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瑜伽論手記 (No. 2802_ 法成法成記 ) in Vol. 85

[First] [Prev] 939 940 941 942 943 944 945 946 94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謂於自身觀苦空無常等也。下外身他身等
同此所説 言餘如前説者。謂依止品無散
亂品觀品明縁起相。如前不淨觀所説 言日
列者。謂極熱時時也 言炎熾者。謂時氣病
也 言蔓莚者。謂無斷絶火也 言細分別
者。謂前五界由麁顯故易可了知。此識界相
是微細故要假行人細分別已方了其相 言
是相已等者。謂應了知四大身中唯有識蘊
種已種住自性能了境界無我也 言喉筒
者。謂咽喉孔也。及脹胃也 言於十種等者。
謂十種所造色。是以所依境故。從此分折能
依之識也 言甚過於此者。謂此眞相過彼
假相。謂無限量故也 言一處分等者。謂一
指節等中尚起無量微塵。豈況全身等也
言外風者。謂東西風也 言麁穴往來者。謂
後口門出入息也 言風聚所隨者。謂諸毛
孔來往諸風隨身轉故 言風聚所攝者。毛
孔諸風屬彼外輪故 言風藏隱者。諸毛孔
風難可見故 言無量風聚等者。如上所説
三種風聚悉皆集在彼行人身故二立喩。故
論文言如垢罪綿等也 言或於未死等者。
謂入滅盡定人無出入息故 言遍於一切等
者。謂依止品觀品無散品修數息觀時。觀無
相等止品功徳觀出入息新新非故等。如前
不淨觀此中應説。義同故指前文故也 言
安住熾然等者。謂修不淨等五觀之時。精進
加行等熾然合修故 言恒常修作者。謂於
國中無間修故 言畢境修作者。謂於果中
畢竟修故 言由因力者。謂由止觀爲因故
能引強盛身心輕安也 言前相者。謂若五
觀中可一欲成就時。於自頂上猶如石壓輕
安相現前 言能障樂斷者。謂貪等煩惱能
障樂修不淨等中斷行也 言風大偏増者。
由五觀中輕安生者。行人身心如風。持行無
有沈重也 言状如充溢者。謂五觀能治之
道所生輕安遍滿身中故。如嚢中所置之物
極充滿故。状如溢出。如是之時行人身心有
踴躍等也 言飾後者。謂由輕安勢力故。身
心飾展不假加行 言漸次退滅者。謂前位
之中踴躍等心是貪性故。此中亦皆除遣。故
論文言寂靜行等也 言於瑜伽等者。謂從
頂重輕安風増充溢已後。便得入於修五觀
人數也 言色界定者。謂得無漏四靜慮中
可一少分也 言得此作意等者。此中有問。
初修業者既具頂重輕安風増充溢等四作意
者有何相状。故論答云得此作意等也 言
謂已獲得色界所攝等者。謂色界無漏四定
中得少分故也 言有力有能等者。謂於不
淨五觀等之中有力有能故。能淨能除淨相
等五種所治故 言諸行者。謂淨等五倒也
 言雖少生起等者。如不淨觀能除可淨之
境。慈愍等觀能治可増等境。當知亦爾 言
不思慕者。謂不極思慕貪欲等境也 言不
樂憂慮者。謂不樂於衣食等也。而生憂慮也
 言倶行諸相者。謂不樂淨嗔等諸相也
言不極者。與下一一相合
瑜伽論第三十二卷手記竟 第三修行瑜伽
處訖
 言廣辨二定者。謂無相滅盡二定也 言
 五神通者。謂靜慮等八定果。謂初禪等八
 根本地也 言五神通者。謂靜慮 言生
 差別者。謂生初禪等一一不同故 言諸
 相者。謂離欲色二界欲也。此上七門依世
 道立果也 言觀察諸諦者。謂決擇分修
