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寶積經 (No. 0310_ 菩提流志譯 ) in Vol. 11

[First] [Prev+100] [Prev]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九
  天竺三藏闍那崛多
賢護長者會第三十九之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大城。住迦蘭陀長
者竹園。與諸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倶。所作
已辦不受後有。長老舍利弗。爲衆之首。時諸
比丘。圍遶世尊欲聽受法。身心調順無有睡
眠。當於爾時。如來世尊面貌容色。猶如初日
開敷蓮花。端嚴顯耀微笑熙怡。爾時彼諸比
丘等作如是念。今婆伽婆。欲宣説何等法門。
面相乃然如是光顯。當於彼時。有一最大
富商主長者之子。名跋陀羅波梨。隋言
賢護
與其
一千眷屬圍遶。威力欲似震動大地。安詳徐
歩向世尊前。爾時賢護長者之子。宿福因縁
受天果報。身體柔軟。猶如初出新嫩花枝。
詣於佛所。到佛所已。觀見如來最勝最妙容
色。寂靜澄定功徳藏身。猶如金樹光耀顯赫
遍滿竹林。是時賢護。即於佛所生淨信心。
合十指掌作如是念。於世間中得大名聞。此
不虚説謂言薩婆若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
藐三佛陀者。斯眞實也。爾時賢護即便低頭
頂禮佛足。兩膝著地一心擧頭。諦視世尊目
未曾瞬。如是瞻仰如來之時。其身儼然不傾
不動
爾時世尊。見跋陀羅波梨長者。内心如是生
渇仰已。如來即更身放妙光。而彼光明出照
之時。其跋陀羅波梨長者。即得無畏。從地而
起遶佛三匝。復更頂禮佛世尊足。禮已長跪
而白佛言。唯願世尊哀愍於我。唯願世尊教
示於我。大聖世尊。我於佛邊信心未久。是故
世尊。但當爲我隨逐現事説一法門。我今渇
仰欲聞諸法。以生死中煩惱所逼。多有疑惑
心恒分別。以是義故。唯願世尊慈悲憐愍。爲
我説法令我決疑。大聖世尊。我無正知故有
迷惑。不知出離生老病死煩惱海津。唯大聖
尊是一切智。世間希有猶如意珠。能與一切
衆生諸樂令成就故。又復世尊猶如父母。爲
令一切諸衆生等得善果報。即是根本
爾時世尊。告跋陀羅波梨長者。作如是言。
跋陀羅波梨。若有疑者。今恣汝問。我當爲汝
分別解説。爾時跋陀羅波梨長者。蒙佛印可
内懷歡喜欲問心疑。即便起立却住一面。住
一面已其身威光圓滿具足。爾時長老阿難
比丘。既見彼已即白佛言。希有世尊。此長者
子跋陀羅波梨。身光徳力勝諸王威。殊妙絶
群端正可愛。於世間内獨無有雙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長老阿難。汝今欲聞此
跋陀羅波梨長者家中所有衆樂事乎。乃至
具足説其受於快樂果報。雖復忉利帝釋天
王猶不能及。況復人間。此閻浮提能得及者。
無有是處。唯除一人長者童子。名蘇摩浮帝。
隋言
眞月
爾時阿難即白佛言。唯然世尊。此跋陀
婆梨長者家宅之中有何殊勝。世尊乃爾
稱譽
