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黒谷上人語燈録 (No. 2611_ 源空源空輯 ) in Vol. 83

[First] [Prev+100] [Prev]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611
黒谷上人語燈録序
恭以諸佛大悲偏愍常沒衆生。喩如父母之
最憐惡子也。彌陀超世弘願由此偏愍
建立。釋迦大悲本懷説彼弘願而始暢矣。然
往生行業亦隨機且千。就中稱名念佛固爲
二尊之素意也。唐悟眞善導和尚深解佛意
時利見。安養是報土五乘能齊入萬行爲
難行。稱名爲正行。於是稱名別願之致理
明。凡入報土之路躅燭。自此厥後年序幾五
百焉。獨有吾祖黒谷上人。聞而知之張而
之。淨土宗門肇開乎本朝。稱名音聲洋
洋乎闔國。然門徒中異説紛紜各稱師説
是非。金鍮難辨岐路易迷。予生百歳之
忝挹其流。雖自知其任而敢欲
成祖教。其幸有遺文在。欲集以備龜鏡
因旁求粗得之。而其文有和有漢。其和者
別編之。其漢者今編之。漢文總十七章分
十卷。並拾遺一卷。是實行者照心行
大明燈也。由名曰語燈録。其網羅之所漏同
志者續編焉
  文永十一年臘月如來成道日
  望西樓沙門了惠謹書





黒谷上人語燈録卷第一
  厭欣沙門了惠集録
漢語第一之一當卷有
一章
  大經釋第一
無量壽經釋第一正依善導。傍依
諸師。并述愚懷
斯經。略有五意。一者大意。二者立教
開宗。三者淨教本末。四者釋名。五者入文解
釋。一大意者。釋迦世尊捨無勝淨土而出
此穢土。爲淨土教誘衆生
淨土。彌陀如來捨此穢土而出彼淨土
導穢土衆生淨土。是則
諸佛攝取淨土興穢土之本意也。善導
和尚云。釋迦斯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
喚此遣等云云此乃此經大意也。二立教開
宗者。亦分爲二。一諸宗立教不同。二正立
二教。一諸宗立教不同者。法相三時・三論二
藏・天台四教五時・華嚴五教十宗・眞言二教
十住心等云云二正立二教者。依綽禪師
略立二教以判一代佛教。一聖道教。二淨
土教。聖道教者。若小乘。若大乘。若顯教。若
密教。皆聖道之攝云云二淨土教者。小乘法
中全不淨土法門。大乘之中多説往生淨
土法門。名之淨土教。今此經正是淨土教攝
云云 次以横截五惡趣文二教差
。道綽淨影龍興曇鸞意同
 抑三乘四乘
聖道正像既過至末法時。但虚有教無
行證。故澆末之世求斷惑證理入聖得果之
。是甚難得。然則濁惡衆生何以得
。然往生淨土法門雖盡無明煩惱
彌陀願力彼淨土。超出三界永離
。求其事跡紀傳所載甚多。故知。往生淨
土法門是未斷惑而出過三界之法門也。末
代出離生死除往生淨土之外更有リト云ハ
是處。故欲速出五濁魔境二死苦際者。
必當淨土門故。道綽禪師釋此經横截
五惡趣文云。若依此方修治斷除。先斷
三途因。滅三途果後斷修惑。離
天因人天果。斯皆漸次斷除不横截
若得生彌陀淨國。娑婆五道一時頓捨故
横截。横截五惡趣者。截其果也。惡趣自
然閉者。閉其因云云天台眞言皆名頓教
然彼斷惑證理故猶是漸教也。明未斷惑凡
夫直出過三界長夜者。偏是此教。故以
頓中之頓也。三淨教本末者。於往生
根本枝末。例如眞言以毘盧遮那
而爲根本。以餘雜部而爲枝末。淨教亦
爾。故以此經而爲根本。以餘兼明往生淨
諸經而爲枝末。又以斯經正往生教
餘諸經傍往生教。又以此經有功
往生教。以餘諸經無功往生教。又以
具足往生教。以餘諸經不具足往
生教云云四釋名者。佛者乃是梵音。此翻爲
覺。三覺圓滿故以名佛。此指能説釋迦。即
通號以顯別體。説者口音陳唱名句爲體。
無量壽者所説佛名。梵阿彌陀此譯云無量
。經者梵修多羅。此翻名綖。聖人言説能貫
諸法綖貫華。是乃就喩爲名。綖能貫
經能持緯。其用相似。故亦名經。此經則説
彼阿彌陀佛因願果證功徳。故名無量壽經
五入文解釋者。此經一部兩卷分爲三段。初
我聞如是願樂欲聞。是序分也。次自
乃往過去久遠無量下卷略説之耳。是正
宗分也。後自其有得聞彼佛名號靡不歡
。是流通也。初就序分通有局。從我聞
如是而下語通諸經。故名通序。亦曰證信
。從爾時世尊光顏魏魏而下文局今經
故名別序。亦曰發起序。次就正宗略有
。一四十八願興意。二依願修行。三所得依
正四往生行業。一四十八願興意者。所謂四
十八顧者。是法藏比丘所發之願也。凡就
二。一總願。二別願也。一總願者四弘誓
願也。一切菩薩通發此願向菩提。無
異路。別願者諸佛菩薩各各不同。且如釋迦
五百・藥師十二・今阿彌陀四十八願。今此四
十八願應一一對十方諸佛宜釋之。經
云。乃往過去久遠無量無央數劫有佛出世。
錠光如來。次有佛名光遠乃至第五十三
佛名處世。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來
時有國王離垢淨王亦名無諍念
。一體異號
佛所
無上道心。即棄金輪位行作沙門。辭
萬乘富無上道。高才勇哲與世超異。號
法藏。詣世自在王如來所乃至是世自
在王佛即爲廣説二百一十億諸佛刹土天
人之善惡。國土之麁妙。應其心願悉現覩
之。時彼比丘聞佛所説。嚴淨國土皆悉覩見
發無上殊勝之願。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
切世間無能及。具足五劫惟攝取莊
嚴佛國清淨之行。阿難白佛。彼佛國土壽量
幾何。佛言。其佛壽命四十二劫。時法藏比丘
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淨之行已上
大阿彌陀經云。其佛即選擇二百一十億佛
國土中諸天人民之善惡國土之好醜。爲選
擇心中所欲願。樓夷亙羅佛此云世自
在王佛
經畢
曇摩訶此云
法藏
便一其心即得天眼。徹視悉自
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中諸天人民之善
惡國土之好醜。即選擇心中所願。便結得是
二十四願經平等覺經亦
復同
 此中選擇者。即是取
捨義也。謂於二百一十億諸佛淨土中。捨
