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摩訶止觀 (No. 1911_ 智顗説 ) in Vol. 46

[First] [Prev+100] [Prev]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便之上更復方便。照見此諦更加佛眼。知
此諦故更加一切種智。離則有二合則有
三。是爲三藏法中二諦三諦離合之相也。
次三乘人同以無言説道斷煩惱。論諦離
合者。俗諦則同眞諦則異。大論云。空有二
種。一但空。二不但空。大經云。二乘之人但
見於空不見不空。智者非但見空能見不
空。不空即大涅槃。二乘但空智如螢火。菩薩
之人智慧如日。既空異智別則有兩諦之殊。
而今合爲一眞諦。二乘體假入眞。*秖入但
空不能從但空入假。無化他之用。菩薩
體假入但眞。能從但空入假。化度衆生
淨佛國土。上根菩薩體假入眞。前入但空。
次入不但空。則破無明見佛性。與前眞永
別。豈可同爲一眞諦耶。昔莊嚴家云。佛果
出二諦外。得此片意而作義不成。不知佛
智別照何境。別斷何惑。若得今意出外義
則成。開善家云。佛果不出二諦外。不能動
異二乘。作義復不成。若得此意不出義亦
成。古來名此爲風流二諦意在此。但空不
但空合時。*秖是一眞諦。離時成兩眞諦。與
三藏家異。彼三藏第三諦。但有中道名無
別體。眼無別見。智無別知。今則不爾。第三
諦亦名眞諦。亦名中道第一義諦。有別體
別見別知。是爲通教二諦三諦離合之相也。
次別教明二諦與前求異。前之眞俗合爲
別家之俗。俗者是世界隔別。俗有眞無。凡夫
爲俗諦所攝。二乘爲眞諦所攝。既有無
之異故稱爲俗。勝鬘名二乘作空亂意衆
生。大經云。我與彌勒共論世諦。五百聲聞
謂説眞諦。若論二諦俗諦不開。若作三
諦。開有爲俗開無爲眞。對不但空爲第
一義諦。是爲別教離合之相也
摩訶止觀卷第三



摩訶止觀卷第三
 隋天台智者大師説
門人灌頂記 
次圓教但明一實諦。大經云。實是一諦方
便説三。今亦例此。實是一諦方便説三。
法華云。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耳。是爲
圓教二諦三諦一諦離合之相也。次明四諦
離合者。前三諦二諦一諦皆豎辯。四諦則横
論。則有四種四諦。謂生滅無生滅無量無作
等。生滅四諦即是横開三藏二諦也。無生
四諦即是横開通教二諦也。無量四諦即是
横開別教二諦也。無作四諦即是横開圓教
一實諦也。今將中觀論。合此四番四諦。論
云因縁所生法者。即生滅四諦也。我説即是
空。即無生四諦也。亦爲是假名。即無量四諦
也。亦名中道義。即無作四諦也。二明智離合
者。諸經。或説一智二三四乃至十一智等。若
説三智可用觀三諦。如其増減當云何觀。
一智者。經云。一切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
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唯一佛智即一切種智。
一相寂滅相種種行類相貎皆知。名一切種
智。此智觀三諦者。若言一相寂滅相。即是
觀於中道。若言種種行類相貎皆知者。即
是雙照二諦也。若二智者所謂權實。權即一
切智道種智。觀於有無兩諦也。實即一切種
智觀於中道諦也。三智觀三諦可解不説。
四智者。如大品明道慧道種慧一切智一切
種智。釋論解此有多種。或因中但有理體。
名爲道慧道種慧。果上事理皆滿。名一切智
一切種智。或言。因中權實故言道慧道種慧。
入空爲實慧入假爲權慧。或言。果上權實
故言一切智一切種智。直縁中道名一切
智。雙照二諦名一切種智。或言。因中總別
果上總別。或言。道慧道種慧是單明權實。一
切智一切種智是複明權實。如是等種種釋
四智。四智秖是照三諦也。若經中有明五
諦六七八九乃至無量者。但得此意釋之
使入三諦也。十一智者。世智他心智兩種
照俗諦。八智觀眞諦。如實智觀中道。是名
智有離合而三諦不動。復次智諦倶開者。
隨其多少自相攝。如三諦即有三智。二諦
即有二智。此義可解。又智諦倶不開者。且
