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仁王般若經疏 (No. 1707_ 吉藏撰 ) in Vol. 33

[First] [Prev]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1707 [cf. No. 245]
仁王般若經疏卷上一

 吉藏法師撰 
  佛説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序品第一
所集不同隨流各異不能具出。天台智者於
衆經中闊明五義。今於此部例亦五門分別
第一釋經名第二出經體第三明
經宗第四辨經用第五論經相
標其名字示其名下
之體明其綱宗辨其功用論其教相。此則一
經大意略盡委釋具如法華經初今略明之
第一釋名者但諸經受名不同。自有單法立名
或單譬受稱或單人立名或法譬雙説或人法
雙彰。所言單法者如大涅槃等從果法立名。
大品般若十地漸備從因受稱。單譬者枯樹
七車譬喩等經直引譬事得名也。單人者如
七女老女等經也。法譬通説者如華嚴法華
金剛般若等經也。人法雙彰者如維摩勝鬘
四天王問般若仁王般若等經也。所言佛説
者自覺覺他故名爲佛聖言宣暢故名説。仁
王仁者施恩布徳故名爲仁。統化自在故名
爲王。護國者仁王是能護國土是所護由仁
王如法治道。萬民適樂國土安穩若仁王望
般若。般若是能護由持般若故仁王安穩由
人柄法。仁王是能護般若是所護。今仁王般
若皆是能護國土是所護。般若者大智論有
二釋。第四十三卷解。般若秦言智慧開善藏
師並用此翻。佛國土語般若此翻智慧。又第
七十卷解般若不可稱。般若定實相甚深極
重智慧輕薄。是故不可稱。莊嚴旻師以此文
云般若名含五義智慧。止是一條非正翻譯。
二師各執即成論皆不得般若意。問。論既有
二文今云何通釋。答且依論解般若有二種。
一方便門二實相門。所言翻者約方便門翻爲
智慧。言不可翻者般若非愚非智故云不可
翻也。但解智慧經論不同。淨名經云。分二字
解云知一切衆生心念如應説法起於智業。不
取不捨入一相門起於慧業。舊釋此文智是有
解慧是空解。今則不爾。衆生心念何必是有。
入實相門何必是空。謂善得此意也。成實論
合解智慧二字。文云眞慧名智。此意言慧即
是智。又云慧義經中説解智是慧義故名智
慧合釋也。問經論何故語言或出或沒或開
或合不分明一途示人耶。答聖人非不能一
途分明示人而今出沒之言者此有深意。以
衆生本來執著難動以是因縁繋屬於魔。生
死不絶苦輪常轉不悟正道。今若復作一途
定説更増其住著所以不定出沒。動其生死
根栽令得迥悟正法故不定之説爲益厚矣。
若學者定執經論一文以成一家之義爲謬甚
矣。問五部八部内何者攝也。答五部如此經
説八部者大品小品光讃放光文殊問金剛般
若道行天王問般若。此仁王問般若是天王
問般若攝。人王亦是天王也。故知天王問般
若所攝也
次釋波羅蜜者名彼岸到。波羅名彼岸蜜名
爲到。捨相會實名到彼岸。又因能達果名到
彼岸。應言到彼岸而存胡本名波羅蜜。經者
名修多羅此翻爲法本。理不自發藉教以顯
教爲理本。教不自起由理故生理爲教本。教
理相由並説爲本。今正取文爲理本。小乘論
有五義一出生出生諸義故二涌泉義味無盡
故三顯示顯示諸義故四繩墨除邪得正故五
結縵貫穿諸義故俗訓爲本。經者綖也文經
義緯織成行者之心故名經也。言序品第一
者發起由藉名之爲序。義類相從稱之爲品。
八内居初名第一也略簡仁王波若位地。名
字不同仁王者依瓔珞經云有十四王一粟散
王十善下品。二習種菩薩銅輪王。三性種
菩薩銀輪王。四道種菩薩金輪王亦名轉輪
王。五初地菩薩四天王。六二地菩薩忉利天
王。七三地菩薩焔魔天王。八四地菩薩兜率
天王。九五地菩薩化樂天王。十六地菩薩他
化自在天王。十一七地菩薩初禪王。十二八
地菩薩二禪王。十三九地菩薩三禪王。十四
十地菩薩四禪王。今言仁王者即是十善下
