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華經疏 (No. 2749_ ) in Vol. 85

[First] [Prev]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749 [cf. No. 262]
法華經疏

値遇者檦難値也。所以者何。諸薄徳人。過
無量劫。或見不見者。釋難値也。以此事故我
言如來難可得見者。結難値也
經曰。斯衆生等至而言滅度者。此得効也。斯
等聞語生難遭想者。內心啓悟也。心懷戀慕
渇仰於佛者。外仰至眞也。便種善根者。發心
修行也。爲有此効故。須不滅言滅也
經曰。又善男子至皆實不虛者。此宗益也。諸
佛如來法皆如是者。權行同也。爲度衆生皆
實不虛者。利物一也。若不權唱𣵀槃。豈能進
彼懈怠。彼既得進利益不虛
經曰。譬如良醫至善治衆病者。第二譬説兩
重。一明不死作住有餘譬。二明唱死作入無
餘譬。不死十重。一敎主譬。二根縁譬。三道隱
譬。四或生譬。五佛興譬。六機過譬。七説敎
譬。八令修譬。九利解譬。十鈍迷譬。此第一敎
主譬良善也醫意也。善解四病之原。妙通八
術之要。下針定差。投藥必愈故曰良醫。阿含
經説良醫有四徳。一知病。二知病因。三知治
方。四知差已不生。如來亦爾。一知苦。二知
苦因。三知苦滅。四知苦滅道故名良醫。凡夫
能治二界煩惱爲下醫。二乘能治三界煩惱
爲中醫。如來能治四界煩惱爲上醫。又外
道治病還發爲下醫。二乘治病或發不發爲
中醫。如來治病畢竟不發爲上醫。故曰良醫。
意無不決爲智。聽無不了爲聰。思無不通爲
達。智譬種智。聰譬六通。達譬三達方。以譬敎
藥。以譬理審敎知理故日明練方藥。隨授必
行故曰善治衆病
經曰。其人多諸至乃至百數者。第二根縁譬。
受化爲子。傳化爲息。舊解上根爲十。中根爲
二十。下根爲百數。勝人少劣人多故
經曰。以有事縁遠至他國者。第三道隱譬。他
方感興爲事縁。此土息化爲遠至
經曰。諸子於後至宛轉於地者。第四或生譬。
諸魔外道。爲他所立邪道爲藥。能害慧命爲
毒。諸子信受爲飮。藥發者見愛互興。悶絕者
癡纒絡無出於三界。輪迴於六道故曰宛轉
於地
經曰。是時其父還來歸家者。第五佛興譬。縁
盡所以前去。感熟所以還來。來何所歸還入
火宅故曰歸家
經曰。諸子飮毒至更賜壽命者。第六機過譬。
失心者行淺惑深忘於本見。不失心者行深
或淺。猶存舊解。位在暖前得暖則不受邪敎
故。遙見其父者未親給侍。皆大歡喜者意已
歸心。禮拜者身業崇重。問訊者口言稱嘆。稱
嘆之辭即是善安隱歸。安隱謂𣵀槃即是眞
實。善從眞實善道中來故曰安隱歸。我等愚
癡者悔受邪敎。誤服毒藥者悔行邪道。願見
救療者邪病須攻。更賜壽命者正道須得
經曰。父見子等至與子令服者。第七説敎譬。
見子苦惱者愍彼病機。依諸經方者導行古
法。求好藥草者簡僞取眞色。香美味者備答
三學。色以譬戒。香以譬定。味以譬慧。三學圓
滿故言具足。擣蒒和合者説有 時。説小爲
擣。説大爲蒒。説一爲合。又示轉爲擣。勸轉
爲蒒證轉爲合。又令下種爲擣。令修行爲蒒。
令解脱爲合。以此授機故曰與子令服
經曰。而作是言至無復衆患者。第八令修譬。
此大良藥色香美味者稱美正敎。汝等可服
者勸令修行。速除苦惱者必得解脱。除苦苦
惱即於嗔解脱。除壞苦惱即於貪解脱。除行
苦惱即於癡解脱。於嗔解脱是解脱欲界。於
貪解脱是解脱色界。於癡解脱是解脱無色
界故曰無復衆患
經曰。其諸子中至病盡除愈者。第九利解譬。
不失心者條前利根。見此良藥者明受正法。
即便服之者如説修行。病盡得愈者漏盡解

經曰。餘失心者至而謂不美者。第十鈍迷譬。
餘失心者者條前鈍根。見其父來者明得値
佛。雖亦歡喜者明有信心。求索治病者厭苦
求樂與藥。不服者彰其懈怠。失本心故者見
深慢重。於此良藥謂爲不美者不得法味
經曰。父作是念至心皆顚倒者。次第二唱死
作入無餘譬。文亦十重。一愍病。二興嗟。三
變術。四吿期。五付囑。六敦勵。七現滅。八解
生。九復眞。十除妄。此第一愍病也。邪敎居心
四倒競發封常既重。怠慢更深故曰心皆顚

