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徹選擇本願念佛集 (No. 2609_ 辨阿聖光撰 ) in Vol. 83

[First] [Prev]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609
徹選擇本願念佛集上
  沙門辨阿撰
徹選擇集者。任弟子之昔聞。具以述其義
聖教之誠説。輒以符其文
選擇本願念佛集
南無阿彌陀佛往生之業
念佛爲先
釋曰。先就本選擇集
之題。此有三義。所謂第一本選擇集之題中。
念佛者。是諸師所立之口稱念佛也。故題
次行言南無阿彌陀佛也。第二本選擇集之
題中。言本願者。是善導所立之本願念佛
也。故題次行言南無阿彌陀佛也。第三本選
擇集之題中。言選擇者。是然師所立之選
擇念佛也。故題次行言南無阿彌陀佛也。是
故本選擇集之題中。雖三重念佛之義。倶
觀念之念佛。但是口稱念佛也。故題次文
初置南無阿彌陀佛者。即是結前生後也。結
前者。所謂結前題中三義倶是稱名也。生
後者。所謂爲此集所列之一一章段亦
皆稱名之義也。又爲往生極樂者。以此南
無阿彌陀佛口稱念佛第一之行。爲
此義故。註云往生之業念佛爲先也。又第
一念佛義者。是依和漢兩朝往生傳之。
第二念佛義者。是依善導和尚觀經疏
之。第三念佛義者。是依三部之阿彌陀經
之。此三義亦是行者之口中所唱之稱名
念佛也。次就本選擇集所載之文義
十六篇。一一之篇今當
第一篇道綽禪師立聖道淨土二門。而捨
正歸淨土者。先就聖道門其二。一
者大乘聖道。二者小乘聖道。所謂教主釋尊
於五濁惡世無上正覺。爲此穢土衆
大小乘法門出離得道。依之大乘
根機學大乘法門大乘聖人。小乘根機
小乘法門小乘聖人。故大小雖異同
聖道門也。次就淨土門亦有二。一者十
方淨土門。二者西方極樂淨土門。十方淨土
門者。所謂十方隨願往生經是也。又十住毘
婆沙論易行品是也。西方極樂淨土門者。所
謂無量壽經・觀經・阿彌陀經是也。又天親往
生論是也。馬鳴菩薩大乘起信論云。復次衆
生初學是法正信。其心怯弱。以
此娑婆世界。自畏常値諸佛親承供
。懼謂信心難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
來有勝方便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
縁。隨願得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
。如修多羅説。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
往生常見佛故。終無退。若觀彼佛眞
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已上
又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云。行大乘者佛如
是説。發願求佛道三千大千世
。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
易行道疾得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
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幹之説。汝若必欲
此方便。今當之。佛法有無量門。如
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歩行則苦。水道乘船
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
