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傳述一心戒文 (No. 2379_ 光定撰 ) in Vol. 74

[First] [Prev]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臣良房。登從二位權中納言時之五月。亦重
令聞國講師事。重亦六月。令聞國講師事。
慇懃不息。令聞權藤中納言。以同年九月。
而内供奉傳燈大法位圓澄大徳。參從二位
大納言守春宮坊傳藤原朝臣三守。從三位
權中納言兼左兵衞督藤原朝臣良房令聞
國講師事寄是衆力。官符被施行延暦寺。
爲示永代。列入先師六條式文。是六條式
文。爲永代不朽式。弟子披六條文。服其之
志。彼六條文云。國寶何物。寶道心也。有道
心。名爲國寶。故古人言。徑寸十枚。非是
國寶。照十一隅。此則國寶。古哲又言。能言
不能行。國之師也。能行不能言。國之用
也。能行能言。國之寶也。三品之内。唯不能
言。不能行。爲國之賊。乃有道心佛子。西
稱菩薩。東號君子。惡事向己。好事與他。
忘己利他。慈悲之極。釋教之中。出家二類。
今我東洲。但有小像未大類。大道未弘。大
人難興。誠願先帝御願。天台年分。永爲大
類。爲菩薩僧。然則。枳王夢獲九位列落。覺
母五駕。後三増數。斯心斯願。不忘汲海。利
今利後。歴劫無窮
 年分度者二人柏原先帝新加天
台法華宗傳法者
凡法華宗天台年分。自弘仁九年。永期于後
際。以爲大乘類。不除其籍名。賜加佛子
號。授圓十善戒。爲菩薩沙彌。其度縁請官
印。凡大乘類者。即得度年。授佛子戒。爲菩
薩僧。其戒牒請官印。受大戒已。令住叡
山。一十二年。不出山門。修學兩業
凡止觀業者。年年毎日。長轉長講。法華。金
光。仁王。守護諸大乘等。護國衆經。凡遮那
業者。歳歳毎日。長念遮那。孔雀。不空。佛頂
諸眞言等。護國眞言。凡兩業學生。一十二年。
所修所學。隨業任用。能行能言。常住山中。
爲衆之首。爲國之寶。能言不行。爲國之
師。能行不言。爲國之用。凡國師國用。依官
符旨。差任傳法及國講師。其國講師。一任
之内。毎年安居法服施料。即便收納當國官
舍。國司郡司。相對檢校。將用國裏修池修
溝耕荒埋崩造橋造船殖樹殖稗殖麻殖
草穿井引水利國利人。講經修心。不用
農商。然則道心之人。天下相續。君子之道。永
代不斷。右六條式。依慈悲門。有情導大。佛
法世久。國家永固。佛種不斷。不任慺慺之
至。奉圓宗式。謹請天裁。謹言。者。引入義
眞大徳請處分文。此文。爲永代不朽之旨。
弟子。披此之文。念傳戒由。繼先師迹。傳圓
宗旨。國講。國讀兩師。赴任諸國。應報師恩。
披圓宗文。爲生生之恩。世世之志。一句之
力。一戒之善。生在佛家。將利於生。天長十
年六月七日。義眞大徳。請處分書。上承和
天皇。是文云。右檢案内大政官去延暦二十
五年正月二十四日中納言從三位藤原朝臣
内麻呂奉勅下治部省符稱。攘災殖福。佛教
尤勝。誘善利生。無如斯道。夫衆生之機。或
利或鈍。故如來之説。有頓有漸。開門雖異。
遂期菩提。凡諸宗業。廢一不可。華嚴天台
等七宗。年分度者。受戒之後。試業次任立
義被講及國講師。者今天台一門已立圓宗。
大乘三學。流傳未周。請准年分式。別當簡
堪爲講讀師。者各一人毎年申官補之。令
演傳件宗。然則皇風遠振。慧日再明。宣揚
像教。弘闡妙法。作菩提之由漸。爲彼岸之
良由。仍録事状。謹請處分。者弟子。隨三
代師後。而聞延暦寺佛事。不忘先師恩。爲
報師恩。奉護國家。而爲奉令有平安。天
台三學。傳流永代。而將成龍華樹下。第三
會第一首。利二十五有。而將送寂光。國師。
國用。國寶師等。不可忘先師厚恩。不可
忘藤大納言厚恩。亦不可忘權藤中納言
厚恩。以一乘功徳。奉謝國恩。以戒功徳。奉
謝納言等深恩。弟子。一乘定號。被授於弘
仁九年。以此一乘號。而將顯於龍華之三
會。亦將謁先師清顏。斯心斯願。不忘于千
佛出現。一乘三學。求於叡嶺。菩提深心。尋
於東岳。一宗同法。無一人闕。而將謁龍華。
道俗有心。片心入此私記耳
傳述一心戒文卷中


傳述一心戒文卷下在一文

         天台門人延暦寺戒壇院
       智事傳燈大法師位光定撰
造一心戒文達承和皇帝上別當藤原大納言
成辨寺家傳戒文
夫一乘戒者。運善之初章。却惡之前陳。大士
之志。寧不精持戒珠。蓮華藏界。懸日月以
