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守護國界章 (No. 2362_ 最澄撰 ) in Vol. 74

[First] [Prev+100] [Prev]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喩領解初四諦教。次經。世尊。爾時長者。有
疾自知將死不久。至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下
劣之心。亦未能捨。此即喩領解第二時般
若教。此乃爲説大般若等。令其識達大乘
道理。而未付之。教發大心。次經。復經少時。
父知子意漸已通泰。至今此寶藏。自然而至。
此喩領解第三時法華會 彈曰。汝説非理。
何者。迦葉等唯領解五時。不領三時故。其
五時領解文。具載文句第六卷。汝專背玄賛。
非處立三時。自然致過失。其數不可計。且
擧一隅。令悟三方。汝示四諦教。科段經
文云。經譬若有人。至然其所止。猶在本處。
是喩領解初四諦教。若爾中止一城之長者。
還可得爲垢衣者。即遣傍人之大乘。亦可
初時四諦教。若許爾者。專違玄賛。若捨玄
賛。汝指已失。更有何拒哉。努力努力。諸有
智者。如是妄説。不可歸信焉 麁食者又
云。後法喩合領。亦有三文。經世尊。大富長
者。則是如來。至一日之價。以爲大得。於此大
乘。無有志求。此合初時教。次經。我等又因
如來智慧。至而我等不知眞是佛子。此合第
二教。次經。今我等方知。世尊於佛智慧等下。
合第三時法華會。彼法喩合。既有三段。而
各別領解三時教。如何汝捨法及合。偏引
譬喩文。而分配五時教 彈曰。汝説非理。
已同前失故。法領喩領三時教。非處多過。
已不立。枝葉合領三時教。縁作莫義得安
立。慈恩玄賛説。内滅一行。指爲初時。若聞
一行。示爲第二。現希等下。爲法華時。汝雖
&MT00089;重頌本。然猶不順師。妄立合領三時
教。似善知識。迷後學。有心君子。任意取捨
也。又約廣喩之文。分明立五時。文略與義
略。推意以可悟。汝何執僞時。制斷分明時

守護國界章*卷上之上



守護國界章卷上之中
              釋氏最澄撰 
    彈麁食者謬破不定教章第四
夫置毒不定。殺無明於&T021400;中。化儀不定。立
儀式於能化。乃有麁食者。迷不定名。發二
種疑。約所被機尋道理難。約能詮教。作
違教失。今爲斷除麁食疑難。略陳大意。導
利同類。云爾
別洗不定教垢
麁食者曰。彼云。不定教相者。譬如毒置乳
中。乃至醍醐殺人是也。謂過去佛所聞實相
教。是名毒。今釋迦聲教中。提謂波利等。得
不起法忍等。是名乳中殺人也。如初轉四
諦法輪時。三乘人等。各得自乘果。是名酪
中殺人也。生酥中殺人者。如方等經時。有
諸菩薩。得見佛性。住涅槃等。是名生酥中
殺人也。熟酥中殺人者。如有諸菩薩。於般
若教中。得見佛性是也。醍醐中殺人者。如
涅槃經時。鈍根二乘開慧眼。得見佛性。及
諸菩薩。七種方便。皆得見佛性。即其義也。
是名不定教相。而非不定部。今謂。彼雖
申不定教相。而其不定義。猶不分明。爲約
所機名不定教。爲約能詮教名不定教。
若能詮教一。而所被機不定故。名爲不定教
者。不應道理。汝言爲退大聲聞説教名通
教。爲漸悟菩薩説教名別教。爾時則不定
性即是退大聲聞。此回心向大。名爲漸悟菩
薩。爲此人説教名漸教。亦名別教。亦名
通教。何故離此外。更須立不定教。若約能
詮教。名不定教者。聖教相違。法華經云。一
雨所潤。三草二木。生長不同。此意。能詮教
一。而所被機異。是故。頓漸之外。更立不定
教。都無義理 彈曰。麁食二難。不應道
理。不了他宗。發疑難故。毒殺不定。圓教
所立。依見佛性殺無明人。不不定説故。
關能詮一。不不定機故。不所被不定。
其退大通教。漸悟別教。約漸悟機。不今不
定。今立不定者。隨實相毒發不定。立五
味發時不定。故名不定教相。定性二乘。未
回心時。但説三藏。退大二乘。前後倶大。故
説通教。法華一雨。未開之前。三五七九各各
不同。已開之。唯一佛乘無二無三。若執
教一。隨流支義。何避基徴。不顧自害。麁食
愚耳
    彈麁食者謬破四教所詮理章第五
夫四種觀智。近能詮經。四種因縁。是即所
詮。廣所詮則名十二縁。略所詮則稱四眞
諦。因縁四諦。廣略異名。諦理雖一。眞僞各
別。僞二眞二。合爲四種。能詮四教。所詮四
諦。道理王路。誰致疑難。今麁食者。執安非
安。謬破正義。自迷迷他。失壞正道。是故。
發大悲心。擧大夜炬。云爾
  洗生滅四諦等僞垢一
 洗無生四諦僞垢二
 洗三諦僞垢三
 洗二諦僞垢四
 洗一諦僞垢五
洗生滅四諦等僞垢一
麁食者曰。彼云。有四種四諦。一生滅四諦。
是三藏教之所詮理。二無生四諦。是通教之
所詮理。三無量四諦。是別教之所詮理。四無
作四諦。是圓教之所詮理。此中明生滅四
諦云。約生滅四諦之理明所詮者。即是因
縁生滅。以明諦理故。法華經云。昔於波羅
奈。轉四諦法輪。分別説諸法五衆之生滅。
生滅即是起作。故勝鬘經。明有作四聖諦
也。今總破之云。四諦之理三乘同教。唯淺深
別。如何開而爲四種諦。智度論。明五衆生
滅之中云。衆生者。衆者蘊也。生者起也。從
五蘊起。故名衆生。夫五蘊法者。若有漏若
無漏。皆悉具足生住異滅。故説生滅。然四諦
理。不攝五蘊。何以故。蘊是積聚義。滅諦是
無爲。不積聚故。而如何以五蘊證生滅四
諦。又諸經論中。無有處説四種四諦。何率
己情分別聖教。又彼云。生滅者是起作故。
不然。既説生義不説滅義。何以故。五蘊生
滅。的有作四諦故。是非理 彈曰。此亦不
然。汝未了知界内界外理事故。勝鬘經
説二種四諦。亦説二種生死。今一分段生
死。有事有理。其事其理。各有能詮。各有所
詮。各有能詮故。詮事三藏。詮理通教。析
法入空。爲三藏教。體法入空。爲大乘通。
所詮偏眞。雖藏通同。能詮教門。不過二種
勝鬘經意。依所詮同故。一立有作四聖諦。
涅槃思益。依能詮教門。立生滅苦。又立無
生苦。苦已有二。生滅與無生故。開有作四
聖諦。更立無生四聖諦。汝許淺深別。不許
下中智。豈不迷帝釋之千名 麁食又云。
若有漏若無漏。皆悉具足生住異滅者 彈
曰。此亦不然。不了無漏多種故。變易無漏。
實報無漏。常寂無漏。各不同故。汝云若有漏
若無漏。皆悉具足生住異滅者。此未了義。
相違涅槃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故。汝背涅槃極唱。語無漏五陰
尚生滅。寧非舌根墮落因哉。又然四諦理。
不攝五蘊者 彈曰。此亦不爾。不了知四
諦相故。離五蘊無四諦相故。又四諦理。
不攝五蘊者。是爲佛説不耶。若四諦之外
立五蘊。可有第五諦。若有所説經論明文。
權實大小。偏圓半滿。可簡擇。若汝新所説
者。何任己胸臆。分別聖教耶。思益經並勝
思惟經。及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皆以五陰
爲四諦相。汝不見此文。四諦不攝五蘊
者。寧可爲法將也 麁食者曰又云。滅諦
是無爲。不積聚故 彈曰。此亦不爾。滅諦
多有義門故。四諦之理。各各不同。豈可
一例哉。又舍利子。爲摩訶拘絺羅説多聞
法。聖弟子。如實知食。知食集。知食滅。知
食滅道。彼知食滅。豈爲人無我眞如耶。若
以滅諦爲無爲者。六無爲八無爲之中何
無爲耶。一向以滅諦爲無爲不積聚耶。又
諸小乘經論中。無有處説人無我眞如爲
小乘滅諦。何任己情。分別聖教 麁食
曰。又彼云。生滅者是起作故。不然。既説生
義。不説滅義。何以故。五陰生滅。的有作四
諦故是非理 彈曰。汝云既説生義不説
滅義。此亦不然。不足論道故。諸有所作。
見彼無常。汝見起作。不能悟無常。勝鬘經
中。無作滅諦爲常住。豈有作滅諦爲無爲常
住耶 麁食者曰。又彼云。三藏教所詮理。
名生滅四諦。即勝鬘經説有作四諦是也。通
教所詮。名無生四諦。即勝鬘經説有量四諦
是也。別教所詮。名無量四諦即勝鬘經所
説無量四諦是也。圓教所詮。名無作四諦。
亦即勝鬘經所説無作四諦是也 今破云。
此説非理。何以故。不知四諦差別之義。妄
分別四諦義故。今正分別有二四諦。一分
段生死四諦。二變易生死四諦。二乘所知名
分段四諦。亦名有作四諦。亦名有量四諦。
亦名安立諦。菩薩所知名變易四諦。亦名
無作四諦。亦名無量四諦。亦或非安立諦。
約此二種四聖諦而出其體者。先辨有作。
後辨無作。言辨有作者。三界麁異熟果名
