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觀音義疏 (No. 1728_ 智顗智顗記 ) in Vol. 34

[First] [Prev] 931 932 933 934 935 936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徒衆。理教是重寶。兩遇魔事是怨賊。或心王
是商主。心數是商人。正觀之智是重寶。覺觀
爲怨賊。或般若是商主。五度萬行是商人。
法性實相是重寶。六蔽是怨賊。將此意歴諸
教義自在作。悉成稱名即得解脱也。復次
約怨賊難結成別圓慈悲應。例前可解云云
音義疏卷




觀*音義疏卷下
 隋天台智者大師説 弟子灌頂記 
第二從若有衆生多於婬欲去。是明意機也。
釋此爲二。初貼文二觀解。*貼文爲二。初正
明意機。次結意機。意機約三毒爲三章。章各
有三。一明有苦。二默念。此兩即是明機。三明
離即是明其應三也。通稱毒者。侵害行人喩
之如毒。但名有單複。有人解云。三毒多者不
知其是過故不求觀音。少者念觀音梵行之
徳。所以能感。意謂此解乖文。文云。若有衆生
多於婬欲念即得離。云何對面違經耶。今明
三毒多者。能念觀音菩薩有力令多得離。何
少相。此則以多況少爾。大論云。女人
違戒垢謗法餘殃。不擇禽獸不避高牆廣塹
之難。不計名聞徳行。破家亡國滅族傾宗。
禍延其身。如術婆伽禍延其國。如周敗褒姒。
淨住及禪經明。多欲人有欲蟲男蟲涙出而
青白。女蟲吐血而紅赤。又言。有欲鬼嬈動其
心令生倒惑。如大經云。若習近貪欲是報熟
時。此擧多欲相也。若少欲人蟲鬼潜伏。無過
狂醉是少欲相。瞋恚多者今世人不喜見。
如渇馬護水如射師子母。故遺教云。劫功徳
賊無過瞋恚。華嚴云。一念瞋起障百法明
門。菩薩以瞋乖慈障道事重。大集云。一念起
瞋一切魔鬼得便。涅槃云。習近瞋恚。若
恚亦應有鬼。如柰女經。瞋則有蝎蟲是
名多瞋相。與上相違是瞋少相愚癡多者邪
畫諸見。撥無因果謗毀大乘。如大經。例前亦
應有蟲鬼。三毒過患如此。欲離此故至心存
念觀音。即得離也。有人解云。起伏相違稱之
爲離。非滅離也。今謂經文説離何意言非。若
依請觀音者。淨於三毒根成佛道無疑。今作
十番明救三毒。三番是伏惑論離。七番是斷
惑論離也。問 離煩惱須智慧。但念豈得離耶。
答 經稱常念即是正念。體達煩惱性無所有。
住貪欲際即是實際。絶四句無能無所念性
清淨。如此正念非是智慧。更何處覓智慧。此
慧不離煩惱。其誰能離耶。若如所難必須別
用。智慧破煩惱者。此則有惑可斷有智能斷。
非唯惑不可斷慧還成惑。豈得名斷惑之慧
耶。今此正念不以色念不以非色念。如是四
句亦以色念亦以非色念。如是四句或次第
論非念。或不次第論非念。或不次第論念。或
次第論念。或次第論離。或不次第論離。次就
觀解者。七番例上可解。今但順逆兩意約界
外作也。不取分段三毒相。今取善欲之心名
貪。大經云。一切善法欲爲其本。二乘欲樂涅
槃名貪。厭生死名瞋。不達此理名癡。開三毒
即有八萬四千宛然具足。淨名云。結習未
華則著身。二乘未斷此三毒。即變易三毒相
也。未斷別惑菩薩亦同有此三毒。故云菩薩
貪求佛法於恒沙劫未曾暫捨。多學問無厭
足即貪相。惡賤二乘不喜聞其名。故言寧起
惡癩野干心不起二乘心。如大樹折枝之譬。
豈非瞋相。無明重數甚多。佛菩提智之所能
斷。佛性未了了者皆是癡相。欲除此三煩
惱故。常念觀音隨機應赴即得永離。永離有
兩種。若此菩薩於生身中全未除別惑。就變
易論全未永離。若生身中已侵別惑。就變易
中除殘論永離。次明逆説三毒觀者。一切
衆生名爲少欲瞋癡。何以故。止瞋三途之
苦。貪人天之樂。二乘只瞋生死欲得涅槃樂。
皆名爲少。菩薩不爾。樂求佛法非但求一佛
法。遍求一切不可説佛法。如海呑衆流猶自
不滿。非但不受生死亦不受涅槃。故大品五
