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五教章匡眞鈔 (No. 2344_ 鳳潭撰 ) in Vol. 73

[First] [Prev+100] [Prev]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舍壞則唯別。各住自性。故此三對歴然不
同。孔目云第三卷中
十地章末
依六相總別義。即是一乘。
隨相別布義。即是三乘。此約教分説次文云。
其實一
乘十地之法。盡其三世。
已通究竟。此據證説
又云在第四卷入法界
品初辨迴心章
若欲
識華嚴經無盡教義者。當依六相因陀羅
微細智。及陀羅尼自在法智知又性起品章云。
若據智相即

六相
以此方便會一乘者。欲識別教一乘。
當以六相十玄作入法方便也今謂。六相爲
入方便。十玄
豈可方便哉。
如前辨了
義苑云。同異雙資義理。出於思
議。方成總舍。故云一多縁起理妙成也。雖
成一總。且不失諸縁故。各住自法。然此
六相。爲顯縁起圓融之法大智造之無涯
故。云唯智境界。勿以陰界入等事相執取。
故曰非事識。依此縁起因修。證于果海。故
云以此方便會一乘今謂。霅溪亭老。濫
用清涼。猶如山外不立陰境。直觀妙境。故
集成破云。一乘有唯約果海似成太局。是
也。蓋由不曉大師約五陰舍以顯六相。意
在于斯故。滋其弊。多使後昆昧乎深旨。不
知啓發之所矣。良可憫哉
   ○六相入法方便 ○別教一乘究竟
    總相     同時具足相應門
           一多相容不同門
 五  別相     諸法相即自在門
           因陀羅網微細門
 陰  同相
           微細相容安立門
 舍  異相     祕密隱顯倶成門
           諸藏純雜具徳門
 等  成相     十世&T056123;法異成門
           唯心廻轉善成門
    壞相     托事顯法生解門
  經論所説文在三乘。一乘究竟。兩祖指陳意謂。三乘
&MT10755;頓已還。背玄成滯。皆屬妄陰所攝。故以舍椽
等當相。而顯六門。吾祖婆心。於焉見矣
華嚴一乘教分&T047368;輔宗匡眞鈔卷六


華嚴一乘教分&T047368;輔宗匡眞鈔卷


  日域京西華嚴寺住持僧&MT04537;鳳潭撰
華嚴經中一乘五教分齊義卷下 總題釋
在上中兩卷。今存別題。但在下卷。所以爾
者。上來通總明大綱竟。下卷別就經品之
内。以立十章。故曰華嚴經中。謂。所依心識。
在明&MT10769;品。離世品。性起品等。明佛種性。在
十住品如説種性
甚深大等
行位差別。始從十信。乃至
佛果。六位成佛。如品品明。修行時分。如阿
僧祇品等。修行依身。如小相品兜率
天子
法界品
善財等。斷惑如普賢品。及小相品。迴心如入
法界品。餘之義相。化境。佛身。且在經文。可
皆准知。孔目立章。其揆一也。問。若就經中。
何故稱五教分齊義耶。答。一部經意。會融
法界。圓通自在説。爲攝義無盡故。分齊通
聲聞及凡夫世間所知眞實法。故該貫三乘
小乘文義。由義自在。總別相成故。正乘方便
乘。皆應法界性無邊用故。由依究竟一乘
成故。何以故。從一乘流故。爲被一乘所
目故。爲方便故。故於一乘經中。對辨於眷
屬經中五教所詮差別分齊。如孔目辨。餘義
準可知
第十諸教所詮差別者。略擧十門義差別故。
顯彼能詮差別非一。餘如別説 宋本作
第九者。以下爲中故。後人所改也。今言第
十者。章首既言將開釋迦佛海印一乘教義
略作十門。上來已明九門竟故。今當第十。
言諸教等者。義苑云。謂。上章雖廣陳教跡
大小偏圓。猶未出教下的示造修等事。故
此明之乃至示來意。明起盡。
恐未穩當。故。略耳
十門。於中前三
正修未允四是修中之時。五是修中依身。六
是修之所治。修中別義。皆不離修也。七即利
他引攝。並屬因門。後三明果相。又此十門皆
通五教。竪中之横也。一代所詮。不出于此
未穩折薪云。上雖化法化儀之異未穩然皆
能詮。今方示所詮義也。今以十門所詮。顯
前五種能詮差別故也未可
允當。
十門但展所詮
理行果三法。分爲十義故。列中亦順三法
次第也。初二即理。次四即行。第七通行果。
後三即果。可以意得復古
大同
復古云。言諸教
者。即五類能詮教也。所詮者。即理行果三。是
所詮所目義也。差別者。所詮義中各有五門
不一。如甚深縁起一心。具五義門。由此得
知。彼能詮法。五類不同。故云顯彼非一。吾
祖曰。此就義分。非約時事。十門初二是理。
後三是果。中間是行。上文云。若約法義。如
下別辨。即指此也。上是能詮之法。此是法下
之義。持此之義。分彼之法。簡而眞矣
詳。孔目云。義深淺者。三乘一乘理行
果法
差別不
同。致令所詮之義。淺深非一。闊狹亦爾。文
淺深者。能詮之文言無言等不同故。淺深非
一。闊狹亦爾。依教有五位差別不同。一依
小乘。有名之教。詮有名之義。此在分別遍
計位中。二有名之教。詮有名無名之義。此
當迴心初教位中。義當即名義即空教也。
三有名之教。目有名無目之義。無名之教。
目無名之義。此當熟教位中即性實成有之
義。四無名之教。顯無名之義。義當在頓教
位中一實三昧説也。五有名無名之教。説
有名義。顯無名之義。當在圓教位中見聞
處説。有名之教。顯有名無名之義。無名之
教。顯無名之義。此約圓教處説準此。今
意謂。略擧心識等理行
果法
十門五教所詮之義。
差別不同。淺深非一故。顯彼能詮五教言無
言等。闊狹不同。淺深非一。具如孔目。故云
餘如別説
一所依心識。二明佛種性。三行位分齊。四修
行時分。五修行之身。六斷惑分齊。七二乘迴
心。八佛果義相。九攝化境界。十佛身開合。第
一心識差別者 義苑云。心識差別者。五教
不同折薪云。應云心意識。此標下五教
所依也。乃至。據問明品演義鈔文竟通則八識
皆得心
意識名。別則三以變體。謂。心意
識各別。王所不同。各有所依
評曰。此心意識唯
生滅即始教。通如來藏即&MT10755;教。離相即頓
教。即一法界心。即圓教。故云心意識差別
也。上列中云所依者。小乘依六識三毒。爲
染淨根本及涅槃因。大乘若生滅爲染淨依。
眞如爲迷悟依。此二別則始教。和合通眞。
&MT10755;教等。既一切染淨諸法。皆依心識。故
云所依復古云。心意識爲諸法依。
諸教詮此。分齊差別也
今詳。問。所
依心識。爲通八識。爲止本識耶。答。舊解紛
紜。不暇具斥。自述正義。謂。的論所依。唯
是本識。故探玄釋心性是一云。謂。心之性
故。是如來藏平等一味故。云一也。又心即
性故。是第八識無二類故。云一也。初約能
依所依。業是能依。心是所依。準此。今章釋
中全依要問。初小乘但有六識。義分心意
識。不知第八故。但有得名。而不得義
約機實即本識約法故孔目云。愚法聲聞。對
凡夫外道妄執自性。即是眞。法執未除。即
是妄。梁攝論云。由此心識微細境界所攝
故。不爲聲聞二乘説。斯之謂也。若初教。則
以諸轉識定爲能熏。唯第八識現行自
體分
以爲
所熏。故能所依。其種各別約法探玄云。熏習
既亡。一心云何能生種種。故瑜伽云。不見
藏住。不見熏習。是名菩薩。此章釋中。全據
孔目。引深密等云。於内於外。不見藏住
等。齊此建立於心意識。祕密善巧。是故所
立頼耶。生滅等相。皆是密意約教或有得名。
得一分義約機若依&MT10755;教。唯如來藏。不守
自性。隨諸法縁。故是可熏。亦是能熏。如孔
目辨。此章釋中。論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
合等。楞伽云。如來藏名阿頼耶識。而與無
明七識倶等。心玄義云。今非謂第八變起
七轉。但彼七轉。皆攬第八而起。如攬水成
波。波無異水之體。故經云。於藏識海。境
界風動。轉識浪起。故知。皆以第八爲體。不
爾。豈浪異水。別有自體。波浪同喩。深思可
見。孔目云。究竟用如來藏爲體。勝鬘經云。
由有如來藏法。種衆苦乃至樂求涅槃等。
又經文。六識及心法智是其生滅。非是可依。
唯如來藏不起不滅。成究竟依。須通如來
藏。始可得成堅實依止。若取生滅相識。則
同七法不住。非究竟依也。又探玄乃擧起
信云。所言法者。衆生心。是心即攝一切世
間法出世間法。是故&MT10769;問。心性既一。果報應
一。乖於業果。無有能熏。今明。所依心性雖
一。隨善惡業等能熏轉故。生果報異。此有
何失。準此應知。相性二宗。雖有八識體異
與一不同。別論所依心識者。正是本識。兼
通能依。論心意識差別者。謂。一心即第一義
清淨心。二有三法。謂心意識。三成八識。眼
等五識。意識。末那識。阿頼耶識。四成九識。
加阿摩羅識。五成十心。謂。十稠林。六成十
一識。乃至。無量百千。種種心差別相。此唯識
門。攝一切法。皆是唯識。是三乘唯識。此據
同教言。或唯十識。是一乘唯識。是據別教
言。具如孔目明難
品初
立唯識章。及要問答廣
辨諸識。然今章剋明五教所依心識。而略
七轉。故云其餘義門如唯識章&T047368;。是也
折薪。復古。集成等。通心意
識。爲諸法依。其非可知
請更精焉
如小乘論。但有六識。義分心意識。如小論
説。於阿頼耶識。但得其名。如増一經説
要問答曰。問。於諸教内。建立心意識差別
云何。答。若依小乘。但有六識。義分心意識。
餘如小乘論釋。上引孔目。微細境界。不
爲聲聞説。如梁攝論
孔目
云 意識是無邊分別。一切處分別。與其五
識。或一或異。如問答中義苑云。但有六識
者。謂。此教但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
此依
演義
是故三毒爲能熏。現在色心。爲所熏。
即染根本此但經部小乘少分。
以薩婆多不許故非
無三毒爲能熏。
心爲所熏。即淨根本未穩義分心意識者。過
去爲意。意即是根。現在名識。了別前境。未
來名心。生起法故。雖三世之殊。唯一意識。
故云義分此據演義。復古云。種種分別。然無別
體。彼爲約此三世不同。義説心意識
名。體即第六。今謂。義苑。復古。非此中意。但取第
六。有何所憑。若約大乘。馬鳴菩薩立一意識。如攝
論指。此章既云如
小乘論。故知非也
不同大乘心意識三各有
體性耳此但得知相宗有三體別。
不曉性宗更無別體也
今詳。倶舍頌
云。識謂各了別此有六種。眼
識乃至意識
由即六識身無間
滅爲意。又云。心意識體一。論釋云。集起名
心。集起三
業事也
思量名意。了別名識。復有釋言。
淨不淨界。種種差別。故名爲心。即此爲他
作所依止故。名爲意。作能依止故。名爲
識。三名所詮義雖有異。而體是一謂。六種
識。雖各
集起思量了別所詮義異。而體是一。非
謂合諸六識。其體唯一。即第六識
光法師云。梵
云質多。此云心。是集起義。謂。理由心力
集起心所及事業等。故能集起説名爲心。梵
云末那。此云意。是思量義。梵云毘若南。此
云識。是了別義也婆沙第七
十二
解心意識
云。或有説者。無有差別。復有説者。謂。名
即差別。復次世亦有差別。謂。過去名意。未
來名心。現在名識故光師云。意界雖無別體。
與六識。異轉。位得名。據
顯説在過去。論體實通三世。從他生邊名識。能
生他邊名意。未來無前後。故集起在未來。各據顯
説耳。
思之
故云小論説。言於阿頼耶等者。義苑
云。爲此教不談唯心。但假説故。故無其義
未穩復古云。但得第八之名。無別自體。
謂。小乘但是第六。入三世故。指増一經也。
不允今詳。梁攝論曰。復次此識於聲聞乘。
此由別名。處處顯説。如増一阿含經言。於
世間喜樂阿梨耶。愛阿梨耶。習阿梨耶。著阿
梨耶。爲滅阿梨耶。如來説正法。又云。由此
名。小乘中。是阿梨耶識。已成王路。釋曰。由
此衆名。廣顯本識。是故易見。猶如王路
直無枝故。廣平
熟故。光明無障
無性論云。於聲聞乘中。亦以
異門密意。已説阿頼耶識。如彼増一阿笈
摩。説世間衆生。愛阿頼耶。樂阿頼耶。欣阿
頼耶。喜阿頼耶。又成唯識云。一切有部増一
經中柬流現本。即大衆部結
集阿含。故無此文
亦密意説此。名阿
頼耶。謂。阿頼耶識。是貪總別三世境故。立此
四名。述&T047368;云。無性云世親一解
同之
愛是總句。餘
三現在過去未來。如其次第三世別説。此性
恒時極希願故。由樂欣喜。是故總名阿頼
耶也。今章依此故。云但得名等。又無第七
者。攝論爲對小乘。擧六過失。證有末那。
如孔目辨。然非的所依故今略耳
若依始教。於阿頼耶但得一分生滅之義。
以於眞理未能融通。但説凝然不作諸
法故。就縁起生滅事中。建立頼耶。從業等
種。辨體而生。異熟報識。爲諸法依 孔目
有二義。此初約相中辨成就義也要問
答曰。依三乘教。初教文中立有異熟頼耶。
受熏成種。所以知之。故無性攝論云。今立
異熟頼耶。此亦無傷。既知無傷。故知權立。
爲迴心聲聞未達法空。權擧異熟相。漸引
小乘。變易生死。漸向細滅。實則不然。又成
唯識論説。能變識類別唯三異熟。思量。了別境
識。能變有二。謂因
能變。
果能變
此中且説我愛執藏。持雜染種能變
果識。名爲異熟。非謂一切言得一分生
滅等者。義苑云。示半頭唯識此依
宗鏡
未明
具分唯識也孔目云。依成唯識論。但於生
死之中。辨因果相生道理。並是轉理門。無
眞實理。當知。離識以外。更無有法。識者。
即是不染而染門。如來藏之一義也此依&MT10755;
判彼始教。
非彼自
謂一分
復古云。起信疏云此據圭山私所改添。
以就錯耳。非義&T047368;
以始教相宗不知佛説如來藏。以爲阿頼
耶故。云但得一分今謂。此是楞伽之文。相宗
亦成教證。何妄云不知
等。然今則由不許
隨縁故。得一分也
彼以業相爲頼耶自證分。
轉相爲見分。現相爲相分今依義&T047368;云。業者。
一動作義。二爲因
義。此雖動念。而極微細。縁起一相。能所不分。即當
梨耶自體分也。轉現二相。約本識見相二分説。此三
並由根本無明動本靜心。成此三細。大師既約
&MT10755;教作此配釋。那忽但言彼等。彼宗不許故
即唯
識宗。齊此業相。爲諸法生起之本。此但生
滅之業今謂。性宗亦唯齊此。於業相先。不更立
相。相宗亦立在纒眞如。爲唯識圓成實性。
然以不立眞如不守自性之
義故。但得一分生滅之義
以於下。論疏圭峰
云。以彼宗未明識等與眞如同以一心
爲源故。説眞如無知無覺。凝然不變。不許
隨縁。但與八識爲諸法本故。眞理不作諸
本也雖依涼圭。
未平穩也
言但説凝然等者。如中卷
初已具辨了。言就縁起生滅事中者。孔目
云。問。如前論文。瑜伽
雜集
心者。謂。蘊界處習氣
此是現行習氣。
簡種子習氣
所熏一切種子阿頼耶識。亦名
異熟識。亦名阿陀那識。以能積集諸習氣
故。習氣者。謂。由現行蘊等。令彼種子皆得
増益。一切種子識者。謂。能生蘊等諸法種
子所積集故。阿頼耶識者。能攝藏諸法種
子故能藏。
所藏
又諸有情取爲我故我愛
執藏
異熟識
者。先業所生故因是善惡。果是無&T047368;
異性異時異類而熟
阿陀那識
者。謂。能數數令生相續。持諸根等。令不壞
故。又言心者。能積集一切法習氣故。據此
文相。阿頼耶識即在事中。云何得知是如
來藏。答。由如來藏不染而染一分是其事相。
無別有事故。是如來藏。故論云。離識以外。
更無有法明知。但是一分事相。而非具
分也。言建立頼耶者。孔目云。二依攝論
建立頼耶。初約三相。一是因相。攝一切因。
仍用互爲因爲始。以因微細與諸相當故。
二果相。攝一切果。仍用互爲果爲始。三自
相。即是成唯識中異熟相也。今梁攝論中顯
阿頼耶三相之義。意明本識是因果體
燈云。自相是體。餘二是義。準此。今云建立
頼耶者。是自相體。業等種等。是因相義。異
熟報識。是果相也。成唯識云。名阿頼耶。具
有能藏所藏執藏義故。謂。與雜染互爲縁
故。有情執爲自内我故。此即顯示初能變
識所有自相。此是能引諸界趣生善不善業
異熟果故。説名異熟。此即顯示初能變識所
有果相。此能執持諸法種子。令不失故。名
一切種。此即顯示初能變識所有因相。具
如彼明。言從業等種者。唯識第八云。由諸
業習氣二取習氣倶。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
熟。諸業謂福非福不動。即有漏善不善思業。
同引引滿異熟果故。而熏本識起自功能。
説爲習氣。是業氣分熏習所成。如是習氣。
展轉至成熟時。招異熟果。此顯當果勝増上
&T047368;云。此善不善業。能感當來若別若總異熟之
果勝増上縁。非同性故。非親能辨果體生故
彼所熏發親能生彼。本識上功能。名二取
習氣。此顯來世異熟果心。及彼相應諸因縁
七轉識中善惡無&T047368;三性名言種子。
前業種子除七六中有漏善惡
倶謂業種二
取種。倶是疎増上因縁縁。互相助義。業招生
顯故先説今章亦爾。擧業等
種。等取因縁種
又云。然諸習氣。總
有三種。一名言習氣。謂。有爲法各別親種名
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
述曰。唯第六識。能縁其名。能發其名。
餘不縁發。簡非詮表聲。彼非名故
二顯境名言。
即能了境心心所法述曰。即是一切七識見分等
心。非相分心。不能顯境
故。此見分等。實非名言。如言説名顯所詮法。此心
心所。能顯所了境。如彼故。名之爲名。體非名也
隨二名言所熏成種。作有爲法各別因縁
述曰。隨二爲縁。相分等
中熏五蘊種。親辨體故
二我執習氣。謂。虚妄
執我我所種。我執有二。一倶生我執。即修
所斷我我所執。二分別我執。即見所斷我我
所執。隨二我執。所熏成種。令有情等自他
差別述曰。因我執故。相分之中亦熏五蘊種。即名言
熏習。由熏我執種。令自他別。故別立之也。
初通六七。
後唯第六
三有支習氣。謂。招三界異熟業種。
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愛果業。
二諸不善。即有能招非愛果業。隨二有支
所熏成種。令異熟果善惡趣別述曰。有謂
三有。支者
因義。分義。即三有因生善惡趣
差別因也。通六識。皆有此熏
廣如論疏。然此
章且擧業種對異熟報。而等言等取名言
種子。故次言辨體而生。即因縁親種。例如
理門言宗等多言。等取因喩。實取能立因等
多言。此中應知。言辨體而生者。唯識云。此
中何法名爲種子。謂。本識中親生自果
簡異
熟因
功能差別簡異現行
七轉識
然種子義。略有六
種。具斯六義。成種非餘其六
義中
四性決定。謂。
隨因力。生善惡等。功能決定。方成種子
&T047368;云。謂。隨前熏時現行因力故。生善惡等功能
決定。非雜亂生。夫因縁者。辨自體生。性相隨順。世
親攝論曰。謂。此種子各別決定。不從一切一切得
生。從此物種還生此物。又三所依中。瑜伽云種子
依。唯識名因縁依。離自因縁。必不生故。
基疏云。種子所依。辨體生故。言必不生
言異熟
報識者。如孔目云。異熟之識。攝一切法。所
以得知。依一切法種子。異熟得生。不局煩
惱業報。名言習等。隨一切相應故。得知也。
問。若如是者。異熟及種子識。皆合受熏。因
何獨説異熟果報受熏。答。今熏習欲明其
種子。種子識已是其種故。不對釋。異熟之
識。無&T047368;相顯。與熏相順故。在無&T047368;位中辨
其熏義。唯識又云。即第八識多異熟性故。
言爲諸法依者。唯識云。諸心心所。皆有所
依。然彼所依總有三種。一因縁依。謂。自種
子。諸有爲法。皆託此依。離自因縁。必不生
故。二増上縁依。謂。内六處。諸心心所。皆託
此依。離倶有根。必不轉故。三等無間縁依。
謂。前滅意。諸心心所。皆託此依。離開導根。
必不起故。唯心心所。具三所依。非所餘法
彼有四師廣釋。
今依護法正義
依謂一切有生滅法。杖因託
縁。而得生住。諸所杖託。皆説爲依。如王
與臣相依等。若法決定有境爲主。令心心
所取自所縁。乃是所依具此四義。乃名所依。
隨闕一義。非所依義
心所所依。隨識應説
 護  前五識身   五根  同境依
 法  第六意識   意識  分別依
 正  第七末那   末那  染淨依
 義  第八頼耶   頼耶  根本依

   五相應心所   五 根
           意 識
   六相應心所   自心王
   七相應心品   末 那
   八相應心品   頼 耶
如上論等。通諸八識心王心所明所依義。
今章既是唯以第八爲諸法依。所謂根本依
也。成唯識云。謂。染淨法。以心爲本。因心
而生。依心住故。心受彼熏。持彼種故
&T047368;云。本識諸法之本。
爲他爲依。所依義顯
頌曰。依止根本識述曰。因
縁依者。
別論所依體。約識而論。唯種子識。今言。汎説諸有爲
法。皆託此依。據通依故。一切有爲法。無無因縁

