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 (No. 2340_ 審乘撰 ) in Vol. 72

[First] [Prev+100] [Prev]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701 70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

  種性義上
  一。不動種性聲聞三品有無
二。小乘教多人佛性有無
三。六處殊勝
四。習種性漏無漏
五。始教本覺解性
六。具種性者性習二性
七。瑜伽性習二性同時
八。堪任位
九。經論二種性同異
十。習種性位分
十一。新熏五性位分
十二。新熏不定性

  種性義
抄三上云。佛種從縁起者。然有二義。一約因
種。因種即正因佛性○體因曰性相似名種
故。開中云。如稻自生稻不生餘穀此屬性也。
萠幹花粒其類無差。此屬種。二果種性。開中
云。佛報唯佛其理不差。即性義也。説法度人
類皆相似。此種義也。果之種性縁眞理生故。
云從縁起 三乘之種性得名。准例之
  退思等六種性
倶舍論二十五云。言退法者。謂遇少縁便退
所得。非思法等。言思法者。謂懼退失。恒思自
害。言護法者。謂於所得喜自防護。安住法者。
離勝退縁。雖不自防亦能不退。離勝加行亦
不増進。堪達法者。彼性堪能好修陳根。速達
不動。不動法者。彼必無退。此六種性。先學
位中。初二闕恒時及尊重加行。由根有異故
有差別。第三唯有恒時加行。第四唯有尊重
加行。第五具二。而是鈍根。第六利根。具二加
行。退法種姓非必定退。乃至堪達非必能達。
但約容有建立此名故。六羅漢通三處界有
  付退有種果。退法無種姓退。不動姓無種
果退故。中間四種有種姓退。果退通前五
種姓
頌曰。四從種姓退五從果非先者。退付論云。
學無學道所成堅故○世出世道所成堅故○
若住此位後修練根。所得思等四種種姓。彼
從此姓容有退理。二先位中住思等姓。必亦
無退。此所得果。唯先法有果退義○是故定
無退預流果
問。於何位立六種姓耶 答。雖通凡聖。小乘
教心。依修得定性故。無學爲本。通諸位也。於
解脱分位。初修得也。倶舍論二十五云。學異
生亦六。練根非見道。論曰。有學異生種姓亦
六。六種應果彼爲先故 婆娑第七云。順
解脱分亦有六種
  寶師釋。一切衆生法爾心中有六種姓 
但六足論中。立有涅槃性無涅槃性人故。
薩婆多心。立無性有情歟倶舍論義アリ云云
可尋之
光二十五云。婆娑第七云。順解脱分亦有六
種。謂退種姓乃至不動種姓
一。問。不動性聲聞 可有上中下三品耶 答。
舍利弗既下品也。不可有三品 付之。清涼
大師解釋中。付不動性聲聞可有三品如何
 答。抄十三上釋歟。彼付一乘悟入。分上中
下三根。非小乘三根。不可准例也。疏五
九迴向處者。一根知一切根。此有二義。一約
理融。二約事別。謂如一人有多乘根性。一一
乘中有無量品。如聲聞中。有信行法行等。此
二通有退思護住等上中下根。隨於一品。復
有信等種種善根之異
抄十三云。言此二通有退思護住等者。信
行至羅漢有前五。見至羅漢爲不動等。即等
取湛達不動。就前五中。自有上中下。據法花
中。則不動羅漢。亦有上中下三根。聲聞悟不
同故。五百千二百亦稱下故
  問。法花三因聲聞皆悉不動性歟 答。又
十三引倶舍二十五。釋六種姓。文義同
倶舍故。不繁引。退下下下中下上中下
堪達中中練根不動中下本來不動上下
上中上上婆娑二十五義折所引
二。問。小乘教心。可有多人同時有佛性之義
耶 進云。章文説佛一人有佛種性云云
之。彌勒菩薩補處菩薩也云事。阿含經所説
也。豈無佛性耶。又准佛性論。分別部。一切衆
生悉有佛性之義加之探玄記中。釋倶舍
論一切菩薩坐金剛座成等正覺。一切菩薩
者。賢劫千菩薩云云既同劫中有千菩薩
何況入大乘論中。引阿含經。六十菩薩同時
成佛云。云何 答。佛性限佛人者。且約薩婆
多宗。同時多佛不成之義也。唐朝盛流布宗
故。小乘教者。多分出薩婆多義也。若依薩婆
多意者。縱雖有多人佛性之義。約成佛唯一
人之義邊故。釋説佛一人有佛種姓也。次分
別部者。以三乘空理名佛性。必非如來性歟
 又部計既別也。可有多人佛性多佛並成
之義歟。賢劫千菩薩等釋。且小乘教中。唯無
七佛不立三劫三千之佛云事。肝要抄論義
也。縱七佛ニモアレ千佛ニモアレ無多佛並成之義故。云
一人有佛性也 次入大乘論
  尋云。小乘教心。佛性者性得修得中何耶」
要問云。若依毘曇薩婆多諸部説者。則一
切衆生。無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
章説佛一人有佛種性。然非是彼大菩提性
云云
佛性論第一云。小乘諸部解執不同。若依分
別部説。一切凡聖衆生。悉以空爲其本。所以
凡聖衆生。皆從空出故。空是佛性。佛性者即
大涅槃。若依毘曇薩婆多等諸部説者。則一
切衆生。無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別
衆生凡有三種。一定無佛性。永不得涅槃。是
一闡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無。若修時即得。
不修不得。是賢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
性 即三乘人。一聲聞。從苦忍以上即得佛性。
二獨覺 從世第一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
薩。十迴向以上。是不退位得於佛性
入大乘論下卷云。問。如佛所説。一世界中無
二佛出。云何菩薩見十世界○塵數諸佛。答
曰。諸佛説言。一世界中無二佛者。爲彼鈍根
