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五教章不審 (No. 2343_ 實英撰 ) in Vol. 73

[First] [Prev+100] [Prev]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獨覺世第一法已上菩薩十迴向已上。旣 三
乘共云已上。明知各入其位卽是應
退。故今章云至十迴向方皆不退者。纔至
初迴向卽得不退爲言但於探玄記釋者。此
釋意總以三賢一解行位。於中判不退
時。卽以十迴向不退。然以十迴向是解
行位滿故云位滿也。言此位者。次上所標
之行位也。非別指十迴向滿心也 問。
且依章主意或云十迴向不退。或云地前
總退。爾者只是異説不和會歟。如何 
答。義苑釋佛性瑜伽二論云。前據佛性上
賢不退。此約瑜伽三賢皆退。何以爾者。謂前
勝行。此論見眞故。各成不退之義
問。不退者其相如何 答。於不退已得
未得不同。已得不退者。於自地所得法
永不退轉也。設雖自地法未得者退スル
有也。況於他地者。必可退也。但今不
退者。於自地法者不已得未得不同。更
退轉也。若於他地法者。亦退轉義
有。若依佛性論意者。十迴向已前已得
未得俱退也。旣 入十迴向者。更於已得法
者不退轉也。若依瑜伽初地不退義
者。初地已前設雖自地法。於未得退轉也。
若入初地者。於自地法者已得未得俱不
退歟。於他地法者不退義也。若依第八
地已上者。於他地法卽不退轉也。無相無
功用&MT06279;念念增進故也 問。佛性論意。聲聞苦
忍不退義ナラハ。於世第一法位者退墮餘乘及
惡趣歟 答。聲聞正於世第一位者無レトモ
退義。猶是有漏心ナルカ故可退墮之義アリ。是故
決定苦忍不退也。世第一法但是一
刹那故。實義無退義也。約容有退位攝也
 尋云。若爾者。獨覺世第一及菩薩十迴向
猶是有漏故。約容有如何不退位耶 
答。獨覺菩薩種性勝故。約容有更無退義
是故世第一法不退云或十迴向不退云也
 尋云。若爾者。定三乘定性時。聲聞至
ルト種性セハ。所詮忍位已上不退故。於
不退位種性如何 答。上定種性成
就位分斗也。別依退不退二義種性
成否也。今佛性論又不種性成否正定
不退位斗也 問。定直進菩薩不退之時。
分別部&MT06279;薩婆多爲所破能破三乘
退也。何以分別部能立不退始敎直進之
不退耶 答。小乘分別部所立退者。彼部意
豈於菩薩十迴向不退義耶。以之得知。
今此不退是大乘中三乘不退也云事。所詮
論主心卽在大乘故。動モスレハ分別部能立義
中交明大乘義也 法花玄賛二云。不退
四。一信不退。十信第六名不退心。自後不
退生邪見故。二位不退。十住第七名不退
。自後不退入二乘故。三證不退。初地以
上卽名不退。所證得退失故。四行不退。
八地以上名不退地。有無爲法皆能條故
云云
一。菩薩地前總説爲退章主意地前總退
歟 答。爾也 難云。定種性事至堪任
是或十信終或初住等也。又此始敎中同定
退引佛性論十迴向云云爾者地前總退
義自語相違。云何 答。今地前總退之義章
家之所立也。任當段釋也。但於難者。此義
且依有漏位總退歟。始敎機有三品。約
下根地前總退歟 尋云。地前總退者。
退菩薩乘二乘等歟 答。不爾。但往
惡趣者名退。非退菩薩乘也 尋云。猶墮
諸惡趣故者約業繋歟 答。問異補闕章
二説
  寛永元年甲子三月十一日。爲春季談義。古
抄書集令不審沙汰者也。不定量

  法印權大僧都實英七十二


五敎章下卷不審五第三行位
章終敎下

  二日
一。亦不以見修等名説終敎意可見修
等五位歟 答。不立也 難云。見修二道者
大小一同通途性相也。縱雖終敎意。何不
之耶。就中唯識論第九云初照理故亦名見
。又釋修道云。復數修習無分別智爾者
終敎意豈不最初理復數修習等之
耶 答。當段不以見修等名但於
者。始敎寄分別俱生煩惱故立見修二
。終敎不分別俱生故不見修
一。以信但是行非是位故終敎意以十信
位歟 答。不位也 難云。疏三下云
七亦依仁王五十二位當其第二此釋
第二。知十信又位也。如何 答。當段 
但於難者。約終敎。此信但是十住位之方
便。自無別位也。此則開方便本位
也。依之鈔云。此之十心是習種性中爲十住
。開因異果故加此十。剋實唯五十一開
等覺故。亦通諸經五十二
一。在此修行經十千劫輕毛十信時分經
一萬劫歟 答。爾也 難云。本業經云。增
修是心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初住中
地持論云。善趣菩薩經無數劫種性地
 攝論云。十信菩薩經一阿僧祇此等
經論文。不一萬劫トハ。如何 答。當段云。
十千劫但於難者。一萬劫者。鈍根精
進類釋也。若依鈍根懈怠者。或經多劫
或一劫二劫等。亦可不定也 元曉大師本
業經疏。上根一劫極鈍一萬劫中根不定云云
 法洗律師梵網疏。一劫者大劫。十千劫者
小劫會合云云但本業十信劫數大劫
