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荒田隨筆 (No. 2603_ 指月慧印撰 ) in Vol. 82

[First] [Prev]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701 702 70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不能語荒田隨筆上卷之下
  戒定慧
佛子之所必要者三。謂戒定慧。是佛道所
由始終。諸賢聖學之而開務辨業濟物立
道也。莫乎是。而戒有大小性相之分其
體義判作法受得定道共得開遮持犯輕重破
汚等義。定有寂止觀照等持等別。慧有
有具中二三四五十智義。是皆世之所比論
叙此也。但直言三學之大綱。戒謂依
要律儀防非止惡。玉成其器錬其業
治醜愧。恐懼深至不毫釐微細境。心
意識畢竟不染汚。通方律儀。隨物之所遇
順和良溫。見事致忍。於好勸奘讃揚。一介
善欲必盡。大途善行。澤及行葦。如二儀覆
。居上臨其下。在下安其依。畢竟以
身心。於物爲不請友。普天饒益。如
過之誓。必先防漸杜微。三業所發戰兢
放肆。當牧牛人鞭撻調伏不
苗稼。此止惡之旨。其行善者住卒暴
。謙讓忍和空己歎他美。動止柔克徳音
景行。志與言共以道寧。接假事善善。是奉
善之義。其饒益者拔苦與樂之事。對物居
母懷。不他違順。仁愛是常。而以自得之
人進乎止惡作善之徳。凡無獨善偏
。慈愍不倦。是利物之懷。此三者戒度之大
約。然毘尼種品多少名義。總大小律
是三。若至大小戒相篇聚義分。經論所
皆以投其所宜。故無一種。唯所定者
是防止諸惡行諸善濟群品之類
是所以一戒光明徹諸佛本源衆生邊際
三爲五八五衆戒菩薩道本分而以
總少而不缺多而不餘異于是于是。蓋
物有戒。隨機成數。故無其幾許戒以
數矣。而言其數比。則諭之刹界微塵。不
得盡。其不盡之數具之一塵。如彼微
衆生不自知矣。法王破之見其具有。雖
是一心地。解惑有輕重。種熟脱致遲速。況
又心地功徳無窮。共事多少律儀種類何但
今如議而已哉。猶如四時五運節侯期
日條分而其情唯二儀二儀本一年始終平分
。是故隨其所立數其餘互收盡矣。希善
本支所係若何分而總之耳。既而是
衆生本具心地而諸佛所傳。然心地雖今十
二時其始何起。佛之所傳未其始
誰造。唯是一戒光明藏有其傳。不
創起。其有今時受得。唯能解法師語者。即
心地諸佛位。此時超諸劫長短。佛不
先吾不後。解若眞。一切法不開入時
此心地者非色非心。非有無因果。諸佛
因立。菩薩所因行。今衆生得之。齊入
戒度差品。依正平等永超諸有。故佛
子初得戒要期之心堅實。則諸法皆成吾寶
。唯爲無始習惑厚重。不終與初發
。一進一退不九仭一簣。多反
慢惰。是以佛之付戒。必先令往罪。是欲
其舊染而入吾道一得惟新。而悔法不
容易。須三世歸依處其加護我信
以拔業根。或坐念實相。或起向聖相。禮
讃敬肅皆以至情。至情未也。則中道而廢
矣。學奕卑事猶言專志。況是基乎大道
乎萬行之創心乎。夫或爲之而不底至。但
慢易。則唯非其不成。又招妖事
固可誡矣。凡佛子之績莫乎是。敗之放
言恣行焉。於世亂賊之徒而已。定。謂隨
空有邊中徳用義相多種名。而剋歸
那伽定王三昧。一切三昧皆入此中。所謂諸
佛定法直身跏趺坐耳。諸法畢竟寂爾湛然。
纖塵内住守心。包大虚外馳驟境
蘊界入不動不覺。然而令諸法畢竟無
去來起住言語等之累生死涅槃迷解之
一味眞實。故非心意識可分別凡聖路
格。離垢淨増減之途而是虚空住健相堅
固。如龍蟠屈。不勤而物現。其現也不疑。
日月處空。一多言思大小威儀常在
。而不煩擾。能鎭伏物大定。即知此無
上定爲一切所歸。定非唯爲有情之修證
世間相所安住。夫諸法無盡無際。畢竟有
止處。若不定止起滅。四相之移終自
