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守護國界章 (No. 2362_ 最澄撰 ) in Vol. 74

[First] [Prev+100] [Prev]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362

守護國界章
  較正守護國界章縁起
金仙聖教之入日域也其始罕弘一佛乘。
其盛流傳則小乘律權乘論而已。豈爲此土
圓頓根縁未調熟與洎延暦初吾傳教大師
應智者之懸讖崛起於此方。專依台教抑
權門論以揚顯密一乘宗旨。偏據梵網貶
小乘律以立一向大乘條式。此式時會津徳溢
元興護命等或著書或上表翕然拒焉。大師
乃撰守護國界章及顯戒論大彈破之。復延
暦弘仁二主曁執政大臣傾誠賛成弘護焉。
於是天台圓宗勃興一乘戒壇建立。本邦佛
法弘傳斯時爲盛矣。準三宮大王切銜大師
之恩樂膺金湯之任。歳甲辰特降令於兩業
菩薩僧慧脈等曰。守護章顯戒論釋難扶宗
之要書。而見行本譌誤不少。宜博訪諸本
參互較正以傳永久焉。諸公奉令相共較
正。是歳癸丑守護章先成。剞劂已畢。持來示
余曰。所訪獲之諸本亦非無亥豕者。較讐
不得而詳遺憾多矣。請紀降令之徳意與
較正之未盡。辨諸簡端以示來者。余曰。顧
吾世諦徒講究雖勤條章不踐。況復素乖文
學。豈堪承諸公之囑而取信後世耶。諸公
懇請不置。乃慚愧感傷爲之縁起。時
  享保十八年癸丑孟冬望日天台法華會探
 題兼戒壇院知事前大僧正法印大和尚位
 亮潤謹撰



守護國界章卷之上之上
             釋氏最澄撰 
  彈謗法者淺狹三時教章第一
 彈麁食者謬破四教章第二
 彈麁食者謬破八教章第三
 彈麁食者謬破不定教章第四
 彈麁食者謬破四教所詮理章第五
 彈麁食者謬破四教位章第六
 彈麁食者謬破三教不同章第七
 彈麁食者謬總破四教章第八
 彈麁食者謬破五味章第九
 彈麁食者謬破止觀章第十
 彈麁食者謬破絶待止觀章第十一
 彈麁食者謬破止觀三徳相攝章第十二
 彈謗法者大小交雜止觀章第十三

    彈謗法者淺狹三時教章第一
夫雙林五味。開金口而指經。光耀三時。
出領意而被可。是故。天親引味判經。智光
依時定教。是以。一乘三乘。遠傳唐東。佛性
法性。遙開鞨西。於是。天台智者。聽妙法於
釋尊。慈恩乘基。授函杖於玄奘。五味三時。
隨機而雷霆。三車四車。比輪而運載。權實
同韻。守護國界。偏圓異轍。廣濟黎元。乃
有奧州會津縣溢和上。執法相鏡。鑒八識
面。擧唯識炬。照六境闇。忽造中邊義鏡三
卷。盛破天台法華義。披閲章句。麁語稍多。
自稱中主。似法苑文。天台爲凡公。下情難
測。發問和上。爲權故吐央掘之辨。爲當
愚故墮婆藪之執焉。且爲洗除執垢。集諸
家文。敬代喜根頌。遙馳加持字。云爾
麁食者。示中主三時教。引解深密云。爾時
勝義生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初於一時。在
婆羅痆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唯爲發趣
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雖是甚奇。
甚爲希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
如法轉者。而於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
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在
昔第二時中。唯爲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
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
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爲希
有。而於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有所容
受。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於
今第三時中。普爲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
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
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
奇。最爲希有。于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
容。是眞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若
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如來。依一切法。皆
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所
説甚深了義言教。聞已信解。書寫護持。供養
流布。受誦温習。如理思惟。以其修相。發起
加行。生幾所福。説是語已。爾時世尊。告勝
義生菩薩曰。勝義生。是善男子。或善女人。
其所生福。無量無數。難可喩知。吾今爲汝
略説少分。如爪上土比大地土。百分不及
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數算計
喩。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或如牛跡中
水比四大海水。百分不及一。廣説。乃至鄔
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如是於諸不了義
經。聞已信解。廣説。乃至以其修相。發起加
行。所獲功徳。比此所説了義經教。聞已能
信解。所集功徳。廣説。乃至以其修相。發起
加行。所集功徳。百分不及一。廣説。乃至。
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説是語已。説此
經時。六百千衆生。發菩提心。三百千聲聞。
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一百五十千聲聞。永
盡諸漏。心得解脱。七十五千菩薩。得無生
法忍。略示其教。四阿含經等。是初時教。諸
説空經。是第二時教。隱密言。總説諸法無
自性故。華嚴。深密。唯識教等。第三時也。以
顯了言。説三性三無性。非有非空中道教
故。由諸異生。無始時來。迷執有我。不了
我無。起惑造業。輪回生死。故佛初説四諦
法輪。令知我空唯有其法。此隱遍計法。顯
依圓有。説唯有法故。有上有容。諸諍論所
依。非眞了義。憍陳如等。最初得道。彼聞法
有。證我皆空。便執諸法。爲眞實有。轉著
小果。不求大位。故佛爲方便。復説法空。破
除有執。故次時中。説般若等。言一切法。本
性皆無。此隱依圓有。顯遍計空。説一切空
故。有上有容。諍論所依。此未了義。須菩提
等。彼聞法空隱密言教。便撥諸法性相都
無。何所造修。何所斷捨。佛爲除此。復説
唯識三性等教。説有爲無爲爲有。我我所爲
空。此以顯了言。説依他圓成是有。遍計所
執是無。故無上無容。非諍論所依。眞實了
義。勝義生菩薩。深生信解。遍計所執無。知
法我倶遣。依他圓成實有。照眞俗雙存。約
理及機。漸入道者。大由小起。乃有三時諸
教前後。解深密經。説唯識教是也。若非漸
次而入道者。大不由小。即無三時諸教前
後。約其多分。即初成道華嚴等中。説唯心
是。多分頓漸。無別教門。隨一會中所應益
故。何以得知。多分漸頓無別教門。華嚴經。
説有聲聞在會。深密亦有聲聞發心。勝鬘
經中。亦説一乘意生身等。攝論説爲不定
性人。説一乘故。法華經中分別功徳品。言
佛説如來壽量品時。有八世界微塵數衆
生發菩提心。如是等文。上下非一。故知。法
華亦被頓悟。華嚴亦有漸悟之人
彈曰。夫三時之教。勝義領解。一了之聞。義生
機宜。猶闕三了。何攝一代。所以中天智光。
不許三時。震旦慧苑。具斥其狹。四依衆論。
不立三時。三時第二。無指般若。三相淺深。
大薦判好。一乘權實。天台説要。今爲中人。
對他示狹。云爾
  示經文相違一
 格得益二
 示教意三
示經文相違一
後魏菩提流支譯深密解脱經第二云。爾時
成就第一義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初成
應等正覺。於波羅奈城仙人集處。諸禽獸遊
處。爲諸修行聲聞行人。一轉四諦希有法
輪。世間一切沙門。婆羅門。天人魔梵。無能
轉者。若有能轉依法相應。無有是處。大唐
慈恩三藏譯解深密經第二卷云。爾時勝義
生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初於一時。在婆羅
痆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唯爲發趣聲聞
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雖是甚奇。甚
爲希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
如法轉者。而於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
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 彈曰。
彼魏譯本經文。無初於一時句。寧一向執唐
本。止他宗教時耶。初轉法輪。自他共許。但
約教時廣狹。衆家不共許耳 魏本深密解
脱經云。世尊。此第二轉法輪。説上法相可
入法相。分別彼諸不了義修多羅。爲住大
乘衆生。説於諸法無有體相。諸法不生。諸
法不滅。諸法寂靜。諸法自性涅槃。希有之
中。復有希有 唐本解深密經云。世尊。在
昔第二時中。唯爲發趣修大乘者。依一
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
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爲希
有。而於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有所容
受。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 彈曰。彼
魏本經文。無在昔第二時中句。直有此第二
轉法輪句。魏本云爲住大乘衆生。唐本唯
爲發趣修大乘者。其新古兩本。都無十六會
共不共般若文。有人師執攝十六會般若
者。是爲不正義。故義林云。説般若爲第二。
人言非聖教。何固執爲無辜招殃。解深密
中。雖分三教。而不指屬部黨差別。何得凡
情輒爲妄指。設西方有如是傳。檢之無據。
何得爲證。眞諦三藏。出自印度。博通諸
部。善解教本。制三法輪。作如是言。第一
法論。佛在鹿苑。爲五比丘説四諦法。第二
法輪。成道七年。在舍衞國施慧江邊。去給
孤獨三里許處。爲諸菩薩。説諸法空般若
等經。第三法輪。成道三十八年。在毘舍離國
鬼王法堂。對眞藏菩薩説解節經等。大般
若中。四處十六會。都無一會在於施慧江
邊説者。又大般若十六分中。無有在於第
七年説。以七年前尼衆未有。而般若經會
會。皆有列尼衆故。又智度論。釋大品經畢
定品文。須菩提。聞説法華。方起畢定不畢
定疑。故知。大品經等亦在法華後説。亦不
可言第七年者據最初説。擧初亦攝後時
所説。第五年時。説十萬頌大般若等。何故不
擧。然般若經部黨衆多。非但八部十六分
也。闍那崛多。傳説外國有八部般若。有大
般若。各十萬頌。故知。八部外。別有大般若。
般若燈中。品品多引般若經文。證諸法空。
彼所引文。對極勇猛菩薩而説。非善現等。
十六分中。無有一會對彼説者。所引經文。
亦復不同。故知。十六外。別有一向説空般
若經。大般若經説中道理。非一向空。諸法
相論。皆引般若文。釋十散動分別對治。先
説實有。對治無執。又辯大乘品中。廣説六
度過百等持等。乃至三無漏根諸陀羅尼。皆
建立法相。非爲遣故説。辨中邊云。故説一
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
道。釋論云。是則契中道者。謂一切法。非一
向空。亦非一向不空。如是理趣。妙契中道。
亦善符順般若等經説一切法非空非有。又
無性攝論。處處引彼大般若經。建立三性。
對彼慈氏而説。所説義趣。不異深密所説
道理。由此故知。般若經中有説一向空。第
二法輪攝。有説非空有。第三法輪攝。如是
理教。文雖分明。而人多執一向説空。第二
教攝。此則惡習難改。薄媚聖言耳。雖大
般若初五分中。諸天讃言我等見轉第二法
輪。此第二言。非三教中之第二也。以釋論
中自作問曰。初説法令人得道。是名轉
法輪。今何以言第二法輪。若以佛説名爲
轉法輪者。皆是法輪。何限第二。答曰。初説
法名定實一法輪。因初轉乃至法盡。通名
爲轉。是諸天子。見是會中多有人發無
上道。得無生法忍。見是利益故。讃言第二
轉法輪。初轉法輪。八萬諸天得無生法忍。阿
若憍陳如一人得初道。今無量諸天得無生
法忍。是故説第二法輪轉。今轉法輪似如
初轉。解云。此釋意者。最初説四諦名第一
轉。自後皆名第二轉也。如涅槃云。大衆有
二。一求小乘。二求大乘。我於昔日波羅奈
城。爲諸聲聞。轉于法輪。今始於此拘尸那
城。爲諸菩薩。轉大法輪。此則總爲二種法
輪。是故。不可引第二言。即證般若。三中第
二。除此一言。更無餘文可證般若爲第二
教。而所引文。論既異釋。又不分明。故不成
證。除彼至信投果得果。誰能輒受無簡擇
已上義
林文也
是故。此間學生等。可改謗法心。更
指大般若。莫置第二時。庶止息謗般若。
増益天下民。教導無所得。恒作眞佛事也
又魏本深密解脱經云。世尊。此是第三轉法
輪。爲住一切大乘衆生。説諸法無體相。不
生不滅。寂靜自性涅槃。善説四諦差別之
相。希有希有。無人能入。無人能對。無人能
諍。更無有上。更無有勝。了義修多羅。無諍
論處。唐本解深密經云。世尊。於今第三時
中。普爲發趣一切乘者。依 切法皆無自
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
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爲希
有。于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眞了
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 彈曰。汝執第三
時。兩本文相違魏本云此是第三轉法輪。爲
住一切大乘衆生。唐本云於今第三時中。普
爲發趣一切乘者。若據魏本。第三轉法輪。
爲住一切大乘衆生者。是即一究竟道。若
據唐本。第三時中。普爲發趣一切乘者
者。是即似衆多究竟道。故中印度三藏地
婆訶羅云。中天竺國那爛陀寺智光論師。遠
承文殊龍樹。近禀提婆清辨。依般若等經。
中觀等論。亦立三教。謂佛初鹿苑爲諸小
根。説小乘法。明心境倶有。第二時爲中根。
説法相大乘。明境空心有唯識道理。以根
猶劣。未能令入平等眞空。故作是説。於
第三時。爲上根。説無相大乘。辨心境倶空
平等一味。爲眞了義。又慧苑法師云。玄奘三
藏三時法輪。祇可唯是漸教。唯論三性一
法。唯爲一機。不可以爲定量。部判一切佛
法。測法師解深密記。宗趣中。叙清辨判教
云。問諸部般若。宗明無相。此經了義。淺深
何別。清辨解云。深密等經明有所得。淺而
非深。諸部般若顯無所得。爲最甚深。護法
判云。二時所説無相之理。理無淺深。而説
深密爲了義者。約三性義。決判諸經有無
道理。顯了義。又成唯識記第八卷中會釋云。
清辨菩薩。説解深密爲不了者。有所得故。
諸部般若名爲了義。無所得故。而彼經中。
説深密等爲了義者。以對機根。説三性
義。易可了知。勤令受學。於一時間。説爲
了義。非約盡理名爲了教。釋曰。準此所
叙。故知。深密不能定斷一切佛法。若不爾
者。則衆生界中。無頓機故。又使佛無圓音
應故。又不能斷佛性常住。法界解脱。具分
眞性。如來藏等無量法門。約時剋教。難極
成也。若謂三時約義淺深。不據時節者。
深密不應説初昔今故。彼第二云。世尊。初
於一時。在波羅痆斯國仙人墮處。施鹿林
中。唯爲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
輪。乃至云。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爲發趣
修大乘者。以隱密相轉正法輪。乃至云。世
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爲發趣一切乘者。以
