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出曜經 (No. 0212_ 竺佛念譯 ) in Vol. 04

[First] [Prev+100] [Prev]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此喜彼亦喜 福行二倶
    彼喜彼受報 見行自清淨
爾時世尊。復與琉璃王而説斯偈
    此煮彼亦煮 罪行二倶煮
    彼煮彼受罪 見行自有驗
爾時世尊。以天眼觀見瑠瑠王處在地獄。拷
掠榜笞五毒酸楚。是故世尊而説斯偈
    作福不作惡 皆由宿行法
    終不畏死徑 如船截流渡
昔佛先世未成等正覺時。爲菩薩身。號曰一
切施。爲婆羅門故。自縛詣闕。敵國王曰。汝
今畏吾。爾時一切施而説斯偈
    作福不作惡 皆由宿行法
    終不畏死徑 如船截流渡
昔有噉人鬼。在人中作王。恒食人肉以爲厨
宰。隣國征伐得九十九王。二十一人以爲常
則。九十九王白羅刹王曰。隣國有王名曰善
宿。好行施惠脩菩薩徳。有所求索不逆人意。
大王設能擒獲彼者。我等甘心受死萬無一
恨。爾時羅刹人王。即起鬼兵往伺其便。正値
善宿大王在外園觀浴池遊戲。有一梵志。辭
家外學。夫梵志之法。臨辭去時白父母言。
我今離家追伴學問。計還之日且未有期。設
財貨窮乏從王擧貸我還當償。其人學問以
得成就。來至家中但見空屋不見人衆。即問
隣比。我今父母兄弟姊妹竟爲所在。隣比報
曰。汝學之後擧王財賄無以當償。爲王所繋
今在牢獄。欲往看者宜知是時。其人自念。家
窮事狹無有財寶。設我詣獄親覲父母。復
當拘執同受其苦不免王法。宜令在外改形
易服竊行求索畢償官物乃得出身耳。其人
復念。隣國有王號善宿。脩行道徳施心不絶。
當往至彼至誠告情。必不見違。足償王物。尋
往至彼隨王乞索。王言大佳。當相供給。須
吾沐浴訖當惠施。小停勿憂不負言信。王詣
浴池爲鬼兵所擒。王尋還顧悲慼涕零。鬼王
問曰。我等聞王仁和博愛靡不周濟。雖遭厄
困何爲悲慼。王報鬼曰。我生惠施未曾有悔。
向有梵志在外乞索。許而未與。是以憂慼耳。
鬼王白王。王守誠信由來不改。如今放王施
訖時還。乃知王心不失誠信。王得還宮開
藏惠施恣彼人意。尋還就信詣鬼王所。鬼王
告曰。汝不畏吾乎。何爲受死而來。爾時善
宿大王向彼鬼王。而説斯偈
    作福不作惡 皆由宿行法
    終不畏死徑 如船截流渡
鬼王聞之内懷慚愧。改心易行思脩善本。即
告善宿王曰。今聞所説人中難有。放九
十九王。我捨此位。願王統領以法治化。我
領鬼衆還歸本居住。若倶健者自當數覲。即
共離別各還所在。萬民稱慶國界清泰。共行
十善不脩惡業。善宿積行不息。後得成佛於
樹王下。復説斯偈
    作福不作惡 皆由宿行法
    終不畏死徑 如船截流渡
惡行品第
二十八竟
出曜經卷第二十五



出曜經卷第二十六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T056900;要品第三十
    夜光照於冥 至日未出間
    日光布大明 夜光便黤&T065724;
觀此義已如來引喩。欲使後生明達其事。猶
若夜光之虫處在幽冥。布其光明遠有所照。
謂爲己明無有及者。値日天子放百千光明
昇于東方。爾時無復有夜光虫明。顏色黤*&T065724;
像如純墨。是故説曰。夜光照於冥至日未出