定矣。其所以定者。從本已來常寂滅焉。寂
滅於諸法輕動。如來能之二乘以寂滅
謂爲空故。四相爲煩修空定見之執也。空
亦煩。又以無相空。辭則免者立也。又以
無作懷。忘而空洞。於是爲解脱。夫三脱
定眞相。而二乘三出一定。唯如來一爲三皆
出。其出也初不動。不動則不初。不
故初後不分。諸法寂相不轉而安住。其近所
見。天地之根萬物之體。皆以定止之理
其位也。故定本平均生佛刹土權衡。其謂
法界實相心識及常住。又何得之法界實
相心識及常住。念佛持誦以至水就濕火就
乾山止澤潤雷動風撓。而不此理以造
。則雖天地行。如車無輗軌亦可已矣。
是故佛之化物不發心畢竟。一據于是
其自出沒之跡。雖千變萬化唯住于是。三
世十方之佛誰不之。乃知諸佛衆生染淨
異。罔是道而貫通。故菩提道路終
始皆一乎此。孰有行也而由道者。必可
由而不忘。或如焉者不佛徒也。其
慧者。謂二智三智四智五智及無量智。是亦
徳義用相眞俗等名體分。或隨證盡未
其深淺。今不其義。直就智所
而言。慧之極般若也矣。初從色心蘊處界
以至三昧陀羅尼慈悲不共法及無上覺。盡
般若。不是唯所歸。又能生諸法故稱
母賢聖母一切法母。其能令一切法實相以
爲境。無爲無相無起滅無増減不顛倒不垢
淨乃至無所住。觀照以爲智了了見佛性
諸法差無差分辨無錯謬。文字以爲詮。
廣略合機眞俗投宜。見聞以會是中。而是
境智文字無有本末深淺之差。能知爾者不
窒塞。而般若非三。其甚深之道不
一言盡。故三言欲其意。若隨遇而分。
止三哉。然就簡歸要。不乎是三。夫
萬類之歸處咸唯實相。相何以言實。其非
虚妄分別之所至。從本無相而已。無相即
見。世間相常住。世相常住者人情所
肯。然是萬品之實。而情所疑復但實耳。
人畏水火能須臾離之。湛漸欝烝在
也。實相所難甚乎是。而近則近乎是。般
若無異體。但其色心實相矣。次究實相之
本末。唯本諸法。一一性相體力等依正帝
網炳然無盡。無盡在盡。盡盡無盡。與彼靈
間焉。靈照者實相本淨本穢。能通融能
差品。自在光灼者。其光灼會境。因邊中
名以邊中。而智照常絶待。絶待之照與
實相不二。故雖智與境爲之分別。皆入
分別宗。彼不分別宗投縁無固。喚之以
。善順文字。文字亦不虚名賊道之謂。得
其實。則彼本解脱道。般若唯是之已。或謂。
絶言離相之理是眞諦而爲眞。名言字句唯
俗諦而施設權道。以之爲軌對揚非有非無
之兩楹。遂至眞俗之名固分而義亦條然各
一方。夫如是而言二理盡矣耶。凡佛之
言焉。則猶言而非言。若聞離謂以爲
離。則離亦俗而已。蓋所以言離者。愍彼攀
附起見執我遂入邪網也。而復泥乎其言
彌不救。夫眞俗者。字之而以示諦有義。
苟知義兩爲諦。其見亡矣。隨其所之皆
眞皆俗爲吾馴徳。或固乎其義。猶一亦
偏邪。無乃以其道克。猶一杯
巨火。弗道。力之未足。大聖之諭
之曰。鏡像幻事類也。是言亦影幻耳。克至
諦實。則文字可以復宗。誰爭眞僞。是故文
字非色見聲求之相摹畫。若善達于是
色聲摹畫之歸宗。以爲師子吼。是諸法是
空相。無知無得。無所住。諸字門皆非相。皆有
相。爲如來相。如來相故衆生相。是相故般若
相。火聚相。與吾木杓盥桶終無相異。諸法
實相眞誠無移。是眞不昧。照觀自在。本
末無遺。本末之條然以入名言字句。名句宣
辨畢竟誠實而分別著明。即爲實相觀照。觀
照之平章庶物。咸無虚僞。而通解者即爲
實相文字。實相無他。開明昭析以教道衆
者即爲觀照名字。然而總名以般若也。
般若者窮極無上無外之名。是故一切智智
無二無二分而歸于是。遂亡諸名字矣。良
以一菩提之道本存三學徳用。其存也。非
器物有處分三就。皆互兼相成也。謹愼
守奉之道入物軌律。不佚根境。毫釐無
差。背觸共亡光華吾道者。戒徳之寧馨。割
斷流變清淵源心意識去住共絶
分平定吾道者。定徳之寂請。不邪正
徹萬差知不知凡聖路廓然賛
吾道者。慧徳之通和。而戒有種品。一是不
犯之律度。定慧皆在焉。定有幾許。一是心
