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胎藏界大法對受記 (No. 2390_ 安然記 ) in Vol. 75

[First] [Prev]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降伏難伏者 我今稽首禮
作是虔誠讃佛菩薩。又復合掌起慇重心
讃餘諸佛菩薩相好功徳。其讃歎文應用諸
佛菩薩所説歎偈。不應自在。經文次有懺
悔發心迴向發願。次禮本尊。次執數珠

胎藏大法對受記第三

  安然記
  第八十六一切佛心印
海大徳説。以下第二會佛部也是第一重
上方中也
一切
佛心印。亦名遍知印。佛坐道樹下持此降
四魔。故名遍知印。用歸命合掌誦下文一
切佛心眞言也。大和上説云。遍知印者謂
一切諸佛印。名爲遍知印。即普印也。即儀軌
云。一切佛心眞言是也。意大徳説同大和上
記。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
珍和上説。用火印作二拳。二風端相拄也。
或用普印亦得。別記云。次須觀造三重曼
荼羅。次如來曼荼羅如文次遍智金剛。
云。三角火印私云。玄法寺爛脱兩
卷儀軌云。用普印
正僧正説同
海説也但云。凡八葉如來自證所爲。爲化一
切出一切佛位。即遍*智位也。第一
  第八十七伽耶迦葉優樓頻螺迦葉印
海大徳説。用前梵篋印當心上。三誦下文
一切聲聞眞言也。誦了以伽耶迦葉安一
切佛心右也。以優樓頻螺安一切佛心左
也。此印亦名普印。是一切聲聞普遍印。故
名普印也何故此二聲聞安此院耶。師説
云。表一切聖人互爲眷屬。此二聲聞儀軌所
不説也。意大徳説。無此二迦葉。權僧正大
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但云。二聲聞義
喩如普賢觀音等
遍在一
切處也
珍和上説同海印相。別記云。無二
迦葉。正僧正説。此處不説二迦葉也。
云。此二迦葉本是釋迦生身眷屬。經疏諸軌
此處不説。竊疑天竺曼荼羅中以此院近釋
迦院故。繪匠便書而已
  第八十八虚空眼印
海大徳説。虚心合掌。二地少開散之。二風開
著二火背也。二空竝直竪也。名佛眼印。三
誦頂散。意大徳説同但二地少開
散云散立
權僧正大和
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但大和上釋。或
處云。作笑眼
相也。是五眼義也。二風中間爲二眼。二火中間爲一
眼。二水中間爲一眼。二地中間爲一眼合爲五眼也
別記印相同海説也但注云。是
五眼印
正僧正説。印
及用法如常。常者如高野和上説。以印五
處了。次拭右目左目右眉左眉。次擧額皆
如摩之。印末向左右或著目目上用之
第二
  第八十九金剛眼印
海大徳説。次金剛眼印。前印二地合直竪也。
二風少屈不著火也。是名金剛眼印。意大
徳説。無此印。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
上説。無此金剛眼印。別記亦無此一印。正
僧正説。亦無此一印
  第九十七倶胝菩薩印
海大徳説。用普印誦一切菩薩眞言也。意
大徳説。*無此印。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
和上説同海説也但珍和上説。凡儀軌中菩薩若
無印眼者可通用此印
別記云。金剛合掌頂散用一切菩
薩眞言
  第九十一大勇猛菩薩
第九十二大安樂不空三昧耶菩薩印
海大徳説。此二菩薩亦用普印一切菩薩眞
言也。一切菩薩皆入此内用同印眞言。師
説云。以上八印沒金剛眼出寶珠印。是
如來曼荼羅也。私云。此如來曼荼羅者准
經及疏。是遍知。壇今儀軌中有遍知印。七
倶胝印。大勇猛印。大安樂印。摩尼珠印。合五
印也。加二迦葉及金剛眼故云八印。若沒
金剛眼印亦須沒於二迦葉印。又於師説
不傳珠印。理須用於一切菩薩普印而已。
意大徳説。無大勇猛大安樂二印。有一切菩
薩普印。權僧正大和上説同海本説。別記云。
次大勇猛菩薩金剛合掌用上
眞言
師説云。凡
於無印眞言皆用通印及一切菩薩明。次
大安樂菩薩印眞言同前已上八印一
切佛心部
正僧正
説。七倶胝印。大勇猛印。大安樂印。三尊
印一切菩薩同海説也但云。一切諸佛無印
眞言。用一切佛心
印眞言。一切菩薩無印言。亦用普通掌一切菩
薩心眞言或云。七倶胝根本印。二地二水交入掌。二
火竪合。屈二風著火背。二空著風側。
眞言如軌第三四五六七私疑別軌
  第九十三觀自在菩薩印
海大徳説。以下第三會蓮華部也。是第一重
右方中也。次觀自在菩薩印部主
用蓮華印。
開敷蓮
華印
意大徳説同但云
八葉
權僧正大和上説。
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別記亦同。正僧正
説亦同海説第一
  第九十四馬頭明王印
海大徳説。虚心合掌。二水屈入月。二風屈
入月。二指各勿著背也。二空竝直竪也。三
誦頂散。師説云。此明王是蓮華部明王也。蓮
華部中以此明王用一切作業加持也。胎
藏界中以不動明王用一切辨事加持。金
剛界中以降三世明王用一切辨事加持
云云意大徳説同云。二空直竝竪*云。去風
如麥許。此印右下白處次也
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印相同海説
