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淨土往生傳 (No. 2071_ 戒珠叙 ) in Vol. 51

[First] [Prev]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凡九年。俯仰進止。必資觀想。長安二年九月
五日。終于延福寺。未終前。一日謂弟子智威
曰。吾生之日。不能以淨土開誘群物。吾死之
後。可宜露骸松下。令諸禽獸食血肉者起淨
土因。汝其念之。智威曰。謹奉明教。及其死
也。威與郡人具威儀。迎於松下。如持旨焉。寺
僧其日。有見神幡數十首閃日西下。幡出異
光。以燭其室。持之先居。幽棲故寺竹林。亦皆
變白焉
釋慧日。俗姓辛東莱人。唐太宗朝得度。尋遇
義淨三藏由西域迴。夙夜咨禀。大通佛乘。毎
聞淨説西域如來遺迹。飄飄然有萬程收往
志。至則天大足中。汎舶遐邁東南海中凡三
載。崑崙佛誓師子洲等諸國經過略盡。續至
天竺。訪善知識一十三年。承受法訓。日無虚
度。雪嶺雙林。又經四載。綿渉艱苦。深厭閻
浮。因曰。何國何方有樂無苦。何法何行速得
見佛。遍問天竺三藏。三藏皆讃淨土。又曰。淨
土教主。悲深願廣。有欲生者。靡不遂願。日既
聞之。喜躍自慰。迨至健馱羅國。其城東北有
大山。山有觀音像。凡專祈請。多得現身。日乃
絶食。七日畢命爲請。至七日滿。夜且未央。觀
音於空中。現紫金相。長一丈餘。坐寶蓮華。右
手摩日頂曰。汝欲傳法利人。又欲生於彌陀
國土。汝但繋念。孰不如願。汝亦當知。淨土
法門。勝過諸行。説已無見。日以絶食日久。
支體罷怠。由此輒復輕利。然日西邁至于東
歸。總二十一年。所歴者七十餘國。開元七年
達長安。進佛眞容梵夾等。感悟帝心。帝旌其
徳。號慈愍三藏焉。然日之志。動在淨土。甞著
淨土文記五卷。爲時宗。其爲潜心誘俗。與
道綽善導諸賢近之。天寶七年。卒於住寺。年
六十九。全身葬於白鹿原之西嶺。未卒前三
日自言。目撃蓮華如日輪焉
釋雄俊。俗姓周成都人也。有膽勇無戒行。而
天性善於講説。或時講肆得諸財。幣必也。非
法而用。蜀人鄙之。以爲壞道沙門。無惡而不
濟者也。亦甞罷僧。以入軍壘。尋因逃難。復入
僧門。僧徒有以守名節。防未然者多畏避之。
俊聞經稱一念阿彌陀佛。即滅五十億劫生
死之罪。乃大喜曰。頼有此耳。於是營造非惡。
而外口輒念佛。然其所念。若存而忘。似得而
喪。猶伶倫輩之爲戲樂爾。唐大暦二年二月
五日。暴亡入冥。冥間見王。王曰。追汝之來誤
也。然汝之惡。其積尤大。可宜略經塗炭。即令
牛頭之卒數人驅入地獄。俊至獄門。且拒且
捍且大呼曰。一念阿彌陀佛。猶滅五十億劫
生死重罪。況俊所造未臻五逆。未形十惡。又
其念佛時且不忘。必其佛語可憑。豈合更膺
塗炭。因復大呼。左&T060475;焉右&T060475;焉。數卒相顧。不
敢凌逼者久之。乃以其語報王。王令召俊。俊
至。王曰。汝之念佛。本無深。但其身口有
因。汝可迴世。更勵始心。俊既得迴。屡言所
見。時滑稽輩戲之。以爲地獄漏網人。俊曰。毋
爲之戲。由今而後自知過爾。乃之郡南之西
山。浣情滌意。專事念佛。四年三月七日。俊之
朋儕七人。之西山訪之。俊喜曰。吾時至矣。汝
徒又來之。其亦縁有遇而事有託。又曰。汝徒
迴去。若見城中親知。爲俊語曰。俊以念佛功
徳。得生淨土。他日毋以俊爲地獄人也。語笑
之間。坐而棄世
淨土往生傳卷中



淨土往生傳卷下
  本傳十七人附見三人
  唐并州釋僧衒啓芳圓
果附
 唐朔方釋辯才
唐五臺釋法照 唐鎭州釋自覺