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又云。
是諸佛世尊現在十方清淨世界。皆稱名憶
念。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
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上
又優婆提舍云。願受無量諸佛世界者。諸菩
薩見諸佛世界無量嚴淨種種願。有
世界。都無衆苦。乃至無三惡之名者。菩薩
見已。自發願言。我作佛時。世界無衆苦。乃
至無三惡之名亦當是。有佛世界。七寶
莊嚴。晝夜常有清淨光明。無日月。便發
願言。我作佛時。世界常有嚴淨光明亦當
是。有佛世界。一切衆生皆行十善。有
大智慧。衣服飮食應念而至。便發願言。我
作佛時。世界中衆生衣服飮食亦當是。
佛世界。純諸菩薩如佛色身。三十二相光
明徹照。乃至無聲聞辟支佛名。亦無
。一切皆行深妙佛道。遊至十方化一
。便發願言。我作佛時。世界中衆生亦當
是。如是等無量佛世界種種嚴淨。願皆得
之。以是故。名願受無量諸佛世界。又云。問
曰。何等是淨佛土。答曰。佛士者百億日月・
百億須彌山・百億四天王等諸天。是名
千大千世界是等無量無邊三千大千世
界。名爲一佛土。佛於此中作佛事乃至
是等佛士莊嚴名爲佛土。如阿彌陀
等諸經中説已上又天台大師云。假令得
人中聖道難乃至此名難行道乃至十住
毘婆沙論名易行道也。本選擇集云。凡此集
中立聖道淨土二門意者。爲聖道
淨土門也。就此有二由。一由大聖
。二由理深解微已上計夫時屬滅後。代當
末法。戒定智慧漸廢。得道果甚希。如來滅
後已二千餘年。去大聖甚遙遠也。理深解微
故。億億衆生中未有一人得者。因玆曇鸞道
綽二師出于像法之終末法之始。忝爲釋尊
之使者。特弘彌陀之教法。鈍根無智之我等。
設雖聖道之根機即身斷惑。已降
念佛之法雨。誰人不甘露之妙味。然則
先學聖道。若有此旨者。蓋
淨土
第二篇善導和尚立正雜二行。捨雜行
正行者。選擇集意。且閣聖道門。早入淨土
。可淨土行。就淨土行二。一者諸行
往生。二者念佛往生。且止諸行偏行念佛
必離生死定得往生。但於念佛亦有二種
一者觀行念佛。二者稱名念佛。今善導意。全
觀行之念佛。但是稱名之念佛。釋尊付屬
流通故。彌陀本願成就故。決定往生無疑。弟
子某甲先師在世之時如此習傳之。仍爲
代行者具以所教置也。勿云云
第三篇彌陀如來不餘行往生本願
唯以念佛往生本願者。雙卷經意。阿彌
陀如來因位之昔。其名號法藏比丘。値遇世
自在王佛之出世。發起四十八大願。然其中
往生行別立一大願。所謂第十八念佛往
生願是也云云問。上人選擇者是何義乎
答。善導和尚意。念佛者本願往生念佛也。彌
陀四十八願之之中第十八願是也。此本願
義之上。又法然上人檢淨土三部之諸本。校
同本異譯之諸文。而今勘出法藏菩薩選擇
也。委如選擇集。此則末代往生之珍寶
也。下根出離之明鏡也。誰不之哉 問。
聖教之中以彌陀本願選擇。有其證據
耶 答。龍樹菩薩言。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
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法藏
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
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已上弟子某甲然
師入滅之後。自檢得此文。上人之料簡符
菩薩之聖教。彌以流隨喜之涙。倍以致渇仰
之誠。龍樹大士既云阿彌陀佛先世之時。作
法藏比丘。令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
