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黒谷上人語燈録 (No. 2611_ 源空源空輯 ) in Vol. 83

[First] [Prev+100] [Prev]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先滅菩提心行何因修之。故善導釋云。萬年
三寶滅。此經住百年。爾時聞一念皆當
始皇之燒五經而不誦尚在
人口。稱彌陀名以例
此案之。
今時我等設不專持戒行。若能一心念彌陀
何不往生。況又隨分持一戒二戒
哉。然則今時澆季緇素持戒破戒及無戒者。
但能一心念佛。皆當往生也。次言持經往
者。謂有華嚴法華及諸大乘經。持此以
往生行業。然彼百歳時斯等諸經皆悉滅
盡。其時衆生何以持經。唯此經留故。依
念佛即得往生也。故善導釋云。萬年三
寶滅等。因此案之。今時我等設雖
嚴法華等經。但能念佛何不往生。然則
持經與不持經。有往生志之輩應
唯念彌陀名號。必得往生也。次就持呪
之。呪者謂諸陀羅尼。乃隨求尊勝寶篋印。光
明眞言等神呪。若能持之求淨土者皆當
往生。然彼百歳時此等陀羅尼皆悉滅盡。
其時衆生何由持之。故善導釋云。萬年三寶
滅等。然則今時我等設雖神呪。若能
念佛何不往生。不持呪與不持呪。有
生志之人應當唯念彌陀名號。必得往生
也。次有諸宗甚深理觀之行。謂法相宗五重
唯識三性三無性觀。三論宗八不中道勝義
皆空觀。華嚴宗十玄六相法界圓融觀。天台
宗。一念三千一心三諦觀。達磨宗即心是佛
一念不生觀。眞言宗阿字本不生三密同體
觀也。此等觀門皆依經論立之。然彼百
歳時所依經論皆悉滅盡。其時衆生何因修
之。就中禪家一門教外別傳。以心傳心。非
文字上。少渉擬議即隔天淵。自最上
越格之器。誰能得入。古人尚病焉。況末法萬
年之時人乎。然獨此經留故。彼時衆生依
此經唯能念佛皆得往生也。故善導釋云。
萬年三寶滅等。因此案之。今時我等設雖
此等觀行。一心稱名何不往生。故知。
往生極樂之道無專念彌陀名號也。三
華道淨土二教住滅而勸往生者。謂聖
道門諸經先滅。故云經道滅盡。淨土門此經
特留故云止住百歳。當知。聖道機縁淺薄
淨土機縁是深厚也。四約十方淨土極樂淨
土二教住滅而勸往生者。謂十方淨土往
生諸教先滅。故云經道滅盡。極樂淨土往生
此經特留故云止住百歳。當知。十方淨土
機縁淺薄極樂淨土機縁深厚也。五約
率西方二教住滅而勸往生者。謂上生心
地等上生兜率諸教先滅。故云經道滅盡。西
方淨土往生此經特留故云止住百歳。當
知。兜率雖近機縁淺薄。極樂雖遠因縁
深厚也念佛諸行二教住滅於
上已論。故今略
六約釋迦慈悲彌
陀本願而勸往生者。問曰。既云我以慈悲
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歳。若爾釋尊以慈悲
而留經教何教不留。而何不餘經唯留
此經乎。答曰。縱留何經別指一經則亦不
此難。然特留此經者有深意歟。若依
善導和尚意者。此經之中已説彌陀如來念
佛往生本願。釋迦慈悲爲念佛特留
。餘經之中不彌陀如來念佛往生本願
故釋尊慈悲而不之也。凡四十八願皆無
本願。而特以念佛往生願而爲規模。故
善導釋云。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爲
親。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故知。
四十八願中唯以念佛往生願而爲願王
也。是以釋迦慈悲特以此經止住百歳也。例
彼觀無量壽經中不付囑定散諸行
囑念佛之行。是則以彼佛願故也。問
曰。百歳之間留念佛者其理可然。若爾此
念佛行爲彼時機。爲正像末法之機
答曰。當廣通於正像末法之機。以後勸今。
其義應知。上來依善導道綽惠心等意
愚意要摘詮粗解釋畢。若有片言契
合佛意願令自他倶歸淨土菩提果
不退轉也。若於文理錯謬願仰後賢
挍正且憑三寶照鑑者也
無量壽經釋
黒谷上人語燈録卷第一


黒谷上人語燈録卷第二
  厭欣沙門了惠集録
漢語第一之二當卷有
一章
  觀經釋第二
觀無量壽經釋第二諸師解釋雖多今則正依善導
而傍以餘師釋助善導
此經略有五意。一説時前後。二來意。
三釋名。四釋二善義。五入文解釋。一説時前
後者。壽觀兩經前後難定。今依一義壽經
先。觀經爲後。乃是有文有理。先文者此
亦有三。一華座觀文云。法藏比丘願力所成。
意云。壽經先説彼願。今指彼云願力所成
乃知。壽經是先。今經是後也。二中輩下生
文云。亦説法藏比丘四十八願其義
三雙卷
經上文云。阿難白佛。法藏菩薩爲已成佛而
滅度。爲成佛。爲今現在。佛告阿難
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刹。其佛世
界名曰安樂云云今經具説彼土依正二報
今經若先彼經何有此語。故知。壽經是先也。
次理者。壽經先説彼佛發心修行及果上依
正二報。今經即就彼經所説依正此十三
。故知。壽經是前。此經是後也。二來意者。
壽經雖能化彌陀修因感果。未所化
行者修因感果。故次彌陀修因感果。説行者
修因感果也。又壽經雖三品往生。而未
九品義。今則開彼三品而爲九品。是爲
此經來意也。更有多義。今且存一二耳。三
釋名者。佛謂能説教主。説謂所説教法。即
定散二善等。簡異菩薩聖弟子及餘外道等
。故稱佛説。觀謂能觀即通指十三觀。無
量壽謂所觀境正指第九一境。是所觀境雖
十三。擧無量壽以攝餘也。所以者何。無
量壽者。是彼土教主彌陀如來正報之身。既
正報。必當依報之實樹寶池等。故擧
正攝依也。又無量壽者。彼土教主既有
。必當眷屬之觀音勢至等。故擧主攝
伴也。經謂貫線常法等義如常。四料簡定
散二善者。往生業因雖多不定散。故欲
文先須簡之。定善即有十三。謂日觀
乃至雜想觀也。散善即有三福九品。定者則
慮以凝心。故曰定也。散者即廢惡以修
善。故曰散也。五入文解釋者。依善導意。此
經爲兩處二會之説。一王宮會。二耆闍崛
山會也。王宮會者。文有四段。以爲三分
得益分
正宗分
初自如是我聞云何見極樂
世界已來。是序分也。二自佛告韋提汝及衆
下品下生。是正宗分也。三自説是語
諸天發心。是得益分也。四自阿難白
韋提等歡喜。是流通分也已上王
宮會
次靈
山會者。阿難自王宮還而爲大衆再述
王宮會。是亦當三分。而無別説相者。經
家之略而已。序分者。有通有別。通序如是
等句。別序一經發起隨縁各別。如淨名經
耶現疾爲序。如法華經現瑞放光爲序。今
經則以闍王造逆韋提厭穢欣淨別序也。
正宗分者。此中有二。一定善分。二散善分。
定善十三。一日想觀。二水想觀。三地
想觀。四寶樹觀。五寶池觀。六寶樓觀。七華座
觀。八像想觀。九佛身觀。十觀音觀。十一勢至
觀。十二普觀。十三雜想觀也。一日想觀者。問。
何故觀日乎。答。此有三意。一爲衆生知
極樂正方也。不冬夏兩時。唯取春秋二
。二爲衆生知罪障輕重也。罪障有三。
一黒障如黒雲障日。二黄障如黄雲障日。
