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選擇傳弘決疑鈔 (No. 2610_ 良忠述 ) in Vol. 83

[First] [Prev]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不簡内外明闇皆須眞實 不簡已下總結上
意也。内外明闇者。内謂内心。外謂外相。若
用日月燈燭光照名之爲明翻之爲闇。若
虚假人明・外是賢。闇内是愚。姧飾外見由
内心曲也。若眞實人内外・明闇無有差別。
唯欣菩提不欣名利。故云不簡也
故名至誠心
六故名至誠心者結也
選擇傳弘決疑鈔卷第三


選擇傳弘決疑鈔卷第四
  沙門良忠述
第二深心文中有三。一二者深心者。先牒經
文。二言深心者下釋深心體。三亦有二種下
正解信相。解信相中自二。初信機。次信
法。起盡可見。信法中二。從初至決定得
生略依三經方信三佛。二又深信下廣明
就人就行立信。初就人立信中四。從初至眞
佛弟子重擧三經意即勸立信相。二又一
切行者下別就觀經明信佛語。三又深心
下問答釋疑。四此名就人下結也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 二解
體中。言深心者即是深信者 問。深心屬
信心有何文理乎 答。佛法大海信爲能
入。一切出離行行無不由信成。今欣淨土。
應具信心。是其理也文者。本願云至心信
樂欲生我國。言至心者。是至誠心。欲生我
國。是迴向心。文義大同。中間信樂豈非深
心。信謂忍許。樂謂愛樂。愛是信功。故云信
樂。但有寛狹。信縁四諦。愛縁滅道。今信淨
土亦是愛樂。如論文云愛樂佛法味。所言
愛樂非染汚愛 問。前後二心不置深名。
何局第二名深心耶 答。疑心易起信心
雖成。謂別行人多破往生。爲之失信疑怯
心起便從輪迴。是大失故別置深言誡其
狐疑。凡深心者不爲四重破所動亂破壞。
以此分齊名爲深心。前後二心不爲破人
所動亂者依信心功。故不云深
亦有二種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
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縁
信機中。自身現是等者 問。信身罪惡有
何要耶 答。諸教之中未有此信。唯在瑩
心性珠以顯本有理耳。今則不爾。先信顧
我機分無出離縁。次信佛願難思以攝此
機。是時往生之信指掌。聖僧之教證定之言
深仰此説耳。若無第一知機信者。第二信心
猶難決定。所以者何。若人聞説纔唱六字
往生淨土。將謂斯類匪直也人。或是相似三
賢菩薩。或是宿習深厚衆生。於罪惡者爭乘
本願直生淨土。心生怯弱容疑本願。爲
除此疑怯思建立二種信心。謂本願中十方
衆生即是今時善惡衆生。顧其機則罪惡凡
夫。仰其誓亦十念名號。機法相應宛如函
蓋。信知。決定往生指掌。不信不行即我等
咎。猶在生死非佛咎也。抑衆生無始恒居
三道。於中誰無一毫種類。但以衆生無始
以來唯流妄我故。局己分於人天中隨生
納福。今聞佛願正化罪惡乃信往生。資窮・
富貴・下智・高才・持戒・破戒。皆乘彌陀大願
業力順次得生高妙報士。難行・易行二道。
聖道・淨土二門。出離・生死將期何法。唯恨
衆生猶懷狐疑重受苦果。莫論彼佛攝與
不攝。全由專心信與不信也。常沒常流轉
者。言常沒者局於三途。言流轉者通於六
道。若沒若流。久在生死。故名爲常。無有等
者衆生善根未託本願報在三界不至淨
土。是故且云無有出離之縁。其實非無本
善。故禮讃云善根薄少。蓋其意也。勝願院
云。觀念法門云佛三種願力以爲外縁。至誠
等三心以爲内因。彼約解義門。謂感果法必
由因縁故。今約勸化門。謂若思自有内因
者信佛心弱。故爲偏歸他力佛願。信於自
身全無因縁。唯憑他力欣求往生。住此
念時信力強盛正託佛願方得往生。即是
此宗出離故實。是勸化門也。又彼觀念門一
往解義。今文再往眞實解義所以然者一切
淨土不論報化皆屬依他。況彼極樂判報
土故。凡夫修善何得往生。凡夫所修不出
遍計。遍計之心何成生因。故今云無縁眞
實解義門也。今云。無有等者釋信心相。此信
心爲内因。佛三力爲外縁。故兩處釋不相
違也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衆
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又決定深信
釋迦佛説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讃彼
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
十方恒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 依
三經信三佛中。決定深信等者。即依壽觀
彌陀三經如次方信彌陀・釋迦・六方三佛。
此三佛同勸凡夫往生故。謂五劫思惟偏於
苦者。十六觀門亦化常沒。六方證誠專在
名號。設雖十惡何隔引接。設雖一念何生
疑心
又深心者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
顧身命決定依行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
行佛遣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
名隨順佛願是名眞佛弟子 重擧三經
中。不顧身命者。輕於身命名爲不顧。此有
二類。若其上機頓捨身命。如傳中云。或投
身高嶺。或委命深泉。或自墮高枝。焚身供
養者。略聞四遠向百餘人已上 若其劣機
不能頓捨。纔生意樂。臨命終時一向不
顧身命財也。太賢云。後學菩薩於身命財
全捨與之。初心菩薩不能當時施與而應
發願已上聖道尚爾。況淨土乎。捨行去者三
經所説大同小異。如大經中捨三毒五惡
令行三善五戒。又捨諸行令行念佛。即三
輩之中一向專念是也。如觀經中捨九方淨
土偏令樂西方。又捨亂想及以小心破戒
不孝竝惡逆心。令行定善及以大乘持戒孝
順迴心念佛。又捨定散令行念佛。卽付屬
文云持無量壽佛名是也。彌陀經中捨少善
根令行念佛。此乃隨所化機宜致使有
同異也。凡言去者令去火宅。三經全同。教
意願者。如次釋迦説教・證誠佛意・彌陀佛
願。即是結前三經意也。即以此三隨順名
眞佛弟子也
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經深信行者必不誤衆
生也何以故佛是滿足大悲人故實語故除佛
已還智行未滿在其學地由有正習二障未除
果願未圓此等凡聖縱使測量諸佛教意未能
決了雖有平章要須請佛證爲定也若稱佛意
即印可言如是如是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
所説是義不如是不印者即同無記無利無益
之語佛印可者即隨順佛之正教若佛所有言
説即是正教正義正行正解正業正智若多若
少衆不問菩薩人天等定其是非也若佛所説
即是了教菩薩等説盡名不了教也應知是故
今時仰勸一切有縁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語
專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薩等不相應教以爲疑
礙抱惑自迷廢失往生之大益也 別就觀
經信佛語中。正習二障者。正使障理感生
死果。作侵害事如賊害人。佛慧明照大夢
云覺矣。習氣障事迷一切境。致覆障事
如睡昧心。聖智一起朗然大悟焉
問答釋疑中有二。一先明決信不動
又深心深信者決定建立自心順教修行永除
疑錯不爲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
退失傾動也 決信中。別解等者。學故生解。
解故生見。見故生執。由此不許往生淨土。
但解等次非是生起。故下文云異見異學別
解別行。別異二字言異意伺
二正施問答釋去疑情中有二。一問。此當
聖道之學見。多是攝論家義耳
問曰凡夫智淺惑障處深若逢解行不同人多
引經論來相妨難證云一切罪障凡夫不得往
生者云何對治彼難成就信心決定直進不生
怯退也 多引經論者。維摩・瓔珞・仁王等
經。地持・瑜伽・唯識等論。皆明初地三地菩
薩始見報佛。不許凡夫亦生報土
二答。正是淨土之信相即準觀經本意也。
具擧四重破人而説決定信相。所以爲四
重者。別解別行流轉凡夫。故爲一重。三賢
二乘人空自在。故爲一重。初地十地倶證法
空。故爲一重。化佛報佛悲智果圓。故爲
一重也 問。後三重破人説不生者。三賢
人等實執此義耶 答。是假令釋也。爲遮
他破更設假難以顯信相。何依佛化成賢
聖。人還謗佛語云虚妄乎。故文云。若實是
菩薩者。衆不違佛教也
答曰若有人多引經論證云不生者行者即報
云仁者雖將經論來證噵不生如我意者決定
不受汝破何以故然我亦不是不信彼諸經論
盡皆仰信然佛説彼經時處別時別對機別利
益別又説彼經時即非説觀經彌陀經等時然
佛説教備機時亦不同彼即通説人天菩薩之
解行今説觀經定散二善唯爲韋提及佛滅後
五濁五苦等一切凡夫證言得生爲此因縁我
今一心依此佛教決定奉行縱使汝等百千萬
億噵不生者唯増長成就我往生信心也 決
初重破中。時處機別者。如來教旨必待時
處。機縁亦異設半滿教。豈可得言華嚴專
大而於佛法中都無小乘。又不可判阿含
專小而於佛教中總無大乘也。今亦如是。
彼則對斷證之機。爲令昇進上位。且約自
力門説凡夫不入報土。今則對常沒之機。
