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新華嚴經論 (No. 1739_ 李通玄撰 ) in Vol. 00

[First] [Prev+100] [Prev] 897 898 89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得入明淨。隨順無生忍。如稱理契無生忍。即
七地以出世間智慧。善能入世間智慧。隨一
切衆生塵勞諸行。不異世間不壞無生。七地
創修。八地畢功。九地方能説法自在。十地始
悲智。圓成自在。若也取隨分無生。十住創心
即分分有之。若也論始終不易。雖同衆生無
量劫積修。元不移毫念。還依六相義。總別思
之。若也但逐昇進。即便乖其本體故。無虧本
智了積修昇降不遷。即理事非虧。即同異倶
濟。即智愚全別。即因果無二
五隨文釋義者。二義如前。一長科經意者。於
此第六地一段中。義分爲九段。第一從初一
段有十八行經約分爲兩段。一有十七行頌。
明聞第五地法門大衆歡喜興供稱讃分。二
最下一行。明解脱月更請後地分。經文自具。
第二爾時已下一段有九行經。明觀十平等
法修六地之向。第三有十段經。明逆順觀十
二縁生觀第四段有七行半經。明觀達十二
縁生無體得空解脱分。第五一段有十行半
經。觀十二縁大悲轉増精勤修習分。第六一
段有六行半經。明此現前地得十空無相無
願三昧分。第七一段有九行半經。明住此現
前地復更修習不可壞心入佛智地分。第八
一段有二十七行半經。明入此位中見佛廣
狹分。第九一段有四十四行頌。明重頌前

二隨文釋義者。於逆順觀十二縁生法有十
段經。具如下列。一如觀十二縁法中義。第一
段從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已大悲爲首
已下有十四行半經。明觀世間受生皆由著
我。若離此者則無生處。又明由有我故。常求
有無。一切諸惡業邪道。皆由此生。邪道者。九
十五種邪道也。罪行者。三惡趣也。福行者。人
中及第六天已來散善福也。不動行者。色無
色界八禪是也。及小乘三果分段生死乃至
四果淨土菩薩變易生死。雖免麁苦。分段生
死及變易生死。皆名邪道。亦名不動行。積集
増長者。三惡道積集増長惡業。欲界積集増
長有爲善業。上二界積集増長有漏八禪。聲
聞縁覺淨土菩薩。積集増長淨業。成變易生
死之身。一乘菩薩積集増長具佛悲智。雖總
十二縁生。乘縁各有差別。若於三界中具縛
凡夫。以十二縁成諸惡業。二乘觀十二縁空
無體折伏現行煩惱。得有爲無漏。淨上菩薩。
以修四諦十二縁行六度門生於淨土。一乘
菩薩以如來知見。修十波羅蜜四攝四無量
三十七品助菩提行。成一切種一切智智。廣
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無限圓滿佛大悲大
慈大智佛果法門。及成法界無作自性縁起
大圓明普光明智。恒以一切衆生生死海。便
爲一箇道場。恒以十方佛刹衆生刹。住居毛
孔。夫縁生之法性自本無。衆生横計諸聖嗟
嘆。枉流生死無自覺知。故勞聖嘆大悲示護。
是故諸仁應當順理善觀離諸慢業便得識種
業謝智果開敷三界報亡等悲垂俗任性縁起
不沒死流對現色身應根利物。經云。於諸行
中植心種子。植者種也。於業田中種識種子
爲有取有漏。其漏有七。一見二諸根三妄四
惡五親近六愛七念。復起後有。生來世生老
病已下如文自具無明闇覆者。覆謂覆蓋自
己如如之本智故。爲智自無性逐境縁迷故。
隨迷苦極自覺迷除故。以覺無我智無明即
無故。迷我成妄覺我成智。覺之與迷各無自
性。皆從縁而有迷悟故。爲根本智自性無性
故。不自了知非智。但隨境起。逐境情生。起於
我見非至苦極厭苦求眞。若自未厭苦源。設
聖者化時不信從。斯發起有二種發心
新華嚴經論卷第二十五



新華嚴經論卷第二十六
 長者李通玄撰 
一有久從生死苦厭苦發心。有得三乘一乘
之果。名自覺聖智。亦名佛智自然智無師智。
二依先覺者。勸令知苦本方能發心。夫發心
者。有此二種。若言要。依先佛發心者。即有常
過。即同外道常見。即先覺者。以誰爲師。轉轉
相承不離常見。若有古時常佛爲展轉之師。
即古佛自體自眞不隨妄者。即不可踐其古
跡。爲眞自常眞不可以眞隨生死故。即生死
是常生死佛自是常佛故。若也衆生定有生
死者。生死自常生死。不可得成眞故。此是斷
見。此二種倶非不離斷常也。爲一切衆生生
死無性本無生死横計生死本非生死。一切
諸佛本無自性故。實無菩提亦無涅槃。而衆
生妄謂諸佛有菩提涅槃。若有衆生能如是
知者。名爲發心。名爲諸佛。名爲見道。而能開
悟一切衆生。是名達無明者。無明本無。諸佛
亦無。名爲覺者。但以無依住無體無性妙智。
能隨響應對現色身。能以此理教化衆生。名
