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胎藏界大法對受記 (No. 2390_ 安然記 ) in Vol. 75

[First] [Prev]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蘇掲覩善逝路迦尾儞世間解阿耨多羅&MT01312;
散駄藐薩羅底無上士調
御丈夫
捨薩多提婆南左
摩奴沙也南左天人師沒圖婆誐嚩世尊
私云。攝大儀軌四處輪終十號具足伽陀曰。
  薩嚩偘他誐妬囉賀帝三藐三母駄
尾儞也二合惹囉拏半曩誐妬路
迦尾五引娜弩但囉二合補嚕沙娜弭
娑囉體他以反舍塞跢泥嚩難惹
弩史夜南母駄婆誐&MT01393;
然大日經諸儀軌本無此十號滿足伽陀。唯
攝大儀軌文中。亦不印。對受無印。因
權僧正大和上。答云。可五股印等云云
又權僧正大和上説。忠大徳説。次金剛字句
眞言先以五字常布身而觀。降伏四魔
脱六趣滿足一切智智。金剛字句眞言曰
娜莫三滿多沒駄南avirah@u@mkha@m
欠。次a@mva@mra@mha@mkha@m
私云。慧和上次第不此法。珍和上次
此法。海大徳意大徳不此法。大日經
中成就悉地品先説阿等四字三月修法。次
阿等五字六月修法。其中説此降伏四魔
解脱六趣滿足一切智智金剛字句眞言。諸
儀軌中亦無此法。唯爛脱本大眞言王之後
此眞言曰。曩莫三滿多沒駄喃阿尾囉
吽欠。用印阿闍梨口決也。又青龍寺三卷本
八印之後無所不至印前有滿足一切智智
五字眞言曰。嚢莫三滿多沒駄南阿尾囉
吽欠。攝大儀軌十號具足伽他之次説
眞言遍印曩莫三滿多沒駄南阿尾囉吽
欠。又比叡山根本大師入唐之日。順曉阿闍
梨授三種悉地法。印信載顯戒論縁起中
云。暗鑁&MT01679;唅欠上品
悉地
阿尾羅吽欠中品
悉地
阿囉波
娑那下品
悉地
而無入修印等云云
珍和上説。大師傳廣智廣智傳徳圓。徳圓
圓珍。圓珍傳權僧正大和上。大和上常疑
此法有無。安然近得尊勝破地獄法中有
等三種悉地眞言稍同順*曉阿闍梨
又云。阿囉波遮那
悉地
阿微羅吽佉
悉地
鑁嚂吽欠祕密悉地。亦名成
就悉地。亦名蘇悉地
此阿鑁㘕吽欠
亦爲五部五佛五輪亦爲地蓮日月空觀
亦名法身眞
私云。准攝大儀軌文。阿闍梨行八字一切
布字。是阿闍梨位。行十號具足句是四處輪
法之結句也。金剛字句是阿闍梨自身圓壇
之加持也。故慧和上不次第。貞觀十九年
三月二十三日。就入唐事讃岐守。守云。
滿足句印二地合針。二水内鉤。二火如寶。二
風屈捻二空之上。眞言曰。阿尾羅吽欠。同月
十九日。彼守説云。文殊眞言曰。阿尾&MT01679;
欠。非是文殊眞言也。昔根本大師隨
阿闍梨粗受祕教。其中傳云。阿尾*&MT01679;吽欠
是法身
眞言
阿尾&MT01679;含欠是報身
眞言
阿囉嚩
是應身
眞言
今見珍和上與書中有此三眞言印
也。彼中初眞言印是文殊眞言印也。昔與
慧承雲大徳之。而大師臨終云。付安慧
禪師。安慧禪師答云。不知也。大師亦云。付
大進大夫也。公輔登山之日。南忠大徳學之。
今欲汝此印。文殊根本印。虚心合掌。二火
覆捻二水。而頭相柱屈二風。横捻二空上
又説。内縛二地合竪屈二風。横捻二空
私云。今准此説。此中金剛字句眞言可
三身眞言及印。今文殊印初五字明即是法
身印眞言也。又上成身五字滿足句中。諸師
皆用普通掌。此守亦云。用五古印云云
喩祇經大悲胎藏八字眞言。此五字終加
部種子。其印眞言如上已引云云

胎藏大法對受記第六

  安然記
  第二百四十二八祕密印
  第一大威徳生印
海大徳説。文云寶幢日暉色三角而具光蓮
合散地風者。虚心合掌。二地二風各開立
之。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
同珍和上説好。別記云。虚心合掌。散開地
。正僧正説同海説但云
華合掌
東寺有
此印同海説但云。以印安於頂後
處加持。靈巖印相亦同。當
於頂後
  第二金剛不壞印
海大徳説。文云開敷淨金色嚩字金剛光風
輪屈在空者。虚心合掌。二風屈而端相柱。





