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華文句記 (No. 1719_ 湛然述 ) in Vol. 34

[First] [Prev+100] [Prev]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世無惡不作。説是頌已。問羅云曰。如人
照鏡欲見其面見淨不淨。如是羅云。將
己身業觀於彼淨及以不淨善不善已作當
作。皆當受善惡果報。乃至口意亦復如是。
一一觀察。四大羅漢名。如前。佛勅云。吾法
滅盡然後涅槃。準寶雲經第七佛記十六羅
漢令持佛法。至後佛出方得入滅。彼經一
一皆列住處人名衆數等。故諸聖者皆於佛
前。各發誓言。我等以神力故。弘護是經
不般涅槃。賓頭盧羅云在十六數。却不云
迦葉。本迹中云八種障等者。意云。本住無
障迹示十障。障涅槃者。謂生死障使不
得入涅槃故。即前文中初八番是。一種障
生死者。障使不得至於生死。即第九是。次
被佛勅不得涅槃。故障無餘即第十是。又
前八文障義小異。一二三兼六年在胎。爲胎
等障故云覆障。第四謂宿世常障故云覆
障。第五爲疑所障故云障。第六約父不許
爲父所障故云障。餘準可知。觀心例前者
具如諸文。今應云即假故障涅槃。即空故
障生死。即中故障非生死非涅槃。乃至三
惑。能障三觀所障之惑。有思議不思議等
法華文句記卷第二



法華文句記卷第二
 唐天台沙門湛然述 
次釋少知識衆中。非但不歎又不列名。以
少人知。而云聖與凡等者。釋少知識所以。
凡不測聖故云絶交。非聖全不交凡名
之爲絶。如以凡望凡交者方識。況以凡望
聖理合絶交。交好既絶。豈以識之多少言
耶。特以等者。今聖爲引凡發彼同類。機縁
不等隨類接之。故現少識之迹。以接隱徳
之徒。故不以凡夫能知能識。而判所知所
識位高下也。故言不可以多少之迹失其
本。故不可以多人知識爲本高。以少人
知識爲本下。又不可多知識者爲有實本。
少知識者爲無實本。故知多識少識倶迹而
別有理本。若久本者自有實成。若欲此中
辨四悉者。多少異故世界。隨順物機爲人。
藏名隱徳對治。高下莫測第一義。三藏十
八種學人等者。具如止觀第六記。通教學無
學位兩節判者。前約二乘後約菩薩。又前
約三乘共位。後約獨菩薩位。約別圓中亦
兩節判者。前云功用無功用。即約地住前
後。次具不具即等覺妙覺。初入無功用亦
得名爲無學。但是分得故更約具足。引阿
含意者。爲開第三句義端故也。外人所以
作此問者。汝云羅漢既云無學。何故更須
隨逐世尊。若爾下假問徴起。答中即成第
四句也。凡言學者。爲進斷故。如七反一來
不還皆不復學。若歴果進者義屬前句。況
已所已斷不復更斷亦當第四句也。更加
雙非即五句也。兩教聲聞悉皆如此。四教例
者。通教更約菩薩者。前兩句如前。後兩句
者學無學當地住故。無學學者無學在佛不
可更學。還應退取六地爲無學。出假名
爲學若準羅漢佛亦住於善法。爲無學學。
別圓後位唯不得令佛更有所學。則闕第
三句。準通可知。並以凡位爲第五句。則後
三教並有兩節。皆成五句。本迹中云居滿
字學無學者。別圓兩教皆取未足位。其中不
妨亦有古佛。即是第二節無學人也。又滿
字者。滿通三教簡二從圓。衆生應以半字
學無學。莊嚴雙樹者。初從半字引入圓滿。
即鹿苑示枯方等示榮。爾時已是莊嚴不
二。始行執迹而暗其本。來至法華涅槃方
始顯説。即大經中擧因六人。既見佛性同
於如來。二而不二故云莊嚴。觀心中已立學
無學二句。應更立二句。不縁而縁名無學
學。常如是觀名學無學。對未修者成第五
句。亦可約理爲第五句。亦得三觀各爲五