但云。此等諸尊次第
如儀軌眞言次第也
私云。玄法寺兩卷儀軌
此部眞言初觀自在二多羅尊。三毘倶胝。四
大勢至五持名稱。六白處尊。七馬頭尊。八地
尊。然曼荼羅文列。觀自在馬頭大明
白身多羅觀自在毘倶胝大勢至
華部發生寂留明大吉祥明大吉祥大明
十一如意輪十二耶輸陀羅妃十三卒都婆吉祥
大隨求十五白處尊十六吉變十七水吉祥
十八不空羂索十九豐財二十白身觀自在二十一
披葉衣二十二大名稱二十三合二十三尊。又
相中多羅印毘倶胝印得大勢耶輸
白處尊馬頭地藏而於部主初觀
自在唯説座印。不説手印。是故傳者加部
主印亦以馬頭。一説安上如曼荼羅次第
也。一説安下如説印契次第也。眞言隨印
次第説也。別記印相同海説也但云。二空與
風少許相去。
又以此印安八尊中第七。意同説印次第
也。正僧正説。印相及次第同別記也第七
  第九十五一切菩薩印
海大徳説。用普印誦菩薩通眞言也。此一
印在大師記文。意大徳説中無此印。權僧
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中無此印別記
亦無。正僧正説亦無此印
  第九十六多羅尊印
海大徳説。多羅即阿彌陀之姉妹也。内縛二
風直立。端相跓。二空直竪著二風側三誦。
意大徳説。内縛空風竪。權僧正大和上説。慧
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別記云。内縛申二
風二空相雙竪也。正僧正説同海説也第二
  第九十七毘倶胝印
海大徳説。前印進力二指第二節相叉。右押
左。以是與前印爲異也。意大徳説。用前
印風叉。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
海也。別記云。不改前多羅印。二風端相叉。
以右押左。正僧正説同海説也第三
  第九十八大勢至印
海大徳説。虚心合掌令普圓。如未開蓮華。
意大徳説。虚心合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
兩和上説同海説也。別記云。虚心合掌。
開蓮華印。正僧正説同海説第四
  第九十九耶輸陀羅印
海大徳説。内縛五股。唯二水入月。相背不
相叉。文云。明妃住其側號持名稱者。者謂
得大勢側也。又次文云。密印准明王上擧
風輪屈者。明王謂馬頭明王也。上擧屈者
謂舒二頭指竪火背上作鉤令不著中指
背也。私云。所言文云者。儀軌中耶輸陀羅
作印文也。意大徳説。内縛空風入月。屈風
跓空第二節背上左右。不相著。權僧正大和
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別記云。虚
心合掌。屈二水入。開二風斜屈。近火背
勿相著。正僧正説同海説也第五
  第一百白處尊印
海大徳説。即觀音母也。虚心合掌。二空入
月。二水相背。各入掌也。意大徳説。虚合空
風入月。又此次説馬頭印。權僧正大和上説。
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別記云。虚心合
掌。二水二空屈入月中。正僧正説同海説
但云同勢至移
空水入月。第六
  第百一地藏菩薩印
海大徳説。是第三院九菩薩中第五菩薩也。
内縛地水空。各竝合竪也印與經不同。
意大徳説同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珍和
上説用鉢印。二空持二地下節。別記云。内
縛二空二水二地竝竪已上蓮
華部了
私云。今儀軌
中不説十四菩薩印眞言也。可用前記此
部一切菩薩印也。但其眞言可用前記佛部
一切菩薩眞言更問正僧正説同珍和上第八
又云。諸菩薩奉教者用普通掌云云次結金
剛手院諸尊印也
  第百二文殊師利菩薩印
海大徳説。以下第八會也。上釋十三大會中
文殊會也。是第三重上方上院中也。虚心合
掌。二地如本。二水入月相叉。二火屈押二
水叉上。二空直立押二火上。二風屈押二空
端。如大慧刀印勢。此印與儀軌不同也。意
大徳説。虚心合掌。火付水上。屈風捻空。又
説。虚合水火入月。相結屈風。付空如鉤。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珍
和上説。虚心合掌。二地入立二水之下。二
火少屈。與二水端齊。二風屈捻二空之端。
是青蓮華印。別記云。虚心合掌。二水二火叉
入月。二風屈捻二空頭。正僧正説。合掌火
加水上。風空如va字。地入水下縮合第一
珍和上別記如此。正僧正印相二手背相
合也
  第百三光網菩薩印
海大徳説。慧拳安腰。定拳屈風。毎誦娑
嚩訶召之三度。文云。寶冠持寶印者。尊手
執物。非手印也私云
有疑
意大徳説同。又説。定
同前説。但立空押火。權僧正説。慧珍兩和
上説同海説也但無
釋文
別記云。定手作拳申
風。稍屈如鉤。擧身側與肩齊。慧手作拳
安腰。定手與訶招。正僧正説同海説也
云召。
第二
  第百四無垢光菩薩印
海大徳説。慧手同前。定五輪直竪。少屈向
外。毎誦眞言三遍動召。此印與經不同。
文云左蓮無垢光青蓮而未敷者。尊手執
物。非手印也。次文云前印舒微屈者。正是
無垢光菩薩印也。意大徳説同但定手五輪直
竪。立如蓮葉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
