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三論名教抄 (No. 2306_ 珍海撰 ) in Vol. 70

[First] [Prev+100] [Prev]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827 828 829 830 831 83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四千諸波羅蜜也云云言四善根者。不淨慈
悲因縁及念佛三昧也。復有十善者。即四大
六衰之能治善也。或不殺等三身口四三意
之十善也。准此應言多貪中有二萬一千
者。三百五十度家所治。各有六度所治有
二千一百煩惱。四蛇六賊門所生故成二萬
一千也。此則對能治成其數耳。或自於煩
惱成二萬一千者。可尋之也
名教抄第十三
 承安三年二月十一日於醍醐寺□□□□
 □筆草本令寫畢 同交點了
 依此書寫徳資彼證菩提我願令滿足生生
 開慧眼
           三論宗僧聖慶
 文明十五三月十日爲弘法利生書寫了
          三論宗英憲生年
二十一


名教抄卷第十四
  此卷有八科
教迹義略標 十番二教義 三法輪義 二
種次第義 三藏義 十二部經義 正像義
淨土義
  教迹義
教者。諸佛菩薩所説言音名字句等。墨書經
卷及形像佛等。凡表眞理示人並是教迹
玄云。然群基百差致令聖教萬味云云成地
二家。五時四宗 花玄一云廢四五之妄談。
明一極之玄宗云云又維摩疏第一文即二
文合用之 法花遊意云。南方五時之教。北
土四宗之論。無文傷義。昔已詳之云云
論玄云。但應立大小二教○略引三經三
論證之○三經者。一大品云。我於閻浮見第二
法輪轉。二法花云。昔於波羅捺轉四
諦法輪等。三涅槃云。昔於鹿林轉小。今説大。三論
者。智論云。三藏大乘藏。地持云。聲聞藏菩薩藏。中論
云。生滅法。無生滅
法。取意略攝之
問。若立二藏教者。何後言
一極玄宗耶 答。大乘一味故名爲一。皆
明究竟圓極之宗故稱極也。此唯就大云
一極宗。小乘明義未圓故非極也。若以大
會小名一極者。大乘之外無別小法。總攝
諸教爲一極宗者不相違。然非正意。正意
唯取大乘教耳
○次論教體 淨名玄第六云。非但取説
義爲教。經中明六塵皆是教 問。若爾境
教何異 答。此因縁有無可兩望論之發
智。即境能開不有不無不二理。即是教也。此
據佛不説自有境教也云云依此釋文。教
有二種。一者説教。二者境教此約教諦言
之是言説之教諦。表理之教諦也。今此教迹
中亦具明之。故有淨土門意。明淨土塵。皆
令衆生悟解於理。故在別□表應亦爾。以
形像表眞佛經喩表言説及義理故爲教

  十番二教義
玄教迹義。菩薩藏聲聞藏大乘小乘有餘
無餘作無作了不了有邊無邊頓漸
半滿常無常有量無量門往收不以具
足十門方收。但以二門攝無量法云云
藏名者。出智論及涅槃等縁覺。不集教。但名
聲聞藏菩薩藏中。具
有作法。又佛
不禀教也
大乘小乘名者。智論二道第九十二
云。小乘
道大
乘道
十二門明對二乘名大乘等有餘無餘
名者。勝鬘經説小乘爲有餘地。説大乘名
無餘。也。作無作名者。出勝鬘。小乘所觀名
有作四諦。大乘所觀名曰無作四聖諦窟云。
言作
無作從行立名。擧小乘諦望語更有大乘觀諦。
可以修作名爲有作云云大乘異此。可悉之
邊無邊及有量無量亦出勝鬘。其經文云。作
聖諦是有量四諦。無作是無量四諦窟云。有量
無量者。二
乘智力有限量。佛智無限量。邊無邊亦如是今
考經文。不言有邊無邊。但是義准立此名耳
了不
了者。出涅槃經等法四依也。頓斷者。小乘
爲漸。大乘爲頓。如天親菩薩涅槃論説。然
法花信解品疏花嚴等爲頓。若初小後大總
爲漸教。然考義意。此亦一切大乘並名爲
頓。望菩薩説故。然望小乘漸悟之人。即法
花等且名爲漸故。統略云。唯小乘教名漸非
頓。諸大乘經幷具頓教也。半滿者。出涅槃
經。半字滿字也。常無常者。無常是生滅法輪
常是無生滅也。此如法華及中論明
  三法輪義
三法論者。依法花經信解品説。一根本法輪。
二枝末法輪。三攝末歸本法輪也。法花遊意
云。一往則花嚴爲根本法輪。自花嚴之後。法
花之前爲枝末法輪。此經屬攝末歸本云云
義疏二云。法花以生乃至涅槃是收末歸本一
乘輪也此三法輪略爲二種。一根本謂一
乘教。二末教謂三乘也法華玄
第一
又廣爲四句。
一根本非枝末。謂一乘法。二枝末非根本。謂
四乘教。三亦根本亦枝末。即法花前諸大乘
經未廢三乘者。四非根本非枝末泯上三句
歸于一道
清淨。統略中卷明此四句。然釋無第四句。今
我准明之。謂次上明頓漸四句。第四句如此
問。前
三輪二教中。大品等經未廢三乘。是何攝耶
 答。義有兼通。若論佛乘是根本教。未廢
三乘是枝末也。但攝三輪義盡何必屬一
種耶。又若隱理從縁是枝末攝。若廢縁論
宗但是根本。若爾三輪相分不濫也。統略云
神力如三輪。前爲菩薩説。根本中爲二乘
説。枝末後明攝末歸本也此文約所化機
縁以分三輪。其義明矣
  二種次第義
二種次第者。略章有二種次第義云。釋妙莊
嚴等品三世諸佛唯有二種次第。一根縁次
第。二義次第。義次第者。如先説苦諦次説集
諦也。根縁次第者。如先説苦諦後説十善等
非四諦。次但隨根縁。佛説法時多就根縁。
菩薩造論多依義門次第撰集云云 釋妙莊嚴等
品者。擧所
釋也。三世
已下正釋之
涅槃疏十一云。如舍利弗毘曇所
明兩種次第。一者根縁次第。二義次第。若是
佛説法多取根縁次第。舍利弗毘曇則多明
義次第法花妙音疏云。此下諸品多是根
縁次第。不必須依義生起也八不義云。
大乘論明義有二種法門。一云義次。二謂根
縁次也。義次者。必須前後相生始終次第
也。根縁者。有病即除。有縁便説。不必須前
後相生也
  三藏義
法花安樂行品疏云。所言三藏者。凡有二種。
一者小乘三藏。二大乘三藏。如攝大乘論説。
三者大小合論三藏。謂聲聞藏縁覺藏菩薩藏。
有人言。花嚴等爲大乘惠藏。決定毘尼爲
大乘毘尼藏。地持論等爲大乘阿毘曇藏。今
謂。大乘經中自應有三藏不應別論。今
言小乘三藏者。欲簡餘二種三藏也
新撰論同之。准此釋文法花云。樂不親近
三藏學者。智論云。迦葉結集三藏者。且擧
小乘三藏耳。非云大乘比三藏也。然三
論玄以此經論二文。證成實論釋三藏。故
是小乘者。大乘雖有三藏。而不得總名
也。言大乘三藏如攝大乘論説者。梁攝論
第一云。攝大乘論即是阿毘達磨教。及大
乘修多羅無著
本也
天親釋云○若離阿毘達磨
名。則不知此論是聖教。爲此義故此擧所
釋顯論
是聖教也應幷擧
修多羅。而略擧一耳
又爲顯經名。譬如十地
文 此顯聖教中。據別釋
之阿毘達磨。是則經故
攝大乘論此文且
擧大乘二藏。律則准知。但此中應正爲證阿
毘曇耳。故破。有人以地持論爲阿毘曇云。
大乘經中自有三藏。不應列論。故知引攝
論證大乘經中有阿毘曇耳更檢之花嚴等
爲惠藏者。正應是定以是修多羅故。言
惠者。既有人釋。不須劬勞。又此以戒惠二
法判。非約戒定惠三學分之。戒是身儀。
惠即心解也。即身心二法。又是解行二門耳。
故以經律配之。論但解釋前二教也。故以
地持爲阿毘曇。目録之家入律藏也。雖解
釋惠及戒。且取解律爲律藏耳。今取前二
法。上解釋決釋故爲毘曇也 新撰疏文同
前也
次明諸經七例 義疏一首之部類不同。略
爲七例。一者一會之經爲一部。如十地
等經。二者多會法爲一部。如花嚴之類。三
者入□初分用爲一部。如六喩泥洹。四者
具足二分以爲一部。如大涅槃。五者略本
以爲一部。如小品經等。六者廣本以爲一
部。如大品之。七者一品以爲一部。如
觀世音之例。今此法花於七種中。是具足本。
若依梵文。應是略説有六千偈問。前
六是三雙也。第七一品爲一部。何不論多
品爲一部之相對耶 答。多品之經隨應
前六之所攝也 問。若等但應有一雙。何
更有餘義耶。以一會多會云攝盡故耶 
答。其理是通。更不妨之。然於一會多會之
上更爲顯差別。故亦開二分略廣等也。而
不明一品之對多品經者。今案。對不成
故。謂取多品之中一品爲一部。如觀音例。
又自本無品。如勝鬘經金剛般若等。不如
前三對。故不明一雙。但明一品耳。共略廣
等其取無定無分乖故。於一雙義攝盡耳。
