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寶册鈔 (No. 2453_ 杲寶杲寶補 ) in Vol. 77

[First] [Prev]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總録云。般若理趣釋一卷内云。大樂金剛不空眞
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密
  多理趣釋。不空譯。貞元新入目録圓・覺列
外題海・仁・珍列内題。運云。一部二卷

貞和六年正月八日於東寺西院僧房

  賢寶二九
  此寶册繙閲訖。披見理趣釋祕要抄者雲
霧勿晴。後若可意舊損悉綴了
延享四丁卯歳夷則二十二日
  跋陀羅係怛嚩世壽六
十四

寶册鈔第六

般若心經事
羅什玄奘二師譯分別事
異譯心經諸本勘事
略出大般若心要歟將爲別會説歟事
三國釋家事

寶册鈔第六

  般若心經事
翻譯
祕鍵云。此經數翻譯。第一羅什三藏譯。今所
説本是
問。就此釋處處文。羅什所譯經者全非
今所説本所謂
貞元録第六鳩摩羅
什段
云。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
呪經一卷亦云摩訶大明呪經。初出與
唐譯般若心經等同本文
開元録第
四同
同録第二十有譯有
本録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呪經一卷 姚秦三藏
鳩摩羅什譯第一譯
拾遺編入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
内典録
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開元録第十一同
同録第二十九云。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呪
經一卷亦云摩訶
大明呪經
一紙 開元録第十九同

