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經探玄記 (No. 1733_ 法藏述 ) in Vol. 35

[First] [Prev+100] [Prev]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頌上所得十種無盡善根。次二偈頌上以前
善根正成十種迴向。次五偈頌上迴向益
相。於中初二妄見已滅。棄等是上眼終不
見不淨佛刹等。後三偈頌上不見異相衆
生。謂衆生稱性離有無等無異也。第五迴
向竟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七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八盡此迴向品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第六隨順一切堅固善根迴向。於長行内亦
二。謂位行位果。位行中亦三。謂標釋結。釋中
有三。初行所依身。二離諸業障下明依身
起行。三摩訶薩若能以此善根迴向下辨行
所成益。初行所依身者。依轉輪聖王身而
起施行有四意。一在家是能施位。二有七
寶可施。三明難捨能捨。四攝化無敢違命。
文中二。先顯王統攝自在徳。後此摩訶薩下
辨王正報殊倫徳。前中輪王成就七寶義略
作三門
初顯名者。下文云。一金輪寶名勝自在。二
象寶名曰青山。三紺馬寶名勇疾風。四神珠
寶名光藏寶雲。五主藏臣寶名曰大財。六玉
女寶名淨妙徳。七主兵臣寶名離垢眼。得
是七寶於閻浮提作轉輪聖王
二辨相者。先辨輪寶。依涅槃經。頂生王於
十五日處在高樓沐浴受齊即於東方有
金輪。千輻轂輞具足非工匠造。我當試之。
以左手&T016254;此金輪。右手執香爐。右膝著地
而發願言。若是輪寶不虚應如過去轉輪聖
王所行道去。作是誓已。是金輪寶飛昇虚
空遍四天下已還來住在王左手。依倶舍
論。但*閻浮提有輪王出。以福力故。令帝
釋宮内地熱。帝釋即知有輪王出遣守宮
門。五百夜叉扶一輪寶下應輪王。以得
輪寶故曰輪王。又有小論説。輪王未出此
輪寶等在鐵圍山間。諸大力鬼神守護。輪王
亦出即送至王所。是故先有住處。若準此
經。上文云譬如轉輪王成就勝七寶彼無
所從來。明知但由業力所起無別來處。然
此輪有四種。一鐵輪二百五十輻。二銅輪五
百輻。三銀輪七百五十輻。四金輪千輻菩薩
本行經輪有千輻。縱廣四十里。周匝百二十
里。王欲行時輪在前導。不賓伏者金輪自
然在頭上旋。自然降伏。不用兵仗。二象
寶者。七支至地。六瘤成滿如白蓮華。行疾如
風。王乘其上一念之頃周四天下。三馬
寶。其色紺炎。髦尾金色。行不&T060355;驟迅踰疾
風。致遠不疲。乘者安豫。巡遊四方不失
主意。一念之頃遍四天下。四神珠寶。依涅
槃經。於王宮内自然有摩尼珠。大如人&T038223;
能於闇中照一由旬。此珠力故。爲天
渧如車軸能作蓋覆一由旬。遮此大雨
不令下過此珠。依觀佛三昧經説。是金翅
鳥心。依智論是佛舍利。於末法後變作摩
尼珠。又依賢愚經有三品。上者置高幢頭
王燒香請。隨王意雨諸財寶及飮食等
滿八十由旬。中者雨四十由旬。下者*雨二
十由旬。其光常明。及遮*雨亦爾。又菩薩本
行經中珠寶晝夜常照千六百里。又眞諦三
藏云。如意珠有三種。一如意珠能隨人意
所欲從心。二清水珠令濁水變清。三吐金珠
自有三品。一下品投一兩金得千倍。二中
品投一兩金得萬倍。三上品投一兩金得
無量倍。五主藏臣寶。依倶舍。主藏臣寶得
眼根力能見一切地中伏藏。以手攬海寶
隨五指現。又菩薩本行經典藏臣王意欲
須金銀七寶衣被飮食披其兩手。七寶財
産一切所須隨意所欲從手中出而無有
盡。六兵寶。未伏之處立計平論無斯不
伏。又菩薩本行經典兵臣寶王意欲得百
千萬兵自然而至。七玉女寶。不長不短不
黒不白身諸毛孔出栴檀香。其目視一由
旬。耳聞鼻嗅亦爾其舌覆面。以手觸王衣
即知王身安樂病患。亦知王心。此女定從
蓮華化生。又依菩薩本行經。女香潔如優
曇華。王意欲得清涼之時身自然冷。王欲
得温時身自然温。聲如梵聲常使王喜
三諸門者有五重。初一約麁報。謂有彼寶
能遮四十里雨等。是相似七寶。如薩遮尼
云云。二約細報。謂實報金輪王七寶如前
辨。三約行縁。謂菩薩輪王七寶等物。皆是菩
薩淨業所起。堪爲菩薩修行所用。准有五
義。一令菩薩不生愛染。二令成施行。三
滿乞者意。四令乞者發心修行。五堪令教
化衆生故。智論十二云。寶有三種。一人中
寶能雨物如輪王寶等。二天寶能解語使
喚等。三菩薩寶能説法化衆生等故也。四
約深報。謂如圓教世界性等已上有萬子。已
去輪王所有寶等如白淨寶網轉輪聖王有
錠光頗梨珠。照十佛刹塵數世界海。以一恒
河沙金轉輪王善根所生如是等。五約行
徳。如下經云。波羅蜜金輪諸通爲象寶。神
足爲馬寶。淨慧無上殊妙行爲女寶。四攝
寶藏臣方便。主兵寶無上轉輪王。今此文中
據後三門所説。以於無盡法界中成普賢
無邊行海故。後此摩訶薩下明正報殊倫。那
羅延此云堅牢力。依倶舍能持一大千界風
輪。是那羅延量。依涅槃經校量可知。二依
身起行中三。初略標行事。二摩訶薩如是
諸善根迴向已作如是念下廣顯行相。三摩
訶薩以此善根迴向時下行極契眞。前二即
是菩提衆生迴向後一即是實際迴向。又前二
是廣大迴向。後一甚深迴向。初中有三。先略
標七十事所施之物。從飮食至床座。
住處至蓋
。從幢至眼
。從耳至
。從
心至
。從爲法投火至以身覆佛
從以身施一切至悉能捨離爲七
。於中
有内施外施内外施。又財法無畏。代命救
殘是無畏施。斷殺有二。望所殺是無畏。
望能殺。令持五戒等。是法施。普告佛名亦
是法施。又釋。此等既並是法門。是故倶通三
施也。又此並是無盡法界大縁起門普賢無
礙自在之行。以是等若内若外情非情物及
法門行盡以施與於一衆生。如一衆生一
切亦爾。於一世界一微塵處施一切衆生。
一切塵處皆亦如是。如一世界虚空法界等
一切世界處皆亦如是頓成大施。於一刹
那即遍如是法界世界行此施行。如是念
念盡前後際。一切諸劫一切刹那皆亦如是。
此一菩薩以滿法界身備起如是無邊大
施。仍有純雜門別。若約純以施眼門者。
即見如上一切處一切時一切物一切田唯
施於眼畢竟不見所餘諸門。何以故。餘門
觀如虚空故。即此一門遍法界故不
見施眼之初際亦不見施眼之後際。以無
始終故。餘門亦爾。隨其純雜皆悉不同。可
准思之。二若諸衆生下明對田成施。三作
如是念下顯施所爲中有八句。有人解云。
此攝取佛果三堅是迴向菩提。今謂此文猶
辨菩薩攝取。稱法界之依正。在此堅固善
根門内。令具勝行之縁。更得成稱法界
之行。勝人是國中人。眷屬是已眷屬。餘文可
見 第二廣顯行相中有二。初別顯向前
七十門大施之行別明迴向。後此摩訶薩以
如是等下總結所爲大喜迴向。前中七十門
有開有合。至文當辨。初施食内二。先明自
施心離過。後以此慧施下正明以此施食善
根迴向衆生。但以法食者。依阿含經。出世
間食有五種。一禪悦食。二願食。三念食。四
解脱食。五法喜食。永離揣食者。阿含世間食
有四種。謂段思觸識。爲化衆生。現受揣食
者令衆生成化身佛。攝論云。爲生施主善
但如來食時諸天爲受施。諸衆生令得成佛
故示現以手觸食。施食獲五果。經言得常
命色力安無礙辯。又瑜伽云。施飮食能感大
力。問若貧無多食頗有得成大施行不。答
有。如大乘方便經上卷云。若生貧窮家是
菩薩乃至乞食若得一揣食持用施僧。若
施一人不以爲愧。應作是念。如佛所説。
心増廣大勝以財施。我財施雖少以一切
智心願是善根成一切智令諸衆生悉得
寶手。猶如如來以是縁故具足施或禪定
禪處。是名菩薩行於方便。施飮中。迴向内
得淨法愛是法喜食。法身柔濡是解脱食。三
昧調心是禪悦食。施味中。先擧所施。二善
根迴向。於中得上味相。甘露充滿者是佛三
十二相中上味相也。經云。如來大牙復有甘
露泉。但食入口悉爲甘露。下諸迴向中悉以
事同法。相似相類而成迴向。三是爲下結
名。施乘是令得代歩喜。施衣令得
形喜。瑜伽施衣服能感妙色。又若能新作
衣成持用。供佛有二種。一暫獻便取得無
量福。二作時分施亦得大福。如今日午時
以衣施佛直至明日午時。若中間取即是
取佛物。至期限滿取即無失有福。施華令
得供養喜。又華令人喜。施自身者。如智論
第十三違羅摩菩薩施外道有諸天遣自
施福勝外道無量。如彼具説。鬘嚴飾喜有
二種。一貫華作環置於頭上。二以線穿華
絡於身上。西國尚此也。施端正報。香亦供
養戒徳氛氳。故同香也。塗香亦嚴身。床座
令安穩喜。上是初十也。施住處及房舍。亦
令安穩喜。施燈明令破闇喜。近令得好
色報遠令衆生得佛慧光。瑜伽施諸燈明
能感淨明。又燃燈功徳經中。燒燈供養大
滅罪生福令發願言。願能以大海爲油。
須彌爲炷。燃大燈明。遍佛刹海。供養無
休。又願以法性爲油。大智爲炷。燃大悲
爲燈普曜世間。故經云。淨信心爲炷。慈悲
爲香油。正念爲寶器。燃彼曜世燈。施湯藥
令除病喜自。近得無病。如薄倶羅比丘五
不死等。遠得藥樹王身。又如藥王子。手觸
疾病無不皆愈。死後取其燒處灰土亦能除
疾。身疾既除心病亦遣。施器令得盛貯喜。
施車令得運載喜。亦是代歩。瑜伽施車乘
能感快樂。於中有三。先列五種福田。次列
十種寶車。後隨田成施以善迴向。此中施
五田即爲五段。初施佛及塔有二種流類
迴向。一約田相似迴向如文。令衆生乃至
云得諸如來無礙解脱一切種智等。二約所
施物相似迴向令衆生攝取大乘等。餘文中
亦有約施心迴向。謂歡喜心施亦即隨發
迴向等。並通准之。二施菩薩及善知識迴
向。三施佛大衆僧寶迴向。四施聲聞縁覺
迴向五施一切福田迴向。菩薩十種道者十
度行乘。又十地道也。四輪義略作三門。初辨
相者。一住正國輪。莊嚴論第六云有四種
不放逸輪。一者勝土輪土勝有五因縁。一易
求。謂四事供身不難得故。三善護。謂國王
如法惡人盜賊不得住故。三善地。謂處所
調和無疫癘故。四善伴。謂同戒同見爲伴
侶故。五善寂。謂晝日無喧夜絶聲故。二者
善人輪。善人亦具五因縁。一多聞成就阿
含故。二見諦得聖果故。三巧説能分別法
故。四憐愍不貪利故。五不退無疲倦故。三
者自正輪。亦具五因縁。一善縁妙法爲縁
故。二善聚福智具足故。三善修止觀諸行相
應時修故。四善説無求利故。五善出所有上
法恭敬修故。四者先福輪。先福亦具五因縁。
一可樂由住勝士爲因故。二無難由値善
人爲因。三無病。四三昧。五智慧。此三以自
正輪爲因。第二除難者。依成實論四輪除
八難。住正國輪彼論名住善處輪。謂生中
國除五難。謂三塗北洲長壽天。依正土輪
彼名依善人。謂値佛世除佛前佛後難。平
等願輪彼名自發正願。謂正見除世智辯聰
難。本功徳輪彼名宿植善根。除生盲聾
唖。前五是惡處難。第六是惡時難。第七是惡
因難。第八是惡果難。第三成徳者。四中。初
二是外縁。後二是内因。謂願是智因。徳是福
因。菩薩無邊淨行皆頼此因縁而徳成滿。上
通約三乘教辨。又正國眞如法性土也。正土
般若正觀也。功徳施等五度行也。本願菩薩
十種大願也。此約終教辨。又正國即十佛國
土海。正士即十佛正報。功徳即性起功徳。願
即普賢願海。此約圓教。同一無盡大法界縁
起故也。*象馬別施合以迴向。施床座中。
前所施是汎爾床座。今此是聖王所坐之座。
故不同也。三種世間所不能壞者。辨法師
釋。地前願樂世間。初地至七名功用世間。
八地至等覺無功用世間。令得佛殊勝座。
因位三種無常世間所不能壞。衍師云。是
三災不壞。今釋。以應是不爲過未等三世
之所遷壞三相亦得。以是稱法性之座故。
經云諸法空爲座。第二十施蓋中。如寶積
所持如來合蓋遍覆三千。明攝化境也。又
菩薩本行經佛在鬱卑羅國渉熱而行。有
牧羊人即以淨心編草作蓋。覆佛隨行。佛
便微笑。阿難問故。佛言此人草蓋覆我。十
三劫中不墮地獄。天上人間生便輒有七寶
之蓋。隨而覆上。後得出家成辟支佛也。幢
幡合施。亦可是幢上懸幡倶施。百縁經佛出
世時有長者子名波多迦。生已空中有一
大幡遍覆城上。隨行覆之。値佛出家得阿
羅漢。阿難問故。佛答昔毘婆尸佛滅後起七
寶塔。時有一人。於塔設會。作一長幡。懸
著塔上。發願而去。九十一劫不墮惡道。隨
所生處。幡常蔭上。今得見我。開寶藏施。
中令得十六智寶者。依小乘八忍八智爲
十六。辨師云。地前光得等四定。地上大乘光
明等四定。各有自分勝進爲十六。依此發
智爲十六智寶。以下釋云三昧正受究竟
増廣智慧之寶。又有人釋。佛地四智。智各有
四爲十六。以果位自在互得融通。施莊嚴
具中。百福具好者。依涅槃菩薩修身。不殺
戒十善有五種心。謂下中上上中上上。乃至
正見亦復如是。是五十心名初發心具足。終
成有五十心。如是百心名百福具足。以此
百福共成一好。故云百福具好而自莊嚴。又
依瑜伽決擇中。百福行者謂離十不善業道。
小分離殺生。乃至小分離邪見。是初十行多
分離殺生。乃至多分離邪見名第二十行。
若全離殺生乃至全離邪見名第三十行。若
小時離殺生乃至小時離邪見名第四十行。
若多時離殺生乃至多時離邪見名第五十
行。若盡壽離殺生乃至盡壽離邪見名第六
十行。若自離殺生乃至自離邪見名第七十
行。若勸他不殺生乃至勸他不邪見名第八
十行。若稱揚讃述不殺生乃至讃述不邪見
名第九十行。若見離殺生乃至見離邪見
者慶悦大喜名第十十行。又依肇法師法華
疏中十善爲本。一善以九善莊嚴名爲百
福。不知出何聖教。施冠珠中。以施熏心
令更成勝進大施。故云向増上。因此施念
令慧深。見施中正理故云修慧。又因施作
意令成捨根。謂究竟大捨也。因施作意令
慧廣覺。餘一切行迴向中。令得無見頂相者是
佛三十二相中無見頂相表佛勝出更無過
故也。摩尼寶冠者如文殊師利頭上天冠。是
毘楞伽寶所成。首楞三昧所起。於中常現無
量佛刹及諸佛身救獄囚苦。如大悲菩薩
等者此等菩薩主當此門於一切處一切
時常行此行。餘下諸門所引菩薩皆亦如
是。身代死囚者是捨身命比前財施極超
過。如菩薩本行經中。過去有五百長者子
各出珍寶象馬車乘衣被飮食。隨乏悉與。
有一貧人見而問言汝等施福求何等願答
欲求佛道。又問何謂佛道。答中廣歎佛
徳。貧人聞已自念。我今欲習學此願廣度
一切。加復貧窮無財行施。當持己身而用
惠施。念已索蜜塗身臥於塚間。我今以身
施與一切。若須血肉皮頭目髓腦悉以與
之。持是功徳用求佛道廣度一切。作是
願已。應時三千大千世界而大震動。諸天惶
懅。帝釋天眼見於菩薩臥在塚間以身布
施。下來欲試。化作衆狗鳥獸。來就欲食。菩
薩見有欲來噉身。心便歡喜。無有退轉傾
動之意。天帝復形讃問所求。爲求輪王帝
釋梵王。答言不爾。唯求佛道廣度衆生。帝
釋諸天同讃。善哉語菩薩言。汝此勇猛過
彼五百菩薩所施百千億倍不可計倍當先
作佛。時貧人者今我是。五百長者子今此彌
勒五百菩薩是。我以精進勇猛之力故超
諸菩薩所作功徳而先成佛。施連膚頂髮及
髻明珠者有二事。一割剥頭皮連髮而施。
二依西國貴種。皆初生時。刀開頂皮内一
神珠。封藥著已珠在皮内。今有人乞執刀
開施。梵言周羅此云頂髻第三十施眼中。
依瑜伽四十九。菩薩内施有二。一總求菩
薩身以身施而作僕使。有三意。一爲速證
菩提。二爲衆生利益安樂。三爲布施波羅蜜
多速圓滿故。二別求眼手足頭目支節血肉
筋骨乃至髓者髓其所欲一切施與。又智論
十四舍利弗六十劫行菩薩道欲度施河。
逢乞眼退不到彼岸。迴向内令衆生得十
種眼。又如與他貫計衣道並是施眼之用。
亦應如是迴向後漸能總捨。施耳鼻用亦
準應同。面門者。有人解。是口。光統云。鼻下
當柱爲面門。豈以施鼻得口端正。施牙
齒中*象王者。如十輪經説。又智論第十四
云。如象王*施牙是法身菩薩。又引法身
菩薩變身作象與獼猴及*象爲親友存
仁敬以化人獸等。施舌中亦有施用。施頭
中。菩薩本行經月光王欲捨頭與婆羅門。
諸臣諫王。王身是我等一切人共有。如一妙
寶衆人共有。豈得一人獨自用耶。王語婆
羅門。汝何不屏處索。汝今少去。我安慰臣。
語臣言。此於我有宿怨。今若不償更何時
後去去臣喚婆羅門。汝於林中待我。
後至令彼斷取其頭。遂以王髮繋樹。下刀
斫之。誤斷樹枝。婆羅門謂已斬竟即生
歡喜。以諸天力不令見王身首等。樹神
呵嘖婆羅門。婆羅門謂。眞斷頭怨心得解即
便還去。手與足合施。問若菩薩施身支節等
爲一切所求皆施。爲有不施時。答瑜伽三
十九云。若諸菩薩於所行施意樂清淨見有
無量利衆生事正現在前。設有來求自身支
節不應施與。彼菩薩爲令於施意樂得清
淨故。須捨現前利衆生事而施身分。若魔
天衆并魔所使衆生來乞菩薩身分支節不
應施與。其魔惡心恐彼當獲上品罪故。
有癡狂人來求菩薩身分支節不應施與。
由彼不住自性心故。不爲義利而乞求
故。其心狂亂不自在故。空有種種浮妄言
説。是故不應施身分。除上所説來求菩薩
身分支節。隨其所欲悉皆施與。是名菩薩
於内可施乃不施也。壞身出血及髓肉合
施。智論第十四中。月光太子出城見癩人。
問醫人言。可治不。醫言可治。但藥難得。
謂須從生來不瞋人血髓。和藥塗之即差。
菩薩自憶。生來不省有瞋。即出血髓救彼
令差。願得法身差其心病。此施肉是第
四十也。五藏中心別施。腸腎肝肺四藏同施。
又智論十四施有三種施。飮食等爲下施。衣
服珍寶爲中施。頭目五藏等爲上施。廣引
釋迦本行。此三施事如彼説 支節諸骨同
施。施皮者。智論十六中。如毒龍受一日夜
戒被剥五色皮忍己施之。又金剛脇鹿王
者。菩薩本縁集經第四中。菩薩往世墮畜生
中。而爲鹿身。兩脇金色。脊似琉璃。餘身雜
厠。種別難名踝如硨磲。角如金精。其身莊
嚴如七寶藏。身色光炎如日初出。爲諸群
鹿而作饒益。於大暴河見人欲溺投身救
之。其人得濟後遂背恩。告王將兵欲殺
鹿取皮。將王及兵至鹿。指示兩臂倶落。
王知背恩發心禮鹿謝過而去。廣如彼説
也。施手足指中。如有練指供養等亦是其
類 第五十施連*肉爪者亦求法而施也。
爲法投火中七仞者。一仞七尺。七七四十
九尺火坑也。爲法受苦者如勇健王者。菩