故上前六爲三雙。第七無雙也法花玄一引
釋論云。法
花無量無邊如
大海水文
○次明結集 中論云。如來二月十五日入
涅槃。諸聖第子四月十五日於王舍城祇闍
崛山中結集三藏云云 此明小
乘耳
大品疏十云。
問。付屬阿難三藏。三藏在崛山。與迦葉結
集。付阿難。般若何處集耶 答。文殊明阿
難。結集未知何處。一云。還在崛山。二云。是
鐵圍山邊也大論僧偘疏釋第一帙云。准
下文於鐵圍山結集云云 未詳
金剛仙論云。
文殊結集。如來在此世界之内。不至他方世
界。十方諸佛並皆雲集。説法亦名話經云云
□□疏釋可以
此文尋之
道宣律師感應記云。又付文
殊大鐵圍山諸菩薩等住處九地有八萬人。
當令略集付屬阿闍世寫我遺教云云
已上二文法苑
珠林出之
中論玄云。佛滅度後。迦葉以三
藏付三師。以修多羅付阿難。以毘曇付
富樓那。以律付優波離云云又云。至二百
年中○大衆部因摩訶提婆移度。住央崛
多羅國。此國在王舍城北。此部將花嚴波
若等大乘經。雜三藏中説之時。有信者。有
不信者。故成二部。不信者唯言阿難等三
師所誦三藏此則可信云云又云。上座弟子
但弘經。以經爲正。律開遮不定。毘曇但
釋經。或過本。或減本。故不正。弘之亦不
棄捨二藏也。而薩婆多謂。毘曇最勝故偏
弘之。從迦葉至崛多正弘經。從富樓那稍
棄本弘末。故正弘毘曇至迦旃延。大興毘
曇。上座弟子部見其棄本弘末。四過宜令
遺其改宗。遂守宗不改云云 而上座弟子部移
經雪山遂得名
又云。舍利弗釋佛九分毘曇名法相毘曇。
&MT01745;羅弘舍利弗毘曇云云又云。如成實論
等。通申三藏○馬鳴菩薩師名協比丘。造
四阿含優婆提舍。別釋多羅藏。善見毘婆沙
別釋毘尼藏智度論也第百卷八十部律。八十
部毘婆沙釋之。善見律別釋師子國要用十
八誦律。舍利弗別釋佛九分毘曇云云 協比丘
亦非婆
沙師□者三□□六百年間造毘婆沙也。而馬鳴三百五
十年於其師協比丘者。知非婆沙之會其也。後不云長幸
故更
又有四藏。仁王疏云受持品釋初地四大藏
者。修多羅毘尼阿毘曇
雜藏也。亦可依勝鬘經一名人天色根
藏。二聲聞藏。三縁覺藏。四大乘藏云云
  十二部經義
玄教迹義云。有四句。一大小倶明十二者。
以十二是一數之圓。又治衆生十二縁病故
也。二大小同明九部者。亦是一數之國。又
爲九道衆生説故九部。小乘約法淺故無。
方廣經佛記非小乘之宗。又小乘人無補佛
處。故除授記經。小乘法淺有人能聞。故除
無問自説經。又大士能爲衆生作不請友。
故有無問自説。小乘不能。要待請方説。故
無無問自説問。疏小乘經猶是佛説。何不能作
不請友耶。答。示同小乘故爾
大乘人根利故除三。以利根故直説即解。
不須因縁及以譬喩。亦不假論儀。故略以
此三。第三句小廣大略。如地持論説。菩薩藏
名方廣經。聲聞藏者。謂十一部。此意明。大
乘十二爲明方廣理。從所詮理故十二○
悉名方廣。小乘十二不爲明方廣之理故
存十一名沒方廣之稱。第四句大廣小略。
大乘滿字故具十二。小乘半字。唯有九部。
又得開三。修多羅・祇夜・伽陀。此三就教
別名。即以教爲體。餘之九部從□□□□
不離此三。三從文言立□。九從功能受
體 問。其十二者。何等耶 答。一修多羅玄
云。有二種。直説語言。爲別修多羅。從如是
至奉行通修多羅 二伽陀經玄云。謂不
等頌。仁王疏云四卷不頌偈梵本名伽陀。以
汎爾偈説。不誦長行故三祇夜經玄云。
謂等頌。仁王疏云。重誦梵本名祇夜云云
授記經仁王疏云。外國名弘伽羅那。以記未
來得佛果故。成實論明。名解義經。以玄問
答解。釋因得果故。涅槃疏十二云。受記即
從所受人爲目。授記即授能授爲言。今言
授記。授成佛記。依釋論判。具授九道之記。
今據彌勒。勝者爲異五本事經玄云。本
事説他過去世事。如藥王本事品等。仁王疏
云。法界如者。西國名伊希曰多伽。此間應
云本事。佛説法界畔。亦云。以説過去十八
界事故云云涅槃疏云。伊帝曰多伽。此云如
是語經。成論之卵法藏如。云界經及甘露鼓
等語也。大論云。釋迦所説名界經。分別罪
福各有界分。如淨名説。是地獄是餓鬼等
六本生經玄云。説自過去世事爲本
生經。仁王疏云。本事如者。外國名闍陀伽。
此間名本生經。以説自身本生事故。前本
事經説自他十八界。故涅槃疏云。闍陀伽此
云本生。即是本事文 意此本生亦名本
事。即仁王説也
七未曾有
經玄云。□□□經爲善事。如青手行鉢自
約聽經大地振動。仁王疏云。未曾有○外國
名阿浮陀達摩。此説神通。變化事故
因縁經玄云。因縁謂起罪本末。隨本末而説
名因縁經。仁王疏云戒經如○梵本名尼陀
那。此是因縁經。以因事制戒故。涅槃疏云。
尼陀那此云因縁經。即是説經之因縁故
云因縁如。説羅細捕鳥事。是勿輒小罪。偈
之因縁經云云九譬喩經玄云。譬喩祇夜法
喩一雙文祇夜新
故來
仁王疏云。譬喩如者。外國名
阿波陀那。以藉事諸法故。涅槃疏云。阿波
陀那成論云本末。今云譬喩十無問自
説。仁王疏云○西土名優陀那。以不待請
説故。涅槃疏云。成論云長行雜説。今言無
問自説十一方廣經。仁王疏云。外國名
毘佛略。以説法空方廣理故。涅槃疏云。此
云廣經。廣説義味 問。昔亦有廣經不
解云。阿含中亦有廣經。廣明小乘也
二論義經玄云。論義經者。則是能論。下八部
四雙名爲所論文 此就小乘九部。故除論義餘有
八部。修多羅伽陀爲長行與偈
一雙。本事本生自他一雙。未曾有因縁善惡一雙。譬
喩祇夜法喩一雙。今以論義望八部爲一雙也
王疏云。外國名優波提舍。以問答辯理
問。十二部中修多羅望三藏中修多
羅。云何辨同異耶 答。玄教迹義云。三藏
中修多羅。竪ニハ長横ニハ狹。竪ニハ攝於十二。
ナルカ故但一藏。十二部中修多羅横ニハ
ニハ短。不攝十一故竪短。攝三藏故横闊云云
□□□爲竪。三藏爲横。何故爾。此且開横竪。以
顯通局。亦得三藏爲竪十二爲横。又十二長故爲
竪。三藏望此爲横。又三藏部別相並故名爲横。十
二多是義別。十二相望非等。是別或是義分故。但名
竪。應
悉之
  正像義略章本
八科外
略章正像義云。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萬
年。於祇園精舍礙。善見毘婆沙中亦有此
説。但度女人出家損正法五百年云云論疏
一云。凡有三釋。一云。迥失。即引摩耶經爲
證。二解云。此五百流入像法。此解無所出。
三藏云。尼修八敬故。還復千年。於十誦律
又云。問。釋迦佛法凡有幾年 答。出
處不同。今略引六處。一倶舍論引經云。釋
迦佛法住世千年。此言千年。但説正法不
論像法。二摩耶經云。正法五百年。像法一
千年。三眞諦三藏引毘婆沙云。法住世二
千年。四大集經明六種堅固月藏經
第九卷
初五百年
得道堅固。次五百年多聞堅固。次五百年三
昧堅固。次五百年塔寺堅固。次五百年鬪論
堅固。次五百年愚癡堅固。此即三千年也。更
檢彼經。此取定。又善見毘婆沙二十二卷
云。初千年得阿羅漢具三明。次千年但得
羅漢不得三明。次千年得阿那含。次千年
得二果。次千年得初果。五千已後但剃髮
著袈裟而已。更不得道。六外國祇桓精舍
銘於在古。涅槃經復載。此云。佛正法千年。像
法千年。末法萬年。天竺□□衆中。恒唱此事
云。佛法若千年已過。佛法欲滅。老死至近。
宜須精進。此則佛法一萬二年也略抄今檢
大集。不云第六有五百年。此與本文有違
順故。勸檢經文。然後取定又考經。三昧多
聞先後異此也。涅槃疏十三云 問。釋迦正
法五百年。像法一千歳。合一千五百年。後滅
者。爾時於經在不耶 解云。佛法滅。經卷並
盡。唯有無量義經。猶住世百年也無量
義經義記云淨影釋迦正法有五百年像法
千歳末法萬年。一切皆過名爲滅。佛以慈
悲憐昔衆生故。法滅後獨留此經百歳濟
經云。經道滅盡云云今思。經道之言
正當末法。正法是證。像法是行。末法教故
也。末法後彌陀教存者。應契文意。然嘉祥
言千五百年後者。像法亦名經道無違名。
爾何故但言百年彌陀教存乎。今案之。末
法萬年唯彌陀教。即是彌陀教存末法耳。然
言百年者。且擧末法初百年矣 法花勸發
品疏云 問。前立云復五百歳。今云後世復
五百歳。何異 答。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前