顯了相。轉正法輪。又前叙異説中。引深密
記。辨三法輪時處前後。歴然差別。如何拒
諱也。是以。分明得知。罽賓以西則智光論
師。不許三時。玄圃以東則慧苑法師。遮破
三時教。麁食者。寫取苑公似破文。誑惑後
學引阿鼻。是故。寫取苑公能破文。開示後
學濟阿鼻。問曰。何以得知破四教文爲
似破。破三時文爲能破耶。答曰。山家所立
四教義者。理致圓滿。故苑公指四教失。皆
墮似破。問由何得知天台所立四教義者
理致圓滿耶。答大唐貞元十四年。澄觀法師
云。陳隋二代天台智者。承南岳思大師。立
四教云。一三藏教。此教明因縁生滅四眞諦
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薩。二者通教。通者同
也。三乘同禀故。此教明因縁即空無生四眞
諦理。是摩訶衍之初門。正爲菩薩。傍通二
乘。大品云。欲得聲聞乘。當學般若波羅蜜
等。然教理智斷行位因果皆通。淺深不同。
於共般若。唯共於淺。三別教。別即不共。不
共二乘人説故。此教正明因縁假名無量
四眞諦理。的化菩薩。不渉二乘。故聲聞在
座。如聾如唖。不名不共。而云別者。兼欲
簡非圓故。以一因逈出。一果不融。歴別而
修。不得因果圓融故。四圓教。以不偏爲
義。此教正明不思議因縁二諦中道。事理具
足。不偏不別。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爲
圓。華嚴經云。顯現自在力。爲説圓滿經。無
量諸衆生。悉受菩提記等。別則教理等皆
別。圓則教理等皆圓。又此四教。由三觀起。
從假入空。析體異故有初二教。從空入假。
從假入中。有別教起。三觀一心中得。有圓
教起。又此四教。不局定一部。一部之中。容
有多教故。又更以四種化儀收之。謂頓
漸不定祕密。頓漸同前岌師。後二謂一音異
解。若互相知名爲不定。互不相知即名祕
密。此師立義。理致圓滿。但三藏教名義。似
小濫。以餘三教亦有三故。所以爾者。
以智論之中。多詺小乘爲三藏故。成實論
中。亦自説云。我今欲説三藏中實故。初
對舊醫戒定慧故。立此三事。條然不同。
異後三教。通教意融三故。別教依一法性
而顯三故。圓教三一無障礙故。所以不名
小乘教者。此教亦有大乘。六度菩薩。三十
四心。斷結成眞佛故。故藏通別圓之義。四
教互有。而覈其定實。餘三不成。唯成當教
中義耳。但判華嚴兼於圓別。以就登地
已上。約寄位行布。爲別義故。名異義同。亦
無大過。問何以得知破三時文爲能破
耶。答大唐澄觀法師云。明知。深密三時。不
能定斷一切聖教。以未在最後故。且約
顯一類義。故分三耳。義如前説。是故。汝
執三時教。苑澄倶不許。天台立四教。義許名
不許。名義倶不許。能破非似破。義許名不
許。似破非能破。庶諸宗有智者。善思前後。
破無辜。執僞章莫沈無擇穴也。所以見
覆前車。將移後轍。故義林云。若約乘根生
解有別。教應五時。如涅槃經五味教也。住
無垢藏王白言。世尊。如佛所説。諸佛菩薩。
可成就功徳智慧。無量無邊。百千萬億。
實不可説。我意猶謂。故不如是大乘經典。
何以故。因是大乘方等經力故。能出生諸
佛世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讃善哉。如
汝所説。是諸大乘方等經典。雖復成就無
量功徳。欲比是經。不得爲喩。百倍千*倍。
百千萬*倍。乃至算數譬喩所不能及。譬如
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
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
若有服者。衆病皆除。所有諸藥。悉入其中。
佛亦如是。從佛出於十二部經。從十二部
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
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密出大
涅槃。猶如醍醐。言醍醐者。喩於佛性。佛性
者即是如來。解云。十二部經者。爲聲聞乘
所説教也。以根鈍故。具説十二。修多羅者。
爲獨覺乘所説教也。以根利故。不具廣
説。方等經者。爲初心菩薩所説大乘。般若
波羅蜜者。爲根熟菩薩所説大乘。大涅槃
者。普會三乘。同歸大寂。何以得知如是
配者。以上文云聲聞佛性如乳。縁覺佛性
如酪。菩薩佛性如生熟酥。如來佛性猶如
醍醐。由此故知。五種教別。五中初二。三教
中第一所攝。第三即第二。四五即第三。三五
中三四。同譬熟酥。故深密與涅槃。雖同中
道教。然深密經。決了法相。中道爲宗。大涅
槃經。顯示佛性。中道爲宗。轉節陶練。勝於
前。故喩之醍醐。是故可知。天竺智光不許
其時。震旦苑澄不許其教。新法相師。移善
改惡。此間法相。由何増執。若刻船守株。
其人愚甚耳
格得益二
麁食者引經云。世尊。若善男子。或善女人。
於此如來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
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所説甚深了義言教。聞
已信解。書寫護持。供養流布。受誦温習。如
理思惟。以其修相。發起加行。生幾所福。
説是語已。爾時世尊。告勝義生菩薩曰。勝
義生。是善男子。或善女人。其所生福。無量
無數。難可喩知。吾今爲汝略説少分。如爪
上土比大地土。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
百千分不及一。數算計喩。鄔波尼殺曇分亦
不及一。或如牛跡中水比四大海水。百分
不及一。廣説。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
一。如是於諸不了義經。聞已信解。廣説。乃
至以其修相。發起加行。所獲功徳。比此所
説了義經教。聞已信解。所集功徳。廣説。乃
至以其修相。發起加行。所集功徳。百分不
及一。廣説。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説是語已。説此經時。六百千衆生發菩提
心。三百千聲聞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一百五
十千聲聞永盡諸漏心得解脱。七十五千菩
薩得無生法忍 彈曰。麁食者。擧十種行。
勸進衆生。善哉善哉。但執法華一分。謗法
華全分。又憑法華教未開隱密一分功徳。降
法華教已開顯説全分功徳。夫於一佛乘者。
根本法華教。分別説三者。隱密法華教。唯一
佛乘者。顯説法華教。妙法華之外。更無一句
經。唯一乘之外。更無餘乘等。隨機有千名。
隨根有淺深。諸有智者。善思念之。一代經
教。莫執優劣。但已開未開。佛説淺深。今爲
洗偏執。格量功徳也。今汝所引文無量無
數者。總擧多數。若奪論則無量者。阿僧祇轉
阿僧祗轉爲一無量。無數者。無周遍轉
周遍轉爲一無數。功徳廣狹諸佛所知。但依
佛説數。指此未滿數又難可喩知者。即指
無量無數耳。今引法華功徳。且略可相對。
分別功徳品云。阿逸多。其有衆生。聞佛壽命
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徳。
無有限量也。汝所引功徳者。十種行所得。
我法華功徳。一念信解功徳。諸有智者。比況
可知耳。又云。吾今爲汝略説少分。如爪
上土比大地土。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
百千分不及一。數算計喩。鄔波尼殺曇分
亦不及一已上
經文
今對法華云。若有善男子善
女人。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八十萬
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檀波羅蜜。尸羅
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
蜜。除般若波羅蜜。以是功徳。比前功徳。百
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
譬喩。所不能知已上法
華經文
彈曰。彼經大地喩。
示現了義經十種正行功。此經五度況。示
現十無上一念信解徳。庶諸有智者。具行與
一念。多少易可知也 又云。如牛跡中水
比四大海水。百分不及一。廣説。乃至鄔波
尼殺曇分。亦不及一已上
經文
今對法華經云。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阿逸多。如來滅後。若比
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智者。若長若
幼。聞是經隨喜已。從法會出。至於餘處。
若在僧坊。若空閑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
里。如其所聞。爲父母宗親。善友知識。隨力
演説。是諸人等。聞已隨喜。復行轉教。餘人聞
已。亦隨喜轉教。如是展轉。至第五十。阿逸
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隨喜功徳。我今
説之。汝當善聽。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
趣四生衆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有形無
形。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無足二足。四足
多足。如是等在衆生數者。有人求福。隨
其所欲。娯樂之具。皆給與之。一一衆生。與
滿閻浮提。金銀瑠璃。車&T027012;碼碯。珊瑚琥珀。
諸妙珍寶。及象馬車乘。七寶所成宮殿樓閣
等。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滿八十年已。而作
是念。我已施衆生娯樂之具。隨意所欲。然
此衆生。皆已衰老年過八十。髮白面皺。將
死不久。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即集此
衆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一時皆得須陀洹
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盡諸有
漏。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脱。於汝
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徳。寧爲多不。彌
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徳甚多。無量無邊。
若是施主。但施衆生一切樂具。功徳無量。何
況令得阿羅漢果。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
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
祇世界六趣衆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
功徳。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
喜功徳。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
至算數譬喩所不能知。阿逸多。如是第五
十人。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徳。尚無量無邊
阿僧祇。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其
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已上
經文
曰。彼經牛跡喩。格了義不了。法華展轉聞。
比權行實喜。彼經説會座。法華説展轉。冀
有心智者。分明照知也。又云。如是於諸不
了義經。聞已信解。廣説。乃至以其修相。發
起加行。所獲功徳。比此所説了義經教聞已
能信解。所集功徳。廣説。乃至以其修相。發
起加行。所集功徳。百分不及一。廣説。乃至
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已上
經文
 今對法華
云。藥王。今告汝。我所説諸經。而於此經中。
法華最第一。爾時佛復告藥王菩薩摩訶薩。
我所説經典。無量千萬億。已説今説當説。而
於其中。此法華經。最爲難信難解。藥王。此
經是諸佛祕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與人。
諸佛世尊之所守護。從昔已來。未曾顯説。
而此經者。如來現在。猶多怨嫉。況滅度後。
又云。諸餘經典。數如恒沙。雖説此等。未足
爲難。若接須彌。擲置他方無數佛土。亦未
爲難。若以足指。動大千界。遠擲他國。亦
未爲難。若立有頂。爲衆演説無量餘經。亦
未爲難。若佛滅後。於惡世中。能説此經。是
則爲難。假使有人。手把虚空而以遊行。亦
未爲難。於我滅後。若自書持。若使人書。是
則爲難。若以大地。置足甲上。昇於梵天。亦
未爲難。佛滅度後。於惡世中。暫讀此經。是
則爲難。假使劫燒。擔負乾草。入中不燒。亦
未爲難。我滅度後。若持此經。爲一人説。
是則爲難。若持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
爲人演説。令諸聽者得六神通。雖能如是。
亦未爲難。於我滅後。聽受此經。問其義
趣。是則爲難。若人説法。令千萬億無量無
數。恒沙衆生。得阿羅漢。具六神通。雖有是
益。亦未爲難。於我滅後。若能奉持如斯經
典。是則爲難。我爲佛道。於無量土。從始
至今。廣説諸經。而於其中。此經第一。若有
能持。則持佛身。諸善男子。於我滅後。誰能
受持讀誦此經。今於佛前。自説誓言。此經
難持。若暫持者。我則歡喜。諸佛亦然。如是
之人。諸佛所歎。是則勇猛。是則精進。是名
持戒行頭陀者。則爲疾得無上佛道。能於
來世。讀持此經。是眞佛子。住淳善地。佛滅
度後。能解其義。是諸天人世間之眼。於恐
畏世。能須臾説。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又云。
宿王華。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諸水之中。海
爲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諸如來所
説經中。最爲深大。又如土山黒山。小鐵圍
山。大鐵圍山。及十寶山。衆山之中。須彌山最
爲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諸經中。最
爲其上。又如衆星之中。月天子最爲第一。
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千萬億種諸經法
中。最爲照明。又如日天子能除諸暗。此經
亦復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暗。又如諸小
王中。轉輪聖王最爲第一。此經亦復如是。
於衆經中。最爲其尊。又如帝釋於三十三
天中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又如大
梵天王一切衆生之父。此經亦復如是。一切
賢聖學無學。及發菩薩心者之父。又如一
切凡夫人中。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
漢。辟支佛爲第一。此經亦復如是。一切如
來所説。若菩薩所説。若聲聞所説。諸經法
中。最爲第一。有能受持是經典者。亦復如
是。於一切衆生中。亦爲第一。一切聲聞。辟
支佛中。菩薩爲第一。此經亦復如是。於一
切諸經法中。最爲第一。如佛爲諸法王。此
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宿王華。此經能救
一切衆生者。此經能令一切衆生離諸苦
惱。此經能大饒益一切衆生。充滿其願。如
清涼池能滿一切諸渇乏者。如寒者得火。
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
渡得船。如病得醫。如暗得燈。如貧得寶。
如民得王。如賈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
華經。亦復如是。能令衆生離一切苦。一切
