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胎藏入理鈔 (No. 2534_ 賴瑜記 ) in Vol. 79

[First] [Prev]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534

胎藏入理鈔卷上

  釋頼瑜記
胎藏界念誦次第
問。何故今界名胎藏耶 答。大疏第三云。今
且約胎藏爲喩。行者初發一切智心。如父
母因縁ヲモテ。識種子始託胎藏。爾時漸次增
スル&T069222;。爲行業巧風之所匠成。乃至初誕育時。
諸根百體皆悉備足。始於父母性中生。猶
依眞言門。學大悲萬行。淨心顯現。又此嬰
童。漸具人法。習諸伎藝。伎藝已通施行事
業。如淨心中發起方便。修治自地。隨縁利
物。濟度衆生。故名大悲胎藏生也 小
島胎藏釋上云。蓮花胎藏者明法體也。以
喩顯體。譬如蓮花花實鬢蘂一時具足。衆
所愛樂。此法界體亦復如是。内證實體普門
示現。花葉鬢蘂一切具足。爲衆願樂。如
此中含恒沙萬德。隨縁出生スル&T069222;。如母産子。
故以爲喩名蓮花胎藏也云云 私云。兩釋
倶從喩建號之中。疏意別約三句義明之。
小島想據法界體出生萬德顯之
問。金剛胎藏有淺深耶 答。先德義密嚴云。
初淺略義胎淺金深。是因果次第也。次深祕
義金淺胎深。是智門理法次第也。第三義不
想體上有理智用。此云蓮華部金剛
不二卽佛部也。第四義不二一體上金
胎故。傳受前後隨宜。以此意可見疏釋也
取意
問。依初因果者。諸佛無胎藏。衆生無金界
耶 答。佛生倶具二界。故蓮華三昧耶經
云。歸命本覺眞法身。常住妙法心蓮花。本
來具足三身德三身德者。胎藏字印形三身。故大日
經云。一切如來有三種身。謂字印
形像文。台是蓮爲本。故云心蓮
臺。故論云。凡夫心如合蓮花也。文
三十七尊住心
是金界三十七尊。故金剛頂經明三十七尊印言也。
心城者心月輪。金界月輪爲本。故論云。佛身如滿

 普門塵數諸三昧。遠離因果。法然具
無邊德海本圓滿。還我頂禮心諸佛
顯二界塵數諸
尊法然本具也
但至因果配當者。約本有修生
邊一往義。實義各具因果也。故先德釋
云。因無不滿疵。果有輪圓美
自房中至佛前作法。如金剛界次第
常喜院台藏記上云。私云。隨兩界行者。房
中作法亦雖須替用先修十八道金剛界。
且依彼作法歟。又云。金剛合掌念珠懸左腕
也。或懸風空
指間
普禮眞言三反。三度禮佛一禮
一反
不散印。
漸如蹲居而禮也。但晴行法。取香呂禮云云
私云。誦普禮明。摺珠數作五體投地禮。如
金界抄記之。五體者釋迦軌云。五輪著地。
額二手膝也。神心迴轉故。名曰輪若修阿
彌陀法之時。以蓮華合掌可禮歟。故無
量壽軌云。本尊前端身正立。蓮花合掌。恭
敬作禮取意然隨修何法。皆用金剛合掌

著座普禮 問。今此座者何座耶 答。常喜
院記云。常途説從此時所用。結跏半跏等
也。今云。前方便之間。不可必用法座。三
力後入供養法可用之。所謂金界四無量。
胎藏九月輪等時也云云私云。九重月輪者。供養
法初廣澤用之。今次第

高野西谷記云。前方便半跏。四無量已
下全跏也。散念誦以下亦半跏云云 私云。當
流從初至于終。或半跏或全跏。任行者意
可用之
塗香 常喜院記云。塗香作法如常。但石山
内供四卷金剛界次第也云云 問。祕宗於諸
事具三密。何塗香身儀觀念無語密耶
答。實三密具足雖宗本意。一密二密亦非
無其義。就中前方便隨宜歟。又新渡金界
儀軌中。初塗香時。用羯磨會之塗香眞言
也。或次第塗香時。如此用之。然古今諸師。
未必用之
三密觀 此觀如金剛界記。但仁和寺流。於
胎藏無此觀。金界云三金觀也
淨三業 問。蓮花合掌中指開不開如何
答。檜尾口決云。中指末少開云云然近代。或
開。或不開。二説不定歟。當流開之。私云。淨
三業時。本有心蓮。初開發之義歟
三部三昧耶 常喜院記云。胎藏時。以入佛
法界轉法輪。爲三部三摩耶。但常途説。只
用十八道三部印言云云 私云。當流用金
剛界三部印言也
問。法界生等云三部三摩耶。依憑何在耶
答。納涼房不動次第云。先結三摩耶印印
五處。次法界生印○法輪印○此儀軌是云三
部三摩耶
又疏第九。釋入佛三昧耶法界生轉法輪云。
初三昧耶。爲加持如來眷屬故。第二三昧
耶。爲加持蓮花眷屬故。第三三昧耶。爲加
持金剛眷屬故。是故佛説三三昧耶也云云
以此義。爲其證也
加持香水 法皇二卷次第云。不動劍印曩
莫三云云又或次第云。加持香水大僧正云。
用不動劍印同一字明。ra@mva@m如常大僧都云。
加持香水用三古印
軍荼利明
 私云。杵次第者。阿彌
陀院經識入寺云。檜尾記也云云加持供物
不動劍印
一字明
 問。以劍印加持作法如何 答。常
喜院云。左拳安腰。以右刀印。逆順加持。或
復順逆加持之。左拳金界金拳。胎藏蓮拳
也。今胎拳用之。又拳安腰二説ナリ。一云。拳側
立向身置腰邊。一云。拳仰安腰邊也云云
御口決同初説。各明一遍合六反
次唱禮 御口決云。改唱禮用普禮印言
也。或云。唱禮天台用之。御作次第云。次觀
佛。次普禮。次遍禮金剛持o@mvajravi云云
本御作次第云。次驚覺金剛起。次一切恭敬
云云御流梵字次第云。次加持供物。次驚
覺金剛起云云無用普
禮等也
次九方便 御口決云。此九方便。唱偈之
時皆金掌。誦明之時。或金掌。或餘印
如次第
出之
隨應不定也。若明印同金掌ナラハ。不