八家總録上云。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呪經
一卷亦名摩訶大明呪經
羅什譯。貞元圓覺文
心經疏元興寺
智光
云。翻譯此經凡歴三代。一者
秦時羅什三藏○譯出之摩訶般若波羅
蜜大明呪經。二者唐時玄奘譯出之摩訶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三者唐時南印度人
菩提流志此云覺愛○譯出之摩訶般
若波羅蜜多經○此三代内所譯出經同一
本。各唯一紙。前二見行於世。後一尋本未
同經略疏眞興云。一後秦羅什三藏所翻名
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呪經此中出七本
同。一羅什。二玄
奘。三義淨。四菩提流志。五月法。六般
若。七智惠輪。後六依繁今不
此等文羅什所譯經題大明呪經也。祕鍵
所釋經題心經也。題額已相違。何釋今所説
本是是一
貞元録第十四云。姚秦譯者題名摩訶般若
波羅蜜大明呪經。經中云。是大明呪無上明
呪無等等明呪。經後略讀讃受持功能。能除
十惡五逆等罪。文字少殊。大唐三藏玄奘譯
者題云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正宗經云。是大
神呪是大明呪是無上呪是無等等呪。餘義
異。此之二經同本異譯。但有正宗並無
序分及流通分。今法月所譯三分具全。正宗
經文不玄奘譯
此文只非外題相違内文隨而異也。所
謂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無上呪是無等等呪
唐譯是大明呪無上明呪無等等明呪秦譯
相違是也。加之羅什舊譯三藏也。今所釋
心經皆安新譯語。謂舊譯云波羅蜜舍利
弗五陰觀世音等。新譯云波羅蜜多舍利子
五蘊觀自在等。譯語已相違。爭可羅什
是二爾者如何 答。此條古來難決題
目也。未決定料簡。一義云。濟暹僧都開
門決云。羅什所譯心經有五本不同云云
徳判斷定有所見歟。可之。今案有二本
不同。一大明呪經。貞元開元録等所載是也。
二般若心經。文鑒注心經所擧是也。彼注經
右衞開寶寺金字經藏主
辨才大師賜紫文鑒注
云。洎乎起自四天
部宣揚。於梵本東夏。三藏翻譯花言。前
後六譯有殊。立名稍異。第一秦朝羅什三藏
譯一紙。云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二大唐
三藏譯一紙云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今所行
者是也。三東天竺三藏譯二紙。云新譯般若
波羅蜜多心經。四于闐國三藏譯二紙。云
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五罽賓國三藏
譯二紙。與于闐三藏同。六不空三藏譯一紙。
大唐三藏開寶九年丙子正月
二日文鑒自書云云
大師高判鑒
師所釋自然冥會。何守一文餘傳乎」
尋云。若依此義者。大明呪經與般若心經
共羅什譯也。爾者爲再譯經將爲異説。又
譯語相違會通之樣如何 答。學者推義雖
再譯料簡分明判釋故輒難定之
追可本文。所詮大師於唐朝青龍口
羅什所譯。幸唐朝人師釋中得其潤
。誰可什公譯乎。但至譯語相違難
者。是又不定義難歟。只大明呪經與玄奘所
譯心經比校一旦定新古譯語。若廣不
舊譯經者何輒可其譯語乎。依鑒師説
已羅什所譯云般若波羅蜜多。又釋論舊譯
論也。有觀自在五蘊語。菩提心論雖新譯
五陰。爾者以管見局執者歟
已上一義古來學者料簡也
一義云。貞元開元二録出羅什所譯大明
呪經。是第一譯也。次玄奘三藏貞觀二十二
年五月二十四日於終南山翠微宮翻譯。是
第二譯也。玄奘以前羅什外無此經
。而玄奘渡天以前神人授與此經於三藏
定知是可羅什所譯經。貞元録第十七般若三
藏段
云。又甞諷味般若心經。此經羅什翻譯。名
大明呪經。玄奘法師當往西方臨發之時
神人授與路。經沙磧險難之中至心諷持災
障遠離。是大神呪斯言不虚。後得梵文
出無異。唯少序分及後流通此文
羅什所譯大明呪經神人授與玄奘三藏至
心諷持。是大神呪斯言不虚云云倩案其意
初擧經題大明呪經後示内文是大
神呪。大明呪經中無此語。初後似相違
歟。今推之羅什所譯大明呪經授與玄奘
時。神人鑒三藏唐譯機舊譯語新譯
。約根本大明呪經。就新加是大神
。此神人授與本効驗殊勝故。自昔迄今流
布世間。總意云。兩本雖別行共羅什所譯同
經中異本也。而貞元録等意。神人授與本非
羅什根本譯經故且不之。高祖并文鑒等
神人少雖新語總而言之羅什譯故以
所翻經也。例如大般涅槃經四十卷十三
品曇無讖三藏親譯北地行故亦
北經
後預州沙門
惠嚴等依六卷舊泥洹經三十六卷二十
五品南土行故亦
南經
開元録第十一貞元録第
二十一内典録第六等見
尋云。玄奘感得經者梵本而非漢本。般若心
經顯幽記科門智曇撥云。昔奘三藏將遊天竺
尋佛法祷觀音。冥助果化一老人
梵本大般若心。故往來誦持凡遇嶮難
難。是經之力也。既東歸躬譯之。文雖
十四行而曲盡六百卷之心髓也若爾者
何云授與漢本是一次當時流布經者玄
奘所譯也。文鑒注經序擧玄奘譯云。今所行
者是也云云又眞興略釋云。今所釋者世所
流布玄奘之譯也云云爾者何云羅什譯
是二如何 答。先玄奘感得經定可漢本。其
故者貞録云。後得梵本譯出無異。是與
得漢本異故云爾也。誰捨録文末師
乎。又慈恩傳第一云。初法師在蜀見
病人。身瘡臭穢衣服破汚。慜將向寺施與衣
服飮食之直。病者慚愧乃授法師此經。因常
誦習。至沙河間逢諸惡鬼奇状異類遶
前後。雖觀音能全去。及此經
聲皆散。在危獲濟實所蜀已非印度
所得經豈梵本乎。智曇科門新渡書末師釋也。
頗不依用。次眞興釋者。譯出無異故以
羅什譯玄奘譯此釋歟。文鑒釋者。開
寶寺別用玄奘譯故云今所行者歟。爾者
相違者也 已上一義頼瑜法印料簡也
私案初義宜歟。神人加新語與玄奘事
分明判釋者。貞觀往事末學爭可
乎。猶可明師決
  異譯心經勘事
問。當經異譯本有幾種別乎 答。和漢諸師
所甄録互以有存略。開元録出三本。貞元録
七本。文鑒注經出六本。祕鍵出五本。總
録出六本。智光疏出三本。眞興疏出七本
都盧勘合有十家異譯。此中六本現行流布。
四本未其本。具録如左矣
羅什譯一卷一紙
  此有兩本。一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呪經
開元録・貞元録・安然・
智光・眞興等出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心經祕鍵・文鑒
玄奘譯一卷一紙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開元・貞元・祕鍵・文鑒・安
然・眞興・智光・加摩訶字
義淨譯一卷一紙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祕鍵・眞興・但祕鍵
意存佛説二字
法月譯一卷二紙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貞元・安然・祕
鍵・眞興・文鑒
新譯般若波
羅蜜多心經
般若譯一卷二紙仁請來
  新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貞元・祕鍵・安然・眞
興・文鑒名普遍智
藏般若波羅
蜜多心經
智惠輪譯一卷二紙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安然
眞興
  已上六本並現行于世。初三本唯有
。後三本三分具存
呉優婆塞支謙譯一卷
  摩訶般若波羅蜜呪經或無摩訶
。貞元
唐菩提流志譯一卷
  般若波羅蜜多那經開元・貞元・眞興・智光
摩訶字那字
  右一經與大明呪經等同本也。貞元録
第二十四載
唐實叉難陀譯一卷二紙
  摩訶般若隨心經貞元・文鑒名普遍智藏般若波
羅蜜多心經。與般若譯同本
云云
不空譯一卷一紙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安然・文鑒與
弉譯同云云
  已上四本。内初三本貞元録第二十四
有譯無本録中列之。後一本彼録不