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若人得聞此法
華經。若自書。若使人書。所得功徳。以佛智
慧。籌量多少。不得其邊已上
經文
 彈曰。彼經
初時第二時。比況第三了義經。非是法華涅
槃經。未説功徳爲校量。普天率土善男女。
努力勿信麁食語。至心可信釋迦經。又云。
説是語已。説此經時。六百千衆生。發菩
提心。三百千聲聞。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一
百五十千聲聞。永盡諸漏。心得解脱。七十
五千菩薩。得無生法忍已上
經文
 今對法華。分
別功徳品云。爾時大會。聞佛説壽命劫數長
遠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衆生。得大饒益。
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我
説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
他恒河沙衆生。得無生法忍。復有千倍菩
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復有一世界微
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説無礙辯才。復有一
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億無量
旋陀羅尼。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
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復有二千中國土微
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輪。復有小
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四四天下微塵數菩
薩摩訶薩。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生當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二四天下微
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復有 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
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八世
界微塵數衆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又云。説是藥王菩薩本事品時。八萬四
千菩薩。得解一切衆生語言陀羅尼。又云。
説是妙音菩薩品時。與妙音菩薩倶來者。
八萬四千人。皆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此娑婆
世界無量菩薩。亦得是三昧及陀羅尼。又云。
説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四萬二千天子。
得無生法忍。華徳菩薩。得法華三昧。又云。
佛説是普門品時。衆中八萬四千衆生。皆
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云。説
此陀羅尼品時。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
又云。佛説是妙莊嚴王本事品時。八萬四千
人。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又云。説
是普賢勸發品時。恒河沙等無量無邊菩薩。
得百千萬億旋陀羅尼。三千大千世界微塵
等諸菩薩。具普賢道 彈喩曰。彼經一部
内。四種等了義所功徳分。皆悉有限量。
此經一部内。二種流通分所得功徳等。今復
無限量。分別菽麥者。豈不知挍量哉。恐
繁不更述也
示教意三
麁食者。引法苑文云。略示其教。四阿含經
等是初時教。諸説空經是第二時教。隱密言
總説諸法無自性故。華嚴。深密。唯識教等
第三時也。以顯了言。説三性三無性。非有
非空中道教故。由諸異生。無始時來。迷執
有我。不了我無。起惑造業。輪回生死。故
佛初説四諦法輪。令知我空唯有其法。此
隱遍計法。顯依圓有。説唯有法故。有上有
容。諸諍論所依。非眞了義。憍陳如等。最初
得道。彼聞法有。證我皆空。便執諸法。爲
眞實有。轉著小果。不求大位。故佛爲方便。
復説法空。破除有執。故次時中。説船若等。
言一切法本性皆無。此隱依圓有。顯遍計
空。説一切空故。有上有容。諍論所依。此
未了義。須菩提等。彼聞法空隱密言教。便
撥諸法性相都無。何所造修。何所斷捨。佛
爲除此。復説唯識三性等教。説有爲無爲
爲有。我我所爲空。此以顯了言。説依他圓
成是有。遍計所執是無。故無上無容。非諍
論所依。眞實了義。勝生菩薩。深生信解。遍
計所執無。知法我倶遣。依他圓成實有。照
眞俗雙存。約理及機。漸入道者。大由小起。
乃有三時諸教前後。解深密經。説唯識教
是也。若非漸次而入道者。大不由小。即
無三時諸教前後。約其多分。即初成道華嚴
等中。説唯心是。多分頓漸。無別教門。隨一
會中所應益故。何以得知。多分漸頓。無別
教門。華嚴説有聲聞在會。深密亦有聲聞
發心。勝鬘經中。亦説一乘意生身等。攝論
説爲不定人。説一乘故。法華經中分別功
徳品言。佛説如壽量品時。有八世界微
塵數衆生。發菩提心。如是等文。上下非一。
故知。法華亦被頓悟。華嚴亦有漸悟之人。
彈曰。略示以下文寫取法苑句。章主未絶
筆滅度。大唐國七卷之本多謬亂。十二卷本
稍再治。今麁食者。寫錯謬本。犯謗法失。庶
將來新學。十二卷章。爲法相鏡
    彈麁食者謬破四教章第二
夫四教之義。列出大經。四教之名。具唱金
口。月燈七十四。盛談四教旨。涅槃十二縁。
明説四菩提。靈山之聽傳於大唐。内證之義
説於天台。我大日本國有麁食者。矯隱三
教。謬破四教。嫉謗人則罵天台誰弟子。
執謗法則貶四教於説。送愚夫之詞制
三寸之舌。誰有智者不憐愍哉。今爲麁食
者。放月愛光。爲後學者。洗苑公迷。云爾
麁食者破四教云。法藏師云。天台智者禪
師立四教時。一名三藏教。謂是小乘。彼自
引法華經云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者故。
又智論中。説小乘爲三藏教。大乘爲摩訶
衍藏。二名通教。謂諸大乘經中。説法通益
三乘人等。及如大品中乾慧等十地通大
小者是也。亦名漸教。三名別教。謂諸大乘
經中所明道理。不通小乘者是也。亦名頓
教。四名圓教。謂法界自在。具足一切無盡
法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華嚴是也。亦
名祕密教。以聲聞等不見聞故。彼唯叙不
破。苑法師如次別破。破初三藏教云。誤制
教名。自成四失。一濫渉大乘失。謂若小有
三藏。則名三藏教。大既有三藏。何不名三
藏。二大無三藏失。謂小乘有三藏。獨名爲
三藏。大不名三藏。大應無三藏。三特違
至教失。謂法華云。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
者。既以小乘爲能別之言。明知。三藏不唯
屬小乘。大乘皆無。入大乘論。破小乘不許
立三藏也。四有不定失。爲如一切有部
立三藏故。小乘定名爲三藏耶。爲如經量
部等不立三藏故。小乘不定名三藏耶。又
若此教。傍教菩薩。則應一切菩薩。皆因小
起。總無頓機。無簡言故。二破通教云。以
三乘同禀。名爲通教。此明因縁即空。無生
四眞諦理者。小宗之中。亦説聲聞辟支佛菩
薩同禀小教。亦應名通教耶。又佛説般若
時。二乘在會。爲聞生空。爲聞二空。若唯
生空。則與菩薩異。何名同禀。若言聞之雖
異。以同會故。名同禀者。則諸教皆爾。何
直般若。一音異應。豈不然乎。亦不可説聞
二空教。獲二乘果。行果雜亂故。三破別教。
云。別教以不共二乘人。的化菩薩。二乘在
座。如聾如唖。此教明因縁假名者。圓教
應共二乘人説。非的化菩薩。又別圓二教
所明因縁。應不即空。應執一切爲實有。
四破圓教云。華嚴爲是別教。爲是圓教耶。
若別非圓。則應説因縁假名。不説不可思
議因縁。二諦中道。所説理事。應別不具。不
爲上利根人説。若圓非別。二乘在會。應不
如聾。若亦圓亦別。有前相違。或無四教
也。解深密經説三時教。是釋迦如來金口之
説。亦瑜伽論。是補處之慈尊所説。彼等覺菩
薩。猶爲將護師資之道。不別立教時。唯寫
解深密三時教。今汝四教。此是誰言。斥棄正
覺聖説三時教。而更別建立凡人臆説之四
教時。豈不是顛狂人哉。背佛現證智。而讃
愚夫之非量智。豈佛弟子哉。咄哉智公。汝
是誰弟子。以不足三寸舌根。而謗覆面舌
之所説教時。冀諸有智者。可學佛説之三
時教。莫依臆説之四教八教
彈曰。彼麁食者。引兩師文。破四教義。猶
如投兎角向金剛陳。染龜毛筆畫蛇犬
像。誰有智者。不憐愍哉。今爲彈迷。一一開

  洗四教垢一
 遮僞難二
洗四教垢一
麁食者。初引法藏師云。天台智者禪師。立
四教時。一名三藏教。謂是小乘。彼自引法
華經云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者故。又智
論中説。小乘爲三藏教。大乘爲摩訶衍藏。
二名通教。謂諸大乘經中。説法通益三乘
人等。及如大品中乾慧等十地通大小者
是也。亦名漸教。三名別教。謂諸大乘經中
所明道理。不通小乘者是也。亦名頓教。四
名圓教。謂法界自在。具足一切無盡法門。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華嚴是也。亦名祕密
教。以聲聞等不見聞故。彼唯叙不破。今所
引文。更加時字。新法藏師。密來奧州。更
加潤色焉。又麁食者。更引苑法師華嚴刊
定記云。初三藏教有四種失。初濫渉大乘
失。謂若小有三藏。則名三藏教。大既有
三藏。何不名三藏。此説全非。何者不了
他宗故。三藏教名者。依佛説立。苑公所
難。依滅後論。今示佛説三藏。令洗滅後
迷。法華經第五卷安樂行偈云。小乘三藏學
者也。其三藏學者。佛在波羅奈。最初爲五
人。説契經修多羅藏。佛在羅閲祇。最初爲
須提那。説毘尼藏。佛在毘舍離獼猴池。最
初爲跋耆子。説阿毘曇藏。故毘壇記云。初
爲跋耆子。説阿毘曇者。故知。別有阿毘曇
藏。是佛自説。人不見者諍計云云 或謂。是十
二部中論議部者。不然。若此三藏教名。猶
有濫渉失者。智論佛口。三藏中。成實三藏
中實義。大乘基。依三藏教。進善滅惡等。亦
應有濫渉失。彼既不爾。此云何然。二大無
三藏失。謂小乘有三藏。獨名爲三藏。大不
名三藏。大應無三藏。此亦非理。何者。佛
在世時。無文顯説菩薩造論。於何大論。令
無論藏。苑公未知佛世無大乘論。故還墮
愚失。違 *至教失。謂法華云不得親
近小乘三藏學者。既以小乘。爲能別之言。
明知。三藏不唯屬小。諸大乘經皆無。偏目
小乘。爲三藏者。闍王下卷。及入大乘論。皆
破小乘。不許立三藏。此亦不然。同前愚
失故。佛世無大論。何用能別言。闍王下卷。
不許聲聞獨覺等藏。非是佛説小乘三藏。
及入大乘論者。佛滅度後。三百餘歳。堅意菩
薩。爲破小乘入大乘道。隨機所造。豈得
説云不許三藏。四有不定失。謂智度十一。
龍樹自云。如提達。呵多等。亦以三藏。
藏。聲聞法。摩訶衍法教人。而身入地獄。是
事云何等。又經量部。唯立經律二藏。經詮
慧處。是對法故。大衆部師。説有四藏。三藏
之外。更立雜藏。通詮三學故。犢子部師。亦
立四藏。於三藏外。立呪藏故。成實論宗。立
有五藏。於三藏外。更立雜藏及菩薩藏。準
上諸部。立藏多少。數既不定。何得都名小
乘。爲三藏教。故今與作不定過云。爲如一
切有部立三藏故。小乘定名爲三藏耶。爲
如經量部等不立三藏故。小乘不定名三
藏耶有喩
云云
 又若此教。傍教菩薩。則應一切
菩薩。皆因小起。總無頓機。無簡言故。此亦
非理。同前愚失故。初智論十一。龍樹自問
自答。法施墮苦文斷章取義。都不應理。何
者。但取問難文。不取會釋文故。其答會文
云。提達者邪見罪多。呵多妄語罪多。非是爲
道清淨法施。但求名利恭敬供養。惡心罪故。
提婆達生入地獄。呵多死墮惡道。苑公謬
取論意。教法入獄。豈非指狸爲狐哉。又
經量部立二藏佛滅度後第四
百年初出世
 大衆部立四
佛滅度後百
有餘年出世
犢子部立四藏是亦佛滅度後
第三百年出世
 成
實論宗立有五藏此亦佛滅度後
哥梨跋摩所造
 今苑公所
引部。皆悉滅後藏。徒引多文。妄搆不定失。
汝作不定之中。一切有部所立三藏者。有
順佛説力。經量部所立二藏者。還違佛説
失。又謗教菩薩。乃至無簡言故等者。此亦
非理。何者。無量義經云。善男子。初説四諦。
爲求聲聞人。而八億諸天來下。聽法發菩
提心。若言但是機悟者。即有違聽法文失
也。又婆沙。倶舍。智論等所説三僧祇菩薩
行。大小相攝。其義不成。請善思之。二以三
乘同禀。名爲通教。此明因縁即空。無生四
眞諦理者。小宗之中。亦説聲聞辟支佛菩
薩。同禀小教。亦應名通教耶。又佛説般
若時。二乘在會。爲聞生空。爲聞二空。若
唯生空。則與菩薩異。何名同禀。若言聞之
雖異。以同會故。名同禀者。則諸教皆爾。
何直般若。一音異應。豈不然乎。亦不可説
聞二空教。獲二乘果。行果雜亂故。又別圓
兩教。豈亦不説因縁即空。無生四眞諦理。
此亦不然。何者。初同禀小教難。非理。不
了析體不同故。小宗之中。析法入空。大乘
之中。體法入空。雖同偏眞理。何妨析體別。
三藏教三乘者。正傍倶析。通教三乘者。正傍
倶體。所設之難。不應道理耳。又爲聞二
空難。此亦不然。何者。不解共般若意故。
今返問汝。其共般若之中。爲但説生空。爲
但説法空。又爲倶説二空耶。三倶有失。若
但生空者。菩薩不共。若但法空。二乘不共。
若倶説二空。一聞一不聞。不應道理。天家
南門。喩應學般若義。智者請善思之。教理
智斷行位因果。三乘同禀。三乘共行。非是一
音異應。豈依出入一門。得貴賤同座哉。行
果雜亂難。唐捐其功。三別教。以不共二乘
人。的化菩薩。二乘在座。如聾如唖。此教明
因縁假名者。圓教應共二乘人説。非的化
菩薩。又別圓二教所明因縁。應不即空。應
執一切爲實有也。此三應難者。此亦不爾。
不解別教教道證道故。以教道故。不共
二乘。以證道故。三乘同證。一教之中。教權證
實。理即事不即。已離四性。更隨四隨。立次
第空假中。何同外道性實也。四圓教。明不
思議因縁。二諦中道。理事具足不別。爲上
利人説者。華嚴爲是別教。爲是圓教耶。
若別非圓。則應説因縁假名。不説不可思
議因縁。二諦中道。所説理事。應別不具。不
爲上根人説。若圓非別。二乘在會。應不如
聾。若亦圓亦別。有前相違。或無四教也。此
亦不爾。不案教理。引經設難故。其若別非
圓。若圓非別。亦圓亦別。三倶非我。此汝邪
推耳。山家正義。華嚴一部具別與圓。以具
別教故。如聾在會。以具圓教故。説不可
思議因縁二諦中道。非一教亦圓亦別故。相
違之難。妄爲計度。方今振正義劍。摧僞難
怨。飛返質箭。防迷眞賊也。苑公駁天台四
教。攀耻大原評。則其評大唐貞元十四年歳
在戊寅當日本國延暦
十七年戊寅也
 大原府崇福寺。翻經
詳定沙門澄觀。華嚴疏中。具出其辭。曰四賢
首弟子苑公。依寶性論。立四種教。論云。有
四種衆生。不識如來藏。如生盲人。一者凡
夫。二者聲聞。三者辟支佛。四者初心菩薩。
言四教者。一迷眞異執教。當彼凡夫。二眞
一分半教。當彼二乘。三眞一分滿教。當彼
初心菩薩。四眞具分滿教。即當彼識如來
藏者。初教謂諸外道。迷於眞理。廣起異計。
二謂小乘。於眞如隨縁不變二分義中。唯
説生空所顯之理。故名爲半。如涅槃半字。
三謂但得不變。不得隨縁。故名一分。而
雙辨二空。故名爲滿。四由具隨縁不變二
義。故名具分。廣如彼説。然今判聖教。那參
邪説。若對教主。應如此方先立三教。或如
西域分六師等。又依涅槃。直爲半滿者。
後二既滿。不應復有一分之言。既但得不
變一分。豈名爲滿。又涅槃半滿。豈唯約二
空。豈彼不説妙有。而訶空耶。故其所立未
爲允當。今準此評。明知。苑公之難。遂墮似

遮僞難二
麁食者云。解深密經三時教。是釋迦如來金
口之説。此亦不爾。未解師資之説故。印可
之文。雖釋迦説。然三輪之文。義生領解。
隱弟子領解之文。妄僭釋迦金口之説。僭上
不忠之罪。莫大焉。又云。亦瑜伽論。是補處
之慈尊所説。彼等覺菩薩。猶爲將護師資之
道。不別立教時。唯寫解深密經三時教。此
亦不然。何者。此瑜伽論十七地文者。梅呾利
耶。夜分誦出。阿僧伽師。四月結集。補處無
下筆。唯寫言寧眞哉。有心學生等。莫信
河漢言也。又云。今汝四教。此是誰言。斥棄
正覺聖説三時教。而更別建立凡夫臆説之
四教時。豈不是顛狂人哉。此亦不理。自
五尺不足身。獨發丈夫有餘慢。不知生涯
百年前。遍計求名萬歳後。偏執菩薩三輪
文。輒背如來四説教。豈不狂中又狂哉。又
云。背佛現證智。而讃愚夫之非量智。豈佛
弟子哉。此亦不然。何者。麁食者。專謗三聖
