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阿毘曇八犍度論 (No. 1543_ 迦旃延子僧伽提婆竺佛念譯 ) in Vol. 26

[First] [Prev+100] [Prev] 885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盡未知智斷。彼根因見盡斷耶。答曰。或根縁
盡未知智斷。因見盡斷。因見苦斷。因見習斷。
因思惟斷因斷。云何根縁盡未知智斷因
見盡斷。答曰。諸根見盡斷縁盡未知智斷。云
何根縁盡未知智斷因見苦斷。答曰。諸根見
苦斷縁盡未知智斷。復次諸根見習斷因見
苦斷縁盡未知智斷。復次諸根見盡斷。因見
苦斷縁盡未知智斷。云何根縁盡未知智斷
因見習斷。答曰。諸根見習斷縁盡未知智斷。
復次諸根見苦斷。因見習斷縁盡未知智斷。
復次諸根見盡斷因見習斷縁盡未知智斷。
云何根縁盡未知智斷因思惟斷。答曰。諸根
思惟斷縁盡未知智斷。云何根縁盡未知智
斷因斷。答曰。諸根斷縁盡未知智斷。
因道法智斷縁見道斷。因道未知智斷縁見
道斷。亦如
阿毘曇根犍度縁跋渠第三十三
犍度第六
  斯經序曰。其人忘因縁一品故闕文焉。近
有罽賓沙門曇摩卑。諳之來經密川僧伽
婆譯出此品。八犍度文具也。而卑云八
犍度是體耳。別有六足可百萬言。卑誦二
足今譯可出慨恨良深。秦建元十五年
正月十九日於揚州正官佛圖記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二十四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二十五
  *迦旃延子造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提婆
共竺佛念     譯 
定犍度第盡三十八品
  過去得 是謂縁 解脱 阿那含 一
觀在後
阿毘曇過去得跋渠第一之一
若得過去法彼得過去。設得過去彼得過去
法。若未來現在。善不善記。欲界繋色界繋
色界繋。學學非學非學。見諦斷思惟
斷。若得不斷法。彼得不斷。設得不斷彼
不斷法。諸法善色生彼善心倶耶。設善心
倶彼法善。色不善記。欲界繋色界繋
色界繋。學學非學非學。見諦斷思惟斷
不斷。法色生彼不斷心倶耶。設不斷心倶
彼法不斷色耶。一切初禪五種耶。一切第
二禪四種。一切第三禪五種。一切第四禪四
種耶。味相應初禪。入當言味起當言味耶。味
相應乃至有想想。入當言味起當言味耶。
諸味相應初禪。彼一切隱沒記耶。設隱沒
記。彼一切味相應初禪耶。諸味相應乃至
有想想。彼一切隱沒記耶。設隱沒記。
彼一切味相應乃至有想想。頗不入初禪
入第二禪耶。頗乃至不入不用定。入有想
想耶。頗不入初禪生初禪耶。頗乃至不入有
想。生有想想耶。若得初禪非第二。彼
命終生何所。若乃至得不用定。非有想想。
彼命終生何所。云何意所念入慈。云何意所
念入悲喜護。慈何繋結滅。悲喜護何繋結滅
淨。初禪何繋結滅淨。乃至有想想何繋結
滅。初解脱乃至第八解脱。初除入乃至第八
除入。初一切入乃至第十一切入。法智乃至
道智。空相何繋結滅。慈報何所受報。
悲喜護報何所受報淨。初禪報何所受報淨。
乃至有想想報何所受報。初解脱乃至第
八解脱。初除入乃至第八除入。初一切入乃
至第十一切入。知他人心智等智報何所受
報。此章義願具演説
若得過去法彼得過去耶。答曰。或彼過去或
未來或現在。設得過去彼得過去法耶。答曰。
或彼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過去
若得未
來法彼得未來耶。答曰。或彼過去或未來或
現在。設得未來彼得未來法耶。答曰。或彼過
