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五教章通路記 (No. 2339_ 凝然述 ) in Vol. 72

[First] [Prev+100] [Prev]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修。初二三地。是世間修。四地道品。五地諦
等也。同斷謂斷十重障故。二故起信論云下
引證文顯易見章若依圓教不説變易等者。
別教一乘。立一生死。不分麁細。過患一際。
無差別故。雖同分段。而見聞生。果縛依身。
繋業分段。解行生人。是法門身。雖是分段。
細妙微密。普眼肉眼。超三乘域。勝妙深奧。
不可思議。善財童子今生解行。自在無礙。往
來出沒。無有罣礙。永離塞滯
  約就&MT10755;教。明二死者。此&MT10755;教中。總有
二死。分段生死。大同始教。然此終教。根
本無明。動本覺體迷本覺故。本覺眞如。
隨順無明。混成業相。轉現漸成。此本覺
理。無明三細。和合共一。以爲梨耶。此梨
耶識。以爲衆生分段。六道異熟報法。此爲
體故。故分段體。通第一義如來藏性。成
衆生故。由此義故。若依其本。眞如本覺。
爲分段體。若約縁言。根本無明。爲其體
性。若依近増上縁言之。有漏善惡業因
爲體。若依當體體性言之。三界五趣。四
生四有。麁異熟果。以爲分段生死體性。
若通取之。亦通惑業。大同始教。變易生
死。梨耶微細行苦所動異熟爲體。此即無
明住地爲縁。因位無漏妙業爲因。雖梨
耶名不相應染。不遮彼與五數相應。然
諸位人。皆具色身。變易五蘊。通諸位

若頓教宗。一切絶言。不立生死。何有二
死。非生非生。爲生死。非分非段。名分
段死。非變非易。名變易生。言廣如大般
若經那伽室利分説者。或人云。第五百七
十六。逝多林第八會。那伽室利分一卷。玄
奘三藏譯。彼具文云。龍吉祥言。頗有能
證菩提者不。妙吉祥曰。亦有能證。龍吉
祥言。誰爲證者。妙吉祥曰。若無名姓施
設語言。彼爲能證。龍吉祥言。彼既如
是。云何能證。妙吉祥曰。彼心無生。不
念菩提及菩提座。不愍念一切有情。以
無表心無見心等。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章若依圓教不説變易等者若一乘教。約
攝方便。諸教所明。是同教宗。今別教中。生
死體者。別教一乘。但立分段。不別建立
變易生死。生死總通有麁細別。三乘教
中。而其細分。名變易生。麁名分段。今
一乘宗。唯立一箇生死之法。不分麁細。
過患一際。無差別故。其所立名。當分段
生。雖同分段。而見聞生。果縛依身。繋業
分段。解行生人。是法門身。雖是分段。細
妙微密。超過三乘天眼所見。今以普賢
肉眼。見十佛塵刹等。此分段身。五蘊爲
體。善財童子。今生解行。自在無礙。往來
出沒。無有罣礙。永離塞滯。證果海生。既
絶生死。無有麁細生死。十佛究竟微妙
身故。言如善財等者。晋經五十九。入法
界品云。彌勒告善財云。無量菩薩。於無
數劫。修菩薩行。汝今一生。皆悉具徳
五教章通路&T047368;卷第四十三&MT10755;


五教章通路&T047368;卷第四十四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從此已下。第六斷惑章。修行時分。要詫二
種生死依身。隨應受此。修行佛因。以此依
身。隨應伏惑斷障證理。成滿佛果。是故此
門次前而來。斷謂斷滅也。絶也。盡也。惑
謂迷惑。心迷理事境界等法。昏闇謬亂。失
壞正路。絶此昏迷。令無帶礙。故名斷
惑。五教淺深。各有涯限。故名分齊。亦名斷
障。障謂障礙塞滯爲義。礙正境故。惑有
通別。別謂煩惱障。名爲惑障。對所知障。
名爲智障。通謂通煩惱所知二障。皆立惑
名。如天台師三惑之例。見思塵沙及以無
明。皆名爲惑。心神迷惑。迷境不知。是故
智障亦名惑也。今言斷惑。即通二障。文中
斷惑。通二障故。障必是通。通二障故。如
慈恩義林斷障義之例
章若依小乘如餘別説者。聲聞縁覺。斷惑行
相。具如愚法小乘教宗。諸論中説。毘曇宗
中。發智論。六足論。大毘婆沙。法勝毘曇。雜
心毘曇。倶舍。正理。顯宗論等。此是薩婆多
宗諸論。成實論宗。即經部攝。或曇無徳部
等所攝論也。今章大意。大乘教宗。所説森
羅。義容混雜參渉。不定。明此差異。令無
混亂。故大乘中。分別四教。立其分域。令
義無濫。是故大乘教宗四階之中。委細
説。分明顯示。小乘異大。差別顯然。故直指
陳。事不委細。或有略陳。隨宜不定
章一約位滅惑等者。初是隨何等位。於一
一位。有斷惑相。明此義故 言約位滅惑。後
是隨斷何惑。即顯其位。隨滅惑分齊。顯示
位別。故言寄惑顯位
章若依始教具足三乘下。文中爲二。初標定
能斷所斷。二陳演斷惑相状。初中亦二。初
標立能斷。二標立所斷。今初。能斷是智。亦
云斷惑。即是能所和合之相。言具足三乘
等者。始教大乘。是三乘教之本。總通必
被三乘根機。是故所説一切行相。亘通三
乘。顯示義理。雖明三乘。本意唯爲引小
入大。其迴心教。專引小乘。入大爲本。一切
影似小乘施設。直進教意。亦顯迴心。遠
引小乘。大乘麁淺。亦*顯小乘。故始教宗。通
明三乘發智斷障。證理行相。通被三乘。
通明三乘。是故始教。名三乘教
章障有二種謂煩惱所知者。二標立所斷。本
後二智所斷之法。不過二障。是故總通標
立二障。唯識論第九云。煩惱障者。謂執遍計
所執實我。薩迦耶見。而爲上首。百二十八根
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擾惱有情
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已上此中謂執
遍計等者。此出煩惱障體。此皆擾惱下。是
釋名也。今是取釋此總名也。貪瞋等惑。
起現行。惱亂身心。令不安穩。能礙涅槃
寂靜理故。論亦云。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
執實法。薩迦耶見。而爲上首。見疑無明愛恚
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
知障已上此中初出障體。覆所知下。是釋
總名。今是取此釋總名也。言所知境者。有
爲無爲二種境故。其根本智。縁無爲境。照
眞如故。後所得智。縁有爲境。照事法故。後
得無分別智。亦縁眞如。縁非安立諦故。而
變影像。非眞證故。説是障智不令證境。
是故名爲障菩提也
章先辨二乘斷煩惱障下。二陳演斷惑相状。
亦二。初明二乘斷惑。二明菩薩斷惑。此
即三乘斷惑行相。聲聞獨覺。束爲一門故。
三乘斷惑。總爲二門。初明二乘斷惑中。
有二門。初明斷煩惱障。後明斷所知障。
初中亦二。初總標分列。言障名數者。是
所斷惑。言斷得果者。是能斷智。亦是以智
向惑治斷。然後證理。即名得果。證理之
處。名爲果故。斷謂能所對合成故。二初
中煩惱有二下。次第解釋。亦二。初障名數。
二斷得果。初中有五。一列障名數。二見
修分別。三八識分別。四三界分別。五開
惑頭數。煩惱行相。以此五門。顯示大途。
簡要在玆。第一列障名數。言煩惱有二謂
分別倶生者。唯識一云。然諸我執。略有二
種。一者倶生。二者分別。倶生我執。無始時
來。虚妄熏習。内因力故。恒與身倶。不待邪
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故名倶生。此復二
種。一常相續。在第七識。縁第八識。起自
心相。執爲實我。二有間斷。在第六識。縁
識所變五取蘊相。或總或別。起自心相。執
爲實我。此二我執。細故難斷。後修道中。數
數修習勝生空觀。方能除滅。分別我執。亦
由現在外縁力故。非與身倶。要待邪教及
邪分別。後後方起。故名分別。唯在第六意
識中有。此亦二種。一縁邪教所説蘊相。起
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爲實我。二縁邪教所
説我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爲實我。此
二我執。麁故易斷。初見道時。觀一切法生
空眞如。即能除滅已上此上論文。具明倶生
分別名義。生起所由。種類行相。治斷之處。文
一具故。相因連引。今取分別倶生名義。要
由邪師邪教邪思惟三縁方起。名分別惑。
三縁隨一。作縁成立。不由三縁。與三界
生倶起。此惑無始已來。熏習力故。此分別
惑。見道所斷。是故亦名見所斷惑。修道之
中。隨應斷滅。是故此名修所斷惑。生五趣