證實經。偏讃十師糅釋論。豈釋迦子哉
麁食者云。咄哉智公。汝是誰弟子。以不足
三寸舌根。而謗覆面舌之所説教時。麁食
者。是何言焉。是何言焉。言之不通耶。今麁
食者。所嘖覆面舌之所説教時者。此憑虚哉。
其解深密經五卷者。大唐貞觀二十一年五月
十八日。於弘福寺譯。至七月十三日畢。沙
門大乘光筆受。月經三箇。日五十餘。我大
師天台智者。陳隋兩代。開顯四教。敷揚一乘。
普賢道場裏。得法華三昧。遊瓦官精舍。伏
慧榮義虎。教觀等鏡。遙振天竺。定慧竝輪。
四海歸仰。髻珠傳受。化縁已畢。大隋開皇十
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巳時。春秋六十有七
化於石城彌勒前。自大師滅度。開皇十七年
丁巳。至于譯解深密經。大唐貞觀二十一年
丁未。已經五十一歳。彼陳隋代。解深密經未
翻譯。三時之文。都無所據。無經無人。謗
誰三時。明知。麁食者。未練翻譯之前後。徒
設僞難。愚甚哉 麁食者又云。冀諸有智者。
可學佛説之三時教者。此亦不爾。以義生
領解之三時。妄稱佛説之三時。偏執印可
文。不欺誑童矇哉 麁食者又云。莫依臆
説之四教八教者。此説非理。何者。天台智
者。據月燈。涅槃等經。立四教等。判五時部。
汝都不了知教與時等。偏作臆説之言。普
斷一乘之善。不知狐而爲狸。其謂斯矣。今
依韋虚判。永斷僞章制。其判文云。自佛法
東流。祕密斯闡。思大師之所證。智者大師之
所弘。法胤法師。遞相承受。一心三觀。四教
六即。海内稱美。誠熙連師。不達至言。將爲
違勅。務崇俗諦。稱作兆山。師子身中蟲。自
食師子肉。汚辱佛法罪實難逃。其熙連師。
勤還俗。配邊僻遠郡。虚舟白已上大唐
判四教文
大唐
判文。分明相傳。努力努力。諸宗有智有信者。
莫信引獄之僞章也
    彈麁食者謬破八教章第三
夫化儀四教。類方經而出入。化法四教。同
妙藥而延壽。所以教頓部頓。初出高山。教
漸部漸。次照幽谷。同聽異聞。互不相知。祕
密教興。一音異解。各互相知。不定教興。界内
事善生。起小乘三藏。界内理善生。起大乘
通教。界外事善生。大乘別教興。界外理善生。
大乘圓教興。是以。我釋迦尊。張八教網。亙
生死海。漉三界魚。置涅槃岸。頃年東隅有
麁食者。未解報佛權實義。更迷釋迦一代
化。疑法華三昧。破所立八教。今遮其似破。
直示正義。麁食者。雖不信受。爲後世之因。
云爾
  洗頓教垢一
 洗漸教垢二
 洗祕密教垢三
 洗不定教垢四
 洗第五時教垢五
洗頓教垢一
麁食者曰。彼云。初言頓者。從部得名。即華
嚴也。佛垂迹化。塵劫叵量壽量之果。寧可
別喩。且從今日一期降生託陰摩耶。主伴
互爲。唯資大法。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機不
經歴。故名爲頓。約譬次第。以初名爲乳
味。故涅槃云。從佛出十二部經。譬從牛出
乳。又二乘機生。未受大化。雖復在座
盲。初會倶無見聞之益。亦名爲乳。故迦葉
領解云。即遣傍人。急追將還。迷悶躃地等
即第一
時也
今謂不爾。能説之佛。唯判化身。而所
説教。別名爲頓。是不應理。若言能説之佛
是眞身故。所説之教亦稱頓教。理且應爾。
託陰摩耶。是化身攝。是二乘凡夫之能化身。
如何彼所説教名爲頓教。彈曰。汝化身難。
都不應理。何者。但見託陰句。未得主伴
意。唯判化身者。此汝自謂耳。主伴互爲。唯
資大法。豈不兼兩身哉。釋迦佛海印三昧。
良有以也。汝未學倶體倶用。專迷即頓即
漸歟 又云。又彼云。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機
不經歴。故名爲頓。此亦不然。若言一會頓
説盡二諦理。故名爲頓者。理且應爾。若言
所被之機唯是直往故。所説教亦頓 教攝
者。唯被菩薩而不被二乘諸經教。皆應頓
教攝。如何唯華嚴判爲頓教 彈曰。此亦不
爾。日出先三字。此成道頓故。照一字者。喩
教頓故。高山兩字。喩機頓故。是以。汝許二
諦理。強奪所被機。偏執之甚耳 又云。又
彼云。約譬次第。以初名爲乳味。故涅槃云。
從佛出十二部經。譬從牛出乳。此亦不然。
華嚴是佛初成道第二七日説。故名爲初者。
提謂經是最初説。故應合乳味。凡牛五味。
喩教淺深。初乳味以喩最淺教。如何華嚴
喩乳味 彈曰。此提謂例。此亦不然。頓有
多種。故約説次第。味初爲喩。約小所被。濃
淡爲喩。華嚴具三。提謂不具。所來之難。都
無所配 麁食者又云。又有自語相違失。
彼釋不定教相云。譬如毒置乳中。乃至醍
醐殺人是也。謂過去佛所聞實相教。是名
毒。今釋迦聲教中。提謂波利等。得不起法
忍等。是名乳中殺人也。彼既以乳喩華嚴
頓教。亦乃以乳喩提謂經漸教。故爲自害
 彈曰。此説不然。汝不知三初故。約説次
第。華嚴喩乳。約不定教。提謂喩乳。約轉
法輪。阿含喩乳。所望不同。何得相違。汝難
無用 麁食者又云。又有違諸師説失。遠
法師云。牛喩應化身。乳喩十二部經。此即
小乘經。此亦不爾。百妄不如一眞故。其
大涅槃經。説九部爲小。説二六經爲大。
豈輒違經所判。以十二部經。執爲小乘教。
 又曰彼云。二乘機生。未受大化。雖復在
座如盲。初會倶無見聞之益。亦名爲乳。此
亦不然。二乘之機。不被益故。華嚴名乳其
理不顯。法喩相違故。華嚴深教。乳淺味攝。
如何乖返 彈曰。又汝教深喩淺難。此亦不
爾。教以喩醍醐。機以喩乳。所望不同。何
以機難教耶 麁食者又云。又入法界品。初
聲聞雖如聾如盲。而後聲聞被益故。不障
判華嚴以爲頓教。不許小機不被故爲頓
教。彈曰。汝不障不許難。此亦非理。何者。
入法界會當轉教時。第二七日。未在聲聞。
給孤獨園。豈至二七日前耶。但十地品會。
第二七日。餘會未必然。以海印前後故。同
印過未事。猶以定慧心可思一乘教。以
愛憎智慧。勿思議圓教 麁食者又云。彼
云。故迦葉領解云。即遣傍人。急追將還。迷
悶躃地等。此亦不然。窮子見父威徳特尊
者。且應喩二乘見報身佛。悶絶躃地。且應
喩不被其教。既云如聾如盲。不見報身。
不聞其教。如何而言見父尊嚴。此法喩相
違。當知。華嚴從多分説爲頓教。就少分
説亦通漸教。直被小機。故入法界品後云。
舍利弗。將六千弟子自房出。時文殊。爲説
十法發無上道心 彈曰。此亦不然。何者。
汝未知劣應勝應身。是故。迷致此例亂言。
即遣傍人者。謂從佛出大乘十二部經。即
指華嚴一乘教。其能遣長者。託生勝應盧舍
那。居在方便有餘土。即逝多林中。廣博嚴土
是也。窮子見父威徳特尊者。承佛神力。見
勝應身。非是見眞報也。又言悶絶躃地。乃
至如聾如盲者。小乘分齊。在逝多林。皆悉
不見乃至如來淨刹也。所望各各別。是故
不相違 麁食者又云。亦現相品。説二乘
獲益故。又八十卷經如來出現品云。爲初發
心菩薩雨大法雨。名出生如來大慈悲行救
護衆生。爲求獨覺乘衆生雨大法雨。名深
知縁起法遠離二邊得不壞解脱果。爲求聲
聞乘衆生雨大法雨。名以大智慧劍斷一
切煩惱怨。爲積集善根決定不決定衆生
雨大法雨。名能令成就種種法門生大歡
喜。明知。定性二乘。亦被此教。即同法華云
雨大法雨。二草二木生長不同。準此等文。
證知華嚴不唯頓教亦通漸教。如何汝執
唯頓教攝 彈曰。此説不理。何者。漸有多
種故。且化儀之漸。化法之漸。所望不同。化
儀之頓。化法之頓。亦各各別。華嚴名頓。多
約化儀。汝執漸教。是約化法。豈以化法漸。
難化儀頓哉。汝闕論莊嚴。寧得論出離哉
 麁食者又云。又如入法界品初云。復五百
大聲聞。倶覺眞諦。證如實際。乃至於諸佛
所。疑惑悉除。此是不定性聲聞。即法華會迴
心聲聞。依此文。明知。直被二乘也。又云。次
下文云。爾時諸大聲聞。舍利弗目犍連。乃至
如是諸大聲聞。在祇洹林。而悉不見如來
自在。如來莊嚴。如來境界等。此是定性聲聞。
上文唯言五百。不列其名。下文云五百。
則列其名。明知別也。又云。入法界品後云。
舍利弗。將六千弟子自房出。時文殊。爲
説十法。發無上道心 彈曰。此亦不然。何
者。未得經文意故。其入法界品者有三譯。
初跋陀羅譯。次實叉難陀譯。後般若三藏譯。
此三度本。同本異譯。汝執五百大聲聞者此
不定性即法華會回心聲聞。此全非理。大妄
語故。亦有自宗不了失。慈恩玄賛。指舍利
弗等六千衆。以爲法華會衆故 又云。次下
文云爾時諸大聲聞。舍利弗目犍連等。爲定
性聲聞 彈曰。此亦不爾。不了自宗故。慈
恩玄賛。以爲應化聲聞故。汝若執取五百
聲聞別爲不定。次列別名以爲定性者。
例無量義經。取萬二千人爲不定種性。後
大智舍利弗別爲定性聲聞耶。初成道後。第
二七日。未有比丘。誰爲聲聞。祇園精舍。須
達身子。共造其院。入法界會。祇園淨土。淨
穢同時。長短無礙。夫雖海印三昧。同時具
足。然三世隔異。都不雜亂。且示正義。斷文
中疑。初擧五百數是總數。次列十弟子名
是別數。後六千比丘非是阿羅漢。以是新
學故。和上舍利弗轉教非自分。承佛神力
故。所被小乘故。不可小乘教。依蚊子飮海。
不可爲小海。縁駑一毛生。寧捨千里驥哉。
依漸機在會。華嚴爲漸教。愚中又愚耳
洗漸教垢二
麁食者云。彼云。次從鹿苑至于般若。名爲
漸教。乃至不動九會。脱妙著麁。納妃生
子。鹿苑轉四諦法輪。先度五人。約譬次第。
名爲酪味。迦葉領解云。密遣二人。方便附
近等。故涅槃云。從十二部出修多羅。譬從
乳出酪即第二
時也
今謂不爾。汝言從鹿苑至
于般若名漸教。此亦不然。爲般若附四
諦教名漸教。爲唯四諦教名爲漸教。若般
若并四諦教名漸教者。有何所以。簡餘大
乘不名漸教。若唯四諦教名漸者。何云
至般若 彈曰。此全非理。何者。汝未了
知化儀漸。化法漸。偏漸故。言從鹿苑至于
般若。名爲漸教。此約化儀漸。非是化法漸。
汝偏執四諦教爲漸。以般若教爲頓。是故
造此難。今正義。開漸化儀。説酪生熟。約味
名漸。非是約教。何不尋他義。徒設似能
破哉 麁食者又云。又爲唯化身説故名爲
漸教耶。爲唯小機不被大乘故名爲漸教
耶。若唯化身説故名漸者。先云託陰摩耶
故名頓教。此有何別。若唯被小乘。不被
菩薩故。名爲漸教者。如何言至于般若
名爲漸教。般若亦被菩薩故 彈曰。此亦
不然。不了他宗故。非是唯化身説。亦非
不被大乘。但三昧之部。酪藏。生四。熟三。共
出漸儀。是故。不論大小。共名爲漸。汝未
解正義。故設僞難耳 麁食者又云。約譬
次第。名爲酪味。此亦不然。不能知喩淺
深。謬引證故。乳此初味且甜故。可喩淺教。
酪亦第二味稍酸故。可喩深教。如何喩小
乘教 彈曰。此亦不然。泯五味次第。偏取
味濃淡。分喩之答。金口所許。喩體之嘖。論
師不許 麁食者又云。又有違諸師説失。
遠法師云。從乳出酪。喩從十二部經出修
多羅。是修多羅是大乘。詮理詮事。故深小
乘 彈曰。麁食者。違師説失者。專有汝
宗。不是我宗。何僅擧一師。強爲違諸師。不
若汝宗成佛之義。違天竺聖。背漢地師
洗祕密教垢三
麁食者又云。彼云。明大集經。寶積經。淨名
經。褒圓歎大。折小彈偏。自悲敗種。約譬
次第。名生酥味。故云。從修多羅出方等典。
譬從酪出生酥。故迦葉領解云。過是已後。
心相體信。入出無難。然其所止。猶在本處
即第三
 今謂不爾。汝云大集經。褒圓歎大。此
亦不然。説彼經時。三乘之衆。倶被利益。乃
至鬼畜。或發菩提心。或得初果。乃至阿羅
漢果。如何言但歎大 彈曰。麁食邪推。謂
大集經中説得雜果。以爲不圓。何其遠哉。
麁食但取得益邊。不取褒貶。其祕密意。多
有義門。教深不説名爲祕。機別兩説名爲
祕。不説爲祕。説而爲祕。豈得同哉。同聽
異聞。互不相知者。是化儀祕。非是化法。汝
未了義。頻煩僞難。爲護佛法。爲當貪名
利歟。若爲護法。除執改心。若爲名利。固
執増忿耳。見葉知風。誰不知哉。又大寶坊
中。褒圓歎大。其事繁多。披𨵃慓疏。公迷消
滅耳 麁食者又云。寶積經。通被五乘。無邊
莊嚴會。唯被菩薩。入胎會。唯小乘教。廣博
仙人會。但説人天教。不説出世教。云何汝
言折小彈偏 彈曰。此亦不爾。四十九會。
隨機不定。褒圓歎大。略出幽詳無畏徳菩
薩會。褒圓彈小。善徳天子會。彈偏顯性善
住意天子會。大乘方便會。諸會之中。不定
化儀。隨機繁多 麁食者曰。又云。故云從
修多羅出方等典。譬從酪出生酥。此亦不
然。修多羅兼詮事理。簡去詮事。留其詮理。
名出方等。彼三部經。雜詮事理。如何但名
出方等。又華嚴唯詮理法。獨名乳教。名十
二部經。此三經兼詮事理。名方等。名生酥
教。此不應理。何以故。深教引淺喩。淺教用
深喩故 彈曰。此難不爾。謬簡去理事
故。麁食者。計方等之言但詮理。然汝計非
理。方等之言。通教通理。今方等經。約教所
立。何以理義。難教名哉 麁食又云華嚴
唯詮理法等者。麁食自謂。山家正義。華嚴
具二。別教事理。又圓教事理。何唯詮理哉。
夫五味之喩。有全有分。喩初取其乳。喩
終取醍醐。如華嚴喩乳。以淡喩其乳。以
濃喩醍醐。如佛性喩五味。取火一種。喩
之煩惱。喩之般若。麁食者。何偏執淺深。
不許次第喩 麁食者又云。又彼釋祕密
名云。餘之六教遍在漸頓之中。同聽異聞
互不相知。名祕密教。此亦不然。且大集等
三經中所説不思議解脱。雖不小乘分齊。
而承佛威力。三乘之衆同聞同知。況餘法門
哉。不如華嚴聲聞如聾如盲。如何名祕密
教。彈曰。此亦不爾。不了他宗故。三經解
脱。雖同聞知。是佛威力。不敢自分。猶在本
處。良有以也。且大集等三經所説不思議解
脱者。未開權故。三乘同聞。得果差別。此方
等部具三化儀。漸與不定及祕密教。豈名
第三時祕密教耶。此四教八教者。大唐澄觀。
判爲理致圓滿。麁食者。何敢致此失耶。同
聽異聞。所解不同。如聾如盲。都無所解。
寧何引華嚴。僞作例難
洗不定教垢四
麁食者云。彼云。次説諸部般若。轉教附財。
融通洮汰。約譬次第。名熟酥味。故迦葉領
解云。長者自知將死不久等即第四
時*也
 今謂不
爾。汝先云從鹿苑至于般若名爲漸教。
既名第二時教。返亦名第四時教。如何是
迷謬非一。此第四時。唯有名數。都無實體
 彈曰。此説不爾。汝不知化儀以爲次第
故。先言從鹿苑至般若名爲漸教者。約化
儀而立其名。今言説諸部般若以爲熟酥
味者。約説次第而立其名。麁食者未了此
義。謬爲迷謬。又謬作破詞云。此第四時。唯
有名數。都無實體。遍計所執。令汝爾耳
麁食者曰。又云。約譬次第。名熟酥味。此亦
脱法。彼經正文云。從生酥出熟酥。合從
方等出般若經。此文意説。從理起行。約行
辨教。亦名般若。汝偏執名。諸部般若謬合
熟酥 彈曰。麁食者曰。約譬次第。名熟酥
味。此亦脱法。彼經正文云。從生酥出熟酥。
合從方等出般若經者。是則麁食大迷耳。
夫八教五味。其意有別。一時兩意。自讀難
尋。不定之名。八教之分。熟酥之況。説次之
稱。最初華嚴。具有兩意。約八教門。從部名
頓。約説次第。熟味喩乳。是則從佛出十
二部經。以喩從牛出乳。華嚴也。次第二時
亦有兩意。約八教門。三味名漸。約説次第。
*熟味喩酪。是則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以
喩從乳出酪。阿含也。其第三時亦有二意。
約八教門。從儀祕密。約説次第。*熟味生
酥。是則從修多羅出方等。以喩從酪出生
酥。方等部是也。其第四時亦有二意。約八
教門。從儀不定。約説次第。*熟味熟酥。是
則從方等出般若經。以喩從生酥出熟
酥。諸部般若是也。麁食者。深迷三隅此亦
脱法。豈是論道乎。又麁食臆説云。從理起
行。約行辨教亦名般若。此亦不爾。方等爲
理。般若爲行。不應道理故。若如麁食語。
方等無行。般若闕理。豈可爾哉 麁食者
曰。汝華嚴合淺乳味。諸部般若合深熟酥。
甚多乖返。何以知爾。解深密經判諸部般
若。以爲密意教。名爲不了義説。是故。諸部
般若。不合熟酥味 彈曰。此亦不爾。大妄
説故。其解深密經中。判諸部般若爲密意
不了。一部五卷都無所説。勝義生。領解第
二時。經文分明不指示諸部般若經。但古法
相師。對破三論。假立此義。新法相師。刊除
此文。更無所立。麁食者。非但謗法華。更
謗般若經。麁食者。謗三世佛母。汝已無生
母。孤露之愁。何年得脱。麁食又云。般若經
名不定教。其義不顯者。汝未得八教意故」
洗第五時垢五
麁食者曰。彼云。法華涅槃非頓非漸攝。開
前頓漸。歸會佛乘。約譬次第。名醍醐味。故
涅槃云。從摩訶般若出大涅槃合於
法華
 譬
從熟酥出醍醐味。迦葉領解云。臨欲終時。
而命其子等 即第
五時
 今破云。法華涅槃。名爲
第五時教者。約何而攝。爲約五味次第名
第五時。爲約八教次第名爲第五時。若約
五味次第稱爲第五時者。則法華涅槃非
八教攝。若言約八教次第名爲第五時者。
應立九教。如何唯言八教。何以故。法華涅
槃爲第五時。彼三藏教。應當第六故 彈
曰。此難不然。猶不了他宗故。夫法華涅槃
名第五時。約五味次第。爲第五時。非是約
八教名爲第五時。其八教者。但立前四味。
不渉第五時。法華涅槃攝第五時。何攝八
教耶。八教爲狹。五味爲廣。法華涅槃。相攝
八教。有兩義門。約教之邊。少分相攝。約部
之邊。都不相攝。汝八教取時。故雜亂之失。
句句不免。豈可爲智者哉。汝非攝八教
難。有立已成失。我山家。約部不攝八教
故 又云。又彼云。法華涅槃非頓非漸者。亦
表亦遮。言非頓者。遮頓表漸。言非漸者。
遮漸表頓。爾則。法華涅槃。通頓漸教。即前
四教。如何更別立爲第五時 彈曰。此難不
爾。汝迷頓漸名。謬致表遮失。法華涅槃非
頓非漸者。謂非初乳味頓非酪生熟漸也。
汝未了此理。執非大乘頓亦非小乘漸。
猶如嬰兒臨水鏡生歡失瞋不定 麁食者
云。又汝言法華涅槃非頓非漸者。此亦不
然。今當知。彼二經唯是漸教非頓教攝。何