品粟散王。十四王内最下品也
第二出經體以五忍十地爲體。故下文云五
忍是菩薩法具列五忍竟。下結文云名爲諸
佛菩薩修般若波羅蜜。故知因修般若得證
五忍。一切佛菩薩無不由此五忍而成聖。故
知五忍十地爲體。五忍義下文委釋也
第三明經宗。夫欲講讀經前須識大旨。此經
以無生正觀爲宗。離有無二見假言中道。故
下文云波若無知無見不行不受不生不滅。
以般若不可思議故。不生不滅者是中道之
異名。不思議寂滅之別稱亦名佛性即十方
佛母。一大事者即其事也。問宗體有何差別。
答諸法本來寂滅何宗何體。今欲爲縁顯示。
於無名相中假名相説分爲異也。若就通門
宗亦是體體亦是宗。今約別門輪輞喩宗内
空喩體。宗如綱領體如毛目。意云振裘持領
擧網提綱裘網之體毛目自張宗體之異其義
如是
第四辨經用此經以外内二護爲用。内護者
下文云爲諸菩薩説護佛果因縁護十地行因
縁。所言外護者下文云吾今爲汝説護國土
因縁。令國土獲安七難不起災害不生萬民
安樂名外護也
第五明教相。夫欲弘宣正法須識教之偏圓。
方得了悟所禀之教。若具明教相諸經不同
備如法華玄義釋。今略明之。若江東諸師三
種分教。一者頓教謂佛初出世頓説深理也。
二者漸教謂從淺至深也。三者無方不定教
謂深淺無定也。但就漸教中有二説。一云漸
有四時此經是第二時説是大乘。二云漸有五
時此經是第二時説三乘通教也。二師並説
般若是第二時説。故大品云見第二法輪轉。
今謂不爾。若以大品對初教云是第二時者。
法華譬喩品云昔於波羅捺今復轉最妙。且
對初教明亦應是第二時教。涅槃亦云昔於
波羅捺今於拘尸那城説大涅槃。亦對初教
應是第二時。後學宜自研尋不可妄依舊説
也。又十地論師四宗五宗分佛教。今不復繁
文闊説。今依菩提流支直作半滿分教。若小
乘教名半字名聲聞藏。大乘名滿字名菩薩
藏。今尋諸經論斯言當矣。所言小乘半教者
若明其至理。但人法二空語。其因果但説有
作四諦。斯乃教不盡宗語不極義。説稱小根
進成小行有所缺徳。名之爲半故云小乘名
聲聞藏。大乘滿字教者若明其理至極。平等
無得正觀不二爲宗。語其因果即説無作四
諦。斯乃教稱大乘宗語極圓旨。説稱大根進
成大行具足無缺。名之爲滿故云大乘名菩薩
藏也。今此經者二藏之中是大乘滿字菩薩藏
攝。是故經言行獨大乘三賢十聖忍中行唯
佛一人居淨土。故云大乘滿教謂菩薩藏也
次入經文。然諸佛説經本無章段。始自道安
法師分經以爲三段。第一序説第二正説第
三流通説。序説者由序義説經之由序也。正
説者不偏義一教之宗旨也。流通者流者宣
布義通者不擁義。欲使法音遠布無壅也。所
以有三説者欲明勝人致教必有因縁。先明
序説開漸既彰。正經宜辨故復正説。聖人大
悲無限衆生受化無窮。非止復益當時乃欲
遠傳後世故有第三流通也。然此三非是三
故三乃是一三耳。序即是正乃至流通即序。
例如三寶一三三一也。文處者此經有八品
分爲三段。第一序品即爲序分。第二觀空品
下六品爲正説分。第三以囑累一品名流通
分。若依文判者受持品末佛告月光下即是
付屬。但前品明付囑辨不起七難。後品明付
囑辨經分齊。故言付屬品名流通也
就序品中爲二。初明證信序。第二明發起序。
諸師因此二序雖復種種不同。今以四雙往
收義無不盡。第一證信對發起。第二對通序
明別序。第三對如來序明阿難序。第四對經
前序明經後序。阿難親承音旨名證信序。發
起正經故云發起序。衆經同有名通序。發起
各異故名別序。佛口自説名如來序。阿難證
信名阿難序。佛所説者名經前序。阿難後結
集證信名經後序。諸師雖復種種穿鑿煩而
無當今置而不論。今且依經前經後一雙以釋
二序。二序即爲二別。從初至大衆僉然而坐
名爲經後序。佛在世時未有此序。佛臨欲涅
槃時勅阿難云。我滅後結集法藏時當安如
是等事。故云佛滅後序。第二從爾時十號下
明説經時序。當説經時以事開發故云説經
時序。今前明佛滅後序。若依大智論直依文
帖釋不辨子段多少。後諸師説亦無定或五
或六。今依金剛仙論作六句分別。一如是表