去或未來或現在或未來
若得現在法彼
得現在耶。答曰。或彼過去或未來或現在。設
得現在彼得現在法耶。答曰。或彼過去或未
來或現在或現在
若得善法彼得善耶。
答曰。如是。設得善彼得善法耶。答曰。如是。
若得不善法彼得不善耶。答曰。如是。設得不
善彼得不善法耶。答曰。如是。若得記法彼
記耶。答曰。如是。設得記彼得記法
耶。答曰。如是。若得欲界繋法。彼得欲界繋耶。
答曰。如是。設得欲界繋彼得欲界繋法耶。答
曰。如是。若得色界繋法彼得色界繋耶。答曰。
如是。設得色界繋彼得色界繋法耶。答曰。或
彼色界繋。或不繋。若得色界繋法。彼得
色界繋耶。答曰。如是。設得色界繋。彼得
色界繋法耶。答曰。或彼色界繋或不繋。若
得學法彼得學耶。答曰。如是。設得學彼得學
法耶。答曰。或彼學或非學非學。若得
法彼得學耶。答曰。如是。設得學彼得
學法耶。答曰。或彼學或非學非學。若得
非學非學法。彼得非學非學耶。答曰。或
彼學或學或非學非學。設得非學非
學。彼得非學非學法耶。答曰。如是。若得見
諦斷法。彼得見諦斷耶。答曰。如是。設得見
諦斷彼得見諦斷法耶答曰。如是。若得思惟
斷法。彼得思惟斷耶。答曰。如是。設得思惟斷。
彼得思惟斷法耶。答曰。或彼思惟斷或不
斷。若得不斷法彼得不斷耶。答曰。或彼思惟
斷或不斷。設得不斷彼得不斷法耶。答曰。如

諸法善色生彼善心倶耶。答曰。或法
色生。善心倶。不善心倶。記心倶。云何
法善色生善心倶。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
倶有善。是謂法善色生善心倶。云何法善
色生不善心倶。答曰。如不善心若退若生
善法得生。是謂法善色生不善心倶。云何
法善色生。彼記心倶耶。答曰。如記心。
若退若生善法得生。是謂法善色生
心倶。設諸法善心倶生。彼法善色耶。答
曰。或法善心倶生善色。云何法
善心倶生善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
倶有善。是謂法善心倶生善色。云何法善
心倶生色。答曰。如善心勝進記法
得生。如住善心記根。長益四大増益軟美
飽。彼法諸得生老常。是謂法善心倶生

諸法不善色生。彼不善心倶耶。
答曰。或法不善色生。不善心倶記心倶。
云何法不善色生不善心倶。答曰。諸法彼
心相應。彼倶有不善。是謂法不善色生不
善心倶。云何法不善色生記心倶。答曰。
記心若退若生不善法得生。是謂法不
色生記心倶。設諸法不善心倶生。彼
法不善色耶。答曰。或法不善心倶生。不善
色善色。云何法不善心倶生
不善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倶有不善。
是謂法不善心倶生不善色。云何法不善
心倶生善色。答曰。如不善心若退若生善
法得生。是謂法不善心倶生善色。云何法
不善心倶生色。答曰。如不善心若退
若生記法得生。如住不善心記根。長益
四大増益軟美飽。彼法諸得生老常。是謂
法不善心倶生不善
諸法
生。彼記心倶耶。答曰。或法色生。
記心倶善心倶不善心倶。云何法
記心倶。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倶有
記。是謂法色生記心倶。云何法
色生善心倶。答曰。如善心勝進記法
得生。如住善心記根。長益四大増益軟美
飽。彼法諸得生老常。是謂法色生
善心倶。云何法色生不善心倶。答曰。
如不善心若退若生記法得生。如住不善
記根。長益四大増益軟美飽。彼法諸得
生老常。是謂法色生不善心倶。設
諸法記心倶生彼法色耶。答曰。或
記心倶生。色善色不善色。
云何法記心倶生色。答曰。諸法彼
心相應彼倶有記。是謂法記心倶生
