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菩薩戒問答洞義鈔 (No. 2358A ) in Vol. 00

[First] []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358 A
菩薩戒問答洞義抄

    律宗大小 通別二受不同
    二受通塞通別東流 自受行別
    七衆成性 南北異義 通別七衆
    五八分受 七衆三聚 住前戒體
    表無表異 互爲各發 通別無表
    三聚十支 三聚防發 別脱名義
    無表名色 通別戒境 新古戒體
    無表引果 總別不同 轉成無漏
    轉成時分 無表倍増 安心持戒
    眞言用戒 淨土依戒 天台非義
    禪宗依戒
夫大乘三學出過餘乘矣。菩薩八正超越邊
焉。若以管見其要。皆妄俗
眞要。憖用螢情其旨。倶*隨塵染
奧旨矣。爰仰見慈尊之教文。萬行非
他都流入于尸羅之廣海。伏聞宗家之義
。三乘無隔同生長於毘尼之善根。然則八
宗津區同沐戒水。二藏路異倶耀律燈。是
以寄尸羅一門以明其義。約菩薩二受
其由。而世漸澆漓。人稍淡薄。則毀尸羅
而爲法縛。指律津而爲學小。如是邪倒
稱計焉。悲哉希受爪上之人身而不
擣篩和合之藥。歎哉適値優曇之教文
而不好色香藥之教。哀猶有餘悲哉夫。
故引用三藏之教文以破蟷蜋拒輪之智
示數十之問端以息飛蛾赴火之能。若萬
中有一理。願垂哀納
菩薩戒略有二門。第一總明菩薩戒
。第二別破諸宗邪見。第一門有三。初明
別脱戒。二明總脱戒。三明總別不同。初中
四。初正明別脱戒。二兼明表無表異
新古戒體。四明轉成無漏義。第二門有
四。初破眞言末學邪倒。二除淨土宗惡見
三遣天台宗非義。四摧惡禪邪⿰
第一門正明別脱中 問曰。律宗是三乘中
何乘。毘尼是大小中何法。若云大乘。天台
智者判一代教律教小乘。大唐玄奘
三藏録毘尼小録。故知小乘。若云
小乘。瑜伽論并自餘經論。菩薩則依學律部
以爲尸羅波羅蜜。則涅槃經扶律
談常
⿰鬘經毘 尼
大乘
十輪經摩耶經大集等諸大乘經。智度
論等八十部者。*即
尸羅波羅蜜
諸大乘論皆以爲大。又上
古先徳皆持五篇戒。五夏間以律學宗。
彼等皆爲小耶。⿺⿺是極。爲之云何 答
曰。此問甚劣。不之。且依教文以助
迷⿰。凡就菩薩戒三聚。其中攝律儀者
*即是聲聞藏所説戒相是也。則本論瑜伽中
菩薩戒相曰。復次當知菩薩毘奈耶略
三種。初律儀戒毘奈耶聚。如薄伽梵爲
諸聲聞所化有⿰略説毘奈耶相。當知則此
毘奈耶聚已上菩薩善戒經曰。在家出家戒
三種。一者戒。二者受善法戒。三者爲利衆生
戒。云何名戒。所謂七衆戒。比丘比丘尼式⿴
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已上占察經
本業經等文廣故不有人
一卷
是經論指
七衆戒攝律儀。無別立菩薩律儀。若別
菩薩律儀。何不彼讓五部律儀。故知
律教是小乘。菩薩三聚中律儀戒全與彼同。
故菩薩爲攝律儀學彼部。則南山大
師釋曰。若據大乘戒三品。律儀一戒不
聲聞。非一三異已上則不涅槃
開會直得頓悟大乘。若云教是小乘。菩薩
依行。依何護律儀。律儀若不立依何護
後二。律儀戒爲本方有後二瑜伽明文。彼
曰。此三聚戒由律儀戒之所攝持其和
。若能於此精勤守護。亦能精勤守護餘
。若有此不守護。亦於餘二
守護。是故若有律儀戒。名一切菩薩
律儀已上知智者判爲小。三藏列在
且依其教限乎。自餘經論説言大乘。依
聚之中律儀也。況唯受律儀一戒亦名
受菩薩。依受者心戒有大小。發大菩提心
大乘戒。發小菩提心小乘戒。作法軌
則全二乘同。依心爲大。則玄奘以前古徳
皆但別受菩薩。然當世律侶通受大菩薩。二
乘永隔知見。云何不此旨舌謗大乘
。世有人毀戒云小法。若依薩遮尼經
三乘法倶定逆罪。定墮無間。小乘⿰爾。
況大乘乎。摩耶經説訾毘尼法滅之相
涅槃經説毘尼經律魔説非佛所説
已上
略抄
經文如是。可畏可畏。不
問曰。既聞律教是頓悟大乘。未通別二
受不同。請委分之 答曰。凡二受不同源出
瑜伽文。慈恩承之名通受別受。義寂得
總受別受。名言小異義意全同。寂法師梵
網疏曰。授律儀戒方軌有二。一與餘二
受。二與餘二別受。總受方軌七衆無別。擧
一羯磨⿺被七衆。至於隨相所持各異已上
意曰。總受者菩薩之三聚總受故。別受者律
儀之一戒別受故。又別受戒三乘共戒故。軌
則大與聲聞同。*即大僧大尼戒白四羯磨
成就。式叉沙彌等戒各有受法。⿺受戒不
爾。大乘不共戒故。作法大與二乘同。雖
七衆別羯磨無異。但至隨相七衆差別。謂
大僧持二百五十并梵網瑜伽等重輕諸戒
乃至⿺事女等例同爾。今約二受通塞
七種不同。一⿺受是通。三聚⿺受故。別
受是塞。律儀別受故。二⿺受是塞。局大乘
故。別受是⿺。⿺三乘故。三通受是⿺。來際
⿺受故。別受是塞。局盡壽故。四⿺受是塞。
加行心故。別受是⿺。⿺生得心故。五
⿺受是⿺。自受從他⿺成故。別受是塞。局
且依出家戒
唯從他
六⿺受是塞。局加行心中
大菩提心故。別受是⿺。⿺加行心中小菩提
故。七⿺受是通。十支⿺發故。別受是塞。
七支局發故上明多種⿺塞。總顯二受不同。至
得名。但由初句⿺受別受
 
問曰。⿺別二受差別聞之如掌。未審出
在何文 答曰。其證非一。翰墨無暇。且指
説所以令自尋。則瑜伽論義寂疏。表無表章
其文甚繁。用者自尋。又涅槃經但説別受門
。於菩薩戒二種戒。一受世教戒。二得