横平之。捻二空端。意大徳説同。權僧正
大和上説。慧和上説。不前印二風
二空上。若如海説則濫無所不至私云。
攝大儀
軌云。金剛不壞印准前威徳印。屈風加空上。印如
字形云云若横二風嚩字形。然檢此大儀軌
無所不至印
文自無濫矣
珍和上説。慧和上説好。別記云。
前印二風空頭。正僧正説。同慧和
上説。東寺山記亦同慧和上説但云。二風
刀。以
印安於頂左。四處加持。靈
巖印相亦同。安於頂左
  第三蓮華藏印
海大徳説。文云彌陀眞金色月輪波頭繞開
敷如蓮華者。二地二空端各柱。餘六輪開
立。如開敷蓮華。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和
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珍和上説好。別
記云。八葉蓮華印。正僧正説。同海説也。又
云。如海説印但地風空合是蓮華藏印。東
寺山説亦同海説但云。以印安額四處加持。靈
巖作三補吒。水火開張。其風
地先開張。是初
割華。安
  第四萬徳莊嚴印
海大徳説。文云鼓音曼荼羅半月空點圍雙
地入滿月者。以前印只屈二地上節相背
之。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
上説。同海説也。珍和上説好。別記云。不
前蓮華印二地而上節背相著。正僧正
説。如前華印地入掌。東寺山記。如
蓮印。屈地中節掌。安於頂右。四處加持
靈巖如第三印。二地雙入掌。口決
云。二空開著二風側於頂右
  第五一切支分生印
海大徳説。文云普賢曼荼羅滿月金剛繞
二空。者。虚心合掌。二火少開。五分許。
二空少屈。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
和上説。同海説但云。二空
直立少屈
珍和上説。慧和
上説好。別記云。虚心合掌。二火頭少開。二空
頭少屈。正僧正説。火方普賢支分蓮華合掌。
雙立二空少屈。東寺山記。如芙蓉蓮華
靈巖作三補吒稍開。曲
掌。如水像
  第六世尊陀羅尼印
海大徳説。文云觀音頗梨色彩紅金剛幡准
前屈火輪
相背
者。十輪端相合聚。如無堪
忍印。唯以少屈別。意大徳説同。權僧正
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十輪密聚少屈。不
無堪忍印。開立二水。珍和上説。慧和上説
好。別記云。由前印火頭少屈相柱。正僧正
説。伊舍那方觀音以前印火。東寺山*記。
如前少屈火。入掌安此記文殊印爲第六
。世尊陀羅尼爲
。故指文殊前印也。靈巖第七世尊陀羅
三補吒。地空各捻。在掌開火。其水風頭合也
  第七文殊師利印
海大徳説。文云文殊欝金色虚空雜色圍青
蓮開火輪者。此有四印。一二地二空相柱。
餘六皆開稍屈。如青蓮華。二前印唯直
立二火二風。三梵篋印。左仰右伏。二手相
合。令其中空而安臍上。四虚心合掌。二火
開立一寸許私云。玄法寺三卷本及青龍寺三卷本文
殊眞言注云。祕印。先八師子座華印稍相
近。坐上青蓮散火風。上
梵筮印。印上合蓮華
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
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四印。但云。第一印
是八師子座印。第四印是青蓮華印。珍和上
説。慧和上説好。別記云。文殊師利法住印。虚
心合掌。二火頭少開立是青蓮
華印
正僧正説。涅
里底方妙吉祥。蓮合舒火。或云。以八師子
座印文殊印。印相稍屈鉤。蓮華印是也。
東寺山記。第六文殊青蓮華印。以前印
屈安此記文殊印爲第六印。故
普賢前印
  第八迅疾彌勒印
海大徳説。文云慈氏黄金色虚空用青點
剛旋轉掌心
相著
者。金剛合掌。先當左耳上
振。次當右耳上三振。意大徳説同。權僧正
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但大和上釋。所
言振者前後振
之。隨
手便
又云。大師記云。金剛合掌。先擧
三迴轉之。次擧右耳三迴轉之。又樣。
同印先擧左耳三遍前後動之。次擧
三遍前後動之。正僧正説。縛庾方阿逸
多左覆轉辟除。右覆轉結護。東寺山記。賢實
合掌。左肩三轉。左下右上。右肩三轉。右下
右上。安頂散靈巖。合掌。掌心相到。先左
轉時右覆左仰相合如舊。次右
轉時*右覆右仰相合不散。又佛法僧寺證如大徳云。
南忠大徳説。此第八印靈巖傳云。先合掌。次左轉時乍
合掌横旋合。以右指末右腕頸上。次右轉時
亦乍合掌横旋合之。以左指末左腕上。
是名
  第二百四十三無所不至印
海大徳説。此印是大日印。傳法大阿闍梨獨
此印新學者輒見聞之。安然縁入唐
即日受之。虚心合掌。屈二風而著二空
。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
海説也。是法全阿闍梨説。又樣加前印
但二風相著之。而與空面一麥許不相著
是義眞阿闍梨説。珍和上説。慧和上兩説中。
前説是好。別記云。密授。又大和上説。師説
云。九印次第。普賢文殊觀音彌勒
華開彌陀天鼓大日軌中名
之。大和上釋。是從外入内次第也。
讃岐守説。昔與珍和上。於慈覺大師邊
隨行儀軌之時。所習無所不至印。貞觀十九
年三月二十二日。授安然云。虚心合掌。横
二風而當二空上。四指此二不相著
也。與珍座主共學之。後珍和上入唐迴日
曰。彼無所不至印如昔所學。但以二空
二風各相著爲正。又常住寺眞延大徳
云。珍和上説。無所不至印。地水風背相著。以
空著火根。以風覆著空也云云私疑。昔珍
和上於大師邊隨行法。非大法也。縱雖
大法肯授此印。而珍和上云。何得之。
又珍和上但受法全阿闍梨。不義眞阿闍
。而爲讃岐守權僧正大和上判之
印。法全四指相著爲好。又延大徳所説恐
印母虚心合掌。正僧正説。似義眞阿闍梨
説。但出攝大軌文。而實是受法全阿闍梨
傳法灌頂前。授五股印以爲根本印
也。東寺山記。不此印。高野和上説。虚心
合掌。二空近著火根。二風横柱。不空面
二風兩頭合少成峯。靈巖和上説。無所不至
印可金剛合掌。又云。定慧歸命合以
竝竪。亦屈二風指二空之上。頭各不
相到。謂二風指頭相去一麥許。二風與二空
相去亦同上。安祥寺和上説。同高野説。私
云。攝大儀軌云
    正覺甚深密 出過言語道
    爲大窣堵波 四處流出
    止觀蓮未敷 阿尾囉峯合
    雙住依羅本 二訶横其端
    遍身布四明 自處華胎上
爛脱本云。無所不至眞言曰
剛合掌
青龍寺
三卷本云。無所不至眞根本印師口授諸師
用自可決知
然傳法阿闍梨位印諸師不同。高野和上用
所不至印。安祥寺和上亦此印。慈覺大
師入唐廻日。池邊三君問云。灌頂有幾。意
云。受大灌頂時。已得無所不至印阿闍
。此外若更有耶。大師答云。凡眞言道不
三昧耶輒説。三君即諾。欲
之。故良房大閣下相共欲之。而縁
高野同門不許。三君乃退發人唐願。然實
大師亦用無所不至印也。後珍和上入唐
迴來加用釋迦三身印上文
已説
安然元慶六年六月二十二日。與由性大徳
倶於權僧正大和上邊重受胎藏大法。最後
得念珠三説已訖時。大和上命云。函中祕
藏已盡授畢云云其夜夢。見慈覺大師
山講堂西第一座中間。安然在第三座南頭
一僧倶受大法訖。大師最後教云。先仰
左拳捧之。拳首向外。次以右拳風端仰安
左掌根。風首向外。次以右風風首
左風空間而安心前。次舒左右風地
右手。横安左手上。次以此印三度右轉。次
倶時二印。以左印印首内。仰安左腰上
右印印首内。覆安右肩上。次以左印
印面先伏。次仰抛轉二度。次以右印印面
伏向外。次乃向内抛轉一度。如是左二
右一。數迴乍此印。大師起向北戸而去。
口誦讃音。曲調美妙。不聽憶
同年八月十七日。爲安然傳授胎藏大法
眞言。於中院圓堂佛前密授釋迦傳法印
大略暗合夢。印二手各以空押水端。覆
左印上。眞言bha字。加歸命。唯舒
。與夢爲
同年九月二日。於報恩寺枝君
胎藏儀軌。最初正等覺等偈是含兩種曼荼
畢。其夜夢見慈覺大師昔唐院。安然
怱卒參到。大師問云。何故怱來。安然答云。
五台山圖。大師云。我先不置一
耶。安然答云。寫置。大師云。欲之。安然
彼圖二本之。大師云。太好。安然見
是肉色曼荼羅二本也。安然問云。前所
是何用印。大師答云。是沐水時印。安然作
之。其中心所迴轉斜引右印
右肩。如前作法。問云。此事是歟。大師答云。
爾。大師即時大廣引之。即以右印臂。
面前之。至右肩上乃云。見圓珍禪師
沐水之時。甚狹引之。甚醜矣。安然問云。彼
如何引。大師即作二拳。左拳安心向右。右
拳合左拳。引之一寸許。如是數回乃云。如
是狹引甚醜。安然以前後夢大和上。大
和上云。已得夢授。自合現授。實知法納
心明矣。讃岐守説。昔正僧正入唐迴日語云。
別有傳法阿闍梨位之印四智讃之印。安
然後問門人。或云有也。或云無也
靈巖和上有胎藏根本極密契一卷也。先作
八葉五阿字五佛種子。 * va@mma@msa
a四菩薩種子。次文云。結作舒印
法界定。想額 * a字。喉 * @a字。心 * a@m字。臍 * a@h
字。成四重曼荼羅先布上四字
次用布字品
次乍定印
a阿字菩提心次自定起誦@a菩提
次虚心合掌誦a@m暗字成菩提次虚心合掌。
進力禪智相捻如刀。誦a@h惡字般涅槃即又
四字。次作入縛五股印a+uH大方
便也。
謂現一切衆生所喜見身隨
度脱。巳上寶幢開敷彌陀天鼓大日印
次百光遍照祕
密契明金剛合掌。舒臂頂上。時時搖動。
阿闍梨云。亦有祕契口決
次結
剛慧印外縛五股名
遍法界印
八字眞言謂。a+uH vI
rah@u@mkha@mh@u@mtra@hhr@i@h但 * tra@h悼路字依
師口
又云。a
virah@u@mkha@mh@u@mtr@a@h悼洛hr@i@h化里
a@h惡。以金剛慧印地。以蓮華印水。
虚心也刀印火。以旋轉風。以
空。次花臺印二空二地聚集掌中。餘六指
蓮華葉觀處不壞青蓮華
身自在度脱衆生。誓心堅固。
無盡無餘界衆生同令一蓮華臺
  tadyath@aghaghanasameapratisamesa
rvatath@agat@asamebhadr@ateghaghanasa
mevar@arak@sadesv@ah@a
次四魔降伏内縛五股印。是五佛三昧也。善無畏外
縛。金剛智及不空内縛。兩縛雖
觀降伏四魔。謂五陰
魔煩惱魔。天魔。死魔
  nama@hsamantabuddh@an@a@mav@irah@u@mkha@m
次轉法輪印止觀手相背。地水火風輪。左右互相持。
二空各旋轉合於慧掌中。是名法輪
  nama@hsamantabuddh@aasamaptadharmadh@a
tugati@mgat@an@a@msarvadhv@aa@mgra@ma@ma@h
sa@msa@hha@mha@hra@mra@hva@mva@hsv@ah@ah@u@mra@mra@h
hra@hha@h十一sv@ah@a十二ra@mra@hsv@ah@aslash
次布字品
   * ka迦字在咽下  * kha佉字在腭上
     * ga哦字以爲頸  * gha伽字在喉中
     * ca遮字爲舌根  * cha車字在舌中
     * ja若字爲舌端  * jha社字舌生處
     * @ta吒字以爲脛  * @tha咤字應&T038223;
     * @da拏字以爲腰  * @dha荼字以安
     * ta多字最後分  * tha他字應
     * da娜字爲二手  * dha馱字以爲
     * pa波字以爲背  * pha頗字應知
     * ba麽字爲二肘  * bha波字次臂下
     * ma莽字住於心  * ya野字陰藏相
     * ra囉字名爲眼  * la攞字爲廣額
     * i@i縊伊在二肶  * u@u塢烏爲二脣
     * eai翳藹爲二耳  * oau汚奧爲二頬
     * a@m暗字菩提句  * a@h噁字般涅槃
傳法藏契亦名曼荼羅主印。此是密中亦細密。
所不至。諦安五尊位契。
定慧
歸命。合以竝竪。亦屈二風指
空之上。頭各不相到。謂二風指頭相去一麥
許。二風與二空相去亦同上。眞言曰。a@a
aM aH a+uH
百光遍照極密契常印如儀軌
交。右押左如
定慧歸
命合。二火爲劍形。二風頭稍屈。當二火上
。二空交入掌。即想*劍形大日二風
地二水
眞言如經。私見記意。初四重曼
荼羅及布字品五佛印明百光遍照八字眞言
是自證印。次五輪華臺降伏四魔轉法輪契
及布字品無所不至百光遍照是傳法印。然
八字眞言出瑜祇經。經有其印而加tra@h
曰可云云
又持明者不大法。但受大日一尊隨行儀
之時授本尊印。諸説不同。海大徳説
無所不至印。意大徳説五股金剛印。權僧
正大和上説。用五股印。珍和上説。用金剛
界三昧耶會大日印*釼印正僧正説。用毫相
。亦用五股印。高野和上説。用定印。亦用
股印。靈巖和上説。用五股印。慈覺大師
昔授隨行儀軌彼珍和上。已習無所不至印
讃岐守主亦同得之。又慈覺大師慧和上珍
和上授金剛界三摩地儀軌中皆授大日如
來三昧耶會*劍印。高野靈巖等皆於此法
竝授*劍印及智拳印。又一字儀軌用
拳印。諸觀音儀軌用無所不至印劍印
也。今此儀軌如來念處印金剛不壞印亦是
無所不至印也。傳法阿闍梨等爲持明者
是大法傳法之印傳法灌頂
持明者印
  第二百四十四百光王布字法
海大徳説。文云百光王暗字在其頂
布十二伊等至鄔奧。第二迦等二十
五字
三輪迦引二十
第四輪劍等二十五右旋轉
布。相接三七遍加持者。以百光王字
也。百光王眞言者@a@m字是也
命句
先結
普印百光王遍照眞言三七遍而布
也。文有印相。注云。金剛掌舒臂頂
四處前後搖動也。次以@i等十二字
。右旋轉布於眉間也。次以第二ha等二
十五字前印。右旋轉布喉也。次以第三
h@a等二十五字前印。右旋轉布心也。次
第四ha@m等二十五字前印。右旋轉布
臍也。如是右旋轉三遍七遍加持。此布字
故欲百光王眞言念誦之時可
也。若作無所不至眞言念誦之時不
也。以其布字法各別故。若作無所不至眞
言念誦之時不必誦四種阿等字也。隨
初一阿字。何者初菩提心阿。是大日尊。菩
提心故。或欲皆誦四種阿字意誦之亦
私云。文云。金剛掌舒
頂上時時搖
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
和上説。慧和上説。欲百光王者先以a@m
壇中心。次以伊等十二右輪迴布以
第二重輪。次以短聲 * ka等二十五字
第二重輪。次以長聲 * k@a等二十五
第三重輪。次以平聲 * ka@m等二十五字
布爲第四重輪以成。是四重曼荼羅