 行人也 言如實而通達者。此則是其見
 道位也 言廣分別於修者。謂此則是其
 修




瑜伽論第三十三卷手記

  第四得果瑜伽處初
    談述 福慧隨聽
言廣辨二定者。謂無相滅盡二定也 言五
神通者。謂初靜慮等八定之果即八定根本
地也 言諸相者。謂離欲色二界欲也。此上
七門依世道立果也 言觀察諸諦者。謂四
決擇分修行人也 言如實而通者。此則是
其見道位也 言廣分別於修者。此則是其
修習位也 言究竟爲其後者。此則是其無
學位也 言少分樂斷者。謂初發心修七作
意樂見修二惑人也 言彼初修 言一者等
者。謂諸異生未斷見修二惑故 言二不具
縛等者。謂諸有學已斷見惑分斷修惑故也
 言如是乃至等者。謂從第二靜慮已上至
無所有處故成六也 言又於靜慮等者。謂
靜慮等八定爲因而能引發無心滅盡二定及
五神通果。故謂天眼等也 言若生者。謂前
第六生差別門也 言若相者。謂前第七離
欲相門也。此中不列第八觀察諸諦等餘四
門者。出世道因果攝故 言骨鎖者。此顯五
欲猶如枯骨。雖食無味顯無厭足也 言凝
血者。此顯多所共有義如市纒害衆比有分
 言草炬火者。此顯惡行因義也。謂執草炬
不棄者必燒其手 言一分炭火者。此顯増
長愛欲也。若近火坑不能止渇 言毒蛇者。
此顯智人所遠離義也 言夢所見者。此顯
速趣消滅義也 言假借莊嚴具者。此顯依
託衆縁義也 言如樹端者。此顯放逸危六
地義也。謂受欲者必墮惡趣故 言如是等
者。此八喩義如思所成地密意伽他中已廣
説故 言如是諸欲等。一十六句中。前八句
與前八喩一一相合。後八依無常等顯其欲
過。如論應知 言此作意等者。謂由了相作
意爲因故生後勝解作意 言間雜者。謂間
雜修聞思二法成了相作意也 言唯用修行
者。此顯依修所成慧行相縁初靜慮所縁意
也 言即此勝解等者。謂由初中後三勝解
爲因故成後遠離作意。故論文言最初生起
等也 言倶行作意者。謂斷欲界麁相煩惱
之時。與作意倶也。下五門皆取前前爲因成
後後法 言諸煩惱者。謂初靜慮中障礙現行
也 言麁重者。謂無輕安性故也 言從是
已後等者。謂由遠離作意故修七法爲樂生
因方成遠離。一愛樂於斷。二愛樂遠離。三
於諸斷中見勝功徳。四觸證少分。謂初證得
離生樂故。五於時時間欣樂作意。六於時時
間厭離作意。七爲欲斷除初靜慮五蓋障。故
論文言爲欲除遣等也 言習近等者。謂初
中後三心也。謂於初靜慮障中未能斷除諸
種習故。見淨妙色等便起妄。故論文言不能
捨等也 言諸行者。謂色等諸行也 言此
由暫時等者。此中有難。如是初靜慮定斷欲
界麁相者。爲能頓斷久遠種子。爲當但斷現
行耶。故論答云此由暫時等也 言又於遠
離等者。此中有問。七作意中何故但明遠離
等四説有受樂之相。不説餘三耶。答。爲了相
勝解觀察此三作意於散位説無定地故不能
生樂 言無有間隙者。謂受終已來離生喜
樂無間斷故 言五支者。一尋。二伺。三喜。四
樂。五心一境性也 言住欲界等者。謂能對
治欲界麁相及能修證初靜慮果故也。此中
有問。七作意中何故但明 言了相作意等
者。謂五欲應斷初靜慮應得 言能於所得
等者。若不觀察者於未得中便起得相名増
上慢也 言又若了相等者。謂此二法總能
隨順厭離五欲及修對治故 言如是其等
者。若依蕃本云。如是六種作意當知攝入四
作意中。此中意説。除加行究竟果作意。餘六
皆是因位作意故攝入隨順等四法中也 言
隨所在地等者。謂初靜慮也。初靜慮麁相。第
二靜慮淨相明觀待義。餘三道理准前應知