小心衆生。不爲利根大心者説。如阿含拈樹
法輪及餘諸經。説是經時。有六十比丘。漏盡
意解。倶得阿羅漢果。菩薩亦然。功行齊等。同
時成佛。當知。十方無量諸佛。而汝經中自作
此説。況摩訶衍。辨明説佛無量無邊
今阿含中同時成佛者。説分別部等餘部之
義歟。又如四種頼耶。雖不立小乘中。自大乘
檢之歟
要問云。依小乘教。於一時中。但菩薩一人
慈悲愛行。依三十四心次第作佛。餘見行者。
並不作佛。但得二種涅槃。住無餘也
又云。依小乘教。但一人成佛。若餘人成佛。前
後不同時。若教化有情。後時作佛。由無十方
佛故
問。小乘教心。可有佛徳無盡之義耶 答。章
於佛功徳。不説盡未來際云云 付之。宗輪論
中。大衆部出世部一説部等之計釋。佛身無
邊佛壽無量
基師疏。佛聲無量也。雙林入滅等。皆化現也
云云取義 抄批一上。引眞諦疏云。大衆部。
依用花嚴・涅槃・金光等大乘經云云取義如何
 答。是亦薩婆多一義。部別不同。不及和會

章五種性等文抄三云。若立五性爲了。則
三乘爲了之義自彰。以有聲聞縁覺二定性
故。則成二乘。有菩薩性成菩薩乘。不定性人
通成三乘。無種性人。三所不攝。則人天乘收

章顯揚論五種道理事 顯揚第二十云。問。
云何種性差別五種道理。答○云何一切界
差別可得故。謂佛所説諸有情界有種種。非
一有情界。有下劣勝妙有情界。有聲聞乘等
般涅槃種性有情界。云何無根有情不應理
故。謂不可説。由此道理。亦應得有無根有情。
何以故。以無根者。外地等非有情故。云何同
類譬喩不應理故。謂不應言。如刹帝利非刹
帝利等種類可轉。及那落非那落迦等趣性
可轉。如是般涅槃不般涅槃種性。亦應可轉。
何以故。刹帝等及那落迦等。具足一切種類
界性及諸趣界性故。般涅槃不般涅槃種種
性。更互相違故。彼若無有諸界性者。彼應畢
竟不可迴轉○云何異類譬喩不應理故謂不
可説。如於彼彼地方所。或先有彼彼金銀銅
鐵鹽等物類種性。後便無有。或先無後有。如
是般涅槃法種性。亦應先有後無。先無後有。
何以故。若有此理順解脱分應空無果。是故
異類譬喩亦不應理。云何唯現在世非般涅
槃法。不應理故。不應言於現在生雖非般涅
槃法。於後生中復可轉爲般涅槃法。何以故。
無般涅槃種性法故。又若於此生。先已積順
解脱分善根。何故不名般涅槃法。若於此生。
都無積集順解脱分善根。云何後生能般涅
槃。是故定有非般涅槃種性有情 樞要 
引瑜伽六十七。付無性有情。有五難六答。與
顯揚多分同也。但顯揚五種道理。遮難成義。
瑜伽具問答。一説無疑起難 教理並違答。是
一切界差別可得義也。二有情無根難。假説
非例答。三説諸界互轉難。非喩乖理答。四應
具諸界難。互喩無別答。此三四問答。同類譬
喩不應理故。付分之。五無應轉有難。五背法
不齊答。六縱轉不成答。此一難二答。異類譬
喩不應理故。唯現在世非般涅槃法不應理
故。二義相當也。委細樞要可見
  瑜伽論二種性第三十五卷如章所引
三。問。瑜伽論中。釋本性住種性六處殊勝
云云攝佛果六處歟。爲當云何 答。章文意
處爲殊勝云云 付之。師多取佛果六處現行
云云又寶師資糧位等六位云云云何 答。今
章曰意處爲殊勝者。大乘心。意處收七八二
識。於其意處中。以第八識爲殊勝爲言 但餘
師解釋者如燈破
  尋云。論既云六處殊勝云云有何深義。重
重簡意處中第八可云耶。又若爾者。論何
故不云第八識殊勝乎
燈第七云。瑜伽三十五云。謂諸菩薩六處殊
勝。問。内六處中意根處攝無漏種子。是六處
故。非遍六處皆能持種。亦不得云具顯果位
内外六處。外六處中不持種故。説因性故。然
有難言。若在内六處名爲殊勝者。二乘法爾
及聞熏習無性人種。亦在六處。豈名殊勝。故
取六位資糧加行見修等覺及妙覺位。名爲
六處。此亦不然。瑜伽二十一。雖解聲聞。與此
意同。云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處所攝。從
無始世展轉傳來。豈許小乘亦有六位。若云
據不定説。定性如何。又如何言六處所攝。從
無始世展轉傳來。豈六位種法爾差別。若爾
菩薩與二乘同。何名殊勝。答。且望無性。總名
殊勝。非唯簡小得殊勝名。若不許小亦名殊
勝。違二十一。彼云。如是種子。非於六處有別
異相。即於如是種類分位六處殊勝。從無始
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又由此文云六處者。
唯因六内處非果位等
折云。此中下内六處。即眼耳鼻舌身意。揀外
六處○此菩薩意處所以殊勝者。由耳識聞
聲教。即意同時聞而思修。定成三惠種。在本
識中以爲解性故。此意處即攝解性。爲性種
也。故梁論云。耳識聞聲。引意識起作文句了
別其義數數習之。即生功能。執持不忘。名聞
熏習
  此記心。以聞熏三惠之種子。名本性名解
性歟爾者違瑜伽法爾所得文。云何
唯識論第九云。一本性住種性。謂無始來。依
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姓。
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要
具大乘此二種性。方能漸次悟入唯識
述記九云。二十五菩薩地云。無始法爾六
處殊勝名本性住。正與此同即種性住 又
云。此聞正法以去。令無漏舊種増長名習種
又云。聞所成等。即是三惠所成。非必新
生。方名爲成。令種増長亦名成故
燈第七云。習種性者。本疏云。聞正法已令無
漏増名習種姓。顯成佛因及悟入唯識。有漏
非正。非能正悟。非正習性。兼者亦是。唯識第
二云。聞熏習中有漏性者。感勝異熟非生見
道等。雖本有種。因聞熏故亦名聞熏。如攝大
乘及瑜伽論皆云。多聞熏習所依。非阿頼耶
性所攝習氣。若取有漏頼耶所攝。云何非攝
四。問。瑜伽論中釋習所成種。謂先串習善根