瑜伽第五
十一
顯揚第十
等云。由有阿頼耶識
故。有末那。末那爲依。意識得轉。亦説。由
有阿頼耶識故。執受色根。五種識身。依之
而轉。又顯揚第一解阿頼耶識云。與轉識等
作所依因。唯識又云。阿頼耶識因縁力故。自
體生時。内變爲種及有根身。外變爲器。即
以所變爲自所縁。行相杖之而得起故。此
等誠證。非一而止。然復古等。據問明鈔。
用唯識文。而以茫不曉義起盡故。不足
爲援耳。思之
方便漸漸引向眞理。故説熏等悉皆即空。
如解深密經云。若菩薩。於内於外。不見藏
住。不見熏習。不見阿頼耶。不見阿頼耶
識。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若能如是
知者。是名善巧菩薩。如來齊此建立一切
心意識。祕密善巧。瑜伽中亦同此説 要問
答云。爲迴心聲聞未達法空。權擧異熟相。
漸引小乘。變易生死。漸向細滅初教
始門
實則
不然。若據實理。一切縁起。不離法界。所成
理事。是法界能。由如金器離金無器。是金
之能初教
&MT10755;
言熏果報者。據位而説。此可思
簡。故起信云。眞如熏無明。無明熏眞如。此
意向實也以後&MT10755;
會前始教
義若如此。何故瑜伽論
異熟受熏。爲愚者説。於内於外。無有熏
習。則不見藏住。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薩菩
薩。起信既熏眞如。因何辨成熏習。今會此
意。瑜伽爲對聲聞。先識異熟。後知無生。
順觀行故。今起信論。爲直進菩薩識縁起
相。則會無生。故作別説折薪云。方便下
此顯縁生無生故空也。所以明此義者。意
顯相宗所立八識。未爲究竟故。示斯義。若
彼自宗。則雖無自性。不礙縁生故。立識
彼相宗説依圓
二性是實有故
復古引孔目曰。理體辨成
就文云彼唯識章云。若約成就有二義。一相中辨
成就義。二約理體辨成就。初相成就。如
上已明。今方便下。
約理成就引示
當知阿頼耶識欲成就者。會
須通如來藏。始可得堅實依止。若但取其
生滅相識。即同七法不住。非究竟依也。彼
就究竟歸如來藏彼孔目意。
會始歸&MT10755;
此約初教故。
云漸漸引向眞理。乃至。但云悉皆即空
評曰。復古向眞理空以爲始教。歸如來藏以爲&MT10755;
教。故向始教眞空之義也。若義苑意。云密符眞性。
折薪亦云。由八識無性歸眞。是趣後教眞實義。此二
&T047368;意。漸引小始。向&MT10755;教空也。今詳。此章云眞理
者。亦同孔目。歸如來藏。故言不令如言而取。故
會歸眞。何以知者。準要問答。爲對迴心及與直進
故。二教殊。所對雖異。同會無生。始&MT10755;一揆。深密眞
空。已屬&MT10755;教。然方便權立。漸漸引向。是初教門。故
云熏等即空者。即明漸引之由。蓋以方便漸引之言
太寛。引小入空。會空歸眞。是三時漸。更會初教。
趣後眞實。亦是漸向。故以二教倶屬
漸教。方知。可堂偏約初教者。未穩
言故説熏
等者。義苑云。能熏前七識。所熏第八識。能所
八義。無定實故。皆空。&MT10770;密符眞性耳
薪云。言熏等者。等取所熏第八。意明能所
熏故。有異熟果識。離此等義。則不得有。是
顯無自性故悉皆空也唯識第二云。所熏
能熏。各具四義。令種熏習。故名熏習。所熏
四義。一堅住性云云二無&T047368;云云三可熏
性。四與能熏共和合性第一性遮常無爲。瑜伽
第五云。唯無常法爲因。
非常法也。述&T047368;云。舊人云眞如是諸法種子者。非
也。第二可熏性。世親無性二攝論釋云。非不受熏
如金石等。述&T047368;云。無明
熏眞如。由此知非也
能熏四義。一有生滅。此
遮無爲等亦此不許
眞如能熏
二有勝用。三有増減。
四與所熏和合而轉。問。依唯識第九云。依
次依他。立生無性。此如幻事。託衆縁生。無
如妄執。假説無性。非性全無依他似有
亦眞實有
此方知。但空所執。不空依他。謂之遣虚存
實識觀。何故今言熏等即空耶。答。彼但遣
虚不遣依他者。此約生滅相識。此中不
然。此約理體。故探玄云。即諸轉識以爲能
熏。即第八識以爲所熏。互無自性。熏習既
亡。故瑜伽云。不見藏住。不見熏習。是名
菩薩復古云。始教有二門。相成就
當於始門。理成就義當&MT10755;
孔目又云。阿
頼耶識有眞妄不同。謂。知此識無有生性
爲通達眞。知此識假有爲通達俗。俗者即
是妄。眞者正是其眞。又依二乘道理。如瑜
伽論説。廣辨頼耶熏習成種。判定異熟生
滅報分後。論後決
擇分
判言。上來所説。我爲愚
癡無智者説義。言愚癡無智。即是聲聞。於
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義苑云。引玆
經論。證上漸引歸眞之義故。皆云不見
復古云。若菩薩者孔目教興中
所引文
梁攝論云。由此
心識微細境界所攝故。不爲聲聞二乘説。
爲諸菩薩説。應有勝位爲得一切智故佛
爲説。何以故。若離此智。得無上菩提者。無
有是處。言於内於外者義苑云。根塵之中
也。集成&T047368;中亦云。
於内於外者。圭山曰。内身根識。外境
六塵者。今謂。圭山。義苑。集成。非也
今詳。此章正
引解深密經瑜伽決擇
第七十六
彼文但言於内各別。
不云於外孔目約理成就中。引瑜伽決擇文。亦
只云於内各別。辨眞妄不同文中。又
論云。我不齊如是説阿頼耶。若知頼耶等。於内
於外。不見藏住。此依梁攝論擧解節經之文也。
明知。今章亦據彼文。
義用於外二字。加之
然今兼用梁論。亦不相
違。故要問答云。於内於外。無有熏習。則不
見藏住等。依起信論四熏習義謂。淨法
眞如染因無明妄心業識妄境界六塵此中内
外。欲兼會此故。彼疏云。明一切法離此心
外。無別體性。不出者。明心待熏故。變現諸
法。非不待熏而内出也。不入者。離心無
能熏故。不從外入也。常住一心者。會相同
體。以一切法即眞實性故。以於心中顯現。
無出入等故。即無體性。無體性故。本來平
等。不異眞如故。據梁攝論云此證從解
節經出
慧。如此菩薩。依法如智但法住智。爲依止
故。即後得如量智
聰慧能通達意心識祕密義。諸佛如來如理
如量。由如此義。不&T047368;説諸菩薩能通達意
識心祕密義。廣慧。諸菩薩。由如實不見本
識及阿陀那識等。於内於外。不見藏住。不
見生及長等魏流支譯深密解脱經云。不見内外
阿陀那。不見内外阿陀那識。乃至
廣慧。我説如是諸菩
薩等。善知第一義
深密云。若諸菩薩。於内各
別如實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不見
阿頼耶。不見阿頼耶識。不見積集。不見
心。不見眼色及眼識。乃至不見意法乃至
意識指事鈔中。依此論文解云。於内者。謂。於如理
智所觀内眞如境。不見藏住等也。於外者。於
如量智。觀外事境。不見等故。今謂。理量
二智。既如來境。今則約諸菩薩故。非也
又論云。我
不齊如是説阿頼耶。若知頼耶及阿陀那
等。於内於外。不見藏住。能如是知者。是
名菩薩菩薩復古云。揀非聲聞
菩薩。縁覺菩薩
當知。爲無
智説者。即是其妄。爲菩薩説。即是其眞
此亦以&MT10755;
定始教
問。若爾他相宗。則應不許耶。
答。準彼甚師立五重唯識。第五遣相證性
識言所表具有理事事爲相用
遣而不取理爲性體應求作證
此意即顯所
遣二覺遍計蛇覺。
依他繩覺
皆依他起。斷此染故。所執
實蛇實繩但喩一分染汚依他。
簡非一分淨分依他
我法。不復當情。
蛇由妄起。體用倶無。繩藉麻生。非無假用。
麻譬眞理圓成
實性
繩喩依他。知繩麻之體用。
依圓
實有
蛇情自滅故。不當情。名遣所執遣虚
存實
如依他。須聖道斷故。漸入眞。達蛇空而
悟繩分淨分
依他
證眞觀位照眞理。而俗事彰。
理事既彰。我法便息遣相
證性
是空不空始&MT10755;二門。
各具二教。然唯彼眞空不許隨縁。與後教
別。可熟思之。言如解深密等者。孔目云。
約理體成就者。如瑜伽決擇中後論云。菩薩
雖由法住智爲依止爲建立。於心意識祕
密善巧。然諸如來。不齊於此施設爲於心
意識。一
切祕密善
巧菩薩
廣慧若諸
菩薩
於内各別如實不見阿陀那。不
見阿陀那識。不見阿頼
耶。不見阿頼耶
識。不見積集
乃至是名勝義善巧。齊此名
爲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齊此施設。言
不見藏住等者。此非深密瑜伽之文。彼云。
不見積集。不見心也唯識云。謂。契經説。雜染清
淨諸法種子之所集起故。
名爲心。又契經説。有異熟心。善惡業感。是果相。孔
目云。攝論自相。即是成唯識中異離相也。異熟及種子
識。皆受熏等。如上已引。然此中用異熟果相之義。
謂。藏住者。當所藏義。所積集故。即取不見所
熏之義也。不見熏習者。不見能熏也。所藏第八。
能藏七轉。謂。總不見善惡業果位識也。此相宗義。
如次
下委
今則所以參用梁攝論云於内於外
不見藏住藏謂攝藏。所積集義。住謂所依。爲依
止故。無相論云。宅識是種子之宅舍故
不見生及長等者。意在引彼相權會歸&MT10755;
實。思之。言不見阿頼耶等者。唯識云。此識
具有能藏所藏執藏義故。謂。與雜染互爲
縁故所攝藏義。上果相收。
今取自相能藏之義
有情執爲自内我故。
顯示
自相
又云。彼經中説阿毘達磨
攝大乘經
由攝藏諸法
一切種子識故。名阿頼耶。由此本識具諸
種子故。能攝藏諸雜染法。依斯建立阿頼
耶名。亦爲有情執藏爲我故。説此識名阿
頼耶述記云。自相者。自體相也。但言藏識。即持業
釋。藏即識故。説爲能藏。即是因義。言爲所
藏。即是果義。自體是總。因果是別。離二無總。攝二
義爲體。諸法於識藏。能攝藏也。識於法亦爾。所攝
藏也。有情執等。解執藏義。唯煩惱障義。非所知障義。
此即正解阿頼耶義。阿頼耶者。此翻爲藏。雖具三
義。正取唯以執藏
爲名。過失重故
此中正約我愛執藏現行位
識。言阿頼耶者。是能執藏。謂。唯第七見
分。執藏第八見分故。唯識云。應知。此意
染汚
末那
但縁藏識見分非餘。彼無始來一類相
續。似常一故。恒與諸法爲所依故。此唯
執彼。爲自内我&T047368;云。此申正義。但縁見分。
非餘相分。種子。心所。唯識見分。
無始時來。&T072699;細一類。似常似一。不斷故。似常簡
彼境界。彼色等法。皆間斷故。種子亦然。由此遮計
餘識爲我。似一簡心所。多法故。我是自在義。
故唯心王是所依故。此第七識恒執爲内我
此且
望能執邊。以所從能。彼染汚意。爲阿頼耶。
唯識疏云。此准能縁以分三位。一補特伽
羅我見相應位。名染汚末那。縁阿頼耶識。
二法我見相應。名不染末那。縁異熟識。三
但名末那。縁阿陀那識。前後
准知
次言阿頼耶
識者。正擧藏識。所執藏體也約能攝藏。亦通
種子。約所執藏。
現行
見分
能所既亡。倶云不見言不見阿陀那等
者。唯識云。此能執持諸法種子。令不失
故。名一切種。離此餘法能遍執持諸法種
子。不可得故。此即顯示所有因相。又云。或
名阿陀那。執持種子及諸色根。令不壞故
&T047368;云。梵云阿陀那。此云執持。執持諸種有色根
故。此通凡聖。攝論云爲取所依。唯在凡夫一染義
説。非通諸聖。雜集論等。第七十六。解
深密同此。亦能持根依。然據勝説
或名種子
識。能遍任持世出世間諸種子故。此等諸
名。通一切位述曰。即與諸法爲種子義。前心
是積集種在其中義。今此取能
生諸法義。
故二差別
解深密經亦作是説。阿陀那識甚
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以能執持諸法種
子。及能執受色根依處。亦能執取結生相
續故。説此識名阿陀那。是一切法眞實種
子。縁撃便生轉識波浪。恒無間斷。猶如瀑
流。準此。今則正取相續執持位識。然以能
執持從所執持。一切種子名阿陀那。對所
持種。第八現行。名爲阿陀那識。能所兩亡。
各云不見。然慈恩疏。總有三位。一我愛執
藏現行位。即唯七地以前菩薩。二乘有學。一
切異生。從無始來。謂名阿頼耶。至無人
執位。此名執藏。二善惡業果位。謂。從無始
乃至菩薩金剛心。或解脱道時。乃至二乘無
餘依位。謂名毘播迦。此云異熟識。至無所
知障位。三相續執持位。謂。從無始乃至如
來盡未來際。利樂有情位。謂名阿陀那。此
云執持。長短分限。不過三位。上來論疏。就
法相宗作如是釋。若依眞諦所翻論等。即
以第七爲阿陀那。故梁攝論云。不見本識
及阿陀那識。又佛性論釋無上依經中心意
及識云。心者即六識心。意者阿陀那識。識者
阿梨耶識嘉祥寶崛云。攝論以第七識名阿陀那。
此云無解識。及天台金光明疏云。識名
爲覺了。是智慧之異名爾。菴摩羅識是第九不動識。若
分別之。即是佛識。阿黎耶識。即第八無沒識。猶有隨
眠煩惱。與無明合。別而分之。是菩薩識。阿陀那識。
是第七分別識。訶惡生死。欣羨涅槃。別而分之。是
二乘識。若分別説者。則屬三人。此乃別教意。非今所
用。若依攝論。如土染金之文。即是圓意。土即阿陀
那。染即阿黎耶。金即菴摩羅。此即圓説也。四明解云。
問。三識之名。在本有位。又阿黎耶。體是無明。阿陀那
性染惑。何得云識是智異名。答。大聖悉檀示諸衆
生。顯理名教。或存或廢。義有多途。如大經令依
智不依識。及諸教中勸修觀智。斷諸煩惱。此以廢
惡之名詮斷煩惱。而成理觀也。若楞伽經殺無明
父。害貪愛母。此以惡逆之名。詮斷煩惱。而彰理
觀也。若無行經。貪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爾。如是三法
中。具一切佛法。今家釋云。是大貪大嗔大癡三毒法門。
即與三觀無二無別。此以惡毒之名詮不斷惑。而
明理觀也。良由圓教指惡當體即是法界。諸法趣
惡。十二因縁非由造作。即是佛性故。陀那惑性。頼
耶無明。相相圓融。故云識是覺了智慧異名。然若不
以不斷煩惱。即惑成智。消此文者。圓意永沈
釋別名中。言第九等者。出梁攝論。故輔行云。眞
諦云。阿陀那七識。此云執我識。此即惑性。阿頼耶八
識。此名藏識。以能盛持智種不失。體是無沒無
明。菴摩羅九識。名清淨識。若分別者。爲易解故。
以一念中所具之法。教道權説。分對諸位。且立遠
近。第七名阿陀那者。據眞諦譯。若新經論。皆云。第
七名爲末那。今依古譯。言訶惡等者。以二乘人。
人執既忘。見思所熏第六事識。轉成無漏。即塵沙未
破。正住第七法執之中。不了生死法空。故有訶
惡。不了涅槃法空。故有欣羨。上明三識。分三位
者。乃屬教道。若稱實論。此三種識。即是三徳。何人不
具。何物暫虧。若識若色。唯是一識。若識若色。唯是一
色。豈可有無増減而説。且約有情。一念心具一切染
淨。佛究竟具。寧容獨一。若欲圓論。須依攝論。金
土及染三。不相離。則三人心中。皆具三識。然若不
知性具染惡。安令七八土之與染。至果不滅。今
謂。台家以依古譯。黎耶陀那名義反轉。似有釋相
稍所不穩。然今家會黎耶云。梁朝眞諦三藏。訓名
翻爲無沒識。今時奘法師。就義爲藏識。但藏是攝藏
義。無沒是不失義。義一名異也。如起信&T047368;。只於陀那
者。孔目探玄皆爲本識之別名也。明知。不依舊譯
爲第七識之義。則臧否可思。新翻爲正淨影義章
云。阿陀那者。正翻爲無解。體是無明。癡暗心故。阿黎
耶者。正翻無沒。雖在生死。不失沒故。故論説言。
如來之藏。不生滅法。與生滅合。名阿黎耶。此阿黎
耶。爲彼無始我見所熏。成我種子。此種力故。起
阿陀那執我之心。依此我相。起於我見我慢我愛執。
第七妄識。執我之心。熏於本識成種子。此種汚眞。
不見法實。生於無明。乃至諸門有廣分別。皆依古
譯。若準此等攝論説意。應言陀那無明意識惑性。然
荊溪四明云黎耶無明陀那惑性
者。就舊望新。倶不順也
舊翻若是。良由
執取執藏義相近故。翻名有異。能所相從。
則亦不違。況法性宗。七轉皆攬第八爲體。
不同前七轉識。雖依第八。然各自種生。非
即第八。如前屡辨。然義苑云。阿頼耶即愛
執藏位。但至八地何不云七。
故知誤也
阿陀那持諸
根等等取扶根。
何不擧種
此之二位。各有二句。皆上句
談現行。下句明種子此大
錯焉
亦上句明用。下
句明體此似近理。
並權宗義
意明種現體用悉皆兼
亡。方順空寂。密意善巧也。復古云。此皆藏
識之別名。重言阿頼耶阿頼耶識。約能所藏
何故不云執藏。三
相雜濫。故知非也
阿陀那阿陀那識。謂。能
數數令生相續持諸根等。令不壞故。又能
積集一切法習氣故此文雖據孔目。彼約單
解。此約重説。有何理趣
更引清涼。解釋云云。皆妄解也。後學並勿
用之也。言瑜伽中等者。孔目云。如彼論先
廣辨頼耶熏習成種。乃至後論決擇判等。如
上引了折薪全依
孔目。故略
解云。既齊此不見等處。爲立心意之善巧
故。是故所立頼耶生滅等相。皆是密意。不
令如言而取故。會歸眞也 義苑云。指其
聖意。用遣執情。折薪云。正令彼捨執而
玄通之。此令相宗趣後。不是朋於空宗。
問。上引深密等第三時。多云&MT10755;教。今所詮
中。多分云始者。何耶。答。如今由八識無性
歸眞。是趣後教眞實義。前正取經論究竟
意故。云&MT10755;也。今約彼所執故。云始也。又
如來齊此立識者。意在無性故空。不在
縁生故有。故云密意善巧。此是佛意故。引
此令法相學者知而得意。不可如言取
復古云。是故下。即前相成就從業等生
滅相也。皆是下。孔目曰。但於生死之中。辨
因果相生道理。並是隨轉理門。無眞實理。故
云會歸眞理。明即空也。今謂。攝論不見
三識。若不分別。天台依之尚爲圓説。今家
以依新譯。則爲始&MT10755;教。何以偏執爲理成
就義。當初教&MT10755;門。餘如前辨
若依&MT10755;教。於此頼耶得理事通融二分義
故。論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
名阿梨耶識。以許眞如隨熏和合。成此本
識。不同前教業等生故 孔目云。究竟用
如來藏爲體。勝鬘經云。如來藏不染而染。
據此即是生死體。染而不染。據此生死即是
涅槃。唯如來藏不起不滅。成究竟依起信
&T047368;云。本來平等明不異者。經云。甚深如來
藏。而與七識倶。又經云。阿梨耶識。名如來
藏。又論云。唯眞不生。單妄不成。眞妄和合。
方有所爲。此則本末鎔融。際限不分。故云
不異也淨影云。染淨諸法。眞妄共起。單眞
不生。唯妄不成。何故如是。唯眞無妄。眞性
常湛。無爲不變故。無起作。唯妄無眞。妄體
不立故。亦無作。故勝鬘云。若無藏識。七法
不住。不得種苦。不得厭苦樂求涅槃。眞
妄相依。方能造作一切諸法。以共作故。
攝法從情。皆是妄爲。攝法從本。皆眞心作。
如人夢中所爲諸事。攝事從末。昏睡所爲。
攝事從本。報心所作。眞無由情名妄熏眞。
妄作由眞。名眞熏妄。眞妄相熏。旨要在斯。
無宜不&T047368;言故論云等者。義&T047368;云。如來
藏清淨心。動作生滅。不相離故。云和合。
非謂別有生滅。來與眞合。謂。生滅之心。心
之生滅。無二相故。心之生滅。因無明成。生
滅之心。從本覺起。而無二體。不相捨離。故
云和合此不可依
圭山所改
非一非異者。眞心全體
動故。心與生滅非異。而恒不變眞性。故與
生滅不一。然此生滅不生滅。即之義不一。
辨之心不異。目此二義不二之心。名阿梨
耶識。又阿梨耶及阿頼耶者。但梵言訛也。故
孔目云。若將頼耶名目梨耶義者。則爲最
勝。今約此義。梨耶之名唯在本識。其義即
勝。若目人法二我見處。則非勝也。頼耶之
義應準此知言以許等者。孔目云。梨耶
具四徳。方堪受熏。一堅。謂。理實故堅。二無
&T047368;義。方得受熏。無&T047368;者。即是無分別義。如
來藏中方有此法。究竟實無&T047368;義。三可熏者。
唯如來藏。不守自性。隨諸法縁。成似
義故。是可熏。四與能熏相應者。唯如來藏。
有應諸法義。餘法則無。以不守自性故
問明鈔云。然此能熏所熏。通性相宗相宗
八義。
如上
已引
上法相宗所熏第三。能熏第一。正揀眞
如受熏之義。及眞如能熏義。無
明能所熏義。如前
今法性宗。亦七
識等而爲能熏。八爲所熏。其第八中。以如
來藏隨縁。成立含有生滅不生滅義故。熏
第八即熏眞如。故起信云。復次有四種法
熏習義故。染法淨法起不斷絶復古云能熏亦
有四義。擧起
信論有四種法者。誤也。既以四法通能所熏。
唯是四法。而非四義。何爲能熏四義耶。思之
云何
爲四。一者淨法。名爲眞如。二者一切染因。
名爲無明。三者妄心。名爲業識。四者妄境
界。所謂六塵。廣如論明略如
上引
言不同前教
等者。問。準經。本識如田。業等如種子。受
熏四義。通性相宗。此與初教有何別耶。
答。探玄云。唯識中生滅&T056123;念。楞伽中生滅同
念。經約&MT10755;教。是不生滅與生滅和合等故。
論約始教。唯生滅是識。細剋亦不成生滅。
以生時無滅。應非有爲。以相不具故。是
故。&MT10755;教中同念。以各虚假故。不相礙也。又
依眞心故得同。隨相故有異。生中具有滅
故。令生不住。滅中含於生故。令滅不住。
生滅交到。前後同時。不相障礙。流注不斷。
如此無所有。影像歴然。業如像。性如鏡。不
失不壞常住一心。又云。一切衆生。皆依眞
縁起。本識之心。隨名言有支我見等熏。有
六道身現。縁起虚假。不礙無。不壞有。是故
會攝有其二門。若會縁從實。即差別相盡。
唯一眞如。若攝末歸本。即六道異形。唯
心而轉。約初縁起不存。是眞如門故。約
後縁起不壞。是生滅門故。存壞無二。唯一
縁起。二門無礙。唯是一心。二教不同。準此
可知折薪依清涼解云。此&MT10755;教意。但熏頼耶。即熏
眞如故。理事通融之頼耶。就始教。唯齊頼耶。
爲諸法生起之本源。故七轉業等。不能熏眞
如。但得一分生滅之義。今云不同等。此意也
是故楞伽云。如來藏爲無始惡習所熏。名
爲識藏。又云。如來藏受苦樂。與因倶若生
若滅。又云。如來藏名阿頼耶識。而與無明
七識倶。又起信論云。自性清淨心。因無明
風。動成染心等。如是非一 四卷楞伽
宋譯
第四
云。佛告大慧。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
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
我我所不覺彼故。三縁和合。方便而生。外
道不覺。計著作者。爲無始虚僞惡習所熏。
名爲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倶。如海
浪。身常生不斷。乃至畢竟清淨魏譯入楞伽云。
大慧。阿梨耶識
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倶。如大海浪常不
斷絶。身倶生故。離無常過。本性清淨。孔目亦引
又云。大慧。善不善者。謂。八識。何等爲八。謂。
如來藏名識藏。心意意識及五識身。非外道
所説孔目
復引
大慧。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倶。若
生若滅。四住地。無明住地所醉魏譯云。依四
種熏習醉故
凡愚不覺。刹那見妄想熏心魏譯云。而諸凡夫。
不覺不知。邪見
熏習。言一切
法刹那不住
又云。刹那者。名識藏魏譯云。言
刹尼迦者。
名之爲空。阿黎
耶識。名如來藏
意倶生識習氣刹那。無漏習
氣非刹那。非凡夫所覺等言無始惡習
者。義苑云。根本無明也。爲被也。謂。眞如既
被無始無明所熏故。隨熏動轉。名阿梨耶
折薪
亦同
復古云。惡習能熏七轉識也。密嚴經
云。佛説如來藏。以爲阿頼耶。惡慧不能知。
藏識海常住問明疏
所引
此明守權拒實。訶爲
惡慧依演
義鈔
今詳。兩&T047368;並依演義。然可堂不
止違經。亦失清涼釋意。何者。彼疏鈔中。先
擧楞伽眞識現識。如泥團與微塵非異等
之文。引賢首解云。此中眞相是如來藏。轉
識是七識。藏識是頼耶。此解甚當。但喩有
二。而合有三。意少&MT10769;見。轉識即唯識中名
七轉識。眞相及轉識爲因。既以轉識熏故。
眞識隨縁而成藏識。則知不異。次擧如來藏
爲惡習所熏文云。上辨與七和合爲藏識。
今明無始無明爲因。故論下文中。無明爲
因生三細等。此中正取無明爲因。生於三
細。三細已屬頼耶。已成識藏復古所謬。
準此可知
擧三文。準清涼意。初引楞伽爲惡習熏。
無始無明
爲因
次引楞伽與因倶七轉能熏
爲因
後引入
楞伽無明七識倶。雙具故復引之。大意無
異。今依賢首。分別四句。一攝本從末門。心
玄義云。唯是有爲生滅等法。起信&T047368;云。以本
從末明不異。經云。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
遍興造一切趣生。乃至。下云。若生若滅等。
又經云。佛性隨縁成別味等。謂。即末之本。
本無別本故。唯有生滅。更無別法可相異
也。又探玄十五云。以本就末明不異。經云。
法身流轉五道。名爲衆生等。楞伽云。如
來藏受苦樂。與因倶。若生若滅如中卷
初委解
此等證。此章所引初之二文。並此門攝。二攝
末歸本門。心玄義云。唯是如來藏。平等一
味。起信&T047368;云。經曰衆生即如故。涅槃云十
二因縁即佛性故。謂。即本之末。末無別末
故。唯有不生滅。亦無別法可相異也。三本
末無礙門。心玄義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
合。非一非異。名阿梨耶識。下經云。如來藏
受苦樂。與因倶。若生若滅。本末合擧。用以
爲體問。若爾探玄既以此文爲從末門。與此別耶。
答。此通二門。若受苦樂。若生滅等。爲前門
證。探玄依之。若與因倶。生滅
邊。則可此門攝。各據一義
起信&T047368;云。本末平
等明不異者。經云。甚深如來藏。而與七識
倶。又經云。阿梨耶識。名如來藏。而與無明
七識共倶等。又論云。唯眞不生。單妄不成
等。此則本末鎔融。際限不分。故云不異也。
準此。今章引後二文。亦此門收。四本末倶
泯門。心玄義云。謂。形奪兩亡。理事無寄。下
經云。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等。解云。然
此四句合爲一心。是故經論。各隨説一。
於理遍通。若虚心融會。隨説皆得。若隨言
執著。觸事成礙。又起信&T047368;云。即以前攝末
之本與彼攝本之末。而不一也。經云。如來
藏者。不在阿梨耶中。是故七識有生有滅。
如來藏者。不生不滅。此約不一義説。亦乃
由不異故。成於不一。具如彼明。今初文中
言無始惡習者。心玄義云。謂。無始無明。與
如來藏合。爲習氣海。通爲一切染淨法因。
又由習氣海中。有帶妄之眞。名本覺。爲無
漏因。或亦聞熏合爲一無漏因。又習氣海中。
有帶眞之妄。爲染法因。今文是也。故楞伽
云。大慧。不思議熏。及不思議變。是現識因。
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識因。
外道惡見共。謂。自境界妄想見。不覺識自
心所現。分齊不通。淨影章云。惡習分別有
三。一本識中無明住地。前後相起。以前無
明。熏於眞心。生後無明。如人睡習時至則
睡。二阿陀那識執我之心。熏於本識成種
子。此種汚眞。不見法實。生於無明。三六識
中所起煩惱。熏於本識。成染種子。此種汚
眞。不見法實。生於無明。又云。據如來之
藏。妄攝眞。眞隨妄轉。共成衆生。於此共
中。眞識之心。爲彼無始惡習所熏。生無明
地。所生無明。不離眞心。與之和合。共爲本
識。此亦名爲阿梨耶識。此中準知。次文言
與因倶等者。如探玄云。以巾上成兎義。及
兎上相別義。此二合爲一際。經云。如來藏
受苦樂。與因倶。其生滅等。如中卷初。折薪
引清涼釋十忍
演義
云。其如來藏。眞常普遍。而
在六道。迷此能令隨縁成事。受苦樂果。
與七識倶。名與因倶。不守自性。而成此
七識。依此而得生滅。云若生若滅。此明如
來藏。即眞如隨縁故受苦樂等。後文者。經
如上引。云阿梨耶識名如來藏。孔目及起信
&T047368;。如經
今與舊經云如來藏名識藏。顯互相映。謂。
如來藏名阿梨耶識。是眞如熏義也。與無明
七識倶者。是則無明業識境界三熏習義。隨
應準知。引起信中言無明風者。楞伽云境
界風所轉。淨影會云。論就本説。經據末説。
皆得。無傷。餘文可解
問。眞如既言常法。云何得説隨熏起滅。既
許起滅。如何復説爲凝然常。答。既云眞如
常。固非如言所謂事常也。何者。聖説眞
如爲凝然者。此是隨縁作諸法時。不失
自體。故説爲常。是則不異無常之常。名不
思議常。非謂不作諸法。如情所謂之凝然
也。故勝鬘經中。不染而染者。明隨縁作諸
法也。染而不染者。明隨縁時不失自性。由
初義故。俗諦得成。由後義故。眞諦復立。如
是眞俗。但有二義。無有二體。相融無礙。
離諸情執。是故論云。智障極盲闇。謂。眞俗
別執。此之謂也 上來問答。具如中卷三性
章中逐文解。釋然今乘義便。重作問答。前
約三性義理。示執之失。故作決擇。今約所
詮所依心識。以辨能詮二教差別。文義同
前。故不重釋也
此眞如二義内。前始教中約法相差別門故。
但説一分凝然義也。此&MT10755;教中約體相鎔融
門故。説二分不二之義。此義廣如起信義
&T047368;中説 義苑云。義&T047368;中説者。謂。彼據展
轉開合。廣明其本末故也此據圭山執清涼
義。私所改易注疏
玄談。蓋非大師意。且非今所
指。不知論有義&T047368;故也
復古云。義&T047368;即古
疏也集成云。有云。
至相作。並非
今詳。義&T047368;云。言一心者。
謂。一如來藏心。含於二義。一約體絶相義。
即眞如門也。二隨縁起滅義。即生滅門也。乃
至。然此二門。擧體通融。際限不分。體相
莫二。&MT10769;以名目。故曰一心有二門等也
廣如
彼辨
今所的指是也
又如十地經云三界虚妄唯一心者。攝論等
約始教釋。爲頼耶識等也。十地論約&MT10755;
釋。爲第一義眞心也 十地論第八卷中
第六地文
云。
云何第一義諦差別。如是證第一義諦。則
得解脱彼觀故。經曰。是菩薩作是念。三界
虚妄但是一心作。論曰。但是一心作者。一
切三界唯心轉故。云何世諦差別。隨順觀世
諦。即入第一義諦。經曰。如來所説十二因縁
分。皆依一心。論曰。此是二諦差別。一心雜
染和合因縁集觀。孔目云。此阿頼耶識。有眞
妄不同。如地論説十二縁生是第一義諦。即
是眞義。如攝論説如幻事鹿渇夢想醫闇
等。譬第一識。似如此事。即是其妄言攝
論等者。無著本論曰。此中何者依他起相。
謂。阿頼耶爲種子虚妄分別所攝諸識。乃至
云何以和。由教及理。應可以知。此中教者。
如十地經薄伽梵説三界者唯有心言十
地論等者。論主意謂。若約眞諦。一切三界
唯心轉故。爲眞心作。若約俗諦。染淨和合
不二爲體。但一心作。然此章且擧初門。孔
目據後門説。二觀似殊。倶攬眞心爲能造
源。互影顯矣
又如達摩經頌。攝論等釋云。此界等者。界謂
因義。即種子識如是等。寶性論約&MT10755;教釋
云。此性者。謂。如來藏性。依此有諸趣等者。
如聖者勝鬘經説。依如來藏有生死。依如
來藏有涅槃等。乃至廣説。是故當知。二門
別也 言如達摩經等者清涼云。此乃通指大
乘經。爲對法經者
非也。唯識援引六經之一經也。世親攝論別爲一經
故。樞要云。世親聽誦攝大乘品。義燈云。瑜伽十支論
中攝論。別釋一經。明知。攝論別釋
阿毘達磨大乘經中攝大乘品故耳
無性攝論曰。
謂。薄伽梵。於阿毘達摩大乘經伽陀中説。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
涅槃證得。釋曰。此引阿笈摩證阿頼耶識
名所知依。無始時者。初際無故。界者因也。
世親攝論亦云。
界者謂因
即種子也。是誰因種謂。一切法。
又成唯識云謂。有大乘阿毘
達磨契經中説
界是因義。即種子
識。無始時來。展轉相續。親生諸法。故名爲
&T047368;云。解爲因用。種現識中是種子識。雖復現
行亦名因相。能生諸法。種子親故。展轉相續。刹
那不斷。親生之言。顯爲因義。非爲助縁。親能生
故。此識無始時來。與一切法爲因。故經言界。是爲