間。日光布大明。夜光便黤*&T065724;
    察者布光明 如來未出頃
    佛出放大明 無察無聲
外道梵志所行不同。或有察而知者。或有入
定而知者。或有聞教而寤者。此三種人在
世跨行各自謂尊。所以然者。蓋由如來未現
於世。設如來降神於世。放大光明流教布化。
爾時外道梵志自然消歇。其道不行無復威
神。是故説曰夜光照於冥。至日未出間。日
光有大明。夜光。便黤*&T065724;
    不牢起牢想 牢起不牢想
    彼不至於牢 由起邪見故
不牢起牢想者。此衆生類戀慕生死。若自生
念人處世間。樂著五欲以自娯樂者乃爲牢
固。是故説曰不牢起牢想也。牢起不牢想者。
邪見之人執意來久。共相指授乃興此論。竊
聞佛家稱説泥洹無生無滅無起滅想。亦復
無有歌歎喜舞宗親五族。行來進止園觀浴
池。都無此者有何牢固。佛言不爾。斯等顛
倒邪心不滅。牢而固者莫過泥洹。反更毀呰
以爲不牢。是故説曰牢起不牢想也。彼不至
於牢。由起邪見故者。滅盡泥洹無有衆患。澄
然無爲凝神不動。亦不變易。愚者不解以爲
非眞。是故説曰彼不至於牢由起邪見故也
    牢而知牢者 不牢知不牢
    彼人求於牢 正治以爲本
若有衆生解滅盡泥洹無生無滅。亦不欺詐
誑惑於世。諸佛世尊永息之室。其有衆生入
此室者。寵位至不以増歡。毀辱逼不以加慼。
與倒見異其辭。邪部殊其趣。冥然太虚永息
不起。智者之所慕。非愚之所習。欲至彼室
者。要渉八正之徑路。求度十二之洪崖。以
渡生死之嶮岸。安神無爲之澹然。顧眄悠悠
之楚酷。苦哉愚惑之滋甚。是故説曰牢而知
牢者不牢知不牢彼人求於牢正治以爲本也
    愚意以爲牢 反被九結縛
    如鳥投羅網 斯由愛深固
愚意以爲牢者。夫人在世意愚難革。或言
聚爲牢。或言結本爲牢。於中興想不別眞僞。
雖復出家學道反習邪行。是故説曰遇意以
爲牢也。反被九結縛者。人之修道要當捨
家。遇惡知識指授邪徑。捨故結縛反被九
結。如蛾投火不顧後慮。斯由愛深固。是故説
曰。反被九結縛。如鳥投羅網。斯由愛深固也
    諸有懷狐疑 今世及後世
    禪定盡能滅 無惱脩梵行
諸有懷狐疑者。彼脩行人。思惟惡露不淨
之想。除去狐疑憎嫉之心。聞則得信不重思
惟。是故説曰諸有懷狐疑也。今世及後世者。
今者現身後者後身。今者現世後者後世。於
中不興猶豫生狐疑者。乃應定意。是故説
曰今世及後世也。禪定盡能滅者。入定之
人心意堅固。盡能消滅不興想著。是故説曰
禪定盡能滅也。無惱脩梵行者。不爲結使所
煩惱。執意清淨常如一心。所脩徳本超越人
上。是故説曰無惱脩梵行
    無塵離於塵 能持此服者
    無御無所至 此不應法服
人之脩道常懷染汚。婬怒癡垢不去于心。雖
披袈裟不去三毒。此則不至於道。是故説曰
無塵離於塵也。能持此服者。唯有賢聖之人
防塞衆惡。能服此眞法之服。無有此者則
不應服。是故説曰能持此服者。無御無所至。
此不應法服
    若能除垢穢 修戒等慧定
    彼應思惟業 此應服袈裟
若能除垢穢脩戒等慧定者。人之脩學除穢
爲本。三毒結使永盡無餘。雖得羅漢不入定
意。無記對至乃知謬誤。脩戒除垢穢不失其
道心。是故説曰。若能除垢穢修戒等慧定也。
彼應思惟業應此服袈裟者。入定之人必有
所益。心有所念無事不果。諸天世人魔及魔
天釋梵四天王。靡不宗奉而承事者。是故説
曰彼應思惟業。*應此服袈
    不以柔和言 名稱有所至
    人有善顏色 乃懷巧僞心