照臨。菩提樹王。開甘露而濟之。千花百千
億。盧舍那爲本身。十重四十八輕。釋迦文
爲末化。不可説法。啓心地於毛端。不思議
光。擧身花於色頂。於是。一乘大士之所同
修。八萬威儀之所齊致。圓三聚而統收。探
戒源以該攝。既如因陀羅網。同而不同。似
薩婆若海。異而非異。等摩尼之雨寶普洽
黎元。譬瓔珞之嚴身功成妙覺。於是。一乘
大士。莫不頼此因圓。三世如來。無不由斯
果滿。既爲道場之直路。亦是正覺之良規。大
哉盛哉。難得而言者也。天竺大唐之眞文。
披傳戒由。述一心之戒。探明曠疏。安心源
戒。於是。推古天皇。治天下時。聖朝法令。製
十七條。聖徳太子。建四天王寺。蘇我大臣。
建元興寺。小野妹子。遣於大唐。取法花治
於天下。慧慈法師。侍於太子。佛法之力。消
内外災。天平年中。道璿和上。一乘戒荷之
歸朝。眞備朝臣。作和上傳。修練一乘之戒
學。而天下豐樂。勝寶年中。鑑眞和尚。荷於
戒珠。照日本國。伴之胡萬。將和尚來。主上
喜悦。皇后大忻。東大寺佛前。受眞和尚戒。
建壇二處。以治天下矣。延暦年中皇帝陛
下。詔最澄空海二師。訪天台眞言於大唐。
求於西隣。詔和氣弘世。差二師遣唐。年
分度者。分於諸宗。法施之恩。流於萬歳。弘
仁年中。勅藤原大臣。施行一乘戒。護保於
天下。天長之歳。勅良峯大納言。建立戒壇。
勅旨承伴右大辨。令造戒殿。料稻施下近
江國。安居二講師。宛兩箇之寺。宮中二聽
衆。弘行御齋會。承和年中。勅權中納言藤
原良房。國講之宣旨。施行延暦寺。聖朝賢
臣。鴻能之力。爲護八表之内。永代施行之。
伏惟皇帝陛下。三多之劫。積於十善。道叶
隆平。徳光副后。宛蒼生慶。登大寶期。徳
洽天下。慈布釋門。達傳戒由。以上保國寶。
於是。傳山家戒。此間未有。天台戒體。來
於海東。久在日本。隱於家庭。弘仁之年。
將弘此。戒師早沒。師滅之後。許傳宗符。度
海受戒。以爲傳戒之師。從弘仁十四年。到
於天長十年。未受戒人。以授僧戒。義眞大法
師。怡然遷化。改隔年紀。將荒戒場。而傳燈
大法師最澄和尚。以一乘戒。八箇之度。授
此圓澄法師。亦先大師。以付法印書。授是
之師。繼戒師於山門。紉戒緒於將絶。定和
尚於次第開律儀於後學。今須以大師圓
澄之存生之期。而爲傳戒師。上求佛之戒。
下不絶師戒。然則。有天竺付戒。二十八師。
彼第二十八師。菩提達磨。持一乘戒。遊來
漢魏。四行觀序云。法師者。西域南天竺大婆
羅門國王第三之子也。神慧疎朗。聞皆曉悟。
志存摩訶衍道故。捨素從緇。紹隆聖種。冥
心虚寂。通鑒世事。内外倶明。徳超世表。悲
誨邊隅正教陵替。遂能遠渉山海。遊化漢
魏。忘心之士。莫不歸信。存見之流。乃生
譏謗。付法簡子云。達磨大師。葬經二七日。
後魏躬國爲使宗雲。於葱嶺上逢一胡
僧。一脚著履。一脚跣足。語宗雲曰。汝漢地
天子。今日無常。宗雲歸至。見帝已崩。所記
日月驗之。一無差別。宗雲與朝庭百官。并
達磨門徒共。發墓開棺。不見師身。唯
棺中有一隻履。擧國知聖。梁武帝。製達磨
碑云。大師以精靈爲骨。以陰陽爲器。性
則天假。智乃神與。大師。可謂壽逾天地。化
齊日月。使長流法海。洗幽冥而不竭。永
注禪河。滌煩籠而無盡。朕以不徳。忝統
天葉。上虧陰陽之化。下闕黎麁之歡。夕
惕勤勤。肝不暇食。萬機之内。留心釋門。安
而作之。精矣妙矣。傳之耳目。乃大師之苗
孤。明知。聖與之聖。交跡利生。一乘之戒。
流於山門。先師傳戒。在二聖後。大唐天台
故左溪大師碑云。凡二十九世。至梁魏間。
有菩薩僧。菩提達磨師。傳楞伽法。八世至
東京。聖善寺弘正禪師。今北宗是。又達磨六
世。至大通禪師。長安北山寺融禪師是。北
宗之一源。又達磨四世。至信禪師。牛頭山
融禪師是。天平寶字年中。正四位下大宰府
大貳吉備朝臣眞備纂云。大唐大光福寺道
璿和上。天平八歳。至自大唐。戒行絶倫。教
誘不怠。至天平勝寶三歳。聖朝請爲律師。
俄而以疾退居北蘇山寺。常自言白。遠尋
聖人。所以成聖者。必由持戒。以次漸登和
上。毎誦梵網經之文。其誦之聲。零零可聽。
如玉如金。發人善心。吟味幽微細密。禪法
玄深。遂集註菩薩戒經三卷。非我輩之所
逮。更何得以稱述。自餘行迹。具載碑文。其
前序云。昔三藏菩提達磨。天竺東來。至於
漢地。傳禪法於慧可禪師。今案道璿和上註
梵網文。彼梵網經説。我已百劫。修行是心
地。號吾爲盧遮那。彼注文云。修行者天台
師説。修行一切之法。不生不滅。不常不
