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胎藏界大法對受記 (No. 2390_ 安然記 ) in Vol. 75

[First] [Prev]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390

胎藏大法對受記第一

  安然記
安然以貞觀十八年二月有入唐事初從
道海大徳對受玄法寺法全和上兩卷儀軌。
即有印信。此海大徳從安慧和上受之。此
慧和上從慈覺大師受之。次從長意大徳
重以對受前全和上兩卷儀軌。亦有印信。此
意大徳從慈覺大師受之。同年三月。次於
讃岐守所覆授前來所覺。此守元從慈
覺大師受玄法寺法全和上三卷儀軌。後以
元慶六年六月從權僧正大和上受前全和
上兩卷儀軌。此大和上元從慈覺大師受
之。草創未畢大師遷化。因依夢告則從安
慧和上受得首尾。未及授位和上歸寂。後
從圓珍和上受灌頂位。圓珍和上准式*覆
授前來所學。使大和上自讀眞言及作
印相。則珍和上一一類之。然慈覺大師於
法全義眞全雅元征元海雲寶月
八阿闍梨廣學奧藏。故所傳中多有異説。
今珍和上唯受法全和上故有單説。自無
異説。是以*覆撿我大和上所學之日多隨
省略。動言不用。又印信中云大同少異也。
此珍和上亦傳前全和上兩卷儀軌。如今安
然從大和上受學之日亦准前例先使安
然擧復所學。大和上云。珍和上云。印相特
得周匝。眞言未得梵音汝今深得悉曇之
道計也。道海大徳所傳眞言不異我今所
學慧和上説。事須直挍印相而已。故就印
相安慧和上圓珍和上兩説一時受得已畢。
同月二十二日。其夜夢得慈覺大師親爲安
然傳胎藏畢即付傳法之印。七年閏八月十
七日。大和上爲令安然讀胎藏界眞言授
大枝君。且以釋迦傳法印密授。安然見其
印相一同夢授。此時安然則讀眞言。大和
上則抄出印相別記一卷授大枝君。君以
別記乃對受之。安然亦在末席重受。又大
和上得山階宮眞言法文。中有南忠大徳私
記。此忠大徳初從圓行和上依經受之。後
從慈覺大師受全和上兩卷儀軌。今大和上
安然對受之日。多加彼説。安然後得宗
僧正私記挍之。與*睿山記小同大異。
但其印相似珍和上。此*睿僧正亦受法全
和上故。今記中竝皆載之。安然亦得高
野和上圓行和上慧運和上等記。竝在別矣。
安然亦得慈覺大師將來玄法寺法全和上
兩卷三卷儀軌。惟正大徳將來法全和上兩
卷異本爛脱儀軌。圓珍和尚將來青龍寺
全和上三卷儀軌。宗*睿僧正將來青龍寺法
全和上三卷儀軌。慧日寺惟謹和上三卷儀
軌。亦得無畏三藏攝大儀軌三本。一本是慈
覺大師本也。一本是圓珍和上本也。一本是
宗睿僧正本也。慈覺大師本中有二。一是除
脱本。一是具足本。今此記中竝引爲證
  供養方便會
  第一作禮印持地印
海大徳説。以金剛部印當額誦明三遍。了
散頂上。左右漸下。掌向於身下了。掌向前
合。是名一匝。意大徳云。用金剛部印不云
用式
權僧正大和上説云。慧和上説以金剛部印
心前三誦三禮。次至於頂從腦後而作拳
左右而下心前。三迴轉而解拳。金剛合掌頂
散。珍和上同。別記云。亦名金剛大印。當心
三誦擧頂。想禮一切如來。印散一拜。正僧正
説。作禮之前。先有五輪投地。而作禮胡跪
誦供養文。作驚覺印三招。云作禮方便
印作三昧耶印。從下分作二拳。即舞掌頂
  第二出罪印大慧刀印
海大徳説。以金剛合掌進力禪智各相捻
之。進力横平如唐大刀。心上誦明三遍散
他不知刀
如斧刄也
意大徳説同前但不云進
力横平。
權僧
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但云。進
力端下於下而以禪智捻進力側。乃至頂
散一禮。珍和上同之。正僧正用大慧刀同
海説也
  第三歸依印普印
海大徳説。金剛合掌誦散同前。意大徳説同。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但
云。申臂至頂生恭敬心。珍和上同。別記云。
頂散一拜。正僧正用金剛掌同海説
  第四施身印獨股印
海大徳説。金剛合掌心上三誦。次舒二臂
以印捧頂。身足伏地。形如獨股。故名獨股
印也。其臂極直。意大徳説同但不云
直臂
權僧正
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珍和上同
之。別記云。胸禮一拜。正僧正同海説也」
  第五菩提心印定印
和上説。先作大坐。以右手安左手上。二
大拇指不相及。臍下誦明。次散頂上。漸下
金剛合掌禮佛。次安頂上觀想之也。又説。
外縛心上誦明。頂上散觀前名定印。後
不名
意大
徳説。用彌陀定印但不云
用式。
又説同前但不云
定印。
權僧上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又説
同前但云
金合。
珍和上同之。但云。誦第七卷増
加句。別説云。金合一拜。正僧正説用大日
定印也
  第六隨喜印歸命合
海大徳説。金剛合掌心上誦明散頂。意大徳
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
珍和上同之但云散
頂一拜。
正僧正金剛合掌於頂

  第七勸請印
海大徳説。同前隨喜印也。意大徳權僧正大
和上二説。正僧正並同海但權僧正大和上
別記云。頂散一拜
  第八奉請印
海大徳説。外縛進作鉤形。毎明一招。凡三招
了。頂散一匝。意大徳説同但云
内縛。
權僧正大和
上説。慧和上同海。説但云内縛。又
云頂散一拜。
珍和上
同之。正僧正説。内縛竪慧風如鉤召
  第九迴向印
海大徳説。金剛合掌心上三誦散頂。意大