但云。慧和上云。
印頂側與訶召之
別記云。定手舒五輪。各頭
微屈。擧頭側與訶招。慧手同前。正僧正説
同海本説但不云
召。第三
  第百五計設儞印
海大徳説。從此以下至召請童子是五使
也。此五使者下有五奉教者也。文云計設儞
持刀慧拳竪風火者。定拳安腰。慧作刀印
動之。謂立火風以空押地水甲。大和上記
云。先舒右手作拳舒火風合直竪竝也。空
捻亦竪相竝也。意大徳説同海本説但慧作
刀印向
外動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
本説但大和上釋
與訶召之
別記云。已下五尊是文殊使
者也。印相同海本説但云。擧頂邊毎
誦明振刀印
正僧
正説。慧奉舒風火。是刀印也。佛菩薩半手
印時。其半手拳仰安股上。若天等按腰第四
私云。玄法寺爛脱兩卷儀軌云。計設儞持刀
慧拳地水竪
  第百六烏波計設儞印
海大徳説。定手同前。慧手作拳。風指直立。
以空押地水火三甲上。毎誦眞言動之。文
云。前拳火輪戟是也私疑。風指字誤。可作
火字。引文證故
大徳説同但云。立火即引
軌文説之
權僧正大和上説。
慧和上説同海説也但云。立火以空押餘
三輪甲上。與訶召之
和上説亦同。別記云。定手同前。慧拳舒火
直竪。以空押三輪甲。擧頂側與訶搖戟印
正僧正説。慧拳立火第五
  第百七地慧菩薩印
海大徳説。右拳按腰。左手以空押火風甲
端。直立地水相竝也。毎誦眞言上下其
印動之三度。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和上
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但慧和上云。與
訶三遍上下
云。印相同海説也但云。直樹頂側與
訶三度上下幢印
僧正説。定拳舒地水第六
  第百八質多羅二合童子菩薩印
海大徳説。文云右拳風輪杖者。直立風輪
勿動。三誦。左拳按腰意大徳説同但云
少動
權僧
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別
記印相同海説也。但云。直樹頂側勿令動
杖印正僧正説同海説也第七
  第百九召請童子印
海大徳説。亦名鉤召童子。文云。召請風爲
鉤。右金剛拳舒風作鉤。三遍召之。左手
同前。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
兩和上説同海説也但慧和上云
與訶召之
別記云定手
同前。慧拳舒風。微屈如鉤。與訶招鉤印
僧正説同海説也但不云召。
第八
  第百十五種奉教者初不思議童子印
海大徳説。文云。定慧内縛拳。空風竪相合。風
屈第三節。風屈第三節者更屈風入掌也。
以空並押風上也。是五種中一也。意大徳
説同但第三節端合屈之。
如鉤空竝之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
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但慧和上云。此印
與儀軌少異也
別記
云。次不可思議童子是五種奉教者中上首也。
攝四人故不説別明
内縛舒二風。二空直立。二風頭屈向下。以
二空押二風上。此印與文少異。暫依師傳
結之已上文
殊部了
正僧正説。内縛空風並立屈第三
第九次結除蓋障院諸尊印。私云。今儀軌
中列二十五菩薩。謂文殊觀自在普賢
對面護對護惹耶尾意耶童女
阿波羅爾多光網十一寶冠十二無垢光
十三日光明十四五髻文殊十五烏波髻失獮
奉教諸菩薩十七文殊二使者十八。九鉤召四
二十。二十一。二十
二。二十三。二十四
并鉤召菩薩二十五
相唯説十印。文殊光網寶冠無垢光
計設儞烏波地慧質多羅童子召請
五種奉教不思議童此中地慧質多羅二菩
薩列中無也。眞言但説九明。於十印中無
寶冠明。故傳者唯傳有眞言尊九印。然前
文光網印中云。寶冠持寶印者。尊手執
物非手印也者。恐問明師。何者列名文中。
光網之次列寶冠名説印。文中。光網之次
説寶冠印。豈非手印。但眞言中無其明。故
傳者作此釋耳。無印明尊可用通法
  第百十一除一切蓋障菩薩印
海大徳説。以下第九會也是第三重
南方中也
文云。福智
虚心合地水屈入月者。二地二水屈而相背
入掌。餘輪勿動。頂上三誦。意大徳説同但空
亦入
月風火合立
如寶形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
同海説也。別記亦同。正僧正説。虚心合掌。
地水空屈掌。風火如寶形。文云捨二分
者謂蓋障菩薩有二使者位也第一
  第百十二除疑怪菩薩印
海大徳説。亦名憍都掲羅菩薩除疑亦云除
垢。謂掌斷一切衆生疑怪也。内縛二火直
立。屈第三節。意大徳説同但空亦立
火如
權僧正
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別記
云。内縛申竪二火二空。而火屈第三節。
正僧正説。定慧内拳舒火。圓屈第三節。口
傳也第二
  第百十三施無畏菩薩印
海大徳説。定拳安腰。慧手直立。與肩齊之
向外。意大徳説同但云拳不
云齊肩
權僧正大和上
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別記云。定拳安
腰。慧手作施無畏。正僧正説同海説也第三