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常住一相。猶如
虚空。言語道斷。自性情淨。是名修行。如是
行人。於自性清淨心中。不犯一切戒。是即
虚空不動戒。又於自性清淨心中。安住不
動。如須彌山。是則虚空不動定。又於自性
清淨心中通達一切法。無癡自在。即是虚
空不動慧。如是等戒定慧。名盧遮那佛。亦
知。如天平勝寶年中。共鑒眞和上來。法進
僧都註梵網經文。亦同璿和上戒文。亦同國
清百録文。智者普禮自性三學。延暦年中。比
叡大師將來録文。有智之人。留目古書耳。
上宮廐戸豐聰耳皇太子傳云。小治田宮治
天下三十六年。彼即位十五年歳次丁卯七月。
差小野臣妹子。爲使遣大唐國。時皇太子
宣令云。大唐衡洲衡山道場有冥人。常持法
花經。宜到彼所奉請將還。小野臣。承令渡
海。幸大唐。如先宣令。到衡山道場諮問。
有老法師。出來云。汝是何人也。答日本國
使人臣。即進禮拜云。我國有聖王。宣云。到
大唐國。親往衡山道場。奉請法花經將來。
於是老師云。吾久不遷化。恒待彼使。今已
到來。更無所待。宜今使者。急持此經。早
歸本國。受經已了。即戊辰年四月。率使唐
一十二人。還來日本。于時天皇皇太子。喜
悦無極。今安置班鳩文殿。其經一部一卷
成。長壽三年六月一日。雍州長安縣人李無
元慧。於楊洲寫了。即位二十一年癸酉十二
月。皇太子遊行片岡。時飢者臥道垂。便問
姓名。飢者不言。皇太子視之與飮食。即脱
衣裳。覆飢者而言安臥也。仍作歌之曰
斯那提留夜。可多乎可夜末爾。伊比邇宇慧
底。許夜世流他比比等。阿岐禮於夜奈志
邇。柰禮*柰利介米夜。佐須陀氣乃。&MT02727;
波夜奈支母。伊比邇宇慧天。許夜世留曾能
多等安波禮
于時飢者蒙賜衣裳并歌。即奉和歌曰
伊何瑠賀能。等美能乎可波能。多江波許曾。
和可於保支美能。彌奈和須良禮米
數日之後。皇太子遣使。令視飢者。使人還
來而曰。飢者既死。爰皇太子。興悲哀心。則
因以葬埋於當處。固封墓也。皇太子召近
習者謂之曰。先日臥于道垂飢者。其非凡
夫。其眞人也。遣使令視。於是使者還來云。
到墓所而視之。封埋勿動。乃開以見之。
屍骨既空。唯衣服疊置棺上。於是皇太子。
更返使者。令取其衣。如常且服矣。時人異
之曰。聖之知聖。其實乎哉。彼飢者蓋是達
磨也。大唐國衡州衡山道場釋思禪師七代
記曰。往年。西國有一婆羅門僧。其名達磨。
此人應化魏文帝即位大和八年歳次丁未
十月。到來漢地。徘徊衡山。吟詠草堂。於是
達磨。道場之内。六時行道。問思禪師云。汝
此寂處。幾年修道。思禪師答。二十餘年。達
磨問。何見靈驗否。何被威力否。思禪師答。
不見靈驗。不被威力。達磨良久歎息云。禪
定易厭。濁世難離。余忽遇素交。滅塵劫
之重罪。暫隨清友。長植來生之勝因。阿師
阿師。努力努力。何故化留此山。不遍十方。
因果竝已。海東誕生。彼國無機。人情麁惡。
貪欲爲行。殺害爲食。宜令宣揚正法。諫
止殺害。思禪師問達磨。誰人。答余者虚空。
相談已訖。向東先去。聖容不停。來儀髣髴。
思禪師戀望。朝夕啼泣。六時行道。年將五
十。後魏帝拓拔皇始元年丙申永逝。凡思禪
師。來到此山。所由不知。遠祖不聞。七代往
生之身不謬也。所以生和國之王家。哀矜
百姓。棟梁三寶。碑下題云。和州天皇。彼所
聖化。自聖人遷跡。至于隋代以下。禪師調
度。未朽不傾。今代道俗。瞻仰歸教。李三郎
帝即位開元六年歳次戊午二月十五日。杭
州錢唐館寫竟。當知。天竺達磨聖人。爲濟
衆生。遊行漢地。來入日本。大唐七代思大
師。生和王家。登皇太子。經取西隣。疏作和
國。御製法華疏。適在於代。達磨大師。共思
大師。撃於兩目。利有情事。載大唐碑。諸
有智人。目停傳碑耳。大唐楊州龍興寺和
上鑒眞名記傳云。其慧思禪師。於一日中。
處分岳寺三綱。可掃路。開堂敷座迎接。今
日有大菩薩將來。諸人出迎。諸人只云。不
見菩薩。只見一少沙彌。彼衆却還報和上。
無有菩薩。但見一少沙彌。于時思禪師告
云。此是菩薩。衆並迎屈入寺。思禪師把手
言。好在否。靈山一別。至今日經停。明日上
座。講法花經。智者冥然。不知所趣。思禪師
乃云。昔佛在世。與弟靈山同聽。可不憶耶。
智者便乃朗然大悟。當即宣出辯若懸河
寫浪。此即頓悟一乘妙法。智者猶被思禪
師。作其憶念。玄悟一乘。故知。思禪師本來
讀持法華。味深禪定悟法花三昧。又智者
大師。隋帝和上。三十餘年。唯著一納。度僧
萬餘。造八十三寺。書十九藏經。讀十五遍。
