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注維摩詰經 (No. 1775_ 僧肇撰 ) in Vol. 38

[First] [Prev]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
此土爲不淨耳 肇曰。萬事萬形皆由心成。
心有高下故丘陵是生*也
舍利弗菩薩於一切衆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
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 肇曰。若能
等心群生深入佛慧。淨業既同則所見不
異也。*生曰。心有高下者。據石沙致疑。則
就衆生之優劣也。又是不依佛慧爲應之
趣在乎必悟之處。故唯見不淨耳。若取出
惡之理。則石沙衆生與夫淨土之人等無有
異。又是依佛慧而觀故無往而不淨也
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
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徳寶莊
嚴土一切大衆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
 肇曰。佛土常淨。豈待變而後飾。按地者。
蓋是變衆人之罪所見耳。寶莊嚴土淨土之
最故以爲諭。*生曰。神力變地者。以明出
穢爲淨。喩石沙雖穢至於離惡之處不
容有異。又現此變示無定相。以遣封穢
之情。使取爲淨之
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 生曰。且
觀者且寄嚴淨以明無穢。於實乃現亦無
事淨土矣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
國土嚴淨悉現 肇曰。顯淨土於未聞猶
開聾瞽於形聲也。生曰。既悟其義。而據
自疑已前爲本。故云本不見聞也。從不見
聞而悟之。則佛土爲好淨悉現也
佛語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爲欲度斯下
劣人故示是衆惡不淨土耳 什曰。若隨其
罪福自致淨穢者。非示之謂也。而言示
之者有示義也。諸佛能爲衆生現淨而隱
不淨。現淨而隱不淨則無益衆生。任而不
隱義示同也。肇曰。自佛而言故常淨若
此。外應下劣故不淨同彼也。生曰。既云是
同則與彼無異。俯就下劣故示若不淨」
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徳飯色有異如是
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徳莊嚴 肇
曰。始生天者欲共試知功徳多少。要共一
寶器中食天上膳。天饌至白無白可喩。其
福多者擧飯向口飯色不異。若福少者
向口飯色變異。在器色一。在手不同。飯
豈有異。異自天耳。佛土不同方可知也。*生
曰。喩梵天舍利弗也。慧心明淨則見功徳
莊嚴。以闇心而取故謂之穢耳。非佛土然

當佛現此國土嚴淨之時寶積所將五百長者
子皆得無生法忍八萬四千人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 肇曰。佛國之興其正爲此。無
生忍同上不起法忍。忍即慧性耳。以見
法無生。心智寂滅堪受不退。故名無生法
忍也
佛攝神足於是世界還復如故 肇曰。非分
不可以久處。故還彼所應見也
求聲聞乘 肇曰。下乘道覺非獨覺。要師
而後成。故名聲聞乘亦名弟子乘也
三萬二千天及人知有爲法皆悉無常遠塵離
垢得法眼淨 肇曰。國土穢而可淨。淨而復
穢。因悟無常故得法眼淨。法眼淨須陀洹
道也。始見道跡故得法眼名。塵垢八十八
結也
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 肇曰。無著
之道於法無受無染。漏盡九十八結漏既
盡。故意得解脱成阿羅漢也
注維摩詰經卷第一



注維摩詰經卷第二
 後秦釋僧肇選 
方便品第二 什曰。此品序淨名徳者。非
集經者之意。其方便辯才世尊常所稱歎。
故集經者承其所聞以序徳耳
爾時毘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已曾供
養無量諸佛 什曰。將序其徳先明修徳
之所由也
深植善本 什曰。功徳業也。肇曰。樹徳先
聖故善本深殖也。此經之作起于淨名。其微
言幽唱亦備之後文。出經者欲遠存其人
以弘其道教。故此一品全序其徳也
得無生忍 什曰。慧明業也。如來已盡則以
智爲名。菩薩見而未盡而能忍受不退。故
以忍爲名也。肇曰。所以菩薩無生慧獨名
忍者。以其大覺未成智力猶弱。雖悟無生。
正能堪受而已。未暇閑任故名忍。如來智
力具足。於法自在常有閑地。故無復忍名

辯才無閡 什曰。既具二業以辯才説法
化衆生也。肇曰。七辯也
遊戲神通 什曰。因神通廣其化功。亦以
神通力證其辯才。如龍樹與外道論議。外
道問曰。天今何作。答曰。天今與阿修羅戰。
復問。此何以證。菩薩即爲現證。應時摧戈
折刃。阿脩身首從空中而墜落。又見天與
阿脩羅於虚空中列陣相對。外道見證已
乃伏其辯才。神通證辯類如此也。肇曰。經
云。菩薩得五通。又云。具六通。以得無生
忍三界結盡。方於二乘故言六。方於如來
結習未盡故言五也
逮諸總持 什曰。智慧能持實相亦名持。
餘持如大智度論中説也。肇曰。總持義同
上。經云有五百總持。亦云無量總持也
獲無所畏 肇曰。菩薩四無所畏也
降魔勞怨 肇曰。四魔勞我故致爲怨
入深法門 肇曰。諸法深義有無量門悉善
入也
善於智度通達方便 肇曰。到實智彼岸
善智度也。運用無方達方便也
大願成就 什曰。初發心之時其願未大。
或大而未成。大而成者唯法忍菩薩也。如無
量壽四十八願。是大願之類也。肇曰。大願
將無量壽願比也
明了衆生心之所趣 肇曰。群生萬端心趣
不同。悉明了也
又能分別諸根利鈍 肇曰。三乘諸根利鈍
難辯而善分
久於佛道心已純孰決定大乘 肇曰。七住
以上始得決定也
諸有所作能善思量 肇曰。身口意有所作。
智慧恒在前。故所作無失也
住佛威儀 肇曰。擧動進止不失聖儀。別本
云具佛威儀。什曰。謂能變身作佛。擧動進
止悉如佛也
心大如海 什曰。海有三徳。一曰深廣無邊。
二曰清淨不受雜穢。三曰藏積無量珍寶。
菩薩三徳義同海也。肇曰。海有五徳。一澄
淨不受死屍。二多出妙寶。三大龍注雨
滴如車軸受而不溢。四風日不能竭。五
淵深難測。大士心淨不受毀戒之屍出慧
明之寶。佛大法雨受而不溢。魔邪風日不
虧損。其智淵深莫能測者。故曰心大如