色。云何法記心倶生善色。答曰。如
記心若退若生善法得生。是謂法記心倶
生善色。云何法記心倶生不善色。答
曰。如記心若退若生不善法得生。是謂法
記心倶生不善
諸法欲界繋
生。彼欲界繋心倶耶。答曰。或法欲界繋
生。欲界繋心倶。色界繋心倶。色界繋心
倶。不繋心倶。云何法欲界繋色生。欲界繋
心倶。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倶有欲界繋。是
謂法欲界繋色生。欲界繋心倶。云何法欲
界繋色生。色界繋心倶。答曰。如色界繋心。
若生若勝進欲界繋法得生。如住色界繋心
欲界繋根。長益四大増益軟美飽。此法諸得
生老常。是謂法欲界繋色生。色界繋心
倶。云何法欲界繋色生。色界繋心倶。答
曰。如色界繋心住欲界繋根。長益四大増
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常。是謂法欲界
色生。色界繋心倶。云何法欲界繋
色生不繋心倶。答曰。如不繋心勝進欲界繋
法得生。如不繋心住欲界繋根。長益四大増
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常。是謂法欲界
色生不繋心倶。設諸法欲界繋心倶生
彼法欲界繋色耶。答曰。或法欲界繋心倶
生。欲界繋色。色界繋色。色界繋
不繋色。云何法欲界繋心倶生欲界繋
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倶有欲界繋。是謂
法欲界繋心倶生欲界繋色。云何法欲界
繋心倶生色界繋色。答曰。如欲界繋心。若
退若生色界繋法得生。是謂法欲界繋心倶
生色界繋色。云何法欲界繋心倶生。
界繋色。答曰。如欲界繋心。若退若生
界繋法得生。是謂法欲界繋心倶生。色界
色。云何法欲界繋心倶生不繋色。答
曰。如欲界繋心退不繋法得生。是謂法欲界
繋心倶生不繋欲界
諸法色界繋色生。
彼色界繋心倶耶。答曰。或法色界繋色生。
色界繋心倶。欲界繋心倶。色界繋心倶。不
繋心倶。云何法色界繋色生。色界繋心倶。
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倶有色界繋。是謂法
色界繋色生色界繋心倶。云何法色界繋
色生。欲界繋心倶。答曰。如欲界繋心。若退
若生色界繋法得生。是謂法色界繋色生。
欲界繋心倶。云何法色界繋色生。色界
繋心倶。答曰。如色界繋心住色界繋根。長
益四大増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常。是
謂法色界繋色生。色界繋心倶。云何法
色界繋色生不繋心倶。答曰。如不繋心勝
進色界繋法得生。如不繋心住色界繋根。長
益四大増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常。是
謂法色界繋色生不繋心倶。設諸法色界
繋心倶生。彼法色界繋色耶。答曰。或法色
界繋心倶生。色界繋色欲界繋
界繋色不繋色。云何法色界繋心倶生。
色界繋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倶有色
界繋。是謂法色界繋心倶生色界繋色。云
何法色界繋心倶生欲界繋色。答曰。如色
界繋心。若勝進欲界繋法得生。如色界繋心
住欲界繋根。長益四大増益軟美飽。此法諸
得生老常。是謂法色界繋心倶生。欲界
色。云何法色界繋心倶生色界繋
色。答曰。如色界繋心若退若生。色界繋
法得生。是謂法色界繋心倶生色界繋
色。云何法色界繋心倶生不繋色。答曰。如
色界繋心。若退若勝進不繋法得生。是謂法
色界繋心倶生不繋色界
諸法色界繋
色生彼色界繋心倶耶。答曰。或法
