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十住心論抄 (No. 2442_ 重譽撰 ) in Vol. 77

[First] [Prev]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67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故還住獨覺初行。於決擇分善何亦不許
此義乎 答。倶舍論從煗善根從不淨觀等
者。約本來住種姓者説。若從聲聞頂善根
等轉成麟喩種姓者。在頂善根位滿百
劫加行。然後從若頂若忍一座成覺也。次
從決擇分入獨覺者不還住初行者。既修
慧發得至四諦觀察智慧。何由轉勝種姓
忽還下劣聞思之散慧。是故住先所得位分
即滿自乘加行也。不同解脱分位散心浮
慢位性不定。所以非例

十住心論抄卷中

  論第六
問。大師依大日經意付顯教大乘修行立
四種住心給。爾者其四種者何等乎 答。
一者他縁大乘住心。二者覺心不生住心。三
者一道無爲住心亦名如實知自心
亦名空性無境心
四者極無
自性住心。是其四種名也 疑云。開大日經
説見所成四心。纔雖有大乘行發無縁乘
心及心主自在覺自心本不生等之文言。
不云顯行菩薩之四種住心。何依此經意
立四重之觀心乎 答。住心論第六成他縁
大乘義云。楞伽解深密等經瑜伽唯識等論
所説八識三性三無性法是此意也。法相大
乘以此爲宗又云。慈恩法師唯識義云
等文具引
彼釋
同論第七成覺心不生義云。無爲
生死縁因生壞等義如勝鬘經寶性佛性論
等中廣明。謂本不生者兼明不滅不斷不常
不一不異不去不來等。三論家擧此八不以
爲究極中道故。吉藏法師二諦方言佛性等
章盛談此義又論第八成一道無爲義云。
無畏三藏説。行者住此心時即知釋迦牟尼
淨土不毀。見佛壽量長遠本地之身與上
行等從地踊出諸菩薩同會一處○大隋天
台山國清寺智者禪師依此門修止觀得
法華三昧。即以法華中論智度爲所依構
一家義等文論第九成極無自性心云。善
無畏三藏説。此極無自性心一句悉攝華嚴
教盡。所以者何。華嚴大意原始要終明眞
如法界不守自性隨縁之義。故法藏師五教
等文已上釋意云。大日經文雖四重不分
明。顯教經論人師解釋四家既相分。然今悟
顯探祕窮末歸本。大經所説之四文。是顯
行用心之四重也。所以顯密相契。成經有四
心耳 疑云。出成之經卷論藏未見他縁乘
等四宗。然理實所引證唯是慈恩等四師釋
也。付之道理難思。無縁乘等之住心即大日
經所説毘盧遮那自性法身釋迦在世之當初
所演之金言也。何釋尊滅度後至像法轉時
所立四家之義勢彼毘盧之顯示乎。夫傳顯
之法將未嘗祕密醍醐。豈取彼法界宮之
説今立法相大乘等之宗乎。又若言如來
三明能鑒未來故懸記當來所立此經説
無縁乘等心者。是即可應化如來隨時意趣
之説。豈言自性法身眞實法然之談乎。爾
者大師解釋進退難思。如何 答。凡大師
意成他縁大乘等四種住心皆引如來所説
之顯教經證亦出四依弘經之論教釋文
前重
出之
然經教分旨論藏異詞。一代了義之
説中束顯示四宗義理。謂楞伽深密等經瑜
伽唯識等論中直説八識三性法門而顯
息人法之相發慈悲之行。是無縁乘心也。又
勝鬘佛性等經論中廣説無爲生死心本不生
之理令物悟境智不二之道。此是覺心不生
也。法華之一乘華嚴之圓融爲一道極無之
二心。是聞無畏三藏之教訓。此外千經萬論
不出上四重。如何言經論中無四宗旨。是
以今尋如來之眞辭仰四依之證説以開
學大日經所説四種住心。其中若至經論隱
義味者。人師造釋委訓後代。然付此諸師
中唯有慈恩嘉祥天台香象之四家震地大
靡獨爲時尊。公民存禮備盡恭敬。妙義遠
振大智皆服膺。門徒千萬信仰如佛語。餘流
遙受西印利物良普東土。況尋其徳行皆
表奇現瑞乎撿而
可知
定如。是等諸師如來所遣
行如來事。豈四依攝化之次不爲末世之依
憑乎。故取此四家之釋廣探顯教大乘。彌
知有四重懸成大日經所説也。若夫一代
教迹留三重以下者。何四師各立宗顯佛
語於四重。若又至五重已上者。豈如來使
者法師不立五重已上乎。加之見顯教諸
師之教相亦不過大師所存之四種。謂華嚴
開小乘始終頓教圓教之五門。此中頓教即
諸教之中理門也。置不入重數。付餘三教
大乘。始教是他縁大乘故。探玄記第一云。始
教中廣説法相小説眞性。所立百法決擇分
明故無違諍。所説八識唯是生滅○如瑜伽
雜集等説又云。大乘初教即五性差別。一
分有性一分無性。如瑜伽等此等文明指
法相云始教也。次終教即覺心不生故。探
記第一云。始教中少説法相廣説眞理。
以會事從理故。所立八識通如來藏。隨縁
成立具生滅不生滅○如寶性等論説
云。若依終教。一切衆生悉有佛性。如涅槃
等經佛性等十住心論覺心不生心之所依
論出寶性論佛論。其意同也
即當三論意矣。至圓教一門亦分同教別
教。同教一乘是法華即當一道無爲。別教一
乘是華嚴。即顯極無自性。天台立藏通別
圓之四教。其中後三如次。今他縁覺心一道
無爲之三心也。故安然和尚菩提心義第一
云。問。倶舍成實法相三論華嚴所立菩薩攝
今五菩薩云何。答○法相五住菩薩是共行
菩薩也。三論五十二位是勝義菩薩也。華
嚴五教菩薩中○始教菩薩是共行菩薩也。
終教菩薩是勝義菩薩也。頓教同教別教菩
薩是圓教菩薩此中共行者通教菩薩也。勝
義者別教菩薩也。既以通別二教配法相三
論。知彼二教即他縁覺心之二心也。以圓
教爲一道無爲理在。可知。天台不及華
嚴。是故不知有極無自性一重。而一代大
乘攝盡三教也。三論且隱教相不言大乘
有淺深。法相是大乘初門不知後三住心。
所以大乘滿字中不可分淺深不同。但取
一代之滿教入他縁之一門而開所説空中
之二理以言二時教也。雖有此判尚不
出他縁一心。他縁大乘中許空中故。又華
嚴香象叙古今立教具擧十家以爲龜鏡
五教章上
卷出之
彼諸師解釋皆在四重内。爰知顯教
修行留四種住心。若爾大師立教實不謬佛
教意也 疑云。且置正所論之四種住心
就爲義勢之潤色華嚴之立教圓教一乘中
辨同別淺深不明。夫同談圓融。何有二教
差異。況華嚴家心雖分同教別教。二門倶法
華華嚴所説淺深差降難辨。寧云同教淺別
教深乎。故彼五教章上云。是故經云。我有
如是七寶大車。其數無量。無量寶車非適
一也。此顯一乘無盡教義。此義廣説如華
嚴中。此約別教一乘以明又同章中卷引
法華之龍女作佛成別教之三生究竟義。此
等即法華説別教一乘文也。又同章下卷云。
問。若初即具後得初即得後者。亦可後亦
具初既不得後應亦不得初耶。答。實爾。
但以得初時無不得後故。是故無有未得
後而不得初也
問。若爾云何得説諸位階降次第 答。以
此中安立諸位有二善巧。一約相就門
分位前後寄同三乘。引彼便故是同教也
又探玄記第六釋經十行品云。此中偈頌與
前長行文勢不同。略論五例○四前約同
教授彼中根。今顯別教被斯上達。以同
別無礙爲一圓教故也此等即華嚴説同
教一乘意也。既二經互説二教。何云同教
法華別教華嚴。若夫付有二教差別之詞其
義門強存淺深不同者。天台意於談圓頓
亦非無二經差異。謂法華所説是純圓。華嚴
宣兼別也。既帶別教與不帶權理門是
懸隔。豈不許圓有二重乎。然何云華嚴圓
開二階天台唯留一重乎 答。華嚴圓宗
心分同別一乘爲淺深二重非是私安立。
正現彼宗釋文。故五教上卷云。謂十十無盡
主伴具足如華嚴經説。此當別教一乘乃至
界外別授大牛之車爲示眞實義。此當同
教一乘。如法華經説又云。若先以三乘
令其得出後乃方便得一乘者。此則一乘
三乘和合説故屬同教攝。亦名迴三入一教。
此如法華經説。若先於一乘已成解行後
於出世身上證彼法者。即屬別教一乘攝。
此如小相品説已上文心云。同教者。唯
授大白牛車始訓一乘眞實之理。良中道一
實之前雖見法界圓融。機根未極熟尚不
開十十無盡法門。別教者。則久習一乘解
行已成之人出世無漏之身上方證主件具
足之佛果。雖同云圓宗義門既雲泥同教別
教之一乘誰諍無淺乘矣。又同教者引三
乘始令入一乘。三一和合之説。故云同
教一乘。別教者自本信一乘不曾學三乘
人獨受其説。所以名別教一乘。若爾法華
屬同教華嚴判別教。二經所説顯也。是有
何疑乎。但於所出難法華華嚴互説二教
之文。若強言兩經互説二教者。縱許言二
經無淺深。至同別二門差異何亂之。一
中尚可説淺深二門故。況法華所説別教
者。纔七寶大車其數無量之文許也不如華
嚴一部之始終十十無盡之談盛。何守小分
之傍説令均華嚴之大旨乎。又龍女作佛
事經文未見三生究竟。所釋推強成其義。
何取爲決定誠證乎。又雖是説三生究竟
之別教即非彼經大旨以會三歸一之圓
教爲法華本意故。次華嚴所宣圓教者是諸
位階級之次第。彼且寄三乘儲説。又長行
偈頌料簡強求義於二教也。是皆取一端
作釋。豈亦經之大宗乎。所以望經旨趣言
之。法華説圓教而顯義淺。華嚴示別教則
宣理深耳。但天台意有帶權純圓二差者。
彼顯華嚴法華二經不同。非言於所宣之
圓理有淺深。謂華嚴説別圓二教。所説圓
理與別教雜。故云帶權之圓。然而非其圓
極之談淺法華。法華不雜餘教。所以言純
圓。然其圓頓引華嚴成義。二經既相成。何