諸佛咨嗟弟子釋梵世主所敬欲度人故以善
方便居毘耶離 肇曰。諸佛所稱人天所敬。
彼何欣哉。欲度人故現居毘
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
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禪寂
攝諸亂意以決定慧攝諸無智 肇曰。至人
不現行。現行六度者爲攝六弊耳
雖爲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 肇曰。沙門
出家之都名也。秦言義訓勤行勤行趣涅
槃也
雖處居家不著三界 肇曰。三界之室宅也」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肇曰。梵行清淨無欲
行也
現有眷屬常樂遠離 肇曰。在家若野
言遠離
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 肇曰。外服
飾而内嚴相好也
雖復飮食而以禪悦爲味 肇曰。外食世膳
而内甘禪悦之味也
若至博弈戲處輒以度人 肇曰。因戲止戲」
受諸異道 什曰。現受外道法也
不毀正信 肇曰。同於異者欲令異同於
我耳。豈正信之可毀哉。受謂受學異道
法也
雖明世典常樂佛法 肇曰。世典雖盡明所
樂在眞法
一切見敬爲供養中最 什曰。諸有徳者能
致供養。能致供養者復供養此賢。所以爲
最也。肇曰。含齒無不敬。淨養無不供。故
曰爲供養之
執持正法攝諸長幼 肇曰。外國諸部曲皆
立三老。有徳者爲執法人。以決郷訟攝長
幼也。淨名現執俗法。因此通達道法

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不以喜悦 肇曰。
法身大士瓦礫盡寶玉耳。若然則人不貴
其惠。故現同求利。豈喜悦之
遊諸四衢饒益衆生 肇曰。四衢要路人所
交集。隨彼所須而益焉
入治正法救護一切 肇曰。治正法律官也。
導以正法。使民無偏枉。救護一切也
入講論處導以大乘 肇曰。天竺多諸異道。
各言己勝。故其國別立論堂。欲辯其優
劣。欲明己道者則聲鼓集衆詣堂求論。
勝者爲師。負者爲資。淨名既升此堂攝伏
外道。然後導以大乘爲其師也
入諸學堂誘開童蒙 什曰。如釋迦菩薩入
學堂説梵書梵天下來爲證衆人信受。斯
其類也。肇曰。學堂童蒙書學堂也。誘開如太
子入學現梵書比也
入諸婬舍示欲之過 什曰。外國有一女人。
身體金色。有長者子名達暮多羅。以千兩
金要入竹林。同載而去。文殊師利於中道
變身爲白衣。身著寶衣衣甚嚴好。女人見
之貪心内發。文殊言。汝欲得衣者當發
菩提心。女曰。何等爲菩提心。答曰。汝身是
也。問曰。云何是。答曰。菩提性空。汝身亦空。
此故是此女曾於迦葉佛所宿殖善
本修智慧。聞是説即得無生法忍。得無生
法忍已將示欲之過。還與長者子入
林。入林中已自現身死膖脹臭爛。長者子
見已甚大怖畏。往詣佛所。佛爲説法亦得
法忍。示欲之過有如是利益也。肇曰。外國
婬人別立聚落。凡豫士之流目不暫顧
大士同其欲。然後示其過也
入諸酒肆能立其志 肇曰。酒致失志開放
逸門
若在長者長者中尊爲説勝法 什曰。長者
如今四姓豪族也。聲聞於凡夫爲勝。如是
展轉佛法最勝也。肇曰。凡人易以威順。難
以理從。故大士毎處其尊以弘風靡之化。
長者豪族望重。多以世教自居。不弘出世
勝法也
若在居士居士中尊 什曰。外國白衣多財
樂者名爲居
斷其貪著 肇曰。積錢一億入居士里。寶貨
彌殖故貪著彌
若在刹利刹利中尊 什曰。梵音中含二
義。一言忍辱。二言瞋恚。言此人有大力勢
能大瞋恚。忍受苦痛剛強難伏。因以爲姓

教以忍辱 肇曰。刹利王種也。秦言田主。
劫初人食地味。轉食自然粳米。後人情漸僞
各有封殖。遂立有徳處平分田。此王者之
始*也。故相承爲名焉。其尊貴自在。多強暴
決意不能忍和也
若在婆羅門婆羅門中尊 什曰。廣學問求
邪道。自恃智慧驕慢自在名婆羅門也」
除其我慢 肇曰。婆羅門秦言外意。其種別
有經書。世世相承以道學爲業。或在家或
出家苦行。多恃已道術自我慢人也
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 肇曰。正法
政法也。教以正治國以道佐時也
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 肇曰。所承
處重宜以忠孝爲
若在内官内官中尊化正宮女 什曰。非如
今内官也。外國法取歴世忠良耆長有徳
用爲内官。化正宮女。肇曰。妖媚邪飾女人
之情。故誨以正
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興福力 什曰。昔有
一賤人來入城邑。見一人服飾嚴淨乘大
馬執寶蓋。唱言不好。乃至再三。彼人怪而
問曰。我嚴淨如是。汝何言不好耶。賤人曰。
君宿殖徳本獲此果報。威徳被服人所宗
仰。我昔不種福。鄙陋如是。以我比君猶
如禽獸。故自言不好耳。非毀君也。賤人因
是感厲廣修福業。形尊悟物所益以弘。況
以道法化人哉。肇曰。福力微淺故生庶民

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誨以勝慧 什曰。小乘
中初梵有三種。大乘中有四種。餘上三地亦
如是。梵王雖有定慧而非出要。誨以佛
慧故言勝也。肇曰。梵天多著禪福。不求
出世勝慧也
若在帝釋帝釋中尊示現無常 什曰。梵垢
薄而著淺故爲現勝慧。釋愛重而著深故爲
現無常也。肇曰。天帝處忉利宮。五欲自娯。
視東忘西。多不慮無常
若在護世護世中尊護諸衆生 什曰。護世
四天王也。諸惡鬼神殘食衆生。護世四王
護之不令害也。今言尊者。道力所護兼及
十方也。肇曰。護世四王各治一方護其所
部。使諸惡鬼神不得侵害也
長者維摩詰以如是等無量方便饒益衆生
肇曰。法身圓應其迹無端。故稱無量。上略言
之耳
其以方便現身有疾 什曰。上諸方便以施戒
人。施戒攝人則人感其惠。聞其有疾問
疾者衆。問疾者衆則功化弘矣。是以廣現
方便。然後處疾也
以其疾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諸
王子并餘官屬無數千人皆往問疾 肇曰。
雖復變應殊方妙迹不一。然此經之起本
于現疾。故作者別序其
其往者維摩詰因以身疾廣爲説法 什曰。
欲明履道之身未免斯患況於無徳而
可保也。肇曰。同我者易信。異我者難順。
故因其身疾廣明有身之患
諸仁者是身無常 什曰。諸佛常法要先以
七事發人心。然後説四諦。何等七。一施。二
戒。三生天果報。四説味。味樂味也。五果報
過患。雖有少樂而衆苦無量。衆生迷於少
樂而不覺衆苦。猶以芥子置於山頂唯
見芥子而不覩大山也。六教厭離世間。
七歎涅槃功徳。今不説七法直説無常者。
將以此會積徳已淳慧識修明故也。復次無
常是空之初相。將欲説空故先設無常。所
以但説身不説餘法。餘法中少生著故

