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遮那業安立章 (No. 2416_ 仁空撰 ) in Vol. 77

[First] [Prev]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遮那業案立永和元年八月

  義釋第一始自復次執金剛承佛神力爲欲發起
大悲胎藏祕密方便。終至雖遇際會
  不能發起
深益也
問。大日經住心品中擧虚空地水火風五種
喩見。爾者世人所見虚空等唯爲限能喩法
將如何答。經文幽玄旨趣雖難測。且任
眞言教大旨。可通能喩所喩歟可答申
兩方。若通所顯法體云者。披今解釋。或云
今如來一切智身離一切過萬徳成就。云何
得相喩耶。但取其少分相似以況大空耳。
或以世間易解空顯難解空也トモ判。如此等
解釋者。只是況喩法非所譬一切智智體被
得 若依之爾云者。眞言教意事理一體性
相常住也。世間虚空外別可求大空體耶。
是以解釋中直約諸法令識其心判者耶」
答。自元所答申今此五種喩所表幽玄誠雖
難定。且任祕教大旨可通能喩所喩
歟云事。所任一邊難勢旨。凡擧喩比法以
事況理事顯略常談也。事理倶密祕要豈可
同常教所説耶。但至一邊所令出難解
釋。且分別法譬之時如此釋計也。實一切
智門五義即世間虚空等外別非云有之歟。
若爾者有何失可答申
難云。尚以不明。夫本初極理雖超百非立
言説詮之。遮那大智雖絶四句假形相況
之。此爲眞言門大旨。此爲祕密藏綱要也。
所以金剛手見奮迅示現加持相爲發起大
會生解機。擧虚空地水火風五種譬況喩如
來一切智智見。只是課凡夫妄情所見示
言語究竟極理擧世間易解事法喩心行空
寂佛智計也。是以披解釋具文明タルニ今五
種譬喩相。如一邊出難云&MT06279;虚空喩。今如來
一切智身離一切過萬徳成就。云何得相喩
耶。但取其少分相似以況大空耳。大地
喩釋&MT06279;。一切智地亦復如是。大悲曼荼羅一
切種子之所出生乃至以如是等少分相似
故以爲喩也判。其餘水火風等喩皆此意也
見。既嫌云何得相喩耶許但取其少分相
似。於喩中尚不得全喩。纔一分相似比況&MT01319;
釋者耶。加之釋經次下虚空相是菩提等文。
譬如虚空遍一切處畢竟淨故離一切相
無動無分別不可變易不可破壞。以如
是等少分相似故以喩無相菩提心。然是中
復有無量無邊祕密甚深之事。實非世間虚
空所能遍喩。冀諸學者得意忘筌耳既爲
無相菩提魚兎設少分相似筌第見。世間虚
空遍喩事尚難。豈還可一切智智法體耶。但
至眞言祕密宗旨不可同常談云者。凡一
切諸法不出眞如一理。森羅萬像本來毘盧
體性云邊虚空大地即如來内證法體云
事。強非所遮。今所論者一切法中別擧虚
空等五種譬喩一切智智功徳法門見故。世
間虚空地水等只能喩能顯法全指ストハ所喩所
顯法體不見疑也。若爾者於教理淺深者
大小權實縱雖有差異。於法譬相貎者不
可存混亂義。何寄事於祕密深旨可亡能
譬所譬階級耶。例如云彼法花假世間花
草蓮花譬難解難入妙法。然則擧扇喩月。
扇即非朗月。動樹教風。樹全非清風者耶。
何以一分相似世間所見虚空等即可同出
過心地如來自證境界耶。何況具見解釋前
後。付今此五種喩文一一委釋其相了。復
次金剛手説此五喩即是發起下文五字義
也等。總結釋スル五喩相。又如世間種子
地水火風爲縁虚空不礙然後得生隨闕一
縁終不増長。一切智性如來種子亦復如是。
即用一切智門五義自爲衆縁能至菩提
常住妙果等故下文五字門意。又世間地
水火風空一切智種子五字義&MT06279;至菩提常