明正法滅意。入初像法五百年。今是像法
第二五百。即是兩後故。云後世復五百歳
譬喩品疏云。大論佛法凡有四時。一佛在世
時。二佛雖去世□□未改。謂正法時。三佛
去世久道化謬替。謂像法時。四轉後微末。謂
末法時。今但擧初三。攝末屬像也 法花玄
十云 問。云。何爲像正 答。此具多義。一
在世爲正。滅後爲像。二未有異部爲正。
有異部爲像。百十六年後屬像法。三者得
道多爲正。前五百也。四者未破正法爲正。
六百年未破。五者千一百年諸惡法起名像。
千年内爲正。六者二千年皆處正法。七者
諸菩薩見法不滅略抄又千年名正。得千
年後不正教法云云身子授記中不明末
法。法花玄云。像開爲二。謂像及末云云仁王
疏下云。所言八十年者。佛滅度後一百年中。
五師持法各二十年。迦葉・阿難・末田地。此
三人親見佛化。行法如佛在世。故法不滅
○第四商那和修。第五優婆毱多。此二師各
二十年持法。商那和修當八十年。以不親
覩佛化故威儀法滅也。言八百年者。正證
法滅五百年内。二十五師並是聖人相傳。故
證法不滅。六七二百年内。馬鳴龍樹二人
傳法。以弘法人強故法不滅。八百年中。餘
人弘法。以人弱故令法滅也。言八千年
者。像末法滅也。由末法衆生好行邪法惡
賤正法。像末二法滅耳。依涅槃經。末世有
十二萬大菩薩。善持我法。我法□□□。就
今□故云滅也問。二十五師皆在正法
五百年内歟 答。二十五師付法至一千年
歟 中論玄依摩那經云阿難曰如來正法五
百年。第一百年優婆屈多。説法教化住持正
法。次二百年尸羅難陀比丘○度十億人。次
三百年青蓮花服比丘○度半億人。次四百
年間牛口比丘○度一萬人。第五百年寶天
比丘。度二萬人。八萬衆生生發菩提心○
六百年間○馬鳴比丘摧此外道。七百年間
有一比丘。名ハン龍樹。善巧説法。燃正
法炬。滅邪見憧云云准此文意。依摩那經。
明五百年。正説法在六七百年。馬鳴龍樹傳
法也。然二十五師出付法藏如刻。天親菩
薩論云。付法藏中親有其人。是故可信云云
中論玄云。次上座弟子部者。佛滅度後。迦葉
以三義付三師○阿難去世以修多羅付
末田地。末田地付舍那婆斯。舍那婆斯付
優婆儀多。優婆儀多付富樓那。富樓那付
𥧌者柯。𥧌者柯付迦旃延尼子○三百年
初。迦旃延尼子去世。便分成兩部○上座
弟子部。但弘經。以經爲正○而薩婆多
謂毘曇最勝故偏弘之云云又云。大衆部○
成七部。言八部者。則數根本大衆部也。○
從上座部合有十一部。大衆部有七部。合
成十八部。足根本二部爲二十部云云
迹義云。從大疏部分爲九部○上座部因
諍論事分爲十一部云云此本末合爲九
部及爲十一部。與中論玄異也。教迹義應
是。依開中之十八部論。考其文相契故
也。中論玄相合眞諦部執論也。久解同經説。
數同而事別。十八部論云。一名薩婆多亦
名因論。先上座部亦名雪山部云云故不
開上座部與雪山部也。而中論玄大衆部
中。後一部名也。委如文義。要考之部執論支
猶等三山
中。闕無
一山名也
中論玄云。薩婆多傳。有異世五
師同世五師云云薩婆多傳。是梁僧祐師作
也。又云。異世五師者。一迦葉。二阿難。三末
田地。四舍那婆斯。五優婆屈多。此五人持
佛法藏。各得二十餘年。更相付屬名異世
也。同世五師者。於優婆屈多世則分成五
部。一時並起名同世五師。一曇無徳。二摩訶
僧祇。三彌沙塞。四迦葉維。五犢子云云教迹
義云。十八部中五部盛行。五部者。一薩婆多
部。二曇無徳部。三僧祇部。四彌沙塞部。五
迦葉唯部。五部中薩婆多部盛行云云前問
世五師沒。薩婆多更出犢子部也。又教迹義
云。佛三藏中毘尼藏多有此名云云中論玄
云。又大集經亦明五部云云説處不同出沒
有異也 涅槃疏十三云 問。釋迦正法五
百年。像法一千歳。合一千五百年。後滅者。爾
時猶經在不耶 解云。佛法滅。經卷並盡。唯
有無量壽經。猶住世百年也
  淨土義
○大乘玄教迹義淨土門云。淨土者。蓋是諸
佛菩薩之所栖城。衆生之所歸。想談佛土。
凡有五種。一淨。二不淨。三不淨淨。四淨不
淨。五者雜土。所言淨者。菩薩以善法化衆
生。衆生具受善法。同構善縁。得純淨土。
言不淨者。若衆生造惡縁。感穢土也。淨不
淨者。初是淨土。此衆生縁盡。後惡衆生來。則
土變成不淨。不淨淨者。不淨縁盡。後淨衆生
來。則土變成淨。如彌勒與之釋迦也。言雜
土者。衆生具起善惡二業。故成淨穢雜土。
此五皆是衆生自業所起。應名衆生土。但佛
有王化之功。故名佛土。然報土既五。應土
亦然。報據衆生業感。應就如來所現。故
合有十土言凡有五者。若剋論淨土
者。即不攝不淨。然論佛土寛通淨穢乃
有五也。雜土者。大論三十四云。淨不淨雜土
云云次文云。就淨土中更開四位。一凡聖同
居土。如彌勒出時。凡聖共在淨土内住。亦
如西方九品淨生。□□□有三乘賢聖也。二
大小同住土。謂羅漢・辟支及大力菩薩。經三
界分段身。生界外淨土中也。三獨菩薩所住
土。謂菩薩道過二乘。居土亦異。如香積世
界。無二乘名。亦如七寶世界。純諸菩薩也。
四諸佛獨居土。如仁王云。三賢十聖住果
報。唯佛一人居淨土。諸淨土位不出此四。
即是從劣至勝爲次第問。今言淨土者。
即前五中之淨土耶 答。案文勢可然。若細
論之。互有寛狹。前五兼穢。故寛。唯論衆
等業感及佛應土。不論諸佛獨居中道土。
故是狹。後四種唯淨非穢。故狹。論中道土
故寛也。觀經疏云○彌勒爲歸徳淺薄人者
明。彌勒佛土猶是娑婆。地未具七珍。身不
免三患。無量壽佛土彼土清淨。與此懸殊。
樹出五音。波四忍。無極之身次泥洹者
云云彌勒經遊意云。改斯穢土爲彼淨國
人壽即八萬四千。田即一種七獲。況乃名花
軟草浮空滿地。寶藏神殊。盈瞿迭陷云云
大論九十九云。如彌勒佛。珍寶如瓦礫云云
觀經疏云。○亦如西方事 同。西方九品
爲凡夫等者。亘九品生皆有凡夫耶 答。
學者異義。一云。九品並通凡聖。一云。上品
定聖。下品定凡。中品則通。謂中上是聖。二是
凡也。從□□□□文故。謂順經文及釋文
故。今擧九品意在引證。經説九品。上是聖
人。下是凡。故一種土中有凡聖也。前言九
品並有凡者。但是解義非文證也
言三乘賢聖者。辨聲聞總言三乘。非必云
有縁覺。此准仁王許縁覺。聞大乘有往
生理。仍本本有亦不違也。問。猶菩薩土爲
是分段中當變易 答。一云。亦通分段。如
香積世界是事淨土故。香飯來娑婆人天聞
受故。一義唯是變易淨土。至前第二變易土。
故四種淨土。從劣望勝爲次第故。但義
章中云。事淨土者。同安樂國今望安樂階位
懸殊。故知二文解義不同。爲穢土衆⻝香
飯者。是變易土。香味等塵現在用了。定即凡
夫不受玄體 問。前第二界外淨土。大力
菩薩所居與此第三何異耶 答。直往大力
菩薩者。是十地菩薩不與二乘同住。二乘所
居是下劣土。而言大小同住者。此非十地
大力自報。但爲化他應入二乘所居土耳。
若論十地自報者。乃是第三猶菩薩土。然
大力菩薩生二乘土時。雖是化他而是自
報變易所攝。謂以光所修地前折法空觀。
傍受生故。又若迴小之大力。即地前菩薩
□□□□□□□時間受一種之變易身也。
法花玄八云。勝鬘經云。聲聞縁覺大力菩
薩。皆共在不思議變易生死中。就此而論
菩薩與二乘共在生死中不得相離也
問。叵有菩薩與二乘不共在生死以不耶
 答。攝大乘論明七種生死。界内通名分
段。即三種生死。界外有四種生死。謂方便生
死。即變易是也。二因縁生死。三有有生死。四
無有生死。後三生死唯菩薩受生。二乘在變
易生死内。故菩薩與三乘有共生死義。後
有不共義。如彼論廣説寶窟云。變易○謂
二乘入無餘之後。未迴小入大之前取。此
羅漢辟支○大力菩薩亦有二種。一直往大
力。二迴小入大名爲大力云云 具如三種意
生身中出之
城品疏云。依攝大乘論。三界外有四種生死
三地以還名方便生死。四地至七地名因
縁生死。八地至十地名有有生死。金剛心一
刹那名無有生死。佛性論云。三地是世間地。
宜名世諦地。亦是福徳地。福徳望智慧。則
福徳是縁義。名方便生死。四地至七地名
出世間地。亦名眞諦。禪爲智慧。智慧是因。
名因縁生死。論擧喩云。方便生死如無明。
因縁生死如行生識。故知無明爲方便。而
行正是因也。有有生死者。有生亦有死也。無
有生死者。但有一刹那生死。更無有生
云云三地以還□□□□□□受方便生。總
名爲共也。義意理定。二乘與菩薩。地前與
