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黒谷上人語燈録 (No. 2611_ 源空源空輯 ) in Vol. 83

[First] [Prev+100] [Prev]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稱彌陀佛名。以彼解此。其旨可知。次流通
文云。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踊躍乃至
一念。當知此人爲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
功徳。此亦廢諸行付屬念佛一行也。次獨
留念佛文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必慈悲
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歳。其有衆生値此
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獨留此經者即
獨留念佛也。所以然者。此經雖有菩提心
持戒等之言。而未説其行相。説其行相者
廣在菩提心經大小戒律等。而彼經律先滅。
何因修之。故善導往生禮讃釋此文云。萬
年三寶滅。此經住百年。爾時聞一念皆當得
生彼。況又此經所説諸行爲廢而設。其旨
已明于上。不勞復出
次阿彌陀經者。文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徳
因縁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
人。聞説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
七日等。善導釋此文云。極樂無爲涅槃界。
隨縁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
彌陀專復專。因知以雜善名少善根。以念
佛爲多善根也。故龍舒淨土文云。襄陽石
刻阿彌陀經乃隋陳仁稜所書。字畫清婉人
多慕玩。自一心不亂而下。云專持名號以
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徳因縁。今
世傳本脱此二十一字。次六方如來證誠之
文此即證誠念佛也。然諸佛證誠文雖在
此經。以義案之亦可通雙觀等。故天台十
疑論云。又阿彌陀經・大無量壽經・鼓音聲陀
羅尼經等云。釋迦佛説此經時。十方世界各
有恒河沙諸佛。舒其舌相遍覆三千世界。
證誠一切衆生念阿彌陀佛乘佛本願大悲
願力故決定得生極樂世界。或可雙觀經等
中雖説本願念佛而兼明餘行。故不證誠。
此經一向純説念佛。故證誠之。上來佛經功
徳略讃大旨如是
黒谷上人語燈録卷第七


黒谷上人語燈録卷第八
  厭欣沙門了惠集録
漢語第一之八
  逆修説法第十之餘自四七日
至六七日
第四七日阿彌陀佛觀無量壽經
夫諸佛功徳無量無邊不思議不可説。而非
凡夫淺智所能惻識也。雖爾今爲功徳略
而釋之。且有總別二種功徳。先總功徳者。
三身・四智・十力・四無畏等是也。此乃一切諸
佛内證平等具足。一佛無有異也。言三身
者。謂法・報・應。先法身者。此即諸佛所證境
界。無相甚深妙理。一切諸法畢竟空寂即名
法身也。次報身者酬因之身。此即證彼法身
無相妙理之智名報身也。此二身者周遍
法界包含萬象。次應身者。爲濟度衆生。於
無際限中假示際限。於無功用中假現功
用。隨類應同之身。如是功徳等覺十地菩薩
尚非覺知境界。況薄地凡夫乎。昔佛在世東
方思惟華佛土有菩薩。名應持。來此土而
禮佛足。繞千匝已念。佛身短小惟丈六乎。即
欲量佛身。手執竹筇計之。佛身更高十倍。
應持以神力。即變形高三百三十萬里。佛身
更高五百四十二萬兆姟二億里。以佛神力
應持往至上方百億恒沙世界。有世界。名
蓮華莊嚴。佛號蓮華。上至彼界未見釋尊
之頂。不知佛身遠近況何。往問彼佛。蓮華
佛答言。更過恒沙劫亦不能見釋迦佛之
頂。智慧言辭悉皆如是。應持頭面禮足而