。以知。四十八願皆是選擇本願也。就
第十八願是選擇本願念佛往生之願也。然
則選擇本願念佛義。更以非法然上人之義
即是龍樹菩薩之義也。亦非龍樹菩薩之義
即是法藏菩薩之義也。亦復非法藏菩薩之
。即是先佛之義也。先佛之義故。即是法藏
菩薩之義也。法藏菩薩之義故。即是龍樹菩
薩之義也。龍樹菩薩之義故。即是法然上人
之義也。此義尤可甘心。尤可甘心。上人手
自料簡三部經。我朝始立此義。唐土人師所
立義之中。此選擇之義全以無云云此書之
起專在此事。學者留心 又問曰。上問答之
意。法藏菩薩以四十八願嚴佛土之旨
其義分明也。但以念佛別名選擇。有
證文耶 答曰。菩薩念佛三昧經云。此念佛
三昧過去諸佛之所讃嘆乃至一切如來之
印可乃至一切諸佛之選擇乃至一切
諸佛之財寶也乃至一切諸佛之舍利乃至
一切諸佛之體性也已上
經文
此即以念佛別名
選擇。其證文也 問。此念佛三昧。過去諸佛
之所讃嘆者。其義不然也。所以者何。稱
名念佛是佛方便法。爲淺智愚鈍設之淺
行也。諸佛何故捨深取淺而讃嘆之
答。念佛三昧。即是一切菩薩淨佛國土本願
之中其一願也。然則過去諸佛因位之昔立
菩薩行。莊嚴佛國土之時所發悲願故。諸
佛讃嘆之歟 問。此念佛三昧。一切如來之
印可者。其義不然也。所以者何。稱名
念佛法爲淺機教之淺行也。諸佛何故
深行淺行而印可之耶 答。所詮以
衆生出離之要法深行也。然依佛本
願力故。衆生皆稱名念佛而得往生。豈有
此深行哉。依之諸佛印可之歟 問。此
念佛三昧。一切諸佛之所選擇者。其義不
然。所以者何。稱名念佛是淺行也。諸佛
何故不擇深行擇淺行耶 答。稱名
念佛即是易行易往之法門。下根下機之行
業也。又佛本願故。決定往生無疑故。諸佛
擇之歟 問。此念佛三昧。一切諸佛之財
寶者。其義不然。所以者何。諸佛是以
相之寶珠財。何以名字似名之法
財寶耶 答。諸佛以萬法財。故
名之名字尤是財寶之一分也 問。此念佛
三昧。一切諸佛之舍利者。其義不然。所
以者何。舍利是世尊之身骨。念佛如來之教
法。然何念佛之法門言諸佛之舍利耶 答。
舍利有二。一者遺身舍利。二者法身舍利。
遺身舍利者。即是身骨也。法身舍利者。即是
遺法也。倶是如來滅後利益衆生之能化故。
遺身遺法也。況又佛與法即是一體不二
之義也。佛者即是覺法也。覺法者即是佛
故。即佛而法也。即法而佛也 問。此念佛三
昧。一切諸佛之體性者。其義不然。所以
者何。體者對名而云體也。性者對相而云
性也。是故以稱名念佛諸佛名相也。
何云體性耶 答。至極甚深之大乘者。名即
是體也。相即是性也。是故名體不二相性一
如。然則此念佛三昧。一切諸佛之體性者。此
是大乘至極之法門也 問。言選擇者亦有
其例耶 答。有其例也。非但以念佛之一
選擇。亦有菩薩中名選釋之菩薩。所
謂釋迦菩薩是選擇菩薩 問。何故以釋迦
菩薩選擇菩薩耶 答。此娑婆衆生者罪
障深重無善無福心濁諂曲心不實故。十方
諸大菩薩捨此世界更不化度。然釋迦菩薩
慈悲廣大而出此界。爲罪業衆生。發大誓
能化佛。故云選擇菩薩已上
問。法
藏菩薩選擇願者。眞位似位之中。於何位
此願耶 答。難云云兩方尋之。若於
似位中此願者。法藏菩薩選擇二百一
十億諸佛國土之莊嚴。而五劫之間思惟照
察。定知可地上眞位之發願也。若於眞位
此願者。法藏菩薩棄國捐王。始發
上道心而立此願。以知可地前凡位之發
也。若爾兩條倶難思如何 答。上人云。
此事眞實難知。但經文云高才勇哲與世超
。若依此文意者。可眞位之發願云云
弟子某甲造此徹選擇集。而添上人選擇集
之意者深以爲徹其選擇義也。依之爲
彼義底。今致此問答。夫欲念佛往生
者。先須一切菩薩淨佛國土成就衆生之
也。又可一切菩薩之本願也。予昔奉
先賢高才之人。習之傳之。然菩薩位有
二。一者住三界内生身菩薩。二者出三界
法性身菩薩。生身菩薩者未淨佛國