信相。二我聞明阿難承旨證述而不作。三一
時明聞經時節。四明佛化主。五明住處明説
聽有方。六辨同聞證不虚謬。然此六事不可
一向屬阿難
如是我聞 如是我聞得一向屬阿難。一時
已下義有兩兼。若阿難結集法藏遺旨令安屬
經後。當説經時非可無時處徒衆。以此而望
即屬經前也。此是無名相中一時假名分別。
不可以定執以爲諍論也。然釋如是有二。初
釋置如是因縁二釋如是名義。置如是因縁
者出處不同今依龍樹釋。何以一切經初安
如是者大智論第二卷云。佛將滅度阿難心
沒憂海阿泥盧豆是其從兄。云。汝爲傳法藏
人不應同於凡夫。若有所疑須及時問。阿難
猶抱感。阿泥盧豆教爲四問。佛滅度後我等
云何行道誰當作師惡口車匿云何共住佛經
初作何等語。阿難騰此問佛。佛答初問云。依
自法修四念處。答第二問云解脱戒經是大
師。答第三問云車匿應梵法治。答第四問云
我三僧祇劫集法藏初應安如是等語。三世諸
佛悉如是説也。第二釋如是名義如是者信
順之辭。佛法大海信爲能入智爲能度。言如
是者乃爲信也。是故有信之人言是事如是
是其信相。不信之人言是事不如是是不信
相。故經首稱如是也。故肇師云。夫如是者蓋
是信順之辭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
道成。經無豐約非信不傳其如是者正是信
也。又如是者不差異義。今明此法無依無得
無戲論。畢竟清淨眞實可信故稱如是也。我
聞者佛勅阿難出法藏時。當言我從佛邊聞
恐人不信阿難以人廢道也。我與無我性無
有二爲世俗故説我耳。聞亦如是耳根聲塵
及以耳識。三處無間和合亦不聞。今言聞者
不聞聞也。問阿難是佛得道夜半生年二十
五始來事佛。佛自成道所説甚多其人並不
在坐。而悉稱我聞者其義如何。答報恩經第
六卷具述阿難乞諸願。所未聞經願佛重説。
故皆是親承也。釋論第二阿難自説偈云。佛
初説法時爾時我不見。如是展轉聞佛在波
羅捺佛爲五比丘初開甘露門説四眞諦法。
此謂佛重説名展轉聞也。菩薩處胎經云佛
在雙林已入金棺起授金手問阿難。自我前
來爲諸菩薩説大乘方等經汝悉知不。對曰
唯佛乃知。又問我昔昇忉利天爲母説法汝
知不。答曰不知。又問我處在龍宮爲諸龍説
法汝知不。答曰不知。又問我昔處胎轉妙法
輪汝知不。答曰不知。如是問竟佛告阿難汝
今諦聽我當爲汝一一解脱。如來口密一時
併授阿難得佛覺三昧。一時併領阿難得佛覺
三昧。出舍利弗問經。阿難修悟不忘禪宿習
總持得佛覺三昧也。若依金剛仙論明三種
阿難。一大乘阿難即阿難海持大乘法藏。二
中乘阿難即阿難陀婆羅持中乘法藏。三小
乘阿難即名阿難賢持小乘法藏。今此經理
玄相寂因圓果滿。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
故云阿難海稱我聞也。問大智論云諸法皆
無云何稱我。答雖知諸法皆無隨俗故。世流
布語假名爲我故無過也
一時佛住王舍城 一時者即説經之時如説
涅槃二月十五日。此經三十年正月八日爲
時。時有三種一三摩耶時即長時。二迦羅時
是短時。三佉樓時是不長不短時。今言時者
三摩耶時。而衆師雖復穿鑿終成無當。若存
龍樹之風須破破一時説三摩耶也。佛者佛
國語云佛陀。此云覺者。既自覺悟又能覺他
故名爲佛。智度論云。佛陀外國語此云智者。
知三世衆生數非衆生數也。住王舍城者有
三。初明住二明王舍三耆闍崛山。住者天住
梵住聖住六欲天名天住。初禪以上名梵住。
三乘人名聖住。此三住中佛多住聖住。又有
八住一者天住住四禪。二梵住住四無量心。
三者威儀住住四威儀也。四者聖住住三空。
五者壽命住住五分法身。六者依止住住王
舍城耆闍崛山也。七者教化住住十六大國。
八者佛住住第一義諦所言住暫時名在。久
居名住亦可經停名住也。王舍城者外國云
摩訶悦祇伽羅。摩訶言大悦祇此言王舍伽
羅此云城。摩伽陀國有十二城。摩訶陀者名
持甘露處。凡有十二城者一區祇尼大城二
富樓那跋檀大城三阿監車多羅大城四弗迦