所得云云爾者有漏聞熏善根種。爲所成種體
歟 答。性習二種。無漏智正因故。悟入唯識
正所依故。非有漏聞熏名習種。取本有漏之
種子増長義邊。名習所成種也。文證如上下。
但兼者。有漏聞熏習種所攝也
唯識第二云。聞熏習中有漏性者。是修所斷。
感勝異熟爲出世法。勝増上縁。無漏性者。非
所攝漏與出世法。正爲因縁
疏四云。夜摩偈讃品第五。慚愧林菩薩段
云。智從熏習自種而生 抄十三云。第
三護法正義二論云○由此應信。有諸有情
無始時來有無漏種。不由熏習法爾成就。又
云。其聞熏習非唯有漏。聞正法時。亦熏本有
無漏種子。令漸増上。展轉乃至世出世心。釋
曰。生出世心者。即是見道○正同方三十五
種性品論○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性
○疏云。熏習即是新熏自種而生者。熏但熏
舊。無別新成 抄十三十地品故無性
下引論證成前爲此因。即第三論具云。又此
正聞熏習種子。下中上品應知。亦是法身種
子。與阿頼耶相違。非阿頼耶所攝○雖是世
間。而是出世心種子性。釋論中云。雖是世間
者。似有漏故。而是出世心種子者。是無漏心
資糧性故
  前爲此因者。地前菩薩心。爲此地上無漏
之因云事也
問。習所成種者。通地前地上歟 答
唯識章私記第五云眞興習所成種性有二重。
謂本有無漏種子。地前位依有漏聞熏。其用
所修増。名一熏習所成種性。見道已上。依無
漏智現行。新始所修増新熏無漏種子。名一
熏習所成種性也
  尋云。謂先串習者。先者指何位歟
燈第七云。地持論云。若從先來修善所得名
習種性。瑜伽三十五云。謂先串習善根所得
名習所成者。就顯相説。簡未熏習。非謂初修
不名習性故就顯相者初住歟。爾者先者
指輕毛等歟。可尋
五。問。章文即攝頼耶識中本覺解性爲種性
云云 爾者本覺解性者。指四智心品之種
子歟。爲當指眞如本覺歟 答。一義云。始教
之心。以眞如本覺解性。攝有爲無漏種子。爲
性種也 付之。瑜伽論中。以法爾種子爲本
性。住種性事。自他宗一同性相所定也。云可
 答。瑜伽唯識之性相法相一家之定判。以
法爾無漏種子。爲本性住種性事。不及異端。
雖然當宗五教建立次第。始教攝理從事之
教故。以眞如本覺。麁相之種子付麁相。以種
子爲性種性也。故下文釋瑜伽種性云。彼約
始教。以理從事麁相而説云云故以頼耶中隨
縁本覺。攝意處中法爾種子。爲性種性也。是
則漸次下新熏之五性發起故也。問。引證文。
梁攝論阿梨耶中解性者。眞如本覺歟。法爾
種子歟。答云云兩方也。若云眞如本覺者。既
依瑜伽文。付始教義。證性習和合之義。何可
云眞如本覺耶。若云有爲種子者。下終教段。
引今阿梨中解性文。證眞如本覺。爲性種之
義如何 答。一義云。縱雖眞如本覺。但證性
習和合。爲種性之義引之也
  一義云折義
折云。梁攝下。問。前始教中。引此文立種性。
必其性習。約有爲無常法中説。今何引此立
本識。通不生滅之本覺乎。答。今文有二義。若
今文對。云攝論説爲梨耶中解性者。意云。此
即起信梨耶中之本覺。但梁論説爲解性。約
生滅識中以明爾。此約會取也○二者如下
引攝論云。多聞熏習。從最清淨界所流等○
即知。亦是眞如本覺内熏義也。自有縱奪。此
是縱義
  初義此約會取者。以眞如本覺。攝唯生滅
之本識義也。第二義正縱眞妄和合之本
識也 一義云。會取者攝論梨耶中解性
者。此記心。以聞熏三惠之種子。攝第八
識爲解性。而三惠種攝本覺也歟。會三惠
聞熏之解性。攝起信梨耶本覺也。第二義
攝論解性者。直起信梨耶中本覺也
六。問。章文引瑜伽論。具種性者方能發心
云云爾者種性者。通性習二種歟。限本性住
歟 答。章文即知。具性習二法云云 付之。
正披瑜伽論。以本性住種性。爲最初發心之
因見。宗家解釋。依標何有歟 答。此事具種
性者。方能發心之説處。先徳異釋見。雖然且
依折薪解者。瑜伽論之三持之中。第一堪任
持者。自宗種性。具二種性事。論文分明也。故
論中問云何性擧二種性畢。此中義意二種
皆取。加行持之中。以本性住性。爲最初發心
之因事。付本出之。非遮習所成種性也。瑜伽
論第三十五。本地分中菩薩地種性品第一
云云有十法具攝大乘菩薩道及果。何等爲十。
一者持。二者相○十者建立。云何名持。謂諸
菩薩。自乘種性最初發心。及以一切菩提分
法。是名爲持
  私云。此十法自種性。至果徳亙論數十卷
説之。初持總有三義。一自乘種性名堪任
持。二最初發心名加行持。三菩提分法名
大菩提持
云何種性。謂略有二種。一本性住種性。二習
所成種性。本性住種性。此中義意二種皆取。
又此種性亦名種子
又云同卷發心
品第二
當知菩薩最初發心。由四種縁
四因四力○云何四因。謂諸菩薩種姓具足。
是名第一初發心因○若諸菩薩。六處殊勝。
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當知。是名種
性具足
指事云。言然瑜伽既云。具種性者方能發心
者。第三十五卷發心品云。云何四因。謂諸菩
薩種性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今得心引文
  種姓具足者。論六處殊勝等云云爾者此記
心。具種姓者。似指本性住。雖然章既釋瑜
伽文即知。具性習二性云云
豈有章文耶。爾者。瑜伽心三持中。最初發心
者。通初發心住。與最初發。而本性住。通爲二
發心因。習所成爲初發心住之因故。論付通
擧本性住。非謂習所成。不發心之因。爾者此
記。付文相相順。引發心品之文計也。非限具
種性之言本性住也
燈第七云。又菩薩地明種性已。次明發心。發
心即是習種性位。不可説。彼據不退位已後
方名發。下文復云。退與不退倶名發心。
此破西明師輕毛十信性種攝云義。輕毛習
種攝也。釋成也。故知。通最初發心也
折云。然瑜伽既云等者○若直釋者。如上瑜