句。思之可見。約觀爲數中云界如互論。即
具二千者。百界千如但成一千。即十界百
界界界十如。復應更以百如千界。又名一
千。且如十如初後相在則十如爲百。用對
十界豈非千界。此且一往論其單數。若百
如中之千界界界十界。百界中之千如如如
十如。何但界如各一千耶。是則重重無盡不
可數知。將何以爲二千定數。故云不可思
議。諸境皆然且隨便説。故云二千。因縁約
教中並但列數。於義即足不須別求。故前
二文直列而已。若欲義立聞數歡喜生善
破惡入眞。諸教用觀對數解異。即其意也。
擧迹下本迹也。擧迹等者。即此迹法是本法
也。本自有迹故云本迹。非迹無以顯本。此
迹即是本家之迹。非本無以垂迹。故二千
迹中之迹。即二千本中之迹。上下悉然釋妨。
如前多知識中。列尼衆中破舊解云。又復
無文等者。比丘衆末結云。如是衆所知識
故可云多。學無學文末無此結故。故望前
多得云少耳。尼衆二文前無衆所知識之
言。後無可望以之爲少。故云無文。義不
可者。比丘衆約歎徳不歎徳。列名不列名及
數多少。并有結無結。以判多識少識。今尼衆
中但標二衆主名。二人之後但云六千及亦
與眷屬倶。並無結列。豈有六千爲他所識
直云眷屬不爲他識耶。尚不例上藏名
隱徳。豈得云少。大小者。舊呼大小名聞等。
已如前破。又復耶輸此翻名聞。豈得却以
爲無名聞云云二尼並闕約教者。準例合有。
亦應約僧具有四教五味。問。大愛道之名何
故用智度以消本耶。復非佛母何以引佛
母釋之。答。以有智故方能愛道。既愛大
道智度亦大。況凡女人皆能生子。故借淨
名法門之母。令生己心導師之子。數無約
教大意如前。觀解數中以六根爲六千
者。雖借下文法師功徳品文。今此並是義
通初後。若的屬尼衆並是聖位六根。已於
三周得記故。正用華嚴十種六根。表本法
門者。兼本迹義也。耶輸中以子標母者。凡
以子標父母。或以父母標子。皆有徳業
爲他所識者可以相顯。比丘皆然。或云無
翻者。非獨耶輸。一切未翻者多具有翻無
翻。例修多羅等。佛妻者果中説因也。則出
家之時已捨耶輸。故有佛號時無復妻也。
觀解以表三夫人者。鹿野不生故表空。耶
輸有生故表假。復居三觀之中。曇姨位大
表中明矣。上當分下合明本迹觀心。於中
先明來意。次正釋。初又二。初總次別。初二
句總明者。當分兩字皆去聲呼。所以共明本
迹觀心者。以因縁不可合釋。約教理應互
通。今欲主伴共論。本迹觀心便故。然菩薩
雜衆各有本迹觀心不共明者。形服疎故。
無始終故。非物重故。非經別爲故。又因
縁教相不別明者。從本垂迹秖是感應。感
應所爲不過教相。故但本迹自攝餘兩。若
爾上文已有此兩何須重明。答。由化縁不
同莫非益物。因縁相關須共設迹。或一人
關多人多人關一人。或一人關一多人關多。
故使始終親疎主伴顯密共成一化。又諸聖
觀行能觀所觀。一刹那頃含納一期。事理權
實人法主伴隱顯善惡。無不爲此心觀攝
之。是故須約王所以明。次顯善權下別述
來意。初句明本迹來意。次句明觀心來意。
權中之最故名爲善。無一聖者不順機縁
故云曲巧。無一心所不成妙觀故云精微。
隨機故曲誘進故巧。無雜故精理極故微。從
夫首楞嚴去。先總釋本迹爲三。先叙垂迹
總論利物之道。次今且下明主伴同懷化
方。三以此下總結三昧之功。初文明本迹所
依。本地所依。首楞本也。示現迹也。稱適者。
明垂迹意。靡所者。明垂迹相。諸大小教明
諸羅漢但得四智。直被彈斥洮汰而已。不
明化意。爾時誰云生陰未盡梵行未立所
作未辦。仍有變易。故知但約界内明盡。若
開顯已本是大權。所以先外次小傳引入圓。
故非首楞之本。無以垂於化迹。故云靡所
不爲。次明主伴化方者。爲六初主伴降
神。次若三十二下明師資誕質。三若皇皇下