無力無堅 什曰。無有能作力也。無堅體
不實也
速朽之法不可信也 肇曰。身之危脆強力
不能保。孰能信其永固者。此無常義也
爲苦爲惱 什曰。無常故苦。苦則惱生
衆病所集 肇曰。苦八苦也。亦有無量苦。惱
九惱也。亦有無量惱。病四百四病。此苦之義

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不
可撮摩 肇曰。撮摩聚沫之無實。以喩觀
身之虚僞。自此下至電喩明空義也
是身如泡不得久立 肇曰。不久似明無常
義。然水上泡以虚中無實故不久立。猶空

是身如炎從渇愛生 肇曰。渇見陽炎惑以
爲水。愛見四大迷以爲
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 肇曰。芭蕉之草唯
葉無
是身如幻從顛倒起 肇曰。見幻爲人。四
大爲身。皆顛倒也
是身如夢爲虚妄見 夢中妄見覺後非

是身如影從業縁現 什曰。形障日光光
不及照影此現。由無明三業隔實智慧。所
以有身也
是身如響屬諸因縁 肇曰。身之起于業
因猶影響之生形聲
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 什曰。俄頓異色須
臾變滅。身亦如是。眴息之間有少有長老
病死變。從如沫至如電盡喩無常也。或以
無堅。或以不久。或以不實。或以屬因縁。
明其所以無常也。下四大喩喩空無我*也」
是身如電念念不住 肇曰。變滅不住似釋
無常。然皆取其虚僞不眞故速滅不住。猶
釋空義也
是身無主爲如地 什曰。地無常主。強者得
之。身亦無主。隨事而變。病至則惱。死至
則滅。聚散隨縁不得自在也。肇曰。夫萬事
萬形皆四大成。在外則爲土木山河。在内
則爲四支百體。聚而爲生。散而爲死。生則
爲内。死則爲外。内外雖殊然其大不異。故
以内外四大類明無我也。如外地古今相
傳強者先宅故無主也。身亦然耳。衆縁所
成。縁合則起。縁散則離。何有眞宰常主之
者。主壽人是一我。義立四名
是身無我爲如火 什曰。焚燒林野威聲振
烈。若勇士陳師制勝時也。實而求之非有
敵也。身亦如是。擧動云爲興造萬端。從惑
而觀若有宰也。尋其所由非有我也。肇
曰。縱任自由謂之我。而外火起滅由薪。火
不自在。火不自在火無我也。外火既無我。
内火類亦
是身無壽爲如風 什曰。雖飄扇鼓作或來
或去。直聚氣流動。非有存生壽也。身亦如
是。呼吸吐納行作語言亦假氣而動。非有
壽也。肇曰。常存不變謂之壽。而外風積氣
飄鼓。動止無常動止無常風無壽也。外風
既無壽。内類可
是身無人爲如水 什曰。澄淨清明洗滌
穢。曲直方圓隨時所適。實而求之爲者竟
誰。身亦如是。知見進止應事而遷。假縁成
用。乘數而行。詳其所因非有人也。肇曰。
貴於萬物而始終不改謂之人。而外水善
利萬形。方圓隨物。洿隆異適。而體無定。
體無定則水無人也。外水既無人。内水類

是身不實四大爲家 肇曰。四非常訖於上。
自此下獨明身之虚僞衆穢過患四大假
會以爲神宅非實家也
是身爲空離我我所 什曰。離我衆生空。離
我所法空也。上四句説空無我喩。此直説空
無我義也。肇曰。我身之妙主也。我所自我之
外。身及國財妻子萬物盡我所有。智者觀身。
身内空寂二事倶離也
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 什曰。會而成知非
眞知也。求知不得同瓦礫也。肇曰。身雖
能觸而無知。内識能知而無觸。自性而求
二倶無知。既曰無知何異瓦
是身無作風力所轉 什曰。無作主而有所
作者風所轉也。從無知至無作更釋空無
我義也。肇曰。擧動事爲風力使然。誰作之