解印卽誦明。初入佛法界生二明。倶金掌
誦之。不用轉法輪言也云云 私云。御作次
第。入佛法界結各印。九方便各結明印唱
偈。謂作禮方便。結金剛持印誦偈。出罪
方便。結大惠刀印誦偈。下准之。九方便
皆不用眞言也。廣澤法皇二卷次第。九方
便或結別印。先誦眞言。後唱偈也。仁和寺
御流次第。印言倶不用之。但誦九方便偈
也。一卷h@u@m字次第。以口傳皆用金掌也
作禮方便 印左拳安腰者。御口決云。此方
便用金剛部三昧耶印。不用次第印云云
私云。高野南院次第小島次
第也
中院次第明算
記也
相同今次第仁和寺二卷次第持地印
云云同御口決也。靑龍・玄法・廣大・攝大四本
儀軌。共云持地印檜尾次第云。作禮方
便。二手背三古。地空結云云今口決專順本
文也
次出罪方便 大惠刀印者。廣大軌大惠刀
印也。攝大軌普通印。今用廣大軌也
歸依方便 合掌者。偈幷印言用靑龍軌。但
靑龍・玄法軌云普印。廣・攝二軌云普通印

施身方便 獨古印者。偈幷印言同靑
軌也。玄法・廣大二軌。云獨古印。攝大軌。云
身同獨古杵云云
發菩提心方便 定印者御口決云。法界定
印也云云偈幷印言同靑龍軌也。玄法云定
印。攝大云縛印。廣大云金剛縛印也。御作
次第。大日定印云云此説會御口決
隨喜方便 印相普印者。偈及印言同靑龍
軌。但記云歸命合掌。亦云金剛合掌也。玄
法・廣・攝三軌。云歸命合掌也
勸請方便 印相如前者。偈及印言同靑龍
軌。但軌云普通印。玄法云金剛合掌。廣大
云歸命合掌。攝大無印也
奉請方便 印相如前者。偈及印言同靑龍
軌。廣大云。請法身眞言。外縛&MT06279;セヨ云云
法攝三軌無印也 問。今此奉請。與前勸
請。何異耶 答。前勸請者。請轉法輪故。云
恒以大雲降法雨也。此奉請者。請久住法
身故。云安住清淨法界身也。故阿閦軌説
勸請功云。由誦此明故。一切諸如來。雜染
清淨。轉無上法輪 又説奉請云。由誦
此眞言。一切諸如來。復經無量劫。廣利益
有情
迴向方便 印相如前者。偈及印言同靑龍
軌。諸軌皆云普印。但攝大軌無印也
次發菩提心
次佛性三昧耶戒 御口決云。改發心三昧
耶二明。不解前金掌。誦轉法輪擐金剛甲
二明也。御作次第。此處用轉法輪。無動
金剛能成就二明也。其印前風輪印。後定
印。大頭捻申餘三指結護也。御流次第。前
後各二種印言。同御作次第也
問。金界用五悔。今何用九方便也 答。
案。金界果曼荼羅故。爲表果位五智故。用
五悔方便。胎藏因曼荼羅故。爲表因位九
識。用九方便也此九識卽當中台
八葉。九尊也
故卽身義云。
因位名識。果位爲智
問。因九識成果五智方如何 答。別本卽身
義云。問。轉此九識成五智方如何。答。轉
菴末羅識。成法界體性智。轉阿頼耶識。成
大圓境智。轉阿陀那識。成平等性智。轉第
六意識。成妙觀察智。轉五識。成成所作
此意以胎藏本有九尊九識因。顯金界
修生五佛五智果也。又義爲成中臺八葉九
尊果。修因須九方便也。故眞興釋云 問。
修因之中何須九方便 答。欲成中臺九
尊爲果。爲表其相。方便有九云云 私云。
准此金界欲成五佛果故。修五悔因也
問。九方便配位方如何 答。眞興釋云。勝
解行地有八位。一十信位。二十住位。三十
行位。四十迴向位巳上資
糧位也
五煗位。六頂位。七
忍位。八世第一位巳上加
行位也
此八位加最初發
心位。合爲九位。此九位是顯行菩薩。歴劫
修行位也。今眞言行者。如神通人一生成
スルノ故。廢分位爲一念觀。名九方便。密
示九位也取意 此九方便。當九位之義。
如彼記辨 九方便次第生起。如覺超生
起釋之
問。何故此九名方便耶 答。生起云。由此
印明等方便力。卽成眞實故。作彼九種事
故。或是所修法前方便故云云 小島釋云。方
便者所學有則曰方。隨法宜修曰便。四方
便中。進修方便也云云
次五大願者 御口決云。先勸請。次五誓。次
轉明妃三力也。今五大願者。五誓也。所以
御作次第等。五誓云五大願也
次四無量觀者。此已下入供養法也。大日
經等。不明此觀也。御作次第。仁和寺御
流次第等。於此用九重a字觀。不用四無
量觀也。御流次第云。次九重a字觀内五
古印
明諦觀。初a字門。輪圍九重虛圓白又法
皇次第。二觀用之。初四無量觀。後九重a
觀也 廣大軌上云。分明諦觀。初字門輪圍
九重虛圓白。正念運心四無量 私云。儀
軌既出二種觀故。隨宜或用隨一。或二倶
但今次第。依金界四無量觀故。住彌
陀定印。作此觀歟
次地結 次四方結 此二箇印言。胎藏經
軌中。不説之故。次第注云。已上三種印相
眞言。如金剛界次第以金剛界例。加用
之。三種中四無量觀。出台軌ニモ 或云。地
結・四方結。出蘇悉地行法十八道中也
問。前九方便配九位。此已下可配何位耶
  答。眞興釋云。一云。明初地行。於一地中。
更有三心。謂入住出。今此文中。顯初入心。
疏云。入佛三昧耶。是生法身也。次法界生。
第二顯初地住心也。疏云。法界生者。是養
法之身也云云第三顯初地得身也。疏云。金
剛薩埵。是堅固法之身也。次擐金剛甲此。第
四顯初地菩薩所具智德也。疏云。金剛鎧
者。爲莊嚴金剛薩埵身故。第二釋云。依瑜
伽等。從凡夫位。乃至佛位。總爲七地。謂種
姓地等如上出。初九方便。如前釋之。密
説地前勝解行地之行相也。入佛三昧耶已
下五段。如次密明五地之行相。謂第一入佛
三昧耶。祕説淨勝意樂地也。第二法界生。
祕説行正行地從二地
至七地
第三金剛輪。祕説
決定地第八
地也
第四擐金剛甲。祕説決定行地
第九
地也