言寶性論等者一乘究竟寶性論。堅慧
菩薩造。勒那摩提譯
翻此
頌云。無始時來性。作諸法依止。依性有諸
道。及證涅槃果。彼論釋云。無始時來性者。
如經説言。諸佛如來。依如來藏。説諸衆生
無始本際不可得知故。所言性者。如聖者
勝鬘經言。世尊説。如來藏者是法界藏。乃至
自性清淨如來藏故。作諸法依止者。如勝
鬘言。是故如來藏是依。是持。是任持。是建立
等。次論云。依性有諸道者。如勝鬘言。生死
者依如來藏。有如來藏故説生死。是名善
説。及證涅槃果者。如勝鬘言。依如來藏故
有生死。依如來藏故證涅槃。若無如來藏
者。不得厭苦果求涅槃。無差別疏云。彼論
引勝鬘經釋此頌。總是如來藏爲所依止。
唯識攝論約頼耶釋。故知二宗不同也
問。依法相宗。謂。論主誤。或譯家謬。然最勝
經疏及慧日論並是淄州
沼公述
會云。寶性論説據迷
悟依。攝大乘等約流轉依。各依一義。若爾
何以爲二教別。答。彼宗眞如。但所迷依。而
非能作。徒設斯通。護法等云。此識微細。故
以作用而顯其體。既流轉依。尚不顯示。況
眞如性乎。今則不然。故無差論疏密嚴
疏同
云。依
馬鳴堅慧等宗。一切衆生皆是如來藏。自性
清淨心。爲煩惱所纒。説爲衆生。名有爲
法。此是不異無爲之有爲也。又正作衆生
時。以相空性實故。自性清淨。名無爲法。此
是不異有爲之無爲也。楞伽云。如來藏者。
受苦樂等。起信釋云。如大海水因風波動。
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
滅。動相即滅。濕性不壞。如是衆生自性清
淨心。因無明風動等。准此等文。二門約詮
差別炳焉
若依頓教。即一切法唯一眞心。差別相盡。離
言絶慮。不可説也 義苑云。此教唯顯絶待
靈明故。不明縁起識相故。眞如門云。一切
法。從本已來。離言説相。離心縁相。畢竟
平等。無有變易。故名眞如探玄云。頓教
中總不説法相。唯辨眞性。亦無八識差別
之相。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實。唯是絶
言。呵教勸離。毀相泯心孔目云。據唯識
門。無識外一切別法。明知。達識即非是眞
揀始楞伽云。心如工伎兒。意如和伎者。五
識爲伴侶。妄想觀伎衆。據此經文。雖知是
識。由不免戲論&MT10755;又佛性論云。一切虚
妄。如石女兒用炎水浴。被龜毛衣。著
兎角履。戴空華冠。入揵闥婆城 。共幻化女
戲。義言但起心見法。並皆非有。如上所喩。
當知。聖教所顯道理諸法非有。唯一眞如無
我實性。以爲究竟頓教此是三乘義圭山唯
以頓教
爲一乘者。
背祖。可思
如是等法。爲無盡教攝。即是一
乘究竟盡理也
如維摩經中三十二菩薩所説不二法門者。
即是前&MT10755;教中染淨鎔融無二之義。淨名所
顯離言不二。是此門也。以其一切染淨相
盡無有二法可以融會故。不可説爲不二
也 孔目云。三乘眞如。復有二門。一頓教門
者。如維摩經不二法門品。維摩直默。以顯
玄意者。此如絶於教義。相想不及。廣如
大般若經那伽室利分説二漸教門
略之
探玄云。
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無佛無不佛。無生
無不生闇證禪人。多認極際。
尚覊三乘。豈登圓域
如淨名默住。
顯不二等。是其意也義苑云。三十二等者。
謂。菩薩談不二者。以無二形對相馳故。屬
染淨融通&MT10755;教之旨。淨名等者。謂。儼然默住。
獨顯幽靈。頓之謂歟析半裂三。針筒鼻孔。在
甚麽處。透網金鱗猶滯水
驀須拳倒
祝融峰
以其下出淨名離言之旨。既不見
一法。何假言詮強會此但遮始。
不能遮&MT10755;
是故朗然
若照而無念此當&MT10755;教眞不二義始教猶立廢詮談
旨。非安立諦。非此頓教今則如孔目
等。可知
其別
是眞不二也
若依圓教。即約性海圓明法界縁起。無礙自
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主伴圓融。故説十
心以顯無盡。如離世間品及第九地説。又
唯一法界性起心亦具十徳。如性起品説。此
等據別教言 清涼圭山盛謂。總統萬有。
即是一心。理隨事變。一多縁起之無邊。事得
理融。千差渉入而無礙。嗚呼二師未曾信
知無明性惡法門。故心爲能造。生佛屬事。
永失無差之義。縱言似圓。義意實偏。不可
相濫如前
已辨
義苑云。即約下總明法體。法界下
彰義用。一即下略明二玄相即自在
主伴圓融
顯其相
復古云。即二祖後之三門八九
所顯唯心
之義。十心用顯無盡折薪云。初縁性二門。
以標無礙之由。由此二所以故。得無礙自
在等。故説下結無盡言如離世等者。折
薪云。離世間品所説十心。然有多種。&MT10769;
指定。故晋經彼品。前後次第。總有十四段。
明十種心。所謂十發普賢心。十於善知識
起恭敬心。十平等心。義苑祇引此文竟云。具足
皆如初。後有平等心言。
既言一切平等。
故顯無盡也
十發無畏心。諸鈔皆引十平等
心。安知吾祖不通指耶。今詳。文中但云。説
十心以顯無盡。如離世間品等。應通指此
品所説諸十心爾。既此品凡説諸心。必有
十種。足知顯無盡故也。孔目云。如離世間
品。所以説十者。欲
顯無量故。又云。十數之義。含有二門。一成圓教
門。二不成圓教門。即是單別不具一切圓故。入
三乘攝。依大經本。所顯義門。相即容融。理事自在。所
有教義。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帝網喩無盡。不
同若諸教網主伴相顯。有定相
者。即違大理故等。餘可準知
然復古但擧十
種心離世間品曰。有十種心。所謂大地等心。持一切
衆生諸善根故。大海等心。受持無量無邊諸佛
智慧大法海故。須彌山王等心。令一切衆生安住無
上善根故。摩尼寶心。速離煩惱淨直心故。金剛心。
決定了知一切法故。堅固金剛圍山心。一切諸魔外道
不能壞故。蓮華等心。一切世法。不能染故。優曇鉢
華等心。於一切劫難値遇故。淨日等心。除滅一切
衆生愚癡曀障閡故。虚空等心一切衆生無能量故。
若菩薩薩摩訶薩安住此心。則
得一切諸佛無上清淨大心
探玄解此十種心云。
顯意業用。就前中。一廣心。二深心。三勝心。
四淨心。五利心。六堅心。七無染心。八希有
心。九智慧心。十無邊心。此並是意樂之心也
可堂據此。但
列十心之名
今可通指。言及第九地説者。義
苑擧十平等心竟云。及第九地者。與此相
不能
彰指
復古亦莫以辨何也。諸鈔或失祖
意。鑰口而唖耳。但折薪云。晋經第九地云。
知衆生諸心差別相。莊飾世心相。速轉心
相。壞不壞心相。無形心相。無邊自在心相。清
淨差別心相。垢無垢心相。縛解心相。諂曲質
直心相。隨道心相。皆如實知。若據唐經。非
是十種心。乃衆生心十種相。故十皆云相。然
説十。雖表無盡。但是一心差別十相。非是
十種心。次明一心十徳。始是一心十相之惑。
且如晋經十地品中。二地有十種直心。三地
有十種深心。五地有十種心平等。恐九字誤
今詳。笑菴大昧奧義。蓋此第九地之文。
的指大經明性惡法門。是故兩祖特云。此等
據別教言。意在于玆。今具引證。要問答曰。
又説十心欲顯無量故。如第九地説。此
據一乘別教言晋經第九地文云。菩薩住
此地。如實知善不善無&T047368;法行。知有漏無漏
法行。世間出世間法行。思議不可思議法行。
定不定法行。聲聞辟支佛行。菩薩道法行。如
來地法行十界有爲無爲法門。隨順如是智
慧。知菩提心所行&MT10769;。知煩惱難。業&MT10769;。諸根
&MT10769;。欲&MT10769;。性&MT10769;。直心&MT10769;。使心&MT10769;。生&MT10769;。習氣&MT10769;
三聚差別&MT10769;。知衆生諸心差別相探玄云。心
難中。初一

莊飾世心相妄心中。初約事。以八識心能莊
世也。論名心意識六種差別
速轉心相心上行相
四相遷流
壞不壞心相是生
滅相
無形心相
是心體性。心相泯故。論名爲離心。問。第一義既非是
心。何故此説。答。以眞性隨縁起此心故。如云不
染而
無邊自在心相攀縁之用。是心自相。隨
境非一。故云無邊
清淨
差別心相下明眞
心。可知
垢無垢心相同煩惱不同煩
惱。明在纒不染
縛解心相同使縁縛。
性離名解
諂曲質直心相謂。願力業
力。引受報
心。菩薩願力受生。幻起不實。似
同諂曲。然實成益。故云質直
隨道心相餘衆生等。
隨業受
生。故云
隨道
皆如實知折薪但認此十種心相。
餘總不知。故迷耳
是菩薩
知煩惱深相淺相。知心伴相。乃至知八萬
四千煩惱行差別相第二煩惱行稠林。孔目云。
若據別教説。即一一煩惱。
皆無量。是
稠林義等
是菩薩知諸業善不善無&T047368;相。乃
至八萬四千諸業差別相第三業稠林。章云。若
約一乘別教即八萬
四千等無
盡業也
是菩薩知諸根軟中上差別相。乃至
八萬四千諸根諸欲諸性差別相第四根行稠
林。第五信
行稠林。第六性行稠林。孔目云。廣
即八萬四千性等。若別教即無量
是菩薩知直心
軟中上差別相。乃至知八萬四千直心差別
眞性理心。相相宛然。故云直心差別
相。請勿偏膠執眞如無相一法界心
是菩薩知
諸使共心生。不共心生。心相應。心不相應。
無始來惱衆生相。皆如實知第八使行稠林。使
者隨順逐縛義。即
惑種子。準
現行知
是菩薩知諸生差別相。所謂地獄
畜生。乃至無色界差別相第九生行稠林。章云。若
約別教。即八萬四千塵
勞等相。即應因
陀羅及微細義
是菩薩知諸習氣有起現行
習氣
種子
習氣
隨所生處有習氣。隨衆生行。隨業
煩惱有習氣。善不善無&T047368;有習氣。乃至皆
如實知第十習氣稠林。章云。名言熏習。識色熏習。此
等熏習。皆通染淨及無&T047368;。乃至八萬四千等。
若依小乘。其義即實。初教即空。&MT10755;教即如。
一乘所目。即是一乘。若約別教。即無有量
是菩薩
知衆生定不定相。正定邪定不定相。皆如實
第十一三聚
差別行稠林
孔目云。十一稠林者。一衆生心行
稠林。二煩惱行稠林。乃至十一三聚行稠林。
初一句總。餘十句別。所以初句爲心行者。
心是種種義。餘十即是心種種之義。相更無
差別。何以故。由具六相義故。此義是一乘
故知。折薪不知心總別義。故云一心十相。非十種
心。探玄云。初中論經但云心。此中菩提心者。此約出
離法器爲言。衆多釋
林。難知釋稠。可知
要問。此章。並指此等。其
理彰灼。故唯識章云。五成十心。謂。十稠林。
如地論云。是菩薩如實知衆生諸心種種相。
心雜相。心輕生不生相。心無形相。心無邊一
切處衆多相。心清淨相。心不染相。心縛解相。
心幻起相。心隨道生相。乃至無量百千種種
心差別相。皆如實知。勿爲字誤。思之。言又
唯一法界等者。如十玄縁起處辨。言如性起
等者。如唯心迴轉門處引。不勞重援耳」
若約同教。即攝前諸教所明心識。何以故。
是此方便故。從此而流故。餘可準之 然
別教名義。諸説義同。同教名義。會解&T047368;云。總
有四説。一若教章中謂。同教一乘者。要一乘
唯一乘
即別教
三乘若唯三名
三乘教
和合不異。具三一名同
教也。二若前總相會通分四教中。第三名
同教一乘者。要&MT10755;頓二教。同泯二故。名同
教一乘也此但清涼新加。而至相賢首所無也。蓋由
執三乘同。謂一乘同故。致此誤
三此中同教。要圓教。與&MT10755;頓二教義類相
似故。云同也此復以濫三一同教。故知非也。決
擇集玄。所同二教。亦得稱同教一
乘。會玄破云。是則江水應同海水。現是江水不鹹。
豈有同義。故知海有江水。可得稱同。江無海水。
不得同也。法中可知。此中圓教同彼&MT10755;頓故。云
同教。不約&MT10755;頓亦名同教。若云&MT10755;頓二教名同教
者。彼有其所病不能同此圓教。以此同中必有
別義故。若約&MT10755;頓二教自相同者。漸頓有異。安得
是同。若約泯二是同。自非今義。亦不是合&MT10755;
爲同。但約同泯二故同也。今謂。會玄亦未盡善
矣。若約自相。但得稱爲三乘同教。不能得稱
同教一乘。若約所同。何限&MT10755;頓。小始亦然。以此一
乘所流所目攝方便故。若約能同。望始是同。望圓
不同。以後攝前。前不攝後故。然清涼&MT10755;頓倶名
一乘。圭山唯頓爲一乘等。
皆出臆斷。如上卷斥
四此中全揀。前四不
攝於圓。約別教説。若此中全收。圓必攝
四。約同教義説。故行願鈔作此指也
此約圓教收前四教。同成一教。故云同也。演義鈔
云。若同諸乘。約融通説。乃至以圓教如海。包含
無不具故。若依注同教問答。總攝前四及別五教。
名爲同教。要具三一。名同教故。故易簡&T047368;立三種
同教中。是名法界本來融會同也。如會解云全收
諸教同者。亦此同也。然攝前四教。此義勝矣。至
次下
復古云。問。攝前諸教者。未審攝何等
教。若言即前所列諸教。別教亦列乎前。豈
亦攝耶。若云但攝前四。何不如餘處。列乎
別教之前。答。無可無不可。言無可者。如
餘處列之於前。但攝前四。以是一乘之方
便故。無不可者。前五總融爲同教故。如
建立中同教之内。亦列別教一乘。三一和合
中。以大白牛車望三乘爲義。故探玄十門
唯心中。云初三門約初教説。次四門約&MT10755;
教頓教説。後三門約圓教中別教説。總具
十門。約同教説。則別教亦攝。是爲同教。
故亦前亦後也評曰。可堂不然。判云別
教亦攝爲同教者。若約餘處。非無此義。
故孔目云。言同者。衆多別義。一言通目。
故言同。乃至一言之下。玄復玄耳。通證
諸理。通剋諸果。此約一乘同教言。又別教
之中亦有同別。由多即一。是其同也。爲一
中多。是其別也。同教之中亦有同別。一三同
一。是其同也。各爲據機別。即是別也。故彼
三一和合具十門等文。可準此知。然今此
中云前五總融爲同教等者。此大不可也。
文既云是此方便故。從此流故。則別教一
乘。亦是同教之方便耶。從此同教而所流
耶。明知非矣。然種性章云攝前諸教所明
種性。及行位中皆亦唯攝前四。豈以列乎
後攝於別教。以一圓教體是能攝。如何將
能攝能。若約義門。同亦攝別。例如&MT10755;教二
門。齊攝不二。謂。泯相顯實門但示於體。不
壞相而泯故。得總該攝。攬理成事門具示
三大。不壞理而成事故。諸法既無異體。還
攝眞如門。當知同別相攝準之。故云總具
十門。三一和合。爲同教等。因之集成云。問。
賢首總收十門唯心之同。又如何通。答。此
則先以三乘引導。後乃方便。令得一乘。故
云總具。豈得將第五圓教。混爲同教耶。
集成但攝前
四。此解爲是
以此等義。不可消釋此中同教。
由只泥於列之前後。噫爲妨甚矣
問。云何一心約就諸教。得有如是差別義
耶。答。此有二義。一約法通收。二約機分齊
 義苑云。既言其一。不當有差。若許有
差。一義焉在。故成斯問復古云。問。心性
是一。云何教有種種差別此據明難
品問以解
答。法具
五門。約機得別今詳。明&MT10769;品中。文殊問
覺首言。心性是一。云何能生種種果報探玄
云。
初一是縁起甚深。縁起者。諸法依頼耶識自性縁生
得集起故。最初辨此義者。凡諸菩薩。起信解行
等。皆依如此唯心道理。而成正行故。論云。有法。
能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説。所言法者。衆生心。是
心即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故起難問。意云。心性
是一。果報種種。云何一心而生多報。報既不同。其一
心之義。何在。云心性一者。謂。心之性故。是如來藏
平等一味故云一也。又心即性故。是第八識。無二類
故。云一也。重難中有五對。
初一約能依所依不相知等
次文殊問徳首言。
如來唯覺一法。云何乃説無量諸法第二教化
甚深。前
明攝心入理。此辨後智救生。如來既十隨教化。如
此隨機屈曲教化。而説衆生非衆生。其理安在等
準此。今問亦跨兩關。故云一心約就諸教。
是故答中約法約機。約法謂所詮一心法體。
由其體上具五義門。是則本末五義相融。唯
一心轉也。約機即約教。謂。籍所被機得法分
齊之別。能詮諸教差別非一。何以知者。如
心玄義云。一約法。二就教。法中此識本末
融鎔。通有四句。然此四句。合爲一心。是故
經論各隨説一。於理遍通。二就教會者。或
得名。不得義。如小乘中等。全與此章約
機之文無殊。明知約機即約教也。然諸解多
濫法義與機教故。未穩當歟
初義者。由此甚深縁起一心。具五義門。是
故聖者。隨以一門攝化衆生 義苑云。言
甚深等者。謂。稱性大縁起心。融萬有故。五
義以齊彰。逐機宜而別化。&MT10770;分彼教相之
異也。約義判教。根蔕乎此此解於約法中
談教相異。與下
約機相
濫故耳
復古云。初義下即縁起理實一法界
心也。隨應攝化故有多種。折薪云。此五義
門。同一縁起故。曰縁起一心。具五義門。以
一心要具五義。攝機方足。既闕一義。則攝
機不足。故同一縁起也
一攝義從名門。如小乘説。二攝理從事門。
如始教説。三理事無礙門。如&MT10755;教説。四事
盡理顯門。如頓教説。五性海具徳門。如圓
教説 義苑云。攝義從名者。謂。隱攝二義
之體。從假説一心之名此據涼疏圭疏。而非賢
首意。今依梁攝論。彼
曰。別義有三種。一別意。如來欲説自出世功徳故。
欲顯阿黎耶識故。説此識。二別名。如來但説名不
説義。三別義。微細境所攝。於二乘不
宜説。但由義義相應故。説名不釋義
二攝理從
事者。亦隱攝實理。從識縁起事。判于始教
有門。若遣蕩此事。即是空門。故茲一教。但
明攝理從事。三理事無礙者。謂。不變性而縁
起。不捨縁而即眞。是故染淨森然。性恒不
二。依此之義判于&MT10755;教。四事盡理顯者。相
本自盡。性本自顯。據此之旨判于頓教。五
性海具徳者。謂。大縁起宗。徳用斯備。故海印
圓詮。憑茲以判。是以五門爲能判。一代時
教爲所判故。一經容有多教。一教容有多
經。但是義象相應。便爲的判。上不同諸師
多從時部也今謂。不然。此中爲顯所詮心法體
上義門故。且指能詮教。云如小
乘説。乃至如圓教説。孔目云如意識唯識。是也。然
義苑意。雖依涼圭。憑五義門。判下諸教者。此是
於約法中。作約教釋。與
下約機。相雜濫故。非也
復古云。一者得名而
不得義。依小乘但有六識。義分心意識。
餘如小乘此亦約教濫
下約機
二者如雜集論。以八
義建立阿頼耶識。孔目云。據此文相。阿頼
耶識即在事中。但得一分生滅之義今謂。此
但解於
從事。不解攝理。言攝理者。孔目云。云何得知是
如來藏。答。由如來藏不染而染。是其事相。無別有
事故。是如來藏。又云。此依成唯識論。但於生滅之
中。辨因果相生道理。並隨轉理門。無眞實理。當知離
識以外。更無有法。識者即是
不染。而染門如來藏之一義也
三者眞理隨熏。遍
在縁中。成頼耶故孔目云。當知。阿頼耶識
欲成就者。會須通如來
藏。始可得成堅實依止。又云。復依論文。知
塵無所有。是通達眞。知唯有識。是通達俗
四者
楞伽云。心如工伎兒。意如和伎者。五識爲
伴侶。妄想觀伎衆。據此經文。雖知是識。由
不免戲論。孔目次文。引佛性
論中喩。如前已擧
如上所喩。當知
聖教所顯道理。諸法非有。唯一眞如。無我實
性。以爲究竟。此是三乘義。五者如是等法。
爲無盡教攝孔目云。即是一
乘究竟盡理也
性海圓融。具徳
無盡故有人依行願&T047368;等。云總統萬有即是一心但
是一眞心等者。涼密圓教。墮山外計也
詳。探玄云。言三界虚妄但一心作者論云。
但是
一心者。一切
三界唯心轉也
此之一文。諸論同引。證成唯識。
今釋此義。依諸聖教。説有多門。一相過所立
五重唯識。
此當遣虚存實。
捨濫留純唯識。
相見倶存故。説唯識謂。通八識
及諸心所。
并所變相分。本影具足。由有支等熏習力故。變
現三界依正等報。如攝大乘及唯識等諸論廣説

歸本識。謂。此相見分倶依識有。離識自體本。末法必
無故。然與下以末歸本唯識義異。性宗歸本。與相

攝相歸見故。説唯識唯立二分故。曰歸
見。開三四分。歸自
體本。謂。亦通八識王數。差別所變相分。無別種生。能
見識生帶彼影起。如解深密經。二十唯識。觀所縁
論。具説
斯義
隱劣顯
勝識
攝數歸王故。説唯識謂。
亦通
具八識心王。以彼心所依於心王無自
體故。許彼亦是心所變故。如莊嚴論説
四以末
歸本故。説唯識謂。七轉識皆是本識差別功能。無
別體故。楞伽云。藏識海常住。乃
至諸識浪轉生。即離水無別有浪。
明離本識無別六七。廣如彼説
五攝相歸性
故。説唯識已上二門。與彼相宗攝末歸本。遣相證
性。二門名同。體義各別。謂。此八識皆
無自體。唯是如來藏平等顯現。餘相皆盡。經云。一切
衆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等。楞伽云。不壞相有八。
無相亦
無相等
六轉眞成事故。説唯識謂。如來藏不
守自性。隨
縁顯現八識王數相見種現。楞伽。密
嚴。勝鬘。寶性論。起信論。皆説此義
七理事倶融故。
説唯識謂。如來藏擧體隨縁。成辨諸事。而其自性
本不生滅。即此理事混融無礙。是故一心二
諦皆無障礙。起信論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心眞
如門。二心生滅門。然此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勝鬘
經云。自性清淨心。不染而染。染而不
染。經云。於諦常自二。於解常自一
八融事相入
故。説唯識謂。由理性圓融無礙。以理成事。事亦
鎔融。互不相礙。或一入一切。一切入
一等。經云。一一微塵中。見一切法界。又云。於
一微塵中。現有三惡道天人阿修羅。各各受業報
全事相即故。説唯識謂。依理之事。事無別事。
理既無此彼之異。令事亦
一即一切。知一即多。
多即一等。廣如經文
十帝網無礙故。説唯識
謂。一中有一切。彼一切中一。復有一切。如是重重
不可窮盡。如因陀羅重重影現。皆是心識。初教如來
藏。&MT10755;頓法性。圓教圓融故。
令彼事相如是無礙
上來十門唯識道理。於
中初三門約初教説。次四門。約&MT10755;教頓教
説。後三門約圓中別教説。總具十門。約
同教説此中小乘但有
其名故無
此章約法。可以準