不以柔和言名稱有所至者。世多有人與人
言談。内懷姦宄外如現愚。是故説曰不以柔
和言。名稱有所至也。人有善顏色。乃懷巧僞
心者。往昔波斯匿王。園觀遊戲見二梵志苦
形學道。仰事日月祭祀水火。王見此人學道
志苦。尋往佛所白世尊言。向行遊觀見二梵
志。苦形學道至爲難及亦無儔匹。佛告王曰。
人之脩徳持戒完具欲得知者。要當同止觀
察威儀尋省來語。然後乃知有戒無戒。王聞
斯語内懷慚愧。即從坐起頭面禮足辭退而
去。還至宮殿告語傍臣。汝速詣彼喚二梵志
在我後園。吾觀察之。審有苦行求於道徳。
爲虚稱詐逸行不合已。臣受其教即喚在園。
王自樓上遙觀其行。知彼巧僞詐稱爲道。重
懷慚愧思心自悔。信心隆盛貪樂佛道。即令
國界人民之類。其有供事外學異道者。皆受
誅戮不得從容。王至佛所頭面禮足。悔本
不及。自今以往。四事供養恭敬三寶。盡其
形壽不違此誓。是故説曰人有善顏色。乃懷
巧僞心也
    有能斷是者 永拔其根本
    智者除諸穢 乃名爲善色
有能斷是者。永拔其根本者。世人多懷姦宄
之心。雖披法服内行不眞。能斷此者乃應道
門。是故説曰有能斷此者永拔其根本。智者
除諸穢乃名爲善色者。智人習法要應爲道。
非法不行學者所貴。顏色怡耀衆人敬仰。是
故説曰。智者除其穢乃名爲善色也
    不以色從容 蹔覩知人意
    世多違行人 遊蕩在世界
    如彼虚僞鋀 其中純有銅
    獨遊無畏忌 内穢外不淨
不以色*從容蹔覩知人意者。世多有人顏色
*從容。與人言談辭義辯美。然内心虚僞心
口相違。雖名爲人性行不均。外如賢士内懷
毒行。雖暫相見賢愚不別。猶夜覩火遙見光
明。若當往捉便燒其手。此亦如是。雖有顏
色内懷熾焔。是故説曰不以色*從容蹔覩知
人意也。世多違行人遊蕩在世界者。當來愚
人巧詐滋繁。漸漸遂至謗賢毀聖。姦宄萬端
幻惑世人。與人言談顏色不正。出言成章辯
聰無礙。堪在大衆爲無軌事。衆人覩者莫不
拭目。是故説曰世多違行人遊蕩在世界也。
如彼虚僞鋀其中純有銅者。巧詐之人多諸
方略。以烟熏銅色勝眞金。誑惑世人貪取財
貨。是以如來引此爲喩。如彼僞鋀獲世重利。
姦宄之人亦復如是。甘言美辭誘進檀越。獲
致供養四事不乏。衣被飮食床褥臥具病痩
醫藥。雖獲其供養。後當償之。報受洋銅。經
歴苦惱罪積未畢。是故説曰如彼虚僞鋀其
心純有銅也。獨遊無畏忌内穢外不淨者。如
彼姦宄之人。多將翼從人間遊處。衆人見者
莫不興敬。如賊暴虐多壞村落。然後乃知非
是眞人也。是故説曰。獨遊無畏忌内穢外不
淨也
    貪餮不自節 三轉隨時行
    如圈被養猪 數數受胞胎
貪餮不自節三轉隨時行者。如彼愚惑之人。
爲人標首受人供養。自養其形身體肥盛不
能轉側。檀越施主隨時禮覲。愚人佯坐入
定思惟。由是自致得大供養。是以世尊假以
爲譬。如被養猪臥食不動。不知久久當受屠
割。捨身受身無有休已。是故説曰。貪餮不
自節三轉隨時行如圈被養猪數數受胞胎也
    人能專其意 於食知止足
    趣欲支其形 養壽守其道
昔佛與波斯匿王而説此偈。波斯匿王宿
徳本福響自應。於後園中。自然生苷蔗之
樹。流出甘漿晝夜不絶。於彼園中自然生一
株粳米。垂穗數百取之無盡。王受其福食之
無厭。身體肥重喘息苦極不能轉側。時往佛
所。低身揖讓在一面坐。爾時世尊便説此偈
    人能專其意 於食知止足
    趣欲支其形 養壽守其道
王聞斯語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從坐起辭