第五無能堪忍明。密説到究竟地也第十
地也
  私云。初云勝解行地者。地前三賢位也。上
言種姓地是也。三賢中。十住是習種姓。十
行是姓種姓。十迴向是道種姓。故云種性
地也。次云淨勝意樂地者。初地也。餘地
可知之。第三金剛環者。今次第云轉法輪
是也。儀軌金剛環也。又生起云。義釋意云。入
佛三昧耶。是詫聖胎之義也。法界生。是聖
胎具足。生在佛家也。轉法輪。是金剛事
業。具足成就也云云又云。復次由入佛三昧
耶故。於胎藏中。不令夭折。由法界生故。
初出胎時離障礙。由金剛薩埵故。能傳家
業。備諸伎藝
問。今此四箇印言。依慿何耶 答。入佛三昧
耶印言。出靑龍軌。經幷攝大軌同今印。玄
法・廣大。唯有印名。不説其相也。法界生
眞言。同靑龍軌。印又同。但印文末云。兩頭
從頂兩邊向裏曳。頭指皆向内。漸漸至心
セヨ廣大軌同之。玄法軌。但有印名&MT06278;
不説其相。攝大軌歸命次加監字。餘軌不
爾。轉法輪眞言。同靑龍軌下有唵字。印
同經第七也。擐金剛甲印同經。是歸命。經
幷諸軌。忿怒命也。無堪忍眞言。同靑龍軌。
印同集記。玄法・廣・攝三軌。不説印相也。
常喜院記云。眞言種子字。多小有異。經二
疏九同。經七疏十三。供養法疏玄法・廣大等。
云含欠。靑龍軌云含欠縛入縛索。以此眞
言。或唯爲無*堪忍呪時。限含欠字。或爲
四大護總呪時。加持縛索思之。可知云云
私云。今爲無*堪忍呪。勿用五字。廣大軌
如今次第。五字出也
次住定印等者 御口決云。法界定印也。常
喜院軌云。恐是ra@m字觀歟。今次第依靑龍
軌。彼軌於無*堪忍前。列ra@m字觀。今此處
置之云何云云 私云。御作次第。左大惠刀
前。文云。次ra@m字觀剛掌當心白色ra@m
頂。淨除罪垢。赤色ra@m字觀
解處。普除
不淨。文
御流次第同之。但大刀處。次三世
不動順逆如
常云云
次驚發地神偈 偈幷印同靑
龍軌。玄法・廣大。攝大軌。大旨同西域記
云。佛將成覺。地神一。出請降天魔。佛言。
我以忍力降之。魔云。誰爲證乎。佛垂右
手。小指地之時。第二地神出作證明
問。今此等印言。約次位者何位乎 答。眞
興釋云。今依此文。此下五位中究竟位也。七
地中到究竟地上位。卽明佛果也 問。就
入佛等五種眞言。配初地之初釋。何故不
經後後九地。而超越明説佛地耶 答。
今解此義。有顯密二家義。約顯義者。今此
文中標難略易。一切菩薩創入初地。極以
爲難。登後後地。非如初地。如有頌云。如
竹破初節。餘節速得破。得初地眞智。諸地
疾當成。故今此文。唯擧初地及與佛地。略
隱中間。依密義者。祕密宗人。若得初地。
不經劫種。唯十六生疾得成佛。何更建立
地地修道客預之
私云。兩釋中。初釋其難善遣之。第二釋云
堪忍明配究竟地。今文説佛果。豈非重説
乎。然第二釋云。此地佛與菩薩雖立。今此
中取菩薩除佛云云眞興釋云。第一明實
報身成佛土相。於中更分爲五。一明變爲
淨土之相。二明成立土地之相。三明建立
道場之相。四明灌頂受職之相。五明堅固
不壞之相。今此驚覺地神等者。明第一變爲
淨土之相也 生起云。自下第二明供養
儀式。略有六門。一作壇法謂驚發地神等。二
建立行者依正。謂五輪成身等。三建立諸尊
依正。謂道場觀等。四召請諸尊。謂治路已下
也。五成身結界。謂執金剛以下也。六供養讃
嘆可知也。其次第者。欲修法時。擇地作
壇。安置佛像。而修其法故。作壇法以爲最
今此中行法中間唯用此作壇法。
不説圖尊法具如料簡問答
前約世俗。是
假立也。須約勝義以運眞觀。眞觀有二。一
觀己身理性依正故有第二。二觀彼佛
助自觀心故有第三。凡夫觀念不如實故。
次召請諸佛所觀曼荼羅故有第四。佛降臨
了。將修佛事業。又恐魔事故有第五。結了
供養故有第六。初作壇法者。初驚發地神偈
護身已了。次作壇故與壇地驚發地神。又
云。前護身法。如將作法降魔相故。驚發
地神。以爲證明
勸請地神 常喜院云。諸軌未見云云御作
次第無之 私云。廣澤二卷次第。灑淨後有
此印言。印異此文。彼云召請地神作鉢印
惠風與訶
三招之。
云云
御流次第無之
地神持次第 眞言同靑龍軌。印同石山集
記也
作壇 眞言依靑龍軌。印師傳歟
已上二種印言。靑龍・玄法兩軌。但有呪無
印。廣・攝二軌印言倶無之 問。何故用持
次第作壇耶 答。眞興釋云。持次第第二明
成立土地之相。謂所變淨土必以五大所
共成也。空風火水地種子次第成故。名持次
 又云。作壇第三明建立道場之相
也。卽以色界大自在宮爲其道場。成等正
覺。變爲其宮密名作壇。乃至所現大蓮花
王亦復爾也 生起云。佛成道處除金剛
座。餘地不堪故驚地神地神歡喜守護此
地。令同金剛。今又以印明加持彌令堅固
歟。故次來也。或説。此次有作壇眞言靑龍
唯此説。又准前所引建立法幷灌頂七日法。
私案先擇地平治了。次以地神次第印。加持
令堅固。次於此作壇歟。然此供養法中。
不別明作壇法。若至此處用心觀歟云云
私云。灌頂七日法者。七日作壇作法歟。可
見大日經疏御作次第幷御流次第等。不
用此二箇印言
灑淨 印呪共同玄法軌。或記云。經第一言
同靑龍軌。經七幷廣攝兩軌。無灑淨眞言
云云 私云。廣大軌印言倶出之
問。今次第印言 眞興釋云。第四明灌頂
受職之相也。謂若菩薩坐蓮華臺。入金剛
定。斷二障時。十方諸佛如雲集會。以五智
水灌其心首。幷受之。方成正覺。如轉輪
王灌頂法。今説其事。略名灑淨也 生起
云。次灑淨經欲出此眞言云。如是所説處所
隨在一地。治令堅固。取未至地