據一諦一智不増不減。此亦可解。若智
雖開合終是實智能顯實體也。次約諦智
合辯者。三藏眞諦發一眼一智。俗諦發一眼
一智。兩諦共發一眼一智。慧眼一切智縁眞
諦。法眼道種智縁俗諦。佛眼一切種智共縁
眞俗兩諦。不得道雙照秖得道前後共照
耳。通教眞諦發二眼二智。俗諦發一眼一
智。一切智一切種智共縁眞諦。道種智縁俗
諦。若作別接通者。俗諦發一眼一智。眞諦
發一眼一智。開眞出中發一眼一智。智縁
諦亦如是。別教三諦一一諦各發一眼一
智。智縁諦亦如是。若別教作二諦者。俗中
空發一眼一智。俗中有發一眼一智。眞諦
發一眼一智。智縁諦亦如是。圓教者一實
諦發三眼三智。智縁諦亦如是。問。云何以
別接通。答。初空假二觀破眞俗上惑盡。方
聞中道。仍須修觀破無明。能八相作佛。此
佛是果仍前二觀爲因。故言以別接通耳。
不以此佛果接三阿僧祇百劫種相之因。
故不接三藏。不將此果接十地之因。故不
接別。不將此果接十住斷無明。故不接
圓。唯得以別接通。其義如此○四明得
失者。失即思議。得即不思議也。若言智由
心生自然照境如炬照物。若照未照此物
本有。若觀不觀境自天然。諦智不相由藉。
若言智不自智由境故智。境不自境由智
故境。如長短相待。此是相由而有。若言境
不自境亦不由智故境。境智因縁故境。智
亦例然。此是共合得名。若言皆不如上三
種但自然而爾。即是無因境智。此四解皆有
過。所以者何。有四取則有依倚。依倚則是
非。是非則愛恚。愛恚生一切煩惱。煩惱生故
戲論諍競生。諍競生故起身口意業。業生故
輪迴苦海無解脱期。當知四取是生死本。
故龍樹伐之。諸法不自生。那得自境智。無
他生。那得相由境智。無共生。那得因縁境
智。無無因生。那得自然境智。若執四見著。
愚惑紛綸何謂爲智。今以不自生等破四
性。性破故無依倚乃至無業苦等。清淨心
常一則能見般若。以是義故自境智苦集不
生。即是生生不可説。故身子默然。乃至無因
境智苦集不生。即是不生不生不可説。故淨
名杜口。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雖不可説有
四悉檀因縁故亦可得説。或説自生境智。
乃至或説無因境智。雖作四説性執久破。
前。但有名字。名字無性。無性之字是字
不住。亦不不住。是爲不可思議。故金光明
云。不可思議智境不可思議智照。即此意也。
若破四性境智。此名實慧。若四悉檀赴縁
説四境智者。此名權慧。如是境智凡夫兩
失。二乘一得一失。菩薩兩得。何以故。凡夫
有四性自行爲失。無四悉檀化他爲失。二
乘破四性入第一義。自行爲得。不度衆
生化他爲失。菩薩具足。是故兩得。又凡夫
兩失。是思議失。二乘一得一失。倶是思議。菩
薩兩得。倶不思議。此約通教辯得失。若別
望通通教兩得。倶是思議。別教兩得。倶不思
議。若圓望別。別教教道兩得。倶是思議。何
以故。教門方便。或言無明生一切法。或言
法性生一切法。或言縁修顯眞修。或言眞
自顯。執此還成性過墮可思議中也。若證
道者即不思議也。若圓教教證倶不思議。何
故爾。至理無説爲縁四説。但有假名。假名
之名名即無生。故教證倶不可思議也。無思
無念故無依倚戲論結業。無業故無生死。
是名自行爲得。得於實體能以不可説説
化導衆生。令出生死得於實體。是爲自他
倶得體也第四明攝法者。疑者謂止觀
名略攝法不周。今則不然。止觀總持遍收
諸法。何者。止能寂諸法。如炙病得穴衆患
皆除。觀能照理如得珠王衆寶皆獲。具足
一切佛法。大品有百二十條及一切法。皆言
當學般若。般若秖是觀智。觀智已攝一切
法。又止是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今更
廣論攝法即爲六意。一攝一切理。二攝一
切惑。三攝一切智。四攝一切行。五攝一切
位。六攝一切教。此六次第者。有佛無佛理性
常住。由迷理故起生死惑。順理而觀是故
論智。解故立行由行故證位。位滿故教他。
事理解行因果自他等次第。皆止觀攝盡也
○一以三止三觀攝一切理者。理是諦法
如上開合偏圓不同。權實之外更無別理。
除摩黎山餘無栴檀。若更有者即是妄語。
既以止觀顯體。即攝一切理也○二止觀