佛還宮。即勅厨宰作食之人。設汝&T016254;食在吾
前者。先説斯偈爾乃得食。自是以始常以爲
法。王轉減食身體輕便。進止行來無所患苦
    觀淨而自脩 諸根不具足
    於食無厭足 斯等凡品行
    轉増於欲意 如屋壞穿漏
觀淨而自脩諸根不具足者。初履行人意不
堅固。内自思念髮毛爪齒。愛著清淨興著欲
想。増益瞋恚愚癡滋長。不攝諸情根門不定。
放逸自恣遂失道明。由火赫熾復益酥油。深
明此理。豈是滅火之兆乎。夫欲息婬怒癡
火永不生者。當興惡露不淨之想。是故説曰。
觀淨而自脩諸根不具足也。於食無厭足斯
等凡品行者。彼修行人乞求無厭。得而藏
嚢慳心不捨。若後命終受凡品行。是故説曰。
於食無厭足斯等凡品行也。轉増於欲意如
屋壞穿漏者。行人執愚不脩善根。欲意熾盛
不自改更。當復經歴生死之難。猶若蓋屋覆
治不牢。天雨則漏澆灒衣服淨者使汚。人
情如是意不堅固漏婬怒癡。是故説曰。轉増
於欲意如屋壞穿漏
    當觀不淨行 諸根無缺漏
    於食知止足 有信執精進
    不恣於欲意 如風吹泰山
當觀不淨行諸根不缺漏者。行人御意不暇
食息。觀察此身漏出不淨一一分別。料簡身
中三十六物穢汚不淨。從頭至足無一可貪。
收攝諸根不使漏失。是故説曰。當觀不淨行
諸根無缺漏也。於食知止足有信執精進者。
行人執意得無漏信。多食瞪瞢不容入定。
信心勇熾堪行精進。超群獨邁尋受其證。是
故説曰於食知止足有信執精進也。不恣於
欲意如風吹泰山者。行人用意衆想不亂。欲
爲禍根主生災患。見身神&T066933;不受慧明。死則
對至燒身之痛。料別此理悉爲苦患。制意不
興色聲香味細滑之法。外御六塵内攝六情。
内外清淨不漏欲意。猶若泰山安峙堅固。不
爲飄風之所吹動。心如金剛不可沮壞。是故
説曰。不恣於欲意。如風吹泰山也
    空閑甚可樂 然人不樂彼
    無欲常居之 非欲之所處
空閑甚可樂者。所以聖人論此語者。欲使行
人速獲其法。閑靜之中意得專一。思惟挍計
不移時節。意念嚮應如人呼聲。是故説曰
空閑甚可樂也。然人不樂彼者。如此之徒皆
是凡夫。意著愛欲不能捨離。意著女色以爲
實用。一旦亡沒乃知非眞。是故説曰然人
不樂彼也。無欲常居之者所以言聖人者。無
婬怒癡諸結縛著豁然除盡。淨如天金亦無
微翳。若在人村周遊教化。到時持鉢福度
衆生。隨施多少呪願施主。檀越施主値聞聲
者。則聞道教貫徹心懷。設値辟支佛者。飛
鉢空虚作十八變。形雖在衆心存曠野。是故
説曰無欲常居之也。非欲之所處者。著欲之
人心意有在。猶人墮罪閉在牢獄。官不決
斷遂經年歳。望欲求出良難得矣。婬泆之人
亦復如是。癡心所裹閉在欲獄。不遭無漏聖
叡之藥。欲得免濟甚復難剋也。是故説曰非
欲之所處也
  在村閑靜  高岸平地  應眞所過
    莫不蒙祐
眞人所居必有善應。地主四王常來擁護。所
居之方不被災患。福能抑惡衆害不生。由聖
居中威神所致。是故説曰。在*村閑靜高岸
平地應眞所過莫不蒙祐也
    難移難可動 如彼重雪山
    非賢則不現 猶夜射冥室
賢聖之人心不可移動。意欲所規必剋不難。
猶若衆山競出好藥。隨意取之分別毒害。是
故智者説衆徳具足。是故説曰。難移難可動
如彼重雪山也。非賢則不現猶夜射冥室者。
不以善知識。不親近善知識。聞惡不出其本。
聞善不歎其徳。猶若冥室之中闇射其矢。是
故説曰。非賢則不現猶夜射冥室也
    賢者有千數 智叡在叢林
