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天台法華宗義集 (No. 2366_ 義眞撰 ) in Vol. 74

[First] [Prev]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366

天台法華宗義集一卷竝序
  比叡山延暦寺付法前入唐受法沙門
傳燈大法師位義眞
竊以實際無相非分別之所知。理性絶言豈
思量之所及。然而大雄應物託形像以傳
眞。至聖通神借微言而津道。始自鹿苑
以四諦爲言初。乃至鶴林以三點爲圓
極。其間流文猥積象馱負而弗窮。散説森羅
龍宮溢而未盡。將使乘蹄以得兎得㝹則
忘蹄。藉指而知月。知月則廢指。而存形
者謂法身定於丈六。帶教者謂至道極於
篇章。庸夫之偏情非達者之宏論。且夫大陽
韜景望舒繼其光。能仁税駕開士弘其道。
故有馬鳴龍樹振頽綱於前。摩騰法蘭啓
祕鍵於後。自爾以降粹哲間出英靈踵武不
可勝計。陳隋之代有南嶽慧思天台智顗兩
師。曩在靈山親聽妙法。降誕震旦圓弘
一乘。入寂定以澄思發淨慧而鑑機。義
門重開觀法周備。萬乘崇敬承甘露之清沷。
四衆歸依飡醍醐之淳味。自後四重更轉三
學彌恢。巨唐天寶年中。湛然法師以累聖
之重規膺千載而孤挺中興茲道。實頼伊
人。法師義例云。一家教門所用義旨以法
華爲宗骨以智論爲指南。以大經爲扶
疏以大品爲觀法。引諸經以増倍引諸
論以助成。觀心爲經諸法爲緯。織成部
帙不與他同。斯固慧水之輕舟妙車之堤
路。今之所選先立教觀二門。次須擧衆義
節目條列其下。但法門浩博寓淺斯迷。玄理
淵深&T001123;遇莫測。譬猶片蠡挹海寸管窺天。
故粗撮大綱敢以搜綴。或文約而義隱。或往
短而復長。欲盡精微事是稠疊。偏標宗
要專似麁疎。斟酌失中首尾難處。所以
四教五味居首先者此則一代之教綱一門
之義府。餘法雖多從此而出。勒成一卷名
曰天台法華義集 聖朝體包得一化兼吹
萬。懸玉鏡而轉金輪。散堯雲而開佛日。
九流通覽已究其端涯。八教洞察亦採其蘭
菊義眞辨非炙輠。智謝瀉瓶。空懷隨喜之
誠終乏讃揚之美。謹序
  教門
  四教義 五味義 一乘義 十如是義
十二因縁義 二諦義
  觀門
  四種三昧義 三惑義
  教門
  四教義
夫衆生機感隨樂欲不同。聖人教法逗化
縁以各異。經云。自從得道夜乃至泥洹夜
所説之法智實不虚。仰尋斯旨深有歸。故
略選四教用判權實。今釋此義略明四門。
第一釋名。第二引證。第三解釋。第四結成
第一釋名者 問。四教其名如何 答。一三
藏教。二通教。三別教。四圓也教問。何故
此四通言教耶 答。教以詮理化物爲義。
故言教也 問。教能詮理者可然。化物意
何 答。化物者化轉物心也 問。約化轉
有幾義 答。有三義 問。三義如何 答。
一轉惡爲善。二轉迷成解。三轉凡成聖。
故云化物 問。何故非三非五。定有四耶 
答。大聖於四不可説法用四悉檀。赴縁
而有四説。故立四教四悉檀義在
下可明
第二引證者 問。此四教有證據耶 答。廣
引諸經其文多。今先依一經建立四教
問。何經文耶 答。涅槃經云。下智觀故不
見佛性得聲聞菩提。中智觀故不見佛性
得縁覺菩提。上智觀故見佛性不了了得
菩薩菩提。上上智觀故見佛性了了得佛
菩提 問。此是四乘觀智之證。非四教證。
何可爲證 答。説智之教是即四教 問。四
教可然。藏通別圓一一證文如何 答。法華
經云。貪著小乘三藏學者。智度論云。迦旃
延子自以總明利根於婆裟中明三藏義。
成實論云我今正欲論三藏中實義即是三
藏教證也。大品經云。三乘同以無言説道
斷煩惱。大集經云。三人同坐一解脱床。智
論云。三人同斷正使。同入有餘無餘涅槃。
即是通教證也。智論明不共般若即是不共
二乘人説也。如不思議經。即是別教證也。法
華經云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華嚴經
云圓滿修多羅即是圓教證也
第三解釋者。約此有四。即四教也
初明三藏教 問。言三藏者何等 答。一
修多羅藏。二毘尼藏。三阿毘曇藏也 問。是
修多羅等名爲梵語耶。爲漢語耶 答。梵
語也 問。漢語云何 答。修多羅者或言有
翻或亦言無翻。初有翻亦有多家不同。然
多用法本之翻。毘尼者此翻爲滅。阿毘曇
者此翻無比法 問。何故云法本等耶 
答。出世善法言教之本故云法本。佛説作
無作戒能滅身口之惡。是故言滅。聖人智
慧分別法義世無所比。故云無比法 問。
此法本指何等經論耶 答。法本即是四阿
含經也。滅則是八十誦律也。無比法者阿
毘曇論也 問。此阿毘曇者若但佛自説歟。
若弟子説耶 答。若佛自分別法義。若佛弟
子分別法義。皆名阿毘曇 問。是二中指
誰説 答。正指佛説 問。佛説經菩薩説
名論。佛世未有論。何有阿毘曇耶 答。佛
世無論藏者約大乘也。若約小乘可有
阿毘曇論 問。假使雖有小乘毘曇是舍
利弗説。可非佛説 答。此是佛説已後舍
利弗重説耳 問。何以得知佛自説毘曇藏 
答。相續解脱經亦名阿毘曇藏故 問。何故
此三法通名藏耶 答。以含藏爲義 問。
含藏何法 答。或言。文能含理。又言。理能
含文。故名爲藏。今言。三法之名各含一切
文理。故名藏也 問。以此三藏對當戒定
慧耶 答。可對當也 問。對當如何 答。
修多羅則是定歳。毘尼即是弁藏。毘曇即是
慧藏 問。何故爾耶 答。四阿含多明修行
法也。毘尼正因事制戒防心身口意惡法
也。毘曇分別無漏慧法也 問。如此對當
義理可然。何故名非次第 答。修行之時
戒藏爲首。説教之時定藏爲先。今依説教
故非次第 問。此教明何等理 答。明因
縁生滅四聖諦理 問。爲何人説 答。正
教小乘。傍化菩薩 問。佛於三藏初開三
乘。大乘最勝何不以大乘爲正小乘爲傍
答。鹿苑初説四諦法輪。倶隣等五人見諦
成道。八萬諸天得法眼淨。但有小乘得道。
未有大乘得益。故小乘爲正。大乘爲傍 
問。小乘者何等。大乘者誰耶 答。小乘即
聲聞辟支佛也。大乘即是菩薩 問。何故名
爲聲聞 答。聞佛聲教故名聲聞 問。
於佛聲教即既有多種。今正聞何聲教 
答。聞説生滅四聖諦理之教 問。聞此聲
教斷何惑耶 答。斷見思惑 問。見思之
惑其義如何 答。至斷惑義當廣通之 
問。斷惑證果經幾位耶 答。經歷四位即
外凡。内凡。分聖。極聖位也 問。於初外
凡具幾位耶 答。具三位。即五停心位。別
想念處位。總想念處位也 問。五停心者何
等 答。一慈停心。二數息停心。三因縁停心。
四不淨停心。五念佛停心也 問。此五停心
治幾障耶 答。對治五障。慈停心對治嫉
妬。數息停心治覺觀。因縁治癡。不淨治貪。
念佛治障道 問。別想念處行相云何 答。 
五障既除觀慧轉諦。當更作四念處觀破四
顛倒 問。四念處及四顛倒者何等 答。四
念處者身受心法也。四顛倒者常樂我淨也
問。四念處觀其意云何 答。觀身不淨。受無
樂。心無常。法無我 問。何故常樂我淨名
爲顛倒 答。凡夫之人約不淨等執常樂
我淨故 問。四念處之與五陰同耶異耶 
答。名異義同 問。義同云何 答。身即色
陰。受即受陰。心即識陰。法即想行二陰也 
問。修四念處有根性別 答。慧解脱根性
但修性四念處破性執四倒。倶解脱人修
共四念處破事理四倒。無礙解脱人修性共
縁三四念處破一切事理文字等四倒 問。
總相念處行相如何 答。前已別相念慧破
四顛倒。今深細觀慧總破四倒 問。此總相
念處有幾種耶 答。有三種別。一境總觀
總。二境別觀總。三境總觀別也 問。外凡
可爾。内凡如何 答。於内凡具四位。謂暖
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位也 問。暖位等
者其義如何 答。暖位者以別總念處能發
似解。十六諦觀得佛法氣分。譬如鑚火烟
起。頂法者似解轉増得四分如意定。十六諦
觀轉更分明。在暖之上。如登山頂觀矚四
方悉皆明了。忍法者四諦中堪忍樂欲也。世
第一法者上忍一刹那。凡夫所得最勝善根
也 問。内凡位者可爾。分聖具幾位耶 
答。具四向三果也 問。別名如何 答。須
陀洹向。須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
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羅漢向也 問。須陀洹
等者梵語歟。漢語歟 答。梵語也 問。漢語
云何 答。須陀洹者此翻云入流。亦名預
流。入即預義也。初入聖流故。斯陀含者此
云一往來。從此命終而生天上。一往來人
間得阿那含故。阿那含者此云不還。又不
還欲界故 問。分聖可爾。極聖如何 答。
極聖位者即阿羅漢果也 問。於阿羅漢亦 
有翻耶 答。於名無翻。約義具三 問。三
義如何 答。殺賊義。不生義。應供義也 問。
此之四位幾賢幾聖 答。外内二位即賢。分
極兩位是聖也 問。言賢聖者釋名如何
答。賢者隣聖曰賢。能以似解伏見思惑。
因似發眞。故云隣聖也。聖者正也。苦忍
眞明發。捨凡入聖。眞智見理故名聖人 
次言辟支佛者。梵語歟漢語歟 答。梵語也
問。漢語云何 答。此翻縁覺。生於佛世聞
説十二因縁頓悟支佛故 問。約此支佛
有幾種耶 答。且有二種生於佛世。如前
所説。若出無佛世只觀華飛葉落頓悟支
佛 問。外凡内凡。分聖極聖。義理如何 
答。几聖階位之別。斷惑證果之義。悉同聲
聞。更無異途。但以侵習氣煩惱爲異耳 
問。次言菩薩者梵語歟漢語歟 答。梵語
也。若具存者應云菩提薩埵。今者從略故
云菩薩 問。漢語如何 答。菩提者此云
道心。薩埵者此云衆生 問。此之菩薩發
何誓願 答。從初發心時發四弘誓願 
問。四弘誓者何等 答。一未度者令度。即衆
生無邊誓願度。二未解者令悟。即煩惱無
邊誓願斷。三未安者令安。即法門無盡誓
願知。四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即佛道無上