攝一切惑者。以迷諦故起生死惑。迷即
無明。若迷權理則有界内相應獨頭等無
明。與見思諸使合者。名相應。不相應者
名獨頭。是事不知故起貪。不知者是無明。
起貪是行。貪者是識。識共四陰起是名色。
色動諸根是六入。六入所著是觸。觸隨順
塵是受。受所喜樂是愛。愛倶生纒是取。造
當來生業是有。未來陰起是生。陰熟是老。捨
陰是死。是十二輪更互爲因果。煩惱通業。
業通苦。苦通煩惱。故名三道。成論云。前行
後三中。後行前七中。七是業復是道。能通後
世。後三非業而能通七。亦得是道。經中亦
呼爲十二牽連十二輪。束縛不窮故名爲輪。
三世間隔故名分段。覆眞諦理不得解脱。
此即是病説病即知藥。藥即從假入空止觀。
觀藥即知病。故此惑爲入空止觀所攝也。
若迷實理則有界外相應獨頭等無明。所以
者何。界内雖斷相應獨頭而習氣猶在。小
乘中習非正使。大乘實説習即別惑。是界外
無明也。故寶性論云。二乘之人雖有無常苦
空無我等對治。於佛法身猶是顛倒。顛倒即
是無明獨頭。無漏智業爲行三種意生身。亦
是五種意生身。意即是識。身即名色六入觸
受。無明細惑戲論未究竟滅。即是愛取。煩惱
染業染生染未究竟。即是有。三種意因移即
是生。其果變易即是老死。束此十二是無漏
界中四種障。謂縁相生壞。縁即煩惱道。相即
業道。生壞即苦道。故知界外有十二因縁。所
以者何。降佛已下皆有無明。無明潤業業
既被潤那得無苦。此十二輪雖不退界墮
下。不妨從無明輪至老死。從老死輪至
無明。障於實理良由此惑。此惑爲入假入
中兩觀所治。更料簡之。何以故。三種意生
身凡有多種。若析體二乘及通菩薩等。先斷
界内惑盡。而未曾修習假中者。生於界外。
界外惑全未被伏其根則鈍。若於彼習觀
時。必須次第歴劫修行學恒沙佛法。先破
塵沙。塵沙雖不潤生。能障化道故須前
斷。斷此惑者。止是調心方便。伏界外惑。進
斷三道相應獨頭枝本皆去。故知假觀正攝
得塵沙。亦攝得無明。若別圓二人通惑先盡
別惑被伏。生彼界者神根即利。但修中觀
治彼三道。從於初地乃至後地。地地中皆
有三道。地地無明分分滅。業滅苦滅。地地相
應去時獨頭亦去。地地雖有智智與無明
雜。雜故亦得呼爲智障。障上分智故。唯佛
心中無無明則煩惱道盡。煩惱道盡故業盡。
業盡故苦盡。三道究竟唯在如來。是故中觀
攝得界外惑也○三止觀攝一切智者。諸
智離合如前所説。三觀往收無不畢盡。世
智不照理十一智中已攝。若廣明二十智
者。亦爲三觀所攝也○四止觀攝一切行
者。前智是解。解而無行終無所至。行有兩
種。所謂慧行行行。若三藏中慧行行行。乃至
圓中慧行行行。慧行是正行。行行是助行。毘
婆舍那能破煩惱。復須奢摩他力助正知
見。正助兩行隨智而轉。如足隨眼。若三藏
中無常析觀是慧行。不淨慈心等是行行。此
兩行隨析智入空也。若通中體法如幻化
是慧行。歴一切法數息念處縁事止觀是行
行。此兩行隨體法智入空也。若爲化衆生
修道種智縁俗理屬慧行。縁俗事者屬
行行。此兩行隨道種智入假也。若中道縁
於實相。一道清淨是慧行。歴一切法門諸度
皆是摩訶衍。十二因縁即是佛性。念處即是
坐道場等是行行。此兩行隨中智入實相
也。復次根本四禪定慧等故兩攝。欲界定少
慧多觀攝。中間亦爾。四空定多慧少止攝。四
無量心前三心觀攝。捨心止攝。九想八念十
想觀攝。八背捨前三背捨觀攝。後五止攝。九
次第定師子奮迅超越等是止攝。四念處是
慧性觀攝。若作四意止説者。作心記録不
淨等。此屬止攝而終是觀爲主。四正勤爲
成念處一往觀攝。若兩惡不生止攝。兩善
爲生觀攝。四如意足從四因縁得定即果
爲名止攝。五根信進慧三根觀攝。念定止攝。
又信念兩屬。五力亦如是。七覺分擇法喜進
等觀攝。除捨定止攝。念通兩處。八正正見正
思惟觀攝。正業正語正命屬戒即止攝。正念
正定正精進止攝。四諦三諦是有爲行屬觀
門。滅諦是無爲行屬止門。十六行皆是觀門。
四弘誓依四諦起如彼。十八不共法三業隨
智慧行觀攝。三無失止攝。知三世觀攝。餘
可知。四無畏者。一切智無畏屬觀攝。漏盡
止攝。至處道觀攝。障道止攝。三三昧門止
攝。三解脱門觀攝。六度者。前三是功徳止攝。
後三是智慧觀攝。又五度功徳止攝。般若觀
攝。又六度皆是功徳莊嚴止攝。乃至九種大