不受此即大瞋。無明力大佛智能斷。菩薩於
無明大力之惑尚在。又癡如虚空不可盡。乃
至老死如虚空不可盡。如此三毒即爲三法
門。一取二捨三不取不捨。大慈大悲四攝十
力無畏三昧解脱無上菩提。淨佛國土化度
衆生。名爲取門。即大貪也。一切法空無所有
不住不著。般若如大火炎四邊不可取。大涅
槃空迦毘羅城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以
四句得菩提。無得無證即是捨門。名爲大瞋
也。中道非取非捨。不憎不愛。不斷不常。無去
無來。無生無滅。如鏡中像不可見而見。見而
不可見。非可見非不可見。遮二邊故不可言
説。淨名杜口名爲中道。此即大癡。故文殊云。
我是貪欲尸利瞋恚尸利邪見尸利。此即其
明證。欲滿此三法門。常念觀音即得滿願一
切。聖人自行化他無不從此三門而入。離此
更無有道。故無行經云。貪欲即是道。恚癡亦
如是。如是三法中。具足一切佛法。一切佛法
不出萬行波羅蜜。不受三昧廣大之用中道
實相。此三法門不可宣示。愍衆生故或作順
説或作逆説互有去取。此即四悉檀意赴縁
利益。如華嚴四十二明。險難國寶莊嚴城
婆須密多女。説離欲際法門。一切衆生隨類
見我。我皆爲其女像。見我者得歡喜三昧。共
我語得無礙妙音三昧。執我手得詣諸佛刹
三昧。共我宿者得解脱光明三昧。目視我者
得寂靜法門。見我嚬伸得壞散外道法門。
&T023085;宜我者得攝一切衆生三昧。阿衆鞞我
得諸功徳密藏。住是離欲法門廣爲利益。
此豈非逆順欲法門導利群品耶。又四十一
滿幢城滿足王。於正殿行王法。其犯法者斬
截燒煮劈裂屠膾。嗔目訶責苦楚治罪。善財
生疑。王斷事已執善財手入其宮。見不可思
議境界不可譬喩。語善財云。我知幻化法門。
化作衆生。而苦治之。以調一切。其見聞者發
菩提心。此豈非瞋法門。方便命婆羅門五熱
炙身即是癡法門如前説。次此應明別圓兩
觀觀三毒慈悲機感例可知。不具記。第三從
若有女人去。明身業爲機亦爲三。一*貼文。
二引事證。三觀解。*貼文爲二。一求願滿。二
結歎求。又爲二。一求男二求女。文云。女人求
男若是無子則絶嗣。有子則父母倶欣。云何
獨標女人求男耶。解者或云。女厭女身非求
子也。又解女性多愛*欣子偏重故標女人。今
解女人以無子爲苦。夫之所棄並婦所輕
人所笑。又婦有七失。六猶可忍無子最劇。容
惡性妬不能事公姑貪食無子拙。無子既苦
故以標女人求男也。求男文爲三。一立願。
二修行。三徳業。願與行如文。徳業者。明士有
百行智居其首。若但智而無福則位卑而財
貧觸途&MT01110;坎。智與福合彌相扶顯福則財位
高昇。慧則名聞博遠。故言便生福徳智慧之
男也。求女文中但明願與徳業不明修行者。
行同禮拜故不重論。願徳既殊故須各辯。女
人端正七徳之初。但端正無相者或早孤少
寡相祿不佳。今明貌與相相扶彌顯其徳。端
正則招寵愛相則招於祿敬。故文云。衆人愛
敬。若愛帶慢何謂爲徳。愛而敬之故是相也。
有人解。宿植徳本是釋疑。衆人咸謂。觀
但能交會父母智慧端正兒之宿*植。若
是觀音與其智慧端正。則墮無因之過。私難
此語。若言福慧是兒業。觀音唯能會其受生。
兒無生縁觀音會生。兒無福慧觀音亦能使
有。觀音遂不能令無福。種福何能使無生而
生。論福畏墮無因。論生何不畏墮無因。若爾。
聖人全不能與福慧。只能作媒人。此不可解
也。難觀音不能令兒有福慧者。上一人稱名
多人皆脱羅刹之難。此無因而不與彼。無機
那忽脱耶。今明聖力甚大無所不與。能使先
世有福慧者託生也。縱令先世不*植善縁。亦
能令其於中陰中修福。此義出中陰經也。今
不取此句爲釋疑之意。若有禮拜福不唐捐。
此結成身業之機。亦是釋疑之義。結義可解。
釋疑者若言禮拜願滿。自有禮拜不蒙願滿
者。何得云不唐捐。唐者言徒。捐者言棄。由心
志即願未滿。禮拜之功冥資不失。此得