唐台州釋懷玉 唐呉郡釋齊翰
唐呉郡釋神皓 唐睦州釋少康
唐彭州釋知玄 唐汾州釋僧藏
唐兗州釋大行唐荊州釋惟恭靈巋
後唐温州釋鴻莒 石晋鳳翔釋志通
大宋錢塘釋紹巖 大宋東京釋守眞
大宋餘杭釋晤恩
釋僧衒。并州壽陽人。少念慈氏。期生于内院。
至年九十。遇道綽禪師。以淨土誘掖。未悟始
迴心焉。衒以迫其頽暮。積累之功不大。於是
早暮。禮佛常千拜。念佛之號常萬遍。寤寐勤
策。兢兢而不懈者三年。眞元九年有疾。至于
大漸謂弟子曰。吾有漏人。方茲有疾詎意。阿
彌陀佛授我香衣。觀音勢至示我寶手。由此
以西皆淨土境。吾其從佛去矣遂終。終之既
七日。異香不散。并汾之人。因於淨土發焉。
時汾西悟眞寺。有啓芳圓果二法師。昔甞以
老敬衒。加又目撃其事。乃於觀音像前。懺露
往咎。仍折楊枝。置觀音手。誓曰。芳等若於淨
土果有縁耶。當使楊枝七日不萎。至期而楊
枝益茂。芳果慶抃。以夕兼晝。不捨觀念。後數
月。一夕於觀念中忽覺。自臨七寶大池。池間
有大寶帳。身入其中。且見觀音勢至坐寶華
臺。臺下蓮華彌滿千萬。阿彌陀佛。由西而來。
坐一最大蓮華。華出光明。互相輝映。芳等前
禮問曰。閻浮衆生。依經念佛得生此耶。佛告
芳曰。如念我名。皆生我國。無有一念而不生
者。又見其國。地平如掌。寶幢珠網。上下間
錯。又見一僧御一寶車逐。逐而來謂芳等曰。
吾法藏也。以夙願因故來迎汝。芳等乘車前
邁。又覺其身坐寶蓮華。又聞釋迦如來與文
殊菩薩。以梵音聲稱讃淨土。其前又有大殿。
殿有三道寶階。第一道上純是白衣。第二道
上僧俗相半。其第三道惟僧無俗。佛指道上
僧俗。謂芳曰。此皆閻浮念佛之人。遂生矣。汝
奚不自勉也。芳果既寤。歴與其儔言之。之五
日二人無病。遽聞鐘聲。問之傍僧。咸曰不聞。
芳果曰。鐘聲乃我事。非爾有矣。不頃刻二人
同終焉
釋辯才。俗姓李襄陽人。母氏懷之。倏惡葷茹。
至其誕夕。香氣盈室。七歳依峴山寂禪師出
家。十六落髮。隷本州大雲寺。次乃周遊列郡。
博窮經籍。後聞長安安國寺懷威律師法門。
具瞻身就請業。遂有大成。唐天寶十四年。玄
宗皇帝。以北方之人禀。氣剛毅積成風俗。列
刹之中。多習騎射詔。才爲教誡。臨壇以調習
之。至徳初肅宗即位。宰臣杜鴻漸等。奏住龍
興寺。詔加朔方管内教授。俾其訓勵。以革訛
風。祿山干紀血腥河洛。才乃託疾。絶音不語
凡三年。祿山兵敗。肅宗疊降璽書。以形褒美。
大暦三載。詔充章寺大徳。時府帥虢國常
公。與護戎任公。雖仰才名未揖。其實及親道
論。彌加心服。才於淨土。潜修密進二十許年。
未甞言於人。及交任公乃曰。才以幻身。已及
頽齡。齡盡身死。必生淨土。期遂所生非十年
耶。十三年秋有疾。至于暮冬八日。謂弟子
曰。汝詣任公言之。向之所期已及十年。公無
忘焉。弟子以其言白之。公曰。豈師之別我耶。
驟約常公省問之。二公及門。或報之曰。任公
至也。才曰。至則吾其去矣。乃自趺坐。湛然云
滅。時邑子石顒。從役城上聞其音樂西來合
奏。又聞諸妙香氣。由西散下至清于旦。益又
盛之
釋法照。不知何許人。唐大暦二年。棲于衡州
雲峯寺。慈忍戒定爲時所歸。一旦於僧堂食。
鉢中覩五色雲。雲中有寺。寺之東北有大山。
山有澗。澗北有石門。門去可五里。復有一寺。
金牓題曰。大聖竹林寺照。雖目覩。而其心也
尚懷隕穫。他日食時。復於鉢中見五色雲。雲
現數寺。無有山林穢惡。鈍金色界。池臺樓觀。
衆寶間錯。萬菩薩衆。而處其中。中有諸佛嚴
淨國土種種勝相。照欣所見。因訪問之。有嘉
延曇暉二僧曰。聖神變化。不可以凡情測。若
論山川面勢。乃五臺爾。四年夏。照於衡州湖
東寺。啓五會念佛道場。其年六月二日。五色