經曰。雖見我喜至而不肯服者。第二興嗟也。
雖有信法之心。而無詣理之行故曰而不肯

經曰。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藥者。第三變術
也。更須權稱滅度令其心生渴仰故。曰令服
此藥
經曰。即作是言至死時已至者。第四吿期也。
如經説吾年八十形如故車。當般𣵀槃故曰
死時已至
經曰。是好良藥今留在此者。第五付囑也。三
藏法寶尙傳不滅。汝須記憶故曰今留在此
經曰。汝可取服勿憂不差者。第六敦勵也。四
倒雖重行之即除。故曰勿憂不差
經曰。作是敎已至汝父已死者。第七現滅也。
作是敎已者。付囑已周。復至他國者。身歸寂
滅。遣使還吿者。碎身布骨。汝父已死者。隱智
轁光
經曰。是時諸子至毒病皆愈者。第八解生也。
聞父背喪心大憂惱者。承凶權慟父在慈愍。
能見救護者。追仰深恩。今者捨我遠喪他國
者。慈尊永住。自惟孤露無所恃怙者。飄零何
託。常懷悲感心遂醒悟者。憶前付囑。乃知此
藥色味香美者。審敎中機。即取服之毒病皆
愈者道修病破
經曰。其父聞子至咸使見之者。第九復眞也。
權効既彰。眞身須現。欲救變易歸令見之
經曰。諸善男子至不也世尊者。第十除妄也。
不滅唱滅於言似虛。無益得益於心即實故。
無虛妄之罪也
經曰。佛言我亦至阿僧祇劫者。次第三合説
三重。一合不死譬。二合唱死譬。三合無妄
譬。此合不死也
經曰。爲衆生故至言當滅度者。此合唱死也
經曰。亦無有能至虛妄過者。此合無妄也。次
偈頌二十五偈半兩重。初十九偈半頌菩提
無上。後六偈頌𣵀槃無上。菩提兩重。初十一
偈半頌前唱久成。後八偈頌後稱不滅。久成
轉勢四節。頌之初一偈標久成。次一偈頌久
説。次八偈半拂久疑。後一偈示久所。拂久疑
八偈半四重。初三偈拂自處滅。次兩偈半拂
自處生。次一偈半拂他處生。後一偈半拂他
處滅。初三偈拂自處滅。約平等意説他滅爲
已滅。拂此滅有三意。初偈明滅非實滅破中
間不説疑。次偈明不滅能滅破中間不見疑。
後偈明不滅須滅破中間何益疑。初偈破中
間不説疑者。疑曰。若釋迦久成而常説者何
得。於其中間入於𣵀槃耶。偈答明𣵀槃者。方
便示之耳。上半明以權示滅。下半明以實破
之。既滅非實滅。我所以常説。次偈破中間
不見疑者。疑曰。若言常説不滅。何故中間不
見耶。偈答明不見者。神力隱之耳。上半明我
能用神。下半明彼不能見。我既能滅。彼所以
不見。後偈破中間何益疑者。疑曰。若能令他
不見中間有何利益耶。偈答明令他慕之耳。
上半令崇舍利。下半令慕眞身。爲有此益。我
所以須滅。次兩偈半拂自處生者。疑曰。一時
一處無有二佛。若釋迦久成不滅。何得中間
復有燃燃出世耶。今約平等意説他生爲自
生拂。此生有四意。初一偈明有生機。次半
偈即呈生相。次半偈拂生非實。後半偈顯生
是權。生機一偈。上半明內心柔軟。下半明外
求見佛。生相半偈。挺出靈山令彼得見此爲
生耳。拂生半偈。若前有滅可今有生。前既不
滅故今不生。顯權半偈。前現𣵀槃爲滅。此滅
既爲非實。今現不滅爲生。此生理即是權。次
一偈半拂他處生。明彼處感成則彼生而此
滅。後一偈半拂他處滅。明此處感成則彼滅
而此生。次一偈第四示久所可見。次八偈頌
後稱不滅兩重。初五偈明土不滅。後三偈明
身不滅。明土四重。初一偈明土體不滅。次一
偈明土相不滅。次一偈明土嚴不滅。後兩偈
明土障不滅。土體一偈上半明衆生見滅。下
半明土體常存。土障兩偈。初偈明不滅見滅。
後偈明應聞不聞。次三偈明身不滅三重。初
一偈爲縁現身。次一偈爲縁説法。後一偈示
縁壽量。偈內上半示慧命無盡。下半示身命
無盡。次六偈頌𣵀槃無上明唱滅非虛三重。
初一偈勸信非虛。次一偈譬説非虛。後四偈
合説非虛。合説四意。初一偈合前唱限次一
偈合前指病。次一偈合前説難。後一偈合前
宗益。合説難云行道不行道者。即有功徳人
無功徳人。隨應所可度爲説種種法者。爲有
功徳人説佛不滅。爲無功徳人説佛滅度。難
可値遇。宗益偈云。以何令衆生速成就佛法
者。即以不滅唱滅法令不行者得行
  分別功徳品第十七
前來十四品廣顯經宗。自下四品廣明經用。
故論曰勝妙力無上餘殘修多羅示現。案餘
殘二義。一上殘如前解。二下殘即自下四品。
初三品明生福勝妙力。常不輕品明進道勝
妙力。生福即約多以顯力。進道即約速以顯
力。生福有五門示現故。論曰法力有五門。一
者證二者信三者供養四者聞五者讀誦持
説。四種門彌勒品示現。一法門常精進品示
現。案言彌勒品。即攝分別功徳品及隨喜品。
言常精進品。即法師功徳品也。初三門分別
功徳品示現。第四門隨喜功徳品示現。第五
門法師功徳品示現。分別功徳品明聞經得
多福。隨喜功徳品明隨喜得多福。法師功徳
品明修行得多福。聞經得多福是生解益。隨
喜得多福是方便益。修行得多福是起行益。
今隨品別即以爲三。初言分別功徳者。分別
聞經得功徳故以爲名。品內三序三頌即爲
三節。第一節明親聞功徳。第二節明傳聞功
徳。第三節明修行功徳。初節序説兩重。一
總述二別述
經曰。爾時大會至得大饒益者。此總述也。壽
命劫數長遠者。法身之壽無始無終。即無長
無短。報身之壽即有始無終。有長無短。應
身之壽則有始有終。有長有短。今明報身之
壽。雖復有始而無有終故。曰劫數長遠。然當
受之壽巧曆所不知故言長。已受之壽心計
莫測故言遠。時會聞此深生信仰故得大饒

