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觀心本尊抄 (No. 2692_ 日蓮撰 ) in Vol. 00

[First] []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692

如來滅後五五百歳始觀心本
尊抄
 本朝沙門日蓮撰 
摩訶止觀第五云世間與如是
一也開合異也
夫一心具十
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
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
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
三千。乃至所以稱爲不可思議境。意在於
此等云云或本云一界具
三種世間
問云。玄義明一念三
千名目乎。答云。妙樂云。不明。問曰。文句明
一念三千名目乎。答曰。妙樂云。不明。問曰。
其妙樂釋如何。答曰。竝未云一念三千等
云云問曰。止觀一二三四等明一念三千名
目乎。答曰。無之。問曰。其證如何。答曰。妙
樂云。故至止觀正明觀法。竝以三千而爲
指南等云云疑曰。玄義第二云。又一法界具
九法界。百法界千如是等云云文句第一云。
一入具十法界一界又十界。十界各如是
即是一千等云云觀音玄云。十法界交互即
有百法界十種性相冥伏在心。雖不現
前宛然具足等云云問曰。止觀前四明一念
三千名目乎。答曰。妙樂云。不明。問曰。其釋
如何。答。弘決第五云。若望正觀全未論行。
亦歴二十五法約事生解。方能堪爲正修
方便。是故前六皆屬於解等云云又云。故
至止觀正明觀法。竝以三千而爲指南。乃
是終窮究竟極説。故序中云説己心中所行
法門。良有以也。請尋讀者心無異縁等云云
夫智者弘法三十年。二十九年之間。説玄文
等諸義明五時八教百界千如。前五百餘年
之間責諸非。竝天竺論師顯未述。章安大
師云。天竺大論尚非其類。震旦人師何勞及
語。此非&MT01968;法相然耳等云云無墓哉天
台末學等華嚴眞言元祖盜人。被盜取一念
三千重寶。還成彼等門家。章安大師兼知此
事歎言。斯言若墜將來可悲云云問曰。百
界千如與一念三千差別如何。答曰。百界千
如限有情界。一念三千亙情非情。不審云。
非情亙十如是。草木有心如有情可爲成
佛如何。答曰。此事難信難解也。天台難信難
解有二。一教門難信難解。二觀門難信難解。
其教門難信難解者。於一佛所説。爾前諸經
二乘闡提未來永不成佛。教主釋尊始成正
覺來至法華經迹本二門壞彼二説。一佛二
言水火也。誰人信之。此教門。難信難解也。
觀門難信難解。百界千如一念三千非情之
上色心二法十如是是也。雖爾於木畫二像
者。外典内典共許之爲本尊。於其義出自
天台一家。草木之上不置色心因果。木畫像
奉恃本尊無益也。疑云。草木國土之上。十
如是因果二法出何文乎。答曰。止觀第五
云。國土世間亦具十種法。所以惡國土相性
體力等云云釋籤第六云。相唯在色。性唯在
心。體力作縁義兼心色。因果唯心。報唯在
色等云云金錍論云。乃是一草一木一礫一
塵。各一佛性。各一因果。具足縁了等云云
曰。出處既聞之。觀心之心如何。答曰。觀心
者觀我己心。見十法界。是云觀心也。譬如
雖見他人六根。未見自面六根。不知自具
六根。向明鏡之時。始見自具六根。設諸經
之中處處雖載六道竝四聖。不見法華經
並天台大師所述摩訶止觀等明鏡。不知自
具十界百界千如一念三千也。問曰。法華經
何文。天台釋如何。答曰。法華經第一方便品
云。欲令衆生開佛知見等云云是九界所
具佛界也。壽量品云。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
