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佛光國師語録 (No. 2549_ 子元祖元子元祖元編 ) in Vol. 80

[First] [Prev+100] [Prev]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當代守塔比丘妙昕重立之

後光嚴帝勅諡圓滿常照國師徽徽號履蹟
義堂和尙日工集曰。貞治二年癸卯九月。先
國師十三年忌。余受雲居屬。幹事建長正
統菴佛事。時有朝旨。追贈佛光禪師。曰圓
滿常照國師。佛國禪師曰應供廣濟國師
奎畫降於正統正續兩塔菴。命余董其事

  春屋普明國師副書宸翰失却。副
書見存圓覺
進上
勅筆兩國師號
勅書附四條大納
言殿御書
  貞治二年五月三日 妙葩拜白

*佛光國師語錄卷第十

佛光圓滿常照國師年表雜錄
年譜
丙戌 南宋理宗盷寶慶二年。師始生
丁亥 紹定元年。師年二歳。晬試百玩。取
  佛書
壬辰 八年。入小學。功兼諸生
甲午 端平元年。
丁酉 嘉熈元年。師年十二。山寺聞吟詩
  聲。有警省
戊戌 二年。師年十三。喪父。禮淨慈北&T031279;
  禪師爲師
己亥 三年。師年十四。師云十四上徑山
辛丑 淳祐元年
壬寅 二年。師年十七。師云十七發心。參
  狗子無佛性話
丁未 七年。師年二十二。師云參五六歳。那
  時二十二歳。頌呈無準
戊申 八年。師年二十三。師云次年頌呈無準
之次年也
  老和尙圓寂。下靈隱作住。靈隱見石
溪月和尙。是年偃溪聞和尙住育王
辛亥 十一年。師年二十六。師云。過育王。
  轉淨慈偃溪自育王
遷淨慈
淨慈&T047846;作書&T047368;
不受。再上徑山石溪住
徑山
那年再歸淨
慈。作藏主。
壬子 十二年。師年二十七。師云第二年
  再歸淨慈作藏
主之二年也
歸靈隱作住。因到鷲
峯庵。參&T047846;虛堂。秋後歸天童
癸丑 寶祐元年。師年二十八。師云次年
  歸天童
之次年也
歸大慈
甲寅 二年。師年二十九。師云第三年三字
蓋二
  字寫誤。歸大
慈之二年也
 作淨頭。又云。無準老人
去世七年淳祐戊申。無準入寂。至
今寶祐甲寅也。經七年
乙卯 三年。師年三十。是年猶持淨。芝云。持
淨二年。
  暮登井樓。旋轉鹿盧。濬發大機。
物初分座。告香打水大悟在去年
己未 開慶元年
庚申 景定元年
壬戌 三年。師年三十七。住白雲庵
癸亥 四年。師年三十八。是年退耕寧和尙
  住靈隱
乙丑 度宗璿咸淳元年
己巳 五年。師年四十四。十月二日靈隱首
  座寮受眞如&T047846;。二十日入院。住七年
乙亥 幼主顯德祐元年。師年五十。避兵雁
  山能仁
丙子 大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師年五十一。
  宋亡。師有臨劍頌
丁丑 十四年。師年五十二。還天童。依環
  溪一和尙。居第一座掛牌演法
己卯 十六年弘安
二年
師年五十四。日本將軍
  平公。貽書遠&T047846;主建長席
壬午 日本後宇多弘安五年。師年五十七。
  平公&T047846;師。開山圓覺
甲申 七年。師年五十九。平公薨。師有悼
  頌
丙戌 九年。師年六十一。示寂建長。
  揭曼碩塔銘
明用潜狀
芝靈石狀
師告香普説等

佛光禪師塔銘
  應奉翰林文字登仕郎同知制誥兼國史
院編脩官揭傒斯撰幷書資政大夫禮部
尙書全岳柱篆額
佛法入中國。至宋末莫盛於呉越之間

漢明帝。永平十一年。大敎來中土。至南宋
理宗。嘉熙元年。已得一千七十七年矣
簡公奮響於淨慈。範公揚英於徑山。月公
擢頴於靈隱。聞公揭照於育王靈鷲則愚公