土成就衆生之行。法性身菩薩者已能淨佛
國土成就衆生之行。因玆龍樹天親同宣
。曇鸞天台並存此義云云沙門某甲昔學
聖道門之時。聊習傳彼淨佛國土成就衆生
之義。今入淨土門之後。又相承此選擇本
願念佛往生之義。以二師之相傳聖教之
諸文。其義更以不教文。單聖道門人。單
淨土門人不之。聖道淨土兼學之人可
之。自此意。披一切大乘經一切
大乘論。隨喜之涙難禁。此則聖教之源底也。
法門之奧藏也。佛菩薩之祕術也。此書之上
載盡。委可口傳
第四篇三輩念佛往生者。雙卷經意。上卷明
彌陀因位之本願。所謂四十八願是也。下卷
衆生往生之行業。所謂三輩修行是也。其
三輩者上中下輩也。於此上中下輩之中。明
專雜二行。而於雜行者不一向之言
念佛行皆置一向之言。此則彌陀本願故也。
師云。觀經九品與壽經三輩。此是開合異也。
然壽經三輩之下明念佛。故知。觀經九品之
中皆可念佛。但是經存略也云云
第五篇念佛利益者。自餘修行皆有得益。例
此思之。於念佛行亦可利益。故明
利益
第六篇末法萬年後。餘經悉滅。特留念佛
者。教主釋尊爲末法之衆生留慈悲
時。念佛即是時機相應之法故。爲往生之機
特留念佛也 問。正像末之時節如何 答。
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云云
問大集經中云正法千年。何今云五百年
耶 答。毎人師正法五百年也。所以者
何。佛爲女人出家。是故今促五百年也。
其旨入涅槃之遺教分明也。又如釋迦譜等

第七篇彌陀光明不餘行者。唯攝取念佛
行者者 間。佛者平等之慈悲也。何不
餘行者。唯攝取念佛行者耶 答。善導釋
云。當知本願最爲已上所以餘行非本願。
故不之。念佛是本願故照之也
第八篇念佛行者。必可足三心者 問。
善導疏。三心者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
等委以釋之。若爾有智之人可之。無智
之倫不之。若不知不三心。不
三心者不往生。如何 答。師云。善導
和尚意發決定往生之信心。行一向專修之
念佛。偏期臨終正念退轉懈怠者。自然
三心也。經文釋文意不此趣。然則善
導所立之一向專修者。構廣大慈悲之支度
正義正理之方便。與末代愚鈍之衆生
定往生之要法也。依之懷感禪師群疑論。釋
云。善導禪師勸衆生。專修西方淨土業
者。四修靡墜。三業無雜。廢餘一切諸願諸
。唯願唯行西方一行。雜修之者萬不
一生。專修之人千無一失已上感師相傳既
以如此。末代念佛者勿敢令忽緒
第九篇念佛行者可用四修法者。師云。
念佛行者發往生願。或修三萬返。或修
萬六萬等。令至于臨終無退轉者。此則四
修之念佛也。以此意能能可思合
第十篇彌陀化佛來迎不嘆聞經之善。唯
嘆念佛行者。所謂念佛行者機熟時至。其
行成就之時。彌陀化佛來而讃嘆念佛。此則
我本願故也。不十二部經者。此則非
本願故也
第十一篇約對雜善嘆念佛者。我等從
無始迴生死。今度遇念佛往生
此是上上人也。最勝人也。好人也。妙好人也。
又觀音勢至之二尊爲朋友知識而垂影護
増上勝縁行者。思此現益。念佛行
者尤殊勝也
第十二篇釋尊不屬定散行。唯以念佛
屬阿難者。師云。此是至極最要之文也。
念佛行者尤可肝耳。觀經意。汝好持是語
等者。阿難是於釋尊弟子中憶持不忘
之徳。佛言。汝是憶持不忘之人也。好聞持此
觀經。於我滅度後弘通也。然此觀經約
佛隨自意者。但是南無阿彌陀佛也。是故以
佛名屬阿難也。依之善導云。望佛本願
意在衆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已上知。智人
智人。是故有釋迦之智人。知彌陀之智人
其名號往生之本願故。而對阿難流
通此經之時。付屬彌陀之名號也。近代有
人云。夫菩提心者大乘之慈父。菩薩之悲母
也。佛海之源底。法門之奧藏也。不菩提
者。菩薩之功徳不成就。不菩提心