爲大悲。故不可得有證。有忻有厭。有取有捨。
有古有今。有眞有假。發菩提心也。如是發菩
提心。不爲長夜無明之所覆故。經云。愛水爲
潤者。因愛有生故。我慢漑灌者。有八種慢。一
慢二大慢三慢慢四我慢五増上慢六不如慢
七邪慢八驁慢。見網増長者。五見及六十二
見等是。生名色牙者。由於諸見起貪與名色
倶起。名色増長生五根者。由名色故。以眼耳
鼻舌身。對名色生觸觸對生受。其身觸體有
十二種。澁滑輕重冷熱飢渇堅濕煖動。眼色
觸有二十五。青黄赤白長短方圓高下正不
正光影明闇煙雲塵霧麁細迥表空顯色故。
耳聞聲有十一種觸。可意不可意倶相違因
受大種因不受大種因倶大種世所共成所引
遍計所執聖言所攝非聖言所攝聲也。鼻有
六種香觸。好惡平等和合倶生變異。味有十
二種觸。苦酢甘辛鹹淡可意不可意倶相違
和合倶生變異。於前五根上所得。隨意思量
名之爲六十六種意法。以心起意。意識隨五
根中所現名觸。意根隨取名受。受之不捨名
愛。愛増長取。取増長有。有生已。將前六根上
六十六種意識所縁。於諸趣中成五蘊身爲
生。生已衰變名老。終歿爲死。於死時生諸熱
惱。乃至憂愁悲嘆衆苦皆集故。從此因縁故
集已後一行半經。明縁生無體。妄謂生死隨
順縁體。應如是觀。明十二縁體衆生情有而
實理無善達理無縁性便即生死爲不生死。
此上一段。明由著我因有十二有支若作無
我觀得離我所諸虚妄縁便爲法界大智無作
自性縁生故
第二段中有十行半經。明菩薩念一切衆生
分。迷第一義諦。號曰無明。所作業果。是行行
依止。初心是識者。以明迷第一義故名爲無
明。眞之爲妄皆有依報。以有依報便有名色。
爲迷眞相情識取境與受想行識及以六根同
時而取名之爲蘊。蘊不壞故名之爲業。識心
爲主。六根及境三事和合而爲所縁。共生四
取者。情爲名色爲境。情識爲能縁。受隨之名
爲行。尋思煩憂迷其淨智名之爲蘊。六根境
識三事和合名之爲觸。因此五蘊對於六根。
情識之上有十二支同時而有已下十二有支
具如經文説。如是已上一段。明迷第一義而
生五蘊。從五蘊上共生十二有支
第三段中有七行半經。明三界所有唯是一
心。明十二有支從一心起。以隨事貪欲迷眞
心故。妄心生爲想。想心乖智妄辨爲識。妄心
所辨是識縁境。是行於行迷惑者所縁之境。
謂實有故名曰無明。以心無明故便生名色。
從名色六根妄心三事和合生觸正觸相應分
別取著是受。餘如經自具。此已上心境六根
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一時無前後體妄作前
後。迷如來之理智本來無作者故。横生諸苦。
波浪苦流不息故
第四一段有十五行半經。明無明及十二有
支皆有二種業者。一由無明故。令一切衆生
迷於無作智自性法界。二由無明縁生便作
思想行縁故。故云與行作生起因。行亦有二
種業者。一由迷法界智執成來世報。二由妄
行心想識種便生。是故經云與識作生起因。
識亦有二種業者。一由迷根本智種妄生識
種令諸業有相續不斷。二由迷根本普光明
智。所有無名相之微妙功徳之名色。生識種
所成生死業報之麁名色也。名色亦有二種
業者。一由識成名色由名色成識故云互相
助成。二由名色故對六根中現相。能令六根
中情識取之。六根亦有二種業者。一由迷無
相體一相之理智。各隨別境別取境界色聲
等異。二爲六根現境識心相對妄情便起故。
云與觸作生起因。觸亦有二種業者。一由觸
能迷所縁便能受現世塵成諸喜怒。二由受
現世塵故。成當來有苦果故。受亦有二種業
者。一由迷一切法空能領受愛憎等事。二與
愛作生起因。已下如文自具。此一段縁生皆
從無明迷理智爲首
第五段有四行半經。分爲兩段。一佛子此中
無明縁行已下至助成故有兩行經。明無明
等十一有支皆總由迷本智以妄心成識更相
助成分。於一一縁中皆有十二。以互體更相
助成有一百四十四。於三世上各有一百四
十四。總共爲四百三十二。總由迷本眞智。號
曰無明。於無明中因境六根識三事而生五
蘊。以五蘊對六根。縁生一切觸。總以意識爲
主。而隨根境識能作種種生死業縁乃至八
萬四千一切塵勞從此而起八萬四千煩惱
者。其名數至隨好光明功徳品中具明。但自
了識心根境三事一性。一性者。所謂無性。達
無性理。以普光明智。普印諸境。妙用恒寂無
明成智一切名爲種智海。二無明滅已下兩
行半經。明達無明成解脱縁。如文自具
第六段有三行半經。明無明愛取三事不斷。
是煩惱道。行有二事不斷是業道。餘分者。所
謂名色觸受生老病死憂悲等是苦道。前後
際及現在三世上前三段煩惱斷。即無三世
及三段煩惱。離我我所但有生滅。猶如束蘆
者。明雖有分別相似生滅了中虚無也。如束
蘆葦。其相雖有一一中虚。明六根及境雖有
法眼常虚。此明觀達也
第七一段有兩行半經。云復次無明縁行者。
有三世無明。無明縁行。是當念中過去是所