建其標。大慈則觀公振其軌。天童則一公
抗其旌簡北&T031279;嗣光拙庵。範無準嗣先破庵。月石溪
嗣開掩室。聞偃溪嗣琰浙翁。愚虛堂嗣巖
運菴。觀物初嗣簡北&T031279;
一環溪嗣範無準
升其堂。入其奧。幷包翕受。融液暢朗。則佛
光禪師。師會稽鄞人。許伯濟之子也。初母陳
夢。一僧抱嬰兒來。遂有娠。將産夜。見白
衣女子登其床。端妙殊麗。不類常世人。忽
不見。俄頃而産。白光照室
  明用潜狀云。無學和尙。明州慶元府鄞縣
人。許氏子。諱祖元。初號子元。無學迺
別稱也。芝靈石狀云。師生於宋之寶慶
丙戌理宗卽
位二年
俗姓許。父伯濟。爲簪纓裔。
母陳氏。嘗夢。一僧繦褓嬰兒以授。遂懷妊。
母以累重不樂意。夜午見一白衣女子。
登床指腹曰。此兒佳男子。善保勿棄。及
誕。白光耀室。擧室驚異
及晬祖對切。子
生一歳
試以百玩。惟咲取佛書一
卷而已
  芝云。歳暮列文籍玩具。試其嗜好。笑取
竺墳一卷。持不釋手。非天性者乎
七歳入小學。沈鷙寡言。功兼諸生。平居與
姉妹坐必異席。遇酒肉。如見惡臭
  芝云。七歳受經家塾習誦。應對頴出流
輩。性沈毅。不狎聲色。不茹葷羶。過屠
門。必惻然蹙頞
惟間入山寺聞禪誦聲。卽欣然慕之
  芝云。十二。侍父遊山寺。聞僧吟竹影拂
堦埃不動。月穿波底水無痕。殊覺警

年十三。遭父憂
  芝云。十三失怙。決志蛻俗
遂祝髮淨慈。事簡禪師。爲弟子
  明云。兄弟二人倶從釋。長名懷德。號仲
擧和尙。東住昌國州延福禪寺。退歸天
童圓寂。亦有聲於叢林。無學卽其弟也。
無學幼時天姿頴異。物初觀和尙。同其兄
仲擧。指其出家。禮淨慈北&T031279;簡和尙。爲
師。得度之後。物初觀和尙。與仲擧。令其
振遍參錫。蓋物初觀和尙。與仲擧無學。
乃俗門親眷兄弟故也。芝云。先是兄從釋
于杭之淨慈。適歸省。携以偕往服勤近侍
者。僅四閲月。主席北&T031279;簡和尙器之。卽俾
祝髮受戒。師有海中夜泊懷仲擧師兄
頌云。破頭船子打頭風。咫尺仙凡信不
通。偸眼幾回看五兩。夜潮誰在海門東
明年入徑山。禮範公。語輒不契。居五年。忽
夜四更。聞廊前板響。乃大悟揭云。明年入徑
山。此與告香老
僧十四上徑山則合。而云。居五年。忽夜四更。
聞板大悟。此則告香十七歳。發心後事也
  明云。無學首參無準範和尙於徑山。七年
之間。得盡心法。孠爾宗通眼活。凡所至
處爲諸方大尊宿之所賞識。芝云。十七
辭北
&T031279;
登徑山。見無準範和尙。示以狗
子無佛性話令參。師承意刻志參究。孜
孜矻矻。寒折膠。暑鑠金。不出堂者五霜。
一夕四更。聞首座寮前板聲。衝口説偈
曰。一槌擊碎精靈窟。突出那吒鐵而皮。兩
耳如聾口如啞。等閑觸著火星飛。擧呈無
準。準可之。復示以香嚴擊竹頌。師告香普
説云。老僧十四上徑山。十七歳發心。參
狗子無佛性話。自期一年要了當。竟無
所解。又做一年。亦無所解。更做三年。亦
無所入。到第五六年。雖然無所入。這一
箇無字看熟了。夢裏也看。遍天遍地。只
是一箇無字。中間有一箇老僧敎我。儞
如今撆掉這無字。我便依他話放下坐
地。我雖然撆掉了這無字。長長隨著我。
得年來所。這無字不見坐時。亦不見己
身。只見空蕩蕩地。如此坐得半年。心意識
如鳥出籠。或西或東。或南或北。或坐兩
日。或坐一日一夜。亦不見辛苦。那時堂中
九百來人做工夫者多。一日坐去。身心相
離。不得轉來。連單道我死了。有一老僧
言。他定中被凍了。神息轉不來。儞但烘
熱破覆在他身上。他自轉來。果如其言。
轉來問連單。一日一夜。自此之後。只管
貪坐。夜間亦少得眠。合眼去時。但見空蕩
蕩地。有這一片田地。這一片田地行得熟
了。只管在此游泳。開眼時却不見。一夜
坐到三更。開眼惺在床上。忽然聽得首