    義理極深邃 智者所分別
賢者有千數智叡在叢林者。所謂賢者有所
分別。聞一句義暢演無數辯才之法。思惟分
別皆由觀練。是故説曰。賢者有千數叡智
在叢林也。義理極深邃智者所分別者。分別
諸法不失次第。義理深邃究暢其法。知所從
生知所從滅。分別義理一一不失。是故説曰。
義理極深邃智者所分別
    多有衆生類 非射而不値
    今觀此義理 無戒人所恥
多有衆生類非射而不値者。所謂値者。所修
非法之人是也。是故説曰。多有衆生類非射
而不値也。今觀此義理無戒人所恥者。利根
捷疾。觀是常非常有淨無淨。戒徳具者歎説
其淨。犯戒之人聞彼教訓。謂爲誹謗不説眞
誠。自不稱名姓號之本。亦不自卑歎譽彼者。
猶若善射之人。分別善者而効其矢。所以然
者。欲使惡者改修其行。修善者敦崇正法。是
故説曰。今觀此義理無戒人所恥也
    觀有知恐怖 變易知有無
    是故不樂有 當念遠離有
觀有知恐怖變易知有無者。有者恐怖不可
恃怙。如實而不去離。是故説曰。觀有知恐怖。
變易知有無也。是故不樂有當念遠離有者。
夫人不樂衆苦之本。亦不思惟本業所造。是
故説曰。是故不樂有當念遠離有也
    無信無反復 穿牆而盜竊
    斷彼希望意 是名爲勇士
無信無反復者。如有諸佛弟子。無有篤信之
意。何以故。彼人不信佛不信法不信比丘僧。
亦復不信苦習盡道。盡者爲滅盡泥洹是。彼
人不信亦不恭奉。是故説曰無信無反復也。
穿牆而盜竊者。彼執行人。穿壞有漏三界之
牆。於中貿易望其福慶。是故説曰穿牆而盜
竊也。斷彼悕望意是名爲勇士者。斷其利養
之想無有悕望。人中之士無有過者。是故説
曰。斷彼悕望意是名爲勇士也
    除其父母縁 王家及二種
    遍滅其境土 無垢爲梵
除其父母縁者。如來所以説是者。現其愛心
永盡無餘更不復生。是故説曰除其父母縁
也。王家及二種者。所以論王現其憍慢。二
種者。一者戒律二者邪見。除此憍慢更不復
興。是故説曰王家及二種也。遍滅其境*土
無垢爲梵*志者。如來所以説此者。欲現己
慢永盡無餘脩其淨行。是故説曰。遍滅其境
*土無垢爲梵*志也
    若人無所依 知彼所貴食
    空及無相願 思惟以爲行
若人無所依者。脩行之人無衆結使。亦不藏
貯。是故説曰若人無所依也。知彼所貴食者。
世人依食以存其命。知其摶食所出本末。更
樂食者興意想著。如彼生牛之皮。意想食者
如彼火聚。識想食者猶如劍戟。如彼摶食之
人觀食本末。或自手執或在鉢中。思惟翻覆
食所從生爲從何滅。觀諸惡露不可貪樂。是
故説曰知彼所貴食也。空及無相願思惟以
爲行者。如彼衆生入三解脱門。思惟念道不
去心首。是故説曰空及無相願思惟以爲
行也
  鳥飛虚空  而無足跡  如彼行人
    説言無趣
鳥飛虚空而無足跡者。虚空飛鳥悉名鳳凰。
虚空之中不見足跡。周旋往來都無處所。是
故説曰鳥飛虚空而無足跡也。如彼行人説
言無趣者。彼修行人觀此義理。都不知東西
南北所趣之方。是故説曰如彼行人説言無
趣也
    諸能斷有本 不依於未然
    空及無相行 思惟以爲行
諸有行人斷有根本。所論有者。欲有色有無
色有永盡無餘。更不復興。是故説曰諸能斷
有本也。不依於未然者。不知未變之事興衰
之變。是故説曰。不依於未然也。空及無相
行思惟以爲行者。著三解脱滅盡之門。以自
娯樂不能捨離。是故説曰。空及無相行思惟
以爲行也
  希有衆生  不順其徑  有度不度
    爲死甚難
希有衆生不順其徑者。希有衆生生於中國