界繋色生。色界繋心倶。欲界繋心倶。色
界繋心倶。不繋心倶。云何法色界繋
生。色界繋心倶。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
倶有色界繋。是謂法色界繋色生
色界繋心倶。云何法色界繋色生。欲界
繋心倶。答曰。如欲界繋心若退若生。
界繋法得生。是謂法色界繋。色生欲界
繋心倶。云何法色界繋色生。色界繋心
倶。答曰。如色界繋心若退若生。色界繋
法得生。是謂法色界繋。色生色界繋心
倶。云何法色界繋。色生不繋心倶。答
曰。如不繋心勝進。色界繋法得生。是謂
色界繋。色生不繋心倶。設諸法
界繋心倶生。彼法色界繋色耶。答曰。或
色界繋心倶生。色界繋色。欲界繋
色。色界繋色。不繋色。云何法
界繋心倶生。色界繋色。答曰。諸法彼
心相應。彼倶有色界繋。是謂法色界繋
心倶生。色界繋色。云何法色界繋心
倶生。欲界繋色。答曰。如色界繋心。住
欲界繋根。長益四大増益軟美飽。此法諸得
生老常。是謂法色界繋心倶生。欲界繋
色。云何法色界繋心倶生。色界繋色。
答曰。如色界繋心。住色界繋根。長益四大
増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常。是謂法
色界繋心倶生。色界繋色。云何法色界
繋心倶生。不繋色。答曰。如色界繋心。若
退勝進不繋法得生。是謂法色界繋心倶
生不繋
諸法學色生。彼學心倶
耶。答曰。或法學色生。學心倶。非學非
學心倶。云何法學色生學心倶。答曰。諸法
彼心相應彼倶有學。是謂法學色生學心
倶。云何法學色生。非學非學心倶。答曰。
如非學非學心。若退若勝進學法得生。是
謂法學色生。非學非學心倶。設諸法學
心倶生。彼法學色耶。答曰。或法學心倶生。
色。非學非色。云何法學心倶生
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倶有學。是謂
法學心倶生學色。云何法學心倶生。非學
色。答曰。如學心勝進非學非
法得生。如學心住非學非學根。長益四大
増益軟美飽増益
諸法得生老常。是謂
法學心倶生。非學非
諸法
色生彼學心倶耶。答曰。或法
生。學心倶。非學非學心倶。云何法
色生。學心倶。答曰。諸法彼心相應
倶有學。是謂法色生。學心倶。云
何法色生。非學非學心倶。答曰。如
非學非學心若退若勝進學法得生。是謂
色生。非學非學心倶。設諸法
學心倶生。彼法色耶。答曰。或法
心倶生。色非學非色。云何法
學心倶生。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
彼倶有學。是謂法學心倶生色。
云何法學心倶生非學非色。答曰。
學心勝進。非學非學法得生。如
心住非學非學根。長益四大増益軟美飽。
此法諸得生老常。是謂法學心倶生。非
學非
諸法非學非色生。
彼非學非學心倶耶。答曰。或法非學非
色生。非學非學心倶
學心倶。
心倶。云何法非學非色生。非學非
學心倶。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倶有非學非
學。是謂法非學非色生。非學非
學心倶。云何法非學非色生學心倶。
答曰。如學心勝進。非學非學法得生。如學
心住非學非學根色男女
命苦憂
長益四大増
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常。是謂法非學
色生學心倶。云何法非學非
色生學心倶。答曰。如學心勝進。非學
學法得生。如學心住非學非學根。
長益四大増益軟美飽。彼法諸得生老常。
是謂法非學非色生學心倶。設諸
法非學非學心倶生。彼法非學非
色耶。答曰。或法非學非學心倶生。非學非