正法戒。受世教戒者。白四羯磨然後乃得略抄
是諸文甚多。恐繁不
問曰。⿺別二受不同粗以如是。未知何時始
東流。請具示之 答曰。別受作法則佛滅千
年。至後漢明帝時騰蘭初至。人雖剃染
歸戒。跨及曹魏二百年。曇摩訶羅
此云
法時
 依四分羯磨十人受戒始。六百
餘歳天台智者。華嚴香象。三論嘉祥。淨土善
導。律宗道雲道洪智首南山等。皆唯別受人。
⿺受作法。大唐遍學三藏至五天。於那蘭陀
戒賢論師亦名
法藏
瑜伽始受此法
震旦則授基法師。其後我朝道昭和尚入
唐受此法歸朝弘之。雖唯在家非
家法。亦不相續絶。又龍興寺大和尚渡海
大僧受戒始而不相續。爰⿺來興正菩薩
此法陵。則依瑜伽論説慈恩所釋。祈
好相。四人一時以自受羯磨自誓得戒。上人
則第四也。其後漸漸入佛法人其數不
稱計。故當世受戒不共之⿺受爲本。兼行
門之別受
問曰。⿺受自受從他。論文之。自誓授
⿺理可爾。別受不爾。瑜伽曰。苾芻非自受
他簡擇故已上又三乘共戒故軌則同
聲聞。既不自受。菩薩焉行。而當世常行
別受戒。豈成之耶。既佛法滅戒體成就人我
朝無一人。縱有一人。邊地五人方得
之。況一國都無。而⿺受自受。則行別受
成。若不成爲之何爲 答曰。諒如
。但戒體不成授之無用。今既授之知
故。則如來入滅之日。阿難請問四事。其
中如來入滅後以誰憑師。佛曰。波羅提木叉
云云既自誓成⿺受大戒故。互爲
羯磨文牒波羅提木叉爲和上。既三聚中
攝律儀與別受戒同。而以彼戒和上。理
何妨是一又別受戒體成就種種靈相是一
何足疑慮。須仰信之。一受既成。後後授
理。有何失
問曰。 大乘三聚中攝律儀全是七衆戒此理
信。南北倶不許。何恣立新義。先南都古
徳護命勤操靈仙修圓等義。七衆性成必依
律儀法則七衆戒。七衆性成後以三聚羯
菩薩戒。全不三聚中律儀戒。次北
嶺義者。昔弘仁年中。傳教大師以四箇條事
奏申。其大意曰。直往菩薩最初始行不
百五十小戒。唯受十重六八戒而成大乘比
丘僧。梵網所説則此戒也。是名圓戒。此圓戒
中都於五篇七聚。彼戒一向小乘戒
也。久修菩薩爲利他故假受持之
。直往初心必不之。我山欲須受
大乘僧云云兩寺既不許。今立
豈非新義 答曰。此條南北諍。未學焉
判斷。且依相傳義以明之。既一代決判瑜
伽不攝律儀。全讓五部律藏。修多羅帶
意趣。論藏決判疑情。若別有大乘攝律儀
何論文不彼讓五部律藏。但古徳言
。如遣疑抄比丘性作二重。一麁顯極成。
謂別受戒也。十方三乘凡聖盡和合。僧義尤
顯。二微細甚深。謂⿺受戒也。十方大乘凡聖
盡和合。故雖僧諸二乘衆不和同。其義
更幽。古徳且依麁顯極成性。不微細甚
深重。若不爾⿺受戒現在教文。先賢何不
見。次於北嶺義南都諸寺所之。其大
旨曰。唯受十重六八戒比丘性。釋迦法
中都無此法。智論曰。釋迦法中無別菩薩
。則律藏所制菩薩攝律儀。設雖直往
出家戒。必受此戒大比丘偏小者誤之
甚也云云最澄師救曰。瑜伽梵網受法不同。
瑜伽菩薩戒藏⿺菩薩戒。梵網菩薩戒別圓
菩薩戒。藏⿺菩薩猶雜小乘。以聲聞戒
攝律儀。別圓菩薩一向大乘。唯受大戒
小也。故戒有三。一唯小乘。謂四分等篇
聚戒。二⿺小乘。謂瑜伽等三聚淨戒。三唯
大乘。謂梵網經十重六八。法華安樂行品所
明戒也。則自問曰。若以梵網等大比丘
。 有願無願不同云何 答曰。受久名
。新受名沙彌。行南都比丘末沙彌上
已上
略抄
此義大誤。則天台玄義云。菩薩持性重
譏謙等無差別。自求佛道性重則急。爲
衆生譏謙則急。小乘自調性重則急。不
他故譏謙則寛。菩薩具持兩種。故名大乘
。又曰。別圓兩教專於梵網。若出家菩薩全
白四羯磨已上況經論十戒止觀配五篇
等戒。隨天台從惠光律師大比丘戒。宗
家之智者既以如是。末學之傳教何致妄判
法不人者如來教勅也。依義不
者大乘之大綱也。何依澄師凡解經論
聖説。凡聖相望依聖不凡。何引彼非
今正義。水火相違。宜之矣。澄師
難曰。西域傳中曰。西天有三寺。一一向小乘
寺。二一向大乘寺。三大小兼行寺。傳教引
今三戒。若不三戒何解三寺。故知
正義是一又多大乘經論教初心菩薩曰。勿
二乘。不同住。不同食。不同路
讀誦者讀誦大乘。若説法者演説大乘云云
此文證知是正義是二故我山不行律
同住等 答曰。此雜非也。先西域傳
既於乘分三品。於戒不三品。若云一向
小戒寺一向大戒寺大小兼戒寺證文
既文云乘。何妨戒同。次引正經文以爲
 先問曰。經説婬欲則是道。則依文應
婬耶 傳教答曰。不爾。經由理門
方行已上
般若
例難云。彼既爾。此亦應爾。經
小乘則⿺小乘人。⿺小乘心。⿺小乘著
更不大乘心三聚中攝律儀
。況南都僧衆與小乘人全不同住。不
。不路。不小乘之心。不小乘之
。不小乘之因。不小乘之果。何違
。經含意趣。論決意趣。何由意趣
一代決判論。若依文取義。由無行經
三毒。由般若經惡空。彼若依義不
文此亦應爾。一取一捨。豈非矛楯。但澄師
只人。定大權示現。弘教度人難思方便。
而末學由彼不聖言。若約彼顯戒論
大僧。只形同沙彌分也。南都坐沙彌上
方數俗年則可形同中。約新舊有願
無願。甚⿺漫也
問曰。⿺受七衆方如別受七衆。但於作法時
差別。若爾出家五衆現顯。在家五八
⿺受作法其相云何 答云。依相傳義。授
縁十重時。梵網前四重上説具輕戒飮酒
⿺受五戒。則攝律儀也。次説後四重等
方爲五戒攝善攝生。好相十重時。又先五上
具八齋戒後三方爲⿺受近住。則攝律儀
也。次説後四重等方爲攝善攝生。則七衆

問曰。⿺受五八有分受否 答曰。雖
。若依補行文集御註。雖初根引接