爲令往生西方。正約他力門明凡夫能入
報土。佛意如是。行者何諍
又行者更向説言仁者善聽我今爲汝更説決
定信相縱使地前菩薩羅漢辟支等若一若多
乃至遍滿十方皆引經論證言不生者我亦未
起一念疑心唯増長成就我清淨信心何以故
由佛語決定成就了義不爲一切所破壞故
二重中。地前菩薩等者。起信論云。如二乘
觀智初發意菩薩等。覺於念異無異相。
以捨麁分別執著相故名相似覺
又行者善聽縱使初地已上十地已來若一若
多乃至遍滿十方異口同音皆云釋迦佛指讃
彌陀毀呰三界六道勸勵衆生專心念佛及修
餘善畢此一身後必定生彼國者此必虚妄不
可依信也我雖聞此等所説亦不生一念疑心
唯増長成就我決定上上信心何以故乃由佛
語眞實決了義故佛是實知實解實見實證非
是疑惑心中語故又不爲一切菩薩異見異解
之所破壞若實是菩薩者衆不違佛教也 三
重中。專心念佛及修餘善者。即下文中稱名
正行此云念佛。自餘諸行此云餘善也
又置此事行者當知縱使化佛報佛若一若多
乃至遍滿十方各各輝光吐舌遍覆十方一一
説言釋迦所説相讃勸發一切凡夫專心念佛
及修餘善回願得生彼淨土者此是虚妄定無
此事也我雖聞此等諸佛所説畢竟不起一念
疑退之心畏不得生彼佛國也何以故一佛一
切佛所有知見解行證悟果位大悲等同無少
差別是故一佛所制即一切佛同制如似前佛
制斷殺生十惡等罪畢竟不犯不行者即名十
善十行隨順六度之義若有後佛出世豈可改
前十善令行十惡也以此道理推驗明知諸佛
言行不相違失縱令釋迦指勸一切凡夫盡此
一身專念專修捨命已後定生彼國者即十方
諸佛悉皆同讃同勸同證何以故同體大悲故
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
所化即彌陀經中説釋迦讃歎極樂種種莊嚴
又勸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
定得往生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恒河沙等諸佛
同讃釋迦能於五濁惡時惡世界惡衆生惡見
惡煩惱怒邪無信盛時指讃彌陀名號勸勵衆
生稱念必得往生即其證也又十方佛等恐畏
衆生不信釋迦一佛所説即共同心同時各出
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説誠實言汝等衆生皆應
信是釋迦所説所讃所證一切凡夫不問罪福
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是故
一佛所説即一切佛同證誠其事也 四重中
有二。一道理。二文證。言道理者。謂一佛一
切佛道同之理也。譯迦既説凡夫往生。諸佛
何謗淨土一門。即我雖聞下至一佛所化之
文是也。凡三世諸佛大悲同體故。皆爲怯弱
之機偏勸易行之法。言文證者。謂即彌陀
經之證誠也。即引二文。初能説教法之文。次
所説念佛之文也。初道理中。前佛制斷等者。
此文既引止惡修善諸佛道同用況凡夫修
念定生。當知諸佛法同釋迦。皆説定散及以
念佛定生淨土。凡以惡業爲出離因。亦以
善根爲地獄因無有是處。今亦如是。諸佛
大悲勸歸淨土。若其虚妄無有是處。十惡
破戒五逆謗法。臨終回心刹那即生。最上頓
教不敢狐疑。逆謗猶生。況其餘乎。一念猶攝。
況常念乎。十善順六度者。恐以七支爲第
二度。以不慳貪爲第一度。以不瞋恚爲第
三度。以不邪見爲後三度歟。次文證中。惡
時等者。此擧五濁。但加惡世界而闕命濁。
短命之因在見惱二濁。故攝見惱更不別
擧歟。惡世界者。總擧娑婆穢惡國土也。罪
福多少等者。雖引彌陀經而念佛同故。用
觀經意同於此經耳。上盡百年者。準釋迦
在世人壽百歳。即指一期言百年也
此名就人立信也 就人立信者。此有三義。
如傅通記已上就
人立言
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
云云如前二行中所引
恐繁不載見人得意
次就行立信之文者。
此集抽出爲第二篇。若欲見者續此續之」
第三迴向發願心文中有四。一三者迥向發
願心者。先牒經文。二言迴向下總釋第三心
相。三又迴向下廣以深信守護得生心。四
又言迴向下略釋還相迴向心
三者迴向發願心 初牒經文中。迴向發
願者。迴一切善願生淨土即名迴向發願
心矣。夫引當果以願爲最。故用發願迴向
心也
言迴向發願心者過去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所
修世出世善根及隨喜他一切凡聖身口意業
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眞
實深信心中迴向願生彼國故名回向發願心
也 二總釋第三心相中。過去今生等者
問。準華嚴經。聚集三世一切善根回向菩
提。今文何除未來善根 答。過現善根造業
決定。其相麁著感果力強故。淨土三經一論
皆回已造善根故。由此文理故回過現善
根也。彼經中説三世一念圓融道理故。爲
令未來善根生長故。集三世善回三菩
提也。各據一義竝不相違。世出世善根者
 問。世間小善應住果報。云何言回生淨
土業耶 答。群疑論問云。若本期心生天受
戒。垂至終日願生西方。即將先所受戒無
作功徳招淨土報。如何復能感阿僧祇之命
根也。釋スラク。行者本雖受戒願生天中。後遇
勝縁願生淨土。行雖劣弱以後願強。資
前戒品轉増殊勝。與佛願合壽命遐長。又
文句四云。問。人天少善應住果報。云何言
皆已成佛道。答。此應明三佛性義。大經言。
復有佛性。善根人有闡提人無者。即是人天
少善低頭擧手乃至昔方便未開。謂住果報。
今開方便行。即是縁因佛性能趣菩提成
顯實之義也。記云。三佛性者。過去微善願智
所制咸趣菩提。火焰向空。理數咸滅。水流
趣海。法爾無停。但由願智未資便封果
報。故待今開方是縁因。若據化意何待此
開。苟順凡情立以近稱。今開近執法界本
如。豈由凡情局彼流焰。關中雖立善不受
報。而不明善體本融。但衆生無始唯流妄
我。凡所修習未嘗不倶。不受報言爲從誰
立。若約已發心者。乃由願行所引。何關善
不受耶。未發心來隨生納福。此善豈制令
不受耶。故知。不受之言善體無力。應知曾
酬者其因已謝。未酬者毫善不亡。若曾發心
如水寄海。酬局因者如菓酬華。故今於
彼未酬之因開其局情。及曾趣向權乘道
者。以一實觀一大弘願體之導之乃至問。
若爾何故本論云童子戲沙等謂發菩提心
行菩薩行者。所作善根能證菩提。非諸凡
夫及決定聲聞未發心者之所能得。答。此乃
從開説之。非語本善。故知。定性及現未
發。縱有宿善如恒河沙。終無自成菩提之
理。故云非其能得。若未開頃則往已成非。
今若被開則宿作成已。故知。善體本妙隨
執者心。是故開心宿善咸遂。又云。若心麁境
妙但開其心。如以相心持法華經。若聞法
華一句一偈等。若境麁心妙境已隨轉。不須
論開。若倶麁者須心境倶開已上故知善
體本妙。由回向爲生因。況復託佛願致
使世善爲往業也隨喜他善者 問。隨喜
他善於自無功。何成往業 答。因果經云。
若有貧窮人無財可布施。見他修施時而
生隨喜心。隨喜之福報與施等無異已上
云。此等文自愛尤深。願求往生之行者。雖
不可有發願已後空憑昔所修。或隨喜他
善偏以之備己行。而若其身不堪勤行。其
心欣求往生之時。解釋不假令。文理有實
者。唯願心切要。行業無不足者歟。以此自
他所修善根等者。釋前二心具足之上具回
向心也。心若不眞。心若有疑。回向必弱。發
願焉具
三廣以深信守護得生心中。大分爲五。一
從初至大益也。先標以信資願可治退
心。二問日下至多得益也。廣施問答釋去
疑情。以防外邪異見之難。以立決定得生之
想。三又白下至慶喜何極也。借二河白道之
譬。勸凡夫往生之法。四又一切下至常作此
想。更勸行者令作此想。五故名回向發願
心者。結也
又回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眞實心中回向
願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剛不爲一切異
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之所動亂破壞唯是決
定一心投正直進不得聞彼人語即有進退心
生怯弱回顧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一以
信資願中。此心深信由若金剛者。言此心
者指第三心。言深信者是第二心 問。上文
既解深信已竟。何重解之徒費言論 答。
三心互資成往生益事是大要。重擧有在。
況對異學爲堅其心更出信功耳。有云。上
則聞機法信相雖起決定之信心。而將入
第三心實作得生想時。今復一度起疑謂。
爲生爲不生。故爲除此疑重云此心深信
等也。此乃上淺今深也耳。回顧落道者。聞
群賊喚欲歸東岸云回顧也。自從白道
而落二河故云落道
問曰若有解行不同邪雜人等來相惑亂或説
種種疑難噵不得往生或云汝等衆生曠劫已
來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於一切凡聖身上具造
十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破戒破見等罪未能
除盡然此等之罪繋屬三界惡道云何一生修
福念佛即入彼無漏無生之國永得證悟不
退位也 二問答中。問曰等者 問。今之問
答與上深心問答有何差別 答。先辨文
段大旨可知問答差別。謂深心者正信罪
惡凡夫即往生機。回向心者以諸善根回
向往生。故上問答即難凡夫難生而答衆生
易往。故文云一切罪障凡夫不得往生者
云何對治等。今此問答即責一生修福叵入。
而決有縁要行速生。故文云云何一生修福
