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黒谷上人語燈録 (No. 2611_ 源空源空輯 ) in Vol. 83

[First] [Prev+100] [Prev]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耳。三無間有間對者。修正行者乃於彼佛
憶念不間斷。即疏文云憶念不斷名爲
是也。修雜行者乃於彼佛憶念間斷。即
疏文云心常間斷是也。四迴向不迴向對者。
正行者縱令不迴向自然成往生業
故疏上文云。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
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無者即是歸
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
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修雜行者用
時成往生業。若不迥向往業。即疏
文云雖可迴向得生是也。五純雜對者。修
正行者是純極樂之行。而不餘人天及三
乘等業。亦不餘十方淨土業。故名純也。
雜行不然。即通人天三乘及十方淨土往生
業因。故云雜也。又善導和尚往生禮讃序判
此專雜得失云。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爲
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
正念故。與佛本願相應故。不
教故。隨順佛語故。若欲專修雜業者。
百時希得一二。千時希得三五。何以故。乃
雜縁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相應
故。與教相違故。不佛語故。係念不
故。憶想間斷故。回願不慇重眞實故。貪
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無慚愧懺悔心
故。又不相續念報彼佛恩故。心生輕慢
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人我自覆不
近同行善知識故。樂近雜縁障障他往
生正行故。何以故。予此日見聞諸方道俗
解行不同。專雜有異。但使意作者。十即
十生。雜修不至心者千中無一。前文雖
千中五三。後文則曰聞諸方千中無一。
導師在世已爾。何況今時時機共衰。豈捨
即百生專修。可千中無一雜行乎。行者
善自思量
  右説法六條者。外記禪門安樂房遵
西父也
七七
日逆修之時。乃以上人前六會導師
是其隨聞記也。結願唱導眞觀勤之。故今
之。但此録有二本。或有眞字。或有
。未何正。今且就眞字本之者

黒谷上人語燈録卷第八


黒谷上人語燈録卷第九
  厭欣沙門了惠集録
漢語第一之九當卷有
二章
  淨土五祖傳第十一
善導十徳第十二
類聚淨土五祖傳第十一
  第一位曇鸞法師六傳
一續高僧傳第七義解
云。釋曇鸞或爲巒。未
其氏。雁門人也。家近五臺山。神迹靈怪
于民聽。時未志學。便往尋焉。備覿
心神歡悦便即出家。内外經籍具陶文理
而於四論佛性彌所窮研。讀大集經
詞義深密難以開悟。因而注解。文言過半便
氣疾。權停筆功。周行醫療。行至汾州秦
陵故墟。入城東門。上望青霄忽見天門洞
。六欲階位上下重複歴然齊覩。由斯疾愈
前作。顧而言曰。命惟危脆不定其常
本草諸經具明正治。長年神仙往往間出。心
願所指修習斯法。果剋既已方祟佛教
亦善乎。承江南陶隱居者方術所歸廣博弘
瞻海内宗重。遂往從之。既達梁朝。時大通
中也。乃通名云。北國虜僧曇鸞故來奉謁。時
所司疑爲細作推勘。無異詞。以事奏聞。
帝曰。斯非國者。可入重雲殿。仍從