誓願成也 問。此四弘誓縁何等境而發心
耶 答。未度令度縁苦諦境而發心也。未
解令解縁集諦境而發心也。未安令安縁
道諦境面發心也。未涅槃者令得涅槃縁
滅諦境而發心也 問。發心已後修何等行
答。修六波羅蜜行 問。六波羅蜜者何等 
答。一檀波羅蜜。二尸羅波羅蜜。三羼提波
羅蜜。四毘梨耶波羅蜜。五禪波羅蜜。六般
若波羅蜜也 問。檀波羅蜜等者梵語歟。漢
語歟 答。梵語也 問。漢語如何 答。檀
者此云布施。波羅蜜此云到彼岸。離生死
此岸到涅槃彼岸故。尸羅者此云戒也。羼
提者此云忍辱。毘梨耶者此云精進。禪者
此云息惡。般若者此云智慧 問。檀波羅
蜜對治何弊。乃至般若對治何弊 答。檀
波羅蜜者治慳貪。尸羅者治破戒。羼提者
治嗔恚。毘梨耶者治懈怠。禪定者治散亂。
般若者治愚癡 問。修此六波羅蜜經幾
時耶 答。經三阿僧祇劫 問。指何時名
一阿僧祇耶 答。釋迦菩薩從初値釋迦文
佛至罽那尸棄佛名第一僧祇。從尸棄至
燃燈佛名第二僧祇。從燃燈佛至毘婆尸
佛爲第三僧祇 問。此菩薩三阿僧祇中
供養幾佛耶 答。倶舍論云。於三無數劫
各供養七萬。又如次供養五六七千佛 
問。論意何耶 答。論即釋曰。初僧祇供養
七萬五千佛。二僧祇七萬六千佛三僧祇七
萬七千佛 問。言値釋迦乃至毘婆尸佛者
若僧祇初歟若僧祇滿歟 答。倶舍頌曰。三
無數劫滿。逆次逢勝觀燃燈寶髻佛。初釋迦
牟尼 問。頌意如何 答。論釋曰。第一僧
祇初値釋迦。第一僧祇滿値寶髻佛。第二
滿値燃燈佛。第三滿値勝觀佛 問。此菩
薩幾時種三十二相因 答。極遲百劫。極疾
九十一劫 問。何以得知極疾九十一劫耶
答。弗沙佛觀見釋迦弟子根熟宜在前度。
於寶窟中放光。遠照菩薩尋光。至弗沙
佛所七日七夜一心觀佛目不暫眴。苦行
讃歎超彌勒。前九劫成佛 問。以何等法
成三十二相因耶 答。成二因具以百福
問。幾爲一福 答。福義多途難可定判。或
云。輪王於四天下自在爲一福。或云。帝釋
於三十三天自在爲一福。或云。大千人盲
治差爲一福。或云。一切人破戒爲能説法
令捨毀禁爲一福。或云。不可譬喩。唯佛
能知 問。何州何身何時縁何等物種相
因耶 答。於南州得男身。佛出世時縁佛
身而種相因 問。修行六度各有滿時耶
答。有滿時凡有所施而無遮礙。如尸毘
王代鴿是名檀滿。如須陀摩王捨國獲羼
護不妄語是名尸滿。如羼提仙人爲哥利
王割截無恨身體平復。是忍辱滿。如太施
太子爲諸衆生入海求寶充足窮乏得珠
入手。海神見睡即藏其珠。太子覺已誓將
此身挹海令盡。天帝感見諸天助之減半。
乃至七日翹足偈讃底沙佛即精進滿。如
尚闍梨仙人入定鳥巣髻中待子能飛方
乃出定是名禪滿。如劬嬪大臣分閻浮提
地而爲七分息國仇諍是般若滿 問。此
菩薩在何僧祇自知作佛耶 答。從初僧
祇常離女身而不自知當得作佛。第二僧
祇自知作佛口亦未説。第三僧祇亦知亦説
問。若爾於何位成佛耶 答。過下中上忍
乃至世第一法最後刹那乃成佛也 問。指
何時名爲下忍。乃至最後刹那耶 答。三
僧祇後百劫乃至六度滿即下忍位也。次入
補處。生兜率天。託於母胎。出家降魔。魔軍
散已。安坐修禪。即中忍位也。次一刹那入
上忍位。次一刹那入世第一法。次一刹那是
成佛時也 問。成佛之時行法如何 答。發
眞無漏三十四心斷結成小乘佛。雪山童子
施輭草。如來受已成正覺。木樹草座成道
即劣應身也 問。所説菩薩若有誠證 
答。智論明迦栴延子立三藏教六度菩薩。是
其誠證也 問。何故二乘即生斷結疾得道
果。菩薩從初發心乃至降魔仍未斷結。不
速得果耶 答。二乘觀四諦十二因縁厭
患生死自求涅槃自調自度。故先斷結即
生得果。菩薩慈悲先物後己。三僧祇劫修
事六度故不速得果 問。所觀之境大小不
同。能觀之智亦別異耶 答。約修因時雖
有聲聞三生六十劫。縁覺四生百劫。菩薩
三僧祇之別。倶用拙度折空之智折實五
陰同歸偏眞。廣説如疏
次明通教 問。言通者何義 答。通者同
義也 問。何故云同耶 答。三乘同禀故名
爲通 問。三乘同禀爲大乘耶爲小乘耶
答。正爲菩薩傍通二乘是摩訶衍初門也
問。約此通義有幾種耶 答。義乃多途。略
出八義。教理。智斷。行位。因果。皆通三乘
問。何故云教通乃至果通耶 答。教通者
三乘同禀因縁即空之教故。理通者同見偏
眞之理故。智通者同得巧度之一切智故。
斷通者界内惑斷同也。行通者無漏行同也。
位通者從乾慧地乃至佛地位皆同也。因通
者九無礙同也。果通者九解脱二種涅槃之
果同也 問。通義有八。何獨名通教耶 
答。若不因通教即不知通理。乃至不成
通果 問。三乘共禀此教。何故不名共教 
答。共名但得二乘近邊。不得遠邊。若立通
名近遠倶便也 問。言倶便者其意如何 
答。通別通圓也 問。此教地位何耶 答。三
乘共行十地 問。其十地名如何 答。一乾
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見地。五薄地。
六離欲地。七已辨地。八支佛地。九菩薩地。
十佛地 問。何故名爲乾慧地等 答。乾慧
地者雖未得暖法相似理水。總想智深利故
稱乾慧。性地者得暖法理水沾心増進。頂
忍世第一法見無漏性。八人見地此兩地不
出入觀共斷見惑。發眞無漏見於諦理。薄
地者體破欲界六品思惑故名爲薄。離欲地
者斷欲界九品不來欲界。已辨地者三乘
進斷色無色界八九七十二品思惑盡得羅
漢果。支佛地者雖同斷見思。福厚根利能
除習氣。菩薩者從初發心縁無生四諦發
菩提心。至六七地從空入假成就衆生也。
佛地者三乘機熟即坐道場得一切種智。名
爲佛地 問。何故名共行十地 答。三人
同斷見思惑故 問。同斷見思惑與藏教
觀法有何異耶 答。巧拙有殊折體不同
問。巧拙折體其意云何 答。通教體陰即眞
名巧。三藏折陰方眞名拙 問。於菩薩地
從空入假者意何 答。假謂化道。空即空觀。
誓扶習氣還生三界。用道種智遊戲神通。
淨佛國土成就衆生 問。第十佛地斷惑
證果如何 答。用最後一念相應慧斷除殘
習。故名爲佛。是勝應身。七寶樹下天衣座
成道 問。三乘人歴乾慧等十地如何 答。
聲聞從初至七。縁覺從初至八。菩薩從
初至九 問。此十地有證文耶 答。出大
品經 問。若此十地對當三藏教位如何 
答。乾慧地對五停心。別想。總想念處位。性
地對暖。頂。忍。世第一位。八人見地對須陀
洹位。薄地對斯陀含位。離欲地對阿那含
位。已辨地對阿羅漢位 問。若被別圓接
爲何位耶 答。若證中道成別教初地。
圓教初住也
次明別教 問。何故名別耶 答。別者不
共之名也 問。不共者意何 答。此教不共
二乘人説。故名別教。又教理智斷行位因果
別前二教別後圓融。故名爲別 問。此教
明何理耶 答。明無量四聖諦理 問。爲
何人説 答。但化菩薩不渉二乘 問。
何故不説爲不共教而作別教之名 答。
智論明不共般若。又説方等及大品經之時
二乘共聞而別化菩薩。故用別名 問。此
教明何行位耶 答。廣明菩薩歴劫修行次
第行位 問。其位名何 答。十信十住十行
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也 問。此等位依何
經立耶 答。依華嚴。瓔珞。仁王。金光明。勝
天王。涅槃等經 問。此等經位皆同耶 答。
各有出沒。華嚴明四十一位。謂十住十行
十迴向十地妙覺。瓔珞明五十二位即加十
信等覺。仁王不論等覺但明五十一位。金
光明經但出十地佛果。勝天王但明十地。涅
槃明五行十功徳 問。何故諸經行位不
同 答。隨機利益豈得定説 問。今依何
經耶 答。約瓔珞經總明七位。如前所列
 問。別名云何 答。十信者。一信。二念。三精
進。四慧。五定。六不退。七迴向。八護法。九
戒。十願。十住者。一發心。二持地。三修行。
四生貴。五方便具足。六正心。七不退。八童
眞九法王子。十灌頂。十行者。一歡喜。二饒
益。三無嗔恨。四無盡。五離癡亂。六善現。七
無著。八尊重。九善法。十眞實。十迴向者。一
救護衆生。二不壞。三等一切諸佛。四遍至一
切處。五無盡功徳藏。六隨順一切堅固平等
善根。七等覺一切衆生。八如相。九無縛無
著解脱。十法界。十地者。一歡喜。二離垢。三
明地。四焔慧。五難勝。六現前。七遠行。八不
動。九善慧。十法雲也 問。此等位行相如
何 答。外凡位在十信用折空觀。内凡位
在十住十行十迴向。於十住中用體空觀。
折體二法。是空觀成就破見思惑。十行
假觀成就破塵沙惑。十迴向修中道觀伏
無明也。分證位者從初地至等覺分破
無明分證中道 問。極聖位何 答。極聖
位獨在妙覺破無明惑斷變易生死。是他
受用報身七寶座成道 問。煩惱障及智障
攝一切障。何故更立塵沙惑耶 答。依地
持論建立二障。依大品經大智論開爲三
惑 問。開爲三惑事理如何 答。見思惑
即煩惱障也。今約智障開於事理。障事智
者是塵沙惑。障理智者是無明惑也
次明圓教 問。何故名爲圓耶 答。圓以
不偏爲義。妙理頓説異前二教。圓融無礙
異於歷別。又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圓故名
圓教也 問。妙理頓説圓融無礙者其意云
何 答。初觀實相造境即中。一色一香無
非中道。頓知實相三諦圓融。始終佛法無
不眞實 問。此教明何理耶 答。明不
思議中道理 問。爲何人説 答。爲最上
利根人説 問。爲此人明何位耶 答。明
六即位 問。言六即者何耶 答。一理即。
二名字即。三觀行即。四相似即。五分眞即。
六究竟即也 問。何故云六即耶 答。六故
初後不濫。即故初後倶是。理同故即。事異
故六。始終理同。初後無濫 問。六即次第
其意云何 答。衆生本性具三徳理名爲理
即。依教而知是名字即。由知而修是觀行
即。逾觀逾止似於眞用是相似即。三徳分顯
得佛法分是分眞即。智斷倶圓三徳全顯是
究竟即 問。此六即位對五品位及五十二
位如何 答。初二即無所對位。觀行即是五