住妙果譬&MT01319;見。若爾者下諸品所明五大五
輪等事皆是喩&MT06279;&MT01319;見者耶。抑下文説五字
五大相事諸品所説不一准歟。今所出五
喩發起何品何説可云耶。又説五大次第
事常列地水火風空也。而今經文列空地火
風水。解釋又所謂虚空地水火風也違經
文次第又異常途所列。如何可意得耶。又
五大院失徳付住心品經文分別シ玉フ喩虚空
法虚空事有之歟。如何釋耶。餘地水火風等
可有當體譬喩二義歟如何。又當體虚空者
於所顯法體有虚空等名云歟。其相如何
可意得耶。付此等文理此度委可被成義

答。自元所答申今此五種譬喩金剛手菩
薩爲發起大悲胎藏祕密方便所説也見。
故發起元意難明問難旨趣雖難辨。且任
祕教不共所談存即事而眞大旨計也。凡
眞言門意於平等心地畫作無盡莊嚴曼荼
羅於法界體性建立迷悟染淨法體也。故
一切名言皆是如來密號。一切形相悉又内
證幖幟也。此爲眞如言説宗旨。此名事理倶
密祕要也。而今此五種譬者。以世間虚空
等雖云比況如來一切智智。不可同諸教
能譬所譬各別擧此況彼也。是以如難
勢中來金剛手説&T069222;此五喩。即是發起下文
五字義也。阿字門爲地。縛字門爲水。羅
字門爲火。訶字門爲風。佉字門爲空若爾
者今此五喩即彼五字門發起ナラハ。下諸品中
祕密甚深行法一一無非五字五輪觀行。豈
此譬中所擧虚空等法只限少分況喩相非
示如來之法體耶。但至無名相中假名相
説之可爲祕教綱要云者。所難之趣三乘
顯教施設性相各別之義門也。是以大師解
釋中。如來内證但是寂靜無言等者即顯教
之所説也。彼教未知如來内證甚深義故等
云。寂故法界倶寂。照故法界同散。散不妨
寂。寂不妨散。如來内證其義如是判玉ヘリ。但
於此宗又有淺略深祕二教。於深祕中尚
有重重分別見。仍令出難但取其少分等
釋悉附傍常途意一往述況喩相計也。
擧此五大譬本意直示法體意一向
之云ニハ非也。所以世間虚空等誠擧凡夫
妄情所見雖似喩一切智智心性。如實了
知前畢竟淨無邊際無分別佛智顯世間虚
空還成佛智開發縁可知也乃至大地爲一
切依止。火種燒一切薪。風界除一切塵垢。
水界衆生依之歡樂。一一從法界體性流出
即又成内證祕密幖幟也是以義釋序因寄
有爲廣示無相一一推覈以盡法界之縁
起耳。當知無量事迹所有文言結會指歸無
非祕密之藏者也云云一往寄有爲事相雖
示無相極理。委明況喩本意盡法界縁起
無非内證祕藏釋也。温右再治此文叙其
本末。既受業無畏。測知所述之趣。即是三藏
所傳也云事。若爾者今五大譬意又法性法
界縁起如來内證境界事有何疑耶。次至法
花以易解之蓮花顯難解妙法云者。誠法
花大日聊雖有唯理祕密事理倶密不同。倶
是一大圓教也。今五種喩不可異彼蓮花之
喩意也。雖然彼理密非事密故。猶可存與
奪意歟。次至擧扇動樹是喩非法云者。
以世情分別之日誠雖似難思。以法門
意得時法譬不相融。能所永各別ナラハ。依扇識
月依樹知風之理不可有之。次至下文五
大輪等事又可況喩相云者。此文強非所
遮也。此只直擧法體還示法體可稱況
喩。能譬所譬各別擧此況彼云ニハ非也。次至
下文五字義云者指何説哉云者。必非指
一處文歟。凡諸品中所明大悲祕密行法併
無非五輪成身相故。總今譬成彼等發起
釋歟。此等皆是祕密行相故。論場宣説有憚
者也。次至五大次第者。隨義門列之故諸
説不一准歟。或空爲始。或空爲終也。又東
西南北地水火風スル異説有之歟。仍經
文以一意虚風地火風水列也。解釋又准
經虚空雖爲始。准常途次第地水火風トハ
也。次第帖釋時任經説文。初句空乃至第五
句水等一一釋其義也。次法譬虚空事
先徳分別給旨有之。住心品虚空相是菩提