復本形。佛收神力。終捨竹筇。乃成竹林。
名杖林山。玄奘三藏親到此處。又佛在靈
山時。目連自念。欲知佛聲所至遠近。即
從座起住須彌頂。聞如來聲如在目前。自
以神力往大千邊大鐵圍頂故聞無異。佛
念。目連欲試我清淨音暢。吾今欲現神時。
目連承佛神力。去至西方界分九十九恒河
沙。佛土アリ。名光明旛。佛號光明王。至彼故
聞猶對面。彼佛身長四十里。菩薩身長二
十里。食&MT04125;高一里。目連於彼&MT04125;縁上行。彼
菩薩白佛此是何蟲。著沙門服在&MT04125;上行。
彼佛言。莫輕。此賢釋迦佛神足弟子號目
連也。彼佛告目連。此土菩薩繋聞衆見卿
身小生輕慢心。當現神力。目連踊身虚空
現種種神變。諸菩薩怪未曾有。彼佛告目
連。仁不宜試佛聲遠近。假使過恒沙劫亦
不能知。目連投彼佛足悔過。佛告目連。
小乘神通不過三千大千世界。汝到此者是
釋迦佛神力也。若欲還彼卿身一劫尚不能
到。目連曰。吾今迷惑不知所去。彼佛告言。
在東方。目連叉手自歸説偈言。唯願天人尊。
冀垂力愍念。願顯其國土。今欲還本土。佛
於靈山爲放光明。承光還到。到已懺悔。功
徳難計如是。不但釋迦一佛。一切諸佛亦
皆如此。次阿彌陀如來別徳者。彼佛有八萬
四千相。其中乃以白毫一相爲最勝也。故
觀經説云。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
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毫者。八
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依導師意。從頭上
螺髮至足下千輻輪。於一一相好順逆觀
十六遍。後注心眉間白毫莫雜亂。然則於
諸相中今且讃歎白毫一相功徳。依惠心
意有五。謂白毫業因・白毫相貎・白毫作用・
白亳體性・白毫利益也。初白毫業因者。大集
經云。由不隱他徳稱揚其徳之功徳得
白毫相。又戒經云。不妄語功徳成白毫。此
是一往隨機説也。又觀佛三昧經云。無量劫
間身心精進晝夜無懈。如拂頭然。勤修六
度萬行大慈大悲等諸功徳。得此白毫相。然
則阿彌陀佛法藏比丘之昔兆載永劫之間。
勤修六度四攝無量無邊妙行。以所積集
無量功徳獲得此白毫功徳也。次白亳相貎
者。經云。眉間白毫右旋婉轉如五須彌山。右
旋婉轉者。正顯白毫相貎也。如五須彌山
者。即喩毫相高大也。或云旋轉如頗梨珠。
或云軟如覩羅綿。或云白如珂雪。是皆取
譬且顯其相耳。此白毫一相中又有八萬
四千隨好。此相與好即大小差別也。大而嚴
麗云相。小而微妙云好也。其一一好又有
八萬四千光明。惠心勘其白亳一相所放光
明。乃有七百五倶胝六百萬光明。次白毫作
用者。謂白毫所放光明中現衆佛事也。依
惠心意。其所現光明遍十法世界化作佛
事。謂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就其
佛身有二。一始終應同身。二無而欻有身
也。始終應同者。如釋迦佛示現八相是也。
無而欻有者。不須八相忽然現者是也。又或
應以菩薩・二乘・比丘・比丘尼・梵王・帝釋・國
王・大臣等身而得度者即爲現其諸身。如
普門品普門示現也。非啻白毫一相。八萬四
千其一一相皆亦如此。次白毫體性者。中論
云。因縁所生法。我説即是空。亦名爲假名。
亦是中道義已上自毫亦即因縁生法。是故其
性即空即假即中也。即空故非因非果。畢
竟空寂無有體用也。即假故因果體用萬徳
歴然。一切諸法具足無闕。然則一切諸佛菩
薩・一切聲聞縁覺・一切地獄鬼畜・一切修羅
人天。凡百界千如三千世間皆悉攝在彌陀
白毫一相中也。即中道故非有非無。又非
具足非不具足。離因離果亦不離因果。無
體無用亦非無體用。如意珠喩應知。非啻
白毫一相備空假中。餘一一相亦具三諦。又
非啻彌陀一佛功徳備三諦圓融義。餘一切
諸佛皆亦具足圓融無礙也。又一切諸菩薩
皆亦備之。乃至六趣四生衆生無不亦備
三諦妙理。凡於此三諦理凡聖等備迷悟同
具。非啻正報。依報亦爾。然則阿鼻依正全
處極聖自心。毘盧身土不越凡下一念。但
雖凡聖同具。凡夫迷故事用未顯。聖者悟故
專用已顯。是天台宗意也。次白毫利益者。觀
佛三昧經云。觀此相者除却九十六億那由
他恒河沙微塵數劫生死之罪。是則不用彼