 言如前應知者。如了相作意遍於初靜慮。
勝解等六皆亦遍。故如前所説 言初靜慮
者 言復次此中等者。若依蕃本。先標經句。
後方解釋。此中間其樣經句。説者應知 言
樣句者。經云。初靜慮者謂離欲惡不善法。有
尋有伺離生喜樂。於初靜慮具足安住 言
煩惱欲者。謂男女互相愛染也 言事欲者。
謂貪財寶等也 言相應者離者。謂離五欲
相應義也 言境界離者。謂五欲境也 言
煩惱者。謂煩惱欲也 言欲者。謂事欲也
言由此爲因者。謂由加行究竟作意爲因故
也 言由所修習者。謂於加行究竟果成辨
故也 言得隨所樂者。謂出入等得自在故
也 言艱難者。謂少治便能與定相應也
言梗澁者。梗爲略也。謂不假功用故言其心
盡夜能正者與隨順等三心一一相合 言隨
所樂欲者。謂於欲界中定成就者能於七日
方出其定 言復次於有尋等者。若依蕃本。
此四靜慮一一皆先標其經句。後方解釋。謂
大小乘經皆説言。第二靜慮者謂尋伺寂靜
故。内等靜故。心一趣故。定生喜樂。於第二靜
慮具足安住 言成此彼於等者。經云。言第
三靜慮者。依此離欲安住於捨有正念正知
有身樂受。諸聖宣説具足捨念及與正知。住
身受樂依其無喜。第三靜慮具足安住。釋義
如論 言喜者。是第二亂心也 言喜相違心
者。謂捨受也 言色身者。前五色根也 言
意者。意根也 言第三靜慮已上等者。此二
門顯説諸因也 言下地者。第二靜慮已下
也 言上地者。是第四靜慮已上也 言諸
聖者。謂佛及聖弟子等。若於蕃本此中合有
離喜及具足安住第三靜慮。釋義同前故譯
者不出。説者應知 言復次等者。此中有難。
何故第四靜慮之中契經但説樂斷不説對治
耶。故論答云此中對治等也。謂斷樂對治與
前斷尋伺及喜對治相似故。所以不説也。此
中亦合先標經句。是故經云。言第四靜慮者。
樂斷故。苦斷故。先憂喜沒。彼於爾時不苦
不樂捨念清淨。於第四靜慮具足安住。釋義
如下 言先所斷者。謂喜受憂受苦受也
言今所斷者。謂第四禪所斷樂受也 言今
依此中等者。此中有問。若第四靜慮斷樂受
者。何故經説第四靜慮亦斷苦喜憂三耶。故
論答云今於此中等也。雖斷苦樂名爲捨受。
由先修於初二三靜慮時喜憂斷故。此中總
説爲第四斷也 言青黄赤白等者。謂欲色
二界色也 言離欲者。謂厭色界欲也。若於
蕃本亦應先標經句。經云。言空無邊處者。色
相出過故。有對相滅沒故。種種相不作意故。
入空無邊。於空無邊處具足安住 言衆多品
類者。謂欲色界中青黄等皆因形顯和合故。
能於無色作其障礙也 言由遠離等者。於
色界中雖無飮食等。亦有宮殿衣服莊嚴具
故。故云等相也 言復次若由等者。經云。言
識無邊處者。超過一切空無邊處入識無邊。
於識無識邊處具足安住 言復次從識無邊
處等者。經云。言無所有。超過一切識無邊
處無所有。於無所有處具足安住也。謂由厭
於識無邊處爲因故。於無所有處發起勝解
言或色者。色蘊也 言非色者。餘四蘊也
言一切有者。謂前諸靜慮中有相無相非無
相等所有相不可得故。故論文言非有相等
也 言謂非如無等者。謂此二定一切心中
無相定滅前六識。若滅盡定有其二種。若不
還人入者滅第七識已下。若阿羅漢入者滅
第八識 言蜜中者。如蜂等處於蜜中而難
得。出世定亦爾。故蕃本云。其身相状而沈
於地也 言等者。謂無相定依四靜慮能入。
若滅盡定依四無色定能入故也 言暫時止
息等者。謂見想受二法惱亂身心故暫時止
息也 言所縁者。謂想受二法也 言不念