徳。權僧正大和上二説並同海*説但云頂
散一拜。
正僧正同海説但云。若爲他有
事此處發願
  第十三昧耶印
海大徳説。文云初字門者初阿字也。觀此
印本不生也。三昧耶印虚心合掌二
並竪。去於進力少屈二*拇。心上誦明乃
印五處。謂額右肩左肩心喉。毎處一誦頂
散。分下一匝。外轉如舞乃合。文云。所謂
淨除三業道是也。意大徳説同但五處云額左
肩右肩心喉。又
云。是印當佛部也。又云。
法界道者本尊眞言印契也
權僧正大和上説。
慧和上説同海説也。珍和上説。先結大日
定印前定
印是
心前觀九重月輪。中央觀阿字。黄
色正方。即觀一切法本不生也。九重者内外
九重月輪也大和上釋。仰平月
輪中作大小九重
作此觀了。次作
三昧耶。印同海説也。正僧正説。次正坐觀
心中有九重月輪。輪中有阿字。次入四無
量心觀。如常説也。次入佛三昧耶蓮合。建
二空觸諸支分者。加額肩心喉頂以二空
是也。又成三法界道者。本尊眞言印契成就
此三也。界者結大界。非世界界。當觀於
三業道淨除宿障
  第十一法界生印
海大徳説。以二金剛拳共申二頭指側相
跓也。心上誦明。二風向内。引至頂上。以印
向身。下至臍上。乃投於外。如是上下投各
匝。而分印散之。乃淨世界之義也。意
大徳説同但云。以印至頂。次至身前之時。以印
向身。逆入内散也。是當蓮華部也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意説也但云
外散
珍和上説同海説也但云。擧印下時。向内
三度投之。後至頂
大徳説。觀燒穢界成淨界如法界自性。自
觀執金剛印相同海。大和上釋
印同海更不記之
正僧正説。法
界生般若三昧各作金剛拳。二空在掌。風幢
正直。頭相著。地水火中節且著。以印三遍
載頂轉於身前。又以二風頭當臍喉額。即
頂上散之。注云。先頂上十二字間觀&MT01679;字。
流出智火燒淨身中罪垢不淨也
  第十二金剛輪印轉法輪印
海大徳説。二羽右上左下背相著。而四度各
鉤結也。左拇入右掌中以右拇相著其指
面也。心上三誦了。乃右三轉之頂散。意大徳
説同但云。誦了三擧。次三轉後
散頂也是當金剛部也
權僧正大和上説。
慧和上説。同海説也但云。右三轉
然後印五處。
珍和上
説同海説也但云。右三轉然後三上下如押地
之勢。又云。上來三印是三部印也
僧正説。轉法輪觀自執金剛結金剛輪印。
止觀*相背地水火風右左相持。二空旋轉。
合慧掌中注云。三遍加持上下方。次八方迴旋。次
加五處也。上三言印如三部三昧耶
  第十三金剛甲印
海大徳説。虚心合掌二拇入掌。各捻忍願第
三節也。少屈二風著二中指背側。心上三
大師記云。中指背上云云。又第三
節者中節也。背側者中指側也
三誦了。以印
至頂。各金剛拳。耳側下之。乃申二風臍前
相對。乃觀右指有唵左指有砧如青色絲。
乃以二風臍前三轉。次腰後。次左膝。次
右膝。次臍上。次腰上。次心上。次背後。次喉。
次頂後。次額。次腦後。毎處三轉同此。腦後
二羽各作金剛拳同處三轉。乃以右拳引
之三遍。隨引少低其首。如結冠緒之勢。
乃分二拳耳側下之心前散之。意大徳説
但初云蓮華合掌云云。中云臍腰一一云臍腰不
云前上云云後云二拳相引隨引其首頂相動也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心上誦明先印
五處。次至於頂。以後同海説也。珍和上説。
先印五處同慧和上。以後自餘皆竝除之。
別記云。以印安左右膝。想唵砧字。從字出
藕絲。其色紺青。又云。臍等十二處及腦後各
一迴。又云。從地下散。正僧正擐金剛
甲三補吒。止觀二風持火輪上。二空相竝
在於掌中注云。又云。二空竝著火側印五處。擐
甲冑如常。後拍不必舞。又略軌次第
同海説也但云。二空入雙掌。又
云。著火側印五處
後擐甲同
慧和上。但云。初心上。次背後。次臍前次右
膝。次股上。次左膝。次股上。次臍上。次腰後。
次右肩。次左肩。次喉。次項。次額。次腦後。後
心前。舞拍不必
  第十四羅字觀印
海大徳説。羅字觀不作印也。文云一切穢
處即大小便處也。第七卷有眞言。意大徳
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
也。珍和上説。入堂供物等觀白羅字也。穢
處等觀赤羅字也。忠大徳説。作二拳進力
側相跓。心上誦明。次三上下後頂散也。眞言
在第七卷也。觀ra@m字白色也。又云。入堂
時是因。出堂時是果後用證點釋。先觀。
後作印明。
別記云。次觀&MT01679;字在頂上。淨光焔鬟。赫如
朝日暉。能除一切障解脱三毒垢。正僧正
説。頂上ra@m字眞言小軌同忠説三
擧印頂上觀安於ra@m
  第十五無能堪忍印
海大徳説。二羽十指端共密聚。密聚者。謂十
輪之端聚於一處令密聚也。戒方少開。散
之直立。形同如來藏印。唯開二無名指爲
異而已。心上三誦。印上額上。逆三遍轉成
辟除也。順三遍轉成結界也。次捧印於頂
上結上方。次下印於身前結下方。次印五
處如常次頂散。意大徳説同。但云。虚心合
掌開二水。用式如前。權僧正大和上説。慧
和上説同海説也。但無上下
方結界
珍和上説。合掌
二火叉入掌。二風二水開立。又説。二風少屈。
用法心上誦明。左右三轉避結。次印五
處。忠大徳説。虚合屈二風捻二禪。開立
二水。用法同前。別記云。亦名降伏魔。用法
全同海説。正僧正説。無堪忍大護印有四。
第一准普光印。定慧於合交火入掌。地空
合立。風水開立。第二除ha@mkha@m二字加誦ha@h
字。用六足尊印内縛立火是也。第三除ha@m
kha@mma@h三字加誦ma@h字。用不動劍印定安
腰。亦用五古印。第四除上四字加誦ma@h