之。依戒體成。欲戒體必具受。章
文云。其菩薩戒期心廣故必須具受。亦非
位引接之故已上既言其菩薩戒寛過七衆
初位者則別受五八也。故知不⿺受五八
分受。本業許分受初根引接。若據
章釋已上御
注意
異義往往此爲
私曰。爲處中應
。由思願無表
問曰。菩薩七衆倶發三聚心方發得之。既
⿺事⿺住皆以如是。若爾受⿺事戒
七衆之戒。若言成戒體則不願。唯識
論然依思願文明鏡。焉有願成戒體
若言成無七衆差別。若違可犯戒。⿺⿺
判。請爲決之 答曰。此難非也。依總願
十支無表七衆一同。依別願七衆差
一切皆爾。故遣疑抄就願分二重。一廣
大總願。二當分別願。二重必具足故無

問曰。⿺未入僧祇之位。以善法欲菩提心
體否。若亦局已入僧祇之位深固大
方成無表否 答曰。就是異説。寺邊學
者局已入僧祇深固大心方成無表。宗要
菩薩戒言。爾時於此解脱分心。由羯磨
菩薩戒已上解脱分者則資糧位也。故
當代機根。薄地凡夫都不受戒義
設雖戒不戒體已上
彼義
 依和上御
此義不爾。既上卷古迹分釋言。上卷傳
上賢聖内門行。下卷傳初發心外門戒行
已上内門者已入僧祇。則十住已上菩薩也。
外門者未入僧祇。則輕毛十信菩薩也。若戒
法局已入僧祇。上下倶内門行都無外門行
是一又本業經説。十重滿足方入初住已上滿
足則輕毛。方入則已入僧祇。若戒局内門。滿
足何位。登僧祇始受無戒入僧祇。若爾違
滿足方入説文是二此二文證。受戒⿺
將即明也焉。次於宗要文論藏常廢立
資糧位解脱分。雖然雜集論中説
種順解脱分。其中依憑順解脱分者。*即善法
欲菩提心位。何以解脱分言已入僧祇
古迹宗要一師製作。豈有二文違。本業梵網
一佛所説。寧矛楯説。故知輕毛位以
法欲菩提心菩薩淨戒。如是得意粗無
疑難
第二兼明表無表異者 問曰。就戒重重料
簡粗以如是。未表無表差別。請爲明
 答。表無表具如表無表章。今爲新學
而引之。表者三業表。則身語意。章曰。成業
論瑜伽等説。有三種思。一審慮思。將
先審慮故。二決定思。起決定心
故。三動發勝思。正發身語作於事私曰。
此文
意表二種。於動發
身語。依起業次第
唯識論曰。能動身思
説名身業。能發語思説名語業。審決二思
意相應故作動意故説名意業私曰。此文於
意表二種
動發二種
廢立次第
問曰。表義曰何 答。章曰。表謂表示。表
内心於他故。成業論曰。何故名表。此能
示自發業心他知故。爲此義故説
頌曰。由外發身語。表内心所思。譬彼潜
淵魚。鼓波而自表已上謂身表者。乞戒時
先禮拜三返是也。語表者。三返乞戒是也。以
身語禮拜乞戒示自内受戒意
。表者則顯義也。故言表自内心示於他故
也。意表者。則審決二思也。義燈曰 問。表義
云何。後思表前思意表業。又思見分及
自證分更互相表名爲表也私曰。初釋以審決
二思相對爲表。後
釋於一思四分見分自證分相望作
。就是有種種料簡。具如周抄
審決倶意
。定意表體則局決定思。十業道章曰。決
定一思爲意業道。不爾意業有重發已上
此三種表倶取最初一念無表所依表戒
義燈曰。於初刹那正發身語之思。或倶時
發。或前後發。倶時一一種。前後各別種。皆於
初上章釋意同故略之。就
重重義。如別紙抄
有義以正將
身語只前念則定表戒體。若依相傳義。取
正動身語最初倶時思表戒體。及
二義差別更尋。若此表戒時不菩提
戒法則不成就。後進謹之。於戒有上中
。則乞戒時心有上中下也。是依相傳
記。從他如是。若自誓受者。瑜伽曰。若自然
受者唯有意表業已上章有二師義。繁故
之。次無表者。亦三業無表。則身三語四意
三也。翻表戒故名無表
問曰。就表無表各有三業。若爾一一配
。身表發身三無表。乃至意表發意三無
。若又一表上各具三業無表否 答曰。此
條異義往往。有義三表各各配三業無表。其
故身善翻身惡。乃至意善翻意惡故。身表
身三無表。乃至意業亦爾。章文言
意無表非是色性。則明證也。若三聚各各具
十支。意業無表何由所防色。故名
。若依相傳義。三業表各各具十支。則三
十箇無表。正如先義兼防十惡何失。道
理文證頗繁。且擧少分以破彼義。先道理
者。身行禮拜時。但不身三計。乃至
決定思時。但不意三計。倶發三聚心
斷惡諒寛故。三業各各具十支是一又表無
表章就意業無表發不發三師義。其内第
三師意業不無表。若如各發義。第三師
但立七支無表後三無表。若爾三
師倶大乘師。何十支是二此⿺理
知互爲發。次引文證。義燈曰。意業之中十
善十惡發無表是一表無表章曰。大乘唯
意表發殺生無表是二略纂曰。若從他受。或
身發七支。如師所。或由語發
。如語請師等是三崆峒記曰 問。初
唯身業或唯語者。寧立十支 答。互立無
失。不爾病者應得戒是四開宗記曰。
身表業語無表是五 如是文證頗以
繁多。何依一處文以亂多文。以是故知互
爲發是正義 若爾然意無表等文云何會
之 答曰。此義既聞。何設重問。自元分
故。兼防十支。正各發。是故依正防
意等。若不兼防⿺理。已前諸文云何會
之。故知互爲發⿺理文證諒以繁多。須
管見方仰大虚已前各發互爲發略明如是。就
此有重重料簡。自門他門義
理爲別如
別抄
問曰。就⿺別二受無表有差別否 答曰。
爾也。別受三乘共戒故。無表則七支。小乘
意地故。章曰。其苾芻苾芻尼戒。唯有
身三語四七支律儀。苾芻等心意樂普遮
性罪乃至其勤策勤策女及正學⿺事⿺住
皆唯四支。身三語一。謂不妄語法。令其漸
。意樂未普。更不多。此四性戒。餘爲
此。非別有私云。南山大師七衆倶戒體同。慈恩
大師爲有願無願四七不同
⿺受大乘不共戒故無表則十支。大乘以