縁前境故。經云是觀過去識。乃至受是觀現
在爲識受。是當念中現在。爲明識受分別領
受現在事故。愛乃至有是觀未來爲愛有。二
事是當念中未來故爲是當念中識受。後方
計實有成愛染故。於是以後展轉相續者。以
此無明縁行識受愛有。成三世業苦果相續
不斷。但無明滅即行滅。即識受愛有并十二
有支總滅。是觀待斷者。明十二縁待觀方斷
故。此以六相義該通
第八一段有兩行半經。總明十二有支。共成
三苦。一無明行及六根是行苦。是迷境攀縁
不息故是行苦。二觸受是苦苦。明受諸觸有
愛憎生苦。以受觸時即有苦。更加貪戀及以
憎嫌苦更加苦。餘是壞苦者。於十二有支中。
從名色識取愛有生老病死。七是壞苦。但觀
無明滅即行滅。即三苦滅。十二有支滅
第九一段有五行經。明有三段斷滅生起十
二有支之縁。一明無明縁行是生起義。無無
明諸行亦無。餘亦如之。二無明縁行者。是繋
縛義。無明滅行滅者。繋縛滅是斷煩惱義。是
解脱故。爲大智慧相應故。三無明縁行者。是
隨順無所有觀。是生起觀行力。隨縁觀十二
縁自體無所有故。無明滅行滅者。以觀十二
有支無體故。餘亦如是。通總十二縁。但無明
無即十二縁無故
第十段有四行半經。明以十種逆順觀十二
有支縁起相續皆一心所攝。但以自業苦樂
不同而有差別。不離十二有支。但如前三道
不斷者。所謂心境無明。此三無者。餘皆自無。
若不斷者。三苦聚集。即行苦苦苦壞苦聚也。
言其斷者。以無明即成不苦之妙用理智故。
已上是長科第三段中十種逆順觀十二有支

長科第四段中有七行半經。明作前十種逆
順觀十二有支已達諸縁起性自無生。便得
三解脱門現前。三解脱門者。一觀十二縁自
性空無作皆自性滅畢竟解脱得空解脱門。
二無有少法可得即得無相解脱門。三得前
空及無相二門。更無餘願求。唯有大悲教化
一切衆生皆令畢竟解脱得無願解脱門。餘
如文自具
第五段中有十行半經。明此位菩薩得三空
解脱轉増大悲分。於此段中復分爲二。一佛
子此菩薩已下至亦不畢竟滅於諸行有五行
半經。明觀一切有爲法皆是無常甚可厭。患
爲成就衆生亦不永滅諸行分。二佛子菩薩
如是已下至未圓滿故有六行半經。明菩薩
觀有爲法多諸過惡無有自性而恒起大悲得
般若波羅蜜分。如經云。爲未滿菩提分法者。
明此六地已得空無相無作出世菩提未得入
俗大悲圓滿隨普賢行海自在菩提。復作是
念一切有爲有和合則轉者。明迷情縁即諸
法無常轉變情稱理即一切諸法。性自無生。
此心生即法生也。已下准知。如縁集即轉不
集即不轉者。若無明縁行則轉。若無明滅即
行隨。智起則起唯法起非無常遷戀故。已下
准知。有爲法多諸過患者。有情識所爲。皆生
老病死苦痛患。若以智悲所行皆普賢行也。
已下准知。即得般若波羅蜜現前者。已超聞
思修慧。此一乘智慧。是佛智慧。是究竟無作
普光明智慧也。此稱智遍周應根利物。不爲
而用。不思而應。自餘如經自具。以菩提分法
未圓滿故者。言正覺菩提初心以成。隨行菩
提十一地始滿
第六段中有六行半經。明得十空三昧現前
分。自性空三昧者。不由修作任理無功而自
現故。此云正定。三者正也。昧者定也。何故以
三爲正。凡爲作法以三度爲正。昧者情識不
現名之爲昧。正智現前名之爲三。又三者正
也。何以故。以三爲陽故正也。如十一月一陽
生。十二月二陽生。正月三陽生爲正月。以寅
爲木爲日爲火也。以火生於寅。又以日爲智。
以十二月正月爲艮爲山。爲止。爲門闕。爲小
男。爲童蒙。是故聖者取之爲法表。正月三陽
已生。以從艮止。而生火也。明從定爲止發起
無作正智慧。明是入道啓蒙之門闕故。艮爲
童蒙。以明童蒙心止能啓大智慧日光明故。
云三者正也昧者定也。以五蘊冥昧即正智
便現又一止是正字。以一心止其道正故。故
止一處無事不辦。第一義空三昧者。過一切
有爲無常法故第一空三昧者。明創過上二
界息想定。亦過聲聞縁覺淨土三乘淨穢之
定。又十方萬像一性名第一空三昧。大空三
昧者。過世情所識空過三乘住無作空也。得
意生身故。合空三昧者。明與十方凡聖有情
無情合故。起空三昧者。明寂用自在故。如實
不分別空三昧者。明無情識故。示現根所見
故。不捨離空三昧者。示現遠離過惡故。離不
離空三昧者。處世界如蓮華居水故。以此十
二昧爲首。皆不離空無作無願。三三昧門爲
體。百千二昧總從此起
第七段有九行半經。分爲三段。一佛子已下
至皆悉圓滿有三行半經。明修十種無限心
分。二佛子已下至常行不捨有四行經。明隨
順佛菩提不懼異論入佛智地分。三佛子已
下至隨順無違故有兩行半經。明住此位菩
薩般若波羅蜜行得隨順忍分。經云不懼異
論者。人天外道及三乘異論。入佛智地者。明
從根本智入差別智地故。離二乘道者。二乘
斷煩惱而證空。菩薩達煩惱而成智海故。云
趣於佛智諸煩惱魔無能沮壞者。明煩惱魔
是生死因也。陰魔死魔是生死果也。天魔生
死縁。住於菩薩智者。一切隨世差別智也。佛