經曰。於時世尊至得無生法忍者。次別述也。
經文有十三章。功徳論主總爲三門。一證二
信三供養。依論即爲三別。初十一章明因聞
得證。第十二章明因聞生信。第十三章明因
聞供養。證是得果。信是發心。供是報徳。初
章兩重。初六章即現聞現證。後五章即現聞
當證。現證即深行入法。當證即淺行受道。現
證從淺至深。次第六階。當證從&T049271;至促。次第
五階。合十一章。初六者。一無生二聞持三樂
説四捉持五不退六淸淨。無生入見道。聞樂
捉三入修道。不退淸淨入無功用道。無生忍
者。若仁王五忍。地前爲伏。初三地爲信。四
五六爲順。七八九地爲無生。第十地爲寂滅。
信者證信無生。順者隨順七地無相無生七
地功用無相。八地九地無功用無相。此明初
地始證法空無生解行終心聞説進入初地無
生。聞持者。攝論云。三地菩薩得不退定大法
光明聞持陀羅尼以爲依止。案三地證見法
界勝流始得聞持。樂説者。若約師位在第九。
隨分在五六地。捉持者。七地證見法界無差
別功徳功用心住無相無間故得義。持八地
證見法界不增滅無功用心恒住無相有相有
功用不能退轉。爲他説此九地轉不退爲勝。
從初爲名淸淨者。第十地因位究竟名淸淨。
爲他説此名淸淨。攝論云。初地名得淸淨。至
第十地究竟淸淨。次現聞當證謂證初無生
經曰。佛説是諸菩薩至供養大會者。自下第
三因聞供養兩重。一諸天供養。二菩薩供養。
諸天即祥瑞下羅。菩薩即神幡上列。諸天在
上故向下呈祥。菩薩地居故浮空表瑞。初章
天瑞有六。一雨花。二雨香。三鳴鼓。四雨衣。
五垂瓔。六燒香。雨花香是見受用。鳴鼓是聞
受用。垂瓔是觸受用
經曰。一一佛上至至于梵天者。次菩薩供養。
一財二法。此財供養
經曰。是諸菩薩至讃歎諸佛者。此法供養。次
頌説十九偈七重。初一偈頌聞法。次一偈頌
總益。次七偈頌得證。次一偈頌得信。次一偈
頌量福。次六偈頌供養。後兩偈總結歎。七偈
頌得證兩重。初三偈頌現聞現證。後四偈頌
現聞當證。現證三重。初偈頌四證。次偈頌不
退。後偈頌淸淨當證得信。量福並可解。六
偈頌供養兩重。初四偈頌諸天供養。後兩偈
頌菩薩供養。諸天五重。初一偈頌雨華次一
偈頌雨香。次半偈頌鳴鼓。次半偈頌雨衣。後
一頌偈燒香頌。菩薩兩重。初一偈半頌財供
養。後半偈頌法供養
經曰。爾時佛吿至無有限量者。次第二節明
傳聞功徳。由入道之徒通依五人而受法。一
佛二弟子三諸天四變化五神仙。今依後四
人故是傳聞也。序説三重。一即信明功徳。二
對行明功徳。三望果明功徳。即信五意。一
信人即其有衆生。二信境即聞佛壽命。三信
時即乃至一念。四信體即是信解。五信益即
所得無限。此五中三劣而二勝。人劣時劣體
劣。由境勝故得福多也
經曰。若有善男子至所不能知者。此對行明
功徳也。亦五意。一行人即善男善女。行境
即阿耨菩提。三行時即那由他劫。四行體即
五波羅蜜。五行果即得福無邊。此五中三勝
而二劣。人勝時勝境勝。但由體劣故得福少
也。但明五度者。信解之心即般若也。次頌説
十九偈半四重。初十一偈擧行體。次三偈量
信力。次四偈發信願。後一偈半奬信人。行體
六重。初一偈頌慧行。次三偈頌檀行。次一
偈頌戒行。次兩偈頌忍行。次一偈頌進行。後
三偈頌定行。檀行三偈。初一偈頌檀境。次
一偈頌檀具。後一偈頌檀心。忍行兩偈。初一
偈忍重惡。後一偈忍輕惡頌。定行三偈。初一
偈離定障。次一偈出定體。後一偈起定願。次
三偈量信力三重。初一偈牒行體。次一偈量
信力。後一偈結信成。次四偈頌信願四重。一
偈歎信壽。一偈歎得壽。一偈歎比壽。一偈歎
説壽
經曰。又阿逸多至天上之慧者。次第三明修
行功徳。前明信而無行。今明行必有信。有信
無行得益則少。有信有行得益則多。從少至
多開化漸也。序説兩重。一分別現在修行功
徳。二分別未來修行功徳。現在三重。一行因
即聞信功徳。二行體即弘法功徳。三行果即
見佛功徳。初即聞惠。次即思惠。後即修惠。
此即行因也
經曰。何況廣聞至一切種智者。此明行體也
經曰。阿逸多至圍繞説法者。次明行果三重。
一見常身。二見常土。三顯見力。此見常身也
經曰。又見此娑婆至咸處其中者。此見常土

經曰。若有能如是至深信解相者。此顯見力

經曰。又復如來至深信解者。自下第二分別
未來修行功徳。約三行分別。即爲三重。一單
修弘法行。二兼修六度行。三兼修供養佛僧
行。修一行者得福少。修二行者得福多。修三
行者得福極。此即初中後次第也。弘法行中
八重。一本因。二出體。三顯力。四勸省。五釋
意。六示相。七兼成。八結定。此即本因
經曰。何況讀誦受持者。此出體
經曰。斯人則爲頂戴如來者。此顯力
經曰。阿逸多至供養衆僧者。此勸省
經曰。所以者何至供養衆僧者。此釋意
經曰。則爲以佛至供養是已者。此示相亦已
供養佛
經曰。阿逸多至其數無量者。此兼成亦已供
養僧
經曰。以此現前至供養衆僧者。此結定
經曰。況復有人至一心智惠者。次第二明兼
修六度行三重。一明行漸多。二明福漸積。三
明力漸速。此明行漸多也
經曰。其徳最勝至亦復如是無量無邊者。此
明福漸積
經曰。疾至一切種智者。此明力漸速也
經曰。若人讀誦至若敎人書者。次第三兼修
供養行亦三重。一明行漸多。二明福漸積。三
明力漸速。初章復三。一修弘法行。二修供養
行。三修六度行。此修弘法行也
經曰。復能起塔至菩薩功徳者。此修供養行