祥雲彌覆其寺。雲中亦有樓閣。閣上有數梵
僧。身可丈餘。執錫行道。又見阿彌陀佛與二
菩薩。其身高大等虚空界。日既暮矣。照於道
場之外。遇老人曰。汝先發願。於金色界禮覲
大聖。今何輒止。照曰。時難路艱。不止如何。
老人曰。但能亟去。則去之何其艱也。照未暇
對老人失焉。照以所見勝異。重發願曰。願以
此身奉覲大聖。雖復火聚氷河。終無退惰。其
年八月十三日。與同志數人。由南嶽前去。果
無艱險。五年四月五日。至五臺縣遙見寺。南
有數道光。六日達佛光寺。一如鉢中所見。略
無差脱。是夜四更。復有異光。北來射照。照不
知所裁。乃問曰。此何祥也。吉凶焉。在僧云。
此大聖不思議光。攝汝身心。何乃問也。照聞
之即具威儀。前詣一寺。寺之東北可五里。果
有山。山有澗。澗北有石門。門傍有二青衣。纔
八九歳。顏貌端正。一稱善財。一稱難陀。引
照入門。北行幾五里。見一金門。門上有樓。其
樓之側復有一寺。寺門有大金牓。題曰大聖
竹林寺。寺之方圓可二十里。一百餘院。院院
皆有寶塔。黄金爲地。華臺玉樹充滿其中。照
入寺之講堂。見文殊在西普賢在東。皆據師
子高座。説法之音。歴歴在耳。文殊左右菩薩
萬數。普賢亦諸菩薩。以相圍繞。照於二菩薩
前。作禮問曰。末代凡夫。智識淺劣。佛性心
地。無由顯現。未審修行於何法門。最爲其要。
惟願大聖。斷我疑網。文殊曰。汝所請問。今正
是時。諸修行門。無如念佛。我於過去劫中。
因念佛故得於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
波羅蜜多甚深禪定。乃至諸佛正遍知海。皆
從念佛而生。照曰。當云何念。文殊曰。此世界
西有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
令無間斷。命終之後決定往生。説是語時。二
大菩薩。舒金色臂。以摩照頂與授記曰。汝以
念佛不思議故。畢竟證無上覺。若善男女。願
疾出離。應當念佛。時二菩薩。互説伽陀。照得
聞已益加踊躍。文殊又曰。汝可往詣諸菩薩
院。巡禮以承教授。照如其言。歴請教授。次至
七寶華園。從其園出於大聖前。作禮辭退。且
見向者。善財難陀二青衣。送至門外。照復作
禮擧頭倶失。至十三日。照與五十餘僧。往金
剛窟。無著見大聖處。忽見其地。廣博嚴淨。琉
璃衆寶。以成宮殿。文殊普賢可萬菩薩。佛陀
波利亦在其中。照得見已。隨衆歸寺。其夜三
更。於華嚴院之西樓又見寺。東巖壑之半有
五枝燈。大方尺餘。照曰。願分百燈。以歸一面。
燈分如願。重願分爲千炬。炬亦如之。行行相
當。光光相渉。光中殊異。遍於山野。照又前詣
金剛窟。願見大聖。殆其三更。見一梵僧。自稱
佛陀波利。引之入寺。至十二月朔日。於華嚴
院。入念佛道場。於道場中。載念文殊普賢二
菩薩。謂我畢竟證無上覺。又復記我念彌陀
佛決定往生。於是一心念佛。正念佛時。倏見
前來梵僧。入道場云。汝之淨土華臺生矣。後
三年華開。汝其至矣。然汝所見竹林諸寺。何
爲不使群生共知。照聞之憶念昔者所見。因
得命匠刻石。兼於所見竹林寺處。特建一寺。
號竹林焉。寺之云畢。照曰。吾事已矣。吾豈久
滯於此哉。不累日而卒焉。逆而推之。向聞梵
僧之説果三年
釋自覺。博陵望都人。十歳事本郡開元寺知
欽。爲弟子。欽觀其志不群。命名曰自覺。因
戲之曰。聞名思義得無益乎。覺曰。佛種從縁
起。安忘明誨哉。唐至徳二年受具。北詣靈壽
禪法寺。習諸經律大小之乘。條然分辯。久而
念曰。人事紛紛。日新萬端。若入泰山。得一盤
石之上結茅。以居足矣。大暦元年。得平山之
西重林院。覺曰。空山無人煩慮不生。以煩慮