伽云。此中義意二種皆取。即是具種性者。必
具性習二法。成一種性也。言方能發心者。具
此性習。爲已方能發心故。下云。論中種性在
發心前也○瑜伽二種持義。第一名堪任持。
正是菩薩自乘種性。次方説加行持。乃是最
初發心。正與今云具種性者即堪
任持
方能發心
即加
行持
亦相應也。故知。堪任正是種性位然下
以第
二勝解行住爲堪任位。亦反
驗性習具於第一種性住也
故得約本名性種。約
終名習種也
七。問。瑜伽論心性習二種同時可云耶 答。
章文亦不可説。性爲先習爲後云云 付之。瑜
伽唯識等心。本性住種性者。無始本有法爾
種子。習所成種性者。聞熏所成也云事。性相
所定也。縱雖依終教之義。立新熏之五性。五
教義相既各別也。何取瑜伽説相。性習同時
之義可釋成乎。況當章下文。以習成處定先
有性云云爾者非背瑜伽現文。剩似自語相違
如何 答。瑜伽論心。本性住種性者。法爾本
有也云事。不及異端故。上文引瑜伽顯揚。立
法爾五性。是則始教當中也。但然瑜伽既云
等以下。依始教之終門。成性習縁起之義。習
種之上性種性立。遮不依習法爾本性定有
之執故。非性先習後之義也。若修串習之行
之時者。本有之義顯故。以習成處定先有性
釋給也。此則會取瑜伽文義。釋成始教終門
之義給也。故章次下云。諸乘性種皆就習説
尋云。依習所顯先有本性者。有爲種子歟。眞
如本覺歟 答。未終教之當中故。有爲之種
子也。當段大都。會法爾五性。依習建立五性。
而然未許一切皆成之義故。非眞如本覺爲
種性之義也 折云。亦不下遮一向定執先
後。要在得堪任位已去。方説性習等此記
堪任位者。種性位也 復古云。亦不下。孔目
曰。亦有解者。性種性者是本有性。習種性者
是修生性。此非佛法所示故。云亦不下等也
八。問。章文但可位至堪任以去者指何位乎
 答。初住名堪任位也 付之。瑜伽論中。自
乘種性爲菩薩堪任持云云尤初住以前。可名
堪任位也。爰以。辰旦先徳。故知堪任正是種
性位云云如何 答。至相大師要問云。若依三
乘始教○若直進及迴心二人修行。滿十千
劫任堪任地者。並皆成佛文。此文分明也
故復古記中。引此文證今章之義。況當章已
下文。位到堪任成菩薩種性云云豈非初住乎。
但瑜伽論三持。未必相當一位。只依有自乘
種性有大勢力。於大菩薩等。有所堪任故名
堪任持。此堪任義。自輕毛初心可有之。雖然
經初發心住具性習。自乘種性成處。自乘種
性堪能之義顯故。名堪任地也 尋云。但可
位至堪任以去等者。初住已上云事歟。又攝
初住已前輕毛之時分歟 答。折云。亦不下
遮一向定執先後。要在得堪任位已去。方説
性習等 復古云。但可位至堪任者。是發心
住也。已去者向第二性以往也。是從凡夫修
信心行。滿至此位也此等記心。去者初住
以上。自乘種性成以去。性習分見。爾者但云
可位至堪任堪任可讀歟 一義云。可至堪
任修行。輕毛時分也。故自輕毛初。乃至地前
云已去也。故下得位已去是第二住等問答
心。具性習事。專初住以前爲本見。又立性習
二性事。尤可通位前位後定不定性也
折云。堪任者。若據瑜伽三十五○第一法名
持。論釋云謂諸菩薩自乘種性。最初發心。及
以一切菩提分法。是名爲持。何以故。諸菩薩
自乘種性爲依止故。爲建立故有所堪任。有
大勢力。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説彼自乘
種性。爲菩薩堪任持○以諸菩薩最初發心。
爲所依止爲建立故。於施戒忍精進靜慮惠。
於大波羅蜜多。於福徳資糧智惠資糧。於一
切菩提分法。能勤修學。是故説彼最初發心。
爲菩薩加行持○釋曰。瑜伽三種持義。第一
名堪任持。正是菩薩自乘種性。次方説加行
持。乃是最初發心。正與今云具種性者即堪
任持
方能發心即加
行持
亦相應也。故知。堪任正是種性
然下以第二勝解行住爲堪任。亦
反驗性習具於第一種性住也
故知。得約本名
性種。約修名習種也○以上下。所以得知要
具性習者。以攝論正約二義合爲一因。故知。
瑜伽明種性。必具性習也
問又下此從前云但可位至堪任已去等中
來。今問約何義故須至堪任。答以下○須至
堪任方得有大勢力。能證無上菩提故。以種
性爲堪任也。若不下○堪任位。即十住已去
中間。即十信位也○言第二住者。即瑜伽十
二住中。第二勝解行住也○清涼釋種性位
云。以其宗中有五性。此即菩薩種性人也。
若爾今何言第二位堪任位。方具種性爲菩
薩種性乎 答。上云但可位至堪任已去。方
可約本説有性種。約修説爲習種。又云。種性
在發心前○明知。其第二住。方可約本。約習
説爲種性。却成種性在第一種性住十信位
也。則不相違。若爾却違瑜伽種性。爲堪任持。
只由此義至堪任。方能任持前自乘種性。亦
不相違此記心。瑜伽堪任持者。正種性住
也。而初住已上。具足二種性。有堪任之義故。
初住已上。亦名堪任位爲言
九。問。瑜伽所説性習二性。與仁王本業習種
性種一體也可云歟 答。一義云。何別體也
 付之。當章起盡見。釋成經論之二種性。良
以此二互成縁起。無二相故等云云如解釋者。
經論二種性同體也見云何 答。瑜伽之二
種性。二種之子也云事。自他宗共許之。而仁
王本業經等。出十住已上位體。名習種性等。
十住十行二位體。豈限種子乎。即當章文。釋
經論二種性。有發心前後。然彼功能。必有所
依等云云能所既異也。知可別體云事。是以
諸記心。見指事中。引元曉大師不同瑜伽地
持所説二種種性等之解釋。不取捨集成。復
古等。經約現行。論依種子釋成。種現亦異也。
何可云同體歟。但章文互成縁起無二相等
者。經論二種性雖體別。性習之前後名義互
相成故。顯縁起不二之義許也。略文義。經
論二種性一體義歟見 難云。探玄第四十住
十住位體釋名種性。有云。此最劣初種爲名
云云有又以約種未現行故如解釋者。十住
種子爲體見。爾者仁王等習種等。尤約種子
可爲名。若約種子者。與瑜伽二種性可同體