羅婆大城五王舍大城六舍婆提大城七婆羅
捺大城八迦毘羅婆大城九瞻婆城十婆翅多
城十一&T025632;晱彌城十二鳩樓城。此十二城中
後六城佛少住。前六城中佛不住前四城多
住後二城。二城中多住王舍城爲報法身恩。
故少住舍婆提爲報生身恩故。何故名王舍
城此城四天王共造。多有諸王佛是法輪王
從多以得稱故名王舍城。摩迦陀國王生一
子一頭兩面四手。時人觀之以爲不祥王則
裂其身首棄之草野。有羅刹女鬼名曰梨羅。
還合其身以乳養之。年既成長大有力勢能
呑併諸國。獲八萬四千王置五山内。立城治
化以多王所舍故云王舍城。諸因縁非一不
能具述
耆闍崛山中 耆闍崛山中者。王舍城有六
精舍一竹園精舍。在平地迦園陀長者之所
造去城西北三十里。二少力獨上山精舍三
七葉穴山精舍四四天王穴山精舍五蛇穴精
舍六祇闍崛山精舍。此翻鷲頭山耆闍名鷲
崛名頭。此山頂似鷲。王舍城人見其似鷲故
因傳名鷲頭山。又王舍城南多諸尸陀林。鳥
獸來食多集諸鷲鳥。故云鷲頭山也。五山者
東方象頭南方馬頭西方羊頭北方師子頭中
央鷲頭也
與大比丘衆八百萬億學無學皆阿羅漢 與
大比丘衆者第六列同聞衆。夫一切經初列衆
不出四種。一者影嚮衆二者結縁衆三者發
起衆四者當機衆也。一影嚮衆者如分身諸佛
來聽法也。二結縁衆者於此未悟作後世得
悟因縁名結縁衆。三發起衆者法身菩薩更
相表發也。四當機衆者説經正被得道衆也。
此經既爾餘皆類爾就同聞衆中有二。初別
列衆二總結。就別列中衆雖十二大判爲三。
前之十衆當此土衆第十一他方衆第十二化
衆就前十衆。若從大列應先菩薩後及聲聞。
若從小列應先列優婆夷等。今何故先列聲
聞後列菩薩。然佛法内有二種道。一者顯現
道二者祕密道。今以顯現道先列聲聞。復菩
薩現漏未盡則形無定方。若在先列恐世人疑
故先列聲聞也。就聲聞衆中有五段。一擧大
比丘衆名二列數三出位四歎徳五總結。與之
言共。大者名勝亦云多。比丘五義如智度論。
一名乞士二名破煩惱三名號比丘匹受戒名
比丘五名怖魔。乞士者清淨活命如舍利弗
因縁説也。破惡者比名惡丘名能能破惡故
名比丘。三名號比丘如胡漢夷處各各有號
故名比丘。四受戒名比丘五比名能丘名怖
能怖魔軍故名比丘比丘非一故復名衆。八
百萬億下第二列數。學無學皆阿羅漢下第
三顯位地。阿羅漢有三義初阿羅漢名應供
二阿羅漢名不生三阿樓佉名殺賊。通徒一
一皆有三義。下三果人何故皆名羅漢亦分
有三義又擧勝以歎
有爲功徳無爲功徳 有爲功徳下第四歎徳。
有爲功徳無爲功徳者有爲擧智徳無爲是擧
斷徳。若約境道諦是有爲滅諦是無爲。施
功名功歸已曰徳故名功徳也
無學十智有學八智有學六智三根十六心行
 無學十智者四諦法比等智他心及盡無生
此第四果方具。有學八智者是那含人除盡
無生具餘八智。言有學六智謂須斯二人除
盡無生在無學故。除他心智未得根本禪故。
除等智先有非始得故。亦可須陀具六智以
等智非須陀人斷結智故除之。三根者。一未
智根在見道未重決斷故。二已智根在修道
重決斷故。三無智根在無學道更不求勝智
故。三藏師云一自性根本是凡夫二引取根
十信至十地三得果根佛地。若依大品經論
未知欲知根在見道和合九無漏根。作未知
欲知根體。二知根在修道中増進九根作知
根體。三知已根在無學道増進九根作知已
根體。十六心行者若具作經文應云十六心
十六行。經家巧故。一十六心該通二法。十六
心者依小乘苦法忍苦法智苦類忍苦類智集
法忍集法智集類忍集類智滅法忍滅法智滅
類忍滅類智道法忍道法智道類忍道類智爲
十六心也。十六行者四諦下各四行。苦空無
常無我因集縁生滅盡妙離道正迹乘。亦名
十六諦。又解亦可斷見道惑十六心謂八忍
八智是也。若依三藏法師所出十六心者三十
心合爲四。登地有十金剛心佛地合十六也
法假虚實觀受假虚實觀名假虚實觀 言法
假觀者五陰等法是名法假。五陰成衆生是
爲受假。取上二假上名是名名假。無體藉他
名之爲假。法假虚實觀者相形解也。法假是
實二假是虚故云法假虚實觀也。名假虚實