是身不淨 什曰。須陀洹雖見四諦猶惑
淨色。故四非常後次説不淨也。復次上説
無常苦無我。此説不淨門。爲破四顛倒故
説四種觀行。行此觀已然後能於身不著。
身不著已然後能學法身。故先説厭法後
説法身也
穢惡充滿 肇曰。三十六物充滿其體
是身爲虚僞雖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 什
曰。此明無常所壞所以苦也。自此以下盡
説苦喩也。爲災病苦也。丘井以下總喩生
老病死衆苦無量也。肇曰。雖復澡以香湯
衣以上服。苟曰非眞。豈得久立
是身爲災百一病惱 肇曰。一大増損則百
一病生。四大増損則四百四病同時倶作。故
身爲災聚也
是身如丘井 什曰。丘井丘墟枯井也。昔有
人有罪於王。其人怖罪逃走。王令醉象
逐之。其人怖急自投枯井。半井得一腐草。
以手執之。下有惡龍吐毒向之。傍有五
毒蛇復欲加害。二鼠嚙草草復將斷。大象
臨其上復欲取之。其人危苦極大恐怖。上
有一樹。樹上時有蜜*滴落其口中。以著
味故而忘怖畏。丘井生死也。醉象無常也。
毒龍惡道也。五毒蛇五陰也。腐草命根也。黒
白二鼠白月黒月也。蜜*滴五欲樂也。得蜜
*滴而忘怖畏者。喩衆生得五欲蜜*滴不
畏苦也
爲老所逼 肇曰。神之處身爲老死所逼。
猶危人之在丘井爲龍蛇所逼。縁在他
經也
是身無定 什曰。念有死分無定期也
爲要當死 肇曰。壽夭雖無定。不得不
受死
是身如毒蛇 肇曰。四大喩四蛇也
如怨賊 肇曰。五蔭喩五賊*也
如空聚 什曰。昔有人得罪於王。王欲密
殺。篋盛四毒蛇使其守護。有五怨賊拔
刀守之。善知識語之令走。其人即去入空
聚落。便於中止。知識復言。此處是惡賊所
止。若住此者須臾賊至。喪汝身命失汝財
寶。宜速捨離可得安隱。其人從教即便捨
去。復見大水。縛筏而渡。渡已安隱無復衆
患。王喩魔也。篋喩身也。四蛇四大也。五怨
賊五陰也。空聚落六入也。惡賊六塵也。河生
死也。善知識教令走者。謂佛菩薩教衆生
離惡魔棄四大捨五陰。衆生從教雖捨
患三惡。而未出諸聚落未免惡賊。復
教令乘八正筏度生死流。度生死流已坦
然無爲無復衆患也。肇曰。六情喩空聚皆
有誠證喩在他經。是故涅槃經云。觀身
如四大毒蛇。是身無常。常爲無量諸蟲之
所唼食。是身臭穢。貪欲獄縛。是身可畏。猶
如死狗。是身不淨。九孔常流。是身如城。血
肉筋骨皮裹其上。手足以爲却敵樓櫓。目
爲孔竅。頭爲殿堂。心王處中。如是身城諸
佛世尊之所棄捨。凡夫愚人常所味著。貪淫
嗔恚愚癡羅刹止住其中。是身不堅。猶如
蘆葦伊蘭水沫芭蕉之樹。是身無常念念不
住。猶如電光暴水幻炎。亦如畫水隨畫隨
合。是身易壞。猶如河岸臨峻大樹。是身不
久。虎狼鴟梟鵰鷲餓狗之所食噉。誰有智
者當樂此身。寧以牛跡盛大海水。不可
具説是身無常不淨臭穢。寧團大地使如
棗等漸漸轉小如亭歴子乃至微塵。不能
具説是身過患。是故當捨如棄涕
陰界諸入所共合成 肇曰。陰五陰。界十八
界。入十二入。此三法假合成身。猶若空聚
一無可寄
諸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 肇曰。吾等同
有斯患可厭久矣。宜共樂求佛
所以者何 肇曰。近見者謂佛身直是形之
妙者。未免生死寒暑之患。曷爲而求。將爲
辯法身極妙之體也
佛身者即法身也 肇曰。經云。法身者虚空
身也。無生而無不生。無形而無不形。超
三界之表絶有心之境。陰入所不攝。稱讃
所不及。寒暑不能爲其患。生死無以化
其體故。其爲物也微妙無象不可爲有。
備應萬形不可爲無。彌綸八極不可爲
小。細入無間不可爲大。故能出生入死。
通洞于無窮之化。變現殊方應無端之求。
此二乘之所不議。補處之所不覩。況凡夫
無目敢措心於其間哉。聊依經誠言粗標
其玄極耳。然則法身在天爲天。在人而人
可近捨丈六而遠求法身乎。生曰。夫
佛身者丈六體也。丈六體者從法身出也。
以從出名之故曰即法身也。法者無非法
義也。無非法義者即無相實也。身者此義之
體。法身眞實丈六應假。將何以明之哉。悟
夫法者封惑永盡彷彿亦除。妙絶三界之表
理冥無形之境。形既已無故能無不形。三
界既絶故能無不界。無不形者唯感是應。
佛無爲也。至於形之巨細壽之脩短。皆是接
衆生之影迹。非佛實也。衆生若無感則不
現矣。非佛不欲接。衆生不致故自絶耳。若
不致而爲現者未之有也。譬日之麗天而
影在衆器。萬影萬形皆是器之所取。豈日
爲乎。器若無水則不現矣。非不欲現器
不致故自絶耳。然則丈六之與八尺皆是衆
生心水中佛也。佛常無形。豈有二哉。以前
衆患皆由有身故令樂佛身也。然佛道迹
交在有。雖復精麁之殊。至於無常不應有
異。而令樂之。宜明其意。既云即是法身。
非徒使知無有身患。乃所以用斷一切衆
生病矣。斯又引使樂法。樂法之行下法。是
以行於法者得佛身也
從無量功徳智慧生。肇曰。夫極妙之身必
生*于極妙之因。功徳智慧大士二業也。
二業蓋是萬行之初門泥洹之關要。故唱言
有之。自此下雖別列諸行。然皆是無爲無
相行也。以行無相無爲故。所成法身亦無
相無
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見生。肇曰。五分法

從慈悲喜捨生從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
進禪定解脱三昧 肇曰。禪四禪。定四空定。
解脱八解脱。三昧三三昧。此皆禪度之別行

多聞智慧諸波羅蜜生 肇曰。諸即上六度
也。波羅蜜秦言到彼岸。彼岸實相岸也。得
無生以後所修衆行盡與實相合。體無復
分別也
從方便生從六通生 肇曰。七住以上則具
六通。自非六通運其無方之化。無以成
無極之
從三明生 肇曰。天眼宿命智漏盡通爲三
明也
從三十七道品生從止觀生 什曰。始觀時
係心一處名爲止。靜極則明。明即慧。慧名
觀也。肇曰。止定觀
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從斷一切不
善法集一切善法生 肇曰。必斷之志必集
之情此二心行之綱目也
從眞實生從不放逸生 肇曰。眞實善根所
以生。不放逸功業所以成。此二心行之要用