經曰。又爲他人至善答問難者。次修六度行。
解説此經者是法檀行。復能淸淨持戒與柔
和者而共止者。是持戒行。忍辱無瞋志念堅
固者。是忍辱行。常貴坐禪得諸深定者。是禪
定行。淸進勇猛攝諸善法者。是淸進行利根
智惠善答問難者。是智惠行
經曰。阿逸多至諸善功徳者。此明福漸積
經曰。當知是人至坐道樹下者。次明力漸速
兩重。一令身尊。二令處貴。此令身尊由成佛

經曰。阿逸多至如佛之塔者。此令處貴也。次
頌説十九偈半轉勢頌未來功徳三重。初四
偈半頌兼修供養舍利行。次四偈頌兼修供
養衆僧行。次十一偈頌兼修六波羅蜜行。初
二章可解。後章三重。初三偈明修法。次三偈
明修度。後五偈明修力。修力三重。初一偈半
明得天敬。次一偈明速成道。後兩偈半令處

  隨喜功徳品第十八
此品第二明方便益。隨以順從爲義。喜以慶
悅爲名。所謂聞法順從心生慶悅故名隨喜。
隨喜有兩。一自聞生喜。二勸聞生喜。自聞生
喜即受他法施。勸聞生喜。即以法施他。受他
法施。明生自聞慧。以法施他。令他生聞慧。生
自聞慧。即自利行。生他聞惠。即利他行。如是
因聞隨喜生聞惠。因聞惠生思惠。因思慧生
修惠。因修惠生證智。聞即熏。思即覺。修即
寂。證即通。此四即以隨喜爲本故。名隨喜品。
品內兩序兩頌即爲四重。一序問。二頌問。三
序答。四頌答。前二可解
經曰。爾時佛吿至隨喜已者。次序答分別五
人功徳即爲五重。一隨喜人。二往聽人。三分
坐人。四勸聽人。五修行人。前後二人明因不
明果。中間三人明果不明因。隱顯互論耳。初
明隨喜有五十人。即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
十地爲五十。此中從勝向劣而爲次第故。以
法雲地爲最初人。信心爲最後人。初隨喜爲
最勝。後隨喜爲最劣。是故數至五十不多不
少。文有六重。一立初二總轉三條後四對田
五起行六量福。立初兩重。一喜聞二喜化。此
明喜聞三意。一喜時即如來滅後。二喜人即
道俗四衆。三喜事即聞經隨喜
經曰。從法會出至隨力演説者。此喜化三意。
一化處即僧坊等。二化境即父母等。三化事
即隨力演説
經曰。是諸人等至第五十者。第二總轉也
經曰。阿逸多至汝當善聽者。第三條後也
經曰。若四百萬億至衆生數者。第四對田也
三意。一器多即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二生
多即五類衆生。三結多即如是等在衆生數
也。五類者。一道類。二生類。三界類。四體類。
五相類。道類則六趣。如序品解。生類即四
生。謂卵胎濕化生者新諸根起也。依&T021400;而生
曰卵。含藏而出曰胎。假潤而興曰濕。欻然而
現曰化。卵生者孔雀鸚鵡等。胎生者象馬駝
驢等。濕生者蚊蚋精蛉等。化生者地獄諸天
等。於五道中人畜具四生。地獄諸天但化生。
鬼神二種化生胎生。人卵生者。如世羅優波
世羅二比丘。從鶴卵中生。鶴鳥於山中生二
卵卵出兩童子。人奪養之爲立名字。一名大
山。二名小山。後出家得羅漢。世羅言山。優
波世羅言小山。又如彌伽羅母毘舍佉夫人。
一時生三十二卵。卵出三十二子。値佛出家
並得初果。又如般遮羅王生五百子。並是卵
生。王及王子。後時並悟縁覺果。人胎生者如
今世人也。人濕生者。如頂生王遮婁王優波
遮婁王。劫初時布薩王頂生一胞。胞破生頂
生王。頂生王膝上生一胞。胞破生遮婁王。遮
婁王&T075120;上生一胞。胞破生優波遮婁王。此三
即是祖父孫並登轉輪王位。又如耆婆母。從
菴羅樹生。亦是濕生也。人化生者。如劫初時
人。一切化生。畜生四生者前三可見。唯龍
及金翅鳥有化生不盡皆。然地獄諸天幷中
陰。此三處唯化生。鬼神多化生。而亦有胎生
者。如女餓鬼。白目連云。我夜生五子。晝時亦
生五。生已皆食盡。如此我無飽。問。何生最
勝。答。化生。問。若爾云何最後生菩薩。已得
生自在唯受胎生。答。見大利益故。大利益者。
由親屬相關。今無量釋迦種得入正法故。此
人是轉輪種。但由此名生他恭敬尊重。背邪
歸正故。人道得此勝利。起受化者。正勤心
故。除世間疑。此衆生是何幻或爲天爲鬼故。
除外道謗。一百劫盡。幻人世噉食世間故。餘
師説爲安立舍利。令他供養得生天解脱。何
以故。化生衆生無外種子。若死身不得住故。
若人信佛有成願通慧此救不然。因論起論。
若化生衆生屍骸不可得。經中云何説化生
迦婁羅取化生龍爲食。答不解故無失。復有
食乃至未死。若死無復飽。此謂生類也。界類
者即有形無形也。界有三。欲界二色界三無
色界。俱舍云。界以持爲義。或性爲義。案持
是攝義。性是因義。各攝自相同類相生故名
爲界。若法爲欲欲所縛故名欲界。爲色欲所
縛故名色界。爲無色欲所縛故名無色界。三
處欲體是欲亦是界。三處欲外法是界而非
欲。而名欲界色界無色界者。一與三處欲相
應故。二能持三處欲故。故俱舍明是界與欲
欲相應故名欲界。復次此界是欲界家界能
持欲故。餘二亦爾。問。若三界通有欲則通是
欲界。云何立三界。答。欲界具有四欲。一色
欲。二心欲。三食欲。四婬欲。色界有二欲。色
欲心欲。無色界有一欲。謂心欲。欲界欲滿而
色微。色界色滿而欲微無色界色斷而欲微。
欲界欲滿故名欲界。色微故不名色界。有色
故非無色界。色界色滿故名色界。欲微故不
名欲界。有欲故非無欲界。如是建立三界。欲
界以二十處爲體。色界或十六處。或十七處
爲體。無色界四處爲體。於中若衆生若器世。
若善若染汚若無記若中陰。悉爲三界體。由
三界貪使所使故。由能持三界欲故。故俱舍
明有諸界出五道。若善染汚器世界中陰爲
性。是界非道。五道者是無覆無記衆生非中
陰故。然此三界。欲界其必有色。色界其必無
欲。無色一界無色無欲。言有形攝下二界衆
生。言無形攝上一界衆生也。體類者即有想
無想非有想非無想也。一切衆生以想爲性。
一有想。謂有心而麁。二無想。謂無心而寂。
三非有想非無想。謂雖有心非麁非寂非麁
故異乎有想。非寂故異乎無想。故曰非有想
非無想也。言有想即攝七有想定及欲界衆
生也。言無想即攝二無想定及無想天衆生
也。言非有想非無想即攝非想非非想衆生
也。眞諦又解分別衆生有凡有聖。凡夫二種。
謂未成已成。未成者未成想位。謂從託胎以
去乃至愛位但名得界。未能得想。由未能具
足分別是非及安立來世生因故。但名無想。
已成者已成想位。謂從取至有得名有想。已
能分別是非及能安立來世生因故。故名有
想聖人。但有第三句。謂非想非非想非想者。
離三界想陰故。非非想者離三界所餘陰故。
唯是三無流根説名爲覺。小乘從初果至羅
漢。大乘從初地至金剛。皆名非想非非想。五
方便及四十心並名相。似非想非非想。佛果
非是菩薩所化故不論之。相類者。即無足二
足四足多足可解。十地論云。六趣者苦樂差
別。四生者依止差別。依止業故。有形無形
者。色無色差別。有想無想者。麁細差別。有足
無足者。形相差別。如是等在衆生數者總結