爾時佛告長老阿難。汝當至心諦聽諦受。是
長者子所有資財善根廣大。我今爲汝次第
宣説。阿難。是長者子。凡有六萬最大商主恒
隨其後。彼諸商主。各有無量奇異財寶種種
富饒。其跋陀羅波梨家内。恒常鋪設六萬上
妙六合床榻。雜色被褥以覆其上。復以眞緋
雜色繒綵用爲倚枕。持來兩邊雜色妙衣憍
奢耶等。一一之處皆有四具。又火浣布及以
麁紵。諸是四方土地所出種種衣服衆雜異
物。皆悉具足莊嚴其家。彼之衣裳悉皆柔軟。
猶如手掌清潔光潤。其宅處處周遍皆懸眞
珠瓔珞。以爲挍飾。復有六萬婇女。端正殊絶
身體柔軟細滑。閑於戲笑善巧語言。恣態艶
美承接人意。瞋恚見之自然歡喜。憂慼遇者
便生欣慰。調謔音訶開心悦目並皆孝順。瞻
仰己夫婦禮具足。於餘男子遠離欲心。或復
有時自知慚愧羞恥。合掌低眉曲躬恭敬。專
向其夫無復餘顧。或復有時。各各爲其夫婿
憐愛故。心生妬嫉爭鬪相嫌。皺眉蹙頞猶
如深鉤。假此爲戲實無妬心。手爪纎長指節
&T038599;。踝腕細密以欲醉身。妖冶顧眄行歩
庠序進止逶迤。髮彩紺青細潤柔軟。巧爲結
梳能驚惑人。在於如是等諸婇女之中或侍
或憑。彼諸婇女皆專奉夫。清淨名聞處處流
布。然此婇女種姓最大。處其家中亦好名聞。
並堪匹偶大家爲嫡婦。有如是種種等莊嚴。
長者賢護家中不可稱量宅甚寛曠。又其長
者欲食之時。則有六萬雜種羹臛飯食微妙香
美。猶若天厨無有異也。其飯悉是糠糧色味
充盈具八功徳。隨意進噉入口便銷。食已隨
順無所妨礙。果報感致稱心自然。又復食已
身體光鮮無諸臭穢。又其長者家内。復有六
萬輦輿。各以種種珍奇莊嚴。眞珠間錯上下
正等。悉有妙衣以覆其上。又以香花各各布
散。水灑於地無有塵埃清淨潤澤。又其家内。
復有種種最上音聲。手打指彈及以氣吹。其
響微妙鳴亮入神。歌曲正得猶白鴿聲心所
樂聞。如此微妙莊嚴其家。又其家内園林樹木
扶疎茂盛。花卉交加紅紫鮮潔。其樹林間復
有諸鳥。各各出好音聲。其音和雅猶如天宮。
約須彌山衆寶合成。龍窟無異。又然種種燈
明。其燈光明無風動搖處處洞徹。朗夜赫奕
與晝不殊。又復其家所住國界有六萬城。其
城各有街巷相當。樓櫓却敵悉皆具足。彼城
處處諸國商人往來聚集。種種形状。種種語
言。種種珍奇衆。雜寶貨。共相貿易填咽城
市。百千萬衆不可勝計。又彼諸城周匝四邊。
園圃雜樹數百千種。花果繁茂枝葉扶疎。蜂
衆競來採其香味。又彼諸城多有象馬及諸
車乘。阿難。彼諸城内所有大富長者居士商
主及以商人。恒常一心。皆共稱嘆跋陀羅波
梨所有功徳。合十指掌頂禮讃詠。況彼名聞
心皆願樂欲得覩見。又其國主波斯匿王。見
跋陀羅波梨長者。資財富饒形勢福徳。自身
卑愻猶如貧人羨其財寶
阿難。其彼眞月長者童子。毎一食時即有千
種珍味。晨昏左右所須自然。又有五千婇
女。圍遶承奉以爲娯樂。阿難。是眞月長者童
子所受快樂。比天帝釋已勝千倍。匹於跋
陀羅波梨。形貌顏色庫藏資財受樂果報。百
倍不及其一
復次阿難。是跋陀羅波梨長者。有一妙車名
爲奪意。奇巧精麗人間所無。而此車中有天
寶座。其車純以天諸雜寶雕飾間錯。彼諸天
寶馬瑙金剛眞珠珍貝。光明顯曜如虚空星
莊嚴。如是其車行時迅疾如風。阿難。跋陀羅
波梨。意欲至於海内採珍寶時。坐彼車中如
意即至。受快樂已若欲還家應念便至