地上所受生死。應有麁細淺深不同也
若爾應不互相見也。但上位人與下位也。
以化他用分令得見之。後三生死亦應有
此義。然世出世別故。故就別義言唯菩薩
受。又二小乘迴心心初與未迴小人果報同
也。但以大小心別故。名大小同住土矣
問。攝論四種生死配地位者。論文自見耶
答。見也。陳眞諦釋第十云。有二十二無明十
一麁重報。障十一地。諸地各能滅三障。各
得勝功徳。初地能滅三障者。一法我分別無
明。二惡道業無明。此二無明感方便生死名
麁重報○因修正勤滅三障。已得入初
地○初地圓滿。菩薩於初地未有勝能。未
能了達。菩薩戒中微細犯戒過行故。所以
未能者。由三障故。一微細犯至無明。二種
種相業行無明。此二無明成方便生死故。名
麁重報。爲滅三障故修正勤。因修正勤
滅三障。已入第二地。得八種清淨功徳○
一欲愛無明。二具足聞持墮羅尼無明。此二
無明所成方便生死。名麁重報○滅三障
已入第三地○一三摩跋提愛無明。二行法
愛無明。此二無明所感方便生死。爲麁重報。
爲滅此障故修正勤。因修正勤滅三障。
已入第四地。得八種轉勝清淨。乃於助道
品法中。如意久住等○一生一死涅槃。一向背
取思惟無明。二方便所攝修習道品無明。此
二無明所感因縁生死。爲麁重報。爲滅此
障故修正勤。因修正勤滅三障。已入第
四地。得八種轉勝清淨。及於助道品法中
如意久住等○一生一死涅槃一向背取思
惟無明。二方便所攝修習道品無明。此二無
明所感因縁生死。名麁重報○因修正勤
滅三障。已入第五地○一證諸行法生起
相續無明。二相想數起無明。此二無明感
因縁生死。名麁重報○滅三障。已入第六
地○六地圓滿。菩薩於六地未有勝能○
所以未能者。由三障故。一微細相行起無
明。二一向無相思惟方便無明。此二無明
所感因縁生死。名麁重報。爲滅三障故
修正勤○滅三部已入第七地○七地圓
滿。菩薩於七地未有勝能○所以未能
者。由三障故。一於教觀作功用無明。二
於相行同在無明。此二無明所成有有生死。
爲麁重報○因修正勤滅三障。已入第
八地○於八地未有勝能○一無量正報
法無量名句味難答巧言自在陀羅尼無明
二依四無礙解決疑生解無明。此二無明所
感有有生死。名麁重報○因修正勤滅三
障。已入第九地○一六神通慧無明。二入微
細祕密佛法無明。此二無明所感有有生死。
名麁重報。爲滅此三障故修正勤○滅三
障已入第十地。得八種轉勝清淨○菩薩
於十地未有勝能。未得清淨圓滿法身○
所以未得者。由三障故。一於一切應知境
微細著無明。二於一切應知境微細礙無明。
此二無明所感無有生死。名麁重報。爲滅
此三障故修正勤。因修正勤滅三障。已
入如來地○由此分故如來地圓滿 問。
此文明四地是方便生死也。義疏何故云
因縁生死耶。若言滅方便生死已入第四
地。故所滅方便生死屬前第三地者。初地因
滅方便生死乃入故。地前應是方便生死
耶。又滅有有生死已入第八地故。七地應
是有有生死。疏文何以七地屬因縁生死
耶。若以所滅即屬七地者。四地所滅方便生
死亦應取是四地所受。又第十地應是無明
生死。但言滅無有生死入如來地。不言滅
有有生死入等覺地故。若以所滅爲當地
者。即應佛地無有生死之所攝耶 答。十
地位長。故初地中受之。分分滅修心乃盡。佛
地初念頓滅無有生死之報。受無受生死也
 問。若爾初地至四地。可是方便生死。何
以第四地爲因縁生死耶 答。今案。此應
是漢土攝論師義也。□□□□□□義明階
級耳。又應言是正義。於本論文可不料
簡。若依道理。四地應是因縁生死。是出世
間地故。修智慧故。以無漏業爲因縁故。而
言方便生死者。擧所離障。障四地故。餘地
取未滿時。受明所離障。各申一義。以記位
長。又四種生死並通始終。義分論之。以無
明爲方便。以無漏業爲因縁。生相爲有
有。滅相爲無有。故於始終皆具四種。約
地上下分者。非實義也。爲成此義故。但以
義説。於又少違所以爲答歟更可尋
問。第四諸佛獨居土者。爲唯中道。第一義諦
爲當。亦有七珍寶玉耶 答。一一唯是第
一義諦常寂光土。一義亦有寶玉土也。仁王
疏中云○三賢住分段同居報土。十聖住實
報無障礙報土○佛久住常寂光土○前二
土皆是生滅無常法花壽量品疏云。今
對三身亦有三土。一者法身栖實相之土。
普賢觀云。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
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即法身土○仁王瓔珞
七卷金光
法身具有如如智及如如境。就義而望境則
土也。二者報身報土○用與法身相應。名
曰應身。此猶屬法身。與法身同土。法花論
云○報佛如來眞實淨土□□□□□□是報
身土也。若如應之義名爲報身。□□□於淨
土成佛。此以寶玉爲淨土○而終有盡滅
○然化身之土此明不定。或淨或穢云云 統
略云。法身有能照所照義。分人土云云寶窟
上云○毘盧遮那即是法身云云佛住於常樂
我淨四徳之土云云○言此猶屬法身與法
身同土者。性淨名法身。方便淨爲報身。二
淨之中各有境智。智名爲身。境即爲土也。
然方便淨與境淨體不二。故云第一義諦之
所攝也 問。付方便淨之土有色法莊嚴
耶 答。一云。無色法如法身無色義。然經
説有色者。心法顯了義説爲色。一義云。有
色相莊嚴故。大乘實報身佛者。八識五根等
始也云云既許有五識五根。豈無五諦耶。
然正考宗意。第一義門非色非形。若世諦門
有色有心。然以靈智心心爲本。就此四識
有色用相也。仁王疏云。十聖住實報無障
礙報土者。法花論疏云 問。既是常住。云何
得有諸天撃天鼓及散花等耶 答。於常
土無障礙用故得斯事十地菩薩實報土
者。即中道土之上無障礙用耳。謂中道體虚
通無礙。其菩薩寶玉土者。是無礙土之用耳。
又即此寶玉土不爲穢土所礙。故云無障礙。
此乃常土之用。故云常土無□□□也。大乘
玄教迹義云光破成論師佛
無淨土義也
經説云。佛無淨土
者。無分段變易淨土。有淨土者。乃是萬行
所得眞常淨土○云云花嚴遊意云。有百億
阿僧祇品淨土。西方阿彌陀下品淨土。聖服
撞世界上品淨土云云問。聖撞憶世間是安
樂國之隣境也。何忽云上品耶。當以賢首
佛國等爲上品也 答。復復勝六障亦無量。
然聖安養以聖服撞且名上品
次一質異見 淨土門云。一質多種。若以一
實相爲一質。以失實相故有六道異見○
此是中道土。質淨穢二縁見其二土云云
云。就迹爲論。一質二見者。身子見佛土。滅
但見人土。梵王見天土。而佛土非人天土。
如經云。寶莊嚴土而況釋迦眞土意云。
此中眞土猶是迹土耳。花嚴遊意云○如餓
鬼非但彼處火見恒河水亦是火。亦如師
子國採珠福徳人。得珠薄福人見珠成蛇。
非但見蛇成蛇。見珠亦成蛇。以是故二質
一見也云云又云。如釋摩南經摩南城七寶
所造。摩南見金柱。餘人則見木柱。只一金柱
復見木柱。此則是一淨質。縁見淨識名一質
異見○問。摩南藏金柱。餘人猶見木柱爲
不見 解云。具有見不見○問。若藏金餘人
不復見木。則著壞業倶成○解云。□□□物
並有所屬。摩界之金屬摩界□摩界□□□。
言見者○ 問。若無金猶見木。則成兩質
義。若是一質無金即不見木○解云。雖猶
見木而是一質○蛇持人酒肉去人猶見
酒肉在○只是一酒肉○業行不可思議如
 問。螺髮身子不見淨穢名一質二見
者。法花我淨土不毀衆生。見劫盡亦可爾。
然法花玄九云。羅什云。是異質同處義。淨穢
二質同在一處云云淨名・法花説處雖異。
二縁所見其質可一。云何異義耶 答。花玄
九云。淨土多門下。明異質同處義。故淨土不
毀。穢土被燒。今明同質同處義。故三變而
成淨云云意云。於一種土。具多義。經云。隨義
顯示各異。此中三變淨土明同質同處者。此
會人天等所見相望。同是淨土。故云同處。若
望移諸天人者。應是異質異處耳。然淨名
所説一質義顯。故花玄九云。淨質屬淨業所
起。於淨寄見穢耳。以淨壞故則穢縁無所
見。如鬼本於恒河水見火。恒河水竭鬼則
不見火也云云 於穢見淨。例
此可知云云
淨土門同之。名
玄云。但二縁所見○於一淨質遂見其穢。
故名一質異見 法花所説淨穢二土存
亡不同。故顯異質義。此土並依顯相言耳。
理實□通。唯識説故。故義疏新巽倶云我淨
土不毀。等亦□□□□□□一質異見。一質