云深華嚴ヨリ。是故彼宗意不許圓有二重

問。大師依大日經意立十住心。爾者他縁
大乘等顯教大乘之四心如何 答。他縁乘
心・覺心不生・一道無爲・極無自性是其四心
也 尋云。爾者引大日經何文證此四心
義乎 答。以觀察蘊阿頼耶等文證他縁
乘心。以覺自心本不生文證覺心不生心。
以如實知自心等文又所謂空性離於根境
乃至離眼耳鼻舌身意文成一道無爲心。以
上所謂空性離於根境乃至極無自性心生等
文成極無自性心也。具如論第六七八九
卷出之 疑云。若據此證文者。四種住心
有淺深次第不成之失。疏第三云。又此經
宗横統一切佛教。如説唯蘊無我出世間
心住於蘊中即攝諸部中小乘三藏。如説
觀蘊阿頼耶覺自心本不生即攝諸經八識
三無性義。如説極無自性心十縁生句即
攝華嚴般若種種不思議境界皆入其中。如
説如實知自心名一切種智則佛性一乘如
來祕藏皆入其中智證大日經指歸出此
文畢云。或立十住心判一代教。未合此
釋。不足爲論耳云云然大師意云。上疏文
中觀蘊阿頼耶覺自心本生者他縁覺心之
二種住心證文也。而安然和上教時義第二
委難云。觀蘊阿頼耶乃至心主自在○義釋
以爲一種阿闍梨亦攝諸經八識三性三無
性等。此法相宗所用論經。而海和上以觀
蘊阿頼耶等名無縁大乘心攝法相宗。以
心主自在覺自心本不生等名覺心不生心
攝三論宗云云依此難意。不可云他縁乘
之次別有覺心乘教時義又云。經中所謂
空性乃至極無自性心生之文及十縁生
句。義釋以爲生極無自性心入曼荼羅海
會一種阿闍梨。亦攝華嚴般若種種不思議
境界。此中華嚴是華嚴宗般若是三論宗。而
海和上以所謂空性等文爲天台宗以極
無自性一句爲華嚴宗云云此難意云。疏第
三云。覺自心本不生名阿闍梨。若生極無
自性心得入如上曼荼羅海會名阿闍梨
覺心不生之後以極無自性心爲一重阿
闍梨。此中更不云有一道無爲阿闍梨。何
覺心不生之後極無自性之前取所謂空性
之文爲一道無爲之一重乎。又極無自性心
即攝華嚴般若不思議境界者。華嚴即華嚴
宗般若是三論宗也。何大師偏爲華嚴宗乎。
教時義又云。如實知自心之文義釋以爲。從
此復有十重深行阿闍梨。亦攝佛性一乘如
來祕藏。此中佛性即涅槃經一乘即法華經。
祕藏即眞言教。而海和上以上如實知自心
等文下所謂空性等文爲天台宗。於顯教是
究竟。於眞言此初門而安華嚴宗教之下
云云此難意云。如實知自心文攝佛性一乘
如來祕藏。此中一乘者天台祕藏者眞言故。
天台與眞言同教也。何以天台安華嚴之
下。又大師自判天台云於諸顯教是究竟
望眞言門則初云云今論第
八釋也
若爾可爲顯
教*之極。豈云劣華嚴乎已上住心淺深次
第不成之難也
付極無自性心有彼心不成之失。教時義第
二云。金剛頂經所説一切義成就菩薩坐菩
提場五相成佛○是眞言宗果佛自受用相
○而海和上引彼五相成佛之文名極無自
性心爲華嚴宗初心成佛因云云又云。守護
經説菩提心無相同大日經説五相成佛同
金剛頂○此亦眞言果佛自證化他法門。而
海和上以彼經文入極無自性心爲華嚴
云云又云。菩提心論有三門。所謂行願・勝
義・三摩地也○三摩地者同○金剛頂五相
成身之義。而海和上以金剛頂五相成身爲
華嚴宗以菩提心論三摩地門爲眞言宗
云云已上難意云。十住心論第九證極無自性
心云。又極無自性心明眞如法身蒙驚覺縁
力更進金剛際。據大日經及金剛頂經云。
時薄伽梵普賢大菩薩住一切如來心寂滅
無相究竟眞實。時金剛界一切如來現受用
身彈指驚覺告曰。汝所證是一道清淨。未
證祕密金剛三摩地。勿以此爲足。時一切
義成就菩薩由如來驚覺即從無色身三昧
起禮一切如來白言。云何修行云何眞實。一
切如來異口同音告言。當住自心三摩地。從
此已後説五相成身眞言。由此五相眞言加
持得成大日尊身。如是明證非一。恐繁
不述此即取五相成身之文證極無自性
之心。爰知。以五相爲華嚴也。若爾非違
金剛頂守護經菩提心論等耶已上極無自性
心不成之難也
時義又云。大日義釋是無畏説一行記。録云。
此經本地之身即是妙法蓮華最深祕處。智
儼温古治定。亦同蘇悉地疏。述師説云。教
有二種。一顯示教。三乘是也。二祕密教。一
乘等是也。祕中又二。一唯理祕密。華嚴般
若維摩法華涅槃等也。二事理倶密。大日金
剛頂等也。金剛頂經述師説云。法華明
久遠成佛。此經明頓證成佛。二説雖異眞實
是一佛。而海和上於諸大乘輒判教理淺深
果極高下難知矣云云此難意顯也。凡於大
師所立十住心安然和上付五失。即上所出
之住心次第不成之失爲第一。違金剛
經守護經菩提心論爲次之三失。違諸師
意爲第五失也。爾者如何可遮此等難乎
 答。先八識三性義唯法相宗所用者。是安
然和上胸臆言也。楞伽所説八識攝論所明
三性三論宗家何不用之此義如第七
卷抄具記
若爾觀
蘊阿頼耶并覺自心不生之中倶攝八識三
性以爲他縁覺心之二種是有何失乎。
次至覺心不生阿闍梨極無自性阿闍梨之
外不出他縁一道二種阿闍梨故不可
立他縁乘之外覺心及極無心之前一道無
爲之難。疏意且於三瑜祇*之滿心立阿闍
梨名。所以於第二劫滿心之覺心不生位
名阿闍梨。又於第三劫滿心之極無自性位
名阿闍梨。然不遮此二劫中各有二心。故
執此疏文不可難覺心一道之二心矣。次
安然意極無自性心中攝華嚴者是華嚴宗
也。攝般若者即三論宗也云云是言尤不可
也。極無自性者於談圓融相即而不見法
自性立其號也。若爾偏可開華嚴宗旨。
此中何亦攝三論宗家乎。但疏攝華嚴般若
種種不思議境界皆入其中者指彼二經所
説之圓融無礙不思議事也。謂華嚴一部始
終以圓融爲宗。離世間品等所説是也。般
若所説不思議境界者。亦撿仁王般若散華
品云。現五不思議神變一華入無量華。無
量華入一華。一佛土入無量佛土。無量佛土
入一佛土等文具如
經説
此等皆是華嚴一家所
宗極也。故大師依此文判極無自性是當
華嚴宗耳。次安然意如實知自心之文中攝
佛性一乘如來祕藏者。佛性即涅槃經。一乘
即法華經。祕藏即眞言教云云此中佛性之
言何忽云非法華乎。故智證指歸云。或曰。
佛性指大涅槃。一乘指法華經。如來祕密
藏即持明藏眞言教者此亦一見矣。今以爲。
佛性一乘不合破爲兩句。下句亦然。并乖
文意故也。法華明佛性一乘旨故合爲一
句。如來祕藏爲涅槃教云云良以佛性一乘
之一句只指法華宗旨也。今佛性*開涅槃
強云非法華。勞分一句成義有何由緒
乎。又如來祕藏文非示眞言教。然所以今
明此經中攝入餘諸教。豈更顯以眞言攝
此經乎。故知。祕藏者是涅槃經也。今攝法
華涅槃者。即顯天台宗義耳。次天台爲顯
教之極者。今論第八叙一道無爲心云。明
法身眞如一道無爲之眞理。佛説此名初法
明道。智度名入佛道初門○於諸顯教是
究竟理智法身。望眞言門是則初門是即
指照一實中道眞理之邊爲極。非謂勝華
嚴十十無盡之圓談。夫天台以中道正觀爲
佛智至極。華嚴指十十無盡言大覺究竟
此義如第九
卷抄記之
若取中道法身之理智者天台
亦爲顯教究竟矣。無勝此而談中道之宗
故。然華嚴中道非劣天台。二宗全同照中
理故。但華嚴十十云説既勝天台意。有
此義故華嚴爲勝天台云已上遮住心次
第不成難了
次大師意取五相成身爲極無自性心者。
是和上之謬甚徒設違經違論之失也。大師
三昧耶戒序云。極無自性心者是成佛之因初
心之佛。五相成身四種曼荼未能具足
五相是眞言佛極無即顯教心也。顯密懸隔。
何云一體矣。但十住心論第九引五相成身
之文證極無自性者。非言五相即極
心。如來爲示彼五相成身者驚覺一
清淨心。指此所驚之一道清淨心即言極無
自性心也。故住心論第九引五相文畢云。
言一道清淨者即是一乘一如等理是也。又
花嚴宗五教十玄六相花嚴三昧以爲至要
既所警覺之一道清淨云華嚴佛。豈能驚
覺之五相成身爲極無心乎華嚴名一道清淨
見嘉祥釋。故彼
法華遊意華嚴法華相對成其同義云。
所謂同者同明一道清淨平等大慧文
故不招違
金剛頂及守護經菩提心論之失矣。次至
違疏即是妙法蓮華最深祕處文之難。大師
意未云法華唯是顯教。良製數本開題
示彼經深祕義。豈非云胎藏華臺即法華最
深祕處乎。但以法華一乘宗爲顯教一道
無爲心者。是顯取彼經淺略之一邊謂佛
智至極之一家意也。非言經旨唯留淺略
一義。次至大師判大乘淺深違蘇悉地疏
等之難。文依執見而隱義追機根而顯。寧
以違他師之執見妄得亂自宗之正見乎」
問。以他縁大乘心對大日經所説證寂然界
心其淺深同異如何可判之乎 答。證寂然
界是初劫瑜祇行。他縁大乘即第二僧祇心
也。是故可云寂然淺他縁深也 疑云。大
日經疏第二云。是菩薩從發心已來經一
大阿僧祇劫方證如是寂然界。故知寂然
然是大乘行心也。然他縁大乘者即大乘初
心。故此論云。有大士法樹號他縁乘。越
建爪而高昇超聲縁而廣運始出二乘之
家爰立大乘之號。若爾如何云從證寂然
界之摩訶衍深乎 答。疏第二云。行者如
是觀察時。從無性門達諸法即空得離一
重法倒了知心性。如是不爲蘊界處能執
所執之所動搖故名證寂然界此即境界
置心外然從其境無性門入見諸法空寂
名證寂然界。此無性門是拆法之空故尚不
及如幻之空。夫拆法空者心外有境分拆而
空。分拆見之即無自性。無自性故假相亦
空。是謂拆法空也。如幻空者。萬法心變心