云。諸法無相謂虚空理云。虚空相心離諸分
別無分別等云皆譬也。次性同虚空即同於
心。性同於心即同菩提。心虚空界菩提
種無二等ヘルハ法也玉ヘリ。於虚空既有法譬
二義。以之准知。餘地水火風テモ可有此四
大也。此法虚空等者世間虚空。地水等即法
體也云意顯也。譬外別非立法虚空等歟。
若如此辨申。有何失可答申
尚難云。所答之趣法喩混合能所雜亂。凡設
譬喩事依法體之難解。論事相由天理之
難辨也。是以如來爲説&MT01319;。遍一切乘自心成佛
之教先奮迅示現無盡莊嚴藏。金剛手依之
欲請問三句大乘。先擧五種喩顯佛智之不
思議也。解釋釋彼奮迅示現相。如來自證
之智設以神力加持亦不可示人。前云奮
迅示現無盡莊嚴藏者皆外用之迹耳。智者
見其條末則喩其宗本縱帝網無礙不思
議莊嚴ナレ&MT01302;。事法悉云外迹名條末。自證法體
以加持方便尚不可示人釋也。若爾者此
經瑞相ナル無盡莊嚴加持境界尚條末非
本定。何況肉眼所對虚空業力所感地水等
即是法界體性如來内證境界耶。仍如前出
難三種譬喩一一譬非法見。於一段前後
云經文云釋義。一處所不見也。世間虚空
地水等即一切智智法體也云事。總而一切
諸法毘盧體性佛果境界ナラン事自元所不遮
也。今別擧虚空地水火風五種法取一分
相似邊況喩佛智難思欲成學者生解縁
タルヲ。其世間所見虚空等コソ即如來内證功徳
レタルナレト云樣被成處。幾度所難思也。其云
何得相喩耶。但取其少分相似云ヘルハ
傍常途一往釋也云事不可然。釋義始終悉
此趣也。再往實義何處述之乎。既云少分相
似非所遍喩釋。於譬中猶分喩非全喩
見耶 次至下文發起云故法喩不可別云
者。下諸品所明五大輪等觀行事法尚況
見也。彼發起五種譬彌示サハ法體難云
者歟。義釋第五卷釋具縁品爲度彼等故隨
順方便説文。復次阿闍梨於此中廣説法花
經三車譬喩○今此曼陀羅法門亦復如是。
如來以世間因縁事相擬宜況喩不思議法
界以俯逮群機若爾者五大六大等顯色
形色等以世間事相況喩不思議法界姿&MT01319;
見也。其レハ所答共許&MT06279;顯教權門等法譬各
ナルニ同被成歟。誠於此祕密中建立法
譬事遍可ニハ同顯教淺略談。爲&MT06279;難者非可
申歟。法門淺深疎密顯密權實階級雖有差
降。以譬欲顯法趣直談法體姿不可有
混亂事ナレハ。今五喩譬歟法歟尋也。其譬乍被
云又所譬法體ニテルソトハ何可意得耶。義釋序
以盡法界縁起耳。大師今依法性法界縁
玉フモ。縁起事方尚是況喩意可同歟次
至寂故法界倶寂等釋者。彼於内證境界
對法門眷屬有説法義事釋時。總述宗大
旨也。今所論者爲譬喩所擧凡夫所見虚
空等即内證法體ナリト云事疑也。其趣聊可異
歟 次虚空地火風水等次第尚難思。經釋
參差等今度尚委可被分別。又總成下諸品
所明五輪發起云事尚不明。於祕密旨趣
者誠雖不可顯露。於文義大意者有何憚
耶 次譬喩虚空即法體名法虚空云事全
不順先徳釋意。此虚空者於菩提心體性
本來立虚空名云事也。如云彼定是法蓮
實非花草也 於自性清淨法體本來有蓮
花名也假世間花草非爲譬釋也。今所云
法虚空亦爾。於無相菩提有虚空名。非指
世間虚空釋スルニ非耶。此事大師解釋中又釋
旨有之。其趣如何見耶。出可被成義也。所
詮今虚空等直擧ルニモ法體有ナラハ。此取成
ルルハ用何事哉。此總一切事法云歟。事
諸法中別喩有之歟。如何。又喩有分
喩全喩見。何物分喩被云何全喩可有耶。
又一切諸法皆内證法體ルナラハ。何只擧此五
大譬耶。一切法内證功徳法門被云。況喩
不成法體可有之歟。如何
答。眞言教意。青青翠竹都是眞如。欝欝黄花