念佛即入無漏無生之國等。前約人機。後
約行因。此乃彌陀別願攝受凡夫上問
答意
頓教
一乘一世成就下問
答意
其義可知問。 雖聞別
願頓教道理而業道如秤。重者先牽。未知
若有重罪障不往生。此義如何 答。聖教盡
理。猶致疑礙是汝往生時未熟也。既十念
滅逆。汝疑何罪耶。十因云。若疑宿業者何
受難受之人身。又値雖値之佛法。若有重
罪人身尚難。何況佛法。若疑現業者。造五
逆者具足十念滅罪得往。何況餘罪
答曰諸佛教行數越塵沙禀識機縁隨情非一
譬如世間人眼可見可信者如明能破闇空能
含有地能載養水能生潤火能成壞如此等事
悉名待對之法即目可見千差萬別 明闇等
者。待對譬中具有五對。各合法者。且下輩
中一聲對十惡。一念對破戒。十聲對五逆。
皆滅罪生善命終一念頓生淨土。爲顯此
義以擧比類。其明闇一對顯念佛法有滅
罪力。空地水三對顯念佛法有生善用。火成
壞一對顯念佛法竝有滅罪生善兩益也。餘
行待對例而可知
何況佛法不思議之力豈無種種益也隨出一
門者即出一煩惱門也隨入一門者即入一解
脱智慧門也爲此隨縁起行各求解脱汝何以
乃將非有縁之要行障惑於我然我之所愛即
是我有縁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愛即是汝
有縁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隨所樂而修其
行者必疾得解脱也 隨出一門等者。八萬
四千法門門門不借餘門。各出生死。皆得
解脱。然邪人等偏信己行不信淨教。故有
此破也
行者當知若欲學解從凡至聖乃至佛果一切
無礙皆得學也若欲學行者必藉有縁之法少
用功勞多得益也 若欲學解等者。解義之
時學一切教。修行之時必藉一行也。般舟
讃云。佛教多門八萬四。正爲衆生機不同。
欲覓安身常住處。先求要行入眞門。從凡
至聖等者。佛教所説不出凡聖佛果。故云
凡聖等也。若欲學行等者 問。滅後無智衆
生爭知有縁要行 答。文云。我所愛即是
我有縁行。汝所愛即是汝有縁行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爲行者説一譬喩守
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何者是也譬如有
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忽然中路見有二河一
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闊百歩各
深無底南北無邊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可闊
四五寸許此道從東岸至西岸亦長百歩其水
波浪交過濕道其火焔亦來燒道水火相交常
無休息此人既至空曠逈處更無人物多有群
賊惡獸見此人單獨競來欲殺此人怖死直走
向西忽然見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見
邊畔中間見一白道極是狹小二岸相去雖近
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正欲到迴群賊惡獸
漸漸來逼正欲南北避走惡獸毒蟲競來向我
正欲向西尋道而去復恐墮此水火二河當時
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我今迴亦死住亦死
去亦死一種不勉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
既有此道必應可度作此念時東岸忽聞人勸
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
又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
汝衆不畏墮於水火之難此人既聞此遣彼喚
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
或行一分二分東岸群賊等喚言仁者迴來此
道嶮惡不得過必死不疑我等衆無惡心相
向此人雖聞喚聲亦不迴顧一心直進念道而
行須臾即到西岸永離諸難善友相見慶樂無
已此是喩也 三借譬勸往生中。譬如有人
等者。此譬喩者出涅槃經第二十三竝大論
云云
次合喩者 合譬喩中。有未合法。若合
法者。欲向西行者譬願生心。百千里者
譬十萬億刹。忽然見二河者。若人不求出
離時不知煩惱在身。若人求解脱時始覺
惑障妨道。今求往生方知惑障。故云忽然。
水火置南北者準五行方也。又貪起順境
故在右方。嗔起違境故在左方。右順左違
故也。各深無底者顯貪嗔有九品。南北無
邊者譬貪嗔遍五部。東西百歩者一期百年
也。白道四五寸者正譬少願心也。其波浪交
過濕道等者。以成就貪即譬水體。以現起
貪妨願心譬波浪濕道。火焔燒道準之可
知。二岸雖近者譬去此不遠。到迴等者聖
道難行名爲到迴。餘方淨土號曰避走。向西
可知。迴住去者。迴・去如前。所言住者合
欣都率内院歟。汝一心正念等者擧第十
八願意。所謂汝者十方衆生。言一心者至心
信樂欲生我國。言正念者乃至十念。言直
來等者若不生者也
言東岸者即喩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
喩極樂寶國也言群賊惡獸詐親者即喩衆生
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也言無人空逈澤者
即喩常隨惡友不値眞善知識也言水火二河
者即喩衆生貪愛如水瞋憎如火也言中間白
道四五寸者即喩衆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
願往生心也乃由貪瞋強故即喩如水火善心
微故喩如白道 貪瞋強故等者 問。流轉還
滅依善惡強弱。故釋論云。諸染法有力。諸淨
法無力。背本下下轉名爲下轉門。諸淨法
有力。諸染法無力。向源上上轉名爲上轉
已上文理極成。云何許貪瞋強善心弱者
猶得往生 答。聖道・淨土二門雖同止惡
修善。聖道門機能治力強。滅惑障故方得出
離。淨土門機雖善心劣。而住止惡修善正見。
而用隨犯隨懺之時。佛願加力令微少善
以成出離大善。故乘佛願即生淨土。若不
爾者本願何要。師資決判其義灼然。但釋論
者偏述自力聖道門意。何以異門難異門
乎 問。上文既嫌具貪瞋行而言不可。今
許貪瞋強猶往生。一師所釋何忽相違 答。
上斥虚假意樂貪瞋。既闕安心故云不可。
今擧歴縁對境貪瞋。安心不闕故有生利。
所望不同故不相違。凡具決定往生心機
其志雖可非如昔日。然檢其實。淨心一兩
餘悉濁亂。猶如龍得小水以降大雨。因佛
願力速成大善而得往生。相傳如此。然世
人云。他力出離貪瞋無礙。此義令他即住
邪見。或云。願心微劣不得往生。此義令他
即生怯退。此二義倶是不得上人相傳之
所致耳
又水波常濕道者即喩愛心常起能染汚善心
也又火焔常燒道者即喩瞋嫌之心能燒功徳
之法財也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喩迴諸行
業直向西方也言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
進者即喩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由有教法可尋
即喩之如聲也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賊等喚迴
者即喩別解別行惡見人等妄説見解迭相惑
亂及自造罪退失也 瞋嫌燒功徳者。只抑功
徳勢力。非滅善體也。一分二分者譬一二
年行。群賊喚迴者即喩別解等者 問。群賊
或合十八界等。或合別解惡見人等。相違如
何 答。群賊有多類。故不成相違。自造罪
退失者。若造大罪不懺悔者罪業所惑退
往生心。願諸行者重罪莫作。縱使有造速
可諫悔 問。既許貪瞋。何罪退失 答。隨
懺貪瞋即喩水火。造罪不悔是爲退失
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即喩彌陀願意也言須臾
到西岸善友相見喜者即喩衆生久沈生死曠
劫淪迴迷倒自纒無由解脱仰蒙釋迦發遣指
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
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
已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願力
之道者。傳云。言白道者是行者願。喩中白
道既是行者之願心也。故知。今文亦行者
願也。有云。和尚常釋言願力者是佛願力。
今亦可爾云云 問。水火波浪常浸白道。何
踏白道至西岸耶 答。衆生心法既通三
性。縱令起願心亦數起貪瞋。貪瞋起時
願心成就。願心起時貪瞋成就。貪瞋雖強
由意樂故。隨犯隨懺常起願心。由佛本
願住持力故臨命終時。貪瞋雖具貪瞋不
起。即離繋縛方得往生也 問。白道之譬
爲三心總譬。爲第三心別譬 答。傳云。別
譬第三心。標釋結文無所諍故 問。既云
信順二尊。又信東岸勸及西岸招喚。豈非深
心。又云一心直進。亦可誠心。如何 答。
三心倶起不相離故。釋第三心前之二心
自出來耳
又一切行者行住坐臥三業所修無問晝夜時
節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迴向發願心 四
