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勝鬘經疏 (No. 2762_ 撰 ) in Vol. 85

[First] [Prev]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762 [cf. No. 355]
勝鬘經疏

者必速解眞常八十之壽應物故耳。言心得
無疑也。宜時遣信發其道意者。宜及今時遣
信發勝鬘所爲衆生常解道意也。今正是時
者。今日正是發勝鬘所爲衆生常解之時也。
□勝鬘書者。此明遣書也。略讃如來無量
功徳者。文句尠約故名略。理通義備言無量
也。即遣□□□此請於使人奉書感其意也。
阿瑜闍國者。此是郡邑之名。此言
歡心。秦言不生國七歲已上。皆化以大乘解
常關心。因以名爲。敬授勝鬘者。書論常住良
可重之。極名之爲敬。奉與前人故言授也。亦
可有授書之儀。執□曲躬上拼下授此是授
書之儀故言敬授也。歡喜頂受者。稱内情名
爲歡喜。拜而領納故言頂受。亦可身中之尊
頂爲其勝。受道之中。信心最強信敬之心領
納故曰此書故言頂受也。讀誦受持者。如三
復白強則知有瑕得書尋文解其所表故言讀
誦也。亦可被文順句稱讀皆文言領名誦納
之在懷白受憶而不忘爲持。昔來所無所以
生希有心也
自下偈頌初二句。向旃提羅説。何以而然。旃
提貴父母書勸勝鬘三業虔敬。如來今敬奉
敎故。先對説偈也。我聞佛音聲者。書傳音
聲故言我聞。佛音聲亦可尋書生解朗然的
了。如從父母口中聞説佛常住音聲故。以之
言耳。世所未曾有者。言自我生世已來未曾
聞有如是人也。亦可明有爲諸法伐迭生滅。
如來常住凝照。萬境生滅不能加苦樂。莫
能異。豈世所曾有者哉。下之二句將欲順
敎受効。如書所言如來常住離虚曰眞。絶
爲名實者。我應修三業供養也。第二偈默
感請佛。初二句默感。下二句請佛。佛仰
者敬仰。惟者思惟。下出思惟之事。正道
佛世尊普爲世間有縁者出。我在有縁之數。
亦應哀愍現於後宮。必令我得見也。□□
偈明應其所感。即生此念時者。即生仰惟
念時也。佛於宮中現者。欲表常住離生死之
地。是故空中現也。普者光照無私曰普。從
佛身出名放。能滅或闇曰淨光明。亦可顯眞
常之身。除應或之穢故名普放淨光明也。顯
示無比身者。光照共辨形體奇絶衆相莫加
故言無比身。亦可三十二相。世相不逮名無
比也。勝鬘及眷屬者。此明三業供養應於前
言也。顯示面接足禮者身業虔敬。淸淨心者
意業尊重。嘆佛功徳口業讃嘆也
從如來妙色身者。以下大段第二明經之正
體。就中有二段明義。從初訖第一義乘明乘
之體行。從世尊聲聞縁覺以下。明乘不孤起
起則從縁故。自下八章皆明乘之境也。此則
初章所以十五章首始嘆佛功徳者。欲令生
三業歸依之善因之以出世也。亦可乘書致
歎者耳。如來妙色身者先歎應身。應身如法
佛應現化物而來。釋迦亦爾故曰如來。有異
常解常解乘常如實來成正覺故曰如來。通
敎解乘空如實道成等正覺。以果望因故曰
如來也。妙色身者。此色從眞處而現故言妙
色。攬色成體言妙色身也。世間無與等者。世
間之色繋等所感。如來之身應物而有故言
無與等也。無比者上言無與等。既無與等亦
可匹類故言無比也。不思議者。隨以現三尺
丈六不見其頂故言不可思議也。色無盡者。
欲明眞本不亡塵沙竝現故言無盡。此之五
句皆嘆應身所以。首嘆應者將表法身常住
妙絶言境曉之則難。丈六暉世生解則易。是
以先歎應身。欲使尋跡以推本。是故次明眞
身。智慧亦復然者。亦有五句不異於前經。衆
好略故但云亦復然也。一切法常住者。萬法
盈滿故言一切。不爲生滅所傾稱曰常住。徳
邈群賢。是故禮敬也。降伏心過惡者。此嘆解
脱。上明法身常住逕劫不謝。而此常果得必
有由。由於果盡次嘆解脱。降伏心過惡者。心
惡盡也。身四種者。明色惡亡。心有貪瞋癡。
異生老病死故。言心過身四也。已到難
伏地者。正由色心患盡道成佛果。生滅不能
加苦樂。莫能動故言難伏地。亦可以下文驗。
煩惱有二。四住無明。三界就業而論。上地
就惑説也。降伏心過惡意地三亡。及與身者
應言□三。四者其口但經好略。論身缺三語
四默口也。此三界四住地所起業。業斷土由
惑亡故。就業以論之。已到難伏地者。此語無
明惑盡到猶度也。自非以金剛心爲無礙種
智爲解脱。此或無以頂落故名難伏地也。知
一切爾炎者。次明般若。上明累盡獲彼常果。
或滅有方非智不惡故次明之。爾炎此方名
爲智母。亦可智即彼若。爾者眞諦。炎者俗
諦。何以智然。夫眞諦如爾古今定准世諦假
誑拔炎不貪故智之耳。自下還結上三法。智
慧者結知一切爾炎。身者結法身自在結解
脱也。攝持一切法者。三法既備萬善圓極。一
得永固劫盡不座故。言攝持一切法也。敬禮
過稱量者。所以更來爲欲拂跡。時衆胃佛地
功徳理盡勝鬘所嘆。是以拂去前跡。我今敬
禮。過我稱量獨絶群表言無譬類。佛果萬徳
積若理道言表故言無邊法。如來所得非下
情所測故言難思議也。亦可上來諸句亦數
即禮。是故此偈諦跡。言我今禮者。過我所嘆
也。哀愍以下欲明請護。哀讖愍念覆護於我。
今向嘆佛五句之善法速得增長。此善基提
菩提故云種也。此世今身。及後生者。未來願
常攝受在大乘正法中也。我久安立以下如
來遂其所請。上來二世爲師。今明三世作護
所以。而然過者。若護現未必然故。擧過護
來。謹久安立者。前身以來。令免於三途重
苦名安。令汝善根徳成名立。前世以開噵汝
心憙悟大乘故言開覺也。今復攝受汝現在
也。未來生亦然者。同汝過現也。我已作功徳
者。以下明乞記還擧上三世之善。已作明過
者。現在今身餘世未來也。如是衆善本。總
擧上來三世衆善。能與果作因名本也。唯願
見攝受者。此正明乞記。唯願見此因所攝受
之果故。言願見攝受也。不爾亦欲拂求二世
加護酬三世安立之跡。爾時勝鬘頭面禮佛
以下。正與受記遂其所請。亦可此方乞記所
以與記者有其二意。一爲生其下文。二爲發
起時衆往生之縁。是故與記也。汝歎如來眞
實功徳者。擧上嘆佛功徳之善。能感佛果故
名根也。此明記於近因。當於無量以下記於
近果。天人之中爲自在王者。第六天果。何以
處此將明居上化下風下靡草故然也。一切
生處拂疑。時衆謂爲第六天王。同彼邪見耽
逸五塵故。言常得見我現前讃嘆如今無異。
何邪見逸蕩今有世
當復已下。第二段記遠因遠果。果有二種。總
之與別。普光別號下明總號。第二記其國土。
就中有二段明義。從初至惡業道名明其所
除。彼國衆生以下出彼所得。彼佛國土者。據
今現在望於未來。普光爲彼也。無諸惡者。淨
土之中無四惡也。唯有天人。就中復無老病
衰惱不適意苦等菓也。所以無此苦報下。明
無其惡業道名。是故無有老病等苦果也。彼
第二彼國衆生以下。明其所徳。色力壽命者。
翻上老病衰惱也。五欲快樂者。翻上不適意
苦也。彼諸衆生純一大乘者。翻上無諸惡趣
故言純一也。諸有修習善根衆生者。翻上亦
無不善惡業道名也。皆集於彼。有縁同生淨
土也。願彼國者。受記之旨正在於此也。上勝
鬘有歎佛功徳之善。如來即記當佛。普光淨
土琳琅。而此妙果不可端拱。而剋要須修會
果之因。因之萬行必先於戒。是第二明十大
受章也
此章有三段明義。初受十受方便。第二從世
尊我從今日訖十受明十受體。第三從法主
世尊訖章明證信也。恭敬者正明欲受戒故。
身業修敬也。而立者。受戒之法要須檢客胡
跪。今所以立者。佛住空中勝鬘在地。若當胡
跪則中間跨周言語道絶音聲隔斷。今欲使
言音相及是故立也。亦可表已必能行之也。
受十大受者。下受持戒爲受。所以然者。欲
明戒由受發得故。以受目戒也。大者聲聞受
戒其盡一身。此戒終極佛果也。亦可聲聞但
防身口。菩薩三業俱止故名大也。從世尊以
下。正明十受中有四段明義。初一戒明受之
則易持之則難故。初一受明誓持也。次有四
受明律儀戒。次有四受明攝衆生戒。最後一
受攝善法戒也。我從今日受戒之始。乃至菩
提誓戒之終也。所以受戒者。於所受下九戒
不起犯心。何故但言不起犯心。欲心心明犯
則易。色犯則難。易者不犯。當知難者亦持
也。亦可心爲本根身口爲末。但言心持身口
可知也。人解此一戒是總從下九戒上發得。
若犯下九戒。此戒則犯無別惡對總。又無總
惡來侵也。又解此戒別自有體。何以然。如似
欲起瞋心則犯此戒正起忿怒罵辱。前人則
破第三戒餘八類爾也。於諸尊長不起慢心
者。此明敬上也。尊長者徳高量遠思得於物
名爲尊長。不必者年也。於此尊長正應修敬
奉養諮戲未聞曰有冥閏。若自擧陵物法水
不沾。譬猶高峯雨水不高故言不起慢心也。
不起恚心者。此明接下。若瞋於人則於物有
隔。何能以道相及敝拔其苦故言不起恚心。
前戒明不起慢心。以請法以懷此明以化物
爲行耳。總他身色者。八尺之體名身。形容
珪麗日色。鳥馬七珍名外衆具也。不起疾心
者。夫爲菩薩以慶物爲懷。若於他有疾妬。彼
所徳何能施樂於人。故言不起疾心。於内外
法者。頭目支節名内。七珍爲外。不起慳心