不生之地。豈宜佛教無聞乎。固有鬼神之道
在焉。於是爲諸幽陰。晨夕講貫者三年。五年
天其大旱。群盜蜂起。加又林麓蒙翳。虎狼交
跡。覺採果實。日充一食。恒陽節度使張昭。
以時亢旱。聞覺精苦屡有祥感。躬自入山。請
曰。昭無政術禍累百姓。三年亢陽。涓澤不
下。引咎自責。良無補矣。又曰。昭聞。龍王依
師聽法。與諸儔類。忘其施雨願哀蒸黎。以起
大悲。則昭之誠無患矣。覺乃焚香。遙望潭洞
而祝曰。惟龍之爲雨澤其滋。不滋不澤。龍孰
爲徳。不頃刻雲霧四起。甘澤大下。是歳恒陽
之人。爲之有年。覺自入法以來。甞發四十九
願。其一願者。願由大悲菩薩接見彌陀。於是
鳩率檀度。鑄大悲像。高四十九尺。造寺居之。
及寺之成。盛陳佛事。於大悲前俯伏泣曰。聖
相已就。梵宇已成。願承聖力。早登安養。其夜
三更。忽有祥光二道。作中金色。光中阿彌陀
佛。乘雲而下。觀音勢至左右隨之。佛垂金臂。
桉覺首曰。守願勿悛。利物爲先。寶池生處。孰
不如願。俄而光收雲斂。杳無眹迹。後十一年
七月望夕。復見一人於雲間現半身。有若毘
沙門状。俯謂覺曰。安養之期於斯至矣。即日
覺以所見告弟子。訓其精勤。勇猛於如來法。
無生懈惰。既而於大悲前。跏趺化識。弟子欲
奉靈龕。以歸舊山。州人苦留。遂於大悲寺南
遷塔焉
釋懷玉。俗姓高丹丘人。&T035191;想淨業。僅四十年。
日誦彌陀佛號五萬遍。通誦諸經三百萬卷。
唐天寶元年六月九日。玉之念佛。忽見西方
聖衆數若。河沙中有一人。手&T016254;銀臺。前而示
玉。玉曰。如懷玉者。本望金臺。何爲銀臺至
耶。言發臺隱。人亦失之。玉於是後。彌加精
苦。既三七日。向之&T016254;銀臺者。復來告曰。法
師以精苦故。得陞上品。又曰。上品往生必先
見佛。可宜趺坐以俟佛也。未旋踵間。異光照
室。玉乃以手約人曰。不宜觸此光明。吾欲蹈
之而去。又三日異光再發。弟子疑其謝世。環
繞問之。玉曰。非其時也。又曰。汝徒若聞異
香。我報即盡。次日弟子慧命曰。此報必盡。復
於何國以受生也。玉不答。惟書六句偈云。清
淨皎潔無塵垢。蓮華化生爲父母。我經十劫
修道來出。示閻浮厭衆苦。一生苦行超十劫。
永離娑婆歸淨土。偈畢香氣四來。弟子中有
以見佛與二菩薩共御金臺。臺傍千百化佛
西下迎玉。玉恭恭合掌。含笑長歸
釋齊翰。字等至。呉興沈氏子。高祖陳國子祭
酒。曾祖隋魏州司馬。祖考不仕翰。少時遊寺。
蹈高靜無塵之地。惻然有宿命之知。往之生
處炳如目覩。因捨家焉。唐天寶八年。隸本州
永定寺。九年躋五分壇于開元寺。大暦三年。
轉隸武丘兩州。道俗日至歸奉。然翰性不徇
時。善不近名。毎處一室寂如無人。惟其苦學
不棄寸陰。通法華。諸經與諸律部。精敏無儗。
推明勝業。梯引後進。甞謂呉興皎然曰。盡我
所見。資彼所聞。一毫之善。並歸淨土。十年遘
疾。入流水念佛道場。淨土境象。一念頓現。翰
出道場作偈曰。流水動兮波漣漪。芙蕖相照
兮寶光隨。乘光以邁分偕者誰。是日終于虎
丘之東寺。春秋六十八。法臘三十六。初翰出
道場。作偈畢謂弟子曰。善不可捨時不可失。
汝曹能固安養之善乎。弟子曰。孰敢忘之。翰
曰。佛道不忘。汝徳由昌。或曰。和尚捨生。何
乃病耶。翰曰。必謝之期雖聖未免。況吾哉。於
是回瞻聖像。倏然而絶
釋神皓。字常慶。俗姓徐其先北齊人。曾祖事
陳。因家于呉。皓器宇軒豁風采朗邁。少事道
場懷一師。天寶六年詔下。毎郡度僧三人。推
其名節。道業出人者薦之。皓於本郡爲薦首。
尋依會稽曇一師。精窮律部。已而歎曰。律部
所防。蓋繩諸己。今之僧徒。捐本逐末。能繩己
者。未始有聞。吾誰區區。取譏衆人哉。乃歸包