身絶待無住一行。戒慧皆在焉。慧有差殊。一
是眞寂至鑑。照而不動。戒定皆在焉。豈有
定不律不明無状渾沌戒不寂不覺煩囂昏昧
慧不愼不寂懈惰嚚訟之理哉。有于是
則二自適譬之萬有具矣。如彼水本
然無己無私一味湛寂。至其往隨曲直。大
溢江河。小分處行葦。激揚而疾。平準而
靜。舒縮散凝肅肅無條理。能印群象
鑒不誤。以靜淵以正貞以明皓。其餘庶類以
推而知。大聖之統世。因其所有以立
乎極。若有乎極。乃可固有也。而
學之道唯在人。則情欲之過習而成性反
故。就今情欲而設此學以欲
反者。彼情欲之成也去本遠矣。苟向遠者
必自邇也。故教入以其邇學而習之道。有
戒而過惡可去。有定而煩嚚可免。有
而道環可照。是所以學有始終而其所
之道則凡聖一揆也。苟不貫統。三皆無
焉耳。久矣哉吾徒有不于是。其習講定
戒慧者。各美自所據而怠棄其他。責
二。豈誤哉。一身有耳目腹心。謂
三關。是何庸。何不庸。一身御是猶一家事
家事本有定止之常律度之制思察之明
濟用。或無是。則何以安定匡補賛道關
之有乎。而學於物。自近可遠。故一身之
用一家之事以及萬方。萬方之用復如一家
之造屋。定其基準繩憑匠師工
制度茲出以完功。若無屋則止矣。苟造
則棄此一而不可。人常所知者。鼎足不
一。而鼎足猶可補學之缺不用也。大
聖眞智自曉缺理三兼之。後人私
去取新其言壞愚戇。是乃慢大聖言。咎
誰邪設今有大聖之言兼圓事之。則
以總一乎三學齊佛子。豈洋洋美
哉。寧順聖而愚無自僣而狂。是諸學之
本。是立道縁皆固道品皆圓。其稱慧傳
律習定徒。劈裂一菩提道區區計畫者。
身徇道。惑而無改。則將何時
乎。但一而可。或問。三學之不一則
既聞焉。然今至各作家門教律或教外
其門門亦有幾許。唱者是非從者惑矣
若今實學佛者則何取。吾恐無大定日。曰。
兪今事不議。設少有定亦隨喧豗。只宜
佛子根本而弗後之師承。本師在世
施設最多。而無人以其所承而結黨。凡
比黨。罔諍矣。諍則法難從。或希有
眞正發菩提心者。學夫可立乎。若者知
諍而復本之誠意。則今之所遇何修不
吾道。其力足者以可備。如不者。縱得
而日求所得月不往事。必應復本。
胡患今之混濁。啻爲學之成家家風其言
得者。如世伎術然矣。若眞解學馬鳴龍樹
勤精似脇尊者。以可兼通。固謂學佛。而
若事世相議辨。議爲虚誕。嗟乎。律也禪
也教也隨其所遇當勤歸本。皆成法王法
是法也則無諍。諍止吾道寧。於是乎菩
提本志成焉。今有其成以成
之者悖矣。苟志乎是。則不後紛紜。吁佛
子住此地即得佛受用。今經行坐臥玄路展
手云。是何時節。直道古鏡前轉側。密爾思

  諦縁度
悠悠迷淪乎。是謂群萠。究竟覺之。是謂
。至其自覺而令他。開諭曉示引以至
道。是謂乘也。蓋取車輿及遠之義。而乘分
其三者。欲物機利鈍其易覺。是譬
。大覺爲父。其年高知大宅朽故歘然火
。迷者爲子。稚少無火宅患難。東西馳
走不以爲苦。所以父之悲哀以其所好好引
門外乃有三乘。迷之爲理。謂苦爲樂。
業惑相續有爲界趣不免離。本乎貪
是形質。形質本末所遇皆苦。情類之
習也。好生惡死。而生不久。老耄迅疾。
病痾尋至。或又夭殤常歴惡。又彼憎愛
時會時離。毎求多難得。五蘊相藉荏苒
遷變。約是諸苦唯爲三苦。謂是苦質復更
苦爲苦苦。會樂樂壞爲壞苦。陰聚於
流遷無常爲行苦。苦者由何成邪。是自
而成。集者往時惑業。一切有漏之事招
後有相續名爲集也。集因苦果。是唯一
物以時異義別而分此二名。然其中義勝。
故獨説愛爲集體。夫迷淪途不是二。馳
走無安。先覺示其爲苦説涅槃樂。迷徒
之爭出火宅。而舊染深固難卒捨也。是
故審細其所履而説之道。道也所依之義。
凡有追求必由乎道。由而求涅槃。亦是名
乘。運動以往涅槃。道又名覺分。覺謂滅度
以譬迷睡永覺。又是覺知寂滅。今此道順
覺之分。斷苦證理之人渉此夷途無爲
安穩地。無爲寂滅。若是至無爲。所作已辨。
所得已滿。所望皆足。是所以殺累生賊