者。上所由於他寶貨不起嫉心者。何今日明
自不慳。故能於他不疾妬也耳。世尊我從今
日以下。第二明攝衆生戒。初二受是攝物之
具。下二受所攝衆生也。自道己受畜財物
者。菩薩積財恒沙意在爲物故。言不自爲己。
凡有所受悉爲成熟者。明前人乏少食衣修
善莫由故。須成熟也。不自爲己行四攝法者。
欲明人若有現未之殊具亦優劣之別。是以
前者以擅攝現。若衆生此明化來惡之衆也。
菩薩積徳利人故。言不自爲己也。不愛染心
者。無貪心也。無厭足心者。愛見之悲化物不
普。上明無受便能通潤無罣故。言無厭足心
也。無礙心者。斷除瞋恚和光化物故。言無
礙心攝受衆生也。亦可不愛染心不同凡夫。
無厭足心不同聲聞。大士兩忘之行故言無
礙心也。領納前人在大乘位故。言攝受衆生
也。我從今日以下正明攝所上具衆生。幽繋
者。枷&MT05345;拘執等也。不能煩文略總説之。言種
種危難也。必欲安穩者。令彼衆生免苦難也。
以義饒益者。無父者慈悲蔭覆。無子者現爲
僮僕資養。幽繋者。令脱枷&MT05345;之苦。疾病者使
彼天府調暢。以此四事益彼故。言以義饒益
也。亦可以大乘訓導令脱生死故。言以義饒
益。此明攝善衆生救現在也。我從今曰以下。
明惡衆生未來苦也。捕養者羅網飛禽故名
爲捕也。飮食走獸稱之曰養。衆惡律儀者。十
六惡律儀也。終不暫捨者。大士不離群生敎
以大乘故言不暫捨也。我徳力時者。衆生無
邊不可盡故。發願得法身力時也。菩薩爲此
衆生不一故言彼彼也。見此衆生者。若惡人
也。惡人降之則難故。言應折伏者而折伏
之。善人屈之則易故。言而攝受之。何以故以
下釋正以降惡伏善故大乘在世。大乘在世
則修善之。修善之者。天人充溢三途路塞。故
言減少。此明世間若値。於如來所轉法輪以
下。明出世行備見。是二稱種妙益故故攝不
捨也。從世尊以下。第四明攝善法戒。萬行之
中願我在前故。且論願耳。攝受正法終不忘
失者。六度非躬曰正。可爲心軌名法。解心相
續言終不忘失。此明能願之心不忘失也。何
以故以下釋不得忘其願之心。若忘其能願
之心。則忘所願大乘之法也。下覆悚相釋。若
忘大乘之果則失波羅蜜妙因勝善也。下言
忘波羅蜜者則不欲大乘者。前明忘因則爲
果。此明失因之。無能求之意故言不欲大乘
也。亦可正法爲因大乘爲果是總。波羅蜜是
別也。若菩薩以下出彼忘失之人也。不決定
大乘者。菩薩亡其眞解故言不決定大乘也。
則不能得攝正法欲者。若無大解關心。於彼
六度不生悕求之意故。言不能得攝正法欲
也。下明其過。隨所樂入。縱情造惡。備渉六
道受罪苦歎也。故言入永不堪任越凡成聖。
此明失出世勝樂即名衰也。我見如是惡罪
重殊無邊故。言無量大過也。又見未來以下
出其不忘菩薩也。無量福者。翻上罪苦對前
衰損名之爲利也。法主世尊以下。第三證信
也。所以明者。勝鬘受戒與時衆爲軌。欲使諸
人防而行之。今此時會都無受戒者故須此
文也。法主世尊現爲我證者。如來能知勝鬘
如受而持。諸衆生惑重垢深故。言善根微薄。
不能玄鑒事原表故言疑網也。以十大受以
下。出所疑之事。極難度故。勝鬘跡居凡下戒
行高妙住極金剛故言極難度也。死生昏闇
慧目不開故名癡。惡積丘陵慧忍不揮故。言
非義饒益也。墜墮三途故不得安穩也。説誠
實誓者。欲明事超意表。必須垂證言行相稱
故言誠實也。當雨天華出妙音聲者。要事須
除疑時衆所解故誓求此也。説是語時者。經
衆序列也。空中雨華者。欲明勝鬘言行皆實
故。神瑞致微遂其所説也。彼見妙華以下。時
衆都瑞生解故疑心悉除。惑盡心悅故言喜
勇也。而發願言以下。同事以生善故。言同
其所行。世尊悉記以下結句也
從爾時勝鬘以下三大願章。所以來者。前明
十受止惡之用。今此明三願。修善之行惡止
善行菩薩之常宜受戒發願大士之行則故明
之。亦可前明於行。此明發願。行願相資妙果
可會。若但有行無願行必孤。無行願必虚故。
先誓戒行於前發願於後也。就此章中有三
段明義。初明願方便。第二明願體。第三如來
述成。復於佛前者。前明止善。今明行善。善義
是一。其號再章故言復也。此三玄期未來願。
此作彼故言願也。以此實願者。行願相稱故
名三實。亦可前十受不虚。今三願無爲故云
實也。安慰衆生者。大士修善爲物離苦不壽
一已故。言安慰衆生也。以此善根者以下。第
二段初願明自行。第二明外化。第三明護法。
以此十受三願之善能與萬善作基故。言以
此善根也。於一切生者。來生不一受形塵沙
故。言一切生也。亦可從性今身終至處住十
禀形不一故。言一切生也。得正法智者。六度
之中。獲彼無著勝解故。言得正法智。以此
法智外化無罣而不疲厭故。言無厭足心也。
我於攝受正法以下。明護法之願。捨身命財
暈降大乘自行化人惡生蒙益也
爾時世尊以下。第三述成。三願廣大備喩來
現。如一切色喩恒沙願。空界喩三大願。如
是菩薩恒沙願者。舍一切色三大願今入空
界也
爾時勝鬘以下。第四攝受章。所以來者。前明
三願。是能求之心。今明所願之法故次明之。
亦可前章住下心弱三願廣濶乃攝恒沙。今
明住上解強一攝塵沙生彼萬徳故次之耳。
就中凡者八段明義。從初訖有大利益明願
攝。第三承佛威神以下訖八萬四千法門明
行攝。第三雲水二喩明行願出生。第四從又
如大地以下地藏二譬明人能出生也。第五
從攝受正法以下訖即波羅蜜明縁攝。第六
從勝鬘白佛以下訖之所瞻仰明因攝。第七
從又善男子以下訖亦悉知見明護法。第八
從爾時以下明述成也。承佛威神者。佛意欲
使勝鬘宣唱大願。勝鬘應機而説故承佛威
神也。空解關心生善爲調。滅惡名伏。亦可住
上妙解不爲相聞故言調伏也。行願相應故
言眞實。亦眞實能行無異者。無異口中所説

佛吿以下。上來明願之方便。自此以下正出
願體。皆悉入於此一大願中者。此明勢力能
生萬行。恒沙諸願皆悉入此願攝生列也。下
指乎其體也。佛讃以下第三述成。説當理原
善得其宜故即言善哉也。智慧者實慧。方便
者方便慧。實慧鑒遠理原其體難側故言甚
深。方便巧適應物而施故言微妙。汝已長夜
以下釋所以。二智深妙者。良由殖因既案方
階。此二非深妙。如何生死閏暗故云長。無
明昏暗稱之日夜。在生死長夜修彼妙因故
言殖善本也。亦可明榮方行懃故云長夜也。
來世衆生以下。上明二慧精妙。曠劫修因方
剋。豈淺識所能知解。故言久種善根者乃能
解也。下明勝鬘所説同於四佛故淺識不解。
亦可成善之言耳。如是我説攝受功徳無邊
際者。欲明攝受正法自行無邊化人無極理
過言表故不得邊際。如來智慧辨才亦無邊
際者。拂於上言非是如來智照不周。但以方
言究豈莫得其極。故先言不得邊也。亦可以
無邊之慧宣無盡之理。但文不可累書故云
不盡。有大功徳者自行塵沙也。有大利益者。
化人道備故言説不得邊際也
勝鬘自佛以下。第二明行攝。一行攝生塵沙
諸行故名行攝也。更説者演彼行攝義也。廣
大者。行能苞含萬徳故名廣。物莫能過稱大。
生善所以曰義也。則是無量者横故之善得
一切佛法者縱攝之行也。亦可則是無量明
一切佛法者因中行。備八萬四千法者果顯
善滿也。八萬四千何者是也。佛果有三百五
十功徳。以六度住幡一度各有三百五十。如
是三六十八凡有一千八百。下復有五十六
度住分五六三十。復得三百。通前便有二千
一百。復以貪瞋住位癡等分位之無貪善根
幡此二千一百作二萬一千。瞋癡等分亦爾。
便有八萬四千法門也。譬如劫初成時以下。
第三與行願出生爲喩也。普異大雲者。此豈
成劫因縁也。雲能出生四種寶藏以洪攝受
行願出生四種因果。兩衆色雨喩四因。種種
寶譬四果也。如是攝受正法含雲喩雨無量
福報。今種種寶及無量善根合衆色雨也。又
如劫初成時以下。第二喩前雲喩因果俱總
此水喩因總而果別也。此有大水聚者。此喩
攝受行願。出生三千大千界藏者。總喩四因。
及四百億類洲名。此別喩四果也。如是攝受
正法者。合前水聚。出生大乘界藏者。合三
千界藏也。一切菩薩神通力者。此別含一百
億類州。一切世間安穩者。合二百。一切世間
如意自在者。合三百。出世間安樂者。四百億
也。自下結句。劫成者此擧外喩之初。乃至天
人本所未得。此擧所譬最後。何以知之。上言
出世間安樂。下言天人本所未得。故知略擧
也。皆於中出者。由行願出生也
又如大地以下。第四與行願菩薩出生爲喩。
大地能持四種重擔。菩薩能生四因四果故
得爲喩也。大海者喩菩薩。入於生死功高道
遠如大海也。第二諸山喩縁覺。獨善一已檦
心出世故。喩之如山。三者草木喩若聲聞。四
者衆生喩人天也。自下合喩。如是攝受正法
善男子女人者。含前大地喩。建立大地者。此
文略應言建立正法如大地也。堪能荷負喩
彼大地者。下文當解也。何等爲四以下。合
前四重擔喩所以。喩時從深向淺。合時從淺
向深者。欲明喩時譬菩薩化主君高化下如
風靡草。合時喩修行之徒初微後著故。以淺
向深也。離善知識者無聞非法衆生者。合第
四喩。欲明修道出世功由善支。此離善知識
受敎莫由故言無聞。造作諸惡故云非法衆
生也。此人或重垢深不堪頓悟大乘故。以人