座寮前三下板響。本來面目。一槌打得見
前。合眼時境界。與開眼時境界一般。卽
忙跳下床來。月下走出。含暉亭上望空
大笑云。大哉法身元來如此廣大。自此之
後。歡喜不徹。僧堂裏都坐不得無事。只
管遶山。東行西行。日月從東過西。一日
經四十億萬里。我所居震旦。指楊州地
分。爲之天心。到日出處也。有二十億萬
里。如何日頭一出光。便射在我面。我又
思。我眼之光。到彼日邊。又快如他。我眼
我心。卽是法身。到這裏。歷劫關鎖爆然破
碎。歷劫以來。在螻蟻窟中坐地。今日十
方佛土。在我一毛孔中。我自謂。更不大
悟也快活了。那時二十二歳。我毎與人
説。我被狗子無佛性話。擔閣了我五六
年工夫。中間泳象潭儒絶學。與我説。不
然儞雖不從此公案得入。還得此公案。
磨捺儞胸中許多業識。又得掉却。儞若
不掉却。未必有此兩解。快活也得。參此
公案。氣力也得。放掉了公案氣力。老僧向
他説。非我不證。非公不知。自謂千了
百當。作頌子與先師無準云。一槌打破
精靈窟。突出那吒鐵面皮。兩耳如聾口如
啞。等間觸著火星飛。老和尙亦不道好。
亦不道不好。但撆掉在地上。我自收了
歸僧堂。但知法身廣大。亦不領老和尙
鉤頭意也。過幾日。上去問訊。老和尙云。
儞見香嚴悟道頌否。老僧云。曾&T047368;得老和
尙敎我念一番。又敎我解説。我便説前
頭兩句。本來如此。現成何用參尋。老和
尙云。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聻。老
僧便説不得。老和尙拈竹篦。便打出來。老
僧也未曉告香云。一年要了當。云又做一年。云
更做三年。合前成五年也。云第五
六年。其第六年。則師年二十二也。自十七歳至二
十二歳。首尾六年。若合數。無準圓寂。師年二十三
之年。則爲七年矣。告香云。十四上徑山。十七發
心參狗子無佛性話。芝云。十七辭登徑山。然則十
四上徑山中。歸侍&T031279;
十七辭&T031279;。再參徑山。
  北&T031279;外集有送元侍者頌云。國師三喚
小空時眼見東南意在西。風雨蕭蕭曉
如晦。嘐嘐待爾一聲啼
遂下靈隱。見月公
  芝云。未幾準寂。移單下靈隱。見石溪月
和尙告香云。次年頌呈無準之次年。卽淳
祐戊申。師云二十三也
老和尙圓寂。下靈隱作住
之育王謁聞公。聞公移淨慈。以&T047368;室召。
辭再上徑山
  芝云。明年無準順寂
之明年也
偃溪聞和尙。自育王
淳祐戊申
住育王
遷淨慈辛亥遷
淨慈
挽師掌&T047368;。辭不就
一日閲松源普説擧打車話。復有契入
此時在徑山前堂房中。芝狀只言辭書&T047368;
藏主。而不言其中間上徑山歸淨慈也
香云。過育王。轉淨慈。淨慈&T047846;作書&T047368;。不
受再上徑山下云。那年再歸淨慈。作藏主。卽
淳祐十一年辛亥。師年二十六也
此是第三番上徑山。石溪和尙見老僧來
甚歡喜。那時先師會中龍象。都不見了。僧
堂裏僧相識者少。胸中重新起疑。堂中又
坐一夏。退耕作前堂。辛苦在他房中。只
管眠。眠了半月。偶閲松源普説。看打牛
車話。出到知客寮前。忽然如平地登仙一
回。自説一千七百則公案都無疑了。毎到
石溪和尙室中。一次入室。須去三番。石
溪被我掀簸。不奈我何。亦不忍施惡辣
手。但順摩捋。我思一頓竹箆喫。無人下
手。又云。老漢第三次上徑山卽第
三番
有一權
上座。號怪石。福州人。專坐硬禪。罵石溪
和尙。堂中有七百來僧。二百來人皆從他
&T047846;。山中普説恣意。妄誕胡説。却在含暉
  亭。書一大無字。百餘人。或立者或行者。
中間有幾人。從含暉亭裏跳出闌干。齊
聲叫無。如師巫下降。翻轉兩眼。蹎得形
消。氣索歸來僧堂。夜中亦乃如此。山僧
憐愍。一火愚僧被此魔軍籠絡。日間山前