三諦觀。但觀其相滅罪如此。或羅結白絲。
擬彼毫相見之。猶滅罪障。白毫功徳存略
如斯。但就應佛論之。唯有肉髻白毫二相。
而異凡夫二乘及菩薩也。餘相凡夫或有具
者。又有感肉髻者。昔南岳大師行法花三
昧時。普賢菩薩來摩其頂。頂上忽生肉髻。
又沙門遵式行般舟三昧四十九日。常行不
坐臥。由此受病吐血甚多。而以死爲期終
不退轉。親見觀音。垂手其口引出數蟲。復
舒指注甘露於口。身心清涼嘔血頓止。既
而頂高寸餘。宛似肉髻。然此是勇猛精進之
功一時感得而已。非常途之事也。凡夫設
雖具足相好。勝劣明昧全非比校。應佛功
徳既已如此。況又報佛功徳乎。佛身功徳大
概如此。次觀無量壽經者。此經乃説定散
二門明往生行。所謂三福九品散善十三定
善也。先三福者。經云。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
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
衆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
誦大乘勸進行者。孝養父母者。就此有世間
孝養。有出世孝養。世間孝養者。孝經等説是
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
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
終也。次出世孝養者。如説流轉三界中恩愛
不能斷棄恩人無爲眞實報恩者是也。夫離
父母家。不顧其養。剃除頭髮犯毀傷戒。不
聚無子。致無後患。如此且似忘恩背徳。
然至其引父母入無爲門。終出二種生死
登無上佛位者。豈有孝之又過於此者耶。
苟有大徳不拘小節。如彼泰伯短髮文身
自從呉越之俗。違於身體髮膚之義。然孔
子稱之曰。其可謂至徳矣。又如夷齊。餓
死首陽致無後患。然孔子稱之。求仁得仁
者也。世賢其猶如是。況出世之人耶。故心地
觀經云。若人欲報父母恩。代於父母發誓
願。入阿蘭若菩提道場。晝夜常修於妙道。
如彼南嶽・天台・玄奘・慈恩等諸師者。智行
内積名譽外顯。徳耀千古道傳萬代。豈非
顯父母之大者耶。又律中有生縁奉事法。
謂父貧者置寺内養之。母貧者置寺内養
之梵網經云。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
道之法。孝名爲戒。奉事師長者。於此亦有
世・出世師。世間師者。教授仁・義・經・智等之
道。禮・樂・射・御等之法者是也。出世師者。教
授出離生死・趣向菩提之道者是也。就出世
師或有訓聖道得道之法。或有誨淨土往
生之法。各隨其宗授其教法。乃至教示一
句一偈皆是師也。然出世師恩勝父母恩。全
非比校。故道宣律師云。父母七生師僧累
劫。有沙彌道衍者。爲奉事師生涯不受具
戒始終仕師。由其功徳終得往生矣。又舍
利弗弟子有均提沙彌者。亦爲事師不受
具戒。此類非一。學者當白策勵踏轍於先
賢也。慈心不殺者。十善之中初不殺也。十善
之中不殺最善。故別擧之。或可四無量心中
初慈無量也。即擧初一攝後三也。慈無量
者。縁諸衆生與樂之心也。悲無量者。縁諸
衆生救苦之心也。喜無量者。拔苦與樂喜快
之心也。捨無量者。寃親平等之心也。是即於
禪定中修此四心也。修十善業者。一者不殺
生。二者不偸盜。三者不邪婬。四者不妄語。五
者不綺語。六者不惡口。七者不兩舌。八者不
貪。九者不瞋。十者不邪見也。如天台宗有
四教四無量心及十善業。如眞言宗有五種
四無量心及十善業。事相雖同觀心則有淺
深。故有如是不同也。受持三歸者。歸依佛
法僧也。此有多種。謂翻邪三歸・五戒三歸・
八戒三歸・十戒三歸・具戒三歸・菩薩戒三歸
等也。大分不出二種。一者大乘三歸。二者
小乘三歸也。具足衆戒者。天台意者有二具
足戒。謂大乘具足戒・小乘具足戒也・大乘依
梵網持五十八戒也。小乘依四分・五分・十
誦・僧祇等律。比丘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
持五百戒也。不犯威儀者。是亦有大乘威
儀。有小乘威儀。大乘八萬威儀。小乘三千威