品位。相似即是十信位。分眞即是十住十行
十迴向十地等覺位。究竟即是妙覺位也
問。約此等位分凡聖如何 答。假名五品
是外凡位。六根清淨是内凡位。從十住至
等覺位分聖位也。妙覺一位極聖位也 問。
五品六根淨者何耶 答。十心具足初隨喜
品。讀誦經典第二品。更加説法第三品。兼
行六度第四品。正行六度第五品也。六根
淨者。一眼根淨。二耳根淨。三鼻根*淨。四
舌根*淨。五身根*淨。六意根淨 問。五品
位依何經立耶 答。出法華經分別功徳
品 問。何故十信之外別立五品位耶 
答。但是離合異耳。合則攝在十信初心。離則
分五品。今爲配外凡離之 問。相似斷
何惑分眞位破何惑耶 答。相似位見思之
惑任運先除。如冶鐵作器麁垢先盡。分眞
位竝破界外四十一品微細無明 問。何以
得知相似位斷見思惑分眞位斷無明耶
答。仁王經云。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
苦輪海。故云相似十信斷見思惑。華嚴經
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眞實之
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法華經云開佛知
見。明知初發心住始斷無明 問。發心
斷無明如何 答。入初住位一斷一切斷
得如來一身無量身。即能分身百佛世界
爲十界像。普現色身隨機施化 問。初發
心住便成正覺。何須更用餘位耶 答。正
覺分成名成正覺。非即發心成究竟正覺
問。何以知之 答。依燈炷譬得知斯義 
問。其譬如何 答。譬如闇室燃一炷燈其
室遍明。加二三乃至四十二炷其明轉増。若
了此譬者一成一切成之義其意可知。不
失初後明昧宛然 問。約何等義立一成
一切成一斷一切斷耶 答。約智論成。約
惑論破。智斷不二成破倶時。燈生暗滅譬
之可解。此燈炷之譬如智度論 問。此教
菩薩歴幾時成佛耶 答。一生入初發心
住問。何以得知耶 答。無量義經云。即
於是身得無生忍生死煩惱一時斷壞。涅槃
經云。雪山有草名爲忍辱。牛若食者即得
醍醐。其意可知 問。一生成佛者爲分證
果爲當究竟果耶 答。分證果也。非究竟
果 問。若爾可稱菩薩。不可稱佛 答。
望上名菩薩。望下名爲佛 問。圓教究竟
佛何耶 答。毘盧遮那如來自受用報身也
問。何以得知 答。摩訶止觀云。若觀十二
因縁中道之理究竟是圓教。毘盧遮那佛坐
於道場虚空爲座。法華論云。二者示現報
佛菩薩十地行滿足得常涅槃證故。如經
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
由他劫故。普賢觀經云。釋迦牟尼佛名毘
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常波
羅蜜所攝成處。我波羅蜜所安立處。淨波羅
蜜滅有相處。樂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故
第四結成者 問。此四教分別界内界外如
何 答。藏通二教同共界内。別圓兩教同共
界外 問。又分別事理如何 答。藏教界内
之事。通教界内之理。別教界外之事圓教界
外之理 問。又分別大小如何 答。藏教的
屬小乘。通教通於大小。別圓全是大乘 
問。又分別權實如何 答。前三是權。後一是
實 問。實體既是一。何故有四教 答。雖
本是一機見不同。四教之興由是生也。法
華經云。於一佛乘分別説三。即此意矣
  五味義
夫至理絶言必假言而會理。道非詮汲寄
詮汲而分階。是以忍土蒼生借八辯而開
聾瞽。寂光本覺寄五時而明幽微。故列五
味之濃淡。或明説教之次第。將釋此義先
立三門。第一標章。第二引證。第三解釋
第一標章者 問。五味其名如何 答。一乳
味。二酪味。三生蘇味。四熟蘇味。五醍醐味

第二引證者 問。此五味證文在如何經
耶 答。出涅槃經 問。其文如何 答。彼
經云。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
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
醍醐。從佛出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
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典。從方等出般
若。從般若出涅槃
第三解釋者 問。以五味譬何等法 答。
譬説教之次第 問。譬於次第如何 答。乳
味譬華嚴。酪味譬阿含。生*酥譬方等熟
*酥譬般若醍醐譬法華涅槃 問。何故乳
譬華嚴乃至醍醐譬法華涅槃 答。佛坐
寂場始成正覺。爲諸菩薩純説大乘。如日
初出先照高山。乳爲衆味之初。譬頓在衆
教之首。又譬乳味亦有二義。一大行之始。
二小機未轉。故以華嚴爲乳。次不動寂
場而遊化鹿苑轉生滅四諦法輪。譬如從
乳出酪。次説方等大集淨名思益等經褒
圓彈偏歎大折小。譬如從酪出生*酥。次
説諸部般若轉教付財融通洮汰。譬如從
生*酥出熟*酥。次開前四味歸會佛乘。譬
如從熟蘇出醍醐 問。華嚴是頓教大乘。
何故譬乳 答。不取濃淡。但以初譬初耳
 問。涅槃經云。從般若出大涅槃。若不云
法華。何故法華譬醍醐耶 答。涅槃稱爲
醍醐。法華名大王饍 問。雖引大王饍此
是義證。而非文證 答。法華論云。此五味
中醍醐第一。故知二經倶是醍醐。又燈明佛
説法華經即於中夜唱入涅槃。彼佛同亦
初説華嚴後説法華。迦葉佛時亦復如是
悉不明涅槃。皆以法華爲後教後味。今
佛熟前番人以法華爲醍醐。更熟後段人
重將般若。洮汰方入涅槃。復以涅槃爲後
教後味。又涅槃云。於法華中得受記莂見
如來性成大菓實。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
問。五味之與五時有何別耶 答。五味即
是五時也。但有法譬之別耳 問。於法華
經有五時證耶 答。法華信解品云。即遣
傍人急追將還迷悶躃地。即第一時也。又
云。密遣二人方便附近。即第二時也。又
云。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入出無難。然其所
止猶在本處。即第三時也。又云。長者自知
將死不久。即第四時也。又云。臨欲終
時而命其子。即第五時也 問。一代教門咸
攝四教。何故更立五味 答。四教約機理
淺深。五味明説教次第。凡約四教五味
釋諸義理者意爲顯法華起一代之教故

  一乘義
夫諸佛出世皆爲一大事。雖分別三乘遂
歸一乘。是以釋迦垂迹託生王宮。出家成
道赴機。異説。或先頓後漸。或先漸後頓悉
爲法華而作筌蹄。經云。開方便門示眞實
相卽其義也。將釋此義略分四門。第一
釋名。第二辨體。第三引證。第四解釋
第一釋名者 問。一乘兩字其義如何 答。
一者不二義。乘者運載義 問。不二之義運
載之義意何 答。非二三等乘絶二三等
待。故云不二。又運荷行人到薩婆若。故
云運載
第二辨體者 問。何以爲一乘體耶 答。
於中有二。所謂總體別體問。總體別體
意何 答。總即實相。別四一 問。總體
可爾。別體四一。其名如何 答。理一教一。
行一人一 問。理一等者其意云何 答。開
三乘之理顯一乘之理名之爲理一。開三
乘之教顯一乘之教名之爲教一。會三乘
之行歸一乘之行名之爲行一。會三乘之
人歸一乘之人。名爲人一 問。何故謂
會三乘理歸一乘理等 答。三乘非佛本
意。一乘是佛本懷故
第三引證者 問。依何經文立一乘義 
答。法華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縁故
出現於世 問。一大事因縁者其義云何 
答。一者則一實相。非三五七九乘故謂一
也。其性廣博故名爲大。諸佛出世之儀式故
名爲事。衆生有機感佛故名爲因。佛承機
而應故名爲縁 問。雖引此文猶未分明。
又有明文耶 答。誠文甚多。經云。諸佛如
來言無虚妄。無有餘乘唯一佛乘。又云。十
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又云。
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又云。一切諸世
尊皆説一乘道。又云。諸佛語無異。唯一
無二乘。又云。普告諸大衆。但以一乘道教
化諸菩薩竝聲聞弟子。又方便品有五佛章。
初總諸佛章云諸佛隨宜説法是開方便即
三權也。經云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等是顯眞實即一實也。次過去佛章云
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縁譬喩言辭而
爲衆生演説諸法是明開權也。經云是法
皆爲一佛乘故是明顯實也。次未來佛章
云舍利弗未來諸佛當出於世亦以無量無
數方便種種因縁譬喩言辭而爲衆生演説
諸法是明開權也。經云是法皆爲一佛乘
故是諸衆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是明顯實也。次現在佛章云舍利弗現在十
方無量百千萬億佛土中諸佛世尊多所饒
益安樂衆生是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
種因縁譬喩言辭而爲衆生演説諸法是
明開權也。經云是法皆爲一佛乘故是諸
衆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是明
顯實也。次釋迦佛章云舍利弗我今亦復
如是知諸衆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