薩本行經過去有王名處闍那彌梨。爲
求一偈割身千燈。後因帝釋問立誓表
心。遂還平復。所求一偈言常者皆盡。高者
亦墮。合會有離生者有死。王聞偈喜忘其
所苦。勅擧國人皆令書誦云云。爲法捨國
等如法華提婆達多品説等。教斷殺等是無
畏施。以施其命故過一切也。智論世間所
貴。各唯已命。無有價直。五戒等望能殺是
法施。望所殺是無畏。三種戒者是律儀等三
聚戒也。救毀形苦亦是無畏施。倶舍論有
黄門救五百頭牛毀形之事。以此善根力
故男形具足。是其現報也。文中肆字者是恣
也。具足無上丈夫正法者。依涅槃經莫問
男女。具四相義即名丈夫。謂自正。正他能
隨問答。善解因縁義。若不具此四種相義
雖曰男子不名丈夫。女以反上即名丈
夫。又云雖是女人能信自身有佛性者即
是丈夫。若有男子不知自身有佛性者我
説彼人猶是女人。又云七丈夫趣者有四
説。一依世間。依瑜伽中丈夫有七義。一長
壽久住。二妙色端嚴。三無病少惱。四非僕非
女非半擇迦。五智慧猛利。六發言威肅。七
有大宗業。具此七法名爲丈夫。亦有趣故。
二依小乘亦有七丈夫。即七賢聖。一隨信
行人。二隨法行。三信解脱。四見到。五身證。
六慧解脱。七倶解脱。信他得度名信行。不
從他信名法行。鈍根三果是隨信行所得。
信果離縛名信解脱。利根三果是隨法行所
至。故名見到。滅盡正受法似涅槃與身合
故名爲身證。障有二種。一煩惱障。二解脱
障。但離煩惱障名慧解脱。二障並除名倶
解脱。三依大乘瑜伽有七地。亦是賢聖丈
夫所遊履故名趣也。一種性地。二勝解行
地。三淨勝意樂地。四行正行地。五決定地。六
決定行地。七到究竟地。初二是地前。次一是
初地。次一從二地至第七。次一第八地。次
一第九地。未後是第十地及佛地合説。以因
果倶究竟。四依瓔珞本業等亦有七位。
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迴向。五十地。六等
覺。七妙覺。歎佛出世是法施。如上普莊嚴
童子讃佛偈聲普遍世界。又如悲華中。釋迦
往作大悲菩薩行。遍諸國大聲教言。如來
出世。如來出世爲甚難遇等。施大地中如來
及塔菩薩知識并父母等是恩田亦敬田。聖
僧二乘是徳田亦敬田。餘乞者是貧人等是
悲田亦苦田。此等皆能生福故名福田。從
喩爲名。又有四句。自有是敬非悲。如佛
等。自有是悲非敬。如貧苦衆生等。自有亦
悲亦敬。如貧病羅漢等。自有非悲非敬。除
上所餘等。智論十四云。若憐愍施謂於貧窮
賊及諸畜生。二恭敬施謂於佛及法身菩
薩等。三憐愍恭敬施謂於老病貧窮阿羅漢
辟支等。問悲敬二田何者爲勝。答有三義。
一若就約境救彼現苦約心増大悲行爲
利他行本。即悲田爲勝。是故像法決疑經中。
乃至施佛菩薩聲聞衆生不如人施畜生
一口飮食等。二若就約境恩深徳厚約心
領法増智爲自利行源。即敬田爲勝。是故
校量功徳經中。施畜生得百倍等校量。又
甚希有經以七寶等供滿四州施四果聖
人及滅度後起極廣塔。不如造&MT05231;麥等佛
塔功徳。乃至算數譬喩非比等。又大品中天
帝云我非不欲供舍利但舍利從般若
中出。是故寧供養*般若也。三若約二利齊
均悲智雙擧。即二田平等。如淨名云。一分
施難勝如來一分施最下乞人。猶如如來
福田之想無所分別等于大悲此之謂也。
問等是敬中如父母恩田與聖僧徳田勝劣
云何。答如校量經乃至云供養百羅漢不
及供養一生身父母。又阿含經中供養父
母功徳共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徳。齊等。
問等是恩田。師僧與父母勝劣云何。答舍利
弗問經在家人父母恩大。師僧恩次。出家人
師僧恩大。父母恩次。以師於在家教授力
劣。出家反此。又以師僧生育法身法身
累劫無盡。父母生育生身恩及七世。問等
是徳田。供養別衆勝劣云何。答如梵網經
別請五百羅漢不如僧次一凡夫僧。問施
有三事。一田。二物。三心。此三勝劣云何。答
有四句。一自有田劣心等勝。如罽眤吒王
禮讃尼乾子塔塔遂崩倒。二田勝心物
劣。童子施土於佛缽中戲爾故心輕。由田
勝故得作鐵輪王。三田心勝而物劣。如智
論第九中老婢以紺澱奉佛得十五反受人
天福後得辟支涅槃有人疑佛以妄語。
佛以舌覆面用決彼疑云。引尼狗子小生
樹大等。四三事倶勝。如龍女獻寶珠速成
佛等。今此中菩薩與施心悲智齊於虚空。
辨施物事種窮乎法界。擧施田凡聖盡於
十方。是故此中三事性盡深無底。三事殊特
勝無比。三事廣大遍無崖。三事相融倶無
礙。又倶舍論問施支提塔此中無能受用
云何成福。答福業有二種。一棄捨爲類。若
由捨物此福業得生。二受用爲類。若由受
用所捨物此福業生。若施支提有捨類福
無受用類福。類是因義。問若不受用云何
有福。答若福要由利他得成福者修
三昧及正見等。應皆無福。如慈等心觀中。
雖無能受用及利益他有無量福生。從自
心起。今此文中。前施佛造殿堂受用生福。
後施塔是棄捨生福。舍利者正音名設利
羅。此云身。謂是如來或全身或碎身。塔者正
音名窣堵波。訛名偸婆。更訛單名塔也。此
翻爲歸宗之所也。依長阿含經四人應起
塔。一佛。二辟支。三聲聞。四輪王。眞諦三藏
引十二因縁經八人應起塔。一如來露盤
八重已上。是佛塔。二菩薩七盤。三縁覺六盤。
四羅漢五盤。五那含四盤。六斯陀含三盤。七
須陀洹二盤。八輪王一盤。若見不得禮以
非聖塔故。又依僧祇律有凡僧亦起塔。
謂持律法師營事比丘徳望比丘應起塔。既
非聖人總無露盤。仍令在屏處。若違結罪。
準此等文。今方有爲師造塔廣起露盤。非
直現人得罪。亦乃累彼先亡。深可悲矣。又
汎論造塔有六意。一爲表人勝。二爲令
他生淨信。三令標心有在。四令供養生
福。五爲報恩行畢。六生福滅罪。問如造
佛塔得幾福。答有二。一近得梵福。依倶舍
中得梵福有七種。一此地未造支提於
中而作二立僧伽藍。三僧已散能和。四修四
無量。五代父母佛命。六自出家教人出
家。七建立法幢。若人於上七業中隨作一
業。如梵光行天受喜樂報一劫。其梵福量
者。用諸衆生共業感一三千大千世界業爲
一梵福之量。二遠盡苦際得脱生死。
故無上依經供佛舍利芥子等悉得究竟
脱生死苦。大悲經亦同。施僮使令其代勞。
又捨自身爲彼給使。是爲第六十門也。
是同事攝也。是以自身作蓋作蔭。覆障如
來成孝供養。又身施衆生爲奴僕。是躬
代勞苦。又以己身奉給諸佛爲報恩行
等施國土及王位者。問如有惡人乞此王
位欲惱害衆生豈得施與。答菩薩見此亦
不施與。如瑜伽四十九。若有上品逼惱衆
生行暴惡業來求王位。終不施與。施嚴飾
大城者。前通施國土。此文別施王所都處。
大城自居異餘小城故也。寶女即爲侍人。
非是二物合施。問此寶女等爲是化作爲
寶報。答是實報。經云皆是菩薩淨業果報
而用布施。又下法界品中皆是往昔同善根願
如妙徳女等。故云若能眷納我甘心受此苦。
又如賣華女等。是故施之皆不生惱。問瑜
伽云。若有衆生來求種種能引戲樂能引
無義所施之物不應施與。今此寶女既生
彼貪染云何施與。答此中有三義故。是故施
之。一菩薩觀彼有益無染方乃施與。若有
染過則不施之。二此女既實是菩薩同行眷
屬。是故不令前人生施貪染。三此女能以
法門有利益彼。是故施之。若反上三義則
不應施。攝論中。有利益有染汚。無利益
無染汚。有染汚無利益。此三菩薩不行。有
利無染汚菩薩乃行。瑜伽約前三。此文據
後一。故不相違也。施妻妾男女此亦合論。
如須達拏者此云善愛或云好愛。如太子
經具説施妻子等。現莊嚴王者即大王莊
嚴經中説施妻子等。又菩薩本縁經中一切
施王子施王子大戰*象。與怨國人。王臣同
瞋擯王子於雪山。山中施二子已。天帝化
來。從乞妻得還寄王子。後更乞眼。王子
欲排。乞者止之。且還寄汝。我須即取汝更
不得施人。王子言。我今何得受兩物寄。廣
如彼説。問此中所施妻子等爲是實報爲
是化作。又彼乞者爲亦是實爲亦是化。答
此有三義。一約上品。倶實而施。如一切施
王施兒與婆羅門。婆羅門鞭打將去。至一
樹下更欲打之。樹神手擬婆羅門。婆羅門
即倒。神欲斷彼命奪王子送還。王子告
神。請勿害之。我若再還令我父王檀行不
足。即爲不孝之子。神遂放之。解云准此妻
兒亦是同修菩薩行人。尚須自捨身命。豈
有辭苦而退。二約中品。互有實化亦行布
施。如賢愚經。佛昔爲王。有毘沙門作夜
*叉語。從王索妻子食。食訖爲説偈云。一
切行無常。生者皆有苦。五陰空無相無有
我我所。説此偈已復本形。妻子猶存。此則
妻子是實。乞者是化。淨名經中多是住不思
議解脱菩薩爲調練餘小菩薩増其行位
故作此乞人。欲破此菩薩妻子愛盡。是故
對前示現食之又。攝論中毘荀陀王捨兒
與婆羅門。是逼惱他事。此兒是化作。是故
無惱。解云此乞者是實兒是化也。以菩薩方
便滿婆羅門願。令怨心盡故作是化也。又
如菩薩化爲女色施貪愛者調令離欲等。
三約下品。倶實不施。瑜伽三十九菩薩於
自妻子奴婢僕使親戚眷屬若不先以正言
曉喩令其歡喜。終不強逼令其憂惱施來
求者。雖復先以怨言曉喩令其歡喜生樂
欲心。而不施與怨家惡友藥叉羅刹凶暴
業者。不以妻子形容軟弱族姓男女施來
求者令作奴婢。解云此據軟根初心説也。
又若兩倶是化則互無義利故無此句也。
施家宅令衆得住處喜。施園林令得遊
歡喜。設大施會者是無遮大會。種種皆施謂
不限物不局時不遮衆無前無後等施一
切故也。如下香牙園處設大會等。梵名般
遮于瑟。此云無遮大會也。施一切資生具
者是第七十門也。以別説諸門不可盡故。
是故末後總就一切資生之具而成大施
上來隨大門有七十。若更細論所施物中種
類不同。依光統師有一百二十。次廣有八
萬四千。何者謂百二十事中皆有十善業而
行施故成一千二百。以七施法乘之成八
千四百。一一行中具十種迴向故成八萬四
千施行之門。七施法者隨相有六入理復一
即爲七也。隨相六者心有三種。即三時喜
等。事有三種。即施者受者及財物等。入理
二。謂照三事空。一寂之理。又釋以七聖
財乘之亦得。如一施行有八萬四千。餘一
一行皆亦如是。若散説行相無量不可説。
第二大段此摩訶薩以如是下總結所爲。生
喜迴向於中有四。初結行所爲。二有來求
者下顯行成無失。三菩薩爾時下度行無失
而生大喜。四摩訶薩善根下以所成喜行
用將迴向。初中二。先約行結意。二以大
悲下約心顯意。瑜伽三十九又諸菩薩於
諸有怨以慈意樂而行慧施。於諸有苦以
悲意樂而行慧施。於諸有徳以喜意樂而
行慧施。於諸有恩親善同意。以捨意樂而
行慧施。當知亦名菩薩巧慧而行布施。建
立如來論者上云受持諸佛本行顯現諸佛
本行。如行能説故云立論。由立此論令生
不斷佛善也。下顯行成無失中二。初明
三事成行無失。於中初明稱乞者意離乖
意失。二施心無悔離雜念失。三捨一切等
明施物廣多離匱乏失。二於諸衆生下重釋
成。初釋上施心。視如一子悲心深也。是我
善知荷其恩也。由初心故長養大悲。由
後心故長喜心。倶由上二心令悲喜不
壞。依此悲喜廣行大施心也。下釋上。以
物豐遂求稱意欣悦。問何菩薩見乞生喜
於財無染。答以施行熟故。施障盡故。何者
施障。瑜伽三十九云。又諸菩薩於施障及對
治如實了知。施障有四。一先未串習。二施
物尟闕。三耽著上妙物。四欣樂當來具足
財果。一若諸菩薩現有種種可施財物。乞者
現前而施心不發。即以正慧知我於施先
未串習過失。決定知我先世於施未曾串
習致今有財乞者現前而施心不發。若今
世不強施者復來世定背施行。是故菩薩
力勵思擇而行慧施。二乞者現前。由財
物少施心不發。以正慧通達。或由我宿
業有過失故。或由現在繋屬他故。令
我現受飢渇等苦不能益一切衆生。設令
行施乃至殞殄猶爲最勝。況有菜葉可
以活命。是故忍苦而行慧施。三乞者現前。
由可施物妙施心不發。即以正慧通達。是
我耽著過失。我今於苦妄生樂想。由此顛
倒生當來苦。是故菩薩勵力行施。四若菩
薩施已欣樂當來大財利果不求無上正等
菩提。即以正慧通達是邪果見過失。觀彼
諸行皆念念滅。所受用果速疾滅盡速疾離
散。是故滅彼樂邪果見施行迴向無上菩
提。問准此經中諸大菩薩財寶無盡。悲心復
廣。如何世間猶有貧苦衆生類耶。答依攝論
云。見業障礙善。厭現及惡憎害他。彼
衆生不感菩薩施此有五義。一菩薩見衆
生貧不作惡業富即作惡業。二衆生貧
修福富即障善。三衆生貧即厭生死心現前
富即不厭。四衆生貧即慈善富即憎惡他人。
五衆生貧即不能害衆生命富即損害他
命。菩薩由見此五種義令衆生百千萬劫
常貧窮不作惡業染著生死。不令衆生於
一刹那富放逸作惡墮四惡趣。是故瑜伽中
於諸有情有安樂無利益菩薩亦不作。第
三慶喜文二。初勝喜資神。丈夫行論中菩薩
喜樂過於世間及彼二乘涅槃之樂。此中但
望世間超過。後摩訶薩下因喜増心五句
可知。第四善根迴向中有十句五對。一令
離苦因果。二令得樂因果。上二對各先因
後果。三境心。四心行。五分滿。上來廣顯行
相。即衆生菩提迴向竟。自下第三明行極契
眞即實際迴向。又前明行廣大。此下彰行甚
深。於中有二。初顯行心無念總明迴向而
無縛著。二摩訶薩下明於境無染別顯迴
向而無縛著。前中以此迴向時牒前行於
身等不縛著總明能迴向三業無念而成
迴向。下別顯無念之相。於中二。初明無我
等法想。後明無業報等念。前中初九句明
無我想。禪頭者。古人云。此名見一切生有形
有體。今更問三藏法師。云此翻名生者。二
無有想下十句五對明無法想。一離有無法
想。二離三世流轉法想。三離常無常想。四
離三界非界想。五亦離想離無想。上明能
縁自體無想。下明能縁業用無念。謂不爲想
念所羈名無縛著。遊空無礙而成迴向故
云無縛無著解脱心迴向。於中思及思報約
意業。因業及業報約身語業。又業約似業。
思約業體。如是無心無無心而作如前大
施迴向。自下明於境無染別明迴向。於中
四。初別明無著。二摩訶薩若於下別明無
縛。三若於此法而不縛下別明解脱心。四摩
訶薩以此一切善根下別明迴向。初中如是
迴向時者將欲別釋。如前所作大迴向時。
常無縁念。是故今更重總牒之。下別顯無
著。於中内是六根外是六塵。縁是能縁境是
所縁。餘可知。二無縛中先牒前。無著者
依前起後也。謂心染於境名爲著。境纒心
爲縛。楞伽云。心縛於境界。覺想智隨轉
此之謂也。由貪著境深。是故心被境縛
不得自在。今皆無也。於五蘊上各有三義。
一不縛色者是總顯無縛。不縛色取者別約
凡夫執取五蘊。不縛色滅者別約聖人無取
五蘊。又不縛不取者不縛有也。不縛滅者
不縛無也。倶無執著不爲所縛。下明解脱
心。於中三。初標謂牒前起後。於此法者於
上五蘊有無法也。由本了彼法本自無縛
性本解脱非今始脱故云亦無有脱。次徴
下釋。先別釋於前有法之中性脱所由。謂
此有法即無生滅等故性自脱也。後菩薩如
是見法下別釋於前無法之中性脱所由。見
法則非法言語斷故牒前有法即性自無。非
法爲法者起後於無而亦性離。以不住無
故不礙有也。前則有不有故於有解脱。此
則無不無故於無解脱。由不壞業故具修
行。不滯空故不同二乘。是故不退求一切
智。餘句可見。四別釋迴向。先總謂向種智。
以化衆生下別顯。先問起後答顯有十句。皆
是教化衆生成此等事故名迴向可知。上
來實際迴向竟。總是大段第二依身起行竟。
自下第三辨行所成益。於中有二。初正成
迴時順同因果益。句別有九。初二順同
佛寶法寶。次二同因智果智。次二同隨事
心境。謂義是境義。次二同入理心境。後一
順同清淨法界。二自下明迴向已後令自他
入法益。於中亦九句。初句利他益。餘八自
行益。謂稱法而了故無違失。又不捨眞空
不違縁有。空有無礙故云法力具足也。佛
子下結名。上來位行竟。自下第二明當位
所成果。句別有十。一外蒙佛護。二内得堅
法。三上修佛智。四善解所詮。五照達理性。
六得堅固善。七滿足所願。八得行法順堅
不可壞。九得堅固願。十於法自在。又此十種
望前行益配釋可知。第二大段偈頌中二。
先序説偈因縁。後正顯偈。前中承佛力明
起説所依。下辨依力所成有十句。一觀十
方顯十方同説。二觀大衆明説所被。三觀
法界明所説義。四深入等顯能説之教。五修
無量等顯起説之心。六覺悟等明開覺説智。
七入佛功徳明得佛説得。八逮得等明得
佛説身。九分別等明了根應時。十隨順法
身等明依眞起應應起順眞。是故即説而
常不説。正偈頌中。四句成頌有四十一偈。
但頌位行不頌位果。於中分三。初五偈
頌上行所依身。二菩薩具行布施下有三十
偈半頌上依身所起之行。後隨順思惟下五
偈半頌上行所成益。就第二所起行中初十
九偈頌上略標行事及廣辨行相。即是迴
向衆生及菩提於七十門施巧略不盡説。
菩薩觀察一切法下十一偈半頌上行極契
眞。即實際迴向。於中初二偈頌上總明無
念迴向。次心不分別下七偈半別頌上於有
不著而性自解脱。後菩薩雖復推求下二偈
別頌上於無不住而自解脱餘文可見
第七等心隨順一切衆生迴向。於長行内亦
二。初位行後位果。初中亦三。謂標釋結。就
釋中分三。初明擧所修行相。二摩訶薩離
垢清淨菩提心下攝將迴向。三摩訶薩行如
是迴向勝出下明迴所成益。初中二。初明
所修善根。二摩訶薩行如是等下明因修成
徳。又釋。前明行體。後明行用。前中三十句。
初十直説善體。次十約境以明善根。後十
約十度行以明善根。光統云。初十行出自
中。次十起從縁發。後十功成在已。初中増
長三品善者有二義。一三品各別。各別増長
令倶廣等。二於一善根始修熏識初成種
時名増下品。從種生現令更増長名増中
品。重熏成種名増上品。又釋起隨事行名
増下品。令行入理増成増中品依理起行
令稱理廣大名増上品。無量等下皆是上
品善中差別。四行徳非一名無量善。五各等
法界名爲廣善。六隨縁不同名種種善。七
體深莫測。八妙用難思。九數不可窮。十
絶於際畔。下約境中。一因求佛境所生得
善。二因求法境。三因學僧行。四因求善
友依上四境生智善根。五縁衆生爲境
生悲善根。六令悲智相導名方便境。七倶
同契眞名微妙境。八自利善名内。九化他
善名外。十總結多門名無量功徳各生善
根故也。後十約十度行境所生善根。初六可
知。七方便巧知衆生心器。八大願積集諸
淨功徳。九念力度業用十大智普彼下明第