者。復有衆生遇賢聖者。亦復少耳。是故説
曰希有衆生不順其徑也。有度不度者。多有
衆生求度世者。亦復少耳。不知生死根栽有
無是非。斯由鄙濁不達性行。是故説曰有度
不度也。爲死甚難者。人之貪生但見目前。
不知趣死衆苦之患。亦不思惟度世之業。是
故説曰爲死甚難也
    諸有平等説 法法共相觀
    盡斷諸結使 無復有熱惱
諸有平等説法法共相觀者。夫人處世觀察
是非。法法成就無有高下。是故説曰諸有平
等説法法共相觀也。盡斷諸結使無復有熱
惱者。如彼行人思惟挍計。斷諸結使去諸想
著。無復熱惱之患。是故説曰盡斷諸結使無
復有熱惱
    行路無復憂 終日得解脱
    一切結使盡 無復有衆惱
行路無復憂終日得解脱者。履行之人脩徳
自然。畢衆苦惱不興塵垢。是故説曰行路無
復憂終日得解脱也。一切結使盡無復有衆
惱者。如彼行人執意牢固。結使永盡無餘。
是故説曰一切結使盡無復有衆惱也
    無造無有造 造者受煩
    非造非無造 前憂後亦然
無造無有造造者受煩*熱者。人前爲罪深
知非法。向人布現求改懺悔不自隱藏。若更
生受形不受苦惱。是故説曰無造無有造造
者受煩*熱也。非造非無造前憂後亦然者。
人前爲過尋時改悔。壽終之日神不錯亂。善
神衞護不至惡道。是故説曰非造非無造前
憂後亦然也
    造者爲善妙 以作不懷憂
    造而樂而造 生天受歡樂
造者爲善妙以作不懷憂者。人脩善行衆徳
具足。衆人所敬莫不宗奉。壽終之後生善處
天上。是故説曰造者爲善妙以作不懷憂造
而樂而造生天受歡樂也
    亦復不知論 賢聖不差別
    若復知論議 所説無垢跡
亦復不知論賢聖不差別者。如彼行人不解
議論不別句義。若在大衆不知威儀禮節。賢
愚不別。是故説曰亦復不知論賢聖不差別
也。若復知論議所説無垢跡者。無垢之論。
去諸想著内懷歡喜稱慶無量。所聞法味充
飽一切。不趣惡道餓鬼畜生地獄之惱。是故
説曰若復知論議所説無垢跡也
    説應法議説 當竪仙人幢
    法幢爲仙人 仙人爲法幢
説應法議*説。昌熾法味與人演布。文句具
足展轉相教。仙人者諸佛世尊也。説名身句
身一一分別無有錯謬。欲使正法久存於世。
是故説曰説應法議*説當竪仙人幢法幢爲
仙人仙人爲法幢也
    或有寂然罵 或有在衆罵
    或有未聲罵 世無有不罵
或有寂然罵者。心内熾然呪咀不息。欲使
彼人遭水火盜賊。内心思惟不彰露在外。是
故説曰或有寂然罵也。或有在衆罵高聲大
喚不避尊卑。是故説曰或有在衆罵也。或有
未聲罵權在衆中。亦不高聲對面相罵。是故
説曰或有未聲罵世無有不罵
  一毀一譽  但利其名  非有非無
    亦不可知
一毀一譽但利其名。諸善功徳育養其身。設
得供養不以爲歡。若彼毀辱不以爲慼。過去
已滅善心不絶。當來未至未有生兆。現在不
住當復漂轉。是故説曰一毀一譽但利其名
非有非無亦不可知也
  叡人所譽  若好若醜  智人無缺
    叡定解脱  如紫磨金  内外淨徹
叡人所譽若好若醜。覺見廣見敷演一義而
不可及。皆蒙得度濟神離苦。猶如如來行則
履虚離地四寸。地上印文炳然自現。其中虫
&T045006;有形之類蒙光得度。七日安隱永無衆苦
無能傷害。猶如紫磨純金。内外清淨無有瑕
滓。是故説曰叡人所譽若好若醜智人無缺
叡定解脱如紫磨金内外清徹也
    猶若安明山 不爲風所動
    叡人亦如是 不爲毀譽動
如彼安明山峙立安固。終不爲風所動。如來