觀者名假是虚法假受假是實。故云虚實觀
也。三藏師就三性解。法假是眞實性受假是
依他性。名假是分別性也法是眞實法。假立
以對俗受是妄想依他之心。受納前境名假
即是一切名相與大品相應也。一一假並稱
虚實觀者執著成虚忘境爲實觀者觀察觀達
爲義也。若依正觀明假者不如此。因縁生法
即空即假即中言假名者寂滅無得之名也
三空觀門四諦十二因縁無量功徳皆成就
三空者空無相無作空無二十五有名空解脱
門。無其十相名無相解脱門於二十五有不
作願求名無作解脱門。亦名三三昧亦名三
解脱門此之二法有何等異。三三昧通漏無
漏三解脱門一向無漏。三藏師云三假空名
三空三空即三無性之理。又解十八空名空
門破男女相名無相門不願中求名無作門。
四諦者有作無作二種四諦。小乘之人智照
未窮智稱有量境不極妙故稱有作。大乘之
人以無心之眞智照無相之虚宗。境窮智極
名爲無作。今日所論者是有作四諦分段生
死逼迫名苦不虚名諦。業及煩惱名集不虚
名諦。寂泊名滅不虚名諦。八道分名道不虚
名諦。問云何名諦答有人言以境爲諦。若爾
一切牛馬畜生亦應有諦。今解不爾。智照如
實名之爲諦。故思益經云知苦無生集無和
合於畢竟滅法中無生無滅。於一切法平等
以不二法得道名爲聖諦。十二因縁者過去
二因現在五果現在三因未來二果故云十二
也。無量功徳皆成就下第五總結也
復有八百萬億大仙縁覺非斷非常四諦十二
縁皆成就 復有八百萬下第二列縁覺衆有
四。初擧數二標名三歎徳四總結初八百萬
者擧數也二標名有三別。初。大仙縁覺者昔
因中作國王。將諸綵女入園遊戲竟暫時睡
息。未睡之間樹林精妙色葉蓊鬱忽爾綵女
毀壞。王即思惟我不久亦當如此。以外況内
即成大辟支佛故名大仙縁覺。二佛去世後
閑居靜室結跏趺坐獨悟思惟。忽然成道名
獨覺辟支佛。三有七生須陀洹藉前解脱分
善根。人七天七反生更不受第八生即成小
辟支佛。三種辟支佛中先者最大從因縁以
得道故名大仙縁覺也。非斷非常下第三歎
徳。觀十二因縁過去二因縁成現在五果非
斷。現在三因縁入未來非常。又從縁生故非
斷生已滅故非常又因縁相續有非斷即法無
自性非常。皆成就者第四總結也。問縁覺出
無佛世無師自悟今何故列爲同聞衆。答諸
大仙人在雪山中悟因縁以得道今聞如來放
光動地尋光而來。故阿難即列爲同聞也。第
三菩薩衆有五初列數二標名三位地四歎徳
五總結
復有九百萬億菩薩摩訶薩皆阿羅漢實智功
徳方便智功徳 九百萬億者列數九千萬爲
九百億。菩薩摩訶薩下二標名。摩訶薩翻爲
大道心衆生應云摩訶菩提薩埵。此言大道
心衆生以義訓釋。亦云開士以道開物故也
亦云道人以道所成故。皆阿羅漢下第三位
地羅漢有三義菩薩亦有三義故菩薩爲羅漢
也。大集經云大法菩薩名阿羅漢大品經聲
聞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故云皆阿羅
漢也。實智功徳下第四歎徳。實智者實相
般若。方便智者方便般若此實方便實此方
便實方便也。亦云鑒虚照實名實智清淨功
用不著名方便智。功徳者施功名功歸已曰
徳亦云忘功遺徳故云功徳也
行獨大乘四眼五通三達十力四無量心四辯
四攝金剛滅定一切功徳皆成就 行獨大乘
者不雜二乘名行獨大乘又菩薩有二種。一
者三乘化二者純大乘演讃其純大乘故云行
獨大乘。四眼者肉天慧法。以菩薩在因未得
佛眼也。五通者身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以
菩薩漏未盡故除漏盡通。三達者一宿命達
二天眼達三漏盡達。此三能知自他事虚及
實名爲達。道理三達是佛得菩薩隨分亦云
仰習果徳。十力者菩薩十力。一發心堅固
力二大慈力三大悲力四精進力五禪定力六
智慧力七不厭生死力八無生法忍力九解脱
力十無礙力。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慈能與
樂悲能拔苦。喜與衆生増上樂捨捨於煩惱
又捨上三心。四辯者一法辯識萬法名體爲