横怛羅。私合塗之。次以香水眞言灑淨
云云建立法中塗地眞言次有掃地眞言。其
注云。再灑淨香水云云 故知。塗壇次淨其
壇也。故次有之 私云。二義中生起義依
經文故順今文。如文義者可云灌頂何
云灑淨耶。又准七日作壇法此次有持地。
何成佛以後有第五日受持作法乎。又儀軌
等此次有請白偈故。二卷次第次請白偈トテ
出八句偈御作次第等不出之
持地 印呪倶同靑龍軌。但儀軌中呪初有
歸命句。今次第無之。又以朱入之。生起
云准七日法。請白在第四日。受持在第五
日。故云明日降臨。今此持地印明是受持
法也。先請白祈請了。卽次受持令得堅固
故次來也。但名受持地其義不明。瞿醯云。
以心受持名受持地云云以之可思 私
云。廣大儀軌如今次第。但云持地仁和二
卷次第云受持地也
道場觀 生起云。自下第二建立行者依正。
此亦有二。一總略明依正。謂以五字成身
器也成身有多種。成或金剛薩埵如前。又如造
曼荼羅時。及作法供養時等。或作大日。
如觀曼荼羅時及受持時絣線時等。或作不動如
振鈴時。各有其意。行者審知。今欲觀曼荼羅。先成
大日
身也
 二別廣明正報。如次下三十二印
也。別明中無依報者。非如正報有種種別
義故歟。初總略名者。先覽字觀以如來智
火。燒有漏身。次五輪成身地水火風空。前
燒有漏舊身五大。次成無漏新身五大五輪
次第。如常 私云。儀軌中ra@m字觀五字觀
倶明之。今次第但擧五字觀。略覽字觀也。
御作次第無五大觀。廣澤二卷次第。標五輪
觀。依正二報各別委觀之御流次第云
次五輪觀定印 我心月輪上及道場中。各有
ra@m字。毎下有ya@m字。變成風輪。吹發大智火
輪。燒淨自心及道場。地中不淨過患皆悉
成無爲大空界。只有心月輪。其上有ava@m
ra@mha@mkha@m五大字成吾身。其形如薩埵。大魔
不能成障此觀似二卷次第觀略鈔スルニ
當流不用本次第觀替用大谷道場觀也。
眞興釋云。實報身成佛行相
問。有漏心之身五大所成。今成無漏何具
五大 答。自受用佛常遍色身是有爲法。何
離五大。卽以清淨五大爲身。非如凡夫離
染所成。況此五大密表五智 私云。相宗
有爲色法云四大所成。不通心法無爲。依
本宗儀作此釋歟。今宗有爲無爲色心諸法
皆六大所成故。何遮自受用身心。就中。今
宗三身倶常住也。何必云有爲乎
問。五輪觀倶何不用印言耶 答。雖可用
且略歟。今替大谷觀用之。又仁和寺等次
第皆用之
器界觀
大海 眞言幷印同靑龍軌
金剛手持花 印言同靑龍軌
大蓮花王眞言同靑龍軌。印彼軌云。大眞言
王印口授云云作法次第云。大途花王八葉
云云
蘇迷盧山 靑龍軌不出印明。廣大軌雖
出印明少異。御流次第云蘇迷内縛合肘
當額今次第同之
五色界道 靑龍軌云。結大輪壇印衆色界
道囉白色
&MT01679;赤色
黄色花印
一二同
靑色
黒色界道金
剛界會部印
云云御流次第。五色界道外五
道場觀 問。今次第幷大谷道場觀。未顯
四院十三會。其相云何 答。廣澤次第云。次
宮殿觀如來
拳印
觀相セヨ其大蓮花王之上有四重
階道曼荼羅前後四
重左右三重也
曼荼羅壇場上有阿字。轉
成八峯廣大莊嚴宮殿。八金剛爲柱。遍有幢
蓋珠鬘等交結。垂懸妙法衣。其殿之四方。
有門開通道。毎門有七寶吉祥幢。雨雜香
衆寶雲。繽紛繖地諧韻愛聲而奏諸音樂。
宮中淨妙賢瓶開伽。照以摩尼燈。方便作
衆妓。歌詠妙法音。供養諸如來。其殿中
有羯磨金剛。其上有惡字。轉成白大蓮花。
其上有阿者羅鉢囇字。轉成大覺師子座
師子有八方與
中合九ナリ
其上阿字。成大寶紅蓮花王。其
上又阿字。轉成淨月輪如是觀已
次觀曼荼羅相定印 觀相セヨ中臺普光淨月
輪中有A+uH字。轉成率都婆。率都婆變成大
日如來。閻浮淨金色。爲應世間故。跏趺
坐蓮上。正受離諸毒。身被綃穀衣。自然
髮髻冠。次東方寶幢如來如朝日赤白耀
之色。次南方沙羅樹王花開敷佛身相金
色光明。次北方天鼓雷音佛作離熱清涼
住寂定相。次西方無量壽惡或
此二佛身金
色。普賢文殊慈氏觀音四菩薩。中
臺東遍知印第二
次北觀自在第三
次南金剛手
第四
次涅哩底方不動佛風方勝三世第五
會第

次四方四大&T048380;第六
次初門釋迦第七會
第三院
次第
三妙吉祥第八
次南除蓋障第九
次勝方地藏
北第
十會
次西方虛空藏西第十
一會
次蘇悉地眷屬巽。第
十二
次護世威德天第十三會
第四院
如是觀已。次以印
加持セヨ七處云云 私云。今次第下方不動等
五尊但云持明院。而爲一會。何今不動三世
爲二種而爲一會耶 答。不動三世爲二
種者出儀軌也。故靑龍軌上云。普光淨月
輪阿字置其中。次當轉阿字。成大日牟尼
○以八曼荼羅眷屬自圍繞 次速遍知印。
北方觀自在。南置金剛手。依涅哩底方不
動。如來便。風方勝三世。四方四大護。初門
釋迦文。第二妙吉祥。南方除蓋障。勝方地藏
尊。龍方虛空藏。蘇悉地眷屬護世威德天次
第而分有私云。依此文分二種歟。涅哩
底方者坤也。涅哩底者羅刹天眞言。彼天
居坤故。風方者乾也。彼方是風天所居故。
勝方者北也。四方中勝故龍方者西也。水天
方故。凡言十三大會。先德等説不同。且相
承説云。第一中臺八葉院九尊第二遍知院
五尊儀軌云遍智印。異
今次第。又云佛母院也
第三蓮花部院三十七尊。
又云觀音
第四金剛部院三十七尊。又云
金剛手印
第五五大院
五尊。又云
持明院
第六四大護院四尊第七釋迦院
三十
七尊
第八文殊院二十
五尊
第九除蓋障院九尊
十地藏院九尊第十一虛空藏院三十尊第十二