外無境。心外無境故有即如幻化。幻化有
者。無法爲有。是即如幻空也。今此證寂然
界未知萬法唯心不證如幻空。所以屬二
乘分齊。故疏釋此心云。行者未過此劫
與辟支佛位齊初劫修行雖住菩薩大心
智解不超二乘。是故不云菩薩乘也。但於
他縁乘心。大日經云。修行者觀察蘊阿頼耶
知自性如幻等文又論云。又無縁乘者。至
此僧祇始能觀察阿陀那深細之識解了
三界唯心心外更無一法而可得者。乘此無
縁心而行大菩提道。故名無縁乘也疏第
二文
解了唯識唯心方見法之如幻亦知第
頼耶實證性*之圓成。此時名懸出二
乘之外始入大乘之門。故證寂然界後立他
縁大乘耳 疑云。初劫大乘未知第八阿頼
耶識故。與二劫行異不明。初劫既是大乘
行人。何不知第八識。諸大乘中皆説八識
爲心故。爾者*如何 答。大乘義章三佛義
云。若就大乘破相門中宣説如來七識爲
此破相宗中雖説七識。其觀解實不過
第六識之如觀此義如彼言。
學而可知
大乘行者中。既有
不知八識。今初劫心豈不准彼乎以證寂然
界准破
相宗可成其義。如
第五卷中成此義
問。可云以他縁大乘心屬佛乘乎 答。論
云。此乃君子之行業菩薩之用心又云。法
相大乘以此爲宗。此則所謂菩薩乘也 
疑云。他縁乘心是當法相大乘之一宗。然彼
宗所依經論盛談果位之萬徳。何指此乘智
行下言菩薩之用心。若夫望祕密宗作此
言者。一道極無二心亦可同成此釋。然彼
屬佛乘今何云菩薩乎此義如至第
十卷記之
問。論云。一遣虚存實識。觀遍計所執唯虚
妄起都無體用應正遣空。情有理無故。觀
依他圓成諸法體實二智境界應正存有。
理有情無故此文心何 答。此文觀遍計
所執唯虚妄起都無體用者。先顯遍計所執
相状也。凡夫所執我法等諸虚妄境名遍
計所執。實雖無其體并用凡夫顛倒執有
體有用。今觀行者以如實慧了其體用定
無。故云都無體用矣。次應正遣空情有理
無故者。明了其體都無而遣凡夫妄境也。
情有者。迷情之上有也。理無者。理實無體
用故也。次觀依他圓成諸法體實者。諸法者
依他諸法也。體實者圓成實性也。二智境界
者。圓成者正體智之境。依他者後得智之境
也。又圓成正後二智之境。依他唯後智之境
也。故云二智境界。次應正存有理有情無
者。准上遣虚義可知 尋云。爾者遣虚存
實之觀爲一念起之爲當前後二念觀歟。
又爲遣虚之觀下并遣空有二執。爲當唯
遣有執歟。存實之觀致尋亦爾 答云。此
先徳云云不同也。且古徳云。譬如見杌心必
知無鬼義。悟依圓二性心必悟無所執義。
故空有二觀同時并也。又*如眼識同時了
青黄二境之用并矣。既二觀一念也。何空
有二觀互不遣増益損減二執乎 疑云。遣
虚存實是空有相返之觀也。何一念心内得
二觀并起乎。依之下文云。遣者空觀對破
有執。存者有觀對遣空執既空有異論所
治配各別。一時不并二觀。其義尤顯然乎。
又空觀不遣空執有觀不治有見。釋文誠
分明。何云二觀互遣二執乎 答。言遣虚
言存實雖名言且異前後而説。探其實言
之即一念一體觀也。故了義燈第七云。觀
彼空時能語後二。故説印空。理亦印有
心云觀彼空時者。空遍計所執。即遣虚觀
也。能悟後二者。悟依他圓成。即存實觀也。
故説印空等者。是明空觀即有觀也。是故
遣存之觀全是一體也。何云一念不起。良
非別二觀一時并起。亦非一分有觀一分空
觀。有觀即空觀空觀即有觀也。但今用遣虚
存實二觀且以安立之義假論之耳。次至
遣者空觀對破有執等之文者。遣虚存實
之觀雖一念起互治二執。今能治所治反對
欲顯義門之轉相。夫空觀之邊正治有執
空觀即有觀之邊兼治空執。有觀之邊正治
空執有觀即空觀之邊兼治有執。故遣虚觀
之下并遣増益損減二執也存實可
准之
今爲分
別所治之正兼言遣者空觀對破有執等也」
問。何云捨濫留純識乎 答。論云。二捨濫
留純識雖觀事・理皆不離識。然此内識
有境有心。心起必詫内境生故。但識言唯
不言唯境 尋云。爲證此重引唯識
論文。爾者何文乎 答。次下云。成唯識言。識
唯内有。境亦通外。恐濫外故但言唯識
是論第
十文也
 疑云。恐濫外境故但云唯識不
明。先遣虚存實之重既遣遍計我法之執。
留内境内心畢。此内心境之上今此重來。
故更還不可濫遍計境。彼外境也。即前重
遣之。此内境也。亦前重留之。何強恐相
濫耶。若只以云境故不辨内外之不同尚
云有濫者。云唯識之時又可濫遍計唯
識乎。故上文云。若執實有諸識可唯既是
所執。亦應除遣云云識既有此濫。境獨不
可有濫。若識無濫者。境亦可無濫。相例
全齊。何可辨其別乎 答。有私記云。前
重既遣心外之境説唯識畢。然此重亦改
唯識而説唯境者。事既改變。故似還存外
境。依之説唯境。有濫捨不説之。所以前重
唯識之上亦重説唯識無此濫矣
問。付捨濫留純識引四文證。爾者其中第
四引何經何文乎 答。論云。遺教經言。是
故汝等當好制心。制之一處無事不辨等。
皆此門攝 疑云。彼經正文云。此五根者
心爲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
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喩也。
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坑。譬如狂象
無鉤猨猴得樹騰躍踔擲難可禁制。當急
挫之無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
一處無事不辨。是故比丘當懃精進折伏
汝心此文只佛對比丘説制惡心。
不可爲捨濫留純之證。況彼經此宗意是小
乘經也。故總料簡章云。或但被小如遺教
爾者何引此經爲此重證乎 答。經
云當好制心不云當好制境。意契此重。何
不爲證乎。有古徳云。問。遺教經是小乘經
也。何故引此重證耶。答。少分説唯識之道
理故引此重證云云可知
問。何云攝末歸本識乎 答。論云。三攝末
歸本識。心内所取境界顯然。内能取心作用
亦爾。此見相分倶依識有。離識自體本末
法必無故意云。心中有本末。謂自體分能
變故名本。相見分所變故名末。攝相見
*之末歸自體之本名唯識。此重意也 尋
云。證此重引解深密經説。爾者其文何 
答。論云。解深密説諸識所縁唯識所現
 疑云。所引文彼經第三分別瑜伽品説也。
彼正文云。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諸毘
鉢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言有
異當言無異。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
當言無異。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識故。善
男子我説識所縁唯識所現故○然則此
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影現等文
文意。三摩地所行影像者定心所現之相分
也。以此相分望能縁心云無異顯心境無
外。更不見以見分攝自體分。何引此
文證此重乎 答。無性攝論第四牒深密
經之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文造釋
云。如是生時者。縁起諸法威力大故。即一體
上有二影生。更互相望不即不離神泰疏
第五云。牒如是生時釋縁起諸心。心法威
力大故即一自體分上有見分・相分二影生。
二影更互相望不定即不定離。諸心心法根
塵縁起力モテ其性法爾如是三分而生故任
無性菩薩之釋三摩地所行影像者即相分・
見分二影像也。以二影既不離心可云攝
末歸本
問。何云隱劣顯勝識乎 答。論云。心王體
殊勝。心所劣依勝生。隱劣不彰。唯顯勝
意云。心王勝心所劣也。劣依勝生故
隱劣心所顯勝心王也 尋云。證此重引
莊嚴論頌。爾者其文何 答。次文云。故慈尊
説。許心似二現。如是似貪等。或似於信
等。無別染・善法 疑云。此頌顯唯有心
王無別心所也。謂許心似二現者。説心王
似相見二分現。次如是似貪等或似於信等
者。成如心王似相・見二分現心外無相見
體亦心王似貪信等現更心王之外無別
心所之法也。故後文結無別染善法。誠其
意分明乎。然何取此文證許心王心所別
體畢而隱劣心所顯勝心王之重乎 答。
莊嚴論頌許心王心所有別自體而説似現
之道理也。故唯識論第七云。應説離心
有別自性。以心勝故説唯識等。心所依心
勢力生故説似彼現非彼即心。又唯識言
亦攝心所。恒相應故等文述記第七釋云。
以諸心所依心方起依心勢力生故。説心
似彼貪信等現。非説彼心所體即謂是心。
言無別染・善法等。除此心所似貪等法無
別心外實染善法。非謂所似貪等亦無。似
有二義。一無別體由心生故説之爲似。變
似二分現者是也。二雖有別體由心方生
爲依勝故説之爲似。即貪等是。今頌總
言似者通此二。故非一爲例又云。莊嚴
論云許心等者。亦攝心所恒相應故。若
爾貪信等既入能似心聚之中。所言似貪信
等者是何。總心聚中貪信等法亦別變似貪