是釋疑也。問 禮拜是身業機亦應脱水火等
難不。答 此擧男女爲言端*爾。次引事*證者。
應驗傳有人姓鬲。四月八日生月氏國癡
人。次觀解者。果報求男女者如阿含中。地獄
界已上乃至欲天皆有無子之苦。禮拜求願
亦能滿心。次明修因論男女者。先*辯法門。
次明與願。法門者無明爲父貪愛爲母。六根
男六塵女。識爲媒嫁生出無量煩惱之子孫。
此男女不勞願求任運成眷屬也。若外書以天
陽地陰沈動爲男女。何況佛法而無此耶。若
就佛爲國王經教爲夫人。出生一切菩薩佛
子。又善權方便父。智度菩薩母。一切諸導師。
無不由是生。又慈悲爲女善心爲男。或禪定
靜細爲女。觀慧分別爲男。二乘定多慧少。菩
薩定少慧多。大經云。若聞大涅槃佛性之法。
當知是人有丈夫相。正觀剛決爲男。無縁
悲含覆一切爲女。今借世間男女以表法門
*爾。問 那得以男女表法門。無男女故即無法
門。如大經永離十相名大涅槃。大論云。無
男女相故名無相。淨名云。一切諸法非男非
女。如佛所説亦非男非女。安樂行云。亦
分別是男是女。入不二法門云。無聲聞心即
無於定。無菩薩心即無於慧。小乘三藏縁諦
理。吾聞解脱之中無有言説。成論入空平等
亦無男女。男女既無所表安在。故知無定慧
法門也。答 大乘實相不當有男女及無男女。
善巧方便以四悉檀説於有無。天女云。無離
文字説解脱義。文字性離即是解脱。皆以文
字有去來今。非謂菩提實相亦爾。非有非無
非二而二。明此二法未曾相離。譬如一身有
左右手。定慧亦爾。定靜慧照。雖復二分。不離
法性。言定即有慧。言慧即有定。譬如女人而
左手。亦如男子而有右手。定慧亦爾。
無縁之慈具正觀慧而以定當名。中道種智。
具大慈定以智標目。何但理然今文亦爾。文
云。便生福徳智慧之男。此語自具二法門何
勞有疑而稱男子也。文云。便生端正有相之
女。端正無邪醜表中道正觀。離二邊之醜。
即慧義也。相即三十二相慈心所種。即表
定義也。雖具二而名女。故知此文若作男
女二解。即表定慧不二而二。若作不二解。
即表定慧二而不二。理實非二非不二。赴縁
爲二爲不二。即是表二法門文義斯在。次明
應機滿願者。果報滿願如前説。修因者。若就
修五戒事論。不殺是仁不盜是廉。屬女表定
法。不妄語是質直不婬是貞良不飮酒是
離邪昏。此屬男表慧法。若不得此五戒男女。
則失人天道。孤獨墮在三途。歸命求救五戒
完全即男女願滿。十善例可知。修禪時。方
便修慧精進等三方便爲男。念一心爲女。若
就支林。覺觀喜爲男。樂一心爲女。乃至非想
禪禪中細作可解。次明聲聞男女者。五停心
觀。治瞋用慈治散用數。此二爲女。治貪用不
淨。治癡用因縁。治障道用念佛。此三屬男。又
直縁諦理正智決斷名爲男。出觀用法縁慈
爲女。若不得此兩法。即當墮落凡夫。爲火宅
害貧窮孤露。若蒙垂應五停心男女生
即得入眞。出觀男女生得入假。二義既滿則
不復畏二十五有也。次支佛者。縁方便道起
慈觀名女。慧觀爲男。若發眞縁理名男。出
觀縁慈名女。支佛譬鹿猶有迴顧之慈也。若
不得如此定慧。何由速出殷勤求法。若得願
滿坦然快樂。次明六度菩薩。菩薩有慈悲不
斷惑在生死利物名女。行六度方便智慧名
男。女人法應生子。慈悲法應受生死化物。化
於前人善心開發。即是生子義。前人生五度
者是生女。前人生智慧是生男。若定慧義不
成。則菩薩行不立。故求觀音而獲願滿。次
通菩薩。既斷煩惱則有智斷縁諦理之慧爲
男。慈悲扶餘習入三界名女。何以故。如男法
不生表智慧決斷斷於煩惱。不生三界而今
還生者。乃是慈扶餘習故得更生。稱之爲女。
求願觀音蒙此願滿。次明別教十信菩薩。修
福徳莊嚴五波羅蜜爲女。從一地二地智慧
莊嚴爲男。三十心名男女交處聖胎。初地中
道正智開發名爲男生。無縁慈心發名爲女
生。此兩要在初地方得開發。亦名男女雙生。
若不如此即墮二乘生死兩邊之過。生此男
女者生大歡喜故稱歡喜地。慈悲被物物荷
恩故稱爲大慈大悲。大慈大悲能成佛道生