大師云。或行者以布自身具如海説。珍和
上説。同海説也。別記云。次百光王法則同
前。又大和上別時説云。師説云。三補吒合
掌。屈二徴端二羽首以用百光。亦用
。又百光印金剛合掌。舒兩臂而擧印於
。三遍向前搖之。文云。欲百光王
其中者即暗字也。須此字先安於壇中
以伊等十二字旋布以成一重輪。次布
短聲迦等二十五字以爲第二重輪。次布
聲迦等二十五字以爲第三重輪。次布
等二十五字第四重輪。須右旋轉而成
圓輪。是四重曼荼羅也。又師説云。或行者先
暗字於頂十字處。觀安是曼荼羅
或説云。以阿字己體。頂十字處加空點
也。當己身暗字即以字輪。輪布身
以成四重曼荼羅也。又説云。暗字爲
台大日尊也。次布八法身種子字。次布
等十二字。次布迦等一重次布二重
*釼等三重次布屩等四重合百字光。次亦
壇如前次第大和上釋。亦布弟子之身
前次第
慈覺大師將來百光王曼荼羅圖中方曼荼羅
中有六輪。中央八葉白蓮華臺有a
阿字首葉ra@m即以ra@mva@msa@m
ha@m四佛種子。如四方。亦以a@m
yavaa四菩薩次在四角葉東南
葉葉間有三股之首。次第二輪更有
小輪旋布。當ra@ma葉間三股之首小
輪中有i。從此右旋十二小輪有伊等
十二字。小輪邊題黄華次第三輪當
i字首ka。從此右旋有二十五字
次第四輪當迦字首ka次第五
輪當字首ka@m次第六輪當
字首ka@h此等輪中如前各有二十
五字也。次方壇中四方有蓮華門各有
。四角有外供養四菩薩也。中央阿字。若
東爲首。東北香。東南花。西南塗。西北燈
又義釋云。然此字輪最中置此眞言王sa@m。次
外一輪有十二字。謂從ia+u
十二三昧聲也。次外輪布於百字。先從ka
。迦等二十五。次 * k@a等二十五。次 * ka@m等二
五。次中@ga@ja@na拏 * nama
麽五字是大空之點。遍一切處故同布列也
又別時釋云。此二十五字在別。
外十二字同圓布之。更問
若作五重布者。
此 * ka等二十五字爲第一輪k@a等爲第二
。 * ka@m等爲第三輪。 * ka@h等爲第四輪。亦同
更問。意
其布字次第逐日右轉也
又抄記五字。五佛。菩提心。菩提行。成菩
提。入涅槃大方便竟云。其百字輪所以從
外向於内亦是此義如中台者。一切本尊
亦如此説。如金剛手種子 * va字。蓮華尊
sa字。文殊 * ma皆成五事皆亦如是廣
説。問。百字轉外kaka@h一一作kak@aka@m
ka@h。如是次第即是曼荼羅引入漸攝至於中
之義耶。答此謂於因果也。若行者初發
提心。次進行。次成正覺。次住涅槃。次起
方便即依是次第也。若自果地而説者
即以ka迦字最在内。次k@a行。次ka@m涅槃。次
ka@h方便最在外也。其sa@m字於a體即爲法體
之果。不菩提心因地之説也。從法身
應。次流向外以度衆生。猶如曼荼羅自
出至八部世天之位。又從外引入佛果
猶如曼荼羅乃至八心之初直至成菩提方
便等云云@ga仰 * @ja壞 * @na拏 * na那 * ma麽等
字亦隨出入義。或在百字内。或在百字外
更問
又具縁品授灌頂中義釋云。先用囉字
火。燒弟子身成灰。四瓶灌之。觀中嚩字
此出生五字。謂阿鑁&MT01679;𤙖欠。持其五輪
次説。暗字在其頂上轉成中台藏。又從
三重光焔。一重遍遶咽上。隨照及
之處諸尊隨現。即成第一院曼荼羅。次一重
光遍遶心上諸尊隨現。成第二重曼荼羅
次一重光遍遶臍上諸尊隨現。成第三重
曼荼羅。爾時弟子都成曼荼羅身。若更深釋
即是普門法界身云云
私云。此法印相有四不同。一者玄法寺
兩卷本。青龍寺三卷本攝大儀軌竝云。金剛
掌舒臂頂上時時搖動。爛脱本云。金剛合
掌。舒臂頂上。時時搖動。又云。亦阿闍梨云。
祕契口決者。海大徳説。文云。金剛合
掌。毎四處搖動。今准諸文毎四處搖動
者是師説。非本文也。然此布字諸文師但
四重布字。不身何處。今准
搖動之言前四處輪法以布額喉
心臍四處。二者惟謹本云。二羽金剛合。或
五智印即置於頂上。微加搖動之。若准
此文或用五股印也。三者權僧正大和上説
中云。忠大徳説。師説三補吒屈二徴端
二羽首用百光王。亦用大日。若准此説
用無所不至印。四者靈巖説中。百光遍照王
極密契云。定慧歸命。合二火*釼形大日
二風頭稍屈當二火上節圓光二空交入
右押
結跏
二地水如身光若准此説爛脱本
中所指祕契豈非此乎
又此布字有四不同。一者玄法寺兩卷三卷。
及爛脱本。青龍寺三卷本。并諸師説。所
四輪布法是義釋中第一説也。攝大儀軌云。
囉字置頂會百光明。又大和上説中
此頂上置囉字。須ra先淨
然後布字。二者義釋第二説中五重布法。
三者圖中六重布法。四者義釋第一院經。別
時釋云。此二十五在別。外十二字同圓布
更問即是以i伊等十二字輪輪外
同圓布之。猶如四處輪中輪輪布十二字
以爲光焔。如四重者。五六重亦然
成
六種。上來是布阿闍梨身。若布弟子具縁品
。弟子頂上暗字放三重光咽心臍。更加額自
四重。若布壇上圖意
二三六法竝具弟子及壇布法
今准抄記迦等
最在内。屩等最在外。是從内向外之次第
也。所謂從法身本應化用之觀法也
又有ka迦爲ka@h内是從向内之次
第也。所謂修因向果之觀行也。若作布字
前六種中一一可修因向果之布法也。尤
是初發行者之要用也 又准抄記。仰等五
字亦隨出入或在字外。是大空點遍
切處故與迦等同布列之百字内。若依
百字持誦品意迦等在前仰等在後。若作
布字正文 又此百光王法有持誦
。如彼品中。初説asava嚩三字。次
ka迦等四五二十字。次説ya野等八字。次
@ga仰等。阿嚩二字及迦以下竝説義字
義釋中説迦等二十字。野等八字。一一三昧
皆爲二十二相。迦等二十字。野等八字。
阿等四字爲三十二相。仰等以爲八十種好
私云所言百光字者。此品初説。asava
嚩字是三部。是三部字各具三十三字ka
迦等二十字。ya野等八字。@ga仰等五字。合三
十三字。三部都合九十字。加a阿字
成百字。但以sava嚩二字八字内。不
再數耳。持誦百字成百光王。故經中有
百字品。又此a@m暗字是佛部王。如轉字輪品
。唯約佛部a阿字安心。a@m暗字安頂。義
釋中説。如阿字者嚩等亦然。又一切字亦
然若字輪品具約三部四處字。今抄
記中如中台者。一切本尊亦成五事。即出
金剛手蓮華尊文殊等一一種子皆成五字
爾通三部。或別諸尊皆作百光王布字
。亦作百字持誦竝得云云
  第二百四十五數珠法
海大徳説。先取數珠三轉轉了盤珠左手
之二掌。二小珠緒從二手上之垂懸。
即以二空二風端相捻也。當心三誦數珠
加持眞言。誦了以珠暫安本處。次結定印
三摩地。如⻝頃而從定而出。次結根本
根本眞言七遍。即大日眞言也。亦大日
本印也。若作諸尊念誦各各眞言印等亦
根本印明。次以二水輪珠當額而念
觀之。次誦眞言一遍。隨轉一珠。以二水
輪取珠是佛部也。以二火輪取珠是蓮華
部。以二風輪珠是金剛部。但其遍數隨
意多少。念誦已畢。以珠盤手。如前入
頂念觀祈願即安本處。次入三摩地

⻝頃即出。又結根本印根本
眞言七遍。誦了頂散。先以念珠而三轉者
三轉法輪。即示勸證是也。示者示是苦
等。勸者勸是苦。可知等。證者證苦我已知
復更知。又云。示者示其相状。勸者勸
修。證者引也已證彼。初一轉表示。中
一轉表勸。後一轉表證。可細知之。意大徳
説同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先以右手
珠鬘左手中。以珠入合掌中。誦旋轉
眞言三遍。次三迴轉安合掌中。戴於頂
發願謂五大願。乍
戴發
次下胸前淨珠眞
持珠鬘。然後安珠本處。次誦蓮華
百字明。次結定印暫入三昧定而觀
法本不生理義。次出定執珠鬘合掌中
誦持珠眞言三遍。次念誦以右大指捻無
名指端也。地指開散微屈。以風指火輪
背上節。右手亦如是。以右手搯珠私云。次第
中此珠法
之前。先結根本印
。次結定印本尊
珍和上説。加持珠
鬘安於本處以前如慧和上説也。次結
本契持四處私云。次第云
蓮華百字明
次結定印
本不生理定時不目了。而乍目入
處也。無目入定之樣
次出定執珠熏鑪烟也。
若塗香亦得。
珠合掌
心三度。擧於頂上。乍頂上

