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淨名經關中釋抄 (No. 2778_ 道掖撰 ) in Vol. 85

[First] [Prev]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778 [cf. No. 2777]
淨名經關中釋抄卷上

    沙門道液撰集
天台云。此經理致深遠言旨淵玄。若但依文
帖釋。恐指事數而已。一教宗極終自難量。猶
須略忖幽微顯不思議旨趣。今輒於文前撰
五重玄義。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明宗。第
四辯力用。第五判教相
名不思議人法是名。不思議眞性解脱爲
體。不思議佛國因果爲宗。不思議權實折伏
爲力用。不思議帶偏顯圓爲教相。故今明此
經。始從如是我聞終乎歡喜奉行。皆明不思
也。所以五義次第爾者。雖理絶名言。非
言無以設教。故於無名之道假名相説而名
以召法法以應名。是以經之指歸蘊在名内。
故先標名。夫尋名得理。理即眞性解脱。眞性
解脱即經之體也。故次出經體。體不孤致。求
之有方渉行修因然後致果。故用因果爲入
理綱宗。行因得果即能巧用權實。析伏攝受
利益衆生。故次明力用。聖人設教隨逗根
縁。根縁不一。是以教有同異。故次明教相也」
第一釋名門中復有三意。初辯教起所由。次
明翻譯帝代。後正釋經題。初教起所由有通
有別。通明諸經者有三意。一爲滿本願故一
切諸佛行菩薩道。皆發四弘誓願。今爲答初
衆生無邊誓願度故説教也。故肇師云。結僧
那於始心終大悲以赴難。如下文云。菩薩取
於淨國者皆爲饒益諸衆生故。又法華經云。
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衆如我等無異。二爲
酬請主故。如法華經明。如來成道經三七日。
梵王帝釋及四天王請佛轉法輪。問。梵王等
請佛三轉十二行法輪。豈請轉大乘耶。答。大
論明説般若。由是酬王請。故知亦請大也。
又下經中天帝四王皆發誓弘經。豈非慶佛
酬請故也。三爲赴根縁故。但佛大慈悲根熟
即化。何必要須請也。故文云衆人不請友而
安之。菩薩尚爾。況如來耶。問。根縁多種。如
何稱會。答。如來以四悉檀赴諸根縁故能會
不失機。然大經明。生生等不可説。以因縁故
亦可得説。因縁者即悉檀方便也。是生衆教
之縁。是起衆行之因。將明此義三門分別。第
一翻名解釋。第二辯其體相。第三明發起教
行。初翻釋者。悉檀者。或云有翻。或云無翻。
其意如釋經字中明。言有翻者。或云宗成。或
墨。或云印。或云實。或云成就究竟等。如
是對翻非一。難可定存。此隨根説法離文字
之宗印等也。南岳師云。此例如大涅槃經梵
漢稱也。悉是隨音。檀是梵語。悉之言遍。檀翻
爲施。佛以此法遍施衆生故云也。第二辯相
者。一世界。二各各爲人。三對治。四第一義。
大聖爲破外道邪四悉檀故。説此正四悉檀。
起一切大小乘教也。第一世界悉檀者即是
衆生五蘊十二入十八界一切諸法名相隔
別不同故名世界。外人迷此世界。或計無因
縁有世界。或計邪因縁有世界。大聖隨衆生
所欲樂聞爲説正因縁世界之法令衆生得世
間正見。即是世間法施。二各各爲人悉檀者。
大聖觀人心而爲説法。人心各各不同故於
一事或聽不聽。如經所説。雜執業故雜生世
間雜觸雜受。更有破群邪經説無人得觸無
人得受。此意正爲破執生信増長善根施諸
善法。故名各各爲人悉檀。三對治悉檀者。
大智度論云。有法對治則有寶性故無有者。
即是貪欲多者教修不淨觀。瞋恚多者教修
慈心觀。愚癡多者教觀因縁觀也。佛説對
治之法藥遍施衆生爲斷其惡。故名對治悉
檀也。第四第一義悉檀者。大智論云。明第
一義有二種。一約不可説。二約可説。初不可
説即是諸佛辟支佛阿羅漢眞實法。故大論
云。言論盡竟心行亦訖。又如大經説。諸行處
名世界。説不行處名第一義。約可説者。如大
論云。一切法實。一切不實。一切亦實。一切
非實非不實。皆名諸法之實相。佛於如是等
處處諸經説第一義悉檀相。此即是一家所
明。四門入第一義竟。中論云。若爲向道之人
聞説四句即能悟入即是諸法實相。若人聞
説四句心生取著皆是戲論。此即初隨樂欲。
二隨便宜。三隨對治。四第一義故。寶積歎
佛樂説辯云。佛以一音演説法。或有恐畏。或
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恐
畏者。世界悉檀爲説三界火宅故恐怖。歡喜
者。爲人悉檀發本善根得法喜也。或生厭離
者。即是厭患煩惱興對治也。斷疑即第一義
悉檀。初入見道見諦理分明故斷疑也。第三
明起一切教行者。大論明四悉檀起十二部
經八萬四千法藏即是世界悉檀。起八萬四
千諸塵勞門。各各爲人悉檀。起八萬四千
三昧門諸陀羅尼門。對治悉檀。起八萬四千
諸對治門對治八萬四千諸煩惱也。第一義
悉檀起八萬四千諸法門。亦名八萬四千諸
波羅蜜門。乃至大小乘經漸頓諸教通別二
論聖説聖默皆因悉檀方便而建
第二別明此經起縁。其意多途。略述四種
明其大意。餘所委細隨品分別。一爲明
解脱不同。二爲開淨土之宗。三爲顯淨名勝
徳。四爲成勝供養。初爲顯可思議不可思議
二種解脱有異者。諸聲聞等禀昔權説之教。
自謂與佛同坐解脱床。無心趣大。故今經簡
之令知有異厭小求大成生蘇挊胤。文有多
意。略擧三種。一約眞性解脱*簡。如身子云。
此座高廣吾不能昇。表不思議解脱理深大
故非小乘所入。又云。佛爲増上慢人説離婬
怒癡爲解脱。若無増上慢者婬怒癡性即是
解脱。是即思議離不離別二約實惠*簡者。
文云不滅癡愛起於明脱此異。二乘滅惑取
證。又云。無得無證故辯如是塵勞之疇爲如
來種等是也。三約方便解脱*簡者。經云。結
習未盡。花著身耳。結習盡者花不著也。二乘
雖得解脱未盡惑原。又以小室能藏大座須
納芥子中。本相如故。乃至現作魔王掌
&T016254;大衆等。皆是菩薩方便示現利物故也。二
爲開淨土之宗者。大聖前於普集等經廣説
法身正報。未明淨土依報故。於此中合蓋現
土寶積發問。如來酬答。乃至指案現淨。空
侍問。衆香之界遠現上方。妙喜之國來
遊斯土。此等種種因縁使諸菩薩上知諸佛
功徳平等爲衆生故現佛土不同。下能成就
衆生同諸如來淨佛國土。廣如下文。不可懸
述。三爲顯淨名勝徳。勝徳既彰。則前來宣化
咸可宗。承物情信伏。故下文云。汝等捨置
菩薩所行。是維摩詰所現神力。汝等聲聞百
千億劫盡力變化所不能作也。又什法師云。
維摩詰秦言淨名。即五百童子一人也。從妙
樂國來遊此土。所應既周。將還本欲顯
其淳徳以澤群生。顯迹悟時要必有由。故令
同志詣佛而獨不行。明其有疾。有疾故有問
疾之會。有問疾之會由淨國之集。淨國之集
由淨名方便。然則此經始終良有在也。又肇
師亦云。教縁既畢將返妙喜故欲顯其神
徳以弘如來不思議之道。四爲成就最勝供
養故説此經。故下文云。若有讀誦解説其義
如説修行。則爲諸佛之所護念。其有供養如
是人者。當知則爲供養於佛。又云。天帝。若善
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供養是經者。則爲供
養去來今佛。況梵天之塔福未足多。五劫施
安供養非勝。得柔順忍獲陀羅尼。護法濟人
其唯法供
第二翻譯帝代者。大唐内典録云。教流
起寔本姖周秦正彌之遺蹤。間出劉向校書
天閣往往見有佛經。依此校量不止漢明之
代。今叙中興之始起於後漢。孝明帝。永平
七年夜夢金人。殿庭集議傅毅奉對。臣聞昔
西方有神其名爲佛。陛下所見將必是乎。帝
乃遣使中郎秦景博士王遵等一十七人往適
天竺。於月支國請沙門迦葉摩騰竺法蘭。寫
得經像載以白馬。至永平十年還達雒陽。立
白馬寺譯出四十二章經。此即漢地經之祖
也。自示釋教相繼雲興。沙門信士接踵傳譯。
爰至皇朝時移九代。此經翻傳總有六譯。第
一後漢劉氏靈帝代臨淮清信士嚴佛調於離
陽白馬寺譯二卷。名古維摩詰經。第二呉朝
孫氏太皇帝月支國優婆塞支謙於武康譯
三卷。名維摩詰所説不思法門經。第三西晋
司馬氏武帝沙門竺法護西域人解三十六國
語於雒陽譯一卷。名維摩*詰所説法門經。第
四東晋惠帝西域沙門竺寂蘭元康六年於
雒陽譯三卷。名毘摩羅詰經。第五後秦姚興
弘始八年三藏沙門鳩摩羅什於常安大寺譯
三卷。名維摩詰所説經。即今所釋之本是也。
第六唐三藏沙門玄奘貞觀二十一年於長
安大慈恩寺譯六卷。名無垢稱經
第三正釋經題。略分爲二。一別。二通。別即
摩法華。通即經之一字。所以名有通別
者。略爲三義。一約教。如華嚴大品等教異故
名異是爲別也 皆是佛説同名爲經故爲
通也。二約行者。如泥洹眞法寶衆生種種門
入入門異爲行別故須別名。同趣涅槃即一
理故名通也。三約理者。理是一法名義即多。
故云。如天帝釋有種種名。解脱亦爾。多諸
名字。名字異故名爲別。同是一理故名通也
從教起行。從行入理。倶有通別。先明別名。後
分人法。所以雙標者。非人無以弘法。非法無
以顯人。是即尊其人重其法也
初辯人名即爲二別。初翻名解釋。後明本迹
高下。初翻譯者。或云毘摩羅結帝。此翻淨
名無垢稱。或云毘摩羅詰。此翻爲淨名。或云
毘摩羅詰栗致。此翻爲淨無垢稱。此梵語輕
重不同。故義亦廣略隨別。次解釋者。初翻似
覺爲繁。難爲申釋。次淨名者似對眞應二身。
淨即眞身。眞智無惑故云爲淨。名者即應身。
垂形濟物名稱普聞也。什云。五百童子之一
人也。次翻淨無垢稱者。似對三身。淨即法
身。自性清淨皎然無點。即是性淨法身也。無
垢即報身。報智圓明無有垢染。即是圓淨報