天善根而授與之。求聲聞者授聲聞乘者。此
合第四喩也。縁覺者合第二也。諸山喩大乘
合大海喩。是名善男子以下結句也。世尊以
下此文所以更來者前云喩彼大地。今正解
喩之方法。亦可上言以天人三乘而授與之。
未解授之方法故言建立大地。普爲衆生者。
感則説名不請友也。大悲安慰者。菩薩拔苦
與樂故言安慰也。能生天道勝善故言爲世
法母也。又如大地以下。第二喩上者與化主
爲譬。今此寶藏喩。弟子得法功由其師所以
知之。上言普爲衆生作不請之友。故知上喩
説師法。此喩下言皆由攝受正法善男子女
人得此奇特希有功徳。故知喩弟子得法也。
此中諸喩次第相生。初明劫初龍氣普覆三
千故取雲爲譬。第二雲滅雨息故取水聚爲
況。第三大水枯竭故就大地爲譬。第四地中
有其金銀故。就寶藏爲喩耳。又如大地者。喩
行願菩薩也。種寶藏者。喩四因果也。無賈者
喩菩薩乘。上賈縁覺。中賈聲聞。下賈人天乘
也。如是攝受正法善男子女人以下。合大地
喩。得衆生四種者。菩薩廣利群生。化物之善
功歸化主故。言得衆生四種寶。正由化衆生
而得也。亦可胡音到耳。無聞非法以下合下
賈。亦聲聞乘合中賈。縁覺乘合上賈。菩薩乘
合無賈。如是得大寶衆生以下。正明弟子得
法功。由然師世尊以下結句。即是攝受正法
者略結本也。應言即是善男子女人也。上來
就萬善之中行願兩分未明。行願生成有其
親疏二別故。從世尊以下第五名明疏生名
縁。就法法相即中論也。親生名因。第六人法
相即中説。前雖明攝受正法未解其義。今從
此以下。正其名釋其義使若修行惡捨離欲
明六度正法之上雖有攝受波羅蜜二名横生
論體無別状也。今解師之六度。能生人善名
之爲攝。可納之在懷稱之爲受。即體非耶可
軌目爲爾法生善究竟即名波羅蜜。若爾名
雖有殊。論體無二故。從世尊以下解法法相
即也。此明師之正法能生弟子六度。即是雲
水二譬中明法出生也。遠應三大願中弟子
二外化願。前明以無戢心爲衆生説。今明由
説由故能生人善。其義不異也。就此中解凡
有五句。第一世尊攝受正法。此道攝受也第
二句言攝受正法者。此擧攝受正法名者其
體爲欲道。第三句無異正法也。第四還以正
法不異攝受。欲明六度能生餘善名曰攝受。
即攝受不耶可執爲正法故。言無異攝受正
法也。無異正法也。雖能不異未釋體無別状
故。第五句言即是攝受正法也。上來明攝受
正法不異。即是未解攝生及事辯。更有異名
體正是一故。言世尊無異也。波羅蜜攝事竟
法者當體非耶可執故言無異攝受正法。雖
言不異何妨體別。故言攝受正法即是波羅
蜜也。自下度就六度解不異所由。即是所以
何以故攝受正法乃至波羅蜜名異體一也。
下言善男子女人應以菩薩行施而修學成就
檀度者。菩薩即以施成熟。此解正法之名也。
捨身身乃至支節者。此言有間故。言乃至將
護彼意而成熟之者。此解攝受之目。彼所成
熟衆生以下。解波羅蜜之稱。彼者單論其師。
所成就衆生建立正法者。獨導弟子行滿也。
是檀波羅蜜者。師化功滿足故。結事竟與師
言波羅蜜也。餘即可解。應以戒成熟者。此以
下解正法。以守護六根不造惡故。三業淨身
口略檦最後故。言乃至正四威儀也。將護彼
意以下解攝受之目。彼所成熟衆生以下。釋
波羅蜜之稱。彼者單道其師。所成熟衆生建
立正法者。獨説弟子行滿。是名尸波羅蜜結
與師。第三應以忍成熟者。此明正法也。若
彼衆生罵詈者。口業不善。恐怖者身業爲惡
也。以無恚第一忍力者。無相空解也。乃至顏
色不變。此言有間故。言乃至此中將欲明能
忍。先解所辱之事。自下可知。應以精進以下
第四度。若彼衆生應見菩薩精進放而修善
者。菩薩廣修衆善悕求佛果故。言生大欲心
忘相萬行故。言第一精進也。第五禪度安心
一境故言不亂。亦可不爲覺觀動發名爲不
亂心也。不馳駛六塵故言不外向心。性定眞
淸實心一縁故言第一正念。久時所作者身
業營爲口業動發故。言久時所説也。應以智
慧以下。第六明波若度。前五皆有體根。今此
智慧虚非淺情所測故。欲知其體驗其同也。
若彼衆生得一切義者。菩薩萬法朗然敷演
其理故。言無畏心而演説一切論五明論也。
第一賓主住復實其佛法故言内論。廣説外
道興藉名外明論。二家言下所以不或其宗
致故言因論。起聲長短善識其状故言聲明
論。除此以外醫方鎭戢乃至日月博蝕碑文
石性等皆名功巧。理極故言究竟。解興或惡
故言明處。自初以來明正法。乃至功巧以下
攝受也。彼所成熟以下還解波羅蜜也。以是
上來所明義故世尊無異波羅蜜無畏攝受
正法。乃至即是波羅蜜也
世尊我今承佛威神以下。第六就人法相即
明因攝。此文從前地藏二譬中來。何以知然。
前二譬人能生善長修萬行。今明人爲善成
善外更無別人求善爲人也。亦可明人能益
物名爲善人。即明人外更無朝然別人善也。
遠應三願中第一願。前明自行萬善。今明因
中行備護。彼常果其義不殊也。更説大義者。
因攝所以理中莫過故言大義也。此中言攝
受正法第一句。但論其法。第二言攝受正法
者。此擧人來欲明。第三不異於法也。第四句
還以正法無異於人也。善男子善女人以下
還解即是之義也。何以故以下廣解因攝。但
就布施以明因攝。何以故。前縁攝門中。廣
六度事相外明不畏迷謬故。但就檀度以解
因攝也。善男子女爲攝常住佛果正法故因
中捨三種外也。何等爲三。別釋其義。解捨身
者。因中捨此無常之身濟於窮乏故。未來獲
得常住之果也。生死縁後際者。金剛三昧能
永斷無常窮因之畔故。言生死後際也。等者
隣於佛果故言等也。離老□死者。明其所
除不壞常住者。出□彼所得也。無有變易以
下。前明超過分段。此下能越於變易生死也。
得不思議功徳者。前對分段明常。今明對於
變易説其不遷義也。第二捨命者生死後際
畢竟離死者。明其所除也。無邊常住亦解其
所得也。通達一切佛法。對因中之命故説智
慧。所以然者。欲明佛果體無別状智慧不斷。
説之爲命。故言通達甚深佛法也。捨財者。因
中布施身命。以外自餘萬法皆名爲財。得不
共衆生殊勝供養者。更無別法。正由萬善滿
足果體常住故言供養。自下如是善男子女
人攝受正法。功高道備故。上爲諸佛所記。下
爲一切衆生瞻仰也。從世尊以下第七明護
法。遠應三願中第三願。前明護法。此明護法
時節。護法之功在於來世。要當大聖隱輝四
依潜沒。當爾之時自行不通化人。道擁大士
忘身捨命興顯大士法。使自行得通萬善滿
足化人暢塵沙蒙益故言護法也。又善男子以
下正明護法時節。比丘乃至優婆夷。此是四
衆。斯等諸人受行大乘名爲法住。人不流通
名爲法滅。明當諍訟者。受行大乘者欲得彌
滅。於小修覺小乘者復欲除。捨於大故明大
乘。黨於常住明小乘。黨於小乘兩衆忿諍。爾
時要須計人多大者。敬而修行菩薩。爾時破
壞朋黨之徒離散諍訟之衆。使心實常住無
有諂曲諸惡。令有愛樂大乘之心。先明斷惡
後能生善。不諂曲者。奸心作善名爲諂曲。口
與情返稱白欺誑。誑或人心名曰幻。爲令彼
前人除諂曲虚爲斷滅。欺誑筫直滿故愛樂
正法。爲欲愛正法故。來入大乘衆中。入法
朋中。以爲諸佛之所受記。何況菩薩化功彌
博。世尊我見攝受正法如是大力佛爲實眼
實智者。觀境明白無染之稱解之曰智匠化群
或名爲法根本。開悟衆生令修行善故言爲
通達法。慈蔭三有故云爲正法依。亦悉智見
攝受正法如此大力也
從爾時世尊以下第八段。上勝鬘説攝受正
法。理由相一縁之攝行願出生善得其宜故。
如來述成也。爾時世尊。於勝鬘所説攝受正
法。理由相徵妙曰精。上昇趣於佛果日進。殖
而生喜躍之心也。如是勝鬘以下凡三喩。初
越於魔境。第二牛王喩超過二乘。第三須彌
山王喩明勝於大乘性也。如汝所説攝受正
法大精進力如大力士者。喩於行願。少身
者喩一檀度。如彼力士以節少分單一羸夫
分。令彼人生大苦惱者。喩彼菩薩一檀之力。
能使魔王生大苦痛也。自下含喩。如是勝鬘
者。合於力士。少攝受正法合少單身分。令
魔苦惱合前羸夫生大苦惱也。不見餘一善
法者。少乘無常是大乘少分名之爲餘我。不
見小乘善法令魔憂苦。如少攝受正法。何故
言少。十住之中但論初住地一行施萬行之
中略檦其一故言少也。三乘生苦則輕。今令
魔苦痛則重。何以而然。小乘中佛雖適魔境
體是無常。魔本樂於生死邊情。處淺曁其涅
槃洎然無爲故。令魔苦痛則輕。今此大乘常
住之佛。超絶魔境魔體。性空佛果妙有。魔
身無常生滅。佛果凝然常住故。令彼衆悽愴
情愍生苦心重故。言不見餘一善令魔苦惱
如少攝受正法也。又如牛王者。譬攝受正法。
形色無比者。喩其力用。勝一切牛者。喩過於
二乘也。如是大乘少攝受正法者。今前牛王。
勝於一切二乘善根者。合勝一切牛。何以然
者。下言以廣大故也。如須彌山王者。譬攝受
正法。端嚴殊特者。語其力用。勝於衆山者。喩
過於大乘性地也。如是大乘者。合上山王。捨
身命財者。以下合其力用也捨身命者。修道
行攝也。以攝取心者。但論願攝也。攝受正法。
總結行願也。勝不捨身命財。初住大乘。合上
勝於衆山也。性地爲師。二乘是弟子。性地菩
薩功徳高勝由苦不如何。況二乘功徳尠薄。