有三義。一以非淨非穢爲一質。二者淨爲
一質。三者穢爲一質取意
略抄
問。壽量品疏云。
依什師意及法花論。是異質同處云云然法花
論云我淨土不毀。而衆見燒盡者。報佛如來
眞實淨土第一義諦所攝故既云第一義
諦。即一實相也。淨土門云。以一實相爲一
云云何以言法花論是異質耶 答甚難
可尋習之。若望第一義土實是一質。故義
疏次又云。若望正道爲論。未曾淨穢。隨淨
穢二縁見淨穢二土○故言一質二見云云
然中道正法有二義。一是正法非淨非穢通
爲淨穢二土之本也。二是中道即爲淨土。
既言淨土。與衆生穢相對爲異。論又既云。
第一義諦眞實淨土是報佛土云云故知偏屬
佛業所成義各自見於自業果故。故聖衆生
所成報土爲異質也。又論解釋清淨國土無
上云。量者方便示現一切佛國土清淨莊嚴。
是出世間無漏善根所生。非世間有漏善根
所生故論疏云。二者因業。謂無漏善根生。
非有漏善根起也云云此釋見塔品淨土。然
案十無上始終。壽量三身塔品淨土依止相
關。即與報佛如來眞實淨土其義相成。故依
論説二意□□問。花玄云。異質同處。又
同質同處云云爲亦有一□□□□耶 答。此
有四句。淨土門云。三者一質二處。如淨名
云。斷取妙喜淨土置此穢土中。且是一土
在彼後來此。故一質二處○今明。各有其
云云問。此言二處者。爲前後在二處耶
 答。傍可有此義。然此中正意是一時耳。
故花嚴遊意云。妙喜一世界本在東方無動
處。淨名斷取來西方○不可思議菩薩以婆
娑世界擲置他方。不動本處云云既云不
動本處。故知正是一時二處也。見塔品云移
諸天人准此可知
別就安樂國辨其因果等義 觀經疏等廣
明安樂淨土因果等義。今略取之 觀經疏
云。化亦無別因義。但在因之時以慈悲願
爲化含識故。得成佛時由此本願力垂
無方之身遍濟衆生也○二約所化論因
果者。有通別二門。通論以三福十六種觀。
皆是生淨土因。別則以菩提心爲業主。餘
善爲縁。故雙卷經云。十念菩提爲因得生。
此之菩提業非但生淨土而已。終至佛果
爲因。但衆生聞佛道長遠。望崖而退。故示
淨土近果作進趣之縁爲淨土因云云
土門云。第二別論西方淨土有五之別。一
常無常者。有人言。此經猶是無常。覆相説
常。與法花□□□□□□□□究竟一乘至
於彼岸。故知是常依論種種□□ 問。佛國
土是凡聖同居土。尚不及菩薩實報。何云
常住耶 答。此但諍經宗故云此經不言
彼國是常住也。意云。經説生極樂淨土。遂
得常住果也。雙卷經云。彼佛國土清淨安穩
微妙快樂。次於先爲泥恒之道又所引文
云究竟一乘等者。法花遊意引寶性論云。
究竟一乘經説有如來藏其義尤分明也
 又往生論云。無量壽佛國土莊嚴第一義
諦妙境界相又二乘生彼國土見佛應
土疎勝現示中道第一義相故云妙境界相
耳 同論文云。即見彼佛未證淨心菩薩畢
竟得證平等法身云云淨土門云。二明三
界非三界者○自在物機不可定判。斯則
無麁三界有細三界耳云云往生論云。觀
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云云不同娑婆故
無麁三界。不及變易故有細三界也 淨
土門云。第三有聲聞無聲聞者。經云。有得
羅漢果解釋不同。一云。下輩生於花中退
菩提心土。生之後受二乘果。實有聲聞。二
云。法藏比丘説願云。國中無有聲聞二乘
之名。今言聲聞者。仍本爲名。實無聲聞。
今謂如香積佛國。無有聲聞之名。今此經
云有。故應有聲聞言下輩花中退等
者。正應是中輩。而言下者。以中望上名爲
下耳。言法藏比丘設願無二乘者。悲花經
中無淨□□□□□□□□第十四願云聲
聞無量也。二經雖異猶是一力也。而二文相
違者。應云傳者互出耳。今謂已下評取有
聲聞義也。有人云。應化聲聞有也。今云。非
文章體也若爾應云有聲聞。如下文云有
應禽獸也。而云應有。故知非是應化言
也。今此經言有者。此彌陀經言有。乃異香
積佛土也。彼經唯言有。此經有兩説 問。
此經何有二言耶 答。暫證小果故言有。
無機嫌故説爲無。不愚法故有聲聞。約愚
法人故言無也。又一本云。故有應聲聞云云
或可
引之
淨土門云。第四有天人無天人者。□□
非天非人。若依文則是一相。豈可分別是
人是天。而文云因順餘方故有人天之名
者。此有時勝者爲天。劣者爲人。欲引穢土
人天生於淨土。實無人天別也 問。若
未離欲者生應名爲人。離欲人生可名天
耶 答。亦可有此義。即勝劣義也。然無形
報不同故。猶是一相。又於未離欲中。無人
天趣異。雖言一類。非全無勝劣也 淨土
門云。第五有胎生無胎生者。皆應化生應
無胎生○於花臺中久不出故言胎生。
非實胎生。禽獸之類亦如是云云中下輩者。
可是實生。四生□□□□□□□輩上生中
生是變易聖人。何生分□□□若爾皆應化
生者。是應化之生耶 答。中下輩既非應化。
何得云皆是應化耶。故知但是可是四生
中之化生非胎生明也
名教抄第十四
 本云
 建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於東大寺爲興法
 利生奉寫了   三論求法沙門覺澄
 留贈後見 共期佛慧
 文明十五年卯六月二十日北室於密來坊
 學窓寫此帖了
          三論宗英憲
二十一






名教抄卷第十五
 此卷有六科
論迹義略標 四種釋義 四假義 四依義
 法師二軌義 五明處義
  論迹義略標
論迹義云。傳持紹繼其人不少。今定取何人
破邪顯正 答。大格爲論不出四人。一是
調御世尊是能化主。其餘三聖助佛宣揚。三
者所謂馬鳴開士與龍樹・提婆也又云。若
三論即別通論。通申一切諸教教無不申
○若是釋論即是通別論。意致乃復通漫而
的釋一部文言問。三論唯是龍樹・提婆
二論師説。而三聖助化。何故不取馬鳴論
論之 答。此是影顯。人既通取論亦應通
也。論專取二家人亦應爾 問。何專取二
家 答。破邪顯正言教。三論義既圓足。故唯
取三。又馬鳴論。什師未傳故且不取。而實
依之故云三人也。若無著・天親・青目・堅意
等順正觀者。通皆收之。餘諸末教隨應取
捨也。菩薩造論所以者。十二門略疏云。然造
論多端。或顯他之短顯己之長。或有畏忘
失造論記之。今悉不爾。但爲利物二卷
之疏
大同
之也
次三論八義 三論玄。問。既有四論。何故常
攝三論耶。答。有八義。一者一一論各具三
破邪顯正言教是三義也。意云。四論
各具三義故。四論即名三論
二者三論具
合方備三義中論顯理。百論破
邪。十二門言教
三者廣略中
爲廣百論爲
次十二爲略
四者但偈中論本
龍樹
但長行
亦長行
亦偈十二門龍
樹本具二
五者此之三部同是大乘通論
智論別釋一
部故不數之
六者此三同顯實相此簡小乘及
有所得諸作

七者同是四依菩薩所造此亦簡小乘
及別師所造
八者同
是像末所作。但欲綱維大法也文 此義難知。
若爲是昔
馬鳴論。彼以正法中所造故。
此三論但爲正大法昔邪法也
此八義中。前五於
四論中明。後三義對外廢三。於前五中。初
一總攝四論立三論稱。後四義者。唯就三
部論之。於後三義中。第六顯實相者。其義
最寛。四依所造者。顯實相中別取四依論。
像末者四依中更別取像末次第轉意也。問。
第五義云大乘通論者。其通別義如何 答。
中論玄云。論有二種。一者通論。二者別論。
若通破大小二迷。通申大小兩教名爲通
論。則中論是也。故前二十五品破大迷申
大教。後兩品破小迷申小教。二者別論。別
破大小迷。別述大小教名爲別論。如攝大
乘論地持論等。謂大乘通論。十地論・智度等
大乘別論問。攝論地持等大乘通論者。
爲是別論之中更論通別。爲當前通論之
流歟 答。應言如中論之流是前通論所
攝耳。然別出之者。中論通此大小兩教故
先出之。攝大乘等但申大乘。爾人謂爲別
論故。更出爲通論以對大乘別論也。故法
花玄一云。大乘論者凡有二種。一通解大乘。
謂中・百・十二門・地持・攝大乘論等也。二別
釋一部。謂大智度論・地論・金剛般若論・法
花論等云云問。攝大乘論釋阿毘曇經攝大
乘品云云 新譯
論文
若爾應是別論耶 答。有人
云。集義論釋文論異也。此是集義論。非別
釋一經之文故云通論云云 問。雖不釋
文。既云釋一經一品。是非別論耶。若通
集諸論中義者。何言釋一品耶 答。雖依
一經一品之説。若不釋文必是通論。所以
然者。諸大乘經義是一故。如中觀論。雖是