已。任運生起。亦名任運起惑。上唯識文。約
就我見。明見修惑。解本頌中。由假説我
我法言故。今章所明。亙通諸惑。成立
分別倶生之義。而唯約就煩惱障門。明二乘
斷煩惱故。總通汎談。於煩惱所知二障
中。各有分別倶生二門。建立法義。勢變多
端。或建立名。煩惱所知。此各亦有分別倶
生。分別倶生。各有三種。謂種子。現行。餘殘
習氣也。亦束爲二。正使習氣。種子現行。倶
名正使。或建立名。分別倶生。分別倶生。各
各有煩惱所知二障。亦各有種子等如前。
言總有十種者。此十煩惱。雖有分別倶生
通局。不向通塞。總通有十。名十隨眠。名
十煩惱。舊名十使。疊束五見。名不正見。
或名惡見。名六煩惱。唯識本頌。言煩惱謂
貪瞋癡慢疑惡見是也。今約開分。故有十
種。言一貪二瞋等者。此擧十煩惱名。唯識
第六。釋本頌煩惱謂貪瞋等二句。釋總名
云。此貪等六性。是根本煩惱攝故。得煩惱
已上論明根本煩惱及隨煩惱相故。即
名本惑及以隨惑。論釋別名。明行相云。云
何爲貪。於有有具。染著爲性。能障無貪。生
苦爲業。謂由愛力。取蘊生故已上性謂體
状。業謂功能。此十煩惱。各有體用。煩惱
大途。不過此二。論云。云何爲瞋。於苦苦
具。憎恚爲性。能障無瞋。不安惡行所依爲
業 謂瞋必令身心熱惱。起諸惡業。不善性
已上貪對順境。汚染愛著。瞋對違境。憎
忿乖背。貪瞋二惑。水火相違。論云。云何
爲癡。於諸理事。迷暗爲性。能障無礙。一切
雜染。所依爲業。謂由無明。起疑。邪定。貪等
煩惱。隨煩惱業。能招後生雜染法故已上
明即是癡之異名。闇冥之心。無明解故。無
貪。無瞋。無癡。名三善根。是倶起法。三不
善根。別起不倶。論云。云何爲慢。恃己於他
高擧爲性。能障不慢。生苦爲業。謂若有
慢。於徳有徳。心不謙下。由此生死輪轉
無窮。受諸苦故已上對他高自。獨一不起。
此有七慢九慢差別。論云。云何爲疑。於諸
諦理。猶豫爲性。能障不疑善品爲業。謂猶
豫者。善不生故已上六煩惱門。總名惡見。
論云。云何惡見。於諸諦理。顛倒推度染慧
爲性。能障善見。招苦爲業。謂惡見者。多
受苦故已上此釋總名。論云。此見行相差別
有五。一薩迦耶見。謂於五取蘊。執我我
所。一切見趣所依爲業已上薩迦耶見。此
云有身見。即是我見。人見。人我見也。於五
蘊法。計實有我。執有我故。亦執我所。故
我及我所見。總通名身見。此見差別。有二
十句。六十五等。皆是分別我見所攝。恐繁
不明。論云。二邊執見。謂即於彼隨執斷
常。障處中行出離爲業已上或斷或常。起
此偏執。此見差別。種類極多。六十二見等是
也。論云。三邪見。謂謗因果作用實事。及
非四見諸餘邪執。如増上縁。名義遍故已上
此見差別種類極多。或計自在等。是一切物
因。或有横計諸邪解脱。或計梵王帝釋常
恒。或有妄執非道爲道。諸如是等。皆邪見
攝。論云。四見取。謂於諸見及所依蘊。執
爲最勝。能得清淨。一切鬪諍所依爲業已上
執所依蘊最勝。能得三種之事。總名見
取。論云。五戒禁取。謂於隨順諸見。戒禁及
所依蘊。執爲最勝。能得清淨。無利&MT10773;苦所
依爲業已上建立諸計。説不正因。制禁爲
戒。執爲最勝。及以能淨。非因計因。非道
計道。無利*&MT10773;苦。執所依蘊。此上五見。是
開第六不正見惑。并貪等五。爲十煩惱。十
惑名義。取要如是
章於中四種下。二見修分別。言於中四種
唯分別起等者。唯識論云。如是總別十煩惱
中。六通倶生及分別起。任運思察。倶得生
故。疑後三見唯分別起。要由惡友。或邪教
力。自審思察。方得生故已上言任運思察倶
得生故者。明通分別倶生之相。任運通倶
生故。思察通分別故。故安倶言。分別起
門。十惑皆起。任運起門。唯貪等六。除疑後
三見故 問邊見中。有斷常二見。邊見通
於倶生起者。爲通斷常。有所局耶 答。唯
識論中。擧二師義。論云。邊執見中。通倶
生者。有義唯斷。常見相麁。惡友等力。方引
生故。瑜伽等説。何邊執見。是倶生耶。謂斷見
攝。學現觀人。起如是怖。今者我我何所在
耶。故禽獸等。若遇違縁。皆恐我斷。而起驚
怖。有義。彼論依麁細説。理實倶生亦通常
見。謂禽獸等。執我常存。熾然造集長時資
具。故顯揚等諸論皆説。於五取蘊。執斷
計常。或是倶生。或分別起已上此中二義。初
義倶生。唯起斷見。依瑜伽論。斷見攝故。後
義斷常二見倶起。依顯揚論執斷計常文故。
上見修分別
章五識得起下。三八識分別。亦四。一五識
惑。二意識惑。三末那惑。四頼耶無惑。今初。
言五識得起初三者。五轉識中。唯起貪瞋
癡三惑故。且如眼識。見可愛境。起貪著
者。是眼識相應貪故。見相違境。起瞋恚者。
是眼識相應瞋故。見非違非順境。闇冥順
癡。是眼識相應癡故 問。何故五識。無慢
身邊 答。五識總是無分別故。慢是自他稱
量生起。是有分別。五識無之。身見計我。雖
是任運。由執計故。五識無有此執計情。邊
見斷常。身見爲依。是故五識。無身邊見。是
故五識。無三倶生。其疑後三見。唯分別起。
五識無之。無分別故。言亦通分別及倶生
者。五識相應。貪瞋無明。本是倶生。而亦
有通分別起門。對上見修門故。致亦通
言。五識雖是無分別法。而亦有起分別起
惑。言由用意識中等者。此通妨&MT10769;。謂有&MT10769;
言。五識竝是無分別識。任運現量。縁境而
已。分別起惑。由邪師等。由何五識得有
見惑。故今會云。非是五識獨起見惑。第六識
中所起見惑。即邪師等三因所起。爲此三
因。所牽引故。於五識中。得起分別貪瞋無
明 問意識分別起。引五識相何 答獨
頭意識。起分別貪瞋。後續起五識貪瞋。所
起貪瞋。必定應是分別起惑。如是等也。此
就同類煩惱爲言。或異類惑。引五識惑
*令分別起。應有此事
章意識具十種四分別六通二者。第六識中。
無有不起之諸煩惱。一切皆起。無所遺
故。言四分別者 疑後三見。唯局分別起故。
自餘六惑。倶通分別倶生二種
章末那唯四下。三末那惑。亦二初正明。二
是故唯四一句。結成。初中亦二。初明所有。
謂末那唯四但倶生七字是也。末那簡餘
識。唯四簡餘惑。但倶生簡分別起。此第七
識。唯倶生中。貪癡慢身見。四種相應。末那行
相。但縁第八見分謂我。以此爲相。故四煩
惱。皆帶我言。謂我癡。我見。我慢。我愛也。此
即執我爲行相。故入道章云。第七相續。恒
内執我。愛所執我故。得有貪。實非其我。
迷無我理故。有無明。恃所執我。令心高
擧。故得有慢。於非我法。妄計爲我。故有
我見已上此乃末那所有惑也
章六中除瞋下。二明所無。亦二。初修中明
無。二明無見惑。初中亦二。初總標二無。二
以瞋唯不善下。別釋二無。亦二。初明無瞋
恚。二明無邊見。今初。識中煩惱相應倶起。
必由同性。若是異性。不能倶起。六識通三
性。其所相應惑。必是同性。煩惱唯是不善有
覆。隨其性識。煩惱相應。瞋唯不善。與意識
中不善門倶。而意性改轉。口瞋無有改轉。
今第七識。唯有覆性。瞋唯不善。既是異性。
故不相應
章又以一類相續下。二明無邊見。此第七
識。無始已來。一類展轉相續無息。唯縁第
八。執爲我我。念念如是。無復計餘。無有
一念不執我時。是故邊見。無應起時。身
邊二見。不竝起故。我見人執。無間斷故 
問我見既無間斷。何故貪等三起 答我見
常恒。既無間斷。然我見上兼有義分。愛我
人故。有高擧故。迷闇性故。若爾貪癡無有
倶起。何故第七。此二相應。非是常途倶起
門義。迷無我理。貪著我故。此義分故。得
有貪愛。入道章云。何故無餘答由愛我
故。不得起瞋。我見以定。不得起疑。有我
見故。故無餘邊見。以此五見體皆是慧。不
可一心多慧竝起。所以第七但四惑倶已上
此中瞋邊見。就倶生除之。疑後三見。就見
修簡之。唯見煩惱通二。中見皆是此中所
除體相。此唯分別。次下除之。今此利用。
倶生所除
章又以後三見及疑下。二明無見惑。亦二。
初直明無。二通伏&MT10769;。今初。向外之識相應
煩惱。亦由外識謂邪師故。及邪教故。亦
由自審思察。邪思惟故。故第六識相應諸
惑。亦由邪師邪教等起。今第七識。向内縁
慮。永無邪師邪教等縁。唯是任運。一類相
續。計我。是故無有分別起惑。即如前引入
道章明
章又由相續故下。二通伏難。謂有難言。若第
七識。但倶生者。彼前五識。本是倶生。意識分
別起門所引。亦起見惑。今第七識。亦應意
識分別所引。起其見惑。何故不爾。故今答
云。五識雖是本任運起。有間斷故。倶生起
門。數數間斷。意識分別。所牽引故。亦起分
別門貪瞋癡。今第七識。唯倶生門。常恒相
續。無有間斷起餘門惑。是故不同五識意
識所引起分別門惑也
章其第八識總不起下。四頼耶無惑 問何
故第八諸惑不起 答識惑體生。一同生者。
有相應義。今第八識。無覆無記。然諸煩
惱。隨應即通不善有覆。無有無覆無記煩