  第百十四除一切惡趣菩薩印
海大徳説。定慧同前。唯以慧手舒臂高擧。
仰向上爲異。此印與經大同。不同儀軌。
意大徳説同但云擧上。又云定慧申合掌者
第五曼荼羅若那合掌半手
僧正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但慧和上云
此印與文
不同。今
用師傳
別記云。同前施無畏但仰掌五輪
頭指於身後此印與文相違今
依經文結之
正僧正説同
海説也第四
  第百十五救護慧菩薩印
海大徳説。文云。悲手當在心竪空指向
上者。舒慧五輪直而横覆心上。以掌向身
立空向上。定手同前。意大徳説同海説。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
別記亦同。正僧正説同海説也第五
  第百十六大慈生菩薩印
海大徳説。文云慧風空持華者。慧火捻空
而向外也。餘三輪直立之。定手同前。此印
與儀軌不同也。意大徳説同但云如
持華勢
權僧正
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別記
云。慧手空火相捻。自餘三輪散竪。作持花
之勢。定手同前此印與
文少異
正僧正説。慧手風空
相捻。三輪向上竪之第六
  第百十七悲漩潤菩薩印
海大徳説。此菩薩撿圖及梵號未見之也。
恐賢護歟。定手同前。慧舒五輪當心屈火。
毎誦眞言以指於心三度。意大徳説同
但不云
毎誦
權僧正大和上説。眞珍兩和上説同
海説也但珍和上云。火
頭與訶指
別記云。定手同前。慧
手開掌側覆心上屈火輪而指心或云。火
頭與訶

正僧正説。慧手屈柱心放空竪是
  第百十八除一切熱惱菩薩印
海大徳説。定同前也。慧手作與願手。舒五
輪末垂降。向外少屈當膝而不
著膝
別記云。意
大徳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
同海説也。別記云。慧手舒五輪。端向下
作施願之勢。空手同前。想從掌中流甘
露水除一切衆生熱惱。正僧正説。慧手作
與願形第八
  第百十九不思議慧菩薩印
海大徳説。定手同前。慧手作施無畏印。唯
以風捻空。仰掌當心。文云。以無畏之手
空風持珠状。大和上記云。師云。慧作無畏
印。以風捻空。先印先安心上仰掌。然後
移此印當右肩。向外直立也師云者大
唐師也
又云。
五使者五奉教者。毎一使者有一奉教者。
此奉教者作屈膝承音告之形也。私云。此
釋可在文殊院中。此院無五使者等文故。
意大徳説同大師記。權僧正大和上説。慧
和上説同海説也云作
持殊勢
珍和上説同海本
説。別記云。慧手仰掌安心前。風空頭相撮。
作持珠之勢誦明即移印向面於外而竪
之。定手同前已上除蓋
障部了
正僧正説。慧手先作
施無畏印。次空風相捻。餘輪少屈當心第九
次結地藏院諸尊印。私云。今儀軌中列八菩




薩。謂除蓋障悲愍慧破惡趣施無畏
賢護不思議慈發折諸熱惱印相
中説九印。除蓋障疑怪施無畏
一切惡趣救護慧大慈生漩漍
一切熱惱不思議慧眞言同九印相。故傳
者以救護慧爲悲愍慧。以悲*漩漍爲賢
護也已上玄法寺兩卷儀
軌上卷印相已了
  第百二十北方地藏尊印
海大徳説。以下第十會也是第二重
北方中也
文云祕密
内縛舒散於火輪者。開散二火直立。不
相著之。是名旗印。此印如旗故。大和上
記云。此印如儀軌。唯二空竝立也。意大徳説
同海本説。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
同海本説也無大和
上説
別記亦同但云。是
旗印
正僧正
説同海本説
  第百二十一寶處菩薩印
海大徳説。文云慧拳舒三輪寶上三股印
者。定拳按腰慧拳空風相捻。地水火三竝開
直立也。寶上三股印者手所執物。凡言作
持華状者作此印直立也。言作持珠状
者作此印仰掌安心上也。意大徳説同
但云三
古印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
也。珍和上説。文云寶上三股印者。以右持
華印立於眉前。次微屈地水火。仰安心前。
是持寶印相私云。對受之時不屈
風上節作之
別記云。定拳
安腰。慧手開掌向外。五輪直*竪。而火空
相撮作持華之勢。正僧正説。慧拳空風相捻
以空出外
押風側
餘輪散舒當心第二
  第百二十二寶手菩薩印
海大徳説。亦名寶掌菩薩。文云慧拳舒水
輪者定手同前慧手以空押地火風甲上。
立水輪向外。是名獨股金剛印。意大徳
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
也。珍和上説。以地水風握空指直立火。
別記云。定手同前。慧拳水直立。以空押三
輪。正僧正説同海説也第三
  第百二十三持地菩薩印
海大徳説。文云二手金剛印者前持地印。即
金剛部三昧耶印也。當心三誦。文云持地右
寶上者謂地藏右邊也。大和上記云。持地
右寶上二手金剛印者。右謂尊右邊也。寶上
謂標誌也。金剛印謂金剛部三昧耶印也私云
二手
背叉。地
空相鉤
意大徳説同海本説。權僧正大和上
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本説但無大
師記説
別記云。
前持地印是也。正僧正説。同金剛部三昧耶
印當膝三上下第四
  第百二十四寶印手菩薩印
海大徳説。文云五股金剛印者用外縛五