界趣世應供徳稱阿羅漢。若如四道
通行覺分及賢聖學無學等義分。論家常説。
上苦集爲世因果。道滅爲出世因果。而
出世道遠矣。大闊世之衆理情縁。然聞其道
必實内厚思焉。思焉而修及其外。則又不
遠。猶寐憂寤忘。蓋。世之所常在寤。若
爲呼。則醒也未矣。故大覺教之始以
思修。以聞思修而撿不戒。所往逸而
敗。應先住戒勤事聞思修。是三何所
。聞慧唯縁名字。思慧兼識其義。修慧已
能明義。忘名文句。三慧習之宜形骸。其
三由。先當身遠惡友凡無慢惰之徒
心離惡覺觀晝夜思察善法念三寶。次
少欲喜足。少欲於未得物多希求。知
馳求過患本。知足於已得物情止淡泊。今
之所有猶爲其憂。況復更求乎。物無多。
足則安。求不道。向道則忘。次四聖
種。一衣服。二飮食。三臥具。四應斷應修。前
三皆專喜足。後一煩惱應斷聖道可修。此
中三喜足助道生具。最後聖種助道事業。教
諸佛子捨俗生具及俗事業。世尊哀愍立
助道法也。嗟於人所貪染乎衣食服
御之物。而入法之始莫於學無貪。故必
之據焉。是非止之以其所必不已彊之
其所必不爲也開其心所合而後説
之當之。所以知苦斷集證滅修道三轉
法輪名字修治已得吾佛子
然四皆曰諦。諦者眞實不虚之義。我事我所
事之苦。凡庸虚僞謂樂。唯聖知實苦也。觀
餘諦亦聖眞。故正言四聖諦。覺是諦理
涅槃。是名聲聞亦名小乘。夫苦集爲理。
種以成果。果亦成種。種種果果相因縁而生
生相續。其難出如棘園。窮其初後。不
二縁起。是約三際。若言通成因果。連環輪
回而無始終。以可皆互名。且依過現未之
詳略示十二支名也。一無明。謂宿惑位。
往世所起煩惱至於今生已得果故。勢力
虧損其相不明。似無明品。故唯宿惑名
。二行。謂宿生諸業。造作義爲行。造作今
。宿生諸業當現在説名行支。不
未熟。順後受業及不定受業至果得
。三識。謂四生徒正結生時。一刹那説名
識。此一刹那識最勝故。此唯意識。於此位
五識生縁猶未具故。四名色。謂結生後
六根滿前。總名名色。此支五位。最初托
兩精之中。是謂和合凝滑雜穢。其名皆可
惡也。次謂皰。如皰起故。次謂軟肉。次謂
堅肉。後謂支節。至是髮毛等色根漸次而轉
増。五六入。謂從名色後三和已前生眼等
。六根創圓根相顯。故但標六入。三和前
者。謂根境識未和合。六觸。謂出胎後隨
性聰昧苦樂捨受違順中庸三因
差別。觸火食毒等位能有對觸。總名爲觸。
七受。五六歳已去。未婬貪而已了三受
因差別位。總名爲受。八愛。謂貪妙資具
婬愛現行。猶未廣追求位名愛。九取。謂由
三受四方追求。渉多危險勞倦。然未
後有善惡業。是爲取位。愛取別者。初
起名愛。相續轉盛轉堅猛位別立取名。十
有。謂取増長時種種馳求善不善境
彼故積集衆多能招後有淨不淨業。此業
生位總名有支。由此依此能有當果。故立
有名。十一生。謂從此捨命正結生有。即如
今識。現未雖別。自餘義類皆同識説。識一
刹那唯染心等。十二老死。謂生後名色至
四位名老死也。四位前滅後生。老死義顯。
是十二支就于前中後際開合立名。約
三爲二。三者謂惑・事・業。無明・愛・取煩
惱爲性。行・有二支以業爲體。識・名色・六
入・觸・受・生・老死爲事。二者因果。謂無明・
行現生之因。識乃至受是前生果。生・老死・現
生之果。愛・取・有後際因。然是諸支轉三際
互異名。前際無明中際
愛取二
行爲中際・愛・取・
。中際識・及次四合爲
老死
後際二支。是前
因後略果。各立二支。乃知無明非始。以
受生愛無明爲事果愛生取無明爲惑果
而因更有因。生死無始。老死非終。以
色生六入六入生觸觸生受老死爲事因
受生愛老死爲惑因。而果更有果。生死無
終。因縁相爲無窮限。如是純大苦陰集。
有情牢獄。其爲果義爲苦。爲因義爲集。世
尊哀愍有情於三際我即陰離陰有非有
常無常等愚惑而説此有情縁起縁已生
。令彼能以如實正慧見三際縁起唯
是因果前後相屬不自在實無我。是