信等現。以義説之總別聚異。謂總心自能
似二現。即心自證分似自見相二。倶時貪
等自體分亦現似貪等各二。現義故其總許
心之中心所亦在其中。然但説心變似二
現。説心所法似貪等現以心勝故 疑
云。依二釋意爲倶成隱劣顯勝之重爲當
唯取第二釋歟。若言初釋不成重證者。莊
嚴論頌既有非隱劣顯勝之義。何以此文
定爲此重誠證乎。若言二釋倶成重證者。
於第二釋引成之。其義且可然。付初釋全
不足爲證據。夫雖説心王心所別論而
心勝所劣。未言隱劣顯勝。只成是心王心
所之勝劣許也。於隱顯之義誰許其言。如
何出此釋證隱劣顯勝之義乎 答。唯識
義六卷私記云。二釋倶成證。意云。初釋云
心所依心勢力生故既標心王勝心所劣。隱
劣顯勝義尤明也。後釋云又識心言亦攝心
所。又標心王勝心所劣。隱劣顯勝義亦明
也。故二釋倶爲證云云難云。若言以説心
王心所*之勝劣即成隱顯之義者。大小諸
乘聖教同許此勝劣義。所以悉可引證此
重。何唯求一兩經論文乎。又辭既擧心所。
豈言隱心所乎。有私記成義云。二釋倶
可爲重證。但初釋意云。既云許心似二觀。
明表心王能似所似矣。能似謂心即自體分
也。所似謂相見是二*觀也。其次句只云如
是似貪等或似於信等。亦以心王爲能似。
以心所之相見爲所似。故隱心所之能似
自證分。豈非此重證乎。故疏云。以諸心
所依心方起依心勢力生故説心似彼貪
信等現。非説彼心所體即謂是心意云。
心所依心王勢力生故説心王似貪等。非
謂貪等自體分即與心王體一也。今言彼
心所體者即自證分也。謂彼頌意且奪心所
相見預心王也。故必可爲此重證
問。何云遣相證性識乎 答。論云。事爲相
用遣而不取。理爲性體應求作證
云。理者圓成實理也。事者依他起性事也。依
他者圓成相用。圓成者依他實性也。事爲
相用已下明今重意也 疑云。凡此宗意者
如來正後二智皆是依他性攝也。雖遣相證
性之重何混云一切依他遣而不取。故次下
釋此重心云。攝論頌云。於繩起蛇覺。見
繩了義無。證見彼分時知如蛇智亂。此中
所説。起繩覺時遣於蛇覺喩觀依他遣
所執覺。見繩衆分遣於繩覺喩見圓成
遣依他覺。此意即顯。所遣二覺皆依他起。
斷此染故所執實蛇實繩我法不復當情。
非於依他以稱遣故皆互除遣此文所
遣二覺皆依他。斷此染故者。唯顯斷除染
分依他也。非於依他皆互除遣者。亦成不
遣淨分依他也。而何前後心相違上混云
事爲相用遣而不取耶 答。事爲相用遣而
不取者。正體智縁眞如時一切染淨依他相
用心之前不現前而不作法之相分故云
遣相。非斷除淨分依他之體。但下文所遣
二覺皆依他起。斷此染故者。古徳意云。所
遣二覺者一切遍計覺并一切依他覺也。其
中遍計覺皆迷情也。依他覺皆觀解也。而
謂其體者。亦遍計覺染分依他。依他覺淨
分依他也。故云皆依他起也。次文斷此染
故者遍計覺自性斷也。故云斷此染。依他
覺離縛斷也。故云斷此染。於二覺云斷
染意別也。不可謂同云云故斷此染之言
非屬染分依他也。又斷者雖關染分依
他而言遣。時非不遣一切。斷*與遣義別
故。次非於依他皆互除遣者。有私記云。稱
遣故者遣一切依他相用也。故章云事爲相
用遣而不取云云非皆互除遣者。辨除與遣
之差別也。云除云遣雖眼目異名。今爰且
除者斷除也。遣者遣捨也云云事爲相用遣而不
取不取即捨義也
其若遣即斷者。何可斷不可斷淨分依他
耶。故今釋云。遣寛。即遣一切依他相用故。
斷狹。只斷染分依他故自性斷離縛斷如
先出古徳傳
故非
以云遣斷一切也。皆互除遣之互字尤可
案之。謂除即遣遣即除者。可云互除遣
也。然無除而非遣有遣而非除故云非互
除遣云云
問。論云。或因果倶説六。勝鬘經中説六識
心何 答。文意顯也 疑云。勝鬘經既是
大乘經也。如何此經唯説六識不識七八
乎 答。唯識義六卷私記云。唯識論第五
云。然有經中説六識者。應知彼是隨轉理
門。或隨所依六根説六云云疏云。一隨轉
理門。依小根器未建立於第七八者説故。
第二解依不共根・不共境故説有六種。非
謂盡理。而識類別實有八種大乘之中。於
處門中不開識者以此理通云云 問。就
論初釋。若爾勝鬘經爲未知七八識。小乘
者説歟 答。不然。慈恩既云。若唯被大
如勝鬘經。但此經説六識隨順前爲小乘
機未知七八識説六識。今此大乘經中亦
説六識爲言故寂法師章云。隨順經中等
義演云。隨順經中説六識者。解云。諸大乘
經若隨小乘説皆名爲隨順經 問。付
第二釋六識倶有開導依。謂無間滅心也。
内許有。倶有依謂第七識。爲前六識
成所依根也。是皆共依根。何云依不共
根就六識乎。又色等五境是共境五識與
意識共縁故。然何依不共境説六識乎 
答。今不共依者。據倶有依説而不據開導
依。但於倶有依有二種。謂眼等五根與第
七識也。然五識以眼等爲近依以七識
爲遠依。意識以七識爲近依而不依眼等
根。今不共依之言據近爲説故無失。次色
等五境如次爲眼等五識之自境。五識不
縁餘境。故色等爲不共境。意識雖縁色
等而非自境。所以不云共境。故依不共境
之釋亦無其失矣

十住心論鈔卷下

  論第七
問。云何覺心不生住心乎 答。論釋此心
云。色不異空建諸法而宛然空。空不異
色泯諸相而宛然有。是故色即是空空即是
色。諸法亦爾。何物不然。似水波之不離同
金莊之不異 尋云。爾者引經何文證
此住心義乎 答。論引大日經文證之故
彼文云。彼如是捨無我心主自在覺自心
本不生。何以故。祕密主心前後際不可得故
用此文證第七住心義也 疑云。案經
疏意。今所引之文是成前他縁大乘義也。
其所以經釋無縁乘心云。修行者觀察蘊阿
頼耶知自性如幻陽炎影響等文疏第二釋
此文云。今以如幻等門照有空不二。而人
法二空之相亦不當心。乃名眞入法空悟
唯識性。故經云祕密主彼如是捨無我心主
自在覺自心本不生等文釋心云。經釋無縁
乘心引幻等六喩成之。今以此如幻等門
照有空二諦不二之理。此不二正觀即不取
人法二空之相。是名眞入法空悟唯識性。
故經云。捨無我覺心不生也。疏既爲釋成
無縁乘心出經心主自在覺自心本不生之
文。知是無縁乘心言覺心不生。又疏釋無
縁乘心覺心不生之二文畢云。更作一轉開
明倍勝於前劫也釋二心畢結言一轉
開明。知非有二心勝劣矣。依之見疏下
文。不許他縁乘之外有覺心不生之一重。
謂疏引瑩如意珠喩釋修行成佛之次第
云。諸佛菩薩。久已證知親從一毫之善自
致大菩提道。是故○方便誘進令受三歸
○譬如收彼頑石置在家中。次以三種三
心拔業煩惱根無明種子如利鐵開鑿去
其麁鑛。次觀無縁乘法無我性如漸至軟
處以藥物消化而不傷之。次生極無自性
心如灰水ヲ以瑩拭使極光淨。爾時生於佛
家名置在高幢雨種種寶今釋漸次修
行中出三重心成因果始終此中無縁乘
後不擧覺心不生心。爰知。疏意不言有此
二心也。故安然和上教時義第二難大師意
云。經中觀蘊阿頼耶乃至心王自在覺自
心本不生等越二劫行之文義釋以爲一種
阿闍梨亦攝諸經八識三性三無性等。此法
相宗所用論經。而海和上以觀蘊阿頼耶等
名無縁大乘心攝法相宗。以心主自在覺
自心本不生等名覺心不生心攝三論宗
云云今所引義釋者。疏第三云。若度違順
八心證寂然界是名阿闍梨。若已心主自
在覺自心本不生名阿闍梨既證寂然界
之後覺心不生之前不出無縁乘心阿闍梨。
爰知。無縁覺心非二種住心。又疏云。觀蘊
阿頼耶覺自心本不生即攝諸經八識三無
性義此文言覺心不生中攝諸經八識三
無性。然八識三性三無性是法相大乘所説
也。故今論第六成他縁大乘義云。楞伽解深
密等經瑜伽唯識等論所説八識三性三無性
法是此意也。法相大乘以此爲宗知覺心
不生即前他縁乘心所攝。大師今何背無畏
三藏捨疏現文抂經説成義。況所成色即
是空諸法亦爾之覺心不生義全不超他縁
大乘之談。他縁乘中亦言如幻之依他即圓
成之空理故。而何於一義一文中忽開覺
心不生之別重云云 答。先他縁大乘外立
覺心不生者。二宗意懸隔故也。謂他縁乘
者是法相大乘。覺心乘者即三論宗家也。然
法相宗意許佛智無常。故法苑林章三身義
諸門分別門云佛受用身既隨法數。生者皆
滅。是一向記。故不可説是本性常。許從因
生説是常者違比量故佛受用身者
是報身如來。既云佛身非常。即顯佛智有
爲。若爾佛智是依他所攝終與圓成實性別。
但三論家意法報凝然不曾見生滅。故法華
壽量品義疏云。報佛壽量有始無終○初證
佛果。是故有始。一證已後湛然不滅。故無
有盡又云。内應與法身相應。法身常
住應身亦常内應身者是報身佛也。内證
與法身相應。是故立内應之稱耳。既佛智
是常寂。所以第一義諦攝。故此論叙覺心
不生云。悲唯蘊之迷無性歎他縁之阻境
又云。悟心性之不生知境智之不異
他縁心許境無爲智有爲。所以隔境智不
混。覺心乘境智凝然。是故境智實冥合。是以
從此佛智諍論之源即致條末無量之差。故
色即是空諸法亦爾之談唯關覺心不生非
他縁乘。謂三論意。起實智見中道理時萬
法皆歸眞空乃至自心即如也。何物不爾。
所以言諸法亦爾。但至法相家。遣相證性
三觀門前都雖遣依他之假相能觀正智
尚留眞空之外存體。是豈諸法亦爾之詞實
得言義相叶乎。故他縁大乘之外取色即是
空諸法亦爾之説爲覺心不生之一重也。今
臨大日經文案其所説意。彼中心主自在
覺自心不生等文即顯此第七住心義。故引