造諸經論疏。法花玄文及疏。各十卷。故知。
二聖覿顏相迎。廣興佛事。利益四生。則此
名記傳云。南岳思禪師之菩薩戒弟子智者
師。天長元年六月二十二日。太政官符治部
省官符云。太政官今月二十日。下大和山
城攝津等國符稱。得前越中守從五位上登
義眞人藤津解稱。件四天王寺。法隆寺。元是
聖徳太子所建焉。太子者藤津之先。用明天
皇第三子也。生而聰叡。崇好釋教。常與高
麗慧慈法師。講論妙義。自開法華權實之
智。具通維摩不二之宗。即製法花。維摩。勝
鬘經義疏爲諸道俗。平等開説。推古天皇元
年四月。立爲皇太子。十年二十月。太子始
製憲法十七條。此則聖朝法令之肇製也。四
年四月。奉造丈六二躯。居于元興寺。即設
齋大會。自彼年。毎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
初設齋會。七月。天皇請太子。令講勝鬘
經。又令説法華經。於岡本寺。天皇太悦。施
物有數。十五年七月。小野臣妹子。奉使聘
隋煬帝。時太子教妹子曰。大唐衡山有道
人。常持法華經。宜到彼處。取舊持經。錫。
鉢等來。妹子依教入唐。到衡山道場。有老
師告云。吾久不遷化。恒候彼使。宜持此
經。早歸本國者。妹子請經。還來獻之。天
皇并太子。歡喜無極。其經一部稪成一卷。
竝錫鉢等。今在伊何琉賀文殿也。古記云。
昔隋開皇年中。衡山道場。有釋思禪師。名
高嵩嶺。行深伊洛。十年常誦。八載方等。九
旬長坐。一時圓證。希有之徳。不可思議。常
願言。我沒後。必生東國。流傳佛法。其後有
聖徳太子。時人皆謂。太子者是思禪師之應
化也。降生我朝。聖化同跡。心重大乘。志存
護國。一子之愛。群類倶仰。然而建兩箇寺。
隨機説法。愍彼火宅。權實論車。蹈其閫
城。同歸寂滅之境。天台宗者。元天台山修
禪寺智者大師。受教於南岳思禪師。其智者
弟子國清寺釋灌頂師等。相承所傳之教也。
今太子所製經疏等。開三顯一之句。本門迹
門之言。人一教一之義。行一理一之道。與
天台教。觸類皆同。無有差異。去天平勝寶
五年十二月。入唐副使從四位上伴宿禰胡
萬來歸。楊州龍興寺和上鑒眞等八人。隨而
歸朝。於東大寺。安置供養。和上博渉經論。
尤精戒律。江淮之間。獨爲化主。仍所將來
天台法門戒本等。時聖武皇帝。於盧舍那佛
殿前。師之受菩薩戒焉。主上嘉尚。進位
大僧正。未幾有勅。止前更加大和上之號。
施入壇地一院水田一百町。永爲傳戒之福
田。今招提寺是也。大和上。預記終日。天平
寶字七年五月戊申。至期入滅。春秋七十
有七。其後天台法門。未傳于世。延暦二十
一年八月二十九日。桓武天皇。特勅式部小
輔從五位上和氣朝臣弘世。請七箇大寺六
宗學生僧善議勤操修圓等一十三人。於高
尾寺。令講天台法花新玄疏等。時勅治部
大輔正五位上和氣朝臣入鹿。隨喜法華會。
即善議勤操修圓等。上謝表言
聖徳太子。靈山之聽衆。衡岳之後身。請經西
隣。弘道東域。智者禪師。亦侍靈山。降迹台
岳。同悟法花三昧。以宣諸佛之妙旨者也。
竊見天台玄疏者。總括釋迦一代之教。悉
顯其趣。無所不通。其義甚深。勝於諸宗。其
理微妙。所未曾聞。三論法相久年諍。渙焉
氷釋。照然既明。猶披雲霧而見三光。一
乘妙義。始乃興顯。六宗學衆。初悟至極可
謂此界含靈。而今而後。悉載妙圓之船。早
得登於彼岸者。雖然。文字錯誤。諸本皆同。
雖有其教。莫之能正。近江國金光明寺僧
最澄。當住比叡峯。精進練行。十有五年。念
秘密之神呪。慕天台之靈蹤。二十三年四月。
天皇特詔最澄。入唐求道。最澄奉詔。率弟
子義眞等。到於台州國清寺智者大師第七
弟子道邃和尚房。求得大師所釋天台法門
二百餘卷。二十四年六月。還來復命。即詔有
司。令寫法花。維摩經疏七通。選三論法相
學生聰悟者六人。更相講論。二十五年正月
三日。最澄上表言。徒有諸宗名。忽絶傳業
人。誠願準十二律呂。定年分度者之類。法
六波羅密。分授諸宗之員。則兩曜之明。宗
別度二人。花嚴宗二人。天台法花宗二人。律
宗二人。三論宗三人。加小乘成實宗。法相
宗三人。加小乘倶舍宗。然則陛下法施之徳。
獨秀於古今。群生法財之用。永足於塵劫。
者天皇甚喜。盡門既訖。僧統等靡不上表歡
喜也。遂於比叡寺。率法衆一百許人。窮智
者之法門。探灌頂之神祕。紉法忍於將絶。
植圓融於未萌。弘仁十三年四月十五日。預
知入滅。付屬天台法并院内總事。於前入
唐弟子僧義眞畢。六月四日。怡然遷化。春秋