禪百八三昧皆屬止攝。十八空十喩五百陀
羅尼皆觀攝。如是等一切慧行行行。無不
爲止觀所攝。當知止觀名略攝義則廣○
五攝一切位者。若云一地即二地。二地即
三地。寂滅眞如有何次位。此則無有次位。
又大乘經中處處皆説一切地位。良以無生
無滅正慧無所得。能治煩惱業苦。三道若
淨於無爲法中而有差別次位何嫌。若析
法入空有無二門所斷三道。如毘曇所明七
賢七聖四沙門果。成論所明二十七賢聖等
差別位相。乃至非有非無門位。皆爲析空觀。
攝。若體法四門入空所斷三道。如大品明
三乘共位。乾慧乃至八地悉同入空止觀攝。
若從空入假修歴別行。不得意者成三十
心伏惑之位。即用空假兩觀攝。若得意能
破三道成十地位。即第三觀攝。或純用假
觀攝。乃至四門亦如是。若圓信解行即事
而眞。從觀行入相似。進破無明開示悟
入佛之知見。凡四十二位。同乘寶乘直至
道場。涅槃説十五日月光用轉顯譬其智徳。
十六日月光用漸減譬其斷徳。亦如十四般
若是因位。十五如妙覺是果位。皆用中觀
攝。乃至四門亦如是。問。大乘不明地位止
觀何所攝耶答。大乘經論皆明地位。汝畏
地位入無地位。不免無縛。文字性離即是
解脱。雖説地位即無地位。中論云。如外人
破世間因果則無今世後世。破出世因果
則無三寶四諦四沙門果。無何等三寶。見既
不滅則無三藏中三寶四諦四沙門果。尚不
得拙度道果。何處有後三番三寶四諦四沙
門果。此斥外道全無四番三寶等也。若斥
拙度者。但有三藏中三寶四諦四沙門果。
無後三番道果也。如我所破者。即有三寶
四諦四沙門果。何者。析破界内煩惱業苦。即
有三藏三寶四諦四沙門果。若體破者。即有
三番三寶四諦四沙門果。點此一語治内之
留滯破外以閑邪。去二邊之邪小。正三寶
四諦則立。云何言無邪。但有位無位非證
不了。今但信教教有則階位宛然。教無則豁
同空淨。無句義是菩薩句義。點空論位位
不可得。不應生諍也。又約中論偈四句
亦得有地位義。偈云。因縁所生法。我説即
是空者。即破煩惱業苦。便有須陀洹若智若
斷。是菩薩無生法忍。六地齊二乘。七地爲
方便。十地爲如佛。此位自明。云何言無。偈
亦名爲假名者。是漸次破界外三道。即有四
十二賢聖位。云何言無。偈亦名中道義。即是
圓破五住。便有六即之位。云何言無。秖用
四句攝一切位。一切位不出四句。四句不
出止觀。故言攝位也○六攝一切教者。毘
婆沙云。心能爲一切法作名字。若無心則
無一切名字。當知世出世名字。悉從心起。
若觀心僻越順無明流。則有一切諸惡教起。
所謂僧法衞世九十五種邪見教生。亦有諸
善教起。五行六甲。陰陽八卦。五經子史。世智
無道名教。皆從心起。云何出世名教皆從心
起。堅意寶性論云。有一大經卷如三千大
千世界大。記大千世界事。如中如小四天
下三界等大者。皆記其事在一微塵中。一
塵既然一切塵亦爾。一人出世以淨天眼見
此大經卷。而作是念。云何大經在微塵内
而不饒益一切衆生。即以方便破出此經
以益於他。如來無礙智慧經卷具在衆生身
中。顛倒覆之不信不見。佛教衆生修八聖
道。破一切虚妄見己智慧與如來等。此約
微塵附有爲喩。又約空爲喩者。發菩提心
論云。譬如有人見佛法滅。以如來十二部
經仰書虚空宛然具足。一切衆生無有知者。
久久之後。更有一人遊行於空。見經嗟咄。
云何衆生不知不見。即便寫取示導衆生。
云何寫經。謂令衆生修八正道破虚妄等。
修有多種。若觀心因縁生滅無常修八正
道者。即寫三藏之經。若觀心因縁即空修
八聖道。即寫通教之經。若觀心分別校計
有無量種。凡夫二乘所不能測。法眼菩薩
乃能見之。是修無量八正道。即寫別教之
經。若觀心即是佛性圓修八正道。即寫中
道之經。明一切法悉出心中。心即大乘心即
佛性。自見己智慧與如來等。又觀心即假
即中者。即攝華嚴之經。若觀心因縁生法
生滅者。即攝三藏四阿含教如乳之經。若
觀心即空者。即攝共般若如酪之經。若具
觀心因縁生法即空即假即中者。即攝方等
生酥之經。若但用即空即假即中者。即攝
大品熟酥之經。若用即中觀心者。即攝法
華開佛知見大事正直醍醐之經。若用四句
相即觀心。即有涅槃同見佛性醍醐之經。
又若觀因縁。又觀因縁即是佛性。佛性即
是如來。是名乳中殺人。若觀析空。又觀析