作意者。謂不念其想也 言有心位者。謂修
了想相等六作意時。皆有第六意識故 言
心不復轉者。謂第七加行究竟果位時也
言心心法滅者。謂第六意識已下心及所倶
不行故 言根本者。謂已得四靜慮加行究
竟果作意也 言了知依義者。謂五神通義
理也 言了知依法者。謂了知五神通因果
法也 言有時者。謂鈍根人於此生中修輕
擧等十二相故。於後生中方能發起五種神
通 言有分者。謂利根人此生中修便能發
起五通相 言此想者。謂由輕擧於身發起
輕擧勝解想故也。下九門義並同此也 言
熟練者。謂帛練也 言廣説等者。謂如地水
相作餘風火相作變化勝解當知亦爾。故論
文言廣説等也 言或以其身等者。謂由空
界相成就相 言或於其地等者。此柔軟輕
擧相成就故 言或於廣大等者。此由身心
符順等成就故 言隨其所應者。已上四相一
一相合。謂由攝受空界相勝解故。於諸墻壁
等直過無礙。餘皆准此 言一分者。謂從欲
界至初靜慮中間唯有鬼神等造色不能障礙
故 言謂由此等者。謂由隨念相成就故。能
知自身從生至老所作事業麁相門中不失次
第。於微細相不能憶念。謂是世道麁細皆能
隨念。此顯宿住智通也 言又於種種等者。
謂於五趣有情所有善不善等業能感善惡果
作用之中。能明了知者。亦名光明相也 言
常變色者。謂若嗔時觸誤他人面色有變故
 言廣説乃至等者。謂諸有情隨其所有貪
等諸行變異相者。名他心智通也 言變事
通者。謂變地爲水等也 言化事通者。謂於
無中現有故也 言勝解者。謂變少爲多等
也 言無諍者。謂無諍三昧也。引發有情故
 言願智者。謂廣大行願也。餘文可見 言
文聖等。此中雖説神境通。五神皆有差別
言皆能成辦者。謂前五相能成辦神境通。餘
五皆有成辦。如前所説 言間雜修。謂世出
世道倶修故也 言若處者。於三品中空處
識處合爲下品。餘二中上 言由彼諸天等
者。此中有問。無四定爲有處所爲無處所。故
論答云無有色形等也。雖無處所。但依作用
空識等故在差別名也 言即於此中下品等
者。謂此五品爲因故證五淨居天也
瑜伽論第三十三卷手記竟

瑜伽論第三十四卷手記

    談述 福慧
言無常行者。謂内外諸行生滅故 言苦行
者。謂逼迫性故 言空行者。違我見故 言
無我行者。謂違我見故 言因引者。謂業煩
惱是能生法故 言集行者。有多種故 言
起引者。恒資産故 言縁行者。各別助故
言滅行者。諸蘊盡故 言靜行者。生老等三
相息故 言妙行者。無衆患故 言離行者。
脱衆災故 言道行者。通行義故 言如行
者。契正理故 言行行者。正趣向故 言出
行者。能永超故 言長時安住者。謂劫末壞
已來也 言七日經者。謂小乘經名也。彼經
廣説三界壞時。七日頓現故也 言不背者。
謂現見不隱義 言不由他縁者。謂現量故
不用他人指示而見也 言諸光明者。謂日
光明等也 言一分位等者。謂八位變異也
 言雜染者。謂貪等諸煩惱變異故 言謂
縁樂受等者。謂於三受明變異也 言又有
會者等者。謂依煩惱立變異也 言如是眼
識等者。謂於六識明變異也 言或人所作
者。謂怨家人等而損害故 言餘如前説者。
謂徴答所以二門如前分位所作門同也 言
醴水者。謂甘美水。其水如酒能益老病也
言殉利者。謂求營等也 言餘如前説者。謂
徴答同前説故也 言彼諸色行等者。謂内
外縁生諸行雖不假因縁自然而有。滅壞無
常其性微細現量不見。要假比量方乃得見。
是故第三比量明也 成立生滅義中 言謂
彼諸行要有刹那等者。謂諸外道執微塵勝