無非般若。故水聲風音悉示法身説法之化
儀。山河大地併顯内證毘盧之相海。若爾者
妄情分別念念憶想不出自心實相。肉眼所
對一一事法豈隔内證境界耶。仍金剛手菩
薩爲顯發大悲胎藏祕密甚深事所設五種
譬喩豈只滯一分相似之況喩不表究竟眞
實之法體耶。是以今所擧虚空地水火風五
大譬。即下文阿縛羅訶佉五字門發起&MT01319;見。縱
序分發起文面雖似能譬所譬各別。廣演分
別正説世間地水虚空等豈五智輪法體
可簡耶。然則我覺本不生出過語言道諸過
得解脱遠離於因縁知空等虚空五句説彼
阿縛羅訶佉五字義也。此即大日如來菩提
實義&MT01319;見。覺了之名佛地。不知解之號迷
人。此義顯文字名阿縛羅等五字。此理顯
事相稱地水火風等五大也。此五大色
黄赤白黒五色トモ畫作。此五大形方圓三角半
月團圓形刻顯也。然胎藏四重海會金剛五
智圓明無離五大形。法&MT06279;無非五大色物。
五字即五大音ナレハ。離此五字聲音聲不可
有之。凡行者一身即是五大所成也。點
五大所成一身常是毘盧遮那平等智身
スルヲ即身成佛三摩地トモ名也。如來内證法體
眼前境界外更於何處可求之耶。但今金
剛手發問詞并下諸品所明五輪三密事悉
當體即法&T069222;トハ不云。況喩トノミタル此總相
一宗大事也。不可限今五種譬喩也。就中
義釋第三卷擬宜況喩不思議法界釋。誠引
法花經譬喩品説。三密事相如來自證法
況喩&MT06279;備行者進修要見。此金剛手佛法
諸相法住於法位。乃至而説此有相。不&MT06279;
順法然道問如來重重玉ヘリ。此事義釋
又一一巨細釋義アリ。其中此事業等法體況喩
也見タルハ一釋趣也。其樣釋時。擬宜況喩不思
議法界以俯逮群機云。若可承攬。便能普
門信解勇進修行及蒙三密加持自見心明
道時。乃知種種名言皆是如來密號。亦非
常情之所圖也有爲事相況喩&MT06279;勇進修
スト心明道リヌレハ種種名相悉内證
功徳法門ナレスト常情圖度云。五輪三密
事相一一如來自證法門ナレ非因位境界
況以凡情非可分別之釋也。非常情ヘハトテ
世人所見虚空等外非云有難思法體。
凡夫見聞覺知スル境界即如來内證法體&MT06279;
常情法&MT01319;スルニテ有也況又見ルニ義釋前後。約
施權顯實述種種義門。偏以眞言事屬&MT01302;
喩一邊不見也。又法性法界縁起縁起
事方ヲハ尚不同況喩意云難勢專所答
也。以隨縁眞如縁起事況喩スト不反眞如凝
然理云全不可遮之也。次五大次第事。虚
空輪置初事入祕密品有此意。仍義釋虚空
地水火風タルハ依彼品意歟次經地火風
タルハ此東南北西次第スル具縁品又有此
意。東方寶幢南方花開敷北方不動佛西方
無量次第スル見。義釋如次菩提心大悲萬
行大涅槃大方便&MT01319;釋也。今譬所列又此意歟
  次下文發起云事尚非可指一品一處説
也。五大院諸品所明五輪和合五輪五
處五輪一體五輪等三種分別給。總發起此
等五輪可意得也。彼一一觀行相テハ
可顯露事共也 次法虚空事不可過前
重。法花經當體蓮花ヲモ蓮花外別有トハ
體不可意得也。事理倶密眞言教意彌法
譬二虚空各別物也トハ不可申也 次至大
師解釋者。付金剛頂名分別法譬金剛。引
法花經是法住法位文釋成玉ヘルアリ。以之專所
欲備所答潤色也 次世間虚空等即法
ナラハヲカ名喩耶云事。如來内證境界非因位
所知法ニテルヲ初心凡夫約事開示スルヲ名喩
也。直約諸法令識其心云此意也。又事
分別スル事悉爲可成也。既以五
大爲ルハ。一切諸法不離五大故一切法
皆成譬有也。此五大種種法ヲハ&T069222;