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諸善男
子。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
倍上數等云云此經文佛界所具九界也。經
云。提婆達多乃至天王如來等云云地獄界所
具佛界也。經云。一名藍婆乃至汝等但能護
持法華名者福不可量等云云是餓鬼界所具
十界也。經云。龍女乃至成等正覺等云云
畜生界所具十界也。經云。婆稚阿脩羅王。乃
至聞一偈一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
云云脩羅界所具十界也。經云。若人爲佛故。
乃至皆以成佛道等云云此人界所具十界
也。經云。大梵天王乃至我等亦如是必當得
作佛等云云此天界所具十界也。經云。舍利
弗乃至華光如來等云云此聲聞界所具十界
也。經云。其求縁覺者比丘比丘尼乃至合掌
已敬心欲聞具足道等云云此即縁覺界所
具十界也。經云。地涌千界乃至眞淨大法等
云云此即菩薩所具十界也。經云。或説己身
或説他身等云云即佛界所具十界也。問曰。
自他面六根共見之。於彼此十界者未見
之。如何信之。答曰。法華經法師品云。難信
難解。寶塔品云。六難九易等云云天台大師
云。二門悉與昔反難信難解。章安大師云。佛
將此爲大事何可得易解也等云云傳教
大師云。此法華經最爲難信難解。隨自意故
云云夫在世正機過去宿習厚之上。教主
釋尊。多寶佛。十方分身諸佛。地涌千界。文殊
彌勒等扶之令諌曉。猶不信者有之。五千
去席人天被移。況正像。何況末法初哉。汝
信之者非正法。問曰。經文並天台・章安等
解釋無疑網。但以火云水以墨云白。設雖
爲佛説難取信。今數見他面但限人界
不見餘界。自面亦復如是。如何立信心乎。
答。數見他面或時喜。或時瞋。或時平。或時
貪現。或時癡現。或時諂曲。瞋地獄貪餓鬼。癡
畜生。諂曲脩羅。喜天。平人也。於他面色法
六道共有之。四聖冥伏不現委細尋之可
有之。問曰。於六道雖不分明粗聞之似
備之。四聖全不見如何。答曰。前人界六道
疑之。雖然強言之。出相似言。四聖又可爾
歟。試添加道理萬一宣之。所以世間無常
有眼前。豈人界無二乘界乎。無顧惡人猶
慈愛妻子。菩薩界一分也。但佛界計難現。
以具九界強信之勿令疑惑。法華經文説
人界云。欲令衆生開佛知見。涅槃經云。學
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爲佛眼等云云末代
凡夫出生信法華經。人界具足佛界故也。
問曰。十界互具佛語分明。雖然我等劣心具
佛法界難取信者也。今時不信之必成一
闡提。願起大慈悲令信之救護阿鼻苦。答
曰。汝既見聞唯一大事因縁經文不信之。
自釋尊已下。四依菩薩竝末代理即我等。如
何救護汝不信乎。雖然試言之値佛不覺
者阿難等邊得道者有之。其機有二。一見
佛法華得道。二不見佛法華得道也。其上
佛教已前。漢土道士。月支外道。以儒教四
韋陀等爲縁入正見者有之。又利根菩薩
凡夫等聞華嚴方等般若等諸大乘經以縁
顯示大通久遠下種者多多也。例如獨覺飛
花落葉。教外得道是也。無過去下種結縁者
執著權小者。設奉値法華經不出小權
見。以自見爲正義故。還以法華經或同
小乘經。或同華嚴大日經等。或下之。此等
諸師劣自儒家外道賢聖者也。此等且置
之。十界互具立之。石中火。木中華。難信値
縁出生信之。人界所具佛界。水中火。火中
水。最甚難信。雖然龍火出自水。龍水生自
火。不得心有現證用之。既人界八界信
之。佛界何不用之。如尭舜等聖人者。於
萬民無偏頗。人界佛界一分也。不輕菩薩於
所見人見佛身。悉達太子自人界成佛身。
以此等現證可信之也。問曰。教主釋尊
自此堅
固祕之
三惑已斷佛也。又十方世界國主。一
切菩薩二乘人天等主君也。行時梵天在左。