惱。故第八識。無有煩惱 問若爾何故第
八識中。得有不善不覆惑種 答一切煩
惱。種子習氣。皆無覆性。有漏法種性皆無
記。故第八識自體分處。得持種子。唯識論
云。此十煩惱。何識相應。藏識全無。末那
有四。意識具十。五識唯三。謂貪瞋癡。無分
別故。由稱量等。起慢等故已上此總引證
上四段義。入道章云。第八唯是無記性攝。煩
惱染汚。性既不同。故不倶也已上此明第
八惑不相應。言染汚性者。不善并有覆無
記。倶名染汚性也。彼章亦云。第六意識。遍
通三性。縁内外境。有勝功力故。得具十
眼等。五識不能秤量。故無有慢。無分別
故。不得有疑。不起執故。故無五見已上
此明意識所有。五識所無之相
章此分別倶生下。四三界分別。雖言三界。
兼三性門。言此分別倶生皆通三界者。欲
界之中。有其分別倶生煩惱。事義易知。色
界分別邪師。邪教。自審思察。三種皆具。無色
界中。雖無邪師邪教二縁。而有自審思惟
之縁。色無色界。倶生煩惱。自然有之。與三
界生。倶起成故。不待諸縁。任運起故。然
欲界中。畜生等。起倶生惑。不能生起分別
煩惱。言瞋唯欲界等者。不善唯是欲界繋
法。心識麁強。起惡心故。上二界中。四無量
心。所制伏故。心即調柔。故其煩惱有覆無
記。是故瞋恚。唯不善法。上二界中。不能
生起。圓弘章二云 問煩惱障所攝煩惱六。
通三界不 答五通三界。瞋唯欲界。何以
故。瞋縁違境而起。上二界中。無違境故
已上又云 問此諸煩惱。通三性不 答貪
等五。通二性除善者。在上二界。一向有
覆無記。若在欲界多分不善。或有覆無記。
謂任運起。不能起惡行者。是謂末那等。瞋
唯是不善已上 問中諸煩惱者 問本惑隨
惑。三性門也。今且擧本惑邊
章其分別起者下。五開惑頭數。亦二。初示
相。二問答。初中亦二。初別明。二通前分別總
有一百二十八也者。總結。初別明中。亦二。初
分別起頭數。二倶生起頭數。今初。於三界
中。各有四諦。若諦是果。欲色二界。五蘊果
報。無色四蘊。除色蘊故。集諦是煩惱障。及
有漏業。是苦之因。滅諦是果。出世法故。擇滅
無爲。生空所顯妙理。道諦是因。七科道品。滅
諦之因。由此因道。得滅諦故。知苦斷。集證。
滅修。道是斷證。法上無漏。故諸凡夫等。迷
四諦理。不能知苦。不能斷集。不能證
滅。不能修道。輪迴生死。不能出離。今
明迷謬三界四諦。各起煩惱。有其分齊。欲
界十使。皆迷四諦。上界無瞋。是故各起九
種煩惱。色界三十六。無色三十六。都合即
有七十二使
章其倶生者下。二倶生起頭數。欲界有六倶
生。小乘欲界唯四倶生。無身邊故。大乘身
邊二見。亦通倶生故爾。色無色界。各五倶
生。是故三界通成十六
章問何故前愚法小乘中下。二問答。小乘毘
曇。於欲界中。迷苦有十。迷集滅諦。各有
七使。除身見邊見戒取見故。道下有八。餘
身邊。故四諦下。有十。七。七。八。欲界四諦。
有三十二。色無色界。各除瞋恚。各有二十
八。合成五十六。并欲界三十二。三界都合八
十八使。修惑四倶生。欲界具四。上二各三。
總合十種。并前見惑。都合成九十八隨眠。今
大乘宗。迷諦盡理。是故通修總有一百二
十八根本煩惱 問迷四諦理。起諸煩惱。
迷謬起惑行相云何 答迷四諦理。有總有
別。有親有疎。行相多端。唯識論中。委細
分別。彼論六云。然迷諦相。有總有別。總謂
十種。皆迷四諦。苦集是彼因依處故。滅道是
彼怖畏處故。別謂別迷四諦相起。二唯迷
苦。八通迷四。身邊二見。唯果處起。別空非
我。屬苦諦故。謂疑三見。親迷苦理。二取執
彼三見戒禁及所依蘊。爲勝能淨。於自他見
及彼眷屬。如次隨應起貪恚慢。相應無智。
與九同迷。不共無明。親迷苦理。疑及邪
見。親迷集等。二取貪等。准苦應知。然瞋亦
能親迷滅道。由怖畏彼生増疾故。迷諦
親疎麁相。如是委細説者。貪瞋慢三見。疑倶
生隨應如彼倶生。二見及彼相應愛。慢。無
明。雖迷苦諦。細難斷故。修道方斷。瞋餘愛
等。迷別事生。不違諦觀。故修所斷已上
宗記七。辨迷諦相。先明小宗。後陳大乘。大
乘迷諦。全依唯識。引本論文。次第述釋。今
全引彼。辨論文相。故彼文云。次辨大乘十
種隨眠。通約三界見修所斷。自有二門。一
者總迷門。通計三界見修所斷。合有一百二
十八。二者別迷門。通計三界見修所斷。合
有一百四。且總迷者。先辨欲界十種隨眠。皆
是四諦。唯識論第六釋云。苦集是彼因依處
故。滅道是彼怖畏處故。述曰。唯識論主。依
集論第四。作如是釋。雜集第七。釋集論云。
苦集二諦。皆是十種煩惱因縁。又爲依處。諸
家章疏。釋集論不堪記録。今且釋曰。苦是
十惑因縁依處者。第八藏識是眞苦諦。識中
惑種 是彼現惑之親因縁。即此識體。是彼種
現之所依處。集是十惑因依處者。十惑種現。
是集諦體。現行十惑。熏生種子。種子生種。
種生現行。此等皆是十惑因縁。即前前念現
行十惑引後後念現行十惑。名爲依處。謂若
不迷苦集二諦。十惑無由從苦集生。是故
十惑。各迷苦集也。滅道是彼怖畏處者。雜
集第七釋云。由煩惱力。樂著生死。於涅槃
界。起懸崖想。生大怖畏。述曰。由十隨眠在
身中故。怖於滅道。迷於四諦。既各具十。故
成四十。上之二界。各除四瞋。如是通計。三
界合有百一十二。其修所斷。多迷事起。欲
界有六。謂身邊見。雖迷苦理。於中有二。
謂分別起。見道中斷。其倶生者。修道方斷。竝
貪瞋慢及以無明。故總有六。上界除瞋。故
各具五。三界合計總有十六。通前百一十
二。合成百二十八。次別迷者。前總迷門。通
迷一切自所起處。及非起處。故四諦境。各
具十迷。今別迷門。唯辨十惑自所起處。以
爲所迷。其義則異。故唯識論第六云。二唯迷
苦。八通迷四。述曰。身邊二見。唯於苦果不
達是空及非我。故執我我所及以斷常。故
唯迷苦。餘之八惑。四諦境中。皆容得起
故。通迷四。且如邪見撥無四諦。疑及無明。
隨應準知。見取貪等。疎迷易曉。而論戒
取。不同小宗親迷苦道。謂此大宗。亦是疎
迷。故通迷四。且大乘中。見戒二取。若苦諦
下。即執身邊及以邪見。以爲最勝及能得
淨。餘三諦下。唯報邪見。以爲最勝及能得
淨 問若爾。二取有何差別。答見取但
執最勝得淨。論其戒取。不但執勝及能得
淨。亦欲隨順此邪見等。受持戒禁。見取既
隨邪見等生。故是疎迷。四諦之境。故通
迷四小宗見取。唯執最
勝。戒取唯執得淨
由斯理趣。苦下具
十。餘三各八。欲界合計有三十四。上界除
瞋。是故三界別迷諦境。合九十四。修所斷
十。同薩婆多。以身邊見。決定不縁修所
斷中所縁事起故。次除之也。事理體同。而
由解異故也。如是總計見修所斷。三界合
成一百四惑。此別迷門。具如瑜伽第五十
八。西明法師。唯識疏第六中。不曉差別。而
合別迷。亦有一百二十八者。深爲課謬
矣。次辨迷諦親疎者。有麁細門。且麁門
者。戒取迴入疎迷之中。瞋通親迷。滅道二
諦。憎此二故。餘義竝同薩婆多説。細相門
者。貪瞋慢三。通親迷四。不能繁叙已上
大乘宗。迷諦相状。大乘義中。數有指同。小
宗之者。事須引之。應知其相。飾宗&T047368;中。
於小乘中。明有宗義。故彼文云。且依薩婆
多約十隨眠。迷四諦異。及三界別。成八十
八。先辨欲界迷四諦異。成三十二。謂迷苦
諦。具十隨眠。一有身見。二邊執見。三邪
見。四見取。五戒禁取。六疑。七貪。八瞋。九
慢。十無明。次辨迷集及滅諦。各唯七種。謂
於十中。除身邊見。及除戒取。次辨迷道。
唯除身邊。具餘八種。如是通計。總三十二。
上二界中。無可憎境。故迷四諦。各除一
瞋。通計但有二十八惑。色界既然。無色亦
爾。如是總計。成八十八。於中若辨親疎。迷
諦十隨眠中。二種一向親迷四諦。一邪見。
二疑。四種一向疎迷四諦。一見取。二貪。三
瞋。四慢。一通親疎。迷於四諦。謂是無明。
二種唯局親迷苦諦。謂身邊見。一通親迷苦
道兩諦。謂戒禁取。於中且辨二親迷四者。
謂由邪見。發無四諦。復由疑故。疑於苦
等。爲是苦等。爲非苦等。次辨四種疎迷四
者。謂由見取。執前邪見。以爲最勝。復
貪著自見。憎嫉他見。復由慢故。持己惡
見。陵蔑於他。次辨無明通親疎者。不
無明。親愚四諦。不能了知也。相應無明。若
與邪見疑相應者。亦是親迷。與貪瞋慢見
取相應。即是疎迷。次辨身邊唯親迷苦者。
婆娑五十二意云。且有身見。迷五取蘊。苦果
處故。執我我所。復起邊見。執我斷常。理
無迷餘。集等三諦。而執我等。故此二見。唯
親迷苦。次辨戒取親迷苦道者。即五十二
意云。執能得淨。名爲戒取。然諸外道。亦能
知其惑業之集。招於穢果。故不於集。執能
得淨。然此戒取。總有二種。一者非因計因。
二者非道計道。且非因計因者。由不了知
苦果是苦。執梵王等。苦體爲因。能生有情。
故親迷苦。非道計道者。由諸外道。亦能
知滅是清淨處。爲求此淨。發起種種無利