山福願寺。逍遙自得士人。高其志尚樂從之
游。以故一時之聲大振。唐乾元元年。詔天下。
二十七寺。各奏大徳僧七人。長講戒律。皓承
詔書。僶俛從命。奉戒弟子。開州刺史陸向
給事中嚴&MT05075;服道弟子禮部侍郎劉太眞大理
評事張象廉使李筠。皆欽風徳若不迨焉。末
年締結西方法社。以發道俗。其間不能遺塵
慮。以淨六根者多。引退之時。人以爲栴檀
林中常材自枯焉。眞元六年十月遘疾。十二
月五日。囑弟子惟亮曰。吾於今夕亡之必矣。
所願生者淨土也。汝宜班列。九品爲我前導。
其夕淨土兆眹。密現于前。皓乃澡身易衣。以
終其報。報盡之三日。所居之室香氣存焉
釋少康。俗姓周縉雲仙都人。母羅氏。初懷之。
夢遊鼎湖峯。得玉女捧青蓮華授之。且曰此
華吉祥。授之於汝。當生貴子。及生康日。青光
滿室。香似芙蕖。襁褓之間。眼碧脣朱。與群兒
異。又復生來絶然不語。相者曰。此子之奇不
可量也。但其不語吾不知矣。七歳母入本郡
靈山寺。陞之殿上。因指殿佛戲之曰。汝敬佛
否。康遽對曰。我佛釋迦其誰不敬。聞者怪之。
以其生來未甞言也。父母由是捨其出家。年
十有五。誦法華楞嚴等經五部。尋於越州嘉
祥寺。學究毘尼。後之上元龍興寺。聽華嚴及
瑜伽諸論。眞元初至洛下白馬寺。見殿内文
字累放光明。康不能測。前而探取之。乃善導
昔爲西方化導文也。康曰。若於淨土有縁。當
使此文光明再發。所願未已。果重閃爍。康
曰。劫石可移。而我之願無易矣。遂之長安善
導影堂。大陳薦獻。方薦獻時。倏見善導遺像。
昇於空中。謂康曰。汝依吾事利樂有情。則汝
之功同生安養。康聞其語如有所證。南適江
陵果願寺。路逢一僧。謂曰。汝欲化人。當往
新定。言訖而隱。洎到睦郡。睦人尚無識者。未
從其化。康乃丐錢。誘掖小兒與之。約曰。阿彌
陀佛實汝良導。能念一聲與汝一錢。小兒務
其得錢也。隨亦念之。後經月餘。孩孺念佛俟
錢者比比。而是康以俟錢者衆又曰。可念十
聲乃購錢。爾市&MT01617;小兒。亦如其約。如是一年。
男女無長少貴賤。凡見康者。則曰阿彌陀佛。
以故睦城之人。相與念佛盈道路焉。眞元十
年。康於烏龍山。建淨土道場。築壇三級。聚人
午夜行道。毎道場時。康自登座。令男女望康
面門。賡聲高唱阿彌陀佛已。又賡聲和之。至
康唱時。衆見一佛從其口出。連唱十聲則有
十佛。若聯珠状。康曰。汝見佛否。如見佛者。
決生淨土。其禮佛人數千。亦有竟不見者。眞
元二十一年十月三日。囑累道俗。當於安養
起増進心。於閻浮提生厭離心。又曰。汝曹此
時能見光明。眞我弟子。遂放異光數道棄世
焉。其爲墳塔。附于州東臺子巖。漢乾祐三年。
天台徳韶禪師重新之。今之人多指其塔。爲
後善導焉
釋知玄。字後覺。俗姓陳眉州洪雅人。母魏氏。
夢月入懷。因而載誕。乳哺之間。見佛輒喜。五
歳祖令詠華。應聲而就。七歳遇泰法師在寧
夷寺講涅槃經。玄入講肆若覩前。因是夕夢
佛手案其頂。遂出家焉。十一落髮。詣唐興西
安寺。傳大經四十二卷遠公義疏𧦬師圓旨
一百二十五萬言。指擿緇徒。動露老成。時丞
相杜元潁作鎭西蜀。聞玄之名。命講于大慈
寺普賢閣下。黒白之衆。日合萬數。注聽傾心。
駭歎無已。其後蜀人。不敢指認其名。乃本俗
姓。號陳菩薩焉。玄於淨衆寺。聽毘尼通倶舍。
復從其師。下三峽歴荊襄。抵于神京資聖寺。
此寺四海三學之人會要之地。玄敷演經論。
僧俗仰觀。堂外之屨。日其多矣。文宗皇帝聞
之。宣入顧問。甚愜皇情。後學唯識論於安國
法師。至若外典經籍。百家諸子莫不該總。
毎恨卿音不變。不堪講貫。乃於象耳山。誦大
悲呪。一夕玄夢。神僧截舌換之。明日俄變秦