空即是佛性。佛性即是如來。是名酪中殺
人。若觀即空。又觀即空即是佛性。是名生
酥殺人。若觀假名。又觀假名即是佛性。是
爲熟酥殺人。若觀即中又觀即中即是佛
性。是名醍醐殺人。今通言殺人者。即二死
已斷三道清淨。名爲殺人。是爲止觀攝不
定教。略攝如上。廣攝者。絓一切經教悉用
止觀攝之。無不畢盡也。復次心攝諸教
略有兩意。一者一切衆生心中具足一切法
門。如來明審照其心法。按彼心説。無量教
法從心而出。二者如來往昔曾作漸頓觀心
偏圓具足。依此心觀爲衆生説。教化弟子
令學如來破塵出卷仰寫空經。故有一切
經卷。悉爲三止三觀所攝也○上六意攝法
次第可解。今直以一法攝一切法者。一理
攝一切理一切惑。一切智一切行。一切位一
切教也。又一惑攝一切理智行位教也。又
一智攝一切理惑行位教也。又一行攝一切
理惑智位教也。又一位攝一切理惑智行教
也。又一教攝一切理惑智行位也○第五明
偏圓者。行人既知止觀無法不收。收法既
多。須識大小共不共意。權實思議不思議
意故簡偏圓。就此爲五。一明大小。二明
半滿。三明偏圓。四明漸頓。五明權實。夫至
理不大不小乃至非權非實。大小權實皆
不可説。若有因縁大小等皆可得説。以
小方便力爲五比丘説小。以大方便力爲
諸菩薩説大。大小雖倶方便須識所以。故
用五雙料簡使無混濫。小者小乘也。智慧
力弱。但堪修析法止觀析於色心。如釋論
解檀波羅蜜。破外道隣虚云。此塵爲有爲
無。若有極微色則有十方分。若無極微色。
則無十方分。若析極微色不盡。則成常見
有見。若析極微盡。則成斷見無見。此外道
析色也。析心亦如是。若計有心無心皆墮
斷常。此皆外道析色心也。論文仍明三藏
析法之觀云。色若麁若細總而觀之無常無
我。何以故。麁細色等從無明生。無明不實
故麁細皆假。假故無常無性即得入空。又介
爾心起必藉根塵。無有一法不從縁生。從
縁生者悉皆無常。或言。一念心六十刹那。或
言。三百億刹那。刹那不住念念無常。無常無
主煩惱本壞。無業無苦生死滅故。名爲涅
槃。是名析色心觀意也。析名本於外道。
對破邪析而明正析。何但外邪應須正析。
若佛弟子執佛教門而生見著亦須正析。
所謂三藏四門生四見著。乃至圓教四門生
四見著。戲論諍競自是非他。皆服甘露傷
命早夭。金鎖自繋流轉生死。宜須正析。故
大論云。破涅槃者不破聖人所得涅槃。但
爲學者未得涅槃執成戲論。故言破涅槃。
若爾。皆用析法方便破之。凡有四門。於一
一門具足十法。識正因縁乃至不起法愛。
能於諸門見第一義。故知三藏四門析法止
觀。斷奠是小乘也。次明大者大乘也。智慧深
利修不生不滅體法止觀。大人所行故名大
乘。中論明即空者。申摩訶衍。摩訶衍即大
也。衍中云。欲得聲聞當學般若者。元此
是菩薩法。大能兼小傍挾聲聞。譬如朱雀
門天家所立。正通王事不妨群小由之出
入。雖通小人終是天門。今摩訶衍亦如是。
正爲菩薩體法入空。雖有小乘終名爲大。
例如三藏析法。雖有佛菩薩終是小乘。所
言大乘體法觀者異於三藏。三藏名假而法
實。析實使空。譬如破柱令空。今大乘體意
名實皆假。自相是空本來虚寂。譬如鏡柱本
自非柱。不待柱滅方空即影是空。不生
不滅不同實柱。又大論明摩訶衍人體法
觀者。引佛在一方木上告諸比丘。譬如比
丘得禪定時。變土爲金變金爲土。實非
金土變化所爲。色心亦如是。非生非滅無
明變耳。本自不生今那得滅。又引觀一端
&T073554;即具十八空。是名體法觀。復次三藏所
析名爲隨情觀色心。析有之觀亦是事觀。
所入之眞。眞非佛性。不會實理。但隨情爲
眞耳。大乘體法名隨理觀色心。如尋幻得
幻師。尋幻師得幻法。亦如尋夢得眠尋
眠得心。尋幻色心得無明尋無明得佛
性。體法通理故名隨理觀。體法止觀凡有
四門。於一一門皆具十法成觀。此觀非但
體外道果報色心。絓預一切執計三藏四
門。乃至圓四門未得入者。執門成見皆體
如幻。斷奠名大乘止觀也。若得今之用觀
意。大乘諸門生執尚須空破。終不同彼世
間法師禪師。稱老子道徳莊氏逍遙與佛法
齊。是義不然。圓門生著尚爲三藏初門所
破。猶不入小乘況復凡鄙見心。螢日懸殊
山毫相絶。自言道眞慢瞿曇者寧不破耶○
二明半滿。半者明九部法也。滿者明十二
部法也。世傳。涅槃常住始復是滿。餘者悉