三白障如自雲障日。行者若此相現須
悔罪障也。三爲衆生知極樂光明也。若
此觀成時或化佛等現
行者唯除睡時
行住坐臥一心專注。必得成就。二水想觀者。
上日想行住坐臥專觀日輪。今此水想亦
四威儀不時節久近。專觀水也。所以次
日觀水觀者。疏問曰。次何故觀水。答。
日輪彼界長暉。今觀水顯彼瑠璃地
平正。三地想者。疏釋修觀法曰。即向靜處
面向西方。正坐跏趺一同前法。既住心已。
徐徐轉心想彼寶地雜色分明。初想不
想多境。即難定。唯觀方寸一尺等。或
一日二日三日。或四五六七日。或一月一年
二三年等。無日夜行住坐臥。身口意業
常與定合。唯萬事倶捨由如失意聾盲癡人
者。此定必即易得。若不是三業隨縁轉。
定想逐波飛。縱盡千年壽。法眼未曾開。若
心得定時。或先有明相現。或可先見寳地
等種種分明不思議者。有二種見。一者想見
猶有知覺故雖淨境。未多明了。二者若
内外覺滅。即入正受三昧。所見淨境即非
。得爲比挍也。修此地觀亦可往生。經
曰。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
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雖雙卷經説七寶
。而彼不觀地往生之旨。是故只見
之人未此旨。然今至此經始知觀地
往生之旨。故知。往生之行非啻念彼佛名
又觀彼地亦是往生極樂業因也。四寶樹觀
者。來意者可知。雖雙觀經説七重行樹。而
彼不觀樹之旨。故今具説行者修觀觀成
功益。五寶池觀者。先來意者。寶樹雖精若
池水好也。一爲世界。二爲
嚴依報。爲斯義故有此池渠觀也。次觀
成義準前可知。亦有思惟正受二義。思惟
者。行住坐臥常思惟之。若不思惟池相不
現。正受者想心都息縁慮竝亡。三昧相應妙
境現前。次觀功能準地觀知。六寶樓觀
者。先來意者。彼淨土中雖寶樹寶池。若
寶樓宮殿亦未精。經文雖五百億
寶樓。而實無量無邊。次觀成亦有二。準
知。次觀功能有二種益。一現身滅罪。二
身後往生。故經曰。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
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雖雙觀經説
宮殿等。而彼不觀想往生之益。故今此經
中具説其益也。七華座觀者。就此有五。一
來意。二正明觀相。三辨邪正。四明利益。五
思惟正受。一來意者有二。一上是通依。今
則別依。二上是依報。下則正報。二正明
者。是觀大寶蓮華王也。依經有三。一華
葉相。二華臺相。三臺上四柱寶幢。一華葉相
者。經曰。令其蓮華一一葉作百寶色。乃至
覆地上。二華臺相者。經曰。釋迦毘楞伽
寶以爲其臺。三臺上四柱寶幢者。經曰。於
其臺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三辨邪正者。
華座相現名爲正觀。若他相現前名爲邪觀
四明利益者。經曰。滅除五萬劫生死之罪
必定當極樂世界。就此文二益。一滅
罪。二往生。五思惟正受者。準前可知。次明
華座在所。善導曰。彌陀化主當心坐。華臺
獨逈最爲精。惠心曰。在中央最上地上。八
像想觀者。就此亦有五。一來意。二正明
。三辨邪正。四利益。五思惟正受。一來意
者。上既觀座。須眞佛坐於其上。然初心
之人不直觀眞佛。故先觀形像也。故善
導曰。斯乃群生障重。眞佛之觀難階。是以
大聖垂哀且遣心形像。又或雖初心之
其意樂直觀眞佛。故觀念法門直説
眞佛。其旨見觀佛三昧經等云云二正辨
者。就此有三。一佛像想。二二菩薩像想。
三多身像想。一佛像想者。經曰。先當像。
閉目開目見一寶像如閻浮檀金色彼華
。善導曰。於一金像逆順觀想之。自
足下千輻輪。名之爲順觀。自千輻輪
頂上者。名之爲逆觀。如是逆順觀之。
久必得成就。是則彌陀像想也。二觀音
勢至像想者。經曰。見此事已。復當更作
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異。復
一大蓮華在佛右邊。是則先觀二菩薩華
也。又曰。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
亦放金光前無異。是則觀世音像想也。
又曰。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是則勢
至像想也。準前佛觀。於二菩薩各亦當
像觀。是乃佛觀成就之後亦觀二菩薩形
也。三多身像想者。經曰。一一樹下復有
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
。以此文之。像想觀不止一三尊。更有
無量三尊像想。例如釋迦像想觀。其旨見
佛三昧經。三邪正者。經曰。令修多羅
若不合者名爲妄想。若有合者名爲麁想
極樂世界。四利益者。此觀有二益。一滅
罪益。二現身得三昧益。故經曰。作是觀者。
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念佛
三昧。五思惟正受者。準前可知。善導曰。十
三觀中此寶地寶華金像等觀最要。若欲
人即教此法。但一法成者餘觀即自然了也。
九佛身觀者。就此亦有五。一結前生後亦名
來意
二正明觀相。三辨觀邪正。四明觀利益。五
思惟正受。一結前生後者。觀形像者本是
眞佛。已觀像了。次當眞。眞像有
次。故次像來也。又或雖初心之人。隨其意
直觀眞佛。是故明之。二正明觀相者。
此有十三。一身量大小。二身色不同。三
毫相大小。四眼相大小。五毛孔光大小。六圓
光大小。七化佛多少。八侍者多少。九相多
少。十好多少。十一光多少。十二光照遠近。十
三光明攝益。一身量大小者。經曰。佛身高六
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然諸佛身量隨
機長短不同。且如七佛身量長短不同。言
七佛。初毘婆尸佛身長六十由旬。次尸棄
佛身長四十由旬。減前佛者二十由旬。毘舍
婆佛身長三十二由旬。減前佛者八由旬。次
拘留孫佛身長二十五由旬。減前佛者七由
旬。次拘那含牟尼佛身長二十五由旬。次迦
葉佛身長十六丈。次釋迦佛身長僅文六。如
當來彌勒佛身長千丈。七佛之中最高毘婆
尸佛。而是尚僅六十由旬。而今阿彌陀佛身
長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豈不是至
乎。是其身量大小也。二身色不同者。且
七佛身量雖大小不同。於其身色
共同紫金色。而今彌陀如來閻浮檀金色。是
機感之不同。故道世曰。敬尋法身平等非
優劣。但隨機業異故現化不同。是以釋迦
牟尼出世紫金色。而千比丘咸見赭容。十六
信士偏觀灰色。自彼之異佛恒一也。三毫相
大小者。經曰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
。然毫相大小諸佛不同。且如釋迦佛白