音。時楊刑部汝士高左丞元裕長安楊魯士。
咸造其門。擬結蓮社。武宗御宇。初欽釋氏。後
納浮議祀蓬莱。築風臺以祈羽化。雖諫官抗
疏。終不迴意。因徳陽節緇黄。會鱗徳殿論義。
帝手付老氏理大國。若烹小鮮義。玄因大陳
帝王理道教化根本。亦言。神仙羽化乃山林
匹夫。獨善之事。非帝王所宜尚之。辭河下傾
辯海横注凡數萬言。大忤上旨。左護軍仇士
良内樞密楊欽義。惜其才辯。恐承斥逐乃諷
玄。貢祝堯詩。玄立成五篇。其末篇云。生天本
自生天業。未必求仙便得仙。鶴背傾危龍背
滑。君王且住一千年。帝覽詩微解。及帝簡汰
僧門。玄歸巴岷舊山。例施巾櫛。存其戒檢愈
更甄明。續入湖湘。時楊給事漢公廉問湖湘。
延止于開元寺。宣宗龍飛楊公自内樞統左
禁軍以册定功。請復佛教。仍乞訪玄聲迹。於
是玄復爲僧止寶應寺。屬壽昌節講讃署。爲
三教首座。帝以舊時籓邸。造法乾寺。詔令居
之。大中三年。宣宗誕節詔。諫議李貽孫給事
楊漢公。與玄鼎立論議。玄奏天下廢寺宜再
興。復大興梵刹。玄有力焉。帝以玄有才識。
特深顧矚。命工圖形。置于禁中。時相國裴公
休。與玄友善。亦相激揚。中興教法。廣明二
年。僖宗違難。西蜀遣郭遵泰。齎璽舊詔玄。肩
輿以赴行。在玄至乘機辯對。頗解上意。左軍
容田令孜。與諸達官。皆欽玄徳。問道勤至不
捨晨夕。帝欲旌表其美。詔諸學士。撰玄師號。
皆不稱旨。帝曰。朕以開示悟入法華之深旨。
悟者覺也明也。悟佛大道。明佛知見。又曰。所
以悟者。悟其自性。了然成佛。今賜悟達國師。
雖曰強名用表朕意。後一年乞歸九隴舊廬。
以繼淨業。詔從之。明年正月二十一日。玄於
臥中。見生平曾遊之境。歴然在前。因起焚香。
西向曰。雖他境象。皆非其志。如得一見淨土。
志願滿矣。言已空中有聲應曰。汝之行業決
生安養。奚爲願不滿也。玄聞之喜躍自慰。遂
召弟子慈燈上遺表。仍謂燈曰。吾有淨土之
修有年矣。今日之聞。如我昔願已。乃右脇著
席。嘘嘘而卒。卒年七十三
釋僧藏。西河人也。不本其氏。賦性謙損。不與
物競。見耆年則敬之。遇有徳則尊之。凡渉勞
苦必居衆。先念彌陀佛二十許年。未甞口言
非惡。毎以速出三界。無先念佛。以故行若遺
坐。若忘飮食。寢息安養之志在焉。唐僖宗。
乾符中臥病。病中見淨土化佛光照其身。侍
疾者在藏之側。藏曰。自惟塵劫。以至今日。所
積愆尤如微塵數。豈意。今日聖衆光燭吾身。
此眞淨土教主。大慈攝我。爾次日又謂僧曰。
吾適冥目正在淨土。接諸上善。又曰。諸上善
人。咸樂吾來。且與吾等散華。爾未逾食頃。又
曰。諸上善人。方茲召我。我其去矣。乃起整
衣。西向云滅
釋大行。不原其姓。唐乾符中。巣賊寇掠。民不
安業。乃於泰山。結草爲衣。採木爲食。行法華
普賢懺積三年。精誠既極。且感普賢現身。行
自瞻覩彌慶夙。因由是策勵諸念。念如來之
法。尚存念己之修未證。早暮激切。迨忘飮食。
末年姑以佛道所修。未專一境。又以幻身無
常。必歸磨滅。未知來世復何受生。遂入大藏。
追誠叩意。以陳露曰。願我心取彼經。文隨
其所得。即永受持。乃縱其意。抽而取之。其所
得者。乃彌陀經。日夜誦持。絡繹安養。未三七
日。俄於半夜。覩琉璃地瑩淨在前。行覺心眼
洞明。見彌陀佛與觀音勢至無數化佛。于時
遠近相傳。事聞僖宗皇帝。帝詔入内。問其所
見。行具對之。帝曰。此精進之致然也。下勅賜
號常精進菩薩。仍賜爵爲開國公焉。後一年
得疾。見琉璃地復現于前。行曰。吾無觀想。而
琉璃地復現。豈於安養無縁哉。即日示滅于
所居之禪室
釋惟恭。不識何許人。出家于荊州法性寺。慢
上呑下。親狎非類。或時暫暇。則誦經文。期陞
安養。然而酒徒博侶。交集于門。虚誑云爲曾