色。學色。色。云何法非學非
學心倶生。非學非色耶。答曰。諸法
彼心相應。彼倶有非學非學。是謂法非學
學心倶生。非學非色也。云何法
非學非學心倶生學色。答曰。如非學非
學心。若退若勝進學法得生。是謂法非學
學心倶生學色。云何法非學非學心
倶生色。答曰。如非學非學心。若退
若勝進學法得生。是謂法非學非學心
倶生非學
諸法見諦斷色生。
彼見諦斷心倶生耶。答曰。或法見諦斷
生。見諦斷心倶。思惟斷心倶。云何法見諦斷
色生。見諦斷心倶。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
倶有見諦斷。是謂法見諦斷色生。見諦斷
心倶。云何法見諦斷色生思惟斷心倶。答
曰。如思惟斷心若退若生。見諦斷法得生。是
謂法見諦斷色生。思惟斷心倶。設諸法見
諦斷心倶生。彼法見諦斷色耶。答曰。或法
見諦斷心倶生。見諦斷色思惟斷色。云
何法見諦斷心倶生。見諦斷色。答曰。諸法
彼心相應彼倶有見諦斷。是謂法見諦斷心
倶生。見諦斷色。云何法見諦斷心倶生思
惟斷色。答曰。如見諦斷心若退若生。思惟
斷法得生如見諦斷心住思惟斷根。長益四
大増益軟美飽。彼法諸得生老常。是謂法
見諦斷心倶生。思惟斷見諦
諸法思惟斷色生。彼思惟斷心倶耶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二十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二十六
  *迦旃延子造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提婆
共竺佛念     譯 
  定犍度中過去得跋渠第一之二
答曰。或法思惟斷色生。思惟斷心倶。見
諦斷心倶。不斷心倶。云何法思惟斷色生
思惟斷心倶。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倶有思
惟斷。是謂法思惟斷色生。思惟斷心倶。云
何法思惟斷色生。見諦斷心倶。答曰。如見
諦斷心若退若生思惟斷法得生。如見諦斷心
住思惟斷根。長益四大増益軟美飽。彼法諸
得生老常。是謂法思惟斷色生。見諦斷
心倶。云何法思惟斷色生不斷心倶。答曰。
斷心勝進思惟斷法得生。如斷心住
思惟斷根。長益四大増益軟美飽。彼法諸得
生老常。是謂法思惟斷色生不斷心倶。
設諸法思惟斷心倶生。彼法思惟斷色耶。
答曰。或法思惟斷心倶生。思惟斷色。見諦
色。不斷色。云何法思惟斷心倶生。思
惟斷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倶有思
惟斷。是謂法思惟斷心倶生思惟斷色。云
何法思惟斷心倶生見諦斷色。答曰。如思
惟斷心若退若生。見諦斷法得生。是謂法思。
惟斷心倶生。見諦斷色。云何法思惟斷心
倶生不斷色。答曰。如思惟斷心若退若勝
進。不斷法得生。是謂法思惟斷心倶生不斷
思惟
諸法不斷色生彼不斷心倶。答
曰。或法不斷色生。不斷心倶。思惟斷心倶。
云何法不斷色生不斷心倶。答曰。諸法彼
心相應。彼倶有不斷。是謂法不斷色生不
斷心倶。云何法不斷色生。思惟斷心倶。答
曰。如思惟斷心若退若勝進。不斷法得生。是
謂法不斷色生。思惟斷心倶。設諸法不斷
心倶生彼法不斷色耶。答曰。或法不斷心
倶生。不斷色思惟斷色。云何法不斷心
倶生不斷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倶有
不斷。是謂法不斷心倶生不斷色。云何法
不斷心倶生。思惟斷色。答曰。如不斷心勝
進思惟斷法得生。如不斷心住思惟斷根。長
益四大増益軟美飽。彼法諸得生老常。是
謂法不斷心倶生。思惟斷不斷
一切初禪