如何 答。十住位體。雖通定五現種等。十住
位最下故。約種子爲名云事也。非云位體限
種子也。故下出位體云。二明體性者作三門。
一約所依。即以無量方便三昧爲體○二約
本。即以前種性甚深眞俗二諦。三約能縁。以
悲智二行餘行眷屬皆所攝
尋云。章又經説種性起發心後等者。種性言
通性習二性歟。唯指本性住歟 答。當章前
後見。論發心住已前立二性。經十住已上立
二性。而上會釋經論性習前後了。次釋種性
在發心之前後之義。何可限性種歟。是以集
成云。又經云下二會前後種性之言。亦是具
性習云云但折薪復古。種性者性種性。當十
行故云云且付本出之歟。章文初習爲習種
云云十住入位初故云初習。瑜伽文習爲習種
云云輕毛已上乃至地前。一僧祇串習行故云
久習也。一義云。指輕毛一萬劫之信行云久
習也
探玄第四十住
云。何故信中無此義者。以未
成位故。此是位體故。何故此名種性。乃至十
地名善決定者。次位最劣。約種爲名○又以
約種未現行故
又出十住體云如上 疏三下十
住品
云。今此住位
名住所者。若從増勝。則以深般若住於眞如。
即復由此而爲行願之所住處。若從通説倶
住上之菩提心家故。住處梵本名爲倶羅。此
云家也。家即家族。是以舊譯名爲種性。即
四種性中習種性也 疏上出十住體。一所
依三昧。二約本即住處。三剋性眞俗二境悲
智二心也。而三賢十地。皆以菩提心爲體。
而菩提心即有三種。直心・深心・大悲心也・十
地眞心増也。故名解等也。四種性者。抄無釋。
本業六種性中。先四種性歟。此文十住以菩
提心爲體。無種子爲體之義。八十經菩薩住
處甚深廣大等云云六十經菩薩種性云云
文委細可見
仁王經下卷説。十三法師。如次三賢十地也。
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十三觀佛
菩薩。上卷五忍中伏忍。三賢説。又三種性也。
瓔珞經説六種性。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
道種性。四聖種性。五等覺性。六妙覺性也
疏三下所引取義 指事云。元曉師釋仁王
三性云。習種性者。前十千劫修習信心。信心
成就得佛種性。從因立名名習種性。是在十
解性種性者。得生空觀。法性現心。現心之性
爲行所依。從本立自名性種性。正在十行○
此三位中。已得如來種性法身故立種性。不
同瑜伽地持所説二種種子名二種性。彼與
果徳爲本性義。位在未得發心已前。又釋本
業六種性云。六種種性。即是一心。是心隱時
名如來藏。是心顯時説名法身。如是法身爲
種性體○是佛體性故名種性○次釋別名。
於十千劫。修習信心。信心成就。方便種性故。
於十住名習種性。十行位中。久習成性。成性
之行情順種性。從行自性名性種性。此二種
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説二種種性。不可相&MT01142;
 案云。章家之意如章可知 集成云。又
經下二會前後種性之言。亦具性習○亦是
互擧者。經擧現行。論擧種子云云 折云。又
經下言發心者。即十住中初發心住也。經説
性種即在十行故。在發心後。論中既具種性
者。方能發心故知在前
復古云。亦經下○經説發心後者。性種性當
十行故○論在前者。良以從外凡修信滿時。
成種性發心故○以其下釋。顯得位即劫成
故在三賢位中。經説在後。若起現行必依種
子。是故説言依性起習故。論説在前
章得位已去是第二住等 疏三下云。依瑜
伽四十七説十二住○一種性住。二勝解住。
三極喜住○十二最上菩薩住。第二即是三
賢。第三已去。如次十地云云取義至行位章可
抄 章心云初住已上三賢位第二勝解行住
也。知第一種性住之位具性習。至初住成菩
薩種性爲言
十。問。宗家心。習種性之位者 通初住以上歟
 進云。章文得位以去。是第二住故等之解
釋。性習二性位。不通初住已上見 付之。
唯識論中。出習所成種。聞所成等熏習所成
釋。總以三惠熏習。爲習種性之體見。是以述
記中。釋勝解行地。發心已去。未入初地名習
所成故何況演義抄中。引唯識論。習種性
通見道已前見。加之先徳心眞興習所成種。
又通地上見云何 答。習種性之位分雖及
異釋。依顯義者。地前總名習種性位也。文義
如難勢。但章文得位已去等者。非謂習種性
不通勝解行住。且付十二住之建立。第一種
性住。第二名勝解行住事。初住以上。菩薩之
正位故。捨種性住之名。第二住移。若初住以
前不具性習。何登正位。若不登正位者。何名
第二住心也。瑜伽等心。十二住門。與性習二
性配立。既別門也。不可相關。次先徳之心者。
以地上新熏無漏之種子。名習所成事。是亦
別途義門也。不可相違 難云。有串習行已
位到堪任等云云有以習成處定先有性等云云
此所解釋習所成之位。終初住見如何 答。
當章文。習種位分雖不分明。抄十一引唯
識第二云○又云。其聞熏習非唯有漏。聞正
法時。亦熏本有無漏種子。令漸増上。展轉乃
至出世心。釋曰。生出世心者。即是見道○正
同生瑜伽三十五種姓品論○一本性住種
性。二習所成種姓云云此釋習種位 通見道已
前見。加之。演祕等中。通見道已前之義分明
也。爾者串習行已等者。必習種之位。非限初
住已前。就菩薩種性顯位。串習行已釋也
尋云。輕毛十信。性習二性何攝乎 答。當章
心。習種性攝見。但西明師。輕毛位性種性。十
行已上習種性云云 燈第七。引破之可見
 大乘義章十二云。如地持説○一種性
住。所謂習種及與性種 二解行住。三淨心住
此七地門義也 行位章私記云。大乘義章
云。十一住義。出地持論瑜伽菩
薩地也
 行成之所名
之爲住。又成不退亦名爲住之義。開合廣略
不定。今據一門具論十三名字是何。一種性
住。所謂習種及與性種。佛種建立堅固不壞。
名種性住。二解行住 唯識第九云。謂具
大乘二種性者。略於五位漸次悟入。一本性
住種性○二習所成種性。謂聞法界等流法。