儀也。發菩提心者。諸師意不同也。天台有
四教菩提心。謂藏・通・別・圓是也。如止觀説。
眞言有三種菩提心。謂行願・勝義・三摩地是
也。如菩提心論説。華嚴菩提心如菩提心義
及遊心安樂道等説。三論法相菩提心如彼
宗章疏説。又有善導所釋菩提心。如觀經疏
述之。然則菩提心之一句廣亙諸經遍該
顯密。諸求往生之人各須發自宗之菩提
心。設無餘行以菩提心爲往生業也。深信
因果者。就此有二。一世間因果。二出世因
果。世間因果者。即六道因果也。如正法念經
説。出世因果者。即四乘因果也。如諸大小乘
經説。若就出世因果遍論諸經所説因果。
諸宗之意其義不同。今且依天台者。謂華
嚴經説佛及菩薩二種因果。阿含經説聲
聞・縁覺二乘因果。方等諸經説四乘因果。
般若諸經説通・別・圓三教因果。法華經但
説佛因果。涅槃經亦説四乘因果也。然則
深信因果之言遍攝一代聖教。設無餘行
以此一行亦得往生也。若於此因果起疑
謗者。非啻不往生應墮惡道也。昔相宗
學生新羅國順璟法師誹謗花嚴初發心時
便成正覺文。忽大地破裂即身墮地獄。其坑
後尚在焉云。此是誹謗佛乘因果墮地獄
也。誠可畏也。讀誦大乘者。讀誦者。即是五
種法師之中略擧轉讀・諷誦二師以顯受持
等三師也。若約十種法行。即是略擧披讀・
諷誦二種法師。以顯書寫供養等八種法行
也。大乘之言以簡小乘。非是別指一經。通
亙一切顯密諸大乘經。然則讀誦大乘一句
遍攝如來一代大乘諸經也。勸進行者者。謂
有聖道行者。有淨土行者。各就其門勸進
其行。即以此勸進爲往生業也。三福業因
大概如斯。凡淨土學人亦應學大藏經。所
以然者。此經三福業中所説諸行行相散説
已在於諸經中。不學諸經何以知之。矧又
解説法師乎。次十三定善九品散善如前日
粗述之。坐久恐勞聽徒。故略之耳
第五七日阿彌陀佛雙卷經五祖影
某甲禪門圖畫阿彌陀佛尊容及五祖影像
慶讃供養。故吾今重稱揚讃歎之。先讃歎阿
彌陀佛功徳者。即有依正二報功徳
先依報者。彼佛國中所有寶地寶樹寶池寶
殿等及地下地上一切莊嚴也。先寶地者。大
經中説七寶爲地。觀經中説瑠璃爲地。阿
彌陀經中説黄金爲地。三經説異。以何爲
實。予熟案之。以實論之。以不可説無量
妙寶爲彼國地。然大經説七寶爲地者。此
娑婆俗即以七寶爲殊勝寶。是故佛欲順
其樂欲令衆生生欣心。故爲此説也。觀經
中説瑠璃地者。此經又勸衆生觀想。欲以
水觀爲地觀前方便。故説瑠璃地。以是水
相似彼平地復似瑠璃故也。阿彌陀經説
黄金爲地者。七寶之中以黄金爲第一。此
亦順樂欲耳。次寶樹者。如此娑婆世界林
樹以成佳景。彼地雖妙若無寶樹則何足
爲莊嚴。準此土故有寶樹也。其寶樹高
八千由旬。亦無老死者。亦無小生者。亦無
初生漸長者。起即同時頓起量數等齊。以是
彼界無漏無生無有生死漸長之義也。就
此寶樹有純有雜。純樹者。根莖枝葉等唯
同一寶以嚴成之。無雜餘寶。故云純樹也。
雜樹者。若根莖若枝葉衆寶雜飾。故云雜樹
也。次寶池者。雖有寶樹若無寶池亦未名
好。一爲不空世界。二爲莊嚴依報。爲斯
義故有寶池也。次寶殿者。寶樹・寶池雖是
精妙。若無寶殿彼土聖衆何處住在。故有
寶殿也。凡如此等依報莊嚴皆從阿彌陀佛
無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無漏故莊嚴亦是
無漏也。加之有自然衣服。有自然飮食。非
是行者自業之所感得。皆是阿彌陀佛願力
所成也
次正報功徳者。阿彌陀佛身量六十萬億那
由他恒河沙由旬。有八萬四千相。其一一相
各有八萬四千隨好。其一一好復有八萬四
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
攝取不捨。又觀音勢至及彼土所有菩薩人
天。皆悉攝在阿彌陀佛正報功徳。以彼五通
等身心功徳是亦佛願力所成也。是故雖雙
卷經説彼土諸依正功徳。經題唯云無量壽
經。此即由經中所説依正功徳皆悉彼佛願
力所成故也
次無量壽經者。夫如來設教皆爲衆生濟度。
而衆生根機無量故。如來教法亦是無量。今
此經者爲令衆生往生淨土説之。故此經
中即明阿彌陀佛修因感果極樂淨土二報
莊嚴。是爲令衆生發欣求心也。然釋此經。
諸師領解途轍不同。今且依善導和尚意。此
經偏説專修念佛爲衆生往生正業也。何
以知之。經説彼佛因位本願云。設我得佛。