五種耶。答曰。不染汚五種染汚非五種。
等。答曰。遠離喜樂也。一切第二禪四種耶。答
曰。不染汚四種染汚非四種。何等。答曰。内
信也。一切第三禪五種耶。答曰。不染汚五種
染汚非五種。何等。答曰。念智也。一切第四
禪四種耶。答曰。不染汚四種染汚非四種。
何等。答曰。護念淨也。味相應初禪。入當言
味耶。起當言味耶。答曰。諸味彼入也。味已
則起味相應。乃至有想想入當言味耶。起
當言味*耶。答曰。諸味彼入也。味已則起諸
味相應。初禪彼一切隱沒記。答曰。如是。諸
味相應初禪彼一切隱沒記也。頗隱沒
記彼非味相應初禪耶。答曰。有除愛諸餘垢
現在前諸味相應。乃至有想想彼一切隱
記耶。答曰。如是。諸味相應乃至有想
想彼一切隱沒記。頗隱沒記彼非味相
應。乃至有想想*耶。答曰。有除愛諸餘垢
現在前。頗不入初禪入第二禪。答曰。入頗不
入乃至不用定入有想想耶。答曰。入。頗
不入初禪生初禪耶。答曰。生。頗不入乃至有
想生有想想耶。答曰。生。若得初禪非
第二。彼命終生何所。答曰。或梵天。或光音。
或遍淨。或果實。或空處。或識處。或不用處。
或有想想。或處所。若得乃至不用處非
有想想。彼命終生何所。答曰。或不用處。或
有想想。或處所。云何意所念入慈。答曰。
樂衆生。云何意所念入悲。答曰。苦衆生。云何
意所念入喜。答曰。悦衆生。云何意所念入護。
答曰。護衆生耳。慈何繋結滅。答曰。處所。悲
喜護何繋結滅。答曰。處所。淨初禪何繋結
滅。答曰。處所。淨乃至有想想何繋結滅。
答曰。處所。初第二第三解脱何繋結滅。答
曰。處所。空處解脱何繋結滅。答曰。或空
處繋。或識處繋。或不用處繋。或有想想處
繋。或處所。識處解脱何繋結滅。答曰。或識
處繋或不用處繋。或有想想處繋。或
所。不用處解脱何繋結滅。答曰。或不用處
繋。或有想想繋或處所有想想解脱
滅盡解脱何繋結滅。答曰。處所。初除入何
繋結滅。答曰。處所乃至第八除入何繋結
滅。答曰。處所。初一切入何繋結滅。答曰。
處所。乃至第十一切入何繋結滅。答曰。
處所。法智何繋結滅。答曰。或欲界繋或色
色界繋。或處所。未知智何繋結滅。答曰。或
色界繋或處所。知他人心智何繋結
滅。答曰。處所。等智苦智習盡道智空
相何繋結滅。答曰。或欲界繋或色色界
繋。或處所。慈報何所受報。答曰。或梵天
或光音或遍淨。或果實天或處所。悲護亦
如是。喜報何所受報。答曰。梵天光音或
所。淨初禪報何所受報。答曰。梵天上或
所。乃至有想想報何所受報。答曰。有想
想或處所。初第二解脱。初四除入報何所
受報。答曰。梵天光音或處所。淨解脱後四
除入。八一切入報何所受報。答曰。果實或
處所。空處解脱報何所受報。答曰。空處或
處所。空處一切入亦如是。識處解脱報何所
受報。答曰。識處或處所。識處一切入亦如
是。不用處解脱報何所受報。答曰。不用處或
處所。有想想解脱報何所受報。答曰。有
想或處所。滅盡解脱何報所受報。答
曰。有想想或處所。知他人心智報何所
受報。答曰。或梵天或光音或遍淨。或果實或
處所。等智報何所受報。答曰。或欲界或色
色界。或處所
阿毘曇過去得跋渠第三十四竟梵本四百七
十九首盧
秦六千四百
四十三言
  阿毘曇定犍度中縁跋渠第二
八三昧四禪四色定。味相應淨漏。頗成
就味相應初禪。非淨非耶。成就淨非
味相應非漏*耶。成就漏非味相應非淨
*耶
味相應成就淨非漏耶。味相應成就
漏非淨*耶。成就淨漏。非味相應*耶
味相應成就淨漏。不成就得棄退亦如是。
若修世俗初禪。彼修漏初禪耶。設修
初禪。彼修世俗初禪。若修世俗乃至不用處。
彼修漏不用處。設修漏不用處。彼修世
俗不用處。若最初入漏初禪。得是時諸餘
未來漏得心心法。彼一切法當言有覺有
觀。若最初漏入第二禪。得是時諸餘未來
漏得心心法。彼一切法當言喜根相應耶。