無虚日。同寺有僧靈巋。跡頗類之。荊人戲而
嘲曰。靈巋作盡業。惟恭繼其迹。地獄千萬重。
莫厭排頭入。恭聞之曰。我既作之。焉能避之。
然頼淨土教主。憫我愆惡。拔我塗炭。詎有地
獄入之哉。唐乾寧二年。恭病且死。人未之知。
巋時出寺可百歩。路逢少年六七人。衣裝鮮
潔。手執樂器。若龜茲部。巋疑其儔。適其寺之
樂佛也。問其所來。少年曰。來自西爾。又曰。
吾之來也有待焉。又曰。惟恭上人寺且何在。
巋指其寺曰。此其寺也。此其房也。少年聞之。
其意甚喜。乃於懷中出一金瓶。瓶中取一蓮
華。其合如拳。漸而開之。其大如盆。葉葉之
下。迭出異光。光彩交映。如聚數燈。望寺馳
之。未達其寺俄失焉。巋乃大驚。不敢迴顧。亦
不形諸言。次日既至寺門。遽聞鐘聲。又見寺
僧咸集門下。問其故則曰。惟恭夕且死矣。或
曰。恭死之時。寺僧有夢。蓮華光相。以臨其
室。久而西去。巋乃具言所見聞者増焉。閭
里之人。或以其事勉巋。巋因感悟。遂守名節。
以成高邁云
釋鴻莒。俗姓唐永嘉人也。出家于會稽龍興
寺。就學于長安寶興寺。長安之人。以爲僧
門秀異。無如莒者。而莒謙謙。未始以自得。
甞與陳留蔡圭。遊化度寺。寺有碑文。莒讀之
目贍數行。圭心異之。問莒曰。子能誦乎。莒
曰。稍誦之。因覆其文了無一誤。圭疑莒偶熟
其文。復之崇聖寺。寺碑僅十片。與莒偕讀。
纔一過。覆而誦之亦如初。圭歎曰。吾忝爲儒
聞之俊人。而目未之見。今日見之於子矣。莒
不答。暮年游越。越之僧尼。請爲二衆依止。其
爲行有常。其所游有方含育慈忍。未甞叱猫
犬。其於人也可知矣。毎誦觀經。結想于安
養。疊感祥異。而莒擯而不説。後唐天成三
年。水澇之後民荐飢饉。有盜入其室。莒心無
撓。反謂盜曰。汝曹但爲天災所困餘無他矣。
過此一時。當自惜之。盜者愧焉。弟子有欲襲
其無備。莒曰。汝之至此。非吾弟子。吾當捨汝
去矣。弟子乃止。後唐長興四年。恬然無病。謂
弟子曰。淨土勝相。適已來現。吾之謝世。汝當
易新衣。以畢吾事。其夕三更。果謝世焉。棺斂
之三日。一夕倏聞扣棺。弟子發棺。莒乃自棺
而起曰。吾甞告汝。易以新衣。汝負吾言。今茲
海衆謂我衣物不潔。或難親之。故我就汝易
焉。易畢長謝如初
釋志通。俗姓張扶風人也。後唐之季。兵革日
尋。通以居無常處。深所嗟悼。續遊洛下。遇嚩
日囉三藏。行瑜伽教。乃曰。此如來之密藏。吾
無傳之。是吾失也。遂落髮師事。傳其所謂密
藏焉。事之十年。而意無怠。尋欲陟天台游羅
浮。遂辭三藏。藏曰。兵革未平。子議南征。奈
何尚虞艱阻。通曰。汎乎天塹何其阻也。藏曰。
苟之呉會。可授梵文。或時得以傳譯。亦吾事
也。遂以梵文授之。石晋天福四年。達錢塘文
穆王。奉朝庭之故具威儀。樂部迎之于眞身
塔寺。未幾請訪天台。繇是登赤城陟華頂。洎
見智者淨土儀式。不勝欣抃。不向西唾。不背
西坐。天台有招手巖。其爲峻峙。下顧千尋。通
登其上。顧曰。身臨此境。不於此時捨報見佛。
異日尚何及也。於是冥目西向。自陳大願。及
念彌陀因地所發行願。願已投身。而下至其
巖半。若有神物。捧之于樹。支體無損。通曰。
何其復有生耶。及復整心端意。登其巖曰。餘
生已厭。大願已發。惟諸海衆。同相接引。毋使
此身尚有生也。因之再投。至于巖下蒙茸草
上。遲久乃蘇。寺僧疑。通他適。或爲豺狼所
傷。追而尋之。乃見其爲捨身也。衆乃舁歸本
道場醫療焉。六年請遊越州法華山。七年將
欲歸寂。通見白鶴孔雀行列西下。又見蓮華
光相開合于前。通曰。白鶴孔雀淨土境也。蓮
華光相託生處也。淨土其將迎我耶。乃起禮
佛。對佛而終。至闍維時。復有五色煙雲。環
覆其火法華山。僧咸共見之
