一卷
二因縁章經一卷  百八愛經一卷
漏經一卷  五十二章經一卷
三界人天身量及壽經一卷
天地象經一卷亦名諸
天經
  度量天地經一卷
略説禪要句經一卷  法觀經一卷
止寺中經一卷  禪法經一卷
阿那律念復生經一卷
阿那律七念章經一卷  禪數經一卷
治禪鬼魅不安經一卷
禪定方便次第法經一卷  小道地經一卷
數息事經一卷  深息知身偈經一卷
禪經偈一卷  内身觀章經一卷
數練意章經一卷  受食思惟經一卷
内禪波羅蜜經一卷  十二門禪經一卷
形疾三品風經一卷  佛治意經一卷
佛治身經一卷  身相經一卷
禪要訶欲品經一卷  明識諦觀經一卷
五苦章句經一卷  五濁經一卷
胸有卍字經一卷  法滅盡經一卷
貧女難陀經一卷
定行三昧經一卷一名摩目
連問經
五龍悔過護法經一卷一名空慧悔過經
亦*名五龍悔過經
最妙勝定經一卷  相國阿羅呵經一卷
救護身命濟人病苦厄經一卷
阿秋那三昧經一卷  鑄金像經一卷
四身經一卷  小乘毘尼有譯録第三
三十九部二百八十五卷
十誦律六十一卷
十誦律五十九卷上二律同梵文
別譯誦名異
四分律六十卷  摩訶僧祇律四十卷
五分律三十卷  解脱律二十二卷
善見律毘婆沙十八卷  鼻奈耶十卷
摩徳勒伽十卷  遺教法律三昧經二卷
十誦律釋雜事問二卷
決正諸部毘尼二卷
十誦僧尼要事羯磨二卷
雜問律事二卷
佛臨般涅槃略説遺教誡經一卷
十誦僧戒本一
十誦羯磨雜事并要一卷
僧祇比丘戒本一卷
僧祇比丘尼戒本一卷
僧祇雜羯磨法一卷  四分僧戒本一卷
四分尼戒本一卷  四分雜羯磨一卷
五分僧戒本一卷  五分尼戒本一卷
五分羯磨法一卷  解脱戒本一卷
沙彌威儀一卷  三品悔過法一卷
誡具經一卷  優婆塞五戒相一卷
經律分異記一卷
比丘二百六十戒三部合異一卷
三乘無當律一卷  比丘諸禁律一卷
四部律所明輕重物名一卷
比丘戒本所出本末一卷  諸律解一卷
二百五十戒經一卷  衣服制法一卷
*揵稚法一卷
小乘毘尼失譯録第四
三十一部六十七卷毘尼母八卷
出律儀要二十二卷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八卷
大比丘威儀經一卷
大愛道比丘尼經二卷
摩訶比丘經一卷亦云眞僞
沙門經
迦葉禁戒經一卷  舍利弗問經一卷
優波離問經一卷  應行律經一卷
戒消災經一卷
犯戒罪報輕重經一卷亦直云
犯罪經
大沙門羯磨一卷
大戒經一卷  比丘波羅提木叉一卷
異出比丘威儀經一卷  沙彌威儀經一卷
沙彌尼十戒經一卷  沙彌離戒經一卷
沙彌離威儀經一卷
五部威儀所服經一卷  威儀經一卷
優婆塞五戒經一卷  優婆塞五法經一卷
優婆塞威儀經一卷  道本五戒經一卷
六齋八戒經一卷  五戒報應經一卷
賢者五戒經一卷  賢者威儀經一卷
小乘阿毘曇有譯録第五  二十一部三百五
十一卷
阿毘曇毘婆沙一百九卷或六十卷或
八十四
迦旃延阿毘曇八揵度三十卷
舍利弗阿毘曇三十卷  成實論二十四卷
倶舍釋論二十二卷  出曜論一十九
阿毘曇心論十六卷  倶舍論本十六卷
毘婆沙阿毘曇十四卷
雜阿毘曇毘婆沙十四
雜阿毘曇心十三卷  阿毘曇心十三卷
雜心十一卷上四論同本
別譯廣略異
  解脱道論十三卷
婆須蜜論十卷  立世阿毘曇十
法勝阿毘曇七卷  阿毘曇心五卷
阿毘曇心四卷上二論同本
別譯廣略異
  四諦論四卷
三法度論三卷
  金七十論二卷
倶舍論偈一卷  明了論一卷
遺教論一卷
小乘阿毘曇失譯録第六十部二十七卷
衆事分阿毘曇十二卷  三彌底論四卷
甘露味阿毘曇二卷  分別功徳論三卷
辟支佛因縁論一卷  六足阿毘曇一卷
