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信種義 (No. 2330_ 高辨記 ) in Vol. 72

[First] [] 69 70 71 72 73 7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330

華嚴信種義
今依華嚴經出信義有總別。總中有二。先
出佛光表相勸因果同體信。次正出信行

前中華嚴經第二會中所放信光者。於初會
中説果徳法門時從眉間放大光明。名
曰一切菩薩智焔明照曜十方藏。照十方已
入足下輪中。今説信法時從足下放出。如
諸到所詣依足行歩。爲行歩佛果表以
信足爲本故也。其初信皆以文殊妙慧信
毘盧果徳故其義如
別説
二聖相從成立因果同
體信法。依此信力故終心即生佛家也。次
説十住時從指端出。説十行時從趺上
出。説十迴向時從膝輪出。説十地時又
從眉間出。十地是因位終故所放光明還
同果光也。如是最初信光以最極果光爲
體。乃至展轉如登山頂。五重上昇還入果
光住處表因果相即同體一性義也。若非
此妙因不成無上佛果。是故一切行者初發
心時必親近大善知識聞大法可樂求大
果也。若有此信徳人其所行即如文殊普
賢等。如彼十不善業感三途苦果十善業
因得人天勝報。若因果道理不改此亦不可
疑也
次正出信行相者。如大華嚴論第四云。賢首
品中從凡夫位以信爲首決定取佛大菩
提果故。從凡夫地信十方諸佛心不動智
與自心無異智故。只爲無明所迷故。無明
與十方諸佛心本來無二故。從凡夫地信
十方諸佛身根本智與自身無異故。何以故。
皆是一法性身一根本智。猶如樹枝一根生
多枝葉等。以因縁故一樹枝上成壞不同故。
從凡夫地信如來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我
悉盡能行之。何以故。自憶無始時來波流苦
海無益之事尚以行之。何況如今有益之
事。菩薩萬行濟衆生事。豈不能爲。從凡夫
地信十方諸佛皆從三昧生我亦當得。何
以故。諸佛三昧皆從如來自性方便生。我
亦具有如來自體清淨之性與佛平等。從
凡夫地信十方佛一切神通我亦當得。何
以故。諸佛神通依眞智而得。我但依眞性
智中無有煩惱。無明成智一切業亡唯有
智慈通化自在。從凡夫地信佛智慧我亦
當得。何以故。一切諸佛悉從凡夫來故。從
凡夫地信佛大悲普覆一切我亦當得。何
以故。諸佛大悲從大願起。我亦如諸佛
發大願故。從凡夫地信佛自在我亦當
得。何以故。諸佛自在於性起法門智身法
身入衆生界不染色塵諸根自在。我亦
不離性起如來智故從凡夫地信自發心
經無量劫修功徳行滿位齊諸佛。不移
一念。何以故。爲三世無時故如是從凡
夫信解始終徹佛果位。如上所發十種信
者必能決定成就十信之門。住於堅固之
種永不退轉。又同論第十一云。擧衆所爲
因縁者明佛出興世所現依正二報。大集
普賢菩薩衆海意爲令衆生見果生信修
行故。此是擧果勸修生信分。如來是十方
諸佛正覺根本智之果。十普賢等是十方諸
佛差別行果。擧此二法中因果報得令衆
生信樂修行趣入故。又同論第六出十種
見佛不同中云。一人中見佛。但有三十二
相。二諸天見佛。但有八十種好。三諸龍見
佛。或同人所見或見但爲大龍王也。餘
畜例然。四諸仙人見佛。但見仙人。五諸
餘外道還見佛與己同類。六八部神等見
佛與己爲王。七小乘人見佛爲大聲聞。
八縁覺人見佛還爲縁覺。九權教中菩薩
見佛但爲三千大千世界之主福智充遍三
千大千世界。十一乘教中菩薩見佛爲十
佛刹塵蓮華藏世界海法界主。具云十佛刹
塵蓮華藏世界爲明無盡。總攝一切刹故。
福智充滿一切諸刹無盡相海重重故。如上
十種見佛不同皆由發心之時信樂差別。以
信樂力故見佛不同。是故當知發心之者
發廣大心信廣大教門發廣大願行廣大
行入廣大智利益成就無盡衆生。即得速