經曰。有人求福至滿八十年已者。此第五起
行也兩重。一起財施行。二起法施行。財施三
意。一隨求施。二勝物施。三長時施。隨其所
欲皆給與之者。是隨求施。七珍象馬等是勝
物施。與七寶者生藏攝利益喜。與象馬車乘
者生代歩利益喜。與宮殿樓閣等生受用利
益喜。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滿八十年者。是長
時施。佛在時上壽百二十。中壽百歲。下壽八
十。欲顯命難保故。以下壽爲其量
經曰。而作是念至而訓導之者。次起法施行
三重。一謀化。二正化。三受化謀化也。五欲
之具雖充百年之期已及。既與現世之樂。須
拔當來之苦故。曰當以佛法而訓導之
經曰。即集此衆生示敎利喜者。此正化也。示
敎利喜如上解
經曰。一時皆得至具八解脱者。此受化也。受
化之徒並具四沙門果及八解脱
經曰。於意云何至寧爲多不者。第六量福也。
四重。一問多。二答多。三比多。四況多。此問
多也。二施既弘兩福理積所生功徳可爲多

經曰。彌勒白佛至阿羅漢果者。此答多也。直
施一人之財福已難測。況施多人之法福豈
可量
經曰。佛吿彌勒至所不能知者。此比多也。財
施但令得世間樂離貧窮苦法施。但令得二
乘樂離分段苦。隨喜能令得大乘樂離變易
苦。欲量其勝算如難知
經曰。阿逸多至不可爲比者。此況多也。最後
人喜最劣。其福既已過前。最初之喜最勝。其
福理難爲比
經曰。又阿逸多至及乘天宮者。次明第二往
聽人。此中取行詣聽法所故。以乘天宮等爲
其報。若以聽法根亦無邊。然往人三品。下品
得乘象馬。中品得乘寶輿。上品得乘天宮
經曰。若復有人至所坐之處者。次明第三分
坐人。亦由三心分坐故得三王坐處。下品得
輪王坐處。中品得帝釋坐處。上品得梵王坐
處也
經曰。阿逸多至利根智惠者。次明第四勸聽
人。以勸聽義邊得四種勝根。一得勝智。二無
惡相。三有善相。四値善縁。此得勝智也與陀
羅尼菩薩同生一處者。此是得智縁。前由勸
人聽法故。爲他得智縁。今與菩薩同生故爲
自得智縁。利根智惠者。此是得智體外聞必
受爲利根。內思必解爲智惠
經曰。百千萬世終不瘖瘂者。次明無惡相也。
無八種惡相。一無聲惡。二無氣惡。三無舌惡。
四無口惡。五無齒惡。六無脣惡。七無鼻惡。八
無面惡。此無聲惡聲惡有二。言不出爲瘖。聲
不轉爲瘂。由高聲勸人聽故無此二惡
經曰。口氣不臭者。此無氣惡氣惡有一。即是
口臭。實語爲香語。虛語爲臭語。由香語勸人
聽故無此臭惡
經曰。舌無病口亦無病者。此二是無惡舌惡
口。口中三等爲舌。人之面門爲口。舌病則噤
口病爽。由耎語勸人聽故無舌噤惡。由正語
勸人聽故無口爽惡
經曰。齒不垢黑至不差不曲者。此無齒惡齒
惡有六。薄黧爲黑。微赤爲黄。本闕爲疎。中傷
爲缺。差者不正之貌。曲者如鉤之像。由齒發
聲勸人聽故。總得無此六惡
經曰。脣不下垂至無諸可惡者。此無脣惡脣
惡有九。下垂者遼怊而不掩。褰縮者編淺
而露斷。麁澁者加之以皮脧。瘡緊者增之以
肉坼。缺壞者體段不足。咼斜者相貌不圓。厚
者表裏過肥。大者東西越度。黧黑者自無丹
色。可惡者人不喜看。由脣發聲勸人聽故。總
得無此九惡
經曰。鼻不&T038450;&T038211;亦不曲戾者。此無鼻惡鼻惡
有二。&T038450;&T038211;者高下不平。曲戾者東西不正。由
鼻發聲勸人聽故。無此二惡
經曰。面色不黑至不可喜相者。此無面惡面
惡有四。面黑者色乏紅顏。狹長者形虧滿月。
&T032876;者邊高中下。曲者額亞頤鉤。由含喜正面
勸人聽故。無此四惡