是則不動本而常末。不壞末而恒本故。五
義相融。唯一心轉也 義苑云。法義相收。本
末交映。使其言教不離自心。體解成觀。即
趣菩提。方見大聖設教不徒然也此復約
教。未隱
復古云。不動本際而成諸法。即本而常末
也。不壞有情而入涅槃。即末而恒本也
今謂。此解心爲本際。有情爲末。而作相即。但有即
名。不成即義。並由清涼之遺涎耳。非大師意。
由心迴轉善立門矣未允折薪云。是即下三
雙融。於中言不壞末而恒本者。不壞五門。
恒是甚深縁起一心也。故五義相融。唯一心
轉也。問。若爾性海具徳門豈亦末耶。答。此
以法義分本末義苑。復古。
大同此耳
故作此釋。若五
教論本末。即性海門爲本也。本末之言。隨
文以明。不可&T025632;集成云。本謂性海具
徳門。末即前四門矣此解五義門分本
末。未盡理也
楞伽玄義
云。此識本末融鎔。通有四句攝本從末門。攝末
歸本門。本末無礙
門。本末
倶泯門
皆約體義。故探玄云。一不起義。二者
起義。此二不二。是一無礙甚深縁起。此中由
不起故成起。有種種法生。由起故不起。唯
一心性。又前即不礙一心。即是種種。後即
不礙種種。即是一心。縁起正理。無礙鎔融。
是其意也
二約機明得法分齊者。或有得名而不得
義。如小乘。或有得名得一分義。如始教。
或有得名得具分義。如&MT10755;教。或有得義而
不存名。如頓教。或有名義倶無盡。如圓
教 義苑云。教因機顯。離機無言。故此示
之。令知分齊復古云。機有普別。智有大
小。隨宜得證。聞有淺深。分量齊限。故有不
楞伽玄義云。二就教會者。或得名不
得義。如小乘中但聞阿頼耶名。或得名得
一分生滅義。如瑜伽等。三或得名得全分
義。如楞伽。密嚴。起信等。四或得義不存
名。亦如楞伽。同性經等。亦如維摩默住。以
顯不二等義苑云。得一分義如始者。謂。
此教機但知眞如不變。不許隨縁故。未解
倶善。或曰。上云攝理從事。何以此中得一
分理耶。答曰。雖知一分。但是不變。亦不異。
前文隱攝理性。從事縁起也今謂。不然。以
大師既云得一
分生滅義。因何云但知眞如不變等。更有何等與
上異義。若勞問答耶。故知非矣。今問。法相亦立
遣相證性識。謂。識言所表。具有理事。事爲相用。遣
而不取。理爲性體。應求作證。即證理性。何故但
云得一分義耶。答。遣事證理。小尚分證。眞如離
言。雖不離識。識實性故。亦名唯識。而不許隨縁
受熏。是故云攝理從事。那得具分無礙。但於心識
得一分事。非藏識海常住如來藏。而非謂不談法
性眞
或有得義而不存名者。良以此教談眞。
非安立故。或有名義倶無盡者。性起融通。重
重渉入故復古云。言名義無盡者。如隨一
世界。名字差別。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名
孔目所引晋經四諦品云。此娑婆世界中。如是等四
諦名字。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乃至十方虚空法界等
世界中。説四諦名。各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探玄云。
文中初明此土諦名。二辨娑婆外十世界中諦名。三
顯十界外盡空世界諦名。何故唯顯四諦差別。謂。是
權教差別易知故。又爲寄顯法故。謂。此小乘局處
之法。尚有如此遍空世界差別不同。則知一乘通方
之法差別無邊。理不疑故也。又爲破計引機故。謂。
演彼小乘局法。令遍故。便失本執。便顯一乘無邊
法界。令其趣入故。又此約一乘共教。爲則故。通
收下
位故
又娑婆四諦。有四百億十千名等此即
唐經
四諦品
之文也
名即無盡也。義無盡如海雲比丘聞此
法門。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書
寫於此普眼法門一品中一門。一門中一法。
一法中一義。一義中一句。不得少分。何況
能盡入法
界品
又如一塵具十玄門等。非華嚴
圓宗。餘宗安能談此探玄云。佛説法甚
深。所覺既一。設教種種。謂。覺一法是體
機現多是用諸教並實如此無礙。名爲甚深
微妙義也。餘準知之
其餘義門。如唯識章&T047368; 復古云。廣如孔目
唯識章也指事鈔云。指探玄中十門唯識。今謂。不
然。復古爲得。然須知指如彼章之
有所以
方可也
是知。此章全録孔目問答。不妄矣
今詳。孔目彼章。廣明本識。具辨末那及意
識等。今正但明五教所依心識。故略六七
而不論耳。是以餘門指如彼矣
第二明種性差別者 義苑云。言種性者。
標總章也。謂。諸菩薩等等取
二乘
任持一切
佛性種子。各成性故佛性論破小乘執品中云。小
乘諸部解執不同。若依分
別部説。一切凡聖衆生。並是佛性。佛性者。即大涅槃。
則不信有無性衆生。若依毘曇薩婆多等諸部説者。
則一切衆生。無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別
衆生。凡有三種。一定無佛性。永不得涅槃。是一
闡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無。若修時即得。不修不
得。是賢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
聲聞。從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獨覺。從世法以
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薩。十迴向以上。是不退位。得
於佛
性等
今詳。探玄第五云。種性義略作三門。一
釋名。種是因義。性是體義。又姓是族義。謂。
種族也。又姓是類義。謂。種類也。二出體。三
諸門分別。
並如別説。按。婆沙論七十一及倶舍論曰。謂。種族義
是界義。又倶舍云。有説。界聲表種類義。光師云。族
義。持義。性義。名界。梵云駄都。唐言界。有譯爲
持。偏據一義。非盡理也。謂。種族等者。此即初解。
約因以釋。能生諸法。諸法生因。如人於某姓等
生。以彼姓人名爲種族。第二師約差別釋。謂。族
類如世種類刹帝利等不同。或可此師別爲一解。種
類釋界。不同頌文。遁麟云。一族義者。各有種族。
如崔盧等姓。二持義者。各自任持。不相雜亂。猶如
城邑任持所有有情非情也。三性義者。各有自體性
故。以此三義名之爲界。大乘准解。淨影義章云。所
言性者。釋有四義。一者種子因本之義。衆生自實如
來藏性。出生大覺。擧佛爲本。稱之爲種。種猶因
也。故經説云。性者所謂阿耨菩提中道種子。智論亦云。
性者名本分種。如黄石中金性。白石銀性。一切衆生
有涅槃性。斯文顯矣。二體義名性。説體有四。一佛
因自體。名爲佛性。謂。眞識心。二佛果自體。所謂法
身。三通因果。同一覺性因果恒別。性體不殊。此前三
義。是能知性。局就衆生。不通非情。四通諸法自體。
唯是諸佛所窮。就佛以明諸法體性。故云佛性。是
所知性。通其内外。斯等皆是體義名性。三不改名
性。有四。一因體不改。非謂是因常不爲果。此
就因時不可隨縁返爲非因。故稱不敗。又得果
時。因名雖改。因體不亡。因體即是如來藏性。顯爲法
身。體無變易。非如有爲得果因謝。二果體不改。一
得常然不可壞故。三通因果體。四通諸法體實雖
復縁別内外染淨。性實平等。湛然一味故。曰不改。四
性別名性。因性異果。果性異因。通因果體性別。
諸法理實。別於情想虚妄之法。名爲性別。佛性名義。
庶判如是。評曰。上來遠公所判。不過今家&MT10755;教分齊。
演義鈔云。佛種從縁起者。然有二義。一約因性。因性
即正因佛性。故涅槃云。佛性者。即是無上菩提中道種
子。此種即前常無性理故。涅槃云。佛性者即是第一義
空。無性空義也。縁即六度萬行。是縁因佛性。起彼正
因令得成佛。是故説一乘者。唯以佛性起於佛
性。更無餘性故。説一乘。稱理説也。體同曰性。
相似名種。故關中云。如稻自生稻。不生餘穀。此
屬性也。萠幹花粒。其類無差。此屬種也。二果種姓。
關中云。佛報唯佛。其理不差。即性義也。説法度人。類
皆相似。此種義也。果之種性。縁眞理生故。云從縁
起。釋此偈云。佛縁理生。理既無二。是故説一乘
耳。意云。證理成佛。稱理説一。此中知法常無性偈。
全同出現。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
見一切衆生成正覺。乃至皆同一性。所謂無性。乃至
云。知一切法皆無性故。文今謂。此亦不過&MT10755;教及台
別教。蓋夫清涼雖言果種性義全同出現。既判法華
雖請佛智。及下廣説。但示因門。故台家斥云。不
曉一性無性三千宛然。所以迷乎因心本具。宜矣。經
云。菩薩種性。甚深廣大。探玄云。甚深者。是幽邃義。一
約有爲性。徹窮後際故。二約無爲性。徹同佛果
故。廣大普遍。與法界等。具足人法教義因
果理事等故。與虚空等。如彼廣明思之
問。此章
明種性別者。爲通五乘明種性別。爲別佛
乘明諸教差別耶。若通諸乘。何故章初總
列云明佛種性。後約佛性。小佛一人隨執
非有。始教隨事虧盈等。若局佛乘者。何故
小教廣明六種性。始教具成五性不同耶。
衆生悉具佛性。但應限在&MT10755;教已去。豈論
五教耶。答。五乘種性。即佛種性。隨執約教。
局通名殊。故孔目云。佛性者。諸佛所師。所
謂法也。其性平等。猶如虚空。於諸凡聖。無
所限礙。偏云佛性者。據覺時語。所以知
者。爲隨流處成種種味。今對聲聞淳熟人。
説有其佛性。爲聲聞人先向無餘。不求作
佛。今迴聲聞。並堪作佛。故説佛性。教興如
此。佛性之義。爲根熟聲聞説。聲聞見増。今
順彼見故。説差別。佛性義者。當三乘義。若
爲一乘所目。即入一乘圓教所攝。又云。夫
論種性者。順因縁門説。豈容不對因縁
而説種性。若法性外有修生者。縁起可増。
故今種性義。是其佛因。其義廣大。非偏
在解在行在位。非偏比證因果。非偏本有
修生。明知。種性即謂佛性之異目也。思之」
若依小乘。種性有六。謂。退。思。護。住。昇進。
不動此依
毘曇
倶舍二十五
論及疏
曰。契經説有六阿羅
有學。與異生。種性皆有六。故婆沙第七云。順解
脱分亦有六種。謂。退種性。乃至不動種性。轉退
法解脱分。起思法等。轉聲聞。起獨覺及佛等。又
説。順決擇分且有六性以應果六種因有學異生種
性有六故。又如
淨影義章具辨
一者退法。謂。遇少縁。便退
所得婆沙説。有羅漢。名喬底迦。由鈍根故。六返
退果。第七返證得。恐更退。以刀自害。纔至
咽半。已得漏盡。及至斷頸。已取涅
槃。不同凡夫捨命而已。故知退也
二者思法成論
死法。古婆沙曰憶法。舊倶
舍云自害法。集論言念法
謂。懼退失恒思自
害。正理云。恒作是思。勿遇病等。便於正
念有所忘失由斯籌慮。起自害思
三者護
舊論云
守護法
謂。於前所得法自防護正理云。我且
未能修習
練根。堪達安住法。但於自愛心
解脱中。能不放逸。精勤防護
四者安住法眞諦名
住不動
法。顯揚云
不動法
無勝退縁。雖不自防。亦能不退。
無勝加行。亦不増進。五堪達法舊曰進法。毘
曇云必昇進
謂。性堪能。好修練根。速達不動。六不動法
舊名不壤法。顯揚曰不
退法。集論云無礙法
不爲煩惱所退動故。
前五種性。從先學位信解性生。此五總名
愛心解脱。以要待時時有六種。一得好衣。
二得好食。三得好臥具。
四得好處。五得好
説法。六得好同學
方能入定。及心解脱。後不
動種性。從先學位見至性生。爲不時解脱。
謂。是利根。以不待時便能入定。及心解脱
故。退法種性。必是先有。思等亦有後得
有先來是思法性。或有從退練根。成思乃至不動法。
此中退法。非必定退。乃至堪達非必能達。但約容有
建立
此名
不動種性必無退理。前五性退。及退果
義。若大衆部初果有退
後果無退
經部初後無退
中二容退
等義。廣
如彼明
不動性中有三品。上者佛種性。中者獨覺性。
下者聲聞性。如舍利弗等 此約三乘不動
性中。分爲三品。如倶舍云。麟角觸覺部行
可轉
與佛世尊。於煖等位性必無轉謂。此二聖。
依第四禪。
一座成覺。故無容轉也。忍位或
從不淨觀。不起座。乃至菩提
聲聞種性。煖頂
二位。容轉成佛。若得忍位。無成佛理。菩薩
利物必往惡趣。忍超惡趣故不成佛。聲聞
種性。煖頂忍三。容可轉成獨覺乘。慧暉云。
聲聞下。
獨覺中。
佛上
淨影章云。菩薩願心望果。求大菩
提。解心望理。契會中道。就行最上聲聞軟根
縁覺次勝
以能成就自利利他倶利之道故稱菩薩。
前五皆鈍菩薩無之菩
薩極利根故獨覺亦爾
縁覺有二。一縁覺縁覺。
是人本來求縁覺道常樂觀察十二縁法。成縁覺性。
於最後身。不値佛世。籍現事縁。而得悟道。本縁
覺性。今籍事
縁。而得覺故
二者聲聞縁覺是人本來求縁覺道。
成縁覺性。於最後
身。値佛。爲説十二縁法。而得悟解。從
佛聲聞。而得覺故。摩訶迦葉。即其人也
縁覺見理
斷惑。雖同聲聞。明淨精進速疾。又不退轉
故。亦名利。聲聞依師依於教法。縁覺不依。
藉於事相。聲聞鈍根。四向四果不能一觀相續
究竟。數出功息
故。判
多果
縁覺利根。一向相續
未滿
一果一觀
滿足
無多向
果。不動羅漢。一本來不動。二至果中進爲
不動獨覺菩薩。但是種性。
本來不動。無有練根
此二雖利。尚望二
覺是下根故。如舍利弗。聲聞性中雖最利
修聲聞行。經六十劫。如薩婆多律
毘婆沙第一説。及法華初周受&T047368;
望前猶劣。
等言等取迦葉等縁覺聲聞。
如前已陳
故唯證一果。
一座成覺。至無學果。菩薩可知
雖於此中説佛一人有佛種性。然非是彼
大菩提性。以於佛功徳。不説盡未來際
起大用等故。是故當知。於此教中。除佛
一人。餘一切衆生。皆不説有大菩提性。餘
義如小論説 義苑云。此教狹劣故。獨許
一人有佛種性。此性非大菩提者。謂。不能
發悲智願三心故。知於進修但經四時。而
成覺道也。五性一成。太不及故。良由熏種
不明。致茲陋劣耳要問答曰。小乘教。於
一時中。但菩薩一人。慈悲愛行。依三十三
心。次第作佛。若餘人成佛。前後不同時。若
教化有情。後時作佛。由無十方佛故。餘現
行者。並不成佛。但得二種涅槃。住無餘也。
若依三乘始教。則半成佛住堪任地
已上等
半不成
未至堪任。
與一闡底
若依&MT10755;教。則一切有情衆生。皆
悉成佛。除其草木。依一乘義。一切衆生。通
依及正。並皆成佛。四句分別可準。復古云。
以小乘中説佛身皆是無常。三根雖異。位皆
羅漢。並證滅果故。於佛徳不説未來等
也。大乘即不然。依三乘等。雖有常無常。皆
盡未來際故要問答曰。小乘佛有二。一生身佛。
二化身佛。並修生慈悲愛行成也。故
佛無
當知。此教狹劣故。但説修生大菩提性
佛一人有不説
性徳
不許一切衆生皆有。餘義
准思
若依三乘教。種性差別。略有三説 義苑
云。漸頓雖分優劣。若對圓融具徳之宗。並
屬三乘。故作此判
一約始教。即就有爲無常法中。立種姓故。
則不能遍一切有情故。五種姓中。即有一
分無性衆生 探玄云。性種有二門。一就
有爲無常門。如瑜伽云六處殊勝無始展轉
法爾所得二約無爲常住門。如
寶性論。眞如性等
習性有無者。
一約護月。唯本性。二勝軍唯習性。三護法倶
成唯識第二有義護月如契經説。一切有
情。無始時來。有種種界。法爾而有。界即種
子差別名故。瑜伽亦説。諸種子體。無始時來。
性雖本有。而由染淨。新所熏發。若般涅槃
法者。一切種子皆悉具足。不般涅槃法者。便
闕三種菩提種子即第二卷。般涅槃者。有四種
性。第三十七。及五十二。説三
定性。畢竟無性。第六十七。即説聲聞。菩薩。不定。無
性。第八十卷。明迴心聲聞。是不定性。准上下文。具
明五種性別。又佛地論。由法爾種。立五種姓。故樞要
曰。楞伽但説有性闡提。莊嚴通説有性無性。攝論據
有性利鈍根。以明。但分上下。善戒依有無類別。又涅
槃依有性利鈍。以分二。法華化不定。般若説有性。
非無性。勝鬘隱不定性等。委如彼辨。梵有三種。一
一闡底迦。是樂欲義。樂生死故。二阿闡底迦。是不樂
欲義。不樂涅槃故。此二通斷善不信大悲。久久當
會成佛。三阿顚底迦。名爲畢竟。畢竟無涅槃性故。
此無性人。後
必不成佛也
有義難陀種子皆熏故生。如瑜伽
説。於眞如境。若有畢竟二障種者。立爲不
般涅槃法性。若有畢竟所知障種。非煩惱
者。立爲聲聞種姓等。有義護法種子各有二
類。一者本有。此即名爲本性住種。二者始
起。此即名爲習所成種。若唯始起。有爲無漏
無因縁故。若説空理。空非心因。常法定非
諸法種子。准此等文。相宗所立。雖本有種。
尚屬有爲。不許常法空理隨縁。是故佛地
論説。雖諸經中宣説一切有情之類。皆有佛
性。皆當作佛。然就眞如法身佛性。或就少
分一切有情。據此樞要云。涅槃經云。一切衆生
悉有佛性。如
來常住。無
有變易
據理性。又經云。衆生亦爾。悉皆有心。
凡有心者。悉皆當得阿耨菩
提。以是義故。我常宣
説一切衆生悉有佛性者
及行性中少分一切。然
慧日論有二義解。無性眞理。名爲佛性。或
非佛性以無性人雖具理性。永不成佛。自無見
理。只望他有性顯理義邊。名爲佛性。或
雖彼眞理亦爲佛性。既以現前無
涅槃法。闕行佛性。故不名佛性也
宗義如是
所引孔目云云。以後
教奪。非此中意
故顯揚論云。云何種性差別。五種道理。一切
界差別可得故。乃至云。唯現在世非般涅槃
法。不應理故。乃至廣説文在第二十卷。又瑜
伽六十七決擇分。有
五難六答。如樞要辨。若依佛性論中。分別部説。凡聖
衆生皆有佛性。若薩婆多等説。一切衆生無有性徳
佛性。但有修得佛性。於中一分定無佛性。亦有五
問三答。與瑜伽等文多相似。然佛性論。本有清淨佛
性。爲正道理。當&MT10755;
義。瑜伽無性。是始教義
按。顯揚論成立種性差
有性四種
及無性人
乃有五種道理。徴問。可知。答
謂。一切界差別可得故一説無疑起難。一教理
並違答。謂。有難言。云何
而有畢竟無般涅槃法耶。應詰彼言。諸有情類。種種
界性。無量界性。下劣界性。勝妙界性。若言有者。無有
畢竟無涅槃法者。不應道理。經言有種
種界性。乃至勝妙界性。無性即是下劣界攝
無根有情
不應理故二有情無根難。二假設非例答。復有難
言。有情雖有種種界性乃至勝妙界性。
而言無有無根有情。如是無涅槃法。何故不爾。
應詰彼言。諸無根者。若是有情。外無根物。應是有
情。假設爲難。非他所許。
若非有情。何得例難
同類譬喩不應理故
三諸界互轉難。三非喩乖理答。復有難言。如作刹
帝利已。後作婆羅門等。乃至作那落迦已。或作天
等。如是何故不作無涅槃法已。或時復作有般涅
槃法耶。應詰彼言。諸類相轉。若有一切。喩不相
似。彼無一切。故爲非喩。若獨有一。先刹
帝等轉爲餘類。不應道理。乖正理故
異類譬
喩不應理故四應具諸界難。四互喩無別答。
復有難言。如刹帝利等。具一切界。
如是無般涅槃法。何故不有般涅槃法耶。應詰彼言。
有界無界爲互相違。而言無法何故不有般涅槃法。
不應道理。若不相違。則此有情是無。
亦有般涅槃法。不應正理。無別體故
唯現在世
非般涅槃法。不應理故五無應轉有難。五
背法不齊答六縱轉
不成答。復有難言。現見一地。於一時間無金種性。
或時則有。乃至。一時無鹽種性。或時則有。或於一時
有諸界性。或時則無。如是先無般涅槃法種姓。何故
不於一時成有般涅槃法種姓耶。應詰彼言。如
地方所先無此性。後有此性。或先有此性。後無此
性。如是先有聲聞種姓。後無是性。乃至先有大乘
或不定性。後無是姓耶。若言爾者。順解脱善。應空
無果。立種姓定。不應道理。又應責彼。無涅槃法
下劣界者。若此生轉成有性者。彼遇縁已。於現法
中。能起順解脱分善者。現起善根。而言無性。不
應道理。若不能起。彼遇良縁。現不起善。而言
轉成般涅槃法。不應道理。若言後生方成有性。彼
若先生積集善根。後生遇縁。方起彼善。而言後生
方成有性。不應道理。若先不集。是則此人前後相
似。倶未集善。而言後生方成有性
非此生者。不應道理。義苑非矣
是故定有非
般涅槃種姓有情。教偏乘權宗
義如是
是故當知。由法爾故。無始時來。一切有情。
有五種姓。第五種姓。無有出世功徳因故。
永不滅度。由是道理。諸佛利樂有情功徳。
無有斷盡 此據佛地論。彼云。一切如來。
本發弘願。爲有情故。求大菩提。諸有情界。
無有一切盡滅度時故。佛功徳無有斷滅。
所以者何。由法爾故。無始時來。一切有情。
有五種姓。一聲聞種生二獨覺。三如
來。四不定
乃至五
無有出世功徳種姓。第五種姓無有出世功
徳因故。畢竟無有得滅度期。諸佛但可爲
彼方便。示現神通。説離惡趣生善趣法。
彼雖依教勤修善因得生。人趣乃至非非
想處。必還退下。墮諸惡趣。彼復修善得
生善趣。如是展轉。窮未來際。不能令其
畢竟滅度。由此道理。諸佛利樂有情功徳。無
有斷盡。是故如來有爲功徳。從因生故。雖
念念滅。而無斷盡。文意可知
其有種性者。如瑜伽論云。種姓略有二種。
一本性住。二習所成。本性住者。謂。諸菩薩六
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
爾所得。習所成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
文在第三十五即本地分菩薩
地種性品初
此依菩薩二種
性。聲聞種性亦有二種。如聲聞地第二
十一
成唯
識九若依一切有漏無漏種子體者。如論第二。護月
唯本有種。難陀唯新熏種。護法各有二類。一者
本有。謂。無始來。異熟識中。法爾而有。生蘊處界功
能差別。二者始起。謂。無始來。數數現行。熏習而有
曰。何謂大乘二種種姓。一本性住種姓。謂。
無始來依附本識。六處有漏
能持意處
法爾所得無漏
法因有如是相。因位殊勝唯無漏種。非謂果位
現行六處。以聲聞地亦説六處殊勝故也
習所成種姓。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
熏習所成地前有漏聞熏
増位無漏本種
基疏云。此即依前種
子三義中第三正義護法但無漏種。無始自
成。不曾熏習令其増長。名本種姓。性者體
也。姓者類也。謂。本性來住此菩薩種子姓類
差別。不由今有。名本性住種姓。菩薩地云。
無始法爾六處殊勝。正與此同性宗詰云。所
言六處等者。
即應所遍理性。何以知者。如善戒云。陰界六入次第
相續。無始無&MT10755;。法性自爾。地持亦同。又般若勝天會云。
如來法性。在有情類蘊處界中。從無始來。展轉相續。
煩惱不染。本性清淨。諸心意識。不能縁起。無生無
滅。無邊無盡。自相常住。無上依經亦應如是。准此。瑜
伽那爲不然相宗通云。以此唯識解瑜伽論。界者
種義。本性謂法爾無漏種子。依附本識故。瑜伽地持
名種姓品。善戒經等。名行性品。不云理性品。既言
次第相續。即明自類種子前滅後生。無始無&MT10755;。顯無
始來。法性自爾。是法爾義。又勝天文。云如來性等。即
説行性言本性淨自相常住者。此説眞如。況瑜伽
既説無始傳來。有如是相。皆約行性。豈是眞理故。
義燈云。正取無漏法爾種子。簡異無性故。云殊勝。
不可擧果位等。名爲六處。善戒經云。謂。陰界六
處。故知。六處是内六處。内六處中。意根處攝無漏種
子。是六處故。非遍六處皆能持種。亦不得云具
顯果位内外六處。外六處中。不持種故。説因性故。
然有難言。若在内六處。名爲殊勝者。二乘法爾。及
聞熏習。無性人種。亦在六處。豈名殊勝。故取六位
資糧。加行。見。修。等覺。及妙覺位。名爲六處。此亦不
然。瑜伽二十一雖解聲聞。與此意同。豈許小乘亦
有六位。若爾菩薩與二乘同。何名殊勝。答。且望
無姓。總名殊勝。非唯簡小得殊勝名。今準燈意。
瑜伽明種姓持。堪任名持。有種性者。有堪任故。
論曰。以諸菩薩自乘種性爲依止故。爲建立故。有
所堪任。有大勢力。住無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
故。雖有發心及行加行。爲所依止。定不堪任無上
菩提。唯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然會解&T047368;引集玄
云。即内六處中意處内。第八識中。所含無漏之種。諸
有爲中。此爲其最故。曰殊勝者。未揀無姓。又義
苑云。第六意處。能攝頼耶名言熏習之種。故
曰殊勝。無始傳習。復古用關中釋。並謬甚矣
此聞正
法以去。令無漏舊種増長。名習種姓燈云。
顯成
佛因。及悟入唯識。有漏非正。非能正悟。非正習性。
兼者亦是。唯識第二云。聞熏習中。有漏性者。感勝異
熟。非生見道等。雖本有種。因聞習故。亦名聞熏。
如攝大乘及瑜伽論。皆云多聞熏習所依非阿□耶性
所攝習氣。若取有漏。頼耶所攝。何云非攝。又無性
攝論云。爲長能觸法身種子者。爲欲増長一切大
乘多聞熏習。由此
爲先。得法身故
菩薩地説。聞十二分教法界
等流平等而流故。謂。大定縁如起。倶時正
智後生後得。後得復生大悲。大悲起化身。
化身方説此法。此法故名平等流也。又法
界性。若能悟時。便能斷生死。趣大涅槃。此
亦如是。又法界性。善順惡違。具諸功徳。此
亦如是。故名等流。等者相似義。流者出義。
從彼所出。與彼相似。故名等流若約性宗。
擧體隨縁。
故名等流。然相宗不
許故。致種種解
聞所成等。即是三慧所成。
非必新生方名爲成。令種増長。亦名成故。
若由三慧。無漏種増。何故乃言聞所成等。
意顯能成非唯有慧。慧倶品法。亦能成故。
能成既爾。所成亦然。故論説言聞所成等。此
非唯一乘性。三乘種姓不定性者。亦是此人。
具大乘者。方能入故。但言大乘。簡彼定性
及無種姓。此是未種解脱分善。名本種姓。
未聞無漏法。令無漏種増。種解脱分善根
以去。名習種姓。聞無漏教爲縁。令無漏種
増故。菩薩地説。正與此同燈云。問。從何位
去。名爲習性。答。
從勝解地已去。皆名習種姓菩薩。性種姓者。據未
發心本無漏種。習種姓者。據發心已所熏成種。地
持論云。若從先來。修善所得。名習種姓。瑜伽云。
謂。先串習善根所得者。就顯相説。簡未熏習。非
謂初修不名習姓故。雜集説。有四順解脱。一依
憑順解脱。謂。從善法欲。乃至爲求解脱。皆名順
解脱分。既名順解脱故。是習種姓。又菩薩地明性種
已。次明發心。發心即是習種姓位。不可説彼據不
退位已後方名發心。下文復云。退與不退倶名發
心。法華經中。舍利弗等。曾發大退。佛云汝等所行是
菩薩道。又云。令發智心。猶在不失。故知總名發菩
提心。不唯不退。又善法欲已去。得名爲學。有爲
善法。名爲學法。何非習種性。據起現行。發菩提
心行熏成種已。即名習種。不爾。二乘迴心經八
萬等。是何菩薩。不可得云得性種性。何以故。所
修諸善。非不思譯。於大菩提。非不趣求。雖未
得入資糧勝位。可名習種。或創發心。及二乘迴心。
八萬劫等。非勝解行。行未勝故。未在僧祇。故雖
然不得在僧祇數及資糧等。可名習種。
無文定十住已前不得名爲習種菩薩
勝解行
瑜伽四十九立七地。及四十
七立十三住。第二地住是也
發心已去。未入
初地。名習所成。有人更據演義解唯識其聞熏習
非唯有漏。亦熏無漏種。令漸
増長。展轉乃至生出世心之文。云生出世心者。即是
見道明知。習種亦通地上者。非彼宗意。以新熏習
無漏種子現行所成故耳。論曰。一資糧位。謂。修大
乘順解脱分。從發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順決擇
識。齊此皆
是資糧位攝
此在四十心十信
已去
及已前位初發心去
善法欲等
從初發心。乃至十迴向&MT10755;。皆名順解脱分。
對法等説。煖等已前。名解脱分已上相宗解
釋。如此
  未入僧紙  未開發心唯無漏種          本性種姓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此中本性即内六處中意處爲殊勝。即攝頼
耶識中本覺解性。爲性種姓。故梁攝論云。聞
熏習。與阿黎耶識中解性和合。一切聖人。
以此爲因 若據相宗。如上已解。此約
今家。意欲始教
&MT10755;
引前攝歸乎後故。引梁
論證意在干此。諸解徒紛紜耳。義苑云。本覺
解性。謂。本來佛種表義名言。以此爲成佛
種性故也。新熏本有具足爲佛性故。曰一
切聖人以此爲因。本有佛種佛是覺義。聞無漏
名。可解。覺性故。曰本覺解
性。非謂的指眞
如本覺神解之性
折薪云。此菩薩意處。所以殊
勝者。由耳識聞聲教。即意同時聞。而思修
之。成三慧種。在本識中。以爲解性。故此意
處。即攝解性。爲性種也下云。諸乘性種。皆就習
説。聞熏新種。攝用歸
體。説爲法因。是名解性。多聞熏
習。從三無性眞如流出。本覺解性
彼論説。聞熏習
與本識倶。如水與乳。雖復和合。其性不
同。而得倶生。但聞熏習。是能對治。聞熏轉
増。本識漸損。然共熏成解性於本識中展轉
増勝。轉識成智。即是轉依。故爲一切聖人
因也彼論三云。由本識功能漸滅。聞熏習等。次第漸
増。捨凡夫依。作聖人依。聖人依者。聞熏習解
性和合。以此爲依。一切聖道。皆依此
生。復古云。聞熏即習所成。解性即性種
又復古引
孔目第二約總説之。性種性。約本性説。位在種
子。習種性者。約修生説。義即廣大。此依地持
文。若依瓔珞經。有六種
性。此約位説。義即是通
曰。若欲出體。則用本
有修生縁起福慧定慧等門爲體此順
三乘
故此
約本覺解性也。集成云。即攝等者。約實教
出體。故下云。起信論中説阿黎耶二義。本
覺是等今詳。義苑。折薪。太不及焉。莫出初教始&MT10755;
二門。謂表義名言。成三慧種。唯新熏家。難陀
義也。無明事用。能知名義。皆是六識。在生滅門。眞
如内熏。所縁縁種。秖約&T072699;相。密意説耳。復古。集成。
又太過矣。以約終教當
體而解。亦未允穩歟
楞伽玄義云。種子與識
辨同異者。有説難陀種子皆是新熏。要是所
生方能生故。或説護月皆是本有。以從無始
無初際故。或説護法諸種子熏非熏。如無漏
種子。無始來而有熏習故。若非本有。初生
無漏。後無因故。此亦&MT10769;解。以不離過故。
過有三種。一此種應常。以非所作故猶如
虚空。二定不能生果。以不從因生故。猶
如眞如立比
量知
三應同外道從冥生初覺。
冥非因生故。如是等過。皆不能離。若爾初
無漏法。從何因生。今總通釋。謂。無始無明。
與如來藏合。爲習氣海。通爲一切染淨法
因。又由習氣海中。有帶妄之眞。名本覺。爲
無漏因。多聞熏習。爲増上縁。或聞熏與習
海合。爲一無漏因。梁論云。多聞熏習。與本
識中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此爲因復古云。
一切聖人。
乃三乘聖人也。孔目
云此順三乘故
準此應知。今章亦應同矣
然瑜伽既云具種姓者。方能發心。即知。具
性習二法。成一種性。是故此二縁起不二。隨
闕不成 義苑云。既云下克彼瑜伽。性習相
資方爲種性。言具種姓者。指上本性住。方
能發心者。指習所成。即知下攬二成一種
姓。是故下言其相折薪云。然瑜伽既云等
者。此文似牒前。而前來既無文。似于孤起。
恐前脱略。未敢指定。若直釋者。如上瑜伽
三十
云。此中義意。二種皆取。即是種姓者。必
具性習二法。成一種姓也。言方能發心者。
具此性習。爲一種姓已。方能發心。故下云。
論中種姓。發心前也集成。指事。亦引發心品文。
今檢。彼云。當知。菩薩最初
發心。由四種縁。四因四力。云何四因。謂。諸菩薩種姓
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乃至若諸菩薩六處殊勝。
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當知。是名種姓具
足。略纂云。初持。瑜伽中別有三持。謂。種姓。發心。菩
提分法。初之一品。唯種姓持。次發心品。即發心持。餘
十六品。菩提分法持。此三種持。西方有二説。一説。種
姓持如護月。取無始法爾種。即十信前。發心持。即十
信已去。所有發心。菩提分法持。即十信已去所行之法。
護法菩薩義勢同之。勝軍義中少別。謂。種姓持。即無
始來。有所知障性可斷邊義。説爲種姓。即義可斷
處。有無漏種也。發心持。取十信時有漏聞思慧等。
菩提分法。義同於前。準此。今章約種姓持。然義苑
云具種姓者。指上本性住。方能發心者。指習所成
者。非也。折薪。集成。亦依發心品文。並未曾曉彼文
起盡故。皆失
章旨。哀哉
今解。問。准發心品。六處殊勝。
法爾所得。名種姓具足。是本性住。何言具
性習二法耶。却云方能發心。而爲初發心
因。則不是習所成種。答。誰許彼品。若爾爲
何所憑。解云。論種姓
持品
曰。以諸菩薩自乘種姓
爲依止故。爲建立故。有所堪任。有大勢
力等略纂云。今解此文。且爲二説。一者依止種姓
故。有堪任勢力。得成菩提。即以種性有堪
任勢力。能建立大菩提。二者以自乘姓爲依止故。
有所堪任。成正等覺。自乘種姓。爲能建立故。有
大勢力。證大菩提。種姓爲此二釋。下解發心菩提分
法中。亦爲此二説。論曰。如説種姓。最初發心。所
行加行。應
知亦爾
故曰具種姓者方能發也。論解種
子麁細中云。又此種姓。未習成果。説名爲
細。未有果故。已習成果。説名爲麁。與果
倶故纂云。此取十信初熏無漏種増倍故。説&T072699;細。
非是餘位。云何名倶。如護法義。更別成種。新
生之種。與舊種倶。可如此釋。如護月義。但令舊
増。即當念中。新増之種。義説爲果。舊本之種。義説爲
因。故言倶也。又前念望後念。雖異刹那。因滅果生。
由因有故。能生其果。故説爲倶。如勝軍義。無始
有漏善法種名因。十信初時因縁。無漏教熏成新種。
此種是果。無始種爲因。因果同時故。説爲倶也
應知。是名能比菩薩種姓麁相等纂云。以菩
薩細種姓相
難知故。今以行比知種姓。故言能
比等。善戒經云。種姓&T072699;相。我已略説
准此既云
以習成果爲麁。下章文云。諸乘性種。皆就
習説。明知。具性習二法。成一種姓麁相。其
細種姓。雖相&MT10769;知。已將能比推實義。則麁
細體一。是故此二縁起無二。闕一不成。故
下文云。有二義而無二事。會前歸後。意
在於此。思之
亦不可説性爲先習爲後 此斥相宗偏
執前後之過也。以彼未達隨其流處。成
種種味故。孔目云。性種性者。約本性説。習
種姓者。約修習説成唯識云。本性住種姓。謂。無
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
法因。習所成種姓。謂。聞法界
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
又有解者。性種性
者是本有性。習種姓者是修生性。此非佛法
所樂。何以故。夫論種性者。順因縁門説。
豈容不對因縁。而説種姓。故今性種姓不
得爲本有。又習種姓不得修生。何以故。若
法性外有修生者。縁起可増。是故不得説
修生。非偏本有修生故。今立性習二種者。
約總説之。性種姓約本性説。位在種子。習
種姓者約修生説。義即廣大。此依地持文。
乃至此順三乘。故此云亦不等也
但可位至堪任以去。方可約本説有性種。
約修説爲習種。然有二義。而無二事。如上
攝論。二義和合。爲一因故。得知也 義苑
云。約位分性習之二相。言堪任者。賢位之
前也。謂。成就菩薩功徳。任持一切佛法種
子故今謂。不然。若但言堪任者。即十信位。既云
以去。如何局爲賢位之前。然如探玄三。約退
不退謂。不退位。三賢已去。乃至堪任已還。輕毛退位。
此約&MT10755;教分凡聖位。故梁攝論云。十信以還。並是凡
位。十解以上。悉屬聖位。亦是此也。今據瑜伽説三
種持。如護月義。法爾種即十信前。發心持即十信已去
所有發心。護法同之。勝軍謂。發心持取十信時有漏
聞思慧等。如上已引略纂具解。今章正言堪任以去
明知十信
已去也
折薪云。瑜伽三種持義。第一名堪任
持。正是菩薩自乘種性今謂。誤也。第一名種姓
持。第二名發心持。堪任名
持。爲堪任持。而
爲第一。濫之甚矣
次方説加行持。乃最初發心。
詳曰。第二發心持。名行加行。第三菩提分法持。名所
行加行。纂云。所行能行。兩種名異。所行之行。謂。菩提
分法。能行之行。謂。彼發心。兩種別也。又云。發心持即
十信已去所有發心。菩提分法持即十信已去所行之法。
今亦
準思
正與今云具種姓者即堪任持。今謂。是
種姓持。而濫初二
能發心。即加行持。此亦謬矣。
今章約位。何不思邪
亦相應也。故知
堪任正是種性全然下以第二勝解行住爲堪任
住。亦文驗。性習具於第一種性
位也。今謂。
大失章旨
故得亦約本名性種。約修名習
種也今謂。非也。薪&T047368;下文亦云。
種性住十信位也。並皆未穩
集成云。問。堪任
爲是何位。答。圭山大鈔曰。種姓住合當十
信。又瑜伽開十信。爲種姓地。華嚴鈔曰。即
善行人。自非賢位。下文曰。既已有習。必已
修行。若已修行。必至堪任等。又種姓品曰。
以諸菩薩自乘種姓爲依止故。爲建立故。
有所堪任。有大勢力。必非未修。義當十信
行滿堪能發心。名堪任位。故曉聖曰。子細
而論。十信之内亦有決定之者。所以然者。
就此十信。有十分法。前六分中。雜修十法。
後四分中。次第造修十法。圓滿至第十心。
已入定性位中。指此不退位中。指此不退
位内一心。以爲法身佛性之性。齊此名爲
種性初位。又馬鳴曰。得信成就。堪能發心。
龍樹曰。初自分位。問得成就故。後向上意。
問勝進相故今謂。種性住即十信前。然圭山配十
信。是一重錯。又以種姓品文。濫發
心品。爲當信滿。名堪任位。是第二錯。又曉聖義。及
馬鳴龍樹。意當熟教也。故知。始&MT10755;兩教。混而一律論
之。第三重錯。更無可取。
不如莫注。恐誑後學耳
復古云。但可位至堪
任者。是發心住也。已去者。向第二住以往
也。是從凡夫修信心行。滿至此位也。瑜伽
十二住。一種姓住。二勝解行住。乃至十二最
上菩薩住要問云三乘
始教
若直進及迴心二人修
行。滿十千劫。住堪任地者。並皆成佛。若未
至此位。則與一闡底迦位同。如此人等。並
皆不成佛。此據位語。論既云和合爲一因。
故無二事矣今謂。此亦不然。今章謂。位至十
信已去。何故云初住以往耶。過
猶不及。此之謂歟。何況孔目所謂。滿十千劫。住
堪任地者。謂。鈍直進。利根迴心。逕十千劫。便能發
心之時。即入十信位。名發阿耨菩提心。故仁王經。
十千劫中。行菩薩道。始入十信。西明釋云。信有二
種。一位地十信。即在十住前。本業經云。未上十住
前。有名字菩薩。常行信等十心。二行解十信。通十住
已上。義燈破云。無聖教説。若云位地十信在十住
前。於此位中。經幾時修。又十千劫中。行菩薩道。
始入十信。豈位地信前。更十千劫。爲十善位。此既
不立。位地十信亦不應開。即據十信是十住所收。
有別説者。以初住難。離出十信。定是十住所攝。
又設縱別開。何廢得是習種姓位。從勝解地已去。
皆名習種姓。性種性者。據未發心本無漏種。習種
姓者。據發心已。所熏成種。又菩薩地明性種已。次
明發心。發心即是習種姓位。不可説彼據不退位
已後。方名發心。下文復云。退與不退。倶名發心。故
知總名發菩提心。不唯不退。又四十七明十三住云。
從初發心乃至未得清淨意樂。名勝解行住。又善
法欲已去。爲習種姓。據起現行。發菩提心行熏成
種已。即名習種。不爾。二乘迴心向大。經八萬劫乃
至十千。是何菩薩。不可得云是性種姓。何以故。所
修諸善。非不思擇。於大菩提。非不趣求。雖未
得入資糧勝位。可名習種。或創發心。及二乘迴
向。八萬劫等。非勝解行。行未勝故。未在僧祇故。
雖然不得在僧祇數及資糧等。可名習種。究此
二釋。初謂十千劫等。名勝解行地。是名習種。而非
資糧位。未發深固大心故。後釋可名習種。不得
名資糧位。及非勝解行地。十三住中。種姓住攝。未
入僧祇。行未殊勝。多行放逸故。攝釋云。或初發心。
亦種姓地。經二萬劫。別十信故。又本疏云。聞正
法已。令無漏増。名習種姓。顯成佛因。有漏非正。
非能正悟。非正習性。兼者亦是。如玄賛云。聲聞小
行。成佛遠因。昔發大心。善種不亡。退與不退。倶名
發心。問。准此等意。兼雖亦是。正習僧祇。復古云。堪
任是發心住。此解應勝。答。不爾。雖是十信定十住
收。而堪任持即十信已去。豈揀十信。爲發心住。何以
知者。云從凡夫修信行滿。至此位故。然瑜伽中堪
任持義。如上已叙。又探玄云。堪任已還。輕毛退位。明
知。十信名堪任位。
曷可異求。用捨勿忽
 ┌十信住前──義苑 ┌第十信滿──集成
 └十信住上──折薪 └初住以往──復古
問。此二種姓。與仁王及本業經中六種性内。
習種性種。有何別耶 義苑云。由前二性
相資。同成縁起。不分前後之殊故。成斯
問也准下答中。問亦二意。一者性習先
後。論中先明性種。後明習種。經中習種在
前。性種在後。二者約説先後。經説種性在
三賢位。論説明在位前十信。此二既殊故。
問二性有何別也。然仁王經説三種性。一
習種姓。二性種姓。三道種姓。本業瓔珞。有
六種姓。四聖種姓。五等覺姓。六妙覺姓
今始教中。若依相宗。唯識疏云。未種解脱分善。名
本種姓。未聞無漏法。令無漏種増。種解脱分善根
以去。名習種姓。聞無漏教爲縁。令無漏種増故。
菩薩地説。正與此同。然仁王經。及瓔珞等經所説不
同者。如別鈔會。今檢瑜伽。略纂云。如仁王經。説
有差別。地前有三心。一信心。二住心。三堅心。信位
中名習種姓。住者。即十解十行二十心。合爲住心。堅
心即十迴向。今且會之。如彼經意。總説習種姓。爲
衆多姓。即彼經云習種姓者。謂。在信心。即十信位
也。性種姓者。謂。在住心。住心彼經即十解十行。十
解十行名性習姓。問曰。何故彼合二十心爲十住。
華嚴等開爲二十心耶。釋曰。簡前後故。前初發生。
増上信故。故簡異前。既不隣近初見道故。故合
二十心。但名一住。故十迴向。彼經説爲道種姓。隣
近見道無漏道故。見道已去。名行種姓。是彼經意。今
此論意。理必不然。性各別故。若約性宗。義當&MT10755;教。
故元曉釋云。習種姓者。前十千劫。修習信心。信心成
就。得佛種姓。從因立名。名習種姓。是在十解。性
種姓者。得法空觀。法性現心。現心之姓。爲行所依。
從本立目。名性種姓。正在十行。道種姓者。觀平
等空。成平等道。道所依。性名道種姓。此從能依。以
立名也。在十迴向。此三通名爲種姓者。如來種姓
故。名種姓。所以然者。是佛種類。如來體性。以之
故。名如來種姓。此三位中。已得如來種姓法身。故立
種姓。不同瑜伽地持所説二種種子。名二種姓。彼與
果徳爲本性。義位在未得發心之已前。又云。六
種種姓。即是一心。是心隱時。名如來藏。是心顯時。
説名法身。如是法身。爲種性體。即是三世諸佛種姓。
五位菩薩。隨分得顯。是六通名。爲種姓者。種是種
類義。性是體性義。是佛種類。是佛體性故。名種性。
通名如是。次釋別名。於十千劫修習信心。信心成
就。方得種性。故於十住名習種性。十行位中。久習
成性。成性之行。轉順種性。從行自性。名性種性。此
二種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説二種種姓。不可相濫。
十迴向中。得平等空。成平等道。故名道種姓。十地位
中。證見種性。斷凡夫性故。名聖種性。無垢地中。
行過十地。解與佛同故。名等覺性。如來地中。始離
一切&T072699;重。照窮一切境界故。名妙覺性。此六皆是從
行立名。具如淨影義章中辨。又梵網經有五種性。
如天台疏及義寂太賢各有消釋。非今所須。恐煩