股印也。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
兩和上説同海説也。別説亦同。正僧正説
同海説也第五
  第百二十五堅固意菩薩印
海大徳説。結前五股印。唯以二風改。著
二火背上。文云諸輪合者。二地二空各合。
總如三股。即三股印也。意大徳説同但云蓮
合。又云
空付風根是
羯磨金剛印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此印
與軌少異。今案。諸輪合者謂不改離諸輪
端。又設竪實合掌。不離各合之輪。一一
合之開立也。珍和上説。合掌二火少開。二空
大散開之。別記云。竪實合掌。五輪不相離
而指間齊分如輪相已上地
藏部了
正僧正説。蓮華
合掌。空勿著風第六次結虚空藏院諸尊印。
私云。今儀軌中列九菩薩。地藏日光明
堅固心持地寶手寶光明寶手印
空見除一切憂冥印相眞言唯説六種。地
寶處寶手持地寶印手堅固心
無印明尊可用通法
  第百二十六西方虚空藏菩薩印
海大徳説。以下第十一會也是第二重西方
上院中也
云印形如法教者。同慈氏印移二空入月
也。合掌二風屈背。相對一寸許也。以二
空竝立二風中。是慈氏印。今但二空屈入
月。是爲異也。文云法教者謂大日經也。
又樣。先作虚心合掌。二風著二火背也。二
空屈入月。是爲正印。又樣。虚心合掌。但
以二空入月有三
意大徳説同第三樣
以風跓
空上節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合掌屈
二風端。向下令相去一寸許也。屈二空入
月也。其空稍降而入月也。珍和上説同慧
和上。但屈二空指二水根。別記云。虚心合
掌。二風屈頭向下。背令相去。二空入月中。
正僧正説。合掌二空入月。著水中文。屈二
風著二空二甲上第一此尊北有十波羅蜜
及金剛藏等十九尊菩薩云云
  第百二十七虚空無垢菩薩印
海大徳説。文云二手作刀印三補吒空捻
風者。虚心合掌。二空二風外叉。與儀軌不
同也。意大徳説。虚合風空相捻令聚。與如
來刀印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虚心
合掌。屈二風端。向下以二空捻二風端側。
是先説也。又有傍説同海説也。珍和上
説。二手各作刀印。次相合而刀相柱。別記
云。如前印相。二空捻風頭。正僧正説。金剛
合掌。各風加空。定慧平合。是刀印第二
  第百二十八虚空慧菩薩印
海大徳説。文云虚空慧法輪者。轉法輪印是
也。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
上説同海説也。別記亦同。正僧正説亦同
第三
  第百二十九蓮華手菩薩印
海大徳説。此印儀軌無也用歸命合掌私云。
眞言
注云
普印
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
説同海説也。珍和上説。不説此菩薩印。別
記云。金剛合掌私云。儀軌列名亦無
此菩薩名但有眞言
正僧正説。
用歸命合掌。又説。用蓮華印第四
  第百三十清淨慧菩薩印
海大徳説。文云清淨慧商佉者。同前法螺
印。當口作吹螺勢也。意大徳説同。權僧正
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虚心
合掌以風絞空背。別記同前螺印。正僧正
説。商佉印。但當胸竪勿吹第五
  第百三十一行慧菩薩印
海大徳説。文云行慧敷蓮華者。合掌二地二
空各合立也。餘輪少屈同蓮華座印三輪端
不著
意大徳説同但云
蓮印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
和上説同海説也。別記云。八葉蓮華印。正
僧正亦同第六
  第百三十二安住慧菩薩印
海大徳説。文云多羅印稍開者。合掌二地屈
入月。背相著。餘八輪開散。少凹相去一寸許
爲量。是名青蓮華印。今此印開益相青蓮
華印也。與儀軌同。又樣。作前多羅尊印。内
縛二空二風各合直竪。以空著風。是多羅
印。今此印少二風不著爲異。與儀軌及疏
不同也。又樣。文云多羅印稍開者。内縛二
風舒而立之。是多羅印。今此印改此。唯稍
開二風屈成鉤爲異。意大徳説同第一樣
但云開
蓮印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有此第
一説與第三説。無第二説。珍和上説同慧
和上説。別記云。内縛舒二風斜屈。勿頭相
已上虚
空藏部
正僧正説。同文殊青蓮華印。又説。
内縛二風少開。二空著風側第七私云。儀軌
此段列三十菩薩。謂虚空藏
般若方便十一金剛藏
十二蘇悉地十三金剛針十四蘇婆呼十五
垢逝十六發意轉法輪十七生念處十八忿怒鉤
十九不空鉤二十千眼觀自在二十
曼荼羅二十
金剛明王二十
金剛將二十
軍荼利二十
不空金
二十
供養寶二十
孔雀明二十
吉羅刹王
二十
十一面三十印相説一總五印。形如法
總虚空無垢虚空慧清淨慧行慧
安住慧眞言説十九。虚空藏虚空無垢
虚空慧蓮華印清淨慧行慧安住慧
出現智執蓮華杵十一十二十三
十四般若十五方便十六十七十八十九
又眞言注説十二印。蓮華印執蓮華杵
又玄法寺爛脱儀軌出現智眞言注云可
用身印。又用通印都成説十八印。然曼荼
羅西方第二重中以爲二院。虚空藏等至
迄千手以爲上院。曼荼羅等至迄十一面