身也。稱者即是應身。大慈化世名稱普洽。即
是應身也。故智度論云。水銀和眞金。能度諸
色像。功徳和法身。處處應現往。餘義釋法名
中廣辯。二明本迹高下者。淨名大士補處菩
薩。若阿毘曇。即以生兜率爲補處。若大品共
行十地。即九地菩薩地爲補處。若五十二
位。即以等覺爲補處。若寂滅眞如。有何次即
初心即補處。此既衆教異明。故須辯其本跡。
今明此義略分二意。初正通明本跡。後別明
名淨名本跡。初正明者。本即所依之理。跡
者是能依之事。事理合明故稱本迹也。譬如
人依住處則有行往之蹤迹也。將明此義略
爲五意。一約事理二約理教。三約理行。四約
體用。五約權實。初約事理者。理即不可思
議眞諦之理本。事即不思議俗諦之事跡。由
眞諦不思議之理本故有不思議俗諦之事
迹。尋俗諦之事跡得眞諦之理本。本迹雖殊
不思議一也。二約理教者。此經云。三轉法輪
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此即以前不思議
二諦爲理本。能詮二諦爲教迹。由理垂教。尋
教得理。餘如前。三*約理行者。法華經云。諸
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
作佛。此經云。無離文字説解脱相。即前理教
並以爲本。不思議觀行爲事跡。餘類前明。四
約體用者。即以法身體爲本。應身用爲迹。故
金光明經云。佛眞法身由如虚空。應物現形
如水中月。餘亦如前。五約權實者。實即齊位
證得眞應二身爲實本。權化方便現眞應二
身或高或下隨逐物情爲事跡。故經云。雖復
成道轉於法輪。而不捨於菩薩之道也。餘亦
如前。是即理事明本迹即是理。即理教明即
名字。即理行明即觀行。即體用明即眞應。
即權實明即究竟。即諸菩薩等。或本高跡下。
或本下迹高。或倶高倶下。難可格量。第二別
明淨名本迹者。舊云。本是金粟如來。跡居妙
喜爲無動補處。或云。本是八地。跡現毘耶
位居長者。若執意定判本跡者。爲是何位金
粟何位補處。若妙覺之金粟爲妙喜之補處。
即本高跡下。若初住之金粟現十地之補
處。即本下跡高。妙覺現妙覺。則本跡倶高。
若初住現小乘補處。本跡倶下。豈別定判
其優劣高下之位也
所説經者。此第二釋通名。先總辯所説。後釋
經字。初所説者。肇曰。維摩詰秦言淨名。法身
大士也。其權道無方隱顯殊迹。釋彼妙喜現
此忍土。所以和光塵俗因通道教。常與寶積
倶遊爲法城之侶。其教縁既畢 將返妙喜。
故欲顯其神徳以弘如來不思議解脱之道。
至令寶積獨詣釋迦因留現疾以生問疾之端
建微言之始。妙唱自彼故稱其説。生曰。維
摩詰梵音無垢稱也。其人晦迹五欲。超然無
染。清名遐布。故致名斯號。貴名求實者必
重其説。説本表實。重之則終得所求。因斯近
接有過聖言矣。有説淨名。説於佛法不説自
法。説自法即與佛抗行。今解。淨名自證之法
即是一切佛法。故下文云。如自觀身實相觀
佛亦然。問。淨名菩薩所説何得稱經。答。大論
明佛弟子化人諸天仙人所説爲佛所印皆稱
經也
二釋經字者。依天竺語。佛之教首通標修多
羅。或云修妬路。例如此土楚夏之別。古今諸
師解釋有異。或言有翻。或言無翻。今辯此義
略爲五意。第一無翻。第二有翻。第三會通有
無。第四正釋經字。第五歴法明經。第一言無
翻者。外國有多含之語。即見修多羅名含五
義豈可但用經字翻之。故開善法師云。經非
正翻。但以經字代處類比。此方周孔聖教稱
之爲經。外國聖教類比應以此經字代也。言
五義者。一法本有三。一教本即世界悉檀。二
行本即對治爲人二悉檀。三理本即第一悉
檀。亦云顯示。示眞理也。如彌勒章示眞菩提
等也。二微發者。法王起教巧妙玄深。從微至
著靡所不詮。是則文義漸顯開發物心。初中
後善圓滿具足故也。亦云。出生謂聞法得道
出生法身。經云。諸佛菩提皆從此生。三涌泉
義者。此從譬受名。涌泉流滔滔無竭。如
彌勒章。得無所得即菩提之義。無邊觀衆生
品悟生非生。則慈悲之名莫竭故云也。四繩
墨義。亦從譬顯也。如世繩墨能裁邪就正軌
範有度。如不生不滅萬行不可乖。無常無我
四果不可異。又如六度四等名不可易。蘊界
處等數不可加。故云也五結鬘義者。此從譬
以顯。如縷穿花使無零落。大聖説法貫通理
行亦無漏失。復次如百花異色更相輝煥。萬
行莊嚴互爲映飾。如總持園苑八解浴池大
乘寶車駕以白牛等也。此土既無名含。此五
之言故用經字代也。第二言有翻者有師言。
昔佛法初度。梵漢之語未通。故河西群學謂
無翻也。今經論既度。梵漢之語復通。修多羅
定有翻也。但諸師各禀異聞。文成非一。略出
五家翻釋。一翻爲法本。具如前辯。二翻爲
契。即初悉檀契情二。三悉檀契行。第四悉檀
契理也。此則如法相解如法相説故也。三翻
綖。此因譬顯義。與前結鬘義同。又結成
行人三菩提之果也。四翻爲善語教。謂大聖
明鑒慈心順理。復悉檀善巧化順物情故也。
五翻爲經。以類此方極聖所説故也。第三會
通有無唯取經字爲正者。無翻者言此無多
含之語。此亦未然。如此訓字或一或二。乃至
多訓如經訓法訓常及經緯等。豈非多含義
也。又有翻者言今語既通定有翻者。此亦
未然。若定有翻。何故五譯不定。若減而存。一
義復不圓。若無名相中假名相説。悉檀方
便起教是一。適其根性即有翻無翻皆無滯
也。故經云。依義不依語也。又兩家五義皆
以經字標題。不以契綖等爲目。今立經字亦
是融通無失。第四正釋經字。略開四義。一者
經由義。二意。初云。聖言下備經由如來心口
故也。二云。三代聖人莫不皆由悉檀之教而
致大果二者經緯義。生法師云。世之經緯成
自素帛。斯之經緯顯于行人眞光綵也。三
者常義。有二意。一者邪不能壞。二者正不能
異。故肇師云。古今雖殊覺道不改。群邪不
能沮。衆聖不能異。故曰也。四者法義。安法師
曰。謂體可楷摸。如此土六經顯道徳人倫之
是非也。第五歴法明經。有説三種經。一聲。
二色。三法。初聲經者。聲教詮理故。大品
云。若從善知識處聞般若也。二色經者。尋
文悟理故。大品云。若從經卷中聞般若也。三
法經者。是法塵。謂心與法合思惟得證故。經
云。修我法者證乃自知故也。問。餘三塵何故
非法。答。此土三根鈍故。復次如華明六
根平等清淨。此經下文因食香飯得道廣明。
六塵倶爲佛事。不同小乘唯説娑婆音聲爲
佛事。又大品明。諸法等故般若波羅蜜亦
等。金剛云。一切法皆是佛法也。一名不可思
議解脱者。此是第二大段從法受名。此經流
布既多。申釋亦衆。略開九家以相比決。初
什曰。亦名三昧。亦名神足。或令修矩改度。
或巨細相容變化隨意於法自在解脱於礙故
名解脱 二者。生曰。不思議有二種。一曰理
空。非惑情所圖。二曰神奇。非淺識所量。若體
夫空理則脱思議之惑。惑既脱矣。則所爲難
測。三肇曰。微遠幽深二乘不能測不思議也。
縱任無礙塵畢不能拘解脱也。四叡曰。菩薩
無心應物有説。衆生但覩其教莫測其所由。
故名所説爲不思議也。雖説而無心故不礙
於有。無心而説故不礙於空。空有所不能
累。故名之爲解脱也。五關内舊解。六地斷正
使。七地侵除習氣。道觀雙流名不思議。正習
倶盡名爲解脱。六地持論師云。不眞宗縁
修七識智照佛性眞理。斷界内見思界外無
明。是思議解脱。若眞宗八識眞修體顯二障
皆融無累。名不思議解脱也。七眞諦三藏云。
解脱有二種。一不相離。即是諸法如如本有
之理未與惑離也。二相離者。得法如如智斷
心障。與惑相離。相離解脱即不思議。八三
論師云。若自他明縛脱。縛是自縛。脱是自脱。
即是自性之縛脱。今明縛非自縛。由脱説縛。
脱非自脱。由縛得脱。由脱説縛。即是假縛。由
縛説脱。即是假脱。假縛非縛。假脱非脱。即是
非縛非脱。畢竟清淨。而説縛脱者。即是假名
不思議之解脱也。九天台疏釋有三意。第一
別思議不思議相。二別釋不思議解脱。三
類通諸法。初簡別中略爲七意。一約理分別
者。若見可思議眞諦之理而得解脱。即是思
議。若見中道實相之理而得解脱。即是不思
議也。文。菩薩病非眞非有等。二約智
者。若是生滅智照即是思議。若是無生寂照
即不思議也。故下文云。有惠方便解
等。三約斷者。若斷煩惱而解脱者是思議。若
不斷煩惱而入涅槃即不思議。故文云。不滅
癡愛起於明脱。四約界内外者。若脱界内惑
而脱者即思議。若脱界内外者是不思議也。
故法華云。但離虚妄名爲解脱。其實未得一
切解脱。又下文云。*法名無染。若染於法乃
至涅槃。是則染著非求法也。五約有體無體
者。若思議解脱即空無色心。若不思議有不
思議實相體也。故大經云。解脱有二種。亦色
非色。非色者聲聞縁覺。亦色者諸佛如來。又
云。妙色湛然常安住。仁王明法性五陰等。
六約有用無用。若不思議解脱無無方大
用。若不思議解脱有無方大用。故下文云。不
起滅定現諸威議及須彌入芥子等種種大
用也。七約共不共簡者。若三乘共行侵除
習等是思議。若別斷五住是不思議。復次縁
修與方便共名思議。眞修非方便共名不思
議。故*法華云。正直捨方便也。復次有師云。
下地不思議上地名不思議。若爾者聲聞
不知菩薩。外凡不知内凡。乃至世間伎術如
蜂作蜜蜘蟵結網。亦非愚者所惻。豈名不思
議。是則下不知上名思議。上能知不還成思
議。今明不共不思議。下地不以思議上地上
地不以思議下地。寂滅眞如有何次。又華嚴
云。究竟離虚妄無染如虚空。又下文云非但
分別思惟之所能得。問。上地不思下。如何
得知。答。寂而常照。故知雖照而未常不寂
也。二別釋不思議解脱者。初約四句。今明不
從自脱故。不約自性以立名。不從他縛起
故。不約他性以立名。不從自他縛脱起故。不
約共性以立名。不從離脱離縛起故。不約無
因性以立名。從因縁立解脱名尚不可得。
何況無因縁起以立名。是即不在内外兩中