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諸仁者欲得佛
身斷一切衆生病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心 肇曰。發無上心豈唯自除病。亦濟
群生
如是長者維摩詰爲諸問疾者如應説法令無
數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弟子品第
爾時長者維摩詰自念寢疾于床 生曰。自
念寢疾者自傷念疾也。夫有身則有疾。此
自世之常爾。達者體之。何所傷哉。然毘耶
離諸長者子。皆覲佛聽法。維摩詰事應是
同。閡疾不豫理在致傷。故託以崇法招
佛問疾也
世尊大慈寧不垂愍 肇曰。上善若水。所以
洿隆斯順與善仁。故能曲成無悋。動善時
至。所以會幾不失。居衆人之所惡。故能
與彼同疾。世尊大慈必見垂問。因以弘道
所濟良多。此現疾之本意也。生曰。以閡疾
不豫妙聽。良可哀也。此之可哀理應近者。
哀之爲事宜遣慰問。而佛大慈普念。今
也無使。寧不愍之耶。此蓋因常情以期使
耳。豈曰存己。乃遠以通物也。若佛遣使。則
向疾之弊怱化成大休矣。返常之致不
亦然乎
佛知其意即告舍利弗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曰。聲聞法中諸羅漢無漏智慧。勝菩薩世
俗智慧。大乘法中二事倶勝。今用聲聞法
明大小。故先命弟子也。舍利弗於弟子中
智慧第一。故先命之。知其不堪而命之者。
欲令其顯維摩詰辯才殊勝發起衆會
也。復命餘人者。欲令各稱其美明兼應辯
慧無方也。此下宴坐*梵本云攝身心也。
肇曰。至人懸心默通。不先形言冥機潜應。
故命問疾也。舍利弗五百弟子之上智慧第
一。故先勅也。如來知諸人不堪而猶命者。
將顯淨名無窮之徳以生衆會怖仰之情
耳。舍利其母名。弗秦言子。天竺多以母名
名子。生曰。知其意者達其旨也。今日之使
理歸文殊。而命餘人者。託常遣使之儀。
欲以假顯維摩詰徳也。徳以此顯者。遘既
在昔。今必高推。推若有理則理可貴矣。苟
己伏徳而藉。聞理爲貴。至於論疾之際豈
有不悟哉。夫遣使之體。要當自近及
遠。是以先弟子後菩薩也。舍利弗是親承
之最故首命之焉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 肇
曰。奉佛使命宜須重人。淨名大士智
無量。非是弟子所堪能也。且曾爲所呵默
不能報。豈敢輕奉使命以致漏失之譏。生
曰。夫以妙乘麁無往不盡。而今所扣蓋是
近應群生。於舍利弗豈有不堪之時耳。
不堪之意良在於茲。今欲現之若實要應
有寄。維摩詰迹在辯捷。爲一國所憚。往
有致論之理。而舍利弗曾亦示屈於彼以
爲不堪。孰謂虚哉
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曾於林中宴坐樹下時維
摩詰來謂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爲宴坐也
 肇曰。無施之迹効之於前矣。曾於林下
宴坐時。淨名來以爲坐法不爾也。生曰。有
以致辭。非拒命也。託不拒命之辭以取
推維摩詰美也。不必是者不言非是。但
不必是耳。不言非是者。實可以爲求定
之筌也。不必是者。有以之致病。病所不
病。可不呵哉。舍利弗誠無所復。假宜由
行以軌物。所行交是彼之所病。維摩詰以
其居不足之地。固可寄以爲呵。然則舍利
弗迹受屈矣。宴坐者閑居之貎
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爲宴坐 什
曰。此章大明至定以誨未能。非獨明空
也。菩薩安心眞境識不外馳。是心不現也。
法化之身超於三界。是身心倶隱禪定之極
也。聲聞雖能藏心實法。未能不見其身。
身見三界則受累於物。故隱而猶現。未爲
善攝也。亦云。身子于時入滅盡定能令心
隱。其身猶現故譏之也。肇曰。夫法身之宴
坐形神倶滅。道絶常境。視聽所不及。豈復
現身於三界。修意而爲定哉。舍利弗猶有
世報生身及世報意根。故以人間爲煩擾
而宴坐林下。未能形神無迹。故致斯呵。凡
呵之興意在多益。豈存彼我以是非爲心
乎。生曰。原夫宴坐於林中者。以隱其形
也。若不隱必爲事之所動。是以隱之使
離於事。以爲求定之方。而隱者有患形之
不隱。苟執以不隱爲患。而隱者猶爲不
隱所亂。非所使隱也。隱形者本欲藏意
也。意不藏必爲六塵所牽。是以藏之
不見可欲。得因以息欲。而藏者有患意之
不藏。苟執以不藏爲患。而藏者尚爲不
藏所亂。非所以藏也。若能於三界不見
有不隱不藏之處。則不復爲之所亂爾。乃
所以是隱藏之意耳。不隱不藏爲現。現必
不出三界。故言不於三界現身意也
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爲宴坐 什曰。謂
雖入滅定而能現無量變化以應衆生。肇
曰。小乘入滅盡定則形猶枯木。無運用之
能。大士入實相定心智永滅。而形充八極。
順機而作。應會無方。擧動進止不捨威儀。
其爲宴坐也亦以極矣。上云不於三界
現身意。此云現諸威儀。夫以無現故
能無不現。無不現即無現之體也。庶參玄
君子有以會其所以同而同其所以異

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爲宴坐 肇曰。小
乘障隔生死。故不能和光。大士美惡齊旨
道俗一觀。故終日凡夫終日道法也。淨名之
有居家即其事也。生曰。既隱林中便應求
定。求定之法先當正身使不動。不動故不
乖定。正身故不違道。斯可以求道定之良
術也。若封以不正違道而正之動乖定而
住之者。猶復爲不正及動所亂。非所以
正身不動旨也。若不起滅定即是現諸
威儀者。是則不*現威儀異於定也。無異
故不相乖矣。威儀者則是動也。滅定者滅
心心數法定也。此定正反形動之極。故
擧以爲言也。若不捨道法即是現凡夫事
者。是則不見凡夫事異於道也。凡夫事者
即是身不正也。威儀凡夫事在下句者。所
病在此故以上牽之也
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爲宴坐 什曰。賢聖
攝心謂之内。凡夫馳想謂之外。言不内不
外者等心内外也。肇曰。身爲幻宅。曷爲住
内。萬物斯虚。曷爲在外。小乘防念故繋心
於内。凡夫多求故馳想於外。大士齊觀故内
外無寄也。生曰。既正身不動。次應攝念。
攝念之法若去所縁即攝令還。念去從事
謂之馳外。攝還從我謂之住内。若以馳
外爲亂住内爲定。即復是爲内外所馳。
非所以攝念之意也。心不住内者則無内
可住也。亦不在外。者則無外可在也。然
後乃是不復馳
於諸見不動 什曰。若以見爲動是見住

而修行三十七品是爲宴坐 肇曰。諸見六
十二諸妄見也。夫以見爲見者。要動捨諸
見以修道品。大士觀諸見眞性即是道品。
故不近捨諸見而遠修道品也。生曰。攝
念之義要得其道。其道爲何在乎正觀。正
觀即三十七品也。三十七品觀是見理之懷
也。以從理而見故意可住耳。若貴觀得
理。即復是爲觀所惑。則失乎理。非所以
觀也。若於諸見不動即是行三十七品
者。是則不見三十七品異於諸見。則無復
惑矣。不動者不去之。諸見者邪見也
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宴坐 什曰。煩惱即
涅槃。故不待斷而後入也。肇曰。七使九結
惱亂群生。故名爲煩惱。煩惱眞性即是涅
槃。慧力強者觀煩惱即是入涅槃。不待斷
而後入也。生曰。既觀理得性。便應縛盡
泥洹。若必以泥洹爲貴而欲取之。即復爲
泥洹所縛。若不斷煩惱即是入泥洹者。
是則不見泥洹異於煩惱則無縛矣。此
上二句亦所病在下。以上牽
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肇曰。此平等法
坐佛所印可。豈若仁者有待之坐乎
時我世尊聞是語默然而止不能加報 肇
曰。理出意外。莫知所對也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佛告大目揵連 什曰。
目連婆羅門姓也。名倶律陀。拘律陀樹神名
也。以求神得故因以爲名。生便有大智慧
故名大目揵連。神足第一者也。肇曰目連
弟子中神足第一。出婆羅門種。姓目揵連。字
拘律陀也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生曰。夫人才有長短。
所能不同。舍利弗自可不能餘何必然。故
不抑之而不告也。復得因以廣維摩詰之