明共禀世道。四若法下明能所生熟。即指
鹿苑小乘。五共輔下更熟未熟。即指方等般
若。六次聞法華下。明主伴功畢。初又二。初
主也。次法身下伴也。次文又二。初師也。次諸
大下資也。第三文亦二。初師示禀世道。次
諸大士下次示受邪化。第四文亦二。初知
所化尚生。次若所下鑒所化機熟。第五文又
二。初方等。次般若。第六又二。初正明功畢。
次法王下重述半滿以顯化功。分文竟次略
釋之。言近論者。且捨中間以述伽耶。聖后
者聖皇之后。后亦徳政故法身等者。亦有古
佛且云菩薩。主既降神伴亦在迹。金姿者。
金色美容也。大士者。大論稱菩薩爲大士。
亦曰開士。士謂士夫凡人之通稱。以大開
簡別故曰大等。如世云仁士志士等。亦以
仁等簡之。今人中發大心者名大。開是發
之異名。引物不同故諸相各異。空室者須
菩提。生時室内一切皆空。表解空故。雨寶
者。樓那。寄辨通夢者。舍利弗。太子等者。初
同後異。欲奪先與故爲皇等。處其極尊而
爲先導。如因果經云。佛將降此閻浮時。
有九十九億衆。棄斯大衆及忘四天下。故
云捨國。棄金輪位故曰捐王。示習世定
故云學道。諸大士等亦示受邪化故云請
業。過其所習故曰兼通。却攝彼衆故曰
宗匠。如身子十六聲振五天。與目連共師
沙然梵志。未經旬月沙然徒衆盡以付之。
大法欲啓先爲開闢如陳如等。知所化既
生能化猶與。分庭抗禮如迦葉等。抗者。易
云。知進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亡。亦對也。
未肯爲臣故分庭不退。崇我道眞者。具
如迦葉縁中機熟可化故云易染等。諸大
士各掌一職。智慧身子。神通目連。辯才迦旃
延。三昧富樓那。更度未度者。雖師徒受化
化道未休。度兼二義。若全未受化則方等
中更令入小。若諸菩薩但令盡無明。言重
熟已熟者。大小兩熟位既未終。理須進入。
釋慕大中云不知者。秖此不知之言即大
機冥發。下云機情二索。即此意也。含挾等
者。謂般若中通教二乘。故彼部中通教眞中
具大小故。名之爲含。大帶於小故名爲
挾。從始至終通大小故。出内等者。明領
業也。自他之法皆令知故。出内具如下疏
中説。出内兩字江南多分去聲呼之。非無
所以。若人之出入出字可從入聲。人之所
運可從去聲。内字南北二音義同。但恐濫
内外故從南音。共謂通教。若爾。何不付藏
答。先已得之。別即別圓。偏圓具如玄文分
別。被加爲奉命所説名領知。名説爲領
無別領也。猶住小果名無希取。轉成熟
酥名未頓捨。望後極教故名爲雖。被加
領法其心不驚。名爲通泰。故漸已之言通
昔。通泰唯在熟酥。次聞法華明至第五
時。具如信解中廣説。顯眞遺體故會天性。
天性定故父子義成。昔結大縁名爲眞體。
得受記&T040879;父子義成。定昔二萬佛所。方乃
堪爲記&T040879;孤調涅槃故云獨滅。尚無一人
獨滅豈留多人。法王下更述一代化意。初
用下借半滿枯榮以成化事。釋上方便權
巧之言。大化功畢故曰身子等。不待涅槃
故云息化贖命如釋籤。若此釋者。方釋法
華經衆。總別兩重消釋本迹。尚恐失旨。直
爾一句翻名而已。何異諸教聲聞衆耶。唱
滅等者。正由功畢唱滅言興。故唱滅之縁
正在斯典。二萬燈明等者。準文殊答問引
往所見。皆無後教。當知即於法華訖化。若
東方所見具見法華涅槃。是則引同今佛
故也。若迦葉出世其土猶淨理同往見。雖涅
槃有無不同。並於此經顯實。爲學等者。男
如寶積善徳等。女如月上無垢施等。道謂出
家二衆。俗即在家二衆。發起等四皆悉有之。
乃至良賤人畜親疎恭慢瞋喜凡聖。其相非
一故注云云。次總明觀者。總別大旨委如
前説。以二十心所共輔心王而縁善境。如