以爲下院。而對受中就説眞言次第。虚空
藏等七菩薩者以爲第十一會。出現智等十
二菩薩以爲第十二會。又別記中就
眞言次第。虚空藏等七菩薩者以爲虚空藏
部。出現智與執蓮華杵二菩薩者以爲蘇悉
地部。十度菩薩亦爲虚空藏部。此事有疑。
問明師云云無印明尊可用通法
  第百三十三出現智菩薩印
海大徳説。以下第十二會也。用普印也。亦
名蘇悉地羯羅菩薩。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
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大和上
釋。戒所持儀軌文題師説云虚空藏以下
至智波羅蜜是第十一會也。別記云。又名
蘇悉地菩薩。金剛合掌。正僧正説同海説也
第一私云。可問此尊身印
  第百三十四執蓮華杵菩薩印
海大徳説。普印是也。意大徳説同但此次説
曼荼羅菩
薩。是大輪菩薩
二拳空地相鉤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此
二菩薩儀軌中無也。珍和上不説此二菩薩
印。別記云。金剛合掌已上蘇
悉地部
私云。玄法寺兩
卷儀軌執蓮華杵菩薩眞言曰注云普印。同
寺爛脱兩卷儀軌出現智菩薩眞言注云。又
名蘇悉地菩薩。可用身印。又用通印。但儀
軌列名中有蘇悉地羯羅。不云出現智也。
至眞言中有出現智眞言。不云蘇悉地也。
又列名中不列執蓮華杵。至眞言中有其
眞言。阿闍梨等有無之釋自以可知也。正僧
正説。用内縛五股印第二次結自在天院諸
天印
  第百三十五檀波羅蜜菩薩印
海大徳説。二手以空端捻火端也左手仰
印安右膝上表施他也。右手仰印安於
心。上表自持也。先自持。次施他觀了誦眞
私云。儀軌注云。右
仰忍與禪相捻
意大徳説。左如掌。右
空火相捻仰之。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
空捻火。右安膝上左安心上。右表自持左
表施他。珍和上同之。別記云。二羽各空火
相捻。自餘開立。以左印安心前。以右印仰
安右膝上。正僧正不説此十波羅蜜印。以
青龍寺三卷。別本儀軌不載此十波羅蜜菩
薩故。此正僧正依彼儀軌而禀傳
  第百三十六戒波羅蜜菩薩印
海大徳説。文云。内縛竝竪禪智云云當心
誦明。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
兩和上説同。別記亦同
  第百三十七忍波羅蜜菩薩印
海大徳説。不改前印。二風直立相私云。
儀軌
云。内縛進
力禪智竪
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
珍兩和上説同。別記亦同
  第百三十八精進波羅蜜菩薩印
海大徳説。如前印准二風端析開爲異私云
儀軌
云。准前
進力析開
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
慧珍兩和上説同。別記亦同
  第百三十九禪波羅蜜菩薩印
海大徳説。此印同定印也。但此印二空端
相*跓爲異。當心誦明私云。儀軌云。仰右於左
禪智相*跓。大和上釋。此
定印者。二手右上
下相重定印。
意大徳説同但云。右上左下。
又説。加結跏
權僧
正大和上説。慧珍和上説同。別記亦同
  第百四十般若波羅蜜菩薩印
海大徳説。作梵篋印當臍誦明私云。儀軌云。
左平舒右覆
左上
當心
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
和上説同。別記云。同前梵篋
  第百四十一方便波羅蜜菩薩印
海大徳説。二空各安掌上。地水各握空上。
二火背相合直立也。二風側端相跓。三誦
明了。三度運動謂前進三度。私云。儀軌云。左慧方
握智度右准忍願相背。進力
平舒側
相*跓
意大徳説同但云。毎三誦。
又云。名船印
權僧正大和
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但*云。慧和上
云如船行貎
別記印
相同海説也但云。三度
右轉船印
  第百四十二願波羅蜜菩薩印
海大徳説。慧手直擧。施無畏印。與肩齊
之。定拳按腰私云。儀軌云。右
手直竪施無
意大徳説同。權
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別記亦同
  第百四十三*力波羅蜜菩薩印
海大徳説。内縛二空二風二火直立端相合
私云。儀軌云。准戒印禪
智進力忍願竪頭相
意大徳説同。權僧
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別記云。金剛
外縛。申風火相合。二空直竪
  第百四十四智波羅蜜菩薩印
海大徳説。外縛二地少立。端相叉也。二水如
本也。二火立相合也。二風屈*跓令圖也。二
空如地私云。外叉作拳檀慧直竪。互交少
分。屈進力頭圓。忍願竪相合
意大徳
説同但云。二
空合立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外
縛地水如本。二火直合。二風屈令圓也。別
記云金剛外縛。申二風頭柱斜屈。如蓮華
葉。二火直竪相合已上虚
空藏部
  第百四十五金剛手菩薩印
海大徳説。以下第四會也是第一重
方右中也