出般若。是諸佛之祖母故稱爲大女。十力無
畏等衆生不知故不名爲大也。次圓教以無
縁慈悲種三十二相業亦名爲女。此女端正
有相以中道智慧爲男。此男質直福徳。十信
六根清淨名爲處胎。初住慈智男女雙生。若
得此男不畏愛見大悲順道法愛。亦不畏無
慧方便縛無方便慧縛。方便與慧倶解者。即
男女具足二求願滿也。變易兩番可解。復次
從五戒十善齊第六天已來皆無禪定。番番
悉是散心慧法狂男子也。但慧無定四禪有
支林一心名爲男女福慧備也。從三界定慧
男女。男無破惑之功。女無生出無漏之力。此
無用之男女。從二乘通教等。慧有斷惑之用。
則是幹事之男。女有發生無漏紹繼之徳也。
從二乘通教所有定慧不能破無明見佛性雖
男而女。定則不能懷於中道之子猶如石女。
雖女而男。故大經云。二乘之人定多慧少不
見佛性。通教菩薩之人慧多定少亦不見佛
性。自此之前我等皆名邪見人也。唯有別教
登地眞明慧發無縁慈成。此乃名爲眞正男
女。圓教初住見中道時。定慧具足男女相滿。
方稱經文男則福徳女則端正。故知借事表
法。何得作媒嫁解觀音耶。第三從是故衆生
去。是勸受持也。即爲三。一勸持。二格量。三
結勸。持者上説觀音得名因縁其力廣大。既
辯形質相對正述名論徳。若欲歸崇宜奉
持名號。故擧持名爲勸也。二格量爲四。一格
量本。二問。三答。四正格量。格量本者擧三
多。六十二億擧福田多。盡形壽擧時節多。四
事具足擧種子多。舊但三意今持名號多。凡
擧四多爲格量本也。次問答如文。次正格量
者。還擧四少以格四多也。功徳正等持名少
田少時少種子少。問 何意以少敵多。答 佛眼
稱量不増不減。四多重倍功徳正齊如此。格
量秋毫無謬。問 何意等 舊解有五。一云其福
實殊引物論等。此解乃是虚談。觀音遂無實
徳可貴也。二云田有高下薄瘠所致。如供養
百初果不如一二果乃至無學。此亦非歎徳之
意。乃是以下比高法應優劣*爾。三心有濃
淡故令福不等。四時得解不得解。此二釋皆
是前人心力致福。何關觀音徳高也。五有縁
無縁者。如供毀路人罪福淺。供毀父母罪福
深也。今明一多性不可得無有二相。一則非
一多則非多。同入如實際實際正等無異。一
中解無量故説六十二億。無量中解一故説
觀音展轉生非實者。則是一無一實一從無
量生故。多無多實多從一生故其理正均。故
言不異智者。無所畏者照其事理既明不生
疑畏。故言正等也。法華論云。畢竟決定知法
故。法即法性眞如法身。是故六十二億佛名
與觀音名功徳無差別也。又約觀解者。二觀
發中道二觀實不等而言等者。以中道等故。
故言爲等。如乞人等彼難勝如來故言等也。
三結成一時稱名福不可盡。大品云。一華散
空乃至畢苦其福不盡。如文第二問答。從無
盡意白佛言云何遊娑婆下前。問 何縁得名
佛。答 衆生三業顯機爲境法身靈智冥應。境
智因縁名觀世音。此義已竟。今問。云何遊此
娑婆世界。佛答以普門示現。三業顯應應衆
冥機等十義。一問二答。問即爲三。一云
何遊是問身業。云何説是問口業。方便是問
意業。此是聖人三業無謀而遍應一切。亦名
三不失三輪不思議化也。亦名三不護。三不
護者。明觀音住不思議圓普法門。實不作意
計校籌量。次第經營方施此應。既無分別
亦無前後。任運成就譬如明鏡隨對即現一
時等應。故言三業不護也。三無失者。衆生根
機不同深淺有異。觀音雖不作念逗機。逗機
無失契當前人。冥會事理故言不失。三輪不
思議化者。若示爲佛身亦示佛心佛口。乃至
示執金剛神身。亦示金剛心口。雖普現色身
屈曲利物。於法身智慧無所損減淨名云。善
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不動而動。
此乃不思義化故也。問 意業云何可示。答 聖
意無能測者。若欲示之。乃至昆蟲亦能得知
也。佛答爲三。一別答。二總答。三勸供養。初
別答還答三問。應以之言是答其方便之力