苦行。謂之爲道。此由親迷眞實道故。故親
迷道。非因計因。不名迷集。以識集故。非
道計道。名爲迷道。不聞道故。上來廣辨見
所斷惑。因此乘明修所斷惑。縁事而起。欲
界有四。貪瞋慢無明。上界除瞋。三界總計。
合有十種。故薩婆多。見修所斷。總九十八
已上言因此乘明修所斷惑者。迷諦惑者。要
是分別起門煩惱。上廣明竟。乘便剩明任運
起惑。非正意故。言因乘明。唯識論第六。隨
本頌文。列釋根本十煩惱已。託種種義。諸
門分別。建立十二大門明之。一分別倶生
門。二自類相應門。明十煩惱倶起不倶起
故。三諸識相應門。四諸受相應門。五別境
相應門。六不善有覆門。七三界分別門。八
學等分別門。九三斷分別門。十縁有事無事
門。十一有漏縁無漏縁分別門。十二縁自他
地事境名境門。此是大門。子段三門。巨細
總通有十五門。謂第一分別倶生門中。子段
有邊見斷常異解門。第七三界門中。有上下
相起門。第九三斷門中。有迷諦總別親疎
門。故成巨細十五門也。今此章中。略有三
門。謂第一見修分別門。第三諸識相應門。
第七三界分別門。兼有第六不善有覆門。正
兼通有四門分別。此即極略簡要陳述。雖因
乘。此應明餘門。章主事簡。恐繁不陳。唯
識陳説十五門已云。餘門分別。如理應思
已上此指自論不盡。餘門彼疏釋云。謂有無
異熟。有漏無漏。七隨眠攝。八纒諸蓋攝。乃
至九品等分別皆如理思已上樂廣之者乘
便盡義。存要之者。刪繁取簡。廣略豐
約。隨學士意。結集三藏阿羅漢等。安布文
義。既有廣略。翻譯經論三藏師等。安文列
句。繁略非一。佛陀耶舍譯。四分律。樂廣
好豐。而舊譯三藏。多好文精要。大唐玄奘
三藏已後。所傳教藏。皆名新譯。舊譯經論。
後更重譯。卷軸是多。文句具周。舊譯維摩經
二卷。或三卷。玄奘新譯六卷成部。眞諦起
信論。唯有一卷。喜學新譯部成二卷。如華
嚴經入法略品。三代所譯。次第漸廣。又有舊
譯多軸。新譯少卷。求那所譯。楞伽經十卷
成部。喜學所譯。七卷成部。又於舊譯中。西
晋正法華。十軸成部。姚秦羅什所翻七卷。如
是廣略。事義不定。天竺諸大論師。解經釋
論。文義廣略。事極多端。震旦諸師。製疏
釋經。立章明義。廣略豐儉。事亦多途。如是
等相。事義非一。問上明本惑十隨眠相。其
隨煩惱行相云何 答章中唯陳本惑相貌。
至隨惑者。略不言之。雖略不言。乘便
明之。唯識論云。已説根本六煩惱相。諸隨
煩惱。其相云何。頌曰。隨煩惱謂忿恨覆惱嫉
慳誑諂與害憍。無慚及無愧。掉擧與惛沈。
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亂不正知。論
曰。唯是煩惱分位差別。等流性故。名隨煩
惱。此二十種。類別有三。謂忿等十。各別起
故。名小隨煩惱。無慚等二。遍不善故。名中
隨煩惱。掉擧八。遍染心故。名大隨煩惱已上
二十隨惑。一一名義。論細解釋。恐繁不引。
論釋二十隨惑相已。總相料簡。有十二
門。通計子段。成十六門述記爲十三。
而第十不見
第一
假實門。論云如是二十隨煩惱中。小十大
三。定是假有。無慚無愧。不信懈怠。定是實
有。教理成故。掉擧惛沈。散亂三種。有義是
假。有義是實。所列理教。如前應知已上
二倶生分別門。論云。二十皆通倶生分別。
隨二煩惱勢力起故已上第三自相應門。論
云。此二十中。小十展轉。定不倶起。互相違
故。行相麁猛。各爲主故。中二。一切不善心
倶。隨應皆得小大倶起。論説大八遍諸染
心。展轉小中。皆容倶起。有處説六遍染
心者。惛掉増時。不倶起故。有處但説五
遍染者。以惛掉等。違唯善故已上第四諸
識倶起門。論云。此唯染故。非第八倶。第七
識中。唯有大八取捨差別。如上應如。第六
識倶。容有一切。小十麁猛。五識中無。中大
相通。五識容有已上第五受倶門。文繁略
之。第六別境相應門。論云。如是二十。與別
境五。皆容倶起。不相違故。染念染慧。雖非
念慧倶。而癡分者。亦得相應故。念亦縁現
曾習類境。忿亦得縁刹那過去故。忿與念
亦得相應。染定起時。心亦&T050511;擾。故亂與定
相應無失已上第七根本相應門。論云。中二
大八。十煩惱倶。小十定非見疑倶起。此相麁
動。彼審細故。忿等五法。容慢痴倶。非貪
恚竝。是瞋分故。慳痴慢倶。非貪瞋竝。是貪
分故。憍唯痴倶。與慢解別。是貪分故。覆諂
與誑。貪痴慢倶。行相無違。貪痴分故巳上
第八三性門。論云。小七中二。唯不善攝。小
三大八。亦通無記已上第九三界門。子門
有三。一三界通塞門。論云。小七中二。唯欲
界攝。誑諂欲色。餘通三界已上二生下起
上。生上起下門。三上下相縁門。竝略不引。
第十學等門。論又略之。第十一三斷分別
門。此中二段。初後十爲一段。二前十爲一
段。初中有三子門。一見修斷門。二迷諦總
別門。三迷行觀疎門。前十爲一段。亦有迷
諦等。一一論文。恐繁不引。第十二有事等
門。論文略之。義忠師云。即忿等十。放逸失
念。及不正知。此十三數。依他根本煩惱而
起。名之爲隨。無慚無愧。掉擧惛沈。不信懈
怠。及散亂七種。雖非依彼根本而起。縁彼
得有。亦名爲隨已上言忿等十三依根本
者。忿是瞋恚一分爲體。恨亦瞋分。覆即貪
痴一分爲體。惱嫉倶瞋一分爲體。慳亦貪
分。誑諂倶是貪癡一分。害瞋慳貪放逸。依怠
三毒假立。失念癡分。不正知者。慧癡一分。
此之十三。多是本惑三毒分位而建立也。自
餘乃是。別有自性。是其等流。故竝名隨。唯
識論中。擧二十種。爲隨煩惱。百法論中。所
列亦爾。瑜伽本地分中。説二十二隨惑。此二
十外。加其邪欲及邪勝解。義忠師云。且瑜伽
論。隨惑位中。開二數者。障義是重。故開二
已上海東丘龍大師。依此二十二隨惑
門。分別義定。故二障義云。放逸等十。及誑
諂憍。唯通不善。有覆無記。忿恨覆惱慳嫉。
與害無慚無愧。如是九種。唯不善性。此中
無慚無愧。論其自性。遍行一切不善心中。
若説増用。愧通一切。慚未必通已上又引
瑜伽云。放逸。掉擧。惛沈。不信。懈怠。邪欲
邪勝解。邪念。散亂。不正知。此十通一切
染汚心起。通一切處三界所繋。忿。恨。覆。
惱。嫉。惱。諂。誑。憍。害。此十各別。不善心起。
若一生時。必無第二。如是十種。皆欲界
繋。除諂誑憍。由誑及諂至初靜慮。憍通三
界。此并前二。若在上地。唯無記性已上
尋。伺。惡作。睡眠四種。不定心所。亦入隨
攝。雖非隨性。三性一故。二障義云。隨煩惱
中。尋。伺。惡作。睡眠。此四通於三性。而在善
中。未必皆是隨煩惱性。如於夢中修無漏
道。此中眠數。非惑性故。其餘三種。準此
可知已上又引瑜伽云。尋。伺。惡作。睡眠。此
四通三性心。非一切處。非一切時。若有極
久尋求伺察。便令身疲念失。心亦勞損。是
故尋伺。名隨煩惱。此二乃至初靜慮地。惡
作睡眠。唯在欲界已上入道章中。具釋二
十。約識判云。隨煩惱者。此唯染故。非第八
倶。第七識中。唯有八大。謂掉擧。惛沈。不
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第六
意識。容一切倶。五識得與無慚無愧并掉
擧八。十種相應 問。何所以耶 答。第八第
六。義同前釋。以掉擧八遍諸染心。第七
是染。故得八倶。五識有染。亦得有八。無
慚無愧。遍不善心。眼等五識。得有不善。故
得相應已上然此隨惑。約就四諦修道五
門。明其數相。依唯識論。約二十隨。瑜伽
論。約二十二隨。玄隆法師。依瑜伽論。若
依元曉二障義説。二十二上。更加尋伺悔眠
四法。爲隨惑攝。總成二十六法。應約此論
數相。今約二十二隨爲言。所言二十二隨
惑者。唯識二十隨煩惱上。既加邪欲邪勝解
二此隨煩惱。見修通論。總有二百三十種相。
其分別隨。欲界四諦。各二十二。謂忿恨等皆
具足故。總通計有八十八種。色界四諦。各
除九法。謂忿恨覆惱慳嫉害無慚無愧也。自
餘十三。四諦各有。都合成五十二法也。無
色界四諦下。各除十一。九法如色界除。更
除諂誑二法。自餘十一。四諦各有。合成四十
四法。三界四諦。總有一百八十四隨煩惱
法。欲界修惑。二十二法。色界修惑。除忿等
九。餘有十三。無色修惑。更除諂誑。餘有十
一。三界修道下惑。總有四十六法。加前見
道百八十四。都合總成二百三十隨煩惱法。
亦加根本百二十八。總相通有三百五十八
煩惱障法。若依唯識。除邪欲邪勝解。唯就
二十。明數相者。隨應數滅。其相易知。本
隨二惑。擾惱有情。是故總通名煩惱障
  于時應長元年辛亥五月十八日於東大寺
戒壇院述之
 華嚴宗沙門凝然春秋七十二 
  文化辛未十月二十六日以嵯峨大覺寺所藏
然師手筆之本校之
 比丘典壽春秋五十四 
五教章通路&T047368;卷第四十四&MT10755;





五教章通路&T047368;卷第四十五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第二斷得果者下。文中爲二。初明斷二