苦諦。業煩惱名集諦。有餘無餘二滅。是名
滅諦。生空智品。是名道諦。是名爲分段生
死四諦體。後辨無作者。變易生死微細異熟
果。是名苦諦。所知障品爲集諦。無住涅槃。
是名滅諦。法空智品。是名道諦。二乘四諦
名有作者。二乘未捨變易生死苦果。故名
有作苦諦。未斷所知障。故名集諦有作。未
證法空眞如。故名滅諦有作。未得法空智
品。故名道諦有作。由此四義。二乘四諦又
名有作四諦。二乘四諦。止有限量。故亦名
有量四諦。亦作言説。分別所施。故亦名
安立。菩薩四諦。翻此可知。二乘菩薩所知
各別。故作二四諦。何分爲四。元曉師釋云。
勝鬘經有作四聖諦者。少分聖人。名爲有作
聖。於智斷證修。更有所作故。作聖所諦。
故名有作四聖諦。無作四聖諦者。究竟聖人。
名無作聖。於*智斷證修。更無所作故。無
作聖所諦。名無作四聖諦。又有量四聖諦
者。限在分段。苦集滅道。未窮理源。故名有
量。無量四聖諦者。達如來藏。通染淨門。無
所限量。故名無量。又二乘之智。因佛而起。
智斷證修。皆不能遍。故名有量。菩薩智翻
此可知。自然而起。智斷證修。皆悉遍盡。故
名無量四聖諦。有作無作。從人立名。有量
無量。當相立目也 彈曰。汝説非理。何者。
迷二種四諦開合故。汝所示二種四諦。勝
鬘夫人。法華之前所説。我大牟尼尊。未顯
眞實。守明珠於髻中。待圓機於塔裏。是故。
夫人且説半滿了不。顯二死作無。漸陳帶
權之一乘。利益衆生之一機。我大牟尼尊。時
機皆成熟。先説無量義。次説妙法華。後説
大涅槃。談直道於莊嚴。告大事於鶖子。靈
墳騰空。集客佛於無數。老兒踊地。示成道
於塵劫。所以開方便門。二種四諦。各各兩
分。示眞實相。四種四諦。同一鹹味。是以。大
涅槃經四種觀智。同入佛性。明知。下智觀能
詮爲小三藏教。中智觀能詮爲大乘通教。上
智觀能詮爲大乘別教。上上智觀能詮爲
大乘圓教。當知。生滅之苦諦。界内事教之
所詮。無生之苦諦界内理教之所詮。無量微
細之苦諦界外事教之所詮。無作微細之苦
諦界外理教之所詮。汝未得見聞如是義。
驚疑鑿捨青蓮眼。又汝二種四諦之釋名。種
種錯謬多過失。汝云有作四諦亦名安立。
無作四諦亦名非安。今爲示謬失。且引融
文。云於第五教。四徳觀門。除障轉入。進滿
地前地上行位。乃至佛果。亦準此釋。復
除障未盡與盡。略攝以爲二門四諦。一者作
四聖諦。深密已前。小大教中隨應安立非安
立諦。其修證者。三乘同行。障由未盡。更當
有作名作四諦。且如極至深密宗中説。根
本智親證眞如。其境雖眞。智仍生滅。故知。
彼眞猶未眞盡生滅之相。更須有作。明知。
縱在大乘位中。猶求牛車也。二者無作四
聖諦。即法華中開佛知見。説自身中清淨本
覺眞如智體名佛知。若用智爲觀門者。毎
能進入大乘諸位。心共二乘。故二乘所不
能知。於此智上。除障未盡。名爲在纒。本
覺猶隱。除障盡已。名爲出纒。本覺既顯。名
爲法身。即佛眞智融如境。名爲眼見眞。盡
一切生滅相故。更無所作。名爲無作四聖
諦。若在因位。名爲聞見。謂聞佛説如此難
思眼見之智故。即安心於此佛智。故能終
盡一切生滅。必定當得更無所作。亦得名
爲無作四聖諦。得牛車已。更無求故也。此
宗爲明三乘身中。畢竟顯出此眞如智。菩
提正體。此菩提智。一眞平等故。必無有不
成佛者也。有造涅槃疏薦福法師。云作相
而觀。名爲有作。不作相觀。名爲無作。復有
玄賛法師。云舊言有作無作聖諦。即新論安
立非安立者謬也。此中二種四聖諦義。或名
八諦。出勝鬘經。彼經自釋。作聖諦者。是説
有量聖諦義。謂説昔教四聖諦法。縱至十
地用其門者。不能終盡生滅障。故觀無
性人。即不見彼不空萬徳有量也。無作
聖諦者。是説無量聖諦義。謂若今教四聖諦
法。能使終盡生滅障。故不空藏中。恒沙功
徳。其徳無量也。勝鬘經中又轉釋云。三諦入
有爲相。是虚妄法。非諦非常非依。滅諦離
有爲相。非虚妄法。是常是依。彼文意。説昔
教所明。縱使至於正體智中。親證眞如。猶
不眞盡智之生滅。故彼滅諦。是智變相。攝
相歸智。但是道諦。便是全無所證滅諦。故
但三諦也。若爾。何名親證眞如。答如涅槃
經第二十七説十住見*性如夜見色。如來
見*性如晝見色。故知。望於有漏觀智。及
以無漏有分別智。如夢見故。不名親證。今
約正體無分別智如夜寤人見色雖殊。終
名親見。終變闇相在於境上。故乃今教。
所望不同。昔言親證。今言變相。涅槃第八
有十復次。説喩喩彼十住見*性未能了
了。即智變相。以爲滅諦。加爲四者。有作四
諦也。有爲智内。而説親證。未能眞盡生滅
相。故入有爲也。猶自變相在於境上。故虚
妄也。未極實。故非諦也。身滯因爲。故非
常也。非眞如智所依證處。故非依也。滅諦
之上。三諦相空。故以滅諦爲彼實性。如淨
虚空。空華相空。淨空爲性。即滅諦性。翻前
有爲虚妄。非諦非常非依。是眞如智依證
之處。故知。更無作也。即當涅槃第十三廣
釋四聖諦義。云佛告文殊師利。有苦
 有
二乘所證生空眞如。及菩薩依深密等
二空眞如。竝當勝鬘有量聖諦
有實
所證如來藏理。即當
勝鬘無量聖諦
有集有諦有實準前配二
種聖諦
有滅有諦。有實有道。有諦有實竝準前配。
此標四諦

善男子。如來非苦非諦是實 約佛
果釋
 虚空
非苦非諦是實 約如來藏
譬喩而釋
佛性非苦非諦是
約因
位釋
廣説如彼。由此應知。唯法華中。開
觀門者。方聞無作四聖諦。涅槃經中。名爲
心喜悦眞。上來隨機開觀門訖云云明知。貞
觀顯慶。永徽龍朔。雖敷新經新論。然當時
法將。靈國法寶等。都不許新義。麟徳永
淳以後。至開元貞元。天竺三藏。唐國明匠。
自歸一乘教。爲機傳三車。三乘之客改本
執。一乘之主施明珠。權歳已暮於西辰。實日
尚登於東國。汝雇新羅釋。僞難天台教。是
故。我振唐家劍。摧破會津章。一乘法將。幸
照殿最矣 麁食者又曰。又約四諦各別
有二。一事二理。若四諦。事是同有爲。何
名無生等。若四諦。理同是無爲。何名生
滅等者 彈曰。此亦非理。汝未了知理教
事教故。阿含。婆沙等所説四諦。約生滅法
立四諦義。涅槃。思益等所説無生四諦。約
不生滅法立四諦義。勝鬘經約二死立四
諦。所望已別。何得一貫。思水氷之況。理教
應開悟。又汝約一種四諦。前三諦爲有爲。
滅諦爲無爲。今亦云若四諦。事是同有爲
何名無生等者。豈非自語相違。何名無生
難。含恥可還。又前苦集道有爲。今亦云若
四諦。理同是無爲者。寧非復自語相違。何
名生滅難。全可無用。又汝苦集道有爲。爲
約事。爲約理耶。若約事。汝云若四諦事
是同有爲。何名滅諦爲無爲耶。汝不簡別
故。若約理。汝云四諦同是無爲。何名苦集
道以爲有爲耶。汝不簡別故。復汝滅諦爲
無爲。爲約事。爲約理耶。若約事。汝云若
四諦事是同有爲。何名滅諦爲無爲耶。若
約理。汝云若四諦理同是無爲。何名苦集
道以爲有爲耶。若苦集道諦。約理約事。
共爲有爲。何難生滅耶。若滅聖諦。約理約
事。共爲無爲。何難無生耶。是以汝難。進
退多過。諸有智者。謬莫許也 麁食者曰。
又勝鬘經説三諦是無常。滅諦是常。無常是
有爲壞滅。常是無爲非滅壞。二種四諦。雖
各有別。而常無常。同無差別。何分爲四
彈曰。汝云。二種四諦。雖各有別。此言有道
理。居住遠京。明匠難得。法門不具。未發
圓心。何覺四諦幽微理耶。可信天台聽靈
山。定慧具足於震旦。所傳四諦微細理。非
如來使誰傳通。其經所説三諦無常句。開
出于別諦。又滅諦常句。開出于圓諦。同共界
外諦故。有作聖諦句。開出藏通諦。開出義
理。合於涅槃。開合依經。亦依大論。所以龍
樹菩薩。許作法名。汝今何入。制作法名。若
向制作名。阿誰疏師不作法名哉。五
重唯識名。一乘三諦目。汝可制不傳哉。
彼既不然。此云何然也 麁食者曰。又彼所
立生滅四諦者。爲四諦事具生滅故。名
生滅四諦耶。爲四諦之下眞如理有生滅
故。名生滅四諦耶。若言四諦事有生滅故。
名生滅四諦者。餘三教所詮四諦亦同。何
立別名。若言四諦下眞如理有生滅故。名
生滅四諦者。此亦不然。眞如理寂本離四
相。牧牛人所共知。何名生滅四諦 彈曰。
此難不理。汝未了知所破能破四諦故。生
滅四諦。思益經所破。無生四諦。思益經能破。
生滅四諦。從事得名。但汝事不同我。汝所
説餘三教所詮四諦亦同者。此義不通。二事
二理。内外不同。何不立其別名也。又眞如
之理者。有偏眞理。有中眞理。不變眞如。從
縁眞如。汝但了知彼執牧牛人所共了知
淺近眞如。未了得開解唯佛與佛乃能知
之深遠眞如。可憐愍哉。可憐愍哉。
約界内事。立生滅四諦。契當聖所説。何不
仰信哉
洗除無生四諦僞難