徑一寸周圍三寸云云四眼相大小者。經
曰。佛眼如四大海水清白分明。然諸佛眼相
隨身大小自有不同云云五毛孔光大小
者。經曰。身諸毛孔演出光明須彌山。善
導釋云。此明毛孔光大小。愚案曰。是乃遍身
光歟。於遍身光諸佛不同。且如毘婆尸佛
及尸棄佛遍身光一百由旬云云是七佛身
光大小不同也。六圓光大小者。經曰。彼佛圓
光如百億三千世界。是則彼佛項圓光也。諸
佛圓光大小不同。毘婆尸佛圓光百二十由
旬。尸棄佛圓光四十五由旬。毘舍婆佛圓光
四十二由旬。拘留孫佛圓光三十二由旬。乃
至釋迦佛圓光七尺也。七化佛多少者。經曰。
圓光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化佛。是
圓光中化佛而彼眞佛所化作也。此化佛本
彼土所有。以神通力故暫化作之。本無
忽有。故名爲化。此化佛常爲行者隨逐護
念。又來迎引接多亦化佛。八侍者多少者。諸
佛皆有執事弟子。且如毘婆尸佛執事
弟子。一名騫荼。二名提舍。以後六佛皆有
執事弟子。化佛亦有執事弟子。今於彌陀
化佛執事多少也。然大僧必用沙彌
執事弟子。不大僧。故釋迦牟尼佛以
執事弟子。以阿難留習而居學地也。
是故今佛以觀勢二菩薩而爲侍者。然此二
大士實是古佛。隱實示權爲佛侍者。輔
聖化也。九相多少者。經曰。無量壽佛有
萬四千相。經明佛相好四種説。一三十
二相。二八十隨好。三八萬四千。四無量塵數。
人相故説三十二相。勝諸天故説八十
隨好。爲諸菩薩故説八萬四千。明佛實相
故説無量塵數也。今説彌陀佛相。亦有
二説。一三十二相。二八萬四千。一三十二相
者。般舟經并今像觀初文是也。二八萬四千
者。則今文是也。十好多少者。經曰。一一相各
八萬四千隨形好。依觀佛經等意相與
好有同有異。同者經曰。同人相故説三十
二相。勝諸天故説八十種好。爲諸菩薩
八萬四千妙相好。佛實相好無量塵數也。我
初成道時。於雜華經廣已説。是故今略不
之。依此文則相與好全非別物也。異者。
同經相與好各別説之也。今文是依相好各
別之義也。相者是好之大也。好者是相之小
也。十一光多少者。經曰。一一好復有八萬四
千光明。總計相好之光明無量無邊。非算數
所知。或人且計白毫一相之光明云。七百
五倶低六百萬光明。十二光照遠近者。經曰。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
捨。善導釋曰。此明光照遠近。一一光明者。
即前八萬四千光明。十方世界念佛衆生
者。即前光明之所照也。十三光明攝益者。經
曰。攝取不捨。是即前光明攝取念佛衆生
而不捨名爲光明攝益也。念佛利益之義後
已上正明
觀相
三觀邪正者。準前諸門。觀
佛身而見佛身。名之爲主。若見餘境
之爲邪。四利益者。就此有二。一現在利益。
二當來利益。現在利益有四。一見彌陀一
。二見一切諸佛。三見佛心。四現前授記。
一見彌陀一佛者。由眞佛觀成現身得
彼佛。是則現身見佛之利益也。二見一切諸
佛者。若成此觀則非止見彌陀一佛。遍見
十方諸佛。十方諸佛者。東方善徳佛乃至上
方廣衆得佛下方明徳佛等也。由彌陀一
此等諸佛也。三見佛心者。若成
止見佛色身。亦能見佛内心。故經曰。
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縁慈
諸衆生。是名見佛心之益也。四現前授記
者。若成此觀則非止見佛色身及内心。亦
能於三昧中成佛記別。故經曰。見無
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無量
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若欲現身得成佛記
。應當修習觀佛三昧也。次當來利益者。
此有二。一往生。二得無生忍。故經曰。作
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無生忍。五
思惟正受者。準前可知。十觀音觀者。例
此亦有五。一結前生後。二正明觀相。三辨
觀邪正。四明觀利益。五示觀次弟。一結前生
後者。上既觀彼教主。主必有伴。故次主觀
伴。然彼土菩薩聲聞無量無邊。若欲具觀
之非凡智所能及。而唯此二大士在佛左
。翼賛聖化補佛處。卓然超出於海衆
。故特觀此二菩薩也。左右有次。故次
先觀觀音。或隨其意樂。於佛觀前亦得
二菩薩。二正明觀相者。就此有十四
一身量大小。二身色不同。三肉髻螺髮不同。
四圓光大小。五化佛侍者多少。六身光之中
普現五道衆生。七天冠化佛。八面色與
不同。九毫光轉變。十身服光瓔。十一寶
手慈用。十二足下徳用。十三身相同佛。十四
二相虧不足地。今十四功徳一一取
要釋之。一身量大小者。經曰。此菩薩身長
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異本經那由他下加
恒河沙三字。故或曰觀音身量反高於佛。然
而豈伴高於主乎。故今本爲正也。二身色
不同者。經曰。身紫金色。三肉髻螺髮不同者。
經曰。頂有肉髻。四圓光大小者。經曰。項有
圓光面各百千由旬。五化佛侍者多少者。經
曰。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佛
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爲
。六身光之中普現五道衆生者。經曰。擧
身光中五道衆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善導
曰。觀音菩薩大慈悲已得菩提捨不證。一
切五道内身中。六時觀察三輪應。七天冠化
佛者。經曰。毘楞伽摩尼寶以爲天冠。其天冠
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八面色與
不同者。經曰。觀世音菩薩面如閻浮檀
金色。九毫光轉變者。經曰。眉間毫相備七賢
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
無數百千化佛。無數化菩薩以爲侍者變現
自在。善導釋曰。亳光轉變遍滿十方。化侍
彌多更比紅蓮華之色。十身服光瓔者。光
瓔者乃觀世音所服之寶衣也。經曰。有八十
億光明。以爲瓔珞。其瓔珞中普現一切諸
莊嚴事。十一寶手慈用者。經曰。手掌作五百
億雜蓮華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萬四
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一
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
此寶手引衆生。善導讃曰。恒舒百億
光王手。普攝有縁本國。十二足下徳用
者。經曰。擧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