以知然。彼二經中説三時教。引攝三根故。
法華經信解品。迦葉等四人。領解佛説三
時教故。經自謂已得涅槃。無所堪任。不復進
求阿耨菩提。是領解第一時四諦教。次經。世
尊往昔説法既久。我時在座。身體疲懈。但念
空無相無作等下。是領悟第二時般若教。次
經。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阿耨菩提記。心
甚歡喜。得未曾有。此是領述第三時法華會。
此即同於深密三時 彈曰。此説非理。何者。
全妄語故。汝引法華領解。建立三時教。其
章文云。法華經信解品。迦葉等四人。領解佛
説三時教故已上
章文
其信解品首。從爾時慧命
須菩提。至得未曾有。都無佛説文。但有弟
子文。汝爲令人信。妄假金口説。妄説之罪。
難可得避。亦背玄賛科文。更立三時科。雖
取義勢。都非三時文。玄賛第一。取重頌偈
也。擬三時教文。但取轉教時。相攝初
後。然汝探其義。法領立時。一人傳僞。萬人
傳眞。豈非麁食者。深密三時。義生領解。今
立三時。迦葉領解。汝背如來正説。拾大小
領解。妄立三時教。深密第三時。已説法華
前。若加法華時。可爲第四時。何以已曾
説。令同未曾説。豈不相違天親未聞令聞
哉 又云。又涅槃經第二云。有三醫師。初令
服乳。是初四諦教時令服法乳。次教令
斷乳。是喩第二時般若教時説一切法空。
後教有可服不可服。是喩第三時深密等
説有爲無爲爲有。我我所爲空。據如此證。
明知。法華涅槃。唯是漸教攝。非頓教攝
彈曰。此説不理。何者。謬引證文故。智周師
攝釋曰。疏涅槃亦云。醫教服乳等者。問案
涅槃經。初醫服乳。喩於外道。客醫斷乳。及
後教服。皆譬如來。如何有教。同於外道。經
言。初醫性復頑囂。亦復不知病起根源。復
不善解風冷熱病一切諸患。豈我世尊。有
斯過耶。答慧日論云。此對外道執背有我。
爲破此有令入人空。且密説人空義。顯爲
小初説法有。次破法有。密説法空。涅槃會
中。方爲顯説除外道執有故説有空。除
聲聞執空故説有。以明佛性非妄計我故
非有。有常等故非空。合第三時。議曰。今
觀疏論釋經云。意擧外道有我。喩説法
有。然甚難也。觀經喩合。望初有教。殊不相
當。取證三時。恐成誤矣。明知。良醫捶拱三
時膏肓也 又麁食者云。又涅槃經第二云。
有三醫師。勘挍南北經。有新舊兩醫。更無
第三醫。阿誰請來醫。三時不可治。早擯濫
吹醫 麁食者云。又汝引窮子喩。而分配五
時教。此不應道理。所以者何。信解品中。迦
葉等唯領解三時教。而不領五時教。彼領
解文有三。初法領解。次喩領述。後法喩合領
解。初法領解。如前已説。次喩領述亦有三
文。經譬若有人。至然其所止。猶在本處。是
喩領解初四諦教。次經。世尊。爾時長者。有
疾自知將死不久。至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下
劣之心。亦未能捨。此即喩領解第二時般
若教。此乃爲説大般若等。令其識達大乘
道理。而未付之。教發大心。次經。復經少時。
父知子意漸已通泰。至今此寶藏。自然而至。
此喩領解第三時法華會 彈曰。汝説非理。
何者。迦葉等唯領解五時。不領三時故。其
五時領解文。具載文句第六卷。汝專背玄賛。
非處立三時。自然致過失。其數不可計。且
擧一隅。令悟三方。汝示四諦教。科段經
文云。經譬若有人。至然其所止。猶在本處。
是喩領解初四諦教。若爾中止一城之長者。
還可得爲垢衣者。即遣傍人之大乘。亦可
初時四諦教。若許爾者。專違玄賛。若捨玄
賛。汝指已失。更有何拒哉。努力努力。諸有
智者。如是妄説。不可歸信焉 麁食者又
云。後法喩合領。亦有三文。經世尊。大富長
者。則是如來。至一日之價。以爲大得。於此大
乘。無有志求。此合初時教。次經。我等又因
如來智慧。至而我等不知眞是佛子。此合第
二教。次經。今我等方知。世尊於佛智慧等下。
合第三時法華會。彼法喩合。既有三段。而
各別領解三時教。如何汝捨法及合。偏引
譬喩文。而分配五時教 彈曰。汝説非理。
已同前失故。法領喩領三時教。非處多過。
已不立。枝葉合領三時教。縁作莫義得安
立。慈恩玄賛説。内滅一行。指爲初時。若聞
一行。示爲第二。現希等下。爲法華時。汝雖
&MT00089;重頌本。然猶不順師。妄立合領三時
教。似善知識。迷後學。有心君子。任意取捨
也。又約廣喩之文。分明立五時。文略與義
略。推意以可悟。汝何執僞時。制斷分明時

守護國界章*卷上之上



守護國界章卷上之中
              釋氏最澄撰 
    彈麁食者謬破不定教章第四
夫置毒不定。殺無明於&T021400;中。化儀不定。立
儀式於能化。乃有麁食者。迷不定名。發二
種疑。約所被機尋道理難。約能詮教。作
違教失。今爲斷除麁食疑難。略陳大意。導
利同類。云爾
別洗不定教垢
麁食者曰。彼云。不定教相者。譬如毒置乳
中。乃至醍醐殺人是也。謂過去佛所聞實相
教。是名毒。今釋迦聲教中。提謂波利等。得
不起法忍等。是名乳中殺人也。如初轉四
諦法輪時。三乘人等。各得自乘果。是名酪
中殺人也。生酥中殺人者。如方等經時。有
諸菩薩。得見佛性。住涅槃等。是名生酥中
殺人也。熟酥中殺人者。如有諸菩薩。於般
若教中。得見佛性是也。醍醐中殺人者。如
涅槃經時。鈍根二乘開慧眼。得見佛性。及
諸菩薩。七種方便。皆得見佛性。即其義也。
是名不定教相。而非不定部。今謂。彼雖
申不定教相。而其不定義。猶不分明。爲約
所機名不定教。爲約能詮教名不定教。
若能詮教一。而所被機不定故。名爲不定教
者。不應道理。汝言爲退大聲聞説教名通
教。爲漸悟菩薩説教名別教。爾時則不定
性即是退大聲聞。此回心向大。名爲漸悟菩
薩。爲此人説教名漸教。亦名別教。亦名
通教。何故離此外。更須立不定教。若約能
詮教。名不定教者。聖教相違。法華經云。一
雨所潤。三草二木。生長不同。此意。能詮教
一。而所被機異。是故。頓漸之外。更立不定
教。都無義理 彈曰。麁食二難。不應道
理。不了他宗。發疑難故。毒殺不定。圓教
所立。依見佛性殺無明人。不不定説故。
關能詮一。不不定機故。不所被不定。
其退大通教。漸悟別教。約漸悟機。不今不
定。今立不定者。隨實相毒發不定。立五
味發時不定。故名不定教相。定性二乘。未
回心時。但説三藏。退大二乘。前後倶大。故
説通教。法華一雨。未開之前。三五七九各各
不同。已開之。唯一佛乘無二無三。若執
教一。隨流支義。何避基徴。不顧自害。麁食
愚耳
    彈麁食者謬破四教所詮理章第五
夫四種觀智。近能詮經。四種因縁。是即所
詮。廣所詮則名十二縁。略所詮則稱四眞
諦。因縁四諦。廣略異名。諦理雖一。眞僞各
別。僞二眞二。合爲四種。能詮四教。所詮四
諦。道理王路。誰致疑難。今麁食者。執安非
安。謬破正義。自迷迷他。失壞正道。是故。
發大悲心。擧大夜炬。云爾
  洗生滅四諦等僞垢一
 洗無生四諦僞垢二
 洗三諦僞垢三
 洗二諦僞垢四
 洗一諦僞垢五
洗生滅四諦等僞垢一
麁食者曰。彼云。有四種四諦。一生滅四諦。
是三藏教之所詮理。二無生四諦。是通教之
所詮理。三無量四諦。是別教之所詮理。四無
作四諦。是圓教之所詮理。此中明生滅四
諦云。約生滅四諦之理明所詮者。即是因
縁生滅。以明諦理故。法華經云。昔於波羅
奈。轉四諦法輪。分別説諸法五衆之生滅。
生滅即是起作。故勝鬘經。明有作四聖諦
也。今總破之云。四諦之理三乘同教。唯淺深
別。如何開而爲四種諦。智度論。明五衆生
滅之中云。衆生者。衆者蘊也。生者起也。從
五蘊起。故名衆生。夫五蘊法者。若有漏若
無漏。皆悉具足生住異滅。故説生滅。然四諦
理。不攝五蘊。何以故。蘊是積聚義。滅諦是
無爲。不積聚故。而如何以五蘊證生滅四
諦。又諸經論中。無有處説四種四諦。何率
己情分別聖教。又彼云。生滅者是起作故。
不然。既説生義不説滅義。何以故。五蘊生
滅。的有作四諦故。是非理 彈曰。此亦不
然。汝未了知界内界外理事故。勝鬘經
説二種四諦。亦説二種生死。今一分段生
死。有事有理。其事其理。各有能詮。各有所
詮。各有能詮故。詮事三藏。詮理通教。析
法入空。爲三藏教。體法入空。爲大乘通。
所詮偏眞。雖藏通同。能詮教門。不過二種
勝鬘經意。依所詮同故。一立有作四聖諦。
涅槃思益。依能詮教門。立生滅苦。又立無
生苦。苦已有二。生滅與無生故。開有作四
聖諦。更立無生四聖諦。汝許淺深別。不許
下中智。豈不迷帝釋之千名 麁食又云。
若有漏若無漏。皆悉具足生住異滅者 彈
曰。此亦不然。不了無漏多種故。變易無漏。
實報無漏。常寂無漏。各不同故。汝云若有漏
若無漏。皆悉具足生住異滅者。此未了義。
相違涅槃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故。汝背涅槃極唱。語無漏五陰
尚生滅。寧非舌根墮落因哉。又然四諦理。
不攝五蘊者 彈曰。此亦不爾。不了知四
諦相故。離五蘊無四諦相故。又四諦理。
不攝五蘊者。是爲佛説不耶。若四諦之外
立五蘊。可有第五諦。若有所説經論明文。
權實大小。偏圓半滿。可簡擇。若汝新所説
者。何任己胸臆。分別聖教耶。思益經並勝
思惟經。及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皆以五陰
爲四諦相。汝不見此文。四諦不攝五蘊
者。寧可爲法將也 麁食者曰又云。滅諦
是無爲。不積聚故 彈曰。此亦不爾。滅諦
多有義門故。四諦之理。各各不同。豈可
一例哉。又舍利子。爲摩訶拘絺羅説多聞
法。聖弟子。如實知食。知食集。知食滅。知
食滅道。彼知食滅。豈爲人無我眞如耶。若
以滅諦爲無爲者。六無爲八無爲之中何
無爲耶。一向以滅諦爲無爲不積聚耶。又
諸小乘經論中。無有處説人無我眞如爲
小乘滅諦。何任己情。分別聖教 麁食
曰。又彼云。生滅者是起作故。不然。既説生
義。不説滅義。何以故。五陰生滅。的有作四
諦故是非理 彈曰。汝云既説生義不説
滅義。此亦不然。不足論道故。諸有所作。
見彼無常。汝見起作。不能悟無常。勝鬘經
中。無作滅諦爲常住。豈有作滅諦爲無爲常
住耶 麁食者曰。又彼云。三藏教所詮理。
名生滅四諦。即勝鬘經説有作四諦是也。通
教所詮。名無生四諦。即勝鬘經説有量四諦
是也。別教所詮。名無量四諦即勝鬘經所
説無量四諦是也。圓教所詮。名無作四諦。
亦即勝鬘經所説無作四諦是也 今破云。
此説非理。何以故。不知四諦差別之義。妄
分別四諦義故。今正分別有二四諦。一分
段生死四諦。二變易生死四諦。二乘所知名
分段四諦。亦名有作四諦。亦名有量四諦。
亦名安立諦。菩薩所知名變易四諦。亦名
無作四諦。亦名無量四諦。亦或非安立諦。
約此二種四聖諦而出其體者。先辨有作。
後辨無作。言辨有作者。三界麁異熟果名
苦諦。業煩惱名集諦。有餘無餘二滅。是名
滅諦。生空智品。是名道諦。是名爲分段生
死四諦體。後辨無作者。變易生死微細異熟
果。是名苦諦。所知障品爲集諦。無住涅槃。
是名滅諦。法空智品。是名道諦。二乘四諦
名有作者。二乘未捨變易生死苦果。故名
有作苦諦。未斷所知障。故名集諦有作。未
證法空眞如。故名滅諦有作。未得法空智
品。故名道諦有作。由此四義。二乘四諦又
名有作四諦。二乘四諦。止有限量。故亦名
有量四諦。亦作言説。分別所施。故亦名
安立。菩薩四諦。翻此可知。二乘菩薩所知
各別。故作二四諦。何分爲四。元曉師釋云。
勝鬘經有作四聖諦者。少分聖人。名爲有作
聖。於智斷證修。更有所作故。作聖所諦。
故名有作四聖諦。無作四聖諦者。究竟聖人。
名無作聖。於*智斷證修。更無所作故。無
作聖所諦。名無作四聖諦。又有量四聖諦
者。限在分段。苦集滅道。未窮理源。故名有
量。無量四聖諦者。達如來藏。通染淨門。無
所限量。故名無量。又二乘之智。因佛而起。
智斷證修。皆不能遍。故名有量。菩薩智翻
此可知。自然而起。智斷證修。皆悉遍盡。故
名無量四聖諦。有作無作。從人立名。有量
無量。當相立目也 彈曰。汝説非理。何者。
迷二種四諦開合故。汝所示二種四諦。勝
鬘夫人。法華之前所説。我大牟尼尊。未顯
眞實。守明珠於髻中。待圓機於塔裏。是故。
夫人且説半滿了不。顯二死作無。漸陳帶
權之一乘。利益衆生之一機。我大牟尼尊。時
機皆成熟。先説無量義。次説妙法華。後説
大涅槃。談直道於莊嚴。告大事於鶖子。靈
墳騰空。集客佛於無數。老兒踊地。示成道
於塵劫。所以開方便門。二種四諦。各各兩
分。示眞實相。四種四諦。同一鹹味。是以。大
涅槃經四種觀智。同入佛性。明知。下智觀能
詮爲小三藏教。中智觀能詮爲大乘通教。上
智觀能詮爲大乘別教。上上智觀能詮爲
大乘圓教。當知。生滅之苦諦。界内事教之
所詮。無生之苦諦界内理教之所詮。無量微
細之苦諦界外事教之所詮。無作微細之苦
諦界外理教之所詮。汝未得見聞如是義。
驚疑鑿捨青蓮眼。又汝二種四諦之釋名。種
種錯謬多過失。汝云有作四諦亦名安立。
無作四諦亦名非安。今爲示謬失。且引融
文。云於第五教。四徳觀門。除障轉入。進滿
地前地上行位。乃至佛果。亦準此釋。復
除障未盡與盡。略攝以爲二門四諦。一者作
四聖諦。深密已前。小大教中隨應安立非安
立諦。其修證者。三乘同行。障由未盡。更當
有作名作四諦。且如極至深密宗中説。根
本智親證眞如。其境雖眞。智仍生滅。故知。
彼眞猶未眞盡生滅之相。更須有作。明知。
縱在大乘位中。猶求牛車也。二者無作四
聖諦。即法華中開佛知見。説自身中清淨本
覺眞如智體名佛知。若用智爲觀門者。毎
能進入大乘諸位。心共二乘。故二乘所不
能知。於此智上。除障未盡。名爲在纒。本
覺猶隱。除障盡已。名爲出纒。本覺既顯。名
爲法身。即佛眞智融如境。名爲眼見眞。盡
一切生滅相故。更無所作。名爲無作四聖
諦。若在因位。名爲聞見。謂聞佛説如此難
思眼見之智故。即安心於此佛智。故能終
盡一切生滅。必定當得更無所作。亦得名
爲無作四聖諦。得牛車已。更無求故也。此
宗爲明三乘身中。畢竟顯出此眞如智。菩
提正體。此菩提智。一眞平等故。必無有不
成佛者也。有造涅槃疏薦福法師。云作相
而觀。名爲有作。不作相觀。名爲無作。復有
玄賛法師。云舊言有作無作聖諦。即新論安
立非安立者謬也。此中二種四聖諦義。或名
八諦。出勝鬘經。彼經自釋。作聖諦者。是説
有量聖諦義。謂説昔教四聖諦法。縱至十
地用其門者。不能終盡生滅障。故觀無
性人。即不見彼不空萬徳有量也。無作
聖諦者。是説無量聖諦義。謂若今教四聖諦
法。能使終盡生滅障。故不空藏中。恒沙功
徳。其徳無量也。勝鬘經中又轉釋云。三諦入
有爲相。是虚妄法。非諦非常非依。滅諦離
有爲相。非虚妄法。是常是依。彼文意。説昔
教所明。縱使至於正體智中。親證眞如。猶
不眞盡智之生滅。故彼滅諦。是智變相。攝
相歸智。但是道諦。便是全無所證滅諦。故
但三諦也。若爾。何名親證眞如。答如涅槃
經第二十七説十住見*性如夜見色。如來
見*性如晝見色。故知。望於有漏觀智。及
以無漏有分別智。如夢見故。不名親證。今
約正體無分別智如夜寤人見色雖殊。終
名親見。終變闇相在於境上。故乃今教。
所望不同。昔言親證。今言變相。涅槃第八
有十復次。説喩喩彼十住見*性未能了
了。即智變相。以爲滅諦。加爲四者。有作四
諦也。有爲智内。而説親證。未能眞盡生滅
相。故入有爲也。猶自變相在於境上。故虚
妄也。未極實。故非諦也。身滯因爲。故非
常也。非眞如智所依證處。故非依也。滅諦
之上。三諦相空。故以滅諦爲彼實性。如淨
虚空。空華相空。淨空爲性。即滅諦性。翻前
有爲虚妄。非諦非常非依。是眞如智依證
之處。故知。更無作也。即當涅槃第十三廣
釋四聖諦義。云佛告文殊師利。有苦
 有
二乘所證生空眞如。及菩薩依深密等
二空眞如。竝當勝鬘有量聖諦
有實
所證如來藏理。即當
勝鬘無量聖諦
有集有諦有實準前配二
種聖諦
有滅有諦。有實有道。有諦有實竝準前配。
此標四諦

善男子。如來非苦非諦是實 約佛
果釋
 虚空
非苦非諦是實 約如來藏
譬喩而釋
佛性非苦非諦是
約因
位釋
廣説如彼。由此應知。唯法華中。開
觀門者。方聞無作四聖諦。涅槃經中。名爲
心喜悦眞。上來隨機開觀門訖云云明知。貞
觀顯慶。永徽龍朔。雖敷新經新論。然當時
法將。靈國法寶等。都不許新義。麟徳永
淳以後。至開元貞元。天竺三藏。唐國明匠。
自歸一乘教。爲機傳三車。三乘之客改本
執。一乘之主施明珠。權歳已暮於西辰。實日
尚登於東國。汝雇新羅釋。僞難天台教。是
故。我振唐家劍。摧破會津章。一乘法將。幸
照殿最矣 麁食者又曰。又約四諦各別
有二。一事二理。若四諦。事是同有爲。何
名無生等。若四諦。理同是無爲。何名生
滅等者 彈曰。此亦非理。汝未了知理教
事教故。阿含。婆沙等所説四諦。約生滅法
立四諦義。涅槃。思益等所説無生四諦。約
不生滅法立四諦義。勝鬘經約二死立四
諦。所望已別。何得一貫。思水氷之況。理教
應開悟。又汝約一種四諦。前三諦爲有爲。
滅諦爲無爲。今亦云若四諦。事是同有爲
何名無生等者。豈非自語相違。何名無生
難。含恥可還。又前苦集道有爲。今亦云若
四諦。理同是無爲者。寧非復自語相違。何
名生滅難。全可無用。又汝苦集道有爲。爲
約事。爲約理耶。若約事。汝云若四諦事
是同有爲。何名滅諦爲無爲耶。汝不簡別
故。若約理。汝云四諦同是無爲。何名苦集
道以爲有爲耶。汝不簡別故。復汝滅諦爲
無爲。爲約事。爲約理耶。若約事。汝云若
四諦事是同有爲。何名滅諦爲無爲耶。若
約理。汝云若四諦理同是無爲。何名苦集