目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
何憶念我昔入毘耶離大城於里巷中爲諸居
士説法 什曰。居士智慧利根應直聞實相。
而目連未覩人根。依常説法。先以施戒七
事發悟居士。居士聞施戒生天受福。則
起衆生想。起衆生想已則於諸法妄生衆
相。故建章明無衆生後破衆相。乃可以
返其所迷應其本識也。肇曰。經不載其
所説。依後呵意。當是説有爲善法施戒之
流*也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目連爲白衣居士説
法不當如仁者所説 肇曰。淨名觀諸居士
應聞空義。而目連不善觀人根導以有
法。故致呵也。生曰。説法本欲引使貴法。
非除法也。彼既貴之。便封著而樂小。樂
小者專欲離病。然違其大本封著者則乖
於法理。乖違誠出彼情。而説法者可致闇
根之嫌。又有不如法説之迹。白衣非取
道之操。幸可不説捨俗之理以傷其本
也。居士以貪著爲懷。不可使見法可貴
以移其著也。故云爲白衣居士説法不當
如仁者之所説也
夫説法者當如法説 肇曰。法謂一相眞實
法也。法義自備之後文
法無衆生離衆生垢故 什曰。衆生垢即二
十身見也。妄見取相。而法竟無相。理乖於
見故言離也。章始終以二義明畢竟空。一
言離相。二言離見。因惑者謂言有相故。
以離相明無相也。邪者雖起妄見而
法中無見。故以離見明無彼妄見所見相
也。自此以下凡言無名無説離識離觀。類
如離見也。肇曰。自此以下辯眞法義也。夫
存衆生則垢眞法。若悟法無衆生。則其垢
自離。衆生自我習著偏重。故先明其無。生
曰。自此以下大論法理也。法有二種。衆生
空法空。衆生空法空理誠不殊。然於惑者
取悟事有難易。故分之也。衆生以總會成
體。不實之意居然可領。故易也。法以獨
立近實之趣多。故難也。今先明衆生空也。
法無衆生者。以無衆生爲法也。離衆生
垢故者釋之也。言衆生自出著者之情。非
理之然也。情不從理謂之垢也。若得見
理垢情必盡。以離垢驗之知無衆生也。
衆生者衆事會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
法無有我離我垢故 生曰。我者自在。主

法無壽命離生死故 肇曰。生死命之始終
耳。始終既離則壽命斯無。諸言離者皆空
之別名也。生曰。存世曰命。百年爲壽。亦
以名有壽命者矣。壽命是宿行之報生死之
法。夫有壽命之垢則有生死之累。於累既
離以驗無壽命者。諭明也。不言壽命
而言生死者。壽命是人情所愛。若聞離之
必不能樂。生死是人情所惡。若聞離此
必欣故也
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 肇曰。天生萬物以
人爲貴。始終不改謂之人。故外道以人名
神。謂始終不變。若法前後際斷則新新不
同。新新不同則無不變之者。無不變之
者則無復人矣。生曰。人者有靈於土木之
稱。是往來生死者也。往來固無窮矣。斷則
愈可樂也
法常寂然滅諸相故 肇曰。夫有相則異端
形。異端既形則是非生。是非既生安得寂然。
諸相既滅則無不寂然。生曰。上四句衆生
空也。此下二十六句法空也。寂然者寂靜無
事之義也。相者事之貎也。衆生易了。著之
爲惑重故。以其垢於内明之。法難悟。著
之爲惑輕故。以所惑於外顯
法離於相無所縁故 肇曰。縁心縁也。相心
之影響也。夫有縁故有相。無縁則無相*也」
法無名字言語斷故 肇曰。名生於言。言斷
誰名
法無有説離覺觀故 肇曰。覺觀麁心言語
之本。眞法無相故覺觀自離。覺觀既離則無
復言説。二禪以上以無覺觀故。故稱聖賢
默然也
法無形相如虚空故 肇曰。萬法萬形。萬形
萬相
法無戲論畢竟空故 肇曰。眞境無言。凡有
言論皆是虚戲。妙絶言境畢竟空也
法無我所離我所故 肇曰。上直明無我。此
明無我所。自我之外一切諸法皆名我所
法無分別離諸識故 肇曰。分別生于識也
法無有比無相待故 肇曰。諸法相待生。猶
長短比而形*也
法不屬因不在縁故 什曰。力強爲因。力
溺爲縁。肇曰。前後相生因也。現相助成縁
也。諸法要因縁相假然後成立。若觀法不在
縁則法不屬因也。生曰。因謂先無其事而
從彼生也。縁謂素有其分而從彼起也。因
本以生爲義。今也不能不生。豈曰能生
哉。是則因不成因矣。因近故難曉。縁遠故
易了。今以所易釋所難。則易也。因親故言
屬。縁疎故言在也
法同法性入諸法故 肇曰。如法性眞際此
三空同一實耳。但用觀有深淺故別立三
名。始見法實。如遠見樹知定是樹。名爲
如。見法轉深。如近見樹知見是何木。名
爲法性。窮盡法實。如盡知樹根莖枝葉之
數。名爲實際。此三未始非樹。因見爲異
耳。所説眞法同此三空也。入諸法者。諸法
殊相誰能遍入。遍入諸法者其唯法性乎。生
曰。法性者法之本分也。夫縁有者是假有也。
假有者則非性有也。有既非性。此乃是其
本分矣。然則法與法性理一而名異。故言
同也。性宜同故以同言之也。諸法皆異。而
法入之則一統衆矣。統衆以一。所以同法
性者也
法隨於如無所隨故 肇曰。法自無法。誰隨
如者。以無所隨故名隨如也。生曰。如者
無所不如也。若有所隨則異矣。不得隨
也。都無所隨乃得隨耳。良以名異實因故
有隨之言也。如宜言隨。故以隨言之也」
法住實際 別本云。法同如法性實際。什曰。
此三同一實也。因觀時有深淺故有三名。
始見其實謂之如。轉深謂之性。盡其邊
謂之實際。以新學爲六情所牽。心隨物
變。觀時見同。出則見異。故明諸法同此