勸行者中。常作此解等者。解謂勝解。印可
爲體。想謂思想。取像爲義。所謂此者即指
二河白道喩也
又言迴向者生彼國已起大悲迴入生死教化
衆生亦名迥向也 四還相迴向中。還起大
悲等者 問。唯有往相迴向無還相迴向
者亦可生淨土耶 答。爾也。下三品文未
説有利他之心。故禮讃但釋往相迥向不
釋還相故也 問。若爾何故今釋還相
答。釋二迴向約教本意也。例如第一心標
利他眞實云云
三心既具無行不成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
足處也又此三心亦通攝定善之義應知 次
總結三心通萬行中。三心既具等者。上來
雖釋上品上生三心之文。而理應通下八
品善。是故結云無行不成。義亦通被十三定
善。故云通攝定善之義。文在中間令通上
下定散行也。然三心中前後二心。及深心中
就人立信。諸行全同。但於就行立信衆生宿
習不同。執法異故。各就受法可立其信
問。就行立信者信正定之業。若爾此人何捨
正業。信餘行耶 答。今釋就經本意立正
定業。不遮有隨他機亦信餘法。例如於
爾前教雖有兼但對帶之失而非無得益。
是故本文釋三心中。往往擧諸行以爲往
生業。所謂至誠心云一切衆生身口意業所
修解行。深心云決定深信釋迦佛説此觀經
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讃彼佛依正二報使
人欣慕。就人立信云專心念佛及修餘善。就
行立信云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既
分明釋餘業往生。何看此文不立其信。又
云迴向得生。明文在茲。誰人懷疑。然或執
者猶存三心局念佛義。迴文就義。所立何
要。驗其義勢爲成餘行不往生義。非但違
上人所立。亦甚背和尚解釋。恐是爲謗法
之因縁。推撲地獄誡其違過。阿鼻泥梨責其
謗罪。故般舟讃云。種種方便教門非一。但
爲我等倒見凡夫。若能依教修行者。則門門
見佛得生淨土乃至 不得輕毀他有縁之
教行讃自有縁之要法。即是自相破壞諸佛
法眼。法眼既滅。菩提正道履足無由。淨土
之門何能得入。傷歎云。生盲信業走。隨業
墮深阬。縱此貪瞋火。自損損他人。長沒無
明海。遇木永無縁已上 問。若言三心通餘
行者。何故禮讃釋至誠心。三業起行偏約
正行。又解深心。唯云稱名 答。禮讃中局
釋正行所具三心。故唯約彌陀而已
三釋禮讃三心中亦二。一略解三心相。二
如觀經下讓疏廣説
往生禮讃云問曰今欲勸人往生者未知若爲
安心起行作業定得往生彼國土也答曰必欲
生彼國土者如觀經説者具三心必得往生何
等爲三一者至誠心所謂身業禮拜彼佛口業
讃歎稱揚彼佛意業專念觀察彼佛凡起三業
必須眞實故名至誠心二者深心即是眞實信
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
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
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
疑心故名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所作一切善
根悉皆回願往生故名回向發願心具此三心
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如觀經其説應
知 初中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
者。言本弘者約第十八顧。言稱名者是約
衆生行。此乃竝信本願外縁・念佛内因也
問。疏云四十八願攝受衆生。今何唯云第十
八願 答。疏文談教相。故通明諸行三心。
廣論四十八願。禮讃解行儀。故局釋念佛
三心。略述第十八願也。有云。言本弘者通
四十八願。言稱名者限第十八願也乃至
一念無有疑心者。所謂一念即疑心念。謂無
有一念疑心也 問。後序文既云十聲一聲
一念等。今亦上擧十聲一聲下云一念。知稱
名念 答。文相不順。謂隔定得往生之言而
言乃至一念故也。若少一心等者。所言三心
同時相應更不可有具闕不同。然前加行位
隨行者根機有具一具二。謂虚假増者闕至
誠心。疑心増者亦闕信心。不回向増者亦闕
迴向心。約此義門而釋具三少一等也
私云所引三心者是行者至要也所以者何經
則云具三心者必生彼國明知具三必應得生
釋則云若少一心即不得生明知一少是更不
可因茲欲生極樂之人可全具足三心也其中
至誠心者是眞實心也其相如彼文但外現賢
善精進相内懷虚假者外者對内之辭也謂外
相與内心不調之意即是外智内愚也賢者對
愚之辭也謂外是賢内即愚也善者對惡之辭
也謂外是善内即惡也精進者對懈怠之辭也
謂外示精進相内即懷懈怠心也若夫翻外
蓄内者祇應備出要也内懷虚假等者内者對
外之辭也謂内心與外相不調之意即是内虚
外實也虚者對實之辭也謂内虚外實者也假
者對眞之辭也謂内假外眞者也若夫翻内播
外者亦可足出要也 外現等者。心住名利
捨出離念。姦飾外見僞示賢相。令他表知
有三業善。故云外現賢善。其實此人愚惡懈
怠無有眞實。故云内懷虚假。是故玄忠寺
嫌外現孝順内懷不孝。終南山誡未有戒
定現戒定相。即此例也。今此集中曲述内
外不調之相。其義可見。翻外蓄内者祇應
備出要者 問。所言賢善是不實行。何蓄
内乎 答。只是借賢善言也耳。翻内播外
者亦可足出要者 問。内心虚假何播外乎
 答。隱徳是出要。何不播外也如止觀七
云。且當安忍深修三昧。行成力著爲化不晩。
若被名譽羅羂利養毛繩。眷屬集樹。妨蠧
内侵。枝葉外盡者。當早推之。莫受莫著。
惟若不去翻被黏繋者。當縮徳露玼揚狂
隱實。密覆金貝莫令盜見。若遁迹不脱。
當一擧萬里絶域他方。無相諳練快得學
道。若名利眷屬從外來破。憶此三術嚙齒
忍耐。雖千萬請確乎難拔。讓哉。隱哉。去
已上 或翻内播外等者。凡今釋意教安心
故。令外賢善蓄内以爲出離之要。於外相
者左之右之非所論也。故云播外。此未必
被萬機策勵隱徳相也云云
次深心者謂深信之心當知生死之家以疑爲
所止涅槃之城以信爲能入故今建立二種信
心決定九品往生者也又此中言一切別解別
行異學異見等者是指聖道門解行學見也其
餘即是淨土門意在文可見明知善導之意亦
不出此二門也迴向發願心之義不可俟別釋
行者應知此三心者總而言之通諸行法別而
言之在往生行今擧通攝別意即周矣行者能
用心勿敢忽緒 總而言之通諸行法者。義
推正直・信心・迴向可通二門。其理必然。然
則三心通聖道文往往是多。維摩・起信所
明三心與今三心同異思之。又一義云。通
諸行法者指定散行。在往生行者指念佛行。
往生之言雖通諸行。題云念佛集次下云
往生之業念佛爲先。從本意故。是要行故。
且指念佛云往生行也 問。定散九品所
具三心有淺深乎 答。爾也。有理。有文故
也。先理者。機有上下。心何一品。故受戒時
就受者心立三品別。羅漢得下品戒。凡夫
得上品戒等。凡善惡心各有九品。今此三
心何無淺深。淺深雖異心體不別。故置一
處令通九品。次文者。十因引占察經云。至
心復有下中上三種差別。何等爲三。一者一
心。所謂係想不亂。心住了了。二者勇猛心。
所謂專求不懈。不顧身命。三者深心。所謂
與法相應。究竟不退。若人修習此懺悔法。
乃至不得下至心者。終不能獲清淨善相
已上以此文合本願至心。又觀念法門云。
根性不同有上中下。群疑論云。念佛名號
雖復不殊。由念佛心至誠差別故。令滅罪
多少不同下品上生罪業輕薄死無惡相。怖
心不極雖至心念佛但能滅彼五十億劫生
死之罪下品中生地獄猛火一時倶至。罪人
忙怖念佛至誠。由心徹到滅除八十億劫重
己上文意可見。祖師云。隨三心淺深有
九品階位外記大夫入道五
十日逆修説法詞
又往生大要鈔見三
心可有淺深 問。三心具足人可有退義
乎 答。多分不退。少分有退。言不退者。若
有勝機發三心時。佛願強索佛光常照。聖
衆鎭護專拂退縁。一世之行時節亦短無遇
退縁。是故不退。言有退者。此人軟根雖發
三心。若遇違縁自有退失。既是凡夫。何必
不退。故今文云自造罪退。禮讃前序云勸
行四修法用策三心五念之行即得往生。
然四修中有長時修。畢命爲期。誓不中止。
明知三心可退失。故以長時修而護三心
五念之行。又臨終要訣其義分明。又大經及
異譯中明中悔者。彼雖暫退義通永退。又
本願藥師經中悔類淨業先成。豈無三心。故
群疑論退義炳然 問。禮讃云蒙光觸者心
不退。云何會通 答。就不退機論多分徳。
若有劣機値縁退者非所遮也。祖師在世
有其諍論。或人云三心不退。餘人云退。上
人之意亦存退義矣 問。三心有傍正乎
答。三心至要。何有傍正。但對機時應有傍
正。謂約虚假増者誠心爲正。餘二爲傍。若
約疑心増者深心爲正。若約不迴向増者
第三爲正。又取要言之。深心爲正。以是信
心決了凡夫爲往生機。若具此心二心自
具故。二心不爾。故論註及安樂集中唯立三
信不釋二心。信知。亦三心中深心爲正
問。三心何等心所爲體 答。後之二心其體
分明。謂深心者大善地法中信心所。迴向心
者大地法中善欲心所。論註云。願是欲樂義。
又云。願名欲樂往生已上若依婆沙入阿
毘達磨正理等應云欣爲體。第一心體古
來未決。今私案云。夫善地法中捨心所也。光
法師釋諂心所翻云。諂謂諂曲翻曲即爲
正直。正直是捨。故品類足論第三云。捨者身
正直心正直也已上身正直者。五識相應捨
也。心正直者。意識相應捨也。又引集異門足
論十五云。問。此捨何所謂耶。答。心平等性
心正直性心無警覺任運住性。又引入阿毘
達磨論云。心平等性説名爲捨。捨背非理
及向理。故由此勢力。令心於理及於非理
無向無背。平等而住如持秤縷。又引
正理論云。心平等性説名爲捨已上又準唯