五十有六。自爾以來。義眞。圓澄等。同住比
叡之峯。讃仰天台之教。徒衆如舊。遺跡彌
新。重請件四天王寺。法隆寺。兩箇寺安居。寺
別永請天台宗僧。令講法花經。其宗法門。
檢此國彼國碑傳之文。求宗來旨。三學之
寶。繼於後際。憶先師命。述傳戒由。目録後
陸公批云。最澄闍梨。形雖異域。性實同源。
特禀生和。觸類懸解。遠求天台妙旨。遇
龍象邃公。總萬行於一心。了殊途於三觀。
親承祕密。理絶名言。目録後鄭公批云。最
澄闍梨。性禀生知之才。來自禮義之國。萬
里求法。視險若夷。不憚艱勞。神力保護。
南登天台之嶺。西泛鏡湖之水。窮智者之
法門。探灌頂之神祕。大唐貞元二十一年歳
次乙酉春三月二日初夜二更亥時。於台州
臨海縣龍興寺西廂極樂淨土院。奉請天台
第七傳法道邃和上。最澄義眞等。與大唐沙
門二十七人倶。受圓教菩薩戒。遠渉巨海。
求戒之力。護國保家。爲存天下。天長十
年七月四日。義眞大法師。怡然遷化。到於
承和元年。未有傳戒之人。爲傳一乘之戒。
伏承圓澄大法師。戒寶難得。戒珠易失。夫
無作戒體。唯實相心。縁體護持。因果宗趣。
亦唯實相心。體是宗家之體。宗是體家之宗。
不即不離。若屋空與梁柱等。空譬於體。
梁等譬於宗。不即不離。思之可見。應知。
體是能持能領之心相。宗是所持所領戒法。
大日如來。爲行者之授一乘戒。釋迦牟尼佛
爲我和上。文殊師利爲我阿闍梨。當來彌
勒爲教授大徳。十方諸佛爲證知我。大徳
諸菩薩願爲我伴。明爲我和上之體。毘盧
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常波
羅蜜所攝成處。我波羅蜜所安立處。淨波
羅蜜滅有相處。樂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
本有四徳爲所依。修得四徳爲能依。能所
並爲能依之身。依於能所所依之土。二義齊
等。方是毘盧遮那身土之相。是則第一義諦。
明爲我阿闍梨之體。菩薩所行。不斷結使。
不住使海。觀心無心。從顛倒相起。如此
相心。從妄想起。如空中風。無依止處。如
是法相。不生不沒。何者是罪。何者福。我心
自空。罪福無主。觀心無心。法不住法。心
體則理。故云自空。誰執罪福。故言無主。應
遍十法以明罪福。在一念心。方成妙觀。觀
心無心等者。能縁之心已無。所縁之法安在。
能所不二。是則第一義空。明爲我教授師
之體。以大悲藏増長成就妙菩提樹枝條花
菓故。説大悲慈氏。是無盡饒益衆生寶。於
法界中。發生根芽葉。隨三師而住是戒時。
當以身語意。合可爲一。此戒。梵云三嚩羅。
是共縁共成。此戒之義。所謂慧方便等之所
集成。若尸羅者。即但是清淨義也。三嚩羅是
平等義。佛言。以身口意。合爲一者。即是住
三平等法門。行人三業方便。悉皆正順三平
等處。當知。即具一切諸佛律儀。今行者。觀
身口意業。自無別體。統末歸本。唯是一心。
而此心實相當是平等法界。是故。住此戒
時。種種身口意業。皆同一相。無量見網。皆悉
淨除。此三聚戒。依大智論。義通十種。一不
缺戒。持十善性戒。乃至十重。二不破戒。三
不穿戒。即是持四十八輕戒。四不雜戒。欲
念不起。隨道。無著二戒。離三界内見思惑。
智讃。自在二戒。菩薩利他。隨定。具足二戒。
不起滅定。現諸威儀。示十界身。隨形化
物。今之所持。約事達理。一刹那心。十戒具
足。事持前四。因縁爲境。理持後六。了境
佛性中道常住體。唯一心具。含凡聖依正因
果。雖具而空。無非法界。名之爲觀。是則
一心三觀。空即空觀。觀性眞諦。持於隨道。
無著二戒。具即假觀。觀性俗諦。持於智讃。
自在二戒。法界佛性。即是中觀。觀性中道
第一義諦。持於隨定。具足二戒。境智倶心。
能所冥一。一而不一。一念戒體。實無有相。
謂之空。無法不備。謂之假。不一不異。謂
之中。四六宛然。倶持十戒。名爲菩薩三聚
淨戒。大日如來。三聚之戒。令受於行者。毘
盧遮那疏。引普賢觀經。云遍一切處。常樂
我淨波羅蜜等之所攝成。皆是淨菩提心。則
是第一義諦。又我心自空。善惡無主。觀心
無心。法不住法。是即第一義空。以此第一
義空之慧。淨波羅蜜等。菩提心平等慧利刃。
斷無始無明根。入菩薩正位。梵網經云。我
已百劫修行是心地。號吾爲盧遮那。道璿
和上。釋彼文云。修行者。天台師説。修行一
切之法。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