以攝受正法廣大故也。自下擧勸勝鬘流通
大乘。以是義故。勝鬘黨以攝受正法開示敎
化建立衆生也。一住發唱名爲開示。曲尺辨
章稱爲敎化。令彼行成故名建立也。自下出
其功。勝鬘攝受正法如是大利者。怗前力士
喩。前明出過魔境衆魔能爲人功徳捐人善
法。今對彼衰捐故言如是大利也。如是大福
者。怗前牛王喩。勝於二乘故言大福也。如是
大果者。怗前山王喩。前言勝於性地。今住前
爲因。初住爲歎故。言如是大果也。亦可如是
大利者。結於外化之功。如是大福。結於自行
之徳。如是大果者。總結自行外化之歎。勝鬘
我於阿僧祇以下勸也
佛吿勝鬘以下第五一乘章。所以來者。上明
攝受正法。能生四乘因果。時衆冐爲此四因
果條然各異故。次論一乘。欲明四乘因果名
雖有別論體正是一乘。是以次明也。佛吿勝
鬘者。如來住昔隱一開三未曾會三歸一。勝
鬘若當破三歸説一者。則爲漏照畢誤爭重
不敢自專。故須待吿。汝今更説一切諸佛者。
返常之説生信至難故言一切也。攝受正法
者。略檦最後也。上章廣解攝受正法之義。何
故復言更説攝受解意。言六度。一法有於名
義非邪名。正可軌曰法。能生名攝領納稱受。
雖復上來廣解諸義。而六度之體有其運通
伐苦。此義來章故言更説攝受運通伐苦也。
此言是略應言更説攝受正法體運通伐苦。
是以勝鬘言善哉世尊唯然受者。是應敬之
辭也。即白佛言攝受正法體運通伐苦者。是
摩訶衍。摩訶言大。衍之言乘。故知上吿更説
者。欲使廣攝受體有大乘義也。就此章中可
有兩段明義。從初訖無邊不斷以來。明破三
歸一。第二從無限齊時住明一乘之果受命
常存。就初段中可有四段明義。第一從初訖
出世間善法總會因果入於一乘。第二從世
尊説六處以下説至有餘不了義説別會因果
入於一乘。第三從何以故有二種死以下訖
一向記説明釋異。第四從世尊不受有智有
二種以下雙結二智也。何以故。六度正法正
是大乘下明由大乘出生四因四果從大乘出
故不異於大也。如阿耨大池出八大河之水
不異池中水也。直以崖岸隔故有其八河之
殊。如是大乘以言敎隔故便有四因四果之
別。如是摩訶衍者。合上阿耨達池出生一切
聲聞縁覺以下合出八大河。此中明出爲欲
解入不存出也。亦可此中解出者。言中道出
前畢。解出賓者出生故有異也。有如一切種
子者。喩四因四果。皆依於地者喩於大乘。欲
明種子從地生長。及其壞時還歸於地。以説
四乘從大乘而生。如來破時還屬地也。如是
一切聲聞以下。合前種子喩依於大乘。合依
於地而生長也。今解此二喩何以取別。前以
出生爲喩。此就增長爲喩譬也。以是從大乘
出生增長不以於大乘義故。世尊住於大乘。
攝受大乘者。即是住於二乘。攝受二乘一切
世間出世間善法。如世尊説六處以下。第二
別會因果。就中可有兩段。從初至依於如來
明因入一乘。第二世尊阿羅漢以下別明果
入一乘。如世尊説六處者。此是指尺如也。論
此六處體正有二支流爲六處者。此是生善
之所以故言處。前二就興滅而論。後二以人
爲別中兩就體名爲異故有六也。正法住者。
小乘非耶可軌名爲正法。流通於世故名爲
住人不受行名之爲滅。波羅木叉者。秦言歎
得解脱。亦言處處解脱。比尼者言能除身口
麁惡故名比尼也。出家者離俗之美名。受具
足者戒律之備稱也。此等六事爲大乘故。説
欲明小乘不異於大本。若直説大乘者。衆生
不能奉敎修行。爲令衆生受學大乘故説之
爲小。便能修行故言爲大乘故説也。又解爲
下根之徒説一爲三説大爲小。彼所修行善
皆學菩薩道故。言爲大乘故説也。何以故以
下別釋。正法住者。小乘在世名正法住。爲大
乘在世流通不斷故。説小乘正法住也。若爾
大乘正法住者。即正法住者即正法住也。正
法滅者。擧前第二句道。言滅時欲悕人心速
修行善。何者衆生聞佛法欲滅。則速修行小
乘。即是受學大乘故。言正法滅者 爲大乘故
説也。波羅提木叉第三句。比尼是第四句。將
欲解其義。先釋體無別状也。義一者應言體
一但無作實莫礙之至難名義也。夫言義者
言下所以名爲義。今礙波羅叉名得此無作
礙。比尼名亦得此無作。若爾無作是二名下
所以故之爲義。先釋此二名體正是一無作
故。但解一名餘一可知。比尼者即大乘學者
修行小乘。比尼者即是學於大乘也。何以修
行小乘即是受學於大故。下言以依佛出家
依大乘之人出家受具足故。是故説大乘威
儀戒作小乘比尼之名。以是故言比尼者即
大乘學也。依佛出家者。應是第五章門。受具
足者。是第六章門。擧此兩句爲成無別小比
尼也。是比尼者是小乘。正是大乘比尼。乃至
説大乘作小乘出家受具足也。是故羅漢無
別小乘出家受具足也。何以故者小乘出家
比尼皆是大乘出家。比尼下言阿羅漢依如
來大乘人出家受具足故也。依如來出家前
第五章門。受具者第六章門。應一一指尺。但
前以擧接成無別。比尼事在所知故。此章不
作別文也。阿羅漢歸依於佛者此第一章門。
羅漢有恐怖者是第二章門。下先釋第二。何
以阿羅漢有恐怖。故下言於一切無行怖畏
想住如人執劍欲來害已者。是故恐怖也。一
切無行者界之中有對治無漏之道。三界以
外未修無漏之道故。言一切無行怖畏想住
者。果中説因也。如人未譬無明煩惱劍者。喩
受變易生死。執者喩煩惱因能感生死果也。
欲明人執劍則能傷害於物。因章苦果則能
遍切羅漢故。言如人執劍欲來害已。以是
義故阿羅漢無究竟樂也。何以故以下釋第
二章。依不求依者。但求歸依於佛不求與物
爲依。亦可佛是不求依人依佛故。言依不求
依人也。自下説喩來章。如衆生無依者喩羅
漢。彼彼恐怖者喩羅漢有恐怖。則求歸依者。
譬依不求依。如是羅漢者。合衆生有恐怖。合
彼彼恐怖以恐怖故。依於如來者。合處處恐
怖故。則求歸依於佛強力也
世尊阿羅漢辟支佛以下。第二別會果入於
一乘。將欲解非究竟先言有怖畏也。是阿羅
漢有餘生法不盡者。煩惱是受生法雖盡三
界生死無明住地。或未傾更黨受身故。還名
三界之身作有餘也。此解盡智。就盡智離出
梵行以五。就無生智離出所作已辨故。有四
智之名略時即有二智之稱。何以知之。盡智
生死或盡梵行以立無漏道窮。正由梵行因
立故生死盡也。就無生智出所作已辨。所作
已辨者無漏滿足更不起或故。來身不復生
也。正由因辨故。或盡不生有餘梵行成故。不
純者爲三界餘未成故果體不純。此奪第二
智也。事不究竟者。斷生死事不究竟。更須
仰習勝解故。言當有所作。此奪第三智也。不
度彼故者。不遇變易生死故。更須除或盡結
故言當有所斷。此奪第四智也。以不斷故略
擧最後爲欲。奪第五無爲非究故。言去涅槃
界遠也。何以故第二段前五句是正奪二乘
果非究竟。自下形奪佛也。何以故聲聞四智
非極涅槃非究竟下明唯有如來得般涅槃。
或亡善備成就一切功徳故。云盡智究竟滿
足。阿羅漢辟支佛不成就一切功徳故。盡智
未滿。若爾何故道言究竟下言説究竟者是
佛方便。此奪盡也。此中奪其四智。何故道
涅槃解意言聲聞報翫涅槃情慇故。奪四智
皆作涅槃名也。唯有如來以下。奪第二梵行。
以立唯有如來得般涅槃成就無量功徳。羅
漢辟支成就有功得故。梵行不立。昔曰言立
者是佛方便也。唯有如來以下。第三奪所作
已辨。如來得般涅槃成就不思議功徳故。所
作已辨。羅漢辟支成就思議功徳故。所作未
辨。昔言辨者是佛方便也。唯有如來以下。第
四奪不受後有智。唯有如來得般涅槃。一切
生死煩惱所應斷過。皆彌之無餘成就第二
淸淨故不受後有。羅漢辟支有餘過中淸淨
故不得不受後有。昔言不受後有者。是佛方
便也。唯有如來以下。第五奪涅槃句。如來
涅槃體極□宗超絶三乘故。言爲一切衆生
之所瞻仰過於二乘涅槃。是故知羅漢辟支
所得之果者。常住大涅槃界遠。亦應言是佛
方便。但闕無此言故。須後文來成此語也。言
阿羅漢辟支佛觀察者擧前四智。解脱者擧
第五句。四智究竟成前觀察義。蘇息處者。接
前解脱總環四智涅槃。噵此二果究竟者。亦
是如來方便不了義説。成前第五句也。涅槃
句也。亦可前五句奪四智及有涅槃。從羅漢
辟支佛以下爲無爲涅槃也
何以故已下。大段第三釋異。就中有兩段明
義。一明二種生死。二明兩種煩惱。何以涅槃
有優劣之殊。二種四智之別下言由有二種
生死故然也。亦可如來常説聲聞二乘四智
涅槃究竟。今勝鬘言導不實。何以故二言相
違。若勝鬘語是。如來則爲虚言。若如來語當。
勝鬘便爲浪説。二敎相反不應兩。是故下言
由有二種生死。勝鬘通噵兩邊故言不究竟。
如來但説一□故言究竟。迹似矛楯實不相
違故言釋異也。從分段死已下。明如來説究
竟所由。非一切煩惱以下。別釋勝鬘説不究
竟所以。兩邊皆有其義不失宗旨也。何等爲
二。一是分段死。三界之中上至八萬下及十
歲。各有體報殊。二者三界外前變最後故云
變易死也。生則順情死則適意故。兩處但論
死也。分段死者。胃虚爲衆生者。正出受分段
之人。羅漢以下説彼變易之者。乃至究竟菩
提者。解無二種生死之處也。二種死中以下。
別解如來説究竟所由。以分段死斷故。説阿
羅漢辟支佛生死盡。得有餘果證故。説梵行
立。凡夫人天不生無漏勝解故言未辨。三果