天之惡而取人天之善。捨國土之醜而取
國土之好也。大阿彌陀經選擇義如是。此
經亦有選擇之義。謂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
妙士清淨之行是也。選擇與攝取其言雖
異其意是同。是則捨不清淨行而取清淨
也。上文天人之善惡國土之麁妙。其義亦
然。準是今於四十八願一往各論選擇攝
取義者。第一無三惡趣願者。於覩見
百一十億土中。或有三惡趣之國土。或
三惡趣之國土。乃選捨其有三惡趣
麁惡國土。而選取其無三惡趣善妙國土
故云選擇也。第二不更惡趣願者。於彼諸
佛土中。或有國中無三惡道。其國人天
壽終之後從其國土復更三惡趣之土。或
惡趣之土。乃選捨其更惡趣麁惡
國土。而選取其不惡趣善妙國土。故云
選擇也。第三悉皆金色願者。於彼諸佛土
。或有一土中有黄白二類人天之國土
或有純黄金色之國土。乃選捨黄白二類麁
惡國土。而選取黄金一色善妙國土。故云
也。第四無有好醜願者。於彼諸佛土中
或有人天形色好醜不同之國土。或有形色
一類無好醜之國土。乃選捨好醜不同
麁惡國土。選取無好醜善妙國土。故云
選擇也。乃至第十八念佛往生願者。於
諸佛土中。或有布施往生行之土。或
持戒往生行之土。或有忍辱
往生行之土。或有精進往生行
。或有禪定往生行之土。或有
般若第一義
等是也
往生行之土。或有
提心往生行之土。或有六念
生行之土。就有持經往生行之土。或
持呪往生行之土。或有起立
塔像飯食沙門及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等種
種行。各爲往生行之國土。或有專稱其國
佛名往生行之土。如此但以一行
一佛土。是一往義也。再往論之其義不
定。或有一佛土中以多行往生行之土
或有多佛土中通以一行往生行之土
是往生之行種種不同。不具述也。今
則選捨前布施持戎乃至孝養父母等諸行
而選取專稱佛名。故云選擇也。且約五願
略論選擇其義如是。自餘諸願準此應知。
問曰。如餘諸願捨麁惡而選取善妙。其
理可然。何故第十八願選捨一切諸行。偏
唯選取念佛一行往生本願乎。答曰。聖
意難測。不輒解。雖然今試以二義
之。一者勝劣義。二者難易義。初勝劣義者。
念佛是勝。餘行是劣。所以者何。名號者是萬
徳之所歸也。然則彌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
十力四無畏等一切内證功徳。及相好光明
説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徳。皆悉攝在彼佛
名號之中。故名號功徳最爲勝也。餘行不
然。各守一隅而已。是以爲劣。譬如世間
屋舍。其屋舍名字中攝棟梁椽柱等一切之
。而棟梁等一一名字中不一切。應知。
佛名號功徳勝餘一切功徳也。故捨劣取
勝以爲本願歟。次難易義者。念佛易修諸
行難修。且約諸宗之。昔時法藏比丘若
三密行往生願。則如眞言宗無畏不
空慧果法全等輩往生。自餘諸宗之人不
生。若以見性成佛往生願。則如佛心
宗慧可僧璨弘忍惠能等輩往生。自餘諸宗
之人不生。若以一乘實相往生願
則如天台宗天台章安妙樂道邃等輩往生。
自餘諸宗之人不生。若以海印頓觀
往生願。則如華嚴宗賢首清涼等輩
生。自餘諸宗之人不生。若以八不中
往生願。則如無相宗嘉祥法朗等輩
往生。自餘諸宗之人不生。若以萬法
唯識往生願。則如有相宗玄奘慈恩等
往生。自餘諸宗之人不生。若以
百五十等戎往生願。則如四分宗南山東
西之律師往生。自餘諸宗之人不生。
然念佛往生願眞言止觀行人共同修之。華
嚴達磨門人修之無妨。有相無相行人四分
五分律師勤修念佛何爲有妨。誠是易
故。往生有憑也。由是支那本邦諸宗高
僧發願往生之人古來甚多。不枚擧焉。
然則眞言等八宗行者皆共不往生慈悲
願網也。若以布施建爲別願。戒日獨可
往生。一切貧窮之人不生。若以起塔
建爲別願。育王一可往生。一切困乏之
人不生。若以稽古鑚仰建爲別願。訪
生光基之倫可往生。淺識麁漫不
生。若以多聞廣學建爲別願。生肇融叡之
類可往生。寡聞狹劣不生。若以
家捨欲建爲別願。出家二衆可往生。在
家二衆不生。若以豪貴顯官建爲
。一人三公可往生。萬民庶黎不
生。然今念佛往生本願不有智無智持戒
破戒多聞小見。不在家出家。一切有心
之者易唱易生。譬如一月浮於萬水
水淺深。大陽照於世界地高低。法照
禪師五會法事讃云。彼佛因中立弘誓。聞
我總迎來。不貧窮將富貴。不
智與高才。不多聞持淨戒。不破戒罪
根深。但使迴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
巳上是則攝萬機於一願。收千品於十念
也。問曰。一切菩薩皆立誓願。而或有已成
。或有未成就。未審法藏菩薩四十八願爲
已成就耶。爲未成就耶。答曰。法藏菩薩誓
願一一成就擧世信受莫敢狐疑。何者。極樂
世界中既無三惡趣。當成。是即成就第一
無三惡趣之願也。何以得知。即其願成就文
云。亦無地獄餓鬼畜生諸難之趣是也。又
彼國人天壽終之後無三惡趣。當知。是
即成就第二不更惡趣之願也。何以得知。即
其願成就文云。又彼菩薩乃至成佛不
是也。又彼國人天無一人不三十
二相。當知。是即成就第二十一具三十二相
之願也。何以得知。即其願成就文云。生
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是也。如是初自
無三惡趣願終至得三法忍願。一一誓願皆
悉成就。於中豈第十八念佛往生之願獨不
成就乎。然則念佛之人皆當往生。何以得
知。即其願成就文云。諸有衆生聞其名號
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彼國。即
往生不退轉是也。凡四十八願莊
淨土。華池寶閣無願力。何爲其中獨疑
念佛往生本願。加之一一願終皆云若不爾
者不取正覺。而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
劫。成佛本誓是已成就。當知。一一誓願不
處設也。故往生禮讃云。彼佛今現在世成