八家總録云。私云。六本如箴誨更有不空
智惠輪二本云云羅什玄奘法月般若四本
外加不空智惠輪二本六本也。箴誨者
道詮箴誨迷方記歟。此説猶有疑。不空
三藏三朝所翻經軌貞元録表制集等載
中不心經。又三藏所譯録外經軌高祖大
師請來録載之。此等録中無心經。不空若
此經者。大師豈無請來乎。文鑒注序恐
濫大興善寺三藏智惠輪所譯誤擧
空譯歟。彼序不空所譯之外不智惠輪所
。推可之。道詮亦雖不空本
文鑒注此本。恐致展轉誤歟。又智惠輪
三藏本祕鍵不之。是大師御歸朝以後所
譯歟。智證大師入唐之時面受智惠輪云云
此心經彼請來歟。又大師請來録所載般若
輪三藏同人歟毘沙門儀
軌譯者也
  當經略出大般若心要歟事
問。今此經者略出大般若經心要歟如何 
答。依他師意者。略出大般若心要。依大師
者不然。今略勘自他宗解釋以示其義
勢異
注心經提婆云。撰録大般若之要言用顯
祕之義故號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此文可校本□□也。聊有
心經疏香象云。第四釋題名者○般若等是所
顯之法。心之一字是所引之喩。即大般若内
統要裏妙之義。況人之心藏爲主爲要統極
之本
幽賛上云。般若波羅蜜多者大經之通名。
心經者此經之別稱。般若之心經也。三磨娑
釋依士爲名。蘇漫多聲屬主爲目。雖此心
經亦名般若彼總此別故但名
又云。心者堅實妙最之稱。大經隨機義文倶
廣。受持傳習或生怯退。傳法聖者録其堅實
妙最之旨別出此經。三分二序故皆遺闕。
綜精微提綱&T049417;。事雖萬像即色而
爲空道。縱千門貫無智而兼得。探廣文之
祕旨貞心以爲
大般若傳上智照云。西國相傳。般若心經非
別時説。阿難取大都肝心別結爲一經
注心經文鑒云。梵云質多此翻云心。心者
縁慮也。即通八識皆能縁故。有爲法中心
最要故。況一紙經文於大般若三分之中心
又注心經無待云。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者大般
若經中略出也。文少義深。詞簡理博。網羅一
切種智括十二部經
大般若開題或人云。大師御作云云 但實範覺鑁兩
師大師御作目録不之。或人云。傳教