食曰。彼云。無生四諦者。如思益經云。知
苦無生。名苦聖諦。知集無和合相。名集聖
諦。以不二相觀。名道聖諦。法本不生。今則
無滅。是滅聖諦。乃至是勝鬘經明。有量四
諦也。破云。四諦名無生者。爲四諦事
名無生。爲四諦理名無生。若事名無生者。
不應道理。何以故。除滅諦餘三諦。理是生
滅。何名無生。若理名無生者。即同前門。何
更別立。又無生四諦。亦名有量四諦。此亦不
然。如前已辨有作四諦亦名有量。故不重
破。以三藏教四諦。妄作通教四諦。又彼所
引思益經文。約四諦理而説。不依四諦事
説故。即前門破無量四諦。無作四諦。如前
已説 彈曰。此難非理。何者。此無生四諦
者。非是依諦理名爲無生諦。汝若依理難。
都無所用。非是依諦事名爲無生諦。汝若
依事難。亦無所用。此無生四諦。依盡無生
智。名爲無生諦。又無生亦有量。其義能契
當。汝如前已辨。上章蔑如已。何以助此章。
又有作四諦。亦名有量四諦。界内亦名之
義。其邊不無。凡得名有由。見父爲子。
*見子爲父。望兄爲弟。望弟爲兄。四名雖
異。其人但一。其人雖一。得名不同。但一人
故。*見父不名父。*見子不名子。*見兄不
名兄*見弟不名弟。勝鬘亦名。深有此意。
汝見分段一邊。不知亦名義。明知。麁食者。
無雨無雷 麁食者曰。又彼所引思益經文。
約四諦理説。不依四諦事説故。彈曰。汝
許依事依理二聖諦。如何不立有作事諦。
有量理諦。汝有作四諦。亦名有量四諦。汝有
量四諦。立分段生死。依名義邊。可立二
聖諦。若不立二種之名。濫渉之失。遂不可
得免。汝思益會。自害極甚哉。又即前門破
無量四諦。無作四諦。如前已説。前陣北走。
豈助此後陣。更示無作無量義。麁食者。引
勝鬘經無作無量四種聖諦。難天台所立四
種四諦。是故。我令麁食者鑑鏡知面陋。汝
云無作四聖諦。亦名無量四聖諦。勝鬘夫人
意。標界外二名。無作推釋尊。無量自分説。
其無量四諦。立滅諦無爲。非是安立餘。所
以得知初標無作四聖諦。當知。無作苦。無
作集。無作道。無作滅。約此四諦。豈可得爲
三諦有爲。滅諦無爲。無作四諦者。苦集滅道。
倶常倶依。但依轉變。名爲四諦。若約無作
四聖諦。尚執三諦爲有爲。可爲無作一聖
諦。不可爲無作四聖諦。無量四聖諦。三諦
有爲法。俗諦皆虚妄。有爲四智。佛門外牛車。
分滅諦名無爲。當知。別教之證道。即同
圓初住。勝鬘經中。四種四諦名。分明已説竟。
有作有量。無作無量。得名有以也。但能説
夫人。義推釋師子。陳説自分解。是以。靈山
盛集中。無問説内證。五甚五智。開衆生心。
因相果相。皆同實相。天親所示因果之相。是
則無作四諦。妙法十如是。華嚴十法界。皆
悉因果法。即是四聖諦。汝未得見聞如是
義。邪推勝鬘四聖諦耳
洗除三諦四教僞難
麁食者曰。彼云。三諦所詮理者。三諦名義。具
出瓔珞。仁王二經。一有諦。二無諦。三中道
第一義諦。所言有諦者。二十五有世間衆生
妄情所見。名之爲有諦。亦名俗諦。亦名世
諦。二無諦者。二乘出世之人所見眞空。無名
無相。故名無諦。亦名眞諦。亦名第一義
諦。三中道第一義諦者。遮二邊故。説名中
道。遮凡夫有邊。遮二乘無名。無相空邊。是
名爲不二理。目之爲中諸佛菩薩之所證
見。今破云。此説非理。違理教故。仁王説。
若有若無。皆是世諦。瓔珞經釋五地云。佛
子。五入法界智觀。所謂十六諦。有諦無諦
中道第一義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乃至如
來智諦。元曉師釋云。有諦無諦。倶是世諦。
約世俗諦。分作有無。爲顯此性倶名無
實。言名者。但假施設。是假有義。立爲有
諦。言無實者。實無法體。是畢竟無。立爲無
諦。準此言之。有諦無諦。倶當汝所立凡夫
所見。而如何別分約凡夫二乘所見。曉云。
第三諦者。謂眞如理。離有無相。故名中道
第一義諦。解云。眞如妙理。離四句故。
離有無相。一有。二無。三亦有亦無。四非有
非無。汝所立第三諦。但離初二邊。非離後
二邊。故亦非理。又曉云。此經十六諦。爲顯
菩薩具二種智。謂如實智及方便智。在前七
諦。顯如實智。其後九諦。顯方便智。準此言
之。十六諦。倶是菩薩之所證見。何汝妄以
初諦。配凡夫所見。次諦*約二乘所見。第三
諦當佛菩薩所見。又彼經中。具列十六諦。
何故以初三諦。*約四教所詮。餘十三諦。不
配四教。此有何所以。若配四教者。何故不
説。若不配四教者。彼所立四教。攝法不
盡。如何足學 彈曰。此説不爾。不得經
意故。仁王經云。第一義中。常照二諦化
衆生。乃至云。若有若無者。即世諦也。以三
諦攝一切法。空諦色諦心諦故。我説一切
法。不出三諦已上
經文
 解云。凡夫法。二乘法。諸
佛菩薩法。皆悉攝盡此三諦者。第一義諦中
三諦。非是各別之三諦。汝以仁王若有若無
文。相配瓔珞十六諦。都不了他宗。都無論
莊嚴。今示其不相當。仁王經三諦者。第一
義中之三諦攝一切法之三諦。經文分明。説
空色心三諦。相符瓔珞三。其經文第十回向
云。佛子。十以自在慧。化一切衆生。所謂
中道第一義諦。般若處中而觀達一切法而
無二。其觀慧轉轉入聖地。故名相似第一
義諦觀。而非眞中道第一義諦觀。其正觀者。
初地上有三觀心。入一切地。三觀者。從假
名入空二諦觀謂已具二諦
非直有諦也
從空入假名
平等觀。是二觀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
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進
入初地法流水中。名摩訶薩。聖種性。無相
法中行於中道而無二故已上
經文
元曉師云。爾
乃六性六忍。綜八會之廣要。三觀三諦。貫
六百之玄宗。又釋三觀云。言從假名入空
*二諦觀者。謂遣假有而趣眞空。故言入
空。趣空之心。即存空相。空相對有名二諦
觀也。從空入假名平等觀者。謂遣空相而
趣假有。故言入假。趣假之心。即不存有。
所以然者。爲遣空相故心趣假。先已遣
有。故不存有。遣空亡有名平等觀。未
空有平等之相。故是相似第一義觀。故言
是二觀方便道。此觀正在第十回向也。因是
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
者。是第三觀。名眞中道。正在初地通達位
中。言二空觀者。擧前二觀。初觀遣有。次
觀遣空。是故。名二空觀。因二空觀以亡空
有。而亦不取平等之相。故能雙照二諦。道
理如是名爲眞中道觀。當知。二諦即是中
道。故入中道雙照二諦。是義云何。如上文
言。因縁集故謂之有。非曰有是有。因縁散
故謂之無。非曰有是無。當知。非有是無。
故眞融爲俗。非有是有。故俗融爲眞。因縁
所生義滅非生。滅諸生滅義是已上
疏文
 解云。
天台三諦。對此三觀攝一切法。汝不了他
宗。以十六初三。僞難此三諦。豈可論議者
哉。又汝見瓔珞十六諦。不案三觀三諦文。
何取五地十六諦。僞難十向三諦義。能難所
難。相違不當如天與地。又汝。云眞如妙理
離四句故等者。此何等四句。單四句。複四
句。具足四句。不可説四句。汝立眞如。雖出
單四句。未離三四句。又汝云三諦但離初
二邊。非離後二邊。故亦非理者。此亦不爾。
山家所立之三諦。約中道義立。三諦能攝
三乘及凡夫。汝取十六諦。僞難三諦義。是
故。妄配凡夫失。次*約二乘失。第三配佛失。
都不相當。又餘十三諦不配難。配四教者不
説難。四教攝法不盡難。皆悉虚僞難
洗破約二諦明四教所詮理垢
麁食者曰。彼云。二諦有二種。一理外二諦。二
理内二諦。若眞諦非佛性。即是理外之二諦。
眞即佛性。即是理内二諦。此説非理。所以者
何。就理外二諦。申難云。世諦虚妄。虚妄之
法是在理外。是且應爾。眞諦即理。何言理
外。就理内二諦。申難云。眞諦即理。是言理
内。且應爾。世諦顛倒。顛倒之法不應道理。
而何云理内。又世諦俗。其體虚忘故。不應
論事之内外。眞諦即理故。不應説理之内
外。又諸經論中。無有處説理外二諦。理内
二諦。何任自情。妄施説法名。又約佛性
説理之内外。此亦不然。佛性與理。無二無
別。何更須分別内外 彈曰。此難非理。所
以者何。汝未知内外。以立互爲難故
麁食者。就理外二諦。申難云。世諦虚妄。虚
妄之法是在理外。是且應爾。眞諦即理。何
言理外 彈云。此亦非理。三乘同座理。一
往似眞理。二往皆虚妄。唯如來所證如來藏
之理。眞實不虚妄。如汝申難者。三乘權
無眞諦。一乘實無俗諦。若許化城理。豈不
寶處外。汝不簡兩眞。亦不簡二俗。僞作互