性等是常住義。及内法中一類小乘執内外
諸行三刹那六刹那等常安住。謂破如是邪
辟諸執。故論文云謂彼諸行等也 言非如
是住者。謂内外縁生實。若從於微塵勝性等
言非如也 而生起者。體是常故則無前後。
變異生滅而可得故 言生已不待滅壞因縁
等者。謂内外縁生諸行。生起之時假因託縁
方得生起。滅壞之時不假因縁自然滅盡。如
有世人以石擲空即假人力。石墮之時不假
人功任運墮落。此中道理亦復如是 等難
中 言如是所有變異因縁等者。此中有難。
若内外縁生諸行滅盡之時無有因者。如前
所説八種變異因縁豈不具其滅壞因耶。故
論答云如是所有等也。此中意説。如前所立
八種變異是内外縁生變異生起因縁非是滅
壞因也。如錘破瓶是碎壞因非滅微塵因。此
中道理亦復如是 言倶滅壞者。謂内外縁
生因之與縁倶滅壞已。然後不相似行方乃
生超。是故八種變異因縁是生起因非是滅
因。若是滅因者。如盛年相状滅時者之相状
不合得有。何故得有。是故當知八種變異是
生起因非滅因也 言或有諸行等者。此是立
之辭。難之意者。雖八種變異因縁是内外縁
生諸行生起之因非滅壞因者。此非遍義。何
以故。世有一分有爲諸行與因倶滅非是生
起。如火煎水。焚燒器世與因倶滅非生起故
 言彼亦因縁等者。謂破前成因喩也。此中
意顯。火之功用徳能煎水。焚燒器世無其盡
水等功。是故汝言一分有爲與因倶滅不應
道理。是故論云不由其火等也 言他世者。
謂過未二世也 言如是一切者。謂上好惡
等七種差別也 言先有等者。謂因滅果生
同刹那故。若自在先者即因義不成也 言
三増上者。謂初淨信是聖教量。餘二現量比
量。如論應知 言爲者。謂與下四文一一相
合 言退失者。亦與下四文一一相合。謂退
失主性等也 言惡作加行者。謂不好藏護
也 言法性者。謂變異等三行法爾道理必
成假故。譬如擲石於空必當墮落。此中道
理亦復如是 言不意行等者。謂苦受順入
諸苦蘊取入苦行故。故下文云順苦諸蘊等
也 言不安穩行者。謂行苦不安穩故也
言有漏有取等者。謂能依非苦非樂受也
言順非苦樂等者。謂受所依處也 言唯有
其見者。謂唯有斷常等見無我人等也 言
自相者。謂地水等各各自相也 言愛能引
苦等者。謂業煩惱爲因故能引三界苦果故
也。下三文皆以業煩惱立也 言能攝受者。
謂愛能受諸苦種子故 言招引者。謂因集
縁起四法皆能招苦果五趣中也 言取因
者。謂三愛也 言招集者。謂取縁三界有也
 言上首者。謂生也 言生爲縁者。謂由生
故有老死等也 言謂正了知等者。謂愛名
煩惱隨眠也 言所依者。謂五趣蘊也。此愛
隨眠與五趣蘊爲所依故。招集當來起縁法
故。煩惱隨眠是能成因。集起縁三是所成法
 言所生纒者。謂下所説後有愛等三種也。
此三種纒從前煩惱隨眠之所生故。故云彼
所生也 言三種者。即前煩惱隨眠及三種
愛也 言所知境者。謂苦集滅諦也。由正見
等故能通尋求生死涅槃過患功徳故 言四
門者。謂道如行出。皆由正見等遠離故能得
隨轉 言比度者 言不同分者。謂上二界
也 言比度者。謂欲界苦諦下無常與五行
而觀苦。上二界無變異無常及別離無常。合
會無常一分通上界。但有滅壞無常。及法性
無常一分外十六種無常及内十五種無常上
界亦無。三苦行相中上界但有不安穩行苦
也。空無我相同於欲界。集諦中上界無嗔。餘
准欲界。滅道二行相亦准欲界而比度之
言謂彼所有等者。謂苦集二諦遍上界故
言一切種者。上界亦有不動行種 言一切
時者。謂三世時也 言如是法者。即苦集法