天台等。一萬劫者大劫云云本業經十信時分
三品。一一劫二劫三劫。二一劫二劫乃至十
劫。修行十信十住。三十千劫云云
種皆大劫云云
  三日
一。起信論中釋彼經文爲示現退也
業經六住退歟 答。爾也 難云。通瑜伽地
前總退等之義示現退也。何可
業六住退耶 答。當段意會本業經六住退
サレハ起信論云。如修多羅中或説有退等
云云但於難者。旣 云修多羅中等。不
也。又論中不退人故。終敎已上會
者。始敎ハ機淺故也會也
一。能於十方世界八相成道初住菩薩作
八相化用歟 答。爾也 難云。初住菩薩業
惑未除。何可八相化用耶 答。當段。
但於難者。小分見法身故。分示現八相。此
卽示現八相也 尋云。若爾者圓敎初發心
時便成正覺何差異耶 答。圓敎初發心
時便成正覺實成覺故。不此也。故起
信疏云。謂十解菩薩依此觀門於法界
故云少分見也。亦可人空門法身
一。又以願力受身自在亦非業繋願力
受生歟 答。爾也 難云。今此菩薩故留
旣 潤生。分段之報猶未捨。往業不亡故。更
惑業之也。若不惑業
者。此菩薩依何可受生耶 答。當段。但
難者。留惑種子現行。此種子爲因。
悲願力之。果報修短隨所欲自在也。
自在凡夫生故。不惑業云也。
自在故非業繋判也
  四日
一。又依三昧亦得小分見佛報身報身
色相觀解歟。依三昧歟 答。依三昧
 難云。披起信論所判。無三昧。尤
觀解小分可眼見也。若約觀解。散心
觀解豈無小分見義耶。依之疏下云。報中
比異證○深信眞如法少分見者。十解
菩薩等依比觀門眞如理。是相似覺故
小分何依三昧云耶 答。當段。但於
難者。定心上眼見故非相違也 折薪云。
三賢初位等者。卽信成就發心中文○又依
下卽眞如用大中文。正云初發意菩薩等所
者。以深信眞如法故小分而見知。彼色
相莊嚴等事。無來無去離於分濟。唯依
不離眞如今云依昧者。以心卽定
一。所引二乘亦是純熟高勝機故終敎行
位不似小乘歟 答。爾也 難云。終敎
中可假立聲聞藏。何終敎云似小乘
耶 答。當段 復古云。問。此下當知。此引
二乘迴心向大。非三車所引諸子
苑云。純熟等者。説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皆
成佛故。不六位各全證故不
難者。今先付菩薩行位答不小乘
之義也。假立藏別途事也 問。終敎心許
聞入無餘等之義。爾者退不退等義云何定
耶 答。終敎中許始敎之稱實聲聞故。定
位等事可始敎也。終敎所談但説定無
性皆成佛道。二乘行位等非所許故不云也
一。若依頓敎一切行位皆不可説等頓敎
意許行位差別歟 答。不許也 難云。
若爾者。如何頓敎意立凡賢聖果四位
耶 答。當段。但於難者。宗密釋中依頓敎
意雖凡賢聖果四位。此位卽無位位也
也。是以自問云。如何無位處立位耶。徴答スト&MT06279;
之此頓敎一念不生機觀智スルソハヨリ
スレハ自當凡賢聖果四位爲言卽是無位
スル也。是傍觀名也 復古云。若爾如何
祖師復説頓敎無位之位而指起信翻妄四
位凡賢聖果次第説耶 答。彼鈔注曰。傍
斷。譬如鹿者山。斬蛟者不水。
志在蛟鹿於山水。傍觀之士言。其登
高下。入水有淺深。行者忘心唯知寂滅
世尊説。彼斷惑有麁細得位有高下。法爾必
然無位之中有此位。故論結四位云。而實
始覺之異。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問。起
信亦頓敎乎 答。以起信三重因地凡賢聖
果四位圭山釋義總屬頓門。與圓覺一體。
故云。今用論分濟一也。良以論中從生滅門
眞如門。生滅是能入之假。眞如是所入之
實。以實故。屬於頓。又此論難
正以一體摩訶衍爲宗故當頓敎。若爾
何以復云正終兼頓。當知此約衆生心生
起染法。如來藏隨染故云欲究妄本。約
以標心。義判要彰末先明靜故。正終
而兼於頓
  五日
一。如楞伽云初地卽八地此文頓敎義歟 
答。爾也 難云。若依釋論家意者。今初地
卽八地等文ヲハ雜亂住心得也。若依宗密意
者。行位安立皆顛倒故。説初地卽八地
地位倒執也。若爾者。立地位故頓敎義トハ
云也。如何 答。起信論眞如門卽頓敎分濟。
而於彼眞如門亦有絶言依言之二科。卽彼
疏釋云。擧如體離言以明觀智境○依言
辨徳以明生信境今亦爾也。初泯絶而無
寄。只是知而也。復古科云。約離言也。後若
寄言下。依言辨義爲信入門。復古科云。約
寄言也。故依言絶言俱頓敎義門也。依之鈔
三上云。疏不依位地下○彼經第四先長行
云。大慧。於第一義次第相續説。無所有
妄想寂滅法。頌中有七偈。後二偈明不立地
云。十地則爲初。初則爲八地○無所有
何次。解曰。初七句約義配同。最後一句據
理都泯十地則爲初者。同證如初則
八地者。初地不煩惱所動同不動
 第九則爲七者。第九同第七無生忍
亦復爲八者。純無相觀與八同第二爲
第三者。同信忍第四爲第五者。同順忍
第三爲第六者。第三中地獲三慧光。第六
地中得勝般若。同慧義無所有何次者。頌
上經文於第一義次第相續等約義配
&MT0 6279;義類相似初地卽八地等也。但