用五股
金剛印内縛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
慧珍兩和上説亦同。別記亦同。正僧正亦同
第一
  第百四十六忙莽鷄金剛印金剛
母也
海大徳説。文云亦持竪慧杵者。内縛二火
合直立也。二風少屈。當二火背。不相著也。
文云。是三股印私云。儀軌印相
注云三股也
上文又云金剛
印圍遶者五股也私云。儀軌座印中
文。非手印也
意大徳説。
印相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
也。珍和上説亦同但云。以二空
持二水叉上
別記云名金
剛母。内縛舒二火頭相柱。申二風隨火背。
猶如三股。正僧正説。合掌地空入掌。餘輪
相竝分立。如三股。又云。以空押地甲。作
三股形。又云。地空入掌。空著水也第二
  第百四十七金剛針印
海大徳説。文云内拳申風輪者。内縛二
風合直立。如獨股形。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
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亦同。別記云。内縛
申二風。直竪頭相*跓。正僧正説同海説也
但云。外
縛。第三
  第百四十八商羯羅印亦名金
剛鎖
文云四輪背相叉旋轉慧加定者。與前四
攝中金剛鎖同也。即以轉法輪印内戻返
也。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
上説同但慧和上説以右
空加左空上
別記云。金剛鎖菩薩
亦名商羯
羅菩薩
同前鎖印。胸前拳竪。正僧正説同
海説也第四
  第百四十九忿怒降三世印
海大徳説。師口決云。降三世如月。以月黶
月故名月黶。文云二空開持風者。與五股
印同。但屈二空各著風根側。故云少不
到。火不到者從空第二節少開不令著也。
又樣。前印二風持二空各少分離。不相捻
著。是忿怒月黶印也私云。玄法寺兩卷儀軌列名
中云忿怒月黶菩薩。印相中
云忿怒降三世。眞言中云降三世金剛。
注云亦云月黶。爛脱本云。亦云月黶。
權僧正大
和上別記云。降三世金剛名月黶尊。曼荼羅
圖中云月黶。大日經有不動與勝三世。是
佛部使者。此月黶尊是金剛部忿怒尊也。此
亦名忿怒降三世也。意大徳説同海初説
但云。義釋云。此尊從佛額毫相生。故爲
名也。毫相明淨猶如滿月。故名月壓
權僧
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兩説但又樣云屈
二風近二
空首珍和上説同海本説。別記云。結内縛
五股印。開二空少著風本。正僧正説。内縛
五股注云。經竝釋二風如鉤。
捻二空少屈不相著
口傳云。以定空
押慧空背相叉。又云。以空著風。竝舒不
相著也。合四樣也第五
  第百五十一切持金剛印
海大徳説。前持地印當心也。諸金剛者金剛
部。一切金剛。金剛部諸尊皆通用此印也。
意大徳説同私云。儀軌印相中云諸金
杵地。但無諸金剛印
權僧正大
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珍和上説亦同。
又云。或用半金剛印。右手作三股印。別記
云。一切持金剛菩薩同前持地印私云。儀軌
列名中無
一切持金
剛菩薩
正僧正説同海説第六
  第百五十一金剛拳印
海大徳説。内縛二空竝立擧右肩上。作將
嗔打之勢。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
和上説同海説也但云。擧右肩側上。
日視左方
珍和上
説同海説也。別記云。次金剛拳菩薩亦名
金剛槌

内縛申竪二空。竝樹二臂。至頂右邊而
作怒毆之勢。正僧正説。内縛舒上二羽於左
耳上。面少傾右。如打物状
  第百五十二一切奉教金剛菩薩印
海大徳説。内縛當心。意大徳説同但云。大師
記金剛拳菩
薩次云一切*奉教金剛内縛是也。一切無別
印。金剛用普印。眞言用一切金剛眞言也
金剛部
有七種通印。一定慧内縛。二風竝立。二肘竝
合。名槌印。二定慧内縛。二風直立相合。名
捧印。三如前印火輪相*跓。屈第三節。名
刀印。四如前印二火交少屈如弓。名弓印。
五如前印。二火直交。名箭印。六如前印二
火立合。二風開屈。當火背不著。名戟印。七
内縛二風。直屈相*跓。名索印亦名輪
印。竝用
一切
無別印。金剛等隨用此印。佛部蓮華部普
印。用金剛合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
説。内縛二空竝立當心。又云。金剛手以下
至此奉教金剛八印是第四會金剛手部。而
師説中不説以下三印一忿怒軍吒利。二忿怒
供摩羅三。烏蒭沙摩
珍和上説亦同。別記一切奉教金剛。内縛申
二空當心已上金剛
手部了
正僧正説。内縛申二風。
屈合上節。二空竝立
  第百五十三忿怒軍吒利印
海大徳説。用普印。意大徳説。無此印
  第百五十四忿迅倶摩羅印
海大徳説。亦名金剛童子。用普印文云慧
杵定無
畏者
形也
意大徳説。無此印
  第百五十五烏蒭沙摩印
海大徳説。用普印。意大徳説。無此印。權僧
正大和上説中無此三印。別記亦無。正僧正
説。凡金剛有六印。一内縛立火名捧印。二
三准上印交立火爲弓箭印。左火弓形。右
火箭形。四以部母印開立風。如戟形。五