初起觀不離王數。通數猶通通至善所。以
此大善歴縁對境。其善轉深如至今經故
此善數無別心體。還秖轉其惡數而生。故
從外入小從小入大。自始歸終方名善極。
善行雖多不出此十。故云十心爲本。轉既
極已。還同心王無善無惡。如諸弟子得授
記已。分同法王故云立也。又漸轉者。如諸
聲聞。若頓轉者。如頓菩薩無非實相。使王
成究竟法王子成法王眞子。咸堪補處轉
化餘生。是故於中先取善心。然今所列並
準舊譯。新云。信及不放逸。輕安捨慚愧。二
根及不害。勤唯遍善心。初三句一字列。後四
字結。若欲對舊名略辨同異者。新云信謂
於三寶所忍許故也與舊名義同。新云不
放逸者。謂修諸善專注爲性。舊名爲念。念
謂憶持。名異義同。新云輕安者。謂輕利安
適堪任爲性。舊名爲喜。喜悦安快。亦名異
義同。新名爲捨。謂離沈掉。與舊名義同。新
云慚愧。舊云猗覺。名義倶異。新云二根謂
無貪無嗔。舊云定慧。名義亦別而道理大同。
以無此二定慧方成。定慧亦深淺不同。二
根非無優劣。新云不害。謂無損惱爲性。
舊名爲戒名異義同。新云勤舊名進。名義
大同其名義全不同者。譯人意別不須和
會。今此貴在從名入觀。故善王善數共導
諸惡以成妙善。故通心所輔王亦然。以數
對人隨其行相。亦應可解。十人既爾以十
望諸。乃至無數不出心所。何但一萬二千。
乃至未受化來。以惡心所攝之亦盡。何但
善及通耶。十人各備等者。寄本迹以明觀
心。本乃已成法王迹示善通心所。以示入
道不同故也。言一一心中皆有王數者。既
二論不同。今言相扶即是同時。亦應更云
次第相生。非但同時異時。亦乃諸數互有。信
具諸數從信爲名。餘九亦然。從強而説故
受別名。十通心所準此可知。是故展轉相
扶攻惡。若一心改餘者相從。若相扶轉盡同
入實境。無非眞王非王非數。故知隨人
何者偏強。強爲觀境弱者隨去。妙得此意。
四儀三業修觀有託。況復能觀須辨異同。
言共攻者。通心善心即能攻也。言不行等
者。指餘惡等。能攻屬智故云行般若也。引
普賢觀者。能所盡故。故心無心法不住法。
計有能觀名爲我心。有我心故能所不亡。
我所若空罪福無主。無心無數名正觀者。
故云若不盡者觀則不訖。故至妙覺方名
爲訖。所言盡者。因心所盡果心無盡。猶如
五陰因果名同而其體永別。通引諸經意云。
衆生不度等者。借事證理。若所觀之心衆
生不轉。則能觀王數師弟不息。云云者。廣
明王數能觀所觀。訖與不訖成不成相。正
覺之名又通諸地等。次列菩薩衆者。大論
第四先問。何名菩提薩埵。答一切諸佛法戒
定及智慧。能利益一切是名爲菩提。其心
不可動能忍成道事。不斷亦不破是名爲
薩埵。應約三教以釋答文。對小成四。菩
薩爲出家等者。論有二問。初問聲聞經中
有四衆。無菩薩者何。答有二種道。謂聲聞
菩薩。四衆是聲聞道故聲聞經無菩薩衆。次
問具如今文答云。通雖如此別則不然。具
如今文。論問。若爾。衍經何不獨列菩薩。此
問意者小乘教中菩薩非正。但列聲聞及以
四衆。菩薩入在四衆中攝。衍中聲聞非正。
亦應但列菩薩四衆攝在菩薩中耶。論答
云。是乘廣大諸乘皆入。如恒河中不受大
海。大海即能受於恒河。論答意者實如所
問。但爲攝取漸令歸大如恒入海。彼存方
便。若依今文先識諸部共別有無。方識今
經列衆之意。非關列衆離合。能辨大小偏
圓。如金剛經唯列小數及金光明大小倶
無。豈可能判大小別耶故知先以教定以
教辨人。則百無一失。故今等者。言通意別。
若具存等者。先辨存略。菩提下正釋名。先
約上求。又成下約化他。摩訶比前亦大等
三。具有四教道知用三。故云多種。具如玄
等及止觀中。一一四弘即其始也。一一利生
即其用也。一一道品即其行也。一一法門即