百億光明臺。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普
一切彌滿。十三身相同佛者。經曰。
其餘身相聚好具足如佛無異。十四以二相
不足地者。經曰。唯頂上肉髻及無見
頂相不世尊。善導釋曰。師徒位別果願
圓。致使二相有虧。表不足之地。三
觀邪正者。準上可知。四明觀利益者。經曰。
是觀者不諸禍。淨除業障無數劫
生死之罪。如此菩薩但聞其名無量福
何況諦觀。此文即有滅罪生善之義。其旨可
知。五示觀次第者。經曰。若有觀世
音菩薩者先觀頂上肉髻。次觀天冠。其餘
衆相亦次第觀之。亦令明了掌中。具
觀佛經也。應當逆順觀之。若不觀
者應名號。弘猛慧海經曰。衆生有苦。
三稱我不往救者不正覺。又十一面神
呪經曰。若有念百千倶胝那由他諸佛名
。復有暫時於我名號至心稱念。彼二功
徳平等平等。諸有念我名號者一切皆
不退轉地。十一勢至觀者。就此有五。一
者結前生後。二正明觀相。三辨觀邪正。四
觀成利益。五思惟正受。一結前生後者。準
知。二正明觀相者。經曰。此菩薩身量大
小亦如觀世音。又曰。餘諸身相如觀世音
等無異。以此思之。勢至身量大同觀音
而其不同之相有九。一圓光大小。二光照遠
近。三化佛侍者多少。四無邊光名義。五大
勢至名義。六頂上寶華之相。七頂上肉髻寶
瓶之相。八行歩之相。九坐時之相也。一圓光
大小者。觀音圓光百千由旬。勢至圓光百二
十五由旬。比觀音圓光是甚小也。二光照遠
近者。觀音圓光既百千由旬。理可遠照矣。
今之圓光唯百二十五由旬。所照亦可近也。
三化佛侍者多少者。疏有其文。經則無文。
四無邊光爲義者。經曰。擧身光叫照十方
紫金色。有縁衆生皆悉得見。但見
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
。是故號此菩薩無邊光。五大勢至名
義者。經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
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大勢至。六
頂上寶華之相者。經曰。此菩薩天冠有五百
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億寶臺。一一毫中十
方諸佛淨妙國土廣長之相皆於中現。七頂
上肉髻寶瓶之相者。經曰。頂上肉髻加鉢頭
摩華。於肉髻上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
佛事。八行歩之相者。經曰。此菩薩行時十
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處五百億寶
。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九坐時
之相者。經曰。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
搖。從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
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
世音菩薩。分身大勢至菩薩。皆悉雲集極樂
國土。側塞空中。坐蓮華座。演説妙法。度
衆生。善導問曰。彌陀經曰。彼國衆生無
衆苦。但受諸樂。何故云度苦也。答曰。就
二種。一三界中苦樂。二淨土中苦樂。
一三界苦樂者。即以三途八苦苦。即以
人天五欲樂樂。雖是樂然是大苦。竟
一念眞實樂也。二淨土苦樂者。地前
地上苦。地上望地前樂。下智證
上智證苦。上智證望下智證樂。今
度苦衆生者。但爲下位上位
下證上證。稱本所求即名爲樂。
故言度苦也。若不然者淨土之中一切聖人
皆以無漏體。大悲爲用。畢竟常住離
分段之生滅。更就何義名爲苦也。三辨
邪正者。準前可知。四觀成利益者。經曰。觀
此菩薩者除無量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作
者不胞胎。常遊諸佛淨妙國土。此文
之中有滅罪與往生二利益也。應知。五思
惟正受者。如前辨之。又不觀能念佛號
者。此菩薩攝之令淨土無生忍。故經
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無生忍。今於
念佛人於淨土。十二普觀者。先來
意者。上來極樂依正二報身土主伴具觀
畢。往生之行已滿足焉。然修上諸觀本爲
往生。雖已觀依正往生觀。故次上此
觀來。次依經文次第往生之想。往生想
者。謂華臺聖衆雖來迎。而豫爲來迎想
命終而豫爲命終想。雖未乘蓮臺
而豫爲乘蓮臺想。雖往生而豫爲往生
。雖寶池而豫爲入寶池想。雖蓮華
開而豫爲蓮華開想。雖眼目未開而豫
眼目開想。雖光明未照而豫爲光明照
。雖佛菩薩而豫爲見佛菩薩想。雖
水鳥樹林諸佛説法而豫爲之想
此勝解作意爲往生觀。此觀若成必得
。就此亦有思惟正受二義。準前可知。十
三雜想觀者。先觀大身佛菩薩。後觀小身
佛菩薩。此有三意。一先觀大身者。爲使
者自在觀之。二或觀未成之人去大就小。
三或隨意樂之。觀其小身者。應
陀如來丈六像。或在池水華上。或在寶閣之
。或在寶林寶樹下。或在寶臺寶殿之内
或在虚空寶雲華蓋之内。如是隨意寶閣寶
林寶樹等一一住心想之。皆作化佛想。機
境相稱則成就甚易矣。此觀乃有三尊
佛也。又有眞佛。有形像。有小身。有
。又有華座等。故云雜想也。雜義甚多。且
一兩。餘準知之。如上十三觀不時節
只以成就期。所以不日數觀成
。由衆生根有利鈍故。善導釋華座觀中
地想觀云。唯觀方寸一尺等。或一日二日
三日。或四五六七日。或一月一年二三年等。
日夜行住坐臥。身口意業常與定合。
唯萬事倶捨由如失意聾盲癡人者。此定必
即易得若不是三業隨縁轉。定想逐
飛。縱盡千年壽法眼未曾開。已上十三定
善略釋如此。此義但此經説。壽經未
云云 二散善者。此亦有二。一者來意。二者
三福九品。一來意者。衆生根性有二。一
禪定之機。二散亂之機。若爲散機亦説
。機法乖違虚失巨益。故説三福九品散
也。二釋三福九品者。此亦有二。一者三
福。二者九品。一三福者。一者孝養父母。奉
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
。具足衆戒。不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
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孝養父母者。
凡在家出家人皆有父母。必當務孝養。在家
孝養出論語孝經等。出家考養如經論廣説
之。如釋尊擔父王金棺。目連得通度亡母
。此即出家孝養也。聲聞戒有生縁奉事法
菩薩戒有孝順父母説。凡孝養之法雖