四向七種擧人或未盡原故。先所未作。唯有
羅漢辟支盡三界虚爲煩惱故。稱所作已辨。
羅漢辟支所斷煩惱。更不能令行者受於三
界後身。是故説不受後有。如來説作究竟事
居於此也。自此下別釋勝鬘不究竟所以。下
言非盡一切煩惱。亦非盡一切受生故。説不
受後有也。非盡一切煩惱集諦不亡非盡一
切受生苦諦不重也。何以故有煩惱以下。第
二就兩種煩惱明釋異。就中有五段文句明
義。第一從何等爲二以下。無始無明住地明
二種煩惱體根不同。第二從世尊此四住地
以下。就最爲大力明力用各異。第三從又如
取縁以下。訖即是無明住地明二種煩惱潤
生有別。第四從羅漢最後身菩薩以下。訖解
脱味正擧二智釋異。第五從無明住地不斷
以下。訖智師子吼明斷結屬如來也。煩惱有
二種者。一是四住煩惱。二是無明之惑。何等
爲二。以下釋住地爲一。起煩惱爲第二也。始
起一念能生名地。令後或相續不斷曰住。與
住作地故名住地。如是五處皆有二種。住之
與地。住地有四種。以下別解三界煩惱也。三
界見諦麁礦潤生義等見諦即斷故束爲一住
地。下界麁貪名爲欲愛住地。色界愛便名爲
色愛。無色貪便説爲有愛住地也。從此四煩
惱皆上生者。皆名超煩惱也。四心同縁一境
共成便故。言刹那心相應也。世尊心不相應
者。解三界外煩惱。無始者神識不起。則已起
則託境。託境不了名曰無明。更無有先故曰
無始。剋此一念無明能生後或名地。後生煩
惱不斷名住。與住爲地故曰無明住地。後煩
惱從此上生名起爲煩惱。如此起者彰恒沙
功徳故名恒沙煩惱。如是萬行之上即名上
煩惱。如是相續展轉漸麁隣近三界。始起非
相一念之惑。即以爲有愛住地。後從此一念
背上生者名爲起煩惱。如是展轉漸麁隣近
色界種類。與四禪煩惱相似。復始起一念色
界者即以爲色愛住地。後者從此從一念上
生作起煩惱。乃至欲界一念者名欲愛住地。
後從脚上生者名爲起煩惱。如是欲界麁便
能推求覓境。始一念身見以之爲見一處住
地。亦以後生者爲起。如此便有五住地煩惱。
三界之中四心同縁故得爲刹那相應。三界
之外前後之心都是不了。無有四心之別故
言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也。亦可依經論
解義無住之識。此或微細以爲無明住地。想
受之心乃至行陰中睡眠無記以爲恒沙煩
惱。行陰心中離出一貪使。麁者爲欲界。中者
爲色愛。細者爲無色愛。五見利使束作見一
處住地。若依此解義行陰貪愛容有重生故。
言刹那相應。如是報受剋爲恒沙煩惱。五識
不容重起故。言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也。
世尊此四住地力者。以下第二段明煩惱力
用不同。此四住地擧三界煩惱。上煩惱者擧
恒沙煩惱。以此二種比格無明住地之或算
數譬喩所不能及。此明枝條不如本下界不
及上地煩惱也。世尊如是無明住地力者。還
以本過末上勝下也。譬如惡魔波旬喩無明
住地煩惱。他化自在天者喩恒沙四住地之
或。色力壽命以下喩其力用。自在殊勝也。
如是無明住地。合前惡魔波旬力者。合前力
用有愛。四住地者合自在諸天其力最勝者。
合上殊勝也。近與恒沙煩惱作依。亦遠能令
三界四種煩惱久住。下言羅漢辟支不能斷
者。此中未明斷道。不能斷者。爲上無明煩
惱力強。唯有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也。世尊
以下結成無明力強也 世尊有如取縁以
下。第三明煩惱潤生有別也。外縁者十二因
縁中單擧一取枝也。有漏業因者。亦開取十
二因縁中有支而生三有者。因縁中生支欲
解三界受身。愛取爲縁有漏爲因。而生三有
者。因縁既備。三界受身故言而生三有。此明
解四住地受生之方。如是以下解無明潤身
之法論。其彼處智惠轉明煩惱漸微。前解感
後解許。具同伴相始或望其智。此是異類相
資故。云無漏業。因無明住地爲縁也。亦可
因三界實空解故。彼處受生故。言無漏業因。
論其生死。要由煩惱也。阿羅漢以下出其種
生死之人絶。於色界唯有智體代謝故言意
生身。此三地者分段生死。彼三種者三界外
亦可竟生者還道。變易之人身得論分段之
者。三界之中治道無漏破散生死故。此時不
破未潤彼變易受生故。煩惱時復不攝。故下
言及無漏業生。亦遠依無明住地縁無明住
地。四有無漏之解。亦由四住地煩惱潤生
受身。果上費得。是故三種意生身。及三界
無漏。由無明住地。於此有縁非是無縁也
世尊如是有愛住地以下。得復一周格量。下
煩惱不及於上故。言不與無明業因也。無
明住地異以下。得説亦地之惑勝。下煩惱
佛地所斷者。業或明斷欲明此惑力強也。眞
言佛地所斷未明。以何解滅故。言菩提智
之所能斷。何以故唯菩提智能除二乘不能
滅也。下言羅漢辟支斷四住煩惱無者惑漏
不盡故。不得四智作自在力亦不得涅槃作
證也。無者惑漏不盡者何者是也下言即無
明住地是也
導世以下第四段前文就四縁中解兩種生死
盡煩惱之異。自此以下正釋二種涅槃。由四
智故別也。羅漢辟支最後身菩薩者。此人是
三界中七住地身故。言最後身也。爲無明或
覆障故。不能玄鑒事□故。言於彼彼法不知
不覺也。彼彼者八住已上處處四諦不同故曰
彼彼。故由無明煩惱彰其惡因故。見四諦境
界不周見理不盡故。四智不滿。四智既不滿。
涅槃亦不得究竟。如是體不自因念念無常
故名生死也。若解八住已前容有異心起惑
故。潤生可解。今八住已上容有並照無出入
之殊。云何用煩惱潤生也。今解心由煩惱障
故。見境不周觀理不盡。不得涅槃常住湛然。
是以念念無常也。以不知見者。不見無作四
聖諦故。煩惱所應斷者不斷不究竟也。以不
能斷無明煩惱故。但於三界生死有餘過中
得解脱。此明得少分煩惱盡非離一切過解
脱者。別明無量生死不生也。此明盡智也。名
有餘淸淨已下。解不受後有智。有餘淸淨者。
明其得邊。非一切淸淨者。釋彼不得之所以。
成就有餘功徳者。明其得少分梵行已立所
作以。辨非一功徳者。解無量梵行不立所作
辨不也。自下總擧四智不滿。爲欲奪第六涅
槃也。以成就有餘解脱擧上盡智。有餘淸淨
者。不受後有智中間兩智。同是無漏故。但
言有餘功徳也。是故但知有餘之苦。乃至修
有餘道。是名得少分涅槃者。明其得邊名向
涅槃界。解不得之處。上來解聲聞四智涅槃
不究竟所由。從若知一切苦以下。釋如來四
智涅槃所滿足所以。若能知金剛已還一切
苦盡。亦能斷一切集。證一切滅。修一切道者。
便能超絶分段生死故。言於無常壞世間。亦
超變易生死故。言無常病世間。過兩處故得
常住涅槃界。前聲聞爲惑所障故。不見四諦
理周故。無常生滅如來明見理周故。得涅槃
界。還府應群生於三界内無覆護世間。三界
外無依世間。於此兩處無護者爲作護。無依
者與作依。何以能爾。下言由四智滿足故。得
涅槃究竟也。法無優劣者。我生已盡智平等
智慧等故。梵行理齊解脱等故所作已辨。淸
淨等故不受後有。以是四智究竟故。涅槃一
味等味究竟平等味也 世尊以下第五段。
將明煩惱若斷涅槃應得先解。煩惱不斷故
四智不滿。涅槃亦不得。是故無明住地積聚
生一切煩惱。從此以下先返解。若無明住地
不斷不究竟者。還重擧上文爲明下句明解
脱味者。三乘經中涅槃身亡智盡故。不得言
明解脱。今常住大涅槃常住妙有萬境朗然
故。言明解脱也。何以故。無明住地不斷不得
明解脱。下言無明是是種惑之本故。云無明
住地不斷不究竟。過恒沙等亦不斷不究竟
也。何以然者。欲明根本不亡枝條不喪也。下
言過恒沙等所斷法不斷。過恒沙等四智法
應得不得涅槃應證不究竟不證也。以是義
故。無明住地積聚生一切修道斷煩惱。此經
明義三界中惑皆是見諦三界以外爲修道
故。言生一切修道斷煩惱也。此惑覆於萬行
之上故言上也。直言上煩惱未指其體故。次
言彼生心上煩惱也。亦可上言覆於萬行之
上來心爲其本故。言彼生心上煩惱也。心之
勝者不過定惠故。下言止觀上煩惱也。止者
定之始。觀者惠之初。上雖分心作其定惠。然
定惠中各有上中下三品之殊。禪上煩惱是
定中品。正受上者是定上品。方便者惠中品。
智上者惠上品也。亦可止觀是總下。禪與正
受是事姓中。□方便與智是空有兩別也。果
上者涅槃爲果。何故不得。由此煩惱覆故不
得也。得上者因能獲果故名爲得。此因何以
不得於果。由此覆故也。上雖言其果未釋其
體故次言力。力者十力。無畏者四無畏也。如
是十力無畏。何故不現。由此煩惱覆故。言力
上無畏上煩惱也。世尊以解四住地所起之
所由故。言刹那相應。心不相應者。解三界
外煩惱起之所以。更總擧此二生起所以。爲
欲作譬本下明斷也。若過於恒沙菩提智所
斷法一切皆依無明住地所建立者。此是譬
本也。譬如一切種子者。喩恒沙煩惱。皆依於
地建立增長者喩無明煩惱也。自下與滅壞
作喩。若地壞者。此喩無明煩惱。彼亦隨壞者。
喩恒沙或亦亡。如是過恒沙菩提智所斷法
者。合前一切種子也。皆依無明住地建立者。