所知也。四弘若別四三必殊。及簡五味。方是
今經圓妙菩薩也。如釋論下至醍醐也。寄五
味名以辨四教菩薩。論又云。凡稱善法皆
名爲薩。善法體相名之爲埵。故知菩薩自利
利他皆是善法及善體相。即是四種阿耨菩
提之道。一切賢聖之所稱歎。是爲四種菩提
之薩埵也。又論云。通論三種皆稱菩提。所
謂三乘。前二乘人雖稱菩提非佛功徳。故
不名薩埵。凡爲雜血調成三祇百劫淨乳。
引大品三文證四味者。且以三教義攝四
味。況今五味皆判菩薩。故以酪對通。二酥
對別。醍醐對圓。以諸菩薩歴此四味入不
定故。義當三觀。即三藏菩薩轉入通時。義
當於酪。據時並在方等已前。轉入別時在
二味者。以二味中皆有菩薩不思議事。引
淨名者。已入實者於二味中心稱脱理。八
千受屈。示同鈍根及二乘人彈斥洮汰。方並
入別。準玄文意。即離二味以對通別。進退
盈縮並有二意。故入實者皆自立身如彼
座像。座高四萬二千由旬。身亦稱之。借本
迹中意以助約教。菩薩疑除等者。並證四
菩薩中權者須開。故至今經方除三菩薩
疑。方是善行菩薩之道。又涅槃等者。然二經
同味咸息希望。是故引同言略有者。今昔
合指。本迹者爲三。先明本迹莫測。次所以
下明施迹意。三然其下正示本拂迹。初文
中云或齊法王者。如文殊本是龍。種上尊
王佛。餘並準知。散影垂容等者。同前聲聞
總明本迹。次施迹意中有法譬合。譬中云
槌砧者。化主爲槌。輔者爲砧。乃至互爲皆
爲成器。本以古質爲淳朴。今以未治爲
淳朴。令其成器。故名爲器。淳朴不一故名
爲諸。觀中名破爲成觀後云云者。五住對
三次與不次。觀亦如是思之可知。同謀下
云云者。應合喩云。今開祕藏不渉權下。
故證信之人皆非率爾。故今文列不必在多。
列衆雖爾。本門得道數倍諸經。即先得無
生増道者是。故知復是隨要列耳。此明數
中已當因縁。雖即不明約教本迹。因縁之
人既預密謀。必是圓人及有遠本。八正即八
萬者。既是無作道品八正。無不觀彼百界
千如。十善既爲所觀。八正即是能觀。能所相
從各有八萬次明位中初是因縁。次應四種
下約教。初文中云無上道如境妙中者。六
境初四菩提是也。境咸妙道之所趣。以所顯
能故須指境。若辨四悉者。三不退異世界
也。入位功徳生善也。必治無明對治也。證
一分眞第一義也下去準知。不能具記。具
此名跋致者。阿者無也。跋致者退也。第三
祇時横得三不退故。離五障時三義倶得。
即是第三僧祇通至百劫。通是三不退也。至
此名爲上忍故也。次通教位引六心者。通
教地前無位可論。借別位名以通其位。即
指別教七信已上。入乾慧也。故云初地至
六地方名位不退。或指地前假立七賢。即
以忍位爲第六心。依小乘位雖云忍位
名位不退。望菩薩乘猶名爲退。次別教中
許地論師故不破。圓位者。諸教圓位不過
華嚴。餘文雖有位義不彰。或略擧初住闕
後諸位。初住既爾行向豈殊。豈得同其地前
伏惑。然又華嚴住後兼別。或便一向作次第
解。或以一向作圓頓解。一何誤哉。具三不
退者。若先以不次寄次第説者。則七信名
位不退。八信已去名行不退。初住已去名念
不退。今從初住已具三徳名三不退。故云
具也。般若是位離二死故。解脱是行諸行
具故。法身名念證實境故。彼經第七賢首
品中廣明其相。卷初帝釋問法慧云。初住
成就幾法幾功徳藏。法慧答云。此處甚深難
信難知難説難解難通難分別。然承佛
力具足演説。仍先較量云。供養十方阿僧祇
衆生樂具。經於千劫復令證支佛。百千億
分不及其一。又云欲知十方世界一即多
多即一一念無量念等。望法華中施四百萬
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乃至令得無學不