二所成徳。中乃至開解已者牒前起後也。則
能下正明所成。於中二。先明體徳圓備後
普能下明作業殊勝。初中二。先成自分徳
有二。自利中。初忍。二善調等戒。三永離等
慧。堪爲等結三行成法器。普爲等是利他。
後常爲下成勝進徳中。先由佛守護生善
滿願。後由深樂佛心得等佛。二作業勝中
二。先上供佛業。謂供行順理。不求等離過
也。二一切善根下明下救生業。於中二。初
化他徳備。二於生死中下成化他行具。於中
三。初令出生死安菩提大智。二普示下令
捨塵染得大淨功徳。三令一切衆生下總
結所益。上來明所迴行竟 自下第二攝
將迴向。於中四。初約菩提心收攝善根。二
摩訶薩復作是念如此善根若有果報下以
前善根迴成行具。謂令修行之時諸縁不
闕稱本期願而成大行。三以此善根念念迴
向下以此依行所起善根迴向衆生令得
菩提。四修行如是迴向時不著業下明行極
契眞行無所行迴無所迴。前則衆生菩提
迴向。此則實際迴向。又前則以智從悲成
廣大迴向。後則以悲從智成甚深迴向。初中
先標擧大心所攝善根。作是念下顯所攝善
根之相。於中十句。前五約心體起善。後五
約心業用成善。前中。初一總。後四別。一自
分始。二自分終。三勝進始。四勝進終。業用
中。初一此心以大悲爲本愍物起善。次二
爲衆生故求佛果智。一始。二終。後二集起
彼因。一行廣稱法界故。二行堅不退故。自
下第二迴前善根以成行具。於中先總擧
要期。謂此菩提心所攝善根若決定有果不
虚者我當盡未來劫行菩薩行不捨衆生
等。此有二意。一以此善根如我意願成益
生果故。二以此善根所得依果令我修行
攝衆生時縁無所闕。是故我能盡未來際
修菩薩行。此文取後意。二令無數世界下
別顯所成行具。於中二。初迴成資財施行。
二復次下令成生財施行。問何不迴向令
成餘行而亦成此慧施行耶。答此中菩薩
爲益衆生行菩薩行。由此施行具有三義。
一財等現益令得離苦。二因施攝令入法
成行。三以所生善迴施衆生。餘行不具故
唯此也。初資財施中有四。一資財廣有十
一事故。二明乞者廣一切衆生故。三明施
心廣。四施時廣盡未來故。就施心中有十
一。初於怨不簡名平等心。二於親不著
名無偏心。三不爲世名。四情樂非強故名
無惱。五施已稱慶故無中悔。六注想菩提。
七不雜無明故云清淨。八情無異念故云
一向。九大悲現前。十調離有爲。十一住入
無爲。第二生財施中三。初財廣亦有十事。
婆羅馬王者三藏説。正音具云婆羅訶此名
雲馬。謂遊行空雲迅疾無礙。因以爲名。又
云大海内有一洲名跋陀羅。此馬常居其
中。毎恒出聲云。誰欲出海。我當送之。此
應是龍馬。然有慈心或菩薩所化也。二
修習下約時處對人明施行廣大。三摩訶
薩復作是念下明施心純淨有十四種心。一
不著施因。二不求施果。三遊空離繋。四
寛遍普被。五與理相應。上五是入理心。六巧
施攝生。七等施無偏。八不計身命。九慳
結已破名善調心。十定心利物。十一於生
不惱。上六是攝生心。後三是求果心。十二
求果不捨名安住等。十三觀解照法。十四
趣入佛果。又前五離有爲心。次六攝衆生
心。後三求佛果心。又前五護煩惱。次六護
二乘狹心。後三護二乘小心。又前五是直心。
次六大悲心。後三是深心。上來迴成行具竟。
第三迴向衆生令得菩提。此即是捨施。智
論十四云。有二種。一世間人能捨財不能
捨施。二出世間人能捨財能捨施也。此中文
長分齊難見。但一一句各是一行。亦不可
別分。今且依遠法師分爲二分。初明慈
心迴向。二如是菩薩憐愍已下明悲心迴
向。前中總有一百十八句分二。初八十句
迴向衆生令修因趣果。二令衆生詣諸佛
所聞法下三十*八句迴向衆生令因圓果
滿。又可前明自分後明勝進。前中有六。初
令修善趣賢首位行。二令得不可壞正直之
心下令成種性位中修行。三令具足菩薩無
量清淨下令成解行位中修行。四令成就清
淨平等施下令十地位中修十度等行。五令
修平等行具諸善下令於等覺位中修行。六
令顯現一切嚴淨下令成佛果行。第二勝進
行因圓果滿中有四。一令衆生於種性位
因行圓滿。二令於諸法中得離虚妄下令解
行位中因行圓滿。三令悉得菩薩不退下令
十地位中因行圓滿。四令得薩婆若成等下
明成佛果滿。上來慈心迴向竟。第二悲心迴
向中有三。初令離惑業而成苦行。二令衆
生安住下令離喧得靜成平等心行。三以
如是等下總結迴向利益之相可知。上來廣
大迴向竟 自下第四明甚深迴向。即實際
迴向也。於中二。初明會事同理迴即無迴。
後摩訶薩如是迴時作如是下明依理起事
無迴作迴。又初即離有後即離無。又初是
自行同如。後則令他亦同。又初正是實際迴
向。後是迴向所爲。前中修行如是迴向時者
牒前廣大。下顯甚深有十句五對。一約已
業報因果一對。二約自正報身財一對。三
約依報方處一對。四約所化衆生有無一
對。五約所迴行法總別一對。皆云不著者
無分別也。皆云迴向者明上廣大迴向之
時。常如此不著而恒作彼迴向行事故亦
不無彼迴向矣。下明修迴所爲。如是迴時
者牒前甚深之迴。下顯所爲有五句。初二
句標。次二句釋。後一辨位。初中一佛智是菩
提。二淨心是涅槃。三釋初句。四釋心淨。佛
家是位。上來明迴向行竟 自下大段第三
明迴向益。即是此行所成廣大之徳。於中有
四。一成因徳廣大。二摩訶薩修行時成就下
明成果徳清淨。三摩訶薩如是行迴不違下
明成會違自在徳。四摩訶薩得平等業下明
得違盡平等徳。又初一是現成徳。第二是當
成徳。此二因果一對。三是會相。四是得實。此
二攝法一對。初中十句。初二總歎顯勝。下八
別顯勝相。一行廣勝。二以少下普見勝。三悉
得下持辯勝。四於念念下現生勝。五又於念
念下嚴土勝。六令不可説下益生勝。七得無
礙下聞法勝。八住無所有下神足勝。準此徳
用。若非圓教諸位相攝何容地前得有如
是無礙徳耶。自下第二明有成果之徳。
於中三。先牒現況當。二懸辨當相。三擧當
結現。初牒現況當結前生後。謂結前因徳
尚爾無盡。況當成果位豈可量也。二所謂下
懸辨當成果徳之状。句別有十。初六果相
圓。後四果徳滿。果相中。初二嚴土攝生淨。次
二正報總別淨。謂根是眼等根也。下二是主
伴圓。淨謂業報是主淨也。後四是徳滿中。
初二行圓證極入法是證也。後二是願滿自
在。皆言清淨者染無不盡也。平等者理無
不證也。此等並是由此位中迴向力故令
此菩薩當成如是佛果之徳。三摩訶薩下擧
當結現。謂得淨法門是得體離染。莊嚴是
徳相圓備。此是現所得也。自下第三明會違
自在。於中三十句爲十五對分三。初七對
明融縁起事令違相斯盡。次有一對理事
互融倶無障礙。後七對會縁就實顯理融
無違。此亦是顯法之漸次也。前中初此迴
向行。爲淨佛刹故云不違刹。爲安生故亦
不違。二令衆生依刹起行刹業不違。三業
依心起王數不違。又思是業體熏本識心
故不違也。四業託境成思境不違。以是唯
心所現之境故云心境。五業所感果則縁報
不違。六業與業迹正助無違。遠公云。解
或等心起。業所依名爲業迹。辯師云方便
造作名業。根本業道名迹。今釋謂決定思是
身口業所遊履處名爲業迹。又釋初刹那
思爲道引發第二刹那思爲業體。道即迹
也。又釋思體爲業。熏在本識成種子爲業
迹。又釋思爲業。業有感諸道果報功能爲
業道。道即迹也。七法體與相能所不違。謂彼
業等既是有爲。必具四相。上來有二不違。
一由各縁起相資相順故離相違。二既各相
依互無自性。自性無故其誰相違。次一約理
事雙融以明無違。謂法生不違性者以縁生
即無性故。性不違生者依無住本立一切
法。又初不壞假名以説實相。後不動眞際
建立諸法。下七約理融明無違。謂刹與衆
生相隨似異。平等之理此彼不殊故無違
也。餘句可知。自下第四得違盡平等。於中
二。初十句明得平等。由前違相盡故得此
平等稱性之事。謂業報等十也。後得見佛下
十句得成行位究竟。並可知。佛子下結

上來位行竟。自下第二明位果中有十六
句。二二爲一攝爲八對。一斷染果。謂伏魔
怨止惡縁也。拔欲刺斷惡因也。二入證
果。謂無生道修證因也。到無二正證性也。謂
理絶能所故無二也。智契彼法故云到也。
三得無量下成益生果。謂道法救生神通化
物。四常樂下寂用無礙果。五悉能下明行願
廣大果。六分別下智通殊勝果。先智後通。七
得無礙下明見聞自在果。八修諸下行修具
足果。下結可知。第二偈頌中有二十一偈
分三。初半頌上行相。中間諸偈頌上迴向。
末後一偈頌上迴益。就頌迴向中三。初三
偈頌上迴成行具。二以此下六偈頌上因行
生善。迴向衆生令得菩提。三深入下十偈
半頌上實際迴向。於中二。初三偈半頌上不
著業等自行同如。二菩薩觀察下七偈頌上令
他入實。後一結歎益可知。第八如相迴向同
理。善根是如相稱理而迴名如相迴向。此
與上下何別者。謂前七明會事向理。此第
八明事盡理現。是故行等倶是如相而迴向。
後第九明從理起用。第十明用同體同體
而用。故云法界迴向也。長行内亦二。初位行
中亦三。標釋結。釋中亦三。初擧行體。二摩訶
薩以如是等善根迴向欲令下正將迴向。三
摩訶薩如是迴向時下明迴所成徳。初中先
有三十句。擧差別善根。末後一句結成一觀。
前中初十句顯所修善根。二慧眼下十句明
長養善根令更増廣。三摩訶薩下十結歎
善根差別具徳。初中先二句明觀成入理善。
初句標。下釋顯。謂離癡釋智。正念釋念。堅
固釋安住。不退釋不動。此是正念成止。離
癡成觀。止觀雙運無礙現前。故云成就等
也。後得大乘下明隨事大行以集善根。有
依八種心集善根。一依深心以起善根。先
擧心能。謂心依理起故勇無畏。依此猛心
起二善根。一廣多無盡。二稱理勝妙。三依
白淨證起同體大悲即悲心也。四明直
心正念諸佛。五迴向心稱理不轉。六依求
道心巧出堅善。七依正念心出一切善。八
依巧慧心迴成利他。下明長養善根十句。
初慧眼觀察善根之實。是故令此善根増
長。此是長養善根所由。下明所長善根。於
中初句總顯。下八別辨。一明善根分齊不
同故云分別等。二備徳無缺故云具足。三
體離染過。四唯住菩提不向凡小故云
一向。五修治使増。六修行所成。七思惟
令廣。八稱實廣説。自下第三結歎差別。於
中明此善根多能異徳故堪成迴向。十中。
一種種門者通遊非一。種種境者所縁不同。
種種相者體状區分。種種事者縁成各異。種
種分別者分齊不雜。無量行者施等多種。語
言道者此善根是無量言教所行處也。出生等
者依此善根能生多分別智。修行等者諸
善互嚴。悉能等者倶趣佛果。下結成一觀。
顯甚深中。謂雖有如是多門種種然皆一
味同於眞性故云無二。一切智境者謂此同
性之善唯佛智能知。又釋此同性善堪成佛
故是彼境也。此則前諸門無差別之差別故
有多門。此即差別之無差別故唯一味歸於
佛果。上擧所迴善根行體竟。自下二用之
迴向。於中有四。一因成自行以修迴向。二
復次下因事起行復修迴向。三摩訶薩善根
如是迴向不著世下明前二迴迴無迴相。前
二是衆生菩提迴向。此是實際迴向。四如法
門下明稱性純熟自在迴向。又初二是廣大
迴向。次一是甚深迴向。後一是深廣迴向。以
同如之善根成稱眞之迴向釋成如相也。
初中二。先以前善根迴成自行。後如爲已
身下正向衆生。前中二。初迴成法身三業行。
二得離癡下迴成嚴飾淨土行。前中三。初成
身業行。二成口業行。三成意業行。意業行
中三。初明依心成自行徳。二任持下成利
他徳。三具足下一句總結所成。初中依七種
心成七勝行。一依無礙心成清淨行謂洞
理無礙令行淨也。二依大施心成財施行
滿衆生意也。三依照法心成法施行。四依
不壞心成求佛智堅行。五依菩薩心成照
一切法行。六依念佛心成三昧行。七依正
直心成離染行。下明利他行中句別亦七。
一成化行。謂攝機不失名任持。充滿一
切是廣化也。而無休息是常化也。次二句明
化行所依。一化同佛智故云安住也。二依
定起用以赴群機故云得深三昧。次二
句明攝化處。一廣遊。二遍住。次一句成化
他事故云化生不息也。後一句成化智謂
成方便慧也。下一句總結所成。謂具足成
就自他行慧深廣難測故不思也。自下二明
淨土行。先別顯有六對。初中離癡是體分別
是用。謂離分別而分別也。二一念嚴土是用
廣也。於諸通慧是用所依。三入實法是體
深。示現等是用廣。四一見一切是用無礙究
竟等是用所依。謂持一切不令壞也。五以
菩薩具嚴是徳體。應現調生是用相。六一佛
世界等是體廣。得究竟等是用持。下總結所
嚴之土令衆生滿。謂本嚴土只爲攝生。迴
向分別持智者是總結上來迴向持刹之智
也。上來成自行竟。爲欲迴向救衆生故先
辨自行爲本方堪長劫攝衆生也。自下第
二正迴向衆生。於中先擧自例他結前生
後。下正顯迴向有二。初迴令出障六句。初
三出三障。謂一離報障。二離業障。三離煩
惱障。後三成治行。初一對離煩惱。二對
離業。三對離苦可知。下令成徳。如大雲
雨者有五義。一普遍故。二成潤故。三能出
雨。四雨能滅塵炎。五雨能生卉木。迴向大
願亦具五義可知。下別顯所成有九句。初
二成行。一離過名淨。二生善名田。次二令
入證。一入證方便觀謂如來藏令不忘失
名護受持。二正證成就故云住淨法界。次二
令成徳。一成心自在徳。二令身自在徳。後
三成三善根。一無礙善。二無貪故名攝淨。三
無瞋善。自下第二因事起行復修迴向。前
已成自行迴向。今更成因事迴向。故云復
次也。於中三。初因事起行。二摩訶薩如是
迴向下正將迴向。三如是摩訶薩下明迴所
成益。初中二。先因見勝事。二巧隨起行有
三。初明所成行徳。有法喩合。謂隨所見
事託彼成行故云修巧方便等。既見可樂
之事即樂求實義等是也。二巧妙下明行
勝用。三如善根等結行同體。二正向衆生中
皆令得可樂者由前見可樂之境遂起可
樂之善。令迴向衆生成可樂之徳。此是巧
便之用耳。於中三。初未入法者令得入法
此在地前。二令菩薩下已入法者令得入
地此在地上。三具菩提下已得地者終令
得果。初中七句。初中非但見佛不取體性。
亦乃見衆生亦不取故云亦復如是也。又
釋令見佛如法。於佛不著不取法性見
法不著。無數衆生等於僧無著故云清淨。
維摩云。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衆
求。同於此也。二令作稱佛意之侍。三令
國淨可樂。四樂所求法處。五令樂出世法。
六樂持不忘。七得正慧法明。下明地上行
中。初二句成初地財法兩施行。二得三昧下
明二地已去功用位行。一得深定。二得總
持。三得記智。四得勝通。上是自徳。下明化
徳。五廣説。六巧説。七化心。謂悲是。八常化
不息。九廣化。謂於多時多處也。下明八地
下無功用位行。於中。初由現佛勸得捨
寂起修名巧方便。二稱理起行名深方便。
三永離下明八地以無礙故捨愛佛菩提
等貪心。故云離欲深解等明攝治行成。四
具足下明八地入無生觀。五九地中稱機説
法名無諍。六十地中得金剛無間道現前
名成滿。滅微細著礙等障故云滅障道法。
下明地滿成佛果可知
自下明第三迴所成益。謂由因事起行迴向
力故令自善根轉更増多名爲長養。得淨下
別顯有十句。初内増明慧。二外善友護此是
生解益。三佛慧照心。四癡闇障盡。上二是
斷障益。五修法入智是證法益。六善學下
起後智益。七一切善根下大願益。八一切菩
薩下盡福原益。九成就下成智堅益。十明
解下顯解廣益。上因事迴向竟。自下第三明
前二迴向無所迴。即實際迴向。此上諸迴向
實際與此何別者。上皆攝相歸體。此中攝
相歸相故異也。於中有二。先約行辨。後如
是下約心顯。前中二。先明此迴向即常無著。
二觀甚深下明以無著而成迴向。前中四。
初不著有謂於上嚴土攝生倶不著故是
故云不著界等也。心無依者明所取無相。
寂然不亂者能取不起。正念法者明妙絶能
所正理相應。起信論云。住正念者當知
唯心無外境界。此之謂也。二具足下於無
不著不礙起行無分別智名無選擇。不違
迴向是不礙起行。不違正法是不礙入
理。三不壞佛相下明雙離有無。初不壞佛相
不著無。等觀三世不著有。此約所敬無
著。了衆生空是不著有也。無所依是不住
無。謂不於無而住著也。此約悲境不著。是
即觀如來空而不失敬養了衆生寂而不
失攝化此之謂也。四順如來下明離著之
益有三。初正解漸至益。二如實分別下智慧
周圓益。三未曾下明寂用倶行益有法喩合
可知。下明以無著而成迴向觀。上深法以
生實智。謂不著有無之智依此實智而成
迴向。下別顯。初明理事無礙止觀倶融迴向。
二以前無礙成自行迴向。三攝取下成化行
迴。上約行竟。自下第二約心辨有八種心。
一不怯弱心迴向佛法。二廣大心迴向淨
衆生。三無顛倒心迴不染刹。四無餘心迴不
染境。五離世心迴得出世。六無著心迴成
悲行。七見法心迴成趣果勝道是也。八厭離
有爲心迴生眞善。上來實際迴向竟 自下
第四明純熟自在深廣迴向。於中廣明如相
迴向 釋眞如義作四門。一釋名者。不壞曰
眞無異稱如。前則非四相遷。後則體無差
別。此約始教。又不變曰眞順縁稱如。由前
義故與有爲法非一。由後義故與有爲
法非異。二義合爲一法名曰眞如。二種
類者。或唯一味。謂約實無差別故。或二。謂
安立諦眞如。非安立眞如。又二空所顯
二。即生空所顯眞如。法空所顯眞如。又二。謂
空眞如。不空眞如。染法不染名空。具性功
徳名不空。或三。謂約三無性。即無相如。無
生如。無性如等。又有善法眞如不善法如無
記法。如出雜集論。此約詮辨也。或七。顯揚
論云。一者流轉眞如謂思惟諸行流轉實
性。二實相眞如謂思惟諸法無二我性。三者
唯識眞如謂思惟諸法唯識之性。四者安立
眞如謂染汚法體思惟苦諦。五邪行眞如謂
染法因思惟集諦。六清淨眞如謂淨法體思
惟滅諦。七者正行眞如謂清淨行思惟道諦。
或十眞如。謂約十地中所證眞如有十重
等。或百門。謂十十無盡。應於圓通無礙法
門也。或通一切法也。三明徳用者。一成
依持用。謂染淨法依持而立。二成觀境。謂入
證用。三依起信論有三大。一體大謂眞如
平等不増減故。二相大具足無量性功徳
故。三用大能成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問不善等法既非眞用應離如體。答由違
眞故不離眞。由違眞故非如用。此論意
以諸善法順眞故並是眞用。問經説如來藏