十方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此即彼佛因位法藏比
丘之時。於世自在王佛之所。覩見二百一十
億諸佛刹土。就中選擇所立四十八願中第
十八願也。然四十八願中願其行者。唯此
第十八願而已。而此願中不願餘行。但立
念佛一行以爲本願。故知此經偏説專修念
佛爲正業也。所謂本願念佛者。即口稱彼
佛名號也。故善導和尚觀念法門中。引此
本願文曰。若我成佛十方衆生願生我國。
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又往生禮讃中亦引此文曰。若
我成佛十方衆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
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
知本誓重願不虚。衆生稱念必得往生。熟
顧我等衆生若以自力而求往生必有疑
心。未審此行業契彼佛意也否。是則往生之
事恐亦難矣。然今既修彼佛選定行業。又復
彼佛誓願已成。十劫以前已得成佛。知是我
等往生之道決矣。豈不亦大幸乎。是故此
經下卷説此願成就文云。諸有衆生聞其名
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又凡四十八願莊嚴淨
土。華池寶閣無非願力。何於其中可獨疑
惑念佛往生願乎。又往生業因雖決定於念
佛一行。而行者根性自有上中下。故此經明
三輩往生。即上輩文云。其上輩者。捨家棄
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
佛。修諸功徳。願生彼國。中輩文云。其中輩
者。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徳。當發無
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
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
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下
輩文云。其下輩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徳。當
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無量
壽佛。願生其國。此三輩中雖擧菩提心等
餘行。望上所説彼佛本願。意在衆生一向
專念無量壽佛。故云一向也。故觀念法門
中善導釋曰。又此經下卷初云。佛説。一切
衆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
勸專念無量壽佛名。其人命欲終時。佛與
聖衆自來迎接盡得往生。由知三輩共是念
佛一行也。凡一向者遮餘之詞。例如彼五天
竺有三種寺。一者一向大乘寺。此寺之中無
學小乘。二者一向小乘寺。此寺之中無學
大乘。三者大小兼行寺。此寺之中大小兼學。
故云兼行寺也。是則大小兩寺有一向言。
兼行之寺無一向言。由是當知。此經一向
之言亦遮餘也。若夫念佛之外兼修餘行則
非一向也。然此三輩文中説餘行者即有
三意。一者爲廢諸行歸於念佛而説諸行
也。二者爲助成念佛而説諸行也。三者爲
念佛與諸行各立三品而説諸行也。此三
義中初義爲正。其旨如上應知。次此經流
通分中説云。佛語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
號。歡喜踊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爲得大
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徳已上雖上三輩文中
念佛之外説諸功徳。今至流通不讃餘善。
但讃念佛爲大利無上也。念佛功徳勝餘
功徳明矣。是則諸行一往隨機説之而已。
夫大利者對小利之言。無上者對有上之
言也。既指一念云大利亦云無上。何況百