所造法又五三股等形出來&MT06279;&MT06279;表内證
功徳法門也 次分喩全喩事。喩云物皆分
喩非全喩被云也。如云以事喩法皆是分
喩。喩外無法被云時全喩&MT06279;可成也。故今釋
五大被云方一分相似法釋也。此眼前
虚空地水等即内證法體即全喩ニテ
有也。條條所難之趣如此辨申者有何失」
尋云。今所擧地水等假實四大中何耶。又虚
空者三無爲中虚空無爲歟。將又空界色歟。
又阿字門爲地乃至佉字門爲空等スルハ。五
字即五大釋歟。而阿等五字四種曼荼羅中
法曼荼羅也。而五大能造四曼所造歟。若爾
者能造所造各別也。阿五字即五大釋了。若
阿等五字又能造被云意有之耶。高野大師
五大六大種子四曼外擧之見事有之。如
何。又今何不出識大譬耶
答。今虚空等譬假實分別誠雖難明可通
假實歟。解釋即二意見。初帖釋經文一一
地水等相スルハ多約假四大歟見。終如世
間種子地水火風爲縁虚空不礙然後得生
スレハ通實四大歟覺也次虚空譬初釋
約空界色歟。後釋虚空不礙ヘルハ。虚空但以
無礙爲性性相所判同仍約虚空無爲見
也 次五字五大同異并能造所造等事。義
門無盡雖難執一邊。且以大途分別之
者。五大能造四曼所造也。文字語言四曼中
法曼荼羅。今阿縛羅等五字又四曼所攝ナラハ
可所造法歟。今釋五字即五大ハトテ。五字
又能造マテノトハ不覺也。此五字者五大聲
レタル姿ナレハ五大。地音阿乃至空聲
佉。此文字セハ則五字形顯故。五字即五
釋計リカ歟。但至高野大師解釋者。誠處處
五大種子四曼外被擧之。十住心論四曼外
擧六大種子。祕藏寶鑰四曼外被出五大種
子也。大日經開題又六字能造體ナリ&MT01302;玉ヘリ。如
此事隨義門不可一准也阿縛等五字
字言説被云方法曼荼羅ニテ五大所造之法トモ
可被云。又此阿字等即五大形音ニテ。即五大
全體被云方此五字即四曼總體能造
之法可被取成歟。大方即身成佛義唐阿
闍梨云。六大無礙常瑜伽體大四種曼陀各不
相大三密加持速疾顯用大重重帝網名即身
無礙云云若爾者五大四曼體也。四曼五大相
也。體相無礙&MT06279;能造所造不可相離。故重重
帝網名即身トハ結成也。五字即五大也釋事何
必可致苦勞耶。又此教眞如言説爲宗故。
阿字諸法本源沙汰時。五字一切法能生
被云意專可有之也 次不出識大譬事。
大悲胎藏大旨在五輪觀故且擧五大譬也
  釋云。復次執金剛承佛神力爲欲發起大
悲胎藏祕密方便故復説五種譬喩。所謂虚
空地水火風也。初句云。譬如虚空界離一切
分別無分別無無分別。如是一切智智離
一切分別無分別無無分別者。如毘婆娑
義。虚空無過無徳。今如來一切智身離一
切過萬徳成就。云何得喩耶。但取其少分相
似以況大空耳。此中相況有三義。一者虚
空畢竟淨故。二者無邊際故。三者無分別故。
一切智心性亦如是。故以世間易解空譬
難解空也。又如虚空離種種顯形色相無
所造作而能含容萬像一切草木因之生
長有情事業依之得成。佛智虚空亦復如
是。雖離一切相常無起作而無量度門種
種妙業皆得成辨故以爲喩也。第二句云。
譬如大地一切衆生依如是一切智智天人
阿修羅依者。如世間百穀衆藥草木叢林隨
其性分無量差別皆從大地而生根芽乃至
葉花菓次第成就爲一切衆生作依止處
養育之亦不亦作是念我今荷負一切世
間不念恩徳無有勞倦増之不憘滅之
不憂深廣難測不可傾動。一切智地亦復
如是。大悲曼荼羅一切種子之所出生。即此
諸乘無量事業所依止處。於生死涅槃其
心平等。世間八風不能動搖。以如是等少
分相似故爲喩也。第三句云。譬如火界燒
一切薪無有厭足。如是一切智智燒一切
無智薪無有厭足。第四句云。譬如風界除