智論之骨髓。而不釋文故還是通論。攝論亦
爾。故非別論。是一今更有一義云。攝大乘論
第一云眞諦
所譯
論曰。攝大乘論即是阿毘達磨教
及大乘修多羅。釋曰○若離阿毘達磨名則
不知此論是聖教。爲此義故。又爲顯經名。
譬如十地經云云又云復次此論説阿毘達
磨大乘修多羅者。欲顯如來法門別類及
顯此論別名云云第十五終云。論曰。阿毘達
磨大乘藏中名攝大乘。此正説究竟此等
文總意云。釋大乘阿毘達磨及修多羅二部。
既釋二部故爲通論也是一又一義云。論文
既云。名攝大乘。此正説究竟云云故知。此
論即是説攝大乘。亦是阿毘達磨之教也。但
云正説非言釋故也。此義不如前意。而言。
正説者。只是正釋耳。故安樂行品疏云。大乘
三藏如攝大乘論説。○有人言○地持論等
爲大乘阿毘曇藏。今謂大乘經中自應有三
藏不應引論云云此則依攝論。明佛所説
大乘經中自有阿毘曇教也。故但應如前
第二義意。謂正依阿毘曇義及釋修多羅
藏也。既不別釋文。不可但釋一經一品。應
思之。三論玄云。如成實論等通申三藏。謂
小乘通論。馬鳴菩薩師名脇比丘。造四阿含
優婆提舍。別釋修多羅藏。善見毘婆沙別釋
毘尼藏。智度論云。八十部律八十部毘婆沙
釋之。善見律別釋師子國要用十八誦律。
舍利弗別釋佛九分毘曇。如此別釋三藏故
是小乘別論。然三藏中復有通別。若具釋一
藏名爲通論。別釋一藏中一部名爲別論
法花玄一云。小乘論者亦有二焉。一
通釋三藏。謂乾度・婆娑・成論等。二別釋一
教。如脇比丘造四阿含論。以別釋四阿含
教也。十八部婆娑別釋十八部律。如善見
之流也。舍利弗毘曇別釋佛九分毘曇藏也
○故馬鳴・龍樹造大論以通大乘。法勝・訶
梨著小論以解三藏。斯則朱紫異貫涇渭分
云云大論第百云。毘尼○略説有八十部
亦有二分。一者摩倫羅國毘尼含阿波陀那
本生有八十部。二者罽賓國毘尼除却本生
○但取要用作十八部八十毘婆沙解釋
云云問。如小乘有通別義。別論中更有通。
前大乘亦應爾。如攝論等應是別中之通論
耶 答。若以中百爲大小通論者。取唯釋
大乘可爲別論。於此別中更開通別。然
中・百論屬大乘通論故。不以攝論・地持論
爲別中之通論也。故玄又云。問。中論既通
釋大小。應名大小通論。不得名爲大乘
論也 答。雖釋大小但爲顯大故是大乘
乃至百論通破却大小之邪。通申如來大
小兩正故。是大小通論。但始終爲明大乘
故屬大乘通論耳又一義云。中・百唯是大
乘通論。然通申大小故但名大乘通論。其
地持等唯解大乘名別中通也取捨未定也。此
二義意雖是
同。而取文
事異耳
問。小乘中毘婆沙論爲是通論爲
當何 答。前所出法花玄文之通釋三藏。謂
乾度・婆沙・成論等云云故知是通論也 問。婆
沙但釋八乾度一部之文。應是別釋。毘曇中
一部何言通論耶 答。甚難。然且可云。乾
度既是通論。婆沙解之。即與本合論故爲通
論。若分末異本。本是通論。末是別論耳。本
八乾度應唯是毘曇。何故爲通釋三藏耶。
此亦未得其意。然倶舍光法師云。發智一論
義門尤應云云故所釋義寛通三藏。不如舍
利弗毘曇等歟。但正明慧兼明三藏爲阿
毘曇。即爲通論。婆娑旨同且爲通論。理實
婆沙應是別論。別解一部故也
  四種釋義
三論玄云。凡有四種。一依名釋義。二就理
釋義。三互相釋義。三無方釋義云云依名
釋義者玄云。中以實爲
義。中以正爲義
就理釋義者中以不中
爲義
互相釋義者中以偏爲義
偏以中爲義
無方釋義者中以色
爲義。
中以心
爲義
二諦章中卷云。四義解之。一隨名釋俗以虚
爲義。
俗以風俗爲義。
即與上第一同
二因縁釋俗爲眞義
眞爲俗義
三顯道釋
俗是不俗義。眞是不
眞義。與上第二同
四無方釋俗以一切法爲義。
人是俗也。柱是俗義。
生死是俗義。涅槃是俗義。無
方無礙。與上第四即同
  四論用假義
三論玄云。一切諸法雖並是假。領其要用
凡有四門。一因縁假。二隨縁假。三對縁假。
四就縁假云云 因隨
對就
因縁假者有不自有。因空故
有等。如是空有二
諦是因
縁假
隨縁假者隨三乘根
説三乘教
對縁假者如對治
常説於無
常。對治無常。
是故説常
就縁假者外人執有説法。諸佛菩
薩就彼推求竟不得也
智論多用因縁假以釋經立義門
故玄釋如此
中論十二門
多用就縁假
百論多用對縁假私云。此
亦應是
就縁。以外執諸法。就之推無故。然言對縁者。對
邪三寶立正三寶。對外道我説無我等故言對
縁。中論十二例亦應然。而不同者。中論外人猶是内道
故。就四縁等破性申因縁義。百論破我。直破而
不收故
不例也
又有三種假名。一因成假四微成柱
五陰成人
相續假前念不滅
續成後念
三相待假君臣父子
大小相待
此三假
者。如二諦有無門辨是常途
所用
正依大品三假
爲宗。一者法假。二者受假。三者名假。法假
四微成
根大
受假者衆生
假人
名假者一切名皆
是名假
玄云。名假
本通就名假中取能成義爲法假。所成義
爲受假云云 意云。諸法皆是假
名故。名假本通也
仁王疏上卷云。
五陰等法是名法假。五陰成衆生是爲受
假。取上二假上名。是名名假。無體藉他名
之爲假法。假虚實觀者。相形解也云云法假
二假是虚名假是虚二假是實疏解如此准此
釋文。法假是實。名假是虚。受假亦虚亦實也
理實並假故
云相形
又云。三藏師就三性解。法假是眞
實性。受假是依他性。名假是分別性。法是眞
實。法假立以對俗。受是妄想依他之心。受
納前境名假。即是一切名相與大品相應也
云云 此釋與經相應
即可爲正也
  四依義
教迹義云。四依者有二種法。四依者。依法不
依人。依義不依語。依聖不依識。依了義經不
依不了義經。人四依者。依小乘。五方便爲第
一依。須陀洹・斯陀含爲第二依。阿那含爲第
三依。阿羅漢爲第四依。若依大乘。地前四
十心具煩惱性爲第一依。從初地至六地
爲第二依。七八九地爲第三依。第十地爲
第四依。今是後四依也後四依者。法四依
人四依中。是人四依也。又小乘大乘中。是後
大乘四依也。百論序疏云。四依出世實大小
兼弘。道俗倶化必須出家。出家有四。一出
形家不出心家。凡夫出家人也。二出心家不
出形家。在家聖人也。三倶出家。出家聖人。四
倶不出。在家凡夫也。今是第三也○問。何故
不明心形倶是菩薩 答。釋迦法中無別出
家菩薩。僧皆入聲聞衆攝故。文殊彌勒住在
祇洹。依聲聞高下次第也。又形是聲聞。得
弘小教。引小義便心爲菩薩宣揚大乘
云云 提婆菩
薩也
中論序疏云。問云何是四依 答。
且依一判。如小乘見道前具煩惱人是一
乃至約大乘聖十迴向是一依。初地至七
地是二依。八九地是三依。十地第四依
龍樹位者。序疏次文云。如楞伽是第二
依。如叡師是第四依。以釋迦佛法無別菩
薩僧。龍樹是出家之人故。依小乘位分
云云序疏以七地屬第二依。大乘玄等
乃屬第三依。若以無生忍判之屬第三依。
若以功用論之屬第二依。各以一義明之
而不相違也 問。初依始是何位耶 答。教
迹義云。三十心。故知十信通爲初位也。法
花玄八菩薩法師位云。若例四依應起自内
凡通乎十地。是其人位。但於初依自有師
資之別。此自明依正之位。今就弘化分
之。外凡已上皆法師位也云云意云。初依
從内凡始別師資故。以外凡爲弟子位耳。
法師直就弘經化人其義稍寛。通外凡也
義疏有通
別意也
次文云○八恒人具解十六分義。此
九品人。前四人既無解。是弟子位非師也。
後五品人既有解義屬法師位也。此五人
合爲四依人。即初依人。又通而爲論。三十心
位皆是法師也云云即初依人者學者有二料
簡。一云屬上句。謂上句謂五人。於四依中
爲初依人也。二云屬下句。謂初依人。通論
三十心皆是也。此意則以五人合爲四依。
謂五人稍寛。若立四依乃狹故意合也。實則
初二人合爲初依。餘三人即是後三依也。涅
槃疏七云。問。此中並明初依行解者。從上
四恒解一分義。至八恒解十二分義合有
五恒。則應有五人。若爾則有五依不得
意。初止是四依此爲難解 答云。此亦無
妨。初依中自開有五人。猶如三十心同是
初依。何妨有五人同是初依。且後第二依
從初地至七地則有七人。同爲第二依。何
妨五人同是初依又云。問。此中並明四
依往因爲不然也 答。南北舊有二解。北
方解云。此中九恒。前五是弟子位。後四恒釋
四依因行○第二南方解釋此義不同。明此
中並釋初依往行。以兩義故知即得是欲
初依解也。一者○初依既具煩惱性○所有