千迷道。帝先於殿隅却坐繩床。衣以袈裟
覆以衲帽。鸞至殿前願望無承對者。見
張高座上安几拂正在殿中傍無
餘座。徑往升之。竪佛性義。三命帝曰。大壇
越佛性義深。略已標叙。有疑賜問。帝却
。便以數關往復。因曰。今日向晩。明須
。鸞從座下仍前直出。詰曲重沓二十餘門
一無錯誤。帝極歎訝曰。此千迷道從來舊時
往還疑阻。如何一度遂乃無迷。明旦引入
極殿。帝降階禮接問由來。鸞曰。欲
年命促減。故來遠造陶隱居諸仙
。帝曰。此傲世遁隱者。此屡徴不就。任
之。鸞尋致書通問。陶乃答曰。去月耳聞
音聲。玆辰眼受文字。將由頂禮歳積故使
眞應來儀。正爾整拂藤薄。具陳花水。端
思竚警錫。及山所接對欣然。便
仙方十卷用酬遠意。還至浙江。有鮑郎
子神者。一鼓涌浪七日便止。正値波初
度。鸞便往廟所情祈告。心如
請當爲起廟。須臾神即見形。状如二十。來
鸞曰。若欲度者明旦當得。願不言。
明晨濤猶鼓怒。纔入船裏怙然安靜。
期達帝具述由縁。有勅爲江神更起
。因即辭還魏境。欲名山方修治。行
洛下。逢中國三藏菩提留支。鸞往啓曰。
佛法中頗有長生不死法勝此土仙經乎。
留支唾地曰。是何言歟。非相比也。此方何
處有長生不死法。縱得長年少時不死。終
更輪迴三有耳。即以觀經之曰。此大仙
方。依之修行當脱生死也。鸞尋頂受。
齎仙方竝火ヲ以之。自行化他流靡弘廣。
魏主重之號爲神鸞焉。下勅令并州大
巖寺。晩復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忠寺。時往
介山之陰。聚徒蒸業。今號鸞公巖是也。以
魏興和四年疾卒于平遙山寺。春秋六十
有七。臨終日旛花幢蓋高映院宇。香氣
蓬勃音聲繁鬧。預登寺者竝同囑之。以
上聞。勅乃葬于汾西泰陵文谷。營建磚塔
并爲立碑。今竝存焉。然鸞神宇高遠機變無
方。言晤不思。動與事會。調心練氣。對
縁。名滿魏都。用爲方軌。因出調氣論。又
著作王邵隨文注之。又撰禮淨土十二偈
龍樹偈後。又撰安樂集兩卷等。廣流
。仍自號爲有魏玄簡大士
二安樂集道綽下云。曇鸞法師康存之日常修
淨土。亦毎有世俗君子。來呵法師曰。十方
佛國皆爲淨土。法師何乃獨意注西。豈非
偏見生也。法師對曰。吾既凡夫智慧淺短。
地位。念力須均。如似置草引牛恒
心槽櫪。豈得縱放全無所歸。雖復難
者紛紜而法師獨決。是以無一切道俗
但與法師一面相遇者。若未正信勸令
信。若巳生正信者皆勸歸淨國。是故法
師臨命終時。寺傍左右道俗皆見旛花映
院。盡聞異香。音樂迎接遂往生
三迦才淨土論云。沙門曇鸞法師者并州汶
水人也。魏末高薺之初猶在。神智高遠三國
知聞。洞曉衆經歩人外。梁國天子蕭王
恒向北禮曇鸞菩薩。注解天親菩薩往生
裁成兩卷。法師撰集無量壽經奉讃七言
偈百九十五行并問答一卷行於世。勸
俗等決定往生得諸佛。恒請龍樹菩薩
終開悟。誠如所願此方報盡半宵之内
聖僧像。忽來入室云。我是龍樹菩薩。便
爲説曰。已落之葉不更附枝也。未束之
粟不倉中求也。白駒過隙不暫時留
也。已去者叵反。未來未追。現在今何在。
白駒難迴。法師妙達言旨。知是告終。即
半夜内發遣使者。遍告諸村白衣弟子及
寺内出家弟子。可三百餘人。一時雲集。法師
沐沿著新淨衣。手執香爐。正向西坐。教
門徒。索西方業。日初出時大衆齊聲念
陀佛便即壽終。寺西五里之外有比丘尼寺
竝是門徒。明相出後集堂食粥。擧衆皆聞
空内有微妙音樂西來東去。中有智者。告
大衆言。法師和上一生教人修淨土業。今
此音聲向東去者。必應多是迎法師。食
訖相命覩法師去。庭前相待未寺庭
間。復聞音樂遠在空中西而去。尼僧等
相與至彼乃見無常。此依經論定得西

四瑞應傳云。齊朝曇鸞法師家近五臺。洞明
諸教。因得此土仙經十卷。欲陶隱居
仙術。後逢三藏菩提問曰。佛法中有長生
不死法勝此土仙經否。三藏唾地警曰。此
方何處有長生不死法。縱得延壽年盡須
墮。即將無量壽觀經與鸞曰。此大仙方。
依而行之長得解脱永離生死。鸞便須
遂焚仙經。忽於半夜一梵僧。入房語