意業問也。何以故。意地觀機見其所宜。宜示
何身宜説何法。隨而化之。故知應以是答意
也。現身是答身業。説法是答口業。故知具
答三問也。又但作二答兼得於三。論其現
身不止色陰而已。必具五陰。即兼答意也。口
亦依身即兼答口。若説法者不止如樹木無
心。欲知智在説巧運四悉檀方便。即兼口以
答意也。二釋倶明答三問也。從別答中凡現
三十三身十九説法。束爲十界身。而文闕二
界者。或指上品云菩薩身。或翻脱落或依
古本正法華文。或言觀音即是菩薩身。何須
更現若三解皆有難今所不用。今依古本爲
明菩薩義故。然菩薩一界或權或實。種種應
化義不可闕。故釋菩薩界也。又無地獄界身
者。或指上品或言苦重不可度。或言其形破
壞人見驚畏故不現。今明別釋雖無總。答中
有文云以種種形遊諸國土。何得言無耶。又
請觀音云。或遊戲地獄大悲代受苦。或言止
代受苦不論説法。若依方等婆藪教化即有
説法。釋論云。菩薩化地獄多作佛身。獄卒見
不敢遮。以此而推。應有地獄界身説法也。
若爾。十法界身則爲具足。今通約十身四句
料簡。自有一界身度一界。自有十界身度十
界。自有一界身度十界。自有十界身度一界
也。若妙覺法身應實報土。爲舍那佛受化之
人。純諸菩薩皆求佛道更無異身。此一界度
一界也。若方便有餘土五人同生皆求大乘。
上文云。而於彼土求佛智慧於此土爲佛。亦
是一界度一界也。若同居土寂滅道場。初成
佛先開頓説。禀教之徒皆有見思煩惱之人。
而是圓機同感佛身。亦得是一界身度一界
也。若寂滅道場禀教之徒諸界不同。或人或
天龍神鬼等。又根性圓別兩異。雖諸界不同
同見一佛身而爲説法者。即是一界度多界
也。若有一界之機但見一界身現則不得度。
則示種種之身眷屬圍繞。共逗一縁。是名多
界身度一界也。若佛身菩薩身遍作十法界
身。遍入諸道各令得見。同其形像而爲説法。
此是多界度多界。用此四句。歴五味五時現
身皆如此。復次約説法多少者。如善財從百
一十知識聞諸法門。則多法爲一人説。如
淨名云。爲聲聞説四諦。爲縁覺説十二因縁。
乃至爲梵王説勝慧。爲帝釋説無常。一人用
一法爲一人説。若如通教説般若三乘人同
禀。此則一法爲多人説也。若是一切無礙人
一道出生死開佛知見。此則多法爲多人説。
復次因果相對明多少者。五戒十善因少果
亦少。聲聞五停心煖頂等入二涅槃此因多
果少。支佛見花飛葉落即得道此因少果多。
諸菩薩萬行成就萬徳果圓因多果亦多。觀
音明了衆生根之所趣。或示現身多少。或説
法多少。或修因多少。或證果多少。逗彼機宜
必無有差。有人云。現因身説果法。現果身説
因法現一身説多法。現多身説一法。或現身
而無説。此比十法界機狹。舊釋三十三身爲
三。初三乘人。二四衆。三八部。各有枝末以
人天爲聖末。以其是受道器故。童男童女
爲四衆未。可成四衆故。執金剛爲八部*末。
同有大力故。若爾。執金剛力大何意爲*末。
答此最在後爲掩迹跡也。今明三十三身文
爲八番。一聖身。二天身。三人身。四四衆身。
五婦女身。六童男女身。七八部身。八金剛身。
明其次第出自人意*爾。一明聖人先明佛者。
爲是應佛爲是化佛。但聖人逗物具有二義。
若一時欻有爲化。應同始終名應。若尋此
文明於應義也。問 何不以眞佛爲衆生説法
而以應耶。答 佛身多種。若應化非眞佛。亦非
説法人。眞佛者據妙覺法身究竟極地毘盧
遮那乃名眞佛。眞佛淵遠不可説示。云何能
解。如妙音所作文殊不知。況下地凡夫爲示
眞身耶。如爲牛羊彈琴不如作蚊虻之聲。若
從妙覺應。爲實報圓滿相好光明無量。同四
十一地實報土衆生。爲説一實諦正眞之法
而教化之。如此之應非餘界所堪也。何以故。
此等諸地已分入地位。不可以餘界身應。亦
不得以餘佛身應。如此應者唯應彼土。非餘
土所堪也。復次變易土明應佛者。小乘經云。
三界外無生大乘五種意生身方生方便土。
此即三界外受生生變易土也。釋論云。法性
身菩薩生三界外。既有生寧無應佛。法華云。