答。彼經大都約位而説。以初習爲習種。久
習積成爲性種故。説習種在十住。性種在
十行。三賢之前。但名善趣。不名種姓。瑜伽
中。久習爲習種。約本爲性種 略纂云。問。
何故彼經先明習種。後明本性。釋曰。即初
修習時。名爲習姓。後習已成性。名性種姓。
故此先後。非如此論義淨影義章第九云。
此二種姓行位相對。
定其先後
若據位分。習種在前。
性種在後。若就行論。性習同時。以同時故。
前後不定。依體起用。先明性種。後明習種。
尋用取體。先明習種。後明性種準此。經據
位分。論中
就行。同時
依體起用
又云第十
七卷
善趣位中。名爲外凡。種性
已上。名爲内凡。地上名聖。善趣之人。向外
求理。未能息相内縁眞性。故名爲外。六
道分段凡身未捨。故名爲凡。種姓已上。漸
息縁故。内求眞性。故名爲内。雖分斷離。凡
身未盡。故亦名凡。如地持説。善趣菩薩。數
退數進。名爲不定。種性已上。堅固勝進。名
爲決定言種性者。
亦名十住
依瓔珞經。善趣位中修
十種心。名爲十信。又於大乘中。初發心後。
未至種性。悉名善趣。二乘入大。在此位
中。非善趣前復古云。信未成位。但名善
趣中修信行人。不名種性人也。瑜伽論中久
習名習。位在修生。約本名性。位在種子
義苑云。觀其論意。則依種起修。修以成性。竝
皆無始。若據位。則性先習後也。今謂。此解非矣
上總出經論之意義燈云。習種姓者。據發
心已。所熏成種。地持論云。若從先來。修善
所得。名習種姓。瑜伽三十
云。謂。先串習善
根所得。是名習所成者。就顯相説簡未
熏習
非謂初修不名習姓久習
名習
性種姓者。據
未發心本無漏種。&T047368;云。未聞正法。但
無漏種。無始自成。不曾熏習令其増長。名
本種姓。性者體也。姓者類也。謂。本性來住
此菩薩種子姓類差別。不由今有。名本性
住種姓。此聞正法以去。令無漏舊種増長。
名習種性上引
而此二種非初。非中後。是故經説習故成
性。論中説爲依性起習。良以此二互成縁
起。無二相故。經論互説。義方備足 復古
云。下章家會成縁起義。非初中後。地論斷
惑義也。下云。前中後取故。是則三時不斷。而
不離三時。縁起無定性故。會性習義。縁起
亦然。由是之故。經説先習而後成性。論説
依性而能起習今謂。章言起習者。論中性習倶
約種子。而隨増種共成縁起。
故曰起耳。非起
無漏現行也
蓋由性習共成縁起。經論各
説也集成云。經論互説者。問。此釋豈不違
鎭國。猶通實教耶。答。仁王等六種姓。豈唯
始教。是中約經論之意會通。不應局執
今解。縱違清涼。何妨大師攝前歸後。是章
正意。在俾融通
又經説種性。在發心後。論中種性在發心
前。何以爾者。以其至得位時。功能方顯。是
故經説在三賢位中。然彼功能。必有所依。
是故論中説在位前。要由功能顯。方可説
有故。經不違論。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
論不違經。亦是互擧。義意融通 復古云。
經説發心後者。性種姓當十行故。初住發心
故。言在後此但據性種姓故。住行相對。今應信
住相對。謂。經説習性種姓。此二竝在發
心後三賢位中。故發心者。十信以還也。集成云。種性之
言。亦具性習。決擇第五曰。護法菩薩。新本合用。本種
遇縁。本種生現。新種遇縁。新種生現。二齊遇縁。
二合生現。今謂。不然。既云所熏成種増名習種
姓。地前十信。據起有漏現行。發菩提心行熏成種
已。生無漏種。隨増説生。豈可得生無漏現行。故
非護法
義也
論説在前者。良以。從外凡修信滿
時。成種性發心初住故。故言在前此亦非論
中意。若性
種者。本來自成。若習種者。何待信滿。故
性習倶在十信前。豈止初住發心之前乎
以其下顯
得位則功成故。在三賢位中。經説在後。若
起現行。必依種子。是故説言依性起習故。
論説在前集成亦云。互擧者。經擧現行。論擧種子。
今謂。不然。此以功能。謂爲現行。以種
子體。爲所依性。若爾地前十信。應起無漏現行。則
豈不内凡濫聖種姓。然章言依性起習。復起功
能者。非新必生方名爲成。令種増長。亦名成故。
論意乃約性習倶種。祇由熏増與不熏成。分二種
姓故。今方據種子功能&T072699;相顯成。
曰起習等。如何爲起現行耶
功能未顯。不説
有性。經何違論。有性則能起習。論何違
經。故云互擧融通也集成云。義意融通。
非偏在解。非偏在行也問。上來答中總
有二解。並會經論。此與前義。有何別耶。
答。前即位行相對。謂。經據位分。先習後性。
故孔目云。依瓔珞經。有六種姓。此約位説。
義即是通。是也。論就行立。依體起用。先性
後習。如上已解。今則但行體用相對。謂。經
尋用取體。先習後性。在發心後。至三賢位。
要由功能麁相顯成。方説種姓。故經不違
論也。論中依體起用。先性後習。在發心前。
故論曰。以諸菩薩自乘種姓爲依止故。有
所堪任。有大勢力等種姓有二。一本
種姓。二習種姓
依止
種姓即十信前
自乘種姓
有發心持堪任名持。
十信已去
又此種
姓。未習成果。説名爲細。未有果故。已習
成果。説名爲麁。與果倶故纂云。此取十信
初。熏無漏種増
倍。故説&T072699;細。
非是餘位
準此。倶在發心十信位前。説
麁細故。然彼功能麁相顯成。必有所依細
&MT10769;知。由有細性決定實義。以行比知。方
起麁相。故論不違經。故知與前別也。融意
可知
問。又以何義知。種性至堪任位説 義苑
云。此問因前瑜伽明其種姓具二。後至堪
任位中。却分性習之二。未見所以。故此徴
未穩今解。前引種姓品文云。自乘種
姓。爲依止故。爲建立故。有所堪任等。今
以何義。知如是説耶。故致此問也
答。以論説種姓必具性習。既已有習。必已
修行。若已修行。必至堪任。若不從愚夫至
堪任以來。中間修此串習行者。更何位修
也。以於愚位未修習故。得位以去。是第二
住故。義苑云。明種性雙含。然後展轉。必至
登賢前言堪任觀位之前。今謂。不然。必至堪任。
十信已去。何云之前。復更得云必至登賢
故。至
堪任耶
何者。謂。依性起習。習久成修此解倒
也。以
論既云從先修善
所得名習種故
修成渉位。故至堪任。復古引
慈恩云
熏習所起者。非也。基疏但言令無漏舊種増長。又云。
若修信心不退。必至堪任者。此亦不爾。堪任即十信
位。其不退者。必至初住。是第二住。故退與不退。倶
名發心。發心即是習種姓位。故知非矣。折薪又云。堪
任位即十住已去。中間即十信位也。其第二住是堪任位。
却成種姓。在第一種姓住。十信位也。瑜伽種姓爲堪
任持。至堪任位。方能任持前自乘種姓。亦不相違。
此皆謬矣。堪任即十信也。論堪任持。非種姓持。即十
信已去。非齊十住。進退失旨。不可取也。又集成
云。愚夫即具縛凡夫。堪任即十信滿。中間指信進等九
心。得位者。是進分善根人。第二位者。即十二住中勝解
住。今謂。此等輿解。不暇一一枚擧逐斥。今如下云
今解。論既説言。已習成果。説名爲麁。故云
以論説種姓必具性習。又瑜伽三十
云。謂。
先串習善根初修中間
種姓住攝
所得地持云。若從先
來。修善所得
名習所成顯相。故云既已有習必已修行
慈恩云。十三住者。一種姓住。是本性住。種姓未入僧
祇。四十七説。謂。諸菩薩性自仁賢。性自成就菩薩功徳。
菩薩所應衆多善法。容得現行。由性賢仁。逼遣方便。
令於善轉。非由思擇。有所制約。有所防護。
住此住中。任持一切佛法種子於自體中已。性不能
起上煩惱纒。造無間業。或斷善根。雖修諸善。
性仁賢故爲之。非爲菩提故作也。未名發趣。故
不入僧祇。非勝解行。行未勝故。此謂中間修串
習行。
是也
前習未勝。未得銅輪下品人王。中品栗
散。上品十善鐵輪