爲難 麁食者又云。就理内二諦。申難云。
眞諦即理。是言理内。亦且應爾。世諦顛倒。
顛倒之法不應道理。而何云理内者 彈
曰。此亦不然。汝未知理内俗。摩訶迦葉。聞
緊那琴。立舞難止。天冠問曰。汝等迦葉。已
斷煩惱。亦證無學。何如嬰兒舞。迦葉答曰。
今聞大士琴。都不能忍止。豈不迷理内俗
哉 麁食者又云。世諦俗。其體虚妄故。不
應論事之内外。止其眞諦即理故。不應
説理之内外。彈曰。此亦不爾。汝不簡中
眞理故。亦不簡麁細事故 麁食者又云。
諸經論中。無有處説理外二諦。理内二諦。
何任自情。妄施設法名者 彈曰。此亦非
理。一向求文字證故。相傳云。明者貴其理。
暗者守其文。豈不麁食者哉。且示一文。令
悟深義。言理外二諦者。二乘等分齊也。故
法華經云。猶在門外。止宿草菴。豈不理外
哉 又云。約佛性説理之内外。此亦不
然。佛性與理。無二無別。何更須分別内
外者 彈曰。此亦不爾。佛性多種故。理内
佛性常住無爲。是以佛性爲能照。法性爲
所照。一體二用。自外所立有爲佛性。并人
無我理。有名無實。望分段生死。有名有
實。得自果故。望變易生死。有名無實。
滅去化城更向寶處故。又約佛性陳一
難。汝言佛性與理無二無別。行性佛性。
法爾種子。應得與理無二無別。若爾應
非有爲佛性。若非有爲佛性。五*性可遍
有。若五*性遍有。趣寂二乘。畢竟無*性。皆
悉可成佛。若不遍有。與理可別。若有與
理別。理外佛性。豈不虚妄。此義微細。佛性
章中示義門。汝罵聖罪。無根波羅夷。塵劫
難免
洗除一諦所詮理僞垢文
麁食者曰。彼云。所詮之理。即是一諦之理
也。何等名爲一諦。諦名審實。審實之法即
是不二。豈有三諦二諦。皆名審實。今明眞
俗説爲諦者。但是方便。實非諦也。此亦不
然。所以者何。眞俗二諦。各有二種。一相用。
二體性。且如俗諦。審實不謬。此是俗用。眞
諦審諦不謬不虚。此眞相用。出俗諦體性
者。顯揚論説謂。所安立瓶軍林等。我有
情等。如涅槃説。有名無實。如我衆生乃至
旋火之輪。及名句等五種世法。是名世諦。
出眞諦體性者。瑜伽論説。謂非安立一眞法
界。涅槃亦言。實諦者即是如來虚空佛性。今
汝所立一諦。與此經論。其相乖返。何者。俗
審實俗而不謬。眞實審眞而不謬。審實相
用。雖實相似。而虚實既別。何名一諦。又相
用雖實相似。而體性各別。何名一諦 彈
曰。汝云。眞俗二諦。各有二種。一相用。二體
性。且如俗諦。審實不謬。此是俗用。眞諦審
實不謬不虚。此眞相用。乃至五種世法。是
名世諦。一眞法界。虚空佛性。是眞諦性。乃
至云。相用雖實相似。而虚實既別。何名一
諦。又相用雖實相似。而體性各別。何名一
諦者。此説非理。違涅槃經故。經云。爾時文
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所説世諦。第一
義諦。其義云何。世尊。第一義中有世諦不。
世諦之中有第一義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諦。
如其無者。將非如來虚妄説耶。善男子。世
諦者即第一義諦。世尊。若爾者則無二諦。佛
言。善男子。有善方便。隨順衆生。説有二
諦。明知。不即二諦。有善方便。隨順衆生
説二諦相。即是一諦。不失二諦。常爲一諦。
汝執方便二諦。驚疑一諦義。將非魔作麁
食者哉。顯揚。涅槃所説俗諦。世人所知。瑜
伽所説一眞法界。隨機未即。涅槃所引虚
空佛性。見一斑耳。未足定體
    彈麁食者謬破四教位章第六
夫七賢七聖。小乘次位。十聖三賢。大乘階級。
共十地。大小倶遊。六即七位。一乘妙位。今
麁食者。不別三祇於大小。令同直道於歴
劫。善知識魔。不公更誰。内護外護。仁王所
説。五忍之道。何可不愼。今爲守護國界主。
直彈麁食似破義。云爾
  洗除三藏教菩薩位僞垢一
 洗除通教位僞垢二
 洗除別圓二教位僞垢三
洗除三藏教菩薩位僞垢一
麁食者曰。彼云。釋迦菩薩。初値釋迦至寶
髻佛。滿初僧祇。從此常離女身。此是外凡。
五停心。總別念位。從尸棄至燃燈佛。名第
二僧祇。此是煗法。次從燃燈至毘婆尸佛。
爲第三僧祇。此是頂法之位。若過三祇。百
劫種三十二相業。此竝下忍位也。次入補
處。從生都史。乃至降魔已。樹下安坐即中
忍。次一刹那入上忍。次一刹那入世第一。
發眞無漏。斷惑證果。十力四無畏等。皆成
就名佛。今謂不爾。都無有經論誠文。以菩
薩三僧祇位。配小乘七方便位 彈曰。此
難不爾。多有過失故。何者。汝云。都無經論
誠文。以菩薩三僧祇位。配小乘七方便位
者。此亦不爾。自不了他宗。僞構似破故。
菩薩三僧祇。多有行位故。今此三祇者。婆
沙。倶舍。大智論等所説小乘當分行位。全不
同本業。仁王。十地經。梁攝論等所説行位。
所以者何。發心修行。斷惑脩證。入見道義。
地前地上。全別不同故。設一兩名字。雖有
相似。而轉濟轉滅。不相似故 麁食*者
云。亦釋迦佛。示現生於王宮滅於雙林。是
雖二乘凡夫能化之相。而昔三祇之所修行。
與眞實菩薩。行同不異。云何二乘七方便行。
以配菩薩三僧祇 彈曰。此亦不然。大小
雜亂故。又此小乘宗安立三祇。龍樹所破。慈
恩不用。汝何輒説行同不異也。都無所説。
經論誠文。以小乘安立三祇菩薩行。同大乘
安立無相六度行 麁食者又云。法華方便
品中。説八種甚深云。釋迦佛。昔三僧祇中
所修行。皆悉攝八種甚深盡。二乘不能知。
故名甚深。行既不共二乘。如何彼位
二乘名 彈曰。此亦不爾。不了他宗故。何
者。山家安立四教位。四種菩薩。各定位。何
假二乘位名。爲一乘之位。夫取三僧祇位。
寄二乘之位者。爲示二乘凡夫等能化釋
迦方便相。不爲示現大乘等菩薩。十地修
位 麁食者又云。又彼二乘七方便位。
配攝菩薩三祇。彼二乘十六聖果。何位中攝。
若言佛果攝者。此亦不然。高下不同。斷惑
亦別。如何總攝在佛果位。若二乘聖果。攝
在佛果位者。醍醐喩佛果不極成。以醍醐
無垢。喩佛果淨故。二乘餘惑。不合醍醐
故。若言二乘聖果。不攝在佛果位者。二乘
七方便位。應不攝在菩薩三僧祇位。便違
自執者 彈曰。此攝位難。都無道理。何者。
以七方便位寄三僧祇位。爲示能化相。何
不了此意。互爲大小攝也。當分喩醍醐。無
違自執
洗除通教僞垢二
麁食者曰。彼云。約通教判位。即是乾慧等
共行十地。一乾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
見地。五薄地。六離欲地。七已辨地。八獨覺
地。九菩薩地。十佛地。初乾慧地是十信位。此
外凡夫位。種性地即十住。十行。十回向位。
八人地。見地即初歡喜地。薄地向即離垢地。
果即發光地。離欲地向即炎慧地。果即難勝
地。已辨地向即現前地。果即遠行地。獨覺地
即第八不動地。菩薩地即是第九善慧地。第
十法雲地。佛地即佛果位。此十地中。前之七
地三乘共行。後之三地唯自乘行。不通餘
乘。今謂不爾。無據處故。如彼分別。即五十
位。若爾。別教圓教。有何差別。更立四教。
如彼分別。乾慧等七地。是三乘共行。後三地
唯自乘行不通餘乘者。何名通行十地
彈曰。汝無據處故者。蓋誑言焉。乾慧等十地
者。大品經等説。大論等所釋。三乘共行地。漢
地諸宗皆共許。此間會津。何不許哉。又其第
十地。亦名法雲。明知含別。是以。依附智論。
寄別教位。何無據處。何無據處哉。若欲
知此位。披大品經。覽大智論。汝倦廣文。僞
難正義。汝宗疏師。已許通三也。然獨菩薩
五十位。全不同共地。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八
義全別故。又彼共十地。示三乘極位。七共。三
不共。又其初七地者。不爲獨聲聞。亦三乘
人共也。教理智斷行位因果。七地共行。但約
多分故。名通教十地。四教之義。上章不傾。
四教之位。寧得不立哉 麁食又云。當知。
初七地是聲聞十地。第八地是即獨覺十地。
第九地即是菩薩十地。第十地即是佛十地。
此顯乾慧等十地中皆悉攝三乘十地盡。故
名三乘共行十地。非謂一一地皆通三乘自
分地。故名三乘十地。然菩薩兼知上下地。故
大品經。云皆修皆學。而二乘地。非菩薩所
求。故云而非取證。然佛地。是菩薩所求。故
云皆修學而取證。何以得知三乘各別有
自分地。證契經説。有四種十地。一聲聞十
地。謂住三歸行地。隨信行地。隨法行地。善凡
夫地。學戒地。第八人地。須陀洹地。斯陀含
地。阿那含地。阿羅漢地。二獨覺十地。謂衆
善資地。自覺深縁起地。聖諦地。勝深利