十二支能生後義名爲因。此爲縁而能起
後果。故名縁起。從往生義名之爲果。此
果皆從縁所生故名縁已生。如是一切十
二支皆有因果義。現在身過去果及未來因。
世言父子。父望其父子。子望其子
父。即知過去有因未來有果。過未亦相
因位。以除愚惑。而縁起支差別有四。曰刹
那。曰連縛。曰分位。曰遠續。刹那者。一刹那
頃依貪行殺具十二支等。連縛者。因果無
間相次而起。分位者。三世十二支五陰分位。
順生受業及不定業。遠續者。即前分位約
順後受業及不定業越多生。無始遠續之
因果也。其刹那連縛遍一切有爲若情非情
皆有念念生滅故也。或謂。刹那唯局有情
或謂。通於非情。凡是中論説如論家述。於
是深知諸法因縁虚妄不實。三際執我畢竟
滅無證此無生。是謂中乘縁覺。而同小乘
所得果化他。唯免自焚燒。恃一日
傭任少爲足之過。蓋佛處世也事益物
利生。苟非仁化戻其道。欲其道
易矣。是大心之人而可以入其道。乃應
廣大願於無數世苦集
物依怙報謝覊絆
寂間一切時處而不可思議唯與迷者
好師父。是所以履大人迹萬生母。但
極爲其懷矣。其所履之道六。曰施。
戒。曰忍。曰進。曰禪。曰智。此六即止道
品。而期心不同。所對亦別。今六度以慈仁
成就衆生。救六弊無上知覺。唯初發
意願言可以盡始終耳。衆生無邊。我願亦
無邊。而彼所在則我願誓隨作。此其大心
限約者。餘三心如是矣。夫六弊之爲弊。
深害化道仁慈也。莫于之。且衆生
迷悶亦止由于之。是以大士欲利物
無上道。要以六度由道。將復以四攝
法四無量四無所畏十力及不共等法
是大行。而此等法六度之所兼收。皆彼小目。
四諦因縁。隨而明了過彼二乘。但不
其證。乃知六度攝萬行也。其言次第。施居
初也何。曰。蓋觀有生累。本身乎欲惑以爲
我。於資身物獨有惜所求而未能忘
焉捨焉。以本不五衆無我一切我所無
主自飮食衣服臣民州土皆無定止。居
常起虎狼貪心。内拽外拒如咀嚼踐踏爾。
物無洪纖忿諍怨望不止矣。孝弟慈惠
是乎壞。讐敵姦詐於是乎作。羞陋之所
聚毀謗之所來咸興乎此。故賢聖無
收斂。喜民足。難於愛衆寛施。而吾道
之言施。將能常及其所難。況復至
哉也。然貴空言行事也。則吾道所
羞。凡捨身命者。佛曾自試經之道。菩薩經
塵劫無量身命。豈得世千萬計度
量其數分事義哉。大士應世雖我我所
相俯仰。實谷響耳。然爲執者推測而至
己疑我也。蓋施之道所遇大所至深矣。
唯治貪之言則塞也。其至施道。則能蕩
我法之執三輪空諸法平等。諸施齊入
。若非天地能蕃息庶物無倦至情。不
心是。竊想。大士自修之則猶易焉。教
劣徒化於是道也則大難至艱。大士勇
乎艱難。此與彼保證者霄壤有間。而施之
道具餘五度。檀心遠大雖限礙。日夜望
事物規律。梵行清白。自奉與人。防
非止過屈彊不撓。如草繋鵞珠。能忍忍。
苦惱。及道可致。水火可蹈。汚辱不
避。於進取道。孜孜不止。如于地上於
於天必無荒隨。心散不定。萬境惱
吾。能所一境。元免嬈亂。法法萬差。照灼不
遺。邪正尊卑至誤。如是檀度具餘五
戒者賢聖威儀。無佛子不是。法律嚴制
衣冠有帶纓。衣冠之美不帶纓罔以成
其美。身口意作應律歸其正若無之。惠
施雖寛。忍進雖多。禪智雖深。徒爲慢事。蒼
生遂生必由法律。佛子生化。豈無奉焉。戒
餘五可取。持戒威儀能令人視聽間則
之。況於法求財。隨前人所須一切給
與。如浮嚢海逢蟲水空過乞而不
死而不飮。皆能忍之。其持不退。念念増進
經諸位彌嚴淨。則一能至多。不於成
物軌範。心契實相。不篇聚持犯之差。寂
靜空然諸縁皆滅。其有性相體力等。而淨穢
差品隨照。隨知如是戒度具餘度。忍者佛
之冑鎧。凡事有始能成其終。至終永持。補
破保盈。勵疲防逸。安湛盛明。莫乎忍
生之有諸苦。法之有變更。寂寞之難至。皆
忍得之泯之至是。世與出世有爲無爲
等事。不是而至其所。耐其事者未
矣。忍有五度。忍所愛物自有。忍
即成無貪性。見他逼惱自代忍苦。與之以