大願
次左右手結半金剛印於目上半金
剛印
者空水於火相
捻。餘指散開
私云。次第云。持珠眞言。然後
心念誦。念誦分限了。如前三度擧於頂
。發願。然後安珠本處。次結根本印
持四處。次入定觀。自心本來不生。一切衆生
亦復如是。次結根本契持四處。次結
空眼印眞言而可祈願。其詞云。以此微
少善根向部母。大悲守護成菩提時。
還與於我。又云。欲數珠法前。先須長跪
合掌誦此偈
    世間衆生 無量諸苦 我當救度
    令惡趣 除諸煩惱 令解脱
    所有衆生 種種剪迫 令大悲
    發菩提心 爲苦衆生 而作歸依
此偈了。頂禮本尊。次以右手珠鬘
左手中。以下同前慧和上説
忠大徳説。凡欲正念誦。先結本尊根本印
暫時奉本尊。次結定印須臾攝心。入
尊觀。出定之後則執珠鬘。若佛部中以
之。若蓮華部以空火之。若金剛部
空風之。三度迴轉。纒左手頭指以下
四指而更脱取之壇燒香。次安左掌中
則安虚心合掌中。若佛部中微開火指。若
蓮華部開中間六指成蓮華形。若金剛部析
屈二風二空端。此三部執珠法。是義眞阿
闍梨説也。又説。佛部蓮華部法如前。次以
二空二風珠鬘
風指
此用金剛部。是
法全阿闍梨説也。次以本部淨珠明持數
了。更安本處。次結根本印根本眞言
七遍持四處。次結定印本尊觀。然後
念珠。依三部執數法以右手母珠之
次第一之珠。以左手第四珠。若佛部中
高捧頂上。若蓮華部中當額上。若金剛部
下當面上至心祈願。正念誦時。與訶移珠。
又執珠法隨三部尊。左手相捻如輪環形
五指之端。以
者聚五指之端
珠鬘環中而懸
著之。以右手移珠。隨珠自轉。又執
法。仰舒左手執念珠。以右手珠專
一縁。如是念誦忠大徳云。頻參大師問所
。即是慈覺大師密記抄耳
別記云。先以慧手珠鬘定手中。而合
掌誦旋轉明。三度迴轉而置珠鬘。於合掌
頂上發願。然後下胸前淨珠明
本處。次結金剛合掌蓮華百字明。次
定印暫入三昧定諸法本不生理。出
三昧珠明畢。即兩手各作金剛印。轉
珠而念誦分限了
慧和上次第云。次結根本印七遍
次結定印攝其心本尊觀。次出
以後便執數珠三度引轉。并安置二掌中
珠誓願。然後依法抱珠。攝心誦持。次持
念畢。依前法以珠置掌。發心誓願。安置本
。更結定印三摩地。⻝頃從定出。復結
根本印。眞言七遍
珍和上次第云。次誦偈云
    世間衆生 無量諸苦 我當救度
    令惡趣 除諸煩惱 令解脱
    所有衆苦 種種剪迫 令大*悲
    發菩提心 爲苦衆生 而作歸依
次誦旋轉眞言。次淨珠眞言。次蓮華百字明。
次入三昧定。次出定執珠。次持珠眞言。次
念誦。次分限畢。次安珠本處。次入本尊三
摩地。次出定結根本印。誦眞言七遍。私云。
此諸説中。旋轉眞言淨珠眞言蓮華百字出
金剛界千手儀軌等
慧和上説。持珠眞言三遍。珍和上説。次持珠
眞言。此是蘇悉地中三部執持數珠印也。然
彼法中無其眞言。此是將念誦之時執
持數珠印。故彼儀軌云。次説執持數珠
手印之相。以右手大指無名指頭。直舒
中指小指。微屈頭指中指上節側。是手
印通三部用。是佛部數珠印。次説蓮華部
數珠印相。以右手大指其中指頭。餘三
指直舒。左手亦然。次説金剛部執珠印。以
右手拳大指頭指頭。左手亦然
海大徳説。大師記云。三部執持數珠印相竝
文也。有云。印相如文。唯各隨三部。以
右手指持珠顆。以左手二指相捻。勿
珠顆。直以懸著數珠。隨眞言須久
是法全和上説也。義眞和上説云。三部數珠
文。唯作諸法事。若欲持數珠念誦
時。隨自本尊先結根本印暫念其尊。次結
定印*撿攝其心了則執持數珠。乃依三部
珠法也。其指相捻。右三度引轉之也。取
珠安二掌中也。若佛部中十指作虚心合
掌勢也。二中指稍開之。若蓮華部中中間六
指折開作蓮華勢。若金剛部作虚心合掌勢
也。屈二風二空端也。而各以數珠
其中也。然後若佛。部中擧頭上也。若蓮華
部與額上齊。若金剛部與面上齊而各誓
願。然後依前法持數珠。以右二指
母珠邊一今珠也。以左二指今珠
第四珠子也更依前三部法。更各擧三
處。隨事誓願。然後攝心誦持眞言。其念誦
了。更依前法珠安掌。發心誓願。安
也。從初至終勿聲。是爲善也。次
珠了。亦結根本印。是通一切持也。
是執數珠法則也。私云。慧和上説念誦時
印空水相捻。地開微屈。風押火背。是彼儀軌
三部執珠印即佛部印
珍和上説。左右半金剛印。空水相捻。當心念
印。是於前印中地風。忠大徳説出
定執珠三部三印。亦是彼儀軌中三部執
印。但於初印説。於第三印
。次三迴轉以下及三部印是彼義眞和上
説。只是前本儀軌三部執珠印中之又説也。
次又法全和上説中云。佛部蓮華部如前。義
眞和上説者。法全和上本用儀軌。故不
彼。次本部淨珠明者。彼蘇悉地儀軌亦有
部淨數珠眞言佛部淨數珠眞言曰
那謨囉但嚢怛囉夜也。唵閼挪薄帝。微惹曳
悉地悉馱㗚二合莎訶
蓮華部淨數珠眞言曰
那謨鉢特莽簸拏曳。唵閣沒哩耽。儼袂室
哩曳唎忙里莎訶
金剛部淨數珠眞言曰
那謨囉那但囉夜也。那莽室戰拏嚩日囉簸
儜曳摩訶藥乞沙細嚢鉢跢曳唵枳里枳哩
勞捺哩尼莎訶
海大徳説。文不印。大師記云。直以本部
眞言穿於珠孔。儀軌亦云。又更持誦百返。
而淨數珠後。以此眞言而作成就
初佛部成就數珠眞言曰
唵那謨婆伽縛底悉悌娑馱也娑馱也悉馱
也悉馱㗚替莎訶
蓮華部成就數珠眞言曰
唵蘇莽底室哩二合曳鉢持莽二合忙里儞莎

金剛部成就*數眞言曰
嚩日羅爾耽若曳莎訶
此成就數珠眞言本部眞言。於數珠
乃至供養持誦千遍以爲成就。次説執持
*數手印之相具如所引。私云。此中淨珠
成珠眞言是造珠法。今念誦中以爲淨持
珠眞言。安然問權僧正大和上云。此私記中
持珠眞言。時大和上出自私記以示
安然。見其文云。淨珠眞言
遏部羝弭惹曳悉睇悉馱頼悌
二合
旋轉眞言
唵嚩日羅二合獄呬野二合自攞
波三
持珠眞言
那謨皤伽嚩底悉睇睇馱野
悉馱剌梯嚩訶蘇悉地中三部各説三眞言
此中唯取佛部中
私云。今此眞言文字異儀軌文眞言是蘇
悉地經中眞言正文。彼經先説三部淨珠眞
。次云。復爲護淨増法驗故即説三部持
珠眞言。此即彼中佛部眞言。但彼經及儀軌
三部各説二眞言。而大和上記云。各説
眞言。又彼經云。持珠眞言是護持也。非
也。故與儀軌成就數珠意同。彼儀軌云
執持數珠是非護持。故和上説中持珠眞
言後。更用執持珠印而作念誦。珍和上説
中不持珠眞言直作執持珠印而作
。忠大徳説同珍和上。珍和上次第亦云。次
持珠眞言。次念誦也。又持珠眞言可成就
珠印。海大徳説。三部成就數珠印。文不
印。大師記云。直誦本部眞言持香華。供
養持誦千遍爲成就也。私云。此造珠事。此
中可慧和上。珠鬘安合掌中。忠大徳説。
右執母次第一之珠。左執第四珠。次當
誓願者是義眞和上説也又執珠如
輪環者是法全和上説也。次又執珠仰左承
珠者未説者。故知忠大徳云。頻參問聽。
大師密説抄者明矣。仲神大徳云。和上胎藏
中説。先取數珠香。隨旋轉眞言
珠鬘。次盤入掌誦加持珠眞言。次三頂
戴發五大願。乃安本處。次結入定印
尊觀入我我入等及本不生理等。次出
定取珠。二手引展。曾自見之。祈願念誦
云云金剛界中少別云云此中加持珠眞言