帝釋侍右。四衆八部聳後。金剛導前。演説
八萬法藏令得脱一切衆生。如是佛陀以
何我等凡夫之令住己心乎。又以迹門爾
前之意論之。教主釋尊始成正覺佛也。尋
求過去因行者。或能施太子。或儒童菩薩。或
尸毘王。或薩埵王子。或三祇百劫。或動
塵劫。或無量阿僧祇劫或初發心時。或三千
塵點等之間。供養七萬五千六千七千等之
佛積劫行滿今成教主釋尊。如是因位諸
行。皆我等己身所具菩薩界功徳歟。以果位
論之。教主釋尊始成正覺佛。四十餘年之間
示現四教色身。演説爾前迹門涅槃經等。
利益一切衆生。所謂華藏之時十方臺上
舍那。阿含經三十四心斷結成道佛。方等般
若千佛等。大日金剛頂等千二百餘尊。並迹
門寶塔品四土色身。涅槃經或見丈六。或
現小身大身。或見盧舍那。或見身同虚
空。四種身乃至八十御入滅留舍利利益正
像末。以本門疑之。教主釋尊五百塵點已
前佛也。因位又如是。自其已來分身十方
世界。演説一代聖教。教化塵數衆生。以本
門所化比校迹門所化。一渧與大海一塵
與大山也。本門一菩薩對向迹門十方世界
文殊觀音等。以猴猨比帝釋尚不及。其
外十方世界斷或證果二乘。竝梵天帝釋
日月四天四輪王。乃至無間大城大火炎等。
此等皆我一念十界歟己身三千歟。雖爲佛
説不可信之。以此思之。爾前諸經實事
也實語也。華嚴經云。究竟離虚妄無染如
虚空。仁王經云。窮源盡性妙智存。金剛般
若經云。有清淨善。馬鳴菩薩起信論云。如
來藏中有清淨功徳。天親菩薩唯識論云。謂
餘有漏劣無漏種金剛喩定現在前時。引極
圓明純淨本識。非彼依故皆永棄捨等云云
爾前經經與法華經校量之。彼經經無數
也。時説既長。一佛二言可付彼。馬鳴菩薩
付法藏第十一佛記有之。天親千部論師四
依大士也。天台大師邊鄙小僧不宣一論。誰
信之。其上捨多付小。法華經文分明少有
恃怙。法華經文何所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一
念三千分明證文有之。隨開袥經文斷諸
法中惡等云云天親菩薩法華論。堅慧菩薩
法性論十界互具無之。漢土南北諸大人
師。日本七寺末師之中無此義。但天台一人
僻見也。傳教一人謬傳也。故清涼國師云。天
台之謬。慧苑法師云。然以天台呼小乘爲
三藏教其名謬&MT01142;云云了洪云。天台獨未
盡華嚴意等云云得一云。咄哉智公。汝是誰
弟子。以不足三寸舌根而謗覆面舌之所
説教時等云云弘法大師云震旦人師等諍盜
醍醐各名自宗等云云夫一念三千法門一
代權實削名目。四依諸論師不載其義。漢
土日域人師不用之。如何信之。答曰。此難
最甚最甚。但諸經與法華相違自經文事
起分明。未顯與已顯證明與舌相。二乘成不
始成與久成等顯之。諸論師事章。天台大
師云。天親龍樹内鑒冷然。外適時宜各權所
據。而人師偏解學者&T026278;執。遂興矢石各保
一邊大乖聖道也等云云章安大師云。天竺
大論尚非其類。眞旦人師何勞及語。此非
*跨躍法相然耳等云云天親龍樹馬鳴堅慧
等内鑒冷然。雖然時未至故不宣之歟。於
人師者。天台已前或含珠。或一向不知之。
已後人師或初破之後有歸伏人。或一向不
用者有之。但可會斷諸法中惡經文也。彼
法華經載爾前經文也。往見之。經文分明
十界互具説之。所謂欲令衆生開佛知見等
云云天台承此經文云。若衆生無佛知見
何所論開。當知佛之知見蘊在衆生也云云
章安大師云。衆生若無佛之知見何所開
悟。若貧女無藏何所示也等云云但所難會
上教主釋尊等大難也。此事佛遮會云。已今
當説最爲難信難解。次下六難九易是也。天
台大師云。二門悉與昔反難信難解。當鉾
難事。章安大師云。佛將此爲大事。何可得
易解耶。傳教大師云。此法華經最爲難信難
解。隨自意故等云云夫自佛至于滅後一千
八百餘年。經歴三國但有三人。始覺知此
正法。所謂月支釋尊。眞旦智者大師。日域傳