不來不去。常住一相。猶如虚空。言語道斷。
自性清淨。是名修行。如是行人。於自性清
淨心中。不犯一切戒。是則虚空不動戒。又
於自性清淨心中。安住不動。如須彌山。是
則虚空不動定。又於自性清淨心中。通達一
切法。無礙自在。是即虚空不動慧。如是等
戒定慧。名盧遮那佛。智者大師。隨意普禮法
説。敬禮常寂光土毘盧遮那遍法界諸佛一
心戒藏。普禮十方三世諸佛虚空不動戒藏
盧舍那佛。普禮十方三世諸佛虚空不動定
盧舍那佛。普禮十方三世諸佛虚空不動慧
盧舍那佛。盧舍那佛。一心之戒。令受於妙
海王。大日如來。即自受用法身。盧舍那佛。是
則他受用法身。本歸於末。他受用法身。即是
自受用法身。同而不同。末歸於本。不二而
二。向於機邊。他受用法身。不向機邊。自受
用法身。是自受用法身。即他受用法身。不
同而同。自受用法身戒。即他受用法身戒。同
而不同。他受用法身戒。即自受用法身戒。不
同而同。得意則自即他。他即自。雙照自他。
不一不異。自證法戒。是則本戒。自證法戒。
赴機末戒。大日自戒。赴普賢機。自受用法
身戒。即爲他受用法身戒。大日自戒。不赴
於機。是則自受用法身戒。自受用法身自
證戒。赴妙海王機。即成他受用法身佛
戒。不赴於機。是則爲自受用佛戒。自證
戒法。則是實相心。是實相心。自性清淨心。
是自性清淨心。即是阿字門。一心即空即
假即中。遠離一切戲論。至於本不生際。本
不生際者。即是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心。即
是阿字門。以心入阿字門。戒亦作阿字門。
以心觀實相。戒亦爲實相。性同於戒。則同
實相。戒同於心。即同阿字。心虚空菩提。三
種無二。此等悲爲根本。方便波羅蜜滿足。
心即是菩提。本同一相。而有三名。即此一
法界心。性同菩提即同空。性同於空即同
於心。性同於心。即同於眞。法身之佛。爲法
身菩薩。説一乘戒體。令解心實體。彼佛坐
虚空。内外通徹。照如來所感蓮華世界。界之
下之蓮花爲臺。名蓮華臺。故華嚴經云。華
&T016254;世界。所表有二。一表舍那處穢不染。二
表因能感果。蓮華四類。人中蓮華。十葉已
上。天上蓮華。百葉已上。菩薩蓮華千葉已上。
妙覺蓮華。量等法界。一一互融。可謂。依正
二報圓滿體。能包含十方法界。十方法界。
現一塵中。猶如帝網。重重無盡。不横不竪。
出過思議之表。一乘佛子。解一心戒。即入
佛位。謂入佛位者。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依
性發心。受一心三聚戒。名入佛位。故大經
云。學一乘者。雖是肉眼。名爲佛眼。亦云一
念證中。得法身本。初阿後茶。分證大覺。名
眞佛子。故身子得記。入圓初住。乃云眞子。
從佛口生。從法化生。故云位同大覺位。
眞是諸佛子。亦云。一切佛心藏者。戒法即
心。心佛衆生。三無差別。名爲佛心。佛心遍
攝。如法華實相之心。名爲心藏。心喩如地
能持萬物。名爲地藏。此心即戒。戒具定慧。
含藏三徳。名爲戒藏。於輕重戒。一一修行。
願願互融。戒戒相攝。一切行願。無不歸之。
名爲行願藏。隨先師後。承一心戒。孤僧登
耳順年。不知命緒。出息入息。一念不持。記
承戒旨。不述傳次。墮斷種罪。去弘仁十三
年。總承傳戒之由。於是先師之記。入戒壇
知事。共義眞大法師。知傳戒旨。義眞大法
師。既以遷化。傳燈法師光定。雖不傳次。而
心寄皇帝陛下。伏願陛下。不朽師戒。留於
後際。不任仰。謹上七言十韻。于時承和元
年正月十八日甲寅十韻七言作文
    戒流心地自性空 明照意開在月宮
    達磨遊行日本國 南岳應化西海東
    道璿歸朝闡法律 鑒眞入向龍顏雄
    吾師乘坏登台嶺 智者遷形迹無窮
    力岳修練木叉玉 唐朝法璿披徳風
    湛然筆精天寶歳 法性輕力理圓融
    春霜暵出山局入 雪雨冬雲灑焚籠
    眞人石際求芝草 羽容親霞欲戒工
    三觀總律澄法界 禮法威儀訪何從
    塵心仰憶依律法 大日悠然白雲中
  承和元年正月二十八日
傳述一心戒文卷下
去弘仁九年。先大師。宛行戒壇院別當傳燈
大法師位義眞。同時宛行戒壇院知事傳燈
法師位光定。二人同心。十五年間。成辨先
師之願。聖朝賢臣鴻能之力。成辨桓武皇帝
御願。不記一心三學傳流次第。伏恐。將絶
彼之細旨。今適隨先師後。承一心戒由送