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虚。衆生稱念必得
已上釋家深得願旨。須仰信耳。問曰。經
十念。釋云十聲。念聲之異其義如何。答
曰。念聲是一。何以得知。觀經下品下生云。
聲不絶。具足十念南無阿彌陀佛。稱
佛名故於念念中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已上今依北文。聲即是念。念即是聲其義分
明。加之大集月藏經云。大念見大佛。小念
小佛。感師釋云。大念者大聲念佛。小念者
小聲念佛。應知。此亦念聲是一也。問曰。經
乃至。釋云下至。其意如何。答曰。乃至下
至其意是一。經言乃至者從多向少之言。多
者上盡一形。少者下至十聲一聲等。是則多
少相對之言也。釋言下至者。下者對上之
言。即下至十聲等。上者上盡一形。是則上下
相對之言也。然上下相對其例非一。且如宿
命通願云。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宿命
下至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
正覺。如是五神通及以光明壽命等願中一
一皆置下至之言。準之此願乃至即同彼願
下至。然則善導所釋下至之言其意合會經
也。但解斯願諸師善導其意不同。諸師局
十念往生願。謂若不滿十即不生也。
善導通言念佛往生願。上從一形下至
終十聲一聲。稱念皆生也。然則諸師局言
念往生願者。其意不周。所以然者。上捨
下捨一念故也。善導通云念佛往生願
者。其意即周。所以然者。上取一形下取
故也。抑此四十八願皆有拔苦與樂之義
何故爾者。大悲者拔苦也。大慈者與樂也。第
一無三惡趣大悲拔苦也。第二不更惡趣亦
是大悲拔苦也。第三悉皆金色者是與樂也。
第四無有好醜亦是與樂也。乃至第十八念
佛往生願有其二意。出離生死是拔苦也。往
生極樂是與樂也。生死衆苦一時悉離。淨土
諸樂一念頓受。阿彌陀佛若無此願極惡衆
生何以得苦海。遠劫已來世世未
陀誓願。是故至今尚在三界衆苦火宅。未
四徳常樂寶城。過去流轉蓋是如斯。未
來楚痛亦復幾多。然今何幸値斯大願。雖
大願。若不之曷異値。既能信
之正是値也。雖已信之若不之亦同
信。既能行之正是信也。行業有誠。決定往
生。願力不虚何容擬疑。若得往生脱生
。遠離衆苦。即是大悲拔苦也。夫一往
極樂。去則身心恒受諸樂。眼見如來聖衆。
見見増眼根樂。耳聽深妙法音。聽聽増
根樂。鼻聞功徳法香。聞聞増鼻根樂。舌嘗
法喜禪悦味。嘗嘗増舌根樂。身蒙彌陀光
。觸觸増身根樂。意縁極樂妙境。縁縁増
意根樂。凡極樂世界一一境界無離苦得
樂良縁。風吹寶樹是樂。枝葉華果齊調
樂之韻。波洗金岸是樂。微瀾迴流自發
徳之音鶴囀是樂。妙聲清雅演根力覺道法
。鴻鳴是樂。宮商自然出念佛念法念僧妙
。歩金地寶閣。天衣被身天樂響耳。
是快樂不盡言焉。實是念佛誓願阿
彌陀佛大慈悲心之所發。劇苦衆生拔苦與
樂之方便也。又爲女人別發願云。設我得
佛。其有女人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
。厭惡女身。命終之後復爲女像者不
正覺。就此有疑。上念佛往生願不男女
來迎繋念兩願亦通男女。而今更發此願。其
意如何。然熟ニ案斯事實有其理。女人障重。
若不女人別發一願。則恐一切女人即
疑心。何者女人過多障深。一切賢聖之所
呵棄。故道宣引經云。十方世界有女人
即有地獄。障相甚多。今出少分。内有五障
外有三從。五障者一者不梵天王。二
者帝釋。三者魔王。四者轉輪聖王。五者佛身。
一者不得作梵天王者。色界初禪之主梵衆
梵輔之王也。無量梵王更居全無女身
而登高臺閣三銖之襟。二者帝釋者。
欲界第二天須彌八萬之頂三十三天之王殊
勝殿之主也。無量帝釋替移都無女身
彼寶座。三者魔王者。欲界第六他化自
在天王也。百千魔王轉住未曾有女身
其位。四者轉輪聖王者。東西南北四
州之主金銀銅鐵四輪王也。其中未嘗聞
人有女輪王也。五者佛身者。佛身者是出
世無上妙果四徳圓滿尊體。諸佛雖無邊
女質佛也。前之四報是生滅之境輪迴之
質。而尚叵得如是。何況往生極樂出世妙果
乎。如此疑之故別發女人往生願也。哀哉
女身之拙大梵高臺之閣所嫌。梵衆輔佐之
席隔交。六天魔王之位。四經輪王之跡。永絶
而莫預焉。有漏虚妄果報無常生滅幻身尚
成。何況出世無上佛體乎。實可悲痛
也。然依彼佛悲願而得往生。則三惑速滅
二死永除。長夜頓明覺月正圓。四智圓明春
苑三十二相之華容鮮發。三身即一秋空八
十種好之月面朗。澄位是妙覺高尊之獨尊。
四海灌頂之法王。形是衆徳圓滿之妙相。三
點融通之聖容也。豈非大幸哉。抑如善財
大士知識於二百餘城。雪山童子投全身
於半偈鬼口。志幹文夫勇猛精進如此。而應
成佛。若夫緩行疎求。設歴塵劫豈可成就
故五戒優婆塞聞婦之哀鳴而感鼻蟲報。四
禪苾芻謗佛之化導而結無間果。如此之
類不勝計也。文夫尚爾。何況女身乎。是
故諸經論中處處呵擯女人。自三途八
何處可居之地。富樓那尊者成佛國土
無有諸女人亦無諸惡道等等。等三惡道
永削女人跡。天親菩薩往生論中釋女人及
根缺二乘種不生。同根缺敗種而遠隔聖衆
。諸佛淨土希望絶思。且夫吾朝靈驗勝地
皆悉嫌去。比叡山者傳教大師之所建。桓武
天皇之勅願也。大師親自羯磨結界限谷畫
峯不女人。一乘之峯高峙五障之雲無
靉。一味之谷深幽三從之水絶流。藥師醫王
靈像耳聞而眼不視。大師創建妙境徒望無
登臨。高野山者弘法大師結界之峯。眞言
上乘弘通之地。三密之月輪普照不女人
非器之闇。五瓶之智水等洽不女人垢穢
之質。於此等所尚有其障。何況於出過三
界之淨土乎。加之聖武天皇營造十六丈金
銅盧舍那前遙拜見之尚不扉内。天
智天皇建立五丈石像彌勒前高仰禮之尚
壇上有障。乃至金峯雲上醍醐霞中皆禁
身汚影。悲哉兩足雙眸不男子而不
嚴驗之勝境賢聖之靈躯。瓦礫荊棘之
土泥木塑像之佛有障如斯。何況衆寶合成
之淨土萬徳究竟之佛身乎。佛鑒女人懷
心於玆故別有斯願也。善導釋此願云。
乃由彌陀本願力故女人稱佛名號正命終
時。即轉女身男子。彌陀接手菩薩扶
身坐寶華上。隨佛往生。入佛大會