爲其證據也。但遮難者。先所出料簡之疏
文何云不顯示他縁覺心之二重乎。難者
料簡詞中以悟唯識性相故之故字屬下句
經云祕密主等文即云。以覺心不生之文
釋成無縁乘心之義。全不得文心也。故今
正料簡疏文云。疏言。今以如幻等門照有
空不二。而人法二空之相亦不當心。乃名
眞入法空悟唯識性故者。是釋無縁乘心
也。以悟萬法唯心故。即知有空境界皆不
可得。是云無縁乘矣。次疏經云。祕密主
彼如是捨無我心主自在覺自心本不生以不
滯有無心無罣礙等者顯覺心乘也。前無
縁乘心纔雖空境界尚存能觀心智。只遣
境遺智。所以如滯有無。又許有爲智體。故
心不免罣礙。今至覺心乘。境智皆亡。何智
滯有無。自心即如。寧心有罣礙乎。既悟境
智倶眞空而凝然不生。約此心本眞空之談
更立覺心不生別稱也。若爾二文實懸隔。豈
云唯成無縁乘一重乎。但疏釋無縁覺
之二文畢言。更作一轉開明倍勝於前劫
者。不約住心階位只望三瑜祇行以成義。
是故作此言。謂於第二瑜祇劫雖有他
覺心之二重。今對初劫行擧第二劫言一
轉開明耳。所望各別。何混成一邊乎。引如
意寶珠喩修行示三重。又以第二劫行合
爲一種阿闍梨。皆是約三劫瑜祇顯示其
義故也。勿取三劫三重之別義妄難住心
癡立之位分矣。次安然意八識三性義法相
宗所用者是和上邊言。恐不知三論所談
也。楞伽之八識攝論之三性三論宗家所依。
何不解其義。若爾覺自心不生即攝八識
三無性之文豈成第七住心之難勢橋乎。但
所出今論第六文依疏第二釋成其義也。
疏云。隨順古昔諸菩薩修學觀蘊阿頼耶。
即楞伽解深密等經八識三性三無性皆
此意此文顯他縁乘義。大師依此文云八
識三性法相大乘以此爲宗也。於覺心不生。
疏第二意略且不言八識爲宗。故至第三卷
覺心不生中攝八識三無性者。顯示三論
家意亦談八識三性耳
問。成覺心不生之義引勝鬘經等。爾者出
何説文證此住心乎 答。論云無爲生死
縁因生壞等義如勝鬘經 疑云。無爲生死
是變易果報也。何取此文證心本不生義
乎 答。無爲生死縁因生死壞等者大日經
疏第二釋第二瑜祇行之中所叙之言也。故
彼文云。此中無爲生死縁因生壞等義如勝
鬘寶性佛性論中廣明。今且明宗義故不詳
意云。勝鬘經寶性論等所説之無爲生
死因縁生滅義是第二劫行覺心不生中正所
得法門也。謂覺眞心不生時知此眞心所
變之妄法變易生死因縁所生皆生滅法也。
今且明祕宗義。故此中彼法不詳説耳。大
師此論中引疏文成覺心不生門也。或又
勝鬘所説無爲生死者實是界外變易身也
如彼經寶窟
下之本釋
然出此文成覺心之義者。論釋
覺心不生云。雖復遇境界風隨縁起滅。而
心性常無生滅。覺此心本不生即是漸入
阿字門爲成此義次引勝鬘無爲生死
矣。此心云。凡三論意。眞心妄念雜起見心性
不生者。至界外變易位方始發此智。界内
分段生之中慧解麁淺故。纔雖聞其理未
預證見之分。故覺心不生之心於變易分
齊談之。所以取勝鬘變易生死七識生滅如
來藏識不生不滅之説爲此宗所依也。寶性
論等中説三種意生身。引此論爲所依即
此意耳
問。今住心之意出於諦教諦之兩種二諦。爾
者何云於諦教諦耶 答。論云。諸法性空
世間顛倒謂有。於世人爲實。名之爲諦。
諸賢聖眞知顛倒性空。於聖人是實。名之
爲諦。此即二於諦。諸佛依此而説名爲教
諦耳心云。於諦者。於之言是約也。謂凡
夫執諸法實有。故約於凡心即云世諦。聖
人知諸法實空。所以約於聖心亦云第一
義諦。今於衆生隨情念立諦名。是故稱於
諦。如來隨順之即説 諦名義。是名教
諦也 疑云。且就於諦義所立不明。今
對如來之教諦呼衆生之迷執云於諦。爰
知。於者是用迷訓也。故論云。問。若以於
諦爲衆生説者更増其患。何以依二於諦
説法耶云云 答。凡夫著有二乘滯空。今
明如來因縁有無假有假無○云何増患
此文以凡夫有執二乘空見即名於諦也。
如何於之言非凡聖迷情乎。加之二諦章
云。二皆失者二皆是於故既云於故是失。
豈非示於即迷義乎。爾者如何 答。若言
於是迷之辭者。論云。問。於諦爲失。教諦
爲得不答。凡夫於爲失。如來於爲得。聖人
於亦得亦失此文出如來於諦。豈云如來
有迷乎。亦聖於言亦得亦失。寧迷名許亦
得義乎。故今此釋意凡聖及如來心之前離
教所見之諦即名於諦也。加之論又云。問。
何意開凡聖二於諦耶。答。示凡聖得失令
轉凡成聖此文心言。二於諦中凡於是失。
聖於即得也。若爾何混云二於皆迷。所以
不可言於諦之詞名迷亂。但至能難之文。
凡非謂凡聖有空之見都無迷執。此迷見
之心處所立之於諦號只是約就之義稱更
非迷亂之故也。其凡夫者著有二乘滯空
之文既非釋於諦之名言。何可來成難。次
二皆失者二皆於故者。於諦付凡聖之迷處
所立之稱故。對如來教諦之得云於故失
也。言然何成失故名於乎
問。論云。何不以非有非無之教表非有非
無理必以有無之教表非有非無理耶
者何答乎 答。論釋云。若利根人應如是
説。但凡夫著有無故。以有無表非有非
 疑云。上下文皆云。凡夫著有二乘滯
云云今何云凡夫并著有無乎。次凡夫
若著有無者。佛遣彼執著入非有無理時。
彌説非有非無之教以示非有非無之理。若
説有無之教。更可増有無之執。豈破有無
之著入非有非無乎 答。先凡夫著有無
者。今論下云。如有見外道迷於眞諦空見
外道迷於世諦既外人中起有空二見。豈
非凡愚類著有無乎。又二諦章云。若理外
凡聖皆是顛倒有所得行。倶是凡夫。理内若
凡若聖皆名爲聖此中理外聖人者二乘
之人是也。此人未曾入非有非無理故。上
凡夫著無者指二乘滯空也。次著有無故
不用非有非無教者。誠有深所由。謂如
起有執者若爲説非有。纔雖遮彼之心行
更彼可不知己之心可轉之處。若夫非有
此心如何可行。深生迷亂還墮邪見之坑。
況亦加非空之教迷亂彌盛乎。寧雖増己
之有執更非起正智之橋。是故有見者之
前初爲示空教方令捨有執而心轉空理。
此人改有見住空見時。次爲説有教令其
心動轉。此人聞先後空有之二教若心住空
有二門。如來此時説非空非有令捨其二
邊而住中道。故知。説有無二諦之意。遂
所表是非有非無也。是即漸機攝化方便善
巧之次第儀則也。若爲起空執者即初説
有教。其説教調根次第返前可知。故云著
有無故以有無教表非有無以化之矣。若
利根懸悟者初説非有非無即得中道正觀。
所以爲之不以有無教而表非有非無

問。佛説二諦爲顯中道也云云爾者其中
道義如何顯之乎 答。論云。以世諦故不
斷。以眞諦故不常。所以立二諦 疑
云。今所成之不斷不常之中道義其言全不
順道理。夫世諦是無常斷滅法。何云世諦
故不斷。亦眞諦謂常恒不變理。豈眞諦故不
常乎。所以顯正義時可云世諦故不常。眞
諦故不斷。而何返之乎 答。上二諦釋名
云俗以不俗爲義眞以不眞爲義今世
諦故不斷之言即顯俗諦不俗爲義之意也。
眞諦不常之釋准此可知矣
問。就對偏盡偏等四種中道何云對偏盡偏
中道乎 答。論云。對偏中者對大小學人
斷常偏病。是故説對偏中也。大小學人有
斷常偏病不成中。偏病若盡即名中○無
常無斷乃名中道。故名盡偏中也 疑云。
對偏盡偏之中道倶對治斷常偏病也。若爾
是一種中道。何爲二中乎 答。對偏中者
不除斷常偏執只對唯斷唯常之偏言今
説亦有亦無正理。故云對不可盡矣。次盡
偏中者。遣除斷常偏病正示非有非無之中
道。既除邊顯中。所以名盡偏中也。故此
論上文云。有無是用中。非有非無是體中
此即顯二種中道耳
  論第八
問。何云一道無爲心乎亦名空性
無境心
 答。論
叙此心云。似澄水之能鑒。如瑩金之影
像。濕金即照影。照影即金水。即知境即般
若。般若即境。故云無境界 疑云。一道
無爲之心相全不超覺心不生之分齊。謂覺
心不生之意亦許般若即境之談。故嘉祥二
諦章云。不見有法出法性者。是名與波
若相應既不見法性之境外有能照之智
法。何不云境即般若般若即境。此實相。觀
不味不二之説寧不類澄水瑩金之影
像乎。若爾一道無爲之住心不出覺心不
生宗。何第七心之外別立此一重乎 答。
於境智不二兩宗雖意同。至佛慧之談非
無其差異。謂覺心不生者佛分權實二智。
夫以照中道理體爲如來内證之實智。以
知空有二諦名下化有情之權智。故嘉祥
三論玄云。知第一義是自利。知世諦故能
利他世諦言下攝
空有也
又二諦章難有人言以能
觀智爲二諦云。以智爲諦者應名權實
此即眞諦智云實世諦智爲權也。又法
華方便品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
難解難入義疏第三釋云。諸佛智慧者標
佛實智也。甚深無量者歎佛實智也乃至
智慧門者第二標權智歎權智也。其智慧
者即牒上智慧也。門者權智。説一切教爲
通佛智故。以一切教爲佛智慧門故。正
取一切教爲門心云。以照中道言實
智。以説諸教爲權智。説諸教者即説二
諦也。故知。解了空有是權智所攝也。故今
論第七叙覺心不生意云。權實二智證圓
覺乎一如既實智中不照差別萬法。豈
喩金水浮影像乎。照一道無爲心者。一心
一念之觀中能見空假中道之三諦。一心圓
照三諦。權實如何分智。所以無權之可捨
亦無實之可取。故摩訶止觀第六云。無明
一念因縁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不思議三諦