難者。以最後無所有何次一句頓敎
正意
一。如楞伽云初地卽八地頓敎十地歟 
答。爾也 難云。三十二菩薩不二終敎。淨
名默理是頓敎也。今此初地爲八地等頓敎ニハ
地位成也。何以之頓敎地位
云耶 答。當段上一切行位皆不可説
シテ若見行位差別相等卽倒若寄言顯
則差別言也。寄言顯頓敎十地
耶。但於難者。於頓敎之機。可二類之
也。從無言默理等直入之機是一
無言理。卽地位寂靜無次第義之類
是一卽頓詮此理故名頓敎等者。一向不
無言無文等。頓詮此理卽是頓敎也
一。無所有有何次第楞伽經所説歟 
答。爾也 難云。經文只云無所有何次。一
字并第字無之。何云經文耶 答。當段。但
難者。一義云。何次之次字本有之文
故。章主直加引示之歟 一義云。經云
無所有何次。此有字或屬上或屬下兩度讀
之。以有一字再可ケレトモ讀。爲易解故。無
所有有何次第釋也。謂一無所有。二有
。例如俱舍論第二十卷也 尋云。其例委
意如何 答。如俱舍論第二十卷經部破
婆多三世實有。頌曰。何礙用云何頌疏第
二十云。何礙用云何者。此用字兩度言之。一
何礙用。二用云何。礙用者。經部破云。汝説
三世法體常有。應一切時能起作用。何法礙
用時&MT06279;&MT06279;キヤ。用云何者。汝説法體由
。故三世有別。又此作用云何得説爲
來今。且作用中而得更立有餘作用。用上有
用。便致無窮此可
一。六位不同隨得一位圓敎意立十信
位歟 答。爾也 難云。終敎旣 不位。圓敎
何可位耶。是以探玄記第四云。若約
卽同終敎答。當段加之披圓經文。第
二會説十信。第三會説十住等。旣 別開
十信。豈不立爲位哉。是以圓覺略抄
五下云。一信位者。然約圓頓之宗。此位是萬
行萬徳根本。初心同佛方名信故。不
自心是如來藏菩薩。故發心畢竟二不別。
是二心先心難故。故花嚴特開一會六品
之。此經起信皆開爲一位。權敎漸敎中多
開者。彼但信敎便名爲信。未必悟解故。
道上輕毛隨風不定故。十千劫方入初發
心住意云。花嚴圓覺起信以圓頓之宗
故。特開一會十信一信。以開爲
位之敎却爲權敎漸敎爲言但於難者。若
終敎行位不同之時。以十信是行而
位故不位也。若約十信終心作佛得
之時者。十信亦可位。故知處之解釋
各述一邊。圓敎意十信一位可二義歟。
方便正位分時。十信位方便故是不入。方
便正位合&MT06279;云時終敎又住也 尋云。隨
得一位得一切位義從十信初此義
歟 答。不爾也。設圓機也トモ。圓敎稱法界
心成就處。於隨得一位得一切位普眼
也。然信位初心信心未成就故。於信初
圓融普眼爲言
  六日
一。謂始從十信乃至佛果等文是故經中○
是其事也之文又以諸位○是此義也
三段文義卽各別歟 答。爾也 難云。若三義
卽別者。如何釋是故經中耶。是故言定重成
上義答。第一總顯六位圓融義也。別
一位本非圓融。次第二文卽十信滿
心攝諸位顯也。是就信一位別顯圓融
計也。第三文初信初住初行初迴向初地等
行相似故。初後卽同時也。如スレハ此十信滿スル
地卽同時成也。但於難者。上五位圓融内
十信諸位一義證故云是故也。然總別
異故兩段不同也
一。二約報明位但有三生報有三生
者。隔生各別果報之生歟。約修行得入之法
三生歟 答。約報者。本寺義三生共
隔生故。三生果報云末寺義見聞解行果報
也。證果海法門生也。修因ヘテ勝進&MT06279;
次第スクルレハ智タル報約報云也 
難云。別敎意以分段身直至佛果。圓機何
十地因滿分段隔生耶。是以孔目
章普莊嚴童子等現身成佛機定。如何 答。
當段旣 云約報。若不隔生者。約報但二生
也。何可三生耶。是以善財童子證果新
舊二經共在當來加之威光太子於第四
佛所就普賢行畢。命終生須彌山上天
何況大威光太子者毘盧舍那乃往過去
之本事也。知證果在後云也。但於難者。伴
一義也 尚難云。於等覺位死始感妙覺
耶 答。以等覺智佛果障時。此無間
道位マテハ普見内眼并卽父母所生肉身。然
無間道滅解脱道生位得無漏無相普眼。更
是非父母所生身心得也。證果海生者
是也。如善財童子父母所生肉身五位經歴
之相是解行也。然至普賢知識所因位滿畢
果海之時。此善財更是非父母所生肉生
異熟果報。無爲無相之法性身。更非世間
所知也。旣 因位果報別盡&MT06279;法性眞身別生ルカ
故。是證果海云也。於果報トノ二報
卽各別也。是故因位總報果位生
也。若爾者解行證果海隔生更無疑者也 此
義只一生一身上分二生故。更非隔生義
常途隔生義者。死此生彼別感證果海生

一。謂見聞此無盡法門成金剛種子等
三乘五乘等結緣歟 答。爾也 難云。當
段正標一成見聞位謂見聞此無盡法門
況鈔一下引出現品設有衆生見聞於佛業
障纒覆不生信樂等文卽釋云。上雖
是花嚴佛故。舌根甞法味故。賢首品云。
此法希有甚奇特。若人聞已能忍可○如是
所作甚爲難等此等解釋偏局一乘普法
之見聞答。若論機根現今所結緣。則可
一切佛法。若論其内熏密益。則亦可
毘盧法界眞實徳用。故大疏一上云。五戒十