教。此三人内典聖人也。問曰。龍樹天親等如
何。答曰。此等聖人知而不言之仁也。或迹
門一分宣之不云本門與觀心。或有機無
時歟。或機時共無之歟。天台傳教已後知
之者多多也。用二聖智故也。所謂三論嘉
祥。南三北七百餘人。華嚴宗法藏清涼等。法
相宗玄奘三藏。慈恩大師等。眞言宗善無畏
三藏。金剛智三藏。不空三藏等。律宗道宣等。
初存反逆。後一向歸伏也。但遮初大難者。
無量義經云。譬如國王夫人新生王子。若
一日若二日若至七日。若一月若二月若至
七月。若一歳若二歳若至七歳。雖復不能
領理國事。已爲臣民之所宗敬。諸大王子
以爲伴侶。王及夫人愛心偏重常與共語。所
以者何。以穉小故善男子是持經者亦復如
是。諸佛國王是經夫人和合共生是菩薩子。
若菩薩得聞是經。若一句若一偈。若一轉若
二轉。若十若百若千若萬。若億萬恒河沙無
量無數轉。雖復不能體眞理極。乃至已爲
一切四衆八部之所宗仰。諸大菩薩以爲眷
屬。乃至常爲諸佛之所護念。慈愛偏覆以
新學故等云云普賢經云。此大乘經典。諸佛
寶藏。十方三世諸佛眼目。乃至出生三世諸
如來種。乃至汝行大乘不斷佛種等
云云又云。此方等經是諸佛眼。諸佛因是得
具五眼。佛三種身從方等生。是大法印印
涅槃海。如此海中能生三種佛清淨身。此三
種身人天福田等云云夫以釋迦如來一代顯
密大小二教。華嚴眞言等諸宗依經往勘之。
或十方臺葉毘盧遮那佛。大集雲集諸佛如
來。般若染淨千佛示現。大日金剛頂等千二
百尊。但演説其近因近果。不顯其遠因果。
速疾頓成説之亡失三五遠化。化導始終削
跡不見。華嚴經大日經等一往見之。似別
圓四藏等。再往勘之同藏通二教未及別
圓。本有三因無之。以何定佛種子。而新譯
譯者等來入漢土之日。見聞天台一念三千
法門。或添加自所持經經。或自天竺受持
之由稱之。天台學者等或同自宗悦。或貴
遠蔑近。或捨舊取新。魔心愚心出來。雖然
所詮非一念三千佛種者。有情成佛木畫二
像之本尊。有名無實也。問曰。上大難未聞
其會通如何。答曰。無量義經云。雖未得修
行六波羅蜜。六波羅蜜自然在前等云云法華
經云。欲聞具足道等云云涅槃經云。薩者名
具足等云云龍樹菩薩云。薩者六也等云云
無依無得大乘四論玄義記云。沙者譯云六。
胡法以六爲具足義也。吉藏疏云。沙者翻
爲具足。天台大師云。薩者梵語此翻妙等
云云私加會通如黷本文。雖爾文心。者釋
尊因行果徳二法妙法蓮華經五字具足。我
等受持此五字。自然讓與彼因果功徳。四大
聲聞領解云。無上寶珠不求自得云云我等
己心聲聞界也。如我等無異。如我昔所願。
今者已滿足。化一切衆生。皆令入佛道。妙
覺釋尊我等血肉也。因果功徳非骨髓乎。寶
塔品云。其有能護此經法者。則爲供養我
及多寶。乃至亦復供養諸來化佛莊嚴光飾
諸世界者等云云釋迦多寶十方諸佛我佛
界也。紹繼其跡受得其功徳。須臾聞之即
得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也。壽量品
云。然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
由佗劫等云云我等己心釋尊五百塵點乃至
所顯三身無始古佛也。經云。我本行菩薩道。
所成壽命今猶未盡。況復倍倍上數等云云
等己身菩薩等也。地涌千界菩薩己心釋尊
眷屬也。例如太公周公旦等者。周武臣下成
王幼穉眷屬。武内大臣神巧皇后棟梁。仁徳
王子臣下也。上行無邊行淨行安立行等。我
等己心菩薩界也。妙樂大師云。當知身土一
念三千。故成道時稱此本理一身一念遍於
法界等云云夫始自寂滅道場華藏世界。終
于沙羅林。五十餘年之間。華藏密嚴三變四
見等之三土四土。皆成劫之上無常土所變
化方便實報寂光安養淨瑠璃密嚴等也。能
變教主入涅槃。所變諸佛隨滅盡。土又以如
是。今本時娑婆世界。離三災出四劫常住
淨土。佛既過去不滅未來不生。所化以同