字。用索印以定空捻風頭作圓環。餘
唯圓屈次以慧空入定環中。捻風頭作
圓環。三輪准定即成。小軌内縛地空合立。
水風各散。一印是無堪忍印。有人説。作如
前。但二水合之。此處作四方大護印了。又
別時説。但作第一印。不用三印。至于四
大護處具足作之
  第十六警發地神印
海大徳説。二膝長跪左金剛拳。或持三古或
持五古當於心上。右舒五輪三按於地。所
言按者覆手按地。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
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但云。按時三
四轉按之
和上同海説也。別記云。三按地正僧正
説。*警發之前依軌觀白點羅字。淨自心地
及道場地除衆過患。相如虚空。而誦地神
偈。注云。先左執五股當胸。以右手平掌
按地。偈云云。眞言云云。小軌有記。右手
膝上。浮轉地上。又奉請法身方便印招之。
用地神明
  第十七地神持印
海大徳説。外縛仰掌。二拇不相跓。著二風
側誦明三七遍。右三轉之。次覆其印誦
明三七遍。亦三轉之。乃加持地令堅固
之。次執香爐面向東方。誦諸佛等四行偈
文勸請地神。次結地天印誦地天明頂上
散之。地神印虚合少開掌中。二拇著二風
側。亦名鉢印。地天明云。畢哩二合他以
微曳
娑嚩二合賀。即十二天中地天眞言也。意大
徳説同但初云二
栂相跓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
同海説也但云。仰覆三轉之後。以印按地三度
後頂散之。此次無偈文地神印等也
和上説。以大日羯磨印智拳
以拳首指於
地三度。隨指地誦明也。文云。持次第者
謂三地也。一道場地。二自心地。三衆生心地
大和上釋。持次第者五輪之地。五字次
第加持成立義歟。私云。出經疏也
正僧正説。次
持次第印。以如來拳運之。謂迴轉也。次作
壇同用上拳印云云出青龍寺別
三卷儀軌







  第十八灑淨印三股杵印
海大徳説。左金剛拳安於心上。右作三股杵
印舒戒忍進捻於檀禪是也。加持香水七
遍。或二十一遍。呪多爲善。加持已了。則阿闍
梨自起。以印入水灑淨於地。次以楊枝灑
淨所辨一切供物。如法清淨。或以慧三古杵
印汲於香水灑之。有阿闍梨云。束於茅草
灑竝得。灑了。水器安於本處。則阿闍梨亦
坐本處。或樣左手持香水器。右三古印加持
七遍或二十一遍。以灑一切。一切者謂壇
及供物。意大徳説同後樣不云前樣。權僧
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三古印入水中加持
三遍。次起而右周。觀洒地表。珍和上説。先
*洒自身。次*洒供物。後*洒地表。正僧正
説。先用三古印加持。次誦諸佛等四行偈。
小軌慧掌加持壇上。有記空風相捻舒三輪

  第十九持地印
海大徳説。同普禮印。以印按地三遍。意大
徳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執香
爐等事此次有之但與眞言
訶字三招
珍和上説。持
地印同前*驚發地神印。用法亦同前也。又
云。請召地天只誦偈文也。印眞言不用。
別記。*洒淨之後持地之前有請白地天偈。
行法同前。但云。下卷中地神眞言是也。又云
慧生曼荼羅了。正僧正説。用上地神印。用儀
亦同即*警
發印
小軌用前驚發印舒慧掌按地
  祕密曼荼羅法品
  第二十觀羅字燒淨自心地燒盡法
界眞言印海大徳説。文云謂以字等乃至彼
器者。能燒是ra@m字。所燒是a字。a字即眞言
行者身也。燒盡此身中二障猶如練鑛金
成純金也。文云十二支句者十二眞言王
也。大師記云。十二縁是也。先去阿闍梨前
一肘。觀安大白蓮華。蓮華之上觀安ra@m字。
其色淨光。焔鬘赫如朝日暉。想聲眞實義
也。觀從此字出生智慧之光。先淨自心地。
亦淨道場地解脱法界依正三毒一切過患。
山河大地一切諸法皆悉燒盡清淨。其相如
虚空。如金剛所持。此地亦復如是。住本尊
瑜伽。如是觀想了。然後結法界生印從頂
至臍。投之三度。又樣當喉向外。投之三
下至
頂臍
想自心地道場之地一切諸法ra@m
智光悉皆燒淨。擧頂散印。文云我身者
阿闍梨也。所言彼者佛也。是名以字燒字。
又觀向字等淨自心地等云云私云。彼者出
疏。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
説同海説也但云。印用法如金
剛界淨地印
珍和上説。先
以定印。想心中有a字。頂上有ra@m字。次觀
我身爲妄想所妄執。不覺本不生理。今以
ra@m字智火燒盡淨除。然後誦ra@m字眞言。以
印三度擧頂。別記云。次&MT01679;字觀。囉字本是
塵垢。依有阿聲成無塵垢。故一切法自性
清淨。今以&MT01679;字加持。燒却實有迷身有漏
心地皆令清淨。行者須先結定印觀自身
胸有阿字。頂上有&MT01679;字變成火聚。猶如劫
火燒盡有漏身。即結法界生印加持自身。
其法同前。正僧正説。次作定印觀a字身
中。此身元來本不生法身也。雖然而依一
念邪執分別爲無明妄想身。今以界智
慧火燒淨有爲有漏四大五蘊諸不淨。如是
觀了。更想頂上十字間ra@m字從字光焔流
出遍身。燒淨自身清淨如虚空相
  第二十一以五字嚴身眞言印
海大徳説。文云加以五支字乃至同牟尼
尊者。五支字謂阿ava@m&MT01679;ra@mha@mkha@m
也。第一於腰以下觀a字。乃地輪種子也。
色變金色。其形方也。如是觀了。乃結五
印當臍下分。誦明三遍。加持下體。乃想成
金剛輪。説名金剛座印。眞言曰。曩莫三滿多
沒馱喃阿。其印二無名指内縛或作外