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種。方
能漸次悟入唯識
述記云。此是未種解脱分善名本種性。未聞
無漏法。令無漏種増。種解脱分善根以去名
習種性。聞無漏教爲縁。令無漏種増故
又云。勝解行地發心已去。未入初地名習所
成故 又云。聞所成等即是三惠所成。非
必新生。方名爲成。令種増長名成故
演祕七云。論要具大乘至悟入唯識者。問。本
性無習之性非本。如何具二方悟唯識。答。有
義依前後際説具二種。非同時倶。又習種位
非無本性。即一種子得二種名。本種。熏習有
差別故。依此解。未發心前名本性住。發心已
去乃至等覺得二種名。此解應勝。評曰。前解
稍通。理猶未顯。後解教理倶不符契。一位雜
亂。二仁王・瓔珞・瑜伽・攝論經論。皆云二種
種性在見道前。判通得等。豈不違教。又此論
云。無始本因名本性住 聞熏已去方名習性。
雖一種子。未増増別。増住不可更得本名。後
釋難依。今觀論意。必有二性。後方能悟。具猶
有也。非倶名具
指事云。言得位以去是第二住故者。此菩薩
十三住中。第二勝解行住也。欲明得位以去
名勝解行住。不名種性住故。從愚位至堪任
位以來中間。修串習行成種姓故。名種姓住
 復古云。慈恩云。一本性住種性。謂本識
能生無漏法性功徳。二習所成種姓。謂聞正
法等熏習所起。若入五位所修無邊勝善法。
名習所成種性故
此記心。習種位通五位見如何 答。章無習
有性○論不説故云云 問。上章引瑜伽本性
本有義。立何人乎云無習有性。乃至論不説
故乎 答。上依始教當中。以瑜伽證本性本
有之義。今依始教終門新熏之義。性習縁起
故云爾也
折云。答。此下既由縁起無習時。無縁起義故
無性種云云 復古云。如其下○瑜伽論中。要
具性習不説無習而有性故云云
章隨於諸乘○定有彼性云云 問。*定有彼
性者。三乘定性云事歟 答。此重問答。但依
習顯性義也。未至本位時有串習行者。先知
其性故。*定有彼性之言。通不定也。故次下
問云。若爾此則唯是十不定性等云云
十一問。新熏心。於何位立三乘定性乎 答。
菩薩初住以上。聲聞忍位以上見 付之。方
方不明。縱新熏之心。雖依習種定種姓。尤自
乘不退之位。定性建立。而始教之意。十迴向
不退。或地前總退之義也。爾者地前未定自
乘之性。何可云定性乎。是以聲聞忍位已上。
不退之處立定性。菩薩例可同。次付聲聞始
教之心。既許無學迴心。何以忍位已上。可云
定性乎。縱雖第二時般若之教心。見道以前。
迴心向大云事。自他宗共許之。爾者忍位已
上定性云事。依何教心乎。若又依成聲聞之
自位云定性者。順解脱分。豈不成聲聞自位
乎。是以倶舍論心。順解脱分位立種性見。
況煗必至涅槃者。性相所定。何煗位已上不
立定性乎。進退不明 答。當章心。依性習縁
起之義門。爲會瑜伽等法爾本有之定性。於
初發心住菩薩正位習成之處。建立菩薩定
性。聲聞厭苦欣寂之機故。至得惡趣不生離
麁苦忍位。自乘習種顯故。於此位中。定種性
也。是即付瑜伽等所建立之。不改情餘乘本
有定性之類。習種爲本所立定性也。所引瑜
伽十二住。地持十二行。皆第一自種性住也。
以知定性也云事。爰以清涼大師。釋瑜伽十
二住抄十
上云
彼立五種性。即是菩薩種性也
而瑜伽。依輕毛一萬劫串習行。至初住正位。
得勝解行之名。地持得惡趣之不生位。自乘
種性成故。世第一名第二行。專依此等文義。
所定種性也。未必不依自乘退不退之義也。
加之仁王經下卷處持品云。雖以十千劫行
十正道○名是不定人。是定人者。入性空位
聖人性故 大乘義章十二云。如地持説。
善趣菩薩。數退數進。名爲不定種性。已上堅
固精進名爲決定種性者。初住已上也。涅
槃經迦葉品。説七種人中。第二五停心觀乃
至煗頂。名出已還沒。第三忍世第一。名出
已住取義此等經論。皆菩薩初住已上。聲聞
忍位已上。自乘之性決定見。爾者定自乘不
退事。始終二教不同也。今新熏心。付自本不
情餘乘之類。建立三乘定性故。不可依退不
退之義門也。次倶舍論。小乘法相別途之義
勢也。雖三乘因行各別。同證二涅槃之果。與
順解脱分善根生。已三乘種性顯故。引證依
習成性之義。是亦不可依自乘轉不轉也
尋云。當章之心。正付一之不定性。建立三乘
定性見。何云付瑜伽等所説之定性乎 一
次抄三新熏五性者。依三乘單雙習近等
之縁。成定不定性。而今章付自乘本位之至
不至。立定不定。兩祖同會瑜伽等五性。立義
相違有何故乎 二次唯識論中。付種子唯
本有唯新熏。新古合生之三義中。唯新熏師。
依二障之種子新不新之義。建立本有定性
無性。全不依習種。既依瑜伽等成義者。何有
新熏師。而別立新熏義乎 三次當章文。引
涅槃闡提成佛之文。成立新熏之義。尤可終
教之義。何始教中釋之乎 四答自本當章
本意。瑜伽所説法爾本有之定性者。自乘正
位習種成處。照其本體立本有性種故。以未
至本位時。名不定性也。是即爲會法爾定性。
而立習成定性也。是即爲會法爾定性。而立
習成定性也。次抄與當章新熏義同異。先餘
未修行總名無性事。兩祖全同也。又立新熏
五性。會法爾性種事。兩祖是一同也。但清涼
大師。會一性相違故。約三乘習近之縁。立定
不定性。定性者。始終唯習近一縁。非自位之
至不至。當章心。專會下瑜伽等中立法爾本
有之種性意趣故。約習成之處。立本有性也。
此段者。兩祖小可有差異歟。又清涼大師心。
縱依習成之處性種立。是始終唯習近一類
之機也爲言宗家心。縱始終一類習近機也
云事。若不至自乘之正位者。爾者強不相違

次唯識論。付論無漏之種子。三師義者。唯本
護月
二唯新熏難陀三新舊合生護法
正義
三師
共立法爾五性故。當章新熏所會也。但當章
心。習成之處本有彼性爲言專付護法正義
會之歟。次引涅槃經事。但爲證依串習之有
無説有性無性。非證終教一切皆成之義也。
唯本有等三師義。夜摩天宮偈讃品抄引釋