一心三觀一切種智佛眼等法耳又云。雖
種種説只一心三觀三諦宛然圓一心内。
金水影現之喩法譬妙和合乎。是以覺心一
道之二心淺深誠異也。住心廢立時豈不爲
二重乎。故二教論上云。一念心中即具三
諦。以此爲妙此叙天
台意也
又云。中觀等息諸
戲論寂滅絶離以爲宗極此顯三論家
實智爲宗也
又法
華開題東大寺眞言
院開演之本
云。三論八不空性談義天
台一心三觀爲極此等釋意二宗淺深顯然
也。故第七心外立此住心耳 疑云。天台
意不言權智故與三論別不明。摩訶止觀
第五云。一心三觀歴一切法亦妙如是。若
因縁所生一切法者即方便隨情道種權智。
若一切法一法我説即是空即隨智一切智。
若非一非一切亦名中道義者。即非權非
實一切種智雖云一心三觀。其中以假諦
智名權智。與三論如何異乎 答。凡天台
意非不言權智。彼宗中亦許體内體外之
二種權智。體外權者説權教之智是也。體
内權者一心三觀之内義説云權也。此中體
外權者是權教之前智而非一心之内談。何
來成難。若是體内權智者於一心三觀且
相配三智也。言然終非謂三智各別。況三
輪如來内證中道觀之處不帶有空之權智。
是故權智唯權全異實智也。天台佛果實證
中觀之處必帶有空之二觀。所以彼權非權
三觀宛然。故以一往義説勿難二宗齊等
所出難之權智文體内
體外義可隨宜不定
問。一道無爲心義引大日經何文證之乎 
答。論云。祕密主。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
乃至此菩薩淨菩提心門名初法明道
又云。所謂空性離於根境無相無境界越
諸戲論等同虚空離有爲無爲界離於造
作離眼耳鼻舌身意引此二文證一道
心也二文大日經
第一説也
疑云。所引二文倶説祕密宗
義全非顯教分。謂初此菩薩淨菩提心門名
初法明道之文次下云。菩薩住此修學不久
勤苦便得除一切蓋障三昧等文不久勤苦
者即住眞言行故也。若顯教菩薩者。何不
云多劫行。況所得除蓋障三昧是眞言門所
説悉地也。依之智證大日經指歸云。或立十
住心判一代教不足爲論耳。祕密莊嚴法
界樓觀即如實知自心之相。豈過此外更有
法耶此能難之言其理極成。若爾所出如
實知自心等文定可祕宗菩提心。何爲一道
無爲之證乎。次所引之所謂空性離於根境
等文是三劫瑜祇中第三劫之内所説行也。
而以第三劫行關祕密乘教。若爾此文非
説顯教義門。豈來成一道無爲誠證乎。依
之見經并疏現文。覺心不生之後更不立
顯教住心。謂經説第二瑜祇覺心不生心畢。
次文云。眞言門修行菩薩行諸菩薩無量無
數百千倶胝那庾多劫積集無量功徳○皆悉
成就○所謂空性離於根境無相無境界
○離眼耳鼻舌身意極無自性心生疏第
二釋此文云。即是欲明超第三劫之心○
如餘教中菩薩行於方便對治道次第漸
除心垢經無量阿僧祇劫○今此教諸菩薩
則不如是。直以眞言爲乘超入淨菩提心
等文疏心以此第三瑜祇行即爲祕密乘
心也。知覺心不生後祕密乘心前更無別
心。又引如意寶珠喩顯示三劫修行時。唯
作三重心而不言祕密宗之外有一道無
爲之一心如意寶珠喩如第七卷
覺心不生問答出之
有此等理故
知覺心後祕密前不許此心也。然何引此
文證有一道心乎 答。所出之二文倶非不
顯示祕密宗義。其顯示祕宗之義皆如難
勢之辭。故今論第十證祕密莊嚴心云。經
云。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此是一句含無
量義。竪顯十重之淺深横示塵數之廣多
此文誠説祕宗。所以引而證之。此文兼顯
餘義。如何不取而示。故疏第三云。此經宗
横統一切佛教乃至如説如實知自心名一
切種智。則佛性一乘如來祕藏皆入其中
此文佛性一乘者是法華一乘。如來祕藏者
即涅槃所説也此義如第六卷抄難
安然意之中成之
由有此文
證故今取此文證矣。所以爲一道無爲之
證源仰無畏三藏之説也。次以所謂空性
離於根境等文爲證者。此文雖説祕宗亦
兼示顯義故。疏第二釋此文云。行者住此
心時即知釋迦牟尼淨土不毀見佛壽量長
遠本地之身與上行等從地踊出諸菩薩同
會一處等文此心云。行者得空性若離根
境等者。即悟法華所説之佛壽長遠淨土不
毀。此豈非顯一道無爲空性無境心乎。故
大師引此釋成立其義。所以二種文證非
無由緒矣。疏三瑜祇行之釋中覺心不生
後祕密莊嚴前不出此一道心者。疏意且
依經文成義。謂經説覺心不生心畢次示
祕密乘心。此祕密心中如實知自心及所謂
空性之二文倶説之。所以疏中不言眞宗之
外別心也。此義意至三瑜祇之中第三劫行
證顯一道極無祕密之三心。於佛地而究竟。
倶是眞言門菩薩所行非偏關顯教行。故以
一道極無二心同攝祕密乘心。但大師意祕
密之前開此心者。一道無爲之觀雖是祕宗
行。然非顯教經論中不説此心。上所出之
疏二文釋是也。是以顯教探義立一宗之
人師亦伺此理以爲究竟佛智。故論云。大
隋天台山國清寺智者禪師依此門修止觀
得法華三昧。即以法華中論智度爲所依
構一家義既顯教説此心。何不爲祕密
已前之一重乎此義具如教相鈔第一
門問答料簡中記之
次如意珠
喩。約三劫行顯義所以付第三劫中更不
開別住心也
問。付修止觀之十法門第一觀不思議境中
安立境界數量樣何 答。論云。不可思議境
者。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
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
千種世間心云。十界者六道爲六三乘爲
三。即九界也。加一切佛界故成十種。付此
十界其一一界各具九界無有闕減故成
百界。又此一一界中各有三種世間。謂五陰
世間衆生世間國土世間也。付此三種世間
一一各具十法。謂如是相・性・體・力・作・因・
縁・果・報・本末究竟也如摩訶止
觀第五釋
一一世間具
十如是。故三世間即成三十。此三十世間
各百界中具。故成三千世間耳 疑云。今此
百界安立其意難思。夫若就體言之。不可
過十界數量。彼此中法界其體唯六道四生
故。若約彼此互具門展轉倍増計之者。實
數限難定。亦不可止百界。謂百界之中一
一界處各亦具十界。百界合論即成一千界。
如是展轉即可至無量。何付互具門局言
一百乎。三千世間致難准之矣 答。十界
互具者。於一一法界之中一微塵處盡見十
方法界之中一切十界。如是展轉十界互具。
然十界門別一一互入。今十界并見之門別
各具十矣。十門合見即知有百界。次入百
界門見其一一門時。圓融無礙亦雖具十
界。只是無礙自在之義更非増法界門。謂初
重見一界門時都盡一切十界而十方所
有法界悉具此門畢。有何物之殘亦尋餘
門可見之。雖然十界體分十門路異故。約
彼此門別求十界之相。十門各有十故即
有百界也今至百界之中一一界門。是即上
之十門重重無礙相入故。百界門中亦各具
十界也。所以雖見重重至百千。只還見上
十門。夫一切佛界中所具之十界雖至百千
重。尚是十門之中佛界所具十界也。更不見
十門之中佛界外有餘佛界。一切佛界皆擧
十門之中佛界盡故。乃至一切地獄界皆亦
如是。良言門不出十門。尋體盡于十界。
此外望何義邊更立千界等乎。若爾百界
千如三千世間廢立巧者歟
  論第九
問。何云極無自性心乎 答。論云。入此海
印定觀法性圓融。照彼山王機示心佛不
異。攝九世於刹那舒一念於多劫。一多相入
理事相通。帝網譬其重重。錠光喩其隱隱
疑云。極無自性之心相全不超一道無爲之
分齊。夫二心同談法界圓融。彼此倶許理
事相即。見宗無淺深。叙義等言勢。何一道
無爲之外立極無自性之重乎 答。圓融無
礙之境一實中道之觀一道極無之二心所説
雖同各至詮宗極所存即不等。夫天台三
諦相即之前雖談一心三觀。尋其佛智之至
極以中道觀爲體。故玄義第一判法華體
云。善惡凡聖菩薩佛一切不出法性。正指
實相以爲正體。故壽量品云不如三界見於
三界非如非異等文釋籤第一釋此文云。問。
雖云辭異意同。空假如何得爲經體。答。既
是不思議空假。還指空假即中。中爲經體。
中即空假。亦指於中。三諦無非遍一切處
此文以中道爲法華體。法華體者謂佛
智也。但於華嚴意一實中道是大乘通門。諸
摩訶衍人無不行之。今至華嚴一門。以十
十無盡主伴具足理事相通圓融自在局爲
佛智究竟。故五教章上卷釋別教一乘云。
於海印定中同時演説十十法門。主伴具足
圓通自在該於九世十世盡因陀羅微細境
界。即於此時一切因果理事等一切前後法
門乃至末代流通舍利見聞等事并同時顯
現。何以故。卷舒自在故等文別教一乘者華嚴
至極圓談也。既以圓通自在成義。知非中
道爲詮。又探玄記第一云。圓融中所説唯是
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縁起無障礙相即相入
如因陀羅網重重無際。微細相容主伴無盡。
十十法門各稱法界此文唯是無盡法界
性海圓融者即顯宗之至極也。若爾天台華
嚴二宗豈非有差異乎。故大師法華開題
東大寺眞言
院開演本
云。天台一心三觀爲極。華嚴圓融
無礙爲宗。并是法王之一宮法界之一門
天台三觀爲極者。意取中觀爲最也。故平