合皆依於地建立增長也。若無明住地斷者
合前。若地壞喩過恒沙所應斷法。皆亦隨斷
者合前彼亦隨壞也。如是一切煩惱者。總道
五住地也。上煩惱者。總擧起煩惱也。斷者
一切滅盡。上來反解或不除故積聚生死。自
下順解或斷故。涅槃滿足萬善備也。通者六
通。達者三達。無礙者四無礙。涅槃何故滿
足。自下明四智滿故。離一切過惡者盡智也。
得一切功徳者。梵行立也。法王得自在者所
作辨也。證一切法自在地者。不是後有智也。
如來應等正覺以下頌説四智體。依於了義
大乘一向記説者決定説也。世尊以下大段
第四雙結二智也。若就文名爲二智各有所
得也。不受後有智有二種者。略檦最後也。一
是如來四智。二是聲聞四智故曰二種也。今
先解如來盡智。以無上調御降伏四魔爲欲
道第四死魔滅也。生死既除淸昇方外故。言
一切衆生瞻仰也。得不思議法身者。解梵行
以立於一切爾炎。以下解所作已辨。得無礙
法者。種智達觀朗然故。言無礙自在窮果理
極故。云於上更無所作無所得地。十力勇猛
以下解不受後有生死多恐名爲怖畏。萬善
既滿生滅無餘故。云昇於第一無畏之地。無
礙智觀者。法屬如來故言師子吼也。世尊阿
羅漢以下。第二解聲聞四智。度生死畏者。三
界或亡故。言度生死畏。此明盡智也。次第得
解脱樂者。解梵行以立作是念。我離生死恐
怖者。此解所作已辨也。未來之世更不受三
界身故。言不受生死苦也。此解不受後有智
也。阿羅漢觀察時以下。結屬聲聞。亦可言二
智各有所得也。觀第一蘇息處涅槃者。昔爲
生死&T023615;沒。今得涅槃生死永絶故。言第一蘇
息處也。彼先所得者。四智得之。始言先所
得能生後解故曰地也。不愚於法者。不或佛
果也。此解知佛。是無餘下説自知非極故。言
自知得有餘地也。何以故。自知非究竟下言
聲聞縁覺乘。皆入佛乘故自知非極也。大乘
者即佛乘故。三乘即一乘欲明善是大乘故。
聲聞之人即是菩薩也。此中言知者。推尋理
解。法華經中但破其敎也。自下言一乘者。即
阿耨三菩提明般若也。即涅槃界者。解脱無
異以下。解脱即法身也。故言究竟法身即究
竟一乘。自下明無異故。言如來即法身也。佛
果善滿行備故名究竟。體極常住稱曰無邊。
非念念滅名曰不斷也 世尊已下大段第二
明一果常孝。就中有兩段明義。第一從初至
有限依已來。明料簡三寶。如來無限齊時住
者。解常滿足。來成正覺故言如來。逕却不遷
故云無限齊時住。此明眞身。下解應佛。如來
應等正覺者。汝三世諸佛應化而來故言如
來。殊方並現應跡化物。至於金剛善滿。然後
息化故言等住也。此解眞應體根以爲章門。
自下復明眞應功能佛用並説。復以此二爲
章門也。眞身常住無相拔苦故。言無限大悲。
應佛隨感赴救故。言無限安慰世間也 自下
功能並章體根雙釋。無限大悲者。眞身無相
拔苦理極故。言無限大悲。應佛赴救斷惑斯
盡故。言無限安慰世間。此人知眞如眞而解。
論應如應而説。是故説者是名善説如來。此
釋第二功能也。若復説言以下。釋眞應體根
兩門無盡法者應身也。常住法者眞身也。能
與一切世間作歸依者。亦名善説如來也。是
故者以是能生物善義故。於三界中未度世
間無明住地名無依世間。與此兩處應佛作
無盡歸依。與三界外作常住歸依者。謂如來
應正覺結屬眞本也。自下料簡法僧。法者即
一乘道。僧者是三乘衆。此之二文互擧一邊。
亦得言法者是三乘。昔日衆者是一乘人也。
此開雙自下並非故。言此二歸依非究竟依
名聞也。何以故下以別釋。何以故。昔曰別
相法寶非究竟也。下言因中一乘道究竟方
得如來法身。故知非究竟也。法身在一乘之
上故。一乘非極法身之上。更無説一乘之事。
是以法身究竟也。自下釋僧不滿足故。言三
乘衆者。有恐怖求向佛果菩提也。亦應言菩
提之上更無法事故。云佛果究竟也。是故二
依非究竟者。還結法僧非究竟故。言是有限。
依今解應佛是眞身功能。是以不非往昔依
僧。與眞佛無隔故須非也。若有衆生以下第
二段。若有衆生者。往昔三乘之人也。如來
調伏者。丈六如來敎化也。空解開心故。言得
法津澤生信樂心也。歸依法僧者。信伏無常
之法。隨順三乘之衆也。非此二歸依。是歸依
如來者。非此別體法僧。是歸常住如來。若爾
何者爲是下言歸依涅槃第一義。上法僧者
即是歸依如來也。此二歸依者。此常住第一
義。上法之與僧也。第一義者。法僧之體。即是
涅槃第一義也。是故此二即是究竟歸依如
來也。何以故。歸依常住法僧。即是歸依如來
下言無異法僧無異。如來之體即是三歸依
也。何以故以下。若一體是寶別相三歸是虚
者如來往昔。何故不説一體三寶也。下以喩
來況如説一乘道作三乘之名爲鈍根之流
故。説別相三寶故。言説一乘道也。如來四
無畏成就者。明知出要道善識説彰道故。能
隱實説三也。若如來隨彼者。稱衆生心之所
欲而方便説者。當知此善即是一乘無有二
乘。以下還結一乘也。世尊以下第二上明乘
理既周。從此以下欲解乘不孤起。起則託境
故。下有八章廣明乘之緖也。今解欲論四諦
何以先解於智欲明聲聞。昔來不曾觀此四
境。是以無其智。若有於智可名爲聖。既無其
智。以何爲聖故。次奪聖。若此四境生其正解
名曰聖諦。既不生解故。第三亦非聲聞聖諦
也。八章之首。何故先明無邊聖諦章解意。言
前明聲聞四智不滿。如來四智究竟圓極未
正釋以其。此章明正由不觀無作四聖諦故。
四智不足如來見諦理周故。四智滿足也。初
觀聖諦者。有作四境瞻察之始故。言初觀聖
諦也。以一智者。三界之中治道空解能摧四
諦不麁。或四住地永亡故。言斷諸住地。此
明斷惡。以一智以下出其生善。以一智者有
作四聖諦中無漏空解也。由此空解故。四住
地衆惑彌滅故。言四斷智功徳作證。斷由智
得故名四斷智。獲彼無爲勝善故。言功徳作
證也。上來至此明空觀理周。亦善知以下解
照有理極。亦善智四法義者解其縁假。所以
言善知。此四法義也。世尊無有出世間以下。
奪上上非上上也。無有出世間上上智者。昔
日聲聞金剛窮因之極。名出世間之上盡無
生智超絶俗表故。名出世間上上智。今明聲
聞所得非眞故言無有也。何以故然下。言以
四智漸至。及四縁漸至故。言聲聞解。心不能
頓發故。言四智漸至。境界漸廣名四縁漸至。
以此義故。聲聞無上上智下。解如來所得金
剛心謝種智現前體極窮原萬境斯朗故無漸
至。此乃是出世間上上智也。下奪金剛非是
究竟。亦奪第一非極也。世尊金剛喩者。此
是譬是第一義智者即合喩也。欲明世間金
剛能摧萬物體不可壞。以況種智能滅衆惡
體非可組故以喩之。此明如來究之下出聲
聞非極。世尊非聲聞縁覺不斷無明住地之。
或初有作四聖智是第一義智也。下言以無
二聖諦智者。無第二聖諦智故。但斷四住地
煩惱故非第一也。亦可以無第二作聖諦智
故。不能諸無明住地故非第一也。世尊以下
明如來金剛究竟也。如來正覺所得非聲聞
境界者。即不思議空智也。能斷一切煩惱故
金剛滿足也。若壞一切煩惱以下結屬如來。
是第一初聖諦智以下。結聲聞非第一也。世
尊聖義者以下。第二奪聖聲聞。於此四境無
解故不名爲聖。若爾昔何故言聖下釋。言三
界少分功徳義邊名之爲聖也。世尊聖諦者
非聲聞縁覺諦者。明此四境不資二乘正解
故非彼聖諦。此總論四諦下。言亦非功徳者
遍章滅道也。世尊以下聖資如來正解故。是
佛聖諦也。如來正覺初始覺知者。明自覺義
也。然後爲明聲藏以下明覺人也。是故名聖
諦者結屬佛也
聖諦者以下。第七如來藏章。所以來者。欲遠
成上一乘之義萬善各異。何故同歸佛果。今
明正由如來藏是一故耳。亦可證成四諦甚
深二乘不達之旨。何者四諦之上説如來藏。
藏既幽隱故。諦亦甚深。如是五句來證也。聖
諦者説甚深義者。第一句微妙而細蜜故。第
二句言微細難智也。七住二乘所不逮故。第
三句言非思量境界唯佛獨究故。第四句言
是智者所知十地絶分二乘莫測故。第五句
言一切世間不能信也。何以故。一切世間所
不能信下。言此説甚深如來之藏體。如來藏
者是如來境界者釋前智者所知也。非聲聞
縁覺所知者。釋前非思量境界也。如來藏處
以下。説藏爲諦藏甚深故帝亦甚深。還以五
句來證無異於前也
若於無量煩惱藏以下。第八法身章所以。次
來者欲明佛性隱在煩惱之中名之爲藏。顯
則無方應用名爲法身故次之也。無量煩惱
藏者。由此煩惱覆彰故。當常如來不得現用
故。名煩惱爲藏。佛性溫積萬徳亦名爲如來
藏也。今解若於無量煩惱藏所纒如來藏體
生解明白不疑惑者。於出無量煩惱藏法身
亦無疑惑也。何以而然。佛性隱在煩惱之
下實莫難知。以能玄解不謬者。出無量煩
惱法身萬善昉著何容不達。故言法身。亦無
疑惑也。此雙開兩章。自下將欲并煩惱明四
諦甚深也。於説如來藏還擧第七章。如來法
身擧第八章。不思議佛境界者應身也。方便
説者亦可是三乘也。於此四法心得決定解
者。此人則能信解説二聖諦。所以然者。若論
如來藏。法身則是無作四聖諦。若解佛境界
及方便説。即是有作四聖諦故。能解於四法
者。則能知説二聖諦也。如是難知難解。謂
説。聖諦者。無作聖諦名爲難知。有作聖諦