之可見 抄三云。疏上約二宗下。第二會
通二宗合不相違。然此會者。恐於後學宗計。
是非以生過患故。後會通雖復會通。權實不
失○言新熏則五。本有無二者。然准法相立
新熏者。亦説有五。立本有者。亦説有五。今借
其言不依其義○何者准習近聲聞。成聲聞
定性。習近縁覺成縁覺言經故○准近菩薩
則成菩薩性。若倶習近三乘則成不定性人
○若都不習近三乘則成無性。率難教化。故
知。熏習成五種性。依其長時故説各別。言本
有無二者。本有佛性理不容差故
折云。上釋五性。與演義抄小有不同。演義准
習近聲聞定性○評曰。准無性二祖全同。餘
四性○少異。清涼但以偏習爲定性。具習爲
不定性。今約位説○以賢首據瑜伽。種性必
具性習故。要至位不至位説。清涼約會二宗
故。不克位以克位。於瑜伽故○若約皆就習
説。似唯新熏。然上云。隨於諸乘串習何行。爾
時即説本有。彼性則熏成處。當知本有。即本
有五義故也。思之又引釋涅槃經文了云。
問。此當終教中義。何得引此歟。答。若推本唯
一眞如。即是終教。今但證由習智故有性爾
復古新熏段。涅槃經等釋了云。此上初教相
宗事中。建立五性定別章煗頂忍等名爲
性地云云智論七十五云。一乾惠地○二性地。
四善根也取義 乾惠等十地至行章可抄 
章若得世第一法。是名第二行云云善戒經第
八云。聲聞亦有十二種行。有聲聞性。是名初
行。若得世間第一行名第二行得。苦法忍名
第三行。得四信心戒得清淨名第四行。若如
戒住法得増長名第五行。若觀四諦名第六。
第七第八行。修集無相三昧名第九行。具足
成就三昧名第十行。獲得解脱名十一行。阿
羅漢果名十二行
問。智論之第二性地通四善根。章文忍位成
種性云云爾者立義引證相違云何 答。智論
心。煗位已上成聖人之種性故。四善根位通
名性地。雖然以善戒經。准據忍不墮惡趣之
位。可成種性也。但第三八人地者。即見道十
五心准無漏故。以世第一攝性地
問。善戒經十二行者。聲聞十二住。與爲當別
建立歟 答云云 地持論第九。説聲聞十二
住。惠遠疏釋第二住。謂煗等四云云而善戒
第二行。唯世第一也。爾者別門之建立見。但
復古記云。善戒下得世第一。既是第二位煗
頂忍三屬種性位。此即小乘十二住中第二
住也。此記心。十二行十二住一體得心歟。
雖然瑜伽四十八。又説聲聞十二住。依影歟。
興師釋者。第一種性住未發心。第二住七方
便云云知十二住十二行別門義也 集成云。
煗頂忍等。智論五十卷云。性地人是聖人。經
中生故名爲性。如小兒在貴家。雖小未有所
能。後必望成大事。是此從煗法乃至世間第
一法
折云。智論下出所據。言等者等取世第一法
○然此地通四善根○智論通四法。善戒別
取前三。正釋中。唯從忍位。若爾應忍不墮惡
道。方成就性義。世第一既已成性名性。可通
前。雖通性義。而不定故。正釋中。唯約忍説
也。同心堪任位反推種經在第一種性住也
 問。倶舍論心。順解脱分者指何位乎 答。
一義者。三賢已上順決擇分。其以前一花一
香等微善。順解脱分云云 一義云。初自微善
至三賢位順解脱分。四善根順決擇分云云
證兩有。是有是論義也云云而然後義爲正
云云故論二十三云。從此念住後。順決擇分
初善根生。名爲煗法
問。論第十六云。順解脱分者。謂定能感涅槃
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爲身中有涅槃
法。若有聞説生死有過。諸法無我涅槃有徳。
身毛爲竪悲泣墮涙。當知。彼已殖順解脱分
善。如見得兩場有芽生。知其穴中先有種子。
順決擇分者。謂近能感聖道果善。即煗等四
問。倶舍論意。自順解脱分最初成種性歟。爲
當順解脱分終成種性歟 答。論第十八説
三順分。第一順福分。善感人天王果。第二順
解脱分也。謂定能感涅槃果善等者。專擧順
解脱最初善也。又同論二十二卷。五停心以
前。立身器清淨之位。此位之中。立四聖種。論
云。能生衆聖故名聖種云云四聖種者。於衣
服飮食臥具生喜足爲三。第四樂斷樂修也。
四聖種無貪爲體也。是又四聖種者。順解脱
最初。能感涅槃之義也
十二問。新熏之心。於何位立不定性乎 答。
章文未至本位名不定云云 付之。始教心。不
定性二乘者。無學猶迴心向大。縱雖第二時
般若教心。見道已前決定迴心云事。自他宗
共許義也。加之菩薩者。地前總退。或七住不
退也。爾者二乘不定性。何限忍位以前。菩薩
不定性。何可限初住以前乎。何況新熏五性。
既始教終門義也。豈無忍位已上迴心向大
之義乎。如何 答。自本當章。新熏五性建立
旨趣。爲欲會瑜伽等本有之定性故。就習種
五性建立。爾者今不定性者。爲定性之所依。
習成未定之位名不定性。既章未至本位云云
知至本位者成定性也。瑜伽等所立不定性。
不可一同也
尋云。爾者聲聞忍位以前。菩薩初住以前名
不定性事。依何經論乎。次新熏心忍位已上。
乃至無學迴心向大之二乘。定不定性中何
所攝乎 答。先當章心。初住已上。菩薩正位
勝解行住也。知已前可不定。聲聞忍不墮惡
趣故。忍位以前。可昇沈不定也。況仁王下卷
受持品云。雖以十千劫行十正道○名是不
定人。是定人者。入性定位聖人性故大乘
義章十二云。如地持説。善趣菩薩數退數
進。名爲不定種性。已上堅固勝進名爲決定
種性已上者。初住已上也 同十二云。
如迦葉品説。七種人初一常沒不收賢聖。二
五停心觀。乃至煗頂名出已退沒。三忍世第
一名出已住取意是又常沒者無性義也。出已
還沒者不定也。出已住者當定性也。次當章
心。自本本有定性云習成定性。是即爲引入
一切皆成之義。漸漸會瑜伽等本有之性。瑜
伽等所立不定性聲聞。乃至無學於迴心向
大云義。不違一切皆成之義故不會之也。
爾者今定不定性等中。無學等迴心之類不
攝也 問。以全未修行位名無性證據何乎
 答云云 莊嚴論第一云。無性二種。一者
時邊。二畢竟時邊有四。一者一向行惡行。二
者斷善。三者無解脱分善。四者善根少畢竟