諸邊不動故 什曰。故有無非中。於實爲
邊也。言有而不有。言無而不無。雖諸邊
塵起不能轉之令異。故言諸邊不動也。
肇曰。有邊故有動。無邊何所動。無邊之邊
謂之實際。此眞法之所住也。生曰。有無諸邊
不能改法性使變則無際矣。無際之際
謂之實際。其不動者是住此也
法無動搖不依六塵故 肇曰。情依六塵故
有奔逸之動。法本無依故無動搖。生曰。六
塵各有主。對事相傾奪故有動搖之義也。
既已動搖便成異矣。非其實也
法無去來常不住故 肇曰。法若常住。則從
未來到現在。從現在到過去。法逕三世
則有去來也。以法不常住故法無去來

法順空 生曰。著有則乖理遠矣。故空宜
順也
隨無相 生曰。空似有空相也。然空若有
空則成有矣。非所以空也。故言無相耳。
既順於空便應隨無
應無作 肇曰。同三空也。生曰。遣成無相
有意作。意作非理故言無作也。既順
空隨無相。便應冥符此矣
法離好醜法無増損法無生滅法無所歸法過
眼耳鼻舌身心 肇曰。超出常境。非六情之

法無高下法常住不動 肇曰。眞法常住。賢
聖不能移也
法離一切觀行 肇曰。法本無相。非觀行之
所見。見之者其唯無觀乎
唯大目連法相如是豈可説乎 肇曰。心觀
不能及。豈況於言乎
夫説法者無説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 肇
曰。無説豈曰不言。謂能無其所説。無聞豈
曰不聽。謂能無其所聞。無其所説故終日
説而未嘗説也。無其所聞故終日聞而未
嘗聞也。示謂説法示人。得謂聞法所得。生
曰。法既如前。何有可説。此苟無説彼豈
有聞得乎
譬如幻士爲幻人説法當建是意而爲説法
肇曰。當如幻人無心而説
當了衆生根有利鈍 肇曰。居士應聞空義
而目連爲説有法者。由其未了衆生根也」
善於知見無所罣閡 肇曰。説有不辯空
者。由其於諸法無閡知見未悉善也。無閡
知見即實相智也
以大悲心讃于大乘 肇曰。自捨空義。諸
有所説皆非弘讃大乘之道。非弘讃大乘
之道則非大悲之心。生曰。非達其根不
作小説也。夫説大者必有讃大之辭。讃
大是會其本也。會本故其人可拔。能拔然
後爲大悲之懷耳。此則呵其闇根。以撃去
彼樂小之情*耳
念報佛恩不斷三寶 肇曰。夫大悲所以建。
大乘所以駕。佛恩所以報。三寶所以隆。皆
由明了人根善開實相。而目連備闕斯事
故以誨
然後説法 肇曰。若能備如上事。然後可説
法也。生曰。成大乘爲繼佛種。使三寶不
斷則報佛恩矣。然後乃是説法也
維摩詰説是法時八百居士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心我無此辯是故不任詣彼問疾佛告
大迦葉 什曰。先佛出家。第一頭陀者也。昔
一時從山中出。形體垢膩著麁弊衣。來詣
佛所。諸比丘見之起輕賤意。佛欲除諸比
丘輕慢心故讃言。善來迦葉。即分床坐。迦
葉辭曰。佛爲大師。我爲弟子。云何共坐。佛
言。我禪定解脱智慧三昧大慈大悲教化衆
生。汝亦如是。有何差別。諸比丘聞已發希
有心咸興恭敬。迦葉聞是已常學佛行。慈
悲救濟苦人。有是慈悲而捨富從貧。意
將何在耶。將以貧人昔不植福故致斯報。
今不度者來世益甚。亦以造富有名利之
嫌故。又不觀來世現受樂故。亦以富人慢
恣難開化故。亦以貧人覺苦厭心易得故。
從捨之生必由異見故。譏其不普誨以平
等也。肇曰。迦葉弟子中苦行第一。出婆羅
門種姓迦葉*也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迦葉白佛言世尊我不堪
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貧里而行
乞 生曰。大迦葉少欲行頭陀中第一也。
得滅盡三昧亦最勝。凡得滅盡定者能爲
人作現世福田也。其自以幸。能使人得現
世報。而貧有交切之苦。故以大悲欲拔之
也。乞食是頭陀之業。又至貧里有會少欲
之迹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迦葉有慈悲心而不
能普捨豪富從貧乞 肇曰。迦葉以貧人昔
不植福。故生貧里若今不積善後復彌
甚。愍其長苦多就乞食。淨名以其捨富
從貧故。譏迦葉不普也。生曰。從貧乞本以
悲爲主。故先呵其悲偏也。夫貧苦爲切既
交。自應在先。何偏之有哉。於不達者爲
偏耳故得寄之以爲呵也
言夫大悲以普爲
。而用之有偏良在
怪也
迦葉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 肇曰。生死輪
轉貴賤無常。或今貧後富。或今富後貧。大而
觀之。苦樂不異。是以凡住平等之爲法。應
次行乞。不宜去富從貧也。生曰。既以悲
乞。乞又偏矣。故次呵其乞偏也。乞食有四
事。以次行爲一也。次行爲法不越次之謂
也。不越次者從等來也。今別詣貧里。雖不
違其事。以傷其意也。住平等者。出家本
求泥洹。泥洹爲等則住之矣。苟住等法理
無偏情。故言應次行乞食*也
爲不食故應行乞食 什曰。即食之實相。應
以此心乞食也。肇曰。不食即涅槃法也。涅
槃無生死寒暑飢渇之患。其道平等。豈容分
別。應以此等心而行乞食使因果不殊
也。生曰。以乞爲二也。在家以生須食。故
有資生之業。其業既繁爲惡滋多業繁惡多
則生死愈有。是謂以食長食也。將欲絶食
者不得不出家捨生業也。既捨生業是
無復資生之具。不得不乞食以存命行道。
故言爲不食故應乞食也。不食是平等之
法。而今有偏又違之也
爲壞和合相故應取揣食 什曰。和合相即
揣食。食有四種。一曰揣食。二曰願食。如見
沙嚢命不絶。是願食也。三曰業食。如地獄
不食而活。由其罪業應久受苦痛也。四曰
識食。無色衆生識想相續也。壞和合相即是
實相。令其以是心行乞也。肇曰。五陰揣食
倶和合相耳。壞五陰和合名爲涅槃。應以
此心而取揣食也。若然則終日揣食終日涅
槃。生曰。以取揣食爲三也。凡欲界食謂
之揣食。揣食者揣握食也。揣是和合之物。隨
義言之也。壞和合者壞五陰和合也。泥洹
即是五陰壞也
爲不受故應受彼食 肇曰。不受亦涅槃法
也。夫爲涅槃而行乞者。應以無受心而
受彼食。然則終日受而未嘗受也。生曰。以
受爲四也。不受者不受生死也
以空聚想入於聚落 肇曰。空聚亦涅槃相
也。凡入聚落宜存此相。若然則終日聚落
終日空聚也。生曰。次呵其少欲也。若見彼
富此貧而捨富從貧爲少者是惡多也。惡
多者是不免多矣。非所以少也。當以空
聚想入於聚落勿見貧富有
所見色與盲等 肇曰。二乘惡厭生死怖畏
六塵。故誡以等觀也。盲謂不見美惡之異。
非謂閉目也。生曰。六情所欲爲多。若能無
之然後*免耳
所聞聲與響等 肇曰。未有因山響而致
喜怒也
所嗅香與風等 肇曰。香臭因風。風無香
臭。又取其不存也
所食味不分別 什曰。法無定性。由分別
取相謂之爲味。若不分別時則非味也。雖
食當如本相也
受諸觸如智證 什曰。證義同於觸。觸時當
如以智觸實相也。肇曰。得漏盡智無生
智自證成道。擧身柔軟快樂而不生著。身
受諸觸宜若此也。生曰。*梵語智證與觸
音相比。故即以爲喩也。泥洹是智之所證也」
知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 什曰。指會
成拳故無自性。指亦如是故無他性也。肇
曰。諸法如幻。從因縁生。豈自他之可得。夫
有自故有他。有他故有自。無自則無他。
無他亦無自也
本自不然今則無滅 什曰。迦葉自謂滅生
死能爲福田。故以不然明無所滅。以遣
其所謂也。肇曰。如火有然故有滅耳。法性
常空本自無起。今何所滅。猶釋意所對法
也。生曰。從他生故無自性也。既無自性豈
有他性哉。然則本自不然。何有滅乎。故如