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即是此義也。
應佛即有兩相。一示勝應身。圓滿相海如前
實報之應。二示劣應。令見者劣於前。但爲二
佛更不示爲種種諸身。何故爾。五種意
利鈍之別。赴此根性故示二身。但説次第不
次第兩種大乘。故不須餘身餘法化也。若圓
人無明未破及已分破。別人於回向中及分
破無明者。此人生於彼土則利。別人未修未
破。及通教斷惑者。三藏中斷惑者。生彼皆鈍
也。凡聖同居土明應佛者。土有二種。一淨二
穢。如富樓那土西方等土。其中衆生具三毒
見思。無三惡名果報嚴淨。此名淨土。如此娑
婆三惡四趣荊棘丘墟。是名穢土。若淨若穢
皆是凡聖同居土也。二土衆生各有二種。根
利濁重根鈍濁重。根利濁輕根鈍濁輕。濁重
者若娑婆衆生身形醜惡矬短卑小。命止
八十或復中夭。煩惱熾盛諸見心彊。時節麁
險。是爲五濁重也。淨土不爾。是爲五濁輕也。
何故爾。不多修福徳生重濁土。多修福徳生
於輕土。若穢土中生有戒乘倶緩。有乘急戒
緩。有乘緩戒急。有戒乘倶急。戒急受人天
身。乘急有感聖之機機有二種。一大二小。小
機則示三藏佛身説法。大機應以舍那佛身
説法。是故降神母胎即示兩相。頓機所感即
見舍那菩薩與百千圍繞處胎説法。十方衆
聖皆在胎中。出胎光明遍滿寂滅道場。成盧
舍那佛轉一實諦無量四諦等法輪。譬如日
出高山前照。即聞頓教見佛性得度也。故涅
槃云。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
醐。此之謂也。若小機之人感佛。正念入母胎
出生王宮。六年苦行樹下坐草。成老比丘佛。
於鹿野苑轉生滅四諦法輪。拘隣五人初得
甘露悟小乘道。既非醍醐未名得度。故云。但
離虚妄名爲解脱。其實未得一切解脱。未堪
大教如聾如唖。於其無益於大教中。止有冥
勳之力。取譬如乳。聞方便説三界斷見思
時。爾時轉乳名酪。次聞方等四種四諦。用大
彈小恥權慕實。起殷重心名爲生酥。次聞
般若三種四諦轉教。其心稍純名爲熟*酥。次
聞法華捨三方便。但説一實佛之知見。聲聞
疑除受記作佛。菩薩迷去増道損生。爾時名
爲醍醐。菩薩之人處處得去。鈍者亦同二乘。
二乘之人始自於此得見佛性。故云。始見我
身聞我所説。即皆信受入如來慧。證前大機
人初得醍醐也。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我今亦
令得聞此經入如來慧。即證小機始於法華
得入醍醐也。若復有鈍根於法華不悟。更於
般若調熟至于涅槃。説勝三修。即明常住得
見佛性。乃是醍醐。是爲同居穢國示現佛身
説圓漸法。或示種種身説圓漸法。四句此開
五味義。穢國既爾淨國亦然。既有利鈍兩機。
寧不頓漸二説以明應身及説法也。此中應
明別圓本觀所起慈悲。今遍法界起應例前
之云云。問 經但言遊於娑婆。不言實報方
便等國。答 總答中云遊諸國土諸是不一。豈
止獨娑婆耶。又如大本。文云。若能深觀見我
在耆闍崛山共聲聞菩薩僧。此即娑婆而是
方便也。又云。即見我純諸菩薩無聲聞縁覺
者。即此是實報也。故約二土明義無咎。問
二土同稱爲法性云何異。答 眞諦中道此則
大異。次明應以菩薩得度者。或上地下地三
藏通別圓等輔佛不同。若佛於實報作佛。觀
音即爲實報菩薩形。或作方便土菩薩形。或
作同居土菩薩形。赴利鈍兩縁。赴利縁者即
如華嚴中法慧金剛藏等。赴鈍縁者或如彌
勒等。若佛轉五味法門。法門興廢*輔佛菩薩
亦節節興廢。若權若實廣利衆生。此中亦應
明別圓本觀機應。次明應以支佛者。如文殊
二萬億劫作支佛。化衆生現身説法。次明應
以聲聞身者。或作三藏或作通教聲聞。或作
隨五味轉。聲聞内祕外現莊嚴。四枯四榮
導衆生。次引華嚴中諸菩薩比丘入法界所
見住不思議法門者。成此義也。次引大經四