曰。我是龍樹菩薩。便説偈曰。落葉不
枝。未束粟不倉中求。白駒過隙不
暫駐。已去者叵反。未來未追。現在今
何在。白駒難迴。法師乃知壽終弟子
三百餘人。自執香爐西教誡門徒勸崇
西方。以日初出時聲念佛。即便壽終。寺
西五里有一尼寺。聞空中音樂西來東去。須
臾又聞東來西去
五新修往生傳云。釋曇鸞雁門人也。少遊
。感其靈異。自習出俗。三乘頓漸具陶
。又甞抱疾行至汾州。俄見雲蔭如蓋天
門洞開六欲階位上下重複。鸞方瞬目疾乃
隨愈。鸞於是復用心佛道。常如及。開
俗無遠近。初鸞好爲術學。聞陶隱居
長生法。千里就之。陶以仙經十卷鸞。
鸞躍然自得。以爲神仙之術其必然也。後還
洛下菩提留支。意頗得之問支曰。佛道
長生乎。具能却老爲死乎。支笑而
對曰。長生不死吾佛道也。旋以觀無量壽經
之曰。汝可此則三界無復生。六道無
往。盈虚消息禍福成敗無得而至。其爲
壽也有劫石焉。有河沙焉。河沙之數有
極。壽量之數無窮。此吾金仙氏之長生也。
鸞承其語驟起深信。遂焚所學仙經。而專
觀經焉。毎於觀經其理義。修三福業
像九品。雖夫寒暑之變疾病之來
于始念。魏主憐其志尚又嘉其自行化他流
靡弘廣號爲神鸞。勅住并州大巖寺。未
移住汾州玄忠寺。一夕鸞正持誦。見一梵
僧掀昂而來入其室。曰吾龍樹也。所居淨土。
汝有淨土之心故來見汝。鸞曰。何以教
我。樹曰。已去不反而失。鸞以所見勝異
必知死生之期屆矣。即集弟子數百人
教誡言。其四生役役其止無日。地獄諸
苦不以不懼。九品淨業不以不修。因
弟子齊聲高唱阿彌陀佛。鸞乃西向冥
目。頓顙而示滅。是時道俗同聞管絃絲竹
之聲由西而來。良久乃寂
六龍舒淨土文云。曇鸞初自陶隱居仙經
十卷。鸞欣然自得以爲。神仙必可致也。後
僧菩提留支問云。佛道長生乎。能却
死乎。支云。長生不死吾佛道也。遂以
六觀經之云。汝可此。則三界無復生
六道無復往。盈虚消息禍福成敗無得而至
其爲壽也有劫石焉。有河沙焉。沙石之數
限。壽量之數無窮。此吾金仙氏之長生
也。鸞深信之。遂焚仙經而專修觀經。雖
暑之變疾病之來亦不懈怠。魏主憐其志
。又嘉其自行化他流傳甚廣號爲神鸞
一日告弟子云。地獄諸苦不以不懼。九
品淨業不以不修。因令弟子高聲念
彌陀佛。向西閉目叩頭而亡。是時僧俗同
管絃絲竹之聲從西而來。良久乃止
  第二位道綽禪師四傳
一續高僧傳第二十四習禪
云。釋道綽姓衞
并州汶水人。弱齡處俗。閭里以恭讓名。
十四出家。宗師經誥。大涅槃部偏所弘傳
講二十四遍。晩事瓚禪師渉空理。亟沾
徽績。瓚清約雅素慧悟開天。道振朔方。升
名晋土。綽禀服神味。彌積歳時。承昔鸞法
師淨土諸業。便甄簡權實。搜酌經論。會
通衢。布以成化。剋念縁數觀幽明。故得
靈相潜儀有情欣敬。恒在汶水石壁谷玄忠
。寺即齊時曇鸞法師之所立也。中有
碑。具陳嘉瑞。事如別傳。綽般舟方等歳序
常弘。九品十觀分時紹務。嘗於行道際
僧。念定之中見綽縁佛珠數相量如七寶
大山。又覩西方靈相。繁縟難陳。由此盛徳
日増。榮譽遠及。道俗子女赴者彌山。恒講
無量壽觀二百遍。導悟自他用爲資神
之宅也。詞既明詣説甚適縁。此事引喩聽
遺拘。人各捏珠口同佛號。毎時散席響
林谷。或邪見不信。欲相抗毀者及
之相善氣而歸。其道感物情此也。
曾以貞觀三年四月八日。綽知命將盡通
告事相。聞而赴者滿于山寺。咸見鸞法師
七寶船上。告綽云。汝淨土堂成。但餘報
盡耳。并見化佛住空天花下散。男女等
裙襟承得薄滑可愛。又以乾地蓮花
萎者七日。及餘善相殫紀。自
行感倫通詎能會此者乎。年登七十忽然
齓齒新生如本全無歴異。加以報力休健容
色盛發。談述淨業理味奔流。詞吐包蘊氣
霑醇醴。并勸人念彌陀佛名。或用麻豆等
而爲數量。毎一稱名便度一粒。如
之。乃積數百萬斛者。竝以事邀結。令
慮靜縁通俗嚮其綏道望風而成習矣。
又年常自業穿諸木欒子以爲數法。遺
四衆其稱念。屡呈禎瑞。具叙行圖。著
土論二卷。遠談龍樹天親。邇及僧鸞惠遠。
竝遵祟淨土明示昌言。文旨該要詳諸化