者。如來正覺不滿足。然今選擇集意。但
念佛之一行其往生之淨業。不
足菩提之祕術。既違大乘之教理。又背
薩之巧度。若爾雖大乘之教。去菩薩之行
何遂往生極樂云云此難尤愚也。所以者
何。菩提心者有二。一者凡位菩提心。二者聖
位菩提心。就凡位菩提心亦有二。一者薄
地凡夫菩提心。二者六度菩薩菩提心。薄地
凡夫菩提心者。以一華一香一稱一禮之功
。願佛道也。六度菩薩菩提心者。修
行諸波羅蜜一切之善根。願佛道也。又
菩提心有二。一者菩提心願。二者菩提心行。
菩提心願者。所謂四弘誓願是也。菩提心行
者。所謂六度萬行是也。今此宗意者。薄地之
凡夫底下之我等。不斷惑修理之觀行。不
入聖得果之根機。是故修念佛之一行
先近願淨土。次遠願佛果。此是菩提
心願也。又四弘誓願之中。法門無盡誓願知
者法門萬差ナレハ無智下根之輩不之。是
故願行念佛之一門。往生淨土之後修
無盡法門而成佛道。亦是菩提心願也。又善
導意。南無者作願迴向也。約此迴向者亦
近遠。近迴向者。往生極樂也。遠迴向者。
阿耨菩提也。此是菩提心願也。又不惜身命
之行非凡夫所堪。易行易往之法尤當我等
。要念佛往生之後證三解脱。得六神
來此穢國。救攝苦衆生。亦是菩提心
願也。然則今時具縛凡夫。煩惱境強。忍力根
弱。設雖菩提心願。更不菩提心行。故
之也。全以非難歟。依之大智度論云。新
發意菩薩譬如鳥子雙翼未成。不逼令
高翔。羽翮成就則能遠飛。又論云。譬如
翔不高翔。菩薩無神通
化衆生已上天台大師云。又如鳥子翅羽
成。祇得樹傳枝不遠去。翅翮成就
方能飛空自在無礙。凡夫無力唯須專念
阿彌陀佛已上大智律師云。又如弱羽祇可
枝。自是盡棄平生所學。專尋淨土教門
已上天竺菩薩并唐土人師同存此旨。尤可
信順。勿敢疑謗
第十三篇以念佛多善根。以雜善
善根者。所謂以往生功徳善根福也。於
此福二種。一者多善根福徳因縁。二者小
善根福徳因縁。多善根福徳因縁者念佛也。
小善根福徳因縁者雜行也。唐土中古學者
王日休先生存此義。依之自修稱名行。乍
立遂往生畢。又元照律師同存此義云云
第十四篇六方恒沙諸佛不誠餘行。唯證
誠念佛者 問。如大乘莊嚴功徳經
佛證誠。念佛餘善倶證誠之。如何 答。有
其二義。一者念佛餘行倶證誠之歟。但至
選擇集者。觀經・壽經二部之中説諸行
時不證誠。至阿彌陀經念佛之時始
證誠。故約世間流布之經餘行
證誠歟。二者但約念佛誠之歟。但至
乘莊嚴經者。彼經中念佛餘行雖倶明之。
實約念佛誠之
第十五篇六方諸佛護念念佛行者者。如
彌陀經。祇園精舍之衆會現座聽聞之時。六
方諸佛出舌相證誠。又如來滅後之時
念佛行者諸佛加護念。此則一佛一切佛
故。釋迦一佛爲在世滅後一切衆生念佛
法門。六方諸佛同隨喜護念之。此勝益尤可
憑。何不意乎
第十六篇釋迦如來以彌陀名號。慇懃付
舍利弗等者。所謂五濁増時衆生之心甚以
荒亂不調也。造罪業事尤是多。然於此五
濁増之中念佛往生之機。釋尊以佛眼
之。而以念佛屬舍利弗等。於我滅後
通之付屬也。已上本選擇集所
之十六篇一一釋之畢 問。上人選擇集中
幾選擇義耶 答。上人所造之選擇集有
八種選擇。其八種選擇者。雙卷經中有三選
。一選擇本願。二選擇讃嘆。三選擇留教也。
觀經中又有三選擇。一選擇攝取。二選擇化
讃。三選擇付屬也。次阿彌陀經中有一選
。所謂選擇證誠也。般舟三昧經中又有
選擇。所謂選擇我名也已上總八種選擇也
委如
擇集
今此外又加二十二種選擇之義。一
雙卷經又有一種選擇。所謂三輩往生之
下。選捨諸行一向之言。選取念佛
而置一向之言。此則選擇一向之義也。二就
觀經又有一種選擇。所謂下品三生者。十
惡罪人・破戒罪人・五逆罪人也。此等罪人以
罪障重故。於諸佛之淨土更所選捨也。以
佛本願故。於彌陀之淨土而選取之也。以
此案之。餘善是非能治法。念佛是爲能治
之法。當知下品三生者選擇惡業待對之義