處世去世八法。不爲毀譽所動。有一梵志
多聞廣見無事不苞。聞佛出世不爲毀譽所
動。持心如地不記好醜。往至佛所。以百種
罵毀呰如來。後復以百種語讃譽如來。如
來心意鏗然不動。是故説曰猶若安明山不
爲風所動叡人亦如是不爲毀譽動也
    如樹無有根 無枝況有葉
    健者以解縛 誰能毀其徳
如樹無有根無枝況有葉者。無明根本衆患
之源。愛生枝葉以興邪見。是故説曰如樹無
有根無枝況有葉也。健者以解縛誰能毀其
徳者。所謂健者謂佛世尊脱諸縛著更不受
胞胎之形。亦復不從今世至後世。是故説曰
健者以解縛誰能毀其徳也
    無垢無有住 身塹種苦子
    最勝無有愛 天世人不知
無垢無有住者。去諸結使永盡無餘。有結則
有住。無結則無住。亦無身塹亦無苦子。是故
説曰無垢無有住身塹種苦子也。最勝無有
愛天世人不知。如來坐禪寂然入定。三昧正
受滅形自隱。諸天聖人欲得知如來者。此事
不然。是故説曰最勝無有愛天世人不知也
    猶如網叢林 無愛況有餘
    佛有無量行 無跡誰跡將
猶如網叢林者。佛告比丘。今當與汝説愛根
本枝葉滋蔓。善思念之。廣説如契經。流轉
生死分著五道。是故説曰猶若網叢林。無愛
有餘者。如來成道永無有愛。永斷五道
不處三界不受四生。是故説曰無愛況有餘
也。佛有無量行無跡誰跡將者。所謂佛者。
寤一切諸法。無事不知無事不達。脩四
意止四意斷四神足根力覺道。廣布演説無
有窮極。高而無上無能量度。深邃無下深不
可測。有結則有跡無結則無跡。夫人有足。
便得遊行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結有跡者。
入三界遊馳五道不離生死。*結無跡者。
則不至三界八難之處。是故説曰佛有無量
行無跡誰跡將也
    若有不欲生 以生不受有
    佛有無量行 無跡誰跡將
若有不欲生以生不受有者。捨身受形經歴
生死。億千萬身生死無量不可稱計。今得成
道畢故。身更不受形受諸苦惱。是故説曰若
有不欲生以住不受有佛有無量行無跡誰跡
將也
    若欲滅其想 内外無諸因
    亦無過色想 四應不受生
若欲滅其想内外無諸因者。所謂想者。欲想
色想無色想。行人永滅亦不使生。亦復不造
三界結使。内外清淨不造塵垢。是故説曰若
欲滅其想内外無諸因也。亦無過色想四應
不受生者。如彼行人觀過去色。過去造色未
來色。未來造色現在色。現在造色一一分別
四無有色。如彼轉輪聖王統四天下。身有大
人之相衆好具足。行人觀彼如己無異。不以
色好而興好想。不以色醜而興惡想。不見我
是彼非彼是我非我。亦復不見是非是是非
非。都無好醜之想。永斷四應不與從事。是故
説曰亦無過色想四應不受生也
  捨前捨後  捨間越有  一切盡捨
    不受生老
捨前捨後捨間越有。所謂前者。捨過去陰持。
入結使縛著。捨後者。捨未來陰持。入結使
縛著。捨間越有者。捨現在陰持。入結使縛
著。捨一切者。於現身中得虚無道。王三千
典十方。由意自從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
如實知之。是故説曰捨前捨後捨間越有一
切盡捨不受生老也
出曜經卷第二十六



出曜經卷第二十七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樂品第三十
  勝則怨滅  負則自鄙  息則快樂
    無勝負心