者無因故云云取意初二全未修行者也 疏一
云。莊嚴第五無性亦有二種。一是時邊。二
者畢竟時邊。謂暫時無即前闡提畢竟。謂
永無即大悲菩薩
問。疏一引善戒地持云。無種性人無種性
故。雖復勤行精進。終不能得無上菩提。但
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云云爾者此地持所
説無性有情。與全未修行之無性同也可云
乎 答。一義云。莊嚴時邊四人。與地持無性
全同也。而章全未修行者。當莊嚴時邊四
人中前三種歟 一義云。章文既云若於三
行。知三乘順解脱分行也。爾者人天善根。非
順解脱分。縱雖勤行精進。望三乘順解脱分
善者。餘未修行可云歟
元曉金剛三昧論云。然一闡提略有二種。
一者發大願○二者無大信。一闡提此亦有
二。一別闡提。謂大邪見斷善根者故。二者通
一闡提。謂未發大心無大信者。乃至小乘四
果。皆入是闡提位
涅槃三種人事
第十卷現病品。一畢竟死一謗大乘。二五
逆罪。三一闡提
二治
瘥不治不瘥聲聞
縁覺
三治不治必瘥於涅槃經書寫受
持供養等人也
第二十四卷高貴徳王品。一有病得良醫藥
及膽病者。病則易瘥。如其不得則不得喩
四果
二若得不得悉不可差謂一
闡提
三若得不得
悉皆得差所謂
菩薩
第三十一卷迦葉品。一易治菩薩
二難治聲聞
三不可治一闡
已上取意
問。當章所引三種人等者。引何品文乎 

指事云。言如涅槃云至無佛性也。現病品文
言。善男子。一至乃至廣説者。高貴徳王品文
云云取意折薪心。從如涅槃至無佛性。高
貴徳王品第二人義以引之。善男子已下。同
品下兩紙餘隔。引説第二人之文云云指事
心云。現病品説第一人必死不疑云云同章
畢竟死言故。付文顯攝現病品也 折心云。
章文先擧畢竟死者。喩闡提之義畢。善男
子已下。引全文故。知同品文也。所引文既云
如命盡云云畢竟死之義也
問。所引高貴徳王品文。説闡提作佛之義歟
 答。如章所引。闡提亦得菩薩云云付之。有
本一闡提輩不得阿耨等云云若依此本者。所
引之文。全不見闡提作佛之義如何 答。縱
雖依不得之本徴所以者何。若能發於菩提
之心。則不復名一闡提也之文。無諍闡提作
佛之義也。不得者攝闡提之位也。故章結釋
云。就位前後有無恒定等云云
  文安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夜子時計書寫

迴心無上大菩提     快舜祐乘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
  種性義下
  十三。終教已上佛性遍非情歟
十四。闡提謗大乘斷善三類同異
十五。生佛二界下増減
十六。同教主伴
十七。六決定

已下終教
十三問。終教心佛性遍非情歟 答。章遍一
切衆生。除草木等云云付之。既云眞如性中
立種性云云眞如之體豈不遍非情乎 答。異
義往往。只可任高祖定判也。唐經三十第八
眞如相迴向中。説眞如之百門徳。第九十
六徳云。無有少法而能懷亂。令其少分無非
覺悟 大疏五 云。九十六云○無非覺
悟者。如遍非情。則有少分非是覺悟。況經云。
佛性除於瓦石。論云。在非情數中名爲法性。
在有情數中名爲佛性。明知。非情非有覺性。
故應釋言以性從縁。則情非情異。爲性亦殊。
如涅槃等。泯縁從性。則非覺不覺。本絶百非。
言亡四句。若二性互融。則無非覺悟。起信
云。以色性即智性故。説名智身。遍一切處。此
既二相相性即縁復即性故。無少分非覺悟
者。況心爲總相。又融攝重重哉 抄十二
云。九十六云下○就此段疏文。爲遮妄執
一切無情有佛性義。就許此義。自有淺深。一
謂精神化爲土木金石。梟鏡屓塊以成於子
情變非情。非情變情。斯爲邪見。不異外道。衆
生計生草木有命故不可也。若説無情同一
性故。則稍近宗亦須得意。彼本文意。約於
眞如自體遍故。眞實之性無有二。故涅槃經
説。第一義空爲佛性。故一切法中有安樂
性。攝境從心。無非心故。色性智性體無二故。
如是等文。諸經具有。今謂此釋太即大過。失
情無情。懷於性相。若以涅槃第一義空該通
心境。涅槃何以揀於瓦礫言無性耶。廣如別
破。今直顯正義。謂性與相非一非異。情與
非情亦非一異。故應釋言以性從縁等。一如
涅槃者。揀去牆壁瓦礫等故。二無覺不覺者。
眞性之中無心境故。三無非覺悟。以無情性
融覺性故
問。圓教心非情可覺性乎 答。有情之覺性。
融非情之相故。下章種性甚深。通依及正云云
玄記第十六。佛性及性起。皆通依正云也
 難云。若性相相融之義者。終教既事理無
礙之宗也。佛性豈不通非情乎。故知圓教心。
直非情可有覺性也。故密宗非情有性之義
云云如何 答。且他宗異義不能委細。自
宗處處解釋。圓教心。以性融相之外。不許直
有覺性也。故依性起品。如來成正覺時。悉見
一切衆生成正覺。乃至入涅槃經文。釋一
成一切成之義 鈔十九云。約性即一眞
法界。二約相即無盡事法。三性相交徹。四
以性融相徳用重重○今經正約第四以性融
相。一成一切成皆成。謂以佛之淨性。融生之
染。以佛之一性。融生之多人之多染。生隨一
眞性。皆如於佛。已成佛竟。非唯有情。會萬類
相融爲佛體。無不皆成○頓教多同約性四
門。終教即同性相交徹○由此有云。無情
成佛。是約性相相融。以情之性融無情相。以
無情相隨性。融同有情之相故。説無情有
成佛義。若以無情不成佛義。融情之相。亦得
説言諸佛衆生不成佛也○故説一成一切成
也。非謂無情亦有覺性。同情成佛。若許此
成。則能修因無情變情。情變無情。假同邪
 有云者。餘師釋歟。雖然衆生引用之。
知一同之義也。又上疏五下釋。以性從縁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701 70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