障。二明種子斷。初中亦二。初斷煩惱障。二
斷所知障。初斷煩惱障中。亦二。初斷分別
惑。二斷倶生惑。初中亦二。初總標。二一若
從具縛下。別釋。亦二。初明相。二引證。初中
亦三。初具縛人。二倍離欲。三已離欲。今初。
言從具縛入眞見道者。此門行人。名次第
證。凡夫位中。未能伏斷一毫煩惱。從具縛
地。入見道人。即住初果。聲聞乘人。*住其
種姓。値善友縁。發心修行。種植順解脱分
善根。修五停心。次入別相念處之位。次入
總相念住之位。順解脱分善根成就。次入順
決擇分善位。此即内凡四善根位。亦名加行。
聲聞階位。雖有多類。今且依彼五位之門。
陳述行位斷證始終。唯識論中。總立五位。
雖約菩薩修行。唯識兼陳三乘五位行相。
此即一箇資糧加行等。五位相也。順解脱分。
五停念處。是資糧位。解脱位故。其四善根。順
決擇分。是加行位。即内凡位。問小宗倶舍。順
解脱位。入修要門。唯立二門。一不淨觀。二
持息念。即數息觀。今大乘宗。立聲聞修。爲
亦修二門具立五停耶。答東塔律師。釋四
分律。陳聲聞行。專依倶舍。入修要門。唯立
二門。謂不淨觀。及持息念。定賓律師。飾宗記
中。引彼已云。今詳貪尋。理須此二。儻縁性
等。豈得同然。此出小宗倶舍中。偏僻之教。
豈能遍達有情機縁已上今大乘宗。遍投機
縁。具立五停。治五妄想。一不淨觀。對治貪
惑。二慈悲觀。對治瞋恚。三縁性縁起觀。言
縁性者。依四種道理。縁無有人我。唯有
其法。作此觀行。即觀十二縁起支法。破遣
人我。癡増上者。於此所縁。作意思惟。惑得
微薄。四界差別。觀謂是六界。地水火風空識
爲六。觀此六界。唯有事法。無有人我。見
人空理。瑜伽毘曇。六界爲境。若涅槃經。觀
十八界。名觀分別觀。著我増者。作此治法。
五持息念。對治散亂。五妄想増者。隨應觀
此五。隨一觀成。堪入後位。第二別相念住。
前治行成。即入此位。今此位者。以自共相。
觀身等境。別別對修。乃以此四。破外四倒。
觀解明白。所得増盛。第三總相念住。觀行純
熟。總相縁修。所謂總縁身等四境。總縁自
相及以共相。此即今位觀行相貌。此上二位。
通名念處。總別雖異。所觀同故。上來三位。
總名解脱。以行解微薄。心未隣理故。即
是資糧順解脱分位也。然世出世。伏斷修入。
有七作意。以攝始&MT10755;。一了相作意。二勝解
作意。三遠離作意。四觀察作意。五攝樂作意。
六加行究竟作意。七加行究竟果作意。世間
八定。伏道離欲。如瑜伽論第二十三。出世伏
斷。離染之相。即如彼論第二十四。今就出
道伏斷之中。約聲聞位。次第配之。璟興法
師。瑜伽抄十二云。前三方便。修了相作意。
爲了四諦十六行等。種種相状。四善根中。
修勝解作意。勝解心中。修作意者。見道近
於勝解淨行故。於見道中。修遠離作意。能
盡見惑。於修位中。修攝樂作意。進斷修惑。
取中二果。及斷色無色惑。乃至非想八無間
來。是攝樂作意。所作之位。觀察作意。於修
位中。已斷未斷之處。能觀察知。斷非想惑。
第九無間。金剛喩定。是加行究竟作意。盡無
生智。是加行究竟果作意已上瑜伽論中。寄相
如是。分別據實。處處有七作意。今此五停
四念三位。乃至具修了相作意。故此作意之
中。修四諦十六行。備了彼彼各各相状。然
擧五停四念住者。就其増勝。以爲位綱。非
不修習自餘行業。廣如瑜伽論中具説。資
糧位竟。次入加行順決擇分。内凡之位。有
煗頂忍世第一法。四加行法。煗頂二位。具修
四諦十六行相。忍位三品。下忍具修四諦十
六行相。而以一心。修諦行相。中忍漸略。減
縁減行。乃至二行二刹那修。上忍一行一刹
那也。世第一法。一行一念。謂觀行者。從前已
來數數修習。多時運積。故至此位。永斷能
障麁品。我慢及於涅槃。攝受増上。意樂適
悦。便能捨離後後觀心所有加行。住無加
行。無分別心。生空觀智。純熟無相。瑜伽論
云。彼於爾時。其心似減。而非實減。似無所
縁。而非無縁。又於爾時。其心寂靜。雖似遠
離。而非遠離已上璟十二云。煗等善根。隨分
寂靜。似眞無漏。遠離之心。體是有漏。而非
遠離已上此釋論其心寂靜等文也。此有漏
心。最後邊畔。既得如是趣現。觀心不久。當
入正性離生。瑜伽論云。即於如是寂靜心
位。最後一念。無分別心。從此無間。於亦所
觀諸聖諦理。起内作意。此即名爲世第一
已上遁倫記云。於四善根寂靜心位。最
後一念。於諸諦理。起内作意。名世第一法。
此有兩解。一云。以此文證世第一法。通縁
四諦。作無我觀。論既云諸聖諦理。故知。非
一諦也。此文即順涅槃經説。世第一法。亦
縁四諦。不同小論唯縁苦諦。二云。世第
一法。唯縁一諦。同小論説。今此文相。擧總
取別。謂於前煗等。前觀諸聖諦理中之一。
起内作意也。然涅槃經。説縁四諦者。遠云。
釋云。觀諦有其二種。一者行修現在所起。二
者得修未來所成。世第一法。現在所修。雖
觀一諦一行。未來縁於四諦増明。今修得
修。名縁四諦。今解彼經。亦擧總取別。雖
總擧四諦。而意所苦諦故也已上雖有二
解。後解是好。若如初釋。上忍如何。又不可
有減縁減行。然四加行。漸近見道。時節稍
逼。觀行隨減。故中忍後。有減行等。如是運
心。世第一法。等無間心。即入見道。事義便
易。次第必然。是故當知。世第一法。一行一
念。全同小論。已上四位。順決擇竟。上來五
停及四念處。煗等四心。總名見道前七方便。
仁王經中。名爲七賢。若四位門。此七方便。
合爲一位。名方便道。然就義門。約遠近等
故。分資糧加行二位。故成夷齊分列。成五
位門也。第三明入見道位者。此聲聞人。從
具縛地。發足修行。資糧加行。七方便竟。無漏
智發。斷惑證理。聖位方至。故世第一法。等
無間位。無漏現前。聖智方顯。此時惑障種子
頓斷。次刹那心。能證妙智。即證空理。然所
斷障。有其二種。一煩惱障。二所知障。聲聞
唯斷煩惱障全。後有斷所知障之一分。
煩惱障中。亦有分別倶生二惑。今此見道。
斷分別惑。聲聞斷惑。要先斷滅分別煩惱。
後修道中。漸斷修惑。玄記十。引唯識九
云。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一種。名得聖
已上此一種者。指分別煩惱也。問聲聞入
見。總有幾種。答聲聞入見總有二種。一眞
見道。生空無漏正體智起。頓斷三界分別惑
故。此即縁非安立諦也。二相見道。眞見頓
斷頓證之後。起後得智。安摸倣像前所斷
證。上下諦等。次第縁觀。此即觀其安立諦
也。問何故名爲眞相見道。答見道初念。根本
智起。實斷見惑。實證生空所顯眞理。此根
本智。先斷惑種。是名無間道。次此正智。證
顯眞理。如理正智。體會眞如。不變影像。眞
契當故。眞正體智。實斷實證。故此見道。立
以眞名。相見道者。安立倣學後得無分別智。
雖觀眞如證生空理。而變影像。縁觀安摸。
不能體會自性眞理。縁觀所變影像眞理。
爲其所證。斷惑非實。先實斷故。於前實斷。
安摸倣像。更作斷惑行相而已。問唯識論
意。大小相待。菩薩具觀安立諦及非安立諦。
二乘唯觀安立諦門。此即本論唯識所説。今
何故言具觀安立非安立諦。答此觀行法。何
位中修。唯識雖且言安立諦。而疏家得意。
判言亦觀非安立諦。二乘之人。七方便中。
觀安非安二種法。論及解釋。所説有由。唯
識九云。此位菩薩四善
根位
於安立諦。非安立諦。
倶學觀察。爲引當來二種見故。及伏分別
二種障故。非安立諦。是正所觀。非如二乘
唯觀安立已上此意二乘。唯安立觀。言非
如二乘唯觀安立。述記九云。然二乘者。自
乘唯説作四諦安立觀。菩薩不爾。今説。於
彼亦作人空非安立觀。然不同菩薩。菩薩
二空倶作。爲顯。彼劣故不説之。又二乘者。
亦唯作安立。不同菩薩。行智深廣。彼不
爾故已上此中二釋。一即如論。一觀非安。仍
會論文。此乃二乘。唯作安立。無非安立。以
是愚法二乘人故。如論所説。又不愚法者。
通作二觀。雖作非安。不及菩薩。此安非
安。唯生空觀。非法空觀。菩薩具觀二空。安
立非安立諦。倶是深勝。此中。愚法。不愚法
者。就定性二乘立此二類也。不同賢首所
立二類。賢首所立。以小乘教中所説二乘。
爲愚法人。以大乘教所説二乘。名不愚法。
問如小乘教薩婆多等。世第一法。等無間心。
苦法智忍無漏初生。頓斷欲界苦諦下十隨
眠。是無間道。此時惑得。猶有未懺。次苦法
智現前之位。惑得已滅。即證煩惱。滅下無
爲。是名擇滅無爲。如是次第。苦類智忍。苦
類智。斷上二界各九隨眠。無間解脱。乃至第
十五心。斷上二界道諦下八隨眠。無間道名
道類智忍。此十五刹那。爲見道時分。第十六
心。道類智位。總得三界見惑滅。理已見四
眞諦。生空眞理。蘇息圓滿。即名修道。今大