本性以種種因縁譬喩言辭方便力故而爲
説法是明開權也。經云舍利弗如此皆爲
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是明顯實也 問。
先云。以四一爲一乘。何故只有一乘之言
都無四一之證 答。五佛章中皆具四一
問。何等文耶 答。總諸佛章云。開示悟入
佛之知見是理一也。但教化菩薩是人一也。
諸有所作常爲一事是行一也。但以一佛
乘故爲衆生説法是教一也。過去佛章云。
是法皆爲一佛乘即是教一也。從諸佛聞
法是人一也。究竟皆得一切種智。於此種
智有能知所知。所知即是理一。能知是行
一也。未來佛章現在佛章釋迦佛章准之可

第四解釋者 問。開示悟入者四一之中孰
一 答。理一也 問。釋此有幾種耶 答。
於中爲二。初引論出三番釋。次依疏用四
種釋 問。論三番釋其文云何 答。法華論
云。一無上義。除一切智更無餘事。如經
開佛知見爲令衆生得清淨故出現於世
二同義。聲聞辟支佛。佛法身平等。故如
經欲示衆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三不知
義。謂二乘人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如經
欲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四爲令證不退
佛地現與無量智業故。如經欲令衆生入
佛知見。故第二第三兩番具在論文。故不
繁述
次依疏作四種釋者 問。四種之釋其名
云何 答。一約位釋。二四智釋。三四門
釋。四歡心釋
問。初位釋者意趣云何 答。以開示悟入
四字相配四十位。故云約位 問。相配云
何 答。開是十住。示是十行。悟是十向。入
是十地 問。何故以開一字對於十住。乃
至以入一字配十地耶 答。於十住
住破無明惑。開如來藏見實相理。故以開
字相對十住。又於十行位惑障既除法界
衆徳顯示分明。故以示配十行。次於十迴
向障除體顯法界行明。仍以悟配十向。次
於十地位事理既融自在流入薩婆若海。是
故以入相對十地 問。如上所説既可次
第。圓教之意其義云何 答。後後功徳具在
因位。前前善根亦備果地。譬如除闇之光
雖有朔望而月輪之體本無盈虧
二約四智釋者 問。四智名何。答。一道慧。
二道種慧。三一切智。四一切種智問。此四
種智何教四智 答。圓教四智 問。相配開
示悟入云何 答。如次配之
約四門釋者 問。四門名何 答。一有
門。二空門。三亦空亦有門。四非空非有門 
問。彼四教中何教四門 答。圓教四門 問。
配開等何 答。相配同上 問。能通之門
有四。所通之理亦四耶 答。能通雖四所通
是一。譬如王城外門雖多内裏無二
四觀心釋者 答。就於觀心分別開等云
何 答。觀於心性三諦之理。此觀明淨乃名
爲開。雖心性難思而空假中備宛然無濫。
故名爲示。空假中心即三而一即一而三。
名爲悟也。空假中心非空假中而齊照空
假中。名爲入也
問。此四種釋生起云何 答。見理由位。位
立由智。智發由門。門通由觀。觀故門通。門
通故智成。智成故位立。位立故見理。見理
故名理一 問。爲開示悟入等一一句具
四種釋。將各相對耶 答。一一句作四釋。
又以四對四句
問。以四種釋對於四句云何 答。以四智
釋對開。以觀心釋對示。四門對悟。四位
對入 問。此四種釋有證據耶 答。法華論
云。證不退轉地故作四位釋。論云。如來
能證眞故作四智釋。論云。同義故作觀心
釋。論云。不知究竟處故作四門釋 問。
釋*云開示悟入或説甚多。何局一説 答。
或説甚多。未見法華奇異而已法華奇
異者一乘難思。非凡所測。准聖歎釋。師
資可知。今依義附文略有十雙以辨異相。
與二乘近記開如來遠本。隨喜歎第五十
人聞益至一生補處。釋迦指五逆調達爲
本師。文殊以八歳龍女爲所化。凡聞一
句咸與授記。守護經名功不可量。聞品
受持永辭女質。若聞讀誦不老不死。五種
法師現獲相似。四安樂行夢入銅輪。若惱
亂者頭破七分。有供養者福過十號。況已
今當一代所絶歎其教法。十喩稱揚從地踊
出。阿逸多不識一人。東方蓮華龍尊王未
根本。況迹化擧三千墨點。本成喩五
百微塵。本迹事希諸教不説。如斯等文*准
經仍有。且依向指。非奇何謂。又若作餘
釋者爲令之説徒施。佛之知見何在
問。如是妙法佛當速説。何故成道以後
十餘年不務説耶 答。人未堪故。時未至
故。成道已後*三十餘年於一佛乘分別説
三 問。有何因縁今始説實 答。今人堪
故。時已至故。説獨妙一乘
問。此經一乘與華嚴勝鬘等一乘同異云何
 答。名同義異 問。義異云何 答。華嚴勝
鬘等經一乘帶方便故。法華一乘捨方便故。
義異可觀 問。帶方便與捨方意何 
答。一外存三是故云帶。一外無三故名爲
捨 問。釋捨一方便一乘用幾因耶 答。
依法華論以四因釋一乘 問。四因者何
 答。即如上説開示悟入 問。法華論四因
與攝論十因爲同爲異 答。彼此皆同 
問。同意云何 答。二論同使定性二乘入一
乘故 問。同入一乘其文云何 答。法華
論云。決定聲聞根未熟故佛不與記。攝論
云。法無我等故密意説一乘 問。未熟之
文。密意之言。既似不慥。何言同入 答。既
云根未熟。定知當熟。又攝論意者。可成之
時未至。記莂之意。預施故云密意。非謂不
成。又彼論云。已定根性聲聞更練根爲菩
薩。故明知定性二乘成佛凡禀形含識皆有
覺性。何男何女獨不成佛。若信皆成佛者
毘盧之果可與。若諍成不成者阿鼻之因
可怖。圓經圓論頗集此章。若讀若誦同期
佛慧
  十如是義
夫十如帝網籠十界而分區。三諦頗梨亙
三千以流彩。是則如來實智之所證境。法
華寶車之所到處也。始從發心終至補處
必由於此。無復異途。妙境之興其意如是。
將釋此義略明三門
第一標章者 問。十如是者何等 答。法
華經方便品云。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
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縁。如是果。如是
報。如是本末究竟等也
第二言解釋者 問。何故名爲如是相乃至
如是本末究竟 答。於此有通解別解也。
言通解者。相以據外覽而可別。名爲相。性
以據内自分不改。名爲性。主質爲體。功
能爲力。構造爲作。習因爲因。助因爲縁。習
果爲果。報果爲報。初相爲本後報爲末
所歸趣處爲究竟等 問。而此十如是有
幾意耶 答。有總別二意 問。其意云何
答。總在一念。別分色心 問。言一念者
指何念耶 答。指凡夫之一念也 問。分
別色心如何 答。相報唯在色。性因果唯
心。體力作縁義兼色心。本末究竟等准之
可知 問。此十如是者以何爲體 答。以
十法界因果爲體 問。言十法界者何等
 答。一地嶽法界。二畜生。三餓鬼。四阿修羅。
五人。六天。七聲聞。八縁覺。九菩薩。十佛法
界也 問。此十法界具十如是如何 答。
於一一界具十如是 問。若爾幾因幾果 
答。初七爲因。次二是果。後一通於因果 
問。言別解者其意如何 答。取氣類相似
合爲四番 問。言四番者何等 答。一四
趣。二人天。三二乘。四菩薩佛也 問。*而初
四趣番十法如何 答。解釋甚廣。不可窮
盡。今者繁文粗述大綱。四趣以表苦爲
相。定惡聚爲性。摧折色心爲體。登刀入
&T055114;爲力。起十不善爲作。起有漏惡業爲
因。愛取等爲縁。惡習果爲果。三惡趣爲報。
本末皆癡爲等
問。人天十法如何 答。人天表樂爲相。定
善聚爲性。昇出色心爲體。樂受爲力。起
五戒十善爲作。白業爲因。善愛聚爲縁。善
習果爲果。人天有爲報。應就假名初後相
在爲等也
問。二乘十法如何 答。此界十法約眞無
漏。相表涅槃。性是非白非黒法。體是五分
法身。力能動出堪任。作是精進勤策。因是
無漏正智。縁是行行助道。果是四果。二乘
無報 問。何故發眞是果。而不論報耶 
答。無漏法起酬於習因得是習果。無漏損
生非牽生法。故無後報 問。若爾何故三
果有報耶 答。殘思未斷惑七生也。或一
往來。或色界生。非無漏報 問。言無報者
約大乘歟約小乘歟 答。小乘意也 問。
約大乘者如何 答。若依大乘此無漏猶
名有漏 問。何故名爲有漏 答。約小
乘雖名無漏。若約大乘無漏爲因無明爲
縁生變易土。是故有報
問。菩薩佛界十法如何 答。於此細開有
三種菩薩 問。言三種者何等 答。一三
藏菩薩。二通教菩薩。三別教菩薩也 問。
此三菩薩十法如何 答。藏教菩薩約福徳
論相性體力等。以事六度爲相。以人天善
爲性。以三十二相爲體。生滅四弘爲力。
事六度行爲作。善業爲因。煩惱爲縁。三
十四心斷結爲果。佛則無報。菩薩即具十
也。未斷正使報在三界。通教菩薩約無
漏論相性等。以有餘無餘涅槃爲相。無漏
慧爲性。勝應色心爲體。無生四弘爲力。無
生六度爲作。無漏習因爲因。生滅助道爲
縁。斷餘殘習爲果。六地之前殘思受報。
六地思盡不受後身。誓扶習生非實業報。
別教菩薩約修中道行次第觀而論十法。
從假入空同前二教。若從空出假以恒沙
佛法爲相。定入生死爲性。變易色心爲
體。無量四弘爲力。無量六度爲作。眞無
漏慧爲因。助假觀爲縁。假觀成爲果。變易
爲報。若入中道即以縁因爲相。了因爲
性。正因爲體。無作四弘爲力。無作六度
性。智慧莊嚴爲因。福徳莊嚴爲縁。無
上菩提爲果。大涅槃爲報
問。三種菩薩可爾。佛法界十法如何 答。縁
因爲相。了因爲性。正因爲體。無作四弘爲
力。無作六度爲作。智慧莊嚴爲因。福徳莊
嚴爲縁。大覺朗然無上菩提爲果。大般涅槃
爲報。本末究竟等者即是相性三諦。與究竟
三諦不異。故言等也 問。相性三諦與究
竟三諦不異如何 答。衆生如。佛如。皆等
故言空等。衆生與佛等佛與衆生等故言
假等。凡聖皆實相故言中等 問。衆生與
佛等佛與衆生等者其意如何 答。佛記
衆生當作佛此是衆生與佛等。佛説本生