若勝習時位至堪任。得銅輪位。從此得
位以去。乃是第二勝解行住故也
未發心 唯無漏種未熏習位 愚夫 本性種姓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是故當知。從愚位來。修串習行。至彼堪
任。串習方成。故得性習通融以爲種姓
義苑云。結成種姓定至堪任。以酬前問也
復古云。結成聞法起修。位當善趣。信行
位人也。故得性習融成種性也今解。從
愚位者。瑜伽論曰。住無種性補特伽羅。無種
姓故。雖有發心及行加行。爲所依止。定不
堪任無上菩提略纂釋云。無種姓人。實未有時
能發菩提心義。假説爲論。故
爲此言。雖發心等。是第一説。決定二乘種姓。亦名無
大乘種姓。雖復値縁發菩提心。亦不堪任故。故説
雖發心等。是第二釋。即法爾無種姓人。實雖發心。究
竟畢退。不能得彼無上菩提。此第三説。問。發菩
提心。非求世間果。此現行心。從何種生。釋曰。從
福分善種生。非無漏種。無方便無漏慧故。故論云。唯
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等。已上相宗固執如是。由
是章主會云。據先未修習位至堪任。暫説愚位無
種姓人。若修串習行。至
彼堪任。定成種姓也
又云。以諸菩薩自乘
種姓爲依止故。爲建立故。有所堪任。有
大勢力等。故章上文云。具種姓者。方能發
心。即知。具性習二法。成一種姓。縁起不二
等。故今結云性習通融以爲種姓也
問。若要待習方説性者。愚位未習。豈無性
種。如其無者。後不應有。先無後有。非性種
故。如其有者。無習有性。不應理故。論不
説故 義苑云。躡前堪任串習方成故。有
斯問。故就愚位。開有無兩關而&MT10769;復古云。
説無何
失。先本自無。何時方有。如其下既云待習説有。今
愚夫無習。汝言其有。與所立義理不相應。瑜伽論
中。要具性習。不
説無習而有性故
今解。問意謂。若要待習方
説性者。先無麥種。後待種有。非因性不改。
豈爲性種。愚位未習。如性有者。種麥得麥。
不得餘物。先無種麥。有得麥性。不應道
理。瑜伽無説。豈無性種。立&MT10769;如是
答。此二既爲縁起故。無習時亦無彼性。由
此亦立無性有情。先無後有。非性種者。此
亦不然。以習成處定先有性。愚位未習。故
不説性。後起習已。不名無習。是故習成。
則説有性。隨於諸乘串習何行。爾時則説
本有彼性 義苑云。約縁起相須。雙拂前
復古云。以縁起法闕一則一
切不成故。無習亦無性也
故無習下拂前
有關復古云。由無習
故。立彼無性也
先無下拂前無關復古
云。
擧難
以答釋
故云此亦不然復古云。
總非也
依性起習。已
性成故。云習成處等復古云。無性則無習。今既
習成。定知。先來決有性種。
愚位下釋。愚者無習。即無性故。後起下明
有習即有性故不成愚復古云。會
難釋成
便顯諸
乘之性。若爾前就愚位之問。於斯墮也
復古云。即聲聞等。習彼聲聞行。
至忍位時。爾時即説聲聞性等
今解。良以。諸法
無不性故。廢縁論性。常湛一味。隨縁辨
性。性習通融。故云此二既爲縁起。由此論
云。自乘種姓。爲依止故。有所堪任。住無種
姓補特伽羅。無種姓故。定不堪任。雖有
一切一切一切種。當知。決定不證菩提。
略纂云。相傳。一切有三種。初一切謂佛。第二謂學行。
第三謂三世。言無姓人雖有佛及學行三世中。決定
不證菩提。又釋。初謂佛。第二於所學行。無顛倒執。
第三謂方便急速。翻前三因縁。但除根未熟。無種姓
者。亦得値佛學行。急發願等。無第四根熟。當知。
決定不證菩提。相宗解釋。如是而已。然今章約縁
辨性。不
同彼也
凡夫二乘可準知之。先無下釋成。
易解。隨於下如瑜伽説。有種子法。由現有
纂云。種子法即涅槃證之種子。由現有故。簡當有
義。現簡於當。有簡於無。今謂。相家不許隨縁。
今章既約縁起通融。
蓋是引攝意。在於此
便有堪任。便有勢力纂云。
性種
姓。本有。何勞言遇縁。故堪任
謂有種姓習種姓。勢力道種姓也
又云。邪性定聚復
有二種。一本性邪性定。無種
姓人
二方便邪性定
斷善
根人
正性定有二種。一本性正性定即三乘本
有各別決
定性
二方便正性定即此人已入
見道以去
不定亦有二
種。一本性不定本三乘種姓人。一人
身中有三乘種姓故
二方便不定
前解己聖道已。然始
迴心向大等。入方便故
故云隨等。餘如前釋
問。若爾此則唯是一不定性。如何得有五性
差別 義苑云。因前隨於諸乘串習成性
故。茲問也
答。則由此義安立五性。何者。謂。修六度串
習行已。位到堪任。成菩薩種姓。若習小行。
到於忍位。成聲聞性 義苑云。即他成己。
諸性極成。故次辨云。權乘六度修至堪任。其
性方成。故性離麁垢。不能現起上煩惱纒。
就此成性也。若習下行著功成。位登種姓
地也淨影章云。約行謂六度。外凡位中。
修行有相六度。雖少觀空。微故不説。内凡
位中。修學破相六度。觀空破慳。以起檀行。
乃至觀空破離癡見。而起慧行。如地持説。
善趣菩薩。數退數進。名爲不定。種姓已上。
堅固勝進。名爲決定。又種姓聲聞。於佛一
化。決定住小。不能入大。涅槃之後。心相生
時。方能聞大。倶舍云。聲聞種姓。煖頂二位。
容轉成佛。若得忍位。無成佛理。菩薩利物。
必往惡趣。忍超惡趣故。不成佛前二雖通
性義。而不
定故。唯
約忍説
此依小論。下引大乘。證成性位
故智論云。煗頂忍等。名爲性地。善戒經云。
若得世第一法。是名第二行。故知。前三善
根。屬種姓住 義苑云。引證種姓位。
第七
十五
云。性地者。聲聞人。從煗法。乃至
復古云。以至此
位必不退故
世間第一法通取四法。
已成名性
善戒經
出第八卷。即與地持
并菩薩地。同本別譯
云。聲聞亦有十二種行。
梁攝論第十一。瑜伽四十
八。孔目等。亦有此住
有聲聞性。是名初行。若
得世間第一法。名第二行。乃至阿羅漢果
名第十二行瑜伽云。當知。菩薩十二種住。隨其
次第。類聲聞住。如諸聲聞自種姓
住。當知。菩薩初住亦爾。如諸聲聞趣入正性離生
加行住。當知。菩薩第二住亦爾。乃至如諸聲聞具一
切相阿羅漢住。當知。菩薩第十二住亦爾。若依景疏
云。初是在未發心時本有種性。二在七方便。三在
見道乃至初果。攝論眞諦師疏。亦
有此釋。然與章主。用意自殊
章意可知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若依倶舍論。得順解脱分善根位。方説有
性。故彼論云。順解脱分者。謂。定能感涅槃
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爲身中有涅
槃法。獨覺準知 義苑云。唯倶舍説。位不同
彼。順解脱分者。却在資糧位中。謂。隨涅槃
解脱故也。與夫智論善戒之殊者。但約初
習修成之別。亦不相違今謂。善戒實約初
習。而今章所擧。智
 未發心本有種 初行 資糧位 善戒章主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論善戒。約種姓成。
倶舍約初修也
折薪云。上是三中聲聞。此是
愚法今解。言感涅槃果善者。所造功徳。
迴求涅槃者。是也。此善生已等者。論次文
云。若人聞説生死有過。涅槃有得。毛豎悲
泣。當知。此人已殖順解脱分善也寶師云。
準世親
意。種解脱分善。名有涅槃
法。未種者。名無涅槃法
順決擇分善者。謂。煗
等四善根。此能感聖道聖道名決擇。感聖
道故。名爲順也
瑜伽等。名習所成者。據發心已。所熏成種。
就顯相説。非謂初修不名習姓。故雜集
第十
説。有四順解脱。一依憑順解脱。謂。從善
法欲。乃至爲求解脱。皆名順解脱分。是習
種姓。前後勝劣。準例可知。獨覺種姓。麟角
部行義苑云。今既例聲聞。即是
部行。禀教之類者。未穩
有無定性不定性
中性習二性。廣如瑜伽獨覺地説。如應可思」
由此則立三乘種姓。若於三行。隨一修行。
未至本位。爾時立爲不定種姓。若於三行。
全未修行。爾時立爲無有種姓。由此當
知。諸乘性種。皆就習説 義苑云。三行者。
諦縁度也。未至本位者。堪任善根。復古云。及
忍位等也
既未臻行位。則進退未定。故屬不定性耳。
既無行解。乃悠悠之徒。斷善根之類也。由此
下。以上無性之無習。驗彼有性之有習也。
今解。三行隨一等者。如倶舍云。順解脱分
唯聞思所成。通三業爲體。雖然最勝唯是意
業。而此且願攝。起身語亦得名爲順解
脱分。有施一食持一戒等。深樂解脱。願
力所持。便名種殖順解脱分。遇佛出世。
植此善根。獨覺菩薩。隨應可知。問。約修未
修。立爲無性定性不定性者。爲一人具三。
爲三類各一。答。經論異説。唯識等瑜伽説。
五姓法爾三種人別。是不了義。般若等淨名
經。説見道前有迴心者。不許道後。又佛
性論叙薩婆多
等諸部説
云。衆生有三。一定無佛性。
永不得涅槃。是一闡提。犯重禁者謗大乘
因。依無
量時。且如
一期石女等
二不定有無。若修時即得。不修
不得。是賢善共位以上人故如地或時轉
爲金寶等物
定有佛性。即三乘人猶如一河三獸渡水。得
淺深異。義亦不然。如人
先爲刹底利。後作婆羅門。
或人或天。無決定相故
一聲聞從苦忍以
上。即得佛性。二獨覺從世法以上。即得
佛性。三者菩薩十迴向以上。是不退位。得
於佛性。即不信皆有佛性故。準此等説。
約一衆生。亦論麁妙等界不同。故涅槃
迦葉
云。是七種人恒河
邊喩
若不修身等身戒心
慧四法。
之時。名爲常沒。若修之時。到彼岸等。又云。
恒河七人。不離佛性水。又如楞伽明五姓
中。無種姓人。亦當得佛。定性二乘。趣寂之
後。要當發心等。思之。問。莊嚴論説五種
姓。三乘定及不定
四。同瑜伽
第五姓中説有二種。一時邊。
應云暫時。梵云涅迦羅波利暱縛喃
若時邊等者。應云迦羅案多阿波利等故
二畢竟。涅槃師子
吼品
云。若不修時名常沒。等

又云迦葉
其心不能生善法故。雖有無
量諸佛出世。不聞不見。是故名沒。畢竟
無性
又云。是七種人。或有一人具七。或有七
人各一等慧日論云。第一人中。無性畢竟沒。有性
暫時常名常沒。雖倶言常。有永暫別。
如三種常。或七衆生。
總言常沒者。言總意別
既言或七各一。應當別
有畢竟沒者。答。於同時論。各一也。前後
談。一具七也。横竪綺互。義説二類人也。
故台家云。若一向權。如恒河七。以別
破通
佛性論
云。佛説衆生不住於性。永無般涅槃者。
爲令衆生捨此法憎背
大乘
故。若隨一闡提因。
於長時中輪轉不滅。故作是説。若依道理。
一切衆生。皆有佛性。若永不得者。無有
是處。是故佛性決定本有。離有離無故
涅槃三十六云。善男子。若説一切衆生定有佛性。是
人名爲謗佛法僧。若説一切定無佛性。此人亦名
謗佛
法僧
豈但據理及行少分
問。若愚位無習。則無性者。後縱起習。何得
爲有 義苑云。性習相從。決不可以一有
而一無也。未穩折薪云。此&MT10769;先無後有
不允復古云。無固爲無。習何爲有
解。問。上既&MT10769;言。愚位未習。亦無彼性等。與
此有何別耶。答。前問性定有無。今問習定
有無。謂。愚位無習。後縱起習。習何爲有。故
知別也。答中準知
答。有習非是無習位故。是故有習常恒有。
無習自恒無。既不以無習而作習。亦不以
無性則爲性。以分位差別故 義苑云。明
性習有無。今謂。唯習有
無而語性非
謂。有則齊有。無則雙無。
以分位等者。出其有無之相也未穩復古
云。有習無習二位不同。是故有性無性自恒
差別
如涅槃言。三種人中畢竟死者。喩一闡提
無佛性也。善男子。一闡提輩。若遇善友諸
佛菩薩。聞説深法。及以不遇。倶不得離
一闡提心。何以故。斷善根故 撿涅槃經
現病品第十一卷。及第二十四徳王品。
第三十一迦葉品。竝有此意
云。迦葉。
世有三人。其病&MT10769;治。一謗大乘。二五逆罪。
演義云。一謗方等經。二犯四重禁。三作五逆
罪。此三未必撥無因果。撥無因果。即一闡提
一闡提但是約於長時未來果善。探言無耳。謂。抑
令恐怖便發大心。未作闡提。令其莫作。
故皆誘物。
何定言無
如是三病。世中極重。悉非聲聞
縁覺之所能治。譬如有病必&MT10769;治。若有瞻
病隨意醫藥。若無瞻病隨意醫藥。如是之
病。定不可治。當知是人必死不疑。又云。
譬如病人。有其三種。一者若遇良醫妙藥。
及以不遇。必當得差。書寫供養此經。
即定性大乘者
二者
若遇即差。不遇不差不定
二乘
三者遇與不
遇。要不可差謗大乘人。五逆。一闡提者。
即是定性二乘。及與無性
善男
子下第二十六高貴徳
王品
文也。義苑云。斷善根者。
爲無行性。既無行性。縱逢善友。亦不發
復古云。三種下至斷善根故。無習則無
性也。一闡提至不復名一闡提性也下。有
習名有性也
一闡提輩。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
者何。若能發於菩提之心。則不復名一闡
提也。善男子。以何縁故。説一闡提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一闡提輩。實不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如命盡者等。乃至廣説 此
亦徳王品文第二
十六
與上連次之説也。義苑云。
三心既發。即非闡提。驗知。闡提定無發心
也。善男下雙徴上二。皆由行性有無。使
之然矣復古云。發心即是習故。不名闡
提。是有性也。善男下復成無性也清涼
玄談云。是知。闡提不作佛者。會玄云。若祇作
闡提。實不作佛。
以作佛非闡提故。演義云。今言闡提作佛者。
以發心之後方能作佛。從其
未發心前。名闡提耳。亦如女身不得成佛。今
言龍女作佛者。龍女能作當佛。正作佛時。忽然之
間。變成男子。豈是女身。作耶。闡提成佛。亦復如
是。此約成佛。若約佛性。理本有之。會玄云。以
發心之後。實非闡提故。仍從舊名。云闡提作佛。
故涅槃云。一闡提輩。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
以者何。若能發菩提之
心。則不名一闡提也
乃抑揚當時耳演義云。
言闡提
無者。抑挫令其發心。未作闡提。令其莫作。若
言闡提有者。顯揚理性。令不自欺。若已作闡
提。令速回心。若速發心。得佛無異。是故言有。
未必總有果行。言無未必總無理性。故生公云。
抑揚當時。抑揚當時。誘
物之妙。豈可守文哉。
又云涅槃第三十六。南
經三十二迦葉品
或有佛性。不善
修惡
一闡提有。善根人無。或有
佛性。修善
佛性
善根人有。一闡提無。或有佛性。
理性善。
惡無&T047368;
二人倶有。或有佛性果性二人倶無。
演義云。然有人執此經文謂。一分善根人。及一分
闡提。無有佛性。善根人無者。是無性不斷善人。闡
提人無者。是斷善無佛。二人倶有者。倶是有性。此
釋違經。故涅槃上文云。如來佛性。則有二種。一有。
二無。乃至一闡提佛性亦爾。是則上從乎佛。
下至闡提。皆有有無二性。無全無性
即知。
無有無種性人折薪云。問。此當&MT10755;教中
義。何得引此耶。答。推本唯一眞如。即是&MT10755;
教。今但證由習故有性爾今謂。會始歸
&MT10755;。蓋乃章之定格也
當知。此中就位前後。有無恒定。不相由也。
 義苑云。據位結三乘有無兼之五性。言
不相由者。斥前愚位前後相由之&MT10769;也。
古云。位之前後。性之有無。理常自定。各不
相由也
二約&MT10755;教。即就眞如性中立種姓故。則遍
一切衆生。皆悉有性 義苑云。此教就眞
如立種姓者。良以。眞如不守自性隨縁
動轉之處。便爲物性。故經云。眞如一法
界。一泯未甞存。能隨染淨縁。&MT10770;分十法界。
義含通圓。
今在&MT10755;
復古云。良以。眞如隨縁成種種味。
故言。法身流轉五道。名曰衆生。論曰。眞
如内熏力故。能令衆生厭生死苦。樂求涅
槃。眞如熏無明。成淨用等。要問曰。若
依三乘&MT10755;教。則一切有情衆生。皆悉成佛。
由他聖智顯本有佛性及行性故。除其草
木。故曰遍有情皆悉有性也。孔目曰。佛性
者。諸佛所師。所謂法也。眞如平等。猶如虚
空。於諸凡聖。無有限礙。名爲佛性
故智論云。白石有銀性。黄石有金性。水是
濕性。火是熱性。一切衆生。有涅槃性。以一
切妄識無不可歸自眞性故 義苑云。引證
也。於中白石下是能喩物之別性。一切衆生
下是所喩法。衆生之本性也今謂。約能所喩
非矣。諭直指法。
言黄白石者。金銀之鑛也。一切妄識者。本
識之。生滅也未穩淨影遠云。起信
義疏
言法性
者。此之眞有自體名法。恒沙佛法滿足義
故。非改名性。理體常故。大智論云。白石銀
性。黄石金性集成&T047368;云。智論三十六云。法性名爲
本分種。如黄石中有金性。白石中
有銀性。如是一切世間法中。皆有涅槃性。諸佛賢
聖。以智慧方便持戒禪定。教化引導。令得是涅槃。
法性事理可知。今撿。現
本第三十二正有此文
水是濕性。火是熱性。
第三十一云。復次一切諸法性有二種。一者總性。二
者別性。總性者。無常苦空無我。無生滅。無來無去。
無入無出等。別性者。如火
熱性。水濕性。心爲識性
一切衆生有涅槃性。
論言一切世間法中。既通三世間而作語。今意別
在衆生世間。故改易耳。又第三十二云。譬如一切色
法皆有空分。諸法中皆有涅槃性。是名法性。
若得證時。如法性則是實際。實際者即是涅槃
故言
法性。大乘義章云。若言般若不説佛性者。經説
佛性。亦名般若波羅蜜。亦名第一義空。又
大品中宣説眞如實際法性龍樹釋言。法名涅槃。不
戲論法。性名本分。猶如黄石金性。白石銀性。一切
衆生有涅槃性此與佛性有何差別。而言不説。此
意所謂。設隨性相。佛性法性。分二別而體無差別
今詳。大師引證有明憑據。故依智論云。
存非情數中。名爲法性。依寶性論云。在
有情數中。名爲佛性。倶約
&MT10755;
是故賢首和尚
起信義&T047368;。祇曰論云。後迨宗密注疏。私改
易稱智論。亦圓覺疏云。法界性與如來藏。體同義
別。在有情數中。名如來藏。在非情
數中。名法界性。如智論明佛性法性之異。攝其二
義之別。歸於一體之同。方顯究竟圓實。準此。圭
山克約圓教。尚存此義。謬之甚矣。然折薪云。吾宗
若眞如法性等名。通一切法。遍於染淨。通情非情。
若一心如來藏佛性等名。唯在有情。諸祖皆云智論云
等。天台謂智論本無此文。然智論實無此文。今云
何通。清涼圭山皆云。纂靈&T047368;説。賢首於文明年中。
親問日照三藏。凡所引文。多云智度論説。而金錍中
亦云如有人引智度論云等。如是則知。然師亦知賢
首聞日照所説。理無疑也。又願菴熹評。金錍云。此
副妙樂云文義四句。無文有義。智者用之。妙樂
若是。金錍必非也。清涼疏鈔云。皆問日照三藏。乃西
域相傳耳。而纂靈&T047368;及刊定&T047368;。皆言智度論説。又智
論慧影疏云。龍樹&MT10770;造千餘卷論。以釋。此論但什
法師。以秦人好簡。裁而略之。十分取一。得此百
卷。故知。梵本恐應有此文耳。竹菴朋之。今謂。
以藏和尚所據的出淨影章疏。隋朝遠師既在千三藏
之前。明知清涼誤矣。又長水云。智論下引證。今則一
往隨名定義。故有斯文。若知三名一體。情與非
情。倶佛性也。只是眞如一法。隨相異名。既名隨
相異。則法性語通。佛性語局也。以佛亦即是法。以
法未即是佛。由此佛性法性。同而不同。應知。名
雖有異。其體元同。更有會通。恐繁不録。然復
古云。此在無情數中。即諸法自性也。在有情數中。
名涅槃性。涅槃即所證佛性也。論文甚明。或謂。今
學者遍執論文。竝無此義者。誤矣。四明斥云。藏師
雖用圓名。而成別義。何者。彼云。眞如隨縁。作
一切法。而眞如體性。常不變。郤謬引釋論云。無情
唯有法性。而無佛性。此則名雖在圓。而義成別。
又云。&MT10755;教雖立隨縁不變。而云在有情得名佛
性。在無情但名法性。不名佛性。既分二派。徒
云不變。正是變也。既違金錍。那名圓理。乃至廣
破如教行録。今謂。禮公錯認圭峯所改注疏。謂爲
藏師。誰名圓理。既約&MT10755;教。雖成別義。何妨之有。
況釋論等。已有所憑。且言無情不名佛性。但約
名而分異。尅就體論。同而無差。謂。法性即佛性
也。故孔目云。其性平等。猶如虚空。於諸凡聖。無
所限礙。名爲佛性。既無限礙。偏云佛性者。據
覺時語。今對聲聞淳熟人。説有其佛性。爲彼先
向無餘。不求作佛。今迴聲聞。竝堪作佛。故説
佛性。教興如此。佛性義者。當
三乘義。定知。此破徒致勞耳
清涼疏云。問。法
性身土爲別不別。答。經論異説。略有十種。
一依佛地論。唯以清淨法界而爲法身。亦
以法性而爲其土。依論
正立
性雖一味。隨身土
相而分二別。論自。解妨。謂。與身爲性名
法性身。與土爲性名法性土。
智論云。在有情數中名爲佛性。在非情數
中名爲法性。假説能所。而實無差。爲論
引證
佛者是覺人。有靈知之覺。今第一義空。與之爲性。
故名佛性。非情無覺。但持自體。得稱爲法。今眞
性與之爲性。
故名法性
唯識云。雖此身土體無差別。
而屬佛法。性相異故基疏云。以佛義是相。謂。
有爲功徳法所依故。衆徳聚
義故。二身自體故。法是性義。功徳自性故。能持自
性故。諸法自性故。體爲土義爲身。及義林章云。以
義相爲身。以體性爲土。以覺相爲
身。以法性爲土。但依一如差別義説
謂。法性
屬佛。爲法性身。法性屬法。爲法性土。性
隨相異故。云爾也。基公意云。屬佛是相。屬法
是性。直語所依名土故。云
體爲土。義以能依名所依。爲法性身。故云相
義爲身。今疏意少異。謂。佛有覺義故。名屬佛。
土無覺義。但持自性故。名屬法。性隨相異者。
身土約相則有二差。隨所依性。則無差別。今以
無差之性。隨有差之相
故。云性隨相異也
二或唯大智而爲法身。
所證眞如爲法性土。無性攝論云。無垢無罣
礙智爲法身故。三亦智亦如而爲法身。梁攝
論及金光明皆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名
法身故。此則身含如智。土則唯如。四境智雙
泯而爲法身。乃至。八通收報化色相功徳。
無不皆是法身收。此上猶通諸大乘教。
演義云。上之八門。不出事理無礙實教之宗。故通
諸大乘。即同教一乘義也。故此下二方是事事無礙法
界。別教
一乘宗也
九通攝三種世間。皆爲一大法身。
具十佛故。土亦如之。此唯華嚴。十總前九
義。爲一總句。是謂如來無礙身土準此。賢首
總依智度
寶性二論故。但云論。而刊定清涼圭山。直稱智論。
因是荊溪破無此説。然清涼既云大乘&MT10755;教之宗。金
錍云。何以非圓理。逼切責之耶。若由彼云通同
教一乘。以爲徴逐者。能同可爾。今據所同。故佛
地唯識隨相分身土別。是素權説。雖不契圓。豈
爲難哉。倘斥觀師執一佛界靈知眞性。以心爲總。
生佛屬事。九界尚闕性徳。木石不具佛性。以
論三因倶遍之義。則明。非關此文約&MT10755;教立
剛錍云。僕曾聞。人引大智度論云。眞如在
無情中。但名法性。在有情内。方名佛性。
仁何故立佛性之名釋文云。然其所宗眞如。分
爲兩派。不能無疑。此
正據賢首清涼妄引大論等。柏庭義解云。以其師
承之説故。不能無惑。而再咨之也。此豈非正斥
清涼承之於師。云爾。其文本出起信疏釋歸敬三
寶之文云云。然則文出於其師。又言本於今家所
承之智論。其固執也宜矣。若以佛性法性爲一。則
不應分情無情異。若以爲異。則無情果不可名
佛性耶。今謂。荊溪但斥清涼者。其破可然。若依
賢首。則文在寶性智論。而義約&MT10755;教。如何一律而混。
強云師
承耶
余曰。親曾委讀。細檢論文。都無此
説。或恐謬引章疏之言。世共傳之善月解云。
乃分二意。
先折其無文。則曰親曾委讀等。然大論百卷之文。
既無此説。或謬引他家章疏之言。世共以論文傳
之耳。若直謂無文。亦未足折其異論。苟有其
義。何必求文。今謂。噫。由清涼圭山師承獨稱智論。
&MT10770;令荊溪勞之。委細讀誦尋檢百卷之論。
何也。今依寶性智論其説彰灼。請勿誣焉
汎爲通
之。此乃迷名而不知義。法名不覺。佛
名爲覺。衆生雖本有不覺之理。而未曾
有覺不覺智。故且分之。令覺不覺。豈
覺不覺。不覺猶不覺耶。反謂所覺離能
覺耶。義解云。次汎通其名義。以示無方之説。
則曰汎爲通之。然彼以有情名佛性等者。蓋
見有大經之文佛名爲覺。法名不覺。&MT10770;謂覺即有
情。不覺即無情。因託大論以行其説。所謂迷名
而不知義也。殊不知。彼文乃一往暫分之義。所
以法名不覺者。以三義故。一者從性。則理非能
所。體絶覺知。故名不覺二者從迷。即文所謂衆
生雖本有不覺之理。是也。三者形奪。蓋法即眞如
之性。佛是覺智之修。以修奪性故。一往得不覺
之名。不可二皆名覺故。佛名爲覺。反上可知。
故曰故且分之。意令衆生以能覺之智覺不覺之
理。既覺不覺。則不覺全覺。豈此不覺。猶守迷而不
覺。抑謂所覺離能覺邪。苟不離者。不覺即覺矣。
一往乍分。&MT10755;歸一致。非謂以覺不覺分情無
情也。釋文云。佛性法性眞如等名。竝是圓詮。名異
體一也。可謂其迷名不知義歟。法名不覺。即本
覺之理。佛名爲覺。即始覺之智。智爲能覺。理爲
所覺。而此本覺誰人不具。何法不然。但由迷情流
轉。無眞不俗。失於圓聞。一向不覺。條然相乖。
由佛説故。此性可修。佛若不説衆生不知故。
一往分之。令其以能覺之智覺所覺之理。既能
覺所覺。能所相即。修性一如。不覺即覺。覺即不覺。
佛性法性。不可&T056123;異也。今謂。此乃專就圓理會
通名義。然清涼尚言。假説能所。而實無差。佛地唯識。
所謂體性是一。義相分異。又云。大乘實教宗。謂。&MT10755;
教是也。況藏和尚乎。嗚呼。不自曉彼所建之旨。妄
誣罔他之咎。
歸乎誰歟
乃至廣攻。嗟乎怪哉。千百年間。莫
或正之。命乎運矣乎。
將乏人
也歟
余察。錍主錯認謂起信疏據圓證釋
耳。特不知彼約&MT10755;教談三乘權教
台宗別理
若將圓理
反拒&MT10755;別。猶奏金石以破蟋蟀之鳴。無乃
可哉。餘不俟辨。可知也
如經説言。衆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
定當得成阿耨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説。
一切衆生。悉有佛性 文在第二十七
師子
吼品
云。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問言。汝
有酥耶。答言我有酥。實非酥。以巧方便。
定當得故。故言有酥。衆生亦爾如章義苑
云。良以。衆生包性徳而爲體。攬智海以爲
源。是以凡有心者。必當作佛&MT10755;圓莫辨
太通漫矣
解。此文若約圓教。一切唯心。心外無法。全
色是心。是以洞見法界。生佛依正。一塵一
念。無非法界。果上融通。竝由衆生因中本
具。因果不二。融三世間。故經説云。衆生佛
性。猶如虚空。今既此中義約&MT10755;教。即是權
教。縁了不遍。局在有情。由經帶權。色心不
即。於情無情。分爲兩派。如淨影云。能知性
者。謂。眞識心。以此眞心覺知性故。與無明
合。便起妄知。遠離無明。便爲正智。若無
眞心覺知性者。&MT10755;無妄知。亦無正知。如草
木等。無智性故。無有夢知。亦無悟知。此
能知性。局在衆生。不通非情。故經説言。爲
非佛性。説於佛性。非佛性者。所謂一切牆
&T072811;石。又經説言。凡有心者。悉是佛性。此
等皆是能知性也。所知性者。謂。如法性實
際實相法界等。如經中説。第一義空名爲
佛性。或言中道名爲佛性。如是等言。是所
知性也。此所知性。該通内外。故經説言。佛
性如空。遍一切處今謂。此等正當今家&MT10755;教之
義。然清涼執謂圓義。故彼疏
云。若以第一義空爲佛性者。唯是正因。而非了
因。但爲了因所了。若以智慧爲佛性者。即是了
因。鈔云。然涅槃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
爲智慧。此二不二。以爲佛性。然第一義空。是佛性
性。名爲智慧。即佛性相。第一義空。不在智慧。但
名法性。由在智慧故。名佛性。以性從相。則
唯衆生得有佛性。有智慧故。牆壁瓦礫。無有智
慧。有無佛性。若以相從性。第一義空。無所不在。
則牆壁等。皆是第一義空。云何非性。故論云。故色
性即智性故等。明體本均。今分性相故。分二義。
疏結正義云。今此經宗。宗於法性故。以法性
而爲佛性。則非内非外。隨物迷悟。強説升沈。
以無障礙法界爲宗。則法性即佛性。知一切法即心
自性。若以心性爲佛性者。無法非心性。則不
&T056123;内外。然迷一性而變成外。外既唯心。何有非
佛。所變無實故。説牆壁言無佛性。以性該相。
無非性矣。如烟因火。烟即是火。而烟鬱火。依
性起相。相翳於性。而相即性。如水成波。波即
是水。境因心變。境不異心。心若有性。境寧非有。
況心與境。皆即眞性。眞性不二。心境豈乖。若以性
從相。不妨内外。若以外境而例於心。令有覺
知。修行作佛。即是邪見外道之法。故須常照不即不
離不一不異。無所惑矣。問無障礙宗。法性即佛性。
眞性不二。心境相即者。應是圓解。豈屬&MT10755;教。答。
清涼釋中。雖言性相相從不二。但有即名即義不
成。何以知者。彼云。知即心體。靈知眞心。異乎木
石者。通能所證也。了別即非眞知。瞥起亦非眞
知心體離念。知之一字。衆妙之門。亦是水南之言。
以此明知。棄妄心外。別立靈知眞心。爲究竟談。
果是九界永闕性徳。纔知正因遍。而不知縁了周
遍。將以何可爲圓歟。蓋是學
得荷澤知解。來底之大患也。哀哉
又云。問。法佛之
性。本有法體本有法體。與彼法佛。體無増減。唯
有隱顯淨穢爲異。如礦中金與出
鑛時。體無多少。亦如凍
水與消融時。體無増減
有相云何。如妄想心。
雖未對縁現起煩惱。體是一切過恒沙等
諸煩惱性。眞心如是。雖未從縁現成諸
徳。體是一切三昧智慧等一切徳性。是
諸徳性。同體縁集。不離不即。不異不脱
問。本有法體。即論性惡性善。與圓性具。有何別
耶。答。詳此釋意。謂。性有生死。名爲染性。性在
涅槃。名爲淨性。此二約縁。就實論性。性外無縁
可隨變動。以不變故。古今一味。名爲非染淨性。
體謂眞如性。相謂眞如中具過恒沙功徳法。以此准知。
雖言性徳。然妄心只云煩惱性。而獨於眞心云
諸徳性同體等。故只知性具善也。不知性具惡。
性惡融通故。有言無旨。即義不成。豈稱圓理。清
涼又云。然心是總相。悟之名佛。成淨縁起。迷作
衆生。成染縁起。縁起雖有染淨。心體不殊。心佛
與衆生。體性皆無盡。以妄體本眞故。亦無盡。是以
如來不斷性惡亦猶闡提不斷性善者。皆亦此
也。圭山長水亦作此
計。執爲圓談。宜矣
此等釋義。皆當&MT10755;教。台家
山外孤山顯性録。及從
義纂要。寓言&T047368;
亦據金錍云只是一一
有情。心遍性遍。心具性具。凡聖因果。依正
攝盡之文。不許獨頭之色依報具三千義。
若就圓理。生佛依正。一念具足。一塵不虧。
直下現成。本來同體。只縁衆生惑於知見。
妄自分別。所以色心派分。依正角立。分情
非情。此乃衆生情想。誠非佛性有殊。佛祖
正要就迷點示衆生。所以多約有情之心。
示佛性遍。又欲從於近要。成内觀義故。
且約惟心而説。山外不達此義。但見一文
一義約心論遍。便謂。不應言獨頭依報自
三千性也。思之
問。如有&MT10769;云。若諸有心。悉當得菩提者。佛
亦有心。亦應當得。若言佛雖有心。更非
當得。是則無性衆生。雖是有心。亦非當得
 義苑云。有心相渉&MT10769;也。若諸下。將衆
生有心當得。&MT10769;佛有心亦然。若言下。將佛
有心非得。&MT10769;衆生有心亦然今謂。前始
教中。會涅槃文凡有心者。悉皆當得菩
提。一切衆生。悉有佛性
云。據
理性及行性中少分一切樞要依佛地論云。
就眞如法身佛性。或
就少分一
切有情
無性有情。現無涅槃法故。不名
佛性。由之就位前後。有無恒定。如前段通。
今乘彼便故。設此問。一切當得。例已得佛。
更應當得。反言已得更非當得。例已無性。
應非當有。鉤鎖例&MT10769;意可知也
答。經中已自爲簡濫故。但云衆生有心。不
云佛也。以處處受生名衆生故。不同佛
也 義苑云。此之料揀。意謂。佛心成道。更
不再成。但論衆生有心。使其修成。焉得
混佛而伸&MT10769;此解只得答例佛難。而
不能通例無性難也
今解。
涅槃經中。凡有可濫。皆已自簡。但云衆生。
不簡無性。以不云佛故。除佛一人。何以
知者。有性無性。總名衆生。以處處受生
故。佛雖有心。無有生死。故不同也。故
天台曰。中阿含第三
十四
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
間。無男女尊卑。衆共生世。故言衆生。
此據最初也。若攬衆陰而有。假名衆生
大品經云。無有法可名衆生。但假名故。法鼓經
云。一切法和合施設。名爲衆生。十二門疏云。六大五
蘊。積成衆生故。云衆生。起信&T047368;云。諸識生滅相
集而生故名衆生。智論云。薩埵名成衆生。或名大
心。唯識基疏云。梵云薩埵。此言有情。有情識故。
今談衆生有此情識故名有情。無別能有。或假者
能有此情識故。亦名有情。又情者性也。有此性
故。又情者。愛也。能有愛生故。下文云。若無本
識。復依何法。建立有情。有情之體。即是本識。言
衆生者。不善理也。卉木衆生。亦應爾故。是初教義
此據一期受報也。若言處處受生故名
衆生者舊華嚴云。不轉愛天。於轉一切衆生處處
受生法門。而得自在。探玄云。第四禪果
實天有八。五不轉愛者。自留惑故。轉他衆生之
愛。令他滅惑不於三界處生。般若燈論曰。謂。
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爲衆生。
此上是通大乘實教之義也
此據業力五道
流轉也妙樂云。新譯恐濫。稱爲
有情。雖簡無情。三義都失
折薪云。處
處受生者。即胎卵濕化集成引地論云。依止
差別。即胎卵濕化也。
曉法師曰。變易
生者。衆皆化生
是受生之處故。云處處。雖二
種生死不同。界内界外之別。然不離四生
中攝。雖等覺聖人。尚有補處一生在。亦
是無有生死攝。唯佛一人。生相皆釋。今云
衆生。義該九界。唯除一人也。若龍樹釋論
云。衆爲四衍衆。生爲四種生。此單解二
字。通攝十界。又梵云僕逋善那。此云衆生。
即五蘊和合衆中故。云衆生。此通凡聖。但
假實爲異。或云。法身流轉五道。名曰衆生。
唯局於凡。今實唯揀佛一人。自等覺已
還。皆此衆生攝也今謂。此依&MT10755;教。故起信云。一
切衆生不名爲覺。&T047368;云。即金
剛已還一切衆生。未離無始無明之念。故不得覺名。
又不増不減經云。衆生界不異法身。法身不異衆生
界。即此法身過於恒沙。無邊煩惱藏所纒。從無始
來。生死趣中。往來生死。名爲衆生。乃至即此法身。
離一切使纒。名爲如來等。亦此也。若約融攝。則亦
通於佛。故無差別論疏云。以佛菩薩是衆生數故。
不異法身者。會末歸本故。法身不異衆生者。
攝本從末故。如探玄云。佛是大心衆生。又瑜伽宗所
謂愚童有識菩提薩埵。即凡夫二乘。及無上
純白淨妙衆生本性不思議心。皆准思之
問。若並有性。如何建立五種姓中無性者耶
 義苑云。躡前一切衆生皆有佛性。而&MT10769;
性之殊也復古云。性若並有。經論云何建
立無性今解。前始教中。就一不定性而
&MT10769;五性之殊。今因五性並有性。而&MT10769;一無
性。故與前別也義苑未穩。
准答中知
答。論自有釋故。寶性論云。向説闡提無涅
槃性。不入涅槃者。此義云何。爲欲示現謗
大乘因故。此明何義。爲欲迴轉誹謗大乘
心。依無量時故。作是説。以彼實有清淨
性故 文在第三卷一切衆生有如來藏品。
全如章引。次文云。不得説言彼當畢竟
無清淨性義苑云。向説下論中
自問
&MT10769;無性。
爲欲下答無性。此明下徴所以。爲欲下釋
成正意。以彼等者。結答上文。未乖有性也
復古云。毀謗大乘。是地獄因。爲轉此心
令不生謗故。約長時不得成佛。非謂永
無清淨佛性
又佛性論云。問曰。若爾云何佛説衆生不
住於性。永無般涅槃耶。答曰。若憎背大
乘者。此法是一闡提因。爲令衆生捨此法
故。若隨一闡提因。於長夜時。輪轉不滅。
以是義故。經作此説。若依道理。一切衆生。
皆悉本有。清淨佛性。若不得般涅槃者。
無有是處。是故佛性決定本有。離有離無
故 義苑云。此問但是躡前實有清淨佛性
而起今謂。不然。章主既解云。此論前文。廣破無
性。乃至末云。三者失同外道。此過由汝邪執
無性義生。故
起此問也
若爾者牒前。云何下&MT10769;前。可
前論云。破小乘執者。佛爲小乘人。説有衆
生不住於性。永不般涅槃。故於此生疑。起
不信心。所以生疑者。由佛説故。若依毘曇薩婆
多等諸部説者。則一切衆生無有性得佛性。但有修
得佛性。所以然者。如經説有衆生不住於性。永
無般涅槃故。又阿含説佛十力中。性力所照衆生境
界。有種種性。乃至&T072699;妙等界不同故。稱性力。一切衆
生有性無性異故。有佛性者。則修種種妙行。無佛性
者。則起種種&T072699;惡。是故學小乘人。
見此二説皆有道理。故起疑心
若憎下示謗
法之過。乃貶斥之談也。御物之意。若依下
顯了之説。稱實同歸。言離有離無者。謂。佛
性中道。體離過非。相非生滅耳彼論云。小乘
諸部。解執不
同。若依分別部説。一切凡聖衆生。並以空爲其本。
皆從空出故。空是佛性。佛性者即大涅槃。若薩婆多等
説。則不信皆有佛性。各偏一執。
故不相信。今則本有。離有空也
折薪云。此寶
性佛性二論。同據如來藏經故。所説多同

