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寶積經 (No. 0310_ 菩提流志譯 ) in Vol. 11

[First] [Prev+100] [Prev]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耽著諸凡夫 常抱於糞嚢
    由此業因縁 當受無量苦
    愚夫爲女人 受種種刑罰
    囚繋及捶打 而無厭離心
    愚夫爲女人 被種種燒害
    能忍受斯苦 而無厭離心
    或置在尖標 或殺或沈水
    或擲於大坑 備受諸苦毒
    雖見如是苦 猶於婬欲中
    稱讃於女人 曾不生厭離
    或有少智人 知爲衆苦本
    見已還親近 如胡膠見火
    聞佛之所説 雖復生信受
    仍多畜女人 其衆如群羊
    或聞諸佛教 纔興厭悔心
    須臾貪復生 如惡毒還發
    猶如被怖猪 暫止須臾頃
    若見於糞穢 貪愛還復生
    愚夫聞法已 暫爾心驚怖
    後見諸欲色 貪愛還復生
    猶如有丈夫 從其自身首
    棄擲金花鬘 翻戴於熱鐵
    愚夫耽欲故 棄捨諸佛教
    貪求下劣法 造作諸罪業
    迷醉諸欲者 墮閻羅界中
    常呑熱鐵丸 復飮洋銅汁
    迷醉於欲者 背善而行非
    捨離於清淨 永趣閻羅界
    若有智慧人 聞我説是法
    應捨一切欲 速求於出離
爾時世尊説是偈已。優陀延王。即白佛言。今
此所聞希有希有。如來應正等覺。善能説是
諸欲過患。我今歸依佛法僧寶。從今已往乃
至盡形。歸佛法僧作優婆塞。唯願世尊。攝
受於我。佛説此經已。優陀延王及諸大衆。天
人世間阿修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説。歡喜奉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七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八
  *大唐三藏法師菩提流志奉 詔譯
妙慧童女會第三十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菩薩摩訶薩十千
人倶。時王舍城有長者女。名爲妙慧。年始
八歳。面貌端正容色姝好。諸相具足見者歡
喜。曾於過去無量諸佛。親近供養種諸善根。
時彼女人詣如來所。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長
跪合掌而説偈言
    無上等正覺 爲世大明燈
    菩薩之所行 唯願聽我問
佛告妙慧。今恣汝問。當爲解説令斷疑網。爾
時妙慧。即於佛前。以偈問曰
    云何得端正 大富尊貴身
    復以何因縁 眷屬難沮壞
    云何見己身 而受於化生
    千葉蓮花上 面奉諸世尊
    云何能證得 自在勝神通
    遍往無量刹 禮敬於諸佛
    云何得無怨 所言人信受
    淨除於法障 永離諸魔業
    云何命終時 得見於諸佛
    聞説清淨法 不受於苦惱
    大悲無上尊 唯願爲我説
爾時佛告妙慧童女言。善哉善哉。善能問此
深妙之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爲汝説妙
慧白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佛言妙慧。菩
薩成就四法受端正身。何等爲四。一者於惡
友所不起瞋心。二者住於大慈。三者深樂正
法。四者造佛形像。爾時世尊。而説偈言
    瞋壞善根勿増長 慈心樂法造佛形
    當獲具相莊嚴身 一切衆生常樂見
復次妙慧。菩薩成就四法得富貴身。何等爲
四。一者應時行施。二者無輕慢心。三者歡
喜而與。四者不希果報。爾時世尊。而説偈

    應時行施無輕慢 歡喜授與不希求
    能於此業常勤修 所生當獲大財位
復次妙慧。菩薩成就四法得眷屬不壞。何等
爲四。一者善能棄捨離間之語。二者邪見衆
生令住正見。三者正法將滅護令久住。四者
教諸有情趣佛菩提。爾時世尊。而説偈言
    捨離間言及邪見 正法將滅能護持
    安住衆生大菩提 當成不壞諸眷屬
復次妙慧。菩薩成就四法。當於佛前得受化
生處蓮花座。何等爲四。一者捧諸花果及
細末香。散於如來及諸塔廟。二者終不於他
妄加損害。三者造如來像安處蓮花。四者於