事此是佛與衆生等 問。一一亦如是
具三諦耶 答。皆具三諦 問。其具如何
答。皆稱如者即空義也。相性名字施設不同
即假義也。皆稱是者即中義也 問。若爾依
義讀文如何 答。凡有三轉。一云。是相如。
是性如。乃至是報如。二云。如是相。如是性。
乃至如是報。三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報
如是 問。何故作三分別耶 答。令易解
故。如此分別得意爲言。空即假中。假即中
空。中即空假 問。空即假中等者意何 答。
約如明空一空一切空。點如明一假一
切假。就是論中一中一切中 問。此空假中
爲一念具爲異念具耶 答。一念具也 
問。一念具意如何 答。一念之心實無有相
謂之空。無法不備謂之假。不一不異謂之
中。故知一一*亦如是。皆具三諦。三諦之法
咸在一念 問。一念之心只具三諦十如
耶 答。亦具百界千如三千世間 問。百界
千如三千世間者何等 答。一法界具十如
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九法界。
則有百法界千如是。又一法界具三種世
間。百法界即具三千世間 問。何故立百
界千如三千世間耶 答。若不約百界收
事不遍。不語千如因果不備。無三千世
間依正不盡 問。此十如是若爲法耶。爲
當譬耶 答。是法非譬 問。若有譬耶 
答。即譬喩品大白牛車文是 問。若爾法與
譬合如何 答。法説文名爲如是相譬説文
云衆寶莊挍。法説名如是性譬説云有大
白牛。法説名如是體譬説云其車高廣。法
説名如是力譬説云又於其上張設軒蓋。法
説名如是作譬説云其疾如風。法説名如
是因譬文云乘是寶乘遊於四方。法説名如
是縁譬文云又多僕從而侍衞之。法説名如
是果如是報譬文云直至道場 問。何用法
與譬合此十法 答。於法説文是佛果家
之諸法實相。於彼譬説即直至道場之莊
嚴大車。於彼宿世即極果佛之開權顯實
諸法。於彼本門即久成佛之所契妙法。豈
言只法譬相合而已。通於因縁乃至本門
皆有斯義
第三言結成者 問。此十如是何人所知 
答。唯佛與佛究竟此法。圓教凡夫分亦得
知。是則法華之理本。諸教之端首。釋義之
關鍵。衆生之依正。發心之凭仗。權謀之
用體。迷悟之根源。果徳之理本。一化之
窮。五時之終卒也 問。何爲明此十義 
答。得此十義以釋諸異怛然無誤 問。此
十如是若爲能照若爲所照耶 答。所照
之妙境也 問。何以得知 答。法華經先歎
能照之智即諸佛之權實二智也。次明
照之境即十如是也 問。其文如何 答。方
便品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
難入。乃云。唯佛與佛究盡實相。所謂諸
法如是相等 問。何故煩立此義 答。玄義
及止觀以此爲主。一家用義大包富者也 
問。縱令不解此意可何失 答。若迷此
意諸教之溪徑任運失趣。一化之條流於
枯竭 問。此十如是只因果法歟。若攝
餘法耶 答。若因若果。若依若正。咸在此
中。不可思議。舒之則充滿法界。不知從
而去 問。何故然耶 答。十如*是即諸
法。諸法即三徳。三徳即實相。實相即一心
也。若得此意廣演於八年不出乎一念。
經五十小劫誰動於刹那。例知一代逗機
居于心性。十方佛事宛然矚目。法界根性
覽而易通。隨宜所説咸指藏理。廣説如疏
  十二因縁義
夫理法凝然本無去來之相。事性隨薫則
有差別之用。是故十二因縁展轉造業。三道
因果輪迴不休。若迷此理則生死熾燃。若
解茲義則苦縛永斷。出世要術尤在此章。
今明此義略分四門。第一列名。第二引證。
第三正釋。第四判麁妙
第一列名者 問。十二因縁別名如何 答。
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
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問。約此十二因縁有幾種耶 答。有四種
十二因縁也 問。四種如何 答。一思議生
滅十二因縁。二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縁。三
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縁。四不思議不生不滅
十二因縁 問。何故辨四種因縁耶 答。
爲界内利鈍兩根辯思議兩種因縁。爲界
外利鈍兩根辯不思義兩種因縁
第二引證者 問。此四因縁有證文耶 答。
正法念經云。盡入分布五綵圖一切形。端
正醜陋不可稱計。厚其根本從畫子手
出。瓔珞經云。無明縁行既生十二。乃至生
縁老死亦生十二。是思議生滅十二因縁證
也。金光明經云。無明體相本自不有。妄想
因縁和合而有。是故我説名曰無明。行識
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惱衆苦。行
業不可思議。生死無際。輪轉不息。本無有
生。亦無和合不善思惟心行所造。是思議
不生不滅十二因縁證也。華嚴經云。心如
工畫師作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從
心造。寶性論云。住無漏界有四種障。謂縁
相生壞也。縁者謂無明住地與行作縁也。相
無明共行爲因也。生者謂無明住地共
無漏業因生三種意生身也。壞謂三種意生
身縁不思議變易生死。是不思議生滅十二
因縁證也。涅槃經云。十二因縁名爲佛性。是
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縁證也
第三正釋者 問。上所引正法念經文云分
布五綵其意如何 答。無明與上品惡行合
即起地嶽因縁。如畫出黒色。無明與中品
惡業合起畜生因縁。如畫出赤色。無明
與下品惡行合起餓鬼因縁。如畫青色。無
明與下品善行合起修羅因縁。如畫黄色。
無明與中品善合即起入因。縁如畫白色。
無明與上品善合即起天因縁。如畫上上
白色。五婇之喩其意如是。六道之興因茲可
知 問。凡此十二因縁幾因幾果 答。過去
二因現在五果。現在三因未來兩果 問。過
去二因等者其名如何 答。過去二因者。一
無明。二行也。現在五果者。一識。二名色。
入。四觸。五受也。現在三因者。一愛。二取。三
有也。未來兩果者。一生。二老死也 問。三
世因果已聞其名。縁生縁起其義如何 答。
分別此義即有四句 問。即何等耶 答。
一縁起非縁生。二縁生非縁起。三亦縁起
亦縁生。四非縁起非生 問。其意如何 
答。縁起非縁生者未來兩果是也。縁生非縁
起者過去二因及現在羅漢最後死陰是也。
亦縁起亦縁生者除過去現在羅漢死五陰
諸餘過現法是也。非縁起非縁生者一切無
爲法是也 問。立十二時因縁如何 答。無
明者過去諸結時。行者過去諸行時。識者
相續心及眷屬時。名色者雖已受生而四根
六入未具之時。六入者四根已生六入亦成
之時。觸者無別苦樂不避危害投火沒水
觸毒犯刃之時。受者知苦識樂避危離
害雖無婬欲於物生染之時。愛者三受圓
足六根染著之時。取者以貪境故四方追求
之時。有者以追求故起身口意之時。生者
如現在識在於未來之時。老死者如現在
名色等在於未來之時也 問。約名色位
有幾種耶 答。有五種位。託胎已後七日
一變。初七名歌羅羅。二七名阿浮陀。三七
名閉手。如短小藥杵。四七名伽耶。如温
石。五七名波羅奢呵。五皰開張。三十八
之七日處於母胎中。是時爲名色位 
問。思議不生不滅與不思議生滅兩種十二
因縁且措不論。今正可説不思議不生不滅
十二因縁 答。此之因縁爲利根人即事
顯理 問。其意如何 答。十二因縁是事
也。悟三佛性是理也 問。分別三佛性云
何 答。無明愛取即煩惱道。是了因佛性也。
行即業道。是縁因佛性也。識名色六入
觸受生老死即苦道。是正因佛性也 問。何
故指三道即名三佛性 答。煩惱道即是
菩提。業道即解脱。苦道即法身故 問。煩
惱菩提迷悟各別。相對之意其義疎哉 答。
隨縁故迷悟差別。不變故染淨體一。故言煩
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問。何以得知十
二因縁即三佛性 答。涅槃經云。十二因縁
名爲佛性 問。何故慇懃明十二因縁耶
答。大品經云。若能深觀十二因縁*即坐道
場。止觀云。若觀十二因縁中道理究竟。是
圓教毘盧遮那佛坐於道場虚空爲座 問。
涅槃與大品有何差別 答。涅槃明因。大
品止觀擧果。准可知
第四判麁妙者 問。四種因縁幾麁幾妙 
答。前三是權故爲麁。後一實故爲妙 問。
以此麁妙歷五味教如何 答。乳教具二
種因縁。一麁一妙。酪教一麁。生蘇三麁一
妙。熟*酥二麁一妙。法華醍醐但説一妙。略
述大旨。廣如本文
  二諦義
夫眞俗難曉。因行之大覺猶諍空有易迷。
果位之小聖自昧。所以梁世成實執著不同。
陳代中論破立非一。瞽夫捫象盲童疑鶴。
則有衡嶽之師合峯之聖。圓教已*起樂説
無滯。括&MT02719;七重攝盡五種。西天諸論從
此折衂。東地衆徳終所不及。今明二諦
分爲四門。第一略述諸意。第二正明二諦。
第三判麁妙。第四開麁顯妙
第一略述諸意。二諦名出衆經其理難解。
世間紛紜由來碩諍。經云。佛昔與文殊共
諍二諦倶墮地獄。至迦葉佛時共質所疑。
二聖因地尚不能了。況即人情強生去取 
問。釋迦値迦葉即是二生菩薩。云何始解
二諦。爾前復不應墮惡道 答。爾前語寛。
何必齊二生之前始惡道出。又二生菩薩將
隣補處。補處位多。別圓永無此理。通教
見地已免惡道亦無墮落。應是三藏菩薩。
至二生時猶未斷惑始解二諦。此義無咎。
爾前墮惡道之亦有其義 問。三藏菩薩
有墮落。餘三教無者。金光明經那云十地
猶有虎狼獅子等怖耶 答。爲惡友殺則
墮地獄。爲惡象殺不墮地獄。然圓教肉
身於一生中有超登十地之義。此則煩惱已
破無地獄業。猶有肉身未免惡獸。餘教