體。此即己心三千具足三種世間也。迹門十
四品未説之。於法華經内時機未熟故歟。
此本門肝心於南無妙法蓮華經五字。佛猶
文殊藥王等不付屬之。何況其已下乎。但
召地涌千界説八品付屬之。其本尊爲體
師娑婆上寶塔居空。塔中妙法蓮華經左
右。釋迦牟尼佛。多寶佛。釋尊脇士上行等四
菩薩。文殊彌勒等四菩薩眷屬居末座。迹化
他方大小諸菩薩。萬民處大地如見雲閣
月卿。十方諸佛處大地上。表迹佛迹土故
也。如是本尊在世五十餘年無之。八年之
間但限八品。正像二千年之間。小乘釋尊迦
葉阿難爲脇士。權大乘竝涅槃法華經迹門
等釋尊以文殊普賢等爲脇士。此等佛造
畫正像。未有壽量佛。來入末法始此佛像
可令出現歟。問正像二千餘年之間。四依
菩薩竝人師等。建立餘佛小乘權大乘爾前
迹門釋尊等寺塔。本門壽量品本尊竝四大
菩薩。三國王臣倶未崇重之由申之。此事
粗雖聞之前代未聞故。驚動耳目迷惑心
意。請重説之。委細聞之。答曰。法華經一部
八卷二十八品。進前四味退涅槃經等一代
諸經總括之但一經也。始自寂滅道場終
至般若經序分也。無量義經法華經普賢經
十卷正宗也。涅槃經等流通分也。正宗於十
卷中亦有序正流通。無量義經竝序品序分
也。自方便品至于分別功徳品十九行偈。
十五品半正宗分。分別功徳品自現在四信。
至于普賢經十一品半一卷流通分也。又於
法華經等十卷有二經。各具序正流通也。
無量義經序品序分。自方便品至于人記
品八品正宗分。自法師品至于安樂行品
五品流通分。論其教主始成正覺佛。説
本無今有百界千如。超過已今當隨自意難
信難解正法也。尋過去結縁大通十六之時。
下佛果下種。進者以華嚴經等前四味爲
助縁令覺知大通種子。此非佛本意但毒
發等一分也。二乘凡夫等前四味於縁。漸
漸來至法華顯種子。遂開顯機是也。又於
在世始聞八品人天等或聞一句一偈等
爲下種。或熟或脱或至普賢涅槃等。或正像
末等以小權等爲縁入法華。例如在世前
四味者。又本門十四品一經有序正流通。涌
出品半爲序分。壽量品前後二半此爲正宗
其餘流通分也。論其教主非始成正覺釋
尊。所説法門亦如天地。十界久遠之上國土
世間既顯。一念三千殆隔竹瞙。又迹門竝前
四味。無量義經涅槃經等三説。悉隨他意易
信易解。本門三説外難信難解隨自意也。又
於本門有序正流通。自過去大通佛法華
經。乃至現在華嚴經。乃至迹門十四品涅槃
經等。一代五十餘年諸經。十方三世諸佛微
塵經經皆壽量序分也。自一品二半之外。名
小乘教邪教未得道教覆相教。論其機徳薄
垢重幼稚貧窮孤露同禽獸也。爾前迹門圓
教尚非佛因。何況大日經等諸小乘經。何況
華嚴眞言等七宗等論師人師宗。與論之不
出前三教。奪云之同藏通。設法稱甚深。未
論種熟脱。還同灰斷化無始終是也。譬
如雖爲王女懷任畜種其子尚劣旃陀
羅。此等且閣之迹門十四品正宗八品一往
見之。以二乘爲正以菩薩凡夫爲傍再往
勘之以凡夫正像末爲正。正像末三時之
中以末法始爲正中正。問曰。其證如何。答
曰。法師品云。而此經者如來現在猶多怨嫉
況滅度後。寶塔品云。令法久住。乃至所來
化佛當知此意等。勸持安樂等可見之。迹
門如是。以本門論之。一向以末法之初
爲正機。所謂一往見之時。以久種爲下種。
大通前四味迹門爲熟。至本門令登等
妙。再往見之不似迹門。本門序正流通倶
以末法之始爲詮。在世本門末法之初一同
純圓也。但彼脱此種也。彼一品二半。此但題
目五字也。問曰。其證文如何。答云。涌出品
云。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摩訶薩。過八
恒河沙數。於大衆中。起立合掌作禮而白
佛言。世尊若聽我等於佛滅後。在此娑婆
世界。勤加精進護持讀誦書寫供養是經
典者。當於此土而廣説之。爾時佛告諸菩
薩摩訶薩衆。止。善男子。不須汝等護持此
經等云云自法師已下五品經文前後水火