。傳燈㝢縣。歳積彌新。傳者重其陶鎣風
精學觀故。又述其行相。自綽宗
坐常面西。晨宵一服鮮潔爲體。儀貎充偉
并部推焉。顧眄風生舒顏引接。六時篤敬初
行接唱承拜生來弗絶。讒有餘暇口
佛名。日以七萬限。聲聲相注弘於淨
。故得鎔鑄有識師訓觀門。西行廣流斯
其人矣。沙門道撫名勝之僧。京寺弘福逃
往赴既達玄忠其行業。宣通淨土所在
彌増。今有惰夫口傳攝論唯心不念。縁境
又乖。用此招生。恐難繼想。綽今年八十有
四而神氣明爽。宗紹存焉
二迦才淨土論云。沙門道綽法師者亦是并
州晋陽人也。乃是前高徳大鸞法師三世已
下懸孫弟子。講涅槃經一部。毎常讃歎鸞法
師智徳高遠自云。相去千里懸殊。尚捨
淨土業已見往生。況我小子所知所
解何足多將此爲徳。從大業五年已來
即捨講説淨土行。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禮拜供養相續無間。貞觀已來爲悟有縁
時時敷演無量壽觀經一卷。示誨并土晋陽
大原汶水三縣道俗。七歳已上竝解彌陀
。上精進者用小豆數。念彌陀佛
十石或九十石。中精進者念五十石。下精進
者念二十石。教諸有縁西方涕唾便
。不背西方坐臥。撰安樂集兩卷見行
。去貞觀十九年歳次乙巳四月二十四日。
悉與道俗別。三縣内門徒就別前後不
斷。難數。至二十七日玄忠寺
終。時有白雲西方來。變爲三道白光
自房中徹照通過。終訖乃滅。後燒墳陵
時復有五色光三道。於空中現映遶日輪
繞訖乃止。復有紫雲。三度於墳上現。遺終
弟子同見斯瑞。若準經斷竝是諸佛慈善根
力能令衆生見此事。又準花嚴經偈説
又放光明見佛。此光覺悟命終者。念佛
三昧必見佛。命終之後生佛前
三瑞應傳云。唐朝道綽禪師并州人也。玄忠
ニヲヒテ觀經二百遍。三縣七歳竝解念佛
自穿槵珠。勸人念佛。語常含咲。不曾面背
西。語善導曰。道綽恐往生。願師入
佛得否。善導入定見佛百餘尺。問曰。道
綽現修念佛三昧。不知捨此報身往生
否。又問曰。何年月得生。答曰。伐樹連下斧。
縁莫共語。還家莫苦。又令綽懺悔
一者安置經像於淺處。自居安穩房中。二
者作功徳使出家人。對十方僧懺悔。三者
修建損含生。對衆生懺悔。又問。終
時有何瑞相人見聞。答曰。亡日我放
遠照東方。此光現時來生我國。果至
三道光照房内。又見曇鸞法師七寶池
。語曰。淨土已成。餘報未盡。紫雲墳上三
度現
四新修往生傳云。釋道綽并州人。棄家已來
歴訪名師。後聞瓉禪師理行兼著。卑志事
之。尋憇石壁谷玄忠寺。寺即後魏曇鸞法師
舊止也。鸞於其寺久蘊淨業。至其亡日
祥異。郡人奇之。裙摭其事之於石。綽
其文彌深信。講涅槃經二十餘遍毎歎。
鸞法師智徳高遠尚捨講説淨土業
往生。況我小子所解何足多。而恃
徳。即捨講説淨土行。一向專念阿彌
陀佛日別七萬遍爲限。禮拜供養相續無間。
悟有縁毎講觀經二百餘遍示誨道
。七歳已上念阿彌陀佛。教用小豆數。
上者念得九十八十石。中者念得五十石。下
者三十石教諸有縁西方大小便利
涕唾。不西坐。聲聲相注弘淨土業。毎見
佛住空中。天華下散。大如錢。其色鮮白遍
滿虚空。大聚以手承花。人人皆得七日不
萎。又撰安樂集兩卷。見行於世。唐貞觀三
年四月八日。道俗集其寺。示如來之降生
也。且見鸞於空中七寶船。由其上
綽曰。汝於淨土堂宇已成。但惟報命未
盡。爾復見化佛與化菩薩飄颻在空。衆乃
驚歎大生信服。雖夫無種闡提之人亦率服
之。以故唐初并汾諸郡重漬淨業綽盛
焉。貞觀十九年四月二十四日遇疾。道俗省
覲者不勝記。至二十七日欲終時。又有
聖衆。從西方來。兩道白光入房徹照。終訖
乃滅。又欲殯時復有異光。於空中現。殯訖
乃止。復有紫雲。於塔上三度現。衆人同見
斯瑞
  第三位善導禪師六傳
一續高僧傳第三十七遺身
云。近有山僧善
導者。周遊寰㝢訪道津。行至西河
綽師唯行念佛彌陀淨業。既入京師廣行
此化。寫彌陀經數萬卷。士女奉者其數無量。
時在光明寺説法。有人告導曰今念佛名
定生淨土不。導曰。定生定生。其人禮拜訖