無生。又一切女人若不彌陀名願力者。
千劫萬劫恒沙等劫終不女人。或
道俗女人不淨土者。此是妄
説。不信也。是則拔女身苦器淨方快
。慈悲誓願利生方便也。二依願修行者。發
四十八願後爲就此願。不可思議兆載永
劫積植菩薩無量行願。難行苦行積功累
徳。或人云。其因行者多攝六度。六度者。一
檀・二戒・三忍・四進・五禪・六慧也。就初檀
無量。謂國城妻子奴婢僕從聚落田地舍
宅園林象馬車乘珍寶輦輿等諸身外一切財
物能施與之。謂之外施。眼耳鼻舌身頭目
髓腦等一切身上諸根能捨與之。謂之内施
然則彌陀如來本行菩薩道時。修檀送
。經云。所施目如一恒河娑。如乞眼婆羅
門之縁。又有飮血衆生其身分生血。所
施生血如四大海水。又有噉肉衆生。乞
其身分脂肉。所施脂肉如千須彌山。所
捨舌如大鐵圍山。所捨耳如純陀羅山。所
捨鼻如毘富羅山。所捨齒如耆闍崛山。所
捨身皮猶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云云
時成肉山瞰衆生。或時成大魚
分衆生。菩薩慈悲以此可知。然飮血噉肉
之衆生無情破菩薩利生之膚。耽食嗜味之
凡夫無端食薩埵慈悲之肉。如是非啻一
劫二劫。兆載永劫之間流四大海水之血。竭
千須彌山之肉。難捨能捨。難忍能忍。圓滿
檀度。究竟尸羅。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圓
滿。萬行具足也。三所得依正者。依即國界
莊嚴衆寶合成。正即三身四智究竟圓滿。初
法身者。無始無終。離一切相。絶諸戲論周
圓無際湛然常住。次報身者。報萬行因
感得之萬徳身也。布髮掩泥之功感紺瑠
璃頂。流血割肉之勣得紫磨金膚。代禽之
慈不空。早得鵝王之相。代獸之悲有誠。速
鹿王之膊。破腦治他病故。今成醫王中
大醫王。施肉與商人故。今成船師中大船
。施燈燭故成光明無量佛。斷殺生故成
壽命無量聖。以寶與人故成衆寶國土之
。以床施人故得大寶華王之座。布施爲
庫藏。收百福莊嚴之財。持戒爲良田。下
菩提之種子。著忍辱堅甲固戰魔王之十
。乘精進駿馬早超嶮難之六道。以禪定
清水諸欲垢。以智慧船筏生死大海
凡酬萬行因萬徳果。如華結果。似
聲。是則酬實修萬行實證萬徳也。次
應身者。起大神通現十方。而隨機宜
妙法。令諸衆生利益安樂。是則應同穢
土始終八相示現之身也。次佛色身相好功
徳者。謂其身量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
旬。其身色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此
則酬六度萬行修因。六八大願之所顯現
也。今略辨其大概而已。四往生行業者。此
乃有二。一大分二行。二依文別釋。一大分
二行者。亦分爲三。一正分二行。二依善導
得失。三以感師等義善導之義。一正
二行者。亦分爲二。一略牒二行。謂依
導等往生之行大分即有二種。一念佛行。二
餘諸行諸師未必如此分別。故知
往生正行難輒可了也
 二釋其行相
此亦爲二。一釋念佛。二釋諸行。一釋念佛
者。念佛者或觀佛相好。或觀佛光明。或依
歸命想。依引接想。一心稱念彌陀佛名
之爲念佛也。設無觀念但信稱名亦名
念佛云云二釋餘諸行者。凡求極樂者不
必念佛。各隨樂欲種種行。其相廣在
。不具引。然諸經所説其業雖多結
綱要三意。故往生要集云。諸經行業
總而言之不梵網戒品。別而論之不
六度。細明其相其十三。一財法等施。二
三歸五戒八戒十戒等多少戒行。三忍辱。四
精進。五禪定。六般若第一義
等是也
七發菩提心。
八修行六念佛法僧戒施天
之六念
九讀誦大乘。十守
護佛法。十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十二不生
憍慢。十三不染利養也云云二依善導
者。此亦有二。初先釋二行。次正論得失
初先釋二行者。觀經疏第四云。就行立
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言
者。專依往生經行者是名正行。何者
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
。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
。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
彼佛。若讃嘆供養即一心專讃歎供養。是
名爲正。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一者一心
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時節久近
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若依禮誦等即名爲助業。除此正助二行
已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若修前正助二行
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爲無間也。若行
雜行即心常間斷。雖迥向得生衆名
雜之行也。私云。就此文二意。一明
生行相。二判二行得失。初明往生行相者。
善導和尚意。往生之行雖多大分爲二。
一正行。二雜行。初正行者。就此有開合二
。初開爲五種。後合爲二種。初開爲五種
者。一讀誦正行。二觀察正行。三禮拜正行。四
稱名正行。五讃歎供養正行也。第一讀誦正
行者。專讀誦觀經等也。即文云一心專讀
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是也。所言等
者。指上三經。全非取餘經典也。五種正
行皆限彌陀一佛功徳。所以觀察禮拜稱名
讃歎四種正行既唯在彼彌陀依正。豈讀誦
行獨兼他經乎。第二觀察正行者。專觀
彼國依正二報也。即文云一心專注思想