道以爲有爲耶。若苦集道諦。約理約事。
共爲有爲。何難生滅耶。若滅聖諦。約理約
事。共爲無爲。何難無生耶。是以汝難。進
退多過。諸有智者。謬莫許也 麁食者曰。
又勝鬘經説三諦是無常。滅諦是常。無常是
有爲壞滅。常是無爲非滅壞。二種四諦。雖
各有別。而常無常。同無差別。何分爲四
彈曰。汝云。二種四諦。雖各有別。此言有道
理。居住遠京。明匠難得。法門不具。未發
圓心。何覺四諦幽微理耶。可信天台聽靈
山。定慧具足於震旦。所傳四諦微細理。非
如來使誰傳通。其經所説三諦無常句。開
出于別諦。又滅諦常句。開出于圓諦。同共界
外諦故。有作聖諦句。開出藏通諦。開出義
理。合於涅槃。開合依經。亦依大論。所以龍
樹菩薩。許作法名。汝今何入。制作法名。若
向制作名。阿誰疏師不作法名哉。五
重唯識名。一乘三諦目。汝可制不傳哉。
彼既不然。此云何然也 麁食者曰。又彼所
立生滅四諦者。爲四諦事具生滅故。名
生滅四諦耶。爲四諦之下眞如理有生滅
故。名生滅四諦耶。若言四諦事有生滅故。
名生滅四諦者。餘三教所詮四諦亦同。何
立別名。若言四諦下眞如理有生滅故。名
生滅四諦者。此亦不然。眞如理寂本離四
相。牧牛人所共知。何名生滅四諦 彈曰。
此難不理。汝未了知所破能破四諦故。生
滅四諦。思益經所破。無生四諦。思益經能破。
生滅四諦。從事得名。但汝事不同我。汝所
説餘三教所詮四諦亦同者。此義不通。二事
二理。内外不同。何不立其別名也。又眞如
之理者。有偏眞理。有中眞理。不變眞如。從
縁眞如。汝但了知彼執牧牛人所共了知
淺近眞如。未了得開解唯佛與佛乃能知
之深遠眞如。可憐愍哉。可憐愍哉。
約界内事。立生滅四諦。契當聖所説。何不
仰信哉
洗除無生四諦僞難
食曰。彼云。無生四諦者。如思益經云。知
苦無生。名苦聖諦。知集無和合相。名集聖
諦。以不二相觀。名道聖諦。法本不生。今則
無滅。是滅聖諦。乃至是勝鬘經明。有量四
諦也。破云。四諦名無生者。爲四諦事
名無生。爲四諦理名無生。若事名無生者。
不應道理。何以故。除滅諦餘三諦。理是生
滅。何名無生。若理名無生者。即同前門。何
更別立。又無生四諦。亦名有量四諦。此亦不
然。如前已辨有作四諦亦名有量。故不重
破。以三藏教四諦。妄作通教四諦。又彼所
引思益經文。約四諦理而説。不依四諦事
説故。即前門破無量四諦。無作四諦。如前
已説 彈曰。此難非理。何者。此無生四諦
者。非是依諦理名爲無生諦。汝若依理難。
都無所用。非是依諦事名爲無生諦。汝若
依事難。亦無所用。此無生四諦。依盡無生
智。名爲無生諦。又無生亦有量。其義能契
當。汝如前已辨。上章蔑如已。何以助此章。
又有作四諦。亦名有量四諦。界内亦名之
義。其邊不無。凡得名有由。見父爲子。
*見子爲父。望兄爲弟。望弟爲兄。四名雖
異。其人但一。其人雖一。得名不同。但一人
故。*見父不名父。*見子不名子。*見兄不
名兄*見弟不名弟。勝鬘亦名。深有此意。
汝見分段一邊。不知亦名義。明知。麁食者。
無雨無雷 麁食者曰。又彼所引思益經文。
約四諦理説。不依四諦事説故。彈曰。汝
許依事依理二聖諦。如何不立有作事諦。
有量理諦。汝有作四諦。亦名有量四諦。汝有
量四諦。立分段生死。依名義邊。可立二
聖諦。若不立二種之名。濫渉之失。遂不可
得免。汝思益會。自害極甚哉。又即前門破
無量四諦。無作四諦。如前已説。前陣北走。
豈助此後陣。更示無作無量義。麁食者。引
勝鬘經無作無量四種聖諦。難天台所立四
種四諦。是故。我令麁食者鑑鏡知面陋。汝
云無作四聖諦。亦名無量四聖諦。勝鬘夫人
意。標界外二名。無作推釋尊。無量自分説。
其無量四諦。立滅諦無爲。非是安立餘。所
以得知初標無作四聖諦。當知。無作苦。無
作集。無作道。無作滅。約此四諦。豈可得爲
三諦有爲。滅諦無爲。無作四諦者。苦集滅道。
倶常倶依。但依轉變。名爲四諦。若約無作
四聖諦。尚執三諦爲有爲。可爲無作一聖
諦。不可爲無作四聖諦。無量四聖諦。三諦
有爲法。俗諦皆虚妄。有爲四智。佛門外牛車。
分滅諦名無爲。當知。別教之證道。即同
圓初住。勝鬘經中。四種四諦名。分明已説竟。
有作有量。無作無量。得名有以也。但能説
夫人。義推釋師子。陳説自分解。是以。靈山
盛集中。無問説内證。五甚五智。開衆生心。
因相果相。皆同實相。天親所示因果之相。是
則無作四諦。妙法十如是。華嚴十法界。皆
悉因果法。即是四聖諦。汝未得見聞如是
義。邪推勝鬘四聖諦耳
洗除三諦四教僞難
麁食者曰。彼云。三諦所詮理者。三諦名義。具
出瓔珞。仁王二經。一有諦。二無諦。三中道
第一義諦。所言有諦者。二十五有世間衆生
妄情所見。名之爲有諦。亦名俗諦。亦名世
諦。二無諦者。二乘出世之人所見眞空。無名
無相。故名無諦。亦名眞諦。亦名第一義
諦。三中道第一義諦者。遮二邊故。説名中
道。遮凡夫有邊。遮二乘無名。無相空邊。是
名爲不二理。目之爲中諸佛菩薩之所證
見。今破云。此説非理。違理教故。仁王説。
若有若無。皆是世諦。瓔珞經釋五地云。佛
子。五入法界智觀。所謂十六諦。有諦無諦
中道第一義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乃至如
來智諦。元曉師釋云。有諦無諦。倶是世諦。
約世俗諦。分作有無。爲顯此性倶名無
實。言名者。但假施設。是假有義。立爲有
諦。言無實者。實無法體。是畢竟無。立爲無
諦。準此言之。有諦無諦。倶當汝所立凡夫
所見。而如何別分約凡夫二乘所見。曉云。
第三諦者。謂眞如理。離有無相。故名中道
第一義諦。解云。眞如妙理。離四句故。
離有無相。一有。二無。三亦有亦無。四非有
非無。汝所立第三諦。但離初二邊。非離後
二邊。故亦非理。又曉云。此經十六諦。爲顯
菩薩具二種智。謂如實智及方便智。在前七
諦。顯如實智。其後九諦。顯方便智。準此言
之。十六諦。倶是菩薩之所證見。何汝妄以
初諦。配凡夫所見。次諦*約二乘所見。第三
諦當佛菩薩所見。又彼經中。具列十六諦。
何故以初三諦。*約四教所詮。餘十三諦。不
配四教。此有何所以。若配四教者。何故不
説。若不配四教者。彼所立四教。攝法不
盡。如何足學 彈曰。此説不爾。不得經
意故。仁王經云。第一義中。常照二諦化
衆生。乃至云。若有若無者。即世諦也。以三
諦攝一切法。空諦色諦心諦故。我説一切
法。不出三諦已上
經文
 解云。凡夫法。二乘法。諸
佛菩薩法。皆悉攝盡此三諦者。第一義諦中
三諦。非是各別之三諦。汝以仁王若有若無
文。相配瓔珞十六諦。都不了他宗。都無論
莊嚴。今示其不相當。仁王經三諦者。第一
義中之三諦攝一切法之三諦。經文分明。説
空色心三諦。相符瓔珞三。其經文第十回向
云。佛子。十以自在慧。化一切衆生。所謂
中道第一義諦。般若處中而觀達一切法而
無二。其觀慧轉轉入聖地。故名相似第一
義諦觀。而非眞中道第一義諦觀。其正觀者。
初地上有三觀心。入一切地。三觀者。從假
名入空二諦觀謂已具二諦
非直有諦也
從空入假名
平等觀。是二觀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
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進
入初地法流水中。名摩訶薩。聖種性。無相
法中行於中道而無二故已上
經文
元曉師云。爾
乃六性六忍。綜八會之廣要。三觀三諦。貫
六百之玄宗。又釋三觀云。言從假名入空
*二諦觀者。謂遣假有而趣眞空。故言入
空。趣空之心。即存空相。空相對有名二諦
觀也。從空入假名平等觀者。謂遣空相而
趣假有。故言入假。趣假之心。即不存有。
所以然者。爲遣空相故心趣假。先已遣
有。故不存有。遣空亡有名平等觀。未
空有平等之相。故是相似第一義觀。故言
是二觀方便道。此觀正在第十回向也。因是
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
者。是第三觀。名眞中道。正在初地通達位
中。言二空觀者。擧前二觀。初觀遣有。次
觀遣空。是故。名二空觀。因二空觀以亡空
有。而亦不取平等之相。故能雙照二諦。道
理如是名爲眞中道觀。當知。二諦即是中
道。故入中道雙照二諦。是義云何。如上文
言。因縁集故謂之有。非曰有是有。因縁散
故謂之無。非曰有是無。當知。非有是無。
故眞融爲俗。非有是有。故俗融爲眞。因縁
所生義滅非生。滅諸生滅義是已上
疏文
 解云。
天台三諦。對此三觀攝一切法。汝不了他
宗。以十六初三。僞難此三諦。豈可論議者
哉。又汝見瓔珞十六諦。不案三觀三諦文。
何取五地十六諦。僞難十向三諦義。能難所
難。相違不當如天與地。又汝。云眞如妙理
離四句故等者。此何等四句。單四句。複四
句。具足四句。不可説四句。汝立眞如。雖出
單四句。未離三四句。又汝云三諦但離初
二邊。非離後二邊。故亦非理者。此亦不爾。
山家所立之三諦。約中道義立。三諦能攝
三乘及凡夫。汝取十六諦。僞難三諦義。是
故。妄配凡夫失。次*約二乘失。第三配佛失。
都不相當。又餘十三諦不配難。配四教者不
説難。四教攝法不盡難。皆悉虚僞難
洗破約二諦明四教所詮理垢
麁食者曰。彼云。二諦有二種。一理外二諦。二
理内二諦。若眞諦非佛性。即是理外之二諦。
眞即佛性。即是理内二諦。此説非理。所以者
何。就理外二諦。申難云。世諦虚妄。虚妄之
法是在理外。是且應爾。眞諦即理。何言理
外。就理内二諦。申難云。眞諦即理。是言理
内。且應爾。世諦顛倒。顛倒之法不應道理。
而何云理内。又世諦俗。其體虚忘故。不應
論事之内外。眞諦即理故。不應説理之内
外。又諸經論中。無有處説理外二諦。理内
二諦。何任自情。妄施説法名。又約佛性
説理之内外。此亦不然。佛性與理。無二無
別。何更須分別内外 彈曰。此難非理。所
以者何。汝未知内外。以立互爲難故
麁食者。就理外二諦。申難云。世諦虚妄。虚
妄之法是在理外。是且應爾。眞諦即理。何
言理外 彈云。此亦非理。三乘同座理。一
往似眞理。二往皆虚妄。唯如來所證如來藏
之理。眞實不虚妄。如汝申難者。三乘權
無眞諦。一乘實無俗諦。若許化城理。豈不
寶處外。汝不簡兩眞。亦不簡二俗。僞作互
爲難 麁食者又云。就理内二諦。申難云。
眞諦即理。是言理内。亦且應爾。世諦顛倒。
顛倒之法不應道理。而何云理内者 彈
曰。此亦不然。汝未知理内俗。摩訶迦葉。聞
緊那琴。立舞難止。天冠問曰。汝等迦葉。已
斷煩惱。亦證無學。何如嬰兒舞。迦葉答曰。
今聞大士琴。都不能忍止。豈不迷理内俗
哉 麁食者又云。世諦俗。其體虚妄故。不
應論事之内外。止其眞諦即理故。不應
説理之内外。彈曰。此亦不爾。汝不簡中
眞理故。亦不簡麁細事故 麁食者又云。
諸經論中。無有處説理外二諦。理内二諦。
何任自情。妄施設法名者 彈曰。此亦非
理。一向求文字證故。相傳云。明者貴其理。
暗者守其文。豈不麁食者哉。且示一文。令
悟深義。言理外二諦者。二乘等分齊也。故
法華經云。猶在門外。止宿草菴。豈不理外
哉 又云。約佛性説理之内外。此亦不
然。佛性與理。無二無別。何更須分別内
外者 彈曰。此亦不爾。佛性多種故。理内
佛性常住無爲。是以佛性爲能照。法性爲
所照。一體二用。自外所立有爲佛性。并人
無我理。有名無實。望分段生死。有名有
實。得自果故。望變易生死。有名無實。
滅去化城更向寶處故。又約佛性陳一
難。汝言佛性與理無二無別。行性佛性。
法爾種子。應得與理無二無別。若爾應
非有爲佛性。若非有爲佛性。五*性可遍
有。若五*性遍有。趣寂二乘。畢竟無*性。皆
悉可成佛。若不遍有。與理可別。若有與
理別。理外佛性。豈不虚妄。此義微細。佛性
章中示義門。汝罵聖罪。無根波羅夷。塵劫
難免
洗除一諦所詮理僞垢文
麁食者曰。彼云。所詮之理。即是一諦之理
也。何等名爲一諦。諦名審實。審實之法即
是不二。豈有三諦二諦。皆名審實。今明眞
俗説爲諦者。但是方便。實非諦也。此亦不
然。所以者何。眞俗二諦。各有二種。一相用。
二體性。且如俗諦。審實不謬。此是俗用。眞
諦審諦不謬不虚。此眞相用。出俗諦體性
者。顯揚論説謂。所安立瓶軍林等。我有
情等。如涅槃説。有名無實。如我衆生乃至
旋火之輪。及名句等五種世法。是名世諦。
出眞諦體性者。瑜伽論説。謂非安立一眞法
界。涅槃亦言。實諦者即是如來虚空佛性。今
汝所立一諦。與此經論。其相乖返。何者。俗
審實俗而不謬。眞實審眞而不謬。審實相
用。雖實相似。而虚實既別。何名一諦。又相
用雖實相似。而體性各別。何名一諦 彈
曰。汝云。眞俗二諦。各有二種。一相用。二體
性。且如俗諦。審實不謬。此是俗用。眞諦審
實不謬不虚。此眞相用。乃至五種世法。是
名世諦。一眞法界。虚空佛性。是眞諦性。乃
至云。相用雖實相似。而虚實既別。何名一
諦。又相用雖實相似。而體性各別。何名一
諦者。此説非理。違涅槃經故。經云。爾時文
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所説世諦。第一
義諦。其義云何。世尊。第一義中有世諦不。
世諦之中有第一義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諦。
如其無者。將非如來虚妄説耶。善男子。世
諦者即第一義諦。世尊。若爾者則無二諦。佛
言。善男子。有善方便。隨順衆生。説有二
諦。明知。不即二諦。有善方便。隨順衆生
説二諦相。即是一諦。不失二諦。常爲一諦。
汝執方便二諦。驚疑一諦義。將非魔作麁
食者哉。顯揚。涅槃所説俗諦。世人所知。瑜
伽所説一眞法界。隨機未即。涅槃所引虚
空佛性。見一斑耳。未足定體
    彈麁食者謬破四教位章第六
夫七賢七聖。小乘次位。十聖三賢。大乘階級。
共十地。大小倶遊。六即七位。一乘妙位。今
麁食者。不別三祇於大小。令同直道於歴
劫。善知識魔。不公更誰。内護外護。仁王所
説。五忍之道。何可不愼。今爲守護國界主。
直彈麁食似破義。云爾
  洗除三藏教菩薩位僞垢一
 洗除通教位僞垢二
 洗除別圓二教位僞垢三
洗除三藏教菩薩位僞垢一
麁食者曰。彼云。釋迦菩薩。初値釋迦至寶
髻佛。滿初僧祇。從此常離女身。此是外凡。
五停心。總別念位。從尸棄至燃燈佛。名第
二僧祇。此是煗法。次從燃燈至毘婆尸佛。
爲第三僧祇。此是頂法之位。若過三祇。百
劫種三十二相業。此竝下忍位也。次入補
處。從生都史。乃至降魔已。樹下安坐即中
忍。次一刹那入上忍。次一刹那入世第一。
發眞無漏。斷惑證果。十力四無畏等。皆成
就名佛。今謂不爾。都無有經論誠文。以菩
薩三僧祇位。配小乘七方便位 彈曰。此
難不爾。多有過失故。何者。汝云。都無經論
誠文。以菩薩三僧祇位。配小乘七方便位
者。此亦不爾。自不了他宗。僞構似破故。
菩薩三僧祇。多有行位故。今此三祇者。婆
沙。倶舍。大智論等所説小乘當分行位。全不
同本業。仁王。十地經。梁攝論等所説行位。
所以者何。發心修行。斷惑脩證。入見道義。
地前地上。全別不同故。設一兩名字。雖有
相似。而轉濟轉滅。不相似故 麁食*者
云。亦釋迦佛。示現生於王宮滅於雙林。是
雖二乘凡夫能化之相。而昔三祇之所修行。
與眞實菩薩。行同不異。云何二乘七方便行。
以配菩薩三僧祇 彈曰。此亦不然。大小
雜亂故。又此小乘宗安立三祇。龍樹所破。慈
恩不用。汝何輒説行同不異也。都無所説。
經論誠文。以小乘安立三祇菩薩行。同大乘
安立無相六度行 麁食者又云。法華方便
品中。説八種甚深云。釋迦佛。昔三僧祇中
所修行。皆悉攝八種甚深盡。二乘不能知。
故名甚深。行既不共二乘。如何彼位
二乘名 彈曰。此亦不爾。不了他宗故。何
者。山家安立四教位。四種菩薩。各定位。何
假二乘位名。爲一乘之位。夫取三僧祇位。
寄二乘之位者。爲示二乘凡夫等能化釋
迦方便相。不爲示現大乘等菩薩。十地修
位 麁食者又云。又彼二乘七方便位。
配攝菩薩三祇。彼二乘十六聖果。何位中攝。
若言佛果攝者。此亦不然。高下不同。斷惑
亦別。如何總攝在佛果位。若二乘聖果。攝
在佛果位者。醍醐喩佛果不極成。以醍醐
無垢。喩佛果淨故。二乘餘惑。不合醍醐
故。若言二乘聖果。不攝在佛果位者。二乘
七方便位。應不攝在菩薩三僧祇位。便違
自執者 彈曰。此攝位難。都無道理。何者。
以七方便位寄三僧祇位。爲示能化相。何
不了此意。互爲大小攝也。當分喩醍醐。無
違自執
洗除通教僞垢二
麁食者曰。彼云。約通教判位。即是乾慧等
共行十地。一乾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
見地。五薄地。六離欲地。七已辨地。八獨覺
地。九菩薩地。十佛地。初乾慧地是十信位。此
外凡夫位。種性地即十住。十行。十回向位。
八人地。見地即初歡喜地。薄地向即離垢地。
果即發光地。離欲地向即炎慧地。果即難勝
地。已辨地向即現前地。果即遠行地。獨覺地
即第八不動地。菩薩地即是第九善慧地。第
十法雲地。佛地即佛果位。此十地中。前之七
地三乘共行。後之三地唯自乘行。不通餘
乘。今謂不爾。無據處故。如彼分別。即五十
位。若爾。別教圓教。有何差別。更立四教。
如彼分別。乾慧等七地。是三乘共行。後三地
唯自乘行不通餘乘者。何名通行十地
彈曰。汝無據處故者。蓋誑言焉。乾慧等十地
者。大品經等説。大論等所釋。三乘共行地。漢
地諸宗皆共許。此間會津。何不許哉。又其第
十地。亦名法雲。明知含別。是以。依附智論。
寄別教位。何無據處。何無據處哉。若欲