地。八聖道支地。知法界虚空衆生地。證滅
地。六通性地。入微妙地。習氣薄地。三菩薩十
地。謂極喜地等。四如來十地。謂一甚深難
知光明智徳地除細習氣
得自在故
二清淨身分威嚴不
思議明徳地轉正法輪
顯甚深義
三善明幢寶相海藏地
説聲聞戒
顯三乘故
四精妙金光功徳神通智徳地設八
萬法
伏四
魔故
 五火輪威藏明徳地邪異法
伏惡行故
六虚
空内清淨無垢炎開相地示六神通
無邊事故
 七廣勝法
界藏明界地爲諸菩薩
顯菩提故
八最勝普覺智海藏能
清無垢遍無礙智通地 爲諸菩薩
授記別故
九無邊億
莊嚴回向能照明地爲諸菩薩
現方便故
十毘盧遮那智
海藏地爲諸菩薩
説諸法故
 彈曰。汝共行十地攝四種
十地。都無道理。又無教證故。若約總別
立諸位者。都無經論説此相攝。又違理趣
經故。其經文者。先説歡喜等。後説乾慧等。
豈繁重説同位哉。又三乘共行十地名。汝釋
名相攝。都無道理。何者。三乘共行者。約行
名共。若約位名共。應言三乘共位。何以
共行名別位共位釋哉 麁食者又云。菩薩
兼知上下故者 彈曰。此亦不爾。不謂三乘
共知故 麁食又云。二乘地非菩薩所求故。
而非取證者 彈曰。此亦不然。彼共行十地
不小乘位故。天家之門小人通。小人通故
不小門。是共十地亦復如是。菩薩位中。行
小乘行。小乘行故不名小位。大品經中。大
正小傍。智論釋亦同。又佛地法雲名異義同
故。又所引證契大乘經。日照三藏譯。與闍
那耶舍譯大乘同性經同本異譯。其四種十
地。符契四教人。故大涅槃經云。善男子。觀
十二縁智。凡有四種。一者下。二者中。三者
上。四者上上。下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
故。得聲聞道。中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
見故。得縁覺道。上智觀者。見不了了。不了
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者。見了了故。得阿
耨多羅二藐三菩提道。以是義故。十二因縁
名爲佛性。佛性者即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
爲中道。中道者即名佛。佛者名爲涅槃已上
經文
明知。下智安立聲聞十地。中智安立縁覺十
地。上智安立菩薩十地。上上智安立如來十
地。依此四智。安立四教。出分段生死者。
立三僧祇行。三藏教佛位。出分段死者。亦
立共十地。通教菩薩位。出二種死者。立三
僧祇行。歴劫菩薩位。二死即涅槃立大直道
行。圓教菩薩位。十二因縁即佛性。即第一義
空。即中道。即佛。即涅槃。誰聞者不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除彼不肖麁食者耳
麁食者曰。理趣經云。清淨觀地。種*性地。第
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辨地。獨覺地。
菩薩地。如來地。疏云。明三乘位。初二地中。
略有二釋。一云。淨觀地在解脱分位。及前
三善根。種*性地唯在世第一法。故婆沙云。
有説。種性地法。亦可説有退。二解云。淨觀
地唯在解脱分位。未爲諦觀。種*性未定。
但淨修心。觀身受等。故名淨觀。種性地通
在四善根。煗等位中。種*性方定不可轉故。
第八地謂預流向。從阿羅漢向前數故。即
住見道前十五心。具見地者謂預流果。此位
具足十六故。薄地謂一來。於欲界九品
惑。已斷六品故。離欲地謂不還。決定全離
欲界惑故。已辨地者謂阿羅漢。我生已盡。
所作已辨故。餘之三地隨名釋義 彈曰。汝
義不爾。賛意別故。理趣經述讃中卷云。自
下第二明勝義位。於中有二。初大乘位。
後三乘位。此即初也。但明因中菩薩十地。
一極喜地。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
他。生大喜故云云。已上
大乘十地位
 淨觀地者。此即第
二明三乘位。乃至云。前唯一乘。今通師弟
長短作説。故十地別。明知。大乘位外立三
乘位。三乘共行。如上分別。今此淨觀地等。
明菩薩句義。已共般若意。豈隔二乘哉。彼
極喜地等不共般若。又獨菩薩法。不共二
乘。故疏師寄七方便者。約大乘行位説。二
乘共位。何判初七爲聲聞。第八一地爲獨
覺。第九一地爲菩薩。第十一地爲如來哉。
違教之失。具出上章也
洗除破邊主別圓二教位僞
麁食者曰。彼云。別教位地。用瓔珞經五十二
位。仁王經五十一位。且瓔珞經五十二位者
一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回向。五十地。
六等覺。七妙覺。初十信心即是外凡夫。別教
乾慧地也。十住已去三十心位。即内凡夫。十
住約別教。義推如煗法。十行者如頂法也。
十迴向者如忍法。世第一法也。次十地入
別教四果聖位也。別教三十心位。斷界内
結盡。即伏界内無明。至回向後心初地。方
發眞智。斷無明一品。乃至斷十品。名爲十
地。等覺後心。斷無明盡。妙覺無斷。若圓教
所明。從初隨喜心五品。修一心三觀。入十
信位。斷界内惑盡。即伏界外無明。十住初
心。即發眞智。斷無明初品。從此四十心。皆
斷無明。至等覺後心。無明方盡。妙覺無斷。
從初隨喜五品者。以法華分別功徳品末。
明本迹流通。滅後五品。聞經轉説。起觀行
成。以爲凡地之首。經云。又復如來滅後。若
聞是經。而不毀呰。起隨喜心。從會而出。聚
落田里。爲父母宗親。隨力演説。如是展轉。
至第五十人。聞而隨喜。其福復勝教於四
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衆生令得阿羅漢。
百千億分。不及其一。則初隨喜品也。經云。
何況讀誦受持之者。即第二品也。經云。若
有受持讀誦爲他人説。即爲第三品也。
經云。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
忍辱精進一心智慧。是兼行六度。即第四品
也。經云。若人讀誦。爲他人説。復能持戒。忍
辱無瞋。精進勇猛。得諸深定。智慧問答。則
是具行六度。第五品也。此等五品。竝是外凡
夫位。從此五品。次入十信位。上根利智。聞
圓教詮因縁即中道。無作四諦理。即便信解。
若知涅槃即生死。是爲無作之苦諦。若知
菩提即煩惱。是爲無作之集諦。若知生死
即涅槃。是爲無作之滅諦。若知煩惱即菩
提。是爲無作之道諦。只以非生死。非涅槃。
非煩惱。非菩提。是一實諦。一實諦即是無
作四諦也。即是入十信。具六根清淨。即是
十信。次入十住。破十品無明。證圓佛性。開
佛知見。次入十行。更破十品。示佛知見。次
入十回向。更破十品。悟佛知見。次入十地。
進破十品。入佛知見。竪論雖爾。横論一一皆
具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次破一品入等
覺。後破一品入妙覺。妙覺無上。無所復論。
始終理等。故名爲圓。約事仍殊。乃分諸位。
今謂不爾。別圓二教。所依位地。名數不殊。
何縁分二。唯斷惑義。雖稍殊別。而彼不極
成 彈曰。汝難不爾。未知位義故。夫寂滅
眞如。都無地位。但依斷惑故。安立次位也。
何許斷惑別。而不許次位異哉。斷惑義已
別。何得不極成 麁食者又云。若言生死
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是圓義分齊者。難云。衆
生即佛。何須更修道。愚癡即智慧。何須更
求智。又有經云。婬欲即是道。瞋癡亦復然。
又寶積經云。供養貪即供養如來。瞋癡亦
復然。依此等文。建立圓教宗。即作如文取
義故。像法決疑經云。經文取義。是人此三
世佛之怨。又彼所立圓宗。唯依平等法界一
味眞如而説。故説煩惱即菩提。又本清淨涅
槃。一切乘生。凡聖倶具足。故説生死即涅
槃。如水體性常寂不躁。而風縁所鼓。波躁
相起。彼波相。豈異水性。眞如體性。常住寂
靜。無明之風所撃動。而六道波有起。無明風
斷。即六道波隨亦寂靜。依此義説涅槃即生
死。此則中主。立攝相歸性門。何更立別宗
 彈曰。汝今安立圓教依經。此都不爾。汝今
未了知圓宗正依經故。今山家所傳圓教
宗依經。正依法華經及無量義經傍依大涅
槃。華嚴。維摩。方等般若。甚深諸大乘所説圓
教。文殊問般若。般舟。大方等。請觀音。虚空