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是也。第三禮拜正
行者。專禮拜彌陀也。即文云若禮即一心
專禮彼佛是也。第四稱名正行者。專稱
陀名號也。即文云若口稱即一心專稱
是也。第五讃歎供養正行者。專讃歎供
養彌陀也。即文云若讃歎供養即一心專讃
歎供養是名爲正是也。若開讃歎與供養
而爲二者。可六種正行也。今依合義
五種。次合爲二者。一者正業。二者助業。
初正業者。以上五種之中第四稱名正定
之業。即文云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
臥不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
之業。順彼佛願是也。次助業者。除
四口稱之外以讀誦等四種而爲助業。即
文云若依禮誦等即名爲助業是也。問曰。
何故五種之中獨以稱名念佛正定業
乎。答曰。順彼佛願故。意云。稱名念佛是彼
佛本願行也。故修之者乘彼佛願必得
。由願不虚故。以念佛正定之業也。
其本願義至下應辨。但正定者法藏菩薩於
二百一十億諸佛誓願海中定念佛往生
之願。故云定也。選擇之義如前釋之。讀誦
等行即非本願選擇之行。故名爲助。然則
念佛是正中之正體。誦等是正中之助。助正
異同在彌陀。是故對餘雜行皆名爲正。
然而非勝劣之義也。次雜行者即文云
此正助二行已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
也。意云。雜行無量不具述。今且翻對五
種正行以明五種雜行。一讀誦雜行。二觀察
雜行。三禮拜雜行。四稱名雜行。五讃歎供養
雜行也。第一讀誦雜行者。除上觀經等往生
淨土經已外於大小乘顯密諸經受持讀誦。
悉名讀誦雜行。第二觀察雜行者。除上極樂
依正已外大小顯密事理觀行。皆悉名觀察
雜行。第三禮拜雜行者。除上禮拜彌陀
外於一切諸餘佛菩薩等及諸世天等禮拜
恭敬。悉名禮拜雜行。第四稱名雜行者。除
上稱彌陀名號已外稱自餘一切佛菩薩等
及諸世天等名號。悉名稱名雜行。第五讃歎
供養雜行者。除上彌陀佛已外於一切諸餘
佛菩薩等及諸世天等讃歎供養。悉名
歎供養雜行。此外復有布施持戒等無量之
。皆可盡雜行之言也。次判二行得失
者。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
名爲無間也。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
迴向得生衆名疎雜之行。即其文也。案
此文意。就正雜二行五番相對。一親
疎對。二近遠對。三無間有間對。四不迴向
迴向對。五純雜對也。第一親疎對者。先親
者修正助二行者於阿彌陀佛甚爲親昵
故疏上文云。衆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
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
之。衆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衆生。彼此
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縁也。次疎者雜行
也。翻親言之。衆生口不佛佛亦不
之。身不禮佛佛亦不之。心不佛佛
亦不之。衆生不念佛者佛亦不
衆生。彼此三業常相捨離。故名疎行也。第
二近遠對者。先近者修正助二行者於阿彌
陀佛甚爲鄰近。故疏上文云。衆生願
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縁也。次遠者
雜行也。翻近言之。衆生不佛佛亦不
念現目前。故名遠也。但親近義是雖
一。善導之意分而爲二。其旨見於疏文。故
今所引釋也。第三無間有間對者。先無間
者。修正助二行者於阿彌陀佛憶念不
。故文云。名爲無間是也。次有間者。是雜
行也。翻無間之。修雜行者於阿彌陀
憶念常間斷。故文云。若行後雜行即心
常間斷是也。第四不迴向迴向對者。先不迴
向者。修正助二行者縱不別用迴向而自
然成往生之業。故疏上文云。今此觀經中十
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
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
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次迴向者。雜行也。釋不廻向之。修雜行
者若用廻向則成往生之因。若不迴向
則不往生之因。故文云。雖迴向得
等是也。第五純雜對者。先純者。修正助二
者是純極樂之行也。次雜者。是雜行也。翻
純言之。修雜行者是非純極樂之行。通
人天及以三乘。亦通於十方淨土。故云
也。然則西方行者須雜行正行也。問
曰。此純雜義於經論中其證據乎。答曰。
大小乘經律論中純雜二門其例非
一。大乘即於八藏之中而立雜藏。八藏者
安然和尚教時義中引菩薩處胎經云。一胎
化藏。二中隱藏。三摩訶衍方等藏。四戒律
藏。五十住藏。六雜藏。七金剛藏。八佛藏。當
知。七藏是純。一藏是雜也。小乘即於四含
之中而立雜含。四含者一増一阿含。二長
阿含。三中阿含。四雜阿含。當知。三含是純。
一含是雜也。律即於二十犍度中雜犍
。二十犍度者。一受戒犍度。二説戒犍度。三
安居犍度。四自恣犍度。五皮革犍度。六衣犍
度。七藥犍度。八迦絺那衣犍度。九鳩腅彌犍
度。十瞻波犍度。十一呵責犍度。十二人犍
度。十三覆藏犍度。十四遮犍度。十五破僧犍
度。十六滅諍犍度。十七尼犍度。十八説法犍
度。十九房舍犍度。二十雜犍度。當知。前十
九是純。後一是雜也。論即於八犍度中
雜犍度。八犍度者。一業。二使。三智。四定。五
根。六大。七見。八雜。當知。前七是純。後一是
雜也。又小乘經量部於五藏中而立雜藏
五藏者一修多羅藏。二毘尼藏。三阿毘曇藏。
四雜藏。五呪藏。當知。四是純。一是雜也。又
賢聖集中唐宋兩傳於十科中而亦立雜。十
科法者。一譯經。二義解。三習禪。四明律。五