半。菩提流支云。三藏是半般若去皆滿。今明
半滿之語直是扶成大小。前已析體判大小。
今亦以體析判半滿。如前云云○三明偏
圓者。偏名偏僻圓名圓滿。通途一往喚小
爲偏。于何不得。別義分別。意則不可。半小
兩名剋定局短引不得長。偏義亘通從小
之大。譬如半月齊上下弦。漸月不爾。始自
弓娥終十四夜皆稱爲漸。唯十五夜乃稱圓
滿月。小半亦爾。齊於析法半字小乘不得
名大。偏意則遠。從初三藏析法止觀已上。
別教止觀去邊入中已還。皆名爲偏。故大
經云。自此之前。我等皆名邪見人也。唯
圓教止觀一心三諦隨自意語。獨當圓稱也
○四明漸頓者。漸名次第藉淺由深。頓
名頓足頓極。此亦無別意還扶成偏圓。三
教止觀悉皆是漸。圓教止觀名之爲頓。此是
按名解釋其義已顯。今更廣料簡使無遺
滯。若前二教止觀是漸而非頓。力不及遠
但契偏眞。圓教止觀是頓而非漸。行大直
道即邊而中。別教止觀亦漸亦頓。何以故。
初心知中故名亦頓。渉方便入故名亦漸。
復次前兩觀觀教行證皆名爲漸。別教教觀
行皆名爲漸。證道是頓。圓教教觀行證皆名
爲頓。何故爾。前二觀是方便説。草庵曲徑故
教觀四種倶漸。別觀帶方便説。若依方便行
先破通惑。故三種皆漸。後破無明見於佛
性。故證道是頓也。圓觀正直捨方便但説
無上道。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眞。説最實
事是名教實。行如來行入如來室衣座等。
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是名行實。所見中道
即一究竟。同於如來所得法身無異無別。
是名證實。前兩觀因中有教行證人。果上但
有其教無行證人。何以故。因中之人灰身
入寂沈空盡滅。不得成於果頭之佛。直是
方便之説。故有其教無行證人。別教因中
有教行證人。若就果者但有其教無行證
人。何以故。若破無明登初地時。即是圓家
初住位。非復別家初地位也。初地尚爾。何
況後地後果。故知因人不到於果。故云果
頭無人。圓教因中教行證人悉從因以至果。
倶是眞實。故言實有人也。復次前三止觀教
行證人未被會時。尚不知圓何況入圓。佛
若會宗開漸顯頓悉皆通入。雖非即頓而
是漸頓。故法華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各
乘寶車適子本願。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
王。開通漸法悉令得入以別理接之。故
涅槃中得二乘道果不隔圓常。因是修學
皆當作佛。即是從漸入圓亦名開漸顯頓
意也。復次四種止觀入圓不必併待行成
入圓。不必併待開漸顯頓入圓。入則不定。
所以者何。一切衆生心性正因譬之於乳。聞
了因法名爲置毒。正因不斷如乳四微五
味雖變四微恒在。是故毒隨四微味味殺
人。衆生心性亦復如是。正因不壞了因之
毒隨正奢促處處得發。或理發或教發。或行
成證發。如辟支佛利智善根熟。出無佛
世自然得悟。理發亦爾。久植善根今生雖
不聞圓教。了因之毒任運自發。此是理發
也。若聞華嚴日照高山即得悟者。此是教
發也。聞已思惟。思惟即悟。是爲觀行發也。
若是六根淨位進破無明。是相似證發。若更
増道損生亦是證發也。此約圓家論入不
定也。若前三教行人。各在凡地發者。即是
理發。若聞於教是爲教發。若修方便即是
觀行發。若於賢聖位中發。即是證發。此約
三家入則不定也。復有不定而非殺人。如
修無漏時有漏不求自發全不殺二死。若
修中道發得無漏。長別三界苦輪海。乃是
一死而非二死。亦名不定。復次四種止觀
當分圓漸。三藏中有從初心方便來入眞
位。此名爲漸。三十四心斷結成果。豈不名
圓。通別中初心乃至後心。豈無漸圓。圓中
當體理極稱圓。亦有初心乃至四十一地。豈
不是漸。妙覺究竟豈不是圓。圓圓非漸圓
圓漸非漸漸。故知當分皆具二義也。法華
疏中應廣説。然漸漸非圓漸可得成圓漸。
漸圓非圓圓。不可得成圓圓。何者。法華
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故漸漸成圓漸。漸