云云
云。於般若多本。則實相觀照文字大
品光讃天王問等般若也。又有廣本在於
龍宮即説千億那由多之偈也。今此六百卷
者其中略也。爰隨機縁之則彌宇宙。細
之則攝於毫釐。近則般若心經一卷十七行
半二百餘字也。此大般若經六百卷之義理
略説之此十七行半之經耳
心經釋智證云。摩訶般若波羅蜜大經通名心
經者此別號
心經疏智光云。所言心者中實爲義。亦是堅
實最要之稱。諸部般若文義倶廣。奉持傳習
或生怯退。然即欲群生易修習故集
人於佛所説般若教中最要旨別爲
此經行於世
  已上諸師解釋任管見載之。略出大
般若心要之旨一同所釋成也。意趣浮文
見。不私注釋
祕鍵云。大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者。即是大般
若菩薩大心眞言三摩地法門
又云。般若心者。此菩薩有身心等陀羅尼
是經眞言即大心呪。依此眞言般若心
。或云略出大般若經心要。故名心。不
別會説云云所謂如龍之蛇鱗
  已上高祖解釋取要引證如斯。或云者上
所引慈恩香象等解釋也。是則不生不滅
等文言相似大般若故釋略出彼心要。龍
蛇之鱗。龍名不蛇。法准思
尋云。略出大般若心要者。三國諸師一同所
判也。然大師獨作異釋。他宗豈可共許哉。
之如何 答。大師在唐之日受青龍和尚
之口説大心眞言之解釋。以何知者。祕
藏記中擧此經眞言注釋。彼記者被
和尚口説故也。可知此義祖祖相承口決也。
何況高祖昔爲靈山聽衆親作此祕釋。爭
比餘師判釋疑殆乎。大師自記云。昔
予陪鷲峯説法之筵親聞是深文。豈不
其儀而已云云貴不仰。今就
大師解釋其潤飾略有十證據
一異譯經具明三分故。謂法月般若智惠輪
所譯經具説序正流通三段。彼慈恩香象等
師以序正流通略出心要之所以。幽
賛上云。三分二序故皆爲香象疏云。此
既心經。是以無序分流通即此意也。此
等師未三分具足心經故馳胸臆
釋。然法月般若等三藏持來具足梵本翻譯
流布之時。慈恩解釋參差忽以令露顯也。然
者如彼師云今又可具有三段。故知別
會經也。祕鍵云。又法月及般若兩三藏翻並
序分流通云云反對可辨解釋正訛也」
二羅什所譯名大明呪經故。謂案貞元録
明呪經與般若心經同本異譯也。已不
心云呪。明知非心要義。是説般若菩薩大
心呪故或名心經或名呪經。加之實叉難
陀譯名隨心經。是又非心要義。菩提流支譯
心字。豈以般若波羅蜜此經別稱