如初隨喜人。彼經仍易彼是聖位。故云十
方等。望此第五十人一念功徳。方顯圓位不
可思議。此經爲難。既倶是圓初後不二。亦
何彼此。尚非初住者。此諸菩薩皆是一生補
處。尚是古佛況復初住自新譯來但以瑜伽
唯識之位。掩蔽華嚴圓常之説。誰知唯識等
文但明別位後代誰肯見玆同異。又復有人
全毀唯識論之權宗此則全迷方便之路。不
識迹者迹居諸經之首。來至法華經初。驗
知可是淺位人耶。既失其本理迷其迹。況
從部判部妙人尊。諸師既不曉於五時。安
知菩薩本迹。故云所歎既謬等。以藏歎通
尚已成失。以偏歎圓過莫大矣。還成増減
兩謗者。秖此一謬義招二失。經無三教苦
欲増之。抑圓成偏減豈過此。三觀即三不
退者。空位假行中念。一心者。還約妙三一
觀悉具。云云者。委釋次第不次第相。及以一
念須約六即。極有眉眼者縱而奪之。雖有
眉眼大體全無。從覈論下奪也。無趣向者。
此現徳等何教無之。雖云法報不簡圓別。
儻分圓別爲初爲後。乃至諸句爲横爲豎。
故總破云無宗體也。若有宗體故證位人
依經立位。位之所依名爲位本。本即是體
位即是宗。況復今經特出諸教諸位之上。準
教歎徳意則可知。故始自不退終于度生。
先定體宗方可歎徳。問。此經何以豎歎十
地別教位耶。答。一者寄本。二者證同。三者
順論。云何七地等者。古人所判云七地恐
起二乘心者。此似通位。是故難其不成別
義。難圓亦爾。若言七地始入無功用道。此
是別教教道明義。故不成圓。言進退等者。
斥進不成圓退非通別。今文横豎者。豎歎赴
情意本在圓。先正釋。次料簡。然初豎中初文
雖借離二之名。須異瓔珞二爲方便。還依
一念具三不退。以爲初地。圓離三垢圓發
三智。圓明圓轉一念供養。圓植徳本爲佛
圓歎。具圓三慈不二佛慧下去準知。若不
開等覺則四句同歎十地。今從開説故後
三句歎於等覺。文云二句者。指第十一十
二句。爲十地内外徳者耳。但不從初即具。
故似別耳。次横歎中初句亦云過二邊者。竪
尚倶圓。況此横歎離二邊耶。但約非豎而
豎如前所説。過二邊者。麁惑前去。又從勝
説從中立名。下去諸句準此應知。阿字者
今師承用。具如止觀第五記。問答者。初問中
初句立宗。三藏下縱許。聲聞下立例。迹爲
下立難。立宗意者斷惑也。地住已上皆約
圓教斷位歎徳。三藏菩薩始終不斷。容不
彼歎。於斷惑中尚歎二乘。迹爲通別斷惑
菩薩。何得不歎。而横豎二歎悉唯歎圓。答
意者。義通本迹意唯在圓。竪文似歎於別
依部唯歎於圓。借迹消文經意從本。故準
歎聲聞從迹。亦應菩薩四教倶歎。但欲知
圓旨故亡迹以存本及去初而取後。次問
可見。答中爲三。初正答。次舊云下引別位
爲例。八地位既未極舊釋尚具徳不疑。何
妨圓人諸位位位具足諸徳。三法華論去引
證。論云。彼菩薩徳十三句二文攝取。應知一
者上支下支門。二者攝取事門。初上支下。支
謂總相別相。應知初至不退轉是總餘者是
別。彼論云。不退有十種示現具如今引。但
除初總句猶有十二句。乃以供養植徳二
句。合爲第四示現。名稱度生二句合爲第十
示現。故但成十示現。皆以不退爲名。故知
圓釋句句互通。一一示現具十示現。具一切
諸句。何但十示現十二句耶。此與四十二字
門意同。又經云。以慈修身句中論文具修身
心二業經文所以略修心者慈即是心。心
熏於身故不別説。乃至依我空法空不退。
故知地住倶證二空。所以豎釋文雖別對意
非別者。一者以有次文横釋是約豎論横。
二者依論句句義意以對諸地。如初地云不
墮二邊三觀具足。自利利他有無雙照。若福
若智不離一心。内因外縁何嘗不具。初地
既爾後去悉然。即此地中横竪具足。爲對次
第權借地名。爲顯唯圓彼須横釋。故論中。
攝取事門即當豎釋。是故今文具用論中二