圓權設三教之果。不可更成妙覺之佛。例
小小非大小可得成大小。小大非大大不
可得成大大。權權非實權可得成實權。
權實非實實不可得成實實。何者。三教果
頭有教無人。故權實不可成實實。半滿漸
頓例應如此分別。不復煩文也。觀心往推
法相應爾。而人多不信。今用涅槃五譬釋
成此意。第六云。凡夫如乳。須陀洹如酪。斯
陀含如生酥阿那含如熟*酥。阿羅漢辟支
佛佛如醍醐。大論云。聲聞經中稱阿羅漢
名爲佛地。故三人同是醍醐。此譬豈非釋
三藏中五味漸圓意。類此得成。三十二云。
衆生如雜血乳。須陀洹斯陀含如淨乳。阿那
含如酪。阿羅漢如生*酥。辟支佛菩薩如熟
*酥。佛如醍醐。此譬豈不釋通教中五味。支
佛侵習小勝聲聞。故與菩薩同爲熟*酥。
佛正習盡名爲醍醐。借此類通教當分漸
圓義顯。第九云。衆生如牛新生血乳未別。
聲聞如乳。縁覺如酪。菩薩如生熟*酥。佛
如醍醐。此譬豈不是別教五味意。十住初中
能斷通見思盡名乳。總擬聲聞。十住後心
*小深故擬支佛如酪。十行十向如生熟
*酥。十地之初已名爲佛故如醍醐。借此顯
成別觀當分漸圓意。二十七云。雪山有草
名爲忍辱。牛若食者即成醍醐。草喩正道。
若能修正道即見佛性。此譬豈不是圓意。
不歴四味即成醍醐。借此類成漸圓等之
位。第八云。置毒乳中遍於五味皆能殺
人。此譬豈不譬於不定。即成四種理教行
證而得入圓。今約漸頓作如此料簡。前
三科後一科。亦應如是。但小大半滿齊分
剋定不得同耳○五明權實者。權是權謀暫
用還廢。實是實録究竟旨歸。立權略爲三
意。一爲實施權。二開權顯實。三廢權顯
實。如法華中蓮華三譬。諸佛即一大事出
世。元爲圓頓一實止觀。而施三權止觀也。
權非本意。意亦不在權外。祇開三權止觀
而顯圓頓一實止觀也。爲實施權實今已
立。開權顯實權即是實無權可論。是故廢
權顯實權廢實存。暫用釋名其義爲允。問。
何意用此權實。答。佛知衆生種種性欲。以
四悉檀而成熟之。若人欲聞正因縁。爲説
藏。欲聞因縁即空爲説通觀。欲聞歴
劫修行爲説別觀。欲聞即中爲説圓觀。是
名隨世界悉檀亦名隨樂欲。爲實施權説
權實止觀也。爲生扶眞之事善説三藏
觀。爲生扶眞之理善爲説通觀。爲生扶
中之事善爲説別觀。爲生扶中之理善爲
説圓觀。是名隨爲人悉檀。亦名隨便宜而
説權實止觀也。爲破邪因縁無因縁説三
藏觀。爲破拙度故説通觀。爲破共法故
説別觀。爲破帶方便故説圓觀。是爲對治
悉檀説權實止觀也。爲思議鈍根拙度令
入眞諦説三藏觀。爲思議利根巧度令入
眞諦故説通觀。爲不思議鈍根拙度令入
見中故説別觀。爲不思議利根巧度令入
見中故説圓觀。是名爲一實而施三權。權
實相對則有四種止觀。爲實施權意齊此
也。權實既興良由悉檀。權實可廢亦由悉
檀。何者。衆生煩惱結使厚。利智善根薄。故
興初觀生其事善。事善若生煩惱伏薄。即
廢三藏觀。爲生理善興於通觀。理善已生
即廢通觀。爲生界外事善即興別觀。界外
事善已生即廢別觀。爲生界外理善即興
圓觀。是爲興廢因縁故説於權實止觀也。
餘三悉檀興廢可解。若約五味教論興廢
者。華嚴爲大行人。廢兩權興一權一實。三
藏廢兩權一實但興一權。方等四種倶興。
般若廢一權興兩權一實。法華廢三權興
一實。涅槃還興四種。皆入佛性無所可
隔。是故如來巧用悉檀。興廢適時順機而
作。皆益衆生。是故如來不空説法。爲度人
故應興應廢也。對三權説一實。實存權廢。
已如前説。今更料簡四種止觀皆實不虚。
所以者何。若不開決則無入理。今決了聲
聞法是諸經之王。開方便門示眞實相。一
一止觀皆得入圓。如快馬見鞭影即得正
路。故四種皆實也。又四種皆權。何以故。四理
皆不可説。權不可説故非權。實不可説
故非實。非權而強説爲權。非實而強説爲
實。等是強説。何意不名權爲實耶。以有
説故。故皆是權。又此權實悉是非權非實。何
以故。皆不可説故。此非權非實。不得異於
向實。向以見理爲實。實秖是非權非實。
義不異。若異者應有別慧。應照別理。理惑
既同不可使異。對權故説實。廢教故説
理。故言非權非實。即教而理。權實即非權
非實。無二無別不合不散。非權非實理性
常寂名之爲止。寂而常照亦權亦實。名之
爲觀。觀故稱智稱般若。止故稱眼稱首楞