山後。都只叫無。斫柴擔夫。亦戲叫無。石
溪和尙畏其群黨凶焰。亦不敢奈他何。
老僧去與方庵和尙説。方庵其時在南塔
娑羅庵。方庵曰。五十年行脚。見尊宿參
禪。未嘗見此一火邪魔外道。壞却人家
男女。問老僧曰。侍者有何方便。我應之
曰。此黨方盛。未可觸他威鋒。且待幾時。
過得兩月。病者二三十人。死者數人。諸僧
漸覺知非。老僧又與源靈叟慶雲谷源別
&T023311;商量。諸公無道理。老僧曰。諸公但來
助我。我當破此魔軍。衆人曰。好。我先去
&T047846;益地。權曰。侍者叢林名士。雖然同住。
各各理會自己工夫。都不曾得&T047846;敎。老
僧曰。我大事未明。特來&T047846;益怪石。他見
老僧從他參&T047846;。如虎挿翼。都不防我了。
向諸弟子説。看這無字。死了燒時。眼睛
不壞。老僧又一日問他。前日數兄弟。含
暉亭上同時唱無字。死了燒時。怪石收得
他兄弟幾對眼睛。權無答。老僧又復問
他。趙州又道有。聻。若參箇有字。却是鼻
孔不壞。那權皇恐。吾便大咲而行。權之本
領。在我手裏。乃上方丈。説與石溪和尙。
初一日。方丈陞座。我有十問。問權。他答
得是莫管。他答得不是。&T047846;和尙依叢林。
  打拄杖鳴鼓趕出。權知此擧。與親密人
八九箇。一夜起單走了。救得許多兄弟。
此參狗子無佛性話。魔入肺腑。發狂發
顚。如來謂之失其正受也再上徑山。謂十
四上徑山。今此
再上。故云爾也。此是第三番。謂十四上徑山。中歸
&T031279;。十七重上。今此三登。故云爾也。先擧第三
番。上徑山時事。次擧再歸淨慈作藏主到鷲
峯庵。參&T047846;虛堂等事。段段擧了。又重擧一權妄誕
事。故云第三次。
卽第三番也
還淨慈。留知藏
  明云。初掌藏鑰於杭之淨慈偃溪聞和尙
會中。芝云。溪命主藏。告香云。那年辭書
&T047368;。上
徑山。卽其年
歸淨慈
 再歸淨慈作藏主説禪。諸
公皆謂。老僧超出五山頭首之上淳祐十一
年辛亥。
師年二
十六
參愚公於靈鷲
  芝云。職解藏主
職解
寄榻靈鷲。時虛堂愚和尙
謝事育王。歸侍松源祖塔。時往參扣。峻
機波辯。未易輳泊。久之出示送僧一
偈。師云。偈總是閑長語言。無些子禪。
堂拈起云。者箇。聻。師擬對。劈面一揮。
從前知解。泮然氷釋。告香云。第二年
作藏主之二年。卽淳祐十
二年壬子。師年二十七也
歸靈鷲作住。因到
鷲峯庵。參&T047846;虛堂。聽他説話。都無討頭
處。這老子向我説。儞他年做一箇説禪長
老。我自謂。正要説禪。如何嫌我作説禪
長老。一夏二十來次。到庵中。動口便説
東山下事。我益不曉。有時牽今引古。千
波萬浪。説之不了。見我兩眼瞠瞠地。又
微微笑。一日因做頌。送鞏石林。衍氷谷。
  珙橫川三人往國淸。他拈出示老僧。頌
云。因思三隱寂寥中。爲愛尋盟別鷲峯。
相送當門有修竹。爲君葉葉起淸風。老
僧向這老漢。道裏許都無些子禪。老虛
堂。拈起頌子。將老僧驀面一揮云。儞敢
稱五山藏主。老漢一肚皮禪道。一齊打斷。
當下知他潜行密用處。日暮歸到靈鷲。因
看雪竇。拈盤山公案。譬如擲劍揮空。
莫論及與不及。斯乃空輪無跡。劍刃無
虧。又悟佛佛祖祖。灼然絶文字相。從前
滯著。一時脱去。秋後歸天童
叩觀公於大慈。一日見井上轆轤。大發無
礙機。凡昔聞諸老言。未契者皆脱然。若固
有不假磨礱。自出光澤。不待剷&T002786;。自入
規矩。於是師之道益隆。德益尊。四方傾企慕
向者。日益衆
  明云。後會物初觀和尙。主大慈。德重當
世。道冠東南。況既有故。遂歸席下。不
久爲第二座。芝云。迺旋鄞。依物初觀和
尙于大慈。持淨二年。暮登井樓汲水。轆
轤旋轉。濬發大機。初分座挽表率多士。
告香云。次年歸天童之次年。卽寶祐元