興造一切世間猶如伎兒作種種伎兩等。
準此染法亦是所造。所以言非。答理實染
淨倶是所持而得建立。但違順異不同也。何
者如觀施行三事空令施福廣大等於虚
空。若觀罪體空則令罪障滅。何以不亦令
罪廣大。是知罪違於眞。入如則滅。善順於
眞。入如則廣故不齊也。此則遍興染淨順
用非違。此上約始終教説。又別隨縁通一
切法。總是眞用。具帝綱微細重重無盡。自
在圓融即相不待會。即性不待隨。如此
百門所辨約圓教顯耳 四約教顯者眞如
有二門。一乘眞如。三乘眞如。一乘亦二門。
一別教謂圓通諸事統含無盡如因陀羅綱
及微細等。廣此百句如中説。二同教者則與
三乘義同。但由智迴向故入一乘攝。二者
三乘眞如亦有二門。一頓教如維摩直默以
顯玄意者是。此如絶於教義相想倶不及。
如大般若經那伽室利分説。二漸教者略有
三門。一終。二始。三世間所知。初終教中復
有二種。一始如三十二菩薩顯不二法門
者是。二終即文殊所顯不二者是。此始終兩
門並具無分別教義空有二門。二始教中亦
二。一始如百法論六無爲屬一切法攝。顯
人法二空得知眞如不及二空爲上。此門
通分別無分別教義。二終者如維摩爲迦旃
延説不生不滅是無常義等。又金剛般若
微塵則非微塵等。又對法論開六無爲成
八則三種眞如屬無爲攝。得知眞如成無
爲上。此初教始終並通分別無分別教義。無
分別義者謂證眞如。無分別教者謂比觀意
言無分別境悟大乘言教故。分別義者謂教
義則空故。今初教中眞如但是空義不同終
教也。三世間所知眞實者復有二種。一始謂
人天正善根及愚法二乘等入眞實性攝故。
中邊論云。世間所知眞實入眞實性攝。準彼
論文世間唯除虚誑妄語等。餘並入眞實。
由許是菩提遠方便故。二終者故論云一切
法但有名。謂分別名思惟名得知。不同
遠方便法。此義唯局二種十名中。爲是大
乘近方便故。眞如者乃至流在十名理不
可壞故同是眞如也。於此文中數有百
句。檢文缺一句。初一句是總。餘皆是別。總
中眞性不異名如。自體妙軌稱法。通智遊入
曰門亦是不同生滅門故名門也。至一切
道者顯其分齊。謂明理遍衆行。無量無邊
善根迴向者明行遍如理。謂稱如而成迴
向。又釋理實眞如遍一切道無量無邊差別
之法則彼諸法爲如詮門。眞如於彼異異
詮門而全體顯現。門乃多途故云遍一切
等。今且就百門明十十無盡。此則一切法是
眞如之門故云如法門也。此順梵語故是
倒也。義正應言如遍一切道無量無邊彼一
切法是如之法門。故云如法門此是標也。遍
一切等釋顯。謂一切道者道是門也。以能顯
眞如故。善根迴向者謂明以同如普遍之
善根隨異門而成迴向。下別顯。一一句中
皆有三義。一如如者標擧如理謂如彼眞
如。二善根亦爾者擧善同如。三迴向等者
以同如善根迴成同如之益。是故所迴善
根及所向衆生并所成益相倶是眞如而有
所成也。又此三中。初釋如。二顯如相。三釋
迴向故名如相迴向也。又初辨如體。二相。
三用。則是眞如三大也。下一一句皆亦如是。
於此別中。英法師分爲十分。謂初十明賢
首位中如。二十明十住中如。三十明十行位
中如。四十明十迴向位中如。五十明淨心地
中如。六十明行迹地中如。七十明決定地中
如。八十明究竟地中如。九十明等覺位中
如。十末後十明佛地中如。此等分文亦未
見其順。又靈裕法師北臺意法師炬法師等
各分作十各悉不同。然於文勢並皆不順
故不敍之。遠法師云。此等何異異相難識。
今且言之。初十句約就地前所行辨如。後
八十八就初地上所行辨如。此判亦難。今
謂諸門各是一法。並取眞如體相用盡。亦
不可相從科爲分段。於中諸門眞如皆體
從縁異。謂性如非相如等。善根同如亦隨
門別。是故性如善根非是相如善根等。從
異門體起用亦異。是故性門迴向無性相門
迴向實相等。下諸門皆准知之。過去非同等
者。相州大範法師云。此破小乘三世之執。謂
彼執過去爲有。若是有者便同現在。今既
滅無故云非同。言未來非故者小乘亦執
未來有法流至現在。若爾應是故法今既未
來。縁未至故畢竟無法云非故。現在非異
者彼執現在決定是有。今明待縁假合。推
之則無故不異過未之無。故云非異。裕法
師云。過去非同者集起而無集起。非故者轉
變而非轉變。非異者相別而非相別。發起新
新者稱過去也。除滅生死者同未來也。清
淨生者似非異也。遠法師云。過法無常。同
歸盡滅。於現本無故曰非同未法新生
非本有性故曰非故。現法皆空故曰非異。
各此三非。以之爲如。炬法師云。過去非同
者明如體。雖在過去而非遷滅不同於
無。未來非故者雖復集起而無起相。明已
起之處非故。現在非異者雖在現在而無
形處不異過未。英法師云。過去滅法與無
相似。名之爲同。今明依如起新行願不
同彼無故曰非同。謝落故業當報方受。名
之爲故。今明證如捨彼故業故云非故。
現造業結不同過未名之爲異。今觀業
結本無造起畢竟清淨故云非異。發起新
新等釋過去。除滅等釋未來也。清淨等釋
現在也。今更釋汎論三世法有二門。一性
空門。二成有門。性空者謂過去已滅故空。未
來末至故空。現在不住故空。今此文内約成
有門。謂前念法是過去滅。以能引起後念
法生。是故過去非同。一往唯斷滅也。後念
是前念家。未來雖由前念滅令此後念生。
然今無前念法可傳至後念故云未來非
故也。是故前念中舊法今無後也。現在法
望前念同未來。望後念同過去故云非
異。是故前念流滅雖非同燼。然無法至
後後念續前。雖依前起然法新非故。是故
迴向中發起新新菩提心者。以前念非同
令後念續起令菩提心不斷也。由後念非
故所以念念新新令菩提心不常也。除死淨
顯心作業。文意如此思之可見。又現在
念念成正覺者謂了達現在亦平等故見理
名覺。上來四段總是第二正迴向竟。自下第
三結迴所成徳。如是迴時者牒前起後也。
謂由前善根同如迴向是故得一切法即平
等而利用也。十句分五。初二約處。一即等
而成嚴。二即等而於中轉法輪。二次二約
人。一菩薩即等而出彼願。謂起一切智願
者是菩薩也。二觀多佛體不殊。三次二約
法。一約法性。二約法相。又一眞二俗。四次
二約行。一菩薩行。二佛行。五後二約徳。一
約佛體等。二約佛用等。是名下結名可知。
上來位行竟 自下第二明位果中得十果。
一得佛法果。謂得無邊淨法門者證法多也
深也是得佛體也。爲人雄者成佛相也。無畏
吼者得佛説也。成就菩薩者得佛所化也。
不休息者得佛化時也。又初證法深也。二
成人高也。三化益廣也。四化時常也。此上是
總句。下九句別顯。一得佛圓身。二得佛圓
音。三得佛圓力。四得佛圓法。謂超出衆生
故云勝。而即赴機故云示現一切也。五得
佛圓通。六得佛圓用。謂不思解脱是也。七
得佛圓定。八得佛圓辯。九得佛圓覺。謂現
佛等覺於衆生也。下結 第二偈頌中二十
九頌分五。初二頌前行體。二菩薩思惟下四
頌迴向衆生及菩提。三以此下二頌實際迴
向。四深樂下十六頌純熟無礙自在迴向。於
上百門略頌不盡。又不次第也。於中初七
正頌前純熟同如迴向。後九兼頌後位果。思
之可見。五末後五偈頌迴所成徳可知。第
九迴向作四門分別。初釋名者。此無縛無
著解脱心迴向約無等大行立名。無縛
著有六種。一由離凡故不縛生死。以出
小故不著涅槃。二離六識取外境不縛。
離第七執於内不著。三離現行縛無種子
著。四不取有縛不執空著。五無惑障縛無
智障著。六無麁使縛絶習氣著故名無縛
無著。此明行體。解脱是大用無礙。非但脱
離諸障。此是行用也。心者是行體。用所依之
心。謂菩薩大智之心是善根所依。以此心中
所攝善根皆用持迴向。成於普賢深廣之
徳故以爲名。此從能迴向立名。問下文
亦有無縛無著解脱等所攝善根。亦成迴
向。何故標名唯就心立名。答理實通餘。
但彼下文十門之中。此無縛無著解脱心内
百門。迴向文處廣辨。餘並準通。是故就此廣
處爲名 二來意者。前會相從體。今依體
起用。顯純熟自在故。此位來 三法體者
以普賢三業無邊自在甚深廣大無礙大用
爲此位法 四釋文者。就長行中亦二。初
位行。後彼果。前中釋内有一千門釋分二。
初無縛無著解脱心内百門廣釋。餘九百門
準例通釋。就前中百門内復分二。初二十
門辨能迴行體。餘八十門顯所向行用。就
前中亦二。初十以不輕心攝善根。二常樂
下十積集長養擬將迴向。前中初一心是總
辨。餘九心是別顯。別中準總具言應云於
出生死善根不生輕心。故云不輕出生死心。
下皆準此。何故不輕者二義。一以從佛果
流故。二堪成無上大菩提。如法華經中乃
至一小音皆以成佛道等。如尼倶陀子小
果大等。如上賢首品中掃塔等善成佛果
中端嚴光等故不可輕也。問理應更有勝
妙善根。何故下一約合掌等而明不輕。答
此最微少世人所輕。菩薩收攝下至於此尚
爾不輕。況餘一切。故約此等辨也。別中。一
離惡。二攝善。三廣修餘可知。二積集中十
句。初一總由不輕前諸善根故。是故常樂
攝受彼善。下九句別。一攝令不失明。二契
合相應故云安住。三思念不斷。四巧便更
増名長養。五不以染心汚彼善根故云不
著。六純以正心而成彼故云具正等。七
無過失可簡却故云不選擇。又亦有善斯
收故云不選也。八堪成佛果故云隨順。
九能得佛果故云得自在。前句順向佛果。
此句正得佛果。擧所迴善竟。自下第二正
迴向中二。初六十門明廣大迴向。二從不妄
世間下二十門明甚深迴向。深廣無礙爲大
迴向。又亦初是菩提衆生迴向。後是實際迴
向。前中有六十門。内廣顯普賢自在徳用。
於中初一門是總。謂無縛無著解脱心是能
迴之心。彼善根者彼前所攝諸善根。迴向具
足等正是所向也。問此中不言迴向衆生何
耶。答但令成就普賢三業。方能盡窮衆生
界而攝化也。是故亦是迴向衆生等也。下別
顯普賢三業徳用。於中但知一一門皆攝
法界自在徳用。或理或行或智或境或自利
行或化衆生或體或用或因或果或人或法。
皆各總攝一切法故不可相從別科。今麁
分二。初二十四門顯普賢因位究竟。二從於
一一境界下三十五門顯普賢果位究竟。以
普賢門内通因果故有此二門也。又釋前
約自分後勝進。以二分無礙是普賢徳故。
前中亦二。初十四門明普賢自在三業。二復
作是念下十門明普賢廣大三業。前中初一
是行所依。謂由勇進令行徳成。下明所成
徳。初四門明總持無礙。是意業自在。次六力
用無礙。是身業自在。次一明圓音無礙。是語
業自在。後二門於衆生世間器世間自在。第
二明廣大三業中十門分四。初三門明普
賢廣大語業。一説聲遍。二持所説。三説無休。
次二門明廣大身業。一體。二用。次二門明廣
大意業。一因智。二果智。後三通結三業。一
明三業廣勤。二明身語深廣。三辨意業攝
法。上來普賢因竟。自下第二明普賢果徳
有三十五門。隨相分三。初十門明得普賢
攝法廣大徳。二於一念頃悉能下十五門明
攝法自在。三妙智知色微細下十門明普賢
微細智。又初是一重平漫知法二相即相入重
重知法。三微細容持甚深知法。此亦是漸次
之相也。前中一巧智自在名方便王。二無明
住地盡名離癡法王。三慧照行法名法明。
四巧成所化名爲方便。於中列十。如是等
下總結無盡。問前段明普賢因。何故彼中亦
有佛行。此中明果。何故亦有菩薩行耶。答
辨公釋前擧果顯因。此擧因顯果。又云菩
薩修行與佛等名普賢行。佛行大行名爲
普賢行。今更釋經云雖得佛道轉於法輪
入於涅槃。而不捨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
因滿成果用。得果而不捨因。又以因
果二位即入無礙各收法界。謂因窮法界
具於果也。果攝法界合於因也。五身業
令見喜。六知語淨口業。七知一切法智。八
得佛法身自體相用。九得圓滿根根有二
義。一生後義謂出生無盡。二受法義謂根器
領法。無限量故約所出所領説。及自體差
別列十五種。可知。十得無盡神力。於中
初一句總後十句別。依此等力修普賢行
也。自下十五門明重重攝法無礙自在。於中
初一無礙身智。謂身能外遍而内含容智入
無生而生大行。二生如來家修法界行智。
三以普眼見自在法界故云於一毛道等
也。容一毛之路名爲毛道。於中二法圓
滿。一容一切刹約事。二一切法界約理。三
究竟空界就事空。何故爾耶。謂有二義。一
以法性融通事隨理融故。二以縁起相由無
礙即入容持自在故。此有同體異體。准上
思之。四入劫智自在謂長短無礙。五身業自
在謂令一身即多多内各容。六見佛聞法自
在謂不著佛不倒法。七入世界自在智謂迴
動轉變隨智無礙。八知想自在智。謂一切法
皆是想念中而成立故。是故一切悉是想也。
於中有三。初一句是總。二列三十八種所
知之想。三如是下顯能知之徳。先明離障
徳。後一切如來下明知心所成徳可知。九
知心自在智。謂諸心相入及業依心異。十知
處自在智謂一即一切等。十一知業自在智。
十二知法自在智。十三知語自在智謂得無
礙淨耳。十四得知根説法智。十五知根自在
智。上來十五並是一中一切而了知耳。自下
十門明普賢微細智自在。初一明知世間法
微細智。於中有三。初一句總擧能知之智。
二列十一種微細之法。衍法師云所知之事
幽微故。能知之智微細也。辨公云此等並難
知故名微細。今準上下經文於一法中有
一切法。齊頭炳然同時顯現。是微細義也。三
如是下明能知之徳。二知衆生微細智。初列
十種所知。後結能知之徳。三知菩薩行徳微
細智謂擧初發意等取一切菩薩也。列二
十一種所知微細也。四知菩薩位徳大用智。
先列四十二種所知。初十一明行位成滿。生
兜率天下明位滿大用。謂八相等也。二如是
下明能知之徳。謂成普賢自在行徳。五知衆
生性智。先列十種所知。後如是下能知之徳。
六知世界智。初一總。次列二十種別有三
世間自在。後如是下結能知之徳。又此等皆
云微細智者是智從境名也。又此微細在
智中故智即細也。七知法界智先擧所知。一
總十別後結能智之徳。八知入劫智微細。
初一句總。無量下別列十種。後如是下結能
知之徳。成十種心可知。九知法智微細。先
列十種微細法智。後如是下結能知成徳。前
中法義有四重。一法體具徳。二一切即一等
明法用相即。三入非法等明理事相即。四入
方便無餘是體用善巧。十知無餘智微細。先
列十種所知。後如是下結能知之徳。皆出生
者謂量智從理起名出生。知無不盡名無
餘。此門亦是總結故云知無餘也。上來廣
大迴向竟 自下第二明甚深迴向中。二十
句中皆兩兩合擧總爲十對。一世與世法假
實相對。二菩提菩薩圓分一對。三體用一對
行是體出生死是用。梁攝論云。於分別依他
性不見菩薩所行行及行道此之謂也。四
人法五生熟謂不調者是根熟也。六行願。七
自他。八施受。九因果。十境智。此等是上廣大
迴向之中諸事。雖成廣大自在之徳而於
彼法無妄執取。是故皆云不虚妄取也。上
來百門竟。自下第二類餘九百中列十種章
門。初一結前百門所屬。餘九次第結後九
百。謂如無縛無著心所攝善根成此百門迴
向。無縛無著解脱身所攝善根亦如是迴向。
餘皆準此。十中初三是三業。次二業報。次二
染淨土。謂世間染是化處也。次二根藥謂衆
生是所化。法是法藥也。下一正智。此十皆是
無覊自在而生善根。用成迴向具普賢徳。
是故皆云無縛無著解脱故也。初一置善根
如是迴向。餘略令準。皆合具有應知。上來
廣略總一千門大迴向竟 自下第二明彼
果中有二。初行果後位果。前中有十句。初
因三世佛菩薩迴向行。四得正教。五滿
正法。謂證法也。六等境界謂衆生爲悲境
也。七同善根。八等所住謂大悲地是所住。論
名梵住。九同一境謂眞諦。十不違等不礙
多也。上來釋竟。佛子下結名。位行竟第二
明位果。於中十二句得二種果。一現成果。
二轉生果。現成亦二。初行堅果。二行勝果。初
二句標此二果。一切衆魔下釋顯初果。二普
現下三句釋行勝果。一廣行勝。二巧化勝。三
離染勝。二摩訶薩下六句明轉生果亦二。初
外得眷屬果謂不壞眷屬也。二内得成徳
果有五句。一成法器徳。二深行徳。三因圓
徳。四果用徳。五因果無礙徳。第二偈中有
五十一頌分三。初三偈頌所迴行體。二所
作下四十四偈頌廣大迴向。略不頌甚深迴
向。三過去一切下四偈頌迴所成果。就第二
四十四中。初一頌普賢因位究竟。餘頌因圓
果滿。於中初世間無量群生一偈頌知世間
微細智。次一偈頌知衆生趣微細智。次一偈
頌知世界智。次一頌知心智。次一頌知根
智。次一頌知業智。次三頌入劫智及知三世
癡慢等。次十方世界諸如來下二十七頌菩
薩行位成滿大用。於中初一總頌。次一頌
住兜率天。次一頌入胎。是微細故胎中具八
相也。次二頌初生。次四頌七歩現笑試吼
放光。各一頌可知。次一頌在宮及出家。次
五頌坐道場降魔成覺。次五頌轉法輪。次三
頌般涅槃。又顯餘趣所現自在。次一結此
菩薩善根迴向。次三頌迴向大果之行儀。上
來位用竟。次有數無數下四偈頌入劫及刹
並所行行。次二頌出生無餘智。次一頌衆生
性微細智。下四頌彼果分中。初二頌行果。
後二位果可知
第十迴向中亦作四門。初釋名者。法界等
無量迴向從法立名有其四義。一約所迴
行法。謂以法施之行成迴向故名法界等
也。二約所迴行體。謂所迴行體廣大無邊等
於法界。三約能迴之智。四約所迴之徳。謂
以稱法界之大智迴等法界之善根。
法界之大用故立名也。此則位滿至極故
標以法界之稱。二來意者。前明依體起用
此明體用無礙。圓極自在故次來也。三法體
者以法施廣成普賢自在大善巧徳。是此法

四釋文中。長行内亦二。位行位果。行中三。
標釋結。釋中三。初擧行體。二摩訶薩於彼善
根迴向下正明迴向。三如是迴向時下明迴
所成徳。前中三。初擧所成行。二摩訶薩下
明長養善根。又前自分後勝進。又前利他後
自利行。前中十句。初一句總明得法師位。
如第十地受位分得離垢三昧垢染斯盡受
職位滿内得彼定灌其心首外相顯彰故
云繋頂。法從喩稱名離垢繒。但有此繒繋
其頂者即知。彼人得離垢法受位成滿。由
得此位方能雲雨説法廣益群生故云受
大法師記。又如楞伽中大慧等十地菩薩得
佛手灌頂神力故能自在説法。同於此也。然
受職有三。一約喩。如輪王太子受位等。二
約理行。如内心證理灌其智頂。其約位事
有五重。一約信行滿如賢首品説。二約住
滿如上灌頂住及下海幢比丘頂上佛説法
處辨。三約行位如十行滿處入因陀羅微細
法界等説。四約善巧位如此位説。五約證
位如第十地説。此五重内隨一成處必具