十六無漏心解一卷  十報法三統略一卷
斷十二因縁解一卷  旨解一卷
歴代三寶紀卷第十



歴代三寶記卷第十五
上開皇三寶録表
臣房言。臣聞有功於國史録其勳。有政於民
碑傳其徳。況如來大聖化洽無窮而不垂美。
百王流芳千載者也。臣竊尋覽。自漢魏已來
代有翻譯。而録目星散經多失源。世罕綴修
時致間絶。縁此佛以正法付囑國王。是知教
興寄在帝主。伏惟陛下應運秉圖。受如來
記。紹輪王業。統閻浮提。愍世間昏開慧日
照。廣緝經像大啓伽藍。闡解脱之門。導天人
之路。建善舟檝濟拔蒼生。斯實曠古一代盛
歟。豈臣庸微輕敢妄述。但昔毀廢臣在染衣。
今日興隆還參法侶。時事所接頗預見聞。因
綱歴世佛法縁起。始自&T073115;周莊王甲午佛
誕西域後漢明皇永平丁卯經度東歳。迄今
開皇太歳丁巳。歴一千二百七十四載。其間
靈瑞帝主名僧代別。顯彰名開皇三寶録。凡
十五卷。庶法無隱冀經有弘。不任下情惶悚
戰懼。輕冒奉表上録以聞。伏願天慈垂神降
省謹言
開皇三寶録總目序
開皇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大興善寺翻
經學士臣成都費長房上
竊惟三寶所資四生蒙潤而世有興毀。致人
自昇沈。興則福業恒感天堂輪王人主。毀則
罪報常受地獄餓鬼畜生。論益物深無過於
法。何者法是佛母佛從法生。三世如來皆供養
法。故勝天王般若經云。若供養法即供養佛。
是知法教津流乃傳萬代。佛僧開導止利一
時。故賢劫之興千佛同其化。脩短之壽四聖異
其年。雖復住世延促有殊。取其宣揚弘法無
別。莫不煎熬愛海濟含識以趣涅槃。鏨鑿慢
山度蒼生以會般若。然般若玄寂。非因聲難
以通。聲必託形。不藉相無由顯。所以境稱忍
刹。總百億之須彌。世號娑婆。統三千之國土。
區分三界五濁之穢土沙。形別六道二乘之鄙
羊鹿。大聖慈愍俯降迦毘。丈六金容應王宮
之裏。三十二相炳太子之身。十九出家三十
成道。四十九載處在世間。假以言音方便演
暢。無染之法金口自宣。一音敷揚萬類各解。
機縁匪一教有塵沙。阿難總持渧無遺失。譬
別器水瀉之異瓶。雙樹入般涅槃。迦葉王城
結集一千羅漢迭察迭書。著之葉皮布乎天
竺。五百中國各共奉持。十六大王皆同擁護。
後漢之始方屆脂那。帝世交參十有六代。翻
彼域語作此方言。相承迄今五百餘祀。古舊
二録條目殘亡。士行道安創維其缺。爾來間
有祖述不同。各紀一方互存所見。三隅致隔
故多失疑。又齊周陳並皆翻譯。弗刊録目靡
所遵承。兼値毀焚絶無依據。頼我皇帝維地
柱天。澄靜二儀廓清六合。庭來萬國化攝九
州。異出遺文莫不皆萃。臣幸有遇屬此休時。
忝預譯經禀受佛語。執筆暇隙寢食敢忘。十
餘年來。詢訪舊老。搜討方獲。雖粗緝綴猶慮
未周。廣究博尋求敬俟來俊。今之所撰集。
略准三書以爲指南。顯茲三寶。佛生年瑞依
周夜明。經度時祥承漢宵夢。僧之元始城塹
棟梁。毘賛光輝崇於慧晈。其外傍採隱居歴
年國志典墳僧祐集記諸史傳等僅數十家。
擿彼翠零成斯紀翮。扇之千載風於百王。
共秉智炬之光。照時昏暗。同傳法流之潤。洽
世燋枯。闡我皇猷導開厥始。昔結集之首。並
指在某國城。今宣譯之功。理須各宗時代。故
此録體率擧號。稱爲漢魏呉及大隋録也。失
譯疑僞。依舊注之人。以年爲先。經隨大而次。
有重列者。猶約世分總其華戎。黒白道俗
合有一百九十七人。都所出經律戒論傳。二
千一百四十六部。六千二百三十五卷。位而
分之爲十五軸。一卷總目。兩卷入藏。三卷帝
年。九卷代録。代録編鑒經翻譯之少多。帝年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