爾時阿難。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
有世尊。此跋陀羅波梨長者。往昔造何等善
根。今世乃爾受斯果報。爾時世尊告阿難
言。長老阿難。汝欲知者應當諦聽。此之因縁
皆由過去於諸佛邊種殖善根。今得如是勝
上果報。阿難。我念往昔有一如來出現於世。
名曰樂光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阿難。爾時此跋陀羅波梨長者。於彼佛邊作
聲聞僧名爲法髻。持戒不完多有毀缺。而善
宣説諸佛教法開示未聞。是大法師。一聞總
持修多羅藏。亦持律藏。爲諸衆生常説法要。
博識辯聰義味甚深。音聲朗徹令人樂聞。得
聽法者心生歡喜。永即不復墮諸惡道。阿
難。彼以如是法施因縁。九十一劫恒生天人
端正富貴。阿難。是長者子。所得妙車因縁報
者。我更爲汝次第解説。阿難。是跋陀羅波梨
長者。於彼樂光佛世作法師時。見諸梵行持
戒比丘。羸痩頓乏力弱無堪。凡有所須悉皆
布施。復造鞋&MT06286;靴履等物歡喜施與。藉此功
徳今感妙車如意果報
復次阿難。往昔有佛。號曰迦葉多陀阿伽度
阿羅呵三藐三佛陀。爾時彼佛告長者言。於
未來世有佛。名曰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
羅*呵三藐三佛陀。彼佛世尊當授汝記。阿
難。此跋陀羅波梨長者。我須教之令其生解。
爾時阿難重白佛言。希有世尊。此長者子如
是富饒多蓄財産。而性柔和不生貢高。在於
五欲不染其心。佛告阿難。汝今當知凡是智
者。不以資財及諸五欲心生憍傲。阿難。此長
者子以妙法因。多受種種無盡福報。爾時跋
陀羅波梨長者。蒙佛許可欲問所疑。即便一
心在於佛前。長跪合掌而白佛言。大慈世尊。
攝受一切衆生。哀愍衆生。我今心中有疑欲
問。唯願世尊爲我解説使得斷疑。爾時佛告
跋陀羅波梨長者子言。跋陀羅波梨。汝心有
疑欲斷除者。今正是時。恣汝所問。我當爲汝
分別解説
爾時跋陀羅波梨長者即白佛言。世尊。諸衆
生等知有神識。而是神識猶如寶篋未開之
時。不知其中是何等寶。世尊。此之神識相貌
云何。復何因縁名爲神識。世尊。云何人死無
手脚眼。命終之時諸根欲滅諸大欲分。而此
神識云何從此身中而得移出。世尊。而此神
識復云何色。復云何體。從於身中云何得離
此識。云何捨於此身成就別身。云何捨此諸
大諸入向於後世。云何成就各各別身。世尊。
人今既死未來諸入云何隨順。云何此世作
諸善根。於未來世受於果報。既是此世諸入
陰等造作善根。其人云何更復於後別諸陰
中受其果報。云何此識彼處得身。云何諸入
體隨彼處
爾時世尊讃長者言。善哉善哉。跋陀羅波梨。
如是如是。如汝所問。汝今至心諦聽諦受。
我當爲汝説神識去來移滅。跋陀羅波梨。猶
如風大雖無形色不可覩見。然由因縁而現
形色。現形色者其義云何。譬如風吹動諸樹
木。發起山壁水崖觸已作聲。以冷熱因縁所
生是故能受。然彼風體不可得見。手足目等
亦復如是不可得見。於諸色上増益勝處。或
黒或白。跋陀羅波梨。如是如是。此神識界亦
復如是。不可以色得見。亦不至色體。但以
所入行。作體而現色。此識界亦復然。當須知
云何於彼處此識界。得名受觸法界耶。復云
何此識界。捨此身已後受愛觸等。譬如風界