理行。内相應故。又此五中但一位滿即因圓
究竟更不待餘。又若得一即得餘位。又總
是一法界受職。隨門差別五位不同。法體融
通含攝無礙。此約圓教宗説。若餘教中不
通此事。思准之。下九別顯法師之徳。初一
句明法師徳立。能廣法施者辨慧無竭。成大
慈悲者顯施心無盡也。安立等者施所成益
也。謂令得大心成於大行方是法施故。經
云若以小乘化我則墮慳貪。又法施過財百
千億倍乃至不可説分非其比也。丈夫行論
云云。古徳云夫法施者。一則發之以智慧爲
生解之妙方。二則化之以多人作津濟之
弘躅。三則爲起行之本寔倚仗之良詮。四
爲入聖之階標引導之要路故。此經中託人
以弘道多嗟法師之勝徳。寄行以表法毎
引普賢爲末篇。故知法施爲究竟之道智
慧爲滿足之極。自利利他功之不朽其唯法
施也。二饒益等者明常施。謂以菩提心
長善根廣益衆生不休息也。三建師名謂
作教授之師示成佛之道。四照之以法日。
前師此法故名法師。即所授行法也。五顯
法師心。謂等心是無偏心。廣大心不倒心也。
欲令等是常心。六増長等明福惠化増二
嚴。謂善根是福也。七爲衆生等明導之相採
寶所示正路也。八以利他爲先修諸行故
得爲慈悲法師。九化令更事。餘諸善友不
局於已。是無著法師。如善財知識更示餘
人令求者是也。下第二明長養善根有六
句。一依此法施善攝取佛果心。二徹到彼
岸三依法施善修金剛菩提心。四成大願。
五依善友正意求法。六了達果境。是故令
前法施更復増廣也。行體竟 自下第二正
明迴向。於中亦二。初以善根成廣大迴向。
後安住法界下成甚深迴向。前則衆生菩提
迴向。後則實際迴向。前中廣大有十五門。初
一門以彼善根迴向見佛修自他梵行。於
中三。初以善根迴向同念三世佛菩薩行
建奇特想。二得是想故下明依想見佛。三
諸佛菩薩下明依佛起行。於中三。初爲他
修自行二以自化他行。三何以下釋他化
順自。初中有二十句。初十明已成。後十
修。前中初五離染。一總顯。二性成。三威
儀具。四性離濁。五威儀無垢。下五順法。一
守行心堅。二外縁不壞。三上順聖心。四下
無異求故云無依也。五稱理平等故無所
有。後十上*修中。一不執著名離倒。二不
爲所拘名無礙。三不取戒相又離戒取。四
將護物心名無諍。又不非先制不更造
立。五無失可擇。六契合相應故云安住。七
過二乘。八情專故不動。九不散。十離瞋。皆
離染之極。故云梵也。自下自化他行十二句。
初一擧自例也。修習下別顯令他所成。一
始修。二行具。三無失。四不執。五照理。六
離我。七離惑。八離犯。九犯離無慚。十持
心決定。十一不強生惱。下三釋成中二。初
反釋。後順釋。前中何以故者。徴問云此中菩
薩行已滿。何故不但説法化人令修梵行
而自修耶。下釋若自不修令他修者無有
是處。有十句可知。攝論云。若自住邪行
設欲正他非是人終不能制正他過失。
後何以故下順釋中先徴問云既自不修教
他不得。若爲即得教他修耶。下釋中先總
釋。自如説行離倒能説離倒授人言行相
應。故云實語實行。下明淨三業離染滅障
益。下別釋。自行教他五句。一直。二忍。三離
疑。四信。五堅法。是軌持法也。善根如是迴
向結上迴也。第二復次下明迴向令得諸
法。於中十句。一令得法門謂能證法能摧
*邪論。二悉得三世下令得法海。先總標。於
一一下別顯十種法海。一生法是立宗相。二
方便是因喩等巧成宗法。三語言法是隨方
語則。四施設是施名於義及隨機意樂立
義前後次第成等。五文教成範。又安布教
則。六由言顯義説授儀式。七所説解通曰
門。又諸宗法門。八令人開解名入。九宗義
分明令解決定。十結宗究竟成義安立名
住法。悉得無盡法藏總結所得也。三得無畏
法下令得法辯。四得不退下令得法明。五
得法界等無量身下令得法身。六得法住。
七得法實故云決定法。八學多法。九住行
法。十向内證。如是迴向下結成果也。第三
復次下明二利行圓。初十自行圓謂見法界
等無量佛等可知。復作是念下復令衆生
同已故云如我無異。十一句等顯無異也。
第四復次下明行稱法界亦有十句。初智
依理起故亦同性無邊。法界莊嚴衆生者有
三義。一依此法界衆生得成故云莊嚴。二
以衆生即同法界令衆生即清淨也故云
莊嚴。三以衆生同在大法界縁起門中攝
法界故令衆生具徳也。第五復次下明見
佛解法。於中三。先總。二有十句。見佛成
行。三有十句。解法界。初一不隨縁變故無
生。二不守性故。三不二故。四非是能依。五
妄不能染。六非是所縁故離相。七非是能
縁故寂靜。八滿一切處非一切處故云無
處。九隨流不去染現不集。又捨染不去淨
現不集。十在諸位中性不改故云不壞。照
達法界同名解也。第六復次下令衆生成
法師。於中令成二十種法師令衆生成佛
及大菩薩爲法師也。二十句中各二。皆先
標法師名。後釋顯義。亦是所作也。以是同
類迴向故。是法施善根迴向令成法師等
也。法華法師品中云云。大菩薩藏經法師品
云云。仁王經有十三種法師。謂十二住及佛
是也。又於十方界佛滅度後守護受持如
來正法廣宣流布開化不絶爲法師也。如
辯積法師及那羅延法師他摩室利法師等。
並由其人使佛法再興久住世間等。此爲
持正法法師也。覺諸魔事者。如莊嚴論中
有魔詐現神通作羅漢形惑亂諸比丘愚
皆歸伏有多聞比丘以阿毘達摩石磨之
假金遂露即呵嘖之餘愚人瞋此法師後
果方知云云。第七摩訶薩下明無分選擇行。
不選擇者是不分別也。又以所作諸事皆
稱性無失無可簡擇故云不選。文中十句
成法。是所成果法也。餘句可知。第八摩訶
薩下明成無著大行。中二。先明無著簡
所不欲。二但欲下明所願樂爲成大行。前
中十八句。初十七護煩惱不著世間。後一
護二乘不著小果。毒心迴向者如沙彌迴
向作龍等。壞善根迴向者迴向作魔王等
及作大力王滅三寶等此無彼也。二欲成
大行中九句。謂成自他普賢大行故迴向也。
第九摩訶薩如是平等心下明正悕望大行。
中有四。初十句明能迴之心。二令一切衆生
下四十二門迴向悕欲成自他大行。於中
分別縁起得法化生心者。謂由分別彼
法生起智心故云從法化生也。此等並是
普賢大行也。三明離染。先標。何以故下釋
成離染。四如是迴向時下結迴向利益。第
十復次下迴向令衆生得法音語業。初一是
總。餘三十二音是別。並是佛圓音具徳之
可知。第十一復次下迴向衆生令得法身
中三。初十令得十身行體。二摩訶薩下十令
得十身行相。一映無不徹名明淨身。二於
中普現五道衆生體無闇障名離濁身。三
因圓果滿名究竟身。四淨徳内充名清淨身。
五煩惱障盡名離塵身。六所知障盡名離種
種塵身。七習氣亦滅名離垢身。八常光恒
照名光明身。九一一身上各有十蓮華藏塵
數相好名可樂身。十形充法界色遍十方
虚通不障名無礙身。三以如是下明十身勝
用。初總。示現衆生菩薩行下十句別顯用相。
下一句結迴向所成。第十二復次下明成無
邊大行。於中初身遍起行爲能益之縁。見
者不空下正明所成益。一令發心。二不壞心。
三廣行。四具悲化物。五見佛修善。六安生
住法。得法輪聞慧也。法明是思。行菩薩行
是修也。七入衆生下十一句明照法原故
云入。略擧十一。實即無盡。是爲結迴也。第
十三復次下迴成嚴土。於中二。初明同體
嚴有二。先同法界。二互相攝得最正覺顯
已成佛。彰是佛土耳。二彼一一刹下別相嚴
於中有十事嚴。一寶嚴。二香。三華。四鬘。五
塗香。六末香。七衣。八蓋。九幢。十幡。就初寶
嚴中三。先辨能嚴差別。二復如是念下顯
所嚴分齊。三是爲下結。初中有百事嚴内。
從初座帳及至樂器有八十三事外法。莊
嚴寶身已下十七事明内法莊嚴。謂三業六
根等。寶趣者意趣也。又是志趣高遠矣。餘可
知。良以依正無礙互嚴顯勝也。初寶嚴竟。
二如寶嚴下擧寶例餘九門各有百事。成
一千種莊嚴令准知故云亦復如是也。第
十四如是摩訶薩下明結迴向大意。於中
三。初一句爲長養善根。謂由此廣大迴向
力故令善根増長。是故迴向。二有一句爲
嚴淨佛刹故是故迴向。三有二十句爲令
衆生清淨平等是故迴向。此一句是總。下十
九是別。爲令衆生得皆平等二嚴淨徳圓
備。摩訶薩下結平等結清淨可知。第十五
摩訶薩復作是念下明令衆生證法起説。
於中三。初令證法謂得之言證。所證深廣
名無量法海。二於一一下依證起智。三令
衆生下明依智起説有十句。一令善教。二
令持義。三同果辯。四同佛身。五説法心。六
得説智。七遍説處。八無間説。九令樂求。十
令喜説。上來衆生菩提迴向竟 自下第二
明實際迴向。准下地品安住之言此文當
是淨治迴向行耳。二十八句。初十約三業五
陰三科内外。即相同眞故迴法界。内謂正
報外是依報。餘十八約行約事會同法界
故説迴向。上來正迴向竟 自下第三大段
明迴所成益。謂由三業等皆同法界故是
故得安住法界等無量清淨三業等也。十
句中。初六句明平等三業法界攝化。後四句
明廣大三業。調生安善可知。上來釋竟。佛
子下結名。上來位行竟 自下第二明位果。
謂此位滿成四種果。一得普賢行願成滿果。
二嚴淨法界佛刹果。三證理圓滿成佛果。四
普賢廣智徳用果。初二如文。三具足成就下
明第三果。於中三句。一理智深證得佛體。
二現身成佛得位。三悉得下十二句明得佛
量智自在徳可知。四悉得無邊滿足下明
第四果。於中有十句。一得普賢眼。二得普
賢耳。三得普賢量智。四得普賢眼淨。五得
普賢理智。六得普賢語業。七得普賢光。
八得普賢速成果。九得普賢令生淨。十
具足成下得普賢究竟彼岸。上來正説竟。下
明説益。謂動地生信。興供表行文中。初動
地。後興供。供中。先外供。二天身下内供。上
來總是一世界中説此大迴向法竟。二如此
下明十方法界等世界中亦同説此。是故
合成一切會也。於中一切四天下者明此
世界中百億四天下也。上來一説一切説總
明説分竟。自下第六明證成分。於中先
證此界中説。後證十方界。前中二。先來到
歎説。二我等下述彼同此。證成竟。第二
偈頌中二。先序意可知。後正頌中九十四偈
分四。初十四偈頌前行體。一行頌得法師
位。餘頌法師徳。二菩薩法施下六十八偈頌
前廣大迴向。三譬如如如下二偈頌甚深迴
向。四如是殊勝下十偈結歎顯勝。就第二廣
大迴向中顯任放辨才説不待次。言辭不
斷普賢行徳無礙自在。於中麁分爲八。初八
頌前菩薩自行殊勝。二十方一切無量下八
偈頌嚴土攝生行。三一切佛子下四偈頌上
得佛自在果。四菩薩能於一念下十二偈明
於一切處供一切佛。五無量無邊一切諸劫
下六偈明於一切時供一切佛。六悉能覺
悟一切法界下十五偈明以一切供供一
切佛。七安住普賢下十三偈頌攝普賢行悉
以迴向。八身口諸業下二偈頌上迴向所成
徳。餘文可知
問此經上下多説普賢行願。此品之内説之
最廣。何故入地竟不渉言。答此約一乘。地
約三乘故也。問一乘豈無地上。三乘豈無
地前。何不齊顯。答理實是齊。但地前顯一
乘便。地上攝三乘便故作是説。何者是便。
謂地前劣位即得普賢顯位自在之便故。
若於地上勝位得普賢自在相不顯。餘意
下當別辨第五會竟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八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九第六會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一
將釋此文四門同前。初釋名亦二。先釋
會名者他化天會約處爲名。謂他化作樂
具自得受用顯非己力。表入地所證眞如
非由縁造故名也。二品名者。此品名有四
種。一別譯本名漸備一切智徳經。二下文名
集一切智智法門品。此二就功能立名。謂
十地因行能集生一切佛智徳。然十徳漸増
故云漸備。三更別譯一本名十住經四此中
名十地。此二約義帶數受稱。謂十是一
圓數。地是就義約喩爲名。謂生成佛智住
持故也。餘釋總別名等下本分中辨。二來
意中亦二。先會來意者前是阿含行滿。次明
入證成果義次第故是故來也。二品來者。前
明迴比向證。今明迴已得證顯行不虚故
次來也。又前約比位寄顯普賢圓滿行徳。今
約證位寄顯三乘差別行徳。顯法次第故次
來也。是故前諸位内皆悉廣顯普賢自在之
徳。於此地上絶無其名者是此事也。豈可
地前深廣證地反劣。但是寄顯不同故也。問
宜應證地是深順同普徳。地前位淺。應順
三乘。何不爾耶。答此中文意爲顯教相不
同故爾。謂若於地上得普賢徳則與三乘
教便不別。今明若是三乘行位則於地前
實不自在。顯此一乘則不如是故於彼地
前則便自在得普賢徳。是故若准此普賢地
前而取地上其地上行相甚深。甚深非如
此説此即下普賢行品是也。若准此三乘證
地行相而取地前其地前行甚極麁淺。不
同前説。即是瑜伽菩薩地内十二住中初二
是也。問何故不齊。謂一乘地前有普賢徳。
一乘地上亦有普賢行如普賢行品説。三乘
地上徳如此品説。三乘地前行文中何不
説。答此經宗明一乘故是故一乘行廣。論
三乘位略辨也。又釋以一乘十地甚深故
通攝三乘等總爲十地。仍以六相陀羅尼
門融顯無盡成普賢十地自在之義。地前
則未能如是。但直顯普賢故不同地上
也。三宗趣者亦二。先明會宗。謂約人有
化主及助化各有體相用並通性起及修
生可知。約法有生了因果及差別平等二
種因果。亦是修生本有因果亦有教事及義
理體相用準前可知。但通性起爲異。餘義
準知。二品宗者。此品約總正以十地證行
爲宗。別説有十義。一約本唯是果海不可
説性。二約所證是離垢眞如。三約智謂根
本後得等三智。四約斷謂離二障種現。五約
所修。初地修願行。二地戒行。三禪行。四道品
行。五諦行。六縁生行。七菩提分行。八淨土
行。九説法行。十受位行。六約修成有四行。
謂初地信樂行。二戒行。三定行。四已上總
慧行。慧行中四五六是二乘慧。七地已
去是菩薩慧。七約位有二位。謂證位阿含
位。是十地之位故也。八約寄乘法。謂初二
三地寄世間人天乘。四五六七地寄出世
間是三乘。八地已上出出世間是一乘法。故
以諸乘爲此地法也。九約寄位之行。謂於
十地成檀等十度行。十約報現十王事相。
餘義下當別辨。四釋文者亦二。先科簡後
釋文。初科簡者今此會中有十一品。問此
會與前二三四五會何別耶。答有五別。一
有流此無流。二前末此本。三前不共。謂
是普賢徳故。此爲共。謂此十地通三乘人天
等共採故。地論云亦能生成人天道行可
知。四前但論因行此會通果故。五前比位
此明證位。問此會何故無昇天集衆等序
耶。答爲表此會證法無二不可以事相
標其玄趣。此則前麁後細故。二爲地前攝
一乘別教普賢之法故有昇天集衆表勝方
説。地上寄位同於三乘故隱彼自在之相
同餘經而説。此則前細後麁故也。此文分
二。初九品明縁修因果。後二品辨性徳因
果。初中亦二。先六品顯因位徳滿。後三品
明果位徳現。就前中亦二。先十地一品顯
其證位。後五品明位中行用。前中亦二。先
長行散説。後偈頌總攝。前中亦二。先明所説
十地。後他方菩薩來證此説。前中亦二。先顯
此界所説十地。後結十方無盡世界所説十
地。就前此方所説中。或總爲一或分爲二
或三四五乃至於十或爲四十八段言一者
謂總是一十地法門也。言二者初正説十地
後動地雨華等明感瑞顯實。或爲三者謂序
正流通。此中所辨要唯教證既殊三分亦
異。就教三者初至起分是其由序。以起發
正説故。二本分已去是其正宗。於中雖
有廣有略同説地法判爲正宗。三地利益
分下辨法力感益判爲流通。二就證三者。
初一序分判爲由序。二三昧分是證。正宗。因
入此定正顯實證故。地論云此三昧是法
體也。三流通之義釋有二類。一以己之徳
流被信地。説爲流通。若從此義加分已去
皆是流通。以説自所得令信行地菩薩證
入地故。二顯法利益流及末代。若從此義
即地利益分方是流通。今據前義説也。或爲
四者於正説内自分爲二。先是法説顯地。
後影像分寄喩彰地。教證准前故爲四也。
或爲五者并後結證偈頌怗前爲五。或爲
六者隨行以分。初至起分是起化之由爲
生物信。二本分中略説地法歎其殊勝起
衆樂欲。三請分之中彰地出言令生正解。
四説分中廣明修相令物起行。五影像分
中寄喩顯徳。六地利益分中明徳成證實
感化斯現。故地論云以得法力大地動等。或
爲七者從初至請即爲六分。説分通十。總
爲第七。或爲八者分後地利益分異前故
有八也。或九者分影像分爲第八。利益分
爲第九。或十者増其偈頌。此十次第有其
三義。一就化相通爲起説。二就化意通爲
顯證。三隨宗要證教雙辨。初起説者。如來
將説先記時處現相集衆。發起所説以之
爲序。由序既興。將爲衆説時。金剛藏默入
三昧顯己自證能爲衆説。又爲受加故。次
第二明三昧分。由入三昧十方諸佛讃歎
與力故。次第三明其加分。既得聖力欲爲
衆説。但定無言説宜從寂起故。次第四明
其起分。從定起已略宣地相起後廣説故。
次第五明其本分。然彼本中略説地名不
廣分別。大衆渇仰聞名欲義。相與啓請故。
次第六明其請分。衆既請已正爲廣陳故。次
第七彰其説分。乃至十地通亦名説。法説難
解宜以喩顯故。次第八明地影像分。爲説
既竟宜顯法勝益。勸信傳通故。次第九明
地利益分。既長行散説。宜以偈總攝令易
受持故。次第十明於偈頌。二顯證者爲化之
意宗爲顯證。於中初分顯證由序。後九正
顯證相。九中前三就相顯證。次四就説顯
證。次一就益顯證。後一重述證徳。前三之
中。初三昧分寄入顯證。二加分因加以顯
得證之相。地論云何以故加。由得大乘光明
三昧法故。三寄出顯寂説必宜起即顯所
入寂滅離言故。地論云定無言説。是故宜
起。次四之中。初本分者略説顯證。二請分
拂相顯寂。説及影像寄相表徳。説分寄修
表徳。地影像分借喩顯徳。地利益分就所
攝化顯地利益故。地論云以得法力動地
雨華等偈頌可知。三隨宗要證教雙辨者。
初一是其由序。後九正顯證教之相。於中初
一入三昧顯示正證。後八次第明起言顯
教。同初門辨。又可隨地不同分爲十也。
或爲四十八者。初地第十各八分。二地二分。
三四與九各四分。五六各三分。七地五分。八
地七分故。合爲四十八也。問論云初地所
攝有八分者如序分等。是十地家序何故論
主判入初地收。答地論科文有四例攝。一
以後攝前例。以前序等後近初地是故以
後初地攝前序等。是以名爲初地所攝。而實