知此位。披大品經。覽大智論。汝倦廣文。僞
難正義。汝宗疏師。已許通三也。然獨菩薩
五十位。全不同共地。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八
義全別故。又彼共十地。示三乘極位。七共。三
不共。又其初七地者。不爲獨聲聞。亦三乘
人共也。教理智斷行位因果。七地共行。但約
多分故。名通教十地。四教之義。上章不傾。
四教之位。寧得不立哉 麁食又云。當知。
初七地是聲聞十地。第八地是即獨覺十地。
第九地即是菩薩十地。第十地即是佛十地。
此顯乾慧等十地中皆悉攝三乘十地盡。故
名三乘共行十地。非謂一一地皆通三乘自
分地。故名三乘十地。然菩薩兼知上下地。故
大品經。云皆修皆學。而二乘地。非菩薩所
求。故云而非取證。然佛地。是菩薩所求。故
云皆修學而取證。何以得知三乘各別有
自分地。證契經説。有四種十地。一聲聞十
地。謂住三歸行地。隨信行地。隨法行地。善凡
夫地。學戒地。第八人地。須陀洹地。斯陀含
地。阿那含地。阿羅漢地。二獨覺十地。謂衆
善資地。自覺深縁起地。聖諦地。勝深利
地。八聖道支地。知法界虚空衆生地。證滅
地。六通性地。入微妙地。習氣薄地。三菩薩十
地。謂極喜地等。四如來十地。謂一甚深難
知光明智徳地除細習氣
得自在故
二清淨身分威嚴不
思議明徳地轉正法輪
顯甚深義
三善明幢寶相海藏地
説聲聞戒
顯三乘故
四精妙金光功徳神通智徳地設八
萬法
伏四
魔故
 五火輪威藏明徳地邪異法
伏惡行故
六虚
空内清淨無垢炎開相地示六神通
無邊事故
 七廣勝法
界藏明界地爲諸菩薩
顯菩提故
八最勝普覺智海藏能
清無垢遍無礙智通地 爲諸菩薩
授記別故
九無邊億
莊嚴回向能照明地爲諸菩薩
現方便故
十毘盧遮那智
海藏地爲諸菩薩
説諸法故
 彈曰。汝共行十地攝四種
十地。都無道理。又無教證故。若約總別
立諸位者。都無經論説此相攝。又違理趣
經故。其經文者。先説歡喜等。後説乾慧等。
豈繁重説同位哉。又三乘共行十地名。汝釋
名相攝。都無道理。何者。三乘共行者。約行
名共。若約位名共。應言三乘共位。何以
共行名別位共位釋哉 麁食者又云。菩薩
兼知上下故者 彈曰。此亦不爾。不謂三乘
共知故 麁食又云。二乘地非菩薩所求故。
而非取證者 彈曰。此亦不然。彼共行十地
不小乘位故。天家之門小人通。小人通故
不小門。是共十地亦復如是。菩薩位中。行
小乘行。小乘行故不名小位。大品經中。大
正小傍。智論釋亦同。又佛地法雲名異義同
故。又所引證契大乘經。日照三藏譯。與闍
那耶舍譯大乘同性經同本異譯。其四種十
地。符契四教人。故大涅槃經云。善男子。觀
十二縁智。凡有四種。一者下。二者中。三者
上。四者上上。下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
故。得聲聞道。中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
見故。得縁覺道。上智觀者。見不了了。不了
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者。見了了故。得阿
耨多羅二藐三菩提道。以是義故。十二因縁
名爲佛性。佛性者即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
爲中道。中道者即名佛。佛者名爲涅槃已上
經文
明知。下智安立聲聞十地。中智安立縁覺十
地。上智安立菩薩十地。上上智安立如來十
地。依此四智。安立四教。出分段生死者。
立三僧祇行。三藏教佛位。出分段死者。亦
立共十地。通教菩薩位。出二種死者。立三
僧祇行。歴劫菩薩位。二死即涅槃立大直道
行。圓教菩薩位。十二因縁即佛性。即第一義
空。即中道。即佛。即涅槃。誰聞者不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除彼不肖麁食者耳
麁食者曰。理趣經云。清淨觀地。種*性地。第
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辨地。獨覺地。
菩薩地。如來地。疏云。明三乘位。初二地中。
略有二釋。一云。淨觀地在解脱分位。及前
三善根。種*性地唯在世第一法。故婆沙云。
有説。種性地法。亦可説有退。二解云。淨觀
地唯在解脱分位。未爲諦觀。種*性未定。
但淨修心。觀身受等。故名淨觀。種性地通
在四善根。煗等位中。種*性方定不可轉故。
第八地謂預流向。從阿羅漢向前數故。即
住見道前十五心。具見地者謂預流果。此位
具足十六故。薄地謂一來。於欲界九品
惑。已斷六品故。離欲地謂不還。決定全離
欲界惑故。已辨地者謂阿羅漢。我生已盡。
所作已辨故。餘之三地隨名釋義 彈曰。汝
義不爾。賛意別故。理趣經述讃中卷云。自
下第二明勝義位。於中有二。初大乘位。
後三乘位。此即初也。但明因中菩薩十地。
一極喜地。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
他。生大喜故云云。已上
大乘十地位
 淨觀地者。此即第
二明三乘位。乃至云。前唯一乘。今通師弟
長短作説。故十地別。明知。大乘位外立三
乘位。三乘共行。如上分別。今此淨觀地等。
明菩薩句義。已共般若意。豈隔二乘哉。彼
極喜地等不共般若。又獨菩薩法。不共二
乘。故疏師寄七方便者。約大乘行位説。二
乘共位。何判初七爲聲聞。第八一地爲獨
覺。第九一地爲菩薩。第十一地爲如來哉。
違教之失。具出上章也
洗除破邊主別圓二教位僞
麁食者曰。彼云。別教位地。用瓔珞經五十二
位。仁王經五十一位。且瓔珞經五十二位者
一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回向。五十地。
六等覺。七妙覺。初十信心即是外凡夫。別教
乾慧地也。十住已去三十心位。即内凡夫。十
住約別教。義推如煗法。十行者如頂法也。
十迴向者如忍法。世第一法也。次十地入
別教四果聖位也。別教三十心位。斷界内
結盡。即伏界内無明。至回向後心初地。方
發眞智。斷無明一品。乃至斷十品。名爲十
地。等覺後心。斷無明盡。妙覺無斷。若圓教
所明。從初隨喜心五品。修一心三觀。入十
信位。斷界内惑盡。即伏界外無明。十住初
心。即發眞智。斷無明初品。從此四十心。皆
斷無明。至等覺後心。無明方盡。妙覺無斷。
從初隨喜五品者。以法華分別功徳品末。
明本迹流通。滅後五品。聞經轉説。起觀行
成。以爲凡地之首。經云。又復如來滅後。若
聞是經。而不毀呰。起隨喜心。從會而出。聚
落田里。爲父母宗親。隨力演説。如是展轉。
至第五十人。聞而隨喜。其福復勝教於四
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衆生令得阿羅漢。
百千億分。不及其一。則初隨喜品也。經云。
何況讀誦受持之者。即第二品也。經云。若
有受持讀誦爲他人説。即爲第三品也。
經云。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
忍辱精進一心智慧。是兼行六度。即第四品
也。經云。若人讀誦。爲他人説。復能持戒。忍
辱無瞋。精進勇猛。得諸深定。智慧問答。則
是具行六度。第五品也。此等五品。竝是外凡
夫位。從此五品。次入十信位。上根利智。聞
圓教詮因縁即中道。無作四諦理。即便信解。
若知涅槃即生死。是爲無作之苦諦。若知
菩提即煩惱。是爲無作之集諦。若知生死
即涅槃。是爲無作之滅諦。若知煩惱即菩
提。是爲無作之道諦。只以非生死。非涅槃。
非煩惱。非菩提。是一實諦。一實諦即是無
作四諦也。即是入十信。具六根清淨。即是
十信。次入十住。破十品無明。證圓佛性。開
佛知見。次入十行。更破十品。示佛知見。次
入十回向。更破十品。悟佛知見。次入十地。
進破十品。入佛知見。竪論雖爾。横論一一皆
具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次破一品入等
覺。後破一品入妙覺。妙覺無上。無所復論。
始終理等。故名爲圓。約事仍殊。乃分諸位。
今謂不爾。別圓二教。所依位地。名數不殊。
何縁分二。唯斷惑義。雖稍殊別。而彼不極
成 彈曰。汝難不爾。未知位義故。夫寂滅
眞如。都無地位。但依斷惑故。安立次位也。
何許斷惑別。而不許次位異哉。斷惑義已
別。何得不極成 麁食者又云。若言生死
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是圓義分齊者。難云。衆
生即佛。何須更修道。愚癡即智慧。何須更
求智。又有經云。婬欲即是道。瞋癡亦復然。
又寶積經云。供養貪即供養如來。瞋癡亦
復然。依此等文。建立圓教宗。即作如文取
義故。像法決疑經云。經文取義。是人此三
世佛之怨。又彼所立圓宗。唯依平等法界一
味眞如而説。故説煩惱即菩提。又本清淨涅
槃。一切乘生。凡聖倶具足。故説生死即涅
槃。如水體性常寂不躁。而風縁所鼓。波躁
相起。彼波相。豈異水性。眞如體性。常住寂
靜。無明之風所撃動。而六道波有起。無明風
斷。即六道波隨亦寂靜。依此義説涅槃即生
死。此則中主。立攝相歸性門。何更立別宗
 彈曰。汝今安立圓教依經。此都不爾。汝今
未了知圓宗正依經故。今山家所傳圓教
宗依經。正依法華經及無量義經傍依大涅
槃。華嚴。維摩。方等般若。甚深諸大乘所説圓
教。文殊問般若。般舟。大方等。請觀音。虚空
藏。觀普賢。遮那一切。説圓等諸經諸論等。先
開三權教。後會一實經。汝何輒判此他宗。僞
送如文佛怨失。三藏教四門。攝小乘教盡。
小乘有門阿毘曇。小乘空門成實論。亦有無
門昆勒論。非有無門旃延經。通別及圓教。各
四門攝教。安立無窮盡。正依圓教汲利根。
傍依諸經引五乘。夫諸大乘經中所説即是
文。其義甚深。故依貧女寶藏。安立六即位。
諸大乘經中。婬欲即是道。瞋癡亦復然者。非
是婬欲相。即是爲菩提。唯觀婬欲性。即是
爲菩提。是菩提六即。彼未發心位。理即是菩
提。得聞理即教。名字即菩提。對境觀貪性。
觀行即是菩提。得六根清淨。相似即菩提。斷
一品無明。證一分眞如。初發心以上。等覺已
四十一地位。分眞即菩提。究竟妙覺位。究
竟即菩提。依涅槃經中貧女寶藏喩。安立六
即位。他家資糧位。寄配名字即。他家加行
位。寄配觀行即。他家通達位。寄配相似即。
他家修習位。寄配住行向十地及等覺。他家
究竟位。寄配究竟即。是法門。雖造開皇年。
符契顯慶譯。他家種性位。寄配理即位。他
家意。五位從已發心立。山家立六即。加未
發心位。五六雖増減。名義稍相似。但圓融相
即。法性法門。義全不相似耳。豈煩惱即菩
提。專作諸惡業哉。法性相即義。廣説自家
書。恐煩更不道。又諸法無行經。大寶積經。
像法決疑經等文。傍引其文句。證成圓融
義。非是如文取義造作惡業。又汝引水波
喩。同攝相歸性。此説不理。所以者何。理智
各別。本來不融。水波相即。寧助汝義乎。麁
食者。汝所立攝相歸性門。其名似好義不
足。能攝所攝。不相即故。立一分師。多有道
理。一乘獨圓。動靜無礙。豈唯法界寂滅乎。鏡
像圓融義。非口決不解。師師相承。良有以
也 麁食者復曰。又彼約住行向地。立開示
悟入。經云爲令衆生。開佛知見。故不屬佛
果位。此亦不爾。法華論作四番。釋開示悟
入。第一番約佛果位説。第二番依菩薩説。
第三番依凡夫説。第四番依聲聞説。汝所
立開示悟入不當四番。故今不用 彈曰。
汝作論釋。都不應理。背自宗義故。慈恩疏
云。開者出生顯證之義。攝釋云。疏言開者出
生顯證之義者。開屬衆生。衆生證一圓果
故。有義。爲衆生説佛性。名之爲開。此釋。
開者即屬如來。開闡解釋佛性義故。議曰。
若依經本。本疏爲優。故經文。云欲令衆生。
開佛知見。故知。開者屬於衆生。汝何一向
約佛果位説哉。天台之疏。竝取佛與衆生。
仰經順論無違背。今示正義。開悟衆生。天
台法華文句云。法華論云。一無上義。除一切
智。更無餘事。如經開佛知見。爲令衆生。得
清淨故。出現於世。二同義。聲聞辟支佛。佛
法身平等故。如經欲示衆生。佛知見故。出
現於世。佛性法身。更無差別故。三不知義。
謂二乘人。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如經欲
令衆生。悟佛知見。出現於世。四爲令證不
退轉地。現與無量智業故。如經欲令衆生。
入佛知見故。論言次第。初開佛知見爲無
上。次示三乘同有佛性法身。雖明佛知見
無上。但恐佛獨有。故第二明三乘同有。雖
三乘同有。而二乘不悟知。示其令知。雖
知而不得不進。故第四令得不退。又一
番約菩薩。開如前。示者諸菩薩有疑者。令
知如實修行故。悟者未發菩提。令發心
故。入者已發菩提心。令入法故。第三番約
凡夫。開如前。示者示其有法身佛性故。悟
者令外道衆生覺悟故。入者令入大菩提
故。章安云。今師作四解不乖論。論句句
釋。今一句作四釋。論明證不退轉地。今作
四位釋。論如來能證實。今作四智釋。
論明同義。今作觀心釋。論明不知究竟
處。今作四門釋。今釋顯實。無量法皆一也。
麁食者。論作四番釋。初約佛果位説。天台
疏云。諦境不可知見。約於智眼。乃能知
見。二智四眼不能知見。唯一切種智佛眼。
則能知見。經云爲令衆生。開佛知見。不論
佛果自知自見。若偏語佛果。即失衆生。若
語衆生。則無佛知見。故不可偏取。三教行
人。雖是衆生。未有佛眼佛智。故不能知
見實相。圓教四位。亦是衆生。又分得佛眼
智。則衆生義成。知見義亦成。故寄此四位
以釋理一。如瑞相中天雨四華。表萬善
歸得入四位。乘四位華。以趣佛果。故約位
顯理也。開者即是十住。初破無明。開如來
藏。見實相理。何者。性得之理。而爲通別兩
惑之所染著。難可了知。初心能圓信。圓受
圓伏。而未能斷。不名爲開。内加觀行。外
藉法雨助。破通別惑藏。顯出眞修性得。知
見朗然開發。如日出闇滅。眼目有用。故名
爲開。縁修破惑。故名使得清淨。仁王云。入
理般若名爲住。住於十住。小白華位也。示
者惑障既除。知見體顯。體備萬徳。法界衆
徳。顯示分明。故名爲示。即是十行。大白位
也。悟者障除體顯。法界行明。事理融通。更
無二趣。攝大乘師云。如理智。如量智。今理
量不二。故名爲悟。即十迴向。小赤位也。入
者事理既融。自在無礙。自在流注。任運從
阿到荼。入薩婆若海。如攝大乘師云。如理
如量。通達自在。如量知見。能持衆徳。如理
知見。能遮諸惑。即是十地。大赤位也。然圓
道妙位。一位之中。即具四十一地功徳。只
開即具示悟入等。更非異心。但如理知見。
無有分別淺深之相。欲顯如量知見。故分
別四位耳。發心異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
心難。既云難易。即知初心與畢竟心。應有
明海淺深之別。猶如月體初後倶圓。而有朔
望之別。四位知見。皆明照實相。而説開入
之異耳云云 記曰。法華論云。引論釋也。論
有三文。初約三乘。意令二乘與菩薩乘同
得同有。於中先引論。次論言下。解釋論意。
云次第者。與今解釋。次第不違。準論文
意。初以無上爲開。論文又云。佛知見者。如
來能證。如實知彼義故。經文既云爲令衆
生。若唯佛證。何以。乃云爲令衆生。故非今
釋。義不可通。第二句示同有無上。初論文
但云二乘與佛法身同等。故此釋中言三
乘者。不獨菩薩。故以菩薩合二乘釋。即
是三乘法身同佛。第三句者令知無上。即
是悟也。第四句者證無上故。名爲不退。證
只是得。即入初住。論意。以前三句。共令得
入初住位也。初開者。指所知見爲無上。
次示此境同有。次令悟同有。次令入此境。
故云不退。既先約二乘與菩薩同證。故知。
經意先在二乘。是故。論文不簡定性。況論
云未熟。即當熟也。當非不故。不得云無。
次約菩薩者。驗知。菩薩與二乘須會。若
不須會。何故。別立一釋同乘耶。釋初
句中。論無別釋。今云如前者。與二乘人
同得耳。鈍同二乘。良有以也。故知。爾前
非無上也。釋示中。云菩薩有疑。令知如
實。故知。爾前挾疑非實。疑通會別。理不
應然。若不被會。豈知如實。況知如實。
仍須修行。釋悟中。云未發心令發菩提
心。若不發心。不名菩薩。故知。爾前得
菩薩名。未發圓心。釋入中。云已發心者
令入法故。故未發者。或指藏通。已發之
言。多指別教。別教知中。雖似已發。不
入證道。故須令入。佛知見言。正簡於權。
當知。三教菩薩。有疑未發。未入眞常。
所以論文。現令菩薩開示悟入。而苦不許。
公違論文。第三約凡夫釋中。論亦不釋
開句。今亦指同初文。故知。凡夫與三乘
同。第二句雖釋。其言全與初二乘中第二
句同。至第三。方異前二釋。故知。凡夫與
三乘人。同有法身佛性。故下二句。凡夫與
三乘別者。以外道計常故。一切衆生。未知
菩提故。既凡夫。別一番釋。故知。不得
深位釋之。故釋悟句。云令覺悟。入句令
入菩提。當知。凡夫不知不覺有無上
法。亦未曾發菩提之心。而皆云與三乘同
也。故知。三番。人異義同。是故。初句皆可
義同。次釋菩薩第二句中。云令知如實。如
實只是法身異名。此亦言異義同。第三句對
二乘不知。故云令知。對菩薩已曾發心。令
更發心。對凡夫令異外道。亦令外道悟
故。此則義異意同。第四句中。對二乘退大
云不退。對菩薩已發未入。故云入法。對
凡夫未曾發故。直云大道。當知。只是一
佛知見。爲令此等人異開同。故知。擧三
乘及以凡夫。收機罄盡。咸曰衆生。凡收