唵尾&T005579;左那摩黎莎婆二合
文云。持珠當心上。餘如蘇悉地。故用彼法
私檢玄法寺兩卷本爛脱本云頂戴
珠掌内進力屈上節二句文也。皆有
月修後持珠當心上以下之文。又玄法寺三
卷本攝大儀軌竝有六月修法。攝大儀軌亦
三月修法。青龍寺三卷本竝無六月三月
修法。安然對受次受六月修法。今依大和上
別記云。次六月禁戒文。是別修也。於
平生必用
故此
記中記之最後。若爲他人文次第之時
往而用
  第二百四十六虚空眼印
海大徳説。結前虚空眼印其眞言三*返。
此印眞言故。從初發心乃至成佛
一切功徳不沒失以下意大徳説。及權
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竝同。故不
一一之説
  第二百四十七五供養印
海大徳説。文云奉獻香華等悦意妙伽陀閼
伽及發願者。如文作之。慧和上次第云。次
前獻華香等。次普供養悦意妙伽陀閼伽
及發願。珍和上次第云。次奉五供。次悦意妙
伽陀。次閼伽。惟謹本云。復結供養。悦意
妙五讃獻閼伽香水當五大願私云。五大
願出尊勝
儀軌不空
  第二百四十八加持句眞言印
海大徳説。文云。説救世加持諸法眼
一切處久住金剛掌明遍
身者。金剛合掌當心。三誦加持五處。慧
和上次第云。次加持句眞言。加持句前用鈴。
珍和上次第云。次振鈴。次加持句
  第二百四十九八解大界印
海大徳説。文云難堪忍大護左旋解大界
者。結前難堪忍印明。左旋轉三度。解
界也。慧和上次第云。次解界及呈三昧耶。珍
和上次第云。次難堪忍大護印左轉
  第二百四十九示三昧耶印
海大徳説。文云還呈三昧耶頂上散開之
者。即時示三昧耶頂上開散。珍和上次第
云。次呈三昧耶
  第二百五十奉送印
海大徳説。文云
    心送於聖天 五輪投地禮
    當衆聖 現在諸如來
    救世諸菩薩 不大乘教
    到殊勝位者 唯願聖天衆
    決定證知我 各當所安
    後復垂哀赴
者。次欲聖衆五輪投五禮。次當
啓白此偈。次結三昧耶印花。以
壇中送聖衆。慧和上云。次五輪投
諸聖衆。并唱啓白之偈。次奉聖衆。珍
和上云。次禮佛偈。次奉送
  第二百五十三密護印
海大徳説。文云前三密護者。三密者。前
入佛三昧耶印眞言。法界生印眞言。轉法輪
印眞言是也。護者金剛甲胄印眞言是也。結
此四印四眞言。結護自身堅固也。慧
和上云。次三密護。又甲胄。亦重結三密。珍
和上云。次三部。次被甲私云。見大和上見行之
。此處只用三部及甲
故慧和上又甲胄亦
重結等之文恐剩
  第二百五十二九方便印
海大徳説。文云懺悔隨喜等思惟菩提心
者。懺悔等是九方便也。菩提心是觀一切諸
法本不生也。亦是發五大願。慧和上云。次
初懺悔隨喜等。後觀本不生亦發五大
願等。珍和上云。次九方便。次迴向。次出
意印佛印塔浴佛等
  六月修法
海大徳説。最初月安金剛輪者。謂於四角
金剛壇中觀安a種子五股印
眞言三遍
命句
其金輪壇樣正方也。權僧正
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大師説云。住方壇中
a者。謂觀自身成a也。無
a外縛五股印大和上釋。慧和上
説。内智五股印
文云乳者。謂想a。此即理觀。若就
事法世乳。想a者。謂想a
臍而出入鼻。鼻而出入腹。亦從
出。如如是一IMAGEIMAGE
口誦心想。IMAGE IMAGE
海大徳説。次第二月觀水輪壇。其形圓也。壇
上觀安va@m種子開敷蓮華印鑁眞
三遍。此水輪壇作九重也。權僧正大和
上説。慧和上説。文云月光色者。謂壇與va
字之色也。服醇淨水者。若依事法
世水。若祕釋者想va也。如前阿字
IMAGE
之[IMAGE]
大徳説。第三月觀輪壇。其形三角。壇
上觀安ra@m種子大慧刀印&MT01679;眞言
三遍。權僧正大和上説。文云。不⻝者有
縁之⻝。又義推若乳水等私云。
是淺
略釋。若深祕釋可ra@m。又身住壇中
IMAGE
也[IMAGE]
海大徳説。第四月觀風輪壇。其形半月。壇上
觀安ha@m種子轉法輪印憾眞言
私云文云。
行者常服
權僧正大和上説。風壇色黒。餘准前觀
IMAGE
海大徳説。第五月觀金剛輪壇。其形四角。
次於此地輪壇上想安水輪壇。其形圓
也。壇上觀安ava@m二字種子地輪安va
a字水輪 * va@m。印亦有二。地輪用
股印。水輪用蓮華印。眞言有二。先結阿字
阿字眞言三遍。次結鑁字印鑁字
眞言三遍頂散私云。文云遠離得非
得行者無
權僧正大
和上説。文云金剛者。方壇亦阿字。亦五股
印。又水輪者。圓壇亦縛字亦蓮華印。先須
四角壇圓壇也。次行者住壇中先結
五股印前阿字眞。次結蓮華印
字眞言。此月可曩莫三滿多沒駄喃a
vaIMAGE此念誦時⻝法
 [IMAGE]如念誦字
海大徳説。第六月觀風輪壇。其形半月。次
此風輪壇上火輪壇。其形三角。壇上
觀安ha@mra@m二字種子風輪壇安ha@m。火
輪*壇安ra@m。印亦有二。大慧刀印。轉法
輪印。眞言有二。憾字&MT01679;字。先結憾字印
憾字眞言。次結&MT01679;字印&MT01679;字眞言三遍
頂散。從初月于第六月印與眞言
之頂散私云。文云
利非利
權僧正大和上説。
文云風者。半月壇亦憾字亦法輪印。又云
火者。三角壇亦&MT01679;字亦法界生印。先須
半月壇上三角壇。次行者住壇中先結
憾字印憾字眞言。次結&MT01679;字印&MT01679;
眞言。是加持IMAGE
其念誦法如前[IMAGE]
海大徳説。次於頂上觀安a@m。金剛合掌。
暗時時搖動先記權僧正大和上説。記文
中無此印眞言。私云。持明禁戒品疏但有
月修法而無暗字安頂之法。恐似百光王
印脱至此中。然彼義釋文句易見。故今抄

文云。其第一月當金剛。是方曼荼羅黄色
也。觀其自身而坐此中。即以自身
a阿字其 * a字正方黄色。當内身
充滿無缺擧體皆是此 * a也。當五股
金剛印。不數珠。其印作虚心合掌。雙
二水。以右加左。勾掌中。二空相柱
竝出。二風勾屈向中指背。即是金剛手印也。
一月中但服乳不餘。但觀所持眞
臍而出。從鼻而入。如喘息異。
爾時但觀以此眞言而爲喘息也。其色亦
黄。若觀眞言即以一句一息。若觀
種子字但無間作息也。雖一月然一十
一百乃至一落叉月等。要以見爲限。復次
一者即是一相一味之義也。見此名滿一月
次第二月住於水輪。其輪圓而白色。自想
身在中。如上方便手作蓮華印。二地二
空聚爲臺。餘三指開敷令火風稍合相竝。
即別觀音印也。觀其身va嚩字。色白。
亦以白眞言出入息。問爲尊 * va
耶。爲本所持種子作白色耶。是月結蓮華
二月中。但服而已。餘皆不⻝。所
水者但以此眞言水入息白乳之字爲
也。行者若相應時自得法味。特不復有
⻝想。但法味而充滿身耳。嚴備謂於此中
坐也。爾時但觀此字。不本尊像
第三月在火輪中。謂三角赤曼荼羅。住
上火輪也。觀在其中。以其 * ra囉字
刀也。作慧刀印。謂三補吒合掌屈二風
二空也。其出入息赤色。三月義如前。謂三
月三十日三千*日等。以見爲限。此三月中
一切⻝。謂不乞⻝等。若有施來
意⻝之。無人施與則不⻝。但以
ra⻝耳以此方便一切罪障
餘也。以此義故一切暗盡明成謂
慧明也。備謂備具用此印
第四月在風輪中。是側月上同其中色黒
ha訶字身。出入息等如上説。此一
月中但飮風而住。不一切⻝也。此飮
亦是以ha訶字出入息⻝。非外道飮
氣而生也。當轉法輪印。此即是反手相
叉。前所作者此難作者
第五月從金輪水月等。諸佛處金剛水
輪中。謂作方黄曼荼羅。内有圓白曼荼羅
身坐其中。臍以下黄。中以上白中也。不
印。用a阿 * va。餘如上。此五月中不
⻝。盡不⻝。謂斷一切⻝。但以二眞言
出入息⻝也。自五月以來修無著離
我之行於一切相寂滅。即同佛也
次第六月處風火輪一切障。亦是風輪中
火輪。准上事知。下是風。臍以上是火。用
hara⻝。得與不得亦一切不
貪。迄捨利養。次佛説其功徳。乃至如云云
私云。然於大和上邊對受時疑云。第一月
中云。想*a臍出入鼻。從鼻出入
意何。大和上決云。師説。 * a字從臍孔出入
鼻。從鼻孔出入臍孔也。安然疑云。智
等説。風觸七處。出息之時。先從臍起。若入
息。時至臍亦還。今意可然。何者疏云調
喘息故。大和上決云。此義有理又疑。第二
月中云輪圍成九重秋夕月光色。又悉地出
現品疏云。猶如九重月輪在薄霧中。既云
月色。若爾純白之内何爲九重。大和上決云。
純白圓内小大九重可際分。安然疑云。小
大九重可白黒。何名純白。大和上決云。
白黒只有重際。又疑。第三月中云。
火輪結大慧刀印。第六月中火輪結法界生
。二説何正。大和上決云。第三月云大慧
刀印是正。第六月云法界生印以是火印
傍有此説。又説第五月云。方壇上安
壇上觀安二字地輪安a水輪安va@m
第六月云。半月上安三角壇。上觀安二字
風壇安ha@m。火輪安ra@m。爲是第五月方壇
上安aa上安圓壇壇上安va@m。疑第六
月亦然。大和上決云。毎月自坐壇中
字。故至重壇身坐其中。觀身爲云云
安然引疏臍輪上下之文時。大和上喜云。允
哉。然疏五六兩月竝不印。而師説中各
二印。悉地出現品有四種阿字。三月修
法。五字眞言六月修各有壇印。本尊觀法
因果與此六月修法大異。故不
此也

胎藏大法對受記第七

  安然記
海大徳説 金剛界法相承
  大日如來 金剛薩埵 龍猛 龍智 金
剛智 不空 青龍寺慧果
弟子
謂義操
法潤法全辨弘全雅
胎藏界法相承
  大日如來 金剛手 大那蘭陀寺達磨掬
多 同寺善無畏 保壽寺玄超 興唐寺
一行慧果於玄超所
胎藏界
惟謹儀軌云。此法從摩訶毘盧舍那
金剛手。金剛手次傳付囑那蘭陀寺達磨掬
多阿闍梨。達磨掬多阿闍梨次傳付囑中天
竺國王種釋迦善無畏三藏。善無畏三藏開
元中來至此國。當玄宗朝大國師傳法
灌頂。次付囑海東新羅國僧玄超阿闍梨。玄
超阿闍梨次傳付囑青龍寺僧慧果阿闍梨
慧果阿闍梨次傳付囑僧法潤阿闍梨。大和
八年甲寅歳三月七日付囑慧日寺五部持
念僧惟謹云云具如兩部相承兩卷及印信