蘇悉地院八尊祕藏記云
四波羅密院也
第十三外金剛部院
二百
五尊
或説。除中臺八葉院。開不動三世
十三大會也。或説。入中臺八葉。除外部爲
十三大會也。或軌文雖開不動三世。無一
二等數。故順何義次開不動三世爲
一會。而計十三也。已上十三大會聖衆四百
十七尊也。或云四百十四尊也。御作次第
觀云住智拳印。山上有a字。成七寶宮
殿。其上有hr@i@h字。成八葉蓮花臺。臺上有a@h
字。成率都婆。變成大日如來。東葉aアリ
トナリ。南葉@aアリ開敷花トナリ。西葉a@mアリ無量壽トナル。北
a@hアリ天鼓雷トナル。巽葉aアリ普賢トナル。坤a文殊トナル
vu觀音トナル。艮pu慈氏トナル 東遍智院
北觀音院 南金剛手 西五大院
四方四大護院 初門釋迦 第二文殊
 南除蓋障院 北地藏院 西
虛空藏院十一 次蘇悉地眷屬十二 護世天
十三 如是一matara無量聖衆。出現於a
字光中。皆如來自證法性身也。十三大會諸
尊。一一相好威儀分明觀已。七處加持如常
云云 私云。十三大會以此可爲定量。此次
第七處加持後。結誦小金剛輪印言。御流次
第亦爾。但彼住如來拳印作觀廣澤二卷
次第。住定 觀畢。次寶冠擧手印五古
a@aa@ma@h@a@h云云今次第住定印觀畢内五
古印云云不出言。大谷觀住定印作觀手
本尊印外五
五字明云云 御口決云。用大谷
觀文但改定印住如來拳印。觀畢同印七
處加持如常。次結外五古印。誦五字明三
反。然後五處加持也
問。現圖曼荼不見四大護院在處何耶
答。四大護院現圖雖無。儀軌出其印言。
有第一院外歟。無能勝結護閻曼方在金
剛手外中。無畏結護。帝釋方在遍智限外
中。壞諸怖護。藥叉方在觀音院外中。難降
伏。護龍方在五大院外中歟 御口決云。界
道隱而不顯現也云云
問。以十三大會攝三部方如何 答。中臺・
智・五大・釋迦・文殊・虛空藏・蘇悉地七會
爲佛部。金剛手・除蓋障二會爲金剛部。觀
音・地藏二會爲蓮花部也。若復爲五部者。
以釋迦院爲羯磨部。虛空藏院爲寶部也。
外金剛部東門北南。西門南北爲佛部。
南門東西爲金剛部。北門西東爲蓮花部
也。又四門四護十六體。東西佛部。南金剛
部。北蓮花部也。又口傳云。中臺大日。虛空
藏院内千手千眼觀音。一百八臂金剛藏トヲ
圖畫スルハ。是示三部曼荼羅義也。大日・金剛・
觀音如次佛・金・蓮三部尊故
次三部字輪觀 此三部四處輪觀者。諸儀
軌中出。廣澤御流幷餘次第等。至奧略用
之。今次第於四處約三部。各別誦之。師傳
云。於四處歸命次唱三部字。後五類聲字
一反誦之。其圖如印記中出之。但儀軌
如口傳擧三部眞言。四處各一反出之。靑
龍軌中云寶冠擧手印五古身行輪布セヨ之。眉
トニセヨ。阿字至娑賀。右旋轉相接。初
圓寂方便一切處トニセヨ。身外如光焰
  私云。阿字至娑賀者。先約佛部觀之。初
行果圓寂者。因行證入字。卽四處住也。方
便一切處者。第五@a@h字。四處輪中無之。眞
興釋云。第五惡字遍一切處。隨意所作
得之。此在身外。如佛身光。隨意而用。不
在身内布字位也
問。何故觀三部四處輪耶 答。眞興釋云。
身中法爾。本有三部四處種姓三部是横。
四處是竪也
是成佛因縁之姓。了知此因。觀身法界。卽
知我身成佛之所以。爲顯此義。説是法門
大疏云。字輪卽是遍一切處之法門也。
菩薩若住此字輪者。從初發心乃至成佛。
於是中間。自利利他種種事業。由入此門。
皆得成就。無有罣礙 私云。既云二利
事業由入字輪門。皆得成就。故知。成佛
因縁姓也
次住法界平等觀印五
古内
靑龍軌云。爾時金剛
手。昇於大日世尊身語意平等觀。念未來
衆生。爲斷一切疑。故説大眞言王曰住法
界平
等觀
云云
 私云。儀軌唯出眞言不説印。今依
師傳用内五古印歟。御作次第。云次中印
大惠刀外
五古云云
御流次第。十二眞言王内五古印云云
  眞興釋云。如上建立行者内心道場。内心
觀之。建立道場猶如幻化。豈信之耶。是
故金剛手爲除彼疑。説此眞言。明能作因。
謂一身中。具有五大三業種子。五大爲因。
三業爲縁。行者觀心爲士用力。建立内心
曼荼羅與外均等。不可疑悔大疏云。暗欠暗
惡如次地水火
風與今少
異云云
私云。如上建立道場者。儀軌上
文。有道場建立長行偈頌。今次第不出之。
廣澤此眞言上十二字爲布字觀。名十二眞
言王也
祕密八印 儀軌云。佛子有祕密八印。最
爲祕○若依此敎。於眞言門。修菩薩行。
次諸菩薩應如是知自身住。本尊形堅固不
動。知本尊已。如本尊住而得悉地
眞興云。自下第二明能住尊體也前明所
住道場故。云第二能住尊體也。今次第不
出所住道場。唯擧通妨眞言也
大威德生 印言同靑龍軌・廣大軌。大師梵
字次第云虛合。攝大軌云。智惠三昧合舒
散地風輪不云虛合蓮合也
開敷花 言同靑龍軌。印同集記。靑龍軌
云。開敷淨金色。嚩字金剛光。風輪屈在空
攝大云准前威德印。屈風加空上印。廣大
軌同靑軌也。御作次第。大惠刀。梵字次
第。虛合二ha@m。安二kha@m御流梵字次第
印。大惠刀印也
蓮花藏 印言同靑龍軌。廣大軌同。攝大・廣
大。印文雖異。倶八葉印歟。御作兩次第。御
流次第。同八葉
萬德莊嚴 印言同靑龍軌。廣・攝二軌同。御
作次第同
一切支分生 印言同靑龍軌。但印文異。廣・
攝二軌印又同。御作次第虛合雙二kha@m屈如
掬水當心 經幷靑龍・廣・攝三軌。皆云
蓮花合。御流次第鉢印
世尊陀羅尼 印言倶同靑龍軌。廣・攝二軌
同也。御作次第幷御流次第同之。但彼兩次