乘宗。立二種見。眞見道位。實斷實證。何故
小教不立二見。又小乘教中。立眞相見耶。
答愚法小乘教中。如問中言。唯言苦法智
忍。苦法智等。立十五心見道。不分眞相二
種見道。然以大乘。望愚法教。擬對見之。理
實愚法教中小乘。入眞見道。實斷三界分別
惑種。實證惑滅。所顯空理。然彼教中。不説
此義。是故小教不立眞見。問何故小教。不
立眞見。答依正體智斷惑證理。甚深微密。
非彼所知。是故不説彼眞見道。問已斷證
處。何故不知。答小乘機淺。斷證微細。雖得
實義。不知其處。瑜伽論中。彌勒大士。以補
處智。直見小乘斷證之處。説顯而已。問若爾
小教説相見耶。答言相見者。眞見之上。法
彼斷證。作倣學觀。安摸建立。既彼不知眞
見實義。由何得有倣學義門。是故不説相
見道義。問若小乘教。不説眞相二種見者。
彼教所説見道義者。何等見道。眞相二外。有
見道耶。彼見一向無所當耶。答彼教既不
得説眞見。故亦無有相見道義。待對之法。
無獨立故。非二見外有別見道。小乘見道。
對大見之小教見道。即當大乘相見
義。問三心十六心。當何見道義。答小乘見
道。當大乘宗十六心相。問大乘見道。有所
取能取。十六心。有上下八諦十六心。小教見
道。當何十六。答小教所説見道義門總名。即
當上下八諦行相。少分似大乘宗所取能取。
大乘所取能取。即言苦法智忍。苦法智等
故。而非全同。第二十六。既言下上十六心
見。故名是同。而其行相。名現觀忍及現觀
智。欲界四諦。各有此二。上界四諦。亦有此
二。此二行相。如次無間解脱二道法。前眞
見。無間解脱。見分觀諦。是故行相亦少相
似。問小教見道。自當大乘相見道者。小教
見道。如大相見。唯倣學觀應。非全是實斷
證耶。答不然。小乘見道。雖當大相。而小乘
人。以此即謂實斷實證。實由此觀。斷滅三
界分別或故。問小教所説。入見之人。前十
五心。皆實斷耶。其中有實斷證之處。眞見二
念。無間解脱二道處耶。又十五心外。有眞見
處耶。答雖無分明教文別釋。以義推之。
十五心中。初二之心。應是眞見道斷證分
齊處。所以然者。世第一法等無間心。是見
道初無漏。此處即是眞見道斷障。無間道此
當苦法智忍。次刹那心。是解脱道。即證眞
理。當苦法智。此眞見道。分別起惑。皆悉頓
斷。無有所遺。然小乘宗謂。初二心。唯斷欲
界苦諦十*或。證其滅理。然後十三刹那心
念。當相見道。小乘亦謂。實斷實證。以不知
其眞見處故。問若十三心。當相見者。無初
二念相見道耶。初二見道。屬眞見故。答今
唯擬對。後十三心。當相見道分齊而已。小
乘不説眞相。大乘有別所立。大乘聲聞。先
入眞見。後入相見。故眞見外別立相見。問
今章唯明眞見斷證。不言相見。何輒立之。
若有相見。章何不言。答聲聞菩薩。皆入相
見所有種種見道行相。三乘同入。無所闕
故。章且約就實斷實證。故唯陳述眞見斷
證。問菩薩見道。有眞相二。相見道中。有三
心相。十六心相。十六心中。亦有所取能取十
六。上下八諦十六。菩薩皆入此諸見道。今聲
聞人。如菩薩人。皆入此耶。若爾。三心相見。
云何得入。答此見道相。三乘通履。所有見
道。聲聞皆歴然。聲聞宗。大乘宗意。三心相
見。入不入義。率爾難定。法相宗師。精研多
端。燈第七云。問大乘眞見。斷二障據彼總
別立三心。二乘眞見。斷一障。應亦別總立
二心。答説六現觀既通三乘。現觀智諦。現
觀之中。辨此三心。故許小有。亦復無妨。又
解不許。二乘唯觀安立諦故。此非安立。二
乘不作。若許作者。何故諸部小乘之中。皆不
説有二心見道。若爾。初十六心。諸部亦無。
豈可不作。若亦不作。違雜集第九。彼云。安
立者。謂聲聞等。隨自所證。已得究竟。爲欲
令他亦了知故。乃至安立道諦。謂於諸諦
中。有如是如是忍。如是如是智。如是等。既
爾。何故諸部。不説總十六心。但有上下十
六心耶。答約不愚法。依大乘教中聲聞乘
法。作安立觀諸部小乘。多約愚法依彼小
教。故不能作。問若爾。三心亦應如是。答雜
集論中。但説安立。不説聲聞作非安立。勝
鬘經亦云。聲聞知有作。二解任情已上此二
解者。一云。聲聞亦作非安立觀。非唯安立。
二云。聲聞唯作安立諦觀。是故眞見後。唯
作十六心。問聲聞非安立。唯作生空觀。云
何得有三心相見。二空別總。成三心故。謂
煩惱障。有上下二。所知亦二。成三心者。一
生空上品。二法空上。以爲中品。三二空各
下。合爲下品。如是二空。得成三心。云何二
乘。得成三心。答誰言二乘修三心相。聲聞
非安。是二心故。云何二心作安觀。於煩惱
障。分爲上下。初之心名上品。内遣有情假
縁智。後之心名下品。内遣有情假縁智。初
是下品生空觀智。斷上品煩惱。後是上品生
空觀智。斷下品見惑。是其二心相見。非安立
諦觀門。下智對上惑。上智對下惑。若約智
者。或亦名下。約智下惑亦名上品。言若爾
初十六心諸部亦無者。此文意云。所取能取
十六心見。小乘諸部。都無説之。由不説
之。大乘不説觀此門者。何故大乘。盛明
此觀。二心非安立諦相見義。亦可爾。小乘諸
部。雖不説之。大乘修之。有何遮妨。言總
十六心者。即所取能取十六心也。雖言二
解。任情後解是好。雜集。唯識及勝鬘經。不
説聲聞作非安立故。故淄州補闕章云。何
故不作三心相耶。諸論説爲非安立觀。二
乘相見。唯安立故已上此釋二乘唯安立觀
問十六心相。亦有二種。一所取能取。二上下
八諦。此二竝是縁安立諦。此法彼眞見道故。
聲聞縁覺。所有相見。爲二種倶入。有不入
者耶。答今聲聞乘。二種十六。入及不入。義
非一準。故燈七云。問未知二乘具作二種。
爲隨作一。答不愚法者。作二十六。愚法之
者。作後十六。或廣慧者。作二十六。非廣慧
者。但作上下。所以瑜伽五十五。但説上下
一十六心。據三乘通及非廣慧。雜集論中。
説總十六。今此論中。具説二種已上補闕章
云。其相見道。二十六心。或隨作一。無處
説作。不同有部唯上下品觀。故雜集説總
十六謂所取
能取也
已云。一切道諦。由四種相應。謂
安立故等。言安立者。謂聲聞等。隨自所證。
已得究竟。爲觀令他亦了知故。故知。亦作
此總諦觀。有義但作上下十六。以力劣故。
不能合縁。言安立者。因明總十六故。分
別一切。不爾。應言此道諦等。不言一切。
然準對法。無説上下十六心文已上雖有
數解。且以燈釋。爲其大途。餘即準決。然雜
心倶舍等。愚法小乘教中所明。漸歴見道之
相。其名即當上下八諦。其義即當所取能
取。此乃小乘多分所説。然愚法教。成實論宗。
天異毘曇所説見道。以一時對觀。多念運
修故。瑜伽三十四説見道相云。從此無間。
於前所觀諸聖諦理。起内作意。作意無間。
隨前次第所觀諸諦。若是現見。若非現見。諸
聖諦中。如其次第。有無分別決定智。現見
智生。由此生故。三異所繋。見道所安。附屬
所依。諸煩惱品。一切麁重。皆悉永斷已上
纂云。從前世第一法無間。世第一法所
觀諸聖諦理。今於眞見道門。起内作意。此
眞見道作意。無間於相見道中。隨前第一法
時。所觀諸諦。若此亦現見他方。不同分界
等。不現見。諸聖諦中。如苦等之次第。有無
漏無分別決定。不由他引自。生疑智現前。
以現量證智生。非如見道前。即有分別疑。
可比度而生。是此中意。又證世第一法無
間。名從無間。今意欲解眞見道。雖知越
説相見道。却解所從無間處。即世第一法。
今却成前。謂前所觀諸聖諦理。起内作意。
即乃世第一法時。此作意無門。從前次第所
觀諸諦。相見道中。若現見不現見。決定智
現見智生。亦是此中意已上憬興遁倫。各釋
此文。委細顯了。恐繁不引。二障義云。立此
見道。有二種道理。一者安立聖教道理。二者
内證勝義道理。初門之中。先明二乘。後説
菩薩。就二乘人。入見道時。説十六心次第
而轉漸斷上下八諦下惑。如聲聞地決擇中
言。苦法智品見道。對治欲界見所斷法。苦類
智品見道。對治色無色界見所斷法故。所
以安立十六心者。由此見道能生出觀十
六行相差別世智。是故因中説其果相已上
又云。次明内證勝義道理者。三乘聖人。入
見道時。唯有一心内證眞如。無有十六及
三差別。言一心者。入觀之内。唯有一品。前
後相似。無差別故。説名一心。非約刹那。
名爲一心。如夫人經言。聲聞獨覺。初觀聖
諦。以一智。斷諸住地。一智四斷除蜜。強言
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淨道。皆
同此一究竟清淨故。又顯揚論云。除衆生執。
現起源故。覺法實性。永斷法執。法執斷時。
當知前斷衆生執隨眠。瑜伽論中。亦同此
已上此中内證。當眞見道。安立即當相見
道也。眞見道中。實斷實證。所應作事。頓成
滿足。相見道中。倣摸前眞。漸歴對觀。非實
斷證。問其相見道。十六心何。答雖有二種
十六心見。就必定作。明上下諦。苦法智忍。
乃至道類智名。與愚法小乘教同。且苦法智