於後際。同意道俗有心者。留日記文耳。受
一心戒我宗諸同法。期龍花樹下。成彌勒
道時。捧一心戒珠。共受菩提記
大法師圓澄功能。略録在傳述一心戒文中。
彼功能事。在彼此人。法師爲行初戒。不犯
堅持。武藏之國。道忠法師。菩薩戒寄天台
宗。最初之時。城邑之中。在於高座。演説宗
義。登到叡嶺。共先之師。寫一切經。收於經
藏。從先師後。供一切經。隨師之命。奉稱
五佛頂禮拜。爲奉桓武天皇。修念五佛頂
法。在先師後。奉守國家。爲奬入唐之。隨
先師之心。住如如觀。寫天台疏文。居高雄
寺。學習天台文義。亦爲入唐。住如如觀。三
七箇月。修念祕法。不入唐前。行事之旨。注
於今文。擧法師行。不入唐前。三箇之度。受
菩薩戒。待還來日。受新義宗。彼中之事。在
法師臆。從唐還時。在高雄寺。最初被授灌
頂之法。亦爲奉桓武天皇。修念祕法。亦野
寺西野。爲奉桓武天皇。行眞言法。賜天
台年分二人度者。自是以後。登山入里。所
所之中。爲守國家。作於佛事。對諸宗有名
法師等。論顯天台宗義。諸大寺僧中。宣説
自宗奧旨。於大極殿。建天台義。奉守國家。
爲守於天下。寫三千部法花。諸國在之。雖
登耳順年。爲繼先師跡。修學眞言大道。三
密之戒契。一一指陳。受於空海大僧都。爲
守國家。西塔之院。建於三昧堂。修念法花
三昧。長講三部大乘。是之功能。在一心戒
文。去弘仁九年。先師宛行戒壇院別當義眞
大法師。同時宛行戒壇院知事傳燈法師光
定。義眞大法師。怡然遷化。從天長十年七
月。到於承和元年二月。悲傷之心。多於朝
夕。傳戒之師。無於戒場。傳法之人。無有山
迹。法師光定。預居堯世。憶流律法在將
荒事恐息傳戒。傷將絶傳宗。圓澄法師
言滿天下無口尤。行滿天下無怨惡。言
之者欲使傳宗。聞之者欲爲戒師。天台
之宗開後。有是師用。不任傳戒心之至。謹
録功能。輒述法師行徳
表案
故最澄法師弟子沙門光定言。光定。久從先
師之最澄法師後。承聞傳法之由。最澄法師。
有二弟子。彼弟子義眞。圓澄。義眞法師上
臈。圓澄法師下臈。去弘仁三年。在最澄法師
病床。其年五月。付法印書。授圓澄法師。弘
仁四年。義眞法師。從相摸國。來於叡嶺寄
在。義眞法師上臈。圓澄法師下臈。同弘仁十
三年。付法印書。授義眞法師。其時光定言。
付法之書。授於二師。誰師爲首。最澄法師
云。上臈之師。可爲衆首。亦言。義圓二師。定
高階師。可向泉路。最澄法師云。建立桓武
天皇御願之宗。被弘二師。道弘人。人弘
道。道心之中有衣食矣。衣食之中無道心
矣。亦云。御願興隆憑四賢臣。其四賢臣。
故贈正一位左大臣兼行左近衞大將藤原朝
臣冬副。故贈從二位行大納言兼右近衞大
將良峯朝臣安世。現有。從二位行大納言
守春宮坊傳藤原朝臣三守。故參議從四位
上兼守右大辨行陸奧出羽按察使伴宿禰國
道。依此之旨。諮聞四大朝臣。義眞法師。後
左右之事。相勞仕奉。如最澄法師命。義眞
法師被弘。天長十年七月四日永逝。彼七月
下旬。光定。承於先師傳法之由。告圓修師
三綱。雖然。告事之旨。不承之矣。百三十餘
日。寺家之政不令聞。別當從二位行大納言
守春宮坊傳藤原朝臣三守。正三位權中納
言藤原朝臣吉野。其政爲事。十一月一日。將
定安居講師。其之講師。一夏九十日。奉爲
國家之。宣深義旨。奉守國家。十二日。將
定宮中聽衆。其之聽衆。一七日中。奉爲皇
帝。晝奉聞金光妙典。夜奉稱三寶。奉莊
陛下。三月。將定年分度者。鎭國家内。是之
政事。在於山門。是延暦寺。弘仁皇帝。爲成
桓武天皇御願。所建立矣。最澄法師。備爲
國家。不欲薗田。不入酒與之女永代常
例令修學。十二年山籠僧。立一乘戒場度
年分人。置文殊上座。受行法之旨。與諸寺
有異。守玄門理。弘大道宗。然圓澄。光定。不
聞義眞法師臨終之事。百三十餘日。未定
傳法之首。不聞傳法之音。恐傷之心。多於
朝夕。伏惟皇帝陛下。至徳通神。布慈雲於
&MT03024;侶。道隣極聖垂日月於玄門。伏欲別
降嚴勅。圓澄法師。賜延暦寺之傳法之首
然則。如弘仁三年。最澄法師。付法印書將
定於山門。護國之政。繼於山家。護家之法。
留於叡岳。義眞法師。命終之後。傳最澄法
師遺風。圓澄法師。登耳順年。身命不幾。如
最澄法師命。將弘是師。不任仰至之誠。上
表陛下。輕觸威嚴。伏深戰汗。謹言
  天長十年十月二十八日
  傳燈法師光定上表
法師光定言。傳法之由。奉聞閣門。義眞法
師上臈。圓澄法師下臈。去弘仁三年。在先師