第。法住在先。世尊陀羅尼在後。然大日經
幷靑龍軌等同今次第。八葉四行菩薩座位。
如御作次第也。大疏十七第六印。如前二火
指稍圓屈入掌○餘依舊。謂如第五卽是
也。此是法住印也第六印者觀音印也。而
今法住印違軌文。可尋決之。攝大軌云法
住妙吉祥。廣大云如來法住印
法住 印言倶同靑龍軌。廣大軌云。虛心合
掌開散火輪。其地與空和合持之 攝大
軌云。蓮合火輪舒空地自相合御作次第
虛合開二ra@m御流次第同
迅疾持 印言倶同靑龍軌。廣大軌云。二羽
虛心合。以定惠手。交互相加持。而自旋轉
攝大軌云。智定金剛掌更互搖動 御作次
第云。金掌左右耳三轉。先右手覆。而左仰。
次左覆右仰 御流次第云。金剛合掌先
上右三旋。次上左三旋 生起云。諸文不
同。今軌云○同今
次第
又檢八葉印品云。世尊
大威德生印。世尊金剛不壞印。蓮花藏印
疏名如
來藏印
如來萬德莊嚴印。如來一切支分生
印。世尊陀羅尼印。如來法住印。世尊迅疾
持印已上此中不對人。亦不指方住。但次
第同今軌。彼品義釋初文如經。釋經了云。
復次第一東方寶幢。第二南方開敷花王。第
三西方彌陀。第四北方鼓音。第五東南普
賢。第六西南文殊。第七西北彌勒。第八東北
觀音佛次第同。今
四菩薩異
又祕密曼荼羅位品云。東
方寶幢如來。南方開敷花王如來。北方鼓音
如來。西方無量壽如來。東南方普賢菩薩。東
北方觀自在菩薩。西南妙吉詳菩薩。西北慈
氏菩薩四佛次第異。
四菩薩同
攝軌以四佛四菩薩。相
對八印同今軌也。但四佛不指方。四菩薩
指之。卽同前經 廣軌云。東方寶幢世尊
威德王印。南方開敷王世尊金剛不壞印。北
方鼓音王如來萬德莊嚴印。西方無量壽蓮
花藏印。東南普賢如來一切支分生印。西
北觀自在世尊陀羅尼印。西南文殊如來法
住印。東北慈氏世尊迅疾加持印四佛次第異
今。四菩薩
同。但四菩薩方位異
今。上來引文了
案今軌云。四佛東南西北
卽爲次第。其四菩薩。普賢觀音東之印北
爲一雙。文殊彌勒西之南北爲一雙。若准
廣軌。四佛以東爲初。南北爲次以西爲後。
卽初東。後西爲一雙。中間南北爲一雙也。
四菩薩東南西北從隅向偶。以爲一雙。西
南東北亦復如是。自餘准知。大日中央以
爲最後。此且約方次第。若對法門。四佛
對發心修行菩提涅槃也。大日對方便。或
對理性。亦有異説。更撿。四菩薩別對法
門。諸文不明。但或云四攝。或云四行。又或
八葉爲四智四波羅蜜
滿足一切智智 靑龍軌擧呪無印。攝大軌
云普印。經疏不説印。御作次第云。滿足一
切智智外五阿尾羅吽欠云云御流次第同。但
眞言有歸命句也
無所不至 靑龍軌言同。印彼軌云。根本師
口授 集記四云。有傳根本印口授外五。
大師云。金剛合掌云云攝大軌云。爲大率
都婆止觀蓮未敷。阿尾羅峯合雙佉依羅
本。二訶横其端此頌灌頂印信也 更問
靑龍軌云口授可思之。法皇二卷次第。一
切智智無所不至トノ二箇言。倶用大率都婆
印也。御流次第無所不至大刀阿阿暗惡
眞言終云。是謂祕中之祕云云御流次
第云。次無所不至虛心合掌。幷立二kha@m
ha@m合端置二kha@m
na
ma@hsarvatath@agatebhyevizeyakhebhya@hsarvath@aa@a
aM aH A+uH云云儀軌印云口授。言不出第五
字。今次第定印者祕印歟
百光遍照 師傳云。此百光遍照引擧。八印
初法界平等觀次用之。印言同靑龍軌
廣大軌云。二羽金剛合成作五智印。卽置頂
上。微加動搖之云云 御作次第云。百光王
金掌安頂云云御流次第同之。御作等次第
布字不用之 問。何故a@m字置頂上耶
答。疏云。暗字一切眞言之心。眞言王。眞言
導師也。於諸眞言。最最爲上首准此
釋者。眞言王故置頂上歟。生起云。次首中
百光遍照王。已成五大法身。可有所證菩
薩故。頂上置a@m字表之
問。何故除遍口聲八字。布五類聲五五字。
而爲百光耶 答。眞興云。諸佛正敎雖有
八萬四千差別。不過五法事理。以此百法
爲一切佛智德光明。爲表此義名百光明
云云私云。八萬四千正敎。言其體者。唯
色行二蘊攝也。何盡事理諸法。故倶舍云。牟
尼説法蘊數有八十千。彼體語或名。此色行
蘊攝只事理諸法攝百法故。擬彼云百
光也。又更解云。表初地淨菩提心照百法
明門故。云百光遍照也。初地卽究竟故。爲
佛果光明歟
遍智院大疏云一切遍智印。
又名諸佛心印也
一切佛心 此印言倶出靑龍軌
大疏第五云。次於東方内院。當大日如來之
上。畫作一切遍智印。作三角形。其下向
鈍白色。光焰圍之。在白蓮花上。卽是十方
三世一切如來大勤勇印。亦名諸佛心印也。
三角。是降伏除障義。謂佛坐道樹。以威猛
大勢。降伏四魔。得成正覺。鮮白大慈悲色
虛空眼 印言出靑龍軌。但軌云。如佛眼
 大疏五云。次於大勤勇地。至於北
維。置虛空眼。卽毘盧遮那佛母也
一切菩薩 印言倶出靑龍軌七倶胝已下二十
七字。軌無之
大疏五云次。復於大勤勇南。至於南維。作
一切諸佛菩薩眞陀羅尼印。此是淨菩提心
無邊行願之所集成。常能普雨世出世間一
切財寶。諸求世者皆從性淨蓮華臺中。現如
是法故。云住於白蓮華 私云。此院中七
倶胝佛母大樂不空身。經幷儀軌中不出之
觀音院儀執云。北方觀自在文。
是第一重北方觀音院也
觀自在菩薩 言出靑龍軌。印出廣大軌。攝
大軌云。十度印開敷地空自相並 大疏五
云。經云。大日右方置大精進觀自在者。卽
是蓮花部主。謂如來究竟。觀察十縁生句。得
成普賢蓮花。故名觀自在。約如來之行故