善亦圓敎攝。尚非三四。況初二哉。有其所
其所局故知權機當分縱雖見聞
所局之人天敎。而究竟得益可所通之圓
。如法花云。諸有所作皆爲一大事因緣
之可知。且如起信疏上云。今因本覺不
思議熏力厭求心。又因眞心所流聞熏敎
本覺。以體同用融彼聞熏。益解性
無明能縱雖人天乘。若是佛敎。
皆名法界等流。縱雖世樂。若信佛敎
惡修善。豈非本覺熏力哉。爾者能熏之
本覺體與能流之眞如體是同一體也。起厭
求心之用與聞熏敎法之用亦融&MT06279;一用也。餘
疏釋知。此等不權機局情專任
本融通自然道理。悉取爲一乘見聞生益相
也。但於難者。當段釋約毘盧法界眞實徳
此釋歟
  七日
一。二成解行位解行位者通三賢十地
 答。爾也 難云。孔目第三云。若一乘義。十
信地見聞終心成解行。勝進&MT06279;ルニ十解
竟證此釋亙ルトハ三賢十地見耶 答。當
章意十信終心已去至第十地滿
行生也。但於難者。孔目章釋付圓融
。故非相違
一。至離垢三昧前兜率天子得離垢三昧
歟 答。未果定而得因定也 難云。當
段云至離垢三昧前。明知未三昧也。是
以孔目章第一云。若約解行法分齊剋。唯未
得離垢三昧。其離垢三昧是未受職之前定
小相品結天鼓説法得益分齊猶未能見
離垢三昧之小分也。准孔目章此經文
。其未能見之三昧者。是未受職之前定
卽是因定也。故知天子猶未因分歟。如
何 答。今章云離垢一昧前者。前字含
若約因定則現前故云前也。依此義
天子現彼因定也。若約果定則在前故云
前也。依此義則未果定也。但於孔目
者。意云。識之前因定也爲言故復古云。離
垢三昧前者。地論説離垢三昧現在前。又此
是果地而有二分。今得十地故言前也
離垢三昧者。玄十六通因果釋也。前者因
現在前果ナラハ已前也云云
一義云。於解行位一向不離垢定也。旣
經文猶未能見離垢三昧之小分等
一。如是普賢諸行位者亦是此義也
覺因滿諸行之歟 答。爾也 難云。清涼
妙覺諸行之也。如何 答。章主釋限
等覺位諸行之也。但於難者。今伴章主
也。實義因果同體故兩師所存不
異端也 尋云。此約因果前後分二位故者。
今此因果者。善財因果歟 答。爾也 難云。
正見經文。彌勒下生成佛之時。雖説文殊善
財俱得我。更不善財也 答。
善財三生之也。寄人法門。善財今
生修因身ナレハ毘盧舍那前遇普賢知識。不
毘盧舍那所因中窮果故。又當來彌勒
成佛時。遇彌勒證果海。善財今生非
果海。十信終心已證故。又於普賢所
法界畢。可
  八日
一。是故前位但是因同善財童子至普賢
至毘盧所事。因中窮果故歟 答。爾
也 難云。若因中窮果者。何因後當來遇
其徳耶 答。因滿至果。此果不因。
然爲果邊果人也。但於難者。
當來事。寄三乘敎圓敎意
一。三約行明位今約行者。別約十信終心
歟 答。爾也 難云。今約行者。卽約此一乘
無障礙普遍五位之普賢法界當體行徳也。
是以探玄記第十九云。普賢願行者。是一乘
無障礙普遍五位之行願也如何 答。凡
自宗意以信滿成佛自證究竟。此外更不
自證增進之階位。卽當章自下專明
此旨。廣興七重問答委釋成之。乃至末後
信成故是行佛等。故知今云約行者亦
此行佛之行也。何況花嚴一乘成佛妙義
新羅國
見登述
第二行成佛疏第三云。二約行總不
位。自分勝進究竟置卽至佛果云云但於
者。且伴一義
一。謂自分勝進分七重自分勝進分
 答。爾也 難云。當段旣 云行明
第四行位相望之一義耶 答。折薪
意。勝進通於因圓與極果云云明知可
七重也。復古引探玄文七重歟。
當段文云。此門通前諸位解行及以得法分
濟處此思之。可七種歟。但於
者。先徳注解非一准。且伴一義計也 一
義云。依折薪記云。勝進有二等。但局六七
兩重云云又集成云。自分如初發心功
。勝進如明法。故鎭國曰。前明當位所成
之徳。今辨趣後勝進之行。文曰。自分已
圓將十行於明門。以爲勝進自分
十行。勝進如十藏此師別就第六約
二位之一重之歟
  九日
一。法門通前諸位解行及以得法分齊處説
此釋通釋二分歟。但明勝進分歟 答。一
義云。諸位解行第一寄位第二約報解行
得法分齊處別指位位滿也 難云。折薪只
六七兩重。復古意諸位解行者。七重二分
配釋。得法分濟者所得三昧也注。何得法分
齊指位位滿云耶 答。一義云。指事云。
諸位者。謂始從十信乃至佛果六諸位
也。以位位皆有自分勝進分故也。以解行
位亦有自分勝進分故。得法分齊處者。謂位
位滿皆名得法分濟處也。以位位滿勝進分
位攝上諸位正覺意云。今此二分
前二義以明其相。故云此門通前也。謂
諸位者。指第一寄位顯也。言解行者。
第二約報明位中解行生也。言得法分齊
者。此別指十信滿十住滿乃至行向地
名其窮滿之處。不前十住十行等中位位
皆有二分。是卽上約諸位與解行則總辨
相攝之義也。今別指位位滿則五位互攝
之意歟。但於難者。先徳注解非一准

一。世界性等以上處以上者。瞿夷所居十
世界云以上歟 答。爾也 難云。先花嚴經
中普莊嚴童子是世界性通領スト見ヘテ候。然
世界性中又有十不可説佛刹微塵數等香