六界。三乘對實。即十法界釋。若約所趣。
唯一佛界。即佛界釋。約位通唯在佛界。故
佛界對九復成離合。況論釋四句。與今位
等四釋義同。論句句釋者。論三釋中。句句別
釋。今於初釋。乃離爲四即成三番各有四
釋。但擧二乘。以例餘故。亦是擧難況易。二
乘難故。今初釋者。先屬對論文。初以證不
退爲四位釋者。即論第四句。既云不退。即
開示悟入。皆念不退。次明佛所證得爲四
智釋。即第一句。論云。除一切智。更無餘事。
次以同義。即第二句。論云。二乘法身。平等
更無差別。若無觀心。云何知同。次以不知
究竟處者。即第三句。處是所通。二乘不知。
今爲令知。知即是門。門爲能通。故作四門
釋也。二乘既然。菩薩凡夫。例皆如此。是則
三類。皆須圓教教門。以爲能通。入觀修
智。方能到位。知見佛境。若作餘釋。爲令
之説徒施。佛之知見何在。故一家釋義。依經
順論。契行得理。佛出世意。豈不然乎。今
釋佛意。寧可乖耶。若深張地位。凡夫非冀。
若除二障。方明開者。則示第三。皆在佛地。
此教尚非地前之分。何益凡小者耶。今山
家釋。苞括論義。令分明經文。汝今不肯用
者。爲不識六和耳 麁食者云。又彼所
立之十信以前之五品位。是臆説故。此亦不
用。又彼云。十信以前。名圓賢位。從十住以
上四十二位。名圓聖位者。此亦不然。初地
以去名聖位。是實應爾。以得無漏智。證眞
如故。十迴向以前。猶是凡夫。未得無漏智。
未證眞如。何名聖位。若言約漸悟菩薩
説者。此亦不爾。違自宗故。不圓教之菩
薩故 彈曰。五品之位。不但天台獨立。亦
自毘婆尸佛時。講妙法華經。光宅雲法師。
立此五品位。若依普賢菩薩行法經。影略
攝在初信位。若依妙法蓮華經。六根淨前
立五品。彼六根淨位。當仁王鐵輪。此豈獨
天台臆説哉。汝但設臆説難。若爾。文下義
推。皆可臆説也 麁食者云。又瓔珞經上
云。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
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
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前。復値諸佛菩
薩。善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
自此七住以前。名爲退分。若不値善知識
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
初會衆中。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
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値惡因縁
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
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
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爲退相 彈曰。汝
難非理。十住有別故。瓔珞本業經。六種性
之位。約別圓入別。説歴劫修行。三賢十地。
地前地上。次第行布。眞應二身。歸三徳藏。
華嚴經十住初發心住位。不相似本業。其華
嚴經梵行品云。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
不由他悟。已十住初住。便成正覺。何不能
立聖位之名。汝執歴劫位。難直道頓位。豈
不違教理哉。仁王經云。十善菩薩發大心。
長別三界苦輪海已上
經文
 是則十信終心。出
分段海。十住之位。何不無漏哉。本業發心。
與華嚴不同。仁王十信。豈同瓔珞哉。諸有
智者。智嚴三藏。賢首法師。大原法師。立十
住位於界外。判三生證於直道。誰者不仰
信哉。但除下愚不移耳。又麁食者所引瓔
珞歴劫修行者。法華之前説無量義所會。退
不退之位。約別教位説。四教之城。難可相
傾。別教之位。何以得遮哉 麁食者曰。又瑜
伽四十七。釋勝解行住云。勝解行住菩薩。
於其三處。有忘失念。一於境界可意。不可
意色聲香味觸法中。或於一時。其心顛倒忘
失正念。二於受生彼彼身中。既受生已忘
失前生。三於所持諸法。久住久説。或於
一時。有所忘失 彈曰。汝所引瑜伽勝解
行住。當法華深信解相。六根清淨位。汝以
義相攝十住十行十迴向。山家以義推於
六根淨位。相攝歴劫次第行。十住十行十迴
向。又十地論云。初一地具諸地功徳。解云。
此一地具上下等一切功徳。依華嚴仁王等
經。十住十行十迴向等。立於界外。若如汝
所立。仁王十信。華嚴初住。爲攝地前。爲當
攝地上耶。若攝地前者。十信出世間。更
還三賢。爲未斷見思故還。爲當大悲利生
故還耶。若大悲之故。立已成失。若未斷惑
故。仁王十信。不可別苦。華嚴初住。便成正
覺。都無所配。強雖引伽耶山頂經四種發
心會釋便成正覺文。然其義不決定。明立
初住位。何送等覺位。又安初地位住行向之
位。分齊不同。故瑜伽唯識等。無三十心名。
華嚴仁王等。不立脱決名。以義相攝位。何
有過失等。法華論釋入句云。令入不退轉
地。解云。不退轉地者。指十地不退。已立十
地名。地前立三賢。釋開示悟文。依直至道
場。釋妙覺究竟。其等覺一位。望上金剛心。
或攝第十地。望下名爲佛。別立等覺位。五
十二位。七位六位五位。開合順機。不可一
例。汝用歴劫伏。輒難直道斷。此義不通哉
 麁食者曰。又釋摩訶衍論云。伏闡提不信
障。得十信位。伏外道著我障。得十住位。伏
聲聞畏苦障。得十行位。伏縁覺捨心障。得
十迴向位。斷異生性障等十障。得十地。準
此等文。明知。地前四十心位。猶是凡夫。猶是
退位。於六塵境。顛倒忘念。何名聖位。若是
藏通別菩薩。非圓教者不爾。彼所立四教。
不極成故 彈曰。汝引釋摩訶衍論。不足
爲誠證。何者。翻譯不分明故。隋唐諸目録。
不載見録故。其眞言字。不相似梵字故。
其義理相違本論故。姚興在秦。眞諦在梁。
秦代筏提譯。已同梁家論。若正義論者。從
秦以降。至唐開元。目録不載。疏師不引。是
以。不足歸信。此論者。大安寺戒明法師。去
天應年中。自唐將來。尾張大僧都。爲傳檢
曰。已勘成僞論。汝何以疑論輒遮華嚴
住。此亦一愚失耳 麁食者又曰。彼云。約事
仍殊。乃分諸位。此亦不爾。違自宗之六即
義故。事即理。何更分諸位。若雖言事即理。
而理事不泯者。是即中主所立性用別論門。
何離此外。更立圓宗。今當知。平等法界雖
無差別。而約能詮門。眞如有二。一在纒如。
二出纒如。約出纒如。亦有差別。故唯證論
云。菩薩於十地中。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
十眞如。依此義理。立五十二位階降差別。汝
豈不許此差別義理哉。若言不許者。便違
教理。若言許者。便違自宗。彼言進退倶爲
自害。彼依在纒眞如而立圓宗。故有如此
失 彈曰。汝説不然。汝未了六即義故。
麁食者所立性用別論門。依能依所依。所望
不同故。一多不融。能所不即。山家六即義。
一多相融。能所相即。性海縁起。即一而六。即
六而一。即一之故。初後不二。即六之故。朱
紫別位。非是汝所執。理事守性。各別相望。
朱紫別位。汝性用門。理事各別。所依之性。
雖不二。而能依之用。階級差別。何以不即
門。得閉相即門。汝此外更立圓宗難者。由
未了知即不即。權實之義。甚微理故。僞設
是等虚妄難。又出纒眞如亦有差別者。其義
不爾。何者。出纒眞如都無差別。斷惑有階。
強立十名。汝迷十名。謂如十別。豈護法弟
子哉。又汝引唯識論。有名濫失。漢地疏師。
必加成字故。魏代唯識陳世唯識。以有名
濫故。汝不加成字。是亦一愚失耳。又修十
行斷十障。證十眞者。約能修能斷能證人
別。有十種之階級。所謂眞如一味海。何有
十階差別位。楞伽阿跋等經云。寂滅何次位。
其謂斯矣 麁食者曰。又彼云。十信以前。五
品弟子。受持讀誦。廣爲他説。論議問答。兼
行六度。此亦不爾。違聖教故。涅槃第六云。
若有衆生。於熙連河沙等諸佛發菩提心。
乃能於是惡世。受持如是經典。不生誹謗。
寶師釋云。此初人是十信以前十千劫。若
能於一恒河沙等諸佛。發菩提心。然後。乃
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愛樂是典。不能
爲人分別廣説。寶師釋云。此第二人是十信
位。若有衆生。於二恒河沙等佛所。發菩提
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正解信
樂。受持讀誦。亦不能爲他人廣説。寶師釋
云。此第三人。是十住位。已上三人。唯受持
耳。若有衆生。於三恒河沙等佛。發菩提心。
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
書寫經卷。雖爲他説。未能解深義。
云。此第四人。是十行位。若有衆生。於四恒
河沙等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
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
爲他廣説。解十六分中一分之義。雖復演
説。亦不具足。釋云。此第五人是十迴向位。
彼所立五品弟子。以次位相。當此經初人。
以解義次。當五人。即是十迴向。何以迴向
人。配信已前。凡地之首 彈曰。此説非理。
所以者何。汝未了達涅槃發心故。其經發
心。約歴劫説。疏師隨經釋以歴劫。何引歴
位。相配圓位。是即未了圓次位失耳
    彈麁食者謬破三教不同章第七
夫妙法草樹。未開増長。大品發心。大乘漸
頓。華嚴初住。法界便成。涅槃心難。佛性頓
位。善財南求。諮圓別於知識。波崙東請。聞
般若於法涌。豈若龍女成覺。示經力於刹
那。淨行踊身。顯佛壽於久遠哉。是故。大乘
智積歴劫難。小乘鶖子五不決。倶不極成
歸龍女。現見南成信經力。麁食何人。背
兩聖不信妙法大直道。今爲中人開此義。
迴心向大成佛道。云爾
麁食者曰。彼云。摩訶衍滿字教門。通論只是
一摩訶衍教。若細尋義理。即有三教。明位
高下不同。其不達大乘。方便實可疑也。故
大品云。有菩薩。從初發心。即與薩婆若相
應。此約通教明入位。亦是法華經。小樹増
長之譬。又大品經云。有菩薩從初發心。即
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衆生。此約別教。
以明入位。即是法華所明大樹増長之譬。又
大品經云。有菩薩。從初發心。即坐道場度
衆生。當知。是菩薩。爲如佛。此約圓教
入位。亦是法華經明一地所生之譬也。今謂
不爾。引發心文。證三教別。不成爲證。伽
耶山頂經。説發心有四。一證發心。謂初
地。二行發心。謂次六地。三不退發心。謂八
九地。四一生補處發心。謂第十地。彼所引
文。薩婆若相應者。是初地以上證行發心。彼
所引文。遊戲神通等者。即八地以上不退發
心。彼所引文。即坐道場等者。即是第十地一
生補處發心 彈曰。汝説不爾。今示正義。
麁食者。引伽耶山頂經四種發心。配三心
云。一*證發心已上
經文
 謂初地麁食
者語
二行發心
經文。但證字不是經
正字。初字可經正字
 謂次六地麁食
者語
 三不退
發心已上
經文
 謂八九地麁食
者語
 四一生補處發心
已上
經文
 謂第十地麁食
者語
 彼所引文。薩婆若相應
者。初地以上證行發心。彼所引文。遊戲神通
等者。即八地以上不退發心。彼所引文。即
坐道場等者。即是第十地。一生補處發心已上
麁食

此會釋。竝心配地。都無道理。汝云初證
發心。不是經文。汝僞加證字。以證配初地。
其山頂經文有十二復次。各有四發心。各十
二第一。同但初發心。都無彼證字。明知。汝
但見疏文。都不勘經。加此證字。誑惑後
學。可恐哉可恐哉。諸有智者。依經取解。
繁不更道。麁食者曰。又引法華二樹。證
三教別。此亦不爾。彼經約二木分別菩薩
位上下。故不成爲三教證。何以知然。彼經
云。諸佛子。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
決定無疑。是名小樹。是初地已前菩薩。又
云。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度無量衆生。是名
大樹。是即初地以上菩薩。得證不退故。又
經云。若諸菩薩。智慧堅固。了達三界。求最
上乘。是名小樹増長。是即初地至七地也。
又云。復有住禪得神通力。聞諸法空。心大
歡喜。放無數光。度諸衆生。是名大樹増長。
是即八九十地也。由此經文。諸疏師。約此二
樹作二説 彈曰。汝難不爾。三草二木。多
有義門。故三草二木。各有横竪。又教理智
斷行位因果。各各不同也。若竪約一乘位。自
位相形。故三草及二木。皆爲一乘因。若横
約各得長。三草二木。各不同。汝偏執歴劫
自位相形。不許別立兩樹菩薩。夫小樹大
樹。同地生。上中下相。各不同。豈得不立三
乘共行菩薩之位。若有共行菩薩位。寧得不
説共若。若有三乘共般若。何得不立
共行教哉。若有共教對不共。必有可得
分二教。何汝不成爲二乎。汝引經云。是
名小樹。是初地已前菩薩。此義一往且應
爾。此通教菩薩。但出分段故。又引經云。是
名大樹。是即初地以上菩薩。此義一往。且亦
應爾。此別教菩薩。期變易死外故。已約
横滋義。大樹獨生地。大樹自受潤。約隨機
之門。何不立別教。又引經云。是名小樹増
長。是即初地至七地。是有二義。若已増長
者約共行地。且應爾。若當増長者此亦不
爾。非經本意故。又引經云。是名大樹増
長。是即八九十地。此亦不爾。經擧已増長
邊故 麁食云。又彼所引一地所生之譬是
圓教。此亦不爾。不知法喩。謬引證文。故
爲不可。一雨者是教。三草二木是所化機。
一地者是眞如理故。彼經云。如來説法。一相
一味。所謂解脱相。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
種智。是即彼所引一地。爾則彼所立四教。即
是一雨。如何別立四教差別。又何以故。屬
眞如理 彈曰。汝不知法喩。謬引證者。此
亦不爾。一地所生喩。譬是圓教理。一雨能
潤譬。況是一圓教。以所詮及能詮。合爲圓
教證。何有不可哉。但隨機之故。教分四種。
隨法之故。四一無礙 麁食亦曰。又彼抄撮
經中處處文。以爲誠證成立四教。且如華
嚴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涅槃云。發心畢竟
二無別。如是二心。先心難。依此等文成立
圓宗。此亦不爾。對法論云。如文取義。此人
有十二種過失 彈曰。又汝引對法論云。
如文取義。有十二種過失。此亦不爾。攝論
云。了義經依文。不了義經依義。今依了義
經。依文立圓。四教何有過失哉 麁食者
曰。又梵網經云。衆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
位同大覺已。何故。汝不引此文 彈曰。又
汝引梵網文。何故不引者。愚哉不檢疏也。
山家作記兩卷。已説圓別義。汝不及博覽
不引此經文者。麁食者少聞失矣 麁食者
云。當知。十住位初發心住發菩提心時。此
心自性。自有覺義。依此義説初發心時。便
成正覺 彈曰。會初發心時文。此亦不爾。
此心自性有覺義者。此覺本有。云何便
成耶 麁食者曰。又有義。三十心。當知。名
別十地因。初發心住是初地因。因中説果。故
説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餘文準此可和會
彈曰。又麁食者云。是初地因。因中説果。故
説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此亦不爾。玄賛雖
會此發心。都無因中説果言。賛主但云種
性發心菩薩因故。故知。汝會同外道也
守護國界章*卷上之中







守護國界章卷上之下
             釋氏最澄撰 
    彈麁食者謬總破四教章第八
夫法華未説。誘引三乘於四教。蓮華開敷。
去來五乘於一轍。機漸教漸。因機漸而先
三。機頓教頓。坐塔中而後一。擧三乘之芭
蕉臂。拒一乘之金剛輪。憐愍麁食摧破苦。
強與不輕佛性記。云爾
洗除如來使所傳四教文僞垢
麁食者曰。彼云。聲聞藏即三藏教也。菩薩藏
即通別圓教也。爲決定聲聞説教名三藏
教。爲退大聲聞説教名通教爲漸悟菩薩
説教名別教。爲頓悟菩薩説教名圓教。今
謂不爾。若爲退大聲聞説教名通教。亦爲
漸悟菩薩説教名別教者。法華應名通教。
亦名漸教。何以故。退大聲聞。即名漸悟菩
薩故。若許爾者。法華不應妙教攝。以爲
退菩提心之舍利弗等説教故。當知。法華
是漸教。非攝圓頓。何以知者。攝論云。爲引
接一類不定種性聲聞。諸佛説一乘。由此故
知。法華是漸教。非圓頓教。法華會中。授佛
記別舍利弗等八千聲聞。是退菩提心類。是
名一類不定種性聲聞。此迴心向大以後。復
轉名漸悟菩薩。非別異類 愍喩曰。法華
應名通教。亦名漸教。何以故。退大聲聞。即
名漸悟菩薩故。此亦不爾。漸悟有多種故。
若爲退大聲聞説教名通教者。謂未開通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