經曰。脣舌牙齒至人相具足者。此明有善相。
翻前惡即是好
經曰。世世所生至信受敎誨者。此明値善縁。
見佛者是見受用。聞法者是聞受用。信受者
是念受用。敎誨者顯觸受用。値此善縁得出
世四種受用也。此如序品中解
經曰。阿逸多至如説修行者。此明第五修行
人可解。次偈頌十八偈頌。五人即五重。此中
轉勢從劣至勝次第頌之。初九偈隨喜人。次
五偈頌勸聽人。次兩偈頌往聽人。次一偈頌
分坐人。後一偈頌修行人。隨喜四重。初一偈
頌立初。次一偈頌條後。次五偈頌起行。後兩
偈頌對量起行兩重。初一偈頌財施。後四偈
頌法施。法施三重初一偈半頌謀化。次一偈
半頌正化。後一偈頌受化。對量兩重。初一
偈初一偈頌比多。後一偈頌況多。次五偈頌
勸聽人三重。初一偈頌能勸。次一偈頌受勸。
後三偈頌勸果可解。次兩偈頌往聽人。初一
偈頌往聽。後一偈頌往報頌。分坐修行二人
可解
  法師功徳品第十九
此品第三分別法師五行得六根功徳故以爲
名。此法師在三賢位。十信一向弟子故。十地
已捨分段故。品內兩重。一略標二廣釋
經曰。爾時佛吿至皆令淸淨者。略標也。四意。
一扣吿。二指因。三示果。四顯勝。佛吿常精
進者。扣吿也。欲因名以表義。非常精進者。不
能行故。吿常精進也
經曰。受持法華經至若書寫者。指因也。受持
是總相。讀誦説寫是別相。受是信力。持是念
力。讀誦書寫是精進力。解説是惠力定力。一
心通在其間。總別五業即爲五因也
經曰。是人得八百眼功徳至千二百意功徳
者。亦果也。正法華及莊嚴論。六根各具千二
百功徳。合有七千二百功徳。今經六根二例
三根各八百三根。各千二百。舊解一云。十善
爲本。一善以九善莊嚴。十善成百善。自行百
敎他百歎百法歎行百者。合有四百善。此四
百有三品。成千二百。三根持經勝具三品故
有千二百。三根持經劣但有中下品故唯得
八百。二云。六根各具百福。一一福以十善莊
嚴成一千。一根一千六根即六千。但三根弘
經勝故增二百。三根弘經劣故減二百
經曰。以是功徳莊嚴六根淸淨者。顯勝也。論
云。此得六根淸淨者。謂凡夫人以經力得勝
根用。未入初地菩薩。應知。又六根淸淨者。
於一根中悉能具足見色聞聲知香味觸法
等。諸根互用應知
經曰。是善男子至淸淨肉眼者。次廣釋。釋六
根即六重。六根各有序頌合十二章。經序眼
根六意。一體類勝。二照境寛。三縁悉。四過
地度。五窮生類。六委事緒。此明體類勝眼體
有五。肉天惠法佛。如方便品解。眼類有兩。
一果根類。謂宿業所生。二長養類。謂現縁所
發。今言父母所生者。明是果根也。淸淨肉眼
者。明是淨根體也。以是地前菩薩分段根故
經曰。見於三千世界者。照境寛也。明此眼力
用。與縁覺修得天眼及佛根。得天眼見境相
似。眞諦引隨實論云。聲聞根得天眼見小千
世界色。修得天眼見中千世界色。縁覺根天
眼見中千世界色。修得天眼見大千世界色。
佛眼得天眼見大千世界色。修得天眼見無
邊世界色。此與雜心同。彼云。聲聞不方便見
小千世界。方便見二千世界。縁覺不方便見
二千世界。方便見三千世界佛不方便見三
千世界。方便見無量無邊億百千三千世界。
案不方便者是用根得天眼。方便者是用修
得天眼。眞諦明此言報得天眼者。並是欲界
業所感。然勝天中根得天眼。三乘無學漏若
不盡應用此業。欲界天中受根。由不受後有
故。先所有勝業。悉於無學身中受勝天眼。在
肉眼中隨覺觀所弘。若欲見近色則發肉眼
識。若欲見遠名則發天眼識。今明持經力故。
肉眼亦見三千明力大也。不見三千外者。智
度論云。三千外有風輪。與眼相違故不能見