口誦南無阿彌陀佛。聲聲相次出光明寺門
柳樹表。合掌西望倒投。身下至地遂死。
專聞臺省
二瑞應傳云。唐朝善導禪師姓朱泗州人也。
少出家。時見西方變相歎曰。何當質蓮
神淨土。及具戒妙開律師。共看
悲喜交歎乃曰。修餘行業迂僻難成。唯
此觀門定超生死。遂至綽禪師所。問曰。念
佛實得往生否。師答曰。各辨一蓮花行道
七日不萎者即得往生。又東都英法師講
嚴經四十遍。入綽禪師道場三昧。而歎
曰。自恨多年空尋文疏身心耳。何期
不可思議。禪師云。經有誠言。佛豈妄語。
禪師平生常樂乞食。毎自責曰。釋迦尚乃分
衞。善導何人端居索供養。乃至沙彌竝不
禮。寫彌陀經十萬卷。畫淨土變相三百
鋪。所見塔廟無修葺。佛法東行未
師之盛徳
三新修往生傳云。擇善導不何許人。周
遊寰㝢訪道津。唐貞觀中見西河綽禪師
方等懺。及淨土九品道場講觀經。導大喜
曰。此眞入佛道之津要。修餘行業迂僻難
成。惟此觀門速超生死吾得之矣。於是篤
勤精苦若頭然。續至京師發四部弟
。無貴賤。彼屠沽輩亦擊悟焉。導入
則合掌&T050352;跪一心念佛。非力竭休。乃至
寒冷亦須汗。以此相状於至誠。出即
人説淨土法諸道俗。令道心
淨土行。無暫時不利益。三十餘年無
別寢處。不暫睡眠。除洗浴外曾不衣。般
舟・行道・禮佛・方等以爲己任。護持戒品
毫不犯。曾不目視女人。一切名利無
念。綺詞戲笑亦未之有。所行之處爭申
供養。飮食衣服四事豐饒皆不自入。并將迴
施。好食送大廚養徒衆。唯食麁惡
身。乳酪醍醐皆不飮噉。諸有&T049514;
將寫阿彌陀經十萬餘卷。所畫淨土變相
三百餘堵。所在之處見壞伽藍及故博塔等
皆悉營造。然燈續明歳常不絶。三衣瓶鉢
使人持洗。始終無改。化諸有縁。毎自獨
行不衆去。恐人行談論世事
行業。其有暫申禮謁聞説少法。或得同預
道場親承教訓。或曾不見聞尋教義。或
展轉授淨土法門。京華諸州僧尼士女或投
身高嶺。或寄命深泉。或自墮高枝。焚身供
養者略聞四遠。向百餘人。諸修梵行
妻子者。誦阿彌陀經十萬至三十萬遍者。
阿彌陀佛日得一萬五千十萬遍者。
及得念佛三昧生淨土者不數。或
導曰。念佛之善生淨土耶。對曰。如汝所
汝所願。對已導乃自念阿彌陀佛。如
是一聲則有一道光明其口出。十聲至
百聲光亦如之。導謂人曰。此身可厭。諸苦
逼迫。情僞變易無暫休息。乃登所居寺前柳
。西向願曰。願佛威神驟以接我。觀音勢至
亦來助我。今我此心不正念
。不彌陀法中以生退墮。願畢於其樹
身自絶。時京師士大夫傾誠歸信。咸
其骨以葬。高宗皇帝知其念佛口出
。又知捨報之時精至如此。賜寺額

四又云。唐往生高僧善導臨淄人也。幼投
州明勝法師出家。誦法華維摩。勿自思曰。
教門非一道一途。若不機功即徒設。
是投大藏經。信手探之得無量壽觀經
便喜誦習於十六觀。恒諦思惟。忱節西方
以爲冥契。欣惠遠法師勝躅。遂往廬山
其遺範。乃豁然増思。自後歴訪名徳。幽求
妙門功微理深未般舟三昧。畢命
斯道ニヲイテス。後遁迹終南悟眞寺。未數載。觀
想忘疾已成深妙。便於定中備觀寶閣瑤
池金座宛在目前。涕泗交流擧身投地。既
勝定方利物。初聞綽禪師晉陽開闡
千里從而問津。時逢玄冬之首。風
落葉滿深坑。遂挈瓶鉢中安坐。一
心念佛。不覺已度數日。乃聞空中聲曰。可
前行。所在遊履無復罣礙。遂出坑進程。
綽禪師所會夙心。綽公即授與無量
壽經。導披卷詳之。此來所覩宛在。因即入
定七日不起。或問導曰。弟子念佛。得往生
否。導令一莖蓮花。置之佛前。行道七日
花不萎悴即得往生。依之七日果然花不
萎黄。綽歎其深詣因請入定觀生否
導即入定須臾報曰。師當三罪。方可
。一者師嘗安佛尊像檐牖下自處
。二者驅使策役出家人。三者營造屋宇
傷蟲命。師宜十方佛前第一罪
四方僧前第二罪。於一切衆生前
第三罪。綽公靜思往咎。皆曰不虚。於是洗
心悔謝訖而見導。即曰。師罪滅矣。後當
白光照燭。是師往生之相也。導化洽京輩。道
俗歸心者如市。後於所住寺院中淨土
變相。忽催令速成就。或問其故。則曰。吾