。而共讃至道之法。稱至徳要道。最足
往生業也。奉事師長者。夫知生死之可
厭。涅槃之可欣。而發心立行皆師之力。凡
夫智解必由師生。其生知者未之有也。是
以師恩實深。報謝最難。是故雪山半偈投身。
釋尊千歳爲床。常啼碎髓於無竭。藥王薪
身於淨明。南山曰。父母七生師僧累劫。良有
所以也。夫八宗學徒誰人不師長。就
眞言不師授則不一句。自餘諸宗皆
師資相承之道。然則入身於佛門者。豈
奉事師長義乎。若有往生志者。各宜
事師長而即迴之爲往生業也。慈心不殺
修十善業者。翻十惡業十善業。於中慈
心不殺者。此有二義。一慈無量。二十善中
第一善。慈無量者。具有四無量。今擧初攝
後。是修四無量往生業之意也。二十善
中第一善者。乃於十善總別擧之。謂十惡
倶是罪而以殺生其第一。今翻十惡。故
不殺總別擧之。此則以十善往生業
也。所謂十善者。非但佛法。亦是輪王舊法。
往生志者。宜十善者也。受持三歸者。
佛法僧也。就此有翻邪三歸五戒三歸
八戒三歸等。又有菩薩三歸。倶是入道初門。
今迴此法以爲往生業也。具足衆戒者。就
戒有五戒八戒沙彌戒具足戒菩薩三聚淨
戒及十重四十八輕戒也。不犯威儀者。有
千威儀。有八萬威儀。戒是諸佛之本源。行
菩薩道之根本也。若有往生志者。宜
等諸戒。此即戒門往生意也。若約宗論之。
正是律宗。兼通諸宗也。發菩提心者。發
弘誓願大菩提心也。就此亦有諸宗發菩提
。法相則有唯識發心。三論則有無相發
。華嚴則有法界發心。天台則有圓融發
。眞言則有三密發心。各以此等發心
淨土業也。其發心相即如宗宗章疏説
云云 深信因果者。乃於因果世間因
。有出世因果。世間因果者。此即六道之因
果也。出世因果者。此即四乘三乘之因果也。
若約諸宗之。倶合成實律宗是三乘之因
果。法相三論兩宗是亦三乘之因果。華嚴是
五教之因果。天台是四教之因果。眞言是五
相三密之因果。達磨宗是佛乘之因果也。各
此等自宗因果起深信。迴此功徳
淨土業也。讀誦大乘方等經典者。對
讀。離文稱誦。是即擧五種法師中讀誦
二行。攝受持等三也。或擧讀誦二。具攝
寫等十種法行也。大乘之言以簡小乘。此
別指一經。通指一代所説一切顯密諸大
乘經。於中有已結集經。有未結集經。又於
已結集經。或有龍宮布人間之經
或有天竺漢地之經。今就本朝將
來之經之。貞元入藏録中。始自大般若
經六百卷終至于法常住經顯密諸大乘經。
總六百三十七部二千八百八十三卷也。此
等諸經皆攝讀誦大乘一句。請西方行者各
其意樂。或讀誦法華。或讀誦華嚴。或
誦涅槃。或讀誦遮那教王等經及諸尊法
。以爲往生業也。又應或解説或書寫如
上諸經。以爲往生業也。問曰。顯密旨異。何
顯中攝密乎。答曰。顯密二經共是大乘。是
故貞元録中顯密同編入大乘經部内。故攝
讀誦大乘一句。非是顯教中攝密教旨
也。問曰。爾前經中何攝法華乎。答曰。今言
攝者。非權實偏圓等義。只是讀誦大乘
之言普通觀經前後大乘諸經而已。文雖
大乘權實。正當華嚴般若法華涅
槃等實大乘諸經也。方等者。諸大乘經明
等理。故云方等也。勸進行者者。就此有二。
一聖道勸進行者。二淨土勸進行者。一聖道
勸進行者者。爲他説聖道修行法門乃至一
句一偈。即以其功徳深心迴向爲往生業
也。二淨土勸進行者者。爲他説往生淨土法
門乃至一句一偈。即以其功徳深心迴向爲
往生業也。又有堂塔修造勸進行者。謂勸
他建立修復塔寺。即以其功徳深心迴向
往生業也。然則華嚴天台三論法相眞言
禪門倶舎成實大小律宗。如此諸宗所修萬
行。及世間經典所明孝養父母仁義禮智信
等世善。皆攝此三福業中也。西方行者各
文學之。二九品者。釋之爲三。一明
開合異。二分別品位不同。三就文別解。一
開合異者。開前三福以爲九品。是故九品
行業即是三福。更無別體也。二品位不同
者。此亦爲三。一約行淺深。二約行多少。三
時長短。一約有淺深者。且如念佛一行
而有九品淺深。諸餘讀誦發心等行亦復如
是。二約行多少者。上品具五行。中品具
。下品具三行。具如雙卷經説。是則約
多少。有品位不同也。三約時長短者。且約
一戒行。盡形與一日時有長短。分之以爲
中上中中二行。即此意也。三就文別解者。亦
分爲二。一總分三品。二就文別解。一總分
三品者。上輩此有三品。上上上中上下。雖
三品不同總爲上品也。中輩亦有三品。中
上中中中下。雖三品不同總爲中品也。下
輩亦有三品。下上下中下下。雖三品不
總爲下品也。又此上輩三品同是大乘善人。
中輩三品分之爲二。中上中中二品同是小
乘善人。中下一品是世俗善人也。下輩三品
惡輕重之。不修因淺深。謂以
爲下上。以破戒下中。以五逆
。是則三品同是遇惡之人也。二就文別解
者。就九品文各別釋之。初釋上輩三品。就
上品上生文此有三段。一修因。二往生。三
往生已後得益。凡就九品皆有此三段。一
修因者。經曰。上品上生者。若有衆生乃至
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二往生者。是亦有
二。一聖衆來迎。二行者往生。一聖衆來迎
者。經曰。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乃至
嘆行者進其心。二行者往生者。經曰。
行者見已歡喜踊躍。乃至如彈指頃生彼
。三往生已後得益者。經曰。生彼國已見
佛色身等。若有上品上生志之人當一日
乃至七日之間或持諸戒行。或讀誦方等經
。或修行六念。而期往生也。上品中生例
前亦有修因往生得益之三。一修因者。經
曰。不必受持讀誦。乃至迴向願求生極樂
。二往生者。例前此亦有二。一佛來迎者。
經曰。行此行者命欲終時。乃至與千化佛
一時授手。二行者往生者。經曰。行者自見
紫金臺。乃至即生彼國七寶池中。三生
後得益者。經曰。此紫金臺如大寶華。經宿
即開等。凡三論法相華嚴眞言天台禪門諸
宗皆有解第一義之旨。若願求上品中生
徒。當第一義甚深實相妙理信解不疑。
此勝因以得彼國也。上品下生例亦
三。一修因者。經曰。亦信因果
。乃至迴向願求生極樂國。二往生者。是
亦有二。一佛來迎者。經曰。行者命欲終時。
阿彌陀佛乃至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二行
者往生者。經曰。見此事時即自見身。乃至
即得生七寶池中。三生後得益者。經曰。
一日一夜蓮華乃開已下文是也。若有
上品下生之人。當無上菩提心深信
也。上來大乘善人上輩三品往生略述如
此。次釋中輩三品。依善導分爲二。中上
中中二品是小乘善人也。中下一品是非
。亦非小乘。未佛法世俗之善人也。中
品上生例前亦有修因往生得益之三。一修
因者。經曰。若有衆生持五戒。乃至迴向
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二往生者。例
此亦有二。一聖衆來迎者。經曰。臨命終
阿彌陀佛乃至讃歎出家得衆苦。二行者
往生者。經曰。行者見已心大歡喜。乃至未
頭頃即得生極樂世界。三生後得益者。
經曰。蓮華尋開當華敷時等。若有中品上
生志之人。當所持戒法至心迴向成