成菩提行願福智悉皆圓滿。若不如是終
非畢竟成大菩提已上
次別者。光明覺品中。如來從足下輪中放
百億光明。漸漸周遍引行者心令廣大。乃
至第十重同虚空法界。令行者於信位終
心中開發根本智生佛智慧家中。是時文
殊師利亦十重周遍一切處。説如來十徳
令成行者信心。其十徳者。一如來法身無
性徳。謂約心無分別性。約境無差別性。心
境合無二性性。如來已證心境不二理。我
何不證。行者依信此徳一心求佛道也。二
如來菩提爲物徳。問曰。如來已證無性理
何爲取相凡夫施利益方便。若無方便者
設雖信如來有何利益耶。答。二乘聖者
未悟法空無性理故不得大菩提此即大
智也
不得大智故無大慈悲大慈悲是大智之用故。
無大智故無慈悲也
如來依悟此理有大智大悲。是故諸佛得
菩提利物爲用。如楞伽云。世間離生滅猶
如虚空華。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云云
其所得菩提必依衆生成故是衆生之分。故
依信其麁細大用終得無上大菩提果也。
三如來了法如幻徳。問曰。設如來雖有悲
智徳凡聖異類迷悟不同。雖有信修縁何
得佛果。答。諸法若有自性萬法天然更不
假縁成。諸法皆如幻化依因縁生。如法華
云。諸佛兩足尊。如法常無性。佛種從縁
起。是故説一乘等。行者深依信此徳起縁
修求佛果也。四如來爲説深法徳。問曰。如
幻縁起法門甚深難思。如來雖證悟衆生何
得證入。答。如來雖證深法若爲衆生不
説者難期證入。諸有所説唯爲衆生。是故
深依信此徳證入甚深佛法也。五如來救
護衆生徳。問曰。如來設雖説深法衆生自
力何得離邪謬失正直進修。答。如來慈悲
必救護衆生故如彼八地菩薩尚得驚覺
加護。況於流轉凡夫耶。依信此徳仰憑
如來入佛法也。六如來無相示相徳。問曰。
無相法身無所依無體相。取相凡夫何憑
其救護耶。答。如天鼓無心成事。摩尼無思
雨寶。虚空無所依。含形質。風輪無思慮
持世界。取相凡夫無離相之智。無相如來
有示相之徳。行者依信此徳隨其意樂得
見佛益也。七如來無依自在徳。問曰。衆生
無明爲所依。菩薩大智爲所依。佛果法身
無此所依。設雖示色身依止何法成其
果徳。答。不同二乘寂滅本智中絶衆相名
無依。即是文殊理智也廣論中文殊
主理門
於此本智
中起普賢差別智。是名自在廣論中普賢
主智門
此差別智中施設住行向地。衆生依止此
得至佛果。如危樓切漢依梯橙登其上。
可准思之。八如來智慧方便徳。問曰。雖聞
此理未辨其巧拙。何依憑此。答。如來智慧
方便悉究竟到彼岸。三業無失。四無礙解
悉極其妙。致極重信心不求餘果不生
稽留必成佛果也。九如來苦行精進徳。問
曰。稱性大智已達深理。生縁悲何徹骨。然
者取相凡夫何致仰憑耶。答。如權宗説大
慈大悲與平等性智相應。況於一乘無依
本智。何闕大悲用耶。如此段經云。廣大苦
行皆修習。日夜精勤無厭怠。已度難度師
子吼。普化衆生是其行已上深依信此徳於
如來起慈父想精進不退也。十如來實無
三世徳。問曰。設雖有上諸義如來是已成
如來也。衆生是未成凡夫也。設雖起勇猛
行何必同如來。又未知已成如來其所修
雖合妙理。未成衆生所修爲在理外。三世
時別何成同等佛果耶。答。處無明大夢中
計時劫差別。大智無去來法性無古今。是
故纔至佛果立三世常住名。行者深依信
此徳遍周五位齊等如來。初發心時生佛
家也。謂於初信中以此佛果十徳爲所信
境也
問。明品中説十甚深法令信根深固。一縁
起甚深。謂凡夫依二執分別計諸法實體。
無性法身依此不得顯現。菩薩初心學諸
法如實因縁。依攝二執實心入無性空理
信法身無性徳。第一所信徳依此智得深
固也。二教化甚深。問曰。縁起甚深理離言
難思。如來何得説此法。若離名言絶分
別者起念言説豈合妙理耶。答。雖絶言慮
如來大智具無邊妙用。以善巧方便無名中
立名相。絶慮中起大智。以此方便教化衆
生。第二所信徳依此得深固也。三業果甚