勝則怨滅負則自鄙者。如彼怨家晝夜伺察
彼人。於彼有大怨嫌。從世至世不捨罪怨。
如是經歴數百千身。報怨乃息負者自鄙。
是故説曰勝則怨滅負者自鄙也。息則快樂
無勝負心。一切結使永盡無餘。更不復起想
著之念。亦復無勝負之心。我勝彼不如彼勝
我不如。都無彼此之心。是故説曰息則快樂
無勝負心也
    若人嬈亂彼 自求安樂世
    遂成其怨憎 終不脱苦患
若人*嬈亂彼自求安樂世者。世多有人執
迷惑意怨讎心深。觸*嬈於人自望快樂宗族
蒙慶。如種苦栽冀望甘菓。唐喪功夫無益於
時。是故説曰。若人*嬈亂彼自求安樂世也。
遂成其怨憎終不脱苦患者。卒鬪殺人猶尚
可恕。懷毒陰謀乃不可親。如斯之類必趣惡
道。所以然者由其執愚不捨故也。是故説曰
遂成其怨憎終不脱苦患也
    善樂於愛欲 以杖加群生
    於中自求安 後世不得樂
善樂於愛欲者。一切衆生皆貪樂樂不樂苦
惱。見苦則群心不願樂。己自行殺教人殺生。
己自婬泆教人婬*泆。己自妄言綺語。復教
人妄言綺語。己自不與取。復教他人竊盜他
物。是故説曰善樂於愛欲也。以杖加群生者。
所行非法濫抂百姓。意之所存以傷爲本。
是故説曰以杖加群生也。於中自求安後世
不得樂。人作惡行皆自爲己。捨身受形遭諸
苦惱。經歴生死沈漂五道。所生之處罪苦自
隨。是故説曰於中自求安後世不得樂也
    人欲得歡樂 杖不加群生
    於中自求樂 後世亦得樂
人欲得歡樂杖不加群生者。一切衆生皆貪
於樂不樂於苦。見彼苦者興慈愍心。四等平
均視彼如赤子。初不起怨捶打衆生。處世皆
求安身。設我今日觸*嬈彼者。後世之中受
對無數。是故説曰人欲得歡樂杖不加群生
於中自求樂後世亦得樂也
    樂法樂學行 愼莫行惡法
    能善行法者 今世後世樂
夫人在世務行於法選擇善法。去其惡者周
旋往來。追善知識採取善教。所至到處興
法事。是故説曰樂法樂學行愼莫行惡法能
善行法者今世後世樂也
    護法行法者 行法獲善報
    此應法律教 行法不趣惡
護法行法者行法*獲善報者。能自擁護法不
使漏失後獲其福。是故説曰護法行法者行
法*獲善報也。此應法律教行法不趣惡者。彼
執行人以法自護。所生之中不遇惡災。從小
至大悉受其對。天受福盡下生人間復重
受福。是故説曰此應法律教行法不趣惡也
    護法行法者 如蓋覆其形
    此應法律教 行法不趣惡
彼修行人擁護深法微妙之教。去諸陰蓋如
猛赫熱而獲好蓋得蒙濟度是故説曰護法行
法者如蓋覆其形此應法律教行法不趣惡也
    惡行入地獄 所至墮惡道
    非法自陷溺 如手把蛇蚖
惡行入地獄所至墮惡道者。人爲惡行非父
母兄弟宗親所爲。皆由己身爲罪所致。作罪
自受其殃無能代者。外道異學所見不同。外
道所見己身作罪他人受報。是故説曰惡行
入地獄所至墮惡道也。非法自陷溺如手把
蛇蚖者。猶如彼人手把蛇蚖。或以呪術而取
者。或以藥草而取者。或被師教而手翫弄惡
蛇。呪罷之後爲蛇所噛。死入地獄餓鬼畜生。
經歴生死無有休已。是故説曰非法自陷溺
如手把蛇蚖也
    不以法非法 二事倶同報
    非法入地獄 正法生於天
不以法非法二事倶同報。此衆生類造善惡
行。不自覺知殃福之報。爲善者不知善之有
報。爲惡者不知惡之有報。如彼有人得雜毒
之食。得而享之。不知食中有毒。毒氣流熾
不便其身。行惡之人亦復如是。當時甘口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