一切塵。一切智智除去一切諸煩惱塵者。第
五句云。譬如水界一切衆生依之歡樂。如
是一切智智爲諸天世人利樂者○
  私云。第三句以後少分相似言キハ
令准知空地
又云。復次金剛手説此五喩即是發起下文
五字義也。阿字門爲地縛字門爲水羅字門
爲火訶字門爲風佉字門爲空。又如世間種
子地水火風爲縁虚空不礙然後得生隨闕
一縁終不増長。一切智性如來種子亦復如
是。即用一切智門五義自爲衆縁能至菩
提常住妙果。所謂不可思議不生不滅之因
縁也。金剛手觀如來獨一法界之加持之相
心所惟忖必知將説如是法門。故先喩其
功徳發起大會生解之機。然後問佛。如是
智慧以何爲因云何爲根云何爲究竟耶
從此以後如來智印ヲ以定其心廣分別説玉フ
又云。經中次説因縁云何以故虚空相是
菩提無智解者亦無開曉何以故菩提無相
故者。譬如虚空遍一切處畢竟淨故離一
切相無動無分別不可變易不可破壞。
以如是等少分相似故以喩無相菩提心。
然是中復有無量無邊祕密甚深之事。實非
世間虚空所能遍喩。冀諸學者得意忘筌
耳。又如虚空遠離戲論分別故無智解相
無開曉相。諸佛自證三菩提當知亦爾。唯是
心自證心心自覺心。是中無知解法無知
解者。非始開曉亦無開曉之者又云。
經云。所以者何性同虚空即同於心性同
於心即同菩提祕密主心虚空界菩提三種
無二此等大非爲根本方便波羅密滿足者。
如上種種入清淨門皆爲發明自心求菩
提義。今復結言虚空無垢即是心&MT01319;菩提
ヨリ同一相而有三名耳。即此一法界心雖
因縁畢竟不生。而不壞因縁實相。以不生
故即無能所之異。以不壞故亦得大悲爲
根本方便波羅密滿足。即是究竟不思議中
道義也 釋上文云。如來自證之智設以神
力加持亦不可示人。前云奮迅示現無盡
莊嚴藏者皆外用之迹耳。智者見其條末則
喩其宗本。如觀象迹超絶衆群其所蹂踐
倍復深廣雖不覩其形當知此象身力必
大。又如迅雷澍雨能令鳥獸震死百川奔
湧壞山襄陵雖不測其本當知此龍威
勢必大釋三云。佛意言。我以甚深法相
不可直宣説故。以方便力寄此曼荼羅具
縁支分令初業者措クニ心有地所作不空。
即以此蒙佛加持兼得觀察十縁生句故。
能不動實相遊戲神通普觀一切善知識
莊嚴一切諸佛土。不欲令諸行人放捨諸
行住於無相。又不令執著諸行住於有
相。故云雖説時方所作業而實無時方無
作無造者彼一切諸法唯住於實相也。若
一切有爲之法皆悉住於實相。豈得如彼癡
人或欲逃避彼虚空或欲貪著虚空耶。復
次阿闍梨於此中廣説法花經三車譬喩。
如彼長者諸子幼小無知雖種種善言勸誡
欲令出於火難終不能得時長者觀彼深
心所著唯在嬉戲即以方便而告之言今
此門外別有三種妙車汝等當往取之可自
娯樂時彼諸子以聞遊戲之名適其願故
情皆勇鋭奔競而出及其等獲寶乘莊嚴第
一乃非彼等宿心所圖。今此曼荼羅法門
亦復如是。如來以世間因縁事相擬儀況
喩不思議法界以俯逮群機。若可承攬便
能普門ヨリ信解勇進修行及蒙三密加持自
見心明道時乃知種種名言皆是如來密號
亦非常情之所圖也 如言三月持誦乃是
性淨圓明中三轉方便。豈可但作九旬解
耶。又如東方寶幢佛乃是初發淨菩提心義。
豈得但作四方解耶。以此例之。則諸餘法
門皆可意ヲ以領。故云而實無時方乃至唯住
於實相也 菩提心義一云。問。經中多擧虚
空。皆是喩歟。答。依義釋初云虚空相是菩
提者是喩也。次云菩提無相故諸法無相謂
虚空相者亦喩也。次云虚空相心離諸分
別者亦喩也。次云性同虚空即同於心。性
同於心即同菩提。心虚空界菩提三種無
二者。虚空無垢即心。心菩提本同一相而有
三名耳。文者是法也。問。如婆娑義虚空無
過無徳。今佛智力離過徳成。何得相喩。答。