門解釋。但今文中準論。於何等境界下剩何
等二字。論但云。何等境界中應作所作故。論
自釋云。地清淨者。八地已上三地無相行寂
靜清淨。今文意以彼論三何等言。一一皆屬
諸地。清淨即諸地惑斷。方便即諸地進趣。境
界即諸地所依。應作等即諸地功用。論云。方
便者。有四種。一者攝取妙法方便。任持妙
法以樂説力爲人説故。即初四句隨義
思之
二者攝取善知識方便。以依善知識應作所
作故。即第五六七八句隨句思之
三者攝取衆生方便以不捨衆生故。即第
九一句也
四者攝取智方便。以教化衆生令入彼智
故。即後四句
既諸句各對。復云何等。何等者。辨別之辭。
今亦互通。一一方便通約十地。順諸經論及
瓔珞中。初地已上入法流水。念念趣故入證
道也。論中復有攝取事。示現諸境地等。於
經非要故不更述。言八地者。雖不同瓔
珞諸經非無。復是別中教道異義去取倶得。
今且依瓔珞。於論既非大違。且依一家承
用。言何等境界者。利物處也。次約觀心者。
此中前文叙古破舊。義當因縁。今文二釋
義當教觀。雖闕本迹徳隨於人。故不重明。
三觀無殊隨事名異。若爾亦是諸句展轉互
具。以得不退一心三觀。方得乃至度生一
心三觀。乃至以得度生一心三觀。故方得乃
至不退轉一心三觀中間諸句準此可知。當
知百句秖是一句。故初住去位位圓融。句別
義同不須曲釋。小乘之中佛爲身子。開一
句義端。身子尚説無窮盡況此圓菩薩徳欲
分張之令楷定耶。況復觀門即是其徳。觀
融徳妙何可疑耶。故應約諸句自在説之。
有人問。何故此中文殊居首。答序中既能釋
於彌勒之疑。乃是一經發起之首。況二萬佛
所咸爲衆啓疑。是故列在八萬之首。法門
等者。依此名義例應四釋。而今少者。一者
準例可知。又菩薩事迹或隱或顯或眞或俗
或主或伴。不同聲聞事迹顯著。雖非顯著
必具諸教。而今開顯義必在圓。況復如前
約諸聲聞總別廣釋。因已具知菩薩本迹。
本迹既爾因縁教觀準類可知。故不委述
菩薩總別。今初文殊中引五文者。初三辨
名思益擧説明行。悲華論願益物。初大經
者從徳立名。即以見性立妙徳名。此準第
十七闍王悔後發願文也。次二經但擧梵音
不同耳。思益明如説而觀。觀謂不起法非
法想。觀即行也。即言行相稱而得妙名。悲華
因取妙土。益物事廣所化位高。高廣願行一
切皆妙。名爲妙徳。菩薩利生迹因何定。於
此文中亦可義立四悉釋者。即以妙徳若
名若體無非四悉。取土即世界。説法即爲
人。立行即對治。佛記等即第一義。此是圓人
復當約教。從北方去即本迹也。又如楞嚴
經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號龍種上尊王。
亦文殊是。觀音中作四悉者。名即世界。思益
即爲人。稱名即對治。寶藏佛去即第一義。又
思益見得菩提亦第一義。下文指普門品。
注云云者。亦闕約教及以本迹教。即圓人
本是古佛。觀心中釋初二字。與下不殊。但
第三字與下稍別。下約事釋以所被爲音。
此約能觀以所宣爲音。由觀故設教。故
云觀是語本。次大勢至者。思益約行。悲華
約願。思益約威勢以釋勢。正當字義。取
大千者。以世釋勢。勢力取世不違其志。
以志大故。故佛記之。志取世故亦名世志。
若作四悉者。思益世界。悲華爲人對治。寶
藏佛去第一義也。亦闕約教本迹例前擬
後可知。文闕常精進。如大寶積經云。是菩
薩爲一衆生經無量劫隨逐不捨。猶不受
化無一念棄捨。以身心倶進故。義通四悉。
教迹觀心準例可知。不休息者。與常精進
義意略同。欲辨別者無間趣入名爲精進。
長時無廢名不休息。是故觀解名爲不住。
故釋不休息亦約長時。但得記與利生不
同耳。教迹準知。釋寶掌者。先釋掌。次令釋