護法。六感通。七讀誦。八遺身。九興福。十雜
科。當知。前九是純。後一是雜也。大乘義章
五聚法門。五聚者一教聚。二義聚。三染
聚。四淨聚。五雜聚。當知。前四是純。後一是
雜也。又非啻顯教。密教之中亦有純雜法
謂山家佛法血脈譜云。一胎藏界曼陀羅血
脈譜一首。二金剛界曼陀羅血脈譜一首。三
雜曼陀羅血脈譜一首。此亦前二是純。後一
是雜也。純雜之例雖多今且擧其少分
已。是則純雜之義隨法不定。而今善導和尚
意且於淨土行而論純雜也。又此純雜名
唯内典。外典之中其例亦多。恐繁不
矣。但於往生行而分二行。不善導一師
若依道綽祖師意者。往生之行雖多束而
二。一謂念佛往生。二謂萬行往生。念佛
是正。萬行是雜也。若依懷感禪師意者。往
生之行雖多束而爲二。一謂念佛往生。二謂
諸行往生惠心
念佛是正。諸行是雜也。此之
三師言異意同。各立二行往生行甚得
其旨。最可歸依也。餘師不然。行者思擇焉。
又善導和尚往生禮讃中細判二行得失。謹
彼文云。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爲
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縁
正念故。與佛本願相應故。不
故。隨順佛語故。若欲專修雜業者。百
時希得一二。千時希得五三。何以故。乃由
雜縁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相應故。
教相違故。不佛語故。係念不相續
故。憶想間斷故。迴願不慇重眞實故。貪瞋
諸見煩惱來間斷故。無慚愧懺悔心故。
又不相續念報彼佛恩故。心生輕慢
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人我自覆不親近
同行善知識故。樂近雜縁障障他往生
正行故。何以故。余比日自見聞諸方道俗
解行不同專雜有異。但使意作者。十即
十生。雜修不至心者。千中無一。此二行得
失如前巳辨。仰願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
已能今身願彼國者。行住坐臥必須
心剋己晝夜莫廢畢命爲期。上在一形
如少苦前念命終後念即生彼國。長時永劫
常受無爲法樂。乃至成佛不生死。豈非
快哉。應
私云。夫斯文者實是行者之至要也。專雜
之訓得失之誡甚以苦口。求極樂之人盍貯
心腑哉、若夫抛雜修專者百即百生。如
迂向直。何不到也。捨專修雜者。千中無
一。如夷赴嶮。遂莫達矣。往生要集下
云。問。若凡下輩亦得往生云何近代於
國土求者千萬得無一二。答。綽和尚云。信
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信心不一。不決定故。
信心不相續。餘念間故。此三不相應故不
往生。若具三心著不往生者無
。導和尚云。若具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
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若欲專修
雜業者。百時希得一二。千時希得三五已上
此問答意明以善導和尚二修生極
之行也。意云。若依專修而行用者千萬
悉生。若據雜業而欣求者一二叵生。既惠
心意於西方行善導和尚而爲指南。其
餘末學寧不依憑乎。況又吾輩後於惠心
既二百年。人根與時昧劣佛法逐日澆薄。何
相比乎。嗚乎近代淺識之徒處愚誚賢。
末非本。不止自失。又壞他信根。誠可
也。然則欲生極樂國土。由此答意捨
雜修專。是先徳意。努力服膺。不懈慢
也。又綽禪師三信三不信亦是專雜二修之
義。答中二文爲一意。師資雷同無差而
已。三依感師智榮等助善導之義者。此
七家。一感師。二智榮。三信仲。四覺親。天竺
五源信。六永觀。七珍海。一感師者。群疑論
云。問曰。前後發意衆生欲阿彌陀佛國
者深染著懈慢國土。進不阿彌陀佛
國土。千萬衆時有一人阿彌陀佛國。以
此經準難生何。答曰。由此經有
言教。故善導禪師勸諸四衆。專修西方淨土
者。四修靡墜三業無雜。廢餘一切諸願
諸行。唯願唯行西方一行。專修之人千無
一失。雜修之者萬不一生。何以故。皆由
慢執心不牢固。是知。雜修之者爲執心不
牢固之人。故生懈慢國也。正與處胎經文
相當。若不雜修專行此業。此即執心牢固
定生極樂國云云二智榮者其文在
別紙
三信仲
其文在
別紙
四覺親者其文在
別紙
五源信者。即有
二意。一三重問答。二專修等。謂此師立
專明念佛往生。其中於第八門念佛諸
行相對有三番問答。後當之。是則捨
念佛之意也。次於第十門亦有十門
料簡。謂第一極樂依正乃至第十助道人法
也。其中第二往生階位中有二問答。以善導
專雜二修義問答決擇。是亦捨雜取專之意
也。六永觀者。依善導道綽意往生十因
念佛一門出十因。永廢諸行。是豈非
但念佛行哉。七珍海者。作決定往生集。建
立十門往生法。其中亦依善導二修之
。此傍雖諸行。正用念佛往生也。爰知。
往生行業專雜二行。棄捨雜行專修
正行。天竺震旦日域其傳來尚矣
二依文別釋亦二。初總論傍正者。今經既
是往生經根本也。就此當念佛諸行之
。而今依善導意之二門之中念佛爲
宗。加之天台十疑等引此經念佛
云云
二別依經文念佛行者。其文有七。一者
四十八願中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之文。二者
願成就處諸有衆生聞其名號等之文。三者
三輩往生中上輩生中一向專念之文。四
者同中輩生中專念之文。五者同下輩生中
專念之文。六者流通分中其有得聞彼佛名
號等之文。七者同流通中當來之世等之文。
此七處文皆專明念佛往生也。一設我得佛
十方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
生者不取正覺者。是四十八願中第十八念
佛往生願也。問。四十八願雖皆微妙殊勝
中亦有要否。何願最要。答。淺見曷輒辨
優劣。然善導出其要云。弘誓多門四十八偏
念佛最爲親。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