  胎藏慧和上次第海大徳及權僧正
大和上此。同本
若欲道場念誦者。先令自心塵垢
衆生故起慈悲次澡浴淨衣香塗
私云。蘇悉地中
其法極廣。云云
次以眞言印淨所換之衣
蘇悉地云。唵微莽羅莎嚩訶。以右手
拳。取水持誦。用淨衣
次以眞言
持其衣而著私云。蘇悉地云。唵鉢哩嚩囉多
縛日哩尼𤙣。著衣眞言無手印
次入向道場時不貪欲瞋恚等。專念
而往自他本性清淨。歩歩踐
蓮華而往。私云。出蘇悉地
次至道場門
灑淨 次灑身以後稱吽字三聲。并觀
想聖衆遍滿道場影。重重不相妨礙 
次欲道場。口誦而入
唵若嚩里哆慮者那吽泮七遍私云。蘇悉地
云。通
次入道場已面向於尊合掌作禮。禮三部
諸尊及本尊 次圍遶讃嘆美妙音 次焚
香懺罪。隨喜奉請。迴向發起大悲
    我從過去世 流轉於生死
    今對大聖尊 盡心而懺悔
    如先佛所懺 我今亦如
    願垂加持力 衆生悉清淨
次淨三業。若未持香水閼伽陀物者便
持之 啓白并唱禮及禮佛 次驚覺 
 次普禮 次歸依 次施身 次菩提心 次
讃佛功徳 次普供養諸如來 次懺悔 
次隨喜 次勸請 次奉請 次親近 次慈
護 次回向私云。驚覺以下十四方便出玄法寺
三卷本。是加嚴普賢行願讃文
次三昧耶 次法界生 次轉法輪 次金
剛甲 次囉字 次無能堪忍明 次驚發地
神 次地神持 次第 次灑淨 次説偈 次
持地眞言 次以字燒字 十二支句作
。次觀囉字先自淨心地。次住本尊瑜
加以五支字 次百光王 次置無生句
 次胸表離染字 次安立無垢眼 次
滿足句 次安立器世間 次大慧刀 次大
法螺 次蓮華座 次金剛慧 次如來頂
 次如來頂相 次毫相藏 次本鉢 次
施無畏 次與願 次悲生眼 次如來索 
次如來心 次如來臍 次如來腰 次如來
藏 次普光 次如來甲 次如來舌相 次
如來語 次如來牙 次如來辯説 次如來
持十力 次如來念處 次一切法平等開悟
 次普賢如意珠 次慈氏菩薩眞言 次一
切三世無閡力明妃 次無能害力明妃 次
大海眞言 次金剛手 次大眞言王 次蓮
華座 次觀想曼荼羅 次以我功徳力偈 
次結大輪壇印 次衆色界道 次觀中胎内
先想圓光 次安布種子云云 次摩訶曼荼
羅形云云 次以八曼荼羅眷屬自圍繞 次
東遍智印 次北方觀自在次 南置金剛
手。次依涅哩底方不動如來使風方勝三
世 四方四大護 初門釋迦文 第三妙吉
祥 南方除蓋障 勝方地藏尊 龍方虚空
藏 及蘇悉眷屬 護世威徳天。次第而分布。
次淨治 次不動大明王 次請召衆聖
 次索。鎖。鈴。除障不動 次示三昧耶 次所
獻閼伽水如法加持奉諸善逝者 次奉華
加持 次欠嚩安置頂心上 次金剛薩埵
 次被服甲 次怖魔 次難堪忍大護 次四
大護 次門門二守護 次閼伽 次五
供 次虚空藏菩薩普供養 次讃以上供養事
畢。以下念
誦 次
次第三院東方 初門中釋迦師子 次於
世尊大虚空眼觀自在無
能勝及妃
北如來寶 如
來毫相尊 大轉輪 光聚 如來悲 愍
左白傘蓋佛 勝佛 最勝佛 高佛 摧
碎佛 如來舌 語 笑 寶上爍乞底。栴
檀香辟支。多摩羅香等 目蓮 須菩提 
迦葉 舍利弗 如來喜并捨 傘上 如來
牙 輪輻辟支佛 寶輪辟支佛 &T025632;絺羅
 阿難 迦栴 憂波離 智供養雲海
次於東北方列淨居衆 自在思惟手 
普禮光鬘天 滿意及普音
行者於東南而作火仙像。妃后侍左右
婆藪仙 仙妃 阿詣羅 瞿曇 阿底哩與
仙。及毘哩瞿仙 次置自在女 毘約 
夜摩女 賢 摩羯 二冥 羅睺 阿伽
羅大主訶悉多 次置於摩伽 七曜衆 
間錯 自記 質多羅 果得 尾舍佉 藥
叉持明衆 次増長天王 南門難陀龍 烏
波大龍王 并二修羅王 近門黒暗天 次
焔魔羅王 七母 并黒夜 死后妃圍繞 
奉教鬼衆女 鬼衆 拏吉尼 成就大仙
衆 摩尼阿修羅 及阿修羅衆 金翅王 并
女 鳩槃荼及女 泥哩底方主號名大羅
 羅刹斯 羅刹衆 西門内左右忿怒
無。能勝 阿毘目佉對 難徒 拔難徒 
及以諸地神 龍王嚩噲拏 天形。女人状。
龍光龜爲座。龍衆自圍繞 執耀衆尊 辰
 杏 對生 火光寂 蝎弓 秤宮 月耀
 及女天 男女 摩拏赧 遮文 鳩摩
利 釋 梵二天女自在 烏摩妃
門北當安布廣目天龍衆 龍王妃 眷
屬那羅 毘紐女 辨才 塞建曩 月妃
戰捺羅 鼓天 歌天女 歌天 樂天衆
風天并眷屬 天使并妃等 水天執羂索
北方門内置難陀烏波龍等
次西捨乞羅等 門東毘沙門等 東北伊舍
那等 東門帝釋天持國等
次東第三院施願 金剛壇内心復安置智
者漫殊音等
行者於左方次作大名稱 除一切蓋障等
文殊
左方
北方地藏尊等 西方虚空藏等 次上
方如來曼荼羅遍知印佛世尊云云次北方觀
自在等 次左方勤勇忿怒金剛衆 次西方
無量持金剛般若不動等 次轉字輪 次大
眞言王 次八印 次結根本印本尊眞
七遍 次結定印撿攝其心本尊觀
 次出定以後便執數珠三度引轉。并安
二掌中。擧珠誓願然後依法抱珠攝心持
誦 次持念畢。依前法珠置掌。發心誓
願安置本處。更結定印三摩地。⻝頃從
定出。復結根本印眞言七遍次陳虚空眼
次如前獻香華等 悦意妙伽陀閼伽及發
願 次説救世加持法眼道遍一切處
久住。即誦加持句眞言 次解界及呈三昧
 次五輪投地禮諸聖衆。并唱啓白之
 次奉送聖衆 次三密護。又甲胄亦重
三密 次如初作懺悔隨喜等。後觀
不生。亦發五大願等
私云。此次第中。念誦次第。先第三重釋迦世
天。次第二重四菩薩等。次第一重三部諸尊。
後中台院八印大日似義釋意。若修因向果
曼荼羅則從外向内。若從本垂迹曼荼羅則
内向外。今此次第即是修因向果念誦法
也 慈覺大師將來持大儀軌頂法中。先
中台院大日八印。次第一重遍知印及三十
印尊。次觀音部。次金剛部。次不動等。次第二
重四菩薩。次第三重釋迦世天。即是從本垂
迹念誦法也。具縁品疏。第七夜中又云。先誦
中台諸尊。次誦第一重尊。次誦第二重尊
次誦第三重尊。亦此義也
然攝大儀軌別本中。先中台院大日八印。次
第一重遍知印及三十印尊。次觀音部。次文
殊院。次除蓋障。次地藏院。次虚空藏。次金剛
部。次不動等。次釋迦院乃至世天。故玄法
寺兩三卷本及爛脱本及青龍寺三卷等竝
皆用此次第。但青龍本供養會中。成身不
三十二印。心略讃之後先列三十二印
次四處輪。次八印等。次大日印以後同前。此
等意云。初遍知等心爲佛部。次觀音等。文
殊。除蓋。地藏。空藏等部爲蓮華部。次金剛
手。不動等尊。釋迦世天爲金剛部。總攝
以爲三部。故祕密曼荼羅品義釋云。大日
佛部。彌陀爲蓮華部。即觀音等。釋迦爲
金剛部。即金剛部云云又具縁品義釋云。如
來圓光等印是阿闍梨嚴身之具。又灌頂中
第七夜之。次阿闍梨更禮諸尊。及結三部
持等印。亦用蘇悉地中如來甲等加護尤
云云故諸儀軌入成身中。又抄記及攝大
儀軌竝云。如來毫相等印乃至一切法平等
開悟印列第一重遍知印院云云故青龍本
之四處輪前。若珍和上次第三依儀軌
先遍知等。次觀音等。次文殊等。次除蓋障。次
地藏等。次虚空藏。次金剛手。次不動等。次釋
迦尊乃至世天。此即四重總爲三部意也 
若正僧正觀曼荼羅中。先遍知等。次觀音等。
次金剛手。次不動等。次釋迦等。次文殊等。次
除蓋障。次地藏等。次虚空藏。次世天等。次五
供等。次毫相等三十印。次念誦等。若以
四菩薩之前是似天竺本曼荼羅。釋
迦在文殊内。若以三十印念誦之前
亦似嚴身以修念誦。經中三十印之次即説
普賢慈氏二印。是從遍知印院即入八印
普賢慈氏擧四菩薩之始終也。次入四佛
次入臺上。此義尤妙云云
若忠大徳次第。大日八印三十印。次虚空藏。
次除蓋障。次觀音部。次地藏尊。次文殊等。次
金剛手。次地藏部。次金剛部。次釋迦等。次不
動等。次佛頂等。次世天等云云及守和上等
諸次第具如後列云云
  珍和上次第權僧正大和上
若欲道場者先洗手嗽口。即想除三
業罪垢
次結普印持淨衣。七遍眞言曰
  唵羅乞叉二合囉乞叉
薩縛沒馱
二合答莽二合縛覽娑二合
次加持衣之。所著衣裳皆成如來衣
次香水灑身次塗香塗手。蓮華合掌。誦
淨三業眞言。由此加持故即成清淨内心澡