藏。觀普賢。遮那一切。説圓等諸經諸論等。先
開三權教。後會一實經。汝何輒判此他宗。僞
送如文佛怨失。三藏教四門。攝小乘教盡。
小乘有門阿毘曇。小乘空門成實論。亦有無
門昆勒論。非有無門旃延經。通別及圓教。各
四門攝教。安立無窮盡。正依圓教汲利根。
傍依諸經引五乘。夫諸大乘經中所説即是
文。其義甚深。故依貧女寶藏。安立六即位。
諸大乘經中。婬欲即是道。瞋癡亦復然者。非
是婬欲相。即是爲菩提。唯觀婬欲性。即是
爲菩提。是菩提六即。彼未發心位。理即是菩
提。得聞理即教。名字即菩提。對境觀貪性。
觀行即是菩提。得六根清淨。相似即菩提。斷
一品無明。證一分眞如。初發心以上。等覺已
四十一地位。分眞即菩提。究竟妙覺位。究
竟即菩提。依涅槃經中貧女寶藏喩。安立六
即位。他家資糧位。寄配名字即。他家加行
位。寄配觀行即。他家通達位。寄配相似即。
他家修習位。寄配住行向十地及等覺。他家
究竟位。寄配究竟即。是法門。雖造開皇年。
符契顯慶譯。他家種性位。寄配理即位。他
家意。五位從已發心立。山家立六即。加未
發心位。五六雖増減。名義稍相似。但圓融相
即。法性法門。義全不相似耳。豈煩惱即菩
提。專作諸惡業哉。法性相即義。廣説自家
書。恐煩更不道。又諸法無行經。大寶積經。
像法決疑經等文。傍引其文句。證成圓融
義。非是如文取義造作惡業。又汝引水波
喩。同攝相歸性。此説不理。所以者何。理智
各別。本來不融。水波相即。寧助汝義乎。麁
食者。汝所立攝相歸性門。其名似好義不
足。能攝所攝。不相即故。立一分師。多有道
理。一乘獨圓。動靜無礙。豈唯法界寂滅乎。鏡
像圓融義。非口決不解。師師相承。良有以
也 麁食者復曰。又彼約住行向地。立開示
悟入。經云爲令衆生。開佛知見。故不屬佛
果位。此亦不爾。法華論作四番。釋開示悟
入。第一番約佛果位説。第二番依菩薩説。
第三番依凡夫説。第四番依聲聞説。汝所
立開示悟入不當四番。故今不用 彈曰。
汝作論釋。都不應理。背自宗義故。慈恩疏
云。開者出生顯證之義。攝釋云。疏言開者出
生顯證之義者。開屬衆生。衆生證一圓果
故。有義。爲衆生説佛性。名之爲開。此釋。
開者即屬如來。開闡解釋佛性義故。議曰。
若依經本。本疏爲優。故經文。云欲令衆生。
開佛知見。故知。開者屬於衆生。汝何一向
約佛果位説哉。天台之疏。竝取佛與衆生。
仰經順論無違背。今示正義。開悟衆生。天
台法華文句云。法華論云。一無上義。除一切
智。更無餘事。如經開佛知見。爲令衆生。得
清淨故。出現於世。二同義。聲聞辟支佛。佛
法身平等故。如經欲示衆生。佛知見故。出
現於世。佛性法身。更無差別故。三不知義。
謂二乘人。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如經欲
令衆生。悟佛知見。出現於世。四爲令證不
退轉地。現與無量智業故。如經欲令衆生。
入佛知見故。論言次第。初開佛知見爲無
上。次示三乘同有佛性法身。雖明佛知見
無上。但恐佛獨有。故第二明三乘同有。雖
三乘同有。而二乘不悟知。示其令知。雖
知而不得不進。故第四令得不退。又一
番約菩薩。開如前。示者諸菩薩有疑者。令
知如實修行故。悟者未發菩提。令發心
故。入者已發菩提心。令入法故。第三番約
凡夫。開如前。示者示其有法身佛性故。悟
者令外道衆生覺悟故。入者令入大菩提
故。章安云。今師作四解不乖論。論句句
釋。今一句作四釋。論明證不退轉地。今作
四位釋。論如來能證實。今作四智釋。
論明同義。今作觀心釋。論明不知究竟
處。今作四門釋。今釋顯實。無量法皆一也。
麁食者。論作四番釋。初約佛果位説。天台
疏云。諦境不可知見。約於智眼。乃能知
見。二智四眼不能知見。唯一切種智佛眼。
則能知見。經云爲令衆生。開佛知見。不論
佛果自知自見。若偏語佛果。即失衆生。若
語衆生。則無佛知見。故不可偏取。三教行
人。雖是衆生。未有佛眼佛智。故不能知
見實相。圓教四位。亦是衆生。又分得佛眼
智。則衆生義成。知見義亦成。故寄此四位
以釋理一。如瑞相中天雨四華。表萬善
歸得入四位。乘四位華。以趣佛果。故約位
顯理也。開者即是十住。初破無明。開如來
藏。見實相理。何者。性得之理。而爲通別兩
惑之所染著。難可了知。初心能圓信。圓受
圓伏。而未能斷。不名爲開。内加觀行。外
藉法雨助。破通別惑藏。顯出眞修性得。知
見朗然開發。如日出闇滅。眼目有用。故名
爲開。縁修破惑。故名使得清淨。仁王云。入
理般若名爲住。住於十住。小白華位也。示
者惑障既除。知見體顯。體備萬徳。法界衆
徳。顯示分明。故名爲示。即是十行。大白位
也。悟者障除體顯。法界行明。事理融通。更
無二趣。攝大乘師云。如理智。如量智。今理
量不二。故名爲悟。即十迴向。小赤位也。入
者事理既融。自在無礙。自在流注。任運從
阿到荼。入薩婆若海。如攝大乘師云。如理
如量。通達自在。如量知見。能持衆徳。如理
知見。能遮諸惑。即是十地。大赤位也。然圓
道妙位。一位之中。即具四十一地功徳。只
開即具示悟入等。更非異心。但如理知見。
無有分別淺深之相。欲顯如量知見。故分
別四位耳。發心異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
心難。既云難易。即知初心與畢竟心。應有
明海淺深之別。猶如月體初後倶圓。而有朔
望之別。四位知見。皆明照實相。而説開入
之異耳云云 記曰。法華論云。引論釋也。論
有三文。初約三乘。意令二乘與菩薩乘同
得同有。於中先引論。次論言下。解釋論意。
云次第者。與今解釋。次第不違。準論文
意。初以無上爲開。論文又云。佛知見者。如
來能證。如實知彼義故。經文既云爲令衆
生。若唯佛證。何以。乃云爲令衆生。故非今
釋。義不可通。第二句示同有無上。初論文
但云二乘與佛法身同等。故此釋中言三
乘者。不獨菩薩。故以菩薩合二乘釋。即
是三乘法身同佛。第三句者令知無上。即
是悟也。第四句者證無上故。名爲不退。證
只是得。即入初住。論意。以前三句。共令得
入初住位也。初開者。指所知見爲無上。
次示此境同有。次令悟同有。次令入此境。
故云不退。既先約二乘與菩薩同證。故知。
經意先在二乘。是故。論文不簡定性。況論
云未熟。即當熟也。當非不故。不得云無。
次約菩薩者。驗知。菩薩與二乘須會。若
不須會。何故。別立一釋同乘耶。釋初
句中。論無別釋。今云如前者。與二乘人
同得耳。鈍同二乘。良有以也。故知。爾前
非無上也。釋示中。云菩薩有疑。令知如
實。故知。爾前挾疑非實。疑通會別。理不
應然。若不被會。豈知如實。況知如實。
仍須修行。釋悟中。云未發心令發菩提
心。若不發心。不名菩薩。故知。爾前得
菩薩名。未發圓心。釋入中。云已發心者
令入法故。故未發者。或指藏通。已發之
言。多指別教。別教知中。雖似已發。不
入證道。故須令入。佛知見言。正簡於權。
當知。三教菩薩。有疑未發。未入眞常。
所以論文。現令菩薩開示悟入。而苦不許。
公違論文。第三約凡夫釋中。論亦不釋
開句。今亦指同初文。故知。凡夫與三乘
同。第二句雖釋。其言全與初二乘中第二
句同。至第三。方異前二釋。故知。凡夫與
三乘人。同有法身佛性。故下二句。凡夫與
三乘別者。以外道計常故。一切衆生。未知
菩提故。既凡夫。別一番釋。故知。不得
深位釋之。故釋悟句。云令覺悟。入句令
入菩提。當知。凡夫不知不覺有無上
法。亦未曾發菩提之心。而皆云與三乘同
也。故知。三番。人異義同。是故。初句皆可
義同。次釋菩薩第二句中。云令知如實。如
實只是法身異名。此亦言異義同。第三句對
二乘不知。故云令知。對菩薩已曾發心。令
更發心。對凡夫令異外道。亦令外道悟
故。此則義異意同。第四句中。對二乘退大
云不退。對菩薩已發未入。故云入法。對
凡夫未曾發故。直云大道。當知。只是一
佛知見。爲令此等人異開同。故知。擧三
乘及以凡夫。收機罄盡。咸曰衆生。凡收
六界。三乘對實。即十法界釋。若約所趣。
唯一佛界。即佛界釋。約位通唯在佛界。故
佛界對九復成離合。況論釋四句。與今位
等四釋義同。論句句釋者。論三釋中。句句別
釋。今於初釋。乃離爲四即成三番各有四
釋。但擧二乘。以例餘故。亦是擧難況易。二
乘難故。今初釋者。先屬對論文。初以證不
退爲四位釋者。即論第四句。既云不退。即
開示悟入。皆念不退。次明佛所證得爲四
智釋。即第一句。論云。除一切智。更無餘事。
次以同義。即第二句。論云。二乘法身。平等
更無差別。若無觀心。云何知同。次以不知