種觀十二因縁觀。別圓本地慈悲不取不捨。
今作四種聖人普應一切。問 佛云何度佛。答
等覺菩薩作佛身度初地佛。何意不得。如人
亦能度人云云。二明梵身者。梵即色天主名
爲尸棄。此云頂髻。瓔珞明四禪皆有王。此言
梵者。應是初禪頂。猶有覺觀語法得爲千界
之主也。觀音修白色三昧不取不捨。不取故
不隨禪生。不捨故應爲梵王説出欲論四句
現身以權引實。應以帝釋身者。此地居天主
也。具云釋迦提桓因陀羅。釋迦言能。桓只
是提婆。提婆即是天。因陀羅名主。能作天主。
菩薩修難伏三昧不取不捨。説種種勝論。四
句現身以權引實。自在天是欲界頂。具云婆
舍跋提。此云他化自在。假他所作以成己樂。
即是魔主也。淨名云。多是不思議解脱菩薩
住赤色三昧不取不捨。應爲魔王令諸魔界
即是佛界。四句現身以權引實。大自在即色
界頂魔醯首羅也。樓炭稱爲阿迦尼吒。華嚴
稱爲色究竟。或有人以爲第六天。而諸經論
多稱大自在是色界頂。釋論云。過淨居天有
十住菩薩號大自在。大千界主。十住經云。大
自在天光明勝一切衆生。涅槃獻供大自在
天最勝故非第六天。釋論云。魔醯首羅此稱
大自在。騎白牛八臂三眼是諸天將。未知此
是同名爲即指王爲將。天大將軍者。如金光
明即以散脂爲大將。大經云。八健提天中力
士。釋論稱魔醯首羅如前。又稱鳩摩伽。此云
童子。騎孔雀&T016254;雞持鐸捉赤旛。韋紐此稱遍
聞。四臂捉貝持輪騎金翅烏。皆是諸天大將。
未知此大將軍定是何等四句相對。小王身
者。或云天王爲大人王爲小。就人王中四種
轉輪王自有大小。如非四輪王者名粟散王。
自有小大。中國名大附庸名小。傳傳相望。今
言小者。小尚爲之何況其大耶。此亦有四
句。何獨爲福業受報。入同居土具足化他。
共修功徳慈心利物。是爲王也。長者身者。應
釋十長人之徳内合法門。居士者。多積賄貨
居業豐盈。以此爲名也。宰官者。宰主義官是
功能義。謂三台以*功能能輔政於主故云
宰官。郡縣亦稱爲宰官。宰政民下也。婆羅
門者。稱爲淨行。劫初種族山野自閑人以稱
之也。一一身皆有四句本觀。次列四衆釋如
舊。次婦女者。不明小王婦女者。王家禁固不
得遊散。化物爲難故不作。若如妙音即云於
王後宮變爲女像也。童男女者。取妙莊
二子釋之。華嚴童子算砂嬉戲也。七明八部
者。上列大威徳天。今更擧二十八天等。或可
星宿掌人間者也。龍有四種。一守天宮殿持
令不落人間。屋上作龍像之*爾。二興雲致
雨益人間者。三地龍決江開涜。四伏藏守轉
輪王大福人藏也。肇師但出三不出天龍。夜
叉此云捷疾。此有三處。海島空中天上。傳傳
相持不得食人。佛初成道及説法傳唱至天。
乾闥婆此云香陰。帝釋樂神。在須彌南金剛
窟住。天欲作樂其心動。什師云。在寶山中住
身有異相。即上奏樂也。阿脩羅千頭二千手。
萬頭二萬手。或三頭六手。此云無酒。一持
不飮酒戒。男醜女端。在衆相山中住。或言居
海底。風輪持水如雲居其下。上文云。居在
大海邊。有大力口訶日月。日月爲之失光。掌
搏須彌須彌爲之跛𨁟。入海齊腰。見天飮
甘露。而四天下採華。置四海中釀。海中衆
生業力持。進失甘露退不成酒。即斷酒故云
無酒。神不飮酒故得大力也。迦樓羅者。此云
金翅。翅頭金色因以名之。此鳥與龍約汝
須彌令斷。我搏海見泥。我不如輸子爲汝給
使汝不如輸子與我噉。天力持須彌不可斷
故龍輸子。卵生食卵龍。不能食三生。濕生
食二胎生食三。化生食四。緊那羅者。天帝絲
竹樂神。小不如乾闥婆。形似人而頭有角。亦
呼爲疑神。亦爲人非人。今不取人非人釋緊
那羅。此乃是結八部數*爾。摩睺者。什師云。
是地龍。肇師云。是大蟒腹行也。八部皆能變
本形在座聽法也。金剛非八部數。手執此寶
護持佛法。或言。在欲色天中教化諸天。即大
權神也。經云。是吾之兄。問 上界身可化下。下
界身云何化上。答 菩薩所爲應以得度乃應
之*爾。如王聞蟻鬪。第二從成就如是功徳
者。是總答也。此則結別開總。成就如是功徳