佛菩提深生淨信。爾時世尊。而説偈言
    花香散佛及支提 不害於他并造像
    於大菩提深信解 得處蓮花生佛前
復次妙慧。菩薩成就四法。從一佛土至一佛
土。何等爲四。一者見他修善不爲障惱。二
者他説法時未甞留礙。三者然燈供養如來
之塔。四者於諸禪定常勤修習。爾時世尊。而
説偈言
    見人修善説正法 不生謗毀加留難
    如來塔廟施燈明 修習諸禪遊佛刹
復次妙慧。菩薩成就四法處世無怨。云何爲
四。一者以無諂心親近善友。二者於他勝法
無嫉妬心。三者他獲名譽心常歡喜。四者於
菩薩行無輕毀心。爾時世尊。而説偈言
    不以諛諂親善友 於人勝法無妬心
    他獲名譽常歡喜 不謗菩薩得無怨
復次妙慧。菩薩成就四法所言人信。何等爲
四。一者發言修行常使相應。二者於善友所
不覆諸惡。三者於所聞法不求過失。四者於
説法者不生惡心。爾時世尊。而説偈言
    發言修行常相應 己罪不藏於善友
    聞經不求人法過 所言一切皆信受
復次妙慧。菩薩成就四法。能離法障速得清
淨。何等爲四。一者以深意樂攝三律儀。二
者聞甚深經不生誹謗。三者見新發意菩薩
生一切智心。四者於諸有情大慈平等。爾時
世尊。而説偈言
    以深意樂攝律儀 聞甚深經能信解
    敬初發心如佛想 慈心普洽障消除
復次妙慧。菩薩成就四法能離諸魔。云何爲
四。一者了知法性平等。二者發起精進。三
者常勤念佛。四者一切善根皆悉迴向。爾時
世尊。而説偈言
    能知諸法平等性 常起精進念如來
    迴向一切諸善根 衆魔不能得其便
復次妙慧。菩薩成就四法。臨命終時諸佛現
前。何等爲四。一者他有所求施令滿足。二
者於諸善法深生信解。三者於諸菩薩施莊
嚴具。四者於三寶所勤修供養。爾時世尊。
而説偈言
    他有所求令滿足 信解深法捨嚴具
    三寶福田勤供養 臨命終時佛現前
爾時妙慧童女聞佛説已。白言世尊。如佛所
説菩薩諸行。我當奉行。世尊。若我於是四
十行中。闕於一行而不修者。則違佛教欺誑
如來。爾時尊者大目犍連告妙慧言。菩薩
之行甚難可行。汝今發斯殊勝大願。豈於是
願得自在耶。爾時妙慧曰言尊者。若我弘願
眞實不虚。能令諸行得圓滿者。願此三千大
千世界六種震動。天雨妙花天鼓自鳴。説是
語時。於虚空中花散如雨天鼓自鳴。三千大
千世界六種震動。是時妙慧重白目連。以我
如是眞實言故。於未來世當得成佛。亦如今
日釋迦如來。於我國中無有魔事及以惡趣
女人之名。若我此言非虚妄者。令斯大衆身
皆金色。説是語已衆皆金色。爾時尊者大目
*犍連。即從坐起。偏袒右肩頂禮佛足。白言
世尊。我今先禮初發心菩薩及諸菩薩摩訶
薩衆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告妙慧言。汝住何法
發斯誠願。妙慧答言。文殊師利。非所問也。
何以故。於法界中無所住故。又問云何名爲
菩提。答曰。無分別法是名菩提。又問云何
名爲菩薩。答曰。一切諸法等虚空相。是名
菩薩。又問云何名爲菩提之行。答曰。猶如
陽焔谷響之行。是菩提行。又問依何密意作
如是説。答曰。我於此中不見少法密非密者。
又問若如是者一切凡夫應即菩提。答曰。汝
謂菩提異凡夫耶。莫作是見。何以故。此等
皆同一法界相。非取非捨無成壞故。又問於
此義中能解了者其數幾何。答曰。如若干幻
化心心所量。若干幻化衆生能了斯義。文殊
師利言。幻化本無。何有如是心心所法。答
曰。法界亦爾非有非無。乃至如來亦復如是。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今此妙慧。甚
爲希有。乃能成就如是法忍。佛言。如是如
是。誠如所言。然此童女。已於過去發菩提
心。經三十劫。我乃發趣無上菩提。彼亦令
汝住無生忍
爾時文殊師利。即從座起爲其作禮。白妙慧
言。我於往昔無量劫前。已曾供養。不謂今
者還得親近。妙慧告言。文殊師利。汝今莫
起如是分別。何以故。以無分別得無生忍故。
又問妙慧。汝今猶不轉女身耶。妙慧答言。女
人之相了不可得。今何所轉。文殊師利。我
當爲汝除斷疑惑。由我如是眞實語故。於當
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於我法中
諸比丘輩。聞命善來出家入道。我國土中。所
有衆生身皆金色。服用資具如第六天。飮食
豐饒隨念而至。無有魔事及諸惡趣。亦復無
有女人之名。有七寶林上羅寶網。七寶蓮花
覆以寶帳。如文殊師利所成淨刹裝校嚴
飾。等無有異。若我此言非虚妄者。令此大
衆身皆金色。我之女身變成男子。如三十歳
知法比丘。説此語時。此諸大衆皆作金色。妙