但以少分況大空耳。況有三義。一虚空畢
竟淨故。二無邊際故。三無分別故。一切智心
性亦如是又云。問。先以五字持身者。
其相云何。答。是祕法故不能委説。今擧大
略。覽者恕之。准入祕密曼荼羅法品。以字
燒字壽命灰燼。因字更生壽生無垢五輪
具足。令菩提心成就堅固。更以十二支句
加持自身三分。如是三昧耶一切不違逆。
入一切法教。諸壇得自在。我身等同彼。眞
言者亦然。以不相異故説名三昧耶云云
此是入祕密曼荼羅之行法也。義釋云。上大
悲胎藏壇中。不用此法終無成理云云
祕密曼荼羅法品。以眞言者身分五處觀爲
五輪。各安種子供養法中用此品意云云
亦住祕密曼荼羅初心行法也。義准上大悲
壇亦可用之云云若入祕密曼荼羅位品。眞
言者以擧身通爲五輪亦安種子云云此亦
證祕密曼荼羅後心行法也。入祕密法和合
五輪是初入者行法。祕密法品五處五輪是
中心行法。悉地成就品悉地出現品息障品
等持禁戒品等修行法中皆用此五處五輪
故。入祕密位品一體五輪是證入者行法
又云。問。抑言即身成佛者。爲即於一生
成佛爲凡夫即身成佛。答。兩義供得即於
一生成佛如前。又凡夫即身成佛者。如即
身成佛義云。唐阿闍梨。六大無礙常瑜伽
四種曼荼各不離三密加持速疾現重重
帝網名即身無礙問。頌意云何。答。若覺凡夫
身中六大地水火
風空識
即是法界體性。即以凡夫六
大直成諸佛六大。故名即身成佛。彼義釋
云。初六大者。大日經云。我覺唵字義
即識大
本不生
阿字義
即地大
出過語言道縛字義
即水大
諸過得解脱羅字義
即火大
離於因果吽字義
即風大
知空等虚空欠字義
即空大
如是六大
無礙相入常住不變故云無礙常瑜伽。瑜伽
此云相應。相應者渉入義也。是擧法體。次
四種曼荼各不離者。大三法羯四曼荼羅不
離一體。是擧法相。次三密加持速疾現者。
修三密行加持速現大日。是擧法用。次重重
帝網名即身者諸尊三密與我三密圓融無
礙猶如帝網名即身也。是擧無礙○ 同
二云。何名大三法羯四種曼荼羅耶。答。此
有二文。若理趣釋約初心行者圖像法云。
以五大意畫諸尊形。是大曼荼羅畫諸尊
所持幖幟。是三昧耶曼荼羅畫諸尊種子。是
法曼荼羅若鑄若造諸尊形像是羯磨曼荼
羅。若即身成佛義約佛内證及行者行法云。
大日經説一切如來有三種祕密身。謂字印
形像。字者法曼荼羅。印謂種種幖幟。即三昧
耶曼荼羅。形者是羯磨曼荼羅。是名四種曼
荼羅。若依金剛頂説四種曼荼羅者。一大
曼荼羅。謂一一佛菩薩相好身。又綵畫其形
像。又以五相成本尊。又名大智印。二三昧
耶曼荼羅。即所持幖幟刀劍輪寶金剛蓮等
類是也。若畫其像又以二手和合金剛縛
發生成印。是名三昧耶智印。三法曼荼羅。
即本尊種子眞言。若處種子各畫本位。又
法身三摩地及一切契經文義等皆是。亦名
法智印。四羯磨曼荼羅。即諸佛菩薩等種種
威儀事業等。若相等亦是。亦名羯磨智印
問。以三種世間攝此四曼。云何。答。彼義云。
世間出世間内外教法攝法曼荼羅。世間出
世間一切人攝大曼荼羅。世間出世間所依
器界攝三昧耶曼荼羅。世間出世間一切事
業攝羯磨曼荼羅今謂。此義未融。故而
三種世間所有六大五大五色等是大曼也。
三種世間顯色形色是三昧耶曼也。三種世
間文字言音是法曼也。三種世間事業威儀
是羯磨曼也。一切凡夫三種世間四曼荼羅
是性得也。一切聖人三種世間四曼荼羅是修
徳也問。凡夫六大是業報所感。穢土顯形
是惡業所作。五天文字是世間筆迹。九界三
業是迷地威儀。而何今言皆從大日如來
出生。答。大日如來常是法界體性故。法界中
迷悟諸法大日爲體。故大圓覺經云。普賢。汝