也。三就阿彌陀經又有一種選擇。所謂選
捨小善根福徳因縁。選取大善根福徳因縁
此則選擇大善之義也。四就文殊般若經中
又有一種選擇。所謂選捨相貎取名號
此則選擇一行之義也。五就普賢菩薩
種選擇。所謂華嚴經云。普賢菩薩臨終之時。
捨十方淨土取極樂淨土。此則普賢菩
薩選擇臨終之義也。六就文殊菩薩一選
所謂文殊發願經云。文殊菩薩臨終之時。
捨十方淨土取極樂淨土。此則文殊菩
薩選擇臨終之義也。七就觀音菩薩一選
。所謂千手經云。念我本師阿彌陀佛。當
知選捨餘佛取本師。此則觀音菩薩選
擇本師之義也。八就勢至菩薩一選擇
所謂大佛頂經云。勢至菩薩之本願選捨諸
取念佛。得無生忍生極樂。此則勢
至菩薩選擇因行之義也。九就龍樹菩薩十
住毘婆沙論一選檡。所謂選捨難行道
取易行道。此則選擇易行道義也。又就
樹菩薩所造論又有一選擇。所謂阿彌陀佛
先世之時。作法藏比丘而選捨麁惡
善妙。以爲本願。此則龍樹菩薩選擇本願之
義也。十就天親菩薩往生論一選擇。所
謂於五念門中第二讃嘆門是彌陀之名義
也。於非本願之諸行者選捨而不嘆之
本願之名義者。選取而讃嘆之。此則
選擇名義讃嘆之義也。十一就匡廬山慧遠
大師一選擇。所謂慧遠大師雖學若
干三藏之教法。於其中捨諸行取念
。而爲我得度之要法。此則選擇得度念佛
之義也。十二就曇鸞法師一選擇。所謂菩
提流支三藏對曇鸞法師之時。號長生不死
之法而與觀經畢。法師學得此經。選
諸行取念佛。遂往生之望。此則選擇長
生念佛之義也。加之就曇鸞法師之義
選擇義。所謂一者於諸行在心之義。故
捨之。於念佛在心之義。故選取之。此
則選擇在心之義也。二者於諸行在縁之
。故選捨之。於念佛在縁之義。故選
取之。此則選擇在縁之義也。三者於諸行
在決定之義。故選捨之。於念佛在決定
之義。故選取之。此則選擇在決定之義也。十
三就天台大師一選擇。所謂天台別傳
云。念佛是火車相現能改悔之法也。餘行是
火車相現能改悔之法。是以選捨不能改
悔之法。選取能改悔之法。而造十疑論
念佛也。此則天台大師選擇改悔念佛之
義也。十四就道綽禪師一選擇。所謂於
并州男女之羣類得道之要法之時。
捨萬法。選取念佛而弘通之。此則道綽
禪師選擇念佛之義也。十五就善導和尚
一選擇。所謂爲末法之衆生往生要法
之時。選捨非本願之雜行。選取爲本願
念佛。此則善導和尚選擇本願念佛之義也。
十六就懷感禪師一選擇。所謂此感師者
善導同時之人也。未對面間雖法相
之法門而破善導之念佛。已對面之時見
善導口光明。拜化佛。忽歸善導
捨諸行。正選取念佛。此則懷感禪師選擇
見佛念佛之義也。十七就少康法師一選
。所謂於烏龍山三級之壇。集四部之
念佛行道。選捨諸行取念佛而興
隆之。此則少康法師選擇興隆念佛之義也。
十八就法照禪師一選擇。所謂大聖竹林
寺記云。法照禪師參詣五臺山大聖竹林寺
普賢・文珠之二菩薩。爲末法衆生
得度之要法。普賢・文殊並答法照禪師之問
捨諸行取念佛。而教末法得度之要
。此則法照禪師選擇末法念佛之義也。十
九就慧日三藏一選擇。所謂慧日三藏
天竺之時。印度之諸衆偏興念佛。依
歸朝之後選捨諸行取念佛。此則慧日
三藏選擇念佛之義也。二十就大智律師
一選擇。所謂此律師是本則四分律之學匠
也。然置四分戒律。入天台上乘之法而學
之間。身受重病。病中發願。若今度病差存
命入淨土門念佛云云願病差之
後。選捨上乘・戒之二法。修念佛之一行。此
則大智律師選擇病中念佛之義也。二十一
慧心先徳一選擇。所謂慧心要集云。於
諸行者爲利智精進之人也。如予頑魯者
念佛之一門。集經論之要文。而選捨諸
。正選取念佛。此則慧心先徳選擇念佛往
生之義也。二十二就法然上人一選擇。所
謂以善導和尚本願念佛之義其根本。而
經論其本願之義上復加選擇之義。此則
法然上人選擇本願念佛之義也。已上二十二
種選擇之義畢 問曰。本選擇集中明稱名
念佛往生其義已足。今又重造徹選擇集