水海説。今以上者。指此不可説不可説小香
水海。此義順文相自面也。如何 答。一
義云。以上者。瞿夷所居十世界云以上也 
瞿沙優婆夷所居十世界也。擧第一世界性
取第二已下世界海等也。下攝化章在
十重。釋此十重。了云。此等當是萬子已上輪
王境界結釋。今章如普莊嚴童子乃至世界
性等已上釋。上下符合歟。此十重世界是萬
子已上輪王境界云故。普莊嚴童子亦二萬
五千第二王子故。世界性一世界ニハ限。
十重世界可通領故云以上義。道理極成
歟。復古集成指事之三家共此義也。但於
難者。先徳注解非一准。且任義家多分義
也 准唐經大疏解釋。世界性等十重世
瞿婆知之境界花藏界中諸刹種等之體
相等也。普莊嚴所居亦花藏中刹種也。故義
理相當歟。集成引孔目第一世界性等之
十重世界。爾者等世界海等下九也。折薪
云。世界性者。唐經世界種也。晋經云。有
界海淨光普現眼。中有世界性勝妙
。彼世界性中有香水海清淨光○釋
曰。此言世界性等上住者。等於香海須彌
寶林王城トヲ云云
一。當是白淨寶網轉輪王位白淨寶網轉
輪王者指第十地歟 答。第十地輪王也 
難云。當章起盡擧白淨寶網等之行相畢。結
解行位内之行相。總通解行位之清涼
大師准瓔珞經。白淨寶網者第九地白雲寶
相輪也給ヘリ。如何 答。白淨寶網轉輪王
者。兜率天子三重十地之内第二見蓋益
之文也。此得益第十地云事。孔目第四探玄
大疏等例祖不異端。但於難者。白淨寶
網之言雖第九地王。擧所具能具第十
也。故集成云。今章與孔目所具
。謂具白淨寶網等諸輪王善根之位云云
尋云。白淨寶網轉輪王位者。第十地化報云
何知第十地果報耶 答。天子放
荼羅自在光明時。所益衆生説第十地
時。白淨寶網等説也。所益衆生旣 得
十地益。乃至得白淨寶網轉輪王位説。知是
能益天子得第十地白淨寶網位云事。
之也
  十日
一。得普見肉眼見十佛刹塵數世界海等
爾者一乘肉眼見十佛刹塵數世界歟 答。
爾也 難云。三乘敎意。五眼中肉眼者。一見
近不遠。是云遠近相對也。二見明所
暗等。是明暗相對也。一乘肉眼也トモ
十佛刹塵數世界云耶。天眼何別耶 答。
常段釋。圓敎心五眼中麁劣肉眼スラ尚見ルト
佛刹塵數世界海等説。對三乘彌ヨ顯甚深
爲言但於肉眼所見此者。天眼以何分
差別耶。云難者。圓敎心肉眼諸功徳被飾。
其用等天眼。肉眼天眼之差別者。晋經四十
二云。肉眼見一切色故。天眼見一切衆生
死此生彼尋云。三乘敎意。總以肉眼
三界外耶 答。設肉眼ナレトモ若天眼與力
助成除障時。肉眼見暗處肉眼見遠歟。若
此之時。肉眼見三界外之歟。是以
智論云。因天眼開障肉眼見聞小乘被
障細遠之色見。三十二卷論依般若
三千界也 智論釋五眼五義。一
近見遠不見。二麁細。三前後。四明暗。五障内
障外。肉眼皆見上不下。天眼皆見也
一。其福分感一錠光頗璃鏡一頗璃鏡
歟 答。爾也 難云。解行位人所感福聚可
無量無邊。今何必出此一鏡耶 答。當段。
此釋章主非私所述。經旣 云此珠輪王善根
所成。故如此釋也。然經前段云頗梨鏡。後
段云頗梨珠。故知此鏡以珠爲體也。義苑
云。前智此福 二足齊彰。是以定爲福體。故衆
徳咸成言言感一錠光頗璃云。謂此菩薩福
智旣 備故。一卽具多。若彼玻璃明鑑遠近齊
照故折薪云。言福分者。此約攝報果
又集成云。海東記云。定光頗璃是寶名。
一乘義章云。又白淨寶網轉輪王位時有
光頗璃鏡。光明照十佛刹微塵數等世界。以
此驗之當知。白淨寶網轉輪王之位福令不
少也但於難者。一具多故。福聚可無量
無邊者也
一。是故無有未得後而不得初也今此不
不字傳寫誤歟 答。非誤也 難云。此
答意不後得初事無之云意也。然不得
不字非誤耶 答。當段云。而不得初也
字有之。無檢。故更非誤也。但
難者。今此難者意。初時得後云
多計フテ難也。故今
直破此難也。一時。卽非ルノミニ
。又並多ヲモ得故。不多一
本難事ナカレト歟。文意云。再不後位
初位爲言多一
重證

故難者本一リト多一知。本一
多一思故。本一卽得レハ多一。重
多一本一難也。顯故
誤心得相違
  十一日
一。若自別敎卽不依位成別敎意不
者初信ヨリモ成佛歟 答。爾也 難云。集
成記之意。舊來成佛スルヲスルヲ別敎本意故。
前後相卽スルトモ猶寄ルハ位帶同敎也。フリス、
キタル非別敎ニハ釋意也云云何自リモ初信
成佛耶 答。折薪記云。直論別教。初信
亦具。旣 位位皆具一切。不必須滿心。故
位成。非是別敎不説也
意。自別敎ナラハ初住位不成佛。初信ヨリモ
成佛。故卽不依位成云也。今卽寄
彼者。圓融ナレトモクハ初住同敎義也。寄終敎不
退スルハ成佛同敎義ナルカ故寄彼也。但於難者
一義
一。是行佛非位也行佛位佛可前後
歟 答。無前後也 難云。當段云行佛非位
旣 望信成行佛。望初住云位
也。更同時不見也。如何 答。一義云。行
佛者。第十信卽願心終也。寸リハ
メト。第十信初住メトハ卽是同時ナルヘシ。信
同時故。望トニ二佛也。但於
者。信非位住位故如此釋歟 難云。等妙
二覺刹那前後ナレトモ而不云同時。今第十願