縛竝得
相叉
之端安火風前。二火合竪。二風少屈二火之
後。二空合竪。二地合竪。總如五股形。以印
下之。誦明加持下體成地輪也。第二以
va@m字爲水輪種子也。安之臍上。其色白也。
其形圓也。如是觀了。作蓮華座印當於臍
上。誦明三遍。加持臍上想成水輪。名大
悲水。眞言曰。鑁歸命
同前
其印二拇二地各端相
合。中間六指開散。以印當於臍上加持誦
明。第三以覽字爲火輪種子安之心上。
其色彤赤如初日暉。其形三角。如是觀了。
結法界生印當於心上。誦明三遍。加持心
位。想成火輪。名智火光。眞言曰。&MT01679;歸命
同前
印用前法界生印。加持心上散頂。第四以
ha@m字爲風輪種子安之額上。有劫災焔。其
色玄也。亦色青也。青者至黒也。其形如半
月。觀了結轉法輪印當額。加持三遍。加持
白毫之際。想成風輪。名自在力。眞言曰。唅
歸命
同前
其印用前轉法輪印。第五以kha@m字爲
空輪種子安之頂上。其色種種。其形圓也。
如是觀了。結大慧刀印捧於頂上。誦明三
遍。加持頂上。想成空輪。説名大空。眞言
曰。欠歸命
同前
其印用前大慧刀印。文云五字以
嚴身乃至赫奕如金剛者此乃結上云云
大徳説同但略
説也
權僧正大和尚説。慧和上説。
第一印中云。下印三誦向下散之。珍和
上説善也。第二印中。慧和上説。三誦外散。
珍和上説善也。慧和上又説。此二印竝向
下散。大和上釋。地水竝有下沈義故。第三
印中。慧和上説。外散。珍和上説。以印三擧
頂上而散。風印亦然。第五印中。慧和上説。
前出罪印是也。珍和上説同。別記云。次五輪
成身。先結五股印安臍下。想阿字在臍下。
其色黄。其形方。變成地輪。作此觀了。三誦
阿字明。即印頭向下散。次結水輪印同蓮
華印
安臍上。想鑁字在臍上。其色白。其形圓。字
變成水輪。作此觀了。三誦鑁字明印頭向
下散。次結火輪印安心。想嚂字在胸。其
色赤。其形三角。字成火輪。作此觀了。三
誦*嚂字明。印頭向上。三擧即散。次結風
前金剛
輪印是
安額。想唅字有額。其色青。其
形如半月。變成風輪。作此觀了。三誦
明。印頭向上。三擧即散。次結虚空輪。其印
相金剛合掌屈二風向下。二空捻二風側
端。以印安頂。想欠字在頂。其色種種。其形
圓。*字成虚空輪。作此觀了。三誦欠字明
已上五眞言
皆加歸命
便頂散。正僧正説。又當觀既淨
世問不淨則當建立無爲無漏法性身。如此
觀察即於腰下觀阿字。諸法本不生。色黄
形方。次於腹中觀嚩字。自性離言説。色白
形圓。次於胸中觀&MT01679;字。染淨不可得。色
赤形三角。次於面門觀唅字。因業不可得。
色黒形半月。次於頭上觀欠字等虚空不
可得。色種種。形方圓也。如是觀了。即作五
輪印。一一誦眞言。第一印作五古印外縛
言阿加歸
第二印華座印。眞言縛加歸
第三印
驚覺印火輪
印是
眞言囉加歸
第四印法輪印。眞言
加歸
第五印地大印五古
眞言欠加歸命。
第五亦用
大刀
一一如此加持了。小軌。先結定印。觀心
滿月輪上有五字。謂阿尾&MT01679;憾欠。三遍誦之。
次想轉成暗鑁&MT01679;憾欠。布心月輪IMAGE
三轉誦之。起於阿字各觀五字義。逆順
觀之。字門雖別而所證之理共不可得。次
a字安之下體。次以va@m字安之臍輪。次
ra@m字安之胸上。次以ha@m字安之額上。次
kha@m字安之頂上。即此五字以爲地水火
風空五大也。是内法性五大與外五大無二
無別。此法界身轉成率覩波。率覩波即法性
也諸佛如來悉有其中。此率覩波變成大
日如來坐大寶蓮華。觀了誦五字明加歸
一一加持五體。有記同此。但加五大色形。
空大雜形
然通爲圓也
地水火風空。空風火水地。逆
順了誦五字明。一一加持自身五處五字
五處
  第二十二首中百光王印
海大徳説。文云首中百光王者。謂以a@m
安頂十字之上。其形赤色。言首中者。阿闍
之頂骨十字之上也。觀了結普印當頂。
三度以印動之。此乃結髮之義。以印散頂。
眞言暗加歸
其印合掌安頂。前後搖動三度。
a@m字有二説。一云。a定點安之。腦
後以字下方安之頂上。一云。a@m字體遍布
行者五體之上。空點安之頂上。意大徳説同。
但無第
二説也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
也。珍和上説亦同。忠大徳説。百光王者a@m
是證義。謂以上五字成身名大因陀羅。謂
五字遍法界無質也私云。出經
及疏也
別記云。
先結百光王金剛合掌是也。安頂。想
闇字在頂十字處。色赤。觀了以印竪頂。三
誦闇字明加歸
印頭向前。三動搖即散或説。
以阿
字爲己體以空
點置於頂十字處
  第二十三心置無生句印
海大徳説。次以a字安之心上。其色赤也。
結金輪佛頂印。誦明三遍。是成心之義。眞
a加歸
其印二羽合掌。地水内相叉。二
風付二火之後。二空捻二水叉上。又樣地水
外縛。二空捻於二火内節。餘輪同前。以印
當心。誦明頂散意大徳説。三卷儀軌百光
王文下有心置無生句之句。謂結佛印
誦阿眞言。其印定慧内縛。竪二火屈二風
付二火背上節。二空竝竪付火第二節。權僧
正大和上説惠和上説同海説也但云
外散
珍和
上説亦同。別記出海説中第二説印亦云外
散。但以此印安立
無垢眼印之初
  第二十四安立無垢眼印
海大徳説。次以ra@m字安於胸上并兩眼上。
即想開於兩眼猶如燈明顯照。名安立無
垢眼。觀了結法界生印當於心上。誦明三
遍。乃以五字嚴身。故身同如來。眞言&MT01679;
加歸
其印以前法界生印當心三誦。次加
持眼。從右至左。意大徳説。次言胸裏離染
字者。謂結&MT01679;字印當心誦明。次名安立
無垢眼者。謂結火印安立二眼也。各三七
遍。眞言囉加歸命。亦不