本故。章曰。菩薩律儀制十支故。色支
唯七。後三非色私曰。就後三非色文
論往往。具如別紙記
問曰。⿺受防十支。就戒有三聚。若爾三聚
各各具十支。將亦以十支當三聚否 
答曰。若依相傳義。以十支當三聚。攝律
儀則七衆戒。彼戒以七支無表故。以
攝律儀無表。言惡時身語勝故。攝善
攝生以後三無表。言善時意地勝故
問曰。就無表種類差別否 答曰。有義
倶防惡無表。攝善攝生戒以後二障
戒故。三聚倶防惡。若依相承義。就無表
二種。一防惡。二發善。章曰。其別解脱律儀及
處中一分無表。以善思種子上。有身語
惡戒功能。及發身語善戒功能已上
知有發善防惡二種無表
問曰。就無表二種方始知之。未知十支
無表二種中何 答曰。依相承義
不同。一義曰。十支倶防惡也。發善彼上總得
之。一義曰。前七防惡。後三發善已上二義。何
倶相傳義。任
情取捨。但初御義猶以甚深
歟。別受⿺受倶亘無差別
問曰。上具明別解脱戒。未別解脱名言
云何 答曰。表無表章云。別別防非名
別。能防燈曰思種別
能名爲能防
 所防七種⿺非名
所防
別稱。律謂法式。儀謂軌範已上定⿺二戒
總脱戒。總出非故。作法律儀名別脱。別
非故矣
問曰。既聞別解名言。何故無表名爲
答曰章文説色義言。其無表色實是無表
也。無表示故。即體非色。亦從所發私曰。
所發
者。則身語表戒依思動作。
思是能發。表戒則所發也
所防私曰。十支由
。是則所防也
名爲色。義*燈曰。身語善惡無表。體是色
性。而無變礙。不五塵實色質礙用。既
色類異故。十二處中色處不攝。唯別法
處中受所引色攝
問曰。⿺別二受戒境寛狹其義云何 答曰。
⿺受必以不可説不可説三千大千世界
戒境。別受不定。發大菩提心之成大乘
。爾時戒境則寛如⿺受異。若發小菩
提心之成小乘戒。爾時境則狹。但以
大三千世界戒境
問曰。別受戒三乘共戒故。軌則作法專與
同。故及倶發七支。何至戒境
不同者 答。此難不齊。十惡大小倶知。小
乘意樂劣故不意業。故戒體同七支。戒境
所計不同。小乘計一大三千界外無世界。彼
若知不可説。彼戒境亦不可説。寧欲
他三千界彼作非。若願作。戒境豈局
一大千。大乘既知不可説故戒境寛。彼大乘
若不不可説。戒境倶狹。小乘若許不可
戒境則寛。知不知不同。何得例難
第三明戒體者 問曰。戒相如是。未
體何者 答曰。戒體是新古諍論。今具出
方決疑情。先出古義則有二別。天台智
者大師義記曰。不起而已。起則性無作假色
已上彼師意以法性法身戒體。法性自
不起。不起性名不變眞如。故言不起而已
彼法性隨縁作動假現有爲衆相。是名隨縁
眞如。譬如水波。水是濕性。濕性不縁。是
不變眞如。波是擧動。擧動亦不濕。此
隨縁眞如。金錍曰。萬法是眞如。由不變
故。眞如是萬法。由隨縁已上戒是無作。無
作由作。作是動用。動用名隨縁眞如。眞如
隨縁體性是不起。水隨風濕性不縁。
故以法性戒體。次南山大師業疏曰
宗戒
中。説
教宗戒體
善種子此戒體也已上則以
戒體。隨濟縁記釋言。結成種子
戒體 探大師所立之旨種子戒體之
。有義南山大師以用戒體所存之實
。則見大師解釋。述種由思生。要期是願。
願約盡形。形終戒謝必不種爲體。
隋允堪記主釋種之上防非體。加之
體用兩増西天諍論。用増爲正新家所判。祖
師設雖舊家。何以正義立義哉。故知用
戒體已上二義互引文證。雖是非。疏文明言
善種子此戒體也。記文具結成種子自爲戒體
故知種子戒體是正義
允堪釋用不
次明新家戒體是以
非止惡用戒體。章言。其別解脱律儀乃至
無表。以善思種子上有身語惡戒功能。
及發身語善戒功能已上則防非止惡
功能與所熏種不即不離。不即故用戒體。不
離邊應種子戒體。則南山種子戒體與
頗近。知徳諒深已前義理依
具記
上來三家戒
體文略如此。依相傳義新家本。學者
更尋
問曰。戒無表既思上假法。假法不因果。論假
法如無非因縁故。經光光非因果法。故知
戒法不當果。若爾由戒引果諸教明之。
二文相違其義云何 答曰。無表是假法非
因果法。性相所定。故無表不果。又雖
無表當位不果。爲思種滿業之。
故無失矣
第四明轉成無滿者 問曰。古迹云。由
菩薩入初地已捨有漏戒無漏戒云云
學者以此名轉成無漏。其義云何 答曰。就
學者各存一義。有義曰。菩薩入⿺時。有
漏種上無表如本。又無漏種上生無表運運
増長。故云有漏戒無漏戒也。非
師僧縁更受
問曰。入見道時初得無表十支歟。又有漏
種上倍倍分歟。若云十支者。依何受縁
無表耶。若云有漏倍倍分生無漏種上
者。有漏種子尚有増長。何新無漏種上前倍
倍分生耶。不移故 答曰。自本依無漏
思種明縁無漏種上生有漏倍倍分
義上者。何如是難耶
又問。既云有漏戒無漏戒。何尚有漏
種上無表増長耶。云捨戒故 答曰。自
捨有二義歟。一云。一向永棄捨。譬如
衣服既破捨之。二云。取勝棄劣捨。譬
新衣服故衣服捨之。今捨言當後義
也。有義云。菩薩入見道時。有漏種子上無
表全轉移無漏種子上。故云有漏戒
無漏戒。雖無表體漏無漏無別。望種子
云也。然有漏種上法皆逼迫繋縛。無漏種上
法返之。故有小異耳。譬如樹葉春青秋黄
其體全同。初發心發得無表直至佛果。因
果大異其體全同。唯戒無表也。章曰。別受戒
佛果轉成圓滿無漏之法。則是法義云云
前義難曰。由何捨縁有漏無表耶 答
曰。如是難者。入見道時依何受縁始生

又問。全轉有漏者成無漏者。入見道時無
表支分云何 答曰。假令加行後念一萬支
見道初念來二萬支可増長
又問。何異餘法是。此戒法初發心法直
佛果哉 答曰。如是難者。何異餘法有