嚴。如是等名不二不別不合不散。即不可
思議之止觀也。此非但開實是非權非實。開
權亦是非權非實。猶屬開權顯實意耳。問。
爲一實施三權。唯有四種止觀。若以別接
通止觀者。爲權爲實。復何意不預四數。何
意但言接通。何位被接。接入何位。答。接得
入教此則屬權。接得入證此則屬實也。四
教論其始終接但終而無始。故不入四數。
諸教皆接亦應有之。此義不用者。二教明
界内理。二教明界外理。兩處交際須安一
接。故但以別接通。若齊通爲言不論破
無明。八地名支佛地。從此被接知有中道。
九地伏無明。十地破無明。即名爲佛。但一
品破。那得是極。故知接入別也。若望別教
是入初地位行也。若就諦論接者。通教眞
諦空中合論。從初已來但觀眞中之空。破
見思惑盡到第八地。方爲説眞内之中。故
云智者見空及與不空。被接方聞。聞已見
理。即是入別位也。三藏菩薩明位不爾。故
不論接。別圓發心已知中道更將何接。故
知接但在通也。問。三權皆得知實不。答。別
教初知。通教後知。三藏初後倶不知。問。若
知何意名權。若不知二經相違。答。別雖初
知帶方便聞。教猶是權。通雖後知可接者
知。教終是權。其意可見。若言三藏不知違
二經者。大經云。阿羅漢不知三寶常住不
變者。所有禁戒亦不具足。不能得聲聞之
道。此義今當通。任羅漢自力不應知見常
住。譬如天眼未開不見障外。不聞他説
亦不能知。羅漢。佛眼未開又不聞佛説。
那得自知常住。故法華云。於自所得功徳
生滅度想。若遇餘佛便得決了。又云。聲聞
縁覺不退菩薩亦不能知。當知不聞則不
知也經稱知者齊知己理眞諦無爲。亦是
於常一相無變。若人分別眞諦二相遷動
者。不能發眞。要須觀空方入無漏。如須
菩提觀空。憍陳如證無生智。又律儀不具
足者。若能觀空得道共戒。此是具足戒也。
故華嚴云。諸法實性相常住不變異。二乘亦
皆得而不名爲佛。故知常住語通得作此
釋。若不作此釋。三藏不説大乘常住。聲聞
那得具聲聞道具禁戒耶。若作此釋。道共
戒無失彌益其美。又擧例釋者。如大品云。
婬欲障生梵天何況菩提。爲生梵天須斷
欲。欲得菩提斷二邊欲。欲名雖同其意
則異。此義亦爾。欲入眞諦。須知無爲常不
變易。欲入實相亦知常住一相不變。知常
語同大小則異。故三藏止觀不知圓實不違
經。勝鬘云。若不知常住。所有三歸皆不成
就。此云何通。遠尋根本三乘初業不愚於
法。若取四念處聞慧爲初者。此初知眞諦
常住。不起六十二見。以無倚著心賢聖成
就。此釋同前意也。若古昔爲初業者。先發
菩提心早知常住。畏怖生死退大取小。法
才王子及涅槃中退轉菩薩。從初已來歸依
一體三寶熏修戒善。有受法無捨法。心無
盡故戒亦無盡。一切戒善爲此所熏。譬如
大地冥益樹木。樹木萌芽悉得成就小乘歸
戒不離菩薩戒。菩薩戒力能成就之。即此
義也。若不作初業知常。三藏歸戒羯磨悉
不成就。若作此釋。於大小兩經義無相

摩訶止觀卷第三








摩訶止觀卷第四
 隋天台智者大師説
門人灌頂記 
第六明方便者。方便名善巧。善巧修行
以微少善根。能令無量行成解發入菩薩
位。大論云。能以少施少戒出過聲聞辟支
佛上。即此義也。又方便者衆縁和合也。以能
和合成因。亦能和合取果。大品經言。如來
身者不從一因一縁生。從無量功徳生如
來身。顯此巧能故論方便。若依漸次即有
四種方便。方便各有遠近。如阿毘曇明五
停心爲遠。四善根爲近。通別方便例可意
知。圓教以假名五品觀行等位去眞猶遙。
名遠方便。六根清淨相似隣眞。名近方便。
今就五品之前假名位中。復論遠近。二十五
法爲遠方便。十種境界爲近方便。横竪該羅
十觀具足。成觀行位能發眞似。名近方便。
今釋遠方便略爲五。一具五縁。二呵五欲。
棄五蓋。四調五事。五行五法。夫道不
孤運弘之在人。人弘勝法假縁進道。所以
須具五縁。縁力既具當割諸嗜欲。嗜欲外
屏當内淨其心。其心若寂當調試五事。五
事調已行於五法。必至所在。譬如陶師若
欲得器。先擇良處。無砂無鹵草水豐便可
立作所。次息餘際務。際務不靜安得就功。
雖息外縁身内有疾云何執作。身雖康壯
泥輪不調不成器物。上縁雖整不專於業。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