云眼左右也
權僧正大和上
*惠和上説同海説也。珍和上説ra@m字。色赤。
以字安眼。誦&MT01679;字眞言。忠大徳説。以法
界生印以印加右左眼。謂得無垢清淨眼
大和上釋。以五字嚴
身者下滿足句是也
別記同海説也
  第二十五滿足句印
海大徳説。次滿足句者。謂於自身以五支
字觀成五大輪。令此五大輪皆悉滿足。故
即結普印當心。三誦頂散。眞言阿鑁&MT01679;
加歸
意大徳説同。讃岐守説亦同。又云。慈
覺大師別時引文。此處授五股印此守所
撰持念要集。此滿足句後云。次誦十二眞言
王字布列一身。謂上分想列四字。暗字頂
上。欠暗二字兩耳。惡字於頂。次中分四
字。糝索二字於左右肩。唅字於心。鶴字於
咽。次下分四字&MT01679;藍字於臍。落字於腰。鑁
字於股。嚩字足裏。次結其印總誦印心額
喉頂。又此守貞觀十九年三月二十二日説
云。滿足句印。二地合針。二水内鉤。二火如
寶。二風屈捻二空上。眞言曰。阿尾羅吽欠。
同年同月十九日説云。文殊眞言曰。阿尾&MT01679;
吽欠。非是文殊眞言。昔根本大師隨順曉阿
闍梨粗受祕教。傳云。阿尾&MT01679;吽欠是法身眞
言。阿鑁&MT01679;含欠是報身眞言。阿囉嚩左
是應身眞言云云傳聞圓成師云。非爾空海
名也
今見珍和上與書中有此三眞言印也。彼
中初眞言印是文殊眞言印。昔與安慧承雲
大徳學之。而大師臨終云付安慧禪師。安
慧禪師云。不知。大師云。付大進大夫也。公
輔登山之日。南忠大徳學之。今欲與汝文
殊根本印。虚心合掌云。二火覆捻二水。而
頭相柱。屈二風横捻二空上。又説。内二地
合竪。屈二風横捻二空上云云權僧正大
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珍和上説。此
滿足句法不用大和上釋。普印是金剛
合掌也私云出瑜祇經
正僧正説
金剛合掌寂心觀於頂上有a@m字成百光
遍照王。眞言暗加歸
次觀心上有a字。次
觀胸中有sa字。次觀額上有h@u@m字。次觀兩
眼有ra@m字。次觀兩耳有a字。次觀身同如
來念滿足句。用金剛合掌誦上五大種
子亦得。是通印故不用一一印也
  第二十六安立器世界印
海大徳説。先結法界生印誦&MT01679;字明。以印
端向身引下投外。如是三遍外投開散。想
燒盡世界也。今於此清淨世界上成立五
大輪。第一於最下安立空輪。先安kha@m字也
雜色形圓。此字變成空輪。觀了結大慧刀
印。擧於頂上誦明三遍。安身下分散之。
想成空輪。眞言欠加歸
第二安立風輪。先
ha@m字。色黒形半月也。此字變成風輪。觀
了結轉法輪印當於額上。誦明三遍。想成
風輪。眞言唅加歸
第三安立火輪。先安ra@m
字。色赤形三角也。此字變成火輪。觀了結
法界生印安於心上。誦明三遍。想成火輪。
眞言&MT01679;加歸
第四安立水輪。先安va@m字。色
白形圓此字變成水輪。觀了結蓮華印安
於臍上。誦明三遍想成水輪。眞言鑁加歸
五安立金剛輪。先安a字。色黄形方。此字
變成地輪。了結五股印當於下體。誦明
三遍。想成地輪。眞言阿加歸
此等五輪。空輪
上安風輪。風輪上安火輪。火輪上安水輪。
水輪上安地輪。此等輪同金剛名大因陀
羅。光焔淨金色。普皆遍流出。如是安立五
輪。限以三千大千世界。安立世界訖。意大
徳説同但略説也。不説印明
又云。大因陀羅者幢也
權僧正大和上説。
同海説也但云。安立世界者以前五輪印明逆用
也。不云燒淨印明也。又云。五印准皆
當心誦明下散之。又不云三千大千。大和上釋。
若准法界尼吒義者可云法界三千大千界也
和上説先以火輪印誦ra@m字明外散。想燒
淨世界穢。次作器世界亦同海説也別記
有燒淨世界印同前。但云。隨投開二風頭。
又五輪印一一皆云。以印下散。五輪結云。
變成金剛不壞清淨世界。正僧正説。次建
立道場先住定結如來拳印。下方空界觀
kha@m劍字。變成虚空。空中有ha訶字變成風
輪。次觀ra囉字變成火輪次觀va@m鑁字變
成水輪。次觀a阿字變成地輪。然後諦觀
香水海有眞言印云云小軌次以羯磨印當
臍誦種子字。kha@mha@mra@mva@ma是也有記當胸觀
空風火水地
下方世界空中觀有kha@m字變成空輪。上觀
ha@m字變成黒風輪。上觀ra@m字變成火輪。
彼風輪起而吹此ra@m門。吹立火輪。此火
輪量與下風輪相應燒器世界。刹那都無。
一切不淨唯成白灰。上有va@m字變成水輪。
上有a字變成地輪。與前諸輪相應。上有
ha@m字變成七金山及七海之岸。又於上方空
中有a字成大日法界身。從其臍輪流出
乳水*洒滿山間成甘露海。中有pra字變
成金龜。上有h@u@m字變成蓮華。金剛爲莖。
金剛薩埵左右扶持扶持之上亦有a
成大蓮華。量等大千。華無量葉。開敷莊嚴。
蘂鬢具足。從華光中流出無量蓮華。遍滿
海中。觀了以空輪印誦欠字明。先印下方。
次結四印及誦四明。一一如次。次結七金
山印。次結金剛莖印。以五古印誦吽字明。
次結蓮華印。次作如來拳印。想於其蓮臺
上有四重曼荼羅。於五色界道上有a
變成七寶宮殿。縱廣無量。七寶羅網。方開
一門。殿中有摩尼珠常燈。從此金剛輪現
諸法相。諦觀牟尼尊坐百寶蓮華。復涌衆妙
位位蓮華衆色。於華上有無量尊在大摩
尼殿。殿柱普行列。乃至具如軌。殿有a
變成八葉。上有ava@mramare字變成大覺
師子座。上有a字變成寶蓮。上有a字變
成淨月輪。有a字變成率覩波。率都波變
成大日如來身。有五佛冠坐八葉蓮。頂放
白色光。世界皆白色。從身四邊放隨方光。
光中出無量尊。前後圍繞。此則心中本有
大日海會道場海會。亦縁曼荼羅海會一一分
明觀了。誦唵部欠明而加持之。私云。此