若最初漏入第三禪。得是時諸餘未來
漏得心心法。彼一切法當言樂根相應。若最
漏入第四禪。得是時諸餘未來漏得
心心法。彼一切法當言護根相應。若最初
漏入空處。得是時諸餘未來漏得心心法。
彼一切法當言攝空處。若最初漏入識處。
得是時諸餘未來漏得心心法。彼一切法
當言攝識處。若最初漏入不用處。得是時
諸餘未來漏得心心法。彼一切法當言攝
不用處耶。味相應初禪彼味相應初禪幾縁
縁。淨幾縁縁。漏幾縁縁。味相應上幾縁縁。
漏上幾縁縁
淨初禪彼淨初禪幾縁縁。
漏幾縁縁。味相應上幾縁縁。淨漏上幾
縁縁。自地味相應幾縁縁
漏初禪彼
漏初禪幾縁縁。味相應上幾縁縁。淨漏上
幾縁縁。自地淨幾縁縁。乃至不用處亦如
是。味相應有想想彼味相應有想想幾
縁縁。淨幾縁縁。味相應下幾縁。縁淨
下幾縁縁
淨有想想彼淨有想想幾縁
縁。味相應下幾縁縁。淨漏下幾縁縁。自地
味相應幾縁縁。此章義願具演説
八三昧四禪四色定。味相應淨漏。頗味
相應成就初禪。非淨非漏耶。答曰。有欲愛
未盡也。淨成就非味相應非漏耶。答曰。有
凡夫人生欲界若梵天上。梵天上愛盡也。成
漏非味相應非淨耶。答曰。有垢人上
生梵天也。味相應成就淨非漏耶。答曰。有
凡夫人生欲界欲愛盡。梵天上愛未盡。若生
梵天上於彼愛未盡。味相應成就漏非淨
耶。答曰。也。成就淨漏非味相應。答曰。有
垢人生欲界若梵天上。梵天上愛盡味相應
成就淨漏。答曰。有垢人生欲界。欲愛盡
梵天上愛未盡。若生梵天上梵天上愛未盡
成就
頗味相應不成就初禪。非不淨非不漏。
答曰。有垢人生欲界若梵天上。梵天上愛
盡不成就淨。非不味相應非不漏。答曰。
不成就漏。非不味相應非不淨。答曰有凡
夫人生欲界欲愛盡。梵天上愛未盡。若生梵
天上於彼愛未盡。味相應不成就淨非不
漏。答曰。有垢人上生梵天上。味相應不成
漏非不淨。答曰。有凡夫人生欲界若梵
天上。梵天上愛盡不成就淨漏非不味相
應。答曰。有欲界愛未盡。不成就味相應淨
漏。答曰。有凡夫人上生梵天上不成
頗味相應
得初禪。非淨非漏耶。答曰。得梵天上
退也。得淨非味相應非漏耶。答曰。得凡
夫人逮欲愛盡也。得漏非味相應非淨耶。
答曰。得依初禪越次取證。當逮阿羅漢果得
味相應淨非漏耶。答曰。得上地沒生梵天
*也。乃至得淨漏非味相應耶。答曰。得
垢人逮欲愛盡也。餘得耶。答曰。不得
頗味
相應棄初禪非淨非漏*耶。答曰。棄逮梵天
上愛盡也。棄淨非味相應。非漏。答曰。棄凡
夫人於欲愛退欲界。若梵天上沒生上地
也。乃至棄淨漏非味相應耶。答曰。棄
人於欲愛退*也。餘棄耶。答曰。不棄
味相應初禪退。非淨非漏。答曰。不退*也。
淨退非味相應非漏。答曰。退凡夫人於
欲愛退也。乃至淨漏退非味相應。答曰。退
垢人於欲愛退也。餘退*也。答曰。不退也
退
若修生俗初禪。彼修漏初禪耶。答曰。或
世俗非漏云何世俗非漏。答曰。本得世
俗初禪現在前。若本不得世俗初禪現在前。
不得是時修漏初禪。若本不得世俗智現
在前彼非初禪。得是時修世俗初禪非漏。
是謂世俗非漏。云何漏非世俗。答曰。本
漏初禪現在前。若本不得漏初禪現在
前。不得是時修世俗初禪。若本不得世俗智
現在前。彼非初禪得是時修漏初禪非世
俗。若本不得漏智現在前彼非初禪。得是
時修漏初禪非世俗。是謂漏非世俗。云
何世俗漏。答曰。本不得世俗初禪現在前。
得是時修漏初禪。若本不得漏初禪現在
前。得是時修世俗初禪。若本不得世俗智現
在前。彼非初禪得是時修世俗漏初禪。若
本不得漏智現在前。彼非初禪得是時修
世俗漏初禪。是謂世俗漏。云何非世俗
漏。答曰。本得世俗智現在前彼非初禪
若本不得世俗智現在前。不得是時修世俗
漏初禪。若本得漏智現在。前彼非初禪。
若本不得漏智現在前。不得是時修世俗
漏初禪。一切染汚心記心。入想定滅
盡定。非修世俗初禪非漏。是謂非世俗初