能移香氣。故知此花香從風吹來。而其風界
實不持花香而來。亦非無風而花香能來。彼
香無色彼風亦無色。其彼聞香根亦無色。跋
陀羅波梨。如是如是。彼死人識欲移持觸受
等及諸界已。有於彼世以父母和合故。然後
可知有識。其識有故即知有受有觸和合而
成。猶如勝人識強勝故有香根。香根勝故有
勝香。復有二身勝故有二事勝可見。二事勝
者所謂色觸。其風多故花香亦多。如是如是。
以識大故受亦大。受大故識亦大。識大故諸
界亦大。然知此善此惡也。譬如畫師既善成
就板。隨欲出向作即能爲。善意解故隨色能
作。然彼畫師若無色不可現色。如是如是。此
識成就六色身。所謂因眼見色。所有識智因
眼見色者實無有色。因耳聞聲者亦無色。因
鼻聞香者亦無色。因舌知味者亦無色。因身
覺觸者彼觸亦無色。因意有諸大者彼亦無
色。所有知者亦無色。當知彼境界内亦無有
色。如是次第此識當知皆亦無色。當應如是
觀。而汝問此識云何捨此身至於彼世者。跋
陀羅波梨。夫命終時此識以業持故。此業及
命盡時。譬如入寂滅三昧人有識身體。此識
身體滅已。然後入寂滅内住。如是如是。此識
於死人邊。捨身及以諸大。捨已唯有念力。如
是知我是彼某甲。凡人捨身之時。有二種觸
正念。何等爲二。一者正念。二者觸。而彼人命
終之時。於身有觸二受。一身受二念受。死後
念有觸
復次汝問識者何義。然有子能生牙。從智生
識即名爲念。是故智及子故名爲識。然後還
受於觸。苦樂智知故名爲識。後復受善惡。亦
能知善惡境界故名爲識。猶如從子生*牙。其
身成就故名爲識
復次跋陀羅波梨。汝又問言。此識云何捨身
已移向彼者。譬如境中照現身形。又如泥團
摸内鑄出身形。又復如日出時能滅諸暗。其
日沒已還復生暗。然而彼暗無有常定。非無
常定之處。然彼暗無色無受不可見。如是此
識生身已。如暗離明身生亦然。其人不見此
識。然識受此身。譬如婦人受胎然不知此我
懷胎。爲男爲女。或黒或白。或諸根具以不具。
或手足正等。以不然。彼在胎之者。或以熱食
觸故覺已即動。如是如是。此識來去伸縮共
眼開閉。昔所造諸業故。所有境界即笑語言
等。諸有所生得色身内住識。然諸衆生不知
我身内所住識有何體。跋陀羅波梨。此識善
成就故。流至於一切諸有。然諸有不染著。跋
陀羅波梨。諸有及識六根境界。是六界處。有
四大處。有五陰處。跋陀羅波梨。如是識等境
界汝當知。跋陀羅波梨。譬如木人以一機關
作一切諸事。走跳現種種諸伎。跋陀羅波
梨。於汝意云何。彼木人有何因縁作如是事。
跋陀羅波梨白佛言。世尊。如來所問非我境
界。我無智能答。佛復言跋陀羅波梨。彼者由
巧智慧力作種種事。而彼巧業無有色。以智
所生。如是如是。此身人由識巧故生。而此種
種身由識所作。此識造身故生。而此識無有
可盡。猶法界修熏故。往昔諸身憶念意成就。
猶如日光此識應須當見。譬如日光照於穢
濁臭惡諸尸。亦不爲其所染。而其臭穢不離
日光所生。如是如是。此識欲初生在糞穢所
食諸不淨。又在猪狗等腹内受胎。然彼識不
爲臭穢所染
復次跋陀羅波梨。此識捨身已。隨善惡所行。
此義何也。此識捨此身體即受彼罪福。譬如
風界從山首出至於瞻婆林。因觸故受微妙
香。至臭穢之處。或至諸尸臭處。跋陀羅波梨。
彼風隨至多處。而取多氣至彼即多。猶如彼
風界將彼香氣過。而彼風界無有色。及彼香