序等屬於十地非唯初也。二以前攝後例。
以影像分地利益分前近法雲地是故以前
攝後法雲所攝。而實彼二屬於十地非唯法
雲。三當相分文例。謂非攝前後如中間諸
地。或二分三分等皆當相攝也。四顯地該收
例。謂顯十地是陀羅尼法。是故分諸地文改
勢廢興隱顯前却即一一地皆有四十八分
也。如序分等。既全屬初地所攝。即知亦得
屬第二地攝。餘地例然。餘地科文於初總
有。如是準知。十種地内總有四百八十分
可知二。釋文者初地八分文處分齊準論
可知。就序分中有三世間。初智正覺。二器
世間。三衆生世間。或分四。一時。二主。三處。
四衆。彼論經中爲論主別釋此品。一部別行。
是故取此經初如是我聞致此品首也。又
彼中言第二七日者取經初始成正覺之文。
今此中無者以經初有故。同是一部故
經初始成則是論經二七。明知華嚴一部總
是第二七日同時説也。若不爾者此品之初
何不別安二七之言。豈此品初脱彼文耶。
是故當知。有人臆判華嚴十地已前諸會
是初七日説。唯十地品爲第二七日説者恐
不順文也。又地論主釋初七日但思惟行因
縁行自受法樂始未説法。是故名初時及
勝處説。故知初七非説。爾時即是二七之時
顯時勝也。以佛具於三徳六義於世獨尊。
故名世尊。即梵名婆伽婆。義同前釋。此主
勝也。他化等者顯處勝故法勝。有三重勝。
一他化天勝簡下五天。二在王宮勝餘天
宮。三摩尼寶殿勝餘殿。問欲頂高出表法
勝者。色界彌勝何不在彼。答地論云。此處
感果故。謂機感在此。是故此説謂感是能
感機也。果是如來赴根酬欲之相也。又釋表
所證眞理非自作故寄他化顯也。又上二
界是難地非修行身故不在彼。修行之身
要是欲界。他化最極寄顯法勝故在此也。
又第七地攝報果位在此天王。寄顯十地攝
法寛故。何者以第七地是菩薩位故攝上
一乘。是出世位故攝下二乘。表此十地通
攝五乘故也。又此天寶殿準密嚴經此他
化天摩尼寶是十地菩薩常所遊履。又
準大乘同性經此處有報佛淨土。又準上
兜率莊嚴此殿亦更過彼故與虚空法界等。
然表行徳證眞純一無雜故以摩尼寶顯
之耳。是故此天處有五義。一凡處。二七地
菩薩處。三十地菩薩處。四佛處。五圓通具前
諸處。無障礙故。與大菩薩下顯衆生世間。
於中有五。一簡定其人。二歎其人徳。三列
徳者之名。四結名者之數。五*標衆中上首。
初中準論經有四。一簡大異小謂別地前。
二簡住異退謂別於七地已還。三簡始異
終謂別於十地初心等。故彼云皆一生得阿
耨菩提等此文略也。亦可於阿耨等是此
終位不退即是簡住異退。四簡新異舊亦
是簡主異客。於中諸義並同前釋。二歎徳
中二。先別。後如是下總以菩薩功徳不可
頓顯故先別歎。非別能盡故須總結。前中
亦二。先略後廣。以菩薩徳廣難以頓彰故
先略歎。非略能周故須廣顯。前中二。先明
自分行滿。謂菩薩二智證遊眞俗名行處。
窮盡彼際因位成滿名悉自在。後勝進行。
謂佛*慧入處。是果位所得圓智契如名爲
入處。明此菩薩以勝進慧亦隨得入。故云
悉皆得入。前是自分成在己位故云自在。
是勝進仰成纔云得入。二善能下廣歎中
二。先十一句歎自分徳。後一切菩薩無作
下八句歎勝進徳。前中二。初五句明行修具
足。後六明徳用圓備。前中二。初二句明利
他行。一正教輪。二神通輪等者等取記心輪。
二具足下三句明自利行。一具願是起行心。
二正起行修行通三際名一切世。各盡多
劫名一切劫。此是長時修也。然遍諸刹故
云一切國。此是無餘修。又前是一切時此是
一切處。常修者是無間修。三具足菩薩下明
修所成徳。謂福智成滿故云具足也。二徳
用圓備中二。初三歎利他勝能。一能饒益者
總擧所作益相。謂令衆生修出離因。二能
到等者明窮盡菩薩巧*慧之際。顯到能化
智岸。三能令等者明成所化益相。生死是苦
果道是集因涅槃是滅果。門是道因。以了因
能顯故云門也。後三歎自利徳。一行修殊
勝謂化他不斷自行。二衆徳圓滿禪謂四禪。
定謂八定。解脱謂八解脱。三昧謂三三昧。通
謂六通。明謂三明*慧謂三*慧。又此菩薩既
並悉是一生補處準下文中十禪定十解脱。
謂不思議等十百千等三昧十神通十明十
*慧皆悉無盡也。三諸所施等者顯妙用自在。
謂依前通慧所作巧現故云善能示現也。
第二勝進中八句。初四明殊勝三業攝修所
行。後其身下四歎廣大三業備具諸徳。前中
初歎身業勝。言無作者無功用也。謂無功
之大用即是種類倶生無行作意生也。二
於一念下歎語業勝。謂攝法上首請轉法輪。
三受持下歎意業勝。謂持正法大心供也。
四常能修下明攝修所行。謂依前三業修
起菩薩諸勝行事。二後四之中。初歎廣大身
業如普賢身遍現諸刹。二其音下歎廣大
語業。三其心下歎廣大意業。四一切菩薩下
明備具諸徳。上來別歎竟。如是下總結無盡。
三列名中。同名藏者謂表地法有含攝衆
徳出生果用故也。故地論云亦能生成人
天道行。解脱月一人不名藏者表受法之
機清涼器故也。四如是等下結數。依論經
此中有第五所從來處。謂種種佛土。此中無
者前已云從他方世界來集故此不繁也。五
金剛藏爲上首者標顯會主也。金剛略有
二義。一是利義。論云一切煩惱難壞此法能
破。二是堅義。論云善根堅實猶如金剛故不
異名説下釋藏義。何故名金剛藏者。此問意
云爲藏中有金剛故名金剛藏。爲是以金
剛爲藏故名金剛藏。答云藏即名堅者此顯
以金剛爲藏非是藏中有金剛。其猶樹藏
者此喩顯是堅是藏。謂樹心堅密而有生長
功能故下合云生成人天道行等是釋堅
藏也。如孕在藏者此喩能破而是藏。謂子能
被胎而出也。力最大者合此喩也。餘義如
別集十地論疏中釋。第二三昧分内六句分
別。一釋名者。梵語正音名三摩地此云等
持義同前釋。大智*慧者從業用爲名。謂
此定中發起無漏聖智*慧光明能破無明
故立此名也。謂此定與智倶。即以如此不
散亂無漏智爲十地體。又正證名智*慧後
智名光明。又論經名大乘光明者謂此二無
我*慧過二乘故名大乘。破無明故名光
明。此則過地前也。又此*慧能運轉諸行令
至佛果故名爲乘。約功能立名。唯識論
第九云。大乘光明定謂此能發照了大乘理
教行果智光明故。二體性者。別境五中以
無漏*慧倶定數爲性。又以三法爲體。一
定。二*慧。三眞如。是故爲無爲爲性。以具
能所證故。三業用者有二。一謂依此定能
受諸佛三業加被。二依此定發後得智宣
説十地。以是赴機感滿佛本願爲其業
用。四明種類者。謂此地上諸菩薩等所得三
昧雖復多門統論四種。一大乘光明三昧。二
集福徳王三昧。三賢護三昧。四首楞嚴三昧。
此翻名健行定。謂十地菩薩名爲健士。健士
所行故名健行。又初二三地得初定。四五六
地得第二。七八九地得第三。十地故佛得
第四。廣釋此定如諸本攝論
。五明入定
意者有五意。一受加二審根。三證法。四
表深。論云顯示此法非思量境界。謂非同
地前未證眞法但正思量而能有説。此一文
中顯後二義也。五成儀軌者謂諸聖説法
先入定如佛將説法華大品皆先入定。
豈可如來有不在定。故知説法儀式皆爾。
此經諸會爲式大同。六釋文者。一*標入定
人是上首故。二明入所依謂仰禀佛力名
承佛威神。三正明入定。謂簡異果定名菩
薩。大智等同前釋。問既是菩薩定何故承
佛力耶。答有四義。一爲推化在佛故現承
力。二雖實自得對佛勝人不得自在。縱
極小事亦須仰承。以非佛加無一法事而
得成故。三雖分證得窮滿在佛故承也。四
佛既出世汎令弟子有所造作。皆與其力
故須承也 第三加分中有三。初總明作
加所因。二顯加所爲。三正辨加相。初中二。
先明作加。後擧所因。前中二。先現身同名。
後同讃顯加。前中五句。一處遠近。二佛頭數
皆倍前會可知。三現身令衆見以生信
心。四同名令主聞以増踴悦。五結十方
同。二同讃中四句。一讃其得定。二顯己佛
數。三彰己名同。四正辨作加。第二釋作加
所因中三句。一舍那往願力。二現在威力。此
二是縁力亦是果力亦是他力。三汝有等是
因力亦是自力。謂自他因縁因果等合方得
成此十地之法。第二論釋中二。先釋前後
生後。前中四。一釋多佛加可知。二釋同名
加。於中有四。一徴問本願釋。二徴願顯
多釋。謂舍那本願使多佛同加也。三法通
古今釋。謂此是同證同説之法故云是法體
也。然有二釋。一即後十億塵數諸佛過去亦
曾同作加剛藏菩薩受加説此十地法門
今成正覺亦在此法門故有説處即能
加。是彼佛本願也。謂此剛藏菩薩當成佛時
亦同此事。此釋順論文。二約舍那佛釋。謂
舍那本行菩薩行時見一舍那佛所能加諸
佛同名金剛加説地法。舍那今成正覺。本
願今成故彼能加佛亦名金剛故云不異名
也。此釋順經文。以經云舍那本願故令諸
佛加也。如涅槃經云往昔此處有佛名釋
迦侍者名舍利弗目連有大利益我因此
興願故今亦同之在此説法是類也。四又是
下明同名増踴釋可知。三何故不言下釋
十億之數三句。一通徴顯多釋。謂若直擧
無量或容不至十億塵數。以言總無定故。
同下文多百千等。又釋前會百萬佛刹塵數
諸佛此中十億者以百萬爲一億故。是故
方便漸次以顯多佛。若直言無量則乖方
便故不言也。又釋此顯多佛者以十數爲
則以顯無盡故云多佛。若直無量但得一
重無量非是重重無盡。是故十數多於無量
也。二何故定言下徴定數同釋。三此經下爲
則大同釋第四彼佛下釋作加四。一先作是
願者釋本願加二今復自加者釋現在威神
力加。三後餘佛加者簡後異前。謂此並是
舍那力加非是餘佛加餘佛加在後文處
辨。四故言等擧經帖也。生起後中何故
説此法者生後所爲。謂説此地法故也。復
云何加生後加相。以文在後遠是故不擧。
下文對顯 第二釋加所爲中。二十句文依
二利分。初十共他自利。後十共自利他。以
二利行相融相攝同在地中本後二智之處
具足。今以寄顯文義差別故分二別。前中
論主作四門解釋。一總釋顯本。二依本開
末三明會末歸本。四顯本末無礙。初中總
論地法縁起有六義。一一切菩薩是信行地
者擧所被機。謂地前菩薩未證眞如但依
信心而起行故。無著般若經論中亦同
此名。問若唯地前是所爲者。何故下文解脱
月歎衆請中云此衆有五種阿含淨四種證
淨。又下大衆請中爲十力淨心。論釋云未入
地者令得淨心。已入地者令得十力。又約
下文轉生時益亦通外凡。據此等文即通
外凡及地上。何局内凡迴向等位。答有二釋。
一理實是通。誠如所説。但今論主就於教力
益強處釋。何者謂地上菩薩設不得教亦能
自進假教義微。外凡之人設令蒙教未能
依教即令入地。教益亦弱。唯信行地得教
便進。故異外凡闕教不進故。異地上假
教義強故。偏就釋。無著論云此位菩薩欲
入初地先求教授教誡。是此義也。二如初
地加行位既名信行地。即諸地之前倶加行
位皆名信行。以攝論中意言無分別觀通四
位。故知地上亦有也。如外凡遠位亦通收
*彼。然據親入内位現證故約此辨也。二
不思議佛法名出世間道品者此是所得之
法。然有二釋。一約因謂十地法體是出世間
無流之法。心言路絶名不思議。通生佛果
故名爲道。下云大聖道者是彼因故。十位
品類差別名品。又道是智品是檀等行眷屬
也。二約果謂佛果所得之法。故名佛法。非
下位圖度名不思議。令地上菩薩分證此
法名出世道品。地智所遊曰道。分證未圓
名品。三明者見智。得證者般若經名悉
悉見。楞伽中聖智聖見聖*慧眼及餘論眼
明覺等皆此類。創矚名見委照名智。智照非
比故名爲得。冥神契合故復名證。初二觀
解。後二行契。各初始後終可知。四欲宣者。論
云。説者於中分別者於此能所證得法中以
言分折十位差別明地行優劣巧慧等異
故也。五入者信樂。得證者謂地前信樂遠有
入義。地上得證現成交入。通論入義必從
彼至此故具始終也。亦信始樂終。得始證
終。六智*慧地者謂十地智。如本分中説者
謂此證理聖智有生成住持佛果等用名
地。始從歡喜終至法雲本分中顯可知。此
上六義融合無礙。通教及義通證及比通
境及智通人及法通因及果。混通無礙總
爲一團。名十地法。若展之於後種種差別
皆悉於此總句中出。是故名此爲根本入
 上來總釋顯本竟。自下第二依本開末分
成九句。於中四位。謂願樂位。見位。修位。究
竟位。初四寄在地前願樂位。次一寄初地。
次三寄修位。後一明究竟位。問此中正爲
説十地法。何故乃説地前及佛果。答爲
顯十地前有起下之功後有成上之義。又
釋由十地證智。放阿含光。是故地前是此
十地阿含分攝。由此地智依果海成故。有
佛果上不思佛法及下鳥迹所依空等並是
其事。初中初一約聞慧修善根名攝一切。
二明思*慧之始簡擇道理。論中智方便者
釋善分別也。道品釋佛法也。三思*慧之終
謂因思廣知。彼彼義釋諸法。種種知釋廣
知。四明修*慧無疑立教可信故云決定説。
謂修通二利今據利他菩薩。化他即是自
成佛法故入自利收。論中隨所思義是上
思*慧所思。名字具足是聞*慧所持故決定説
也。上來顯信樂。自下辨得證。五見位智謂
由地前加行位終觀於唯識無境之義依無
間定雙印於彼能所取空。彼増上力引起
識中本性無流生起大智照遍滿法界名
爲初地入眞見道。論中一切法平等智釋無
分別智。謂於初地正證眞如無能所二相
故云平等。唯識論中或云有智無境。以眞
絶相故。或云雙泯。以境智相如故。今辨四
句。皆得可準知之。見道時中善淨者釋善
淨不雜。謂離二我分別隨眠。此文善分別者
是彼不雜之義。謂煩惱離故名分使永斷名
善。此無間道中斷障之義。又釋善淨不雜是
解脱道中證彼無爲清淨之義。故云不雜。
此善分別者是領證無爲之義。又釋無分別
是根本智。善分別是後得智。勝進道中起行
之義。六明修道位中地地別斷一無明。故
於煩惱障亦永伏離故云世法不染。名不
放逸入。魔法是世法也。七明修位中智行轉
進名地地轉入。謂無流善根永離一切三不
善法故云清淨。無貪等者等取無瞋無癡
也。復有善根能爲出世間道品因者是諸
地中加行善根也。八十地學窮名菩薩盡
入。下大盡分中明第十地菩薩入如來十
種祕密之智。以祕隱深密難可測知故名
不思議。法雲契入名得彼智力。如歎淨名
云諸佛祕藏無不得入此之謂也。九究竟
位明因道既圓佛果斯剋。窮滿果原名佛
盡入。論中入智者釋得字也
上來第二依本開末竟。自下第三會末歸本。
言是諸入者牒上九入。爲校量等者顯其無
別之別。謂寄地上乃至佛地校量地智差
別次第轉勝之相。非謂根本入中亦如此等
行布次第決定差別。是故融末歸本顯無二
矣。前依本起末明無別之別。今會末歸本
明別而無別故也。第四明本末無礙者。謂
明六相總別無礙故也。釋此六相義作六
門。一明教興意。謂破定執見以顯縁起圓
融之法。此理現前一切惑障一滅一切滅
切行位一成一切成等。二種類者。不自不他
生等四句。及不有不無等四句。并不生等八
不十不等。皆悉會事入理。是此流類。但彼
等入理以順一寂。今此入理圓融彼事便
相即相入成普賢法。有斯左右耳。三明所
出者。此文出在下經第四大願中。經家自
説非是論主率意而作。四明建立者。何故
唯六不多不少者。謂汎論縁起法要有三
門。一末依於本有起不起。二彼所起末既
帶於本。是故相望有同有異。三彼帶本之
末既爲本收。是故當體有存有壞。若不具
此三不成縁起。三中各二故但唯六。五問
答決擇者有二。初逆謂非總非別等各各互
相形奪諸相皆盡故也。二順謂亦總亦別等
各各順相成就等思准作之。六釋文有五。
一約法擧數。謂於所説法中有六種相等。
二辨定教義。此言説解釋者是定教。謂於此
中安此六相之言説爲欲解釋經文。應知
此意。又釋此中釋六相非是此處經文。但
是論主解釋之意應知。除事謂陰界入等者
此辨定其義。謂約道理説融通非是陰等
事相中辨故除簡之。三列名可知。四釋相
中。別依本者明依總開別。滿彼本者還能
成總。謂要依本之別方能滿本故也。増相
者是前九入漸増之相以顯異也。縁成和合
略言標顯。縁散無作廣辨因縁。如世界
成壞者擧喩以顯。謂如百億四天合成一
娑婆界略言標顯爲成。若分別廣説百億
差別。合一娑婆無所依住故爲壞。五餘一
切等者勸於一切處準類知之。第二共自利
他中十種始終經本略無始終總句。始者信。
欲親近等者此明求法之初。非信不求非
欲不能忍苦求法。由内起信欲是故外
能親近善友。爲得法方便也。終者念持。諸
地者此明得法不妄憶念所受任持不失。
所持是何謂諸地法也。理實此二通在諸
地。以下十句皆名始終故。若寄位分始在
地前終在地上。同上入中信樂地前得證地
上復有阿含及證。如是次第依初相應知
者更以一翻釋始終義。始配阿含終配證。
得如次配釋同前應知。故云初相。指前
始終相也。阿含正音名阿笈摩。古翻名淨
教。又譯名來。以此言教從無煩惱人邊來
今譯名傳。謂此聖言是三世佛之所同説。
但古今諸佛相傳而説。非新制作故名傳。
又依此論上下文内阿含及證總有九重。一
行教相對。音聲言教名爲阿含。一切功徳説
以爲證。猶下説中字義二藏是也。二約位
地相對。解行已前依教修行名爲阿含。初
地已上説之爲證。猶下解脱月第二請中
歎衆是也。謂地前起聞思修等名阿含淨。
初地已上一切行徳通名證淨。三修成相對。
一切地中聞思修報生識智。此等四心縁照
之解名曰阿含。眞智出言以之爲證。故
下論言聞思修等是則可説。以可説故名曰
阿含地智離文名之爲證。四眞僞相對。一
切地中眞僞合修名曰阿含。捨僞契眞名
之爲證。猶下所明義説二大。説大阿含方
便修。義大是證行成也。五相實相對。世間修
中得彼證相名曰阿含。契本實相名之爲
證。猶下所説増上妙法光明法門。増上是
證。光明是教。六體徳相對。就彼離相所成行
中無始法性本隱。今顯名之爲證。依本所
成方便行徳依教修生名爲阿含。猶下文
中練金所況金體喩證釧等嚴具喩於阿含。
七體用相對。前體及徳相從爲證。依此所起
隨順世間教智之用名爲阿含。猶下文中
珠放光等所況法。是珠輪等淨喩於證體。
光炎等喩於阿含。八自分勝進相對。自分
所成體徳及用皆名爲證。能受佛教稱曰
阿含。猶下文中歎金剛藏二力是也。妙智
及辨名爲證力。於佛教法念堅淨*慧名阿
含力。九約詮就實相對。眞智之體説以爲
證即此證體。約言分十名爲阿含。猶下文
中虚空迹處所況法。是虚空平等喩地證智。
故下論云。字身住處證智所攝。空中之迹喩
地阿含。故下論云。非無地智名句字身。名
句字身是阿含法也。此之九種通上及下。應
准知之。此中別辨十句始終中。初三地前
思修利物。次一見道。餘六修道。此十始終狹