正僧正器世界上立曼荼羅四重。印明先皆
作之。次修供養將入念誦乃作大慧刀
印等三十二印。故此次出建曼荼羅之事
  第二十七大慧刀印
海大徳説。同前大慧刀印。意大徳説同權僧
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儀軌此次有三部印。
前已作故。此中除之不用云云珍和上説。以
二風端安二空甲上。別記云。次入佛三昧
耶。次法界生。次轉法輪。大師記云。已上三
印前已用了。故措正而不用。正僧正同海
説也。定慧金剛掌風捻空其形如
憩伽也
  第二十八法螺印
海大徳説。虚心合掌。二空竝立。二風安二空
中節上紋之。以印當心。誦明三遍。次吹
此印如吹螺勢。次著口上。次以印一遍右
轉。即成佛轉法輪義也。次頂上散。意大徳
説。虚合風著火背上。空入掌中著火中節。
是大師別記也。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
同海説也。但云。以印當口作吹螺勢。三
於口前轉之。珍和上。以口吹之此二説中
竝無右轉

言。
忠大徳説。想令我吹法螺聞於法界衆
此説亦除大慧刀印及
如來座印而不用之
正僧正説同珍和上説
也。定慧虚心合掌。屈風空絞之。風頭相著。
押空上節當口如吹状
  第二十九蓮華座印
海大徳説。即迦摩羅印。結蓮華印當於心
上。誦明三遍奉座也。儀式如常。如來金剛
座也。意大徳説同前但云。是行
者座也
權僧正大和
上説。兩和上説同海説也但大和上釋。是自身
之佛座。以此等印皆
是我法
具故
別記云。是爲不壞金剛座。昔與佛
子皆從此生。正僧正説。定慧合舒散。
健吒如常。謂不
壞金剛座也
  第三十金剛大慧印
海大徳説。堅心合掌。二水外縛。二風少屈。
逼著二火之背。二地二空各合直立。總如
三股。亦名三股印。與大慧刀稍別。以印當
心。誦明三遍頂散。意大徳説。五股印是也。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
別記云。壞無智城曉悟睡眠。天人不能壞
之。正僧正説。外縛五股印是也内縛
亦得
  第三十一如來頂印
海大徳説。用金輪佛頂印同前心置
無生句印。
經云。
此印是如來頂。結同世尊。意大徳説。此印名
摩訶印印同
前説。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
説同海説也。正僧正説同海説也
  第三十二如來頂相印
海大徳説。二羽作金剛拳。定拳安腰慧拳
安頂。誦明三遍。結此印故一切天人不見
其頂。意大徳説。此印名頂相印印同
權僧
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但云
肉髻。
又云表
正僧正説。以慧拳風節著之頂上
  第三十三毫相印
海大徳説。作金剛拳。定同前。慧拳指額。由
此印故滿一切願。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和
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珍和上説。毫相
以下至悲生眼五印皆執袈裟角。別記云。
左拳同前。右拳安白毫處。正僧正説
海説也但云。上拳置眉間。口傳云。已下五印取袈
裟角。或云。舒大指拳。以大指着眉間。
左拳安腰。
可依口傳
  第三十四大鉢印
海大徳説。以下三印竝左手執衣角也。先
結跏跌座或半跏座也。得金剛不動座
也。左手先執左袈裟上角。次以右袈裟角
從臂上而引超之。從手下入手執其角
令二角如牛角。以此印手安跏趺上。仰
右手安其上。二空稍立相合。是以與定印
爲別也。又樣決云。如前*只叉二手。空平
端相跓。亦是定印也。三遍誦明。由此印
故。想令一切非器衆生成法器也。意大
徳説同前但云。瑜伽者作此印時。先取袈裟左
右角繞左腕一匝。更折返而握。如
二耳勢云云。折返
者二耳折返也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
先以左手執右袈裟外下角。與肩上角合
之。從左手下引。旋超入左手内。以左手
執之。令如牛角。次以二手相重安臍下。二
空端纔相跓。是持鉢勢也。珍和上説同慧
和上但云。執左袈裟内上角。自
餘皆同。又云。令如莵耳
別記云。先左拳
握袈裟二角二角者左臂上外
角與肩上角也
引纒左臂自
外就前。開掌置於臍前。右手仰掌加左掌
上。二空端相跓如定印。功徳同海説也。
僧正説。定慧疊於臍間如持鉢相左掌上
置右掌
背也。取袈裟
角見儀軌也
  第三十五施無畏印
海大徳説。左手安腰右手舒立。與右肩齊。
又大師記云。左手執衣角安於心。意大徳
説同海本説。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
説同海説也但云。左拳
安臍前
別記同兩和上説
云。
能施一切衆
生願及無畏
正僧正説同海説也
  第三十六與願印
海大徳説。定手同前慧手下垂。又大師記
云。左手執衣角也。右手仰下安膝。意大徳
説同海本説也。權僧正大和上説惠和上
説。慧掌舒臂向外。定同前也。珍和上説同
大師記。別記同慧和上説。正僧正説同惠和
上説
  第三十七悲生眼印
海大徳説。定手同前拳安腰也。慧拳舒水
火當眼引之。二遍誦明。又樣指二眼間二
遍想除内障三毒
外障七難
又樣以金剛拳
指二眼間。觀法同前。意大徳説同海一説。
但無又
樣二説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以右手
安心。誦明當眼。横引從左至右。又樣以