亦無色。如是如是。此識捨身已將善惡而移。
如是次第而去。彼識欲移。猶如睡夢人知一
切諸物。有身不移本處。如是如是。有福亦生。
欲移識時。猶如夢見諸事。然此識不從咽喉
出。亦不從諸孔出。其識出時亦復不求諸
孔。爾時跋陀羅波梨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
云何或雞卵鵝卵在&T021400;内。其&T021400;無孔云何知
識別而&T021400;不破。其識云何移徙。佛告跋陀
羅波梨。譬如以瞻婆等諸花熏烏麻。善熟
然後壓取油。而言此是瞻婆等花油。如彼香
不破壞烏麻而香氣移徙。彼香不著烏麻。因
麻及花共和合故香氣相著。然後香氣不從
麻子邊求孔然後入。因彼二故其香移徙。如
是如是。此識不破壞卵&T021400;。妙香移徙此識轉
移亦復如是。汝當如是知
復次此識不移徙。猶如日火摩尼寶等光明。
應如是見。復次此識移徙。猶如種子所至地
方種子。而彼種子擲置地内。生*牙莖葉花果
子。或白或赤或黒。各有自味力成熟。而彼
地界是一水火風大亦然。如是如是。此識有
一法界。一切諸有中成就身然後生。或黒或
白或赤等色。或本性剛強。或本性調柔
復次跋陀羅波梨。命終之時此神識捨身已。
成後身種子因。欲作手足等體。而當時未有
身分。而彼捨地分取法界分。而彼諸界共念
和合。然彼念以信敬力故。法界念和合。取識
不離識。而法界可見。亦不離法界識有因。然
彼識風爲助。自餘法界皆爲微妙。所謂念界
受界法界色界
爾時跋陀羅白佛言。世尊。彼識云何有色。佛
告跋陀羅波梨。凡有二種色。一者内二者外。
言内色者何。所謂眼也。外者是色。若有眼識
彼名内色耳内聲外。鼻内香外。舌内味外。身
内觸外。意内法外。跋陀羅波梨。譬如生盲之
人夜睡眠中。夢見種種天妙諸色最勝最上。
而彼人見已生最勝喜樂。睡眠覺已便即不
見。及至天曉而向他説。諸人輩聽我昨夜眠
中夢也。我見最妙最上端正婦女之形。復見
丈夫百千數衆。復見園林。此中彼處我皆夢
見。或有人身體柔軟。手足端嚴臂膊&T038599;長。身
體纖細腰跨正等。而彼生盲夢中所見諸人。
身體形容及莊嚴瓔珞皆悉具説爾時彼生盲
人。如是所説形體生識不見。於汝意云何。彼
生盲之人。睡眠所夢云何得見
跋陀羅波梨白佛言。善哉世尊。唯願爲我解
説。此事云何得見。佛告跋陀羅波梨。跋陀羅
波梨汝當知。以内眼因智力。彼生盲人。在
夢中見非實眼見。跋陀羅波梨。如夢中人見
色少時正念其死。人見内色亦復如是。復次
跋陀羅波梨。更爲汝解。其死人神識如種子
移。譬如種子散於地上受取四大。如是此識
受正念已。受受已受善及不善。已捨身已然
後移。跋陀羅波梨復問世尊。云何此識受善
及不善識然後移。佛告跋陀羅波梨。譬如蓮
花色摩尼寶隨色影變。若置黒影形即變黒。
若置白中即變爲白。隨其影形所在之處。彼
摩尼寶即同其色。所安置處隨其地分色即
隨變。如是此識受善及惡。而即移去亦復如

爾時跋陀羅波梨。復問佛言。世尊。此神識何
體而現。佛告跋陀羅波梨。此神識無形。無聚
處。無積貯處。畢竟不可得。不可得言。此神
識有生有滅有惱亦不可言。跋陀羅波梨。譬
如從子生*牙。亦不可得爛子生*牙。亦非壞
子生*牙。而彼好子乃生*牙成就。跋陀羅波