間而説解脱者不思議也。是即無離文字説
解脱相。解脱者即諸法也。約此而明不思議
解脱。即具三義。一眞性解脱。二實惠解脱。三
方便解脱。此三如上所由門及不思議品廣
明。三約類通三法者。略有十種。一三道者苦
道煩惱道業道。初即眞性。二即實惠。三即
方便。如次配之。下九亦爾。二三識。一阿梨耶
即第八。二阿陀那即第七。三波陀那即六識。
三三佛性。一正因。二了因。三縁因。四三般
若。一實相。二觀照三方便。五三種菩提。一
實相。二實智。三方便。六三種大乘。一性乘。
二得乘。三隨乘。七三種法身。一法性身。二
果報法身。三應化法身。八三種涅槃。一性淨
涅槃。二圓淨。三方便淨。九一體三寶。一眞性
即法。二二實惠即佛。三方便即僧。十三徳。
一法身。二般若。三解脱。如是即眞性解脱是
淨。實惠解脱是垢。方便解脱是稱。此乃人
從法立名。法從人受稱。故得顯發不思議大
道也
大段第二明經體者。略開三意。一辯體所以。
二正明經體。三簡僞顯眞。初所以須明體者。
若尋經失旨。事同調達雖讀八萬法藏不免
墮大地獄。若得意亡言。即槃特一偈成
羅漢果。若不識經眞性之體。雖復讀誦修行
終不能得無生法忍。故須辯也。第二正明經
體。然此一門經論異説。今古申釋復多紊亂。
統論其要不出二種。一能詮之教。二所詮之
理。故瑜伽論云。契經體者略有二種。一文。
二義。是即諸明假實音聲名句文等並能詮
教攝。如前釋名門具以辯訖。若諸明眞如
相等並所詮理攝。今此具明舊釋。此經多用
權實爲體體即是宗。此釋不然。何則天無二
日。國無二主。豈可權實具明。又體據理明。宗
據行説。偈得宗體同辯也。今但以不思議眞
性解脱爲體者。此經云。婬怒癡性即是解脱。
又云。諸佛菩薩有解脱名不可思議。又云。一
切法亦如也。然此眞姓實相離四句絶百非。
能軌生行人正智萬行故獨名體也。故大論
明小乘經三法印。無常無我寂滅涅槃。大乘
經一實相印。又下文云。以陀羅尼印印之即
經之正體也。若得三法印能入苦忍眞明至
無學果。若得實相印能入無生法忍得大菩
提也。第三簡僞顯眞即爲二意。初簡非實相。
顯眞實相。初中復三。一簡世俗經書。二
簡外人經書。三簡聲聞經。初世俗經書。但明
安國治家償善罰惡仁義禮智信攝生養性。
乃至梵天説出俗論五通神仙之論並屬愛
論破壞惠眼不見眞實。非實相體。二外人經
書多起身邊二見。或計神及世間常。是事實
餘妄語。乃至非常非無常。墮十四難。生六十
二見。各謂是實。以有所得起諸行業。流轉生
死並屬見論破壞惠眼。故非實相體也。三聲
聞經。明無常等三法印。厭患三界盡苦涅槃。
不能求諸法實相。亦非實相體也。二顯眞
者。摩訶衍教所明爲利根菩薩法實相。
不滯二邊體用圓備。自利利他即眞性解脱
之體也。此中復有共二乘説不共乘説。共二
乘者。如大品經三乘共行十地。聲聞斷正使
縁覺侵習氣菩薩能窮諸性習氣都盡。譬如
三獸渡河淺深有異。二不共二乘者。有漸有
圓。漸者。雙斷二障得實相菩提。圓者。婬怒癡
性即是解脱。一切法即佛性涅槃如來藏也。
或名一實諦。或名自性清淨。或言如如實際。
法性法身中道畢竟空等。故大論云。般若是
一法佛説種種名。大經云。如天帝釋有千種
名。解脱亦爾。多諸名字。此亦得通爲諸大乘
經之正體也
大段第三佛國因果爲宗者。斯乃衆行之綱
要詣理之關樞。竊尋經論。亦不分宗體之別。
但傳經者巧宣行願開發物心使有歸趣。前
既非因非果眞性爲衆經體。此乃而因而果。
爲衆經宗。擧因則攝萬行。擧果則攝萬徳。故
雙擧因果爲衆經之綱要也。如大經明。四徳
涅槃之果非無五行十功徳之因。大品明。般
若智照之因非無種智涅槃之果。此經寶積
陳請具問因果。願聞佛國清淨之果。説諸菩
薩淨土之行爲因。如來竪明四句答果。横明
衆行答因。乃至入室問權疾果問。實疾因不
思議品明果。次下三品明因。香積淨土爲
果。八無疣行爲因。示阿難佛土不同爲果。
請法退還爲因。妙喜來此爲果。發願生彼爲
因。是知前普集等明法身正報。此中明淨土
依報故。如來合蓋現土使物歸心。正明宗之
大意
大段第四權實善巧爲用。既修因得果故有
權實之妙用。令諸衆生斷疑生信。略爲三意。
一明權實。二明折伏攝受。三明通此經文。初
明權實者。有人偏用權巧。莫測爲用。此明用
偏也。今言權實悉得爲用。問。若實是體。從體
起用。那得實亦是用。答。權實有三種。一化他
權實。諸佛菩薩無名相中假名相説種種權
實皆是隨他意語。二自行化他權實。諸佛菩
薩自行隨自意語爲實隨他意語爲權。三自
行權實者。諸佛菩薩自行所有二諦三諦之
理以辯權實也。此中明用即化他權實也。
二明折伏攝受者。如勝鬘經云。應折伏者而
折伏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所折伏攝受故
令正法久住。今淨名菩薩爲令不思議法得
久住故。是以以方便折伏實智攝受故。室外
彈呵室内攝受。使令信受住不思議解脱也。
三正通經文略擧四。例如方便品。諸仁者此
可患厭即權折伏。當樂佛身即實攝受。如善
吉章明。於食等者於法亦等。是實折伏。又云。
如佛所作化人。若以是事詰是權攝受。若實
折伏實攝受。如彌勒身子等。若權折伏權
攝受如迦旃延等並至文廣辯
大段第五判教相同異者。前雖廣明名等四
義。未辯此經與諸經赴縁同異。略出三意。
一明辯教相意 二明古今同異。三正明判此
經。初辯教相意者。尋夫至聖無言。言之者爲
物。物情既異。赴縁之教亦多。如花嚴獨明大
乘阿含偏説小教。或乍開半滿而同歸佛性。
或總會三車而倶至寶所。故先徳諸師各爲
理釋欲使大小區分權實有在矣
二明今古同異。有三意。一約義。二約時。三別
料簡。一後魏留支三藏立一音教引此經云。
佛以一音演説等。二北涼曇無讖立二種教。
一半字小乘。二滿字大乘。三陳眞諦立三種
教。一轉法輪。四諦是。二照法輪。諸般若
是。三持法輪。解深密等是。四隋笈多三藏立
四種教。一四諦教。小乘經是。二無相教。般若
經是。三法相大乘。楞伽經是。四觀行大乘。華
嚴經是。又宋地論師大演法師亦立四宗教。
一因縁宗毘曇論等。二假名宗。成實論等。三
不眞宗。般若經等。四眞宗。如華嚴涅槃*經
等。乃至齊護身法師立五宗教。開前第四涅
槃明佛性爲第四眞實宗。華嚴法界爲第五
法界圓明宗。二就時者。道場觀岌二師三時
明義。第一時説有相法輪。第二時説無相法
輪第三時説常住法輪。若四時明義者。生法
師云。始自道樹終乎泥洹凡説四種法輪。一
者善淨法輪。謂始説一善乃至四空令去三
塗之穢。二方便淨法輪。謂無漏道品得二涅
槃。三眞實法輪。謂破三之僞成一之實。四者
無餘法輪。斯則會歸之談乃説常住妙旨。若
開善光宅二法師判三種教。一頓。二漸。三偏
方不定。漸中分爲五時。一頓教。謂華嚴經也。
二十二年前説有相教。小乘教也。三十二年
後説無相般若教。四抑揚教。此經是。五同歸
教。法華涅槃也。三別簡此經去取者。先半滿
明義。此經滿字與華嚴等不異。三時明義
屬。第二無相得道未明佛性常住。若四宗明
義。是眞宗大乘及出縁起之教。五時明義
是第四抑揚之教由未會三歸一及明常住
佛性也。次詳定者。若言此經未明佛性者。此
明眞性解脱。豈非佛性耶。下文明如來種。
種即性異名耳。若言未明常住者。下文明金
剛之體。夫如者不異。如無有生。如無有滅
等。豈非常住耶。若眞宗同法花者。何得聲聞
未受記也。若滿字同涅槃者。彼是醍醐。此乃
由是生蘇教也。備如法花玄義。煩不具載
第三明近判釋。初約義及時。二就乘兼藏。
初中經教有四。一者頓。二者漸。三者不定。四
者祕密。初頓者。如花嚴經云。譬如日出前照
高山。又如大經云。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
若食者即得醍醐等。二漸者。即五味相生即
是從小乘事戒定乳得生滅四諦酪。次方等
大乘最初説無生四諦無量無作對破小乘呵
責聲聞樂小法者。即是從酪出生蘇摩訶般
若。亦具説無生無量無作令聲聞轉教。即是
從生蘇出熟。如是法華説一實無作四諦。爲
諸聲聞開佛知見。悉受記&T040879;。乃至大經爲諸
比丘説圓伊三點佛性涅槃安置諸字祕密藏
中。即是從熟蘇出醍醐。如此明五味之義。
與常途一往似同。細心比並亦大異也。三明
不定者。亦不同舊解。別有偏方不定之説。
今但於前五味教内利根之人處處悉皆得見
佛性。故有滿字之義大經云。譬如有人致毒
於乳。乃至醍醐亦能殺人。所以梁武流支攝
山三家明此經大品皆是滿字明佛性常住
意在此也。四祕密者。大論云。佛初轉法輪顯
露教中。明五人得須陀洹果八萬諸天得法
眼淨。祕密教中無量菩薩聞説大乘得無生
忍。又云。從得道夜至泥洹夜常説般若。又
此經云。佛以一音演説法。衆生隨類各得
解。此是祕密之相。今判此經非是頓教。乃
是五味漸教生蘇之味。若約不定。即是至生
蘇而殺人。入不二法門住不思議解脱也。若
祕密即不可出也。二就乘兼藏者。先明乘
者。有説二乘。一大。謂滿字。二小。謂半字。有
説三乘。謂聲聞縁覺菩薩。復次法華經於一
佛乘分別説三爲權。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
法是實。即是權實具論爲四。故勝鬘亦云
三乘歸依非究竟歸依故也。復次婆沙等論
明生滅三乘。大品經明無生三乘。瓔珞等經
次第一乘。花嚴等經明圓頓一乘通明乘者。
運載爲義。此經具權實半滿通論也。二就藏
辯者。有説二藏。謂聲聞菩薩。婆沙明三藏。
謂素怛攬藏經也。毘奈耶藏律也。阿毘達摩
藏論也。分別功徳經明四藏。三藏外別立雜
藏。雜詮戒定惠也。法藏部立五藏。謂四藏
外別立菩薩藏。對法論立六藏。謂大小各