長能哉。此恐未戒法建立是難歟。梵
網經曰。衆生受佛戒則入諸佛位。青丘釋
云。佛位有二。一發心滿位。二行果滿位。今
初故初發之願無周圓。與佛無異言
同大覺。如契經云發心畢竟二無別故已上
是文云何隔意。初發心願全期佛果故。
此防非能三賢十聖之間漸漸轉劣附勝。有
何失
又問。殊餘法増長條此亦不審。不律
儀處中倶増長。望不要期布施等可
佛果哉 答曰。不爾。不律儀等皆命終捨。
云何相例
又問。捨有漏戒無漏戒。言種子
事。無窮會釋也 答曰。汝受捨之言亦以
胸憶料簡歟
問曰。此二義中何正 答曰。宗大義各有
。何輒定之。雖然若依相傳後義
所存之實義。於無漏轉滅轉齊二義
其内以轉齊正義。例彼思此後義頗有
眉目
問曰。轉成時分云何 答曰。一義云。決擇抄
意通別二受倶至佛果。轉成無漏得章文
依地有無
中其義見
故知至佛果轉成無漏。若爾古迹
入初地已轉成無漏者。答曰。古迹出
得義故無違。一義云。不決擇抄。章出
成圓滿分初得。若依初得則以古迹
定。古迹出通受。別受例同可意者也。
一義云。決擇抄由別受以釋。通受未分明
古迹依通受以釋。別受不分明。故知通受
見道時轉。別受至佛果
問曰。以何不同 答曰。雖通別共菩提心上
所作。通別相望通勝別劣。故劣至佛果。勝見
道轉
又問。何故倶大乘戒。通勝別劣 答曰。通受
三業通防故。唯局大乘故。別受返上故優
劣不乃至三義。學者各
其謂。更尋
問曰。上來具明無表倍倍増長。乃至見道轉
成無漏。未知倍倍増長樣何 答曰。就
異義。一義云。初念十支。第二念二十支。
第三念三十支。第四念四十支。一義云。初念
十支。第二念二十支。第三念四十支。第四
念八十支。如是名倍倍増長。倫記釋不律
云。次念増成二十。第三念増至四十
至無邊已上不律儀如是。律儀豈劣彼。故知
第三念四十支。第四念八十支。又鹿島大明
神御託宣以後義正。故取後義
存之實義
問曰。戒如是甚深無礙。如是妙戒受持之
安心云何 答曰。安心者則住無相智。以
法二空三輪相能持無犯
空有二邊。離有空中間不護滿淨
戒波羅蜜。如是安心方名持戒。若著有相
之。如澄照大師解釋。持戒返成凡福行
元曉大師所釋。淨戒更得犯戒名。若有
問者將以此義答。具如諸師所釋。恐
記。新發意菩薩方住此心菩薩戒
第二門破諸宗末學邪見 問曰。世有眞言
末學。難破曰。四箇大乘是三妄未除事理未
圓。我宗不爾。三妄永斷事理倶密。故持
甚非佛意。三世諸佛心修密教速成
正覺。故須顯戒。如是邪道遮眼前。云何
之 答曰。戒是淺法。何大日經蘇悉地經。
并一行阿闍梨疏。大師御遺誡慇懃持戒。此
文云何消。今具引之。大日經云。若佛子信心。
種姓清淨。恭敬於三寶。深慧以嚴身。堪
忍無懈怠。尸羅淨無缺。忍辱不慳悋。勇健
行願。如是應攝取。餘則無是一
悉地經阿闍梨
相品
曰。我今當阿闍梨相。一切
眞言由是得故。其相謂乃至恒依法住不
非法。其大慈悲憐愍衆生乃至深信大乘。設
小罪猶嫌大怖。身口意業善須調柔是二
聖不動經云。整其三業衆罪。亦不
近諸餘惡人。作護摩事速得悉地是三尊勝
陀羅尼經云。當先洗沐著新淨衣。白月圓滿
十五日時。持齋誦此陀羅尼滿其千遍。短
命衆生還得増壽。永離病苦。一切障悉皆消
是四底哩三昧耶經曰。若修行者。菜食長
齋誦滿一萬遍乃至一切事法皆得成就
是五大軌文云。常大乘法住。於菩薩戒
阿闍梨。以戒常嚴身。弟子具此相。方可
傳授是六大日經疏云。若眞言行人不
是淨戒。則口誦眞言身持密印心住本尊
三昧。具修次第儀式養諸佛乃至云何得
菩提薩埵耶。故經次云。是故族姓子。以
身語意戒菩薩是七又曰。汝善住
戒者。如自身命。護戒亦如是。應至誠
恭敬。稽首聖尊足。所作隨教行。勿疑慮
是八蘇悉地經疏曰。由五戒三障發起
是九大日經供養法疏零妙寺不
可思議撰
曰。淨命者
小欲知足之行相。胡語頭陀。具有十六。經論
隱顯。故説十二十六。衣四食六處六是十。私
曰。有

丁餘
又曰。所謂供養有三。一者外供養。謂香
花飮食及燃燈莊嚴道場等也。二者行供養。
謂如説奉行及禮拜持戒等也。三理供養。謂
心住體無外攀縁是十
本師御遺誡云。
諸弟子等。凡出家修道。本期佛果乃至
心遠渉非足不能。趣向佛道戒寧到。必
顯密二教堅固受持清淨戒犯。所謂
顯戒者。三歸五戒及聲聞菩薩等戒。四衆各
本戒。密戒者。所謂三昧耶戒乃至 如是諸
戒十善爲本。所謂十善者。身三語四意三也
乃至是諸戒不具足慧眼暗冥。知此意
眼命。寧棄身命此戒莫犯。若故犯者
佛弟子。非金剛子。非蓮華子。非菩薩子
聲聞子。非我弟子。我亦非彼師。與
泥團折木何異乃至若隨我誡。則是隨順三
世諸佛誡。是則佛説不是我説乃至行此
修本尊三昧地。速超三妄執三菩
乃至我教則違諸佛教。是名一闡提
長流苦海何時得脱。我亦永不共住語是十
明文如是。何爲己非舌謗法。則如
御遺誡一闡提。長無出期。可畏可畏。悲哉

問曰。以戒不閑務。但自持三昧耶戒上。
何持顯教諸戒蓋此謂也云云 答曰。若實
三昧耶戒。不三業非顯戒。諒
所責。但身行十惡。口言三昧耶戒。如
是之人豈名佛子。如御遺誡則是泥團折
云云言行相違。誠是佛法羅刹是縱
又縱持
三昧耶戒。必可顯戒。以何然知。大軌文
云。以戒嚴身弟子方可傳授略抄。具如
上引
既傳授已前簡受者機。言此戒嚴身。則知顯
戒當眞言機是一又大日經云。尸羅淨無
缺。當應攝取略抄。亦如
上引
知攝取已前簡
受者機。言尸羅淨無缺。則是持顯戒
言機是二又大師御遺誡云。必須顯密二教
堅固受持清淨戒云云 必須二教之言