忍者。苦謂苦諦。法謂教法。智謂於前方便道
中。縁教法智。所言忍者。謂先觀増上力
故。於各別苦諦中。起現證無漏慧。正觀三
界苦諦眞如。是爲其相。由此慧故。永捨一
切見苦所斷三界所繋二十八隨眠。欲界苦
下。有十隨眠。上界苦除瞋各九。故總合有
二十八惑。苦法智者。謂忍無間觀前眞如。
證前所斷煩惱解脱。苦類智忍者。謂此無
間無漏慧生。於法忍智。各別内證。言後聖
法。皆是此類。苦類智者。謂此無間無漏智生。
審定印可苦類智忍。此是苦下所起四心。餘
之三諦。各有四心。隨應斷惑證理。内證印
定準知。十六心義。與愚法異。問此見道中。
經幾時分。答眞見道中。有一無間一解脱
道。若立勝進道。即成三刹那。相見道中。經
十六心。此即上下八諦相見決定。入此八諦
道故。若立二心。非安立諦。即加二念所經
時分。若加所取能取時分。即増加也。如是
見道時分。倶舍婆沙。諸毘曇論。見道時分。唯
十五心。今此大乘。即異彼宗。問此之見道。
眞相二種。與彼向果。云何相攝。答此眞見
道。及相見中。前十五心。是預流向之一分也。
座順決擇分之者。兼取煗等爲初向故。
第十六心。初果一分。安非安立。圓滿時分。
建立初果。是初念故。從此已後。未起二果。
勝進道前。皆是初果。初果時分。是久延故。此
順毘曇。故十五心。爲見道時。若順成實。見
道時分。經多刹那。一時見諦。以無量心。斷
諸見惑。此間皆是預流向位。名一無間。最後
圓滿。名解脱道。即是初果。屬修道分。問其
十六心相見道者。唯是倣學眞見道事。其相
見道第十六心。建立初果。相見道中。斷惑證
理。既非實事。摸前事故。所得初果。亦非實
事。倣學眞見。所得果故。若爾。眞見道中。解
脱道時。應建立其預流果耶。答據其實義。
即眞見道證理之時。立預流果。斷或證理。事
&MT90041;故。證無爲果。已&MT90041;足故。第十六心。獲
有爲果。安摸倣像。義圓&MT90041;故。若爾大乘見道。
一念是一刹那。有何違妨。然順小宗。眞相
&MT90041;足上下八諦。第十五心。此間名爲見道時
分。第十六心已後。竝是修道分位。道類智位。
初果初念。章文言若從具縛入眞見道。刹
那頓斷三界四諦分別煩惱。得預流果者。必
定即是眞見道時。解脱道位。立預流果。以
是頓斷頓證。實斷實證處故
章二若倍離欲人下。二倍離欲。此人昔日。在
凡夫時。以有漏智。厭下欣上。伏斷欲界前
六品修惑。此即或在外道法時。後入佛法。
發心修行。乃至忍位。世第一法次刹那心。苦
法智忍。見道初。無漏法現在前。今大乘宗。此
初無漏。即眞見道。斷三界見惑。次刹那心。
即解脱道。是證空理。眞見初念。正斷三界
分別起惑。此一念時。兼永斷前所伏欲界前
六品。倶生煩惱種子。其相見道。前十五心。即
見道位。第十六心。修道初念。即成第二一
來果體。六品修惑。已永斷竟。即居一來果。
不言初果。是名超越一來果人。薩婆多宗。
許有漏斷故。超越證入見道時。唯斷見惑。
不斷修惑。修惑六品。以有漏智。前已斷故。
成實論宗。不許有漏智斷。而許伏斷。雖許
伏滅。非超越證。彼宗不立超越證故。今大
乘宗。唯許以有漏智。伏滅煩惱。入見道
時。兼斷已前所伏惑種。故此見道。即成第
二果之向。名一來向。問見修二道。治道各
別。各以當道。斷彼彼惑。今何以此見惑治
道。得斷修道所斷惑種。豈非治道相雜亂
耶。答治道各對。常途行相。今此兼斷。不同
常途。已伏惑種勢力微劣。見道既爲一來之
向。故雖修惑。見下永斷。今章即明見道智
下。兼斷已伏修惑種子。慈恩大師。所立亦
爾。元曉大師。不許此義。治道別故。無雜亂
治。二障義云。斷見惑者。有其三人乃至
欲人。入見道者。兼斷倍欲。證一來果。
已離欲人。入見道者。兼斷九品。證不還果。
乃至後二種人。所以能斷修惑種子者。見
道之品。實不能對修惑之品。是故不能
永斷種子。但此種子。先已被伏。今更重加
見道利鋤。故於彼種。伏斷作證。由此得修
彼品治道。於欲界生。不復還受。是故賞功。
加不還位。倍離欲人。准釋可解。超越道理。
應如是知已上彼約已離欲者。作此解釋。
今倍離欲處。引此文明義故。元曉師不許
以見道智。斷修所斷惑也。問若不許此義
者。倍離欲者。何時斷已伏修惑種子。答推
思彼意。斷見惑已。然後別起修惑治道。斷
彼惑種。若内證道。實斷證後。斷所伏惑。若
聖教道。第十六心時斷滅。已伏修惑種子。是
無間道。次念解脱。即一來果
章三若已離欲人下。三已離欲。亦名全離欲。
以凡夫時。以有漏智。伏斷欲界修惑九品
故。兼斷行相。如倍離欲。問欲界修惑。伏四
品者。伏八品者。色界修惑。伏初禪乃至四
禪者。無色界修惑。伏乃至無所有處者。如
是等人。立何等名。答若薩婆多。許有漏斷。
雖有所斷。非超越人。唯名行超。不名果
超。向中有超。不至果處。四品斷者一來。次
第證人。少有行超。八品斷者超越一來。而行
人。第三果。是次第證。初禪乃至無所有
處斷者。超越不還行超。即不還果。次第證人。
若大乘宗。如是伏者。一向皆是次第證人。
非是行超。未斷種故
章如瑜伽説入見道果者下。二引證。言隨其
所應者。具縛倍離欲。全離欲。隨此所應。成
初果二果三果故
章斷倶生者第六識倶生下。二斷倶生惑。亦
二。初斷第六識倶生。二斷末那識倶生。初
中亦二。初總明品數。二別陳斷障。今初。言
九地者。欲界。四禪。四無色故。言各有九品
者。九地之中。毎地各有九品修惑。謂上中下
品。上上。上中。上下。名上三品。中上。中中。中
下。名中三品。下上。下中。下下。名下三品。九
地各九。故成九九八十一品。此六倶生。皆任
運起。謂貪瞋癡慢身見邊見也。貪瞋癡慢。各
有九品。身邊二見。倶是極微細。唯在第九
品。九地各在第九品。故上二界。除瞋有餘
五倶生。其五識中。各有貪瞋癡。欲界皆有。
初禪三識有貪癡二。二禪已上。無眼耳身
識。而有借起識。以借起識。有起貪癡。無色
界中。無五識惑。唯有第六意識故爾
章又進修道人有其二種下。二別陳斷障。亦
二。初標分。二一漸出離者下。隨釋。亦二。初
漸出離。二頓出離。今初。言漸出離者。前從
具縛。入見道。得預流果人。三界修惑。全未
斷滅。今進起對治道。斷欲界倶生惑。從上
上品。至中之下斷之。即得第二一來果。從
初乃至第六無間道。是一來向。第六解脱
道。方得一來果。此後未起第三向治道已
來。竝第二果。此二果人。進斷下三品惑。乃
至第九無間道。是第三向。其解脱道。名不
還果。未起第四對治道已來。皆第三果。此
人進斷上二界惑。從初禪一品。乃至斷非
想地第九品惑。無間道心。皆名羅漢向。第九
解脱道。名阿羅漢果。若依五位。配此階位。
從預流果初念。至非想第九無間道。金剛喩
定現在前時。總有三果三向。謂預流果。一來
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也。此
三果三向。竝是名第四修道位。第九解脱
道已後。名第五無學道。亦名究竟位羅漢
初念。即得盡智及無生智。此之二智。同體義
分。三界因盡。名爲盡智。果盡名爲無生智。
故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
有。四智&MT90041;足。斷徳周備。如是漸歴次第斷
惑。證理得果。名漸出離。若於此世。從具
縛地。四善根中。次第進修。得羅漢果。名現
般涅槃人。若於初果。欲界人天經生之者。
或是一反。或二反三反。極七反有。如是
人。不生上界。於最後身。厭心猛利得特勝
果。證阿羅漢。是名部行獨覺。若一身中。從
凡夫地。乃至一來果。猶住果身。一往來欲
界人天。其後身中。證後一果。此亦部行獨覺
所攝。若從凡身。一生至第三果。於第三果。
身生上二界天。此有種種類。即有五種般。
所謂中般。生般。有行般。無行般。上流般是
也。上流般中。有樂惠上流。有樂定上流。此
二上流。各有全超半超遍決。此五種般。
於一一生。隨應即得阿羅漢果。隨應即得
有餘無餘二種涅槃。故立般名。此四果人。
各有種類。預流果人。有其三類。一現般預
流。二現進預流。三受生預流。現進有二。一
現進一來。一現進不還。一來果人。亦有三
類。一現般一來。二現進一來。三受生一來。不
還果人。唯有二類。一現般不還。二受生不
還。第三果人。無現進者。若言現進得阿羅
漢。即現般攝。阿羅漢人。亦有二類。一時解
脱。是鈍根人。二不時解脱。是利根人。亦有
二類。慧解脱。倶解脱。又有六種姓羅漢。即
時解脱。開五種故。謂退法思法等也
章二頓出離者下。即第二類。文中有二。初正
明。二引證。初中亦二。初略示。二廣釋。今初。
前次第證人。從具縛地。乃至初果。此人進
修。至羅漢果。即有此類。言頓斷者。於一