年癸丑。師年二十八也
歸大
慈。第二年歸大慈之二年。卽寶祐二
年甲寅。師年二十九也
作淨頭。
因看妙癡禪普説。出到井樓。打水牽動
轆轤。不覺百千三昧。皆在我手頭。香嚴
擊竹因緣。到這裏。如入他房室。更無絲
毫間隔。無準老人去世七年。一旦面目如
生。當初一頓竹箆。和香嚴一時送出。卽
心卽佛話。狗子無佛性話。當下絶消息。馬
  祖趙州。皆在吾脚尖頭也。佛祖之道不
可以一旦便得到地頭也。須宗師觀
機逗敎。然後引學者。不知不覺。在其
中。吾力勸諸人。久看公案者須是颺下。
有起疑之時。有破執之時。有勇猛精進
之時。有停薪止沸之時。這箇公案誤賺了
多少人。成就了多少人。好咲。中夏普説
云。老僧在大慈淨頭寮。看透香嚴擊竹
偈。分曉不覺。撞發此機。諸佛諸祖。潜行
密用處。被山僧一時把定咽喉。本府&T047846;
説云。老僧向年在大慈。作淨頭。物初和
尙。因看洪覺範法華合論幷張無盡楞嚴
合論。因謂老漢曰。儞既參得禪。儞試與
我將此二經去看。與我斷看。毎經老漢
只看得一半。過數日。物初問云。此經各
有要妙。要妙處在那裏。向他道。楞嚴易
入。法華難見。又問云。爲何如此向他
道。法華純圓獨妙。楞嚴破相顯理。物初拊
掌云。我到判者八字。不得稱。儞非今
世參禪。老漢應曰。我也只一時杜撰見解。
他第二日。上法座賛嘆
里人羅季勉治萍鄕。辟主白雲。居七年。終
母喪
  明云。既而慈溪縣名在
四明
 羅知縣宅有祖
庵。在東潮之濱。來&T047846;主之。因母老無人
奉養。遂從其命。庵居之日。嘗循睦州陳尊
宿編蒲供母故事。如是者有年矣。芝云。
萍鄕宰羅公季勉。起師主白雲席七年。
鍊虎關。元亨釋書云。在大慈作淨頭。時
  年三十六。翌年羅季勉。以白雲庵延元
云大慈淨頭時年三十六。然與告香語大不合。鍊
豈不尋撿。云翌年羅公以庵延元此可或然。翌年
則三十七也。住於羅庵經七年。巳年四十三時。
終母喪。首座靈隱次年。年四十四。於首座寮。
受眞
&T047846;
物初賸語有送元首座住羅庵。偈編
跋云。昔眞隱越王史越王浩。自
號眞隱居士
領客爲
湖山遊。煮茶秀峯廜㢝。留題壁間。有異
時東湖山水間人物倶盡之語。方是時。也
逢掖伽梨名勝交不乏。王猶有是言。況今
日耶。白雲在秀峯之右。大司成故家。招
吾無學元弟。居之。餞語盈編。非喜其菴
居。喜其將由庵以昌其道。使吾宗免秦
無人之嘆。誠有望乎爾。織蒲踵芳。又第
二義。擧直翁寄子元住白雲庵侍母頌
云。梁國踟蹰。望白雲狄梁公白
雲思親
 何如共處
寂寥濱。巡簷指點。間華草説老婆禪。向
老親。師有庵中與老母守歳頌云。燈前
殘臘苦無多。相對無言意如何。一錯路
頭巫峽遠。三生煙冷舊盤陀。風攪長林
雪滿床。寒藤無葉倚空桑。誰知戸破家
殘處。添得黃梁客夢長。東山消息久茫茫。
累汝懷耽又一場。樹樹老松寒照雪。钁
頭無口孰添鋼
再還靈隱
  明云。聞退耕寧和尙。自蘇州萬壽。遷住
杭之靈隱景定四年癸亥。師年三十八。是年冬退
耕住靈隱。咸淳五年己巳八月入寂。首
尾七
道聲藉甚龍象所歸。於是卸庵往從
之。再分第二座。説法。芝云。辭退辭退
白雲
赴靈隱。退耕和尙。首衆佳招
賈太傅。悦其道。&T047846;主台之眞如。又居七年。
歸之如水赴壑
  明云。會台州眞如禪寺虛席。廟堂下直指
公擧中選。卽以瑞世。一香爲無準範和尙
拈。不忘所自也。四五年間。開化四衆。芝
云。太傅平章秋壑賈公似道爲太元所擒。
以頭觸船而死
採輿論箚&T047846;。補席台郡眞如。唱導七年。
道譽藉藉。眞如語錄云。師於咸淳五年十
月初二日。臨安府靈隱首座寮。被尙書省
箚差&T047846;。住持眞如禪寺。受衆勸&T047846;。對衆
拈箚。呈起箚云。在朝廷。爲之宣布號令。