解云又此論前文廣破無性。乃至末云。三者
失同外道有本定有。無本定無。有不可滅。
無不可生。此等過失。由汝邪執無性義生。
乃至廣説 言前文廣破無性者。檢彼論
文。初明有佛性者問分別部及
大乘性宗
執無性者
薩婆多及
法相大乘
次有問空性
二宗
有相二宗。瑜伽顯
揚。並有問答
三四五。各但有問空性
兩宗
略無有答瑜伽顯揚。
具有問
第六有問有相二宗返問難答。
瑜伽顯揚亦有六答
皆如前引。今
指彼文。故云前文廣破等也。次言乃至末
者。即論次文云彼分別部。及兼性宗。更難無性。出
三過失。然今章略初二失。故云乃
至末等又若汝謂無佛性是定無者。如火定熱
性。不可轉爲水冷性。佛性亦爾。有無應定。
皆不可轉。若不可轉者。汝立此定。爲由
因故定。不由因故定。若由因故定。此定不
成失。何以故。本時未是定。由因方定故。若
説不由因而定者。則無窮過失。是故我説
此性亦復不定。不由因故。是義應成。如
汝説定等。共無因初失二者不平等過失。如
人謂石女生兩兒。一白。一黒。亦如兎有兩
角。一利。一鈍。若人不由因説。此不平等義。
亦應得成。如汝所説。此若不成。汝亦不立。
三者如章言乃至廣説者。引前文了。却指
先所引論後段文。恐重沓故。云乃至廣説。
折薪云。夫實教所説佛性者。順因縁門。非
偏在有。非偏在應復古
亦同
故知。二部所執
有無諍論。共不應道理故。破小乘品最末
後總結云。是故佛性決定本有。離有離無
故。今章欲寶性論一道明義故。先引後段。
解云下却是前文故也問。鞠彼論文。小
宗兩部。生疑不信。互執諍論。何以爲實教
義。故權實論唐開善寺
法寶造
云。或信世親菩薩破無
性之説。謂瑜伽爲邪執。或信慈氏菩薩破
有性之論。謂佛性非眞譯。不知佛性論
破有部等無。瑜伽論破分別部有。非是世
親菩薩指瑜伽爲邪執。慈氏菩薩斥涅槃
之佛性。豈是實乘耶。答。良以有部小多
大少共立無性。空部小假性宗大眞許皆有
性。隨其所應小大兼含。何以知者。既有論
云得大乘性竟。後應更失。憎背大乘。是闡
提因。本有清淨性等故。豈唯小乘立破。故
要問曰。佛性論初約小乘及迴心初教説。若
後破執成正義。則是&MT10755;
問。前始教中。決定説有無性衆生。此&MT10755;
中並皆有性。云何會通 義苑云。權實有無。
極相違故。成斯問也。復古云。始&MT10755;二教。
各有所依之經。二義差別。如何和會
答。亦論自有釋故。佛性論第二卷云。何故
復有經説闡提衆生決定無般涅槃性。若爾
二經便自相違。會此二説。一了。一不了故。
不相違 義苑云。何故下論何故
二字無
尚同前問。
一了下方是答辭。言復有經説者。深密等
今謂。如涅槃經説畢竟死者。及前所引
佛説。衆生不住於性。永無般涅槃
備分五
性。第五決無佛性也。有乖涅槃皆有
今謂。論依如來藏經。彼云。故經中説。一闡提人。墮
邪定聚。有二種身。一本性法身。二隨意身。佛日慧
光。照此二身。法身者。即眞如理。隨意身者。即從
如理起佛光明。爲憐愍闡提。闡提二身者。一爲令
法身得生。二爲令加行得長。修菩提行。又寶性
論云。華嚴性起中言。次有乃至邪定聚等。衆生身中
皆有如來日輪光照故。作彼衆生利益。作未來因。
善根増長諸白法故。無差別疏解云。此亦論中自引
華嚴。成立眞如爲佛性起行之
因。是故一切衆生悉有佛性也
故云二經自相
違。究其答意。了則稱性故。皆有心。不了則
熏成種姓故。或有或無論次文云。言有性
者。是名了説。言無
性者。是不了説。故佛説。若不信樂大乘。名一闡
提。欲令捨離一闡提心故。住闡提時。決無解
脱。若有衆生有自性清淨永不得解脱者。無有
是處。故佛觀一切衆生。有自性故。後時決得清淨

復古云。此論主宗一性。故作此問。意在
釋通。了者。&MT10755;教所依之經。説一切皆有
清淨佛性者。了義説也。不了者。始教所依
之典。言有無性者。是權施不了説也。是故
如來所説不相違也
解云。若小乘中。但佛一人有佛性。餘一切
人皆不説有。若三乘始教中。以漸異小乘
故。説多人有性。猶未全異彼。故許一分無
性。是故論中判爲權施不了説也 義苑云。
解論中不了之所以。故形對小乘。明其益
物漸次。言一人有性。則屬於小。許多人有
性。則當於權。權故不了。了則齊成。豈有二
經之相違耶
問若依&MT10755;教。一切衆生。皆當作佛。即衆生
雖多。必有&MT10755;盡。若如是者。最後成佛。即無
所化。所化無故。利他行闕。行闕成佛。不應
道理。又諸佛利他功徳。有斷盡故

 義苑 分科爲二
  初問七
   初問若依下生界盡期&MT10769;
   二若如下後佛無機&MT10769;
   三所化無下利他行闕&MT10769;
   四又諸佛下利他徳斷盡&MT10769;
   五如其下自語相違&MT10769;
   六又如下損不損非理&MT10769;
    初總標度生
    二若有下有損非理
    三若無下無損非理
   七依如下總結上來&MT10769;
  二答七如下分

 折薪 文科分二
  初問二
   初總案定過失原由
   二若如下別由疑&MT10769;
    初闕行成佛&MT10769;
    二又諸下佛徳有盡&MT10769;
    三如其下自語相違&MT10769;
    四又如下損不損違理&MT10769;
  二答至下可科

 復古集成 大科據權進退&MT10769;
  初生界有盡問三
   初問若下生界&MT10755;&MT10769;
   二若如下立理進&MT10769;
   三又諸下利他徳斷盡&MT10769;
  二如其下生界無盡問
  三依如下無性善成問
義苑云問若
依下
躡前皆成佛道。以疑生界盡期
若如
躡前問中&MT10755;盡之辭。便疑後佛無機。故
云即無所化也所化
無下
躡無所化。疑乏悲
門。既乏大悲。豈成佛道。縱爾言成。亦非其
理也宋本章文。有何以故
佛心者大慈悲故十字
佛心者大慈何以故。
悲故今謂。義苑開作別科。恐不可穩。
以起信疏云三難故。折薪亦非
又諸下大
聖因於衆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而成
菩提。今既無生。利他之徳。有其斷盡
成云。問 若下七據權進退&MT10769;三。初生界有
盡問。於中自有三問。故起信疏曰。如是
&MT10769;。若爲得通。如其下。二生界無盡問。
依如下。無性善成問復古云。生界雖多。
而皆有性。&MT10755;竟有盡。若如下。立理進&MT10769;
若許倶成。二利行中利他爲上。生總成佛。
則無他可利。無他可利。則無妙行。無行
而成。理不應故。又諸佛如來利他功徳。無
有斷盡。生界若盡。則斷盡矣今解。此三
&MT10769;。竝依佛地論而起。其初&MT10769;者。彼言。
諸有情界。無有一切盡滅度時。由法爾故。
無始時來。一切有情。有五種性。如餘經
論廣説其相分別建立。前四種姓。雖無時
限。然有畢竟得滅度期。諸佛慈悲。巧方
便故。第五種姓。無有出世功徳因故。畢
竟無有得滅度期。諸佛但可爲彼方便。
示現神通。説離惡趣生善趣法。彼雖依
教得生善趣。必還退下。如是展轉。窮未
來際。不能令其畢竟滅度。雖餘經中。宣
説一切有情之類。皆有佛性。皆當作佛。然
就眞如法身佛性。或就少分一切有情。方
便而説。爲令不定種性有情。決定速趣
無上菩提果故。明知。初&MT10769;因之得起也。
第二&MT10769;者。彼文亦云。於一切行。成就大覺
者。顯示世尊入種種行殊勝功徳。謂。隨所
化有情所宜。現同類身。令彼入故。窮生
死際。常現起作一切有情利益。窮未來際。
無有盡期等故。成次&MT10769;也。第三&MT10769;者。彼
文又云。受用變化二身功徳。雖性無常。無
斷盡故。無盡究竟。一切如來。本發弘願。
爲有情故。求大菩提。若諸有情盡得滅
度。爾時諸佛有爲功徳。何不斷滅。諸有情
界。無有一切盡滅度時故。諸佛利樂有
情功徳。無有斷盡。躡之架前。作第三&MT10769;
驗文可見
如其一切盡當作佛。而言衆生無&MT10755;盡者。
即爲自語相違過失。以無&MT10755;盡者。永不
成佛故。又如一佛度無量人。於衆生界
有損以不。若有漸損。必有&MT10755;盡。有損無
盡。不應理故。若無損者。則無滅度。有
滅無損。不應理故 義苑云。牒前盡成。
結屬相違。是故若言衆生畢竟無盡者。則
違一切衆生盡成之語如説我母即是
石女。自語相違
若但
衆生界無&MT10755;盡者。又永不成佛故。又如下。
諸佛度生。損與不損。非理&MT10769;也。總標度
生。若有下。開有無兩關而&MT10769;。初&MT10769;有損
非理。若無下&MT10769;無損滅度非理復古云。
衆生總許作佛。而云無盡。則自相違也。又
如下問生界損不損否。若有損。云何有損。
而云無盡。不成理故今解。又如下。此
據文殊般若而成斯問。準下答中。其義可

依如是等道理。佛地論等。由此建立無性
有情。離上諸過。此義云何 義苑云。指
上六重&MT10769;端。是以論主欲遣斯過故。立
一無性有情。長守生界。未知此義還契教
宗否。故云此義云何復古云。依上諸義。
佛地瑜伽等莊嚴
論等
論。立無性者。其義善成
廣鈔第二云。三分半衆生。決不成佛。名不
減。始末而言。具佛性者。久近之間。皆得成
佛。名佛界。無姓之人。畢竟不出生死。名生
界。趣寂種姓。久近之間。皆入寂故。非生界。
非佛界。是故生界佛界。不増不減。故離上
過。善成立矣。此亦若爲可得通耶