也 言如是理者。謂苦集因果理也 言如
是住者。謂苦集二諦是染性故 言所有道
者。八聖道中上界無正命正業。餘同欲界
言若觀行者等者。謂於欲界十六觀行得決
定故 言復於諸諦等者。謂於上二界諸諦
中起勝解也 言所説法者。謂前無常等七
種無邊際法也 言更無有餘等者。謂聖道
未現前已表更無有法而能息滅生死作方便
也 言復於如是等者。謂勝解作意行者能
於三有四生之中深厭怖故。即苦集二諦也
 言及於等者。即滅道二諦也 言隨喜一
行者。謂滅道二諦各四行中隨於一中心願
樂故 言彼於長夜等者。謂從無始時來資
長積集五塵種子故。雖樂涅槃心有退轉
言作是思非等者。即是我慢也 言當復流
轉者。若不對治當更流轉。由我對治故更不
流轉。如是等十二種法唯我所有。餘皆無者
是名我慢長也 言以慧通達者。謂苦類等
智也 言外所知境者。謂五及十二種我慢
也 言隨所生起等者。若彼行人觀上界四
諦時。如前所説障礙諸法隨有生起。由對治
力尋便謝滅。對治之心無間生起 言第二
法者。謂有二種。一蘊法。二我法捨故 言
妙慧者。謂能觀十六行相之慧也 言正智
得生者。謂類智得生也 言妙是行等者。謂
三界四諦下共有八忍。勝解作意行者證得
下品八忍三昧之時。以三昧力發生人空無
分別智。焚燒無始煩惱業薪。智火耎相初現
前故名耎位也。頂忍二位依中上忍隨應説
之。此中不立八智者。八智是無間道是因位
故。此中不別。八忍是解脱道是果位故。此
中明也 言能縁者。謂人空智也 言所縁
者。謂四諦十六行相 言觀心所有加行者。
謂四諦十六行相有分別影像也 言住無加
行者。謂四諦十六行無分別影像也 言非
滅者。業煩惱種猶未斷故 言而非無縁者。
謂有無分別奢摩他影像現前故 言非美睡
眠等者。謂彼行者住無間定時。非周蜜蜂三
昧惛醉。唯有分明智觀雙運道現前故 言
從此無間等者。謂世第一法無間生起遠離
作意也 言起内作意者。謂遠離作意也
言如其次第者。謂先觀欲界。次觀上二界十
六行相也 言現見等者。謂欲界四諦也
言非現見者。謂上二界也 言無分別者。謂
十六行相無分別影像也 言決定智者。謂
現見智也 言此永斷故等者。若於世道中
離欲界九品惑盡者。今於此中入諦現觀得
不還果 言彼以前説等者。謂如前説於世
道中離欲之人有十二種。如前第七門説相
状。此亦如是。若爾與世道離欲有何差別。故
論答云然於此中等也。謂世道者雖生色界。
從彼涅槃還生欲界。若出世道從彼涅槃便
取無學。不復還來生於欲界。有此差別也
言若先倍離等者。謂欲界九品惑中斷前六
品故爲位也 言能知智者。謂能縁人空之
智與所縁十六行相和合相對故也 言此亦
成就等者。雖世道中有十二種相状。此亦有
十八種相状。超世道故也 言雖法智者。謂
了人空智 言非斷智者。謂預流人離斷見
道智也 言非常智者。謂預流人離常見也
 言得縁生智者。謂了縁生横如串化無實
我也 言唯自法見等者。謂四諦法隨次配
釋 言四證淨者。即四淨也。謂三寶及聖所
愛惑無礙也 言第八有者。謂預流人極鈍
根者唯有七生並證無學故無第八也 言如
所得道者。謂四諦十六行相也 言然有差
別者。謂預流人若起煩惱。由上中下三品對
治方能除遣。此一來人若由失念煩惱起時。
微劣對治便能除遣。故差別也 言上品者。
謂於上上五欲境界中起微劣貪也。若初果
已前人於下品境界中便起下品貪等。此亦
是其差別之相也 言一切道者。謂一來乃
至無學向一切皆由攝樂遠離加行究竟三作