在山僧。爲之提持鈯斧。印文已在聲前。
諸人自分緇素。此月二十日入院度宗咸淳
五年己巳。
師年四
十四
璵東陵塔銘序云。賈太傅。秋壑箚&T047846;
主台之眞如。道經石橋。有偈云。眼中歷
歷舊靑氈。落&T023311;飛泉自宛然。冷坐石橋。
閑濯足。重來又是一千年
德祐初度宗子幼主
立改德祐
辟地雁峯。天兵忽臨。白刃
交師頸。師堅坐説法不顧。衆斂兵。作禮而

  明云。當元朝兵馬入台溫時。已退藏於
雁山能仁時琪橫川入寺之四年也。
橫川自靈巖遷能仁
師有送橫
川主雁山靈巖頌云。百戰金吾出鳳城。
不論減竈與添兵。天高蕩月涼如水。誰
聽虛弓落雁聲。芝云。乙亥咸淳十一年乙亥。幼
主改德祐師年五
拂袖歸雁山能仁。次年丙子元兵壓境。
寺衆竄匿。師一榻兀坐。軍士以刃加頸。
神色不少變。爲説偈曰。乾坤無地卓孤
笻喜得人空法亦空。珍重大元三尺劍。電
  光影裏斬春風。士悔謝而却
明年還天童。依一公。而宋亡
  明云。後歸天童。是時柄佛事者。乃西蜀
環溪一和尙。亦無準範和尙高弟。與無學
法門伯仲也。未幾&T047846;爲第一座。擧衆悦
服。芝云。明年復鄞中。訪天童環溪一和
尙。留居第一座。掛牌演法咸淳十年甲戌三月
度宗崩。太子立四
歳。卽大元至元十一年也。十一年乙亥。幼主改德祐。
卽至元十二年也。二年丙子宋亡。卽至元十三年也。今
言至元十三年丙子宋亡。明
年十四年丁丑。依一公耳
明年夏五月。日本有賢大夫曰平將軍時宗
者。遣使來&T051759;。概然赴之。六月當云
八月
至日本。
平將軍而下。傾國郊迎。入主建長寺。平將
軍躬執弟子禮
  明云。至元己卯依一公之三年。至元十六年己
卯。卽弘安二年。師年五十四也
之夏。日東船至。專使奉命。來&T047846;有道行
尊宿。主建長法席。無學聲名四揚。難以
自掩。爲其堅&T047846;。勉副其誠。辭衆之偈末
句云。今朝宿鷺亭前客。明日扶桑國裏雲。
凡僧行士俗。莫不垂涙而別。爰自庵居
之時。夜曾有夢得句云。火星迸出新羅
外。不在東風著意吹。亦預讖耳拾遺芝云。
越歳五月。日本國將軍平公。虛建長席。
貽書遠邀。師曰。鼻祖踰海越漠。戻止中
華。流通大法。吾忝末葉。敢不躡武繼響
者乎。溪環溪轉付以無準表信法衣。師受
披陞座。辭衆瓣香。爲無準供。六月二十
日登舟。八月二十日達岸。群僚畢集。迎
&T047846;至建長。開堂演法。萬衆雲臻。歡聲雷
  動。前相州平公欽承法誨。執弟子禮。璵
云。日本國平將軍。遠聞師道德。遣二使
德詮藏主。宗英典座迎師。鍊云。五月離
太白。六月著太宰府。八月到相州。建長
語錄云。師在天童山景德禪寺。受&T047846;辭衆
上堂。天童環溪和尙。付衣罷。師拈起衣
云。世尊傳金襴外。別傳箇甚麽。以手指
云。師兄過在儞。殃及我。遂就座問答提
綱。結座云。世路艱危別故人。相看握手
不知頻。今朝宿鷺亭前客。明日扶桑國裏
雲。弘安二年八月二十一日。入院
越五年當云
四年
平將軍。建寺曰圓覺。復延師
主之。一據講席。群鹿咸集。因號其山。曰瑞
鹿之山
  芝云。鼎剏圓覺精藍。&T047846;師開山。至日群
鹿臨筵。師以瑞鹿名其山弘安五年壬午十
二月八日開堂。
師年
五十七
璵云。&T047846;師開山。開堂日。白鹿群臨。
隨衆聽法。入方丈。普説云。宿生何幸與
檀那。千佛會中夙是般若眷屬。今日有此
緣會。掃洒建長。已自過分。況令開山圓
覺。自揆何者。接莊田文字謝檀那。幷示
衆普説。其略曰。老僧大唐來此。仰蒙大
檀那眷愛。深知老僧是佛法本色人。特爲
建立此大伽藍。亦欲佛法流行本國。大
宋二十年間。前輩去後。老僧頗爲衲子所
歸。敎人做工夫。不將別公案。只將卽
心卽佛四字。布施學者。中間下語。多有