言説。未必了信故。今釋。初依往行深遠。發
心來久也。二者○仁王經及瓔珞本業經並
明。十地菩薩供養微塵數世界諸佛○今何
止言九恒。故知九恒止是初依往行也云云
加迦連河
沙爲九
又涅槃疏云。三十心中後二十心法
空位爲師位也云云序疏云。十迴向是一依
准此現文但取十迴向耳。故知。或唯十
迴心。或二十心或三十心或四十心。隨義寛
狹也。次明十三法師。仁王疏云。謂三賢
十聖爲十三。前之四忍各有三品以爲十
二寂滅。下忍爲十三○依持建立者。明十
三種今可依止○又云。應如佛供養者。教
其重敬供養也。故二諦品云。一念信波若
當知是人即是如來。況十三法師不應如佛
供養也○更解。三十心前外凡夫十善菩薩
○十信者。即教化品伏忍下品十種心。十
信者。一精進心乃至第十迴向心云云教化
品疏云。此經性種在十解十行。依花嚴
十住爲習種。十行爲性種。依花嚴十解
爲十住云云仁王經以十信爲習種。以十
住十行合爲性種。其外凡位在十信前也
可善見
疏文也
 問。天親涅槃論以初地爲初依
也。今何以前地爲初依耶。答。四依本出涅
槃。然經説初依云是凡夫人。具煩惱性
故。依經判爲地前。然論云。初地者應云三
十心。是初地方便故。從其正位云初地也
初二三地相同世間。何以云凡
夫必爲地前耶。今依長途歟
  法師三軌義附四安
樂行
三軌者。弘經法師所住法也。法花玄第一卷
首云。法師品云。於我滅後欲説此經。當
安住三事。所謂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
來座。如來室者。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
辱心是。如來座者。諸法空是。慈悲有陰覆
之功喩之如室。和忍有障蔽之用。譬之如
衣。空理可以安心。目之爲座。然此三門即
爲次第。大悲拔苦。大慈與樂。蓋是種覺
之洪基。弘道之本意。欲説妙法。宜先建此
心。是故第一明入如來室。既出惡世欲
弘善道。要多留難。宜應忍之。是故第二明
著如來衣。雖慈悲外覆和忍内安。若無空
觀虚明二行不成。何由悟物。是故第三明
坐如來座。内具斯行外懃説法。則道無
隆。人無不利。故令住三事弘法花經。次
束此三門以爲二義。慈悲爲福徳。空觀
爲智惠。福惠兼習大道可弘。謂福惠法師。
是以經云。具二莊嚴能問能答。所定法師
具問答者。弘道之人。必敷經説論。經論之
中有問有答。巧申菩薩之難爲能問。妙
通爲能答。巧申外人之難爲能問。妙
顯論主之通爲能答。摧破九十六種外道
爲能問。妙顯諸佛如來正法爲能答。又能
破三乘異執爲能問。巧顯一乘同歸爲能
答。能問能答佛教宣流故名大法師也云云
又名解行法師。慈悲爲行空惠解故。亦名
雄勇法師。具兼濟之徳。慈悲利他。空觀
自利。兼除自他老病死之怨故也。亦名無
著法師。不著生死涅槃故也。亦名道行法
師。越凡超聖中道行故。亦名誠諦法師。
住二諦故。亦名無諦法師。依四悉檀
故。亦名具足法師。空惠圓備故。亦名難壞
法師。安住二法魔不能壞故。亦名菩薩
摩訶薩法師。具空觀大悲故。亦名根淨法
師。三業無礙得六根清淨故。亦名中道
法師。離二邊故。亦名諸法王法師。具三
觀故。亦名無礙法師。卷舒自在故。二句一
句無句無礙等義。具如文也。又云。問。何
故但擧三喩以勸弘經 答。夫諸法人。必
具三事。一入講堂二著法服三登高座。外
形既爾。内心亦然。若無慈悲不入講堂。
不修知忍便無法服。心若滯有不登高座。
闕此三徳安可弘經云云
次明四安樂行 花玄次文云。次就安樂
行品明弘經方法。經云。菩薩摩訶薩安住
四法能於後世説法花經○一智惠行。二
離憍慢行。三無嫉妬。四慈悲行。安住四行
身心快樂故名安樂行。智惠行者。具足二
惠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謂實
惠也。而知諸法從因縁生。謂方便惠也。此
二惠是菩薩之妙悟。利人天之明術。夫欲
自行化他。必須正解故者明二惠離有
智惠恐恃解凌他美己惡人。宜應離之。
是故第二明無憍慢行。雖不擧我凌他。猶
恐他勝己。則是弘經之巨患。傷大士之本
懷。是故第三明離嫉妬行。初具二惠爲明
解。次無兩過爲高行。行解内成故。慈悲
外被。是故第四辨慈悲行。備此四行。則徳
無不立化無不隆。欲弘大法具應習之
 問。前明三徳後辨四行。末世鈍根云何
能習 答。從初發意必須漸學。若乖此行
便非法師云云言三徳四行者。依功所成
名之爲徳。隨意所作稱曰行也。三法四模
雖倶行徳。互擧一偏以顯三四耳。次文云。
正觀論云。離空欲問問不成問。離空欲
答答不成答。有所問答悉須依空。況求離
苦寂滅相者○又佛藏經中廣彰其失。今略
示一文以爲人鑑鍼。彼云。若以刀輪害閻
浮提衆生其失猶小。若以有所得説大乘
者。罪過於此矣○斷閻浮提人命者。即有
二義。一者但殺肉身。二者所害猶小。若有
所得説法者。一害諸佛法身。二遍毀正教
所以然者。生死肉身。以愛生爲本。諸佛
法身從無住而生。是故殺生過輕。而説有
所得罪重也○非一經意。然而衆教皆爾。
如涅槃云。有所得者是魔眷屬○又像法決
疑經云。我滅度後。諸惡比丘。如文存義。
作決定執破滅我法。是人名爲三世佛怨。
又涅槃辨諍論云。若人於中生疑心者。猶
能摧壞無量煩惱。若決定解是名執著。如
是執著能斷善根故。弘法之人。宜虚其心。
實其照矣安樂行品疏云。釋四行名不
同。今依竺等道生及注法花經辨四行者。
一畢竟空行。二無憍慢行。三離嫉妬行。四
慈悲行云云又云。第六同異門者。法師品末
明於三車○與今四行義不同者。上文前
明有行次辨於空。所以然者○夫爲法師
則爲物説法宜前運慈悲○故從有人空。
此品正爲惡世弘經名受苦惱心生退沒
故。前明入畢竟空。則不見身心自他倶淨
便得安樂故初明空行云云花玄云。盛開
三軌以空爲高座。廣明四模以空爲安
云云義疏解如來室云。此誡菩薩莫爲
名聞勢力徒衆。但起慈悲心爲物説法也
云云又解淨名經畢竟空爲舍云。彼明畢竟
空至虚無異。然庇非法風留故。喩之如舍。
今明重玄惔怕可以栖臥於神故。自之爲
坐也云云
  五明處義
寶窟中卷云○是五明論。此是明智人之所
造。又學此論者。亦能生人明惠故稱五明。
五明論者。謂内論・因明論・聲明・醫方論・工
巧論。故稱五也。此五並須賓主論量故稱
爲論。但前之四種假文處多。説之爲論第
五一門。隨事隨事習之宜稱工巧故。文云。
一切論一切工巧。此五是生明智處。故言
明處。義通眞俗故。地持云。於五明處具足
一切聞思假則知通二諦也。如地持具釋
云云仁王受持品疏釋四無畏之下云。内道
論者。佛十二部經。外道論者。四韋陀也藥方
者。本草君臣相吏制也。工巧善能斷城隍
巿肆等也。呪術者善解方術也此文呪
術當智明論也。即此應是五明論也。此中
因明論者。如龍樹菩薩所造方便心論。此論
一卷。復魏吉迦夜共曇曜等於洛陽譯。論文
云。如此八種深妙論法。我當略説。爲開諸
論門爲斷戲論故。一曰譬喩。二曰隨所執。
三曰語善。四曰言失。五曰知因。六應時語。
七似因非因。八隨語難。喩有二種。一具足
喩。二少分喩。隨所執者。名究竟義。語善者。
謂語順於義。言失者。謂言乖於理。知因者。
能知二因。一生因。二了因。語應時者。若先
説界入後説五陰名不應時。若善通達言
語次第。是則名曰應時語也。似因者。如怕
似水。而實非水。若有論者嚴飾言辭以爲
火者。是名似因。隨言難者。如言新衣即便
難曰。衣非是味。云何名新。如是名隨言難
也。又云。問云。一切諸法皆悉無常。聲非一
切。是故爲常 答曰。汝言一切聲有何義
非一切耶。此説非因。又一切法有造作者
皆悉無常。如太傳等聲亦如是。是故無常。
是則名爲不相違相又云。若言六識無常。
猶如瓶等。不説因縁是名因滅。若言是身
無我。衆縁成故。聲亦無我。復縁而有。是名
喩滅若言四大無常。如瓶造作。是名言滅。
而上相違名爲具足云云此論既是龍樹所
造。亦是後魏古譯也。百論疏上卷解勒沙婆
計云。所説之經名尼揵子。有十萬偈。如方
便心論云。有五智六障四濁以爲經宗云云
方便心論之
初品文也
又寶窟中卷解一切論列六論
云。謂世辨論・正音論・闡陀論・隨世論・毘伽
羅論・衞世師論云云法花論疏上云。毘伽羅
論○毘伽羅此云字。本論未見翻譯。河西