識論。當不誑・不諂二種心所。彼無貪癡一分
故。論云。云何爲誑。爲獲利養。矯現有徳。
詭詐爲性已上具如傳通記
  第九四修法篇
念佛行者可行用四修法之文 言四修者。
倶舍論二十七云。一無餘修。福徳・智慧二種
資糧修無遺故。二長時修。經三大劫阿僧企
耶修無倦故。三無間修。精勤・勇猛・刹那刹
那修無廢故。四尊重修。恭敬所學無所顧
惜。修無慢故已上又攝大乘釋論八云。論曰。
由無量無數百千倶低大劫中依數數修習。
釋曰。此文顯三慧具四種修。不可以譬類
得知爲無量。不可數知爲無數。百億爲
一倶低。非一倶低故言千。亦非一千故言
百。非歳數故言劫。非小劫故言大。此即
明長時修。數數修習即顯無間・恭敬・無餘
三修已上 此等論藏所明四修。雖爲聖道
修行相貎。而淨教中其業亦要。故今師等隨
義轉用。如禮讃云。菩薩已免生死。所作善
法迴求佛果即是自利。教化衆生盡未來
際即是利他。然今時衆生悉爲煩惱繋縛。未
免惡道生死等苦。隨縁起行。一切善根具
速迴願往生阿彌陀佛國。到彼國已更無
所畏。如上四修自然任運。自利利他無不
具足
善導往生禮讃云又勸行四修法何者爲四一
者恭敬修所謂恭敬禮拜彼佛及彼一切聖衆
等故名恭敬修畢命爲期誓不中上即是長時
修二者無餘修所謂專稱彼佛名專念專想專
禮專讃彼佛及一切聖衆等不雜餘業故名無
餘修畢命爲期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三者無
間修所謂相續恭敬禮拜稱名讃歎憶念觀察
迴向發願心心相續不以餘業來間故名無間
修又不以貪瞋煩惱來間隨犯隨懺不令隔念
隔時隔日常使清淨亦名無間修畢命爲期誓
不中止即是長時修 畢命爲期誓不中止者。
論期佛果。故言無數。今期往生。故言畢
命。但要決約遠果。故言乃至菩提終無退
轉也 問。淨土頓教。或 七日或一十念皆
得往生。何云畢命 答。群疑論五云。念佛
衆生聞淨土教有早有晩。發心之時有遲
有速。或命有長短。故經説不同。若臨終之
日方逢善友教。發心念佛亦得往生乃至
其壽命遐長多日不夭。還教盡其壽命令
稱佛名。不可命促斯須令其長時念佛。
不可壽終百歳只令一日稱名。故三本經
文倶勸念佛。各隨一義教念有殊。彼此不
妨。義無乖反。故觀經對臨終之者極少一
念十念亦得往生。阿彌陀經對經日死人能
念佛亦生淨土。無量壽經對長壽不死之者
長修功徳最多或長時長日修念。又此三別
即三品修。上者説形。中者説日。下者説時。
於九品中各有多種故。雖竝往生咸無苦
惱。華開悟道早晩不同。經説有殊由此意
已上要集云。問。若必畢命爲期者。如何感
和尚云長時短時多修少修皆得往生耶。
答。業類非一故。二師倶無過。然畢命爲期。
勤修無怠令業決定。是爲張本已上疏四
云。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等。或從一念
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大意者一發心已後
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爲期已上
安樂集云。問曰。無量壽大經云。十方衆生至
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
取正覺。今有世人。聞此聖教。現在一形全
不作意。擬臨終時方欲修念。是事云何。答
曰。此事不類。何者經云十念相續似若不
難。然諸凡夫心如野馬識劇猿猴。馳騁六
塵何曾停息。各須宜發信心預自剋念使
積習成性善根堅固也。如佛告大王。人積
善行死無惡念。如樹先傾倒必隨曲也。若
刀風一至百苦湊身。若習先不在懷念何可
已上群疑論五云。問曰。若念阿彌陀佛
得生西方。要假多日多年生淨土。亦須懃
誠勉勵長時稱念佛名。如其臨死至誠念佛
亦生淨土者。且人生百歳樂少憂多。別易會
難。歡娯時促。但須馳騁五欲放縱六情。秉
燭夜遊。連宵聚興。臨終之日念佛一聲即得
往生永超衆苦。何須長時苦行懃懇。四修
不倦。三業靡空。同是得越娑婆。何勞長時
苦行也。釋曰。此有數意不可預聞淨教
棄而不修。待至終時方當念佛。一即汝欲
願生淨佛國土。推欲避此苦惱生彼西方。
不求無上菩提。不行菩薩之行。但欲縱情
寶樹恣意珍臺。不願早悟無生。就此垂終
一念。若爲志求佛果證三菩提。愍諸有情
速證正覺。於此穢土恐退菩提。就彼淨土
方増修妙行。登不退位救苦衆生。方欲無
間長時具修萬行。何爲今聞淨法不肯修
行。更事憍奢廣行放逸。垂臨終日念佛生
耶。若欲至求無上大果發菩提心。願生淨
土。所恨流浪生死。無始沈淪。聞説西方淨
土教法。即須身毛皆堅猶如拔出。悲泣雨
涙恨聞此法晩至今生。即須晝夜精勤一
心匪懈。寧得聞佛淨教更縱六情。繋日
連宵造十惡罪推至終日方念佛名。無
慚愧言豈成道理。又若垂終念佛・長時稱名。
功徳不殊悟道無別。可須任汝此言推至
在後。如其念増念念増。道功不唐捐。罪業轉
微福徳漸勝。成其上輩速悟無生。利益不
同。豈得唯修一念。且麁衣妙服好飡惡食。
一種蓋形竝除飢渇。爾即去斯弊服著彼
羅紈。不食穢飡欲求美膳。況念佛多少功
徳不同。便即棄彼長修就斯促念。貪好衣
食曾無此言。聞修淨行捨長就短。是汝
煩惱無慚愧言。魔語鬼語壞亂佛法。實無
一念願生之心。見他長時專誠苦行。故爲斯
語壞他淨意。自損損他。深須覺察。又汝今
時聞説淨法。内無苦惱外具善縁。不肯修
行。待終念佛セントス。臨終念佛雖亦得生。然此
輩人萬不一往。或善友邂逅。未必相逢。或
衆苦纒身不遑念佛。或偏風不語不得稱
名。或狂亂失心豈能注想。或忽逢水火不
暇至誠。或輒遇材狼以此夭命。或逢値
惡友壞爾信心。或飮酒過差惛眠致殞。或
軍陣鬪戰奄爾命終。或逈墜高巖難修正
行。衆多障難卒述難周。無得一向不修耽
茲五欲。但言終日一念即生。宜應發精進
心除懈怠想。勵茲三業策彼六時。晝夜精
勤學與時競。一生淨土永離蓋纒。乃至菩
提常無退轉。利益弘廣。宜須用心已上
雜餘業者。無餘修名唯修正行不雜雜行。
故云不雜餘業。故要決云。專求極樂禮念
彌陀。但諸餘業行不令雜起已上既對念
佛行云諸餘業行。故知。餘業即是雜行 問。
要集引兩師無餘修已云。寶積經説。樂於
世業營於衆務云云世業衆務名諸餘業。
何言雜行 答。餘業之言正在雜行。世業
亦障專修行故顯其意耳。況寶積經亦見
造塔等事善云衆務耶云云無間修者即有
二義。一不間雜行。二不間煩惱。故名無間
修 問。無餘修中已嫌餘業。何重嫌之
答。彼此餘業雖同雜行。所望別故不成繁
重。謂無餘修爲嫌雜起心令專修正行誡
諸餘業。如彼廬山嫌謝靈運有雜起心也。
無間修下爲嫌懈怠心令精懃修習誡諸
餘業。若雜餘業正行間斷成懈怠故也。隨
犯隨懺者。心地觀經云。或有一類凡夫僧。戒
品不全生正見讃詠一乘微妙法。隨犯隨懺
障銷除。爲諸衆生成佛因。如是凡夫亦僧
寶。如欝金華雖萎悴猶勝一切諸妙華。正
見比丘亦如是。四種輪王所不及已上不隔
念等者。前念犯後念懺。於中間無餘念。是
名不隔念也。若一時中犯罪。時懺不迄二
時。是名不隔時也。不隔日義準時應知
問。何故念約二念成不隔義。時日不爾耶
 答。念是短促。善惡異故。犯懺前後定應二
念。時日延長。一時中應有犯懺。故雖同
名不隔念等其義異耳。或如念於兩時兩
日應名無間 問。夫懺悔者悔已不作。而
今世人自於罪體雖有悔心。悔心弱故數
犯罪業。寧是懺悔 答。如下根行者雖造
罪難止。而信因果。深恐惡業一心念佛亦
是懺悔。但於罪業若起惡無礙之心者。雖
悔不滅。若所逼於貪瞋而犯惡業之者。
用懺悔時罪業可滅也。有聖教誠證。莫起
邪見矣。瑜伽論云。若欲斷彼生起意樂發
勤精進。煩惱熾盛蔽抑其心。起瞋蓋等無
所違犯
西方要決云但修四修以爲正業一者長時修
從初發心乃至菩提恒作淨因終無退轉二
者恭敬修此復有五一敬有縁聖人謂行住坐
臥不背西方涕唾便利不向西方也二敬有縁
像教謂造西方彌陀像變不能廣作但作一佛二
菩薩亦得教者彌陀經等五色袋盛自讀教他
此之經像安置室中六時禮懺香華供養特生
尊重三敬有縁善知識謂宣淨士教者若千由
旬十由旬已來竝須敬重親近供養別學之者
總起敬心與己不同但知深敬也若生輕慢得
罪無窮故須總敬即除行障四敬同縁伴謂同
修業者自雖障重獨業不成要藉良朋方能作
行扶危救厄助力相資同伴善縁深相保重五
敬三寶同體別相竝合深敬不能具録爲淺行
者不果依修住持三寶者與今淺識作大因縁
今粗料簡言佛寶者謂雕檀繍綺素質金容鏤
玉圖繒磨石削土此之靈像特可尊承暫爾觀
形罪消増福若生少慢長惡善亡但想尊容當
見眞佛言法寶者三乘教旨法界所流名句所
詮能生解縁故須珍仰以發慧基鈔寫尊經恒
安淨室箱篋盛貯竝合嚴敬讀誦之時身手清
潔言僧寶者聖僧菩薩破戒之流等心起敬勿
生慢想三者無間修謂常念佛作往生心於一
切時心恒想巧譬若有人被他抄掠身爲下賤
備受艱辛忽思父母欲走歸國行裝未辨由在
他郷日夜思惟苦不堪忍無時暫捨不念爺孃
爲計既成便歸得達親近父母縱任歡娯行者
亦然往因煩惱壞亂善心福智珍財竝皆散失
久流生死制不自由恒與魔王而作僕使驅馳
六道苦切身心今遇善縁忽聞彌陀慈父不違
弘願濟拔群生日夜驚忙發心願往所以精勤
不倦當念佛恩報盡爲期心恒計念四者無餘
修謂專求極樂禮念彌陀但諸餘業行不令雜
起所作之業日別須修念佛誦經不留餘課
耳 法界所流者。言法界者即是眞如。梁攝
論十釋十眞如中第三地所流眞如云。於三
地由勝流義。釋曰。眞如於一切法中最勝。
由縁眞如起無分別智。無分別智是眞如
所流。此智於諸智中最勝。因斯智流出無
分別後得智所生大悲。此大悲於一切定中
最勝。因此大悲如來欲安立正法救濟衆
生説大乘十二部經。此法是大悲所流
私云四修之文可見恐繁而不解但前文中既
云四修唯有三修若脱其文若有其意也更非