次三部三昧耶佛部覺佛部一
切如來。加持護念修眞言連令得身
業清淨。罪障消滅。福慧増長
次蓮華部三昧耶契明
蓮華部三昧耶
覺觀自在菩薩及蓮華部一切聖衆皆來
持行者語清淨。言音威肅令人樂
。得無礙辨才説自在
次金剛部三昧耶金剛部三昧耶
覺金剛藏菩薩并金剛部一切聖衆。皆來
持行者得意業清淨。證菩提心。三昧
現前速得解脱
次被甲護身五處加
持如
即起大悲心一切
有情。願皆證世間出世間殊勝成就。如
此觀了即成金剛甲胄。一切天魔不
障難。煩惱業障身不染著當來諸惡趣
。疾等速證無上菩提私云。此中三部被甲之
文出無量壽儀軌也。
別行十八道亦
此文
次結普印自身以爲金剛薩埵。徐徐歩
道場。想足踏八葉蓮華。到著堂戸時即
無能勝明王三摩地。其印相以右手
左手背。以左手空輪右空輪甲上
右風輪彈指生聲三度。次禪智各入掌。
拳舒竪進度。左拳安心。以右拳左旋三
遍爲辟除。右旋三遍即成結界。次指八方
上下。次五處加持。皆誦吽字之次開
扉時想十地城門
次入堂内已。即想麽字右目。吒字左目。麽
字變爲月。吒字變爲日。日即慧。月即定也。
次以此定慧眼十地城中次對面諸
蓮華合掌。開目運我身親對海會諸尊
即五體投地禮拜。想我身在一一佛菩薩前
即誦普禮眞言
次辨備供具。即入佛部使者不動明王三摩
持閼伽塗香華燒香飮⻝燈明。如
安壇上
次著座普禮次塗香。塗兩手腕等。想
瑩戒定慧解脱知見五分法身。而加持香水
淨自身供物不動
眞言
次行者若欲
先啓白
敬白十方三世諸佛。我等下輩愚作凡夫雖
此印。猶如蛟蟻須彌山。恐無勢力
唯願法佛加持我等。令我得成無上正
。結持此印佛勢力誠禮拜。私云。珍
和上將來青龍寺三卷
本無注。是正僧正將來青龍寺三卷本有注。此兩本初
云。欲印者。敬白十方三世諸佛。我等下輩作愚凡
夫雖此印。由如蚊蟻嘗須山。恐無勢力。唯願
諸佛加護於。結持此印。同佛勢力。令我得成
無上
正覺
次九方便 入佛 法界生 金剛輪 被甲
 藍字 無能堪忍 驚發地神 地神持次
第 灑淨請白地天偈 持地 以字燒
五輪成身 首中百光王 安立無垢眼 滿
足句 燒淨器世界 安立器世間 大慧刀
 法螺 蓮華座 金剛大慧 如來頂 如來
頂相 毫相藏 大鉢 施無畏 與滿願 
悲生眼 如來藏 如來心 如來臍 如來
腰 如來藏 普光 如來甲 如來舌相 
如來語 如來牙 如來辯説 如來持十力
 如來念處 一切平等開悟 普賢如意珠
 慈氏菩薩 三世無閡力明妃 無能害力明
妃 大海 金剛手持華 大眞言王 蓮華
王 觀曼荼羅 以我偈 大輪壇 五色界
道 淨治路 不動明王 振鈴 請召 索。
鎖。鈴 除障不動 示三昧耶 閼伽 奉華
座 執金剛 被甲 怖魔 難堪忍大結界
 不可思 越守護 相向守護 塗香 華
鬘 焚香 飮⻝ 燈 虚空藏明妃 大讃
 一切佛心 虚空眼 一切菩薩 觀自在
 多羅菩薩 毘倶胝 大勢至 耶輸陀羅
 白處尊 賀野仡哩嚩 地藏 文珠 光
網 無垢光 計設尼 烏波計設尼 地慧
 質怛羅童子 召請童子 不可思議童子
 除一切蓋 除疑怪 施無畏 除一切惡
趣 救護慧 大慈生 悲旋潤 除一切熱
惱 不思議慧上卷了
地藏 寶處 寶手 持地 寶印手 堅固
意 虚空藏 虚空無垢 虚空慧 蓮華印
 清淨慧 行慧 安住慧 出現智 執蓮華
杵 檀。戒。忍。進。禪 般若。方。願。力。智 金
剛手 忙莽鷄 金剛針 金剛鎖 降三世
 一切持金剛 金剛拳 一切奉教金剛 
般若波羅蜜 不動尊 勝三世 大威徳
釋迦文殊 能寂母 寫毫相明 一切諸佛
頂 白傘蓋佛頂 勝佛頂 最勝佛頂 光
聚佛頂 除障佛頂 廣生佛頂 無量聲佛
頂 聲聞衆 縁覺衆 阿跛羅爾多 無能
妃 自在天子 普華天子 光鬘天 滿意
天 遍音天 火天 后 嚩斯仙 阿趺哩
仙 驕答摩仙 薩栗伽仙 増長天王 閻
摩王 死王 七母 暗夜神 奉教官 拏
吉尼 金翅鳥王 羅刹主 羅刹斯 羅刹
衆 廣目天 水天 難陀 跋難陀 諸龍
 地神 妙音天女 那羅延天 后 月天
 諸二十八宿 摩醯首羅天 烏摩妃 遮
文荼 風天 多聞天王 諸藥叉 諸*藥
叉女 諸毘舍遮 諸毘舍支 伊舍那天
諸歩多 帝釋天 持國天 日天子 摩利
支 九執 梵天 乾闥婆 諸阿修羅 諸
緊那羅 諸人 請召諸天 普世明妃 次
佛部四處輪 次蓮華部四處 次金剛部四
處輪 次布三十二相字 次置大眞言王
次十號滿足句 次八部印次無所不至 
次百光王布字輪 次誦偈云
    世間衆生 無量諸苦 我當救度
    令離惡趣 除諸煩惱 令解脱
    所有衆苦 種種剪迫 令大悲
    發菩提心 爲苦衆生 而作歸依
次誦旋轉眞言 次淨珠眞言 次蓮華百字
明 次入三昧定 次出定執珠 次持
眞言 次念誦 次分限畢 次安珠本處
 次入本尊三摩地 次出定結根本印
言七遍 次結虚空眼印 次奉五供
次悦意妙伽陀 次閼伽 次振鈴 次加持
句 次難堪忍大護印左轉 次呈三摩耶
次禮佛偈 次奉送 次三部 次被甲 次
九方便 次回向 次出道埸。隨意印佛印
塔浴佛等
私云。攝大儀軌。惟謹本等。普依經中所
眞言諸尊也。而玄法寺兩三卷本。及爛
脱本。并青龍寺三卷本等。更天竺曼荼
羅中諸尊。而無眞言印等。今珍和上唯列
軌説印眞言諸尊印明。然慧和
上廣列儀軌所列諸尊。故兩次第廣略有

  權僧正大和上別行略次第
若欲道場念誦者。先自心垢。爲
衆生故起慈悲次著淨衣香塗
次以眞言手印淨所之衣。次入向
道場時不貪欲瞋恚等。專念本尊而往
自他本性清淨
歩歩踐蓮華而往
次稱吽字三聲次觀想聖衆遍滿道場
影。重重不相妨礙。次欲道場口誦眞

  唵若嚩里哆盧者那吽泮。七遍私云。或本作
練。今依正文

次入道場已。面向本尊。合掌作禮。禮
部諸尊。次起大悲心。唱偈云
    我從過去世 流轉於生死
    今對大聖尊 盡心而懺悔
    如先佛所懺 我今亦如
    願垂加持力 衆生悉清淨
次淨三業 次加持香水及供物 次唱禮 
次九方便 次三昧耶 次法界生 次金剛
輪 次金剛甲 次藍字 次無能堪忍明 
次驚發地神 次地神持次第 次灑淨 次
請白偈 次持地 次藍字觀 次五輪觀 
次首中百光王 次安立無垢眼 次滿足句
 次燒淨器世界 次安立器世間 次入佛
三昧耶 次法界生 次轉法輪巳上三印。師説
曰。前巳用之。
此處不
更之
次大慧刀 次法螺 次蓮華座 次
金剛大慧 次如來頂 次如來頂相 次毫
相藏 次大鉢 次施無畏 次施願 次悲
生眼 次如來索 次如來心 次如來臍 
次如來腰 次如來藏 次普光 次如來甲
 次如來舌 次如來語 次如來牙 次如
來辯説 次如來十力 次如來念處 次如
來開悟 次普賢如意珠 次慈氏菩薩 次
三世無閡力 次無能害力 次香水海 次
金剛手持華 次羯磨金剛 次蓮華王 次
觀曼荼羅 次大輪壇 次衆色界道 次觀
中胎内八曼荼羅圍遶 次東方遍知印 次
方觀自在 次南方金剛手 次涅哩底不
動尊 次風方勝三世 次四方四大護 次
初門釋迦文 次第三妙吉祥 次南方除蓋
障 次勝方地藏尊 次龍方虚空藏 次蘇
悉地 次護世威徳天 次治路 次無動明
王 次振鈴 以召請 次索 次鎖 次鈴
 次除障不動 次示三昧耶 次閼伽 次
華座 次執金剛 次金剛甲冑 次怖魔 
次難堪忍 次四方四大護 次相向守護二印
 次五供 次虚空藏明妃 次大讃供養了 次
遍知一切
佛心
 次優樓頻螺迦葉 次伽耶迦葉
 次虚空眼 七倶胝 大勇猛 大安樂不
一切佛
部了
北方觀自在 聖者多羅尊 毘倶胝 得大
勢 耶輸多羅 白處尊 馬頭 地藏巳上
蓮華

文殊師利 光網 無垢光 計設尼 烏波
計設尼 地慧 質多羅童子 召請童子 
可思議童子巳上文
殊部了
除一切蓋 除疑怪 施無畏 除惡趣 救
護慧 大慈生 悲旋潤 除一切熱惱 不
思議慧餘蓋障
部了
地藏 寶處 寶手 持地 寶印手 堅固
地藏
部了
虚空藏 虚空無垢 虚空慧 蓮華印 清
淨慧 行慧 安住慧 出現智 執蓮華杵
 十波羅蜜
部了
金剛手 忙莽雞 金剛針 金剛鎖 降三
世 月黶 一切持金剛 金剛拳 一切奉
教金剛金剛手
部了
般若波羅蜜菩薩 不動尊 勝三世 大威
徳金剛六足。巳上四菩
薩般若部了
釋迦牟尼 遍知眼能寂母 毫相明 一切諸
佛頂 白傘蓋佛頂 勝佛頂 最勝佛頂
光聚佛頂 除障佛頂 廣生佛頂 發生佛
頂 無量音聲佛頂 聲聞衆 縁覺衆 無
能勝 無能妃釋迦文
部了
 自在天子 普華天子
 光鬘天 滿意天 遍意天巳上東北方
淨居天
 