樂。於諸放逸能忍不馳。見過非忍不群。
念念不退。忍可増進。於境界相心不散亂
忍空無諍猶亡忍相。而於諸境明照不誤。
了了照灼忍持不諸見。如是忍具諸度
佛子之發心。猶魚子初生偏多。至後漸減損。
其所以者何。彼初發雖勇猛。隨多時多
。身心殆至倦怠。未眞忍。猶在根境之
相使役。是故專心勇猛。日進於月。月進
。一年功倍於十百千萬年。乃至優婆尼薩
分諭分算分不及。已曾有施戒忍。而勤
策之不進。譬如寶車不推行。無至
其所唯進能堪道引。是進自兼諸度。見
進功日倍年月者。彼亦効此一日可以當
年月勤修。頗於其事未曾得。人有懈惰
多生過咎。以純進道不釁梵儀。以
道不忿恚生。進之純一無雜。猶蕩
相不諸法。雜亂寂止。而於諸法
差異。照著明了。如是進具諸度。萬行廣漠。
禪則不之。禪爲諸行之樞。施・
戒・忍・進能爲施・戒・忍・進。而不禪。則缺
其實故。那伽者雖諸化儀中常在大定。唯
此一事。湛沖希微離一異斷常等擾悤。能保
定衆行也。其自攝五度者。彼迷流永失
顛倒性。且如一人行禪。寂然淵默令彼倒
性者入眞際。而迷者則不識。雖識而罔
是。猶如盲者之於日月自視
必依此得生活。得其不倒視聽。是
得非得取果與果議論。無所得得
。以世間去來也。是豈不眞檀那
其清肅深閟不過非諸法白淨自脱
汚犯。無穿無漏無缺戒成。能忍耐不顛不動
。與一切法永無違諍。忍徳常養。啻不
。心心不退。以空増空。不言思之迹
其功大於餘時。於寂止中能觀萬差乎掌
。如是禪包餘度大矣哉。諸法以至
相體力等之無窮始終究竟染淨因果倒正萬
。誰得悉於玄微。唯般若乎當入是。共
照常寂不煩。何比思議昏勞。夫但智慧如
人明目。捨之餘何言哉。夫諸佛大覺無
。賢聖亞之又亞。及至衆生屯蒙。保生安
同分。不是智。智之能檀。如彼日月
照下土。草木得是致其生。人畜得是致
其生。其與也大矣。豈如一二物手手授
。五根之賊過殃常在。唯智持之不
。凡愚不耐瞋恨。唯智者安咎無怨忍
容苦難。知善乃進。見可無退。於一切法
智智無二。不動安住無所有性。如是般若
餘度。般若爲諸法主。其委悉如佛自廣
。是言者則六度各相備也。若單言一度
一事。則慈惠性行檀施以治慳貪。清白之
性行戒律以救過非。悲愍性行忍辱以防
瞋恚。勇悍性修精進以策懈怠。無定之性
禪之以鎭散亂。明了之性修般若以破
愚癡。大道心人歴多劫數六度修諸道
具滿至于樹下。三十四心一時計會。斷正習
眼智明覺。於得始稱大覺。得謂上乘
菩薩道。菩薩專度生自度。與彼群生
生死往還同其苦報。得所以大道心本無
衆生來則有度心度心常隨逐乎衆
。彼八相儀等皆隨縁化益。唯菩薩如物
物。非實非虚。以立吾道。而三人道雖
淺深心有小大覺智斷惑有其分滿。齊
兒子苦宅珍玩。爲其父者。初以
藥病相治後至苦保證。又治其藥。故蕩
三差等開示一。於諸子情則謂實有三車
而及之爲一大車。得謂智見
餘乘也。世傳説如得耳。良以其謂
三後一後實初假會之則三本一投機分
三。於兒子情得善説之。若於其父
未也。如彼引稚子家業。不三一施
廢之義。至厥家普天蒙子萬有
與大地普生雲雨遍潤。初中後以其三
初中後唯爲一。一無爲一。彌布無所對餘
。三無所三。各有差別。所之一相一味成
也。一常三不分之。三常一不合之。三一之
道唯離相滅相而言辭本寂。而物三則似三。
本唯一。本一非一。汝三必三。是故言會歸
三又何一。會歸亦無所會。唯無謀而爾。
卉木叢林等受各成無礙而爾。雲雨。充洽各
潤齊長。乃知三一諸佛洪徳。不唯一實
三非。然言唯此一實餘二非眞等。爲
執情之謂。我本不一之有。豈
三之無。有無不競。三一自平。平實
之道以爲實相。實相之中豈容三一議論。是
故二乘之不能知。唯佛與佛之乃究竟智。彼
種種因縁譬諭言辭皆盡吾道。非其餘
實知雲雨有小中大根莖枝葉卉木有遍覆
沙界大潤益。夫父少子老之會遇。父子解
面換心。髻珠解與之賞賜。君臣作翻手覆手