當知。一切諸衆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建立。又云。此圓覺性能同流轉。譬
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猶迴轉火雲
駃月運舟行岸移 又云。金剛頂經疏云。言
金剛者。是堅固利用二義。即喩名也。堅固以
譬實相不思議祕密之理常存不壞也。利用
以喩如來智用摧破惑障顯證極理。又極
理從本具摧破用。故云利用義智用自體
無有滅壞。故爲堅固義。又世間金剛有三
種義。一不可壞。二寶中之寶。三戰具中勝。即
顯極理具三種義也。不可壞者是實相中
道。過一切語言心行離諸過患不可變易。
故雲阿闍梨示云。金剛者堅固義。以表一切
如來法身堅固。不壞無生無滅無始無終堅
固常存不壞也。寶中之寶者是顯實相中道
具恒沙萬徳也。戰具中勝者即表第一義空
一切煩惱無敵對者。此三即是阿字三義。此
等三法非佛所作。及以非天人所作
  文安二年正月十六日申剋。於備州長船
信光寺客殿書寫畢。留贈後見共期佛
  惠
  金剛佛子惠篤
  天明三癸卯正月二十四日。以嵯峨二尊
院藏本寫

遮那業案立草

  永和二丙辰年一百代後圓
融院年號
  義釋第一始自毘盧遮那佛告持金剛祕密至言
善哉善哉執金剛善哉金剛手。終至
  故經復云祕密至諸法
無相謂虚空相也
問。眞言行者菩提心有退失義可云乎
答。此事雖難測。任解釋大旨者。不可有
退失歟可答申兩方。若如所答者。發心
通凡聖信解亙淺深。縱雖眞言教意。凡位
具縛發心何無退失義耶。例如云彼圓頓
行者觀解雖功深名字觀行位尚有退若
依之爾者。披解釋。云&MT06279;菩提心爲因句
婆若心堅固不動離業受生成眞性生萬
行功徳從此増長スト。如此所判者不可有
退轉被得。爾者兩方有疑
答。自元所答申所任釋義大旨也。夫菩提
心者識知自心實相安住如來内證也。縱
雖遇違順境界全不可論退墮義。是以或
云於内證所行得深信力薩婆若心堅固不
動或述初發時得入阿字門即從如來金剛
性生第當知此身一生運運増進更無退義。
但至凡位發心可有退轉云者。雖凡位
識内證境界。雖初心開極果智見。准常教
意不可令難之。次至圓頓行者例難者。
唯理祕密事理倶密可有與奪意故。菩提心
退不退義一向不可例同歟可答申
難云。於聖位初地淨菩提心者。縱雖存不
動不退義。至凡夫具縛白淨信心者豈無
歴縁對境妨耶。凡眞言教意雖削地位漸
階。鎭辨凡位聖位差異。雖示頓悟内證無
忘地前地上階級。若爾者雖發心功深尚
是初心信解也。妄心内催惡縁外來豈無退
三密觀解義耶。何況眞言止觀義理冥符法
花祕密無異。而圓頓行者從初雖修三諦
一心之妙觀成皆是佛法解了於名字觀行
位者尚有退失定也。眞言行者菩提心退
不退全不可異之。是以五大院先徳處處
約天台六即判眞言階位。所以一處釋中
釋。始自流轉凡夫終至佛果四身一一位
中具三十七尊。是故衆生一一所具三十七
尊亦常一體。是流轉凡夫三十七尊互相渉入
名爲理渉。理渉已同事渉亦同。若聞心中三
十七尊互渉入。是名字渉入也若信此理一
念觀行自他互具以去。是觀行渉入也。若發
似位三業清淨法界海會三十七尊皆現身
中。是相似渉入也等云云若眞言行者自初
心至後心終無退轉義者。只以眞言初心
可同彼相似分眞位。全不可論名字觀行
渉入也。但至雖凡位開發佛智故不可
有退失云者。彼宗又明佛果知見談性海
果分。雖然於底下凡夫薄地初心者。信解
微弱故退縁易起。觀行未成故道業易破。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