印指二眼也。無第二又樣也。珍和上説。
以水火端觸二眼。各兩度也。別記同慧和
上説。正僧正説。慧拳以空押地風甲。立水
火指二眼。先右次左。想成佛眼。又灌頂時
用此開眼已上五印。左取袈裟
  第三十八如來索印
海大徳説。内縛二風屈竪。相跓如索。意大
徳説。如前二空右押左入掌。權僧正大和
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別記亦同
正僧正説同海説也但云。壞造惡者
縛諸不善
  第三十九如來心印
海大徳説。内縛出右火風。竪而少屈。左風
改入於月掌也意大徳説。内縛舒慧火風。竪
而屈之。是大師説與儀軌異。權僧正大和
上説。慧和上説。内縛立慧火而少屈如鉤
是如儀軌。珍和上説同慧和上。別記亦同
正僧正説。以定空押四輪甲圓環。次以
慧空入定環中。亦押慧四輪甲。更舒慧風
火如鉤
  第四十如來臍印
海大徳説。以前印添立水輪少屈。意大徳
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如前唯
立水輪。珍和上説。如前竝立火水。別記内
縛舒慧水。少屈如鉤。正僧正説。准上加竪
是口
傳也
  第四十一如來腰印
海大徳説。慧水火風直立。是爲與前印別
也。意大徳説同但云。與
儀軌異。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
和上説。唯立水輪如儀軌也。珍和上説。竝
立火水。又云。以上九箇印更不散而依次
結之大和上釋。此腰印
意與前爲異
別記同慧和上説。
正僧正説。内縛舒竪風火頭相著是口傳也
  第四十二如來藏印隱處也
海大徳説。結前無堪忍印。唯不開二水指
端相跓也。五輪端相跓。二火少進出於餘
轉轉成峯也。此印不同儀軌。此印令如
來隱藏清淨。又云。除二障得法身。意大徳
説。結前無堪忍印。唯開二水指端不相跓
是也私云。此説記文不正。故應如海説也。但可
云唯不開二水指而相跓也。准前無堪忍印
記文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五輪端密
聚。少舒二火令有峯也。珍和上説。虚心合
掌。二風捻二空端。開立二地。二水少屈。別
記云。虚心合掌。十輪少屈端相跓。二火水透
令有峯也。正僧正説。虚心合掌。地水鉤屈。
不頭著。火輪如峯。風空頭聚合捻是口
傳也
  第四十三普光印
海大徳説。二火入内相叉。二風二水一一孤
立。二空捻火叉上。二地相合直立。不同儀
軌。是名金剛薩埵圓光眞言印也。意大徳
説。印如儀軌文。以印右三轉儀軌云。普光准大
界二空屈入月
風舒如放光。
屈火如鉤形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
海説也。珍和上説。合掌二空入掌。二火叉
入掌各捻二空面。餘六輪散開也。別記云。
虚心合掌。二火入掌。二空二地直立。二風
二水放散。勿相著也。同海説也。正僧正説
同海説也但云二
地入掌
  第四十四如來甲印甲鎧也
海大徳説。空風火水地亦名輪蓋光高勝也。
虚心合掌。二蓋少屈立二光後當心。三誦
頂散。漸下作金剛拳。直立二蓋。於慧蓋端
想有o@m字。於定蓋端想有@tu@m字毎十二
處三輪。各誦甲明同前金剛甲印儀式意
大徳説。虚心合掌。二風著中指背。二空竝
立。用法同前。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
同海説也但云。此印但印五
處。不加拳印耳
珍和上説。大唐阿
闍梨不傳五處加持。然而用之無妨大和上
釋。此兩
説中竝無十二處加持。私云。輪
蓋光高勝五指名出五佛頂經
別記云。同前甲
印五處加持。正僧正説同海説。也但不云
指異名及

二處
  第四十五如來舌相印
海大徳説。以前甲印以二風著二火背。屈
二空上節入月安中。想如舌也。以是爲異。
當心三誦。意大徳説。如前甲印二空入掌。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
也。別記亦同正僧正説。如前甲印二空著
二水本
  第四十六如來語印
海大徳説。虚心合掌。二火相合直立。二風二
水各端相跓令圓。二空少屈。二地如本。不
同儀軌。意大徳説。印如儀軌儀軌云。語門
虚中合水風移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
珍和上説同海説也但云。二空入
掌。想如舌也
正僧正説
同海説也。又樣屈地水風火如峯。二
開著
  第四十七如來牙印
海大徳説。虚心合掌。二風屈入月中。其背相
對勿令著也。想如牙也。二空竝立。勿著風
也。當口三誦。想如舌也。意大徳説。虚心合
掌。二風入掌。相去如牙當口。權僧正大和
上説。惠和上説海也。珍和上説亦同
海説但云。堅心合掌。二風端安二
二風背節大怒。令如牙勢
別記云。不
改前語印二風頭屈向下。勿背相著。正僧
正説同前語印。屈風第二節入掌。二空著
風側
  第四十八如來辯説印
海大徳説。以前牙印毎誦眞言少屈
空。動之三度。不同儀軌。又玄法寺法全和
上云。引擧二風屈立火後。二空如前三動
云云是合儀軌。師説云。儀軌不云招。意大
徳説。虚心合掌。二風入掌。二空動轉。如言
語相。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玄法寺
但云。二風
如前三
珍和上説亦同玄法寺説但云。
可動

指。
別記同海本説。正僧正説同前牙印。移
空安火上節
  第四十九如來持十力印
海大徳説。虚心合掌。二空入月。二節相跓。