諸法立名。二辭辯者解一切衆生六道種種
殊方異類言音。三樂説辯者自有無窮辯樂
爲彼説。又善見衆生樂聞之機名樂説辯。四
義辯者經云無量劫集毘伽羅論故得法辨集
第一義故得義辨。四攝者一布施引不信衆
生令入信。二愛語引已入者令修行。第三利
行令修行者得解利益。四同事菩薩同其事
業引之入聖位也。金剛滅定者三藏師云。通
十地皆名金剛又得十地上忍也。金剛者亦
名首楞嚴三昧。夫金剛者咀壞萬物不爲萬
物所壞。菩薩以此智慧斷煩惱。不爲煩惱所
壞。釋論三種金剛如金剛輪能滅煩惱。是金
剛力碎身舍利是金剛三昧金剛滅定是。一
切功徳皆成就者第五總結也
復有千萬億五戒賢者皆行阿羅漢十地迴向
五分法身具足無量功徳皆成就 第四明五
戒賢者衆有四。初列數二標名三歎徳四總
結也。初千萬億擧數五戒賢者標名如提婆
波利等問佛何不爲我説四六戒。佛答五戒
者天地之大數在天即爲五星在地爲五岳。
在人爲五藏在陰陽爲五行。在帝爲五帝在
世爲五徳。在色爲五色在法爲五戒。以不殺
生配東方東方是木木主於仁仁以養生爲義
是故以不殺生配東方。北方是水水主於智
智者不盜竊爲義故以不盜配北方。西方是
金金主於義行義之人豈可邪婬耶故以不邪
婬配西方。南方是火火主於禮禮防於失飮
酒之人多有過失故以不飮酒配南方。中央
是土土主於信妄語之人乖角兩頭。是眞失
信故以不妄語配中央。賢者調心修道名賢。
假名行人名之爲者。皆行阿羅漢下第三歎
徳。阿羅漢者此通名以分有無生不著義又
復修羅漢向名行阿羅漢。十地謂歡喜離垢
明炎燒然難勝現前遠行不動善慧法雲。迴
向謂十道種始從救護一切衆生離衆生相乃
至第十法界無量迴向。迴向有二種一者下
迴向所修功徳與一切衆生。二者所作功徳
迴向薩波若是上迴向。五分法身者謂戒定
慧解脱解脱知見也。凡夫惑累以五陰爲身
聖人清高以五分法身爲體。無量功徳下第
四總結也
復有十千五戒清信女皆行阿羅漢十地皆成
就始生功徳住生功徳終生功徳三十生功徳
皆成就 第五復明清信女衆有四。初擧數
二標名三歎徳四總結。初十千者擧數清信
女者標名外國云優婆夷此云清信女夷者名
女。皆行阿羅漢者十地等如上説始生入地
心。住生經&MT04500;住地心。終生滿地心。三十生者
十地一一地各有三生。謂入住滿十地合爲
三十生也。皆成就者第四總結也
復有十億七賢居士徳行具足二十二品十一
切入八除入八解脱三慧十六諦四諦四三二
一品觀得九十忍一切功徳皆成就 第六明
七賢居士衆亦四。初列數二標名三歎徳四
總結。初列數有十億者十千爲一萬十萬爲
一億百萬爲十億。七賢居士下第二標名。七
賢有二義一依小乘者。一五停心觀二別相
念處三總相念處四煖法五頂法六忍法七世
第一法。此等調心順道故名爲賢。二依大乘
一初發心人二名有相行人。三名無相行人
四名方便行五名習種性六性種性七道種
性。此七在地前調心順道名爲七賢。言居士
者外國積財滿億名居士。徳行具足下第三
歎徳歎徳。中有三初總次別後結。別中有六
門歎。一歎其道品二十二品者此人有見道
前唯具四念處四正懃四如意足五根五力合
二十二道品也。第二歎十一切入。入之言處
青黄赤白地水火風空處識處爲十也。三歎
八勝處亦名八除入。一内有色相外觀色少
若好若醜。二内有色相外觀色多若好若醜。
三内無色相外觀色少若好若醜。四内無色
相外觀色多若好若醜。五青六黄七赤八白。
第四歎八解脱。一内有色相外觀色二内無
色相外觀色。三觀淨色四空處五識處六無
所有處七非相處八滅盡解脱。第五歎三慧
謂乾慧地名聞慧四善根名思慧苦忍已上名
修慧。六歎四諦十六諦如上説。言四三二一
品者歎徳中第三結釋有三義。一所謂四三
二一品觀得九十忍者四即四現忍。從下向
上擧之煖第四頂第三忍第二世第一法是第
一四即四現忍。三即除前煖法。二即除前頂
法一即除前忍法四三二一合。十品觀欲界
至非想九地即爲九十忍也。第二義者四即
四諦。三即三諦二即二諦一即一實諦。言得