佛佛知人。於念佛門獨發此願。於諸行
更無別願。二願成就文諸有衆生聞其名
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等者。就此文中
經文來意一念十念諸師不同唯除五逆
釋義。渾以念佛一行往生之義決無疑矣。
三三輩中一向專念無量壽佛者。於上雖
二文念佛往生義。未其品。故今開
念佛而爲三段。以分其品。此有二意。一念
佛往生有三種品。爲行者捨中下
上品故。二爲使行者知念佛位分齊故。
問。三輩之文念佛之外説諸行業。似
念佛一行。謂上輩中念佛外擧出家受戒
發心修諸功徳。中輩中念佛外説菩提心及
齋戒等善。下輩中念佛外説發菩提心等。何
故唯謂念佛往生乎。答。佛智難測。何輒解
之。然今依善導意而案斯文略有三意。一
但念佛往生。二助念佛往生。三但諸行往生。
一但念佛者。凡論三輩九品之義本就
之。例如九品煩惱等也。何必就行多
而論之乎。故今就本願念佛一行以説ニ
三品往生之旨也。以何知之。謂以三輩文
倶説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也。凡一向言所所
之文皆不餘之意也。故知。唯就念佛
三品別其品也。故善導釋云。佛説
切衆生根性不同上中下。隨其根性
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其人命欲終時。佛
聖衆自來迎接盡得往生。依此釋意
輩倶明念佛往生也。問。此釋未前難。何
餘行唯云念佛乎。答。此有三意。一爲
諸行於念佛故説諸行也。二爲
成念佛故説諸行也。三爲念佛諸行二
各立三品故説諸行也。一爲諸行
於念佛故説諸行者。準善導觀經疏中
上來雖定散兩門之益佛本願
衆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之釋意。上輩
之中雖菩提心等餘行。望上本願意
衆生專稱彌陀名。以本願中更無餘行
故。故知。三輩倶依上本願故云一向專念
無量壽佛也。一向者不餘之言也。例如
彼五天竺有三種寺。一者一向大乘寺。此寺
之中無小乘。二者一向小乘寺。此寺之中
大乘。三者大小兼行寺。此寺之中大
小兼學。此則大小兩寺有一向之言。兼行
之寺無一向之言。由知。今此經中一向之言
亦復可然。若念佛外更加餘行則非一向
寺可兼行。而既云一向。不餘明
矣。然先雖餘行。後云一向專念。明知。廢
捨諸行唯用念佛也。不然一向之言以
之哉。二爲成念佛故説諸行者。此亦
二意。一以同類善根成念佛故。二以
異類善根成念佛故。初同類善者。即前
引善導和尚專修正行中助行是也。前委
明了。二異類善者。是往生要集意也。彼集
中立十門念佛往生義。其中第四正修念
佛。第五助念方法助念方法。此有七種云云
彼集問云。上諸門中所陳既多。未知。何業
往生要。答。大菩提心。護三業。深心至誠
常念佛。隨願決定生極樂云云此義似
經意。此即以異類善根成念佛也。彼集
意異類善根以念佛決定往生業。此
能助則可諸行往生。今且隨所助
念佛門也。三爲念佛諸行二門各立
三品故説諸行者。今文中菩提心及造像等
諸善根乃準餘經各是一往生業也。然則斯
文於菩提心等諸善根各立三品往生
也。且就菩提心上中下三品。以上品
發心上品業。乃至以下品發心下品
。菩提心已爾。造像等亦如是。故知。此文
諸行三品也。是故往生要集中引
等文諸行往生證也。加之善導觀經疏
復有三種衆生文。粗述此義云云
三品者。往生要集中引此三輩文
念佛往生證據。其意同之。是則但念佛
往生義也。問。就念佛一法何分三品耶。答。
此亦有三義。一約遍數多少。二約時節長
。三約安心淺深。一約遍數多少者。善導
釋云。毎日三萬遍上品業。以此案之。二萬
是中。一萬是下也。是則約遍數多少
也。九品準之。二約時節長短者。惠心
彌陀經記中以彼經七日念佛上品。準
之或以十日念佛上上品。是則一往約
時節久近三品也。九品準之。三約安心
淺深者。自可知耳。故知。今文就念佛亦立
三品也。上來其義已爾。由知。今三輩文有
但念佛義。有助念佛義。又有諸行往生義
也。佛以一音説法門。衆生隨類各得
。以佛意多含故。由今且作此三解耳。又
此三義其傍正。以但念佛正。餘
二爲傍。何以故。準佛本願故。依前後多文
故。凡修往生業總有但念佛等三意。機品
差別。各依意樂而勤修之。予以導公
已上正
宗分畢
六流通文云。其有彼佛名號。歡喜踊
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爲大利。則是具
足無上功徳。此有四意。一來意。二廢助念
及諸行但念佛。三擧一念。況十念等。四
深信佛語誹謗。一來意者。上正宗分
正爲時會衆生念佛往生法也。今流通
分非但當時獲大利益。至末法時亦説
佛往生法。遠濟未來也。二廢助念及諸行
但念佛者。於第十八願成就文但念
佛往生。來迎等願及三輩文明助念往生諸
行往生。由此諸修往生行者懷疑難決。故
流通則廢助念諸行二門。明但念佛往
也。又此經説次即似觀經。觀經之中先
機縁廣説十三定善三福九品之業。而
諸行往生之旨。至其付囑則云。佛告
。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
佛名。善導釋云。從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
下正明囑彌陀名號通於遐代。上來
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衆生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是則彼此兩經其意全
同。豈可信哉。三擧一念十念等者。
此文非但明下品一念往生。兼明上中二品
往生。當知。一念猶往生。況十念哉。十念尚
往生。況多念哉。一日猶往生。況七日哉。七日
尚往生。況一月哉。一月尚往生。況一夏九旬
哉。一夏尚往生。況一年哉。一年尚往生。況一
生哉。四深信佛語誹謗者。夫但念佛
往生文義如此。聽此之人誰不歡喜踊躍