名菩薩頂現無量壽者。明此行之極果。卽
是如來普門方便智
問。觀音經云。衆生受苦惱。一心稱名。觀音
觀其音聲得解脱云云 此卽觀音觀衆生
稱名故名觀音。今何云因如來觀察名觀
自在耶 答。彼約衆生拔苦義。此據觀音
能生。故各據一義歟。故演密鈔云。從此
蓮花
部母
出生普賢故。普賢者一切觀音也
儀軌云。觀名諸佛觀。卽是平等普*賢觀也
疏中約如來之行者。約當云如來行歟。
頂現無量壽者。密鈔云。觀音持佛師現在故。
彌勒持塔師滅度故 御口決云。彌陀現
在佛故。貴師德頂戴。釋迦入滅故起塔之
義也
多羅菩薩 印言倶出靑龍軌。玄法經
廣・攝同靑龍軌歟。御作次第云。多羅内縛
二風立空加風 御流次第云。内縛二ha@m
立合 大疏云。多羅是眼義。靑蓮花是淨
無垢義。以如是普眼。攝受群生○靑是降
伏。白是大慈色。其妙左二用之中。故令二
色和合。不靑不白也 眞興釋云。多羅菩
薩在觀音右。凡諸聖者皆向大日以定左
右。從觀音眼生阿彌陀佛姊妹也
毘倶胝 此菩薩在大勢至右。言出靑龍軌。
印同玄法軌。經・疏幷攝大軌意。同玄法軌
也 大疏云。時觀音額皺中現此菩薩。西方
謂額此皺文。爲毘倶胝。如今人忿時上有
皺也
大勢至 此菩薩在毘倶胝左。言出靑龍軌。
印經云。空心合掌。如未敷蓮是得大勢印
云云 御作次第云。如來刻蓮火指少開
御流次第同。私云。御作幷御流次第。觀音
次擧勢至。然今次第同儀軌也
問。何故名大勢至。又持未敷蓮耶 答。大
疏云。次近毘倶胝左邊畫。得大勢尊。如世
國王大臣威勢自在。名爲大勢言。此聖者
以至如是大悲自在之位故。以爲名。所以
持未敷蓮者。如毘盧遮那實智花臺。既成
果已。後持如是種子。普散一切衆生心水
中。更生未敷蓮花。此尊迹同是處○卽是
蓮花部持明王也
問。蓮花部明王是馬頭觀音也。何云勢至
菩薩明王耶 答。菩薩明王稱隨宜。故大疏
五云。以得大勢明王。主安立一切衆生菩
提心種子眞言參髯髯索者。靑龍軌云。髯
髯生義也。二重上生煩惱障。下生所智障。
入阿字門卽不生。有大空點。謂除二障。
得大空生也。索不動義。種子。動法有生滅
經動。不動義。皆是不安相。傍加二點。同於
涅槃。卽是堅義。已離二障。同於大空。如
諸佛住 私云。中髯髯二字。如次煩惱・所
智二障。初參字何若云種子者。種子索字
也。御作幷御流兩次第。髯髯索初參字無
之。而儀軌有之。釋不顯其義如何
耶修多羅 此菩薩在大勢至側。眞言同靑
龍軌。印軌云准明王 馬頭明王印歟。石
山七集内縛五古云云御作・御流兩次第。不
出此尊
問。今尊形相如何 答。大疏云。次於明王左
邊畫明妃耶輸陀羅。譯言持明稱者身眞
金色。以彼瓔珞莊嚴。令極端嚴。如天女
白處尊 此菩薩在多羅右。印言倶出靑龍
軌。玄法・廣・攝軌同之。經・疏又大旨同。御作・
御流次第又同 問。此尊形狀如何 答。
大疏云。以此尊常在白蓮花中故。以爲名。
亦戴天髮髺冠。純索衣。左手持開敷蓮
花。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故。此三昧名
爲蓮花部母也
馬頭明王 此明王在觀音下。印言倶出靑
龍軌。廣・攝西軌經・疏等大旨同也 大疏云。
何耶枳利婆譯云馬頭。其身非黄非赤。如
日初出之色。以白蓮花爲瓔珞等。莊嚴其
身○此是蓮花部忿怒持明王也
諸菩薩 此觀音院二十一尊諸菩薩中。擧
觀音等七菩薩。餘大白身發生等十四尊。無
各別印言故。結誦總印言。故云諸菩薩也。
眞言出靑龍軌。印同集記。御作・御流次第
等。不出諸菩薩印言也
地藏菩薩 此印言出靑龍軌。攝大軌云。地
藏同馬頭申水風餘拳廣大軌云。次右
花臺中。觀阿字。放光轉成馬頭身。馬頭同
地藏。申水風餘拳 私云。兩軌如馬頭
印也。御作次第。内縛申地水空竪。御流次
第云。内縛二ava@mkha@m竪合
問。大日經幷善無畏所傳。及現圖等中。於此
院無出地藏。今何列地藏耶 答。靑龍等
諸軌中。皆出地藏印言。又御作次第廣澤等
諸次第又出之。本經儀軌現圖等。末必一
同歟 問。眞言三重ha示何事耶 答。靑
龍軌云。訶訶訶三因也。謂聲聞・縁覺・菩薩之因。凡
諸眞言自説本尊之德。此總指地
藏菩薩
之德也
 索怛拏妙色身。自身極淨故。名
妙色身卽法身也
私云。
示沙門形。是依聲縁因。致衆生拔濟卽菩
薩之因也
諸奉敎者 印言倶出靑龍軌。此觀音院蓮
花使者等十六尊奉敎者有之。今此結誦總
眞言也。大疏第十云。地dhi
室利zr@i定止
無垢
ha@m

沒藍vra@m。此四字諸奉敎者通用。隨取其一
字用云云私云。軌幷今次第。四字倶用之
金剛手院是第一重南方金剛手院。大日左
方也。儀軌云。今院第二壇也文
問。儀軌觀音院次列文殊院。今何背儀軌
列金剛手院耶 答。今次第所列。第一重
四方東西南北次第列之。其理可然。而如
儀軌次第者。第一重第二重雜亂歟。故眞興
釋云。此次須列金剛部金剛手院。爲慢法
互列故。交錯次第至下列也
問。若爾御作次第。如靑龍軌列之御流又
爾也
云交錯次第耶。又金剛手第一重義。不共
許。儀軌云今説第二壇如何 答。御作次第
所列又爲慢法者歟。故祕藏記所列如今
次第也。但至儀軌文者。眞興釋云。自下第
三金剛部卽第一重南方也。今言第二重者
密言。以其中臺爲第一。故大疏云。於中臺
左置金剛部故無
問。今次第文殊院先列釋迦院。此豈非二三
重雜亂耶 答。釋迦・文殊倶以有二重三
重義故現圖釋迦第二重。文殊第三重。