城天皇灌頂啓白云。天台言一乘三觀之道
顯四教一如之義。一念三諦造境。即中以
爲極妙此即中觀言至極也。又三昧耶
戒序云。如實一道之心雖云拂心垢而入
清淨泯境智而證如一。猶是一道清淨之
果○極無自性心者雖云融法界而證三
世間身等帝網而得一大法佛。猶是成佛
之因初心之佛加之祕藏寶鑰一道無爲頌
云。無爲無相一道淨。非有非無不二陳
頌以中道釋一道心也。又寶鑰極無自性
頌云。重重無礙喩帝網。隱隱圓融錠光心
此即圓融爲佛智之最極也。既知二宗不
同。但此中天台爲第八住心華嚴判第九隣
極者。喩圓鏡於帝網之談。漸近眞宗之法
界曼荼羅。豈不言空假即中之悟上一轉開
明乎。演密抄第一云。且依清涼教類有五
○五圓教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
十信滿心即攝五位成正覺等。依普賢法
界帝網重重主伴具足。故名圓教。今神變經
與此大同。但顯密爲異耳抄與大師其意少
異。抄言二教全同
故可見
彼始終
所以用華嚴爲第九住心。而一道無
爲之天台外開立之也
問。極無自性心義引大日經何文證之乎 
答。論云。大日如來告祕密主言。所謂空性
離於根境無相無境界。越諸戲論等
虚空。離有爲無爲界離諸造作離眼耳鼻
舌身意。極無自性心生 疑云。所引之經
第一文是三劫瑜祇中第三劫之内所説行
也。然以第三劫行祕密乘教。若爾此文
非説顯教義門。豈引爲極無自性之誠證
乎。依之見經并疏現文。覺心不生之後更
不立顯教住心。謂經説第二瑜祇覺心不生
心畢次文云。眞言門修行菩薩行諸菩薩無
量無數百千倶胝那庾多劫積集無量功徳○
皆悉成就○皆謂空性離於根境無相無境
界○離眼耳鼻舌身意極無自性心生
第二釋此文云。即是欲明超第三劫之心
○如餘教中菩薩。行於方便對治道次第漸
除心垢經無量阿僧祇劫○今此教諸菩薩
不如是。直以眞言爲乘超入淨菩提
心門等文疏心以此第三瑜祇行即爲祕密
乘心也。知覺心不生後祕密乘心前更無別
心。又引如意寶珠喩顯示三劫修行時。唯
作三重心而不言祕密宗之外有極無自
性之一心如意寶珠喩如第七卷
覺心不生問答中出之
有此等理故
知覺心後祕密前不許此心也。然何引此
文證有顯教極無之心乎 答。極無自性
之名言既是大日經所説也論所引
文是也
付此一心
内義有淺略深祕。此中深祕者。所出難之
疏第二釋是也。淺略義者疏第三云。此經宗
横統一切佛教○如説極無自性心十縁生
句。即攝華嚴般若種種不思議境界皆入其
此即以華嚴所説理言極無自性心
也。故大師依此文意成顯教極無之義。故
論引經文畢云。善無畏三藏説此極無自性
心一句悉攝華嚴教盡。所以者何。華嚴大意
原始要終明眞如法界不守自性隨縁之義
今顯教中立極無自性源出無畏三藏
説。既非大師胸臆言。如何不足爲誠證矣。
但疏三瑜祇行之釋中不言顯教之極無自
性心者。疏意且依經文成義。謂經説覺心
不生心畢次示祕密乘心。此祕密心中所謂
空性等文説之。所以疏中不出眞宗之外別
心也。此義意從三瑜祇之中第三劫行證
顯一道極無祕密之三心至佛地而究竟。倶
是眞言門菩薩所行非偏關顯教行。故以一
道極無二心同攝祕密乘心。但大師意祕密
之前開此心者。極無自性之觀雖是祕宗
行。然非顯教經論中不説此心。上所出之
疏釋是也。是以顯教立宗之人師亦取此理
以爲究竟佛智。既顯教説此心。何不爲祕
密已前之一重乎
問。杜順和尚華嚴三昧意。付以遮情門顯
法有五重問答。爾者其中第五重者何問何
答乎 答。論出第五重云。問。定是無耶。答。
不也。空有互融兩不存故。縁起之法空奪有
盡唯空而非有。有奪空盡唯有而非空相奪
同時兩相雙泯 疑云。先問中言是無耶
與第二重是無耶。何異更爲第五問乎。次答
中遮問辭言不也了而言空有互融兩不
存故。豈爲返問而成義乎。夫若遮無耶之
問者。即可成有義。今言空有互不存兩
相雙泯。既順無之問而立理。如何是遮情
之答乎 答。先第五重之問意者總問上四
句之答義也。謂上答四句之問一一皆遮
不也畢。故今第五問爾者決定四句皆不耶
也。無耶者。無即不也。所以第五重是無耶
之問與第二重是無耶之辭其意全別也。次
付第五重答文。初不也者顯非上四句定不
也。謂第一句問答云。問。縁起是有耶。答。不
也。即空故此即立空義而遮有問也。今
至第五重顯空有互奪兩雙不存之言内即
遮第一重立空之義而返不也之故畢。次
第二句問答云。問。是無耶。答。不也。即有故
是即立有義而遮無問也。今第五重空有
兩不存之言内遮第二重立有之義而亦返
不也之故了。次第三句問答云。問。亦有
無耶。答。不也。空有圓融一無二故。縁起之
法空有一際無二相故也是即立一際義
而遮亦有亦無之二相問也。今第五重空有
雙泯之言内亦遮第三重立一際之義。謂既
空有倶亡。以何物立一相乎。故亦返第三
重不也之故了。次第四句問答云。問。非有
非無耶。答。不也。不礙兩存故。以縁起之
法空有互奪同時成也是即立空有兩存
之義而遮非有非無之泯相問也。今第五
重兩相雙泯之言内即遮空有兩存之義而
返不也之故了。所以第五重答巧遣四句之
不也深破五重之邊情耳
問。成眞如有所依。引經論説證之。爾者
論中依何論何文乎 答。論中引起信摩訶
衍二論文也。先引起信論云。摩訶衍者總
説有二種。云何爲二。一者法。二者義所言
法者謂衆生心。是心別攝一切世間法出世
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
心眞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等文所引雖摩訶
衍論第一。彼論
即載馬鳴説。所以
正文是起信論耳
 疑云。此論文未見眞如有
所依。夫心能成生死涅槃故言是心攝一
切法。心能證菩提。故説此心示摩訶衍。又
顯境智不二。故言是心眞如相。若爾如何
以此文可成眞如有能生之法乎。況起信
論意存菩薩決定皆經三無數劫之理。是故
彼論叙顯教分齊未入眞言義門也。然今
論上文云。佛華法華等亦以此眞如爲至
極理。今此眞言法教以吽字爲一切眞如等
所依。眞如則所生之法。眞言則能生之法
即佛華嚴妙法華等顯教眞如爲至極能
生不許更有所依也。若爾起信論釋顯
教。何云眞如是所生法乎 答。所引論文尤
顯眞如有能生。夫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
世間法者。一切之言中爲攝眞如爲不攝
之。若言不攝者。何云一切乎。既云心能
攝眞如。豈非眞即心爲所依乎。又依於
此心顯示摩訶衍義者。寧言摩訶衍義中無
眞如乎。爰知。依此心生顯眞如。故所引
用其義顯然者歟。但至所出難之佛華法
華眞如爲極之文。此叙顯教立宗之人師言
也。非謂佛意説此義。又設雖彼二經中
説眞如至極。馬鳴菩薩廣弘佛語。何不示
餘經之意。良彼要經三大阿僧祇劫雖陳
顯教意。此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亦兼成祕
宗談也。論意如此。更勿強疑矣
  論第十
問。可云他縁大乘等顯教大乘之四種住心
倶説佛智乎 答。祕藏寶鑰祕密莊嚴心云。
他縁以後大乘心。前二菩薩乘後二佛乘 
疑云。四種大乘倶談佛果萬徳。何後二屬佛
乘前二言菩薩乎。若夫望祕密莊嚴言前
二菩薩者。一道極無之二心豈亦非菩薩乘。
爲眞宗佛果是因行之一門故。爾者何答
顯教大乘之四心因果分別之釋。今祕密莊
嚴家對判有所由。謂他縁乘存佛智無常
未知第八眞識凝然常住。所以屬因分智。
眞宗意不許自受用身如來有無常智。故覺
心不生許佛慧常寂境智不二。良雖超前
宗。然佛立權實二智言實智唯照中道其
空有二諦關權智境界。是尚不及眞宗佛智
一心内圓融照見。故可爲因智。今宗不云
佛權實二智別縁二境故。故言前二菩薩
乘也。但於一道極無之二心倶談佛智一
分。此二宗同許一心三觀之判倶窮圓融無
礙之説。雖未見三密法界之四種曼荼亦
非不伺帝網重重之如來境界。所叙皆實
語而無關因分可簡捨。是故判言正覺
心也。後二佛乘之釋意在此耳 疑云。若
言他縁覺心之二心是因分智終捨之者。何
於此二心作深祕釋乎。此論第六云。祕密
義者。如上無縁乘法即是彌勒菩薩三摩地
又第七卷云。覺心不生住心法門是文殊師
利菩薩三摩地門既彌勒文殊所證果位留
之。豈關因分智解終捨之乎 答。於佛慧
之無常照俗之權智。屬因分未了雖捨離
之。他縁宗取本不生之義邊。覺心乘指大空
摧魔之一邊即言彌勒文殊所證也。故論第
六釋他縁宗深祕義云。初阿字爲體。即是
本不生等文具可
見文
又第七卷釋覺心乘深
祕云。此眞言以麼字爲體。即是大空之義。
證此大空摧壞一切魔也等文可知之
問。第十祕密莊嚴心者。爲指爾前住心究
竟至果時名此住心。爲當九種之外更有
其所住歟 答。前心皆是無明邊城更非
明之分位。豈指無明滿時言明分位乎。所
以九種住心之外別立祕密之一重也 疑
云。雖有此言未信其義。夫天台之一心三
觀華嚴之圓融法界倶探佛法之最底誠極
果海之妙覺。此外有何談之殘。更關眞宗
之智慧乎。是以華嚴覺苑法師天台安然和