豈只密教。則知必須兩戒。若唯密戒。必
須之言云何可是三又曰。如是諸戒不
具足慧眼暗冥云云 夫明言諸戒不具慧眼
暗冥。若但密戒。何言如是諸戒。故知具
金剛佛子是四是諸文甚以繁多。且
少分以爲指南。後進更尋是奪
第二除淨土宗惡見者 問曰。世有不學愚
癡淨土宗者。若人恣造衆罪。口誦名號
惡悉除盡。故作罪都無過失。若怖罪過
本願。若疑本願則不往生。故不
持戒。持戒是往生障。疑本願故。觀經下品
是明證也云云此義云何 答曰。是則謗法闡
提。必墮無間罪人。何及返答。且引所依經
惡邪。先觀經三福業中第一福業
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是一第二福業云
持三歸足衆戒威儀是二又上
品上生。云慈心不殺具諸戒行是三又大經
上品。云家棄欲而作沙門是四 又
觀經中品上生。云若有衆生持五戒
八戒齋諸戒五逆衆過患是五
又中品中生中。説言若有衆生一日一夜
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
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是六經文出機品
品。如是出機竟具説來迎儀式。委如經文
繁故略之。又善導和尚御遺誡曰。吾持諸禁
一一戒。三衣如身皮。鉢瓶如兩目
三十年不眠。專念阿彌陀毎日十萬遍。彌
陀經十卷。決定順次生極樂上品上生。未來
世比丘不戒念佛。捨戒往生則難得。譬
小船。乘於大重石。浮大浪波海。向
惡風。雖願力船。破戒大重石。生死大
海波。著岸萬之一。守禁戒念佛。譬如一大
船。乘輕小沙石。無浪海順風。安隱到彼岸
持戒念佛爾。我生涯所作。則亦復如私曰。
上戒非往生
。破戒反往生障
五逆十惡得生極樂
五逆等無量無數罪。若尋常之時懺
先惡業。若臨命終時自今後不作。如是能
懺悔。念佛乘願力。必得西方極樂世界
。即念亦所作。即作亦即念。無懺悔心
萬之萬不乃至吾弟及孫弟。及末代弟子。
能守此遺誡。如兩眼乎私曰。以此文
上下三品證文
般舟讃曰。欲彌陀安養國。念佛戒行必須
迴。戒行專精諸佛讃。臨終花座自來迎是八
又曰。上品上生凡夫等。持戒念佛誦經專。
一切時中常勇猛。臨終聖衆自來迎是九又曰。
上品中生凡夫等。讀誦念佛專持戒。一日七
日倶迴向。臨終聖衆皆來現是十又曰。中品
上生凡夫等。遍學聲聞縁覺行。戒定慈悲常
勇猛。一心迴願安樂是十
又曰。中品中
生凡夫等。一日一夜持衆戒。迴此戒福善根
。直到彌陀安養國是十
又觀念法門引
般舟三昧經云。佛告跋陀和。持是行法。便
三昧。現在諸佛悉在前立。其有比丘比
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如法行持戒完具。獨一
處止念西方阿彌陀佛是十
又曰。自行者欲
淨土。唯須戒念佛誦彌陀經是十
 又
往生要集云。觀佛三昧云。此念佛三昧。若
成就者有五因縁。一持戒不犯乃至此功
徳念佛力故。疾疾得無量諸佛是十
又云。
同經云。以淨戒故見佛像面眞金鏡
了分明是十
又云。大論云。佛如醫王。法如
。僧如瞻病人。戒如服藥禁忌已上故知設
法藥。不禁戒愈煩惱病患
是十
又引般舟經云。不戒大如毛髮
是十
又云 問。念佛自滅罪。何必堅持戒 
答曰。一心念誠如所責。然盡日念佛。閑檢
其實。淨心是一兩。其餘皆濁亂。野鹿難繋。
家狗自馴。何況自恣心其惡幾許乎。是故要
精進持淨戒猶如明珠。後悔何及。善
是十
又散善義曰中品
上生
一明寶華尋發。
此由戒行精強故也是二
又續高僧傳曰。善
導持戒纖毫不是二
十一
又廣懺悔文具十惡
永斷相續。繁故略之。如是説文散在經釋
此文以驚邪情。戒是往生障以前諸
文云何消之。如諸文無戒翻往生障見。爲
己非正法。如四十八願誹謗
正法之罪人。如中上中中。臨終化佛讃受持
禁戒之善人。經釋倶分明。邪情宜捨矣
又難曰。戒是小法。故不之。以何知然。和
尚序分義釋大王八戒戒是小縁。以
三品遇小凡夫。戒是大乘。此文云何 答
曰。汝以和尚釋指南方設問難。我亦如
是。以善導釋證文則摧邪林。先大王
八戒是小乘之戒。以何知然。經大王證
増進阿那含。知是受者小乘是一
亦目連
阿難説授八戒。則知能授亦是小乘是二
所倶小乘。受戒寧大。亦經言日日如是。則知
二乘共戒。通受豈如是乎是三
 以上來三
證。小乘戒明。故言戒是小縁。次遇小釋
文此亦非證。和尚釋上三品遇大凡夫
而彼下般舟讃釋曰。持戒念佛誦經專上品
上生
誦念佛專持戒上品
中生
深信因果上品
下生
又大經説上三品家棄欲而作沙門
戒法一切小乘何指上三品遇大是一
以遇小得戒是小法。定及慈悲亦小乘。中品
上生中有戒定慈悲故。若一切定慈悲小乘。
大乘中無定學慈悲。若言定慈悲通大小
。戒亦爾也。何戒定小法餘通大小是二
一切戒法小乘。如御遺誡小法。如
和尚行學小人。和尚若小乘汝亦小乘
是三
又上品上生下釋曰。言諸具行者。若約
人天三乘之器即名小戒。若約大心大行之
則名菩薩已上故知戒同戒依心有大小
法同法依機分大小。若一切戒小乘此文云
何消是四
又曰。然戒即能持五乘三佛之持
已上則知依心通大小。若但局小此文云何
是五
是道理文證諒以繁多。何依一處
一代説
又難曰。戒非小法而是世善。以何知然。往
生十因云。一日一夜持八齋戒沙彌戒
此等世善尚得往生云云戒法則世善此文
將明 答曰。此文無違。凡就戒有種種別
若期人天五戒等是名世善。若願三乘