梨。於汝意云何。彼子*牙住何處。或在莖或
在葉或在根。爲彼子在樹枝。如是如是。此識
於身體無處倚住。不在眼不在耳不在鼻。乃
至亦不在意。猶如從子生*牙。所生子*牙者。
以取受爲本。彼處取故。即便受胎。受胎已即
有觸。如生*牙已依時即有枝葉花。有枝葉花
即有子。如是如是。此識先成就身體。身體成
就已。其神識無處可住。亦不離神識有身。
如彼種子從樹熟已然後有子。非生果有子。
如是如是。此身命終之時。從身體中此神識
顯現。以受和合。以愛相縛以念相執。善攀縁
和合。或非善攀縁和合。以風界相持。智熏逐
業縁。父母和合。然後此識顯現。跋陀羅波
梨。譬如善成就好明鏡見面形。非無其面得
見面形。亦非無明鏡可有面形。如明鏡及面
兩縁和合得有面形。而其面形無有色。亦無
受亦無有識。但隨身轉動。其鏡内形亦轉動
如身。言語移徙轉動申縮俯仰。隨所作者。其
鏡内面形。亦作如是事相顯現。跋陀羅波梨。
於汝意云何。其面形因何事故。而現形鏡中。
跋陀羅波梨白佛言。世尊。因人身體故現彼
鏡中。如是形隨其身色。面亦有如是色。彼形
亦如是色。或諸根具足。或不具足。彼面形於
明鏡中。亦復如是現其形相。跋陀羅波梨。如
彼明鏡成就面形。以有身故。彼明鏡中現形。
如是此身。因識有受有取有識有諸行。思念
成就身體。言彼明鏡者。彼縁父母和合。當知
如身滅已。無有識形。如彼明鏡現面形已。又
清水中更見面形。如此識捨此身形已。至於
彼復受餘諸陰。譬如尼拘陀樹子。或優曇婆
羅等諸樹子。雖復細小。而能生樹大樹枝。生
大樹枝已。捨彼形復更餘處生。而彼子界捨
樹形已。隨時乾枯無復本味。其本味滅已。彼
樹便即乾枯萎悴。如是此識。微細無定色形。
生諸身已更復捨。更成就前別體。猶如大麥
小麥烏麻小粒大粒等子。隨所地方散處。於
彼地方即便著根。如是如是。此識所有衆生
身内。移於彼處。即有取有受而住。或受福或
受罪。從此世移至彼世。猶如蜜蜂見其味。
於花内取其味香。而捨其花更移別花。或捨
惡花移至好花。坐花上已樂著彼花取彼香
味。如是如是。此神識以多善根。或受天身。受
天身已。以惡果故。或復受地獄畜生餓鬼等
身。受已復受別身。而此神識云何須觀。譬如
欝金香子。或紅藍花子。或分陀利花子。其體
本隨分色不定。而彼子内不可見*牙亦無定
色。而彼子入地得水潤澤即便生*牙。有*牙
已然後生花。而彼色不可以子得見。亦不離
子有*牙及色。如是如是。此識捨此身已欲成
彼身。彼肉團内未有諸根。何況諸入。既無諸
根及入。豈可有天眼天耳及香味觸。體得有
知理豈可知。我於彼時作如是諸業。我過去
如是身體。但因識而受。譬如蠶虫以自身口
出於絲縷作繭。纒繞其身於中即死。如是如
是。此識自生身已還自造業。猶如蠶虫出絲
纒繞。即自滅身移向於彼。譬如蓮花生於水
中。即有妙色香味。而彼花内無水正體而可
得見。彼花滅已。所有地方置子於中。則有
色香所住。如是如是。此識所移之處。諸根境
界無共移者。受亦無移。其所移者唯有法
界。譬如如意珠隨所至之處。有須之物即隨
念得。猶如日天光明自隨逐日而行。日所至
處光亦至彼。如是如是。此神識所移至處。受
想法界等相隨不離
復次此識捨身已取一切諸有。聚集取已。無
肉無骨來就後身。彼取色身有及諸觸等事。
以天眼觀見善惡受取。譬如小棗千年棗。菴