深。問曰。如來雖垂教化衆生邪惡難信。何
依教化成佛果耶。答。衆生有實體者不
可成佛。依業種熏本識起果報。非有人
我第三所信徳依此義得深固也。四説法
甚深。問曰。衆生無實體者何故成五性等不
同耶。答。一味法界隨縁成多種。一多自在。
第四所信徳依此義得深固也。五福田甚
深。問曰。已成五性不同。何悉得成佛耶。
答。初雖得果不同終依如來大悲甚深故
皆令得成佛。第五所信徳依此義得深固
也。六正教甚深。問曰。已知得成佛以何
方便得成佛耶。答。有二正教正行也。此
中先以正教爲精進縁。勤觀修行速令得
成佛也。上所信中於無相示色相。此中依
色相説正教故得深固也。七正行甚深。問
曰。唯聞正教得成佛耶。答。必依所聞法
起如説行。雖多聞不修行不入佛法。其
正行者即信住行向地修行也。第七所信徳
依此得深固也。八助道甚深。問曰。於正
行中唯爲用一行。若爲用多行耶。答。智
慧爲正戒定等爲助。正助相資必成佛果。
第八所信徳依此得深固也。九一乘甚深。
問曰。用上方便可成同一佛果。何故有諸
佛世界種種不同乃至法住久近等種種差
別耶。答。理實一切諸佛因果皆同。種種差
別隨衆生機感。非諸佛自有優劣。上所信
徳中以此句攝第四信徳中。彼中開苦行
精進徳爲第九。此中攝第七正行中如理
可知。問曰。此中第四説法第六正教第九
一乘爲有何差別耶。答。第四説權實法
横遍爲深。第六直出正法體教體爲深。
第九正顯究竟理直授實機竪極爲深。思
之可知。十佛境界甚深。問曰。諸行究竟
歸一佛果。未知以何法爲如來境界。又
其境界因果爲同爲異耶。答。佛境界有
二。一所證境理智證眞諦理量智知俗
諦法。二分齊境。謂經因果二位得成
佛分齊也。小乘三十四心後諦現觀中有十六
念。從苦法智忍
至道類智斷有頂地惑有十八念。九無間道九解脱
道也。斷九品惑各有無間解脱。故成十八念也
三乘教十地滿後如常一乘教因果同境初後
相即
同得佛
境也
於此中如次上十就所信境令成
立信心。下十就能信心令信根堅固
問曰。觀本經義疏意十信唯信如來十徳。
十深廣分別諸法性相。人法既異。何故出此
義令相順十徳耶。答。十信十深義文富義
博。問答往復法相重疊。初心易迷鈍者難悟。
是故今就佛果一境上一往述信解之生起
令人易樂成佛道。其義最相成。所謂如十
信第一云如來法身無性徳十深第一云縁
起甚深。智知縁起法故證彼性爲身云如
來法身。是故先觀如實因縁所信理深顯
現。是爲深固義。如此可准知。宗家有釋文
方軌名隨文就義釋。此即就義之例也。思
之可見
問曰。起此信心修行得益差別如何。答。起
此信心修行位有勝劣二類。下劣者雖信
解大法心不堅固。造惡業墮惡道。尚蒙
佛光照觸生天得十地益。如兜率天子等。
勝進者依智發心直進生佛家。順次生解行
滿沒同果海。如廣論第七十七云。十信解
心修力不固有因放逸生惡道者。遇光
苦息三業復本。此明三生成果。第一生修
十信解心心不精專作諸惡業。第二生惡
道住地獄中。三蒙光照觸苦息生兜率天。
天鼓響音告法成十地果。此爲三生。若
於此教中依智發心專求不懈。無放逸
心・修方便定。入佛智慧生如來家爲佛
眞子。便名成佛。如輪王第一夫人所生太
子具輪王相。雖未當位是王眞種體無差
別。如是十住初發心菩薩創從信種修方
便定。自顯正智生如來家。雖未有神足
通力當其佛位然其眞智慧種與佛不殊。
從此一生。加行修治隨其正智入變易生
神通自在。如人一生身語意業修有爲十善
尚得生天報得天神通。何況正智慧現前法
身體會。無心作惡專學慈悲。豈可不入
變易生身也。若直約第一義論通於生死
總爲變化。悟智即佛不約神通。爲神通
是利衆生之權方便故。若直取覺義智是
正覺。自餘神通降生成佛總屬行收。又同
論釋光觸因縁云。第二蒙光觸者何因縁
者。經意明先世有信心故。如經云。汝往
昔親近衆善知識。即明昔曾有信心之種。
雖造惡業生於地獄爲有信種光及其