三。胎藏經説八藏。謂大小乘各四有經律論
雜也。總名藏者。梵比摘迦。此名爲藏。以蘊
積爲義也。此經就人明藏。即菩薩藏攝。故
文云。菩薩法藏所攝。就法明藏。即經藏攝。
故文云。我雖從佛聞百千經。未曾聞此決定
實相經典也。問。十二部經此是何部。答。不
然。十二部者非是別有部卷。蓋隨經義類以
分別。故今經皆具申明此義。略開二重。初正
明義。後對文。初中三意。一翻釋名。二辯體
相。三簡差別。初釋名有總別。總者十二部
名意。如前略答。故新云。十二分。釋別名
者。修多羅。如前明。大經始終通名也。二祇
夜。此云重誦。長行未了。偈頌再宣。三和伽羅
那。此云受記。聖智懸監記當事故。四伽他。
此云諷誦。以妙言詞結句宣唱。五優陀那。
此云無問自説。聖慈哀愍不請而宣。六尼陀
那。此云因縁。雜集論云。又有因縁制立學處。
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喩。法説難明。假喩以況。
八伊帝目多伽。此云本生。自説昔因所生事。
九闍陀伽。此云本事。宣諸弟子過事故。十毘
佛略。此云方廣。眞理正直遍諸法故。十一阿
浮陀達摩。此云未曾有。亦云希法。神變無方
罕聞見故。十二憂婆提舍。此云論義。賓主往
來詮正理故。二辯出體相。如前分別三。諸門
有四。初部藏同異者。統據宗詮。是三藏收隨
分別明。是部分攝。如此經藏唯是經分開十
二。又瑜伽云。阿毘達摩攝論議。毘奈耶攝因
縁餘並修多羅攝。復次部藏各有通別。修多
羅通詮三學。別唯詮定。部中修多羅是通餘
皆別故。第二立所以者。大經云。以能聽者所
宜聞故。又對治十二入十二因縁故。又三轉
十二行法輪故。又諸佛法爾故。第三大小多
少有四。一大具小闕。如法花經云。我此九部
法隨順衆生説。小乘不求大果故無授記。必
藉師資故無自説。無常理狹故無方廣。二小
具大闕。大經云。護大乘者授持九部。菩薩上
根非藉縁。制戒無因縁法説即悟。無譬喩。又
非詰問。無論議。三大具十二小唯十一。瑜伽
云。方廣唯菩薩藏。所餘諸分聲聞藏。有四大
唯有一小具十一。瑜伽云。除方廣分餘聲聞
藏也。第四相攝者。契經重頌。長行偈誦。二
各別故。契經諷誦亦不相攝。單重別故。所以
此三唯有十部二本不相攝。師資別故。此二
唯十一。餘之七部各具十二。可知
大段第二明對此經文者。此經方等大乘理
微辭瞻權實兼備。何所不該。以義對文顯。不
煩具。復次華嚴初教依理圓説。三點法界
理深意圓。菩薩獨證二乘不悟故。次於阿含
經中權説小乘。涅槃言。佛與二乘同一解脱。
各修證故。次於大乘經癈權示實故。此經示
不思議解脱點。明二乘解脱非眞。故經云。佛
爲増上慢人説離婬怒癡爲解脱耳。若無増
上慢者。婬怒癡性即是解脱。二乘既知解脱
之不眞。鄙小慕大故。次於般若經中明摩訶
般若點。照空色平等苦樂一如。令知十智之
非實。既二乘漸見眞智故。於法華經等明
釋迦多寶不生不滅非長非矩同一法身。
法身點也。二乘既皆會小歸大故。最後涅槃
明三點圓伊。不偏不別不一不異。終焉然。今
經據理三點常圓。在名偏當解脱。抑小揚大
經之意焉
釋序文四
初統明諸經不思議權實之道。二就群生長
寢下別明此經權實本迹大體。三大秦天王
下辯譯由始。四餘以闇短下明注解之意
窮微者。窮實相之幽微實體也。盡化者盡權
應之變化權用也。即名故云妙絶之稱
也。此上辯不思議之名之。旨意也淵深也。
玄遠也。言像名相也。此句明意趣也 三空
者。無相無願也。二乘癈有存空。中道空有
不二故非其所能議也。此句明道理也 群
數者森羅萬有。理超事外故言表也。此句明
壞三界諸識取相生心名有心也。眞境無相
故有心自絶也。此句明智 無爲等者。法身
無爲應物。而爲惑者不測。名不思議也。已前
總明也
何則已下對縁辯也。智無知體也。倶照用
也。此明聖心。亦即諸部般若經佛智也。無像
眞身也。並應應身也。如下七言偈云。各見
世尊在其前。及佛道品現種種身。皆是佛一
身也。如法華經明。昔説佛壽長。是即法
身非短長無像也。應身現短長並應也。如涅
槃明。佛入滅度。又云。而常住不滅。即是法
身非生滅無像也。應身現王宮生雙林滅亦
並應也。又彌勒身長二百五十尺。釋迦身
長丈六短。亦法身非大小而應物有大小。爾
皆並應也 至韻者。謂至教起於無言之理
也 玄藉者。十二分教深玄之典藉。應根施
教故云彌布。彌即遍也。如法華明。昔説三
乘。而至理非三。布教應三一也。是即至韻
無言理一也。玄藉彌布教殊也 冥權等者。
此明感應權實也。至應無心故無謀也。冥與
物合名冥權也。而動即應物故無事不會也。
如一月在天影現百盆隨器。大小無不會也。
又如一谷在下隨聲。善惡無不應也。是即幽
谷無善惡。喩聖心無謀也。異響隨聲喩事
會也。又小乘菩提樹下得十智爲智。大乘
了心無生名智。小乘王宮生相好身爲身。大
乘了相無相爲身。小乘以鹿苑説法爲説。大
以了言無言爲説。小乘以思惟根感應爲
化事。大乘無縁而應爲化事。復次初句明聖
心不思議。第二句明法身不思議。第三句明
教不思議。第四明應會不思議也 開物成
務者。開導三乘爲修行。作務皆獲道果無虚
故。惑者。謂惑著之徒。聞智即執心。見形
即著身聞教即滯言。觀權即謂變。此皆在
聖不然。惑謂然也文殊異方者。有云。寶
相佛國來下注云。遊方菩薩不知所之也 不
思議本者。萬行六度慈悲宗極皆内證實相
故名本也。借座請飯等皆外應衆生故名爲
迹也。又非迹不可以生物信。非本不可以令
物證也。如見蓮華大方信池水深要覩神變
大方信所證妙。復次證理無相故不思。無名
故不可議。故經云。言語道斷謂名亡也。心
行處滅謂相盡也。此釋本不思議。又欲言小
室能含多座。言其大室相不異變化萬端非
心所測。此名迹不思議也 乾像者乾天也。
八未曾有室諸天宮殿常現室中故云室苞乾
也 幽關者。實相眞筌也。非本無以垂迹
者。非見聖人内證實相之本方能外現神變
之迹。衆生因覩神變之迹生信方能修行自
證實相之本也。是即本迹内外雖殊。而引物
證眞莫測之心一也。天台本迹五重如前可
見 栖神者。言此經是神解所栖託處也
支竺者。支謙竺寂蘭竺法護等 理滯於文
者。謂叡疏序云。既蒙鳩摩羅什法師正玄文
摘幽旨。始悟前譯之傷本謬文之乖趣耳。至
如不來相爲辱來不見相爲相見未縁法爲始
神縁合法爲止心諸如此比無品不有無章不
爾。又云。此土先出諸經。於識神性空明言處
少存神之文其處甚多。中百二論文未及此
又無通監。誰與正之先匠。所以輟章遐慨
思決言於彌勒者良有在也 北天之運者。
大品經云。我滅度後般若流南天竺。次至北
天竺當沒於地。今此國即北天之東隅。羅什
至此大傳般若。即佛記北天之運數法合流
行此也。弘始八年姚秦時也。什弘始三年冬
到秦。而先譯大品智度中觀門百。隨譯隨
講。而生肇諸師皆悉啓悟。生公述頓悟義。肇
公述般若無知等論。什見妙解至八年方重
譯茲經及法華等。所以理圓意題迥超萬古
也 歳次鶉火者。爾雅云。子年困頓。丑年
赤奮若。寅年攝提格。卯年單閼辰年執徐。巳
年大荒落。午年敦祥。未年協洽。申年涒灘。
酉年作㮙。戌年閹茂。亥年大淵獻。正月析
木。二月大火。三月壽星。四月鶉尾。五月鶉
火。六月鶉首。七月實汎。八月大梁。九月降
婁。十月陬觜。十一月玄*㮙。十二月星紀。弘
始八年太歳在午。應云歳次敦祥。而云鶉火
者以月命年也 長安者。有本云。常安。以秦
王父名姚萇諱故改名常也 既盡環中者。
語出莊子。云。是非相待。猶如循環。至道亡
是非。由如環中也。今借言以表中道也 陶
冶者。今造化經文務存聖意。若爐冶之
造也 文約而詣者。其文簡約而理詣也 其
旨趣婉順而彰明也 如彌勒章明菩提等。
文約而詣。其佛道品答眷屬等是旨婉而
彰。諸如此例講者。叙之時預聽次者。什法
師隨譯隨講務傳至妙。肇法師等隨聽隨述
務流大觀。廣如傳述 述而作者。論語意
云。唯聖作法。餘但依教修述而已 維摩詰
廣如玄述。若言淨無垢稱。淨即法身性淨。無
垢即報身無漏功徳也。稱即應物稱根亦名
稱也。若單云無垢稱亦云淨名。無垢即淨。稱
即是名。此即二身釋也。謂淨眞身稱即應身。
下文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此淨名眞身
也。從妙喜國來遊此界淨名應身也。乃至方
便品得無生忍等眞身也。雖爲白衣等應身
也 顯跡悟時者。謂顯淨名迹示本法身以悟
時人也 若自説而觀等者。自從也。若眞從
説之功而觀。即淨名與文殊等諸聖功齊。不
應獨標名也。尋經本原由於淨名故獨受名

什法師者。高僧傳云。什父天竺輔相之子。
名炎姓鳩摩羅。祖亡次當襲位。避之東遊至
龜茲。龜茲王妹白純體有赤黶。法生智子諸
國聘之不受。及見炎心欲當之。王遂逼妻。炎
納生什。什年七歳出家學小乘十三從師須
利耶摩受業。摩爲説阿耨達經。聞陰界入空
無相。怪曰。何故此經破壞諸法。摩因爲説諸
法因成故無眞實。什遂專務方等受誦三論。
初得放光經。魔來蔽文唯見空紙。因發誓習
誦。字出如常。復聞空聲。空聲曰。汝是智人。
何故讀此。什遂呵叱令去也。又什母將什至
北天竺。有一阿羅漢名達摩瞿沙。見而異之。
謂其母曰。善守護之。若三十五不破戒。度人
如優波鞠多。如不然。可才明絶代而已。後欲
東化。什母謂曰。方等深教。大闡眞丹唯爾
之力。但於自身無益。其可如何。什曰。大士
之道利彼亡躯若使大教流傳能洗&T029887;蒙俗。
雖復身當鼎&T055114;苦而無恨。又録云。前秦苻堅
立十六年有徳星現外國分野。當有知人入
輔。中國得之者王堅乃使。苻丕攻襄陽取釋
道安。呂光求龜茲取羅什。後堅伐晋敗爲姚
萇所戮。即姚萇立爲後秦。呂光迴至姑臧。聞