經曰。內外所有山林河海者。見縁悉也。前雖
見寛其間或有見大不見小。如遠見大山不
覩細物。或見遠不見近。如遠覩日輪不見眼
𥇒。今明大小遠近一切悉見。一四天下有八
大山。有八大海。如是三千世界有百億八十
山百億八大海。有千中鐵圍有一大鐵圍。其
中小山小海諸林諸河不可勝數。如是悉見
經曰。下至阿鼻上至有頂者。過地度也。地度
法上得見下下不見上。今此眼力亦能見上
至有色之頂故。過地度也
經曰。亦見其中一切衆生者。窮生類也。如上
五類衆生悉皆見之故。言一切也
經曰。及業因縁果根生處悉見悉知者。委事
緒也。四意。一知業體。二知業因。三知業縁。
四知業果。業者業體。謂身口意。身業眼根境。
口業耳根境。意業意根境。知身業者自用。知
口意者互用。因者業因也。惡業以三惡根爲
因。善業以三善根爲因。並是意根境。眼根知
者互用。縁者業縁。一人縁惡業。以惡友爲
縁。善業以善友爲縁。二物縁惡業。以刀仗等
爲縁。善業以香花等爲縁。此是眼根自境果
根生處者。是業果也。知果略有六門。一知好
惡。二知交&T049271;。三知多少。四知生熟。五知受
處。六知受心。一知好惡者。十住論云。知根
者知諸業各各有根。善業或善處生或得𣵀
槃惡業惡處生。二知交&T049271;者。謂知三時根。得
現根爲交。得生後爲&T049271;。三知多少者感一世
爲少。感二世三世爲多。如是過去業得七根。
三單感三複感一總感現在業得三報。二單
感一總感未來業得一根。一單感合三世業
感 一根故。十住論説。佛知衆生過去業根。
或業過去根在過去。或業過去根在現在。或
業過去根在未來。或業過去根在過去未來。
或業過去根在過去現在。或業過去根在未
來現在。或業過去根在過去未來現在。或業
現在根在現在。或業現在根在未來。或業現
在根在現在未來。或業未來根在未來。有如
是分別。四知生熟者。智度論云。二種業必受
根不必受根。必受者不可離或待時待處待
人受根。如人應共輪王受福。待輪王出時。是
待時人即輪王處即輪王出處。五知受處者。
智度論云。欲界受三受業根處。色界受二受
業根處。無色界受一受業根處。六知受心者。
智度論云。善心中受善不善無記根不善心
無記心亦如是。如是六事一一知是名知業
果。問。爲即肉眼知未來耶。爲有別智知未來
耶。若即肉眼知者。肉眼見現在色不應知未
來。若有別智知者。云云何説父母所生肉眼
知耶。答。因肉眼起別智知故説肉眼知。肉
眼見人死時生時色。意識知未來。如天眼知
未來。此亦爾故。俱舍云。天眼天耳以色聲爲
境。若爾死生通惠。云何知彼衆生與身口意
邪行相應誹謗聖人。由此捨命。必受無行惡
道墮負黑闇處生。廣説如經。答由天眼不得
知有別智。是天眼通惠伴類聖人相續中生
能知如此。解脱道論亦云。天眼生四智。未來
分智。自作業智。如行業智。果報業智。以未來
分智。於未來色當起知之。以自作業智見他。
以此業當往彼趣知之。以如行業智。見此人
生趣。以此業在先生此知之。以業果報智。至
此明至此煩惱至此方便。此業應熟。此業不
應受。此業應多受。此業應少受知之。案今由
經力肉眼起。智亦復如是。故云肉眼知。非即
肉眼知也。次偈頌六偈三重。初一偈頌眼因。
次一偈頌眼體。後三偈頌眼用。用中云彌樓
山者。此云高山。亦日光山。須彌山者。此云
妙高山
經曰。復次常精進至得千二百耳功徳者。次
明耳根功徳。序説四重。一指定因果。二總境
寬狹。三委知巨細。四結其力能。此指定因果