身。苦息種存便能發意捨身生天。若無先
世信種設光照身者不覺不知。又云。衆
生昔曾聞此無性法身大智慧之種方堪得
聞如是妙聲迷除得道已上解曰。宗家於
此中出三重大益。皆是十地益也。一諸天
子聞天鼓説法得十地。二此天子從毛孔
中出華蓋雲。見者得輪王位。即是十地
也。三輪王放光明。遇此光明者亦得十
地。此三位皆齊等。同時頓成。此名三重頓圓
大益
問曰。何名依智發心耶。答。依佛智發心也。
謂於有漏善法言之。人王以十善治國
利人。人順此法暫離三途生人中。帝釋
説此法令人生欲天。梵王説四無量令人
生初禪。此其因果唯限人天。雖於有漏法
中有斷惑修善之義未有熏無漏種因縁
此中云無漏種者
就因縁縁説也
依上十信法發信智人於
凡心中起佛智。依止此信智起欣求心是
名依智發心也。此發心有二類。若小乘人
依止分別事識發人空智。得四向四果入
無餘涅槃。若大乘人依止業識起法空智。
歴住行向地得成佛。此大乘中説法空翻
小乘令入大乘名三乘教。法空智照理
性知事相。事理相即無障礙。事即理理即
事。理即事故於一塵上見無盡佛境。即一念
眞智具萬行初後相即頓修。此智現前時煩
惱菩提是一。生死涅槃是一。有爲無爲是
一。有漏無漏是一。凡夫聖人是一。因位果位
是一。乃至諸法皆一無二性。無二性故亦
無一性。亡諸見絶分別。信此法名一乘
信。得此理名一乘智。雖此智性無始末流
轉門中障習未亡。故入觀時見一性。出觀
時見二法。依此於一法界中漸漸起修治
用建立因果二位。依此起欣求心名依智
發心也。以此智爲實智。餘皆屬權不立
智名。是故依智發心之名唯限此教也
問曰。以何法則可知入此智發心耶。答。
先須以文殊慧簡擇邪正。以不動智佛信
我之實體。是三世十方諸佛成道法爾軌則
也。如廣論第二十八云。問曰。何故頌初云
文殊法常爾。答曰。爲文殊是諸佛之慧不動
智是體文殊是用以將此一切諸佛一切衆
生根本智之體用門與一切信心者作因果
體用故。使依本故迄至究竟果滿與因
不異。無二性故方名初發心畢竟心二種
不別。明此十信心難發難信難入。聞之
者皆云我是凡夫云何可得是佛故。設少
分信者即責神通道力。是故當知且須如
是正信方始以正信正見法力加行如法進
修分分無明薄解脱智慧明。依自得法淺深
漸當神通徳用。隨自己得信猶未得。何索
神通。説言漸漸者不移一時一法性一智
慧無依住無所得中漸漸故。以十玄六相
義圓之。法性理中無有漸頓。但爲無始
無明慣習習熟率令契理。純熟難故而有
漸漸。其漸漸者畢竟無始終延促長短等量。
故名爲漸漸已上
問曰。此信智徳如彼諸教所談勝解作意唯
於凡心中爲成因果相即法樂住。又爲實
有次位淨國等勝進利益耶。答。依一乘縁
起大陀羅尼門因果別執猶屬情見。初後相
即談依此義立。依佛教生信心諸佛智悲
法爾我行。依佛智發心淨穢含容不待往
來。如廣論第六十一云。從初發心已來依
教而生信順。非自分法。法爾行然。又第六
十二云。依智發心即此娑婆便爲淨國。華
藏世界等遍虚空淨穢含容一塵多刹。無
有彼此往來等見已上
問曰。十住大智十行理門十迴向大悲十地
證位何唯依信力得成就耶。答。如廣論第
九十一釋善財寶器出現義云。明於先世
信種之中信佛因果五位行門十波羅蜜五
百行門。七覺八正同異萬行始終因果總在
信中之所報得。又第五十四云。如喜見善慧
王一生見二佛出世。此明信心廣大。如善
財童子宅内七寶與身同生身金色總是信
位之福。以信心廣大願行廣大。自信與佛
果智齊起願修行此福不難即得已上
問曰。設雖起此信後時退失信心爲無其
利益耶。答。廣論第二十九云。入此信者皆
無有退故。設習氣未淳熟者暫時念退信
及住位一往不退爲正信。自己身心總是法
界。佛無自他性故已上解曰。此文中信及
住位者。信此法後必須修方便定令信住
相順顯密二宗行門中皆有其方
便。就明師可受其口決
雖未登證位
於意言分別中現無分別智影像。身心不
出法界。衆生諸佛無自他性。是名一往不