念千念萬念乎。普勸一切往生人等。應當一
向專稱大利無上名號。何捨無上大利念佛。
而執有上小利餘行乎。又此經下卷云。當
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
經止住百歳。其有衆生値此經者。隨意所
願皆可得度。夫釋尊遺法有正・像・末三時
差別。然其正法五百年間教・行・證三倶具足。
故有如教修行現得證者。其像法一千年間
但有教・行無得證者。末法萬年之間但有
教法無行・證人。至末法萬年後。如來遺教
皆悉滅盡。爾時但有此無量壽經止住百歳。
此經止住者。即念佛止住。問曰。經唯云特留
此經。何云念佛止住乎。答曰。此經所詮全
在念佛。其旨見前。不能再出。善導・懷感・
惠心等意亦復如是。所以然者此經雖有
菩提心之言。未説菩提心之行相。而説菩
提心行相者廣在菩提心經等。而彼經先滅。
菩提心之行何因修之。又雖有持戒之言。
未説持戒行相。而説持戒之行相者廣在
大小戒律。而彼戒律先滅。持戒之行何因修
之。自餘諸行準此可知。故善導往生禮讃
釋此文曰。萬年三寶滅。此經住百年。爾時
聞一念皆當得生彼。又釋此文略有四意。
一者聖道淨土二教住滅前後。二者十方
西方二教住滅前後。三者兜率西方住滅前
後。四者念佛諸行二行住滅前後也。一聖道
淨土二教住滅前後者。謂聖道門諸經先滅。
故云經道滅盡。淨土門此經特留。故云止住
百歳也。當知聖道機縁淺薄。淨土機縁深厚
也。二十方西方二教住滅前後者。謂十方淨
土往生諸教先滅。故云經道滅盡。西方淨土
往生此經特留。故云止住百歳也。當知十
方淨土機縁淺薄。西方淨土機縁深厚也。三
兜率西方二教住滅前後者。謂上生兜率諸
教先滅。故云經道滅盡。往生西方此經特留。
故云止住百歳也。當知兜率雖近緑淺。極
樂雖遠縁深也。四念佛諸行二行住滅前後
者。諸行往生諸教先滅。故云經道滅盡。念
佛往生此經特留。故云止住百歳也。當知
諸行往生機縁最淺。念佛往生機縁甚深也。
問曰。既云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
歳。世尊慈悲何教不留。而不留餘經特留
此經有何意也。答曰。特留此經者其有深
意歟。若依善導意者。此經之中已説彌陀
如來念佛往生本願。故釋尊慈悲爲留念佛
殊留此經也。凡四十八願皆雖本願。殊以
念佛爲往生規。故善導釋云。弘誓多門四
十八。偏標念佛最爲親。人能念佛佛還念。
專心想佛佛知人。故知四十八願中特以
念佛往生之願爲本願中之王也。故特留
此經也。例如彼觀無量壽經中不付屬定
散之行。唯獨付屬念佛之行。是即順彼佛
願故付屬念佛一行也。總此無量壽經説
念佛往生文有七所。一本願文。二願成就
文。三上輩中一向專念文。四中輩中一向專
念文。五下輩中一向專念文。六無上功徳文。
七特留此經文也。上來雙卷經大意略述如

次五祖者。曇鸞法師・道綽禪師・善導禪師・懷
感法師・少康法師是也傳出下第九卷。
故今略之
凡圖
祖師眞影者即有二意。一爲報恩徳。二爲
見賢思齊也。然淨土宗師資相承乃有二
説。一菩提流支三藏・慧寵法師・道場法師・曇
鸞法師・大海禪師・法上法師次第相承。此出
安樂集。二菩提流支三藏・曇鸞法師・道綽禪
師・善導禪師・懷感法師・少康法師次第相承。
此出唐宋兩傳
第六七日阿彌陀佛觀無量壽經
凡諸佛功徳不可思議。然酌巨海一滴提高
山片塊前已讃歎。然今更爲諸人増進功徳
再歎其少分。諸佛有相好功徳。有名號功
徳。相好功徳如先已釋。名號功徳者一切諸
佛各有二種名號。謂通號別號也。別號者釋
迦・藥師・阿閦等是也。阿彌陀者即彼佛別號
也。此云無量壽無量光。此別號功徳如前已
釋之。通號者如來應供乃至佛世尊等十號
是也。於中佛者具云佛陀。此翻覺者。此
有三意。自覺・覺他・覺行窮滿也。自覺者簡
異凡夫。此由聲聞狹劣唯能自利闕無利他
大悲故。覺他老簡異二乘。此由菩薩有智
故能自利有悲故能利他。常能悲智雙行不
著有無故。覺行窮滿者簡異菩薩。此由如
來智行已窮時劫已滿出過三位故名爲覺
者也。往生要集對治懈怠章擧佛功徳二十
種中。第二讃歎名號功徳。引維摩經云。諸
佛色身威相種姓戒定智慧解脱知見力無所