二地屈背入月。二節相跓。自餘三輪勿動。
師説。此印與儀軌異。意大徳説。蓮華合掌。
地空入掌相合。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
同海説也但云。蓮
華合掌。
珍和上説同慧和上但云二
火少

別記云。虚心合掌。二空二地屈入掌。二地
背合。正僧正説同海説也
  第五十如來念處印
海大徳説。虚心合掌。二風横屈相跓。捻二空
端如火慧刀印。其火以下不同刀印。意大
徳説。虚心合掌。屈風捻空。權僧正大和上
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別記云。虚心
合掌。二風屈捻二空頭。正僧正説。虚心合
掌。以風押空口傳也
  第五十一一切法平等開悟印
海大徳説。虚心合掌。二水屈入月中。二空
加二水上。餘三如本。意大徳説同權僧正
大和上説。慧和上説。虚心合掌。二空入月。
次二水入月捻二空上。珍和上説。虚心合
掌。地水屈入月。次二空入月加二水上。次
屈二風甲相著。別記同慧和上*記。正僧
正説。二手各以地水押空甲。以二火合立。
二風横跓
  第五十二普賢如意珠印
海大徳説。虚心合掌。二風屈跓二火背上。猶
如寶形。寶形者急屈第二節令有角也。
二空竝直竪之。意大徳説。蓮華合掌。以風
加火。猶如寶形。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
説同海説也。珍和上説。虚心合掌。二風隨
二火後。勿著火也。二火端少開之。別記同
海説也。正僧正説同珍和
  第五十三慈氏印
海大徳説。虚心合掌。二風切屈第二節。相對
一寸許也。二空竝直立之。竪二風間令
風一列。又大師記云。二風屈令至二火根
下。二空竝竪。捻二風上。意大徳説。虚心合
掌。屈風安火下。以空押之。是印如率
波形者。持一切如來法身印故。猶如觀音
持佛身。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本
但云。一列相
着二風節上。
珍和上説同海本説但云。獻
二大指。
言獻者仰大指也。謂
去於風列而仰立之
又慧和上説。以上十二
箇印與儀軌少異。今用大師所傳耳。別
記印*同海本説。又云。已上十二箇印與軌
文少異也。正僧正説同前如意珠印。但
風輪著火輪下。已上義准如成身會也
  第五十四一切三世無礙力明妃印
海大徳説。用前佛頂印。意大徳説同權僧
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別記
云。内縛舒二火。頭相跓。開二風著火上節。
二空直竪。正僧正説同海説也
  第五十五無能害力印
海大徳説。定掌仰作掬勢。安於心上。慧掌
伏作掬勢覆之。猶如櫃與之蓋相覆。是
名梵篋印。心上八誦。右轉三遍。意大徳説。
此印是用綵色之時。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
上説同海説也但云八誦不
云三轉。
珍和上説亦同
海説亦云八
誦三轉
別記亦同不云八
誦三
正僧正説
梵篋印右轉爲大乘篋。
左轉爲小乘篋。
二掌直合函。二掌曲
合。是金剛界十六尊中文殊印也。私云。此正
僧正器世界。次觀曼荼羅起自大日至迄
世天四重印明先皆作之。次修供養。次以
此上三部乃至無能害力三十二印安於啓
謝之後。加持念珠之前故。於此處竝皆不
青龍寺三卷別卷以安此等印安大
讃後。傳受之時廻諸尊印皆安其前。
攝十儀
軌以此等印安中台後。遍智印摩尼珠佛
眼印後。其後説三重説諸尊印

胎藏大法對受記第二

  安然記
  第五十六大海印
海大徳説。先觀地輪上有大海。二手仰平。
深入相叉。二空著風根側。乃想輪末是波。
當前三誦。右轉三遍。以爲大海。以印散前。
vi尾字爲種子也。又大和上記云。又大
海印二掌向身内叉。如獻華印。與別人大
海印稍別也。八功徳水印如大海印。但以右
頭指端捻左頭指端相叉爲異以上私記多以
押字作捻字
也。又除別儀式印。自餘諸印皆
須當心三誦頂散。繁故不記
意大徳説。二手
内相叉。二空頭相跓。令中窪以印右轉
云云但無
徳水印。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
意説也但云。一切諸印
不皆頂
珍和上説同大和上説
但至八功徳水印云。以右風端安左風端。又云。
先以大海印誦大海明。次以八功徳印誦八徳明
別記云。次香水海内縛開仰掌安心前。想
vi尾字在地輪上變成乳海。作此觀了三
誦明。右轉三遍從此以後名嚴淨佛
國土奉事諸如來
  第五十七金剛手持華印内五&T037992;部也
海大徳説。文云。内智者。以五股印表内五
智故云内智。先觀大海上有五股縛日
囉。即結五股印安大海上。眞言曰。va@h
嚩日囉播抳。以初va@h字爲種子
也。此五股印爲蓮華莖。次於此五股*縛日
羅之上安十字羯磨。即結羯磨印。謂於前
觀金輪之上觀大海訖。以前五股之印立
於大海水上以爲蓮華之莖。以羯磨印安
五股上。其羯磨印二手外縛。二火入月相叉
相鉤
二空二地各舒相*跓開掌伏之。誦
大眞言王。即十二眞言王也。次羯磨上安
八葉大蓮華王。即結蓮華印誦眞言。a
加歸
其蓮華印即前開敷蓮華印是也。是名
華藏世界。故儀軌云。以妙蓮華王持於華
藏界。次於蓮華世界上安大宮殿。次於此
蓮華上安置曼荼羅。觀法具在儀軌。十二
支生句a@aa@ma@hsa@msa@hha@mha@hra@mra@hva@mva@h。大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