慧菩薩轉女成男。如三十歳知法比丘。是時
地居天衆展轉讃言。大哉大哉。妙慧菩薩摩
訶薩。能於來世得菩提時。嚴淨佛刹功徳如
是。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此妙慧菩薩。於當
來世成等正覺。號殊勝功徳寶藏如來。出現
於世。佛説此經時三十倶胝衆生。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住不退轉。八十倶胝衆生。遠
塵離垢得法眼淨。八千衆生皆獲智證。五
千比丘行菩薩乘心欲退轉。因見妙慧菩薩
意樂善根威徳殊勝故。各各脱身所著上服。
以施如來。如是施已發弘誓言。我等以此善
根。決定願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諸善
男子等。以此善根迴向無上菩提故。超九十
劫生死之苦。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爾時世尊。即記之曰。汝等於當來世過
千劫。後於無垢光明劫中。陽焔世界難忍佛
刹。於一劫中。相次成佛皆同一字。號辯才莊
嚴如來。出現於世。文殊師利。如是法門有大
威徳。能令菩薩摩訶薩及聲聞乘者。獲大利
益。文殊師利。或有善男子善女人。爲求菩提
無方便善巧。行六波羅蜜足滿千劫。若復有
人經於半月。時一書寫讀誦此經。所獲福聚
比前功徳。百分千分百千倶胝。乃至算數譬
喩所不能及。是故文殊師利。如是微妙法門。
即諸菩薩契經之本。我今付囑於汝。汝當來
世。受持讀誦爲人解説。譬如轉輪聖王出現
於世。所有七寶皆悉在前。王滅之後寶
隱沒。如是微妙法門流行於世。即諸如來七
菩提分等。法眼不滅。若不流行正法當滅。是
故文殊師利。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爲求菩提。
應當發起精進。書寫此經。受持讀誦爲人演
説。此是我教。勿於後世生悔恨心。佛説此
經已。妙慧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及諸大衆
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説。皆大歡喜。
信受奉行
恒河上優婆夷會第三十一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舍衞城有優婆夷。名恒河上。從其住處來
詣佛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問恒河上。汝從何來。彼優婆夷。即
白佛言。世尊。若問化人汝從何來。如是問
者當云何答。世尊告言。夫化人者。無有往
來。亦無生滅。云何當説有所從來。又問諸
法豈不皆如化耶。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
説。恒河上言。若一切法皆如化者。云何問
言汝從何來。世尊告曰。是幻化人不往惡趣。
不生天上。不證涅槃。恒河上。汝亦爾耶。白
言。我若見身異於幻化。乃可説言。往善惡
趣。證於涅槃。我不見身異於幻化。云何説
言。往諸惡趣乃至涅槃
復次世尊。如涅槃性。畢竟不復生善惡趣及
般涅槃。我觀己身亦復如是。佛言。汝豈不
趣涅槃界耶。恒河上言。如以此問問無生者。
應云何答。佛言。無生者即涅槃也。恒河上
言。諸法豈不皆同涅槃。佛言。如是如是。世
尊。若一切法同涅槃者。云何問言。汝豈不
趣涅槃界耶
復次世尊。譬如化人。謂化人曰。汝豈不趣
涅槃界耶。彼於是問。當云何答。世尊告言。
此所問者無有攀縁。恒河上言。如來豈以有
所攀縁而致斯問。世尊告言。然我所問亦無
攀縁。但爲此會。有善男子及善女人。應可
成熟故發斯問。何以故。如來於彼諸法。名字
猶不可得。何有諸法及彼能趣般涅槃者。恒
河上言。若如是者。云何爲菩提故積集善根。
若諸菩薩及彼善根。皆不可得。積集之時即
無心故。非積集時亦復如是。恒河上言。所
説無心欲明何義。世尊告曰。此法非思惟之
所能知。亦非思惟之所能得。何以故。此中
心尚不可得。何況心所生法。以心不可得。是
即説名不思議處。此不思議處。無得無證非
染非淨。何以故。如來常説一切諸法。猶如虚
空無罣礙故。恒河上言。若一切法如虚空者。
云何世尊。説有諸色受想行識。及於界處十
二因縁。有漏無漏。是染是淨。生死涅槃
佛告恒河上。譬如説我雖有言説。而實無有
我相可得。我説諸色。實亦無有色相可得。
乃至涅槃亦復如是。又如陽焔無水可得。我
説諸色乃至涅槃。亦復如是。恒河上。於我