子菩薩住此現前地中得般若波羅蜜行増上
者。明此地菩薩於三界中一切諸縁生法逆
順觀徹得世間中出世間智慧滿故。故名増
上。第三明利順忍者。准五忍中。是第三順忍。
若准十忍中。是第二順忍。如三乘中五忍者。
一伏忍。二信忍。三順忍。四無生忍。五寂滅
忍。如三乘中地前三賢菩薩得伏忍。五地得
信忍。六地順忍。八地無生忍。十地寂滅忍。十
忍者。經文自具。如此一乘教中以十波羅蜜。
以五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通修
習。位位中以十波羅蜜互爲主伴。五位之上
有五百箇行門。分分微薄。以六相總別之義
言之。時日歳月皆如是。猶如帝網重重參映
一多同異皆不轉變
第八一段中有二十七行半經。約分爲六段
一從初佛子已下至轉更明淨有九行經。明
以願力見佛廣多及供養佛法僧分
二譬如眞金已下至四種魔道所不能壞有六
行經。明擧喩顯法分
三此菩薩十波羅蜜已下至第六現前地有兩
行半經。明此地菩薩所修法門分
四菩薩住此地已下至爲一切智智依止者可
有六行經。明此位菩薩授職堪能教化一切
衆生分
五此菩薩已下至説頌有四行經。明此位菩
薩以三昧見佛廣多分
六從初一行頌至我爲佛子已宣説有四十四
行頌。重頌前法如文自明。已上八段已釋第
六現前地。此地是善達縁生成世間。出世間
智慧。第七遠行地以方便波羅蜜。成就入世
間中出世間智慈之慧
第七遠行地
將釋此地。五門如前
一釋地名目者。何故名爲遠行地。以此地行
方便波羅蜜。以六地之中三空三昧。現無量
無作智慧門。能入無量衆生界。入無量教化
衆生業。入無量世界網。以無作智慧入一切
世間。等衆生行普令遍周故名遠行地。爲入
世間行遍周廣大故。名遠行地
二明此地修何行門者。此地修方便波羅蜜。
以出生死空無相無願解脱門。能入世間同
衆生之萬行。然不離世間。不隨生死。長大
慈悲故名方便波羅蜜
三明善財表法者。善財於此位所見知識在
於佛會中者。明不離菩提體行衆行故。名開
敷樹華者。表於無相妙慧之樹開敷普賢行
華。亦是開敷一切衆生無明行樹華令成普
賢行華故。爲表第七地成世間行成慈悲門
令圓滿故。其身在衆寶樹樓閣之内妙寶所
成師子之座者。表衆寶樹是衆行。明依報。以
寶樹成樓閣形明隨行之智也。妙寶師子座
者。表妙用無畏行也。善財得菩薩廣大歡喜
解脱者。明此地菩薩成就大慈悲行普能方
便教化衆生歡喜無厭故。不居染淨故名爲
解脱。第七地是所施之教。此是七地中所行
之行故。名自住處以表之也
四明此地於三界中得何界解脱者。此地明
處一切世間行方便利生不染世法解脱門。
亦以善財所得菩薩廣大歡喜解脱門是。如
經云。此七地功用行滿得入智慧自在行。又
云。初地中縁一切佛法願求滿故。第二地離
心垢故。第三地願轉増長得法光明法故。第
四地入道故。第五地順世所作故。第六地入
甚深法門故。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皆亦滿
足菩提分法故。又明從初地乃至第七地。成
就智功用故。第八地乃至十地。成就無功用
行故。明第七地已前皆有功用。八地已去得
無功用
五隨文釋義者。二義如前。第一長科經意者。
於此七地中。長科爲十段。從是時大衆心歡
喜已下有二十四行頌。分爲兩段。第一是時
大衆心歡喜已下至瞻仰人尊願聞法。有二
十二行頌。明大衆聞六地歡喜興供分。第二
時解脱月已下兩行頌。明更請後地法門分。
其義如文。第三爾時金剛藏菩薩已下一段。
有五十行半經。明以十法修第七地向并初
住第七地法分。第四爾時已下一段。有四十
四行半經。明十種地中昇進同異分。第五佛
子已下一段。有七行半經。明十種善擇三昧
分。第六菩薩已下一段。有十二行半經。明從
初地已來有三業勝二乘分。第七段有九行
半經。明此地遠離有無常行身語意業常入
滅定而不作證分。第八段有十一行經。明以
方便示入生死一切諸道而住佛法分。第九
段有二十九行半經。明此位菩薩以願力見
佛廣多及授職分。第十段中有四十二行頌
重頌前法分
第二隨文釋義者。於初長行第一段有五十
行半經。約分爲三段。一爾時金剛藏菩薩已
下至住第七遠行地有十八行經。明修十法
入第七地向。二佛子菩薩摩訶薩已下至以
無功用心成就圓滿有十五行經。明菩薩住
第七地有二十種入衆生界及一切法門教化
衆生分。三佛子菩薩以深智慧已下至皆悉
圓滿有十七行半經。明此位菩薩行十波羅
蜜四攝四無量三十七道品一切菩提法分。
如初段中。經云修空無相無願三昧慈悲不
捨一切衆生者。明二乘修空自惑已滅無悲
利生。淨土菩薩修三空門。自惑已滅隨願
生於淨土。聞佛教化自力成已。方還穢國方
便利生。然有穢土淨土二障往來彼此。如三
乘經中。餘方菩薩來此娑婆聞法已還歸本
土者。是如此一乘教中菩薩。明從迷入法名