往生大事也。中品中生例亦有三。一修因
者。經曰。若有衆生若一日一夜受持八戒
。乃至迴向願求生極樂國。二行者往生者
例亦有三。一聖衆來迎者。經曰。戒香薫修。
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
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行者前。乃至
讃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
我來迎汝。二行者往生者。經曰。行者自見
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寶池中。三生後得益者。經曰。經於七日
蓮華乃敷等已上
小乘
若有中品中生志之輩。當
一晝夜等隨分受持近事等戒。至心迴向發
願得彼國也。中品下生例亦有三。一修
因者。經曰。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乃至
法藏比丘四十八願。二行者往生者。例
亦有二。一聖衆來迎者。此品之中雖無
迎之文。而準前後諸品是必合來迎。今
文者蓋譯家之略耳。故善導料簡九品
十一門。建立文雖具不具品品皆有
來迎之義。懷感等諸師皆亦存來迎
也。二行者往生者。經曰。聞此事已尋即
命終。乃至即生西方極樂世界。三生後得益
者。經曰。生經七日觀世音及大勢至等。
若有中品下生志者。當順父母仁慈愛
物。迴此福業彼國也。上來中輩三品
此。後釋下輩三品。此三品人全無大小
善根及世俗善根。唯有十惡破戒五逆之罪
命終時。遇善知識。始稱彌陀名號。僅一
念十念者。因隨罪業輕重立爲三品。下品
上生是十惡人。例前亦有修因往生得益之
。一修因者。經曰。或有衆生。作衆惡業。乃
至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二行者往生者。例
亦有二。一聖衆來迎者。經曰。爾時彼佛即
化佛。乃至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二行者
往生者。經曰。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
。乃至隨化佛後寶池中。三生後得益
者。經曰。經七七日蓮華乃敷等。九品之中
此品最要。頗相當我等分。今時末法之運道
俗希正信。依經一日夜間有八億四千
念。念念皆是三塗業因。身口諸業亦復幾許。
本願名號不可思議之力。何以得
生彼國乎。若有下品上生志之人。當至心
念佛發願迴向往生彼國也。下品中生是破
戒人。例亦有三。一修因者。經曰。命欲終時。
地獄衆火乃至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
之罪。二往生者。例亦有二。一聖衆來迎者。
經曰。地獄猛火化爲清涼風。吹諸天華。華
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二行者往生
者。經曰。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三生後得益
者。經曰。七寶池中蓮華之内。經於六劫
華乃敷等。然澆季緇素多不受戒。既無
。寧論持破從令有受戒者。希
上品之心。若不起上品之心。何得戒體
縱令有戒體毀犯甚多。自彌陀十力
威徳名號光明神力。何由得生死。當
犯隨懺至心唱念佛號下中品也。下
品下生是五逆人。例亦有三。一修因者。經
曰。如此愚人乃至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二
往生者。例亦有二。一聖衆來迎者。經曰。命
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其入前。二
行者往生者。經曰。如一念頃即得生極
樂世界。三生後得益者。經曰。於蓮華中滿
十二大劫。蓮華方開等。已上略釋三福九品
散善畢。上來所釋定散二善是正宗分。粗
其大綱耳。次流通分有多文段。取要釋
之。經曰。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等。釋
乃爲二。一依善導盡廢定散諸行唯歸
念佛一行。二以經諸文助其義。一依
盡廢定散諸行念佛一行者。善導釋
此文曰。從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已下。正
屬彌陀名號通於遐代。上來雖
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衆生一向專
彌陀佛名。二以經諸文助其義者。此
經雖定散二善諸行往生。論其正意
則唯在念佛往生而已。其文甚多。略指
。一第九觀光明遍照文。二第十二觀無量
壽佛化身無數文。三下品上生智者復教合
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文。四同下品上生
化佛稱讃行者文。五下品中生聽聞彌陀功
往生文。六下品下生十念往生文。七若念
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華文也。釋
明遍照文乃有三義。一平等義。二本願義。
三親縁等義。一平等義者。夫華嚴説事事圓
。法華明諸法實相。圓融實相之行人何得
彌陀光明。道行勝天理趣金剛等受持法
師。別畢竟空之旨離言無二法。云何不
彌陀光明。持思益經平等如如。受
覺經建立一切。依首楞嚴知包含十方
大集經染淨二法。解涅槃佛性
淨名不二。彌陀如來無縁慈光可
是等一切顯密事理行者。然唯照念佛行
取餘行者何意也。余熟案之。
平等大悲故光明攝益唯在念佛行者。何
者。若照經論通達之者。末世衆生愚癡者多。
智慧者少。利根者少。鈍根者多。然念佛法門
智愚利鈍齊平修之。智人修之。是故大聖
文殊教念佛於法照禪師。願王普賢説願偈
於蓮華勝會。愚人修之。是故即此觀經十惡
破戒五逆罪者教令念佛。當知。念佛一行
普通凡聖智愚利鈍。故今攝取光明唯照
佛行者也。二本願義者。謂餘行非本願行
故不攝之。念佛是本願行故照攝之。故
善導六時禮讃曰。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
明照十方。唯有念佛光攝。當知。本願最
強。三親縁等義者。善導問曰。備修衆行
但能迴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攝
佛者何意也。答曰。此有三義。一明
。衆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
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衆生