摩羅果。迦毘陀等果成就時。各有一味。或
苦或酢。或甘或醎等諸六味。而彼諸果熟已。
在所地方其味在内。子移彼處各自有味。如
是如是。此識子所移之處。彼自有觸隨福及
無福。以有及念自隨而移
復次此識。捨身時作如是念。如我今捨此身
故。名此念識。爲識知善業不善業。知此業隨
我而行。知我隨此業而行。如是等知故名爲

復次此身知造一切諸業故名爲識。猶如風
界或時冷或時熱。或時隨臭有氣。或時因香
有氣故知爲風。如是此識體無有色。以取因
色故。或欲取因故。或見取因故。或持戒求報
取因故。乃至有受受因故受身體色成就故
言爲識
爾時彼衆中有一長者童子。名曰蘇摩浮坻
音多尼反
隋言眞月
從座而起。合十指掌。而白佛言。世
尊。其色云何須觀取。云何須觀欲取。云何
須觀見取。云何須觀戒取。云何須觀。佛告眞
月。凡有智者。欲知汝所問。當如是知。眞月。
若有善色。若有非善色。從肉團時。須觀筋血。
脈及氣脈。髑髏縫腦。大腸小*腸。肺心肝腎
脾膽諸藏。脂&MT01543;髓血。痰陰涕唾。不淨臭穢
非常可畏。毛髮髭鬢皮膚裹覆聚集。聚已所
有諸色皆爲四大。所成四大者。取色以成身
故名取色。蘇摩坻彼身以父母和合成牢鞕
者。彼即是地大。所有稀軟者。彼名爲水大。所
有煖成熟者。彼名爲火大。所有搖動屈伸者。
彼名爲風大。所有知者。彼名聲香味觸等界。
所念知者故名爲識
爾時蘇摩浮坻。復白佛言。世尊。云何死時捨
彼色界。云何彼識從彼身出。云何彼身捨已。
作如是知。此是我身。佛報眞月言。眞月。受此
身正住之時。身業既盡捨於諸大。譬如以乳和
水以火煎煮。以得熱氣乳水各別。而彼乳所
有脂膩味彼無有色。眞月。如是如是。死人身
別諸大亦有別。神識亦有別。然彼識取諸大。
及取法界。已以法界熏念。取善及惡至於來
世。譬如摩訶迦良那藥蘇。隋言大
眞樂蘇
取種種藥
味力煎。其内或有辛或有苦。或有醋或有
醎。或有淡或有甜。取諸味已入體成熟。色香
等味取已。彼蘇體捨移而成藥味。此識亦復
如是。捨身已取善及惡。及取法界。此識移去。
言彼蘇味體者。即以喩身。言彼諸藥和合聚
集者。喩彼諸根。言諸藥色香味觸者。喩識移
去故言識。諸味將去者。即是識移。應當如是
觀。言人色別異者。或善色或惡色。或入體大
眞藥蘇熟消。即是喩善業。當如是觀。若言因
彼大眞蘇食已出痿黄色。即是喩不善業。當
如是觀。如大摩訶迦良那藥蘇寶者。如是此
識。應當觀如摩訶迦良那藥蘇。取諸藥色味。
取已成大眞藥蘇。而彼蘇無有手足及諸根。
但取彼味。如是如是。此誠捨身已及捨諸界。
唯取法界。取受已取善及惡而去。眞月。彼人
捨身已。於來世得正念得天念。或見六欲諸
天。或見十六大地獄。或見身體諸根具足。彼
於爾時作如是知。此是我身也。彼人命終之
時。彼念見種種相。或見微妙輦輿。或見微妙
園林。其園林内有種種樹木。新生蓊欝可愛。
或有妙池。或見種種成就諸事。彼見如是等
諸相。心生歡喜。生歡喜已。安隱如法取命
終。而彼人神識。猶如乘馬。應當如是觀。言
乘馬者。譬如有人在戰場内。身著好牢鎧甲。
善持馬控轡速疾騙騎。如是此識著攀縁鎧
甲善果報。速疾乘出入息。捨諸界諸入等。
捨已取後生諸梵天。乃至阿迦膩吒等天微