羊鹿觸倒白牛車。窮子盜劫大富家。今我
十二時寤馳苦集寐入道滅。開單展鉢常
因縁。屙屎送尿行大施小施。沸湯苦茶
忍心深至。日日好日進不功。好事不
無。戒珠目媚淵。是不凡是不聖。祖佛何望。
禪那如此。擧一得二。天台僧行南嶽。是即
般若。今是三乘一切人一切時修。只修莫瞞。
瞞十方消殞。東西南北唯不可。三世
諸佛同唱是道。歴代祖師共證是道。祖師
曾異是道。今唯吾人委任此道。世人謂。
祖師禪異乎是。嗟於。不是漆桶木杓。尋
常所用又何物。拈其三萬象魏魏。放是一
椀子落地。是故現三一之全機鐵牛兒
何勞分會議擬哉。道自道。修則修。道與
何先後之有。蹈著自家天下無
  傳教
之佛之久。令燈燈無盡者賢聖也。賢
聖之業高廣深淵。不得言。然而其法以
傳歴世數製言解義師承之支派遠至
異。相黨執異。執異生惑。惑而弊成。根
荄漸盛。確乎不拔。猶於其間會者鮮矣。
況歸法王大體也大難矣。此非一旦而爾
其浸潤也遠。興佛滅後七日之時結集三藏
上座大衆。而當時未宗分部。於
聖法則一味傳持。及百年時毱多弟子執
師不準之創立五宗。次百年外大天
五事辱聖法。前上座門人擯斥之。其
大衆門人黨比大天而是其義。因是諍亂
茲興。國王士庶和之。而以僻用律文
滅諍。於是固執分上座大衆部。其上座者去
罽賓。厥後二百年初至四百年。漸分至
上座出十一大衆出九部。委如論家。蓋是
聖漸遠法實漸醨保我執見漸増。而多
己義説頻出抵排異途之所致也。況亦至
性相宗。義深説高。知見廣遠。彼爲小者因
空有假實。如二宗者。兼中議駁。其言孟浪
涯涘。夫大小之人空有之道以
乎知見義言絶學修未
異端。雖大聖皆禍大聖。實夫大聖
至教者諸天魔梵異道衆類所壞。而至
其傳持人自蠧毒之。誰得扶竪。大聖臨
慇懃戒曉執教過失。皆其事矣。其中有
證篤至者。不執者。如馬鳴龍樹。爲間世
之法炬。所以其製論釋義者。唯爲聖法
慧燈物解惑報佛恩。豈作左道。而
之者不其意。偏黨謂是吾祖偏取
。殆乎自大。作家相將。遂喪佛全璧。縱謂
弘通。相非也者非佛故也。或謂。相破則相
成也。若無保伍之意而如佛世和敬者。於
其空有相共扶持。蓋爲祖者無間歟。唯以
學者之過。於是乎三藏之徒孜孜務譯經傳
。東漸聖典月日而至。六朝之間及至唐盛
中夏英彦往五天經本。聲明之學義門之
判典雅富矣律令整矣。然其譯語治文。依
宗而間有異同。漢與六朝。文字章句質而簡
古。唐初已來。文而富盛。其如二三四譯
者。詞章卷帙次第増加。隨後出者。字句巧妙。
而義或不先出者。復且修法儀軌誦呪等
事。其具投人嗜欲。譬如珍器異寶參互交羅
目眩心飫。又如疏注。共譯語深細後豐
於前。從中道降專務分教開宗。凡釋經本
先定綱目然後判義。是故雖文雖義。有
部曲。是謂分相。是於情謂義明
而就其道偏倚。若以該攝稍通
。又隨必乎通會。其理非乖繆。學之者畫
界。其中或四教攝法儀五時互通別。乃教
焦芽敗種同成佛乘華果。其功在歸小
。其妙開介爾一念三千。諦觀的圓六即妙
。世間之相住是法常位。或教分五融
十玄縁起自在無窮。寄顯修門六位成佛。
別一乘舊來覺滿。三性因縁開其祕藏
六相圓融見之一舍。或六大周遍三業皆密
十住心以顯三劫超三妄執五智佛
十諭剋明諸法如幻觀入阿字門
法畢竟本不生當相印是即身成佛等談
上二家抑揚也。如是唱教灝汗汎濫自他各
競。竊惟。諸家先覺欲昭大師教法。而立
言筌辨唯事荷法。而禀之者不父祖
。方言我家。令大化旨昧勝負域。固欲
乘乎一乘頓乎圓頓。而頻分漸頓
起具成佛競身心之類。若實如言。則
牟尼法未世教人。徒賣言者。若言
滅離言頓。則應頓頓也。假爾言圓頓。則獨
高之可哉。況二經宗互法界實相哉。又起也
豈非具。彼如佛種從縁起。豈非性具三因
修相全。不具何起。起即具爺爹而已。又
即心是即身。若知心爾者。身豈不即哉。唯
心異身。是心未實。若言身勝心。
身亦未全。苟達其一。二必即通。是依法分
而甄別。則一往可。若以情固優劣之。尚