三異譯經自立般若心名故。謂法月三藏譯
經云。觀世音菩薩摩訶薩蒙佛聽許佛神
於惠光三昧深般若波羅蜜多
見五蘊自性皆空。彼了知五蘊自性皆空三
。定起告舍利子言。善男子。菩薩有般若
波羅蜜多心名曰普遍智藏慈恩香象等
意於根本佛説者不心名。傳法聖者約
出心要始立心經稱。而此經意佛自立
般若心名。豈非大相違乎
四以六度經依憑故。謂彼經第二陀羅尼
護國品
云。爾時六波羅蜜多菩薩具尼威儀而於
各各自説陀羅尼祕密文句○第六智惠
波羅蜜多菩薩説眞言曰。南謨薄伽伐諦曳
合一掲諦掲諦波羅掲諦波羅僧掲諦
冒地莎訶當經已以此眞言宗體
豈非般若菩薩三摩地法門
五依陀羅尼集經意故。謂彼經第三卷云。摩
訶般若波羅蜜多大心經一卷○般若大心陀
羅尼第十六呪曰歸
命同前
跢侄他掲帝掲帝
二合
下同
掲帝波羅僧掲帝菩提莎訶
祕鍵云。又陀羅尼集經第三卷説此眞言
。經題與羅什同言般若心者。此菩薩
身心等陀羅尼。是經眞言即大心呪。依
心眞言般若心名意可
六大般若中無觀音對告文故。謂當經觀自
在菩薩慈恩香象等意以觀達自在義
。非觀音一人。其故者彼大般若中別不
觀音。故幽賛上云。非住西方來遊此者。
彼大經中不別顯即此意也。而智惠輪
譯云。是時衆中有一菩薩摩訶薩觀世音
自在云云法月譯云。爾時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彼衆中即從座起云云般若譯云。爾時衆
中有菩薩摩訶薩觀自在云云此等經意
觀音一菩薩。而大般若中觀音對告文無
之。略出心要釋豈非謬説乎。又羅什所譯
大明呪經云。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
縱於觀自在者雖觀達自在一釋
觀世音稱云何可通之
七大經中無掲諦等眞言故。謂於散文
傳法聖者雖最要眞言是如來祕密語也。
輒難加取捨。縱雖取捨。何無相似眞言
乎。已大經中無之。略出義又難成矣
八兩經宗旨各別故。謂大般若以無所得般
宗。此經以眞言持明宗。初説
已總歸持明。故知般若波羅蜜是大神呪
等經文顯此意。是祕密甚深建立也。爭可
常途説相
九二經説處一多不同故。謂大般若四處十
六會説也。四處者良賁仁王經疏上云。大般
若經總依四處十六會説。言四處者。一王
舍城鷲峯山。二室羅筏給孤獨園。三他化天
宮摩尼寶藏殿。四王舍城竹林圓池白鷺側
今經鷲峯山一處説也。般若智惠輪及法月
三譯經説住處成就耆闍崛山。説處已
一多異。何可同經乎。祕鍵云。此三摩
地門佛在鷲峯山鷲子等即示
此意者歟
十心即般若體性故。謂大日經疏第六云。彼
如是境界一切如來定者。如大般涅槃經明
一切有心者悉有佛性。此佛性即名首楞嚴
亦名金剛三昧亦名般若波羅蜜。佛佛
道同更無異路是則以衆生心處心
亦名般若。般若菩薩三摩地即顯衆生本
性妙智。名之爲毘盧遮那。施護三藏所譯佛
母般若波羅蜜多觀想成就儀軌所列眷屬
胎藏曼荼羅四行菩薩同也。此經所説分
別諸乘分中建絶相二一法門。是此尊眷屬
般若也。六波羅蜜經説般若波羅蜜相。一切
衆生本智如云云眞言問答引此文
日尊。可知般若菩薩者衆生本性大日本智
也。故立般若心稱也。gate等眞言攝七宗
行果云云
疑云。見貞元録等。羅什玄奘菩提流志三譯
同本異譯。又法月般若兩三藏譯爲同本
異譯。可知玄奘經與般若譯別經別本也。
爾者般若法月譯經雖別時別會説。至羅什
玄奘所譯者略出大經心要歟。今引別經
潤色他師釋。似謂。如何 答。羅什
玄奘所譯與法月般若譯經是同經之別本
也。以三分具闕異。然則可別本
別經。依之貞元録第十七釋羅什玄
奘譯經已云。次於開元末年法月三藏復
此經。二文竝有。今遇般若三藏梵夾具
有。此則與法月經同本異譯也復譯此經
言與玄奘等所譯同經之義無疑。依
文鑒注經并眞興略釋八家總録等出心經
異本玄奘法月等所譯列擧之。何可
乎。依之眞興略釋非智光釋云。津州智
光師云。基測等師以觀自在與菩薩合爲
人名者甚不可也者。此師意云。以
自在對揚之大士トシ菩薩能修行之人
分爲兩句。能契經旨。今謂。此説反表自愚
法月三藏譯云。於是觀自在菩薩○般若三
藏譯云。爾時衆中有菩薩摩訶薩觀自
○智慧輪譯同之。明知觀自在菩薩者即
是一句。何誇井蛙之見輒謀海鼈之智。自
餘謬言不言也已異譯經爲證破智光
。是則玄奘法月等譯爲同經故也。大師御
意又以鷲峯山此經説處。專依法月等
。是故今引異譯經潤色。尤有其謂