爲他方佛刹而來集會。悟已不云還歸本土。
明身土無二性故。此一段十八行經意。不離
三空體以爲萬行故。意明六地已前三空成
就出世圓滿於七地中以三空成行滿足世間
慈悲行故。經云雖行諸佛平等而樂常供養
佛者。明以法身無性平等而崇敬行遍周無
限明寂用不礙也。雖入觀空智門而勤集福
徳者。明以觀空之智而行十波羅蜜門。雖遠
離三界而莊嚴三界者。明無三界業而常生
三界善行教化衆生。雖畢竟寂滅諸煩惱焔
而能爲一切衆生起滅貪瞋癡煩惱焔者。明
十使煩惱也。十使者。一貪二瞋三癡四慢五
疑六身見七邊見八見取九戒禁取十邪見。
三界十使煩惱迷四諦及修道上煩惱。成一
百二十八種煩惱。欲界四諦上各有十種煩
惱。四諦上各有四十。以修道根本煩惱有六。
一貪二瞋三癡四慢五身見六邊見。以爲根
本。欲界煩惱有四十六。自餘見取戒取邪見
疑。此四從六上起。非根本故。上二界各除瞋。
餘如欲界。從色界四諦上各有九。共有四十
一。無色界四諦上各有九。共有四十一。合有
一百二十八種。乃至八萬四千煩惱。至隨好
品自明。如三乘中斷煩惱。以身邊邪見戒取
見取。以此五見爲利使。貪瞋癡慢疑五種。爲
鈍使。五利使爲見諦煩惱。五鈍使爲修道煩
惱。五利使障見道。爲有諸見不亡理不現前
故。五鈍使障修行者。隨行事上數數習生。雖
入見道。貪瞋癡等猶有習氣爲慣習未成故。
須陀洹人斷見諦煩惱盡。斯陀含阿那含斷
修道煩惱未盡。阿羅漢斷三界見諦修道二
種煩惱盡故。不生三界。三乘菩薩以空觀折
伏三界十使十纒煩惱。以修六波羅蜜。生於
淨土。亦云色界上別有十地菩薩報生之天。
名摩醯首羅。亦説十地菩薩唯有無明住。地
未斷盡故。十纒者。一無慚二無愧三睡四悔
五慳六嫉七姤八眠九忿十覆。此十纒隨十
使起。亦與十使作生起因。如一乘菩薩。從十
信信自分別心。從如來智起。十住初心上即
同初地。至第六住即同第六地。得入寂滅定。
神通即如十住中第六海幢比丘是也。大意
前之十住十行十迴向三位總同。十地昇進
次第爲體。總一切如來不動智爲體。所有煩
惱。以禪定力。起無作智力。一時普印同智
體。過現未來三世一際。無有短長延促之相。
下文更明大意。於一念之際。若見自心有成
佛有未成佛作延促時分限量者。當知此人
不成正見。如來智體未現前故。已上明斷煩
惱竟。經云雖知諸法如幻如夢如文自具而
隨心作業無量差別者。明以無體之智幻作
諸行應衆生心無量差別。雖知一切國土猶
如虚空而能以清淨妙行莊嚴佛土者。明業
空境寂悲智報嚴悲智無依報相如影。雖知
諸佛法身本性無身而以相好莊嚴其身者。
明法身無相以淨妄業。妄亡業謝。智境依正
福相如淨光影。不屬有無之執。如華藏世界
也。雖隨諸佛了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隨衆生
意解分別以種種相種種時種種劫數而修諸
行者。明法身智體無時無劫無三世體。爲隨
一切衆生業差別。有一切時劫差別。而爲衆
生分別時劫差別而修行諸行。即如説三祇
劫及三生一生一念及六十劫等是。菩薩如
是十種方便慧起殊勝行。從第六地入第七
地。明已前十法是入第七地向。已下名爲住。
第七地有二十種所入法門。如文自具。此菩
薩作是念已下依前料文義。如經自具
第二一段長行有四十四行經。約分爲七段。
一爾時解脱月已下至亦能滿足有兩行半
經。明解脱月所問諸地滿足一切菩提分法
分。二金剛藏菩薩言已下至第十無功用行可
有十行經。明答前所問十地已來。諸地解行
差別分。三佛子譬如有二世界已下至乃能
得過有五行半經。明此地菩薩以願力故入
染淨二行。不住其中分。四解脱月菩薩言已
下至超過人位有八行半經。明擧喩況説此
地所行染淨二行非淨非染分。五佛子菩薩
亦復如是已下至得一切盡超過故可有六行
經。明七地有功用行八地無功用行分。六
佛子此第七地已下至不名無者有三行半
經。明此地不名有煩惱不名無煩惱分。七佛
子菩薩住此第七地已下至轉勝圓滿有九行
半經。明拔世悉達爲大明師分。於此四十四
行半經中。從初爾時解脱月問金剛藏菩薩
言。佛子菩薩但於此第七地中滿足一切菩
提分法爲諸地中亦能滿足者。若以同相門
中。總是一箇如來根本普光明大智寂用無
礙自體菩提。若望修行者進勝即異相門中
總有五十種菩提隨行差別。大體總相。但
約此十地差別菩提。以爲昇進之大體。從此
十種地中菩提。總以五種菩提。以爲大體。五
種菩提者。一空無相菩提。二普光明無依住
智菩提。三大願能起大智大悲廣利衆生菩
提。四以其大悲能隨染淨不染淨菩提。五智
悲萬行圓滿無作菩提。夫菩提者。此云覺也。
覺者普通衆法無過也。云無上者。但一乘非
三乘也
一空無相菩提者。三乘及一乘共得。但以有
大悲願行無大悲願行及廣狹寂用不同大體
同歸無相
二普光明無依住智。菩提者。唯一乘非三乘