何要用耶 答曰。造此書二意。所謂一者
先師上人之廣學博覽之智徳也。二者
濁世末代之小智愚鈍迷惑也。一爲
上人之廣學博覽者。小僧某甲自上人
御手此選擇以前。上人向予具以告
言世人皆有因縁道心也。所謂別父母
兄弟。離妻子朋友等也。然源空無指因縁
法爾法然發道心。故師匠授名而號法然。出
離之志至深之間。信諸教法諸行業。凡佛
教雖多。所詮不戒定慧之三學。所謂小乘
之戒定慧。大乘之戒定慧。顯教之戒定慧。密
教之戒定慧也。然我此身於戒行
。於禪定一不之。於智慧斷惑
證果之正智。然戒行之人師釋云。尸羅不
三昧不現前云云又凡夫心隨物易
譬如猿猴。實以散亂易動。一心難靜。無漏
之正智何因得發。若夫無無漏之智劍者。
如何方斷惡業煩惱繩乎。不惡業煩惱
者。何得脱生死繋縛之身乎。悲哉
悲哉。爲何爲何。爰如予者已非戒定慧
三學之器。此三學外有應我心之法門
耶。有能此身之修行耶。求萬人之智
。訪一切之學者。無之人。無之倫
然間歎歎入經藏。悲悲向聖教。手自披
之。善導和尚觀經疏。云一心專念彌陀
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
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文見得之
後。如我等無智之身。偏仰此文。專憑
。修念念不捨之稱名。備決定往生之業
。非啻信善導之遺教。亦厚順彌陀之弘
。順彼佛願故之文染神留心耳。其後又
慧心先徳往生要集文。云往生之業念佛
本。又見慧心妙行業記之文。云往生之
業念佛爲先覺超僧都問慧心僧都云。汝
行之念佛是爲行事是爲理如何。慧
心僧都答云。心遮萬境。是以我但行稱名
也。往生之業稱名尤足。依之一生念佛勘
員數。二十倶胝返也云云然則源空隨大唐
善導和尚之教。任本朝慧心先徳之勸。稱名
念佛之勤長日六萬返也。依死期漸近。又加
一萬返。長日七萬返之行者也。如此慥以
嚴訓畢。上人解行賢徳蓋以若斯。弟子
某甲忝奉法然上人之在世。親習傳稱名
念佛之義理。專修稱名偏期往生之間。上
人又告言。有我所造之書。所謂選擇本願念
佛集是也。欲此書祕傳汝也。此書之造
意者。九條殿下向源空而示高命云。毎
面之次念佛往生之義雖度度聞之。即施
即廢也。請註其文云云源空蒙此仰
辭申。因玆善導之釋義謹以記其文
。兼又陳其義勢。然則選擇後序云。而今不
圖蒙仰。辭謝無地。仍今憖集念佛要文。剩
念佛要義。唯顧命旨不敏。是即無
慚無愧之甚也。庶幾一經高覽之後。埋
壁底窓前。恐令破法之人墮於惡道
已上已造此集畢。以進殿下。殿下告
言。今此書者淨土宗之奧義也。上人在世
之時。從禪室草菴披露。大師入滅之
後。從博陸槐門通之。源空雖
炳誡。露命難定。今日不死。明日不
死。故以此書密付屬汝。勿外聞云云
爰弟子某甲低頭擧手。合掌恭敬。跪以賜
畢。歡喜餘身。隨喜留心。伏以難報。仰以
謝。非啻傳義理於口決。復被造書於
眼前。解行有本。文義已足。自其以降往生
之願彌深。念佛之行倍高。然窮老微質不
存命。當念佛之暇。瞻行法之隙。披一切經
優婆提舍。選擇之正文相應經教之
念佛之妙義無論家之釋。計知。上人
博覽之智不得而稱者也。二爲濁世
末代之小智愚鈍者。末法之習。昨日今日僅
戒定慧三學之名。無戒定慧之行人
乘急之智者。但是有名無實也。設翫
極上乘之法門。更非斷惑證理之智慧。此是
問答料簡之智慧也。以此智慧生死難
乎。然則任釋尊出世之本意。仰彌陀超世之
悲願。捨聖道之難行。取淨土之易行。專稱
名號往生也。依之善導釋云。從
十萬。又云。三萬六萬十萬者。皆是上
品上生人。就此等文上人在世之時。可
若干之稱名也。然近代念佛義者之中。
先師之一門。抛此選擇集。立今案私
之間異義蘭菊而邪徒紛紛。有人云。若不
其義而行稱名者。譬如牛吼。亦似
。只是畜生之念佛也。是故念佛者當