究竟處者。即第三句。處是所通。二乘不知。
今爲令知。知即是門。門爲能通。故作四門
釋也。二乘既然。菩薩凡夫。例皆如此。是則
三類。皆須圓教教門。以爲能通。入觀修
智。方能到位。知見佛境。若作餘釋。爲令
之説徒施。佛之知見何在。故一家釋義。依經
順論。契行得理。佛出世意。豈不然乎。今
釋佛意。寧可乖耶。若深張地位。凡夫非冀。
若除二障。方明開者。則示第三。皆在佛地。
此教尚非地前之分。何益凡小者耶。今山
家釋。苞括論義。令分明經文。汝今不肯用
者。爲不識六和耳 麁食者云。又彼所
立之十信以前之五品位。是臆説故。此亦不
用。又彼云。十信以前。名圓賢位。從十住以
上四十二位。名圓聖位者。此亦不然。初地
以去名聖位。是實應爾。以得無漏智。證眞
如故。十迴向以前。猶是凡夫。未得無漏智。
未證眞如。何名聖位。若言約漸悟菩薩
説者。此亦不爾。違自宗故。不圓教之菩
薩故 彈曰。五品之位。不但天台獨立。亦
自毘婆尸佛時。講妙法華經。光宅雲法師。
立此五品位。若依普賢菩薩行法經。影略
攝在初信位。若依妙法蓮華經。六根淨前
立五品。彼六根淨位。當仁王鐵輪。此豈獨
天台臆説哉。汝但設臆説難。若爾。文下義
推。皆可臆説也 麁食者云。又瓔珞經上
云。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
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
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前。復値諸佛菩
薩。善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
自此七住以前。名爲退分。若不値善知識
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
初會衆中。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
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値惡因縁
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
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
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爲退相 彈曰。汝
難非理。十住有別故。瓔珞本業經。六種性
之位。約別圓入別。説歴劫修行。三賢十地。
地前地上。次第行布。眞應二身。歸三徳藏。
華嚴經十住初發心住位。不相似本業。其華
嚴經梵行品云。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
不由他悟。已十住初住。便成正覺。何不能
立聖位之名。汝執歴劫位。難直道頓位。豈
不違教理哉。仁王經云。十善菩薩發大心。
長別三界苦輪海已上
經文
 是則十信終心。出
分段海。十住之位。何不無漏哉。本業發心。
與華嚴不同。仁王十信。豈同瓔珞哉。諸有
智者。智嚴三藏。賢首法師。大原法師。立十
住位於界外。判三生證於直道。誰者不仰
信哉。但除下愚不移耳。又麁食者所引瓔
珞歴劫修行者。法華之前説無量義所會。退
不退之位。約別教位説。四教之城。難可相
傾。別教之位。何以得遮哉 麁食者曰。又瑜
伽四十七。釋勝解行住云。勝解行住菩薩。
於其三處。有忘失念。一於境界可意。不可
意色聲香味觸法中。或於一時。其心顛倒忘
失正念。二於受生彼彼身中。既受生已忘
失前生。三於所持諸法。久住久説。或於
一時。有所忘失 彈曰。汝所引瑜伽勝解
行住。當法華深信解相。六根清淨位。汝以
義相攝十住十行十迴向。山家以義推於
六根淨位。相攝歴劫次第行。十住十行十迴
向。又十地論云。初一地具諸地功徳。解云。
此一地具上下等一切功徳。依華嚴仁王等
經。十住十行十迴向等。立於界外。若如汝
所立。仁王十信。華嚴初住。爲攝地前。爲當
攝地上耶。若攝地前者。十信出世間。更
還三賢。爲未斷見思故還。爲當大悲利生
故還耶。若大悲之故。立已成失。若未斷惑
故。仁王十信。不可別苦。華嚴初住。便成正
覺。都無所配。強雖引伽耶山頂經四種發
心會釋便成正覺文。然其義不決定。明立
初住位。何送等覺位。又安初地位住行向之
位。分齊不同。故瑜伽唯識等。無三十心名。
華嚴仁王等。不立脱決名。以義相攝位。何
有過失等。法華論釋入句云。令入不退轉
地。解云。不退轉地者。指十地不退。已立十
地名。地前立三賢。釋開示悟文。依直至道
場。釋妙覺究竟。其等覺一位。望上金剛心。
或攝第十地。望下名爲佛。別立等覺位。五
十二位。七位六位五位。開合順機。不可一
例。汝用歴劫伏。輒難直道斷。此義不通哉
 麁食者曰。又釋摩訶衍論云。伏闡提不信
障。得十信位。伏外道著我障。得十住位。伏
聲聞畏苦障。得十行位。伏縁覺捨心障。得
十迴向位。斷異生性障等十障。得十地。準
此等文。明知。地前四十心位。猶是凡夫。猶是
退位。於六塵境。顛倒忘念。何名聖位。若是
藏通別菩薩。非圓教者不爾。彼所立四教。
不極成故 彈曰。汝引釋摩訶衍論。不足
爲誠證。何者。翻譯不分明故。隋唐諸目録。
不載見録故。其眞言字。不相似梵字故。
其義理相違本論故。姚興在秦。眞諦在梁。
秦代筏提譯。已同梁家論。若正義論者。從
秦以降。至唐開元。目録不載。疏師不引。是
以。不足歸信。此論者。大安寺戒明法師。去
天應年中。自唐將來。尾張大僧都。爲傳檢
曰。已勘成僞論。汝何以疑論輒遮華嚴
住。此亦一愚失耳 麁食者又曰。彼云。約事
仍殊。乃分諸位。此亦不爾。違自宗之六即
義故。事即理。何更分諸位。若雖言事即理。
而理事不泯者。是即中主所立性用別論門。
何離此外。更立圓宗。今當知。平等法界雖
無差別。而約能詮門。眞如有二。一在纒如。
二出纒如。約出纒如。亦有差別。故唯證論
云。菩薩於十地中。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
十眞如。依此義理。立五十二位階降差別。汝
豈不許此差別義理哉。若言不許者。便違
教理。若言許者。便違自宗。彼言進退倶爲
自害。彼依在纒眞如而立圓宗。故有如此
失 彈曰。汝説不然。汝未了六即義故。
麁食者所立性用別論門。依能依所依。所望
不同故。一多不融。能所不即。山家六即義。
一多相融。能所相即。性海縁起。即一而六。即
六而一。即一之故。初後不二。即六之故。朱
紫別位。非是汝所執。理事守性。各別相望。
朱紫別位。汝性用門。理事各別。所依之性。
雖不二。而能依之用。階級差別。何以不即
門。得閉相即門。汝此外更立圓宗難者。由
未了知即不即。權實之義。甚微理故。僞設
是等虚妄難。又出纒眞如亦有差別者。其義
不爾。何者。出纒眞如都無差別。斷惑有階。
強立十名。汝迷十名。謂如十別。豈護法弟
子哉。又汝引唯識論。有名濫失。漢地疏師。
必加成字故。魏代唯識陳世唯識。以有名
濫故。汝不加成字。是亦一愚失耳。又修十
行斷十障。證十眞者。約能修能斷能證人
別。有十種之階級。所謂眞如一味海。何有
十階差別位。楞伽阿跋等經云。寂滅何次位。
其謂斯矣 麁食者曰。又彼云。十信以前。五
品弟子。受持讀誦。廣爲他説。論議問答。兼
行六度。此亦不爾。違聖教故。涅槃第六云。
若有衆生。於熙連河沙等諸佛發菩提心。
乃能於是惡世。受持如是經典。不生誹謗。
寶師釋云。此初人是十信以前十千劫。若
能於一恒河沙等諸佛。發菩提心。然後。乃
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愛樂是典。不能
爲人分別廣説。寶師釋云。此第二人是十信
位。若有衆生。於二恒河沙等佛所。發菩提
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正解信
樂。受持讀誦。亦不能爲他人廣説。寶師釋
云。此第三人。是十住位。已上三人。唯受持
耳。若有衆生。於三恒河沙等佛。發菩提心。
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