念佛者。佛亦憶念衆生。彼此三業不
捨離。故名親縁也。二明近縁。衆生願
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縁也。就此有
二。一平生。二臨終。一平生者。若人念
阿彌陀佛無數化身化觀世音化大勢至常來
此行人之所。念佛草庵雖隘而恒沙聖衆
雲集。同菴羅園之華座。三昧道場雖陝。而
無數賢聖側塞。等靈鷲山之苔筵。十萬億刹
宛如咫尺。容膝文室殆如太虚。若人不
則恒沙聖衆一箇不接。無數化佛一佛不
來。念與不念得失天淵。行者應知。二臨終
者。念佛行人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衆
聲現前其前。明知。念佛衆生與佛甚近
也。三明増上縁。衆生稱念即除却多劫罪
命欲終時。佛與聖衆自來迎接。諸邪業繋
能礙者。故名増上縁也。第十二觀無量
壽佛化身無數文者。善導釋曰。若稱念阿彌
陀佛生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
無數化觀世音大勢至菩薩。護念行者。復與
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繞行者。不
行住坐臥。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
行者。今既有斯勝益可憑。願諸行者各須
至心求往。下品上生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
南無阿彌陀佛文者。善導問曰。何故聞經
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稱佛一聲即除罪。五百
萬劫者何意也。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
死苦來逼。善人雖多經。飡受之心浮散。
心散故除罪稍輕。又佛名是一即能攝
以住心。復教令正念稱名。由心重故即能
罪多劫也。又觀念法門中以下品上生
念佛往生者。不聞經功徳。故知。諸往
生行中念佛是最勝。故廢諸行而歸念佛
也。同下品上生化佛稱讃行者文者。善導
釋曰。三明聞化讃但述稱佛之功。我來
汝。不聞經之事。然望佛願意者。唯
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雜散之業。如
此經及諸部中處處廣歎勸令稱名。將爲
也。下品中生聽聞彌陀功徳往生文者。善
導釋曰。明善人爲説彌陀功徳。又釋除罪
曰。明罪人既聞名號即除罪多劫。下品下
生十念往生文者。善導釋曰。四明善人安慰
教令念佛。五明罪人死苦來逼無
佛名。六明善友知苦失念轉教口稱彌陀
名號。七明念數多少聲聲無間。八明
多劫。九明臨終正念即有金花來應。又惠
心釋曰。極重惡人無他方便。唯稱彌陀
極樂。今依此文。以念佛是最勝能滅
極重惡業。孝養等諸善豈堪比挍。況又至
苦來逼時孰能暇餘行哉。若念佛者當
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花文者。善導釋曰。五
若念佛者下至生諸佛家已來正顯
佛三昧功能超絶。實非雜善得比類。即
其五。一明專念彌陀佛名。二明讃能
念之人。三明若能相續念佛者此人甚爲
。更無物可以方之。故引芬陀利喩。
芬陀利者名人中好花。亦名希有花。亦
人中上上花。亦名人中妙好花。此花相
傳名蔡花是。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
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勝
人也。四明專念彌陀名者。即觀音勢至常
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也。五明今生既蒙
此益命即入諸佛之家。即淨土是也。到
彼長時聞法歴事供養。因圓果滿。道場之座
豈懸。問曰。經云若念佛者當知此人等者。且
歎念佛者誘引之言而已。然釋家何意言
實非雜善得比類。相待雜善獨歎念佛
乎。答曰。文雖幽隱而義則分明。所以知者。
此經既説定散諸善與念佛行。而於其中
獨標取念佛。喩芬陀利華。是則相待定散
諸善以顯念佛功能超絶。所謂人中好人者。
是待惡而所美也。人中妙好人者。是待
而所稱也。人中上上人者。是待下下
讃也。人中希有人者。是待常有而所
也。人中最勝人者。是待最劣而所褒也。問
曰。既以念佛上上者。何故不上上
品中。至下下品而説之乎。答曰。豈前不云。
念佛之行廣亙九品。是故往生要集曰。隨
勝劣九品。然而至下下品之者蓋
由也。謂下品下生是逆罪人。而能除
逆罪餘行之所堪。唯有念佛之力
之。是即爲極惡最下人而説極善最上
。例如彼無明淵源之病非中道府藏之藥
則不治。而彼五逆重病淵源。非此念佛
府藏靈藥何能得治。故弘法二教論引六波
羅蜜經云。第三法寶者。所謂過去無量諸佛
所説正法及我今所説所謂八萬四千諸妙法
蘊。乃至調伏純熟有縁衆生。而令阿難陀
等諸大弟子一聞於耳皆悉憶持。攝爲
。一素呾纜。二毘奈耶。三阿毘達磨。四般
若波羅蜜多。五陀羅尼門。此五種藏教化有
。隨度而爲説之。若彼有情樂
常居間寂靜慮者。而爲彼説素咀纜
。若彼有情樂威儀護持正法一味和
合令久住。而爲彼説毘奈耶藏。若彼有
情樂正法別性相。循環研覈究意甚
。而爲彼説阿毘達磨藏。若彼有情樂
大乘眞實智慧。離於我法執著分別而爲
般若波羅蜜多藏。若彼有情乃至造諸惡
業四重八重五無間罪。謗方等經。一闡提等
種種重罪使消滅。速疾解脱頓悟涅槃
而爲彼説諸陀羅尼藏。此五法藏譬如乳酪
生蘇熟蘇及妙醍醐。契經如乳。調伏如酪。
對法教者如彼生蘇。大乘般若猶如熟蘇。總
持門者譬如醍醐。醍醐之味乳酪蘇中微妙
第一。能除諸病諸有情身心安樂。總持
門者。契經等中最爲第一。能除重罪
衆生解脱生死速證涅槃安樂法身已上
謂五無間罪者。是五逆罪也。往生教中念佛
三昧。是如總持。亦如醍醐。若非念佛三昧
醍醐靈藥。則五逆深重病甚爲治矣。問
曰。若然下品上生是十惡輕罪人。何故説
乎。答曰。念佛三昧重罪尚滅。何況輕罪。
餘行不然。或有一而不二。唯有
輕重兼滅。一切遍治。譬如阿伽陀藥遍
一切病。故以念佛王三昧。凡九品配
當是一往義。再往論之。五逆迴心通於上
。讀誦妙行通於下下。十惡輕罪。破戒次
罪。各通上下。解第一義發菩提心亦通
。是則一法而通九品。九品互通即八十一
品也。是以迦才云。衆生起行既有千殊。往生
土亦有萬別。莫一往文而起封執
也。於中念佛是最勝行。故引芬陀利華
譬喩。餘行不然。又念佛行者彌陀如來觀
音勢至等常來守護如影與形。不暫捨離
餘行不然。又念佛行者捨命已後決定往
極樂世界。餘行不定。又道綽於念佛一行
始終兩益。安樂集曰。念佛衆生攝取不
捨。壽盡必生。此名始益。言終益者。依