比黨執取。幸聞分相本來該攝普法
而縁起實相共不可思議六大無礙愚童婆和
本有毘盧遮那字印形像。令今世路言依徹
證因分果分可説不可説宗。何三業不祕密
何淺略不深祕。而儀軌口授之隱含。其中承
紹之人可相領取。若於一音教二種教三種
教及三時教。如諸家説。而至義之高下。落
上三家彀中。又何論焉。蓋夫大聖之法語
于茲也。路遙遠國俗異。文字音聲人物之
品。禮節事情好惡之差。及事物有無用不之
間。而言其貴賤勞逸亦或同。以是譯場
之制。從朝庭監省桑門有識耆徳。譯語
證譯筆受潤文之任大具。謹愼其事
矣。然而間有差舛者。以中邊語別風俗
一事廣義深總依大較。説者以爲。新舊之
譯語。舊則間訛。夫然也。豈必然乎。新舊唯
私情者可矣。新舊文質亦可預知。其語
直當也。猶如此矣。況夫於法義焉知
文依人而違于大聖化意及法通量
乎哉。夫法也者元法界而絶邊涯。而有
標目也。則名字法義隨焉而出。因其遂
深淺。深淺者模乎解者斟扚。未法是
之已。唯今所宗性相權實名義。其所創人
題經論。不法是已。是隨類各解非
法之全。而無窮法無多少。隨其名義
多莫諸餘。得以諸家立義皆是皆非。
若情偏而是非。法界實相止亦名數。若據
之全實。空有偏圓本爲縁起性具。心識幻身
皆無即。今若無偏計執。我今是身果海
妙色滿徳自在。夫牟尼法不優劣。唯
實之正修也。協實則群議自止矣。夫
或無止矣。不十四難之人。何暇至
己復本哉。請思焉
于時元文五年庚甲八月二十八日
不能語荒田隨筆上卷之下
  延亨元年甲子九月吉辰


不能語荒田隨筆下卷之上
  定祖
其道全而其教純者唯佛乎。蓋以至智無
至徳無煩至言無偏也。知之無疆則盡。徳
之無煩則溥。言之無偏則通。三者至而道教
以大。至言無當而言可以幾。至道無形而
干物。至言者道形。至道者言情。形情
相得化行萬方。至聖之化也必道。是以發則
中。而不功。若沖而大盈契物。以其所
契物資建己。然資之必以言貎思慮。言思
之於道。不全非。唯非全而已。以彼有
限之己窮之微。胡得之全。且至
之傳之者與時漸渝。只易情言乎道全
因循難其所難。遂習乎易。習則難徙。於
乎道遠于人。承傳之蓋未眞。知而向背非
至知。布而煩累非至徳。言而偏黨非至言
是所以後學佛者依文失義隨見立宗之
相黨錮也。夫誰嗣其全者哉。苟非直承
智至言至徳而不世習。未以足
矣。佛教之統道也。雖名義出數分作。而無
其源派究竟歸宗矣。宗者全道。唯全道
者絶機宜所謀。契物以説默。而兩眞忘
。至哉法王之載。終世允克。渾朴未剖。偏
執未興。乃以是傳之摩訶迦葉。其傳也獨全。
餘者之所及。佛曾稱。迦葉諸禪功徳等與
我不異。乃分座而坐之。及衆怪之。迦葉面
乎佛足。言佛師我弟子。親之至誰預于是
又佛臨滅時告大衆言。大迦葉我長子。我滅
度後。汝等當止之。又後出雙趺乎金棺
迦葉。迦葉面拜。夫是三事附受之全矣。
分座高於餘座。長子優乎庶子。爲遺弟人
天之依止。道同世尊。誰預是眞屬。於是鍋
釜大小。杓柄長短。盡其家私皆領也。又何
尚。若至雙趺眼視迦葉迦葉面瞻雙趺。則
弓折箭盡實無尺鐵。子母共亡。啐啄機喪。佛
之附屬迦葉林禀承。非只兩鏡無影像鏡亦鎖
鎔。當是時而外何別傳。當知父子附受之
至不多。而後世出傳受之源由不立
文字以心傳心之數語。無寧得已矣哉。觚也
觚。迦葉尊者護持聖法。篤眞精一未
片言。於聖教。則其預知也最多矣。頭
陀眞行能令聖法久住于世。永覆護今日
若非彼聖誠之匡持。澆末爭聞正傳之至
哉。凡現在之聖法咸因尊者嗣承住持之荷
也。假使頂戴歴劫。豈易其徳乎。仰
其行徳。不餘者。及尊者之戢化。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701 702 70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