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儀所行及其壽命
説法教化成就衆生淨佛國土。具諸佛法悉
皆同等。是故名爲三藐三佛陀。名爲多陀阿
伽度。名爲佛陀。阿難若我廣説此三句義。
汝以劫壽不能盡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
滿中衆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得念總持。
此諸人等以劫之壽亦不能受已上又西方
要決云。諸佛願行成此果名。但能念號具
包衆徳。故成大善已上
次觀無量壽經者。粗釋大意者。凡欲依教
起行必當先知教相。言教相者。謂如來一
代法門淺深大小權實等差別也。然諸宗立
教其旨不同。如法相宗立三時教以攝一
代諸教。如三論宗立二藏教攝大小諸教。
華嚴宗立五教。天台宗立四教。今我淨土
宗道綽禪師安樂集立聖道淨土二教攝一
代聖教。初聖道門者。謂於此娑婆世界斷惑
開悟至果之道也。就此總分有二。謂大乘
聖道・小乘聖道也。若別論者四乘聖道。謂聲
聞乘・縁覺乘・菩薩乘・佛乘也。次淨土門者。
願求出此娑婆穢惡境生彼安樂不退國
之道也。所以立二門者。即爲令捨聖道
入淨土門也。就此又有二由。一由去大
聖是遙遠也。二由理深解微也。立此二門
非獨道綽一師。曇鸞・天台・迦才・慈恩等諸
師皆有此意。且曇鸞法師引龍樹菩薩十住
毘婆沙論。以立難行易行二道。所謂難行道
者即是聖道門也。易行道者即是淨土門也。
難行易行・聖道淨土其言雖異其意是同。天
台・迦才同之。可知。又慈恩西方要決云。親
逢聖化道悟三乘。福薄因疎勸歸淨土。此
中二乘者即聖道門也。淨土者即淨土門也。
三乘淨土聖道淨土其名雖異其意亦同。然
則今時末代衆生知自無三學分。則須捨
聖道歸入淨土也。今此觀經偏説往生淨
土行業。初説定散二善且隨一切諸機。次
簡念佛一行以顯如來本意。故經云。佛告
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
壽佛名等云云善導疏曰。從佛告阿難汝好
持是語已下。正明付屬彌陀名號流通於
遐代。上來雖説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
意在衆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此則此經之
意。於淨土諸行中令捨雜行專修念佛
也。故善導和尚立正雜二行判其勝劣得
失。即彼疏云。次就立行信者。然行有二種。
一者正行。二者雜行云云就此二行乃有五
番相對。一親疎對。二遠近對。三有間無間對。
四迴向不迴向對。五純雜對也。一親疎對者。
修正行者甚親阿彌陀佛。故疏上文云。衆
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
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衆生憶念
佛者佛亦憶念衆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
故名親縁也。修雜行者口不稱佛佛不聞
之。身不禮佛佛不見之。心不念佛佛不
知之。彼此三業常相捨離。故名疎行也。二
近遠對者。修正行者隣近彼佛。故疏上文
云。衆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
近縁。修雜行者不願見佛佛不應念現
在目前。故名遠也。但親近義雖似是一。善
導之意分而爲二。其旨見於疏文。故今引釋
耳。三無間有間對者。修正行者乃於彼佛
憶念不間斷。即疏文云憶念不斷名爲無
間是也。修雜行者乃於彼佛憶念間斷。即
疏文云心常間斷是也。四迴向不迴向對者。
修正行者縱令不用迴向自然成往生業。
故疏上文云。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
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無者即是歸
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