脱文有其深意也何以得知四修者一長時修
二慇重修三無餘修四無間修也而以初長時
只是通用後三修也謂慇重若退慇重之行即
不可成無餘若退無餘之行即不可成無間若
退無間之行即不可成爲使成就此三修行皆
以長時屬於三修所令通修也故三修之下皆
結云畢命爲期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是也例
如彼精進通於餘五度而已
  第十化佛讃歎篇
彌陀化佛來迎不讃歎聞經之善唯讃歎念佛
之行之文 問。一切往生必感化讃耶。若皆
感者如下下品但見金蓮何有讃歎。亦下
中品雖説化佛不明讃歎。中品下生佛讃
倶無。若不感者大悲迎接平等無偏。無佛
讃者豈稱悲願 答。來迎必有。由本願故。
佛讃不定。由機別故。又既有來迎必應聞
讃。文無者略也 問。上中・上下・中中餘行
亦有化讃。何云唯讃歎念佛耶 答。非言
化讃不通餘行。今下上品聞經・稱佛二行相
竝。而於其中依願非願之差。論讃不讃之
異而已
觀無量壽經云或有衆生作衆惡業雖不誹謗
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衆惡無有慚愧命欲
終時遇善知識爲讃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
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却千劫極重惡業智者
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
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
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讃言善男子汝稱佛
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同經疏云所聞化
讃但述稱佛之功我來迎汝不論聞經之事然
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
散之業如此經及諸部中處處廣歎勸令稱名
將爲要益也應知 多造衆惡無有慚愧者。十
惡輕罪名爲衆惡。言慚愧者恥自名慚。恥
他名愧。又天見隱罪。恥天爲慚。人見顯
罪。恥人爲愧。又依自法力崇重賢善。羞
恥過罪。對治無慚恥諸惡行。是爲慚也。依
世間力輕拒暴惡。羞恥過罪。對治無愧息
諸惡業。是爲愧也。與此相違名無慚愧。十
二部經首題名字者。一者修多羅。或云修妬
路。或云蘇怛纜。此則梵音隨方不同。翻名
亦多。且擧一二。仁王經中翻云法本。如來
言教諸法本故。如大般若翻云契經。契當
深理貫諸法故。此有二種。一者總相。涅槃
經云。始從如是終至奉行。皆修多羅大小乘
教悉爲

二者別相。雜集論云。謂以長行綴緝略
説所應説義餘十一部所
不攝故
二者祇夜。此云重
誦。新云應頌。或云。一由長行説義未盡故。
二爲後來應更頌故也。此有四五六七言
等偈頌不同也。三者和伽羅那。或云婆伽
那。或云毘伽羅那。此云授記。新云記&T040879;。斯
有多種。五道三乘授記異故。然授記法佛現
微咲從其面門放五色光。遇斯光者。惡趣
安樂。根闕具足。欲天厭樂。色天厭禪。光照
十方遍作佛事。還繞七匝。從佛足下入記
地獄相。膊ヨリ入記畜生。髀入記鬼。臍入記人。
胸入記天。口入記聲聞。眉間入縁覺。頂入
是授菩薩無上菩提記相。先現此相。然後
阿難等諸弟子發問。如來爾時授記。或云。一
記弟子死生因果故。二記菩薩當成佛事
故。四者伽陀。此云不誦偈經。新云諷誦。謂
孤起偈。一爲易誦持故。二爲樂偈者故。
五者優陀那。此云無問自説。新直云自説。
一爲令知而請法故。二爲令所化生慇重
故。念佛慈悲爲不請友。譬如嬰兒不言飮
乳母悲心重自銜乳汁。六者尼陀那。法華等
經翻爲因縁。謂諸佛語本因縁故。仁王等
經翻爲戒經。依犯因縁一一制故。亦云縁
起。一因請方説。爲重法故。二因事方説。
知本末故。七者阿波陀那。此云譬喩。一爲
深智説似令解眞故。二爲淺識就彼取
類誘令信故。八者伊帝目多伽。或云一目
多迦。法華經等翻爲本事。智度論中爲如是
語。此經則説弟子本事。如佛説偈。不寐夜
長。疲極道長。愚生死長。莫知正道。如是等
也。然準涅槃第十四卷。此部四佛其號改易。
鳩留秦佛名甘露鼓。拘那含佛號曰法鏡。迦
葉如來稱分別空。釋迦如來稱本事經。或
云。一説佛往昔事。二説弟子往事。九者闍
陀伽。此翻本生。説佛本生種種事故。如昔
爲師子受獼猴寄。以爪攫脇肉報鷲飢。
又於疾病世變作蘇摩蟲。以肉遍布施療
諸有疾者。如是等類其事非一。或云本生
經。謂説昔受身。一説如來。二説餘者也
問。本事・本生有何差別 答。説昔作事名
爲本事。語昔受生以爲本生。然九品義本
事限弟子。本生在如來。圓覺疏通如來餘
者而成其義。十者毘佛略。此云方廣。爲
諸菩薩速證菩提故。如來所説大乘教通名。
其理無二。故名爲方。一切包富。故名爲廣。
涅槃經云。所謂大乘方等經典其義廣大猶
如虚空。是名毘佛略。或云。一廣大利樂。二
廣陳正法。十一者阿浮陀達磨。此翻希法或
未曾有。如佛示現希奇事時。衆皆起未曾
有想。因此爲名。涅槃經云。如彼菩薩初出
生時無人扶持則行七歩。放大光明遍照
十方。亦如獼猴手捧蜜器以獻如來。如白
項狗佛邊聽法。如魔波旬變爲青牛行瓦
鉢間。令諸瓦鉢互相振觸無所傷損。如佛
初生入天廟時令彼天像起下禮敬。如是
等經名未曾有。或云。一徳業殊異故。二法體
希奇故。十二者優婆提舍。此云論議。涅槃經
云。如佛世尊所説諸經若作議論分別廣説
辨其相貎。是名優婆提舍。或云。一以理深
廣故論。二以義不了故論已上翻名釋義多依
九品義意。毎十二
部各具二義
出圓覺疏
大師所判約此十二。一聲・十二
相對問答滅罪多少故也。白蓮記云。十二部
者通名大乘經典。或法華或光明或華嚴及
今經首題等竝得言經題。九品義云。首題名
字者則修多羅乃至論議。又釋。首題名字者
諸大乘經首題名也。如言華嚴妙法華等
乃至 此等經中具十二部。所詮之理極最勝
故。一聞首題滅罪生善。能盡輪迴業速生
極樂界
私云聞經之善是非本願雜業故化佛不讃念
佛之行是本願正業故化佛讃歎加之聞經與
念佛滅罪多少不同也觀經疏云問曰何故聞
經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稱佛一聲即除罪五百
萬劫者何意也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
來逼善人雖説多經飡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
除罪稍輕又佛名是一即能攝散以住心復教
令正念稱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 答
曰造罪人等者。唯讃佛名即有三義。一心
散攝。二聞稱異。三願有無。此經疏中於當文
下釋前二義。至化讃文解第三義。細尋可
了。又九品義云。問曰。經是佛師。徳豈劣乎。
何故聞經唯滅千劫罪。稱佛名除五十億
劫。答曰。前只聞名而不口稱。故唯除千劫
罪。今非唯聞名兼亦口稱。故除多劫罪。非
是佛與經功徳有勝劣。又釋。阿彌陀佛由
昔因位大願力故。令稱名者滅多劫罪。十
二部經三世常住非如彼佛有因果位。故不
同也。又釋。十二部經名散動心時聞。餘心間
雜故唯除千劫罪。阿彌陀佛名以最後心
稱。餘心不隔故滅五十億劫。是因心而致
不同也。非境有勝劣矣已上私謂。此釋妙
符大師釋義。但次第異。今之第一釋即疏第
二義。今之第二釋即疏第三義。今之第三釋
即疏第一義也。此中願力義留心而思之
問。若云佛名文言約故攝散住心者。諸佛
名號及神呪中即有少於六字之者。彼等
念力恐勝今念 答。總而言之。言多心散。
言少心攝理數必然。但稱佛功優既有三義。
設具一義餘義若闕不足爲優。故就簡易
行亦論願有無。則無願爲劣。有願爲勝
也。臨終之時百苦湊身。大悲本願仰而可信

  第十一約對雜善讃歎念佛篇
約對雜善讃歎念佛之文觀無量壽經云若念
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爲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分陀利華者。法聰記云。此云白蓮華。華中最
勝妙色。顯衆色之本爲世祟重若念佛衆
生爲世所貴。故擧此爲喩龍興・知禮等師
同云白蓮
 大
日經疏十五云。分荼利迦華可有百葉許。葉
葉相承。圓整可愛。最外葉極白。内色漸微
黄。乃至最在内者與蘂色相近也。此華極香
也。昔瑠璃王害釋女時。大迦葉於阿耨達
池取此華。裹八功徳水灑之諸女。身心得
安樂。命終生天。因是投華於池。遂成種。至
今猶有之。華太可愛。徑一尺餘。尤可愛也。
此法華所引申者。是漫荼羅八葉者也已上
問。若言白蓮者。正觀記云。涅槃云。水中
華分陀利華第一已上而三十六經云水中
華青蓮華第一。智度論云陸地生華須摩那
提第一。水中生華青蓮華第一已上今依經
論推解記文。分陀利華應是青蓮 答。諸
教相違不須和會。法華玄七云。叡師序云。
未敷名屈摩羅。將落名迦摩羅。處中盛時
名分陀利。遠師云。分陀利迦是蓮華開發時。
然體逐時遷。名隨色變。故有三名也。大經
亦云人中蓮華分陀利華。二名竝題者應有
通別之異。今取蓮華是通分陀利是別稱。道
朗云。鮮白色。或翻爲赤色。或翻爲最香。如
此皆是開盛之義。擧分陀利則兼之矣。同
八云。分陀利此翻蓮華已上當坐道場生諸
佛家者。道場有二。一應化道場。謂中印度