一品。九地頓故。言漸除者。於九地中。九
品漸故
章何者以彼欲界下。二廣釋。亦二。初釋頓漸
相。二釋通妨&MT10769;。初中有二。初釋頓斷。言三
種九品者。即三界九品。具言即是九地九
品。二竪論九品下。釋漸除。從上上品。至下
下品。九品修惑。一一別斷
章若爾何以故有漸斷者下。二釋通妨難。此
&MT10769;意。既有頓斷。亦於九品。應有頓除。界
品皆頓。修惑頓斷一念。即成倶生斷事。此答
意云。於三界法。煩惱爲本。有漏爲相。所言
法者。是煩惱法。此隨眠法。無始已來。成就
現現。同時異時麁細間起。無暫伏止。如
是積集。無知涯際。此即三界有漏惑法。品
類各別。一時難縁故。雖同時。頓於三界九
地。一聚合縁頓斷。而於三界煩惱品法。不
能頓縁。是故品品別別斷滅
章對法論云頓出離者下。二引證。此出雜集
論第十三。彼文云。頓出離者。謂入諦現觀
已。依止未至定。發出世間道。頓斷三界一
切煩惱。品品別斷。唯立二果。謂預流果。阿
羅漢果。品品別斷者。謂先頓斷欲色及無
色界。修道所斷。上上品隨眠。如是乃至煗
品。頓斷三界者。如見道所斷。非世間道界
地。漸次品品別斷。此義以何爲證。如指端
經説。諸所有色乃至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
在。廣説。乃至若遠若近。總此一切。略爲一
分一團一積一聚。如是略已。應觀一切皆
是無常。一切皆苦。乃至廣説。依如是觀。
但可建立初後二果。由此二果。如其次
第。永斷三界一切見修所斷煩惱。無餘所
顯。故不立第二第三兩果。由此二果。已見
諦者。唯斷欲界修道所斷有餘。無餘所顯
故。又依如是頓出離者。如來於分別經中。
預流果無間。即建立阿羅漢果。如是補特伽
羅。多於現法中或臨&MT10755;時。善辨聖旨。設不
能辨。由願力故。即以願力。還生欲界。出
無佛世。成獨覺勝果。設辨者。彼能速
涅槃故已上集成三云。未至定者。易簡云。欲
界定。以未至四禪八定故。百法鈔三。引眞
諦三藏云。初彈未至定。是根本定之方便。是
初禪攝。不是欲界。此同折玄。百法鈔第九
曰。問依何定中。而能超果。答若依對法説。
但依初禪未至定。能超果斷惑。故彼論云。
謂入諦現觀已。依未至定。發出世道。頓斷
三界一切煩惱。品品別斷。若依慈恩。許四
靜慮及下三無色皆超果。爲有一類得初果
已。捨斷結道。而超勝進道。伏下地修惑。不
超而得上界七地根本定。皆能超果。對法論
約一分説。慈恩總説。二義皆正已上問此頓
出離。與前入見三人後二。有何差別。答前
入見時。後二人者。名凡位超。以凡夫時。斷
六品九品故。今頓出離。名聖位超。從具縛
地。證初果。後有此超中二果事故。前超越
第二果。超越第三果。名見前伏惑超。此頓出
離。名見後束惑超。前後超果。有此差異。問
此頓出離超中二果。爲一座之内。頓斷漸除。
異時九遍。頓斷漸除耶。答此是順兩門。答必
有此二。故百法鈔九云。第二見後束惑超者。
此即大乘説小乘義。論云。一類二乘。三界
九地。合爲一聚。九品別斷。釋曰。謂有一類
初果將三界九地。倶生煩惱。八十一品。都束
爲九品。九地上上爲一品。上中爲一品。乃
至九地下下爲一品。即斷此九品時。而有
二類。一者容預斷。九遍入觀斷。斷至第九
品時。便超中二。而得第四。二者怱劇斷。即
一入觀門。起九無間九解脱斷證。至第九
品時。不名中二。而名第四阿羅漢果已上
釋曰。頓出離人。有此二類。然頓出離。是上
利根。多一坐斷。而不可遮時有容預。容預
斷中。或有一座斷三四品惑。至五品。或至
八九。起大加行。斷煩惱者。非唯一品。斷
多品故。若小加行。亦斷一品。此如九
容預斷者。問於此容預怱劇斷中。縱雖通
九地。於欲界。分斷六品時。何非一來果。
至九品時。豈非不還果耶。答雖斷六品
及九品惑。而進斷盡乃至非想六品及九品
惑。故過一乘不還果處。是故不名一來及
不還果。問前三果中。行超之者。雖斷後品
及上界惑。唯得下果。不由所斷之處。此頓
出離。二三果處。何不同彼。答彼行超者。僅
至五品八品。無所有處。未得至彼六品九
品等。向中有超。故名行超。向唯是因。非
是果位。今此頓斷九地各六品。九地各九
品。進斷極有頂故。非中二果。九品盡時。
名阿羅漢
章其末那煩惱下。二斷末那識倶生。亦二。初
明行相。二釋妨難。初中亦二。初正明。二引
證。今初。言其末那煩惱行相微細等者。末
那識中。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惑相應
識體微細。故相應惑。亦是微細。義苑四云。七
識恒行故。煩惱微細。縱其頓出離人。智行殊
勝。亦不能頓縁。故於第九地中。與其修惑。
一處齊斷已上二障義云。若其末那相應四
惑行相與品。最爲微細。於三界中。等無差
別。是故唯離非想欲時。一時頓斷。如瑜伽
説。末那相應任運煩惱。唯離非想處欲。故一
時頓斷。非如餘惑漸次而斷。無相論云。第
二執識。及相應法。至羅漢位。究竟滅盡。若
見諦害煩惱識及心法。得出世道十六心
時。畢竟斷滅。餘殘未盡。但屬思惟。是名第
二執識。此中簡別二種斷義。若意識中。*害
煩惱者。十六心時。皆悉斷盡。故屬見諦。此
第二識彼斷。所餘唯羅漢位。方究竟滅。是故
此識。但屬思惟也。依此等文故。知末那非
見道所斷已上第七識惑。四皆微細。其相全
等非想地惑。雖有九品。皆是一等。極微細
故。或九地各九品。或九地中。總成九品。或
同非想地中九品。或與非想第九品惑。一
等無別。是故斷*非想第九品惑時。末那諸
惑。與彼同時合斷。問五識相應貪瞋無明。何
位何時伏滅斷盡。答斷意識惑時。五識惑隨
斷。意識所引分別門惑。斷見惑時。與彼同
斷。倶生門惑。向後三果斷意惑時。隨應同
時隨斷隨滅。彼伏滅時。隨意隨伏。非是別
起。五識治道。別伏其惑。別斷彼種
章故瑜伽云末那相應下。二引證。此出彼論
第六十三。如前所引二障義載。言非想處
欲者。雖有四惑。且擧我愛。九地皆爾。雖
有餘惑。擧其貪愛。違出離故。故斷惑門。
擧此欲惑。言一時頓斷者。斷非想地第九
品時。此末那惑。同一念時。頓爾合斷。非想
第九品者。無色四地。皆有貪等五倶生惑。即
第六識相應煩惱。故非想地。亦有意識相應
五惑。此五感中。除身邊見。餘三倶生。各有
九品。身邊二見。在第九品。前八品中。無此
二見。是微細故。其第九品。具有五惑。斷無
意識五倶生時。兼斷末那四倶生惑。與意
五惑。金剛心時。同念合斷。言非如餘惑漸次
而斷者。意識等惑。於九地中。九品漸次。對
治斷滅。今末那惑。雖有品數。細同一類。無
有麁細。唯障無學阿羅漢果。故金剛心。與
意識惑。一時頓斷。不同餘惑九品漸斷
章問何故前愚法二乘下。二釋妨&MT10769;。愚法小
教。不言頓出。彼淺劣故。唯陳漸出。今大乘
宗。談頓出離。顯教深勝。欲令小乘迴入
大乘。故説頓出。令小迴向大乘深教。次第
漸増。愚法教中。唯立六識。所斷煩惱。唯六
識惑。不知七識。不斷彼惑。今大乘宗。談
二乘人斷末那惑。非唯六識相應煩惱。令
入大。如是施設。此即迴心教宗所談。問
愚法小教。二乘聖者。既不知有第七末那。
故亦不知斷末那惑。若爾。彼教所被二乘。
實不斷滅末那惑耶。又雖不知識。冥有
斷彼耶。答愚法小教。實斷末那相應煩惱。
非不知故。不斷彼惑。如眞見道。愚法不
知。冥入眞見。頓斷頓證。説斷末那惑。令
小入大。此亦迴心教宗意致。上釋二乘斷
煩惱障。證生空理。斷障得果行相門竟
  于時應長元年辛亥五月二十一日於東大
寺戒壇院爲實圓禪明房述之
 華嚴宗沙門凝然春秋七十二 
  右以嵯峨大覺寺所藏然師手筆之本校之
文化辛未十月望前比丘典壽春秋五十四
五教章通路&T047368;卷第四十五&MT10755;


五教章通路&T047368;卷第四十六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其所知障諸趣寂者下。二斷所知障。亦二。
初縁闕義斷二通斷不斷。今初。言所知障
者。礙所知故。名所知障。此障釋名體相等
義。具如菩薩斷障中明。言趣寂者。指定性
人。名爲趣寂。此世必定趣入無餘灰斷處
故。定性二乘。入無餘涅槃時。身智都滅。色
心灰斷。如太虚空。唯有眞如。故所成就。現
起之法。皆悉斷滅。不復生起。不能成就故。
所知障縁闕不生。得非擇滅。如諸煩惱。由
智慧法簡擇力故。滅諸煩惱。所得無爲。名
爲擇滅無爲。以煩惱滅無。此處無爲故。
簡異擇力所得無爲故。名非擇滅無爲也。
有爲諸法。應生勝縁闕不生處。即得非擇
滅無爲故。此即三無爲之一也。虚空擇滅及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