於前入。以彼入中前該聞*慧後攝佛盡
此不同者。理實齊通。但以聞*慧及佛非是
正地。前已明故不重辨也。一攝始終。謂稱
思宣法故云實説。實説成徳故名爲攝。以
彼聞*慧從他受法師義不便故不論也。二
欲始終。是思*慧上品増上求心名之爲欲。
菩薩教化欲令衆生契合諸地故云令證一
切佛法。此是安住義也。念是其欲。隨順是令
證。三行始終。即修*慧。於此加行位中正觀
意言唯識等觀名之爲行。以非證位是故
名爲觀分時中。於彼地上眞無流法作帶
相觀。是故於彼無流道品但能修相觀未
得無相觀也。復依相觀説授前機名
爲分別。攝論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等。
唯識論帶相觀心等並此位行也。是意言觀
故。經中名説。論經名觀。其義一也。四證始
終。即見道位。大智光明是根本。智。善分別者
是後得智。以自嚴者二智成徳。又論經擇字
是此分別。分別中勝名善分別。勝者法無我
故過小名大。治惑曰明。此事中彼時中皆
善知者釋方便字。是相見道故有此知。論既
不顯。今作三釋。一此事中者是此見道事
中也。彼時中者是地前觀分時中也。正照於
此兼巧知彼名皆善知。以爲方便。方便猶
是以自嚴義。二釋此事同前。彼時是後修道
位中所有行相。以此後智照前達後名皆
善知。三此事中者是此後智相見道中。彼時
中者是彼本智眞見道時中。皆善知者巧具
二智用。以自嚴名爲方便。又釋以法眞見
道兼知彼故云皆善知也。五修道始終。謂
出世智辨其智體。智力明有入法功能。法是
行法。義是義理。是智所入。謂此法義能出生
具智名具智門。修道智力能入彼門故云
也。後五始終論主寄治五障翻對以釋。問
此處五障爲實爲虚。答亦實亦虚。謂有此
障者不得此位。得此位者無此障故。是
故假對此障翻顯治行。即十種釋中顯發釋
也。論中先別辨五障。後擧經對顯。今並通
釋一一障中各二。先擧障名。謂不能以正
摧邪。下釋障義。已説正義。他言能壞自行
失也。眷屬離散化他行失故成障也。下擧
經顯治。隨彼所著顯己正義對治邪執
故云隨所應住。次第説故此標也。下句釋。
以得無礙樂説辨才智慧明故。是故能破
他也。論經此二合爲一句。二不能答難者
此列名。前明不能破此明不能立。於問
芒然失自利行。設言不信失利他行。下擧
經顯治。謂證得無礙大智地故云具足等
也。三於小起戀失於二利不妄大心故
以成治。四於生怠化亦乖兩利。化物不疲
故以成治故云教化成就等。五於化不巧
故無方便亦失二益。以五明等一切處法明
達巧*慧名決定智爲能治也。又此五障
中。初一不能破他邪宗。二雖能破他而不
能立自己正宗三雖能立破而情樂小乘。
四雖不樂小乘而嬾化他。五雖化不疲
而無化他方便。是故至五化行略周。上二十
句總明加所爲竟。自下第三明其加相。於
中有三。謂口意身加。此三加次第有其二
門。一約他方佛。先口加者乘前言便勸説。
於先説由内智淨覺爲因。是故次明意加
與智。得智堪説事次起定故。後身加摩頂
令起。二就舍那佛。先意次身後口。爲令得
定定由意力。是故居先。身光照燭以増威
徳雲臺説偈。口業加教。方能有説。是故此
三從微至著成於説耳
就初口加内十句。初句是總。汝當説者令
其辨説即是辯才。謂隨所得法義憶念不
忘説故法門差別。如論應知。汎論方便有
三種。一發起方便。謂如加行發起根本即
七方便等。二無住方便。謂由悲智巧相導引
不住生死及涅槃故如方便度等。三集成
方便。謂諸縁起巧相集成如六相方便等。今
此當於集成方便故云此善巧等也。下
九句別中分二者。謂自他二力以諸縁起
法皆有因縁親疏二力成故。他力中二。一如
來神力。二智明加故。經中二句顯之也。自力
中分四者以因中有四義故。一有力能作
義。二無力不作義。三具二義故能引衆生。
四泯二相故稱理成徳。又釋此四漸次釋
疑。疑云何故得加。以有因力故。若是有
力何須復加。以因不作故。若是不作應無
用。以由無作方堪益物。若逐機益物應
失自體以身淨圓滿故。又釋初二自利。一
教行。二證行。又一相。二體。次一利他。後一
二利滿故成徳。成徳中三義内。一當位顯
益。後二寄對辨勝。初因位窮終故云菩薩
盡。位滿成益故云有二利益。謂法身眞理唯
是無分別智正證。依止非是染心意等所取
故云也。楞伽云。取相名識。不取名智。理智
合成依止義故云法身智身。十地終心受
佛職相故云受佛位故。如法雲地受位分
説。在因位中有此益相此位不改因故云
現報利益。謂一切佛放益一切智光入此
菩薩頂故云於一切佛得受記。受記即是受
位也。二轉此因位至成果之處故云後報
利益。此是十地菩薩攝報果處。便於此處
成報身佛。理實剛藏猶未成。此當必成故
結徳在身。如下佛盡亦同此辨。摩醯此云
大。首羅此云自在。智處有四義。一以下三
禪*慧多定少令智不勝。四無色中定多*慧
少智亦不勝。此第四禪定*慧等故是故智勝
故云智處。二此處五那含。天是聖人所生處。
聖人智勝故云智處。三此處有十地菩薩攝
報果。彼菩薩攝十度行別成智度故名彼
處以爲智處。四此處成報身佛得一切
智一切種智故名此處以爲智處。此是世間
中最高勝處。於彼現成佛故云世間高大之
身。後二寄對顯勝中。初一對下彰出。於彼
二乘無少分同故云不同盡。又彼二乘見
有世間而超過故。於此世間超而不盡。見
有涅槃而可取證。於出世淨亦未得盡。
今菩薩皆盡彼際故云不同盡。後一望上顯
同。謂於佛果窮盡彼際故云佛盡。經略
此句。謂二力之中自力勝故以多義顯上。
故云校量轉勝上上也。又釋此佛盡理實剛
藏猶未成就。何故此中辨耶。以爲顯自力
辨勝故此説耳。第二意加中二。初十句正明
意加。後十句釋偏加所以。何故就意加釋
者。以意加是本故。又前口加有自他二力。
今意加亦爾。初十明他力正加後十明自
力堪加。初十句内初句亦總亦別。餘九唯別。
問意加與智何故初句明色身勝餘九顯名
身勝。名身是語。此但身語。何關意業。答此
有二義。一智*慧勝故威儀亦勝故擧色身
以彰。又欲觀其智當觀其説故擧名身以
表示耳。又汎論名身亦通意業。如分五蘊
爲名色即四蘊名名等。二釋但彼諸佛所。
與之智略有二種。一與處衆無畏之智顯
之於色身。二與説法無礙之智彰之於語
業。是故論中皆名辯才。初中内徳不虚名
眞實。衆内莫善加名無上。由衆中無上故
處之無畏故。論經名無畏身也。名身九内。
初二句爲一對。謂初一於説無滯。後一於
義深達。又初總知無礙。後善入差別。初是
四無礙中樂説辨。謂智宣妙辭理無所倚
礙故云無著。不爲癡礙令言中歇故云
不斷。此釋無障礙。辭無謇澁故云無滯。此
釋樂説。通釋可知。二由照法差別堪正宣
説故云堪辯。依相續解脱經有四種成。一
以有成因縁名相言説諸法得成。二所作成
一切所作各有成辯。三法成一切諸法成立。
四助成以智言説助成諸法。今言縁者是
彼以有成也。二法者是彼法成也。三作者是
彼作成也。四成者是彼助成也。又古徳釋云。
一縁者如山中草木得縁即生不假功力。
二法者謂以法而成如有法成易無法成難
等。三作者謂加功用力如造舍等。四成者
謂内外相假而得成等。今更釋。縁是作法之
縁。如欲作柱匠斧木縁。作是衆縁。扣撃造
作。法是所作柱法。成是識心了別方成。謂若
無識心了別彼所作柱但是無分別法。要待
識心構畫爲立其名方可説成。是故
此成即是不成。故云成不成也。問准此釋義
及前經文法當第三。何故論中法居第二
耶。答謂初擧能成之縁。未知此縁是誰縁。
故次擧法明縁所屬。未知此縁如何造作。
故次明作。未知作已爲成不成。故後明智
助成之矣。論約此辨。是故法在第二。又此
四釋差別。經中名分別。成不成釋清淨以
離相故。三任放等者次二一對。初於説自在。
後於機巧化。初任意放縱辯溢圓音故云
任放辯才。雖言義超越而辭無停擁故云
説不待次言辭不斷。異義雖多而終結歸
本故云處處隨意不忘名義。以隨門異説
不忘本宗故云善憶念不忘意力加。故者
釋加字也。四能説應機巧宣名能説辯。此
列名。下釋。隨所應度者巧能應機也。種種譬
喩巧能説也。後巧能除疑故名能説。以善
能機決定無疑故云與善決定之慧五不
雜等者次三一對。初一證理。後二起説。理同
無異故云不雜。三種同相智。有説。三空門
是。有説。所證三無性理是。有説。依金剛仙論
説無常苦無我是。有説。助道證道不住道。
謂同相三道是。有説。依別翻本自相同相不
二相。即世諦眞諦一實諦是也。義雖通前依
本爲勝。照達此三故云至一切處智。六教
出等者此二起説。初一説令起行。後一説
無怯懼。又初於熟教出。後於生不畏。並可
知。八九二種爲一對。初知佛教法。後依知
而説。知教多門名無量辯。六正見者。古
徳有説。即總別等六相解釋聖教成正見
故。有説。依金剛仙論。一眞實智正見能知
理法。二行正見能知行法。此二教旨。三教
正見能知教法。四離二邊正見知前理法
不同情取。五不思議正見知前行法成徳
出情。六根欲性正見知前教法説隨物心。又
相傳説。西國別有六正見論一忘想。二忘
想依。三亦*忘想亦非*忘想。四*忘非*忘依。
五非*忘想。六非*忘想依。初即現行*忘想。
二即所依染心。三聞等三*慧。四淨教爲依。
五證眞正智。六眞如爲依。又初二外凡。次
二内凡三賢位。後二地上聖位。九同化者三
業齊同成此化事故。又釋此三輪化是一切
如來同用此化故云同化。又釋此中令金
剛藏三業倶同如來化事偏名同化。非彼
前八而是不同佛無畏身等。等取口意。三
種教化總擧隨所度等釋經中起字。珠勝釋
莊嚴是上妙也。謂身業神通輪。意業記心輪。
口業正教輪。並是神力各成事故云神化故
也。自下釋加所以中。先徴後釋。徴意云有
力者明佛有普加力。有悲者明有普加心。
自有普力無普心亦不致疑。自有普心
無普力亦不可怪。今明佛有能普加力亦
有平等悲。何故唯加剛藏一人。故致問徴
故云何以故也。下明釋意有十句。初一是
總得此三昧法。餘者不得故。復何故得此
三昧者下別顯有二因故。一以是菩薩往
昔本願力所致故。二由此菩薩具彼三昧之
行徳故。故云三昧身攝功徳有八種。於中
初四自利。後四利他。前中初一是起行
本。即欲樂心故云趣盡地。盡地即是十地
滿也。徹至終位故云深心。情無異願故云
直心然無二也。餘三是行徳。一證理行。二
是助道行。三不住行。又初一智徳。二福徳。三
斷徳。由後智所現身増福令成滿故云身
轉淨也。雖在後智位。不捨正證故令習
氣亦不行故云善修本業也。後四利他中。
初一利他方便。後三利他行體。一身。二語。三
意。初身業神通能生淨信故云以決定信力
攝取通故。此文會釋經論也。以光明是通
能生彼信依是生信故説此通故云攝取
等也。二語業巧説前後無違故云不壞。能
一一字中攝一切字故云總持。三意業正智
教授衆生不異照理平等一相故云不異。
此則離彼執化之慢故云智印善印也。論
主又釋八徳倶成三昧之因。由此而得彼
三昧故。八中前四因有二釋。一配前四句
如次應知。二配後四句從後向前。精進因
是離慢。不忘因是陀羅尼。勢力因是通淨。
彼不染因是聞攝淨。是故此四因通收八句
倶爲自利。又後四因配後四句從前次第
可知。轉法理因者有二。一轉深從淺説而
不失自深法。如轉大乘深理從小乘等説。
如論云一眞實理門二隨轉理門。以於總
持門中巧轉變故。二轉眞從妄説而亦不
失自眞法。如在外道位佛法不行處假彼
尊言誦持自法。彼執諸法常。菩薩亦云常。
而菩薩意以諸法即眞如故是常。不同
彼計。然與彼語同任持自法亦同。四祕密
准可知。如是化者得自利。不忘者此有二
義。一以此四句逆爲自利順爲利他。是故
利他不忘自利。二以此末後句教授於
他不礙照理。出顯化事故云不忘自利。第
三身加摩頂令覺。下論通有四種。一如意
通於自身脩短得自在故此於内根。二幻
通轉變外事。器世界等。三法智通照理入
法。四聖自在通苦中生樂等。此中不離彼
等經略此句。是如意通非餘三種故云也。
餘義同前釋 四起分中四義内。初二是本
入所爲。後二是今出所爲。初事訖者審理故
儀則故。二得勝力者受加故。三説時至者機
熟故。四定無言説者要須言聲故餘同前
釋 五本分中作三門。初釋名者以略爲
廣本故亦與請爲本故。二來意者。因前加
起略説地體起後請分。略説地相起後説
分。若望以後成前。由請分顯深成前地體
由説分廣宣成前地相。此則本末互成也。
三釋文者此文有三。初辨六決定爲地體。
二列十名顯地相。三擧三世同説明地要
勝。初中此六決定既是地體。今作五門釋。
一釋名。二通辨地體。三與地持瑜伽六決
定相攝。四分其行相。五釋文。初釋名有二。
先釋總名。六是數。決定是義。數義彰名即
帶數釋也。謂聖智證眞決擇揩定順理離過
復名爲善。即地持三決定中證決定也。通論
有六義。一約行體決定堅固不退。二望所
證決定己證。三約煩惱決定能斷。四約所
信決定不疑。五約所化決定能度。六望佛
果決定能成。二列名者。一觀相善決定。謂
彼正智照理名觀。契同一味名相。此當體
得名。二眞實者則實智離倒惑之過。證理不
虚故相形立名。三勝者過劣故具勝徳故。
亦當相及形他立名。四因者諸能成果故從
功能立名。五大者普被群生情無限局。體
用得名。六不怯弱者謂因入果徳情無怯
懼。此從心境立名。第二因此通論十地體
性差別略作十門。一以此六決定爲體。以
此正是所説十地之本體故。二以前大乘光
明三昧爲性。以此定中具含止觀證法無
礙故。論云此三昧是法體故也。三以教證二
行爲性。以加行縁修唯是教行。本智契理
唯是證行。後智具含二義通教證。如下論
説。四以證助不住三道爲體。亦通釋可知。
五唯約所證眞如爲性。以能證智縁成相盡
同眞理故。梁攝論云出離眞如爲十地體。
下文鳥迹同空等是也。六唯約能證之智爲
性。無性攝論云法無我智分位名地。此論下
文亦云上來所説皆依智地。今此亦依智地
故也。七具含境智。謂眞理妙智如前二説。
梁論後文亦云如如及智爲性。八約通收。唯
識論云總攝一切有爲無爲功徳爲性。九
約因果。如下文大海十相別喩十地總一大
海以喩佛地。又云地有二分。則所畫太空
以況果分能畫十相以喩因分。是故通能
所依倶是地體。十通約諸門。謂信等十行
爲成地法故。檀等十亦爾。又三漸次等諸
門並如下辨。悉爲地法體。第三與地持瑜伽
六決定相攝者。地持云決定相有六。一能
自修習起菩提願超餘一切淨願。二者無
等不共果超餘一切世間境界。三者隨度
諸衆生苦不共一切聲聞縁覺。四者發一
念願性自然樂無量淨法及無厭行。五者得
無盡常不退轉。六者増長勝分究竟大菩
提。是眞實願。解云此中第三是地論中第五。
以地持意攝二利方爲因故。餘相會釋可
知。四分行相者。此六中。前五是自分行。後
一是勝進行。前中初四自利行。後一利他行。
前中初三明行體徳。後一顯行功能。謂有
成果之功故也。前中初二行體圓。後一行徳
備。前中初一明行自體。後一顯行離過。是
故自體離過攝徳爲因。二利行圓成就佛
也。此行相也
五釋文中。若不自説者前雖入定受加衆
人不知出定爲爲説法爲爲餘事。是故
自説顯爲説法令衆請法。設令衆知爲
説法事然復不知欲説何法。故亦不知所
請分齊。是故自説十地名體歎勝令請。初
此總。菩薩願者標人別法。於大菩提
立誓趣求名發菩提心。亦則是願。故會釋顯
同。簡地前願故云決定。決定則是證智眞
實。是故決定則是善。善即是決定。故云善決
者則是決定。別中六内。一正智眞證不
同帶相觀心。以不雜無明之過故名一味
相也。二以超出世間可壞之法故名眞實。
眞實故非世智所見。三明此智同彼所證法
界具勝徳。論中二釋。一案文釋。謂大法界
故名勝。此釋經中大字也。一切佛根本故
名勝。此釋經中廣字。法界字後別釋。二開
義釋。先標四名顯法體無異。但隨法相
説此四義即爲四別。一釋大謂一切法是
法也。法爾是界也。界是眞性故云法爾。下皆
准此。二釋勝謂淨法界智超過凡小。三釋
廣謂大乘法界廣集大行。四釋高謂無流白
法高出世表。又釋初顯所如法界。謂論中
名勝。經名大。廣及高皆是異名無別體性。
此並顯法之體状。釋法字也。一切法法爾
者釋界字也。餘三釋能如法界之地智。一
正體智。二加行智。三後得智。又古徳云。一證
道。二不住道。三助道。又釋初一正證智。後
二是後得智。後得智中。一巧集大行以成
利他二反縁觀内以成自利。此三皆悉稱
同眞性故云如法界也。四爲因義。一爲生
因生菩提有爲果。二爲了因了涅槃無爲
果。又釋此一眞智有二功力。一爲依因以
依起應機報化用故。二爲攝因以攝用
歸眞故。又初則應機示有虧盈。後則相續
盡窮未來際。又初則外起化用。後則内證
眞性。又初則寂而常用。後則用而常寂。經中
略無常果因。五大悲益物普周生界故云
遍覆亦名大也。次前善決定是前常果因。此
願者是此大善相導故。大善不住涅槃。常因
不住世間。故云世間涅槃非一向住也。六
上入佛境故云不怯。文中三。初爲一切佛
護者*標也。何以故者徴嘖也。下釋。謂入三
世佛智地故爲之護也。此六中六相圓攝可
知。地體竟。第二地相中四。初寄問發起。二
擧數歎勝。謂此地法以能生成佛智住持
故三世諸佛同證同説。是故今此亦同彼説。
三依數列名。四結名顯勝。就列名中且
依地論略釋別名。餘論釋名。及十障等義
並如下廣釋中辨故論云成就無上自利利
他行。初證聖處多生歎喜故名歡喜地。解
有三義。一二利創成故。二眞理初證故。三聖
位新得故。遂本期心故生歡喜。二離能起
誤心犯戒煩惱垢清淨戒具足故名離垢地。
此亦有三義。一離煩惱即因離。謂能起誤
心等。二離惡業即果行離。謂犯戒等。三對
治離。謂清淨戒具足也。此中誤犯尚離故即
亡言。三隨聞思修等照法顯現故名明地。
此亦有三義。一以此地得四地智*慧光明
相故如明得定等故。下論云彼無行無生
*慧此名光明。依是光明故名明地。二依
此地禪發起後地*慧光明故如大乘光明
三昧等。餘論名發光地故。地持云三昧照明
故名明地。地論云三昧地故定*慧合説。三
得三*慧照法故名明地。此約當地加行等
釋。地論唯就此門釋。四不忘煩惱薪智火能
燒故名焔地。此有二義。一内證之智焚燒
惑薪故名爲焔。即前地聞持名爲不忘。恃
此起慢名爲煩惱。爲是所燒從喩名薪。則
是解法慢障。能燒之智。就喩名焔。問前後