也。一乘菩薩十住之心。初住此智。名住佛所
住生如來智慧家故。以此智地進修諸行。隨
差別智。隨差別行。慣習淺深。安立十波羅蜜。
五十重昇進階級。不離初心所得普光明無
依住之智地。以智無體時亦無遷依本如是
故。非情横有故。此明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
二心先心難者。得此地難故。如此經云。以踐
如來普光明地。此經法門以此智爲發心修
行之地體故。一切種種智海及萬行海生在
其中
三大願能起大智大悲廣利衆生菩提者。明
諸法不自生者即藉大願而起智成悲故。亦
不從他生者。明智之及願無自性故。不共生
者。法無和合故。不無因者。要因願起智行慈
悲故。故云佛種從縁起是故説一乘。以是三
乘或滯寂。或但生淨土。爲無廣大願起智。成
滿法界虚空界等衆生大悲故。或云以願留
惑住於娑婆者。但得法空無相菩提非得普
光明智故。如三乘菩薩。雖有願行。皆忻多劫
成佛。不因此教刹那無時。又此八地菩薩無
功之智現前。猶恐滯寂。以第八波羅蜜防之。
又令億念本願故。又十方諸佛以三加七勸
發令智不滯寂故。又十迴向中有十種起智
大願門故
四以其大悲能隨染淨不染淨菩提者。明前
六地行六波羅蜜得出世。間及世間並出菩
提。至此第七地以出世間及世間並出菩提。
用入世間。同一切凡夫事業。成大慈悲行。使
普賢行得圓滿故。雖同俗染以智無染性處世
無著故。如蓮華處水恒生水中不濕故。又以
本願處世利生以於智體無自貪世樂故。不
樂愛慢憍世所榮奢故。又明智體無依無性
能隨大願處於俗流不屬染淨而自在故。此
之第七地法門非二乘所及。亦非行六波羅
蜜忻厭煩惱菩薩所知。如下文。六通菩薩所
不能知。爲證漏盡通故。不能隨於生死具普
賢行滿大悲故。爲於生死有忻厭有疲勞樂
生淨土故
五智悲萬行圓滿無作菩提者。若以總相同
相門中。智體不異。時不異。即十住初心即總
具。若以別相門中。十住十行十迴向得一分
如來同體大智。得一分如來同體之行。得一
分如來迴向大願和融悲智圓滿之門。從初
地至第六地。依前三賢位中之法。長養成就
令得出纒。雖有慈悲是願令一切衆生出世
之悲。如第七地之悲。恒處世間。如蓮華處
水不濕。即明生死恒寂即從初發心已來依
教而生得信順非自分法爾而然故今至此第
七地。將前出世解脱之心。方始處纒不汚。爲
以創居同俗隨悲願力受生。從三空無作之
門。始入世間同纒方便之行。猶有無作有作
二種習氣。仍在行有開發。是故善財表法善
知識號開敷樹華。爲開敷智樹萬行之華令
如普賢行海故。從茲入纒行華開發。至第八
地第十地。悲智圓滿任物利生無作方終。至
第十一地。所利衆生等同法界。隨根隨時現
色身。無生不利。不爲而用。不作而應。以普光
明智不屬方所同衆生心任物現形無往來
故。爲普光明智與一切衆生虚妄心是一性
體故。故能知一切衆生所作業行。隨而應現
故。經云初地中一切佛法願求故者。明初地
是縁地前三賢位中所安立佛果樣式願成彼
故。非自行滿故是願求菩提如因滿故。三乘
佛果樣式。在十地之後。此經佛果行樣。在十
地之前。乃至初會神天等衆。總是第二地離
心垢故者。明以上十善法身性戒以淨諸妄
故。第三地願轉増長得法光明者。明修上二
界四禪八定得稱理智淨明故。得過三界心
障礙故。入第九定故。第四地入道故者。明
以修三十七品助菩提觀令智眼淨故。第五
地順世所作故者。明以法界自體無作定門
能順達世間技藝悉能了故。第六地入甚深
法門故者。明入智慧方便世間出世間法無
不明故。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者。明第七地
能入世間學普賢行故。已前諸地雖以普光
明智爲體。皆有學有解有行有忻上位法門。
從第八地乃至第十地無功用行皆悉成就。
第八地初得智慧無功用。第九地明無功用
智説教自在。第十地明無功用中智悲總圓
滿故。同佛位故。第七地最爲殊勝者。下文云
功用行滿故。明從六地無功用之智慧成有
功之萬行故。成普賢之行圓滿至十地是此
位中之果故。明因行難發果行易成故。如水
入流任運至海。故何況此行不出海中。此第
七遠行地同十住中第七住休捨優婆夷行。
八萬四千那由他衆生之行。我皆同之。亦如
十行中第七行滿足王以自化身示行殺害。
亦如十迴向中第七迴向金剛山西見觀世音
菩薩。此第七地中行門。一一倣地前之解行
樣式。地前三位解脱行已周十地之中。蘊功
成徳。一如地前之果法也。地前果地。上行因。
倣地前之果故。不同三乘立佛果在三祇之
後也。若修行者善知教意。勿妄解佛心。如正
修十住之因時。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
一地五位一時總踐。爲於智境。智不異時不
移。以一法界智印印之古今絶矣。還依六相