也。寶塔品末云。以大音普告四衆。誰能於
此娑婆國土廣説妙法華經等云云設雖爲
教主一佛將勸之。藥王等大菩薩梵帝日月
四天等可重之處。多寶佛十方諸佛爲客佛
諫曉之。諸菩薩等聞此懃慇付屬。立我不
愛身命誓言此等偏爲叶佛意也。而須臾
之間佛語相違。誓止過八恒沙此土弘經。進
退惟谷不及凡智。天台智者大師。作前三
後三六釋會之。所詮迹化他方大菩薩等。
以我内證壽量品不可授與。末法初謗法
國惡機故止之。召地涌千界大菩薩。壽量
品肝心。以妙法蓮華經五字。令授與閻浮
衆生也。又迹化大衆非釋尊初發心弟子等
故也。天台大師云。子弘父法有世界益。妙
樂云。是我弟子。應弘我法。甫正記云。以
法是久成法故。付久成之人等云云又彌勒
菩薩疑請云。經云。我等雖復信佛隨宜所
説。佛所出言未曾虚妄。佛所知者皆悉通達。
然諸新發意菩薩。於佛滅後若聞是語。或
不信受而起破法罪業因縁。唯願世尊。願
爲解説除我等疑。及未來世諸善男子。聞此
事已亦不生疑等云云文意者壽量法門。爲
滅後請之也。壽量品云。或失本心或不失
者。乃至不失心者。見此良藥色香倶好
即便服之病盡除喩等久遠下種大通結
縁。乃至前四味迹門等。一切菩薩二乘人天
等於本門得道是也。經云。餘失心者見其
父來。雖亦歡喜問訊求索治病。然與其藥
而不冐服。所以者何。毒氣深入失本心故。
於此好色香藥而謂不美。乃至我今當設
方便令服此藥。乃至是好良藥今留在此。
汝可取服勿憂不差。作是教已復次他
國遣使還告等云云分別功徳品云。惡世末
法時等云云問曰。此經文遣使還告如何。答
曰。四依也。四依有四類。小乘四依多分正法
前五百年出現。大乘四依多分正法後五百
年出現。三迹門四依多分像法一千年。少分
末法初也。地涌千界末法始必可出現。今
遣使還告地涌也。是好良藥壽量品肝要名
體宗用教南無妙法蓮華經是也。此良藥佛
猶不授與迹化。何況他方乎。神力品云。爾
時千世界微塵等菩薩摩訶薩從地涌出者。
皆於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
世尊我等於佛滅後世尊分身所在國土滅
度之處。當廣説此等云云天台云。但見下
方發誓等云云道暹云。付屬者此經唯付下
方涌出菩薩。何故爾。由法是久成之法故
付久成之人等云云夫文殊師利菩薩。東方
金色世界不動佛弟子。觀音西方無量壽佛
弟子。藥王菩薩日月淨明徳佛弟子。普賢菩
薩寶威佛弟子。一往爲扶釋尊行化來入
娑婆世界。又爾前迹門菩薩也。非本法所持
人不足末法弘法者歟。經云。爾時世尊。乃
至一切衆前現大神力。出廣長舌上至梵
世。乃至十方世界衆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
亦復如是出廣長舌等云云夫顯密二道一
切大小乘經中。釋迦諸佛竝坐舌相至梵天
文無之。阿彌陀經廣長舌相。覆三千有名
無實。般若經舌相三千放光説般若全非
證明。此皆兼帶故覆相久遠故也。如是現
十神力。地涌菩薩屬累妙法五字云。經云。
爾時佛告上行等菩薩大衆。諸佛神力如是
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我以是神力於無量
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爲屬累故説此經
功徳猶不能盡。以要言之如來一切所有
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祕要之
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皆於此經宣示顯
説等云云天台云。從爾時佛告上行下。第三
結要付屬云云傳教云。又神力品云。以要言
之如來一切所有之法。乃至宣示顯説已上