往生。可住三兩夕而已。忽然微疾掩室。
怡然長逝。春秋六十九。身體柔軟。容色如
常。異香音樂久而方歇。時永隆二年三月十
四日
五念佛鏡云。善導闍梨在西京寺内。與金剛
法師量念佛勝劣。昇高座遂發願言。準
諸經中世尊説。念佛一法得淨土。一日
七日一念十念阿彌陀佛定生淨土。此是眞
實不衆生者。即遣此堂中二像總放光。
若此念佛法虚不淨土惑衆生。即遣
善導於此高座上即墮大地獄。長時受
永不出期。遂將如意杖一堂中像。像皆

六龍舒淨土文云。善導貞觀中見西河綽禪
師淨土九品道場。於是篤勤精苦若
。毎入佛堂合掌胡跪一心念佛。非力竭
休。雖寒氷亦須汗以表至誠。出即爲
衆説淨土法門。無暫時不利益。三十餘
年不暫睡眠。般舟・行道・禮佛・方等專爲
。護持戒品纖毫不犯。未嘗擧目視
。絶意名利諸戲笑。所行之處淨身供
養。飮食衣服有餘竝以迴施。好食送大廚
衆。麁惡自食。乳酪醍醐皆不飮噉。諸有
&T049514;施用寫阿彌陀經十萬餘卷。畫淨土變相
三百餘壁。見壞寺及壞塔皆悉修營。然燈續
明毎歳不絶。三衣瓶鉢不使人持洗。始終
改。不衆同行。恐世事行業
展轉授淨土法門者不勝數。或問導云。
念佛之善生淨土否。答云。如汝所念遂
願。於是導自念阿彌陀佛。一聲則有
道光明其口出。十聲以至百聲光明亦
此。其勸化偈云。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歩
躘踵。假饒金玉滿堂。難衰殘老病。任是
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
阿彌陀佛。後謂人曰。此身可厭。吾將西
。乃登寺前柳樹身自絶。高宗見其念
佛口出光明。又捨身時精至如此。賜寺額
光明。慈雲式懺主略傳云。阿彌陀佛化身
長安。聞滻水聲乃曰。可念佛。三年後
滿長安城中念佛。後有法照大師。即善導後
身也
  第四位懷感法師二傳
一宋高僧傳第六義解
云。釋懷感不何許
也。秉持強悍精苦從師。義不神未
以爲得。四方同好就霧市焉。唯不念佛
少時逕生安養。疑氷未泮。遂謁善導用決
猶豫。導曰。子傳教度人。爲信後講。爲渺茫
詣。感曰。諸佛誠言不信不講。導曰。若如
所見念佛往生豈是魔説耶。子若信
至心念佛當證驗。乃入道場三七日不
靈瑞。感自恨罪障深。欲食畢命。導
許。遂令精虔三年念佛。後忽感靈瑞。見
金色玉毫便證念佛三昧。悲恨宿垢業重妄
衆愆。懺悔發露。乃述決疑論七卷即群疑
論是也
終果有化佛來迎。合掌向西而往矣
二瑞應傳云。感法師居長安千福寺。博通
。不念佛善導和尚曰。念佛之事在
何門。答曰。君能專念佛當自有證。又問。頗
佛否。師曰。佛言何可疑哉。遂三七日入
道場。未其應。自恨罪深食畢命。
師止而不許。三年專志遂得佛金色玉
得三昧。乃自造往生決疑論七卷。臨
終佛迎。合掌向西卒
  第五位少康法師三傳
一宋高僧傳第二十五讀誦
云。釋少康俗姓
周縉雲仙都山人也。母羅氏。因夢遊鼎湖
玉女手捧青蓮。曰此花吉祥。寄
汝所。後生貴子。切當保惜。及康之日青
光滿室香似芙蕖。迨襁褓之年。眼碧脣朱
齒白得佛之一相。恒端坐含笑。時郷中善
相人也。目之此子將相之才。不語吾弗
也。年甫七歳。抱入靈山寺中。佛生日禮
。母問康曰。識否。忽發言云。釋迦牟尼佛。
聞皆怪之。蓋生來不言語也。由是父母捨
其出家。年十有五所誦之經已終五部。於
越州嘉祥寺戒。便就伊寺毘尼五夏
之後往上元龍興寺花嚴經・瑜伽論。貞
元初至于洛京白馬寺殿。見物放光。遂探
取。爲何經法乃善導行西方化道文也。康見
歡喜。呪之曰。我若與淨土有縁惟此軸文
斯光再現。所誓纔終果重閃爍。中有化佛菩
算。遂之長安善導影堂内。乞願見
。眞像化爲佛身。謂康曰。汝依吾施設
樂衆生同生安養。康如所證。南至江凌
果願寺。遇一法師。謂康曰。汝欲人徑往
新定。縁在於彼。言訖不見。止有香光。望
西而去。洎睦郡。入城乞食得錢。誘
小兒能念阿彌陀佛。一聲即付一錢。後經