肉身一生之中不登十地。唯作行解以煩
惱爲虎狼云云 然執者不同。莊嚴旻據佛
果出二諦外爲中論師所竅如此。佛智照
何理破何惑。梁世成論執世諦不同。陳世
中論破立亦不同。或破古來二十三家二諦
義自立二諦義。古今異執各別證據。自保
一文不信餘説。今謂不爾。夫經論異説悉
是如來善權方便。知根知欲種種不同。略
有三異。謂隨情。隨情智。隨智等。隨情説
者情性不同説隨情異。如婆娑明世第一
法有無量種。眞際尚爾。況復餘耶。如順盲
情種種示乳。盲聞異説而諍白色。豈即
乳耶。衆師不達此意各執一文。自起見
諍。互相是非。信一不信一。浩浩亂哉莫知
孰是。若有文證皆是隨情二諦意也。無文
證者悉是邪謂也。隨情智者。情謂二諦二
皆是俗。若悟諦理乃可爲眞。眞則唯一。經
云。世人心所見名爲世諦。出世人心所見
名第一義諦也。隨智者。聖人悟理非但
見眞亦能了俗。故經言。凡人行世間不知
世間相。如來行世間明了世間相也。若解
此三意將尋經論。雖説種種於二諦皆
備三意也
第二正明二諦者 問。二諦其名何耶 答。
一俗諦。二眞諦也 問。眞俗二諦其義何耶
答。取意存略。但點法性爲眞諦。無明十
二因縁爲俗諦。若廣則論七種二諦。一一二
諦更開三種。合二十一二諦也。若用初番
二諦破一切邪謂執著盡如劫火燒不留
遺芥。況鋪後諸諦逈出文外。非復世情圖
度 問。何故法性無明爲眞俗二諦耶 
答。唯一法性以對無明。無明是迷眞之始。未
發心前無眞不俗。故云俗諦。法性則全指
無明。無始時來奚嘗非眞。故云眞諦 問。
若爾約一法立二諦。爲當約二法立二
諦耶 答。只點一法二諦宛然。俗即百界
千如。眞即同居一念
問。法性無明一種二諦於義即足。何用建立
七種二諦 答。人心麁淺不覺其深妙。更
用開拓示其博遠 問。其七種者何耶 答。
一者實有爲俗。實有滅爲眞。二者幻有
爲俗。即幻有空爲眞。三者幻有爲俗。即幻
有空不空共爲眞。四者幻有爲俗。幻有即
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爲眞。五者幻有幻
有即空皆名爲俗。不有不空爲眞。六者幻
有幻有即空皆名爲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
不有不空爲眞。七者幻有幻有即空皆
爲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爲眞 
問。列此七種二諦有幾異名耶 答。略有
三種不同也 問。其文何耶 答。玄義列
名如前所説。釋籤云。涅槃經云。五陰和
合稱名某甲是名世諦。解陰無陰亦無名
字。離陰無二。是名第一義諦。疏云。名無
名二諦也。經云。或有法有名有實*有是
名第一義諦。或有法有名無實是名世諦。
疏云。實不實二諦也。經云。如我人衆生壽
命知見乃至如龜毛兎角等陰界入是名世
諦。苦集滅道是名眞諦。疏云。定不定二諦
也。經云。世法有五種。謂名世。句世。縛世。
法世。執著世。是名世諦經文
 於此五法心
無顛倒名第一義諦。疏云。法不法二諦也。
經云。燒割死壞是名世諦。無燒割死等是
名第一義諦。疏云。燒不燒二諦也。經云。
有八種苦是名世諦。無八種苦是*名第
一義。疏云。苦不苦二諦也。經云。譬如一
人有多名字依父母生是名世諦。依十二
縁和合生者名第一義諦。疏云。和合二諦 
問。何故有此七種二諦耶 答。佛於七
機曲開七重 問。其七重何耶 答。玄釋
籤云。一藏。二通。三別接通。四圓接通。五
別。六圓接別。七圓 問。既是四教。何故成
七 答。使佛本懷暢使物宿種遂 問。
別接通。圓接通。圓接別意如何耶 答。若
止觀中爲成理觀。但以界外理接界内
理 問。何故如是 答。藏通兩教明界内
理。別圓二教明界外理。通別兩教即是兩理
之交際。是故但明別接通耳 問。准此義
但一接。何故玄義立三接耶 答。前六二
諦仍存教道於法華前逗彼權機。故有圓
接通別二義 問。何不接三藏 答。三藏
是界内不相即。小乘取證故不論接。餘六
是摩訶衍。若欲前進亦可得去。是故被接
 問。若不接亦不會 答。接義非會義。故
未會之前不論被
問。七重二諦後五種者義已含三。何故名
二諦耶 答。雖義含三猶二諦攝也 問。
義含三者何等 答。幻有即俗。空即是眞。
本空是中 問。是中與空攝何諦耶 答。
若合在俗諦即如別教名含眞入俗二諦。
若合入眞諦如別圓入通名含中入眞二
諦。圓教即名不思議眞俗。細得此意尋名
釋義不失毫微
問。三藏教實有二諦其意何耶 答。陰入界
等皆是實法實法。所成森羅萬品名爲俗諦。
滅此俗已乃得會眞故名眞諦 問。森羅
者指何等耶 答。指三界依正相也 問。
此二諦證文何耶 答。大品經云。空色色空
 問。此經文意何耶 答。以滅俗故謂爲
空色。不滅色故謂爲色空 問。爾何故籤
云謂色實有名爲不滅。雖不可滅以無常
故名爲色空 答。俗只是色折滅色故名
爲空色。言雖不可滅以無常故者。雖云無
常故而若不滅色名爲色空
問。此二諦具隨情智等三義耶 答。具矣。
其餘二諦亦皆如之 問。隨情智等其意何
耶 答。約教異説即是隨情。約人理説即
是隨智。二義相對即隨情智。皆以當教定
之。使無雜亂
問。幻有幻空二諦者其意何耶 答。幻有是
俗。幻有不可得即是眞 問。此二諦同前意
耶 答。斥前意也。何者實有時無眞。滅有
時無俗。二諦義不成。幻有幻空二諦相即 
問。何以得知二諦相即耶 答。大品經云。
即色是空。即空是色。故空色相即二諦義
成 問。幻有空不空二諦者其意何耶 答。
俗不異前。眞則三種不同。一俗隨三眞即
成三種二諦 問。其相云何 答。大品經
明非*有漏非無漏。初人謂非漏是非俗非
無漏遣著是一番二諦也。次人聞非*有漏
非無漏謂非二邊別顯中理中理爲眞又
是一番二諦也。次人聞非有漏非無漏即
知雙非正顯中道中道法界力用廣大一切
法趣非有漏非無漏又是一番二諦也 問。
何故同聽異聞取解不等耶 答。漏無漏本
是通法。爲成宿種故立雙非。空不空本是
別法。一切法趣本是圓法。於二法各有三
人取解不同 問。何故三人取解不同 
答。良由機發故所聞不同
問。何故有二種二諦耶 答。通教菩薩由
根利鈍發習不同 問。利鈍不同其意如何
 答。鈍同二乘來至法華方乃被會。利者
爾前接入中道故使同觀幻有之俗而契
眞各異。所以別圓機發對鈍住空致成三
別 問。成三別者其意如何 答。智證偏
眞即成通二諦。智證不空眞即成別入通
二諦。智證一切趣不空眞即成圓入通二
諦 問。三人入智不同復局照俗亦異耶 
答。三人照俗相局不同。若成偏眞局照幻
俗。成不空眞局照恒沙佛法之俗。成實相
眞局照界外不思議俗 問。三人入智不
同有誠證耶 答。大品經云。有菩薩初發
心與薩婆若相應。有菩薩初發心遊戲神
通淨佛國土。有菩薩初發心即坐道場爲
如佛
問。別二諦者其意如何耶 答。幻有無爲俗。
不有不無爲眞 問。何故有無爲俗不有不
無爲眞耶 答。有無二故爲俗。中道不有不
無不二爲眞 問。何故此二諦名爲別耶 
答。二乘聞此眞俗倶皆不解故。如聾如瘂
故名別也 問。此二諦有誠證耶 答。涅
槃經云。我與彌勒共論世諦五百聲聞謂
説眞諦。乃至何況出世第一義諦
問。圓入別二諦者其意如何 答。俗與別同。
眞諦則異 問。何故眞諦異耶 答。別人謂
不空但理而已。欲顯此理須縁修方便故
言一切法趣不空。圓人聞不空理即知具
一切佛法無有缺減。故言一切*法趣不

問。圓教二諦者其意何耶 答。以一切法趣
中爲眞。與百界千如及千如本空爲俗。是
即不思議二諦 問。何故此二諦名不思議
二諦耶 答。眞即是俗。俗即是眞。如如意
珠 問。何故圓教二諦譬如意珠 答。珠
以譬眞用以譬俗。即珠是用即用是珠。不
二而二分眞俗耳 問。此教相即濫於通
教。有何異耶 答。彼界内相即。此界外相
即 問。以何等法而相即耶 答。今教之即
相即於別教次第三諦也。次第即已方
成今即。故知自別教二諦乃至藏通本妙本
即。情謂自殊 問。彼別三諦若未相即有何
失耶 答。猶同小空。及隨情智等云何 
答。法華經云。佛以種種縁。譬喩巧言説。其
心安如海。我聞疑網斷 問。此文意如何 
答。種種縁即隨情也。即指法華已前意。心
安斷疑即是法華中意。即隨智也。若情智相
對即第三意也 問。眞俗相對應如三藏俗
有眞無。或如通教幻有幻空。云何別接已
去眞俗不同 答。此應四句。一俗異眞同。
二眞異俗同。三眞俗異相對。四眞俗同相對
 問。此四句對七二諦如何 答。三藏與
通眞同而俗異。二人入通眞異而俗同。別
眞俗皆異而相對。圓入別俗同眞異。圓眞
俗不異而相對
問。玄義判前兩教倶屬隨情。止觀判三假
文但以三藏而約隨情。餘竝隨理。一家法
門兩義相違耶 答。此有三別。一者止觀小
衍相對。是故三藏獨屬隨情。玄義權實二
理相對。是故前二倶屬隨情。二者止觀爲通
申觀行門且斥三藏以爲隨事。玄義爲深
申法華意須以中道而爲隨理。三者止觀
明三假。三假是俗。藏通二俗即不即異。故
止觀判事理不同玄義判二諦。二諦倶權
不會中理倶屬隨情
第三判麁妙者 問。此七重二諦幾麁幾妙
 答。實有二諦半字法門引鈍根人蠲除戲
論之糞二諦義不成。此法爲麁。如幻二諦
滿字法門爲教利根諸法實相三人共得。比
前爲妙。同見但空方後則麁。以別入通
能見不空是則爲妙。談理不融是故爲
麁。以圓入通爲妙。妙不異後帶通方便
是故爲麁。別二諦不帶通方便是故爲妙。
教談理不融是故爲麁。圓入別理融爲妙。
帶別方便爲麁。唯圓二諦正直無上道是故
爲妙云云 問。以七種二諦歴五味教何耶
 答。乳教有別圓圓入別三種二諦二麁一
妙。酪教但實有二諦純麁。生蘇具七種二
諦六麁一妙。熟酥六種五麁一妙。法華但
有一圓二諦無六方便。唯妙不麁。題標爲
妙。意在於此。爲相待判麁妙也
第四開麁顯妙者 問。三世如來本令衆生
開佛知見出現於世。何故説諸二諦或
單或複或不思議種種不同 答。是法華哢
胤。但如來常寂而化周法界。實不分別。先
謀後動施此汲引。慈善根力令諸衆生從