病床。彼年五月。付法印書。授圓澄法師。弘
仁四年。義眞法師。從相模國。來於叡嶺。依
在義眞法師上臈。同弘仁十三年。付法印
書。授義眞法師。彼時光定言。付法之書。授
於二師。誰師爲首。先師云。上臈之師。可爲
衆首。亦言。義圓二師。定高階師。可向泉路。
先師云。建立我宗。被弘二師。道弘人。人
弘道。道心之中有衣食也。衣食中無道心
也。亦云。我宗興隆。奉憑四所主。依此之旨
諮聞。故左大臣主。良峯大納言主。伴按察主。
藤原大納言主。義眞法師。後左右之事。相勞
仕奉。如先師命。義眞法師被弘。天長十年
七月四日永逝。彼七月下旬。從奈良來。登
山之日。再三談語圓修道叡。乘天。戒宣。四
師等。令聞傳法之由。此師不聞談語之志。
至于今日。寺家之政。不奉令聞主。其政爲
體。十一月一日。將定安居講師。彼之講師
爲事。一夏九十日内。爲國家之。宣深義旨。
奉守國家。十二月。將定宮中聽衆。其之聽
衆爲事。一七日内。奉爲皇帝。晝則奉聽金
光妙典。夜則奉稱三寶珍號。奉莊陛下。三
月。將定年分度者。鎭國家内。其之度者爲
事。各各勞經義。精磨宗旨。如此政事。在
於山門。是延暦寺。先師爲守國家。不欲薗
田。不入酒與之女。爲持佛法之力。所建
立也。然則。圓澄。光定。不聞義眞法師臨終
之事。百三十日中。任幻僧心。亂山家迹。看
之聞之。悲傷之心。多於朝夕。伏乞。我主。
察傳宗旨。先師之心。主所知也。今正奉仰
高徳。如弘仁三年付法印書。是圓澄法師。
爲傳法首。義眞法師命終之後。以是澄法
師。傳流先師遺風。此圓澄法師。登耳順年。
身命不幾。如先師命。將弘是師。寄承先師
命。捧進止状。上閣門下。不任至心。伏深
戰汗。謹言
  天長十年十月二十四日
          傳燈法師光定謹上
藤原大納言主閣下謹言
傳述一心戒文一卷上 閣門下
護國戒寶。久隱海東。催此岸人。赴彼岸津。
垂一覽。孤僧幸伏欲施行。受先師戒圓澄
大法師。爲戒和上。弘道傳戒。無人力時。
不披高道。無良資力。不披深戒。隨先師
後。聞受戒由。謹記之也。不任仰仰。令持
沙彌順仁。忝驚閣門。伏深戰汗。不宣謹言
  承和元年二月七日
               法師光定
謹言 藤原大納言閣下謹空
承和元年正月六日夜。憶傳戒事。得夢之
相。彼夢之状。左衞門藤原佐。被皮衣。與高
田太吏並立。又立彼邊人。不知其名。三人
並立。下情。佐被皮衣之止靡其上
見了。又此三人。當東近衞門面赴於東。南
北通道邊三人前下情立。亦下情面赴西。又
自内裏如先人走來衞門之中。東面密召
下情。赴於内裏。以右手指。指於内裏。召除
髮。除髮名。則下情憶捨三三人而赴思於
内裏。當衞門。三十許人在之。夢了。義眞大
法師遷化。法弟失途。猶夫傳法之首。求於
雪山。授戒之師。尋於迷津。雖有一乘。而不
被弘。雖在戒珠。而不被精。遂使智光無
明。照禪思息寂行。然圓澄大法師。久住於
東岳。心染於師風。慈悲稍深。非違物情。掌
衆之官。任延暦寺。傳述一心戒文一卷。上
閣門邊。於是恩許實在。補任既畢。勅使一
登。囂聲固停。嚴旨一唱。諸舌雲卷。天台之宗。
亦更興隆。一乘之戒。再三開發。伏許宗興。
阿衡鴻能。情賀實深。身悦極高。敬以爲一衆
之首。恭以爲傳戒之師。不任慶賀誠。捧拙
賀之書。謹上閣下。誠賀誠歎謹言
  承和元年三月二十四日
              法師光定
謹上藤原大納言主閣下謹空
今月二十日登山。聞師等諮。欝結既開。愁思
亦開。涙下老顏。憶先師命。微僧光定。雖不
其人。憶迹不息。義眞大法師遷化。法弟失
途。猶失弘道之人。求於雪山。授戒之師。
尋於迷津雖有一乘。而不被弘。雖在戒
珠。而不被精。遂使智光息山迹。禪思無微
房。然圓澄大法師。久住於東岳。心染於師
風。天性寛大。身遊諸法。慈悲亦深。非違物
情。一衆首任。賜延暦寺。去二月七日。傳述
一心戒文一卷。上藤大納言主。於是恩許實
在。補任既畢。勅使一登。囂聲固停。嚴旨一
唱。諸舌雲卷。天台之宗。亦更興隆。一乘之
戒。再三開發。伏計宗興。新任別當主鴻能之
力。情賀實深。身悦極高。敬以爲一衆之首。
恭以爲傳戒之師。不任慶賀。伏遺山童門
繼。磨拙賀之書。謹上閣下。誠賀誠歡謹言
  承和元年三月二十四日
              法師光定
新任延暦寺和氣別當主閣下謹空
傳述一心戒文卷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