經説文殊第二重。釋迦第三重
幷擧歟。餘
院其重定故招雜亂過也。又廣澤法皇二卷
次第。觀音院次列金剛手院。第二重四院後
第一重持明院列之。是又違儀軌幷祕藏記
等也
金剛手院 此尊印言。出靑龍軌諸軌
經・疏是同。御作次第等又同也
 印言出靑龍軌。但印文異今次第。
軌云。亦持堅惠杵三股
云云
攝大軌云。部母地空
入。餘相同初廣大軌同靑軌。大日經四
同攝軌。印文少異。御作次第同今次第。印
文異。御流次第内五古印云云 大疏五云。所
謂金剛部母。亦持金剛智杵。以諸瓔珞嚴
身。此是出生金剛智力三昧。所謂金剛三
昧也儀軌云由此三昧。故殺無明住地煩
惱也。謂以如如無我之法。降伏一切難
金剛針御作幷御流次第。
此尊月厭次擧之
此印言出靑龍軌等。
彼軌云。内縛申風空入
云云
 攝大軌云。外縛堅
風輪金剛針密契廣軌同靑軌 經四
云。定惠手爲拳建立二風論而相持。是金
剛針印 私云。經幷攝大軌。内縛二風立
合針印也。而靑龍軌空入者。或云。二空改
雙入也。疏十三見云云今云。以惠空入定
虎口之義。内縛印本。以右空。入左空風間
故云爾。無別義歟。眞言縛日羅索爾者金
剛針也。軌云。以金剛鋭利智觀穿法性也
金剛鎖 靑龍軌云。亦名金剛商佉羅大智
之鎖也言同靑龍等。印彼軌云。四輪皆相
刄旋轉セヨ。惠加定 攝大軌云。鎖契福智
乎返鉤向身。轉舒定智少上 御作次第
云。輪反内 御流次第云。轉法輪印反内
kha@m出外
降三世 靑龍軌云。亦云忿怒月厭。此金剛
在佛毫相而生也相集記有傳大師説
同之
言出靑龍軌。靑龍云。准前金剛鎖二空開
持風廣大軌云。印如金剛惠。二空開持
攝大軌云。空附風並申不相著御作
幷御流次第外五古云云
問。金剛惠印者何印耶 答。大日經四説金
剛大惠印云復以定惠手五輪。外向爲拳。
建立火輪。舒二風端屈爲鉤形。在傍持
之。虛空地輪並。而直上水輪交合。如拔
折羅此印外五古印歟
一切持金剛 常喜院云。呪同靑龍。印用集
記大師説云云靑軌云。諸金剛持地一切持
金剛廣攝二軌與地持同云云御作御流
次第無此尊眞言中吽吽等重言。呵二
障之義也 眞興云。此院中有五人持金剛
菩薩。合之爲一。名一切持金剛菩薩也云云
金剛拳 印言倶出靑龍軌 經四云。如
前以定惠手爲拳。而直於心 廣大軌
云。金剛拳外縛云云七集如經印相也
一切奉敎金剛 常喜院云。呪同靑龍軌。印
用師傳歟云云 廣大軌云。一切奉敎金剛。
獨古金剛印 攝大軌云。一切奉敎者。如
上福智拳 法皇二卷次第云。定惠内縛
申二風。如環空並立 御作御流次第不
出此尊
問。此尊何尊耶 答。私云。准前觀音院諸
奉者。今金剛手院使者。總合擧之故。靑龍軌
此題下注云。一切金剛菩薩如來。三部&MT06279;
用此使者。謂此眞言在本尊側。承命往來
隨有所作也 又大疏云。在本尊側。承
命往來隨有所作者也。乃至通三部使者
用之故知。此院中使者。有軍荼利等十二
人。合之想名一切奉敎金剛也。以十二
合二十一金剛者。三十二尊也
問。准前院者。諸菩薩後可擧之。此院有二
十一人金剛菩薩。何不&MT06279;擧盡。但擧伴使者
耶 答。前院本軌中諸菩薩奉敎者。如次列
之。此院本軌中但擧奉敎金剛。不出諸菩
薩印言。故任本軌説。如此列歟
問。若爾何下出諸菩薩印言耶 答。此院有
二十一尊金剛。之中擧七尊故。重擧諸菩
薩印言也。但儀軌文。諸菩薩讓前院歟
問。若爾何重擧奉敎金剛耶 答。影略互
顯歟 問。何故二十一尊中唯擧七尊耶
答。或云。二十一尊中無一切持金剛別名。二
十一尊中有五種持金剛。謂金剛輪持金剛
乃至金剛手持金剛也。故知。今一切持金剛。
通五人。故云一切持金剛也。故今次第等。
擧十一種金剛也 私云。儀軌所擧忙莽鷄
金剛針。現圖二十一尊中無之。經軌曼荼羅
現圖異故。一切持金剛別名菩薩有之歟
胎藏入理鈔卷上

胎藏入理鈔卷中

  釋頼瑜記
持明院是第一重内西方五大院也。儀軌云。
次往西方畫無量持金剛文
般若菩薩 常喜院云。呪同玄法軌。印用集
記有傳。靑龍軌列般若尊。不出印言。攝大
軌亦不列尊。廣大軌不出印言云云 私云。
撿廣大軌。雖不出印言。如靑龍軌擧尊
名云。中量般若尊 又廣大軌一本出眞
御作幷御流次第。闕持明院。廣澤二卷
次第有之。印文云。金剛縛申風如針印四
印文先順轉等者。大師云。梵篋印先左
轉想小乘敎。次右轉想大乘敎。用一切佛
菩薩心眞言
不動尊 言同靑龍軌。印同集記。靑軌但
云火界印攝・廣兩軌劍印慈赦呪也。玄法
軌如靑軌。火界印火界呪也 大疏云。此尊
於大日花臺久已成佛。以本誓故。示現初
發大心。諸相不備之形。爲如來僮僕。給
仕執作諸務故○若行者常能念之。能除
一切障。所謂不動者。卽是眞淨菩提心。爲
表此義。因事立名也
降三世 次第云。金剛界根本印眞言也。儀
軌不戴之云云法皇二卷次第云。次降三世
定惠作拳易懸
兩地立二風
眞言大呪常喜院云。攝大儀
軌不説此尊。是依經疏曼荼羅歟。廣大幷
靑・玄兩軌説之。是現圖依曼荼羅。列諸
尊故也云云 私云。經疏曼荼羅於此院。説
不動三世二尊。無餘三尊也。靑龍軌等有
勝三世。無降三世也
大威德 常喜院云。呪同玄法等亂脱軌。忿
怒命也。靑龍除歸命。用唵印在本軌。或次
第出印。可見之云云廣大軌出此尊眞言
無印。靑龍玄法兩軌又爾也。攝大軌經幷疏
不出此尊也。廣澤二卷次第云。内縛合中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