而解義也云云 依之彼號學文之人。而
入諸國。止數返稱名事。淺猿淺猿。無
慚無慚。此則第六天之魔民也。彌陀佛之怨
敵也。故法然上人言。我是無智之身也。我是
破戒身也。雖然依彌陀本願口稱念佛之力
決定往生云云傳之人。各各成
勇。面面致悦。百人乍百人口稱。千人
千人數返。設雖螢火一分之智。須
成癡闇無才之身。何以下愚之卑身
上智慢心。拙哉拙哉。末代愚人暗淨土
之法門。迷念佛之義道。捨祖師之珠玉。握
己身之瓦礫。痛哉痛哉。當世之學者抛選擇
之眞文正義。挾自己迴文曲義。誑惑世間
亂行者。罪業之至何事如之。可恐可恐。
悲可悲。早趣佛道之正路。改迷惑之邪
。懺悔謗師謗法之罪業。可椎撲地獄
之苦患。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返返
先師上人選擇集而爲指南。又仰依憑
無間精進。無懈怠。無疎略。行口稱念佛。慥
以可生極樂也。此則哀末法之迷者
  于時嘉禎三年歳次丁酉六月十九日。安
居念佛中。爲先師報恩。爲末法哀愍。記

徹選擇本願念佛集上


徹選擇本願念佛集下
  沙門辨阿撰
問曰。念佛三昧者何義乎 答曰。念佛三昧
者。是不離佛之義也 問曰。不離佛者何義
乎 答曰。不離佛者。値遇佛之義也 問曰。
値遇佛者何義乎 答曰。値遇佛者。因地下
位之菩薩必値遇果地上位之如來。刹那片
時不離佛。譬如嬰兒不母也 問曰。
菩薩不佛有何要乎 答曰。下位之菩
薩必被上聖之加護故也 問曰。菩薩必値
遇佛者。眞位似位之中何位菩薩乎 答曰。
眞位似位倶是因地下位故必値遇佛
問曰。似位菩薩者未無明。未法性。是
故爲無明法性。必値遇佛也。尤有
其理。但於眞位菩薩者。已斷無明法性
也。何必値遇佛乎 答曰。眞位菩薩必値
遇佛者。是爲一佛國一佛國。淨佛國
就衆生也 問曰。就似位菩薩
一佛國一佛國。淨佛國土就衆生
之行乎 答曰。似位菩薩者。雖淨佛國
土成就衆生之願。未淨佛國土成就衆生
之行也 問曰。似位菩薩何故有願而無
乎 答曰。似位菩薩未無明。未法性
故有願而無行也 問曰。此似位菩薩淨穢
二土中在何處乎 答曰。通在淨穢二土
也 問曰。淨土菩薩者雖是似位眞位
。是則彼土令然也。若爾淨土地前之菩薩。
何無淨佛國土成就衆生之行乎 答曰。淨
土地前之菩薩爲彼土法儀足五通。於
十方之佛土明縁之。但於當分而縁
也。不彼眞位菩薩不動不散無方自在之
所縁於十方如恒沙之土。從一佛國
佛國就衆生也 問曰。穢土似位菩薩
足五通。何不佛世轉法輪乎 答
曰。穢土似位菩薩具足五通。故可佛所
但未他方佛土。故不足從一佛國
一佛國之徳也 問曰。地前似位菩薩於
土中何處乎 答曰。或居色界長壽天
或居忉利天頂浮摩樹林云云問曰。地前
似位菩薩何生長壽天乎 答曰。地前似位
菩薩雖六度之行因。未無漏之眞理
是故不淨土而留穢土。穢土之中爲
故生彼等天也 問曰。地前似位菩薩
何力故。自在如意生彼等天乎 答曰。
此菩薩具行六度。積功累徳故。以方便願
而居彼等之天。待後佛之出世也 問
曰。居穢土諸天之菩薩可五通乎 答
曰。居天上之菩薩必具五通也。所謂修
諸波羅蜜方便力假暫居諸天。具果報
所得之五通也 問曰。地前似位菩薩何只
五通。不六通乎 答曰。論云。菩薩有
二種。一者生身菩薩。二者法身菩薩。一者斷
結使。二者不結使。法身菩薩斷結使
六神通。生身菩薩不結使。或離欲得
神通。得六神通者不三界。遊諸佛世界
養十方諸佛。遊戲神通者到十方世界
衆生已上文意應知 問曰。小乘聖人猶
六通。大乘菩薩設雖地前何不六通
乎 答曰。小乘聖人得六神通者。斷見思
漏盡通也。大乘地前菩薩者有其二
。一者斷見思菩薩。二者未見思菩薩。
今約未斷見思菩薩而言之也。設又雖
斷見思菩薩同二乘人而有一分漏盡之名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