月餘孩孺螘慕念佛。多者即給錢。如是一
年。凡男女見康則云阿彌陀佛。遂於烏龍
淨土道場。築壇三級。聚人午夜行道。
唱讃二十四契稱揚淨邦。毎齋日雲集
所化三千許人。登座令男女弟子望康面
。即高聲唱阿彌陀佛。佛從口出。連誦十
聲十佛若連珠状。告曰。汝見佛身即得
。以貞元二十一年十月衆矚累。止勸
急修淨土。言畢跏趺。身放光明而逝。天色
斗變。狂風四起。百鳥悲嗚。烏龍山也一時
白。今墳塔存于州東臺子巖。歳久唯餘
方石。石傍之土相傳療疾。州民凡嬰衆病
悉焚香取土。隨服多差。石之四隅若車轍
焉。漢乾祐三年天台山徳韶禪師重建其塔
今高敞。時號後善導焉。系曰。康所述偈
讃皆附會鄭衞之聲。變體而作。非哀非樂。
怨不怒。得處中曲韻。譬猶善醫以餳蜜
逆口之藥。誘嬰兒之入口耳。苟非大權
入假何能運此方便度無極者乎。唱佛佛
形從口而出。善導同此作佛事。故非小縁

二新修往生傳云。釋少康縉雲仙都人。母羅
氏。夢遊鼎湖峯。得玉女捧青蓮花之。且
曰。此花吉祥。授之於汝。當貴子。及
康日青光滿室香似芙蕖。年十有五誦
花・楞嚴等經五部。尋究毘尼。及聽花嚴・瑜
伽諸論。貞元初至洛下白馬寺。見殿内文
字累放光明。康不測。前而探取之。乃善
導昔爲西方化道文也。康曰。若於淨土
縁當使此文光明再發。所願未已果重閃
爍。康曰。劫石可移而我願無易矣。遂之
安善導影堂。大陳薦獻。方薦獻。倐見
善導遺像昇於空中。謂康曰。汝依我事
樂有情。則汝之功同生安樂。康聞其語
所證。南適江陵果願寺。路逢一僧。謂曰。
汝欲人當新定。言訖而隱。洎
。睦人尚無識者。未其化。康乃丐錢誘。
掖小兒。與之約曰。阿彌陀佛實汝良導。能念
一聲與汝一錢。小兒務得其錢也隨亦念
之。後經月餘孩孺念佛俟錢者比比而是。
康曰。可十聲。乃與爾錢。小兒亦如其約
是一年無長少貴賤。凡見康者則曰
彌陀佛。以故念佛之人盈道路焉。貞元十
年康於烏龍山淨土道場。築壇三級。聚
人午夜行道。毎道場時康自登座。令
女面聲高唱阿彌陀佛已。又賡聲和
之。至康唱時衆見一佛從其口。連唱十
聲則有十佛。若聯珠状。康曰。汝見佛否。如
佛者決生淨土。其禮佛人數千。亦有
見者。貞元二十一年十月三日囑累道俗
當於安養増進心。於閻浮提厭離
。又曰。汝曹此時能見光明眞我弟子。遂
異光數道。奄然棄世焉。入塔於臺子巖
天台徳韶禪師重新之。今之人多指其搭
後善導
三龍舒淨土文云。小康貞元初至洛下白馬
。見殿中文字累放光明。探取之。乃善導
西方化道文也。康曰。若於淨土縁當使
此文再發光明。言未巳光乃閃爍。遂至
安善導影堂。大陳薦獻。善導於空中曰。汝
吾事樂有情。則汝之功同生安養。又
一僧。謂曰。汝欲人當新定。言訖而
隱。新定今巖州也。至彼人尚無識者。康乃
錢誘小兒之。約曰。阿彌陀佛是汝本
師。能念一聲與汝一錢。小兒務得其錢。隨
聲念之。後月餘小兒念佛求錢者衆。康乃
云。念佛十聲乃與爾錢。小兒從之。如此一
年。無長少貴賤。凡見康者則稱阿彌陀佛
故念佛之人盈於道路。後康於烏龍山
淨土道場。築壇三級。聚人午夜行道。康
座令人面西。康先唱阿彌陀佛。次衆人
之。康唱時衆見一佛從其口。連唱十
聲則有十佛。若聯珠状。康云。汝見佛否。如
佛者決生淨土。其禮佛人數千。亦有
見者。後囑衆人。當安養増進心
閻浮提厭離心。又云。汝等此時能見
光明眞我弟子。遂放異光數道而亡
    當時空上人 從諸傳之中
    類聚於淨土 五祖高妙徳
    今寫雕版印 弘通於世間
    酌流討源者 誰不玩此

善導十徳第十二
善導徳二。一者垂迹門。二者本地門。
垂迹門例天台且歎十徳
    一者至誠念佛徳 二者三昧發得徳
    三者光從口出徳 四者爲師決疑徳
    五者造疏感夢徳 六者化導盛廣徳
    七者遺身入滅徳 八者帝王歸敬徳
    九者遺文放光徳 十者形像神變徳
一至誠念佛徳者。合掌胡跪一心念佛。非
休。乃至寒冷亦須汗。以此相状
於至誠是也