九十忍者地前三賢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
種性於此三十心中作下中上三品觀三十心
合有九十品觀名九十忍也。第三三藏師解
四即四果三即三果二即二果一即一果。言
九十忍者二十二品從登地已上至佛合十一
位十一位有定慧二品合二十二品。修行此
法從二十二品至四三二一合八十一品。從
此法出四禪四空滅定合九十忍也。一切功
徳下第四總結也
復有萬萬億九梵三淨三光三五喜樂天天定
功徳定味常樂神通十八生處功徳皆成就
第七列梵衆有四初總標數二別列名數三歎
徳四總結初以萬數萬故故云萬萬億也。三
淨下第二別列數。三淨者第三禪三天謂小
淨無量淨遍淨三光是第二禪三天謂少光無
量光光音。三梵者是初禪三天一梵衆二梵
輔三大梵。五喜樂天者四禪有九天。一果實
天二小果天三廣果四無相。此四天不論唯
列後五五喜樂者是。五淨居天此人喜樂論
義名喜樂。一無煩二無熱三善現四善可見五
色究竟。天定功徳下第三歎徳。天定者報定
即是報禪報五陰也。功徳定者淨定即是淨
禪善有漏五陰。味者即是味定愛著禪定也。
常樂神通者修得神通報得神通二種也。十
八生處功徳皆成就總結上四禪十八天也
復有億億六欲諸天子十善果報神通功徳皆
成就 第八列欲界六天衆有四。初列數二
列名三歎徳四總結。初億億者億億重數也。
六欲天下第二列名。四天王東方提頭頼吒
此云持國主。南方毘留勒叉此云増長主。西
方毘留博叉此云雜語主。北方毘沙門此云
多聞主。二者忉利天此云戲樂亦云三十三
天。三者炎摩天此云善分亦名善時。四兜率
陀天此云知足五者化樂天自化樂具而娯樂
也。六者他化自在天他化五欲樂具而自在
受樂名他化自在也。十善下第三歎徳不起
十惡即爲十善得六天報故云十善報也。功
徳皆成就下第四總結也
復有十六大國王各各有一萬二萬乃至十萬
眷屬五戒十善三歸功徳清信行具足 第九
列人王衆亦有四初列數二明眷屬三歎徳四
總結。初云十六國者列數也。各各下明眷屬
也。五戒十善下三歎徳。三歸功徳者佛未出
歸敬邪三寶。諸天邪師以爲佛寶四韋陀等
以爲法寶諸外道等以爲僧寶。如來出世方
歸敬正三寶。清信行者四信成就故云清信
也。又普得大乘正信名清信也。言具足者佛
法僧戒四信隨分具足也
復有五道一切衆生 第十列五道衆或聖慈
力得來法會應列六道。修羅鬼道攝故也
復有他方不可量衆 第十一列他方聖衆文
相可知也
復有變十方淨土現百億高座化百億須彌寶
華各各座前華上有無量化佛有無量菩薩比
丘八部大衆各各坐寶蓮華華上皆有無量國
土 第十二列變化衆此是不思議菩薩故能
變十方淨土及佛衆等來至此土。就文爲三。
一明不思議力能變土。二有無量下明不思
議力能現佛及菩薩。三一一佛各各下明不
思議力能説般若。初明變土者文云十方者。
六方及四維也。淨土者如西方淨土也。百
億者百億日月百億須彌也。有無量化佛下
二明不思議力能現佛及菩薩。後明八部者
一刹利衆二沙門衆三婆羅門四四天王衆五
三十三天衆六六欲天衆七魔衆八梵衆。又
言龍鬼八部者一乾闥婆二毘舍闍此二屬提
頭頼吒天王。三名鳩盤荼四名薛茘多此二
屬毘留勒叉天王。五龍六富單那此二屬毘
留博叉天王。七名夜叉八名羅刹此二屬毘
沙門天王
一一國土佛乃大衆如今無異一一國土中一
一佛及大衆各各説般若波羅蜜他方大衆及
化衆此三界中衆十二大衆皆來集會坐九劫
蓮華座其會方廣九百五十里大衆僉然而坐
 一一佛及大衆各各説般若者三明不思議
力能説法。上來別列十二衆竟。他方大衆下
別列十二衆内第二總結衆多少。言他方大
衆者結前第二他方衆。言及化衆者結前第
三變化衆。言此三界中者結前第一此方十
二衆。言十二衆者總結前三衆。九劫蓮華者
九層華座也。廣九百五十里者。如雙林法會
十二由旬能容巨衆。今會亦爾。雖復局狹而
容甚多也。大衆僉然而坐者皆坐聽法也。問
何故諸天有不聞法者。三途而來受道。答天
台智者言。於此涅槃經於戒緩者不名爲緩。
於乘緩者乃名爲緩。於此作四句分別。自