意故。於所得道而正修習 言謂由定地等
者。謂出世道所起之智是有爲故。故所修善
亦名有爲 言増長者。初心也。言無間者。
中心也 言殷重者。後心也。由此三心令所
修習所有善法而會合故 言殊勝善法者。
謂三解六神通皆由修習二十賢善定之所得
故○言安住如前者。謂安住等九種行如修
所瑜伽處已説也 言修亦如前等者。謂有
四種修相亦修瑜伽處説也 言盡智者。無
間道 言無生智者。謂解脱道也 言彼於
爾時等者。謂證金剛喩定時也 言證自在
義者。謂如諸佛證自義故 言空住等者。謂
空解解門等隨次配之 言慈悲等者。謂於
世道修作梵住因故 言關鍵者。謂由業煩
惱關鍵故。令諸有情不能趣入。涅槃云城
言深坑者。謂生死深坑也 言伊師迦去此
云籬&T033510;。謂三界業煩惱也 言高慢者。謂我
慢也 言五支者。謂殺等五也 言六支者。
謂密護根門等也。如前所説 言四所依者。
謂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
不了義經。依法不依人 言身行倚息者。謂
與輕安相應也 言已親近者。謂與聖道相
應也 言無上丈夫者。謂小乘中佛是羅漢
故名無上也 言其心等者。謂羅漢心猶如
虚空及淨水等。所有香嗅不能傾動故。蕃本
云。其心如空。假使塗其栴檀及與斧鑿。於
此二中其心平等。餘文可見 言此中都無
者。如生死無有流轉。於涅槃中亦不貪著
言猶如等者。謂一切法皆依名句文建立。彼
四果皆依種姓等四瑜伽建立。故喩名句等
也 言獨覺地者。謂種姓發心修行得果四
瑜伽處與聲聞同。何故此中列五相耶。答。謂
謂住及行並是得瑜伽處故與上無別 言不
愛憒鬧者。謂修自利行也 言樂寂靜者。謂
不樂利他也 言依説正法及於少思務者。
與自利及不利他隨次相合 言希願無師
者。由慢行故也 言無敵者。由中根故也。謂
獨成菩提時無諸天魔爲怨敵故也 言經百
劫者。謂於百大却中一一皆値諸佛出世修
六善巧故 言親近乘事者。初心也 言成
熟相續及專心者。中後心也 言順決擇等
者。此中有問。四決擇分合有四種。何故此
中但説三耶。答。由世第一與證現觀預流之
果極隣近故。此未證得 言得沙門果者。謂
第二第三果也 言復有一類等者。百劫修
道同前所説 言復有類等者。謂利根故頓
證無學。此由中下故漸證無學。故論文言或
證法現觀等也 言麟角喩者。此顯獨一無
侶義也 後言部行喩者。此顯有部儻義。謂
一類修獨覺者猶如群鳥。而修習故方證果
故也。此位獨覺修之時。樂與衆人雜住修故。
得果之時或十或百乃至千萬一時出現。於
虚空中現十八變化利有情也 言樂甚深
者。謂樂觀順流逆流也 言樂觀察者。謂觀
縁起縁性也 言安住等者。謂樂三解脱門
也 言獨勝者。謂即獨覺也 言所餘等者。
住雖有異。所觀之相與前無別故 言謂一
切等者。謂三種獨覺入村邑時。一善護身威
儀濟正護惡刹等。二善護餘根等不隨色等
故。三善護意根謂住正念故 言下劣等者。
謂外道等下劣有情邊若不廣説現神變必不
發心。施衣食等。彼由施故於現世中獲大果

瑜伽論第三十四卷手記竟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939 940 941 942 943 944 945 946 94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