摩訶陀國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是名道場。一
切菩薩將登正覺。皆坐斯座上起金剛喩
定也。二眞實道場。謂機根熟不簡時處。内
證佛果。天上天下山林河海莫非道場。是
以八歳龍女悟即身於海底之風。四果鷲子
顯得忍於耆崛之月。即其類也。又淨影云。隨
化以論。菩提樹下得道之處名爲道場。處
此得佛故名爲坐。據實以論。義有通局。通
則菩薩一切行徳能生佛果。斯名道場。如
維摩説。局則末後金剛三昧親生佛徳名爲
道場。依之得果義説爲坐已上問。往生已
後方成佛果。若爾應云生諸佛家當坐道
場 答。大乘本意在期佛果。是故先明當
坐道場。知所期已應求徑路。是故次説生
諸佛家。謂怯弱機不生淨土。設經沙劫佛
果難證。若生淨土修行任運。無上佛果豈
&T049271;
同經疏云從若念佛者下至生諸佛家已來正
顯念佛三昧功能超絶實非雜善得爲此類即
有其五一明專念彌陀佛爲二明指讃能念之
人三明若能相續念佛者此人甚爲希有更無
物可以方之故引分陀利爲喩言分陀利者名
人中好華亦名希有華亦名人中上上華亦名
人中妙好華此華相傳名蔡華是若念佛者即
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
有人人中最勝人也四明專念彌陀名者即觀
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也五明今生
既蒙此益捨命即入諸佛之家即淨土是也到
彼長時聞法歴專供養因圓果滿道場之座豈
&T049271; 實非雜善等者。雜善者是雜行也
問。下文云上來雖説定散兩門之益。望
佛本願意在衆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今亦
應云超絶定散 答。往生業有三重。一
者念佛。二者四種正行。三者雜行。其中念
佛最勝。雜行最劣。四種正行從容不定。且
對最劣歎其勝行。再往論之。應云念佛
超絶定散。復次經文初勸觀佛。後歎念佛。
是故今準上下文勢且除定善。復次經流
通中即有其三。一流通定善。二流通念佛。
三付屬念佛。前二勸持。後一付屬。於勸持
中即有其二。一則流通十三定善。二則應
勸九品諸行。雖然從勝唯勸念佛。雜行劣
故不別流通。其實隨機可勸九品。爲顯此
章不論定善。唯對雜業歎念佛也。此華
相傳名蔡華者。言蔡華者即是蓮華。但蔡
華名振古未決。近有儒者勘得此義。謂論
語公冶長篇註云。蔡國君之守。龜出蔡地。因
以爲名焉云云此文蔡者靈龜之號。史記龜
策傳云。龜千歳乃遊蓮華之上云云此文蓮
華者蔡所遊之華。千歳龜即是靈龜故也。
以史記文思今解釋。言蔡華者即當蓮華

私問曰經云若念佛者當知此人等唯約念佛
者而讃歎之釋家有何意云實非雜善得爲比
類相對雜善獨歎念佛乎答曰文中雖隱義意
是明所以知者此經既説定散諸善并念佛行
而於其中獨標念佛喩分陀利非待雜善云何
能顯念佛功超餘善諸行然則念佛者即是人
中好人者是待惡而所美也言人中妙好人者
是待麁惡而所稱也言人中上上人者是待下
下而所讃也言人中希有人者是待常有而所
歎也言人中最勝人者是待最劣而所褒也
好人者是待惡者 問。設對念佛雜善非
惡。何言惡人 答。今好惡者即勝劣義。謂
修雜行利益劣故是名爲惡。非謂惡業。餘
準知之
問曰既以念佛名上上者何故不説於上上品
中至下下品而説念佛乎答曰豈前不云念佛
之行廣亙九品即前所引往生要集云隨其勝
劣應分九品是也加之下品下生是五逆重罪
之人也而能除滅逆罪餘行所不堪唯有念佛
之力堪能滅於重罪故爲極惡最下之人而説
極善最上之法例如彼無明淵源之病非中道
府藏之藥即不能治今此五逆重病淵源亦此
念佛靈藥府藏非此藥者何治此病 能除
滅逆罪餘行所不堪者 問。餘行滅逆文
證是多 答。非謂餘行都無滅逆。今所論
者五逆罪人臨命終時起與果用。依十念
功滅罪得生。以此爲規。餘行不爾。是則任
經現文判此義也。故慧心云。極重惡人無
他方便。唯稱念佛得生極樂。全與今同。無
明淵源等者。無明迷本亦是沈隱爲二惑本。
譬如派流出自淵源。中道心體亦是深理
爲空假本。譬如皮肉起自俯藏 問。例證
意何 答。空假二觀但斷二惑見思
塵沙
如定散
二善但化善機。中道正觀斷無明惑。如念
佛行獨化惡人
故弘法大師二教論引六波羅蜜經云第三法
寶者所謂過去無量諸佛所説正法及我今所
説所謂八萬四千諸妙法蘊乃至調伏純熟有
縁衆生而令阿難陀等諸大弟子一聞於耳皆
悉憶持攝爲五分一素呾纜二毘奈耶三阿毘
達磨四般若波羅蜜多五陀羅尼門此五種藏
教化有情隨所應度而爲説之若彼有情樂處
山林常居間寂修靜慮者而爲彼説素呾纜藏
若彼有情樂習威儀護持正法一味和合令得
久住而爲彼説毘奈耶藏若彼有情樂説正法
分別性相循環研覈究竟甚深而爲彼説阿毘
達磨藏若彼有情樂習大乘眞實智慧離於我
法執著分別而爲彼説般若波羅蜜多藏若彼
有情不能受持契經調伏對法般若或復有情
造諸惡業四重八重五無間罪謗方等經一闡
提等種種重罪使得銷滅速疾解脱頓悟涅槃
而爲彼説諸陀羅尼藏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
酥熟酥及妙醍醐契經如乳調伏如酪對法教
者如彼生酥大乘般若猶如熱酥總持門者譬
如醍醐醍醐之味乳酪酥中微妙第一能除諸
病令諸有情身心安樂總持門者契經等中最
爲第一能除重罪令諸衆生解脱生死速證涅
槃安樂法身已上此中五無間罪者是五逆罪
也即非醍醐妙藥者五無間病甚爲難療念佛
亦然往生教中念佛三昧是如總持亦如醍醐
若非念佛三昧醍醐之藥者五逆深重病甚爲
難治應知 六波羅蜜經五藏者。前三小乘。
後二大乘。前四顯教。後一密教。若彼有情不
能受持等者。擧無解機。或復有情造諸惡業
等者。擧無行機。故超悟疏云無解無行。四
重八重等者。男立四重女立八重。四重者
婬盜殺妄。八重者四重如前。五摩觸。六八事
私云。律名句云。一捉手。二捉衣。三入屏處。
四共立。五共語。六共行。七身相倚。八共期
七覆尼。
八隨擧苾芻超悟
疏文
言五逆者。或單五逆或複
五逆。具出聖教。闡提等者。超悟疏云。不信
因果名一闡提。不信大乘名謗方等已上
念佛三昧如總持如醍醐者。眞言・念佛雖同
滅逆。若約機根非無差別。所謂眞言化上
根者。以菩提心論云若有上根上智之人
不樂外道二乘法。有大度量勇鋭無惑者
宜趣佛乘故。念佛攝下機。以十住毘婆娑
云爲大人志幹者説難行道法。爲怯弱下
劣人説易行道法故。二論同是龍樹所造。
仰訪深意。難易分明。傳聞。後禪林寺云。念
佛出離易於眞言云云 意在於斯。抑此人者
五相棟梁・三密金玉。南天之遺教・東寺之祕
法。何法不傳。何教不受。然而歸選擇集入
淨土門。且閣本業偏行念佛。彼所宣説不
可不信
問曰若爾者下品上生是十惡輕罪之人何故
説念佛乎答曰念佛三昧重罪尚滅何況輕罪
哉餘行不然或有滅輕而不滅重或有消一而
不消二念佛不然輕重兼滅一切遍治譬如阿
伽陀藥遍治一切病故以念佛爲王三昧凡九
品配當是一往義五逆迴心通於上上讀誦妙
行亦通下下十惡輕罪破戒次罪各通上下解
第一義發菩提心亦通上下一法各有九品若
約品即九九八十一品也加之迦才云衆生起
行既有千殊往生見土亦有萬別也莫見一往
文而起封執其中念佛是即勝行故引分陀利
以爲其喩譬意應知 念佛三昧重罪尚滅等
者。智論云。問曰。如菩薩三昧種種無量。何
以故讃是菩薩念佛三昧常現在前。答曰。是
菩薩念佛故得入佛道中。以是故念佛三昧
常現在前。復次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
先世罪。餘諸三昧有能除婬不能除瞋。有
能除瞋不能除婬。有能除癡不能除婬
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
昧能除種種煩惱種種罪已上五逆迥心通
於上上等者。若命延日積運心年闌者。設雖
逆者可生上上。念數多故。今言通者非取
十數。經置下品臨終迴心時短促故。又五逆
十念直可生上上。心有強弱故。夫善之與
惡苦樂在心。昇之與沈淨穢由佛。佛願叵
測。佛力絶思。是故五逆猶坐金剛臺也。明
破闇時。何闇留室。十念亦昇上品蓮也。風
拂雲時何雲殘天。則知。上上信心若起。上
上佛刹何隔。故飛鍚寶王論中云。問。一念十
念往生淨土。何者爲正。對曰。但一念往生
住不退地。此爲正也乃至又大無量壽經明
一念念佛皆得往生。觀經十念良有以也。蓋
爲遭疾尫羸力故。須十稱彌陀
以助其念。若心盛不昧一念生焉已上凡一一
行各明九品者。無量壽經三輩之中各明念
佛及菩提心。是其證也。此之二行既通三輩。
餘讀誦等亦通九品。讀誦妙行機有九品。經
顯上上隱餘八品。解第一義機有九品。經
顯上中隱餘八品。發菩提心機有九品。經
顯上下隱餘八品。盡形持戒機有九品。經
顯中上隱餘八品。一日持戒機有九品。經
顯中中隱餘八品。世善往生機有九品。經
顯中下隱餘八品。一聲稱佛機有九品。經
顯下上隱餘八品。一念佛名機有九品。經
顯下中隱餘八品。十聲念佛機有九品。經
顯下下隱餘八品。如斯毎一品具有九品
行。九品合論八十一品也 問。若餘諸行通
下品者。讀誦等行化輕次重罪耶 答。今
經意者唯明念佛濟重罪者。故爲極惡最下
之機方説極善最上之法。以顯念佛之功
能也。若據此意上六品行生下品者。只是
善人中其機最劣故生下三品也。非如念
佛化重罪者 問。下三品行倶是念佛。非
念多少何分九品 答。念佛淺深有二種
義。一依心淺深。二依念多少。故今一聲十
念各通九品。依心淺深故也 問。中上・中
中若以盡形一日爲異。何故疏云然修戒時
終身一年一月一日一時等耶。中上一品有
一日戒。與中中品有何差別 答。經文且
約盡形一日爲兩品異。釋家亦準上上品