不甚契吾意者。我者裏如紅爐相似。鼓
起紅焰。不容儞蚊蚋揍泊。豈容著一毫
情識於其間。若是獨脱底人。或有言語。或
無言語。或帶道理。或不帶道理。如香象
渡河截流而過。透得此公案。一大藏敎
百千法門。那裏有不透底。我在大唐時。
院雖不大。位雖不高。取信於人。却不
在大方之下。老僧臨赴日本之招。多有
衲子牽衣垂泣。我向諸人道。我三兩年
便回。不用煩惱。吾今與諸兄説。諸人見
老僧。却作等閑。悠悠度了歳月。不知老
僧撆掉了大唐多少好兄弟。要來開諸兄
眼目。中間或有一箇半箇。直下如生師子
兒哮吼。壁立萬仭。方可與佛祖雪屈。方
稱我數萬里遠來之意。檀那建此道場。堂
宇高廣。四事供養。種種妙好。今日將莊田
文字。布施老僧。千年萬古。供養衲子。且
道。檀那意在於何。諸兄三條椽下。七尺單
前。内不放出。外不放入。做敎透去。若一
向如前。不肯坐禪。不肯諷經。不肯赴
堂。喫粥飯。寮舍橫眠倒臥。赤身露體。不
搭袈裟。不展鉢盂。懶墮狼藉。年頭直到
年尾。有何補報檀施。諸兄不可不回
頭。若有幾人參&T047846;。眼目開契得老僧意
者。亦可以銷我思鄕之念。慰我爲法求
人之心。千萬勉力。芝云。弘安甲申七年
公薨。師歎曰。哲人云。亡金湯吾法道者
誰歟。辭歸建長。緇素遮道。固留不可
時有悼法光寺
殿頌幷自悼頌
璵云。弘安八年乙酉夏旱。六
月二十四日。嗣將軍新相州太守
平公貞時
請師祈雨。
師預備雨具入府。將軍出畫龍一軸&T047846;
  賛。師迅筆云。偉哉戴角&T016254;頭。觸處崩崖裂
石。蒼生久矣焦枯。助汝一聲霹靂。寫訖以
筆管扣龍角三下。應時雷聲大震。甘雨
霶霔三日。歳大稔
至元二十三年丙戌弘
安九年
庭前桂橘忽夏枯。師曰。
吾將逝矣。九月三日。手書別諸方。至夕擧
偈竟。端坐而逝。後三日葬其骨闍維無骨。璵
塔銘序中可見
建長之後山。壽六十一。僧臘四十九
  明云。聞在日東開大法門。廣誘來學。正
當盛時。奄然遷化。所有機緣法要。遠隔
鯨波。惜乎不及見之。玆因其徒彌陀長
老。慧通來訪。語次欲聞大略。故述而歸
之。如日本有大手筆之士。能發濳德之
幽光亦美事也。大德戊戌大元成宗大德二年
去師之化。一十三
仲冬下澣。一日慶元路昌國州龍峯普
慈禪寺住持。用濳覺明嗣物
初觀
狀。芝云。夏休
庭桂與橘。俄爾萎枯。衆意疑愕。九月旦
茗曾兩序。備示出世始末。及手書訣別
檀越隣封道舊。卽集衆。諄複訓厲。以法
道爲己任。至三日晩需湯。沐浴更衣端
坐。索筆書偈云。來亦不前。去亦不後。百
億毛頭師子現。百億毛頭師子吼。寘筆而
逝。龕留三日。容貌如生。越七日闍維。遵
治命也。函遺殖塔于寺山之麓。世壽六
十一。僧臘四十八。度弟子以心印心。以
器傳器。三百餘人。拔其尤者。建長高峯
師云。今將無準先師法衣一頂授邁常顯日長
老。流通法道。接續正宗。弘安四年九月三日。
福山老僧。又云。老僧欲見汝一面面別。山川阻隔
不日如願。吾先師法眼。法衣巳分付汝。汝廣求
本色。爲吾流通。報佛祖
恩。是吾末後之囑。珍重
長樂一翁豪師證據長
樂一翁。上
堂云。如來正法眼。非今亦非古。父子親不傳千載。
密相付香嚴擊竹偈。幾人錯指注。昨朝問長樂。直
答無賸語。如人白晝行。不用將火炬。又如香象
王擺壞鐵鎖去。摩醯正眼。開大撾塗毒鼓。普告
大衆知。説偈作語據。公
驗甚分明。鵝王自擇乳
平生提唱語錄。刊
行于世。戸曉家知久矣茂古林題師語錄云。
四明無學元禪師。得
法于徑山無準和尙。至元更化。初分座太白。時平
將軍。遠慕其風。航海禮&T047846;。以建長大伽藍居
之。曁到其境。闔國歡迎。如優曇鉢華現瑞于
世。八九年間。有志衲子。承鉗鎚之妙者。如雲興
川委。臨終日晏然。説伽陀曰。來亦不前。去亦不