迦葉若能不捨八邪入八解脱 肇曰。八邪
八解本性常一。善觀八邪即入八解。曷爲
捨邪更求解脱乎。若能如是者名入解
*脱也。生曰。然後呵其以滅盡定欲福於
人。爲不得也。若以定欲福於人。則是滅盡
定異於八邪矣。苟有異心不能福也。若能
不捨八邪入八解脱者則無異矣
以邪相入正法 肇曰。若本性常一者。則邪
正相入不乖其相也。生曰。向在八事。今取
邪正之義也
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衆賢聖然後可食
 肇曰。因誨以無閡施法也。若能等邪正。
又能以一食等心施一切衆生。供養諸佛
賢聖者。乃可食人之食也。無閡施者。凡得
食要先作意施一切衆生。然後自食。若得
法身則能實充足一切。如後一缽飯也。若
未得法身但作意等施。即是無閡施法也。
生曰。乞食得好而在衆食者要先分與上下
坐以爲供養也。若等解脱者則能無不供
養也。力既如此。然後必能福彼也
如是食者非有煩惱非離煩惱 肇曰。有煩
惱食凡夫也。離煩惱食二乘也。若能如上
平等而食者則是法身之食。非有煩惱而
食。非離煩惱而食也。生曰。既受食食之。
便應著味生煩惱也。以既解脱心而食者。
則不生煩惱。故言非有煩惱也。既無煩惱
又不見離之矣
非入定意非起定意 肇曰。小乘入定則不
食。食則不入定。法身大士終日食而終日
定。故無出入之名也。生曰。比丘食法食時
作不淨觀觀食也。雖入此定不見入也。
不見入爲非入耳。非起定也
非住世間非住涅槃 肇曰。欲言住世間。
法身絶常俗。欲言住涅槃。現食同人欲。生
曰。食既充躯則命存住世*也。既得存命行
道以取泥洹。故不兩住也
其有施者 什曰。乃至不依聲聞此盡是施
主所得
無大福無小福不爲益不爲損 肇曰。若能
等心受食則有等教。既有等教則施主同
獲平等。不計福之大小己之損益也。生曰。
施平等人應得平等報。故施主亦不見
有大小福也
是爲正入佛道不依聲聞 肇曰。平等乞食
自利利人。故正入佛道不依聲聞道也。
生曰。得平等報者必不偏局爲小乘也
迦葉若如是食爲不空食人之施也 肇曰。
食必有益。生曰。言必能福彼也。然則非徒
拔其貧苦而已。乃所以終得大乘之果也
時我世尊聞説是語得未曾有即於一切菩薩
深起敬心復作是念斯有家名辯才智慧乃能
如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肇
曰。時謂在家大士智辯尚爾。其誰不發無上
心也
我從是來不復勸人以聲聞辟支佛行 肇
曰。始知二乘之劣。不復以勸人也
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注維摩詰經卷第二



注維摩詰經卷第三弟子
 *後秦釋僧肇選 
佛告須菩提 什曰。秦言善業。解空第一。
善業所以造居士乃致失者。有以而往亦
有由而失。請以喩明之。譬善射之人發無
遺物。雖輕翼迅逝不能翔其舍。猶維摩
詰辯慧深入言不失會故五百應眞莫敢
闚其門。善業自謂智能深入辯足應時。故
直造不疑。此往之意也。然當其入觀則心
順法相。及其出定則情隨事轉。致失招
屈良由此也。維摩以善業自謂深入而乖
於平等故。此章言切而旨深者也。諸聲聞體
非兼備則各有偏能。因其偏能謂之第
一。故五百弟子皆稱第一也。又上四聲聞復
有偏徳。有供養者能與現世報。故獨名四
大聲聞。餘人無此徳。故稱第一而不名大
也。肇曰。須菩提秦言善吉。弟子中解空第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
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其舍從
乞食 生曰。須菩提得無諍三昧人中第
一也。無諍三昧者。解空無致論處爲無諍
也。維摩詰機辯難當。鮮有敢闚其門者。而
須菩提既有此定。又獨能詣之。迹入恃定
矣。便有恃定之迹而致詰者。豈不有爲
然乎
時維摩詰取我缽盛滿飯 生曰。維摩迹在
居士有悋惜之嫌。若未與食便詰之者。物
或謂之然矣。故先取缽盛滿飯而不授之
者。恐須菩提得缽便去不盡言論
謂我言唯須菩提若能於食等者諸法亦等
生曰。苟恃定而來者。於定爲不等矣。即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