經曰。以是淸淨耳至言語音聲者。此總境寬

經曰。象聲馬聲至佛聲者。此委知巨細也
經曰。以要言之至不壞耳根者。此結其力能
也。凡人六根取塵過度。及塵過强其根則壞。
今由經力雖過雖强亦不能壞。次頌十八偈
四重。初一偈總境寬狹。次九偈半能知事類。
次四偈半善聽法音。後三偈美其力用。事類
六重。初兩偈聞人中事類聲。次一偈聞天中
事類聲。次兩偈聞山中事類聲。次兩偈聞海
中事類聲。次一偈聞亂鳥事類聲。後一偈半
聞淨天事類聲。次四偈半聞法音三重。初一
偈半聞聲聞説法聲。次一偈半聞菩薩説法
聲。後一偈半聞如來説法聲。次三偈美其力
用。初兩偈美能。後一偈美位
經曰。復次常精至八百鼻功徳者。次明鼻根。
序説四重一指定因果。二總境寬狹。三委知
巨細。四結其力能。此指定因果也
經曰。以是淸淨鼻根至種種諸香者。總境寬
狹也
經曰。須曼那華至悉能分別者。次委知巨細
也。四重。一聞地居身外香。二聞地居身內
香。三聞天居身外香。四聞天居身內香。此聞
地居身外香也。須曼那者此云好意。闍提者
此云生亦曰實。瞻蔔者此云黄華。亦曰金色
華。波羅羅者此云重平聲
經曰。又復別知至分別不錯者。此聞地居身
內香也
經曰。持是經者至無不聞知者。此聞天居身
外香。波利質多羅者。此云護種種。𤘽鞞陀羅
者。此云大遊戲破地
經曰。又聞諸天身香至皆悉遙聞者。次聞天
居身內香兩重。一聞地天身香。二聞空天身
香。此聞地天身香。忉利已下地居故。炎摩
已上空居故
經曰。如是展轉至知其所在者。此聞空天身
香二意。一聞住空天身香。即生天住空不解
空故。二聞解空天身香。即淨天解空不住𣵀
槃故
經曰。雖聞此香至憶念不謬者。此結其力能
也。次頌三十偈三重。初一偈頌總境。次二十
八偈頌別用。後一偈頌結力。別用八重。初五
偈知人中事。第二四偈知初天事。第三一偈
知修羅事。第四一偈知畜生事。第五五偈知
未形事。第六五偈知第二天事。第七兩偈知
空天事。第八五偈知淨天事。人中五得。一偈
知花香。一偈知男女。一偈知君臣。一偈知
寶物。一偈知內身第二四偈知初天事。初一
偈知遊戲。次一偈知華果。次兩偈知臣人。第
三一偈知修羅。第四一偈知畜生可解。第五
五偈知未形。一偈知胎男女。一偈知胎成壞。
一偈知人善惡。一偈知寶隱伏。一偈知價輕
重。第六五偈知第二天事。一偈知華果。一偈
知。一偈知宮殿。一偈知園林。一偈知聽法。
一偈知周遊。第七兩偈知空天事。一偈知禪
出入。一偈知禪死生。第八五偈知淨天事。初
兩偈知聲聞事。次一偈知菩薩事。後兩偈知
如來事
經曰。復次常精進至千二百舌功徳者。次明
舌根序説兩重。一指定因果。二叙其力能。此
指定因果也
經曰。若好若醜至無不美者。次叙力能三重。
一能變塵。二能善説法。三善持法。此能變塵
也。變成上味者。如佛咽喉有甘露泉和一切
食皆成甘露。持經人亦爾。又隨福徳力故變
成上味
經曰。若以舌根至隨侍供養者。此明善説五
意。一悅衆。二來天。三來神。四來人。五來侍
可解
經曰。又諸聲聞至深妙法音。此明善持四意。
一聖人樂見。二諸佛向説。三聞悉能持。四
誦聲深妙可解。次頌八偈半兩重。初一偈
頌變塵。後七偈半頌善説。善説五重。初一
偈半頌悅衆。次三偈頌來聽。次一偈頌來供。
後兩偈來護。來聽兩重。一偈頌神來聽。二
偈頌人來聽。來護兩重。一偈生天來護。一偈
淨天來護
經曰。復次常精進至衆生喜見者。次明身根。
序説兩重。一指定因果。二鏡朗內外。此指定
因果也
經曰。其身淨故至現其色像者。鏡朗內外也
三意。一橫鏡三千。二竪朗二界。三遠現。四
尊可解。次頌七偈半通爲六重。初一偈頌得
體。次一偈半頌明用。次一偈半頌橫照。次
一偈半頌竪朗。次一偈頌現聖。後一偈頌現

經曰。復次常精進至千二百意功徳者。次明
意根五重。一指定因果。二委知法義。三外引
俗論。四善察他心。五美其力用。此指定因果

經曰。以是淸淨意根至不相違背者。此善知
法義也。聞一偈一句者得法辨。通達無量無
邊義者。得義辨。演説一句一偈至一月四月
一歲者。得辭辨。一月是一時中一月。四月是
三時中一時。外國以四月爲時。一歲是三時。
十二月所説。義趣與實相不違者得應辨
次頌十一偈通爲五重。初一偈頌知法。次一
偈頌得辨。次兩偈頌察心。次四偈頌説法。後
三偈頌結。能説法四偈。一偈頌受持説。一偈
頌不倒説。一偈頌次第説。一偈頌無畏説。次
三偈頌結能。一偈結體相。一偈美地位。一偈
讃善巧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前三品已明生福勝妙力。此一品次明進道
勝妙力。前則約多顯力。此則約速顯力速由
菩薩常行不輕行故以爲名。品內一序一頌。
序説三重。一張速本。二序速事。三會速人
經曰。爾時佛吿至如向所説者。第一張速本
兩意。一戒惡即張增上慢本。二奬善即張常
不輕本。言持法華經者罵詈誹謗獲大罪報
如前所説者。如譬喩品末所説。言其所得功
徳如向所説者。如向法師功徳品所説
經曰。得大勢至阿僧祇劫者。第二序速事四
重。一値速縁縁。二逢速障。三違速名。四修速
行。値縁兩重。一値一佛縁。二値多佛縁。一
佛八重。一時節。二化主。三劫名。四國號。五
立敎。六壽限。七住持。八歸寂
經曰。有佛名威音王至佛世尊者。此化主也
經曰。劫名離垢者。此劫名也
經曰。國名大城者。此國號也
經曰。其威音王佛至究竟淸淨者。此立敎也
經曰。得大勢至恒河沙□□□限也
經曰。正法住世至四天下微塵者。此住持也
經曰。其佛饒益至然後滅度者。此歸寂也
經曰。正法像法至皆同一號者。次明叙多佛

經曰。最初威音王至有大勢力者。此第二逢
速障也
經曰。爾時有一至名常不輕者。此第三違速
名。即名常不輕文六重。一擧名。二徵義。三
曉意。四專修。五受難。六得名。此擧名也
經曰。得大勢以何因縁名常不輕者。此徵義

經曰。是比丘至當得作佛者。此曉意。由行不
輕行故得不輕名。言我深敎汝等不敢輕慢
者。爲汝本有自性住佛性。言所以者何汝等
皆行菩薩道者。爲汝即有引出性。言當得作
佛者。爲汝當有至得果佛性
經曰。而是比丘皆當作佛者。此專修故。往禮
拜者專修身不輕。讃歎者專修口不輕。汝當
作佛者。專修意不輕
經曰。四衆之中至汝當作佛者。此受難。先
□□詈難。後受打擲難。此受罵詈難
經曰。説是語時至皆當作佛者。此受打擲難。
杖木以打之。瓦石以擲之。恐其得重罪所以。
避走而遠住。恐其不聞記所以高聲唱是言
經曰。以其常作至號之爲不輕者。此得名
經曰。是比丘臨欲終時至悉能受持者。次第
四修速行四重。一威王佛所行速行。二燈明
佛所行速行。三雲自在佛所行速行四□□
□□□□□□□□佛所六重。一禀速道。二
淨速根。三增速壽。四□□□□□□□□□
□□□□□善此禀□道也
經曰。即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