有乘急而戒緩戒急而乘緩倶急倶緩。以其
過去持戒修定故生天。以其過去不修慧故
不得聞經。三途而來受道者以其破戒墮三
途。以其過去世修慧故爲聲光所招。倶急倶
緩可知
爾時十號三明大滅諦金剛智釋迦牟尼佛初
年月八日方坐十地入大寂室三昧 爾時十
號者自此下次釋説經時節就中有七段第一
明如來入三昧分第二放光第三現華第四地
動第五疑問第六作樂歎佛并召十方衆來集
第七起定。第一入定入三昧分中爾時者當爾
之時。十號表徳使物歸依。三明表圓鑒三世
精識物機。大滅者歎佛斷徳。表自無縛能解
於他。金剛者歎佛智徳。又爾時者將欲説法
時。十號表名徳遠聞爲物歸信。三明表見衆
生根性。大滅即是涅槃。金剛者非因中金剛
是究竟果地金剛道種智也。釋迦能仁也。諸
佛各以一徳彰號。如彌勒名慈氏。何佛無慈
此即以慈爲名。名曰慈氏。釋迦能仁亦如是
也。初年月八日者此明時節成道三十六年正
月八日説此經。佛成道七年方説餘般若。案
諸文記二十九年至今時應成道後三十六年。
成道生年六十六方説此經也。言方坐十地
者。以其因圓乃證佛果名方坐十地。此乃反
擧昔因非始坐也。又云此是佛十地。初甚深
難知廣明智徳地。二清淨身不可思議地。三
海藏地四神通智徳地。五明徳地六無垢炎光
開相地七廣勝法界藏明界地八無礙智慧地
九無邊億莊嚴迴向能照明地十毘盧遮那智
藏地。此出同性經。入大寂室。如來説法先須
入定者。觀機審理所以入定也。欲明如來寂
而常用用而常寂。豈可有入出之殊。八地已
上無出入定。如來豈有入起定耶。正示世人
軌則。如來説般若尚入定思惟。況復餘人不
思而説耶
思縁放大光明照三界中復於頂上出千寶蓮
華華上至非想非非想天光亦復爾乃至他方
恒河沙諸佛國土 文云思縁者。最大教起
縁大智明察。故云思縁也。又解思縁者欲説
般若思無相義。縁者縁如法性理也。放大光
明下説經時節中第二明放光。大光明者是
現希有事令未信者生信已信者令得増益亦
欲令衆生破無明闇得智慧明也。光有二種一
神通光二智慧光。何故放神通光但有縁諸
子散在十方。若不放光召集不知説般若之
因縁所以放光也。分別法相稱物根機故放
智慧光也。照三界中者光之所及也。復頂上
蓮華者第三神力。或覩光而發機或見華而
得益故現華也。上至非想者華所至也此經
明無色界有色也。光亦復爾者同於華也。乃
至他方者非但照此方亦遍十方也。恒河沙
佛國者表化道相通也
時無色界雨無量變大香華香如車輪華如須
彌山王如雲而下 時無色界者有人解云。無
色界雖無麁色有其細色。今解不然。色無色
相而無色不色。故云無色界。色欲諸天既聞
般若歡喜雨華供養。就中有三。初無色界天
雨華二色界天雨華三欲界六天雨華。無色界
雨華中有三子句。初雨無量大香華二香如
車輪三華如須彌山如雲而下
十八梵天王雨百變異色華六欲諸天雨無量
色華其佛座前自然生九百萬億劫華上至非
想非非想天 十八下第二色界天雨百變異
色華。第三欲界天雨華中。初明無量華次明
華生九百萬億劫華次明華所及處也。初放
光欲令衆生破闇得明。次現華欲令衆生修
因得果也
是時世界其地六種震動 是時世界其地六
種者第四神力動地。何故動地。欲動衆生有
所得心令悟無所得般若也。六動者東涌西
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邊涌中
沒・中涌邊沒。又解如地經説動涌震起撃吼
爲六也
仁王般若經疏卷上一終



仁王般若經疏卷上二
 吉藏法師撰 
爾時諸大衆倶共僉然生疑各相謂言四無所
畏十八不共法 爾時諸大衆倶共僉然下。
説經時節中第五疑問分。就文有四別。初大
衆同疑。各相謂言下第二發言論辨。前已爲
我等下第三序其疑事。時十六大國王下第
四明如來事不可知。初文云僉然者咸皆然
也。第二論辨各相謂言者互相諮門也。四無
畏者欲出其疑情先擧佛徳故明四無畏也。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