稱曰難解也。何等爲説以下。問其名將欲解
其義。下言謂説作聖諦無作聖諦義者。此二
以爲章門也。三界之中聲聞修行。觀苦集滅
道盡三界惑道成無著以爲至極。自言所作
事辨。是故如來奪其無作之心言。更有勝妙
四諦可造故。名三界四諦以爲作也。三界外
修行苦集滅道事究竟之時。更無所可行還
彼地以爲無作四聖諦也。説作聖諦義者以
下。釋前第一章門。是説有量者。限齊三界而
説故。言有量四聖諦也。何以故者。釋何以
故爲於聲聞限量説四也。下言二乘之人非
是因他。能知一切苦等故限量説也。亦可因
他知者不能知一切苦也。知苦既不周。滅成
亦不盡故。言不能斷。一切集證滅修道也。是
故限量説也。以是義故。世尊有有爲生死無
爲生死。受三界分段生死竟。更當爲變易生
死所爲故。還名分段生死作有爲生死。受變
易生死更不爲生死所爲。是故即名變易作
無爲生死也。涅槃亦如是者。得聲聞涅槃竟。
更有佛涅槃可得故。名聲聞所得作有餘涅
槃也。獲得佛果竟無可得故。即名如來所得。
作無餘涅槃。作説無作聖諦以下。前第二章
門欲明苦集經通金剛滅道該羅佛果當理而
説。非是悲情爲物名爲無作也。是説無量
者。法相塵沙邊不可得故。言無量四聖諦
義也。下釋何以故爲菩薩無限量而説解言。
能以自力知一切受苦等故無限量説。如是
八聖諦如來住望正是四諦汝涅槃經言。所
未説法已論之事皆悉洛在四諦聖中故。言
如來説四聖諦也。如是八聖諦如來爲小根
之人。説有作四聖諦也。如是無作聖諦。唯
如來窮盡其原故。言事究竟。此章門非羅
漢等事究竟亦是章。何以聲聞辟支事非究
竟下。言非下中上法得涅槃故。聲聞等不
究竟。三乘之人所得涅槃。有上中下之殊故。
於無作四聖諦事非究竟也。下釋前第一章
門。何故如來於無作四聖諦事究竟下。言一
切如來知一切未來苦來苦無邊。唯如來知
盡故。佛於苦諦事究竟也。斷一切煩惱者。總
擧五住地惑。上上煩惱者。單言恒沙煩惱所
攝受一切集者。攝因則得無明住地。收果于
得四住地故言所攝受一切集也。自下明如
來。於滅諦中事究竟。明無或盡變易患亡故。
言滅一切意生身陰也。略結最後或滅。當知
三界分段已亡故。言一切苦滅作證也。世尊
已下廣明常住體無或累名爲性滅。非壞法
故名爲苦滅者。體無萬相名之爲滅故。非壞
法之滅也。所言苦滅已下六句。前三明無始。
後三明無終本有故。今有故言無始。非工匠
所造名爲無作。爲物所爲者可起在於現。既
不可起造亦不可起。在於現在故言無起也。
次下三句明無終。一有常有言無盡體絶生
滅名爲離盡。何以離盡下言常住故。體寂衆
相故言自性淸淨。在於金剛心後故。言離一
切煩惱藏。自下擧藏結於法身。上解法身開
之在後。所以在前結者欲明藏。與法身體無
別状故也。世尊過於恒沙者。過恒沙劫數明
如來藏常住。不離者不可斷離。不脱者不可
易脱。不異者不可變異。不思議佛法者。如
來藏體隱在煩惱之下。而不爲或染故。言不
思議佛法也。此擧藏爲結。於法身故言成就。
説如來法身成就者。起現爲成就也。世尊已
下還擧法身結如來藏。如是法身不離煩惱
藏者。隱在煩惱之下名爲不離。如是之時説
作如來藏也
世尊以下第九明空義隱覆眞實章。所以來
者上明如來藏法身體極常住。如此之法。從
昔以來何故不説也。欲明如來昔説苦空無
常義隱覆常住眞實故也。此章明敎覆下顛
倒眞實偏論解倒也。亦可此欲兼明道諦故
此中開也。若爾何故在滅諦中。説欲明道滅
二諦體無別状故耳。世尊如來藏智是如來
空智。如來藏者有二種藏。一明佛性體備萬
徳故名爲藏。二者煩惱隱覆當佛故。即名煩
惱藏也。智者亦有二種。當如來體大照故名
爲智煩惱藏體。體是神解亦名爲智亦可下
地名煩惱上頭智故有二種智也。是如來空
智者亦有二種空。一者煩惱藏體是可空之
法故名藏空。第二如來藏體永絶相累亦名
爲空。此等皆是章門也。世尊如來者。一切
羅漢大力菩薩本所不得者。亦是章門。世尊
有二種如來藏。空亦二種智。如之皆釋上章
門。從世尊以下。釋上二種藏。空如來藏者。煩
惱是可空之法故。可名空如來藏。煩惱鄙惡
可指捨故名若離。可得易脱故言若□。可
得變異言若異。如此之法未指其體故。次言
一切煩惱藏也。從世尊以下釋佛性。前言空
者。但噵無其相累而體極妙有故。從此以下
説作不空如來藏。過於恒沙者。逕於劫數體
不可斷離故云不離。常住湛然不可易脱故
言不脱。不異者不可變易。雖言不異等指其
状故。次言不思議佛法是也。上來廣明二藏
事在可知。從世尊以下。以空智怗之。此二空
智者。此藏即是二空二智也。諸大聲聞能信
如來者。今日時中聲聞能信也。一切羅漢以
下。明昔聲聞不能信解也。羅漢辟支空智者。
此是可空之法故言空智。於四不顛倒常樂
我淨轉者。作苦空無常解也。若爾應是解倒。
但解由敎生故。亦名敎覆也。是故一切羅漢
以下。還結前第三章門。乃至大力本所得也。
一切苦滅唯佛得證者。結於滅諦。壞一切煩
惱藏。修一切滅苦道結道諦究竟也
世尊此四聖諦以下。第十一諦章。所以來者。
上雖明無邊聖諦。未指其體。今明苦集道諦
盡於金剛所謂無邊滅諦是也。亦可上明空
義隱覆眞實而未別其體。今明苦集道諦是
能覆滅諦是所覆之理也。然住滅道體無別
状。何故但言一諦。欲明往昔説道爲無常苦
空名通能覆昔日説滅不説爲無常苦空名不
濫能覆故。論一諦亦可上章處處言菩提智
所斷道諦名章事在可解滅諦難知故。今但
言一諦也。三是無常一是常以下。若分段解
義者。至苦滅諦以來是一諦章自下明一依
也。若不爾者此文非則雙非是則。並是不可
取別。但解一諦竟下言是常。是依者即以安
穩二字怗之。便成安穩一依文句無多殊別

從是滅諦以下第十二章。所以來者。上明如
來藏一住諦常住時情意謂爲即身中有之
故。此明是顛倒眞實。亦可退理之解名爲顛
倒。稱理生知目曰眞實。顛倒眞實合爲一章
故。名顛倒眞實也。是滅諦者還擧上章開於
此章也。過一切衆生心所縁者。欲明常住滅
諦妙絶玄境故。言過一切衆生也。時衆謂爲
聲聞能解故。言亦非二乘智惠境界也。譬如
生盲者與凡夫爲譬欲明生盲之不覩青黄凡
夫不見滅諦也。七日嬰兒不見日輪者。喩聲
聞欲明嬰兒有目不見日輪。二乘有惠不觀
滅諦下合喩。言苦滅諦者。合色及以日輪。非
凡夫心識縁者合生盲。亦非二乘智惠境界
者合嬰兒也。上雖言凡夫如生盲不釋所以
下。明二見顛倒故耳。此二是章門。一切羅漢
是則淸淨者。釋如嬰兒所以亦作章門也。邊
見以下釋第一章門。上言凡夫二見者。一是
常見二者斷見。此二差違中道名之爲遍。自
下三周明斷常。第一明神我上起斷常二。下
界起斷。上界起常。亦可身上起斷常亦可涅
槃。上起常第三色上計斷心上計常。凡夫於
五受陰我見妄相計著生二見者。於五陰之
中生忘想之心執有神我。若離陰計者名爲
常見。即陰計者作斷見故。言忘相生二見。是
名邊見者。總結其體也。所謂以下別見形二
見名也。是諸行無常以下。第二起見六道諸
行所得之身生滅無常。謂爲畢竟不續故起
斷見也。見涅槃常是常見者。欲明計上界之
身以爲涅槃畢竟不滅者此是常見者。非正
見以忘相之心作如是見也。於身諸根以下
第三也。於其五根不能分別。現法見壞於有
者。於三有相續更生義邊不見故起斷也。於
心相續滅邊愚闇故。不知刹那遷謝故起常
見也。此明心上計常。此忘想見者。總擧三處
斷常故言此忘想見也。於彼義者。此三見於
彼滅諦義若過若不及者。斷見名過常見曰
不及。所以然者。未來必有常果之理斷見謂
爲捨此身已永無相續。若爾滂於常果。是故
三處斷見皆名爲過。夫常要當或盡善滿金
剛心。彼湛然不滅。常見之人即於此身以爲
神我不遷。不待金剛心後故言不及也。從顛
倒以下。釋前第二章門。於五受陰無常之中
生於常相。生死八苦之中而生樂相。虚假陰
無眞實我而生我相。煩惱不淨相故名顛倒。
一切阿羅漢以下。釋上第三章門。羅漢辟支
三界或亡形於凡夫故名淸淨。於彼滅諦非
其所知也。於一切智境界者。應身是眞智境
界也。及如來法身本所不見者。存彼丈六之
佛謂爲王宮始生雙林實滅故云本所不見
也。上來至此解其顛倒自下次論眞實也。或
有衆生者性地菩薩也。信佛語故者順丈六
佛敎也。起常相我樂淨相者。於彼法身之上
生如此解。此人解心當理故名正見非顛倒
也。何以故釋何以於彼法身生此常樂淨相
非顛倒也。下言如來法身是常樂我淨事究
竟。於常我樂淨上如理而知不違其旨故名正
也。於佛法身起正見者。必能紹繼聖蹤故云
眞子。解常未滿故云得餘財也。世尊淨智以
下。此文何以更來。上文噵或有衆生性地菩
薩起常樂淨相名曰正見。是佛眞子時衆謂
爲小乘性地亦是眞子故。此中言羅漢淨智。
猶尚不知何況小乘性地也。亦可上明顛倒
衆生不能得知時衆謂爲小乘性地。是眞實
便能得解故。從此以下明羅漢淨智尚自不知
何説性地而能得解也。淨智者羅漢盡無生
智居宗幹極故。言智波羅蜜也。此淨智常三
界或亡故名爲淨。此淨智於彼滅諦尚非境
界。何説小乘性地四依能得解也。何以故以