聖道之諸戒則非世善是一
又雖三乘
聖道。若有相受持之則名世善。若離
則非世善是二
又雖執心。大以人法
二空三輪相。則二執倶亡故非世善。小
唯以人執法空未立。故戒罪二全是法
執。故望大乘二執倶亡世善。例如
。雖小教許之大乘不許。故以小乘
。言別請是外道法。七佛無別請法已上梵
網經説

大小倶内教。權實相望以小爲外。此
亦如是。若離執者何出世善權實相望豈
別。又六度倶非世善。若離般若智前五
波羅蜜皆名世福。大乘猶以如是。小乘豈
世善是三
今十因以戒言世善。則當
三義。以何知然。一日一夜持戒中品中生
業因。和尚釋彼言遇小凡夫。則知永觀所
釋以小戒世善。若一切戒世善何別言
一日一夜。既在此言。故知中品中生。何
世俗言寛通一切。如南山大師戒立
三門。第一凡福行。第二凡罪行。第三行聖行
云云有相之戒名凡福。無相之戒名行聖
具列三觀
 勝他名聞貪著利養號凡罪。故知世
善言不一切。又和尚三福業下云。第一福
則是世俗善乃至第二福者此名戒善云云
第一世善上立第二戒善。故知一切戒非
。何由近代十因上古判文。十因解釋
用不時。縱不之亦無違失。況又無
何及疑問。須通方氷消
第三遣天台宗非義者 問曰。世有天台末
義云。戒體是法性。法性永不失。故殺
一切生其戒永不失。故名一得永不失戒
本業經云。菩薩戒有受法捨法。有犯不
失盡未來際云云經文如是。故遂不失。此
義云何破 答曰。此義大誤。梵網義記智者
曰。次論興廢者。初菩薩律儀。方便求受。其
體則興。若捨菩提願増上心以犯。其體則廢
已上
彼文
廢者失也。若戒永不失。義記釋文云何
之。亦止觀中犯五篇戒破器譬。繋故
之。如本業文少似證據。而彼經亦曰。十
重有犯無悔得使重受是一 又曰。一切菩
薩凡聖戒。盡心爲體。是故心盡戒亦盡。心無
盡故戒亦無是二上來三文同一經文。寧
相違。至汝證文宗要太賢委釋。今略引
之。彼曰。小乘向大有應捨法。捨菩薩戒
爾故。亦菩薩戒無無餘犯。無
已上何執一處文方亂一代説若依
恩意。纒
言不失則由中下不
。非上注
 纒捨戒餘文言失戒。則依
上纒捨戒中下不失也。次以法性戒
證。是亦非證。三輪已上談隨縁眞如
故。有爲衆相全是眞理。離眞無法。故言
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者。有爲衆相是眞理
故無假生滅。戒亦應爾。彼若有生滅。無作
何無生滅。故知天台得法性戒體。且隨縁
以談。都不失戒。義記文明。不
。況亦法性戒體諸宗所許。強立私義
依用
第四摧惡禪邪情者 問曰。禪宗學者問難
曰。律是小乘。亦是法縛。我宗不爾。頓悟大
乘不小乘之法。教外別傅不文字之
。隋達磨大師血脈論曰。除此心外終無
別佛可乃至自心是佛。亦不佛禮
佛。不心念佛。佛不誦經。佛不
。佛不犯戒。佛無持犯。亦不善惡。若
佛須佛性。即是佛。若不性念
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誦經得聰明。持
戒得生天。布施得福報。生佛終不得也已上
故知持戒以生天至極。終不云云
問云何 答曰。大小事如上具明之。且取
要義以息邪論。先大乘以利他先。若缺
慈悲是名小乘。汝今自讃言大乘。須
。修行若爲他當大乘。百丈禪師坐禪
儀曰。夫學般若菩薩。先當大悲心
誓願。精修三昧誓度衆生。不一身
解脱已上故知大小界畔以大悲
。未戒分差別。戒若小乘汝亦小乘。
上古禪師誰人不戒。汝若有兩眼
之。僧寶傳第一曰。撫州曹山本霽禪師。
年十九棄家入福州靈石山。六年乃剃髮受
具。閲世六十有二。坐三十有七。焚香安坐
而化。又傳第三曰。汝洲穴禪師。從開元寺智
恭律師剃髮受具。以宋開寶六年八月十五
跏趺而化。閲世七十有八。坐五十九夏。
又傳第七曰。本先禪師年二十五爲沙彌。詣
天台國清寺滿分戒。祥符元年八月十五
日開一目。微視而寂。閲世六十有七。坐四
十有二夏。又第八曰。洞山守初禪師。十六出
家。詣經州舍利律師具足戒。住洞山
十年。道遍天下。淳化元年秋七月無疾跏
趺而化。閲世八十有二。坐六十有五夏。又第
九曰。智覺禪師諱延壽餘杭王氏子。年二十
八棄家剃髮自受具。衣不繒纊。食無重味
頭陀行。甞習定。以開寶八年十二月
疾。二十六日辰時焚香告衆跏趺而化。閲世
七十有二。坐四十有二夏已上是諸文散
在傳文。且引少分以爲引證。戒若小法。上
古禪師皆是小乘。彼若小乘。汝亦小乘。師資
相承故。彼若大乘。戒亦大乘。上古禪師皆別
受戒猶以大乘。況當時律津通受大乘。於
所修攝善之中少分。未律儀攝生之二
。何不此旨妄自立破。&T073156;譬頗存
。次不立文字者。頌曰。達磨西來。不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已上此文但爲
字法師空讓上境學教執心。都不
。圓悟眞要曰。思無間業謹勿如來
正法輪是一
 又宗鏡録智覺曰。設不教發
明。亦須教印可。若不然者皆成自然外
道闇證禪師。直饒而坐知之。亦是多生聞經
熏修。或乃諸佛本願冥加。淨名經云。諸佛威
神之所建立是二
又曰。六祖乃至洪洲馬祖
大師。及南陽忠國師。鵝湖大義禪師。思空山
本淨禪師等。所有示徒皆引誠證。終不
胸臆妄有指陳。是以歴歳花眞風不
墮。以聖言定量邪僞難移。用至教
指南依憑有據。強誦教外別傳不立文字
之宗門。猶以聖教定量。爰知不立文字
者爲文字執著。都不教文。明文如是。
誰人致疑問。次血脈論文此亦無違。自宗