禪非漏。第二第三禪亦如是。若修世俗第
四禪。彼修漏第四禪*耶。答曰。或世俗非
漏。云何世俗非漏。答曰。本得世俗第四
禪現在前。若本不得世俗第四禪現在前。不
得是時修漏第四禪。若本不得世俗智
在前。彼非世俗第四禪。得是時修世俗第四
禪。非漏第四禪。是謂世俗非漏。云何
漏非世俗。答曰。本得漏第四禪現在前。若
本不得漏第四禪現在前。不得是時修世
俗第四禪。若本不得世俗智現在前。彼非第
四禪。得是時修漏第四禪非世俗。若本不
漏智現在前彼非第四禪。得是時修
漏第四禪非世俗。是謂漏非世俗。云何世
漏。答曰。本不得世俗第四禪現在前。得
是時修漏第四禪。若本不得漏第四禪
現在前。得是時修世俗第四禪。若本不得
漏智現在前。彼非第四禪。得是時修世俗
漏第四禪。若本不得漏智現在前。彼非第
四禪。得是時修世俗漏第四禪・是謂世俗
漏。云何非世俗非漏。答曰。本得世俗智
現在前。彼非第四禪。若本不得世俗智現在
前。不得是時修世俗漏第四禪。若本得
漏智現在前。彼非第四禪。若本不得漏智
現在前。不得是時修世俗漏第四禪。一切
染汚心記心。入想三昧滅盡三昧。
天不修世俗第四禪。非漏。是謂非修世
俗第四禪非漏。乃至不用定亦如是。若最
初入漏初禪。得是時諸餘未來漏得心
心法。彼一切法當言有覺有觀耶。答曰。或彼
有覺有觀。或覺有觀。或觀。若最初
漏入第二禪。得是時諸餘未來漏得心
心法。彼一切法當言喜根相應耶。答曰。或彼
樂根相應。或喜根或護根。若最初入漏第
三禪。得是時諸餘未來漏得心心法。彼一
切法當言樂根相應耶。答曰。或彼樂根相應。
或喜根護根。若最初入漏第四禪。得是時
諸餘未來漏得心心法。彼一切法當言護
根相應耶。答曰。或彼樂根相應。或喜根護根。
若最初入漏空處。得是時諸餘未來
得心心法。彼一切法當言攝空定耶。答曰。或
彼攝空定或識定不用定。若最初入漏識
定。得是時諸餘未來漏得心心法。彼一切
法當言攝識定耶。答曰。或彼攝空定。或識定
不用定。若最初入漏不用定。得是時諸餘
未來漏得心心法。彼一切法當言攝不用
定耶。答曰。或彼攝空定。或識定不用定。味相
應初禪彼味相應初禪。因次第縁増上。淨次
第縁増上漏縁増上。餘味相應一増
上。淨漏第二第三第四禪縁増上。淨
色定一増上味初
禪竟
淨初禪彼淨初禪。因次
第縁増上。漏次第縁増上因。除自地
餘一切味相應一増上。淨漏第二第三禪。
次第縁増上因。淨漏第四禪縁増。上淨
色定一増上。味相應自地次第縁増

淨竟
漏初禪彼漏初禪。因次第縁増
上。一切味相應一増上。淨初禪第二第三禪。
次第縁増上因。漏第二第三禪。因次第
縁増上。淨第四禪淨色定縁増上。漏第
四禪色定。因縁増上。淨自地次第縁

乃至不用定亦如是。味相應有想
想。彼味相應有想想。因次第縁増上。淨
次第縁増上因。味相次第増上。淨不
用處次第縁増上。餘淨漏下縁増上味相
應竟
有想想彼淨有想想。因次第縁増上。味
相應下一増上。淨漏識處不用處。次第縁
増上因。餘淨漏縁増上。味相應自地次
第縁増上
阿毘曇縁跋渠第二竟*梵本一百八十四首盧
秦一千六百六十四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二十六



阿毘曇八揵度論卷第二十七
  *迦旃延子造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提婆
共竺佛念等    譯 
  定犍度中解脱跋渠第三
攝相應在亦爾胡曰優
波藍
 成就禪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85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