主既喪遂潜號關外稱後涼。萇崩興立弘始
年春有樹。連理生於廟庭。逍遙一園葱
變爲薤。咸稱嘉瑞。冬什到雍興。加禮遇待以
國師。崇敬甚重。大興法化於大寺草堂及逍
遙園。與什及三千碩徳親自翻譯。至理之興
其在前矣。什又著實相論注淨名經。雅好大
乘嘗歎曰。吾操筆著摩訶衍阿毘曇。非迦旃
延子比。餘廣如傳
肇法師者。開皇録云。俗姓張氏。長安人也。家
素貧乏。以傭書爲業。遂因繕寫乃得寓心歴
觀經史備盡墳藉。性好玄微。毎以莊老爲心
要。嘗讀老子至道徳章。乃歎曰。美則美矣。然
期神冥累之方猶未盡也。後因見古維摩經。
歡喜頂受披尋翫味。乃言。今始知所歸矣。因
此出家學善方等兼通三藏。乃至冠年而名
關輔。時競譽之。徒莫不猜其早達。千里
負糧入關。梚辯承機挫鋭曾不流滯。什至姑
臧。肇自遠從之。什嗟賞無極。及什適屆常
安。肇亦隨返。姚興命肇與叡等助什詳定。
因此諮禀所悟更多。因出大品。肇便著般若
無知論呈什。什讀稱善乃曰。吾解不謝子詞
當相楫。什重出此經。肇筆受。因之注解及製
序呈什。什又歎曰。解空第一肇公其人。又廬
山隱士劉遺氏見無知論乃歎曰。不意方袍
復有平叔。因以呈遠。遠乃撫几歎曰。未甞
有也。及什亡後。又著涅槃無名論見傳於世。
又常州弘善寺宣法師讃曰。般若唯絶鑒。涅
槃固無名。先賢未始覺。之子唱希聲。秦王嗟
理詣。童壽挹詞清微。音聞廬岳精難動中京
適驗方袍裏奇才。復揵生注云。法身大士
者地前菩薩結業生身。初地至七地隨願受
生十方淨國也。八地已上了法身無生應物
受生也。今言法身即八地已上。此依仁王經
分別也
生法師者。三藏記集云。法師彭城人。幼而頴
悟。父知非常。將詣法大道人。改服受學。而俊
思卓拔。披讀經文一覽能誦。研味句義即自
解説。是以年未至學便登講座。吐納奇辯詞
清珠玉。高僧名士屡挫辭。窮年至具戒聲遍
區夏。初住龍光寺下惟專業。後移廬岳幽
栖七年。常以爲入道之要惠解爲本。故鑚仰
群經斟酌衆論。遂與嚴觀等同往長安從什
學。關中僧衆咸嗟秀&T029887;。妙貫龍樹大乘
之原。兼綜提婆小道之要。博以異聞約以一
致。乃喟然歎曰。由自經典東流。譯人重阻多
守滯文鮮見圖義。若亡筌取魚則可以言道
矣。乃立善不受報及頓悟等義。而守文之徒
多生嫉妬。與奪之聲紛然互起。又六卷泥洹
先至京都。剖拆佛性洞入幽微。乃説一切衆
生皆有佛性。于時大本未至。孤明先發獨見。
迂衆舊學<#1s/>僧以爲背經邪説。遂被擯逐。生
衆中誓曰。若我所説反於經義者。請現身癘
疾。若與實相不相違背。願捨壽之時據師子
座。言竟拂衣而逝。以宋元嘉七年投迹廬
山。銷影巖阿怡然自得。俄而大經本至。佛性
之義與前説符同。生以元嘉十一年於廬山
精舍昇于法座。神色開明徳音駿發。觀聽之
衆莫不悟悦。法音罷唱麈尾忽墜。端坐正容
隱机而卒。道俗嗟駭遠近悲悼。京邑僧衆内
慚自疾
製十四科法華涅槃疏及注此經。顯暢新異。
理切詞簡。講學之匠咸共憲章焉。胡音云者
濫也。新云梵音印土正言同梵天音也。終南
宣律師云。釋道安儀法盡正。而以梵爲胡。猶
崑山之一礫也 晦迹者。晦闇也 貴名求
實等者。若因菩薩勝名以求實法者。則必因
淨名之嘉名以重其所説。淨名既本表實證
以重名。則令學者因名以重法。故得所求
也 因斯近接者淨名同凡接物也 有過聖
矣。不以文殊等諸聖名經。獨以淨名名之
故云過也。以淨名同凡接物故。獨標經名也。
經義如玄也。又沮壞也。夫教以陳理理不可
易故教自常矣 如不淨觀以治貪欲因縁觀
以遣邪見等。理不可易也若外道失理。施教
即究竟自壞。如殺羊事火求生天等理必不
然也 亦名三昧者。證解脱體也。亦名神足。
明解脱用也。巨大也。細小也。若直明法空等
下。明外現不思議事以證理也 肇曰微遠
幽深者。明中道實相。内證煩惱即菩提名
不思議也。外用無礙爲解脱也 生曰或止
形跡心不安然者。謂若單言無垢稱。或謂應
形跡中不染塵累不委。心安何法。故復言一
名不思議解脱。即是心所住法也 其求愈
到者。到至到也。徹倒也。若令求者。徹到何
患不悟矣
叡法師者高僧傳云。法師魏郡長樂人。少出
家二十二博通經論。聽僧朗法師講放光經。
屡有譏難。朗與師僧賢有豪上之契謂賢曰
叡比難。吾累思不能通。可謂賢。賢弟子羅
什至秦命叡入逍遙園詳譯。秦王興問姚嵩
曰叡公何人。答曰。此實鄴衞之松柏興勅見
之。觀其風韻窪流含吐彬蔚。乃謂嵩曰。此
乃及四海之標領。何獨鄴衞之松柏也。什
出成實論令叡講之。什曰此論有七處破
曇。而在言少隱。若能不問而解。可謂英才。
叡啓發幽微。果不諮什而契然玄會。什譯法
花至受決品。舊本云天見人人見天。什曰。此
語與西域同。但在言過質。叡應聲曰。將非人
天交接兩得相見。什歎曰。吾傳譯得子眞無
所恨矣。又佛讃之業皆願生安養。毎行住坐
臥不背西方。臨終合掌。五色光從叡而出。又
疏記此經及製序。如別注云
菩薩無心者。非石木之無心也。直以凡夫取
相分別心説故名有心。菩薩常觀無相無分
別心。而方便應物假名相説。故名無心
佛國品者。夫身非身。亦眞土非土。而應身
在世示有統御。故各有所化之處。如娑婆香
積各有疆域也。亦名佛土所依住也。佛刹世
界釋亦同也。此有二。一者眞土。如金光明云。
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號常寂光。此
以眞如法身非身爲身。亦眞空淨土非土爲
土。又花嚴云。菩薩清涼月智身也。遊於法性
眞如
土也
衆生心水淨土也提現中身也此皆
眞身眞土。二應土者。下文云。衆生之類是菩
薩佛土。此明菩薩應衆生之善惡取佛土之
淨穢。又下文云。諸佛如來功徳平等。爲度
衆生現佛國異淨穢
異也
又云。諸佛國土永寂如空
眞土也而現種種殊勝佛土應土也又云。雖知
諸佛國及與衆生空眞土而常修淨土教化於
群生應土也品文及下自明故關中諸師不釋
也 三分者。釋文大體略有二種。一關中注
解。眞明理宗諸禪師釋通但辯觀理。並造文
便解。不開科段。又近代諸師文起盡各有科
酌。而取捨多異。而今講者必不可偏。然隨文
生起不可遺於科段。而文理相承正相通會不
可隔。以科文取捨之宜異在説者故。興皇朗
云。夫適化無方陶誘非一。考聖心以息患爲
主。統教意以開導爲宗。若因開道得悟。則
聖教爲之開。若由合而受道。即聖教爲之
合。如其兩曉並爲甘露必也。雙迷倶成毒藥。
此則開合隨縁事無恒准 序分者。或引時
方説處。或神通合蓋。或稱歎讃揚。此皆令物
生信故也 正宗者。或談眞應二身。或示眞
應二土。皆令悟理剋證故總明悟也 流通
者。或讃法供最勝或慇懃囑累。此皆委法傳
通也 三序。一證信者。正宗爲智多明無相。
事隨理顯。惑者多疑故。集經者引時及處。化
主同聞既事跡炳然。兼翻傳不謬。則令聽者
因事證事證之不虚。亦信無相之眞旨。故言
引事證信也。即諸師集譯經圖紀傳助宣
法化意皆爾也。此中有千聖結集。二土傳化。
文廣不具也 二合蓋現瑞序者。亦名表發
序。之正宗爲悟。談經深旨。凡心信難故。此
説者廣現神變使觀異生信 又合蓋現土表
説淨土即表發序。如法華云放一光以表一
乘之旨。仁王云現蓮華以表出生諸佛。有所
表彰故言表發。善法先兆故言現瑞。由如嘉
禾醴泉孝子之祥兆。河圖洛書明王之休禎
也 三稱歎序者。正宗多示修門故行之爲
艱。此中廣讃佛果徳。使慕果深於信心即修
行之門不倦故讃之也。又若不仰徳無邊。何
以申其敬請。故先讃徳也。證信序般若燈論
分七段。我聞分二。我爲能聞人。聞爲所聞法。
餘五同也。智論六段如疏。佛地論五段初如
是我聞合爲一段。此蓋隨時科酌亦非是義
無勞煩叙。然佛説經欲令聞者深入實相返
生死流。序分證經略通文句。正宗至理須廣
申明。所以順佛讃經不可於此繁重。正宗
眞觀便略指點而已
如是。大論云。如是善信之辭。不信者言是事
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佛法大海信爲能
入智爲能度也。然論及注但以如是信辭故。
直釋信不釋如是字也。此既非是正宗祕理。
不勞廣引繁辭 我聞者。注文證經意足不
煩更釋。然欲横叙者。大論云。隨俗故説我。和
合故稱聞。謂阿難等雖悟無我而順俗傳經
故稱我也。和合聞者。根境識三和合爲聞
也。若阿難云我説。智既未圓鑒法不深。故
不可信。若言傳聞即或致僞謬故也。今言我
聞乃是親聞而不自説。故可信也。問。室中六
品阿難在菴園不聞何言我聞。答。報恩經説。
阿難佛命爲侍。乞佛四願。一不受故衣。二不
隨別請。三有欲見佛由我制止。四所未聞爲
我再説。今室中六品及佛初成道阿難未侍
之前兼涅槃之時所未聞經皆爲他再説也
一時者 生曰。物機感聖聖能垂應。凡聖道
交不失良機。謂之一時又云。説聽究竟故言
一時。問何不定言春秋等。答。佛地論云。晝
夜時分諸方不定。不可別説 佛在者。此是
説經主證成可信。此有二意。一戒淨故。永離
虚妄所言誠諦故可信。二悟圓故。智照無瑕
説必稱理故可信。文中亦菩薩弟子説者佛
所印可咸得名經。如世臣下有事奏上於君
主依行即名勅也 在者住也。大論云。四種
住。一天住。住施戒善。二者梵住。住四禪四
無量三聖住。住三脱門。四者佛住。住佛無量
功徳力無畏等。眞諦加四。一境界住。住十六
大國。二依止住。住僧伽藍。三威儀住。行
坐臥。四未捨壽命未般涅槃也。今言住。住
菴羅園説也 廣嚴城者。舊梵云毘舍離。西
域記云。中印土吠舍釐國周五千里。此云廣
嚴。説經處也支道林云。法身雖無不在。應
跡必有方所。若不記之説處由爲猛浪耳。然
佛眞淨法身住本法性廣嚴之城。大悲應物
住人間廣嚴之城。此即從本垂跡因跡顯本
也 菴羅園者。此園是菴羅樹生一女。國王