亦談此義。則南山大師釋行事抄
沙彌篇
執則障
是世善法。違則障道不三途。又曰業疏
世善極有頂。娑婆三界更増苦諦。如
燒金丸不觸也已上世善者則有相之善。
人天之報。故言世善。血脈論亦此義。何
大乘無相三輪清淨戒。則所依金剛經曰。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衆生
言説章句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
。如來滅後後五百歳。有持戒修福者。於
此章句能生信心此爲實。當知是人不
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
量千萬佛所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
念生淨信者。第六祖慧能大師註曰。若復
人能持大乘無相戒。不妄取諸相。不
生死業。一切時中心常空寂。不諸相所
縛。則是無住心。於如來深法能信入。此人
所有言説眞實可信等已上達磨寧不經。
慧能豈違達磨。故知論遮有相戒。都以
閑。既言生天。則同南山大師生極
有頂。如太賢以二空三輪相。以不護
滿淨戒波羅蜜。如是安心名持戒。如
曉著有相執心菩薩戒。雖能持持返
云云何稀待汝言方知此義。若依執心
三學倶法縛。何獨戒法。金剛經云。如筏喩
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已上三學運載行人
三佛果。故喩之如筏。執筏是渡海大用
筏寧到彼岸。執定是渡苦要法
定豈非法縛。戒亦如是。執之法縛。空
縛。則菩提心論云。諸佛慈悲從眞起
攝衆生。應病與藥施諸法門。隨其煩惱
治迷津。祇達於彼岸法已應捨。無自性
已上是諸文何只戒法。若論文遮一切
。花嚴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
。涅槃説欲佛性大涅槃。必須深心
持淨戒。如是諸文誰人不用。達磨是觀
音垂迹有説傳
文殊
菩薩寧劣圓悟正法輪
無間業。定有所由。末學不知任舌謗法。定
無間。可哀夫
重難曰。戒法是三生怨。由現世持戒。後生
種姓高貴恣行十惡。第三生當惡道。故
三生怨也。譬如人向天放箭勢盡墮地。
此戒亦爾。戒勢盡當惡道云云 此義云何
 答曰。此難非也。若持小乘戒。有相執心
戒誠如所問。雖金是寶燒即損手。水諒柔
軟氷則失流。此戒亦爾。若住無相心
何三生怨。若亦依執心三學倶三生怨。如
欝頭監定學翻成三生怨。何只戒乎。若
大乘戒。則菩薩心上法。是究竟圓滿戒。乃
至佛果金剛無間道運運増長至解脱道。但
順舊住成佛果圓滿功徳。況亦無相持之其
徳不稱計。何不此旨一切戒。具
表無表章。恐繁不
重難曰。若住無想之則地上深位所行。
我等涯分。故知未斷惑我等所持諸戒不
法縛乎 答曰。此難大誤。若空讓上境
初發意之。何時修之。若依究竟
圓滿佛則持戒。道登四果尚忘珠於衣裏
位高十地猶隔月於羅穀。況縛地凡夫乎。
況底下異生乎。若依分分。輕毛我等何不
之。則元曉大師持犯要記如上問竟答曰。若
使彼行由曾修行故今不修者。今
習故後亦不修。如是久久彌在其難。故
今從初仰習其難。習行漸増轉成其果。是
新好發趣大意已上爰知依分持日。初發
何無。經勸空觀皆可地上所行乎。彼若
凡此亦爾。如南山大師勸初學。於
相戒燒金譬。如青丘法師作義疏。於
初發意究竟戒。若通凡衆一切戒何法
縛。如是邪義可畏可
問曰。戒防身口。定治意地。三業中意地是
根本也。若爾修定莫云云此問云何 
答曰。戒防身口何戒。若言通受。彼戒禁
。何言別受。難身口意在防心。則資
持記元照曰。譬夫伐樹必刑枝。豈種果無
依。抑使根株漸朽。毘尼爲教厥旨在玆。
又南山處處釋言。無我方藥云云何不
此旨妄致疑難
問曰。戒元防非。若不惡是則持戒。涅槃
經若不惡是名持戒文。此明證也。故修
禪者自然持戒。何勞持戒 答曰。由
戒宗旨此難來。別脱功能始自壇場受
之終至佛果。運運増長刹那刹那十支倍倍。
則古迹曰。運運増長乃至成佛。猶如河水日
夜不停。運運遷流自至大海已上何棄
勝功能。化暫時一旦作倶無作。況定戒得
。伏十地惑上界定。方始得無表。而
作倶起。作失無作倶失。何同別脱勝功
。發得猶以非他授。況全不發。校量可知 
問曰。不戒得定慧否 答曰。不得也。戒
定慧依因。萬行發趣。則遺教曰。若無淨戒
諸善功徳皆不生。又表無表章曰。經中尸
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由此故知須
。由持戒故無悔。無悔故心安。心安故
定。得定故起聖道。起聖道故依倶時
定道。又曰。亦有初定不戒者。如
劫壞時最初一人所得禪定法爾始故已上
此一人自餘一切依
問。定戒。外道亦得定。而彼無戒者 答
曰。依十善定。彼不惡故
菩薩戒問答洞義抄
  于時徳治第三之暦戊申清和之天於越州
 禪興寺草畢
 就菩薩戒重重料簡。委細如右。定其
 謬多歟。可畏可畏。雖然所傳無私。偏
 從他授。予侍南都律津。傳是奧旨。遠
 過方路北國。爰講論日淺。思之難
 悟。傳受年隔。憶之易忘。故梗概以託
 上。探優長以染筆端畢。庶流通永代
 菩薩行
     南都西大寺末學勤策如空謹記生年
四五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