若其有人聽之反爲誹謗。當知。此人五劫
中應大地獄。故稱揚諸佛功徳經云。其
嘆稱揚阿彌陀佛名號功徳。而
謗毀者。五劫之中當地獄具受衆苦。然
當墮地獄而未何地獄。言具受衆苦
而未苦相。嗚乎等活碎剌磨舂之苦乎。衆
合兩山合摧之痛乎。若一墮於此臍奚容
及乎。冀智愚賢不肖但信佛語誹謗
無量劫以來未嘗値此法。今適獲人身
諸根具足。方得此難信妙法。何不歡喜
反生誹謗。設滿大千火直過要聞法。莫
易看過徒爲後悔
七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
斯經止住百歳者。釋此文多意。一者來
意。二者重廢諸行但念佛。三者約聖道
淨土二教住滅而勸往生。四約十方淨土極
樂淨土二教住滅而勸往生。五約兜率西方
二教住滅而勸往生。六約釋迦慈悲彌陀本
而勸往生。一來意者正宗五文并流通初
文雖但念佛往生文理顯了。然諸行往生
念佛往生經論重卷列軸相共流行。是以正
像末法之間念佛諸行竝行是非傍正實難
一決。或見諸行往生經論則執諸行往生之
。或見念佛往生經論則執念佛往生之
。孰是。孰非。自佛智誰能知之。然而
此止住百歳之文則但念佛往生之理自
是分明。是宜後以勸今也。是故淨影雙
卷經疏釋云。以後勸今。是故上次此文來
也。二重廢諸行但念佛者。夫於諸行
十三。一布施。乃至十三不染利益。如
也。取要言之。有持戒往生。有持經往
。言持戒往生者。依四分五分十誦僧祇
梵網地持瓔珞等大小戒經。持三歸五戒乃
至聲聞具足戒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乃至三
聚淨戒。以此爲往生業。然彼百歳時經道滅
盡。是等戒經皆悉滅盡。彼時已無戒經。故亦
受戒者。已無受戒者。故亦無持戒者。已
持戒者。故亦無破戒者。其時唯有無戒
衆生。然彼時衆生唯能至誠念彌陀名必得
往生也。又此經雖持戒之言。而不
戒行相。説持戒行相者。乃在大小戒律。然
彼戒律先滅持戒之行何因修之。又此經雖
發菩提心之言。而不菩提心行相。説
菩提心行相者。乃在菩提心經等。然彼經
先滅菩提心行何因修之。故善導釋云。萬年
三寶滅。此經住百年。爾時聞一念皆當
始皇之燒五經而不誦尚在
人口。稱彌陀名以例
此案之。
今時我等設不專持戒行。若能一心念彌陀
何不往生。況又隨分持一戒二戒
哉。然則今時澆季緇素持戒破戒及無戒者。
但能一心念佛。皆當往生也。次言持經往
者。謂有華嚴法華及諸大乘經。持此以
往生行業。然彼百歳時斯等諸經皆悉滅
盡。其時衆生何以持經。唯此經留故。依
念佛即得往生也。故善導釋云。萬年三
寶滅等。因此案之。今時我等設雖
嚴法華等經。但能念佛何不往生。然則
持經與不持經。有往生志之輩應
唯念彌陀名號。必得往生也。次就持呪
之。呪者謂諸陀羅尼。乃隨求尊勝寶篋印。光
明眞言等神呪。若能持之求淨土者皆當
往生。然彼百歳時此等陀羅尼皆悉滅盡。
其時衆生何由持之。故善導釋云。萬年三寶
滅等。然則今時我等設雖神呪。若能
念佛何不往生。不持呪與不持呪。有
生志之人應當唯念彌陀名號。必得往生
也。次有諸宗甚深理觀之行。謂法相宗五重
唯識三性三無性觀。三論宗八不中道勝義
皆空觀。華嚴宗十玄六相法界圓融觀。天台
宗。一念三千一心三諦觀。達磨宗即心是佛
一念不生觀。眞言宗阿字本不生三密同體
觀也。此等觀門皆依經論立之。然彼百
歳時所依經論皆悉滅盡。其時衆生何因修
之。就中禪家一門教外別傳。以心傳心。非
文字上。少渉擬議即隔天淵。自最上
越格之器。誰能得入。古人尚病焉。況末法萬
年之時人乎。然獨此經留故。彼時衆生依
此經唯能念佛皆得往生也。故善導釋云。
萬年三寶滅等。因此案之。今時我等設雖
此等觀行。一心稱名何不往生。故知。
往生極樂之道無專念彌陀名號也。三
華道淨土二教住滅而勸往生者。謂聖
道門諸經先滅。故云經道滅盡。淨土門此經
特留故云止住百歳。當知。聖道機縁淺薄
淨土機縁是深厚也。四約十方淨土極樂淨
土二教住滅而勸往生者。謂十方淨土往
生諸教先滅。故云經道滅盡。極樂淨土往生
此經特留故云止住百歳。當知。十方淨土
機縁淺薄極樂淨土機縁深厚也。五約
率西方二教住滅而勸往生者。謂上生心
地等上生兜率諸教先滅。故云經道滅盡。西
方淨土往生此經特留故云止住百歳。當
知。兜率雖近機縁淺薄。極樂雖遠因縁
深厚也念佛諸行二教住滅於
上已論。故今略
六約釋迦慈悲彌
陀本願而勸往生者。問曰。既云我以慈悲
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歳。若爾釋尊以慈悲
而留經教何教不留。而何不餘經唯留
此經乎。答曰。縱留何經別指一經則亦不
此難。然特留此經者有深意歟。若依
善導和尚意者。此經之中已説彌陀如來念
佛往生本願。釋迦慈悲爲念佛特留
。餘經之中不彌陀如來念佛往生本願
故釋尊慈悲而不之也。凡四十八願皆無
本願。而特以念佛往生願而爲規模。故
善導釋云。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爲
親。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故知。
四十八願中唯以念佛往生願而爲願王
也。是以釋迦慈悲特以此經止住百歳也。例
彼觀無量壽經中不付囑定散諸行
囑念佛之行。是則以彼佛願故也。問
曰。百歳之間留念佛者其理可然。若爾此
念佛行爲彼時機。爲正像末法之機
答曰。當廣通於正像末法之機。以後勸今。
其義應知。上來依善導道綽惠心等意
愚意要摘詮粗解釋畢。若有片言契
合佛意願令自他倶歸淨土菩提果
不退轉也。若於文理錯謬願仰後賢
挍正且憑三寶照鑑者也
無量壽經釋
黒谷上人語燈録卷第一


黒谷上人語燈録卷第二
  厭欣沙門了惠集録
漢語第一之二當卷有
一章
  觀經釋第二
觀無量壽經釋第二諸師解釋雖多今則正依善導
而傍以餘師釋助善導
此經略有五意。一説時前後。二來意。
三釋名。四釋二善義。五入文解釋。一説時前
後者。壽觀兩經前後難定。今依一義壽經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