後。百億毛頭師子現。百億毛頭師子吼。此豈事空
言。而能顯發光明。如是之盛大者歟。三會語錄門
人鏤板印行。携至中國。學者爭相傳誦。此又非强
而致
師姿禀英偉。度量寬弘。以造道自
專。以任法自力。周旋諸大老門庭。罔不
鍼投芥輥心契理融。固其造詣之優。發而
爲用者大。機鋒峭拔。旨意淵微。以自然
智。籠罩古今。以文武火。煆煉學者。希跡
鼻祖載道東趨。道化風行。無遠不被。縉
紳泰仰。禪衲景從。致若絢緣戢化致若已
下脱誤
洞徹去來。了無滯凝。所謂觀人之操履。
必於死生之際觀之。師得之矣。古杭南
山淨慈禪寺住持。賜佛鑑禪師法姪比丘
如芝嗣虛
堂愚
謹狀。璵云。一日定中見東山下
瓜瓞聯綿而盛。其時高峯在東山。師貽書
與之曰。吾法道自足下盛大矣。後果然。
次年丙戌夏。庭前桂橘樹枯。師曰。吾將逝
矣。八月二十八日。特爲入室。勸勉諸人。
又云。幷屬景愛寺尼如大。竭力分化。今
開山眞如。正脈塔院是也。初三日九月
前。書偈。先示辭別之意云。一切行無常。
生者皆有苦。五陰空無相。無有我我所。
又云。其徒有問。師滅後。有舍利否。偈云。
諸佛凡夫同是幻。若求實相眼中埃。老僧
舍利包天地。莫向空山撥冷灰。沐浴更
衣。言咲自若。至人定。索筆書偈。燼餘惟
灰而已。衆函灰瘞于建長寺山之麓。建
塔院。曰正續。勅諡佛光。塔曰常照。後經
四十九年。建武二年乙亥遷至本山圓覺寺
舍利殿
鍊云。九年弘安八月。元語首座照無象曰。
吾有一事。辨在季秋。照曰。何事。元咲而
不答。月末示疾。又云。平居不卸衣。而又
一被上綴伽梨。供夜間。其精進類此。師
在大宋日。於禪定中。神人告言。降臨我
邦。金龍入袖。鴿子上膝。初入此國時。白
氣貫天地。黑氣橫亙之拾遺昔在雁山時。
觀音現形。及作鎖口訣等釋書
後四十有一年大元英宗泰定三年丙寅。卽
日本後醍醐嘉曆元年也
其徒慧
廣來遊袁之仰山。道過余乞銘。余聞。西域
諸國去中土至遐遠。然車馬可計日而至。
而其人不知有孔氏者。諸佛之所興也。東
南諸國邈在海中。而皆言孔氏。蓋去中土
近。又居巽離文明之方。然尊信佛法。與西
域同。特以海路不能限之耳。佛光禪師起
會稽。其道甚尊顯。平將軍得以坐致之者。
其地近。又適其時也。嗚呼佛光亦忠孝人
哉。師諱祖元。字子元。又自號無學云。銘曰」
  邈矣前聖 萬化之宗 孔釋雖異
忠孝則同 有開佛光 其德靡悔
火德既微 東入于海 孰知我元
參天配地 孔釋並隆 無遠弗至
東望大海 混混茫茫 惟師之道
其大莫量 載瞻扶桑 杲杲出日
惟師之德 照耀回溢 師既往矣
國人具來 惟師之化 永世弗摧
佛光禪師。以敎外之傳。東振海表。道俗
歸戴。若達磨氏之臨諸夏。既沒四十有一
年。而其徒慧廣來江右。始得翰林揭公。
以銘其藏。然其文淳深雅健。簡而不切。
麗而不浮。至於濳法隱義。時得左丘明
太史公遺意。眞詞林中千載人也。苟大書
深刻垂之永古。則不惟生者得以致其
嚴。而死者亦無憾於地下矣。廣號天岸。
嘗首衆于圓覺。通内外學。律身精嚴。有
父祖風烈。世皆欽重云。時泰定三年歳次
丙寅。季冬既望。龍興路西山旌忠崇福禪
寺前住持嗣祖沙門師正號雅堂。嗣伏虎
巖。辭徑山&T047846;
手書
巨福山建長興國禪寺前住持法孫比丘法
頴集
  揭公之文。削狀而作。今併取所削
及普説等語。逐次挿入。低爲寫焉

勅諡佛光圓滿常照國師三會語錄。舊版湮
蝕。無由窺覷。後昆憾之尙矣。於是乎遠孫
碩隆小子自穩數載起願募緣四衆。將重鏤。以
傳不朽也。圓覺闔衆輿議。憑正續塔院之藏
本。而參校訂正。補漏去重加點壽梓。伏冀佛
光增輝。常照大千沙界。覺華現瑞。榮耀萬
年道場
享保十一年歳次丙午中夏初三日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