此得入 問。有人言。始自鹿苑法華哢
胤。今意云何 答。今意不爾。且近説寂滅
道場爲法華哢胤。如是哢胤猶根其近。從
大通智勝已來悉爲衆生作法華哢胤。又
此猶近從本成佛已來悉爲衆生作法華
方便。又復猶近從本行菩薩道時悉爲衆
生作法華方便。法華經云。我本立誓願普
令一切衆生亦同得此道。當知哢胤豈止
今而已 問。本來所化已入實竟。何故明久
遠施權 答。本來所化已入實竟。自是一
邊其未入者如上方便不息。故知法華實
教總括衆經。出世之來意。諸教之指歸。人
不見此理謂是因縁事相。輕慢不止。舌
爛口中。若得其旨深見七種二十一種。無
量教門意氣博遠。更相間入繍談精微。横周
竪窮悉歸法華
  觀門
  四種三昧義
夫四種調直證圓寂於一生。五科方便
散逸於三業。體煩惱而悟菩提。觀生死以
覺涅槃。迷津行筏通備此門。暗室慧炬更
求何處。將釋此義撮立三門。第一標章。第
二引證。第三釋成
第一標章者 問。此章有幾種耶 答。且
有二門。初列名。次釋名 問。列名何 
答。一常坐三昧。二常行三昧。三半行半坐
三昧。四非行非坐三昧 問。釋名如何 答。
三昧者調直定也 問。調何等故名爲調
直 答。調直身口意故 問。以何得知
三昧即調直 答。智論云。善心一處住不動
是名三昧 問。彼論意何 答。法界是一
處。止觀能住不動四行爲縁。觀心藉縁調
直故通稱三昧 問。三昧與調直何處語
耶 答。三昧梵語。調直漢語也 問。調直
同等何謂常坐等耶 答。調直是通。常坐
是別
第二引證者 問。常坐三昧出何經耶 答。
出文殊説文殊問兩般若。名爲一行三昧 
問。但言一行不云常坐。何故引之爲證
據耶 答。一行從法號。常坐約身儀 問。
何故彼經名一行耶 答。唯觀法界故即
法華三昧之異名也
第三釋成者 問。修此三昧有幾門耶 
答。有二門。初明方法。次明勸修
問。方法者何 答。一身開遮。二口説默。三
意止觀也 問。身開遮者其意云何 答。身
開常坐遮行住臥 問。此之三昧爲處
衆修爲當獨修 答。或可處衆。獨則彌
善 問。處衆者何衆。獨修者意何 答。處
衆者是禪堂衆。非暄鬧衆。獨修者居一
室。或空閑地 問。當坐何座 答。安一繩
床。傍無餘座 問。幾爲一期 答。九十日
爲一期 問。何必九十日爲一期 答。一
夏修道著千聖説故 問。一期精進有間
斷耶 答。時剋相續無以暫廢。唯除經行
食等 問。二口説默者意何 答。順行故
默。除障故説 問。除障者何 答。内外之
障集正念心。乃稱一佛名慚愧懺悔也 
問。何故爲爾 答。如人引重自力不前。
假傍救助則蒙輕擧。行人亦爾。心弱不能
排障稱名請護惡縁不壞 問。若爾應稱
佛名及誦經呪。何故云誦經誦呪尚喧於
靜 答。是擧況也。意者誦經誦呪尚宣於
靜。況乎世俗言語 問。如此況意唯局常
坐耶 答。遮誦局此。遮語通四 問。初心
行者未了法門。何由獲得此四三昧 答。
當親近解般若者。如聞修學能入一行
三昧及隨自意 問。三業之中何業爲機入
三昧耶 答。身口助意成機感佛 問。然。
則何故玄文稱意機義 答。彼非今意 
問。三意止觀者其義如何 答。端坐正念蠲
除惡覺。繋縁法界一念法界 問。繋縁一
念其意云何 答。繋縁是止。一念是觀 問。
繋縁一念即是止觀。法界者何 答。止觀能
觀法界所觀。雖繋雖念不出法界。雖止
雖觀寂照同時
次明勸修者 問。云何勸修 答。稱實功徳
以奬行者 問。實功徳何 答。法界之法
是佛眞法 問。何人所修 答。圓頓行人聞
此不驚。覺此法故住不退地 問。行法
衆多。何故勸之 答。一行三昧具一切法。
勤行不懈則皆能見佛。故云比丘比丘尼
聞此法不驚即隨佛出家。信士信女聞此
法信解即是眞歸依 問。此之稱譽有證
文耶 答。出彼文殊問文殊説兩經。四種三
昧行儀各別皆以法界爲所安焉。具如止
觀輔行記等
第二常行三昧者。行法雖別所期是同。又本
文繁多故不更撰
第三半行半坐三昧者。別有行儀一卷是天
台大師所著。盛傳於世。仍不重出
第四非行非坐三昧者。分爲三門。第一釋
名。第二引證。第三正釋
第一釋名者 問。何故名爲非行非坐 答。
上一向用行坐。此既異上。爲成四句故
名非行非坐。實通行坐及一切事
第二引證者 問。此三昧證據云何 答。大
品經稱覺意三昧。意之趣向皆覺識明了。南
岳大師呼爲隨自意。意起即修三昧。故雖
立三名實是一法
第三正釋者 問。於此三昧有幾行法 
答。就此爲四。一約諸經。二約諸善。三
約諸惡。四約諸無記。凡諸經行法上三不
攝者即屬自意也
問。初約諸經者意何 答。且約請觀音經
示其行相 問。其相云何 答。於靜處
莊嚴道場。幡蓋香燈請彌陀像觀音勢至
二菩薩像安於西方設楊枝淨水。若便利
左右以灰塗身。澡浴清淨著新淨衣。齋日
建首當止向西方五體投地禮三寶七佛
釋尊彌陀三陀羅尼二菩薩聖衆。禮已胡跪。
燒香散華。至心運想。如常法供養已。端身
正心。結跏趺坐。繋念數息。十息爲一念。十
念成就已起燒香。爲衆生故三遍請上三
寶。請竟三稱三寶名。加稱觀世音。合十指
掌誦四行偈竟。又誦三篇呪或一遍或七
遍。看時早晩誦竟。披陳懺悔。自憶所犯
發露洗浣已禮上所請已一人登高。若唱
若誦此經文。餘人諦聽。午前初夜其方法
如此。餘時如常
問。二歴諸善者何 答。即分爲二。先分別
四運。次歴衆善 問。初四運者其意云何
 答。心識無形不可得見。約四種相分
別。謂未念。欲念。正念。念已。未念名心未
起。欲念名心欲起正念名正縁境住。念已
名縁境謝。若能了達此四即入一相無相
問。未念未起已念已謝。此一皆無二。無
*二則無相云何可觀 答。未念雖未起
非畢竟無。如人未作作後便作作。不可以
未作作故便言無人。若定無人後誰作
作。以有未作作人則將有作作。心亦如
是。因未念故得有欲念。若無未念何得
有欲念。是故未念雖未有不得畢竟無念
也。念已雖滅亦可觀察。如人作竟不得
言無。若定無人前誰作作。念已心滅亦復
如是。不得言永滅。若永滅者則是斷見。無
因無果。是故念已雖滅亦可得觀 問。次
歴善事者何 答。善事衆多。且約六度。若
有諸塵須捨六受。若無財物須運六作。
捨運共論有十二事 問。六受六作何 
答。色聲香味觸法是名六受。行住行坐臥
言語作作名爲六作。准前可知。不復煩

問。三以隨自意歴諸惡事者其意如何 
答。就惡明觀者。前雖觀善其弊不息。煩
惱浩然無時不起。若觀於他惡亦無量。或
多慳貪。或多犯戒。多嗔多怠。多嗜酒
味。根性易奪必有過患。其誰無失。出家
離世行猶不備。白衣受欲非行道人。
於惡中而修觀慧。如佛世時在家之人帶
妻挾子官方俗務皆能得道。鴦掘摩羅彌殺
彌慈。祇陀未利唯酒唯戒。和須密多婬而
梵行。提婆達多邪見即正。若諸惡中不得
修道者如此。諸人永作凡夫。以惡中有
道故雖行衆*弊而得成聖。故知惡不妨
道。又道不妨惡。須陀洹人婬欲轉盛。畢
陵尚慢。身子生瞋。於其無漏有何損益
 問。多貪欲人穢濁熾盛。雖對治折伏彌
更増劇。云何對治 答。但恣趣向。何以知
之。*弊若不起不得修觀故。譬如綸
魚強繩弱不可爭牽。但令鉤餌入口隨其
遠近任縱沈浮不久收獲。於蔽修觀亦復
如是。蔽即惡魚。觀即鉤餌。若無魚者鉤餌
無用。但使有魚多大唯佳皆以鉤餌隨之
不捨。此蔽不久堪任乘御 問。*弊與法
性相妨礙耶 答。若*弊礙法性叉性應破
壞。若法性礙*弊*弊應不得起。當知*弊
即法性。蔽起即法性起。*弊息即法性息 
問。此言有證文耶 答。無行經云。貪欲即
是道。恚癡亦如是。如此三法中具一切
佛法。若人離貪欲而更求菩提。譬如天
與地貪欲即菩提。淨名經云。行於非道通
達佛道一切衆生即菩提相不可復得。即涅
槃相不可復滅。爲増上慢説離婬怒癡名
爲解脱。無増上慢者説婬怒癡性即是解
脱。一切塵勞是如來種。山海色味無二無
別。即觀諸惡不可思議理也
問。四觀非善非惡者意何 答。即是無記騰
懵之法。具如止觀 問。何故除中間兩三
昧而更明此三昧耶 答。餘兩三昧或有
所限或得通修。但隨自意三昧者道俗常應
觀念。雖王事靡盬不可敢退。是故略擧大
意而已
  三惑義
夫心識昏沈迷正路而不前。意性暄&T050511;
寶乘而無取。是則煩惱稠疊*弊慧日於陰
雲。生死浩然沒定舟於苦海。三智爲之自
隱。三徳因茲不顯。修列之由蓋爲此歟。今
明此義先分三門。第一標章。第二引證。第
三解釋
初標章者 問。三惑名何 答。一者見思惑。
二者塵沙惑。三無明惑也
第二引證者 問。地持等論皆云煩惱障及
以智障。何故今云三惑 答。今家依大品
經及大智論開爲三惑 問。於二障中開
何爲三 答。智障兼於事理是故開之 
問。塵沙無明何事何理 答。障事智邊是塵
沙惑。障理智邊是無明惑
第三解釋者。分爲四門。初解三惑。次釋斷
惑。三就三惑顯妙法。四斷惑成佛
初解三惑者。先明見思。次明塵沙。後釋無

先明見思者 問。見與思歟。見即思歟 
答。見與思也 問。見惑其義如何 答。見
者見理之見。見即非惑。見理之時方乃斷惑。
從解得名故云見惑。又非但隨解得名。亦
乃當體受稱。何者推理不當。妄計決定。偏
見分明。名之爲見 問。就此見惑有幾
種耶 答。總略有四。一單四見。二複四
見。三具足四見。四無言四見 問。單四見
者其意如何 答。執有執無。執亦有亦無。執
非有非無 問。於何等法起此執耶 答。
起執多端。且約我論 問。於初有見有幾
煩惱耶 答。有八十八使煩惱也 問。八
八煩惱者何等 答。欲界有三十二使。
色界二十八使。無色界亦如是 問。欲界
有三十二等別名如何 答。欲界苦諦下有
十。謂一貪欲使。二嗔恚使。三癡使。四慢
使。五疑使。六身見使。七邊見使。八邪見
使。九見取使。十戒取使。集諦下有七。除身
見邊見戒取見。滅諦下亦有七。即同集諦。
道諦下有八。除身見邊見。故云三十二。又
色界有二十八者。苦諦下有九使。除瞋。集
諦下有六使。除瞋及身見邊見戒取見。滅諦
下有六使。亦同集諦。道諦下有七使。除瞋
及身見邊見。是爲色界二十八使。無色界
亦爾 問。云何名貪欲使乃至稱戒取見