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修雜行者用迴
向時成往生業。若不迥向不成往業。即疏
文云雖可迴向得生是也。五純雜對者。修
正行者是純極樂之行。而不通餘人天及三
乘等業。亦不通餘十方淨土業。故名純也。
雜行不然。即通人天三乘及十方淨土往生
業因。故云雜也。又善導和尚往生禮讃序判
此專雜得失云。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爲
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
縁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
教故。隨順佛語故。若欲捨專修雜業者。
百時希得一二。千時希得三五。何以故。乃
由雜縁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
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係念不相
續故。憶想間斷故。回願不慇重眞實故。貪
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無有慚愧懺悔心
故。又不相續念報彼佛恩故。心生輕慢雖
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人我自覆不親
近同行善知識故。樂近雜縁自障障他往
生正行故。何以故。予此日見聞諸方道俗。
解行不同。專雜有異。但使專意作者。十即
十生。雜修不至心者千中無一。前文雖許
千中五三。後文則曰見聞諸方千中無一。
導師在世已爾。何況今時時機共衰。豈捨百
即百生專修。可修千中無一雜行乎。行者
善自思量
  右説法六條者。外記禪門安樂房遵
西父也
修七七
日逆修之時。乃以上人爲前六會導師。
是其隨聞記也。結願唱導眞觀勤之。故今
略之。但此録有二本。或有眞字。或有假
字。未知何正。今且就眞字本集之者

黒谷上人語燈録卷第八


黒谷上人語燈録卷第九
  厭欣沙門了惠集録
漢語第一之九當卷有
二章
  淨土五祖傳第十一
善導十徳第十二
類聚淨土五祖傳第十一
  第一位曇鸞法師六傳
一續高僧傳第七義解
云。釋曇鸞或爲巒。未
詳其氏。雁門人也。家近五臺山。神迹靈怪
逸于民聽。時未志學。便往尋焉。備覿遺
蹤心神歡悦便即出家。内外經籍具陶文理。
而於四論佛性彌所窮研。讀大集經恨其
詞義深密難以開悟。因而注解。文言過半便
感氣疾。權停筆功。周行醫療。行至汾州秦
陵故墟。入城東門。上望青霄忽見天門洞
開。六欲階位上下重複歴然齊覩。由斯疾愈
欲繼前作。顧而言曰。命惟危脆不定其常。
本草諸經具明正治。長年神仙往往間出。心
願所指修習斯法。果剋既已方祟佛教不
亦善乎。承江南陶隱居者方術所歸廣博弘
瞻海内宗重。遂往從之。既達梁朝。時大通
中也。乃通名云。北國虜僧曇鸞故來奉謁。時
所司疑爲細作推勘。無有異詞。以事奏聞。
帝曰。斯非覘國者。可引入重雲殿。仍從
千迷道。帝先於殿隅却坐繩床。衣以袈裟。
覆以衲帽。鸞至殿前願望無承對者。見
有施張高座上安几拂正在殿中傍無
餘座。徑往升之。竪佛性義。三命帝曰。大壇
越佛性義深。略已標叙。有疑賜問。帝却衲
㡌。便以數關往復。因曰。今日向晩。明須相
見。鸞從座下仍前直出。詰曲重沓二十餘門
一無錯誤。帝極歎訝曰。此千迷道從來舊時
往還疑阻。如何一度遂乃無迷。明旦引入大
極殿。帝降階禮接問所由來。鸞曰。欲學佛
法恨年命促減。故來遠造陶隱居求諸仙
術。帝曰。此傲世遁隱者。此屡徴不就。任往
造之。鸞尋致書通問。陶乃答曰。去月耳聞
音聲。玆辰眼受文字。將由頂禮歳積故使
眞應來儀。正爾整拂藤薄。具陳花水。端襟
斂思竚聆警錫。及屆山所接對欣然。便
以仙方十卷用酬遠意。還至浙江。有鮑郎
子神者。一鼓涌浪七日便止。正値波初無
由得度。鸞便往廟所以情祈告。心如所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