諸地豈不燒惑。何故獨此稱焔。釋有二義。
一就寄位言此地寄當出世間無流故。二
以三學寄此地當*慧初得故也。二就後
智起用故。下論云彼證智法明摩尼寶光中
放阿含光明。入無量法門義光明智處普照
示現。以*此義故此地釋名爲焔。五得出
世間智方便善巧能度難度故名難勝地。
此亦二義。一得出世等釋勝義。能度等釋難
義。又對前三地得出世難故。下論云十
等甚難得故。故云得出世間智也。二對
前四地能隨世間難故。下論言又現世間
最難得故。故云方便善巧也。即下五地中
十平等心及諦觀等是初義也。慈悲利生及
五明處等是後義也。此二相違難以相到。
於此地中能令相到故以爲難。故云能度
難度。度猶到也。後諸地亦有此義何獨此
耶。釋以初得在此是故得名。六般若波羅
蜜有間大智現前故名現前地。此有二義。一
對後彰劣。謂證空實*慧名爲般若。七地已
上念念常現。今此未能故名有間。二對前
顯勝即前般若名爲大智。此智現故名爲
現前。此地就後義立名。若前義應名有間
地。七善修無相行功用究竟能過世間二乘
出世間道故名遠行地。此亦二義。一此位之
中善修行離有相現無相行故云善修無
相行。此釋行字也。二功用究竟等釋遠也。
於中有三義。一有功用行位至窮滿最爲
後邊故云究竟。二望前三地隨有之行相
同世間。今此望彼己爲懸遠故云能過世
間也。三望四五六地修習道品諦觀縁起
相同二乘出世間位。今此過彼故云能過二
乘出世間道。故名遠行地。八報行純熟無相
無間故云不動地。此亦二義。一報行純熟故
不爲功用所動。以由修起名爲報行成
熟。在此無功任運成諸勝行故云純熟。
下經釋名中名無功用地善起先導也。無
相者不爲相所動也。無間者以無相觀
現前故不爲煩惱所動也。下經釋名爲
行地他不動故。九無礙力説法成就利
他行故名善*慧地。此亦二義。一得四十無
礙*辯名無礙力。此釋*慧。二巧説益生名
説法成利他等。此釋善。此義如下文當辨。
十得大法身具足自在故名法雲地。此亦二
義。一爲法器之身名曰法身。然能普周法
界故名爲大。能受諸佛雲雨説法名具足
自在。二爲出法之身名曰法身。普遍一切
名之爲大。能降注法雨滅塵生善故云自
在。下釋名分中具廣分釋。故名法雲地。此十
地得名有四對。一約法喩者或唯就法立
名如歡喜等。或*唯約喩如焔地。或法喩合
目如法雲地。二約體用者如歡喜善*慧約
體立名。所餘就用爲目。三約無他自義者
如離垢不動約無他立名。所餘約自義爲
稱。四約當位相形者如難勝遠行相形爲
號。所餘約當位立名。四是十地下結名歎
勝可知。第三我不見下彰地要勝釋顯諸
佛同説所由。於中二。初我不見等者明盡十
方虚空法界諸佛世界無有一世界不説如
是十地法門。是知若有不説此法之處
彼非佛土。二何以故下釋成。先徴*嘖云諸
佛差別。何故同説此十地耶。釋中有四句。
初最上妙道是其證行。以是諸佛同所證入
離此更無是故同歎。二最上明淨是阿含行。
以是諸佛同所修行離此亦無是故同説。
三所謂分別下顯前阿含行相差別。四是事
不思下顯前證行玄妙難測。上來三段總
本分竟 第六請分中作四門。一釋名者重
法慇懃啓請令説故以爲名。二來意者有
四意。一爲令大衆敬重法故。二爲起説由
故。三因請顯地法甚深離言相故。四令衆
既解地法超情後聞説分寄法之説不隨
聲取離錯謬故。是故若無請分則後説分
不得説故。若無請分則衆聞説分不正
解故。三明請分分齊者有七。一約起説
然有二種。一就菩薩請。謂彼剛藏欲説地
法。衆若不請不顯法重則不説故。要頼衆
請方得起説。二約佛請然有三義。一就
佛請。謂彼剛藏欲説地法諸佛不請不顯
法重不得令衆尊敬攝受。徒説無益。是故
要待佛請方説。二就佛加。謂剛藏欲説地
法懼有不堪不得宣説侍佛放光加被
聽衆令其堪聞方得宣説。三就佛教。謂彼
剛藏欲爲衆説懼衆不信默住不説。待佛
教已方乃宣説。大衆知是如來所教言雖
寄傳金剛藏口皆是佛教語必可信方得
説也。二約正助。謂解脱月一人是正請。佛
及衆人是助請。謂解脱月是衆上首知衆有
疑爲之啓請。請中云此衆堪聞。若此大衆
不自彰徳顯示同請。則解脱月言便成虚
謬。令金剛藏何由得説。故須大衆顯已堪
聞助成彼請。又解脱月請中云諸佛力加。
令人信解。若佛不加解脱月之言復是虚
妄。令金剛藏何由得説。故佛加請。三約因
果。謂菩薩四請爲顯地法。是諸菩薩所學法
故。如來加請爲彰此法諸佛所證既佛菩薩
同依此法故。顯要勝令人敬重故方説也。
四約説儀。謂解脱月覩默騰疑爲衆先請。
一人之感未若多人故。次第二明大衆請。
同類啓請率感猶漸故次第三明佛加請。五
約顯法。謂不請自説不顯法重故。解脱月
爲法先請。一人之請顯法不勝故。次第二
大衆同請。菩薩學人顯法未極故。次第三諸
佛加請。六約儀式有二。先明解脱月。何故
三請。釋有二義。一諸經請法不過三故。多
即繁廣少則不愍至故。隨一化儀去廣去
略故唯三耳。二酬請。至三更不酬故。如下
説之二何故大衆及佛唯一請耶。釋是助請
故。顯前所請令圓滿故。故不至三也。七
約所歎。謂諸經中請不過歎人歎法。歎人
之中不過説聽。説聽無過歎法。有益方乃
説故。三請之中。前二歎人。後一歎法。衆及
佛請亦同人法
第四釋文者。於中有二。先明剛藏説已默
住明菩薩及佛正興五請。二爾時金剛藏觀
察下明請既滿足示説分齊令衆正知。就
前中隨人分三。一解脱月請。二大衆請。三
佛加請。初中三請即爲三對。皆初説者默違。
後明啓請。第一對中。初説已默住。後解脱月
騰衆疑請。謂仁者堪説。大衆堪聞。何故不
説。此名怪默請。第二對中。初剛藏顯已默
意。謂法難説證信難得故我不説。後解脱
月歎衆重請。謂既云證信難得。今此菩薩
衆有證有信。仁者宜説。此名歎機請。第三
對中。初剛藏擧損以違。謂此衆雖淨餘樂
小者聞生疑惑故我不説。後解脱月歎法
重請。謂諸佛護念令人易信。勿慮餘疑。
此名歎法請。其解脱月請義有餘。金剛藏違
請理盡。但爲重法默待餘請不即爲説。初
對中二。先剛藏默住。二爾時下明因啓請。
前中二句。一初説地名已牒前起後。二默
不分別正待後請。論云何故默然住者問
也。謂前不請自説。今何故默住。下對釋之
通論默意略有五種。一欲令大衆渇仰請
法。二爲令諸佛同請顯法尊重増衆尊敬。
三爲使諸佛加被聽者於説能受。四欲令
諸佛教説令物生信。五欲因默令請顯地
法寂滅離言絶相。今此論中唯就初二義釋
可知。二就請中二。初明大衆生欲生疑。
後時大菩薩下明解脱月爲衆正請。前中二
句。初明聞名欲義。對前説十地名已。二
各作是念下覩默生疑對前默住不復分別
於中何因何縁者是疑怪之辭也。是金剛藏
説已默住者便所疑事也。何因何縁通釋。是
一。蓋是世人疑怪之常辭。於中分別何因對
彼説者生疑。謂金剛藏不能説耶。何縁對
彼聽者生疑。謂我等大衆不堪聞耶。二明
解脱月正請中二。先擧解脱月領衆疑念。
二偈顯請辭。前中論云何故解脱月先請
者。徴問記發向前大衆同疑。何故解脱月
專輒獨請。下釋以此是衆中上首故汎是
衆首皆須爲衆作所應作。餘問即亂者餘非
上首。非衆率伏故成亂也。故別本云餘者
成亂。爲調伏衆故今顯解脱請令衆調
伏。今爲調衆不爲亂衆是故唯令解脱月
請。二偈頌辭者。頌有二種。一言巧故少字
攝多義也。二言美故諸讃嘆者多以偈頌。
故又凡作文具二事名巧。一有理即初少
字等是也。二文美即後讃等是也。五偈中作
二門釋。一徴請分別。謂徴者徴其默意拂
遣衆疑。請者請彼令説遂衆心欲。初二頌
徴其默意故云何故也。後三頌請彼令説
故云願爲分別説也。二就所歎説聽分別。
謂初一頌歎説者堪説爲遣大衆何因之
疑。後四頌歎衆堪聞爲遣大衆何縁之疑。
是故論云此五偈示説者聽者無諸過。故若
有過者則不應説。此總釋也。謂反擧有過
可不應説。今既無過正應可説。次別顯無
過。謂淨覺無過是初偈也。同法決定是第二
偈也。同法者簡異生衆也。異末後二偈也。
決定者明有根器。異第三偈也。有樂聞者
是第三偈明同法衆有樂欲也。復示餘者淨
心者是第四偈。明異生衆名爲餘者。又顯
此衆皆堪聞法者。是第五偈。通結二衆無
不堪聞故。別本云又顯此衆無一人不堪
聞故。迭共相瞻住者擧偈顯成皆堪聞也。
就初偈歎説者中。經偈*慧字當是論中覺
字。聖徳無量。何故唯歎淨覺。以意在請法
偏歎説因是口言。行者行是因義。由覺起
言故名覺觀爲口言行。問八地已上乃至
諸佛皆言不待思。何故此中金剛藏是第十
地菩薩而有尋伺言説所因。釋有三義。一
示現爲彼説法儀故無過。二既是淨覺即
是無功用之念智是亦無過。三如八聖道中
正思惟通於佛地故亦同此應知。下別釋
爲二。初攝對治者明能治之行現前令所治
障不起。二離諸過者明麁過久離正行光
潔。所治障中。一凡夫語起所因之覺與常等
四倒而和雜故名爲雜覺。二二乘發言所因
之覺與自性等八種妄想不相捨離。與前
雜覺爲所依因名雜覺因。不見法空妄取
染淨名憶想分別。此辨其相也。念智二治
如論可知。三過者初慳嫉不説。二雖不慳
嫉懶墮不説。三雖不慳不懶説不巧妙令
人不樂。初中慳者惜自所知故云其心吝
法嫉者妒他過已故云忌他勝智。不瞋等
者等取不貪以不瞋離妒不貪離慳故也。
不癡屬前念智故此不取。此經中略無功
徳具。然義亦不少。謂此剛藏既於本分説
諸菩薩十地名。已明於三過無不皆離。第
二後四偈歎聽者中分三。初二偈歎同生
衆。次一偈歎異生衆。末後一偈總歎二衆。
初中二偈。初一歎根。後一歎欲。根是宿習。
欲是現起。若單有欲無根雖聞不解。有根
無欲設聞不受故須並歎。又釋前偈述前
大衆覩默生疑。後偈述前大衆聞名欲義
可知。就初偈中今諸大菩薩等者論中名
決定。決定者黠*慧明了故者。決定是根
體是智。智中知教稱黠。入證名*慧。此二
無闇故曰明了。下別辨中。一以是上求菩
提之根器如經菩薩故。二積行既久名稱遠
聞如經大故。三根器堪聞令説者攝受如
經説是名故。次偈明有欲中。論云有阿含
決定等者料簡根欲也。謂有唯阿含決定
無證決定不可爲説。有非顯前決定無
現前決定者。阿含及證二決定約是根非欲
故云非現前。雖有此根若無現前欲樂亦
不得爲説。故云無現前決定。如是根欲有
闕不能聽法結成也。大智有二。謂證法者
明此同法衆具根本智。先已證法。二現受
者明具後得智堪能現受證教法也。此二
明有非現前決定也。咸皆欲聞者明有現
前決定欲樂心也。次頌辨異法衆中直云菩
薩不云大。故清淨者離六濁故。一不欲濁
者無心喰採。二威儀濁者形不恭肅。三蓋
濁者五蓋覆心。四異想濁者妒勝望人破壞
約法。五不足功徳濁者多病等障。六癡濁者
愚闇無解。下明對治。無瑕者離初二濁。一
内無不欲聞之瑕。二外無威儀不嚴之瑕。無
穢者是淨義。離於蓋濁以五蓋穢染心故。
住堅實中者離異想濁。以於所説法
修行堅固不雜餘想故也。具足功徳者離
不足功徳濁。具足智者離癡濁。於此六中
隨相往分初二及第四約欲。餘就根可知。
末後一頌總歎二衆求法純至。論中二衆相
瞻。經中瞻仰法主。有何義耶。迭互相瞻
顯齊心求法情無乖異。瞻仰法主明注想
專求心無雜染。自有求法而懷妒慢。是故
初言皆以恭敬心也。齊心趣證如蜂欲
就蜜。專意求教如渇思甘露。經中略無初
喩。初請竟
第二對中二。先金剛藏乘前啓請顯已默
意。後解脱月因言重請。前中亦二。先序意。
後偈頌。序意中。欲令衆悦者是總酬答相。謂
前大衆見默不説。生疑生欲以惱其心。解
脱爲請。今此説偈。爲遣彼惱令生喜悦
云也。頌中六偈別顯令喜之相。初有二
頌明法難説。次有二頌顯法難聞。次有一
頌喩難説聞。末後一頌擧難結默。以直云
難説不言自身無智不能説。去前大衆何
因之疑故令生喜。亦直云難聞不云此衆
不堪得聞。故去大衆何縁之疑令生悦
喜。於論中名大智。故無所畏故。離不堪
答離不正答也。就二偈中。初偈顯難説之
法。後彰難説之義。又釋初正顯難説。後辨
難説所以。初中菩薩所行者是出世間智故
謂證智也。此是難法之體。言第一難思者
顯其難相。謂體出名相説爲最難。在相
無所名未曾有。又此一偈内。初句明證行。
次句辨難相。次句分別十地顯教行。後句
諸佛根本彰此證教二行。是出生佛果之處
故爲根本。由約證行最難故難證也。約教
行未曾有難故難信也。佛者覺佛智故者
謂覺悟佛果之智方名佛也。第二頌釋難
所以。論中先生起内。彼菩薩行事義住不可
如是説者。行者彼前菩薩所行也。事者彼前
地事分別也。此行與事即理而成名爲義
住。並超言表故云不可如是説也。此偈中
所以難者以非四心所能知故。一以微故
非聞*慧境。二思*慧非麁。此應可得以難
見故非彼境也。三修*慧行心。此應可得
以離念故非彼境也。經中略此句。亦可同
於非心及中攝矣。論中名世間修者爲簡
地上但取地前故也。四既非地前所
地上報生之智亦非地前應得彼法。以
彼但是從因所生變易等報異熟心識非是
照實之智故非境也。故論云心境界者是心
地也。故云非心所及也。下云心地者隨心。
所受報又隨心。所行境亦名心地。既非四
心是誰境耶。唯智境故。是何智境耶。唯根本
智。以彼見實義故。何故非餘境。以是無
漏故。經中佛字是論中無流也。如是甚深者
結上離四心也。如是可解者結上從智慧
出也。以是智慧照現故名爲出。如是不可
説者結上無流。是出世佛境故。聞則迷沒者
謂執言取法迷覆眞理故云名迷沒。論中
隨聞取著者解悶也。謂沒在言中故。聞者
即聞非是不聞者解迷也。謂隨言取實名
爲則聞不知地法寂滅離言名非不聞。釋
難説竟。持心下二偈明難聞。於中持聽法
之心。堅如金剛。此爲總句。信堅證堅爲別。
若無堅信於他分法不能受故。若無堅證
於自分法不能入故。是故要具此二方堪
聽法。如智論中無信即不受無慧即不解
信慧具故方能入法。亦同此也。先釋堅信
謂深信佛智慧者。論云唯佛所知非我境
者仰推如來自更無知故顯信深也。勝鬘
經有三種正智中。初仰推智亦同此也。佛
菩提下彰深而信也。明佛果徳等同法界
分量斯絶故云佛菩提無邊也。顯佛自徳
無邊。又爲衆生機感萬差佛爲説法有祕
密顯了諸乘差別。前後相違。極無限齊故
云佛化衆生所説法門種種也。此明外化無
邊。於此二處自己不知而能信受故云信
故也。以爲第一妙者以此所信爲第一。爲
微妙尊所信也。心無疑難者顯難信處而能
信也。後偈辨證堅。論中何者心地問所證
法。云何無我智問能證智。隨心下答所證法
隨心所受三界中報者明五根身也。又隨
心所行一切境者明六塵境也。如此内外
根境皆是心識所依故名心地也。無我智者
下答能證智。通而論之内外法中皆具二無
我。寄別言之。於内身得我空。於外境得
法空。經中離計我者約内報明我空也。
及離心所行地者約外境明法空也。如是
菩薩者具此二堅方乃堪聞。則顯此法只
是難聞非是不可聞。寂滅下一偈辨第三喩
難説聞中。作二門釋。一隨經。二會論經。
中畫空者如虚空不可彩色所畫。此寂滅
智。非名句所詮。如執疾風者如疾風不可
執捉。此無流智。非音聲能説故云説甚難
也。二會論顯意中亦二。先顯意後釋文。顯
云何。此中二喩事有三重。一太空喩以
所依平等果分。二畫風喩以能詮言説之教。
三畫風住處喩以所説十地因分。然此三義
有其四句。一如空雖平等約風畫遊履非
無住處。雖有住處以空爲體故離相難
見。此則約風畫而不無就太空而不有。
然此不無即是不有。故難説難見也。此約十
地因分辨耳。二就平等果分亦離有無。謂
如虚空體淨故不無。隨風畫有住處故不
有也。然此不無即是不有。故不可見。三約
風畫動作故不無。不能自現相故不有。然
此不無即是不有。故亦不可見。四混前三
句。謂淨空不有即是風畫及處不無故。無説
無示不異説示風畫及處不有即是淨空不
無故。雖如幻説亦則是無説無示。問此與
下鳥迹何別。答此中文意。以言即不言之
教示彼有即不有之義。是故難説難聞況之
於説。下文鳥迹處直辨所詮十地不可宣
示。況之於證。有此不同也。二釋文者。此論
釋中有三。先解喩。二如是佛智下解合。三
畫者重合前中喩。内有四重三句。一約
畫。二約風。三雙辨。四合喩。初畫中三句者。
一如空中畫色是初句。總擧喩相。明動筆
之畫。二如壁是第二句。別辨畫處。明其不
無以空中畫處有相難明故更轉喩壁上
顯示。謂彼空中畫處不無如壁上畫處相似。
三是中不住故不可見。是第三句別明不
有以彼空畫不得停住故不可見也。二約
風。三者如空中風是初句。如樹葉是第二
句。是中不住等爲第三句。義同畫釋。三雙
辨三者。一此動作者是初總句。動是風作是
畫也。二非不空中有此二事者是第二句。是
雙顯不無。謂於空中非無風畫二種處
事也。三如是虚空處事不可説處者是第
三句。雙顯不有。謂此二處事空爲體故不
可分別此是畫處此是風處此是高處此是
下處。故云不可説處也。前云不可見此云
不可説。約聽約説也。四合法三句者。一是
畫風如説者合初句。謂説中具有聲名等故
兩喩同合説也。二以非自性下超合第三句
不有之義。離相難見也。謂所説十地不
能詮故不可見。然出三因。一以風畫處自
性無故同於虚空故不可見。二何者非性。
以不能自住故。三云何不住。以是客故。
謂風畫處望於虚空非本有故是客也。由
是客故不住不住故無性。無性故不可
見。地法況之可知。三非不於中有此言説者
是却合第二句。問此明所釋地法不無。何
故乃云非不有言。答十地差別由言分異旨
從詮目故云言説。由彼空中風畫不無故
説有彼風畫之處。此中亦爾可知。二顯所
喩勝妙中。如是佛智者是十地智。即是經中
寂滅無流智也。如是地智之言説謂無説之
説等。由此顯示校量地法出過言議故云
勝也。三明立二喩之意者。於中先畫合
名等。次風合音聲。後以説聽要藉此二故
須二喩。謂若無音聲耳識不聞。若無名等
意識不解。如是可説者牒前以二事説也。
如是可聞者牒前以二事聞也。如是難見
者牒前顯示地校量勝分別難見也。何故
不説者生後偈也。謂如上説只言難見非
難説聞。何故不説。後擧偈答以證信難得
故我不説。難證者解第二句。難信解第三
句。此偈下解第四句。默然之義如論可知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九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