法中修梵行者。見一切法皆無所得。乃可説
名眞修梵行。増上慢者説有所得。是則不
名住眞梵行。我説如是。増上慢人。聞此深
法生大驚疑。不能解脱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恒河上。若我滅後。有能宣説如是甚深斷流
轉法。有愚癡輩由惡見故。於是法師生瞋害
心。以是因縁墮諸地獄。恒河上言。如佛所
説斷流轉法。以何義故。名爲斷流轉。世尊
告言。斷流轉者。所謂實際不思議界。此法不
可穿鑿沮壞。是故説名斷流轉法
爾時世尊。&T069524;怡微笑。從其面門放種種光。青
黄赤白頗梨色。其光普照無量國界。上
至梵世還從如來頂上而入
爾時尊者阿難。見是事已心自念言。如來應
正等覺。非無因縁而現微笑。作是念已。即
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
作是言。以何因縁現此微笑。佛言。我念往
昔。有千如來。亦於此處説如是法。彼諸衆
會。各各亦有恒河上優婆夷。而爲上首。彼
優婆夷及諸大衆。聞是法已皆悉出家。於無
餘涅槃而得滅度。阿難白佛言。當何名此經。
我等云何受持。佛言。此經名爲離垢清淨。以
是名字汝當受持。説此經時。七百比丘衆。四
百比丘尼衆。諸漏永盡心得解脱
爾時欲界諸天子。化作種種天諸妙花而散
佛上。作如是言。此優婆夷甚爲希有。能與
如來共相詶對。得無所畏。是人已曾無量佛
所。親近供養種諸善根。佛説是經已。恒河
上優婆夷。及諸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聞佛
所説。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八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九
  元魏三藏法師佛陀扇多
無畏徳菩薩會第三十二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王舍大城耆闍崛
山中。與五百比丘衆倶。菩薩摩訶薩無量無
邊。復有八千菩薩摩訶薩而爲上首。皆得三
昧及陀羅尼。善入空無相無願三解脱門。善
巧諸通得無生法忍。所謂
彌樓菩薩。大彌樓菩薩。常入定菩薩。常精
進菩薩。寶手菩薩。常喜根菩薩。跋陀波羅
菩薩。寶相菩薩。羅睺菩薩。釋天菩薩。水天
菩薩。上意菩薩。勝意菩薩。増上意菩薩摩
訶薩。八千人等而爲上首
爾時婆伽婆。依王舍城住。若王王子。諸婆
羅門。長者居士。尊重讃歎而供養佛。爾時世
尊。具有無量百千萬衆。恭敬圍遶而爲説法
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大
迦葉。尊者須菩提。尊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尊者離波多。尊者阿濕卑。尊者優波離。尊
者羅睺羅。尊者阿難。如是等無量聲聞。於
其晨朝整衣持鉢。入王舍城從家至家。如法
乞食更無餘縁。時諸聲聞如是乞食。漸漸遂
到阿闍世王所住宮殿。至王所已。却立一面
默然而住。不言乞食及不乞食
爾時阿闍世王。有女名無畏徳。端正無比。無
匹無雙無並無類。成就最勝殊妙功徳。年始
十二。在其父王堂閣之上。著金寶屐彼處
而坐。時無畏徳。見諸聲聞不起不迎。默然
而住。不共問答。不迎不禮不讓床座。阿闍
世王。見無畏徳默然而住。即告之言。汝豈
不知。此等皆是釋迦如來上足弟子成就大
法也。世間福田耶。以爲愍念諸衆生故。而
作乞食。汝今既見。何故不起不迎不禮。不
共相問彼不讓坐。汝今者覩見何事故。而
不起迎
爾時無畏徳白父王言。不審大王。頗見頗
聞。轉輪聖王見諸小王。而起迎不。王言不
也。復言大王。頗見頗聞。師子獸王見野干
時。爲起迎不。王言不也。復言大王。頗見頗
聞帝釋天王。迎餘天不。大梵天王。有曾禮
敬餘天衆不。王言不也。復言大王。頗見頗
聞。大海之神禮敬江河池等神不。王言不也。
復言大王頗見頗聞。須彌山王。禮敬諸餘
小山王不。王言不也。復言大王。頗見頗聞。
日月光神。有曾禮敬螢火虫不。王言不也。女
言大王。如是菩薩。發心趣向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轉輪聖王。以大慈悲初發心已。云
何禮敬離大慈悲小乘聲聞。大王。頗見已
求無上正眞正覺之道。師子獸王。而禮小乘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