是結別也。以種種形遊諸國土是總答也。諸
名不一。横則遍周十方。豎則冠通三土。隨機
變現何止三十三身。託化逐縁豈局在娑
婆世界。以種種形總明示現身廣。遊諸國土
總明所化處廣。度脱衆生總明得益廣。言雖
略上義極廣前故。稱爲總答也。善財入法界
文雖廣義未必該十法界。地人見文廣判爲
圓宗。見法華文略判爲不眞宗。若尋此意無
不眞之義也。三從是故汝等去。是勸供養也。
佛答前問先總後別。末勸受持而衆生仰
荷冥益。但可持名秉字而已。故前開三段始
終開合於義相稱。佛答後問前別後總。*末
勸供養衆生既荷顯益。見色聞聲故勸供
養。此則開合始終相稱。而總別前後者互擧
*爾。有人以總答爲歎徳。此分文傷義。問 後
勸供養受旨奉瓔珞。前勸持名何得無耶。答
然持名故不彰文。供養事顯須脱瓔珞也。
又欲成冥顯義前是顯機。更持名默念即成
冥機。後是冥機。復更供養即成顯機。合二
義具足。問 亦應更成二應耶。答二機既具必
知有應。故不更説。初勸供養。二奉旨。初又
二。先稱美功徳如文。二出供養之意。意者正
由能施衆生無畏從徳受名。衆生於畏得脱
爲作此名。徳既無量名亦應多。不可説不可
説也。奉旨供養中爲六。一奉命。二不受。三
重奉。四佛勸。五受。六結其徳。經文不定。或
衆寶瓔珞或珠或衆寶珠。此翻譯減長*爾。
衆寶者。衆寶間珠共爲嚴飾也。若依瓔珞經。
從初住銅寶瓔珞乃至等覺摩尼瓔珞。今無
盡意位高。那忽止直百千兩金。答 此略言百
姓萬氏*爾。實不啻堪此也。若就觀解者。
將事表理何得一向事解耶。頸者表中道一
實之理。以衆多無著法門莊嚴實相如瓔珞
在頸。解者表菩薩爲常捨行故。一切願行功
徳乃至佛智菩提涅槃。亦不住不著無依無
倚故言解也。大集云。戒定慧陀羅尼以爲瓔
珞。莊嚴法身也。百千是十萬。此表一地有萬
功徳。即十萬也。法施者。舊云。如法施重法施
求法施學法施皆名法施。無盡意重法故施
也。今明如法施也。正以財通於法名財。即是
法財。即因縁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三諦一心
一切具足。於法平等於財亦等。如此施者即
是法施。不肯受者。事解無盡意奉命供養。我
未奉命那忽輒受。亦是事須遜讓。觀解者。不
受三昧廣大之用故無所受重白愍我者。或
可請上愍下。或可地位相齊故相愍。或可我
爲四衆故施。仁愍四衆故受。以無所受而受
諸受。佛勸愍者。即是愍一切衆生及四衆
也。正以菩薩爲物故施爲物故受。二分者。表
事理二。因奉二佛者。將二因趣二果也。理圓
即法佛。事圓即報佛。二佛表二果也。第三從
持地説去。歎聞品功徳也。文云。聞是觀世
音者。是聞上冥益一段問答也。普門品者。是
聞顯益一段問答也。此中明自在業。者若是
凡夫之業爲愛所潤。有漏因縁不得自在。觀
音爲調伏十法界。示此三業慈悲力潤隨感
受生。不爲煩惱所累。故言自在業。爲中道第
一義諦所攝。於二諦中得自在無等等者二
乘雖出三界猶有上法非是無等。佛是極地
故言無等。發求佛心故言無等等。等於佛
也。又約心。心中具足八萬四千法門。若發
實相心即是等八萬四千法門也。亦是八萬四
千波羅蜜。亦是八萬四千塵勞門爲如來種
故。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
今發初心等於後心。初心難發故言是無等。
等於後心名無等等。此即四悉檀意明發心
也。發心有三。一名字發。即五品弟子。二相似
發。是六根清淨。三分眞發。即初住已上此。
發心是眞發心也
觀*音義疏卷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931 932 933 934 935 936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