尋云。玄奘法月譯爲同經異本之旨誠以可
然。但三段具闕眞興略釋有一箇問答。彼釋
云。問。若言其大經中要出此經三分
二序故皆闕者。何故法月及智惠輪般若三
藏所翻之本皆有三分及二序耶 答。略有
二釋。一云。傳法聖者略出此經。隨所聞
更有兩般若。隨其所出梵本不同。二類三
藏各得隨一故譯不同。二云。親見梵本
序與通。法月等三藏推大經意梵本之外潤
飾添之本外加譯。其例非一。玄奘等三藏全
梵本故不同也此中設二釋。一傳法聖
者所出梵經兩本不同也。其中釋二文
云。略出心要故強不遮出三分二序肝
。二梵本無序與通。法月等推大經意
之。若爾者以三分何必可別會證乎
 答。此兩釋共無其謂。先破初釋者。基師
等釋以三分略出之故。若有三分二
者。定是別時別會説也。爾者於法月般若
等譯經者。不出大經要歟。縱雖別本
以同經也。法月等譯若非略出者。玄奘等經
又可略出之義道理極成者歟。次破
者。親見梵本序與通云云眞興所覽梵
本誰請來乎。對譯心經傳教慈覺將來之。彼
經中具有三分二序。又不漢注之梵本
流行。是又有三分。加之般若三藏梵夾惠運
將來正有三段。爾者何云梵本無序通乎。
小嶋先徳雖高祖門流猶賞基師解釋
頻設胸臆會通。恐是舊痾未除謂歟
  三國釋家事
問。當經釋家有幾許乎 答。眞興略釋云。
此經疏十人各撰。提婆法師中天
竺國
基測邁
啓法藏智關等師及與武敏並唐空海智光日本
或有疏鈔作者名。今依基疏
般若心經義一卷智關撰
同經要決義一卷
同經注二卷一卷淨
覺師撰
同經疏一卷献誠法
師撰
  已上四部靈巖圓行録載
同經幽賛二卷基撰
同經略賛一卷同上
同經疏一卷圓測撰
同經疏一卷孤山智
圓撰
同經疏一卷靖邁撰
同經疏一卷唐藏撰
智證請來
同疏連珠記玉峯沙門
師會述
同經顯幽記二卷智曇|
同科文一卷同上
同經註一卷中天竺
提婆
同經註一卷文鑒|
同經註一卷忠國師|
同經註一卷武敏|
同經註一卷無待|
同經註一卷法雲|
同經十六會一卷
同經序注經一卷
同經頌一卷已上三部
記者
同經疏詒謀抄釋智
圓疏
同經疏一卷或述義日
本智光
同經疏集一卷叡山
圓仁
同經料簡一卷同上依
法藏疏
同經開題智證
同經幽賛記二卷善珠
或六卷
幽賛解節記六卷山田寺
護命撰
同經疏集鈔一卷沙門
嘉遁集
同經略釋一卷眞興撰

  見此寶册而視賢寶師之祕鍵聞書。從來
疑惑粲然。加繕修之後世
延享四丁卯歳夷則二十二日
眞言一宗勸學院僧 正賢賀降年
六十四

寶册鈔第七

菩提心論造者事
當論兩部通局事
三種菩提心本説事
同名異論事
  付
菩提心義造者事

寳册鈔第七

  菩提心論造者事
眞言疑目云。菩提心論云。大毘盧遮那經供
養次第法云。若無勢力廣増益住法。但觀
菩提心。今疑。論是龍猛所説也。次第法者無
畏所感也。而何昔論引後書文。或宗人曰。此
論可僞。所以者何。經疏即重書也。天竺論何
云云又論首云大阿闍梨。是爲誰。或
大日。或云薩埵。此言不定。若指佛薩埵
以稱大阿闍梨者。龍樹佛後久時之人也。
何處受之
私云。今驚此疑當論造者。龍樹眞論雖
孤疑。聊擧古徳異説重所其眞

雜抄第七智證云。不空三藏菩提心論
義釋裏書云。興善三藏菩提心論
雜問雜記云。菩提心論。愚按。貞元拾遺緑
不空三藏集。此言甚好。大阿闍梨之言不
佛菩薩
些些疑問云。菩提心論或云龍樹造或云
興善故三藏集。此未決解。私謂。後義爲正。
此義如何
私云。依此等文。寺門所傳爲不空造
二教論上云。此論者龍樹大聖所造千部論
中密藏肝心論也
菩提心義第一安然云。問。古徳有云。有
云。菩提心論不空集也。故非龍樹説。此
言用否。答。論云龍猛菩薩造不空奉詔譯。而
不空集者無憑。叵
私云。依此等文。東寺山門相傳定龍樹造
問。智證大師以貞元拾遺録證據。彼録
不空三藏集故也。又阿闍梨言不
菩薩。若龍猛造者。或大日或金薩指之可
阿闍梨。已不佛菩薩。豈安此言乎。
爾者如何 答。大師親受青龍口訣以定
樹所造。智證縱雖法全口授。比高祖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