心與初住始刹那前後ナリトモ。信必非住道理アリ
前後旣 不同者。分二佛事道理顯也 答。花
嚴成佛義云見登問。若爾十信終心成佛卽位
成佛。何名行成佛 答。此義望異ナル故。彼體
異意。不退階位卽名爲位信心行義名爲
行也
  寛永三載丙寅三月十一日
  古抄令披見爲謂當座書集訖。不
定量。後覽輩可之者也
  法印機大僧都實英七十四



























五敎章下卷不審六第四修
行時分

  二日
一。極疾三生三生四生極疾者鈍根類。
六十劫百劫者利根之類歟 答。爾也 
難云。今此上中下根遲速。必非鈍利之別。サ
レハ極七反有聖者。雖窮鈍遙經七生定。
是以光記云。聲聞三生獨覺四生。非要利
。亦通鈍根如何 答。光記云。佛時長
故其根最利。聲聞三生。獨覺四生。非要利
。亦通鈍根。若極利者。要經六十。要經
故。婆娑三十一云。非聲聞極利&T051985;
六十劫。非獨覺利根者唯經百劫
論文解釋。六十劫爲利根也。但非要利根亦
通鈍根者。聲聞緣覺三生四生人アル故。鈍
根人モマシワル也。佛三生四生フル人無
之。其根最利經無數劫也。重意云。三乘六
十百劫人コソ利根ナレトモ。三生四生人有之故。此
人鈍根故。二乘不利根。又通鈍也
   問。弘法師釋業疏四卷釋。大智律師等
意。三生等極利。六十等極鈍如何 答。
四善根已上等人初果已上等人。利根者
早入涅槃。至入涅槃等也。鈍根者經
。七反聖者等也。見道等前利根久。佛必
三祇。麟喩必經百劫。是皆四善根以前
此等利根久也。鈍根見道以前早也云云
云。南山等釋。第三生必證入義。見道以後
極利也。俱舍等依見道以前鈍利歟 
尋云。極速疾機中。可一生入聖之類
耶 答。俱舍婆娑等諸論中出極速機。但
三生。不此之極疾機也 問。金
剛仙論第七云。二乘之人心小意狹志無
遠怖。聞佛道長遠久受勤苦乃可
。便生怯弱退之心。但欲一生三生乃至
六十劫劬之行道。速出三界分段生
。證羅漢果入楞伽經菩提流支第五
云。羅漢極利一生三生。極鈍六十劫。辟支
佛百劫等若如此文者。可一生入
聖之類
一。得羅漢果第三生限羅漢果歟。通
果已上歟 答。初果已上皆取爲第三生
也 難云。當段云得羅漢果。或釋漏盡得
故。限第四果如何 答。廣指初果已
也。故頌疏二十三云。於第三生方得
聖。乃至得阿羅漢第三生初果タニ證
シタラハ。可三生得果也。元ヨリ得果マテ
ノ三生故不羅漢果也。但當段釋先擧
第四果。初果已上通可攝。故非相違
一。取水火等一劫爲一數八十增減
一數歟 答。爾也 難云。集成記取
風災。六十四轉劫終注也 答。頌云。
八十中大劫。大劫三無數此文意以八十
增減劫一數六十四轉劫也。但於
難者。今不集成記故伴一義
  尚難云。今章廣云水火等。然廣可
十四轉。云先徳之注解叶文段者也 答。
當段云水火等壞劫若火災壞時八十
增減アリ。若水壞時八十增減劫アル也爲言
  三日
一。修此法身具有四時百劫之間修法身
歟 答。爾也 難云。百劫旣 修相好業
云云尤生身因也。何云法身修因耶 答。當
段云。修此法身具有四時法身時出
之也。但於難者。相好與法身修因互資助
故。百劫修行通法身因故。章生身者。但百
劫修相好業云云
一。三僧祇劫修有漏四波羅蜜時六度中
前四度歟 答。爾也 難云。指事引婆沙
云。四波羅蜜者。施戒精進般若云云爾者除
忍禪如何 答。見當章起盡。除禪慧
前四波羅蜜也。依之折薪云。婆沙第十并第
十四皆云一切諸佛盡。於三阿僧祇劫。修
諸方便四波羅蜜。卽前四度也但指事所引
婆沙百七十八卷也。婆沙一師異説歟。婆沙
論云如實義者。得盡智時○方得圓滿
一義云今四波羅蜜者。檀戒進智之四度也。
指事所引。但此四度攝忍與定。卽成
故不相違
一。受生報身父母所生之身故云生報
歟 答。非父母所生之身也 難云。折
薪復古共父母所生身注。依之當段云。淨飯
王家受生報身答。勵律師父母生身之
外別出報生身。明知。非父母所生身也。酬
三祇百劫之修因。所得五蘊假立名生報身
卽報體酬因位之行法生報身也。但於
當段釋者。由三祇百劫之行業。所酬感
之報體。於淨飯王家現之爲言
  四日
一。若依始敎小乘修行時分歟 
答。爾也 難云。今此始敎存三之敎也。故
前後諸章於此敎中。具明三乘種性行位斷
惑等相。何當章但明菩薩所經之時劫。不
二乘修行時分耶 答。當段不之。故
御釋也。此敎中二乘時分同小乘。故不
別説也。但於難者。三生六十劫等全同
法二乘敎。故不重出
一。數此復至百千爲一俱梨始敎意
歟 答。爾也 難云。餘處解釋中。以今俱
第一數。數三祇終敎義。今何爲始敎
門義耶 答。當段但於難者。餘處釋始敎
迴心方釋故。別時始敎アツル也。今章始敎
直進方。終敎定三僧祇同也。是故コソ終敎
段定三僧祇方。別ヤソキ樣出始敎異ナリ
ト云事ナケレ。不相違。一義以之爲
始敎事。章文分明也。但餘處釋者。此必非
菩薩修行。只諸聖敎中僧祇云事四説出
計也。有四重。暫配四敎也。俱梨百數始敎