時云一形一時也。若約同時而判品位。更
依受戒用心緩急有兩品別也
加之念佛行者觀音勢至如影與形暫不捨離
餘行不爾又念佛者捨命已後決定往生極樂
世界餘行不定凡流五種嘉譽蒙二尊影護此
是現益也亦往生淨土乃至成佛此是當益也
又道綽禪師於念佛一行立始終兩益安樂集
云念佛衆生攝取不捨壽盡必生此名始益言
終益者依觀音授記經云阿彌陀佛住世長久
兆載永劫亦有滅度般涅槃時唯有觀音勢至
住持安樂接引十方其佛滅度亦與住世時節
等同然彼國衆生一切無有覩見佛者唯有一
向專念阿彌陀佛往生者常見阿彌陀現在不
滅此即是其終益也已上當知念佛有如此等
現當二世始終兩益應知 一切無有覩見佛
者 問。念佛餘行倶得生者。得生已後念念
増進證入上位。設雖餘行何見入滅 答。
經有誠言。唯可仰信。又念佛餘行就初生
者而論之也。謂佛滅後二大菩薩接引十
方。二行機倶雖得往生。念佛衆生尚見不
滅。餘行行者見入滅也。若餘行機在世時
生。増進上位故不見滅。故今文云。般涅槃
時觀音勢至接引十方。唯有一向專念阿彌
陀佛往生者。常見彌陀現在不滅云云斯乃
就滅度後生機論之而已。恐是如來念佛勸
化之巧言也。又恐綽公稱名勸進之辭而已。
又有一義。集上云。問曰。如來報身常住。云
何觀音授記經云阿彌陀佛入涅槃後觀世
音菩薩次補佛處也。答曰。此是報身示現
隱沒相。非實滅度也。彼經云阿彌陀佛入
涅槃後復有深厚善根衆生還見如故即其
證也。又寶性論云。報身有五種相。説法・及
可見。諸業不休息及休息。隱沒示現。不實體。
即其證也已上所言休息隱沒者。機進上位
能化教主隱前劣身現後勝身。恐當前佛
入滅後佛成之文。若爾縱至地上見隱沒
相有何妨哉。爰知。隱前劣身云彌陀入
滅。現後勝身云觀音成道歟 問。若爾不
見前劣身感見後勝身。還成餘行得。何屬
其失哉 答。不然。爲念佛人彌陀一佛數
現勝身。地地施化。盍勝於見入滅之機。
常見彌陀不見彌陀豈非得失 問。休息
隱沒者。一佛示現。亦非長劫。故心地觀經
云。爲化地上諸菩薩一佛現於十種身乃至
前佛入滅後佛成。不同化佛經劫現已上
授記經別佛相繼三佛中間各經多劫。豈不
相違 答。此事實難。但試會之。凡論此義
有其四種。一者常住報身爲一機縁雖現
入滅。或不經時心經二者或經多劫記經
者一佛多身現滅成道心經四者別佛相繼
記經機宜不同聖應非一。聖應雖異皆約
報身。但不同化佛經劫現者。若論化身
過百三十劫。今乃得一見。一百八十劫空過
無有佛。設賢劫中第九・第十・十五・二十等
劫之中千佛雖現。自餘劫中都無佛出。第九
劫中四佛出世猶經六四二萬一百等時。第
十五劫九百餘佛雖數出世。八相間隔必定
多時。報身不然。或不經時。或經多時。經劫
不定。故云不同。又雖爲一機現滅經劫。
猶爲一類不息化者皆報身相。非如化身
機縁薪盡永歸滅度。又二佛中間更無法滅。
不同化佛滅度之後必有法滅。又化身必
具生天等相。報身不然。不同非一。次一佛
現於十種身者。是常途説。別佛相繼亦是
一途。是以心經云。能化所化隨地増。各隨
本縁爲所屬。或一菩薩多佛化。或多菩薩一
佛化已上又集上云。今此無量壽國即是從
眞垂報國也。何以得知。依觀音授記經云
未來觀音成佛替阿彌陀佛處。故知。是報也
已上問。此文不明。觀音補處既是化身儀式
而非報身。何還引之爲報身證 答。教時
義云。見道以前大悲熏煮爲因。爲十地菩
薩現他受用身。初地見佛坐百葉華。即可
百大千界。且彌陀佛初地所見。二地所見佛
坐千葉華。乃至十地所見轉大。此他受用雖
有父母。不先處天方下成佛。鼓音王經彌
陀父名月上母名殊勝妙顏等。觀音授記
經説彌陀滅後觀音七寶菩提樹下成等正
覺。勝彌陀國百千萬億。此佛滅後大勢至成
佛。十地機先熟故。化彼即身成佛。不説先
住何處後來補處。即以此身就座成佛。是
他受用身生因所生成佛之相已上以此解
知。有生天相是化成道。即身成覺是報身
相。一得此義即散朦昧。又慈恩佛土章中
引觀音補處文屬他受用成道。又大阿彌陀
經説三佛成道之儀。凡三經所説淨土皆是
本願所成淨土。異譯大經何非報耶 問。若
以記經入滅合前佛入滅後佛成之文者。
彌以有疑。彌陀住世兆載永劫。設雖餘行
人而可進上地。若云進者速可感見觀音
成道。何二佛中間送多劫耶 答。集文既
以記經入滅合隱沒相。隱沒者總判報佛
化儀。故合心經泛説他受用之文而料簡
之。三佛相繼之化儀者。妙符心經或一菩薩
多佛化之文。但至時節長久難者。此義難
通。恐是教門之權説歟。是故大阿彌陀經中
雖説三佛相繼之義。不説時節長遠之旨。
須依此文而會記經長遠之説。例如法華
雖説生滅度想之羅漢於彼土迴心。而不
説經劫。又涅槃經明五果迴心經八六等。
然天台會經劫説。云經存教道。被鈍根者
逼令現發。而判屬於敦逼之言。今亦如是。
長遠之説且存教道。爲捨餘行令修念佛
設一途説。若論實義。三佛感見機縁頓熟。
佛佛各各不待時。而成等正覺可應地地
機縁而已 問。二佛中間何者説法 答。經
云。彼佛滅後一切寶物浴池蓮華衆寶行樹
常演法音。與佛無異 問。二佛中間生彼
土機預誰來迎 答。集云。唯有觀音勢至
住持安樂接引十方
選擇傳弘決疑鈔卷第四


選擇傳弘決疑鈔卷第五
  沙門良忠述
  第十二付屬佛名篇
釋尊不付屬定散諸行唯以念佛付屬阿難之
文 問。準法華等付屬儀式。三摩付屬是顯
懃慇志示未來流通。今化極惡。大悲窮極。
尤可三摩。如何無耶 答。化儀隨時。不可
一準。設無三摩何必疎相。大品前後囑累。
寶積會會付屬。未言必有三摩儀式。亦此
例也。又可三摩文無者略也
觀無量壽經云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
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同經疏云從佛告阿難
汝好持是語已下正明付屬彌陀名號流通於
遐代上來雖説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
衆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正明付屬者。諸
師多云流通不言付屬。但天台云結名付
屬與今同也 問。序分文云。阿難受持宣
説佛語。地想觀云。汝持佛語説是觀地法。
華座觀云。汝等憶持廣爲大衆分別解説。流
通分云行此三昧者。又云若念佛者。又云
持無量壽佛名。流通已通觀稱。何云唯以
念佛付屬阿難 答。流通有二。一勸持流
通。除付屬外自餘流通是也。二付屬流通。
持名文是也。勸持付屬之名目者出自天台。
先勸持者從迹門中至于本門神力品末。總
相對機而暫雖勸受持流通非慇懃儀。然
迹門者説未竟故無付屬也。故釋云。但有
勸持無屬累也已上次付屬者本跡説竟三
摩側塞三變淨土之菩薩頂。而説今以付
屬汝等。是示鄭重之儀者也。今釋同之。序
正中有流通之文。而疏唯云勸持勸説不
名付屬。今至此文始名付屬。宛如彼宗名
目而已
私云案疏文有二行一定散二念佛 一定散
二念佛者 問。下品念佛即是散善。何故定
散外開立念佛耶 答。既云案疏文有二
行。即指上來雖説等文也。今消此文故且
爲二行也。意云。先言上來雖説定散兩門
之益者。第一總明定散二善也。次言望佛
本願專稱佛名者。第二別明念佛一行也。
總中有別開其別行立爲念佛。順佛願故。
超絶行故
初言定散者又分爲二一定善二散善初就定善
有其十三一者日想觀二者水想觀三者地想
觀四者寶樹觀五者寶池觀六者寶樓閣觀七
者華座觀八者像想觀九者阿彌陀佛觀十者
觀音觀十一者勢至觀十二者普往生觀十三
者雜想觀具如經説縱令無餘行或一或多隨
其所堪修十三觀可得往生其旨見經莫敢疑
慮 修十三觀等者。經云。唯願佛日教我觀
於清淨業處。又云。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
我正受。定善若不生夫人何致請。故佛答
言。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繋
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爲汝廣説衆
譬。定善若不生世尊何許説。又云。如來今者
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衆生觀於西方極
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應
時即得無生法忍。此明如來欲爲夫人及
未來等顯觀方便。入觀住心凝神不捨。心
境相應見境得忍也。未來凡夫不得定者。
如來觀發便成徒語。又地觀文云。若觀是
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他世必
生淨國。心得無疑。又樓觀文云。若見此者
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
又座觀文云。此想成者滅除五萬劫生死之
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又勢至觀云。觀此
菩薩者不處胞胎。常遊諸佛淨妙國土。指
灼得生出此四觀。又自餘觀中非無其義。
謂樹觀已成具見寶林。寶樹連暉。網簾空
殿。華分千色菓現他方。又心水漸靜池觀成
時。正覩池岸七寶映水。水色色アリ。兼聞
華間樹上揚波。波聲聲アリ。寶樹瑤池宛在
眼前。三昧定力盍資身後。何況像觀眞身及
觀音觀。觀觀之中皆有觀成。亦有滅罪。依
報觀尚生。況正報觀乎。勢至觀既生。況彌陀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