尚各多軸作釋廣翫祕宗義味。至所宣理
性皆令同己之宗。今弘法大師之流何與
此異乎 答。大師二教論云。文隨執見隱義
逐機根現故只求文義於顯密之教可
決優劣於二宗之門。勿引他家淺辭疑大
師深意。夫尋顯密文義者。先顯教意付事
理諸法許諸事相法皆是因縁所生有爲生
滅。謂天台所談不出三諦。然此中假諦者。
引中論所説之因縁所生法文成之。此即
屬有爲非凝然。所以立假諦之稱也。次空
中二諦之處所相即之有者。是上之假諦而
非有凝然之事相。花嚴意亦同此義。故彼
五教章中卷云。*亦可依他是生滅法。亦應
得有不異常之無常不異無常之常義
耶。答。亦并得有也。何以故。諸縁起無常之
法。即無自性方成縁起。是故不異常性而
得無常。此即不異於常成無常也等文
即明依他事法無常而相融常法也。爰知。
顯教意不言事法凝然常住。但今宗意即非
如是。不見理事圓融直付事談事時。皆
是凝然常住法佛界眞實功徳也。故此論引
疏第七云。衆生鈍根故迷於二諦不知即
俗而眞。是故慇懃指事言。祕密主。云何如
來眞言道。謂加持此書寫文字。以世間文字
語言實義。是故如來即眞言實義而加持
之。若出法性外別存世間文字者。即是妄
心謬見。都無實體可求此即説世間事相
諸法皆實相凝然體也。不同餘宗言唯俗
諦矣此事相常住之文證如教相抄第三十九
門自相差別法有爲無爲分別中具出之
加之
又有顯密差別。故此論又云。祕密莊嚴住心
者即是究竟覺知自心之源底如實證悟自
身之數量。所謂胎藏海會曼荼羅金剛界會曼
荼羅金剛頂十八會曼荼羅是也等文心云。一
切衆生之自心中齊備兩部海會曼荼功徳
流轉生死間曾無有闕減。以深信此理名
知自心之源底。又付兩部界會一部有十
世界塵數聖衆。若亦細論者非算數所及。故
下文云。十佛刹微塵數者。如來差別智印其
數無量非算數譬喩之所能知。且以如來十
種智力各對一刹微塵以表衆會之數
疏第一
文也
如來十力功徳中付一智力亦分一佛
世界塵數之差別智力。今且擧十力示其數
量。故云。十力塵數理實無量耳。信仰此無數
聖衆即悟自身之數量也。然九種住心中
未曾説此事。是謂祕宗之超過爾前也。論
又云。唯蘊拔業二乘但知六識。他縁覺心兩
教但示八心。一道極無但知九識。釋大衍論
説十識。大日經王説無量心識無量身等。
知如是身心之究竟即是證祕密莊嚴之住
心顯也。又云。經云。云何眞言法教。謂
a字門一切諸法本不生故。ka字門一切諸
法作業不可得故等文具引大日
經第二説
次下云。且就
ka字有十二轉○此十二字即一一尊十
二地。除中間八字初後四字即求上門因行
證入。更有ku@h字即是方便具足義。一一字
門五字。則各各門五佛五智。如是五佛其
數無量等文此説諸尊種子。亦以前住心中
未知種子字義也。又云。以五智光照常住
三世無有暫息平等智身言五智者五大所成
智。一一大各具智
印。三世者三
密三身等文
此文言。以地水等五大成如來
智慧。是色心一體。豈餘教所談乎。又説三
密行獨在此宗乎。凡今宗超出餘之住心。
論文多端今取要記耳 疑云。今宗意。若言
事法皆凝然常住者。此凝然事相爲眞諦
爲俗諦。若言此眞諦者。眞言家心不許俗
諦歟。若言無俗諦者。大違疏等意。亦不
可許世俗因果。若言無因果者。豈不同
外道邪見乎。若依之言凝然事相法是俗諦
攝者。俗諦即以浮虚爲義。寧於凝然眞實
法立世俗浮虚之稱乎。若爾左右難思。何
成事法常寂之道理以簡異餘宗乎 答。
事相既是凝然常住而皆佛界眞實功徳。此
常不變改相豈非眞諦所攝乎。但至俗諦闕
無之難。凡今宗意就言俗諦義門多途。若
簡凡見別于聖見。凡夫所知是俗諦也。謂
於凝然不變無相而相法衆生瞙眼是見生
滅。衆生倒惑此執定相。是故於衆生所見之
邊得俗諦名。談如來正知之體言凝然也。
故祕藏記第二十八門云。縁起法皆生滅者。
世人眼所明見。雖凡夫目見彼。而於聖
見常住云云是即凡見之邊言俗諦聖知之
邊爲眞諦之意也。然佛亦知衆生所見。所
以云照俗諦。故大乘義章二諦章云。世人
所知故名世諦。故涅槃云。世人所知名爲世
諦○聖人雖知此法隨世故知。是故猶名
世人所知又云。世俗所
知故名俗諦
顯密雖異其義自
契。豈不引成乎已上一
義了
又就事相凝然之法
論如來内證之境時了義圓足之談亦非不
許二諦。夫凝然不變相無礙無障也。虚融
之實法是云眞諦。但法界依正中諸尊之行
住坐等轉變隱顯自在異相殿閣之放光薫香
莊嚴寶幡寶樹動搖如是等轉相義説而言
世俗門義説亦爲無常相。是云俗諦。故大
師一切經釋云。約世諦而言。即是法身説
法。法身説法唯佛與佛乃能知之此以主
伴對揚而起言音爲世諦門。即成後義意
也。若爾如何俗諦闕無
問。祕密莊嚴之意以説阿迦等諸字之字義
爲此住心超餘心。今付此釋退檢諸經。顯
教大乘中盛説其義。所謂華嚴經五十七六十
出阿羅等四十二字具解其字義。大般若經
五十三及四百十五四百九十已上三處亦
列阿洛等四十二字華嚴四十二
字加阿字
廣釋其字義。
又涅槃經第八文字品三十
説阿阿等四十六
字委示彼字義。又大集經第四出一百十五
門示阿字義。又文殊師利所問經字母品
説阿阿等五十字。既是諸教共説之大義門。
何云祕密莊嚴之不共法乎 答。論釋云。
問。華嚴般若涅槃等經皆説四十二字。與
此經四十九字何別 答。華嚴般若所説
字門者是末也。涅槃所説雖是本母然但説
淺略義祕之深密義心云。華嚴般若不
盡言字母。涅槃所説字義轉淺略。不同祕
宗盡字母亦深解字義。獨窮本母之深密
豈非不共之談説乎。次大集經所説釋阿
一字雖同眞宗。不廣字母。豈顯密齊等
乎。但至文殊問經説。不空三藏別譯出此一
品經以爲眞宗要路。爰知。此經不關顯教
數也 疑云。付華嚴所説四十二字。其中三
十一字是字母也。所謂akakhagaghacacchaja
@ta@tha@da@dha@natathadadhanapaphababhamayarala
vaza@sasak@sa是也依不空之四十二
字觀門意撿之
又大般若經
四十二與華嚴文同。更加因不可得訶字
説四十三字。二經所説中三十二字是本母
之字。何云華嚴般若説末字乎。次涅槃經
中出阿等十二麼多迦等五五之二十五字
耶等遍口之九字各説種種字義。何知是
淺略非深祕乎 答。華嚴四十二字中雖三
十一是母字。所餘十八字母闕不説之。謂
ai@iu@ueaioaua@ma@h@r@r@r@l@e@gajha@ja
是也。既不盡字母。豈言説本乎。又四十
二中十一非是本字。能@s@tazvasvaj@jarthasmahvarsa
skaydazva是也此良非根本。何不言條末。
涅槃經所説字母雖示其字義。皆是淺略義
更隱深祕言。彼經第八云。短阿者不破壞故。
不破壞者名曰三寶。又復阿者不流故。不流
者即是如來。又復阿者名爲功徳。功徳者
即是三寶次。長阿者名阿闍梨。阿闍梨者
得名聖者。又復阿者名曰制度。修持淨戒
隨順威儀。又復阿者名曰教誨。如言汝等
如是應作等文此文於短長阿字雖叙多種
字義。而不説諸法本不生及行不可得等深
義豈非祕中所<#0673_1/>宣隱覆之乎。伊等諸字皆
亦如是。亙四<#0673_2/>十音齊祕不可得之實義。大
師但説淺略<#0673_3/>之妙得經旨矣。又住心論叙
祕宗所説字義云。此一一字門具無量無邊
顯密教義。一一聲一一字一一實相周遍法
界。爲一切諸尊三摩地門陀羅尼門又云。
此一字具一百二十義及無數義理。具如守
護國經説等文此一字者阿字也。一百
餘之字義如經第二説
顯教中不
説此義故爲有差別耳 疑云。疏第七
云。大品經及華嚴入法界品皆説三十二字
門。涅槃文字品文殊所問經大集陀羅尼自
在<#0673_4/>王品各釋悉曇字母。與此經所説其義
或同義釋第五云。
或異或同
若得此意則諸經<#0673_5/>撿然懸
會無所違妨也<#0673_6/>文大品經第八四念處品説四
十二字。餘經如上出之
意言。字母解釋顯密是同。大師何判淺深
懸隔乎 答。疏意云。華嚴般若大集經於
釋悉曇字母與眞言其義同。涅槃經中釋
字母與眞宗其義異。故或同或異也。大師
意云。華嚴般若不盡字母而示條末字。大
集經唯説少分。所以不同今宗盡字母。若
爾疏意與大師更非相違。或又疏意既云
或異或同。豈顯密全同乎。若許少分之同
義者。何大師亦無其意。夫華嚴般若説末
字故雖云是條未。然非都不説本母。何
不云或同。又涅槃經雖字義淺略。<#0673_7/>能所説
皆字母也。非是與祕宗同乎。所以疏與大
師其意能符順<#0673_8/>耳初義者約釋字義。疏意判顯
密同異。後義者不付字義。只
約出字母疏
意言同異矣
<#0673_9/>十住<#0673_10/>心鈔下<#0673_11/>卷
  文治三年四月六日申時許左妙字大宮之
五十二之書了
南無阿彌陀佛是爲往生極樂也
同月七日一校了
本云
  保延六年暮春七日一校了。先年之比雖
致校點之功猶以多謬矣仍復校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67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