退。是故當知有退者未起修行未成信
心。如同論云。若有退者只爲信心不成故。
於佛教法及如來所乘有所得故有取捨
故未成信故不入信流。又云。若以遠因總
不退。若以現成佛因即是未信之人已上
問曰。設雖愛樂此教法文字章句鈍根朦昧
未起智行人爲無其利益耶。答。雖無有
根信猶有無根信。依深法爲所縁必預廣
大利益。如彼善財知識無邊眷屬中同生菩
薩皆是宿世同行。自餘凡衆乃至惡趣衆生
等拜功徳莊嚴之色身聞大梵微妙之音聲
皆雖依信智具闕致此不同。依所歸無二
終成同一佛果。上十信解心修力不固之惡
趣利益中亦有此同類衆生也。又如彼喜
見善慧王所都大城皆是淨土莊嚴。城中人
民皆不退菩薩。無不成就業報神通。又如
大光王所都妙光城或見淨國或見穢界
各皆有出世益。又如甘露火王有善惡二
類見其權實方便等。皆是其主依智發心修
方便定智行滿足五位齊等人。眷屬中多可
有信智具闕之類。義准可知。是故當知如
此甚深佛教唯以大心爲種姓。以大願爲
有縁。不顧癡鈍不憚凡身唯以志願爲
先專可修習之。是故大聖説此法正授凡
夫。如廣論第六云。設有聖説凡夫不信
不證此經當滅。若不如是付屬凡夫令
生佛家。聖位菩薩有一切佛世界微塵數。
如來何慮此經散滅。當知如是如來意者令
諸凡夫而起信修得生佛家。不念已齊
佛位諸菩薩衆。諸有行者應如是知。又同
論第十九云。若無實得者佛教豈是虚行者
哉。聖者立樣令凡實得。終不虚施。應如是
知。應如是信。不自欺誑。若有人言此經
非是凡夫境界是菩薩所行。是人當知滅
佛知見。破滅正法令其正教世不流通。令
其世間正見不生。斷滅佛種。諸有智者不
應如是不勸修行。設行不得不失善種。
猶成來世積習勝縁故。又決疑論第一云。
一切内外經書設教皆令自身心中以法行
之學之。不可推之與先賢聖者。聖者無
教性自天然。同論又云。修行者莫思此經
法深遠難到難入。若不發心信解修行恒
在生死長遠。未有休期。何如一念歸心
已上
問曰。雖聞此義安心未剋須臾死去。何
勞多事。深教功高難入。淺教功少大利。若
計利益遲疾爲歸何教耶。答。如廣論第
五十四云。世士大迷易成而功廣者即不信。
多劫曲修刊削難成功劣者反存其情。畢竟
多生還須歸此教。如此教中少起信樂獲
得無邊廣大饒益。具如隨好光明功徳品中
已上是故當知生信心可依佛教。不可
順我法。發道心可依佛智。不可順無
明。是爲一乘見聞義。依此修行第二生解行
滿。第三生沒同果海。甚深速疾利益何尋他
門耶。若人於有爲煩惱心中結此見聞種
子。必覺大夢生死之眠定到大覺朗然之
位。如食金剛不銷於身中必當出。是故
名見聞金剛種子。如出現品經云。見聞供
養諸如來所得功徳不可量。於有爲中終
不盡。要滅煩惱離衆苦。譬人呑服少金
剛終竟不銷要當出。供養十力諸功徳滅
惑必至金剛智。如乾草積等須彌投芥子
火悉燒盡。供養諸佛少功徳必斷煩惱至
涅槃。雪山有藥名善見。見聞嗅觸銷衆疾。
若有見聞於十力得勝功徳到佛智已上
解曰。此中言見聞者。時該在世滅後。身
通舍利遺迹。如長行文云。若有衆生供養
如來所經土地及塔廟者亦具善根滅除一
切諸煩惱患得賢聖樂。釋曰。此明遺迹利
益也。又釋曰。謂遺法中見聞信向成金剛
種不毀不盡要當令其至究竟位云云
不捨不信誹謗之罪人。如同經云。設有衆
生見聞於佛。業障纒覆不生信樂亦種善
根無空過者。乃至究竟入於涅槃已上
餘深義如入解脱門義説
華嚴信種義一卷
  賀茂社司久繼傍家業恒來山房愛法
味。如忘寢食。深依隨喜彼懇志聊集此
要義。願依此功徳必會一佛前。于時承
久三年九月二十一日於賀茂別所禪堂
院住房華嚴宗沙門高辨記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 69 70 71 72 73 7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