妙之處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九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賢護長者會第三十九之二
爾時會中。有月實勝上童眞。從座而起。合掌
白佛言。世尊。云何見色因。云何見欲因。云
何見見因。云何見戒取因。佛告月實。智見智
境。愚見愚境。智者見諸姝麗美色。了知穢惡。
唯是肉段。筋骨膿血。大脈小脈。大腸小腸。
&MT01543;液腦膜。腎心脾膽肝肺肚胃。生藏熟藏。黄
淡涕唾。髮鬚毛爪。大小便利。薄皮裹之。不淨
汚露。可畏可惡。凡所有色。皆四大生。是爲
色因。月實。如父母生身。身之堅鞕爲地大。
流潤爲水大。暖熱爲火大。飄動爲風大。有所
覺知。念及聲香味觸等界。斯皆爲識。月實
童眞。復白佛言。世尊。將死之時。云何識捨於
身。云何識遷於身。云何識知今捨此身。佛告
月實。衆生隨業獲報。識流相續持身不絶。期
畢報終。識棄捨身。隨業遷受。譬如水乳和煎。
以火熱力。乳水及膩各各分散如是月實。衆
生命盡以業力故。形骸與識及諸入界。各各
分散。識爲所依。以取法界及法界念。并善惡
業遷受他報。月實。譬如大吉善蘇。以衆良藥
味力熟功。和合爲之。大吉善蘇棄凡蘇性。持
良藥力。辛苦酸鹹澁甘六味。以資人身。便與
人身作色香味。識棄此身。持善惡業及法果
等。遷受餘報亦復如是。月實。蘇質如身。諸藥
和合爲大吉善。如諸法諸根和合爲業。衆藥
味觸資成於蘇。如業資識。服大吉善。悦澤充
盛光色美好。安隱無患。如善資識獲諸樂報。
服蘇違法。顏容變惡慘無血氣。色死土白。如
惡資識獲諸苦報。月實。告善寶蘇無手足眼。
能取良藥色香味力。識亦如是。取法界受及
諸善業。棄此身界受於中陰。得天妙念。見六
欲天十六地獄。見己之身。手足端嚴諸根麗
美。見所棄屍。云此是我前生之身。復見高勝
妙相天宮。種種莊嚴花果卉木。藤蔓蒙覆光
明赫麗。如新錬金衆寶鈿飾。彼見此已心大
歡喜。因大喜愛識便託之。此善業人捨身受
身。安樂無苦如乘馬者。棄一乘一。譬如壯士
武略備具。見敵兵至著堅甲胄。乘策驥駿所
去無畏。識資善根。棄出入息捨界入身。遷受
勝樂亦復如是。身梵身天爰至有頂生於其
中。爾時會中大藥王子。從座而起。合掌白佛
言。世尊。識捨於身作何色像。佛言。善哉善
哉。大藥。汝今所問。是大甚深佛之境界。唯
除如來更無能了。於是賢護勝上童眞。白佛
言。大藥王子。所問甚深。其智微妙敏利明
決。佛告賢護。此大藥王子。已於毘婆尸佛所。
植諸善根。曾於五百生中生外道家。爲外道
時常思識義。識者云何。云何爲識。於五百生
不能決了識之去來。莫知由緒。我於今日爲
破疑網。令得開解。於是賢護勝上童眞。謂大
藥王子言。善哉善哉。仁今所問微妙甚深。月
實之問其義淺狹。猶如孾兒。心遊外境而不
知内。正法希聞。諸佛難遇。佛圓廣智無測深
慧。至妙之理應專啓請。時大藥王子。見佛熙
怡顏。容舒悦。如秋蓮開。踊躍歡喜。一心合掌。
而白佛言。世尊。我愛深法渇仰深法。常恐如
來入般涅槃。不聞正法而於末濁衆生之中。
愚無所知。不識善惡。於善不善熟與不熟不
能覺了。迷惑輪轉生死苦趣
佛告大藥王子。如來正法難遇難得。我於往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