火仙 火天后 *縛斯仙 阿跋哩仙 驕答
摩仙 *薩哩伽仙巳上
隅仙衆
増長天王 閻魔王 死王 七母 暗夜神
 閻魔后 奉教官 拏吉尼 金翅鳥王 
巳上南
方天衆
羅刹主 羅刹斯 羅刹衆已上西南
隅羅刹衆
廣目天 水天 難陀 跋難陀二龍 諸龍
 地神 妙音天 那羅延天 后 月 二十
八宿 摩醯首羅 烏摩妃 遮文荼 風天
巳上西
力天衆
多聞天 諸藥叉 諸藥叉女 諸毘舍遮 
諸毘舍支 大藥叉巳上北
方天衆
伊舍那天 諸歩多巳上二天
東北方
帝釋 持國天 日天 摩利支 社耶 毘
社耶 九執 梵天 梵天妃 乾闥婆 諸
阿脩羅 諸緊那羅 摩睺羅已上東
方天衆
諸人 請善諸天巳上諸方
人天衆
普世明妃 次轉字輪八印等 次作發願
 次入定觀本不生理 次淨珠 次旋轉 
次持珠 次念誦 次虚空眼 次五供 次
普供 次讃 次閼伽 次振鈴 次加持句
 次解界 次啓白 次奉送 次三密 九
方便 隨意
私云。此次第初用慧和上次第之文。念誦次
第用珍和上次第之意。兼用慧和上説對受
作印諸尊。故加大勇猛大安樂二菩薩也。其
終亦用慧和上次第之文。行法簡略。行用尤

  正僧正略次第
五輪投地而禮。次胡跪誦供養文次驚
覺 九方便 作禮印作三昧耶印。從頂下
分爲二拳。即舞頂。出罪等云云次正坐觀。
心中有九重月輪。輪中有阿字云云即入
四無量心次三部等擐甲云云次觀ra@m
頂上。眞言云云次無堪忍大護四印 次現前
ra@m字 次地神偈。并眞言云云 次持次第 
次作壇私云。印明出
龍寺三卷儀軌
 次灑淨 次持地 次
定印頂上觀ra@m淨有爲五大立無
爲五大云云
次頂上觀a@m百光遍照王。心上a
胸中a。額hu@m。耳a阿等云云私云。頂a@m
成就悉地品。心saah@u@m眞實智品。耳
a悉地出現品 次滿足句 次建立道
場 住如來拳下方空界乃至地地輪云云
然後觀香水海 次金剛手持華 次華臺
眞言王 次師子座宮殿等觀 次誦偈及
明妃 次小金剛輪 次五色 次本尊觀。
及諸聖位八曼荼羅等 次寶冠阿字四處 
次甲胄當額誦佛部字輪相繞。□心臍同
上 次aa@ma@h此次第誦
繞如上輪
又次
蓮華部輪誦繞四種薩字上阿
字輪
又次金剛
部四種嚩字繞亦如上輪。合三四十二重法
修曼荼羅自身中具足。云云
次誦
伊縊乃至諾莫三十二箇臍相繞一遍。想
成尊身光明之相也 次應三十二相種
定印次四種眞言
龍本
 次供以香華等
次大眞言王 次八祕別合一塔攝大云
白處等
字 無所 百光等先頂觀ra。次誦
百光。布字如
 次
遍照布字 次遍知 空眼 七倶 安樂
等 次勝方觀音等 次閻方金剛手等 次
涅哩底方 般若及四明王四大
護也
次因陀羅方
釋迦等 文殊等 次閻方除蓋障等 次勝
方地藏等 次龍方虚空藏 次五淨居 次
火天等 乃至普世明妃等 次淨治路 次
不動結界 次金剛鉤 次不動立身火輪
印爲迦婁羅炎 不動尊作除遣從魔
。次入佛三昧耶 次振鈴 次閼伽 次
奉座 次不動示位 次金剛手五股 次被甲
胄 次降魔 次大界 次無堪忍四印 次
無能勝 次相向守護 次五供養 及普供
 讃等 次啓謝 次三部三昧耶 次大慧
刀 次法螺 次華座 次金剛大慧 次
如來頂 次頂相 次大鉢 次施無畏 次
與願 次悲生眼 次索 次心 次臍 
次腰 次藏 次普光 次甲 次舌 次
語 次牙 次辨 次十力 次念處 次平
等開悟 次普賢 次慈氏 次一切三世 
次無能 次加持珠 次更住定印字義
 次本印加持 次旋轉念珠 次念誦
常。既畢。頂戴發願。即作本印持五處。 
次陳虚空眼 次五供并普供 讃及閼伽 
次加持句 次作元堪忍第二印解界 更
入佛三昧耶加持 次誦偈發願。
九方便及誦時偈 次入佛 法界生 
轉法輪等 三部及擐甲是常法耳
忠大徳次第胎藏
略次第
作淨護身 上堂視法 禮佛懺悔 辨供
 著座 普禮 塗香 淨地 淨身 驚覺 
普禮 遍知 四禮 金剛持 唱禮 敬禮
尊號 九方便 次表白 次發願 略護摩
 次入佛三昧耶 法界生 金剛薩埵
 金剛鎧 次如來眼印 白色囉字 赤色
囉字 大力大護 次不動尊 大金剛輪 
橛 牆 虚妃 大虚 待地及偈 加持四
門 灑淨香水 持香 現前赤色囉字 大
海 金龜 寶山 觀唅鑁阿字 小金剛
輪 虚空藏 普供養偈 不動避除結界
 送 請 迎 如來鉤 索 鎖 鈴 除
遣從魔 視三昧耶亦名入佛
三昧耶
 網 火 大視
三昧耶亦名大三昧耶
此如先右手
 閼伽及振鈴 不壞座
 執金剛 怖魔 次佛眼印 次大結界 無
堪忍大護 不可起大護 相向守護 塗香
 華供 燒香 飮⻝ 燈明 運心普供 
大日亦
 大日三昧耶定印
眞言王
祕密八印
大慧刀 商佉螺 金剛大慧 毫相 釋迦
大鉢 施無畏 與願 悲生眼 只佛眼。亦
除遣從
。右手
大指
 索印 如來鉤 如來心 臍 
腰 藏拳亦風指。私
云。此注等爛脱
普光 甲 舌 語 
牙 辨 十力 念處 開悟 □ 慈氏
 虚空藏 除蓋障 觀自在 得大勢 多
羅 毘倶 白處 馬頭 地藏 文殊 金
剛手 光網 無垢光 繼室尼 優婆髻室
尼 地慧 請召 奉教 除疑怪 施無畏
 除惡趣 救護 大慈 悲念 除熱 不
思議 地藏旗 寶處 寶手 持地 寶印手
 堅固 虚空無垢 空慧 清淨慧 安慧 
十波羅蜜 執金剛 妃莽鷄 金剛拳 月黶
 針 鎖 釋迦鉢 一切佛頂 降三世五股
 軍荼利 六足尊 金剛藥叉 不動尊 
佛眼亦名能寂母。地水入掌。
九十六虚空眼。大日母
白傘蓋佛頂 勝
 最勝 除葉 火聚 廣生 發生 無量
 毫相 佛眼 聲聞 及縁覺 無能勝 
妃 五淨居 地火諸仙 閻羅 后 暗夜
 嚕捺羅 后 梵天后 嬌未離 那羅延
 七母等 遮文 羅刹力 那羅延輪 一
切龍 商羯羅 烏忙妃 梵天 月天 日
天 杜耶 毘社耶勝。最勝風天 妙音天
 水天 阿修羅 乾闥婆 藥叉 藥叉女
 毘舍遮 毘舍遮女 一切執曜 一切宿
等 羅刹沙 荼吉尼 加持念珠 念誦阿
字 五輪字輪 本尊念誦 字輪等 讃
普供 閼伽 及振鈴 九方便 無堪忍大
左轉
解界
還示三昧耶奉送佛三昧耶
亦名入佛三昧耶
奉送印相
 如初三密護身等。以後隨意經行如常。
但叡山傳授養閼伽
振鈴。讃
無堪忍大護還示三昧
耶。奉送三密護身。力方便等。以後隨意經
行者稍異耳
  錍
三股
  輪杵鈴
  螺

私云。此次第初雜用圓行和上大次第之初
。次念誦中雜用大日經密印品作印之次
。其終亦用圓行和上次第之終文。取捨在
人。行藏隨樂而已
  守和上南山胎藏次第
第一五輪投地而禮 次歸命作禮印眞言
眞言次歸依眞言施身眞言發菩提心眞言
隨喜眞言勸請眞言請法身眞言迴向眞言
四無量觀眞言大輪金剛眞言
及印
地撅等 入佛
三昧耶印眞言法界生印眞言 轉印眞言。
先觀
剛種
被金剛甲本尊八佛印眞言。
即觀略觀
即結無堪忍
淨身
及地
風輪 水輪 金剛輪八佛
本尊
白蓮華道場及師子座 次觀種種供養
虚空明妃印眞言座上觀具觀九佛并三
部諸尊種子印

不動尊眞言
召請鉤印
眞言
奉三昧
閼伽 奉座具觀本尊種子眞言印并三
部五部諸尊種子印眞言等
*避除
印眞
 金剛種子印眞言護
身。吽總嚩別
 大結界不動 閼
伽 塗香 花 燒香 燈⻝ 心供印明
 諷誦 供了禮三寶。住座觀尊及種子
毫相轉字
成佛
五字五色 百光 無垢眼 及
三十二相種子布了・次念誦 誦滿 觀智
持念了 轉作金剛諷。迴向 發願 
 奉水 禮 説偈 啓白 説偈 解三昧 
結護
私云。此中觀曼荼羅具觀諸尊印眞言。同
僧正
  十二眞言王儀軌一本海和上存日密而不
傳。沒後出
左耳a@m暗字大勤勇大日如來
右耳kha@m欠字佛眼佛母
a@m暗字頂上釋迦如來
a@h惡字額上遍智印
sa@m右肩上糝字蓮華部聖衆
ha@h左肩上索字金剛部聖衆
ha@m唅字胸上胎藏中臺九佛位
ha@h咽上赫字般若菩薩
ra@m臍上㘕字勝三世菩薩
ra@h腰上&MT00709;字聖無動忿怒尊
va@m鑁字右足上千手千眼觀自在十一
va@h嚩字左股上金剛藏王菩薩十二
ra@mra@h&MT00709;h@a伽囉二合*赫十三
ra@mra@h十四是身口意三葉也
h@u@m吽字諸法了義風大也。具四輪義。四輪者。
一金剛界輪義。二降三世教令輪。三遍調伏
法輪。四一切義成就輪。佛部義。引入義。鎭
護義。上有空點大空三昧耶義。中有曩字
無相解脱門義。下有嗚字無作解脱門義。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