經文
知。果分一切所有之法。果分一切自在神力。
果分一切祕要之藏。果分一切甚深之事。皆
於法華宣示顯説也等云云此十神力以妙
法蓮華經五字。授與上行宗立行淨行無邊
行等四大菩薩。前五神力爲在世。後五神力
爲滅後也。雖爾再往論之一向爲滅後。故
次下文云。以佛滅度能持是經故。諸佛皆
歡喜現無量神力等云云次下屬累品云。爾
時釋迦牟尼佛。從法座起現大神力。以右
手摩無量菩薩摩訶薩頂。乃至今以付屬汝
等等云云以地涌菩薩爲頭迹化他方乃至
梵釋四天等屬累此經。十方來諸分身佛各
還本土。乃至多寶佛塔還可如故等云云
王品已下。乃至涅槃經等。地涌菩薩去了。爲
迹化衆他方菩薩等重付屬之。捃拾遺屬是
也。疑云。正像二千之間。地涌千界出現閻
浮提流通此經乎。答曰。不爾。驚云。法華經
竝本門以佛滅爲本先地涌千界授與之。
何正像出現不弘通此經乎。答云。不宣。重
問云。如何。答。不宣之。又重問。如何。答曰。
宣之一切世間諸人。如威音佛末法。又我
弟子中粗説之。皆可爲誹謗。默止。求云。不
説汝墮慳貪。答曰。進退惟谷。試粗説之。法
師品云。況滅度後。壽量品云。今留在此。分
別功徳品云。惡世末法時。藥王品云。後五百
歳於閻浮提廣宣流布。涅槃經云。譬如七
子父母非不平等。然於病者。心則偏重等
云云以已前明鏡惟知佛意。佛出世非爲
靈山八年諸人。爲正像末人也。又非爲正
像二千年人。末法始爲如予者也。云然於
病者指滅後法華經誹謗者也。今留在此
者指於此好色香藥而謂不美者也。地涌千
界不出正像者。正法一千年之間小乘權大
乘也。機時共無之。四依大士以小權爲縁
在世下種令脱之。多謗可破熟益故不説
之。例如在世前四味機根也。像法中末觀
音藥王示現南岳天台等出現。以迹門爲
面以本門爲裏。百界千如一念三千盡其
義。但論理具事行南無妙法蓮華經五字。竝
本門本尊未廣行之。所詮有圓機無圓時
故也。今末法初以小打大以權破實。東西
共失之天地顛倒。迹化四依隱不現前。諸天
棄其國不守護之。此時地涌菩薩始出現
世。但以妙法蓮華經五字令服幼稚。因謗
墮惡必因得益是也。我弟子惟之。地涌千
界教主釋尊初發心弟子也。寂滅道場不來。
雙林最後不訪。不孝失有之。迹門十四品不
來。本門六品立座。但八品之間來還。如是
高貴大菩薩約束三佛受持之。末法初可
不出歟。當知。此四菩薩現折伏時成賢
王誡責愚王。行攝受時成僧弘持王法。問
曰。佛記文云何。答曰。後五百歳於閻浮提
廣宣流布。天台大師記云。後五百歳遠沾妙
道。妙樂記云。末法之初冥利不無。傳教大師
云。正像稍過已末法太有近等云云末法太
有近釋。我時非正時云意也。傳教大師日本
記末法始云。語代像終末初。尋地唐東羯
西。原人則五濁之生鬪諍之時。經云。猶多
怨嫉況滅度後。此言良有以也。此釋鬪諍之
云云今指自界叛逆西海侵逼二難也。此
時地涌千界出現。本門釋尊爲脇士。一閻浮
提第一本尊可立此國。月支震旦未有此
本尊。日本國上宮建立四天王寺。未來時
以阿彌陀他方爲本尊。聖武天王建立東
大寺。華嚴經教主也。未顯法華經實義。傳
教大師粗顯示法華經實義。雖然時未來之
故建立東方鵞王。不顯本門四菩薩。所詮
爲地涌千界讓與此故也。此菩薩蒙佛勅
近在大地下。正像未出現。末法又不出來。
大妄語大士也。三佛未來記亦同泡沫。以
此惟之。無正像出來大地震大彗星等。此
等非金翅鳥脩羅龍神等動變。偏四大菩薩
可令出現先兆歟。天台云。見雨猛知龍
大見花盛知池深等云云妙樂云。智人知
起蛇自識蛇等云云天晴地明識法華者可
得世法歟。不識一念三千者佛起大慈
悲。五字内裹此珠。令懸末代幼稚頸。四大
菩薩守護此人。大公周公攝扶文王。四皓
侍奉慧帝不異者也
文永十年太歳
癸酉
卯月二十五日 日蓮註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