異之以園封女。女見佛歡喜捨作伽藍。故名
園也。故西域記云。吠舍離城南不遠。精舍前
有卒堵波。是菴羅女園持以施佛處。園者梵
曰僧伽藍摩。此云衆園。非以種菜爲園。但修
治道樹爲園也。故云總持之園苑。亦如道場
是修道之場也。又此園城通指之耳 的辯
處者。此經佛國弟子菩薩三品及下菩薩行
見阿閦法供養囑累七品的在菴園。問疾下
六品文殊入室即在淨名室内。方便一品據
本化事還在室中。若寶積對佛宣陳及佛印
時即在菴園。又香積品亦有彼國。問答亦隨
品收之。不別論也。事在他經者。呉本云。奈
氏園誤也。謂奈女經有人見經説奈女生謂
即菴羅女是奈女。失正事也 與大比丘下
列衆。有云。其意有八。一爲證信助成道。阿難
同聞可信。二爲顯徳。釋梵圍繞顯佛徳故。三
爲啓請問淨土故。四爲發明淨名徳故。五爲
當根益故。六爲同事。引攝有縁故。七爲成就。
修行法供養故。八爲承受。付囑誓傳經故
與大比丘與者共義。謂阿難共聞也。此之
一與貫下諸衆。大論七義共。一相同無漏
*相一心同無漏定。一見同正見。一道同無學
道。一解脱同倶解脱。一時同聞經時。一處
同菴羅園也 大者。佛地論四義釋之者。
一利根波羅蜜種性。二者無學果。三不定
種性迴心向大。四衆數多。大論五義。一一
切衆中最上故。二諸障斷故。三諸王大人敬
故。四數多故。五破九十六外道論故 比
丘四義淨乞食者。離四邪故。一下口食。耕
田種植故。二仰口食。仰觀星像等。三方口食。
致使命故。四維口食。占卜等。五邪者。一
現異改常。二高聲示威。三自説功徳。四占
相吉凶。五讃所得利 薩埵。秦言大心者。大
論云。有大誓願願大名大四
弘誓願也
心不可動心大名大
四魔不動
精進不退能忍
難忍
初願大。即成衆生義。二心大。
即大心衆生義三精進大。即勇健義也。十地
論有十種。一菩提薩埵。從菩提智生故。二
摩訶薩埵。住大乘故。三第一薩埵。證第一法
故。四勝薩埵。覺悟勝法。五最勝薩埵。智惠最
勝故。六上薩埵。起上精進故。七無上薩埵。開
示無上法故。八力薩埵。廣知十力故。九無比
薩埵。世間無比故。十不思議薩埵。一念成佛
故。又如下不盡有爲中明不離大慈不捨大
悲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聞佛無量徳志而不
倦等皆是明薩埵心也。結業身者。小乘倶舍
所明乃至成佛入涅槃皆結業身。不明法身
應生。大乘所明法身應生。仁王云。地前菩薩
三十心結業生。初地至七地隨願生。八地已
去法身無生。應物現生。此法身也 大智
本行天台云。大智歎解本行歎行。解如於目。
行如於足。目足備者到清涼池。又有二智。實
皆權智。實智是本故大。又三智。一一切智。觀
空。二道種智。照假。三一切種智。照中。智體
用圓故名大智。又有四智。一成所作智。二妙
觀察智。三平等性智。四大圓鏡智。此第四爲
大。小乘十智非此明也 法城。韋昭釋名云。
城者盛也。盛人物故。博物志云。夏禹作城。
強者攻。敵者戰弱者守。今佛法亦爾。弱以戒
守。敵以定戰強以惠攻。故借喩也。十地經説
四種護。一護教法。書寫演説故。二護理法。自
證教他故。三護行法。自行教他故。四護果
法自成教他成故也 悉以清淨者。外道六
行斷結斷已復生。二乘見修二道斷惑不了
本性寂滅故。皆不名悉已。菩薩了本寂滅故
名悉已也 五蓋十纒如常。無量蓋纒者。圓
滿大乘一切煩惱同迷眞理故。凡起惑等名
蓋纒。以等覆眞理故。下文云。諸煩惱是道
場。知如實故。又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
就一切智故。准此或若不等覆眞理。豈悟時
一念同知一切法也 七辯者。大論云。
疾辯於法無
畏故
二利辯。利根深入故。三無盡辯。
實相無盡故。四不斷辯。無諸戲論故。五隨
應辯。已斷法愛故。六義辯。得涅槃利故。七
世間最上辯。説大乘事故 七徳者。七波羅
蜜也。治七蔽垢故。一一切殊如施治慳等無
相不異故言其相不異 逮無所得者。逮及
也。謂及至第八地以無所得名無生忍。不
起即無生也 不退轉法輪者。小乘但名法
輪。有生滅故。大乘名不退轉法輪。理無生滅
故。轉者説也 飾形靡俗者。靡偃也。謂三十
二相説法生善。如風靡草。書云。君子之徳
風也。小人之心草也。風偃草化導行也
深入縁起等者。謂觀智深也。外道邪因無因
故墮邪見。二乘觀十二因縁生滅無常故。但
斷正使。菩薩觀因縁不生不滅。無無明亦無
無明盡。深入達實相故。無復餘習氣也。近
無等等者無等等佛也。今大士自在智惠能
近也。天台云。等觀觀空也。不等觀假名差別
也 等不等者者。中道正觀體圓故等。用異
故不等 不淨喜者。喜受也。清淨法喜也。假
名天。大論云。如國王名天子也。生天者諸天
也 腎聖天者。證第一義天也 妙生者。亦
可從法化生也 四梵行者。思益云。慈悲喜
捨也 天龍雜衆者。此中有人有天有凡有
聖有本有跡。故言雜。問。此等八部若善業所
招合受人天之報。若是惡業不合見佛聞法。
今形受龍鬼而預會聞法何耶。答。天台云。
過去因異一。若戒急而乘緩者。受人天身不
聞正法。二若戒緩而乘急者。受龍鬼身而聞
正法。三若乘戒倶急。即受人天身聞法。四
若乘戒緩者。受惡身而不聞法。以斯不同故
形法異縁也 大威力諸天者。一欲界六天。
一四天王天。在須彌半腹住。二忉利此云三
十三天
須彌頂。三夜摩此云
妙善
四兜率此云妙足
云知足
五須涅
密陀。此云化樂。自化宮殿而遊樂也。六波
舍跋提。此云他化自在他化宮而遊也。二
色界有十八天。一初禪三天。梵衆梵輔大梵。
二二禪三天。少光無量光極光。三三禪
天。少淨無量淨遍淨。四四禪九天。一無雲
天。二福生。三廣果已上凡夫
三品天也
四無相天外道
天也
五無煩。六無熱。七善見。八善現。九色究竟
此五那
含天也
無色界有四天。一空處。二識處。三無
所有處。四非想非非想處。釋此諸天五門不
同。一明身量。倶舍論頌云。贍部洲人量。三
肘半四肘肘尺
五寸
東西北洲人。倍倍増如次。釋
曰。贍部人身長六尺。東洲倍南。西復倍
東。北復倍西也。欲天倶盧舍。四分一一増。
釋曰。倶盧舍二里。四分増一者。初天半里
乃至第六天長三里。色天踰&MT00893;那。初四増
半半。此上増倍倍。唯無雲減三。釋曰。謂
梵衆半由旬梵輔一由旬。王一由旬半。
少光二由旬。此上増倍倍者。無量光四由旬
也。唯無雲天於増數内*減三由旬。二明
壽量。論頌云。人間五十年。下天一晝夜乘斯
壽五百上五倍倍増下天者。謂四天王天。言
倍倍者。一倍倍日月一倍倍壽命。色無晝夜
殊。劫數等身量。釋曰。謂梵衆身半由旬壽命
半劫。梵輔身一由旬壽命一劫。已上准知。
論頌云。無色初二萬後後二二増。釋曰。謂空
處二萬。識處四萬等。三明初生量頌曰欲初
五至十。色圓滿有衣。釋曰。謂欲界初天初生
如五歳。乃至第六天如十歳。色天初生即
圓滿復身有衣。蓋重慚愧心修因故也。四
天宮相去。論頌曰。如彼去下量 去上數亦
然。釋曰。謂四天王天去海四萬由旬。去上
亦爾。忉利去海八萬。去上亦然。此上准知。又
如論頌曰。無色界無處。由生有四種。依同分
及命根令心等相續。又諸部宗及大乘言有
色義如別也。又三趣壽量如何。畜生壽命多
無定限。若壽極長亦一中劫。鬼以人間一月
爲一日。乘斯成歳壽五百年。地獄壽不定。
熱地獄者。等活與四天王壽同。黒繩衆合號
叫大號叫炎熱。此五如次同欲五天。極熱半
中劫。無間中劫全。大乘經亦有云。八萬四
千劫等八寒地獄。論頌云。頞部陀壽量
婆訶麻百年除一盡後倍倍二十婆訶麻者。
如二十斛圌油麻百年除一麻盡。頞部陀壽
亦如是。五受生差別者。人傍生具四。地獄及
諸天中有唯化生。鬼通胎化。二八寒地獄者。
一頞部陀此云
二尼剌部陀亦云
皰*裂
此二寒故
胞生。三頞哳吒。四臛臛婆五虎虎婆。此三忍
寒聲。六嗢鉢羅。此云青蓮。七鉢特摩。此云紅
蓮。八摩訶鉢特摩。此云大蓮。此三寒
也 四衆者。理合有七衆。一比丘。二比丘尼。
三式叉摩那。此云正學。四沙彌。此云勤策。
五沙彌尼。六優婆塞。此有二。一受五戒。此云
近事。二受八戒。此云近住。七優婆夷。夷者
女也餘上同 投人夜光者。昔隨侯遇傷蛇
附藥。蛇銜夜光珠來報。未知報恩故隨侯按
劍相擬。況大乘深旨。若不現通遣疑生信。孰
可傳也。此現瑞別序諸經不同。如法華放一
光表一乘。在眉間表中道。照東方表三乘之
上涅槃。於面門放種種光表異類衆生同有
佛性。大品經遍身支節放光表般若波羅蜜遍
*法身萬徳也。此經合蓋現土表説此經圓滿
法界爲一眞淨土。復於一眞淨土現十方諸
差別應縁佛土也故此經雖種種異陳。皆以
淨土爲宗 而爲説法者。昔高齊尚統師問
長耳三藏云。説普集經也 蔽於大衆者。昔
説小乘。以法劣故但現丈六比丘劣身。今説
淨土大乘。以法勝故故處寶師子座上現巍
巍之身映蔽衆會。故法華云。長者在門内
則寶机承足。威徳特尊。出門外則著蔽垢
衣。状有所畏。門内表大乘實相理内。門外表
小乘應跡在外。復次昔現劣表小乘可思議
解脱。今現勝表大乘不可思議解脱。復次昔
教佛現劣故淨名亦劣身寢疾。今教現勝故
淨名現通坐座掌&T016254;大衆等。又下偈歎目淨
修廣反説法不有不無。即是歎此大乘法
會勝身勝法。始在佛樹及三轉法輪等。即
説小乘時劣身權教也 獻蓋合蓋者。獻蓋下
能奉上表因必趣果。合蓋彼異此一表在因
則是殊至果則悟一。又蓋者表慈悲也。在因
有縁慈即異。在果無縁慈即一 悉於中現
者。於一蓋現三千表一法性淨土能現十方
應縁淨穢之土。故下文云。諸佛如來功徳平
等。爲教化衆生故現佛土不同。佛土應
有異。佛身亦隨應不同。故金光明云。諸佛法
身猶若虚空。應物現形如水月。身土既殊。