音授記經。阿彌陀佛住世長久兆載永劫亦
滅度。般涅槃時唯有觀音勢至。住持安
引十方。其佛滅度亦與住世時節等
同。然彼國衆生一切無見佛。唯有
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往生者。常見彌陀現在
滅。此是其終益也已上今依此等文義。棄
捨諸行偏歸念佛也。又所以上上品亦有
念佛者。經曰。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
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已上此經三
心即同本願三心。謂至心者。即至誠心也。信
樂者。即深心也。欲生我國者。即迴向發願
心也。是則三心通念佛及諸行。是故善導釋
此三心。以通正雜二行。故知。三心通九品
也。二心已通九品。明知。念佛亦通上上也。
又所謂三心者。是行者至要往生目足。所以
者何。經云。具三心者必生彼國。明知。具
者是必得往生也。釋云。若少一心即不
得生。明知。三心一少則是不往生也。於
中至誠心者。是眞實心也。其相如疏釋也。
次深心者。謂深信之心。當知。生死之家以
疑爲所止。涅槃之城以信爲能入。故疏
立二種信心以令定九品往生也。迴
向發願者。以所修善根向淨土。其義如
疏。又此三心者。總而言之通諸行法。別而
之在往生行。今且以通屬別。行者當
心。勿敢忽諸矣。問曰。華嚴天台眞言禪門
三論法相諸師各造淨土章疏。何不彼等
唯用善導一師乎。答曰。彼等諸師雖
淨土章疏。而不淨土宗。唯以聖道
其宗。是故不彼等諸師也。善導偏以
淨土宗。而不聖道宗。故偏依
導一師也。問曰。淨土祖師其數是多。謂弘法
寺迦才慈愍三藏等是也。何不彼等諸師
唯用善導一師哉。答曰。此等諸師雖
三昧。善導是三昧發得之人。於
既有其證。故專依用之。問曰。若依三昧發
者懷感亦是三昧發得之人。何不之。
答曰。善導是師也。懷感是弟子也。故依師而
弟子也。況師資之釋差異甚多。故不
之。問曰。若依師而不弟子者。道綽
是善導之師也。抑又淨土之祖師也。何不
之。答曰。道綽雖師未三昧。故自不
往生得否。乃問善導曰。道綽念佛得往生
否。善導令一莖蓮華之佛前。而言曰。
行道七日花不萎悴即得往生。由之七日
行道果然花不萎黄。道綽歎其深詣。因請
定觀生否。善導即入定須臾報曰。
師當三罪。方可往生。一者師嘗安佛尊
檐牖下。自處深房。二者驅使策役出
家人。三者營造屋宇損傷蟲命。師宜
方佛前第一罪。於四方僧前第二罪。
一切衆生前第三罪。道綽靜思往咎
言皆不虚。於是洗心悔謝訖而見善導。即
曰。師罪滅矣。後當白光照燭。是師往生
之相也已上新修
往生傳
爰知。善導和尚行發三昧。徳
師位。解行非凡正是曉矣。況又時人諺
曰。佛法東行已來未禪師盛徳矣。絶倫
之譽不得而稱者歟。加之條録觀經文
之時頗感靈瑞。屡預聖化。既蒙聖加
經科文。是以擧世稱證定疏。貴之如佛經
。即彼疏第四卷末曰。敬白一切有縁知識
。余既是生死凡夫智慧淺短。然佛教幽微。
敢輒生異解。遂即標心結願請求靈驗
方可心南無歸命盡虚空遍法界一切三
寶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彼土諸菩
薩大海衆及一切莊嚴相等。某今欲此觀
經要義定古今。若稱三世諸佛釋迦佛阿
彌陀佛等大悲願意者。願於夢中
上所願一切境界諸相。於佛像前願已
日別誦阿彌陀經三遍。念阿彌陀佛三萬
遍至心發願。即於當夜西方空中。如
諸相境界悉皆顯現。雜色寶山百重千重種
種光明下照於地。地如金色。中有諸佛菩
。或坐或立或語或默或動身手。或住不
者。既見此相合掌立觀。量久乃覺。覺已不
歡喜。於即條録義門。自此已後毎夜夢
中常有一僧而來指授玄義科文。既了更
復見。後時脱本竟已復更至心要期七日
日別誦阿彌陀經十遍。念阿彌陀佛三萬
遍。初夜後夜觀想彼佛國土莊嚴等相。誠心
歸命一如上法。當夜即見三具磑輪道邊獨
轉。忽有一人白駱駝來前見勸師。當
力決定往生。莫退轉。此界穢惡多苦。不
貪樂。答言。大蒙賢者好心視誨。某畢命
期不敢生於懈慢之心云云第二夜見
阿彌陀佛身眞金色在寶樹下金蓮華上坐。
十僧圍繞亦各坐一寶樹下。佛樹上乃有
掛繞。正面向西合掌坐觀。第三夜見
幢杆極大高顯。旛懸五色道路縱横人觀無
礙。既得此相已即便休止不七日。上來
所有靈相者本心爲物不己身。既蒙
。不敢隱藏。謹以申呈義後。被聞於末代
願使含靈聞之生信有識覩者西歸。以
功徳施衆生。悉發菩提心。慈心相向。佛
眼相看。菩提眷屬作眞善知識。同歸淨國
共成佛道。此義已請證定竟。一句一字不
加減。欲寫者一如經法。已有此深
。故今偏依善導和尚義如斯。冀見聞
隨喜諸人共同金池之寶臺
觀經釋一卷
黒谷上人語燈録卷第二


黒谷上人語燈録卷第三
  厭欣沙門了惠集録
漢語第一之三當卷有
三章
  小經釋第三
如法書寫法則第四
如法念佛法則第五
阿彌陀經釋第三
此經。略有五意。一明往生所依。二辨
二行勝劣。三述輕來意。四釋經題名。五入
文解釋也。一明往生所依者。此經即是往
生極樂之所依也。夫往生極樂之旨。經論所
説甚多。於中論其最要。無無量壽經
觀經阿彌陀經此三部經也。何以知之。
略有六文。一善導疏文。二天台十疑文。三慈
恩要決文。四迦才淨土論文。五智景疏文。六
惠心往生要集文也。一善導疏文者。彼疏釋
專修正行文云。一心專讀誦無量壽經觀經
阿彌陀經等。今依此文。西方學者當專讀
誦此三部經也。二天台十疑文者。彼中第四
疑問曰。何不十方佛土中隨念一佛淨土
偏念彌陀佛耶。答曰。凡夫無智不敢自
。專用佛語。故能偏念阿彌陀佛。云何用
佛語。釋迦大師一代説法處處聖教。唯勸
心偏念阿彌陀佛。求西方極樂世
。如無量壽經觀經往生論等。數十餘部經
論等文慇懃指受勸西方淨土。故偏念也。
又彌陀佛別有大悲四十八願。接引衆生。又
觀經曰。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
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放八萬四千光明。一一
光明遍照法界。念佛衆生攝取不捨。若有
念者機感相應決定得生。今依此文。淨業
緇素當三經一論也。三慈恩要決文者。
彼釋長時等四修中。釋恭敬修云。二者恭
敬修此修有五。一敬有縁聖人。謂行住坐臥
背西方。涕唾便利不西方也。二敬
縁像教。謂造西方彌陀像變。不廣作
一佛二菩薩亦得。教者彌陀經等五色袋
盛自讀教他。此之經像安置室中六時禮讃
華香供養。特生尊重。三敬有縁善知識。謂
淨土教者。若千由旬已來竝須敬重親近
供養。別學之者總起敬心。與己不同知
也。若生輕慢罪無窮。故須總敬。即
行障。四敬同縁伴。謂同修業者。自雖
重獨業不成。要藉良朋方能作行。扶危救
厄助力相資。同伴善縁深相保重。五敬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