二三昧發得徳者。觀想忘疲已成深妙。便
定中備觀寶閣瑤池金座。宛在目前

三光從口出徳者。自念阿彌陀佛一聲則
一道光明其口出。十聲至百聲光明
亦如此是也
四爲師決疑徳者。綽歎其深詣因請入
生否。導即入定須臾報曰。師當
三罪。方可往生是也
五造疏感夢徳者。就此有二。謂前夢後夢
也。言前夢者。師欲觀經疏。而先七日祈
請其事即感靈夢。其状具載疏第四卷。例
吾朝聖徳太子造法華疏時。即入夢殿
金人東來指示深義也。次後夢者造疏已後
又七日祈請之云云疏求加護於三寶
得靈夢其例非一。如華嚴澄觀本邦慈
覺大師等
六化導盛廣徳者。化諸有縁以授淨土法
。京華諸州僧尼士女。或投身高嶺。或棄
命深泉。或自墮高枝。焚身供養者粗聞
百餘人。諸修梵行捨妻子者。誦
阿彌陀經十萬至三十萬遍者。念阿彌陀
日得一萬五千十萬遍者。及得念佛
三昧生淨土者不數是也
七遺身入滅徳者。師謂人曰。此身可厭。諸
苦逼迫。情僞變易無暫休息。乃登所居寺
前柳樹。西向願曰。願佛威神驟以攝我。觀
音・勢至亦來助我。令我此心不正念
驚怖。不彌陀法中以生退墮。願了
其樹上身自絶是也
八帝王歸敬徳者。高宗皇帝知其念佛口出
光明。又知捨報之時精至如此。賜寺額
光明焉是也
九遺文放光徳者。貞元初少康至洛下白馬
。見殿内文字累放光明。康不測。前而
取之。乃師所爲西方化導文也。康曰。若
淨土縁當使此文光明再發。所願未
已。果重閃爍。康曰。劫石可移而我願無
矣是也
十形像神變徳者。少康遂之長安善導影堂
大陳薦獻。時彼遺像忽昇空中。謂康曰。汝
吾事益有情。則汝之功同生安樂。康
其言所證是也
二本地門者。師即阿彌陀佛化身。事出在
西方略傳。宜哉獨得本願深旨。念佛衆生亦
會本地内證
黒谷上人語燈録卷第九


黒谷上人語燈録卷第十
  厭欣沙門了惠集録
漢語第一之十當卷有
五篇
  略要文第十三
初學鈔第十四
諸遺誡文第十五三通
遣北越書第十六
諸方答書第十七二通

淨土宗略要文第十三
  道綽禪師立聖道淨土二門。判一代聖教
而捨聖道正歸淨土之文
安樂集云。問曰。一切衆生皆有佛性。遠劫以
來應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輪迴生死
火宅。答曰。依大乘聖教。良由
種勝法以排生死。是以不火宅。何者爲
二。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其聖道一種今
時難證。一由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
是故大集月藏經云。我末法時中億億衆生
行修道。未一人得者。當今末法現是
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通入路。是故
大經云。若有衆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
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
。又復一切衆生都不自量。若據大乘
如實相第一義空曾未心。若論小乘
入見諦修道。乃至那含羅漢斷五下
。無道俗其分。縱有人天果報
皆爲五戒十善能招此報。然持得者甚希。
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駃雨。是以諸佛大
悲勸歸淨土。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繋意專精
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何
思量都無去心
  善導和尚意。釋尊出世本意唯説念佛往
生之文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