之義。即但了因圓果無不備故。若望起智達
纒。即以初發心住功高。若以大悲先首即第
七住第七行第七迴向第七地爲勝。餘皆任
運滿故。如經云。佛子譬如有二世界。一處雜
染一處純淨。是二中間難可得過者。明六地
純淨第七地純染。於此二位滯於染淨難可
得過。下文云。唯除菩薩有大方便神通願力。
已下如文自明。意明以大悲大智不離此二
行教化一切衆。生而令究竟成大菩提具一
切智智。以加行智顯發根本智。以根本智觀
照力。成差別智。解脱月菩薩言。佛子。此七地
菩薩爲是染行爲是淨行。金剛藏菩薩言。佛
子。從初地至第七地所行諸行皆捨。離煩惱
業分得平等未名超煩惱行。如輪王喩不離
人位非有貧窮困苦所患。擧喩如文具明大
意。爲得第六地中三空妙慧及根本智又加
大願力故。智自在故。不離人位不染世法。能
同世事不垢不淨故。以智無依恒不受垢。以
垢無依不能染淨。染淨但爲大悲縁起方便
利生。八地會融功終無功之行一分自在。十
地方終。若無七地有行有功無盡大智普賢
大悲不可成辦。是故淨名經。對三乘出纒之
種。説塵勞之稠是如來種故。亦説火中生蓮
華實可爲希有。此爲已得第六地已前出纒
者説也。具縛之徒未可全登此跡餘文如經
自具諸禪者定也。三昧者無沈掉。三摩鉢底
者正受。諸法智相應故神通解脱者。以正受
諸法智相應即得神通自在。名爲解脱
第三一段長行有七行半經。分爲四段。一佛
子菩薩住此地已下至淨治此地有五行半經。
明得十種三昧分。二是菩薩得此三昧已下
有一行半經。明得十大三昧超過二乘地分。
此應云超過三乘地。爲此學三乘人等共譯
此經。不善知教意。但云超過二乘不云超過
三乘。若也但過二乘者。如此經云。一切世間
群生類。尠有欲求聲聞道。求縁覺者轉復少。
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猶爲易。能信此
法爲甚難。若此地但超過二乘者。此四乘義
若爲安置。何得一部經義。前後義意不相貫
通。只爲三乘之種智。迷誤顯聖旨。後有善達
君子。無依此言。應云超過三乘。不可云二乘
也。經云菩薩住此地入菩薩善觀擇三昧者。
明此位菩薩入觀擇諸三昧次第是色界定。
是無色界是聲聞是縁覺。是三乘定一乘定。
善擇義三昧者。明善簡擇世間義出世間義
是正義是邪義。最勝慧三昧者。是一乘佛慧
故。分別義藏三昧者。是小乘藏是大乘藏是
一乘藏。如實分別義三昧者。如實知諸法不
妄解故。善住堅固根三昧者。無退轉故。智慧
神通門三昧者。以此智慧能起種種神通法
門故。法界業三昧者。心境動止無不眞故。如
來勝利三昧者。無心無思智隨三世教化衆
生而無往來之相故種種義藏三昧者。都含
萬法無不達也。生死涅槃三昧者。明以涅槃
常寂滅法而有生死。常以生死以爲涅槃二
倶無體性故。寂用一眞故。無我無人智能隨
俗利群生故。已下總結。如文自具
第四段中有十二行半經。約分爲五段。一佛
子菩薩住此地已下至法忍光明有兩行半
經。明此地菩薩無量身語意業皆無相行分。
二解脱月已下至超過三乘耶可有兩行經。是
解脱月起問分。三金剛藏菩薩已下至一切
三乘所不能及有二行半經。是金剛藏菩薩
答所問分。四譬如已下至自力超過有二行
半經。明擧喩況説分。五一切菩薩已下出過
一切三乘之上可有三行經。明此地菩薩是
自力過三乘非是初地以來求大法超過故
已。上十二行半經。意明此地菩薩無量身
語意業自力超過三乘智。外修空但行六度
菩薩及聲聞縁覺折伏煩惱。現行不生。得變
易生死生於他方。或云上方別有十地菩薩
淨土。如是三乘皆是如來權時。且免麁苦。方
便安立非如此教依智發心。即此娑婆便爲
淨國。華藏世界等遍虚空。淨穢含容。一塵多
刹。無有彼此往來等見。翻經之衆未詳佛意。
誤顯聖旨云超二乘。後有學徒勿從此失。又
明從初地已來至第六地是志求大法及願力
超過非是自力超三乘故。如文自明
第五一段有九行半經。約分爲五段。一佛子
菩薩住此地已下至雖行實際而不作證有兩
行半經。明不住無行常行三業不證涅槃分。
二解脱月已下至能入滅定有一行經。是解
脱月起問分。三金剛藏菩薩言已下而不作
證故可有兩行經。明此位及第六地菩薩能
入滅定而不作證分。四此菩薩名爲成就不
可思議已下至行於實際而不作證有兩行經。
明此位菩薩三業不思議不取證寂滅分。五
譬如有人已下兩行經。擧乘船入海不遭水
難喩自第六地已來及七地菩薩入滅定者
非。如上界四禪四空息想證滅。亦非如羅漢
厭苦修空。隨空性滅悲智不生。如大虚空更
無所作。乃至經劫不覺。頭上繋鼓不復聞。亦
有化火自焚。入變易生死。亦非如縁覺觀十
二縁空。順空想滅悲智不生。亦非如權教菩
薩修六度。麁識已無細識猶在。隨願力故生
於淨土。或云報土在於色界已上。出過三界
之身。爲心有依止。淨業爲縁。所有生處還有
依止。如此一乘中十住第六住中心。如海幢