當知説法亦應物差別。然寶積下問疑生此
焉 歎未曾有口業。合掌禮佛身業。目不暫
心。信心發於内故三業現於外。故注云。
現相於外也 心淨已度諸禪定。梵曰波羅
蜜。此云度。亦云彼岸。此歎如來到禪定
際也 導已寂者。寂滅涅槃也。言佛以
八正道導引蒼生到於涅槃。不同六師也 善
分別者。無名相中應衆生故假名相分別也
 於第一義而不動者。外道執見心説。二乘
法執心説。皆名動也。如來無見無執故不動
也 辯同不乖異等者。一乘爲同。三乘爲異。
應物説三故同不乖異。會三爲一故異不乖
同 復次於我無我而不二。我無我實性一
故異不乖同。應物説我無我異故同不乖異。
淨不淨等例然。故中論頌云。諸佛或説我。或
説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 有
不自生等者。若法本有生。應不待縁而有。
今待縁而有。明非本有。若法定無性。應縁會
之時亦無。縁會既有。明非無性也。若定無
者。如龜毛兔角。縁會亦無也。此因成假破
也 有有故有無者。有無相待生諸法。正有
之時未有無 既未有無。待誰言有。無亦如
是。小乘説有爲法。四相相遷念生滅。
此生滅亦相待生。且生時無滅。待誰説生。
滅時無生。待誰説滅。故云自有即不有。自
無即不無也 有亦不由縁者。已有故不須
縁。無亦不由縁。如兔角故決定無。何用縁。論
曰者。大智論也 從縁故不有者。藉他縁有
他有也 縁起故不無者。被他縁生起故。
豈名定無也 無我無造等者。既被善惡業
牽。即我不自在。我不自在故無我也 自然
之理者。道理必然也。外道自然也。亦
理其然矣 佛樹者菩提也。佛於下成道名
爲佛樹。亦名道樹。西域記云。摩竭提國迦耶
山東有正覺山。山西南十四五里有菩提樹。
畢鉢羅樹也。周垣疊石。中有金剛座。昔賢劫
初成大地倶起據千界之中下極金剛輪上侵
地際金剛所成。周百餘歩。賢劫千佛坐而入
剛故曰金剛座焉。此樹冬夏不凋。唯至佛
涅槃日凋落。須生如故。佛涅槃後諸國王等
以兩躯觀自在像南北標記。傳聞耆舊曰。
此像沒盡佛法滅矣。今南隅菩薩沒過胸矣
 力降魔等者。三義。一出家。因果經云。太子
十九踰城出家。二習邪壞異。四分律云。一詣
羅閲城同阿藍迦藍修不用處定。知非正道
而捨之。二詣摩竭提界欝頭藍弗修非非想
定。知非捨。三至象頭山同彼外道六年苦
行。知非亦捨。故經云。以無心意無受行而悉
摧伏諸外道也。三受食成道。因果經云。今我
若復以此羸身而取道者。彼外道當言自餓是
涅槃。因我當受食然後成道。婆沙云。菩薩知
苦行非眞。遂受難陀跋難陀二女姊妹所奉
具十六徳香蜜乳糜。食已身心安隱有力。從
吉祥人邊受吉祥草。詣菩提樹下手自敷設
結跏趺坐。坐已便發堅固誓。我若不得無上
菩提。誓當不起。爾時大地六種震動。魔王驚
攝觀動所。因遂見菩薩誓取菩提。使三魔女
以惑如來。佛化作三老姥還宮。魔王大怒遂
將欲界鬼兵撃動如來。魔軍敗勣。故經云。始
在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者。涅槃寂滅也。永
息生死如天甘露。大乘以一念心知一切法。
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小乘以三十四心得
非想擇滅爲滅諦。涅槃三十*四心者。八智
八忍斷見惑爲。十六心九無礙九解脱而下
八地修惑。昔修俗禪六行已斷故。今唯言
非想一地十八心也。六行者。厭下苦麁障
忻上淨妙離也。又踰城捨受捨外道棄見能
亡愛見名出家也 無受行者。叡曰。無受行
音衡如前引。同外道苦行等無心受行。彼法
但欲摧伏外道令知邪法無涅槃果故菩薩
不學。即云。我法亦有涅槃*以菩薩學而不得
故知無也。所以摧伏。肇云。無受行音幸謂凡
夫二乘取相故有心受。有心受即著。著即起
行。佛智不取相故無心。無心即不受。不受即
不起行也。故注云。心者染有。染有以生即
相 苦樂是行者。謂受著苦樂而造心
起行也 冥眞體寂者。謂境智倶空故無心
 虚空其壞者。謂不著苦樂故無受也。以無
取著即諸見永滅。自見既滅。即能摧伏一
切外道諸見也 三轉法輪者。一示相轉。謂
示四諦相。此是苦。此集。此是滅此是道。二
勸修轉。謂勸令修行也。此是苦。汝須知。此是
集。汝須斷。此是滅。汝須證。此是道。汝須修。
三引證轉。謂引己爲證。此是苦。我已知。此
*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
我已修。以此名爲三轉也 天人得道者。大
論云。五人證小乘道。八萬諸天發大乘心
外道上者能斷結者。即厭下苦麁障。忻上
靜妙。離六行斷惑。如欝頭藍等也 等以慈
者。大悲三念也。有二種。一色三念。謂刀割塗
香不塗不割心無二也。二心三念。謂順法不
喜違法不憂不違不順心無二也 三密者。
謂三業神用難思。如來密示非心所測。故云
祕密也 淨心觀佛者。淨信也 獲其利者。
謂言必有理名義。言有義則物解。依解則起
修行。修行則獲道利也 異受等者。謂三乘
教必隨根故異受異利也 或有恐畏者。説
世界悉檀三界火宅故恐畏。説爲人悉檀生
善故歡喜。説對治悉檀斷惡故厭離。説第一
義悉檀證眞故斷疑。復次説苦諦故恐畏。説
滅諦故歡喜。説集諦故厭離。説道諦故斷
 稽首者。鄭玄云。稽至也。謂屈身至手而
表敬也 十力者。如來十種智力也。一是處
非是處智力。此知因果決定智。謂因果道理
相當名是處。不相當名無是處也。二業力。知
三界六道業差別業智也 三定力。謂知諸
禪定得自在故 四根力。知諸衆生上中下
根。五欲力。知諸衆生樂欲不同。六性力。亦
云界力。謂知種種性差別也。七至道處力。
道因處果謂知行因得果也。八宿命力。知宿
生受命差別也。九天眼力。知生死因果故。
十漏盡力。知無漏法故。通名力。大論云。
知究竟名力。成論了知無礙爲力。雜心不伏
不屈無勝無動爲力也 無所畏者。四無所
畏也。一一切智無畏。自言具一切智。二漏盡
無畏。自言諸煩惱漏盡。三障道無畏。自言
我識煩惱貪欲能障聖道。四出苦道無畏。自
言我知無漏道能出生死。説此四法於大衆
中心無怯懼故無畏。二明行相者。如經中
説。外道難云。若具一切智。何故問諸比丘乞
食易得不等。佛答。我非不知。但隨世師弟法
故問。二難云。若漏盡者。何故呵罵調達愛語
羅云。佛答。調物應爾。非煩惱漏也。三難云。
貪欲障道者何初二果人受五欲也。佛答。決
定能障後二果故。四難云。瞿曇説八聖道能
苦。何故羅漢由有寒熱飢渇等。佛言。聖
道實能盡苦。但羅漢殘報未亡也。此後二無
畏且隨小乘説。理實無上。大道要離一切惑
方證。非二四果知也。又法身眞如性無
滅非四大起故出苦也。非二乘結業後邊身
爲出苦也 十八不共法。一身無失。二口無
失。三意無失。四無不定心。五無異相。六無
不知已捨。七欲無減。八念無減。九精進無減。
十智慧無減。十一解脱無減。十二解脱知見
無減。十二身業隨智慧。十四業智慧。十五
意業隨智慧。十六智慧知過去。十七智慧知
未來。十八智慧知現在。此中初六是斷身口
意永離過失。常住定心怨親平等。知而
捨也。次六是徳。謂欲念進智解脱解脱知見
圓滿無闕減也。後六是智慧。謂三業三世常
住正智無忘失也。總言不共者。佛住此法不
與凡夫二乘共也。又寶積大集二經並云三
業無失爲一。加無諍訟爲二。無忘誤爲第
三。餘同前
佛國品如王宣正令。方便品下九品如大臣
行事。菩薩行見阿閦二品事訖之朝尊類

空洞無像者。法身空洞無形像也 形無常
體者。或現丈六。或現千尺。長壽短壽。應物無
常空也。應身既大小無常體應物。度亦淨
穢無恒處 美惡自彼等者。衆生住異見。國
土美惡。如來住正智。淨穢常平等 於我無
定者。應淨即淨。應穢品即穢。故云不定。不
定淨穢即淨穢無性。淨穢無性即平等眞土
也 無方爲體者。淨穢性空無方所也 或
以恒沙爲國者。法華經富樓那成佛以恒沙
千爲一國也 菩薩根者。或忻淨土而生
信根。或厭穢土而生信根。隨縁萬差生信
一也豈言釋能盡 直心是菩薩淨土者。直
心多種。又凡夫質直心。有二乘正見四諦直
心。有菩薩正觀中道直心。爲諸佛法界一
如直心。下諸行類然 指金爲食者
買得食。此喩指因爲果也 前後異名者。直
心不諂等前略後廣。十善道品等前因後果。
忍辱相等 正定衆生者。有三聚衆生。一
邪定聚二定聚。三不定聚。倶舍云。五無間
衆生名邪定聚。得聖道名正定聚。餘衆生名
不定聚。仁王經。十信菩薩不定聚。十住已去
正定聚。十信已前邪定聚也。此智鑒邪正決
定去取名正定也 迴向者。爲凡修善皆迴
向無上菩提。瓔珞有三種。一迴事向理。二
迴己功徳普施衆生。三迴因向果 八難或
聞佛名者。如虚空功徳等也。佛名經云。聞此
佛名禮一拜。一切罪障悉皆消滅等也。觀佛
三昧經海經。聞白毫相名滅三劫生死罪。餘
相如文 陀羅尼如寶樓閣等。涅槃經。聞常
住二字不墮惡趣。提婆達多品。常生佛前蓮
華化生等。可知 十善有二。一止。謂止十
惡爲十善。二行十善。爲施生布施禮敬實語
軟語和合語饒益語修不淨觀行慈悲住正見
也 隨其直心者。此竪明淨土行即十三位
列 直心對十住。發行對十行。深心對十迴向
意。調伏對初地。説行對二地。迴向對三地。方
便對四地。成就衆生對五地。佛土淨對六地。
説法淨對七地。智慧淨對八地。心淨對九地。
一切功徳淨對十地。前來一十七行淺深
皆然。謂惑漸漸盡智漸漸圓。心漸漸増。土
漸漸淨也。如此仁王。始從鐵輪十信。終至
四禪十地。謂惑漸盡而福漸勝悲漸増而化
漸寛。如下十地佛果衆徳皆淨。何獨佛土而
不淨歟 舍利弗作念者。前寶積因果二問
佛答已了。理圓行足。聽者理合證悟。而不