答。引取無厭名爲有貪欲。忿怒之心名爲
瞋恚。迷惑不了名爲癡使。自恃輕他稱爲
慢使。猶預不決名爲疑使。陰入界中妄計
爲身隨彼妄計得身見名。執邊之心名爲
邊見。邪心取理名爲邪見。非眞見眞名爲
見取。非戒計戒故云戒取見 問。通名
煩惱其意如何 答。煩以喧煩爲義。惱以
逼亂爲義 問。何故名使 答。使以驅役
爲義。此等煩惱常能驅役行者心神流轉三
界。故受使名 問。此八十八使皆利使歟。皆
鈍使歟。答。五十二使鈍。三十六使利也 問。
見惑之數皆可利使。鈍使之惑何在此中
 答。於鈍使惑既具迷理迷事之義。今在
此中是迷理邊耳 問。何時斷見思耶 
答。見道時者斷迷理惑。修道時者斷迷事
惑。見修不同理事亦異 問。此八十八使
與六十二見同異如何 答。歴六十二見
各具八十八使。或云。六十二見同是邊見攝
也 問。六十二見別名如何 答。釋此多
種。且存一義。歴三世五陰即有六十二見
 問。取數如何 答。約過去中陰有四句。
約現在未來各有四句 問。過去四句乃
至現未四句如何 答。過去四句。一者如去。
二者不如去。三者亦如去亦不如去。四者不
如去非不如去。即約五陰有二十五陰。現
在四句。一者常。二者無常。三者亦常亦無
常。四者非常非無常。是亦有二十五陰。未
來四句。一者*有邊。二者無邊。三者亦邊
亦無邊。四者非邊非無邊。是亦有二十五
陰。三世都合即具足六十。加斷常二故
云六十二。又有本劫本見末劫末見。單有
見略如是。無見亦有亦無見非有非無見各
亦如是。又有複四見具足四見絶言四見
等。具在廣疏。故不繁述
次明思惑者。先明思義。後釋潤生 問。
何故稱思惑耶 答。思惟重慮乃得斷惑。
故稱思惑 問。指何等惑名思惟耶 答。
貪使。瞋使。癡使。慢使。如此四使名爲思
惟 問。於此煩惱有幾種耶 答。略則
有十。廣則有八十一品 問。其名如何 
答。言十者。欲界有四。色界有三。除瞋。
色亦爾。言八十一品者。三界九地。九地
*有九品合八十一品 問。三界九地者何
 答。欲界一地。色界四地。無色四地。合成
九地 問。於此九地地地九品如何 答。
於一一地而有三品。所謂上中下。於此三
品亦三。各品所謂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
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是故九地九九八
十一品。列名如是。委釋在疏
次釋潤生者 問。欲界九品惑潤幾生耶
答。潤七生 問。能潤之惑既是九品。所
潤之生若唯七生 答。上上一品能潤二
生。上中上下中上三品各潤一生。中中中下
共潤一生。下之三品共潤一生也。上二界
義具見廣疏
二明塵沙惑者 問。塵沙意何 答。無知數
多故云塵沙 問。釋此塵沙如何 答。明
此多門且擧一門。亦分爲五。謂一見思
病。二見思根本。三起見思因縁。四起見思
久近。五見思重數也 問。且除前四見思
重數其意云何 答。從一有見派出三假。
又從三假*派出四句及自行化他。其數無
量。有見如是。況乎無見乃至非有非無等
見。不能數知強名塵沙。委明本疏。恐繁
不盡
三明無明惑者 問。指何等物正爲無明
答。正指智障名爲無明 問。其意云何 
答。二智望中智方名爲智障 問。何故名
智障。答。解此智障有三種釋。一者智能
障故云智障。二者智被障故爲障。三者
能所合論故言智障 問。以何智爲能障
等耶 答。觀空假智猶亦破惑。故名爲智。
而今望中道彼智還成惑。此是中智家障故
言智障。此即從能障得名也。又此智即
障中智故名智障。是從被障得名。又能
障是惑所障是中智故言智障。此即能所合
論。初重釋者智障兩字全屬能障。第二重釋
者智障兩字全屬所障。第三重釋者智字屬
所障字屬能 問。煩惱者是惑心之義。一
可稱障。智慧者是明解之法。何名智障 
答。於智有二 所謂證智識智也。識智分
別體達相順。相順故説之爲智。體達相
順故説之爲智。體*達分別與證智爲礙。
故説之爲障 問。雖聞所説猶未分明。委
旨如何 答。證智是佛菩薩智也。識智是二
乘智也。二乘之智雖得智名未順實相義
當於識。能破煩惱義當於智。言體違等者
釋識智也。此智違體故曰體違。此智順相
故曰相順。順二乘智違於佛智。既障佛
智故云智障 問。於無明惑者有世間
出世間二種不同。取何無明名爲智障 
答。入大乘論云。出世間無明是智障。世間
無明賢聖已遠離也。迷事迷理二種。相應獨
頭二種子時。及以果時無明委悉在論故不
具出
第二明斷惑者。分爲四門。謂四教斷惑也
問。小乘三藏教斷此三惑何 答。三藏教者
以折法智但斷見思。餘二惑者非其所斷
問。斷見思惑如何 答。外凡内凡之位同
伏見思。四向四果之位乃斷此惑 問。斷
惑意何 答。須陀洹向須陀洹果斷八十八
見惑。又於斯陀含向及以果斷欲界九品
中之前六。又於阿那含向及以果斷後三
品。又於阿羅漢向及以果斷上二界七十二
品之思惑。縁覺者斷三界見思盡。更侵除
習氣也。菩薩者三阿僧祇劫行六度。百劫
種三十二相。於菩提樹下斷正使及習 
問。凡於欲界九品惑。斷幾品惑損幾生
耶 答。倶舍論云。斷欲三四品。三二生家
家。斷至五二向斷六一來果 問。論意云何
 答。釋曰。斷上三品則損四生。餘三生在
爲六品潤名三生家家。進斷中上亦損一
生竝前損五。餘二生在名二生家家。更
斷中中未損一生但名二向。更斷中下
竝前中中總損六生。餘下三品但潤一生
名爲一來 問。何以無斷一品及斷五品
名家家耶 答。必無斷二不至第三而命
終者。亦無斷五不至斷六而命終者 問。
何故爾耶 答。由聖者起大加行必無不
斷大品惑盡而命終者又無一品能障果。
是故斷五必至於六。凡斷惑修證廣説疏
中。省繁存略。實非不説 問。大乘通教
斷三惑何 答。此教行人體法觀智斷見思
惑及以小分塵沙。未斷無明 問。斷見思
惑及以塵沙如何 答。十地之中地地斷除
 問。其十地何等 答。一乾慧地。二性地。三
八人地。四見地。五薄地。六離欲地。七已辨
地。八辟支佛地。九菩薩地。十佛地 問。於
此十地斷惑如何 答。初乾慧地伏見惑。
是外凡也。性地亦伏見惑。即内凡。八人地
見地二地共斷八十八使。薄地斷欲界六品
思惑。離欲地斷欲界九品思惑。已辨地斷色
色七十二品思惑。辟支佛地斷三界正
使侵除習氣。菩薩地斷三界正使及習氣。
復斷色心無知。即起慈悲弘誓利益衆生。
不同二乘。佛地正習倶盡。坐菩提樹下八
相作佛 問。大乘別教斷三惑何 答。此
教以次第觀伏斷三惑 問。何地伏三惑。
何地斷三惑 答。於十信位伏三界見思。
初住斷見。從第二住至第七住斷滅思惑。
從八住至十住即斷習氣。次十行位除
界外塵沙之惑。十迴向位進修中觀伏無明
惑。次於十地始證中道。百界作佛方在
此地。次等覺位更進斷除一品無明證一分
中<#0281_1/>道。後妙覺位更進斷除一品無明方乃
名爲究竟妙覺 問。一乘圓教斷除三惑
其意云何 答。此教以不次第觀智斷惑。
即有五品及五十二位也。五品是外凡故
不論斷惑。十信之中初信斷見。從第二
信至第七信即斷思惑。<#0281_2/>從八<#0281_3/>信至十
信斷界内外塵沙之惑。次於十住位即斷
十品無明方證十分中道。八相作佛始在此
位。次<#0281_4/>十行位斷除十品伙明證得十分中
道。次於十迴向滅盡十品無明感得十分
中道。次於十地位破滅十品無明剋獲十
分中道。更滅一品無明入等覺位。亦斷一
品無明登妙覺果
第三就三惑顯妙法者 問。不破惑性而
顯妙如何 答。三惑體即法性。以癡迷故
變作三惑。又四徳本是無明。以覺悟故
顯示四徳。譬如寒來則水結作氷。<#0281_5/>熱又來
則氷融變水。離澄水而無<#0281_6/>汚水。除堅氷
以希勺水。<#0281_7/>如眠來變心有種種夢。世上
之事如是。心<#0281_8/>夢之法亦爾。是以求菩提於
煩惱之心。剋涅槃於生死之形。故諸法無
行經云。婬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淨名經
云。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大經云。無明
轉即變爲明。如此誠證佛説不少。豈非就
惑顯妙之文 問。法性其意<#0281_9/>何 答。自性
清淨心是也。夫彼岸之泊船筏自捨。覺悟之
庭言談非要。大意已答。來問何重
第四<#0281_10/>明斷惑成佛者 問。四教行人斷惑
證果其事如何 答。藏教二乘元事自度在
於佛果。所不悕求迴心之後乃得剋獲。但
菩薩者三僧祇百劫後。上忍位中用三十四
心一時斷結成小乘佛。雪山童子施軟草如
來受已成正覺。木樹草座得成佛道。即是
劣應佛也。次通教二乘亦同藏教。但有菩
薩以最後一念相應慧斷見思塵沙及餘殘
習。七寶樹下天衣爲座證得佛果。即是勝應
佛也。次別教行人次第。觀智歴劫修行。七寶
樹下成妙覺佛。是爲他受用身佛也。次圓
教行人法異前三。何者一心三觀初後圓融。
一色一香無非佛性。不經三祇頓滿薩埵
之行。不越一念直近遮那之果。虚空爲座
成等正覺。三身圓滿更無過上。一家所期
實在是果。賛曰
    鶴林之後 像法之中 台衡二聖
    澄湛兩公 道基萬葉 理冠諸宗
    天長在暦 佛教再隆 禀哀鳳辰
    採懿龍宮 義苑之内 聊折梗概
天台法華宗義集<#0281_11/>一卷
  <#0281_12/>凡示義集者叡峯眞和尚之述作也。曰教
曰觀。八萬十二之梗概。一家諸科之宗
途。大率括于數紙矣。可謂學者之重器
也。抑亦達於天聽之書也。已是入朝官
貢豈可委而不傳乎。疇昔流行於世年
已舊矣。雖然烏焉之訛匪些。故今糺明
添除而兼加倭點。命工鋟梓焉。希先徳
之遺文不墜於千載云爾
時慶安第五暦仲冬之吉辰
 埜釋一閑人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