書寫經卷。雖爲他説。未能解深義。
云。此第四人。是十行位。若有衆生。於四恒
河沙等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
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
爲他廣説。解十六分中一分之義。雖復演
説。亦不具足。釋云。此第五人是十迴向位。
彼所立五品弟子。以次位相。當此經初人。
以解義次。當五人。即是十迴向。何以迴向
人。配信已前。凡地之首 彈曰。此説非理。
所以者何。汝未了達涅槃發心故。其經發
心。約歴劫説。疏師隨經釋以歴劫。何引歴
位。相配圓位。是即未了圓次位失耳
    彈麁食者謬破三教不同章第七
夫妙法草樹。未開増長。大品發心。大乘漸
頓。華嚴初住。法界便成。涅槃心難。佛性頓
位。善財南求。諮圓別於知識。波崙東請。聞
般若於法涌。豈若龍女成覺。示經力於刹
那。淨行踊身。顯佛壽於久遠哉。是故。大乘
智積歴劫難。小乘鶖子五不決。倶不極成
歸龍女。現見南成信經力。麁食何人。背
兩聖不信妙法大直道。今爲中人開此義。
迴心向大成佛道。云爾
麁食者曰。彼云。摩訶衍滿字教門。通論只是
一摩訶衍教。若細尋義理。即有三教。明位
高下不同。其不達大乘。方便實可疑也。故
大品云。有菩薩。從初發心。即與薩婆若相
應。此約通教明入位。亦是法華經。小樹増
長之譬。又大品經云。有菩薩從初發心。即
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衆生。此約別教。
以明入位。即是法華所明大樹増長之譬。又
大品經云。有菩薩。從初發心。即坐道場度
衆生。當知。是菩薩。爲如佛。此約圓教
入位。亦是法華經明一地所生之譬也。今謂
不爾。引發心文。證三教別。不成爲證。伽
耶山頂經。説發心有四。一證發心。謂初
地。二行發心。謂次六地。三不退發心。謂八
九地。四一生補處發心。謂第十地。彼所引
文。薩婆若相應者。是初地以上證行發心。彼
所引文。遊戲神通等者。即八地以上不退發
心。彼所引文。即坐道場等者。即是第十地一
生補處發心 彈曰。汝説不爾。今示正義。
麁食者。引伽耶山頂經四種發心。配三心
云。一*證發心已上
經文
 謂初地麁食
者語
二行發心
經文。但證字不是經
正字。初字可經正字
 謂次六地麁食
者語
 三不退
發心已上
經文
 謂八九地麁食
者語
 四一生補處發心
已上
經文
 謂第十地麁食
者語
 彼所引文。薩婆若相應
者。初地以上證行發心。彼所引文。遊戲神通
等者。即八地以上不退發心。彼所引文。即
坐道場等者。即是第十地。一生補處發心已上
麁食

此會釋。竝心配地。都無道理。汝云初證
發心。不是經文。汝僞加證字。以證配初地。
其山頂經文有十二復次。各有四發心。各十
二第一。同但初發心。都無彼證字。明知。汝
但見疏文。都不勘經。加此證字。誑惑後
學。可恐哉可恐哉。諸有智者。依經取解。
繁不更道。麁食者曰。又引法華二樹。證
三教別。此亦不爾。彼經約二木分別菩薩
位上下。故不成爲三教證。何以知然。彼經
云。諸佛子。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
決定無疑。是名小樹。是初地已前菩薩。又
云。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度無量衆生。是名
大樹。是即初地以上菩薩。得證不退故。又
經云。若諸菩薩。智慧堅固。了達三界。求最
上乘。是名小樹増長。是即初地至七地也。
又云。復有住禪得神通力。聞諸法空。心大
歡喜。放無數光。度諸衆生。是名大樹増長。
是即八九十地也。由此經文。諸疏師。約此二
樹作二説 彈曰。汝難不爾。三草二木。多
有義門。故三草二木。各有横竪。又教理智
斷行位因果。各各不同也。若竪約一乘位。自
位相形。故三草及二木。皆爲一乘因。若横
約各得長。三草二木。各不同。汝偏執歴劫
自位相形。不許別立兩樹菩薩。夫小樹大
樹。同地生。上中下相。各不同。豈得不立三
乘共行菩薩之位。若有共行菩薩位。寧得不
説共若。若有三乘共般若。何得不立
共行教哉。若有共教對不共。必有可得
分二教。何汝不成爲二乎。汝引經云。是
名小樹。是初地已前菩薩。此義一往且應
爾。此通教菩薩。但出分段故。又引經云。是
名大樹。是即初地以上菩薩。此義一往。且亦
應爾。此別教菩薩。期變易死外故。已約
横滋義。大樹獨生地。大樹自受潤。約隨機
之門。何不立別教。又引經云。是名小樹増
長。是即初地至七地。是有二義。若已増長
者約共行地。且應爾。若當増長者此亦不
爾。非經本意故。又引經云。是名大樹増
長。是即八九十地。此亦不爾。經擧已増長
邊故 麁食云。又彼所引一地所生之譬是
圓教。此亦不爾。不知法喩。謬引證文。故
爲不可。一雨者是教。三草二木是所化機。
一地者是眞如理故。彼經云。如來説法。一相
一味。所謂解脱相。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
種智。是即彼所引一地。爾則彼所立四教。即
是一雨。如何別立四教差別。又何以故。屬
眞如理 彈曰。汝不知法喩。謬引證者。此
亦不爾。一地所生喩。譬是圓教理。一雨能
潤譬。況是一圓教。以所詮及能詮。合爲圓
教證。何有不可哉。但隨機之故。教分四種。
隨法之故。四一無礙 麁食亦曰。又彼抄撮
經中處處文。以爲誠證成立四教。且如華
嚴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涅槃云。發心畢竟
二無別。如是二心。先心難。依此等文成立
圓宗。此亦不爾。對法論云。如文取義。此人
有十二種過失 彈曰。又汝引對法論云。
如文取義。有十二種過失。此亦不爾。攝論
云。了義經依文。不了義經依義。今依了義
經。依文立圓。四教何有過失哉 麁食者
曰。又梵網經云。衆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
位同大覺已。何故。汝不引此文 彈曰。又
汝引梵網文。何故不引者。愚哉不檢疏也。
山家作記兩卷。已説圓別義。汝不及博覽
不引此經文者。麁食者少聞失矣 麁食者
云。當知。十住位初發心住發菩提心時。此
心自性。自有覺義。依此義説初發心時。便
成正覺 彈曰。會初發心時文。此亦不爾。
此心自性有覺義者。此覺本有。云何便
成耶 麁食者曰。又有義。三十心。當知。名
別十地因。初發心住是初地因。因中説果。故
説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餘文準此可和會
彈曰。又麁食者云。是初地因。因中説果。故
説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此亦不爾。玄賛雖
會此發心。都無因中説果言。賛主但云種
性發心菩薩因故。故知。汝會同外道也
守護國界章*卷上之中







守護國界章卷上之下
             釋氏最澄撰 
    彈麁食者謬總破四教章第八
夫法華未説。誘引三乘於四教。蓮華開敷。
去來五乘於一轍。機漸教漸。因機漸而先
三。機頓教頓。坐塔中而後一。擧三乘之芭
蕉臂。拒一乘之金剛輪。憐愍麁食摧破苦。
強與不輕佛性記。云爾
洗除如來使所傳四教文僞垢
麁食者曰。彼云。聲聞藏即三藏教也。菩薩藏
即通別圓教也。爲決定聲聞説教名三藏
教。爲退大聲聞説教名通教爲漸悟菩薩
説教名別教。爲頓悟菩薩説教名圓教。今
謂不爾。若爲退大聲聞説教名通教。亦爲
漸悟菩薩説教名別教者。法華應名通教。
亦名漸教。何以故。退大聲聞。即名漸悟菩
薩故。若許爾者。法華不應妙教攝。以爲
退菩提心之舍利弗等説教故。當知。法華
是漸教。非攝圓頓。何以知者。攝論云。爲引
接一類不定種性聲聞。諸佛説一乘。由此故
知。法華是漸教。非圓頓教。法華會中。授佛
記別舍利弗等八千聲聞。是退菩提心類。是
名一類不定種性聲聞。此迴心向大以後。復
轉名漸悟菩薩。非別異類 愍喩曰。法華
應名通教。亦名漸教。何以故。退大聲聞。即
名漸悟菩薩故。此亦不爾。漸悟有多種故。
若爲退大聲聞説教名通教者。謂未開通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