 義苑 二答爲七
  初答生界有盡&MT10769;
   初責情計非正&MT10769;
   二是故下證成非正見
  二設避下三科答損不損非理&MT10769;
   初縱立無性遣非理&MT10769;
   二彼從下奪破返答三
    初奪
    二何以下徴
    三釋成過失
   三是故下引證返答
  三文殊下答後佛無化&MT10769;
   初擧一佛經時
   二復有下例餘佛
   三説法下諸佛度生
   四乃至下例一切界
  四何以下三科答自語相違&MT10769;
   初法説
   二猶如下約喩明
   三當知下法合
  五又爲下答佛徳有盡&MT10769;
   初縱立無性離過
   二是則下奪返答三
    初未圓實徳二
     初但變化徳
     二亦即下出無實徳義
    二又化下化徳不成
    三又今下同體悲廢
  六又若下答利他行闕六
   初按定權立無性
   二然彼下彈權立無功
   三但佛下雙行悲爲最故非
   四又本下約本願總標
   五是故下約度生不盡順釋
   六若不下返質非理
  七是故下總結過非通&MT10769;覆答
 折薪 二答文大科分二
  初總通諸&MT10769;
  二又爲成下別破前二&MT10769;
 復古集成 依實縱奪答二
  初總通諸妨二
   初牒&MT10769;奪破二
   初牒生起増減二
    初答若下牒&MT10769;總非
    二是故下引經
   二避失墮損減二
    初設避下牒&MT10769;總非徴釋
    二是故下引經
  二引教申宗二
   初申正理二
    初文殊下示無増減
    二何以下徴釋所由
   二喩結成二
    初義意下引喩
    二當知下合結
  二委破餘&MT10769;
   初指失二
    初牒&MT10769;正破二
     初又爲下牒&MT10769;
     二正破二
      初是則下徳無報細破
      二又今下悲無教網破
    二詳破封執二
     初又若下牒封執
     二然彼下指紕謬
   二又本下示理
   三是故下結過
答。若謂衆生由有性故。竝全成佛。説有盡
者。是則便於衆生界中。起於減見。衆生
既減。佛界必増。故於佛界。便起増見。如是
増減。非是正見 義苑云。答前初&MT10769;生界
有盡也。良以。衆生成佛。性離有無。若乃情
生増減。非爲正&MT10769;。故結云非正見。故圓覺
云。以輪迴心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輪
迴。故非正見復古云。若謂下牒&MT10769;。是即
下總非。既云増減。是外道説。故非正見
起信疏云。此所設&MT10769;。並由妄見衆生界
故。妄起此&MT10769;。若爾汝於有性。既起減見。
即於佛界。必起増見。此増減見。不離汝執。
故非正見也
故不増不減經云。舍利弗。大邪見者。所謂
見衆生界増。見衆生界減。乃至廣説 魏
留支譯。義苑云。證成非是正見。何以増減
却屬大邪見耶。良由此解不異斷常故。
云大邪見也問。依法相宗。於衆生界
有一分減。而無増義。謂。無性無有畢竟
入涅槃者。若有定性入無餘依。第八識盡。
不墮衆數護法釋云。彼能感生煩惱盡故。後有異
熟無由更生。現苦所依。任運滅位。餘
有爲法。既無所依。與彼苦依同
時頓捨。顯依眞理無餘涅槃
慧日論等會云。
彼經約衆生界理性而言。眞如之理無増
減故。又解。彼云衆生界不増減。而不説云
衆生不増減。界言總説衆生界際。非約衆
生而説。故不相違。豈非衆生性無而相有
耶。答。權情未亡。&T056123;執莫息。十行品説。於
衆生數。心無所著。不離多衆生。著一衆
生。不増衆生界。不損衆生界。不盡衆生
界。不長衆生界。不虚衆生界。不二衆生
界。何以故。菩薩深解。衆生界如法界。衆
生界法界無有二。無二法中。無増無減。無
所依倚。不作二相。探玄具作二釋。一約
相釋。寄始教顯。二就實釋。正約&MT10755;教。謂。
衆生界者。是如來藏也。以性通相融故。
得事隨理而無礙。謂。事已同理。同眞理
不失事。現事相而即眞。是故無二。故不
増不減經云。衆生界無二無別。即此法身。
以惑汚故。流轉五道。名爲衆生。又云。法
身即衆生。衆生即法身。法身衆生。義一名
異。又云。若有言衆生界法界有二有別者。
我説彼人名一闡提也。今章云乃至廣説。
意而防之。審焉
設避此見。故立一分無性有情。爲不減者。
&MT10755;不能離増減見。何以故。彼見於諸
有性者竝成佛故。則便起於斷見減見。諸
無性者。不成佛故。即便起於常見増見。以
彼不了衆生界故 義苑云。此下三科。皆
答損與不損非理&MT10769;。設避下縱寶性論立
無性有情。以離増減之見今謂
不穩
既無増減。
即遣有損無損非理之&MT10769;。彼&MT10755;下奪破寶性。
據實返答。何以故者徴。其實性權立之因。
以彼下釋成過失。以彼下正出稱實返答之
義。乃了則離見也今謂。縱奪寶性
等者。此皆謬矣
今解。初
牒彼救。故起信疏云。問。我所説義。扶此經
文。何者。若諸衆生。悉皆有性。竝當解脱。
則衆生有減。今立有此無性衆生。常在世
間故無増減。今牒彼救之計。故云設避等
也。復古云。設避下是牒&MT10769;。彼&MT10755;下總非。何
以下徴釋。有情倶成。則後不復有成佛者。
則斷見減見。無性不成。常在生界。是常見
増見折薪云。以不減爲
増。非加添爲増也。
有如是見者。由不
了生界也
是故經云。一切愚癡凡夫。不如實知一法
界。不如實見一法界故。起邪見心。謂衆
生界増。衆生界減 義苑云。引證返答準
經云者。即不増減經連次之文也。上言
乃至廣説。在文可覩
又文殊般若經。云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
若過一劫。如一佛世界。復有無量無邊恒
河沙諸佛。如是一一佛。若一劫。若過一劫。
晝夜説法。心無暫息。各各度於無量恒河
沙衆生。皆入涅槃。而衆生界。亦不増減。乃
至十方諸佛世界。亦復如是。一一諸佛。説
法教化。各度無量恒河沙衆生。皆入涅槃。
於衆生界。亦不増不減。何以故。衆生定相。
不可得故 折薪云。此經二譯。一云。文殊
師利所説般若波羅蜜經。唯有一卷。是僧
伽波羅譯。一本二卷。題中加摩訶字。曼陀
羅仙譯亦名無相法印經。
亦名大乘法印經
今引此初卷中文也。
衆生定相不可得故連次經。云是故衆生界
不増不減義苑云。答前後佛無化&MT10769;也。
初擧一佛經時。復有下例餘佛經時。説法
下明諸佛以法度生。然雖動經時劫。説
法度生。令諸衆生皆入涅槃。而衆生界未
嘗増減。何以故。了衆生相即寂滅相故
也。乃至下。上是擧一佛例多佛。此是擧
多佛例一切。義不異前也復古云。上約一
方説。乃至下。例
明十
方也
何以故下。三科答自語相違&MT10769;
今謂。不然。此是經文自徴釋耳。
豈得彼佛可通相違難耶
既言衆生無有
定實之相。則盡與無盡。體無有二。何相違
之有乎義苑分科。有
所不穩
復古云。何故爾所時界。
多佛度生。而不増減。衆生既無定相。將何
以増減。法身被染。故曰衆生。從縁成立。性
本自空。譬如虚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壞。常
無増減出現
品文
以義從名。假名衆生耳。故
亦出
現品
云。若成正覺。與不成正覺。亦無増
減。何以故。菩提無相。無非相。無一。無種
種。能成所成。皆無有相。復何増減晋經云。
若成未成。
皆悉平等。菩提無性故。
無増無減。一性無性
義意言。説衆生界猶如虚空。假使無量勝
神通者。各無量劫飛行虚空。求空邊際。&MT10755;
不可盡。非以不盡不名遊行。非以遊行
令其得際。當知。此中道理亦爾。非以當
得令其有&MT10755;。非以無&MT10755;説有無得。是故
&MT10769;無不通也 詳曰。義苑以義言説衆
生界之六字。皆屬上句尾。故猶如下方云
約喩以明也。復古更以猶如虚空四字。亦
屬上故。據出現品釋之。如次上引。今謂。二
&T047368;未穩。
違信
疏故
折薪云。義言下喩況。此義吾祖擧喩
非經文也。集成云。義言下二喩結成今謂。此
之兩&T047368;
是。宋本但云義言。而無意字。例如孔目引楞伽
云。七識境界。聲聞等者。不能覺知。不如實知人
無我故。以見陰界入法等故。義言若達人無我。
則達法無我。七識則與如來藏同。今亦可準
起信疏云。當知。經意明一切衆生一時成
佛。佛界不増。衆生界不減。故彼經云。衆生
即法身。法身即衆生。衆生法身。義一名異。
解云。況衆生界。如虚空界折薪。集成。
能得是義
如一鳥飛於虚空。從西向東。逕百千年。&MT10755;
不得説東近而西遠。何以故。以虚空無分
齊故。亦不得云總不飛行。以功不虚故。
晋經性起品云。譬如鳥飛虚空。經百千年。所遊行
處。不可度量。未遊行處。亦不可量。何以故。虚
空無分
齊故
當知。此中道理亦爾。非有滅度令
&MT10755;。上下無&MT10755;盡。有不滅度故。衆生界
甚深廣大。唯是如來智所知境。不可輒以
狂心限量斟酌。起増減見。既其無盡。是
故三&MT10769;無不能離今言義意言者。如佛
地論第四云。此義意言。如來鏡智等。此亦例
知。然有人引梁攝論云。意識覺觀思惟。名
意言分別者。此解不然。以彼約加行意
言觀故。此乃所詮義。所以之意。探玄第十
鳥跡喩云。顯義意者。如鳥行空。身過後
跡處不可説。相状亦不可見。然有鳥行。
不可言無。非以有鳥行故。令有跡相
可取。非以無跡相故。總無鳥行。尋鳥求
跡。跡不可得。問。如空中鳥。已行未行。及正
行處。倶無有跡。豈可言下無所詮義。答。
有所行空處故。有所詮義。小乘言教。顯如
言義。大乘言教。顯離言義。若無鳥行。何以
得知虚空無跡。故知鳥行能顯無跡。非
無能詮。所況可知。又佛意正在離言之義。
就鳥得説。所説常離也此中應思。義苑
云。虚空喩衆生。勝神通者喩諸佛。飛空
空不可盡。喩度盡衆生而衆生界莫減。
復古云。飛行求空。
喩説法度生也
非以下遠離二相也
古云。非以當得成佛。令生界有盡。非以
生界無盡。説有無性不成佛故。是故結
成義宗。生界離盡不盡。諸&MT10769;皆遣也問。前
&MT10769;意。約相而起。何約性通耶。答。倘只就
相。小教尚明。寧有斯疑。故倶舍婆沙
等説
云。三界
無邊如虚空。無量無邊佛出於世。一一化
度無數有情。令證無餘般涅槃界。而不窮
盡猶若虚空。蓋如言之義。都無所有。而謂
實有故。不能勵心捨相求實。而謂佛智
縁所執相故。謗佛也。如探玄云。小乘看此
衆生。唯是一聚五蘊實法三界衆相實
無増減
初教唯識
所現俗有増減。
眞無増減
若約&MT10755;教。竝是如來藏縁起。
擧體即如。乃是衆生故。衆生即法身等。義
一名異。不可一概而混矣。上來第一總答
&MT10769;。別通初&MT10769;。次下超通第三&MT10769;。後還通
第二&MT10769;。隨義便耳
又爲成諸佛利他功徳無斷盡故。立有一
分無性衆生者。是則令彼諸佛但有變化利
他功徳。亦即斷彼隨他受用諸功徳也。以
無菩薩證諸地故 義苑云。此下答前佛
徳有盡&MT10769;。先縱寶性離過不穩後奪返
答。云是則者。指上寶性立無性有情不允
承受佛化。資成佛徳。雖權化之徳。未圓
眞實之徳耳。故次顯云亦即斷等。言以無
下。出其無實徳之義也折薪云。既前總
通諸&MT10769;。今但別責前所立以破之。然前四
&MT10769;。今別破前二&MT10769;者。以後二&MT10769;中。自語相
違但遮救而已。損否違理。但立理以斥。皆
總答中已通。唯前二&MT10769;是所立義故。今反質
破也今謂。不然。此下別超通第三難。牒難返質。
逐斥。義苑爲第四難是也。又若意謂下。返
通第二
難。審焉
復古云。登地即見報身。今無登地之
機故。斷報身利他功徳。以彼無性。但以人
天。而成就之今解佛地論云。諸有情界。
無有一切盡滅度時故。諸佛利樂有情功
徳。無有斷盡。由法爾故。有五種性。又云。
受用變化二功徳。雖性無常。無斷盡故。皆
如前引。是則且縱化身之徳。亦即返質云。
謂他受用徳應斷盡故。何以故。佛地又云。
如實義者。他受用。謂。諸如來。爲令地上諸
菩薩衆。受大法樂。進修勝行。隨宜而現。既
是無性。無地上機。故未圓利他徳也
又化用中。亦但有麁斷滅彼細。以無人得
二乘無漏故。又今已後諸佛。無有一佛得
説三乘等教。以無得聖機故。即斷諸佛
同體大慈也 義苑云。非謂獨無實徳。抑
亦據彼變化利他之徳。尚不極成未穩
云斷滅彼細。何以故。以無一人得小乘
果故復古云。且凡夫二乘。見彼化佛。以彼無性。但
是凡夫。即無二乘。變化利他。有&T072699;無細
又今下。若立無性有情。要離増減者。即無
證聖之機。無機叩聖。聖即無譚。同體大悲。
自玆而廢復古云。應但天乘梵乘。諸佛不
説聲聞等法。以無所化機故
或曰。
上但問無生界則佛徳有盡。今既答斯&MT10769;
何以但廣破佛性權立無性有情耶今謂。問
既不穩。
答亦可
答。若無性有情纔破。實義方彰。便見
生界之無盡。成彼佛徳之無窮也。思之
今解。佛地論曰。成所作智増上縁力。撃發
鏡智相應淨識
現三業化用。當知。四智能起作用。就強
多分説平等智起受用身。成所作智起變
化身。又云。地前大衆。見變化身居此穢土。
爲其説法。地上大衆。見受用身居佛淨土。
又云。若爲地上所現一分細相。攝受用身。
若爲地前所現一分麁相化用。攝變化身。
此約地前地上。説爲&T072699;細。今章只就地前。
亦約凡聖。以分&T072699;細。故云化用中等
又云。前
四種性雖無時限。然有畢竟得滅度期。
第五種姓。畢竟無有得滅度期。諸佛但
可爲彼説離惡趣生善趣法。故今云但
有麁斷彼細等。又云。佛善了知三乘有情。
隨彼堪能。調化方便。如實爲説。令彼趣
證無相法涅槃故。又云。謂。無種性無涅槃
法。不樂涅槃。無有出世聖道種子。於證
眞如。有畢竟障。聞出世法。都不信受。畢
竟不得三乘涅槃。非聖法器。暫時畢竟不
生出世功徳智影。如濁穢水不能發生
月等影像。準此。有性&MT10755;有滅度。但有無性。
既非聖機。後佛與誰得説三乘聖道。又云。
如來地中。平等性智相應無縁大慈。普於一
切有情諸法無我眞如平等性。轉恒常現行。
救度一切。故名大慈。既無得説三乘等
教。豈不斷彼同體之慈乎上通第三難竟
下却答第二難
又若意謂悉有性故。必皆有盡。恐最後佛
闕利他行故。立一分定無性者。然彼後佛。
&MT10755;於利他。行不圓滿。以其所化無一有情
得聖果故。但佛菩薩二利之中。利他爲最。
何有不令一人得聖。而於自身得成佛
耶 義苑云。又若下且按定權立無性未穩
後奪破云然彼下。彈權立無功。何者。原
其利他之爲他也。令其造詣&MT10755;趣菩提。以
此功勳莊嚴化主。今既生無勝進故。利他
之行。全虧也。雖雙修二行。既悲行爲先。
豈有無益物究竟之心。而成已之道果。是
爲不可也復古云。不能度一衆生。令
得聖果故。利他行闕。闕利他行。而自
成佛耶今謂。義苑。復古。竝云利他行全
虧者。非此中意。何者。上第二&MT10769;。乃言所化
無故。利他全闕。今意不然。既立一分無性。
諸佛方便成熟彼故。雖利他行而未全虧。
但爲不令生得聖果。是故&MT10755;於最勝。行
不圓滿。而自取大覺。不應理也
又本皆發弘誓願云。令諸衆生悉得菩提。
是故令得故。本願不虚。而衆生界。不可盡
故。本願不斷。若不爾者。違本願故。行願
虚故。盡行成佛。不應理故 義苑云。又本
下約本願總標。是故下約度生不盡而順
釋。若不下返質非理。言弘願者。四願之一
復古云。諸佛菩薩初始發心。即有此
願。由有此故。得成菩提。今皆無性。不能
令得故。本願虚也。有性倶成。生界盡故。
本願斷也。若不下虚發度生之願。無生證
性。行願虚矣。不能如實修行。而自成
佛。理不應故今解。佛地云。如來功徳。常
無斷盡。不應無益常住世間。本期度生
求佛果故。由先所修大願力故。能起一切
智所變化利衆生事。由先願力所任持故。
相好莊嚴。窮生死際。一切能作。明知。生界不
盡故。願行亦不斷盡也。若不爾者。願虚行
盡。而自成佛。豈應理耶。皆順論斥。蓋據共
許極成之義。所以離過也演義云。或師計云。
一切如來。因地發願。
度盡衆生。生界不盡。不取正覺。現見衆生沈淪
九有。故知。諸佛未合有成。成則違誓。難云。若爾
今十方世界。諸佛出現。何得言無。答云。皆是菩薩
應成佛耳。此師之計。最爲孟浪。謗無諸佛。理實
難容。若爾云何通於違誓之義。古有多釋。一云。
本擬度生。未期成佛。積行淳著。行催自成。如
撥火杖本欲燒草。不欲燒杖。撥草既多。任運
燒盡。故三論師説。爲不自在佛。不欲成佛。而自
成故。有云。成佛若不化生。可違本誓。成竟亦化。
豈違本誓。難云。化生之義。雖許得存。盡竟方
成。其義何在。豈得不違。如實義者。諸佛皆有悲智
二門。以大悲故。窮未來際。無成佛時故。菩薩闡
提。不成佛也。以大智故。念念速成。又欲化盡
諸衆生界。自須速成。方能廣化。不懼違誓盡竟
成言。又了衆生之本如故。化而無化。是則常成。亦
常不成。亦常化生。而常無化。悲智自在。何局執耶
是故雖欲避上諸失。建立無性。不謂彼過
還墮此宗。是故無性。非爲究竟了義也 
義苑云。避失成非也。謂。雖防六失未允
無性功翻落權乘却爲不了。故云還墮此
宗。然此問既返覆。答亦盤迴。有不次者。蓋
隨義便故也復古云。此上諸過。是法相
宗。立此以&MT10769;性宗。故云不謂彼過。彼即性
家也。還墮此宗。即相宗也。以能立過。設
&MT10769;之家爲此。受&MT10769;之家爲彼也未穩集成
云。結過如復古。即不覺自毀之謂也
謂。此責前指上問。云佛地論等。由此建立
無性有情。離上諸過。故云雖欲避等。其上
諸過者。即上所謂佛性論等。廣破無性。乃
至失同外道。此等過失。由汝邪執無性義
生。故始教中欲避上過。設三&MT10769;等。以謂佛
地由此建立無性。離上諸過。今云彼過者。
即彼性論所破。有宗邪執無性義之失耳。非
謂受&MT10769;家也。還墮此宗者。謂。彼諸過不
翅歸於薩婆多等。抑汝相宗欲避諸失。還
墮此有宗。非指設&MT10769;之家。明法相教。立
無性有樞要立二量云。所説無性。決定應有。有
無二性。隨一攝故。如有性者。或聖所説
故。如説有性。今違彼量云。所説無性。應非無
性。離有離無隨一攝故。如中道者。或了不了教隨一
攝故。如阿含
等。且止傍論
決定非爲究竟大乘了義之説

問。夫論種姓。必是有爲。如何此教約眞如
爲性種姓耶 義苑云。若云種姓必藉熏
修。克彼眞如。畢竟離相。焉得此宗以離相
之眞爲種姓之有不穩折薪云。以始教中
就有爲中立於種姓。在第八識。含藏種子。
名持種依。方是種義分。既約眞如以立。彼
宗但爲迷悟所依。無内熏力故。以此問也。
清涼夜摩偈讃
疏。并演義
云。彼雖説眞如爲迷悟依。
非即心境持種。以眞如不變。不隨於心
變萬境故。但是所迷耳。後還淨時。非是攝
相即眞如故。但是所悟耳復古云。此亦
有宗以事&MT10769;理也。不達有爲皆從眞起故。
有是問未允今解。問意謂。前始教中。本
性種者。瑜伽云。六處殊勝相。梁攝論云。梨
耶中解性和合等。必是有爲。如何今約&MT10755;教。
即就眞如性中。立種性耶。然上來遍衆生
中。獨就無性明佛性竟。而未辨性種之
體故問也
答。以眞如隨縁。與染和合成本識時。即彼
眞中有本覺無漏内。熏衆生爲返流因。得
爲種性 義苑云。良以。眞如具有隨縁不
變二義。不變故體離起滅。隨縁故内熏衆
生。爲還源之本。故爲佛種復古云。即起
信云。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所謂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爲
阿梨耶識也。即彼下論云。此識有二種義。
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乃至即是如來平等
法身。依此法身説名本覺。又曰。依法力
熏習。如實修行。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故
爲返流因。爲性種性也
梁攝論説爲梨耶中解性。起信論説梨耶二
義中。本覺是也 義苑云。或曰。攝論解性。
前始教中。亦攬此爲成聖之因。豈不權實
相混耶。答。前據無始種子。此論本覺眞熏。
文同而義異也未穩。前約
會取莫殊
折薪云。問。前始教
中。引此文立種性必具性習。約有爲無常
法中説。今何引此。立本識通不生滅之本
覺耶。答。今文有二義。若今文特云攝論説
爲梨耶中解性者。意云。此即起信梨耶中
之本覺。但梁論説爲解性。約生滅識中以
明爾。此約會取也。所以得知梁論唯生滅
者。彼論云。此聞熏習。爲與阿梨耶識同性。
爲不同性。乃至此聞熏習。即非本識。已成
此識對治種子故。釋曰。此聞熏功能。是本
識對治。與本識不同。雖不同性。以不
相離故。恒與倶起。若起信所明即非可
壞。非不可壞。不唯生滅識也。二者如下
引攝論。云多聞熏習。從最清淨法界所流
等。此本覺解性。即多聞熏成種性。在本識
中。既從清淨法界所流。即知。亦是眞如内
熏義也。自有縱奪。此是縱義不允復古
云。梁論稱解性。即是起信梨耶中本覺。二
論共證也楞伽心玄云。無始無明。與如來藏合。
爲習氣海。亦聞熏與習海合。爲一無漏
因。梁論云。多聞熏習。與本識
中解性和合。聖此爲因是
又彼論中。如來藏具足無漏。常熏衆生。爲
淨法因 折薪云。此是義引。若四鏡中云。二
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乃至具足無漏。常
熏衆生。又眞如熏習二義中云。自體相熏習
者。從無始世來。具足無漏法。用熏習者。備
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恒常
熏習。以有熏習力故。能令衆生厭生死
苦。樂求涅槃等
又寶性論云。及彼眞如性者。如六根聚經
説。六根如是。從無始來。畢竟諸法體故。
解云。以眞如通一切法。今簡去非情故。約
六處衆生數中。取彼畢竟眞如理。以爲性
種性 文在第四卷如來
藏品
論自擧偈中第二
句。引彼經也。義苑云。攝論解性。起信本覺。
與如來藏。寶性眞如。六根聚經畢竟法者。
皆是眞熏佛性之義。故此教中就眞如譚于
種姓也。解云下復古云。章家示經義也。經取
諸法中唯眞如是不可破壞故。
云究竟
爲體
處通十二。情與非情經云六根。
何須揀耶
今論
種性故。局有情。揀退色境之處也。其内六
處。以眞理爲體。故云約六處衆生數中取
彼畢竟耳未穩。折薪云。吾宗若眞如。法性
等名。通一切法。若一心。如來藏。佛性等名。
唯在有情今謂。錯認圭山謬
解。而濫&MT10755;圓。傷哉
今謂性約内六
處。即在衆生中也更擧智論。據纂靈&T047368;親問日
照之説。以會金錍之破。而清
涼約三藏釋之
等。皆如前辨了
今文約以性從縁故。揀去
無情也。如下圓教通依及正。通三世間。收
一切等。約二性互融説之。若謂無情實
有開覺性者。無情變情。此大邪見未穩。
解。前始教中。顯揚。瑜伽。以内六處中意處
爲殊勝故。頼耶解性。是屬有爲。梵云薩埵。
是有故。有妄分別。亦云有情。若阿薩埵。是
非有故。名義倶別。故中邊論云。本識變似
情者。謂。自他身五根性現。基疏云。即是五
根衆生數法。情即根是。名薩埵故。今&MT10755;
中依寶性論。既以經云六根如是。又經云。
即此法身。流轉五道。名爲衆生。衆生法身。
義一名異性雖一味
隨相有別
無差別疏云。寶性論中。
自引華嚴。成立眞如爲佛性。起行之因。又
起信中。眞如内熏衆生。令厭求等。涅槃云。
第一義空名爲智慧。密嚴經。如來清淨藏。
亦名無垢智。性起品。一切衆生心中。有無
師智無相智等。皆約眞如本覺性徳之智。
爲出世法作正因義淨影疏云。覺者解也。
非是修習生用爲解故
名解也。斯乃異於木石等。神知之靈爲
解。又復對於無明闇故。名之爲解是
又經示法
身徳。別分九喩。第八世界未成喩。喩法身
種性徳。在六處空聚未生芽故。如六根聚
經説。無上依經亦有此文。竝以眞如爲體。
若瑜伽説。六處殊勝等。約有爲性。不同
此教。此約眞如一分徳
故。尚當&MT10755;
新華嚴唐經第八
回向品文
云。譬如
眞如遍一切身。又云。譬如眞如性常覺悟。
又云。譬如眞如無有少分而能壞亂。令其
少分非是覺悟。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普令
開悟一切諸法。其心無量。遍周法界。清涼
疏云。如遍非情。則有少分非是覺悟。況
經云佛性除於&T072811;石。以性從縁。則情非情
異。爲性亦殊今謂。縱約&MT10755;教。
&MT10755;教却爲始教
如涅槃等乃至
若二性互融。則無非覺悟。既二性相即。縁
復即性故。無少分非覺悟者。況心爲總相。
又融攝重重哉。今謂。觀師雖既約圓云
二性融等。而縁了不遍。靈知眞心。不具
九界性徳。況心爲總相。永失無差之旨。皆
如前來已辨斥了。今依大師。正約實教。則
金錍徴破。功爲唐捐。弗勞作氣。而將自
潰。於虖。後之襲虚者。請。勿怒臂拒轍。蛙
見輕海。可不愼歟
此與瑜伽所説名同。但彼約始教。以理從
事麁相而説故。約事中明性種故。地持云。
種性麁相。我已略説。此之謂也 持地。瑜伽
竝次文云。諸餘實義。唯佛世尊。能決定知
瑜伽云究
竟現見
既説麁相。不明實義。實性論中。
畢竟諸法體。爲眞如故。義苑云。指濫。爲彼
瑜伽亦明六處殊勝等。但彼下據教義揀。
可準知也
寶性論中。約此&MT10755;教。以事從理。深細而説
故。就眞如明性種性。是故佛性論云。自性
清淨心。名爲道諦。又涅槃經云。佛性者。名
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爲智慧。此等竝就本
覺性智。説爲性種 義苑云。寶性下定教。
以事下顯義。佛性下證成。言自性等者。正
是以眞如爲佛種姓也。何以故。道是出世
因故。此是無作四諦之道也復古云。道諦即所
修之道。皆從眞流
涅槃亦然。爲第一義空。是中道理。名爲
智慧。是成佛種性。何以故。智慧有修發
之相故。即同佛境界智也。此等下總結上
義故。理爲性種。其義極成矣清涼云。師
子吼品北經二
十七
云。何爲佛性有六問中。
一問體相
佛性
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爲智慧。所言
空者。不見空一切
生死
與不空
智者見空
及與不空等。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
道。中道者名爲佛性。以是義故。佛性常恒。
無有變易。無明覆故。令諸衆生不能得見
薦福釋云。然佛性有二。一性得。二修得。名第一義
空。名爲智慧者。即性得中道智慧覺性。如密嚴云。
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智。華嚴無相智等。在於衆生
身中等。非是從縁智慧。名智慧也。從所言空
下。明修得性。修得覺性。觀第一義空。不見空與
不空。離有無相。故從智者見空下。明見中道人。
智者即佛菩薩也。下文云。一切諸法。皆是虚假。隨其
滅處。即是第一義空等。故知。第一義空。是不空如來
藏。非空如來藏。諸佛菩薩。眞俗雙觀。有無齊照故。
名中道。又準下文云。佛性云何爲空非空。第一義空
故。以其常故。云何非空。非非空。能爲善法。作
種子故。準此不是空如來藏。上即薦福意。亦有深
理。會玄云。薦福寺
法寶大師疏釋也
今正釋者與上
少異
初即雙標空
智。以第一義空該通心境故。明即是智慧
揀異&T072811;礫非情。從所言空者下。經自雙釋
二義。所言空者。牒上第一義空。以空有雙
絶方名第一義空故。云不見空與不空。智
者見空及與不空下。釋上智慧經文稍略。
若具應云
所言智慧者。能見
於空及與不空故
此中者字。非是人也。祇是
牒詞。此中言見。非約修見。但明性見。本有
智性。能了空不空故。若無本智。誰知空不
空耶。今以即智明空故。名第一義空。即
空之智。方是常恒不生不滅古徳引下經二文。
今觀所引。正證是
空如來藏義。云何非空已下。方證名爲智慧義。
空智相成。方爲眞佛性義。則知。二藏亦不相離
以佛性妄法不染故。名爲空。具恒沙徳故。
名不空。要空諸妄。方顯不空之徳。故不相
離。思之今謂。清涼只曉性具於善。而不
達於理惡本具九界性得圓融故。修性&T056123;
縁了狹矣。若約實教。猶自可也。吾恐彼爲
圓教。釋之必矣涼疏又云。若以第一義空。爲佛
性者。唯是正因。而非了因。但
爲了因所了。而非生因所生。演義云。此二不二。以
爲佛性。然第一義空。是佛性性。名爲智慧。即佛性
相。第一義空不在智慧。但名法性。由在智慧故。
名佛性。以性從相。則唯衆生得有佛性。有智慧
故。牆壁瓦礫。無有智慧故。無佛性。若以相從性。
第一義空。無處不在。則牆壁等。皆是第一義空。今
謂。性相別論。雖云不二。但有即名。即義不成。
故孔目云。若法性外。有修生者。縁起可増。非偏本
有修生。如
先屡辨
其習種亦從眞如所成故。攝論云。多聞熏
習。從最清淨法界所流等 文在梁論第
三。曰。出世最清淨法界流出故。釋曰。出七
種苦諦。滅三種集諦故。名出世。謂。三無性
眞如。本無染汚。後離三障垢故。名最清淨。
三乘道。從此法生故。名爲界。是聞熏習從
最清淨法界流出故。不入本識性攝。此顯
法身爲聞熏習因。折薪。集成。竝引十二部經。
從最清淨法界流出之文者。
非今證
成耳
義苑云。明習種亦眞也。良以。非眞
流之行。無以證眞。無有證眞行不從眞
起故。此習種攬彼眞成。多聞熏習者。具足
三慧。謂。聞思修也。此三慧由眞熏有力。方
發慧行故。云清淨法界所流等。首楞嚴云。
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依而證入也。未穩
如上已引心玄義
又起信中以眞如體相二大爲内熏因。眞
如用大爲外熏縁。以與無明染法合故。是
故三大内外説熏。以熏力故。無明盡時。冥
合不二。唯一眞如也 集成復古科云。上來
廣明性種三。初示相。二引教&MT10755;教引
寶性涅槃
三結。次略辨習種引攝
後通明性習今引
起信
今文斯也。義苑云但約
習種
謂。如來藏無漏性徳。
衆生本具故。得内熏。諸佛菩薩善知識等師
教之縁。亦不離眞故。得外熏也。此之三大。
既熏染識心。與無明合故。覺心初起。心
無初相。已遠離微細念。故心即常住名究
竟覺。故冥合不二。亦始覺合本覺。無復
始本之異。唯一究竟覺也。以習種性義寛通
故。作此釋。無謂初心即成究竟復古
云。論眞如熏習義有二。一者。自體相熏習
者。從無始來。具無漏法二者。用熏習。備有
不思議業。作境界之
性。依此
二義
常恒熏習。以有熏習力故。能令衆
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眞
如法。發心修行
故爲
内熏也。用大者。即是衆生外縁之力如是外
縁有無
量義。略説二種。一者
差別縁。二者平等縁
乃至見報應之身。熏習眞
如。滅無明等故。云外熏縁也。隨事業二
識。見報應等故。與合也問。三大義中。體相二大。
是内熏性種。其用大是習
種。亦從眞流故。若爾用大報化之用。與他衆生成
増長縁。何爲習種耶。答。如論中云。用大謂能生
一切世出世間善因果故。彼疏解云。謂。隨染業幻。
然此用大是報化二身&T072699;細之用。令諸衆生始成世善。
&MT10755;成出世善。
故爲習種
無明下論云此體用熏習。分別復有二
種。一者未相應。謂。凡夫
二乘初發意菩薩等。二者已相應。謂。法身菩薩。得
無分別心。與諸佛自體相應。得自在業。與諸佛智
用相應。唯依
法力。自然修行
熏習眞如滅無明故復次染法。
從無始已
來。熏習不斷。乃至得佛後。則有斷。
淨法熏習。則無有斷。盡於未來
以眞如法
常熏習故。妄心則滅。法身顯現起用熏習故。
無有斷。復次
眞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乃至諸佛。無有増減。畢
竟常恒。自性滿足一切功徳。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
義故。遍照法界義故。乃
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
名爲如來藏。亦名如來
法身雖實有此諸功徳
義。而無差別之相
等同一味。唯一眞如
淨影章云。謂。一佛性體用分二。廢縁論性。性常一
味。是其體也。隨縁辨性。性有淨穢。是其用也。對
果分二。一法佛性者。本有法體。與彼法佛體無
増減。唯有隱顯。淨穢爲異。如礦中金與出礦時。
體無多少。亦如凍水與消融時。體無増減。如勝
鬘説。如來藏中。具過恒沙一切佛法。如來藏經衆生
中。具足如來一切種徳。馬鳴論説。從本已來。具足
性功徳法。華嚴經説。一切衆生心微塵中。具無師智等。
當知皆是法佛之性。二報佛性者。本無法體。唯於第
八眞識心中。有其方便可生之義。如礦中金有可
造作器具之義。非有器具已在現中。如樹子中
未有樹體。唯有方便可生之義。若無生性。雖用
方便。佛不可生。如焦種等。如涅槃説。衆生身中。
未有徳體。如樹子中未有樹體。如是等言。皆是
報佛之性。向言。法佛之性。本有法體。如妄想心雖
未對縁現起煩惱。體是一切過恒沙等諸煩惱性。眞
心如是。雖未從縁現成諸徳。體是一切三昧智慧
神通解脱陀羅尼等。一切徳性。是諸徳性。同體縁集。
不離不即。無有一法別守自性。用不離體。體用虚
融。名爲不二。問。依淨影釋。既論性善性惡體用虚
融。則此應似圓而非&MT10755;教。答。克遠公意。雖但明
性備具正因。而性闕縁了。故云報性本無法體。況
彼性染。唯與染性同體。性徳永與善性虚融。明非
圓融。非熟教而將屬誰乎。若約圓者。天台言。無
明法法性。生一切法。三種世間。三千性相。皆從心
起。如丹藥法法於銅等。因縁和合。有成金用。無明
爲縁。法性爲因。明闇和合。能生諸法。唯見理具。
則識眞如常熏内具。諸論教道。不見此實。雖内
外熏以立種義。不了新熏本有之意。是故種子但同
冥初。故是教道非眞實説。今觀此等。染淨雖殊。即
理無別。和合尚無。離二焉有。不有而有。三諦宛
然。當知。此是同教一乘。又義海門云。明佛性者。
謂。覺塵及一切法。從縁無性。名爲佛性。經云。三
世佛種。以無性爲性。此但一切處。隨了無性。即
爲佛性。不以有情故有。不以無情故無。今獨
言有情者。意在勸人爲器也。常於一塵一毛之
處。明見一切理事。無非如來性。是開發如來性起
功徳。名爲佛性也。此蓋爲恐有人濫乎&MT10755;圓。是故
特玆縷
述之耳
華嚴一乘教分&T047368;輔宗匡眞鈔卷七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