義也。以十重始敎云事。始敎有始終。始以
十重數。終以百數數。終敎以不定僧
正位云云
一。數此俱梨復至俱梨爲第二數
億義不可歟 答。非不可也 難云。
探玄記第十五云。俱梨者。新名俱胝。或翻名
億。此恐不可。以百千是十萬。十萬爲一億
此卽億筒億方名俱胝。亦俱梨筒俱梨方名
一不變何非不可云耶 答。玄第四
云。俱胝者。此云光明覺品疏抄盛云
俱胝爲億。又僧祇品疏第八云。洛叉是
萬。俱胝是億故翻名億非不可也。但於
難者。今雖十萬爲億不可判釋。依後後
算法之時。不俱胝爲億之義歟。
況於億數四種不同。以萬萬爲億之義
最極
  五日
一。至第一百名一阿僧祇此僧祇者。化身
之所經歟。又實報身所經歟 答。化身之所
經也 難云。三祇數量已始敎之終門通
。知直進菩薩修行成佛時也。爾者直進菩
薩所經三祇。何約化身耶 答。當段云。或
仍此敎中就釋迦身。或何故乃就化身
耶等之問答之起盡。今三祇全付化身
是以優婆塞戒經三祇滿佛。多分同
乘敎之三祇滿之佛也。但於難者。雖一百
重僧祇直進報佛所經。約三乘同見故。僧
祇滿佛相似小乘説也。非相違
一。迦葉佛所滿足第三阿僧祇劫第三阿
僧祇於迦葉佛所滿足歟 答。爾也 難云。
俱舍論意。於勝觀佛所。滿足第三僧祇云云
今何云迦葉佛耶 答。當段但於難者。折
云。法苑中會云。若正滿時爲言在於勝觀
若已滿爲言在於迦葉。則經論有
詳更有二義。俱舍約小乘敎説。故滿在
。則賢劫第一佛也。戒經約始敎化身説故
不同也。亦是施設迴心敎二乘故。不
全同全異。所以第三佛別也
一。卽超九劫百劫中超九劫歟 答。爾
也 難云。披心地觀經説相。初僧祇中雪山
半偈超十二劫。又云。供養燃燈佛故第二
僧祇。布髮供超八劫。第三僧祇中身施餓虎
十一劫。同劫滿時翹足讃歎。方超九劫
總而言之。超四十劫。今何唯云九劫
耶 答。當段但於難者。實超數十劫也。今
九劫者。義聖私記云。隨轉小乘九十一
劫成佛云云大乘義不爾也。但三僧祇内超
劫。更無百劫修相好業。故不九十一劫
成佛
  六日
一。以小乘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小乘三
祇百劫之間。不福分歟 答。爾也 難
云。俱舍論云。菩薩要經三無數劫。修大福
徳智惠資糧此文心三祇間福智並修
今何云偏修耶 答。當段但於難者。此文
心必非相好之福。只三祇因位福分故非

一。爲通餘雜類世界故如勝天王經説
天王經説雜類世界歟 答。爾也 難云。
勝天王經説。都無雜類世界。今何
彼經耶 答。當段加之演義抄等。就
敎門不定三祇時。各分二義。其初義者。
正是樹形等雜類界也。是以抄中。一爲
雜類世界故。如勝天王説。卽前樹形等刹
但於難者。雜類世界名言。非
。只非三阿僧祇。無量劫成佛云事。勝天王
經説證計也。引雜類世界文事。非深。
所化無邊云事證也。至無邊雜爲世界
マテ可至云也
  尋云。圓經中明説異類界。閣此明文。殊
不顯了勝天王經。有何意耶 答。不
圓經明文者。准攝化分齊義。説樹形
等異類世界者。唯是圓經不共説。不
三乘終敎云云故知。圓經之顯了説者。不
終敎門。但當章意。欲彼三乘
一乘。故立不定義。約終敎當體。未
顯了指樹形等。只只是界類別。則時劫亦
別。故不三祇爲言
一。二據佛徳無限量故如寶雲經云
寶雲經終敎不定僧祇歟 答。爾也 難
云。佛徳無限量故。經不可計數僧祇云義。
一乘所説之劫數也。何以彼經文
敎不定僧祇耶。是以清涼大師釋今經刹海
塵數之文。以瑜伽起信之三祇文。云
乘一方化儀。引寶雲無量僧祇之文。云
一乘刹海塵數劫如何 答。當段但於難
者。爲雜類世界。經不可計數劫云事。本
一乘所談也。終敎又實敎談之無
  七日第五修行所依身下
一。若始敎中爲迴聲聞等迴向菩提聲聞。
分段身究竟位歟 答。爾也 難云。
迴向菩提聲聞。要受變易身。可行長遠
之佛道。何云分段耶 答。當段但於難者。
若已迴心入大乘之後。正行菩薩道之位。
實如難可變易身。卽此機者依直進敎
發心修行之機也。今爲彼愚法小乘
大乘故。始破彼法執之時。其所被機尚
是本分段身。能化佛未鹿園所見之身相
卽般若等經是也。是卽始敎有迴心直進二
中。迴心敎故無相違
一。佛身亦爾然是化非實也迴心敎意。
分段身卽成佛歟 答。爾也 難云。孔目
章云。三者約迴心敎門。有其八義○八約
生死最後分段身上。卽成其佛。此約化身
若約報。分段身後卽成其佛旣 云分段
身後卽成其佛。定知。佛身非分段也 答。
當段云。佛身亦爾但於難者。約報者上
化身。故知。約報者是約報身。謂化身
三十二相亦是報身八萬四千相好中一分
故。若約此報身一分。則分段身後成其佛
爲言
一。二就實報卽説分段至金剛以還始敎
意約實報。可變易身歟 答。不立也 
難云。瑜伽唯識等諸論之中。立分段變易
也。是增壽也。全非終敎之義。卽始敎當中
也。何背本論十地分段之義耶。是以
清涼大師鈔十上云。若法相宗頓悟八地方
變易十地分段之解釋。非本論。似