内縛申合風。圓屈右空押左空。六以上
印即爲輪印。諸金剛諸奉教無印者隨用
此六中一印。次結般若菩薩院諸尊印。私云。
今儀軌中列二十七金剛。發生金剛部
手持金剛金剛薩埵持金剛鋒
金剛拳忿怒月黶無垢持金剛金剛牢
忿怒持金剛無邊超越十一金剛鎖十二
持金剛十三住無戲論十四金剛持論十五金剛
十六適悦持金剛十七金剛牙十八離戲論十九
持妙金剛二十持金剛利二十
部母忙莽鷄二十
次雜印相亦有諸金剛二十
忿怒軍吒利
忿迅倶摩羅二十
烏蒭沙二十
奉教等金
二十
印相中説六印。忙莽鷄金剛針
羯羅忿怒降三世諸金剛金剛拳
言中説八眞言。金剛手忙莽鷄金剛針
金剛鎖降三世一切持金剛金剛拳
切奉教海大徳説。最後三印竝是通印。准
諸院例無印明尊可用通法故。慧和上傳。
權僧正大和上時更不説彼三印。故珍和上
及正僧正亦不説此三印

胎藏大法對受記第四

  安然記
  第百五十六般若菩薩印
海大徳説。以下第五會也是第一重
西方中也
用梵篋印
即用六波羅蜜第六眞言也。或用大慧刀
印。玄大徳説。同二印。權僧正大和大和上
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珍和上説同。別記
云。同前梵篋印。正僧正説。用梵篋印
  第百五十七不動尊印
海大徳説。文云光焔火界印者。慧手以空
押水火甲。地風直立也。定手五輪舒而開
散諸輪少屈。以慧風端指定手掌。當心
三誦。右三輪成結界。左三*輪成解界。或
用前刀印。儀式如前。唯右三轉結界。左三
轉解界。文云風輪與火壇雜者。疏中用
刀印也。大和上記云。西方持金剛院云。風輪
與火倶者。風壇與火壇雜也。IMAGE是也。一目
而諦觀者。只表第一義空。其二目倶開爲
私云。開一目者出疏。閉一目者出不動尊祕
法三卷之上卷也。大和上釋有云。半目謂半開左
目皆開
右目
意大徳説同海本説。無或説。權僧正
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珍和上説。
右手作拳舒風也。左手五輪開散也。以右
右風指左掌也。側而安左方也。別記云。
定手散舒。五輪覆左胸前。慧手以空押水
火甲。地風申竪。以慧風頭指定掌。若欲辟
除結界左右三轉。正僧正説。般若之後。次降
三世五股印也第二次不動尊。若持印欲布
字作之。十九轉成身私云。攝大儀軌不動。文云。
十九種子。降三世文云。種
子百八轉其降三世。即下勝三世也。其百八轉
出瑜祇經。此前安降三世。出惟謹本。第三
  第百五十八勝三世印
海大徳説。五股金剛印。*玄大徳説同。權僧
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内縛五股印。又樣。
用金剛界中降三世印。大和上釋。是世所
言降三世是也。珍和上説同海説也。別記
同慧和上兩説。正僧正説同海説也第五
  第百五十九大威徳金剛印
海大徳説。此印有三。一根本印。二心印。三
心中心印。内縛二火直立合。是根本印。此印
二風少屈。當二火背。少不相著。是心印也。
此印二風火開立。稍去二火。是心中心印也。
*玄大徳説。同第一印。無後二印。權僧正大
和上説。慧和上説。此處*只用根本印。珍和
上説同。別記云。亦名閻摩徳伽。内縛舒二
火頭相柱已上般
若部
正僧正説同慧和上説第四
次結四方四大護印如前次結釋迦諸尊印。
私云。今儀軌中列名眞言竝説四尊。般若菩
不動尊勝三世大威徳印相唯一。
説不動印。而正僧正不動尊前加降三世。曼
荼羅中中安般若菩薩。其南吽迦羅。其南不
動尊。般若尊北大威徳。大威徳北勝三世也。
此等四明王出惟謹本。然大日經但有二尊。
以不動尊。及勝三世而爲佛部使者。又轉
字輪品中第一重外安四方四大護。故正僧
正允經文矣
  第百六十釋迦牟尼佛
海大徳説。以下第七會也是第二重上
方下院中也
海大徳説。
用前舒印左手執袈角。右手安左手上
不相叉。仰安心前。*舒印如前云云文云智
手吉祥印空持
者。二手各空火端相捻令火
背直也。各令火風少屈也。各地直立也。
慧印向外當嬭也。定手仰安心上。是名
吉祥印。此一印不正。前*舒印爲正。*玄
大徳説鉢印但云。左申仰安心。右空火捻
向外。名説法印左名鉢印
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珍和
上説。初印同海説也。又樣亦同海。又樣。
但定手五輪平舒。仰安心前。是正説法之
相。別記云。同前鉢印執袈裟端
如定印也
稠上人云。
珍和上云。二手各空水相捻。以慧覆定。法
身印也。空火相捻覆報身印也。空風相捻
亦覆。應身印也。是釋迦三身印也。正僧正
説同海。吉祥印是應身説法相也。上印相合
爲報身説法相也。上印相反。定慧火申立。
而合之。以空押火側爲法身説法相也
第一
  第百六十一遍知眼印
海大徳説。世尊右遍知眼。亦名能寂母。即釋
迦母也。此中能寂母名遍知眼。非前遍知
印也。以非一切佛遍知故也。其印内縛二
火直立也。二風少屈當二火背。不相著也。
文云。内縛申水屈風在火背一麥不相到
者。金輪佛頂印私云。是眞
言曰注文
意大徳説。同印相。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珍和
上説亦同海説。但二空入月。二地少屈。端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