下釋寶。掌謂身分。既被上鎧身分堅固。以
其固掌法身之分。尚出無上出世之寶。況復
世寶。故此兩寶必具四悉。於中云不志二
乘者。簡法寶濫。通慧心者。從實起通。通是
慧性故云通慧。約教本迹等云云。釋藥王中。
三縁從後醫王義當於藥。前二雖別是則
佛世滅後。皆立行生善。火淨者。從燒身立
名。文中且以世治表出世治云云。欠七菩
薩未檢經。跋陀婆羅中。初句是世界。次思
益下第一義。此菩薩名在般舟經中。亦名賢
護。善即賢也。善巧將護令其不退。彌勒中
初句是世界。思益是爲人。賢愚是對治。悲華
第一義。又云去。應合在因縁中。賢愚等者。
彼經第九。佛在迦蘭陀。阿難忽然思惟彌勒
世尊。往昔云何發此慈悲之心。得是妙益。
從禪定起而白佛。佛言。過去久遠此閻浮
提有一大王。名摩訶波羅婆。主五百小國。
與群臣出獵。王所乘象欲心熾盛。因見象
師調象。而便發心今爲補處。又經亦有末
濟跛兎縁。而立慈稱。以本願力熏見苦生
慈。前悲華中乃以拔苦而釋與樂。故圓拔
與而無別體云云。云云者。約教本迹觀心乃
至迹門發起衆等。釋導師中文舍四悉。導
師是舍婆提國人。是白衣居士。令入正道
釋導字。不求恩報釋師徳。以亡懷故方
應師位。具名之外但列數者。因縁觀等具
如前意。但名不可盡陳。故但標大數。總而
言之。但由國人舊多知識者。則先列之。證
信爲易。一代教中諸大菩薩宿縁獲記。多在
悲華第二卷中。經云。有菩薩名曰寂意。白
佛言。諸佛皆有淨土。如來何故取此穢土。
佛言。本願故取。我於過去恒河沙阿僧祇劫。
世界名刪提嵐。劫名善。輪王名無諍念。主
四天下。王有千子。有一大臣。名曰寶海梵
志。唯有一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常有諸
天而來供養。國爲作號名曰寶藏。出家成
道亦名寶藏。説法度人其數無量。其王千子
各各供養經於三月。過三月已欲爲授記。
先入三昧現十方佛土。集諸菩薩。先授寶
海。十方世界衆生寶海教化者。一時成佛。次
授輪王千子。授第一子云。汝觀六道起大
悲心。斷諸煩惱令住安樂。今當字汝爲觀
世音。阿彌陀佛般涅槃後。二恒阿僧祇劫於
夜初分正法滅時。於夜後分。其土轉名一
切珍寶之所成就。所有莊嚴勝安樂界。於一
念頃便成正覺。號一切功徳山王。壽九十六
億那由他百千萬億劫。第二太子名大勢志
如疏第三名文殊如疏第四名普賢。在東
方十恒沙世界微塵世界。名不瞬。乃至第九
名阿閦。如是次第授千太子。中有願取五
濁成佛者。以大悲故其土名娑婆。何以故。
是諸衆生忍於三毒及諸煩惱。能忍斯惡故
名忍土。是千人中唯除一人。餘並於賢劫
而得成佛
法華文句卷第二


法華文句記卷第二

 唐天台沙門湛然述 
次列雜衆者。舊云凡等者。如八龍多是八
地菩薩。乃至華嚴中並得不思議解脱。此中
有道者。如闍王所將豈獨俗衆。五道者。無
地獄即乘戒倶緩。二界者。無無色即戒急
乘緩。八番者。欲天色天龍乾緊修迦人。具如
下列。方等列地獄者。具如釋籤第四戒緩
乘急。中陰花無色者。中陰上卷分身品。定
化王菩薩白佛言。快説斯義曉了衆生聞
法易悟。復有難悟者。或在有對。或在無
對。或可見。或不可見。前有對有可見不可
見故。可見有對如前。不可見有對如臭毛
鬼所至聞氣。不可見無對即餘鬼神。或在
有色。或在無色。或在非有想非無想。有色
即欲色二界。無色即下三空處。雖復難化佛
或至彼或攝到此。此經無者或略等耳。故云
不可一例。又準乘戒細論具如淨名疏。舊
云人是土主者。意指八番中闍王衆也。今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