比丘。於經行道側結跏趺坐。離出入息。隨其
身分對現色身。起化如雲遍周刹海。此約根
本普光明智自體寂用無限法界之門。不同
三乘皆有業果報生依止處所。設爲化事皆
有分限。如此十地第六地。即以守護一切増
長威力。明已能守護心城。非定亂所攝。所行
世事是同事所須非自業有故。七地是有用
有開發如前三空而起行故。是故善財此位中
知識號開敷樹華。明三空恒開發行華也。是
故從第六地已來能入滅定。即十住第六住。
以海幢比丘爲樣。自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
地。毎第六心總例然。設不入定者。即但明十
住海幢爲體。餘後是海幢中大用。餘意如經
自明。已上一段明不證涅槃門
第六佛子此菩薩得如是三昧已下一段有十
一行經。以滅定方便起十種示現出過於世
不捨樂法之心分。如經云。雖隨順佛智而示
現入聲聞辟支佛地者。明二乘人得果之後。
厭患其所受父母分段胎生之身。自化其火
自焚其身。入變易生死身。餘如文自明。下文
天者。已上欲界色界無色界天龍者。是世間
諸龍。夜叉者。此云苦活。或曰祠察。或云捷
疾。乾闥婆者。此曰食香。或曰尋香。神設樂求
食。阿修羅者。此是天趣所攝。此云無天妙樂。
迦樓羅者。此云悲苦聲。以食龍在嗉中由活。
有悲苦聲。亦爲寶翅鳥。緊那羅者此曰疑神。
頭上有角人見生疑。爲人耶。爲非人耶。摩睺
羅者。此云胸腹行此是諸畜。是同龍輩。古云
大蟒神人及非人。非人是鬼類。帝釋此云能
主。梵天王是初禪王。梵者淨也。以過欲界名
爲淨王明此位菩薩能遍同其類引之修學菩
提福智而無樂著故。云不捨樂法之心。餘如
文自具。又明自忻後地未滿須當勤心樂法

第七一段有二十九行半經。約分爲六段。一
佛子菩薩成就如是已下至餘莊嚴具所不能
及有十二行經。明此遠行地得見多佛及供
養聞法轉増勝分。二菩薩住此第七地已下
至一切衆生諸惑泥潦有五行半經。明三乘
之所不及分。三此菩薩十波羅蜜中已下至
第七遠行地有兩行半經。明此地所修行門
分。四菩薩住此地已下至一切智依止者有
四行半經。明此位菩薩受職堪爲衆生依止
求智分。五此菩薩若發勤精進已下有四行
半經。明此菩薩以自精進力及願所得法門
三昧眷屬之量分。六説頌中一段有四十二
行頌。重明前法。如文自具。如錬眞金轉明淨
喩。第六地已前但明錬冶磨瑩轉令轉明淨
者。爲加戒定慧四念觀十二縁觀等淨治智地
今此地善入世間方便示現種種衆生行皆能
同事教化衆生故。明以種種衆妙寶間錯莊
嚴。明以淨妙之智嚴種種衆行。而莊嚴智地。
互相顯發更増明淨。意明此地以普光明智。
用嚴萬行。以世間利益衆生之行。起智用自
在。彰智更明故。智不對萬行而行者。智無大
用。即三乘是也。萬行不得智而行者。即有限
礙。即人天外道善行故。餘文如經自具
新華嚴經論卷第二十六



新華嚴經論卷第二十七
 長者李通玄撰 
第八不動地
將釋此地。五門如前。一釋地名目者。此地何
故名不動地。明此位菩薩於處世間智。不須
功用。用神思量。不思不爲。而智隨萬有。通化
無方。名爲不動地
二明此地行門者。此地行願波羅蜜。爲此地
智増以智體本淨以願興行轉更自在。若不
以願起智。恐同二乘。以願防之不令滯淨。至
此地已法合得諸佛三加七種勸。令念本願
起生智用。任運能起廣大慈悲。便能成無作
智悲任用圓滿。前第七地成入世間中有行
有開發。此地成有行有開發中無行無開發。
任智用滿大悲故。仍於後善慧未自在故。又
以任運智慧増明非待作意故
三明善財表法者。善財於此行中所見善知
識在此道場中者。明八地稱理入眞智稱無
作契會中義故。云在此道場中明智契中道
名之爲中。理無彼此我人自他名之爲道場。
此善知識號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衆生者。
明此位中方能赴其本願救生無眼爲表。第
七地隨悲行智者。難成故。此位隨智行悲濟
物廣大易成故。爲智體遍周十方對現隨衆
生廣狹故。如響應無心而與一切衆音合故。
其智無思等虚空界法界一切衆生所樂心
合。而以利之。而無成所。而無作者。是故以夜
天號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衆生。坐普現一
切宮殿摩尼王藏師子之座者。明大慈悲普
覆一切衆生爲宮。以智對現利生爲殿。智無
染淨爲摩尼。隨居染淨而無功廣救衆生名
爲王故。普現法界國土摩尼寶網彌覆其上
者。表智境普含隨根設教名之爲網。以智無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97 898 89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