悟者有疑在懷也。故身子託衆疑以申念也
 事淨者。七寶池臺淨也。既能執淨爲淨。豈
能了穢非。故言昧也 螺髻見淨者。身子疑
佛答既了。亦合得悟。而不悟者衆懷疑念
也。世尊自云我此土淨意誰見。故梵王證
見也 淨土如四天等者。理亦合然。准仁王
經。地前三十心配四種輪王。是結業生身化
物。未有淨土化物。初地已去至十地配六欲
天王及四禪王。既七地已前願生。八地已去
應生。即是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教化衆生故
有淨土。既諸地王位階差不同。淨土亦合隨
位昇降有異也。准配可解 心有高下者。然
佛土應淨而淨。應穢穢而。則知眞土本非淨
穢。是名佛惠。而身子見淨定淨勝妙故高。見
定卑劣故下。是名執見。非佛惠也 得無
生法忍者。悟垢淨無性也。若穢定有性。不應
被變便亡。若淨定。不應待按方現淨。待按
方現淨明淨本無性。被變便亡明穢亦無定
性。故無生空故無滅。可謂見垢實則亡淨
相得無生法忍入不二法門。經雖不言非淨
非穢。而理自明矣。如法華壽量品。但即伽耶
之短壽明長。斯則長短不定。長短不定短
亡矣。經雖不明非長非短。而理亦自明。故
分別功徳品。諸菩薩亦證無生法忍。大品即
色明空。亦顯色空不異。理可見也。准此諸大
乘經雖同縁事跡不同。會理證眞一也。故不
二法門品。或生滅兩亡。或罪福一性。或心無
所得。或口默不言。此皆事迹不同。非會證異
也 知有爲法皆悉無常者。若依大乘悟。淨
穢皆是應現應物無自性。今小乘執實故
見事變即無常也。如阿難不了佛身應執實
病也 八十八使此是見道所斷煩惱也。謂
迷四諦起此諸惑也。迷苦起十使。貪瞋癡慢
疑身見邊見戒也。迷集諦起七使。除身邊二
見及戒取。迷滅諦起七使亦然。迷道諦起八
使。謂除身邊二見。是此欲界三十二。其上
二界無嗔。四諦各除嗔。即各有二十八也。三
界具言有八十八也。九十八者。謂前見道八
十八上更加斷十箇修道煩惱。故成九十八
也。言十者。謂貪嗔癡慢。欲界具此四。色界有
三。除嗔無色三然。故三界合論有十也
方便品。天台云。此品序淨名徳。是阿難本願
所未聞經。佛爲再説。故此品及室内六品佛
説經訖再説付囑。故結集時誦出也 長者
具十徳者。天台云。有二。一世間。如別。二出
世間淨名十徳果圓。如經。今且明聞經一
念及發心隨喜亦具十徳。一姓貴。此經諸佛
菩提皆從是生。即般若佛母種姓中生。二
位高。初發心時已超二乘法。一念隨喜超二
乘四果。三大富。金剛云。一念淨信勝施三千
寶。四威勢。下文天帝四王未信生信已信
作護等。五智深。大經云。學大乘者雖有
肉眼即名佛眼。六年耆。不於一佛二佛
善根。七行無失。大經云。聞常住二字不墮惡
趣。法華化生佛前。八禮儀備足。諸相非相
即見佛身威儀。九上人所歎。法華云。應以
天花散。生心如佛想等。十下人歸敬。法花
云。天諸童子而有給事 殖諸善本者。發
大乘心生在佛家也 無生忍者。仁王云。地
前三賢伏忍。初二三地信忍。四五六地順忍。
七八九地無生忍。十地佛果寂滅忍。今不言
寂滅忍者。天台云。以是佛忍故讓之。但云無
生忍也 心之所趣者。如泉出流必趣大海。
凡有心者皆趣佛果也。以無氷不水亦無迷
不悟故也 資財無量本也。攝諸貧人跡也。
此從本垂跡也 雖爲白衣亦也奉持行本
也。言律行者。實相眞戒性淨尸羅也。故羅云
章云。是即出家是即具足。謂發菩提心出生
死涅槃家受萬行一心具足戒也。梵行謂住
眞性法身悟非男非女無相梵行也 異道者。
九十六種著見論 世典者。安國處家之愛
論。以忠則愛主。孝則愛親。各親其故名愛
論也 治生者業也 四衢者。十字路也
政法。杜預曰。在君政。在臣爲事 刹帝利。
此云田主。倶舍論頌云。劫初如色天。後漸
増貪味。由情貯賊起。爲防雇守田。謂劫初人
身有光明。食諸地味貪心生。故地味不生。次
食林露。貪又不生。次食自然粳米。身光隱蔽。
貪貯既多。遂共分田。爲防諍亂遂雇有徳以
爲田主。此刹帝利王之始也。又從此始改姓
 瞿曇新云。喬答摩此云月種亦
云甘遮種
本行集云。彼
大茅草王無子。出家得五通仙。弟子以王仙
老以籠盛之懸於樹上。出行採藥。有獵師來
謂仙是鳥。遂便射之。血便墮地生兩甘庶。一
出童子。一出女。童復嗣王位。因改爲甘蔗
種。及日灸生故亦名日種。復從甘蔗改姓釋
迦。此名能也。五分律云。欝摩王有四子。神
武聰明。寵妃有子。頑薄醜陋。妃念。我子雖長
才不及𤘽。國祚所鍾必當四子。即作方便令
王殯遂四子。四子去已從者如雲。到雪山
於北近迦夷林築城營邑。衆人威。王聞三
歎。我子有能。因稱釋迦種也。又刹利婆羅門
毘舍首陀天竺四姓。刹利如上。婆羅門道
學爲業。毘舍者此云坐。謂坐估財貨也。首陀
者。謂田農官學者也 勝惠者。觀四聖諦無
漏惠也。梵天愛見心修禪。若無正惠不免輪
迴 護世者四天王也。東方提頭頼吒。此
國主。南方毘樓勒叉。此云増長主。西方毘樓
博。又此云雜語。亦云醜眼主。北方毘沙門。此
云多聞主 是身無常者。有二種無常。一事
無常。謂四時遷變顏貎衰老等。事物變移爲
無常也。二理無常。謂體有爲之法刹那刹那
性自遷易。豈待葉落白首相異然後爲無常
也。下苦觀亦然。若病發無色爲苦者。此事
苦也。若知五陰有漏有爲性本是苦爲理苦
也。第三空觀亦二。若灰身壞色爲空。此是
事。若行之五陰有爲性不堅實刹那無常
體歸空也。此是理也。又此是半字因縁無常
之空。又非滿字縁生之空也。觀此苦理名爲
苦等諦理之觀也 苦者。三苦也。苦苦。苦受
性。二壞苦。樂受性。三行苦。捨受性也。欲界
具三苦。色界具後二。無色唯行苦。又有八苦。
如常 十喩者。聚沫泡芭蕉浮雲電此上五
喩通小乘半字無常故空義也。炎幻夢影響
此五喩通大乘滿字無性空義也 無生如地
者 身四大者。皮肉筋骨爲地。血髓目涙爲
水。動轉喘息爲風。遍體煖氣爲火。又倶舍云。
爲性。濕爲水性。煖爲火性。動爲風性。又
執地大爲我。即衆生相。執火大爲我。即
相。火性炎上與我慢同相。執水大爲我。即
人相。人事隨時如水之隨器。亦同相也。執風
大爲我。即壽者相。風息不斷名爲壽命。故大
集云。出人息者名爲壽命。故金剛經。若心
取相即著我人衆生壽者。若一取我相。即四
大齊執也 無知如草木者。草木無知。託四
氣以生落。識心亦爾。假異境以憂悲。既託縁
以分別。即自性而無知 三十六物者。外相
十二。髮毛爪齒眰涙涎唾屎尿垢汚也。身器
十二。皮膚血肉筋骨髓方膏腦膜。中合十
二。肝膽膓胃脾腎心肺生藏熟藏赤白淡
 形之妙者。謂二乘人不知五陰皆空是佛
身。乃取三十二相爲佛身。有金鏘馬麥之患。
何得厭彼忻此也。將示大乘五陰本空。王宮
無生。雙林滅不滅。丈六即眞爲佛身也。
故云佛身者即法身也 超三界者。謂悟三
界如幻也 陰不攝者。陰入即空也 八極
者。八方也 措思措投也置也 六通者。一
神境通。謂或現大身小身也。二天耳。聞障外
聲。三天眼。見障外事。四他心。知他故。五宿
命。知宿命事故。六漏盡。諸煩惱盡故 三明
者。一宿命明。知宿命。二天眼明。三漏盡明。
謂一往知事爲通。深監因縁爲明。又倶舍
云。宿命明除過去愚。天眼除未來愚。漏盡
除三世愚。餘三不爾。故但名通不名明也
淨名關中釋批卷上


淨名經關中釋抄卷下

    沙門道□述
  弟子品
宣律師云。學在戒後故稱爲不解從戒□□
□□子菩薩外化不常佛側五戒暫來不常侍
奉故第□□□□□在聲聞非餘二也。天台
云。品來五意。一爲顯淨名□□□□□大弟
子稱述不堪則備顯淨名之徳。信仰生心。文
殊入□□□□法二令未入正位聲聞迴心
向大。若不堪之辭即捨小歸大。三成淨土之
行。若聞菩薩權實難思。即漸識諸佛眞應二
土。四爲已入正位聲聞成生蘇。教聲聞昔説
花嚴如聾。凡夫不變色。故於漸次二乘如乳。
次聞阿含得四果。如酪。令聞淨名□等智果
不眞。如生蘇。次聞般若許傳大乘未得授記。
故如熟蘇。後説法華涅槃同歸佛乘爲醍醐。
此五味教漸次並對二乘爲言。非菩薩也。爲
印定成經。昔所説者皆不對佛。今對佛陳述。
如來印可皆成經也。注云。懸心默通者。謂聖
心懸照前心。默然通見。何待言也。冥機潜應
者。冥然見機潜相應會故相造也 不於三
界者。身子入小乘八定及滅盡定。皆三界身
心得也。菩薩住實相定。即法身眞智證非三
界法也。如大論云。比丘離諸欲及惡不善法。
依未到地定得初禪。有覺有觀。喜樂一心。離
欲火故謂覺觀。復作是念。覺觀嬈動禪心。如
水中波。如睡中喚。如是種種呵覺觀。覺觀滅
内清淨。繋心一處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
二禪。復次觀喜多過。得喜□憂離喜行。捨念
智受身樂。入第三禪。復次行者觀樂之失如
喜。求心不動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禪。
復次觀色多過。觀身中空。外色亦爾。得無邊
空處。復次行者觀空無邊。故識縁則多縁多
散。故捨虚空縁但縁於識。名識處。復次是識
無邊識多即散。故呵識讃無所有處□觀。此
處四陰過患。無想如&T028816;有想如病。入非有想
非無想處無想定滅定及無想
天名相餘有相也
此無色皆四陰成
故滅受想等心入滅盡定也。故皆是三界身
心。今菩薩以中道正觀照三界五陰不生不
滅定此眞滅盡定也 神倶滅者。謂菩提不
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身即無色無別。心即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