師資相違耶 答。當段云。二就實報卽説
分段。至金剛以還云云變易也。但於
難者。始終二敎共地上有敎無人故。分段變
易皆寄説一門也。雖然終敎就三乘敎實義
佛法漸漸深極。分段麁相之因果滅盡
之後。立變易微細之生死。故許彼敎所立
始敎未法源之敎。初地已上爲潤生攝
化等。故留煩惱種子。至金剛無間位。旣 唯
潤生惑種。蓋分段之生耶。縱雖
壽變易。所資故業所感之異熟。全欲色二界
之所繋也。何可界外變易耶。故知。聖敎
中七地以還分段。八地以上變易者。爲
功用無功用二位差別也。若依留惑云生之
實義者。只微細分段生死也。清涼大師八地
方受變易解釋。依寄在門義相違
  八日
一。聖人不爾但留惑種用以受生
人位現惑潤生之義歟 答。可
惑潤生之義也 難云。當段云若是凡夫卽
以現惑○用以受生現惑潤生
答。可種現俱潤生義也。依之下文之惑
現惑種皆得自在之唯識論云。由
意力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
當段釋者。就八地已上之故。聖非
等釋也
一。若約迴向菩提聲聞前三果迴心人可
變易身歟 答。爾也 難云。折薪云。二
乘有學位人不變易如何 答。佛地
論云。學位迴心卽伏煩惱。起定願力。資
身因。令長時生死相續。名不思議變易
生死。言卽伏惑無學。無學斷故。准
此。學人得變易此法相宗許有學位
迴向菩提卽受變易身也。但於先徳釋者。
用不依時也
一。通諸位諸位者。信住行向等歟 答。爾
也 難云。縱雖學位迴心。要至無學果
變易。然彼至無學果。更無分段生。故迴
心入十信。卽可變易。不後位。何
住行等云耶 答。當段但於難者。二乘
聖者有利鈍二類。若鈍根人。以無漏定
無漏智。是最爲難故。或可有漏定
願資助力。以壽命。進修信住等行位。速
後位中。方受變易之類故知。縱雖無學
位迴心。可受身通諸位也。無相違
  九日
一。亦於佛地分出阿羅漢對法論
地證大小歟 答。爾也 難云。對法
唯識等諸論。並以三乘之極果共名阿羅漢
何以此論文佛果大小之義耶 
答。當段但於難者。凡阿羅漢者。是不生義
也。正名三界不生。而得三界不生者。或於
初住。或於初地。然至佛果尚不唯言
。而雙成羅漢如來。約煩惱盡邊。假名
。令聲聞勝欲樂
一。如仁王經云遠達菩薩遠達菩薩者
第七地歟 答。爾也 難云。仁王經指
第十地何云七地耶 答。遠達菩薩者。
第七地名遠行地也。但於難者。以三賢十
十三法師之位故。第十地云ヘトモ。
十地ニテ見レハ第七地也
一。至第七地故煩惱障及分段身俱至此位
煩惱障至第七地歟 答。爾也 難云。
羅漢分段身至此位爾。羅漢斷彼故。
何煩惱障可此位耶 答。當段但於
者。此等皆寄在門故。密不性相
  十日
一。是初出世故第四地初出世云事
歟 答。爾也 難云。初地以上出世位也。何
第四地初出世云耶 答。當段但於難者。實
義初地已上出世位。初二三地相同世間故。
第四地初云出世
一。第七地寄三乘菩薩第七地
乘菩薩歟 答。爾也 難云。驗論文
出世出出世之言。寄一乘三乘事無之。何
梁攝論此門耶 答。當段但於難者。
旣 以初地乃至六地同世間二乘故。七
地以上寄同菩薩章主本意故。非相違
一。如地論等説十地論當門之證
歟 答。爾也 難云。列祖一同指五敎所
經論中。釋圓敎之經論。花嚴一經十地
一論云云今何云此約三乘等耶 答。當段
但於難者。約行布一邊也。折云。此上十門
但取果位從深至淺爲次。不乘敎淺深
次也云云
  十一日
一。略有二類一悲增上○二智增上
地上菩薩悲智互增之義歟 答。當
章心不之也 難云。依文釋道理。釋
迦忍土出世。彌陀西方引攝。是皆本誓悲願
異故。化儀分淨穢。況文殊主智普賢主
者。自他宗共許之。已成如來・因滿大士。化
儀分本誓修行。滿於二利事常途性相
也。爾者縱雖地上菩薩。悲智互增義不
相違如何 答。當段但於難者。佛菩薩
本誓悲願差別。非悲智增減之義。佛果等覺
等位不增減也。卽是悲智平等之上
差別之化儀也
一。若依圓敎不説變易圓敎意不
易生死歟 答。爾也 難云。二種生死之建
立經論常説也。圓敎獨何不之耶。就
別敎行布門收始終二敎之義。終敎旣 地上
唯變易也。圓敎何可廢耶。是以晨旦人師依
圓敎變易生死也。如何 答。當段
財都率天子等。皆以界内分段身普賢
。知不變易。但於難者。行布門卽同
敎義也。同敎者。攝前諸敎故。又可變易
之義也。次人師釋者。決疑論之釋歟。是又且
不壞相之門歟。或世界性等已上身。同
變易故。釋得變易
  尋云。世界性等身分旣 出過諸天。何非
耶 答。世界性等已上身分者。卽普莊
嚴童子等也。而普莊嚴童子是愛見善王
之太子也。旣 有父母。知分段身也。但見聞
生分段大都如三乘敎。解行生分段者。法
門所成故出過諸天
  寛永四年丁卯三月十一日任古抄書集
之畢
  老耄之故不定量。後學可
  法印權大僧都實英露命
七十五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