下。釋何以淨智不知便使四依智亦不知也。
自下以上説下。三乘初樂者無想行也。不愚
於法者羅漢人也。此二勝解於彼滅諦當得
覺當時者。當來之世乃能覺未來之世。乃能
得現在實。若夜由世尊爲彼故説四能者。上
明無相行中勝人不能得知。爲彼小乘性地
人得無相解故。世尊説四依法。若爾者無想
行是勝。乃至羅漢當不知何説性地。依四諦
生解者而能得知也。下正四依所在乃至出
一依之名故言世尊。此四依者是世間法也。
一依者一切依上世間上上者。欲明從其性
地乃至十住應身。皆能與物作依。今此滅諦
超過如是一切依上金剛之心是世間之上。
今明滅諦在金剛心後故。言出世間。上上所
謂滅諦也
世尊生死者依如來藏以已下。第十三章。所
以來者。上明衆生顛倒眞實時情謂理可染
汚顛倒於理。今明如來藏體性光潔在於累
外自性淸淨也。亦可前明違理諸解名曰顛
倒想理生知故名眞實。今明此之善惡所以
不斷者依如來藏故。是以次顛倒眞實後明
自性淸淨也。世尊生死依如來藏者。應言生
死相續。何故不斷者以如來藏也 若無如來
藏者。一生一死便盡一化以有成佛之理故。
相續不斷故云生死者依如來藏也。就此章
中可有三段明義。初明生死善惡依如來藏。
第三從如來藏者以下。正明自性淸淨心隱
覆。亦可言如來藏不爲煩惱所染。第三從説
是難解之法以下明如來述成也。就初段中
亦有三文。一明生死依如來藏。第二從世尊
若無如來藏以下明善惡依如來藏。第三從
世尊如來藏者非我以下明釋異不同外道
也。以如來藏故説本際不可知者。正以如來
藏在金剛心後故。衆生不能現在辨用。是以
衆生體不自固念念生死。如是過去無邊未
來無極故。言本際不可知也。世尊有如來藏
故説生死者。由有如來藏在當衆生現未克
故。有衆多生死。此言當理故言善説。自下
解生死。第二明如來藏。第三以生死依如來
藏生死者此中明前身死。今身生次第不受
根起諸受者。此五陰從業禀得故名諸受。五
陰敗喪故名沒。次第者解今身生。次第不受
根起者。今身在於過形之於後故云次第不
從。前身隔形業而得故云不受根起。是名生
死者今身也。世尊生死者此二法是如來藏
者。此生死二法是依如來藏也。世間言説故
有死有生以下。明今身死未來生得故。三世
明生死。欲明三世相續故本際不可知。今身
死者是諸根壞。後身生者是新諸根起故。言
死者諸根壞。生者新諸根起也。非如來藏。非
如來藏有死有生者。欲明如來藏常住體無
代謝也。是故有如來藏常住故。是依者與生
死作依也。持者持生死相續不散也。建立者
不合斷也。世尊不離者。藏體常住不可斷離
也。不脱者不易脱也。不異者不可變易也。如
此之法何者是下言不思議佛法是也。此正
明如來藏體。自下生死來依也。世尊斷脱者。
生死無常可斷可脱。異者可令變易。外者如
來藏體在此斷脱異等有爲法之外也。能與
有爲法作依持建立者是如來藏也。世尊以
下明善惡依如來藏也。欲明善惡法違如來
藏而生死故。輪轉無窮善法之起順如來藏
故返流盡源也。此中將明有藏故。依無解故
不依也。若無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
何以故釋何以無如來藏不得厭苦求涅槃
也 下言於此六識及心法智不種衆苦。以無
如來藏故。六識者依六根生心及心者意根
也。法智者意根中空解也。此七法化化自滅
刹那不住故云六識及心不種衆苦。法智亦
不得厭苦樂求涅槃也。此明反解也。世尊以
下順明也。如來藏無前際者不屬未來。不起
者不屬現在。不滅者不在過去。此明如來藏
是常故。法種衆苦者六識及心廣起諸惡也。
樂求涅槃者。法智得厭苦樂求涅槃也。世尊
以下明異外道外人計身有神我不遷不滅。
今明常住如來藏時人謂爲同外道故言非我
衆生。在於金剛心後衆累之外故非人境界。
顛倒衆生者常見。苦亂意者斷見也。世尊以
下第二段法界藏者。常住佛果異於生死故
云界也。體備萬善故名法身藏。超過生死故
言上上。不爲或染其性光潔故言自性淸淨
如來藏者。還擧文欲明隱覆之義也。而爲客
煩惱者。或本理外而生故云客也。上煩惱者
即此或在萬行之上也。如來藏爲二種煩惱
所染。乃是如來境界非下人能知也。自下以
淺説深。何以故者欲明刹那若在現時煩惱
之心在過去未來故。言非煩惱所染。刹那不
善心亦不煩惱染者。一念不善在現時善心
以謝故。亦不爲煩惱所染。煩惱不觸心者。煩
惱不及善心心不觸煩惱者。善心不及煩惱。
云何不觸法而能得染心者。不曾相及何由
相染汚也。上明實法空性當體自滅都無相
染。從世尊以下就假名相續攬之爲一故。有
相染百年相續應生中上之善中間生惡心中
上品善不得相續故名前善心。今作惡心故
言煩惱染心也。欲明生死之中當分空性無
染。何況出世如來藏自性淸淨而有染也。難
可了知者非下情所惻故。言唯佛世尊實眼
者。法眼實智法智爲法根本。大乘常住功由
佛説故言根本。感悟衆生使修行善法名通
達法。爲行善衆生作其蔭覆故名正法依。亦
悉知見如是不染之理自性淸淨也。勝鬘夫
人以下第三段。問於佛時對佛審理義同問
也。如是自性淸淨者前如來藏也者。還擧前
刹那善心也。而有染汚者上二法也。難可了
知者二法皆難可了知也。有二法者。一是自
性淸淨。二是刹那善心。謂自性淸淨心還擧
如來藏。彼心爲煩惱所染。還擧上刹那善心
也。如此二法有染者。而實不染者非下情所
測。要八住已上成就大法菩薩乃能信解也」
若我弟子以下第十四章。上來明一乘境行
既同。從此以下明受行之人能繼承聖縱故
名眞子。若我弟子隨信者。從初住至三住信
增上者四住至七住也。依明信者依八地以
上明信作五種巧便觀而得究竟明自性淸淨
而有染汚也。隨順法智以下。出其五種觀行
之法。觀察施設根意解境界者。此是第一施
設者。五根同名四大所造故名施設正行。修
定力故徹見三千。若爾爲更修定。應以大淸
根徹見十方。如此則解自性淸淨也。云何得
知。有染由煩惱障故。如是即解而有染義也。
意解者如觀少淸後時滿閻浮大地。盡皆是
淸。若爾更修諸行得大意解徹見十方。大意
解者即如來藏也。何以能知。而有染汚往昔
不除障故。不解三千者障便得。若爾大意解
者。何以不得亦由障也。如是能知染汚觀察
羅漢眼者。此第二巧便。昔時常眼以修行故。
今得不眼。若爾爲修萬善應得大不眼。謂如
來藏。即解自性淸淨。云何能知。有染汚以
障故。不得斷障則得也。觀察業報者。無善之
時則無天身。修善則有。若爾爲修萬善應得
淸淨身。謂如來藏。如是則解自性淸淨。云何
而有染汚天身何以不受。正由此身障故。此
身若滅天報則應受之。如是大淸淨身亦以
障故不得。則解者染汚此是第三也。觀察羅
漢大力菩薩自在通者。第五巧便也。於我滅
後若我弟子隨信者。初住至三住。信增上者
四住至七住。亦可出所信之事也。依明信八
住以上隨順八地作此五種觀行自性淸淨。
彼刹那善心而有染汚而得究竟。此解運載
行人至於佛果故。言入大乘道也 爾時勝
鬘白佛言更有大利益者。亦可上求佛説二
人勝鬘更説一人也。亦可勝鬘説其護法故
言大利益也。白佛言三種善男子女人於甚
深法者。如來藏得稱理之解故言離目影像
也。何等爲三以下。明三種眞子自成就甚深
法智者。八住以上也隨順法智者四住以上。
作前五種巧便觀是也。於諸深法不自了知
者。三住至性地也。不能玄鑒常住故。言仰推
如來非我境界也。除此諸男善子女人諸餘
衆生。於此常住如來藏深法妄情取著故。言
習諸外道敗種子者。當以王力以設法而調
伏之使入性地也。爾時勝鬘以下第十五章。
有解云。無別勝鬘章文句。何以然者。上來能
説之人即是勝鬘故。若爾者前來聽之人即
是眞子。亦不應別有文句也。解意言。眞子有
三人別故須別也。若爾上來所説之事即是
一乘。何故別出一乘章。若言乘境行之別故。
須者人中亦有弟子優劣之異。是故齊此以
下克作勝鬘章與諸眷屬頂禮足者。説經既
終將欲取別故。禮前後凡四禮也
上來序分既周。時衆取悟。自下欲使大法流
通遐代廣潤蒼生萬代不隧。放勝光以下明
流通説也。前放淨光以彌。或今欲爲後流通
利益處廣故。顯赫殊常故言放勝光明也。高
七多羅樹者。一箭道三百歩。七多羅樹高二
千一百歩。足歩虚空者使後代受行大乘也。
還入城中者。攝目在城中。亦可送佛出城過
眼境已還入城也。爾時世尊吿長老阿難者。
欲使人中流通念天帝者使天中流通也。乃
至執持經名者。四依弟子福多於彼恒沙劫
數修行。何況其師廣爲人説。上來將欲使受
持流通先格量勸之也。當何名此經者。將欲
受持流通。要須體名達義故。問當何名此經
此是第一正名。云何奉持欲明順其理當。爲
汝略説其名者。答第二問略其義名此經眞
實功徳。如是受持者答云何受持故。次憍尸
迦以下答第一問當何名此經也
              一校竟
  皝有 照江師疏
 延昌四年五月二十三日於京承明寺寫勝
 鬘疏一部高昌客道人得受所供養許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