朗師云。是大權菩薩之所造也云云又云。斯
文引涅槃般若所説以歎今法花教也。稚
子但教半字之經。長成則訓滿字毘伽羅論
云云涅槃説者。四十經第五卷如來性品之
説也。涅槃疏第九云。若如此囘人所明。
謂此文字是蒼頡所作造。若如經中明者。
有八十天。八十天中自有造書天。造書天
造於文字云云 實是佛説也。怕師師四論玄
云。蒼頡是梵王之第三子也
涅槃疏
同卷云。則如大品四十二字以爲根本。從
四十二字文流出於諸字云云又云。大品
明四十二字爲一切字根本。猶如此間有
宮商等五百音有四十餘字以爲根本
又解涅槃經十四音總出七師解。第七秀法
師解云○從長短阿訖菴痾有十二字。兩
字爲一音合有六音。如長短兩阿爲一音
○次從迦佉以去有二十五字。五字爲一音。
如迦呿伽伽俄。二十五字合爲五音。足前
爲十一也。次從耶羅以去有九字。三字爲
一音○今爲三音。足前十一合爲十四音。
彼不取魯流四字爲音明。此四字直是和
前音非是音也。今謂此解爲能云云百論
疏上解迦毘羅仙四徳中智有内外二者
者。外智者謂六種論。一式叉論。二毘伽羅論。
三劫波論。四樹提論。五闡陀論。六尼祿多論。
知此六論名爲外云云百論疏上云。廣
主經者。明治化之道。廣明國主之徳。或言。
是彗星天子所造。或言。鎭星天子所造○解
人云。昔有梵王。在世説七十二字。以教世
間名佉留書。世間之人敬情漸薄。梵王貪悋
心起收取呑之。唯阿漚兩字從口兩邊墮
地。世人貴之。此爲字主。故取漚字置四
違陀首。以阿字置廣主經初。四違陀者。外
道十八大經。亦云十八明處。四皮陀爲四。
復有六論。合四皮陀爲十。復有八論爲十
八。四皮陀者。一荷力皮陀。明解脱法。二冶
受皮陀。明善道法。三三摩皮陀。明欲塵法。
謂一切婚嫁欲樂之事。四阿闥皮陀。明呪術
算數等法。本云。皮陀此間語訛故云違陀。六
論者。一式叉論。釋六十四能法。二毘伽羅
論。釋諸音聲法。三柯刺波論。釋諸天仙上
古以來因縁名字。四竪底張里
反也
沙論。釋天文
地里算數等法。五闡陀論。釋作首盧迦法。佛
弟子五通仙等説偈名首盧迦強何反六尼鹿
多論。釋立一切物名因縁。復有八論。一眉
亡婆論。簡擇諸法是非。二那邪毘薩多羅論。
明諸法道理。三伊底呵婆論。傳記宿世事。
四僧佉論。解二十五諦。五課伽論。明攝心
法。此兩論同釋解脱法。六陀莵論。釋用
兵杖法。七乾闥婆論。釋音樂法。八阿輸論。
釋醫方。毘婆沙云。瞿頻陀婆羅門造梵書。
佉盧仙人造佉盧書。大婆羅門造皮陀
觀經疏云。毘陀還是違提。此云明處云云
樂行品疏解離邪見縁云。路伽耶陀者。舊云
是惡解義。逆路伽耶陀者。是惡論義。注云。路
伽那陀者。如此間禮義名教儒墨之流也。
逆路伽那陀者。如老莊玄書絶仁棄聖之
例。又云。路伽那翻爲世間行。正法花經云。
讃序歌音。逆路伽那。此云逆世間行。正法花
法偶習俗也言醫方者。今光明有治病
品。其疏云。病因縁者。是四大五藏五根四
大不調。五藏傷損。令諸根有病。如肝惡眼
病腎惡耳聾也。生病縁多臥得水病。多行
多倚多悟生風病。又多生熱病。多婬生一
切病。則等分病也。又水令淡飮多。若火多
令熱多。風多吹火増。熱吹淡増冷也。病飮⻝
者有六。一過是⻝。二少是⻝。三過時⻝。大
飢方⻝。四逆時⻝。未飢強與。五妨礙⻝。⻝
肉竟飮生乳等。六不曾⻝。而強⻝之○若淡
病⻝&T029801;肥辛酢令人&T005753;鼻多汁廗云云 更於
多妨
礙⻝可見
本文云云
又云。肺病服肥膩者。毛孔令水
不入辛熱消火故。能治肺病也云云又云。病
難有四。一風二淡三熱四等分。此四種各有
三品。一者可治○二者恒治不著○三者不
可治見有必死相故涅槃疏十云。解八
種術者。一者治身。二者治瘡。三治眼。四治小
兒。五治胎。六治邪。七治毒。八臍星。臍星何
得是術。解云。觀星臍人星宿可治不可治
即是術也涅槃疏十一云。腦胲者。河西解
作核音。明人惱中有此核。如梅杏核形也○
言胲者。扁鵲傳云。名足大指聚毛爲胲。今
擧腦胲者。腦取其極上。腋據其下。中間可
云云中論玄云。若前論不破後迷。亦應古
方不治今病。扁鵲之術末世無益矣涅槃
疏十一云。三災中無地災。今且並。若三災中
無地災者。身四百四病中應無地大病。若
身四大乖變一大不調百一病惱者。災中何
意不得有地災耶。解此有異。若是病者。即
四大聚在一處故。乖變成病。依以曰地病
○一災不爾。各自爲災故。所以無地災也。
摩羅毒蛇非但螫著。人皮肉即死。直螫著衣
亦死○衣拂著此螫氏及行處氣息亦死。唯
有阿竭多星呪能治。此星八月中出。得此
星則差也金光明疏明風熱淡等分四種
也。大品疏六云。四大四百病不出冷熱二
病。水風起冷病。地水二起熱病。地堅難消故
起熱病維摩疏四云。羅什云。外道但説三
大病不説地大。佛法具明四大起病故。一
大不調百一病。總四大合論則有四百四病
涅槃疏十云。如婆沙解云。薩遮草屑投之
一斗乳即成酪同十一云。尼婆羅水云是
煮呵梨勒水鉢書羅水云樹汁也○波邪云
是煮汁也云云法花疏四云。羅什云。外道但
説三大病不説地大。佛法具明四大起病
故。一大不調百一病。總四大合論則有四百
四病涅槃疏十云。如婆沙解云。薩遮草屑
投之一斗乳即成酪法花壽量品疏。引阿
含經云。良醫有四徳。一善知病。謂冷熱病
等。二知病所起。三病生已善知除方。四已
差之病令更不生云云金光疏云。醫方所説
者。謂本草諸藥方中明。飮⻝有宜不宜
又云。飽發肺病者。⻝飽既多。腸胃盈滿故
發肺病。消時發熱者。始⻝爛䔳熱還發也。
⻝消已後風聚虚中故發風病云云 可見本
文。肺病
者水
病也
法花疏釋膠染布云。優婆塞經不許用
膠。有釋云。不許用皮膠。得用木膠。有釋
云。開遮有異意也有人云。智證大師傳於皮中
唯許牛皮。以牛爲淨故云云
涅槃疏九云。彗星空慧反
望虚
亦云掃星。形如掃。
此星出時。天下大亂掃故爲立斯名也。復
有麻星者。形如麻形。亦云索星。此星出
時則是不祥切韻云。篲楴帚祥歳反。彗星
名同音又遂音也。仁王疏下卷云。失度者行
不依常道故云失度。金星者。太白星也。三
藏師云。外國名天師星。如理行豐。失度則
儉。彗星者。外國名閻羅王星。此星隨所出
處。必有災難也。輪星者。有暉如輪○鬼星
者。九月中日沒在東北○若近上則鬼神來
破國病人。火星者營惑星也。此主賊○水
星者。即是濕星。亦是太白星○風星即昴星
○刀星者。且是滿星一處行逕二年半○南
斗北斗者。北宿是曜。五鎭大星者。金木水火
土也。一切國主星三公星百印星。若善星來
入此四星處。則大安穩豐樂。惡星來入則大
苦惱云云護國品疏云。二十八宿者。角亢氐
房心尾箕是東方宿也北西南各
有七
一方有七。四
七二十八宿也○天有三百六十五度四分
度也。日一日行一度。一歳一周天。月一日
行十三度十九分之七。一月一周天。又天道
日月所形乃有無量。大判有三道。謂冬至
之日行於南道。夏至之日行於北道。春秋二
分行於中道云云法花疏釋劫賓那有三解。
其一解云。以祈祷房星生於此子故以爲
云云問。龍樹提婆各造幾論耶 答。論
迹義云。龍樹菩薩作百部論云云教迹義云。
造大乘百部論云云高野大師二教論云。龍
樹千部論云云太賢云。提婆菩薩作百部百
云云
名教抄第十五
 寫本日記云。承安三年三月十日夜及深
 更燈下右筆寫了 同二十四日交點畢
 禪那院自筆草本不慮外入于手中。自書
 教他敬以寫也依此書寫徳資彼證菩提及
 我願滿足生生開慧眼 三論學僧聖慶
 建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於東大寺以上
 件本爲興隆佛法利益衆生故奉寫之畢
  東南院眞言三論兩宗學者沙門覺澄
 留贈後見 共期佛惠 一交點了
 願臨終正念 往生知足天 同遍十方界
 利益諸含識
 此抄者十五卷抄也。雖然帖卷之數多者
 以在紛失。便促而爲十帖者也。祖師禪那
 之非背御本意者歟。依微功者臨終正念
 而往生彌陀佛國矣
       三論宗兼眞言行人英憲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827 828 829 830 831 83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