釋紹巖。俗姓劉雍州人也。母張氏。始懷巖夢
寤甚奇。及生姿貌魁岸。十八進具於懷暉律
師。尋乃游呉會。棲息天台四明等山。覃研方
等諸經僅十年。又甞與徳韶禪師決疑。於臨
川文益師既得心矣。因止錢塘湖心寺。專誦
法華。甞曰。願誦此經萬部。期生安養。日夜精
至。遂感陸地蓮華生焉。擧城瞻矚。人馬交迹。
巖以人至喧噪。搴而蹂之。大宋建隆二年。經
願云。滿誓焚其身。供養彌陀。與清淨海衆。呉
越國王錢氏。苦意留之。其心暫止。其後又投
身于曹娥江中。以餧魚鼈。會有漁者拯之。得
以復生。漁者拯巖之時。似覺有物。以扶。其足
驚濤迅激。泰然其上。錢氏聞之。益加欽愛。特
於杭州寶塔寺。建淨土院居之。開寶四年七
月九日有疾。疾中目撃蓮華。華之光相。以燭
巖身。巖因作偈數首。以示門徒。既而又曰。
吾誦蓮經萬部所期。異日蓮臺九品。託以受
生。今吾未死。蓮臺先至。所修之因。豈違我
哉。後三日將亡之。其心欣慰若自得焉
釋守眞。永興萬年人也。俗姓紀。漢詐帝
鴻緒也。唐乾符中。曾祖堪從官于蜀。遂爲成
都人。眞於冠年。游聖壽寺。見修進禪師立行
謹介歎曰。吾捨此人則誰師也。乃釋冠帶事
之。尋就從朗師。學起論。性光師傳法界觀。
並得其要。是後宣揚勝業四十餘年。始末開
導。拳拳如一。凡講起及法界觀七十餘過。
以燈傳燈。用器投器。嗣于法者二十許人。開
灌頂道場五遍。水陸道場二十餘會。僧尼從
而請法者三千餘人。常於三更。輪結無量壽
往生密印。五更輪結文殊五髻神呪。宋開寶
三年仲夏五日。正輪結時自覺。身登無量壽
國。擧目見佛。佛指池中蓮華曰。此華他日。爲
汝父母。汝宜守之。無使他日其萎焉。四年眞
謂弟子縁遇曰。如來不云。死生無常乎。吾之
年也耄矣。汝之齒也暮矣。吾欲順俗。預設二
塔可乎。遇曰。惟師之命。孰不爲善。其年孟冬
之五日矢工。仲冬之朔日徹勣。次日眞召寺
僧及弟子。告以六趣升沈之苦。萬業流輪之
因。因令叢聲念彌陀佛。佛聲之止繼以賛頌。
眞於彌陀像前。俯伏念曰。願佛四十八願。度
我有情於其願。願無遺其一焉。願畢又持香
華。於諸堂殿。歴陳供養。其所願者如初。爾既
而問曰。三更乎。弟子曰。已三更矣。眞乃就
座。斂氣恬然歸寂
釋晤恩。字修已。姑蘇常熟人。母張氏。甞夢梵
僧謂曰。吾欲寄汝爲母矣。已而有娠。孩孺之
間。不親戲玩。年十三。聞僧誦彌陀經。遂求棄
俗。後唐長興中剃落。後依崑山慧聚寺。博訪
五部律文。晋天福中。從靈光皓端師。研味諸
經。懸解之旨。輒難抗敵。雖天台三觀六即之
義。人未之究。率冥解之。晩依錢塘志因師。通
法華金光明等諸部大經。一時學者。盛相推
伏。號之義虎焉。恩生平潔苦。日惟一食。不留
餘財。不蓄長衣。其寺毎一布薩。萬衆雲集。方
布薩時。常指淨土爲勝業。宋雍熙三年八月
朔夜。恩見白光數道。由井而出明滅不常。謂
門人曰。明滅不常。死生象也。乃絶食禁言。一
心念佛。後三日。倏見梵僧一人儀形甚偉。捧
鑪三繞其室。恩問之。僧曰。吾灌頂也。陞之
淨土其已久矣。以汝所修同我之志故。來相
叩。俄而弟子至。僧且失焉。次日升座。言其所
見。亦爲弟子。敷説止觀及諸經要義。義文將
徹。恩曰。瞬息難保。古今常言。吾能以保今日
哉。是日坐亡于止觀之講堂。至其夜半。寺僧
文偃有興等。聞空中歌唄之音。依俙西去。餘
其嘉應自有傳云
淨土往生傳卷下

  此傳也渡此土久焉。未見板行肆行世。希
有焉。適於南京。唐本一部。與頑魯請城南
僧如羊上人。俾加和點所開板也
時慶安四季仲春吉辰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