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三論名教抄 (No. 2306_ 珍海撰 ) in Vol. 70

[First] [Prev+100] [Prev]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此帖又是勸他筆書寫了早斷煩惱之闇速
 證中道朗月
 文明十三年九月二十日
          三論宗英憲生年
十九
 同十月之比以寫本一交了


名教抄卷第五
  此卷有七科附一
乘義
三障義 五濁義 五逆義 三業義 四業
義 三聚戒義 七衆戒義
  三障義
言三障者。煩惱障・業障・報障。是其三障。金
光明疏云○修功徳故離業障。修智慧故
離煩惱障。離煩惱障故與理相應。即得應
身。離業障故隨物無礙。即有化身。二障既
離。果報阿梨耶即滅不起。法身之體究竟顯
云云言報障者。謂八難也。金光疏云○輕&T050511;
難者。謂心無主。當即是散亂煩惱。若配八
難即是世智。近惡友難者。即是惡縁。若配八
難即是無想天等外道也。三有險難者。謂起
惡處所。若配八難即是北欝單越。無求出
世意故。三毒難者。謂起惡内因。若配八難
即是三途。多癡生畜生。多貪墮餓鬼。多嗔
入地獄故也。元難難謂惡報也。若配八難
即是根不具足難。値好時難下。明作惡時
節。若配八難即是佛前佛後法華提婆品
疏云。成實論明四輪治於八難。今明一念
信法華經不疑此品具離八難不墮地
獄。離三途難。生十方佛前。離佛前佛後
難也。常聞此經。離世智難。若生人天中。
離聾盲難。若在佛前蓮華化生。離邊地長
壽天難也言四輪者。彼論四法品云。又
經中説天人四論能増善法。一住善處。二
依善人。三自發正願。四宿殖善根。住善處
者。謂處中國離於五難。依善人者。生値佛
世。宿殖善根者。不聾唖等。自發正願者。正
見是也云云仁王疏云。難有八。一疾病苦
難。二杻難。三械難。四枷難。五鎖難。六檢繋。
七四重五篇等是八五逆。殺父。殺母。殺眞
人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此八難也。又
復八者。三途難即三。四佛前佛後難。五邊地
難。六聾盲瘖瘂難。七世智辨聰難。八長壽天
此文明兩種八難。後八難者正理修道
爲難。前病苦等八難直以苦因苦果爲難

  五濁義
仁王屬累品疏云。所言五濁者。一衆生濁。二
命濁。三見濁。四煩惱濁。五劫濁法華玄
五。別有五濁義。初明大意爲釋前三後一
之義云云次釋名云。若通而爲言。凡是衆生
有此五。皆名爲濁。所以然者。有衆生即
衆生濁。有時即劫濁。有生死涅槃凡聖等見。
皆名見濁。有所得生心動念勞役觀心。皆煩
惱濁。未得法身惠命。即是命濁。一有此五
皆不得一乘淨觀・障翳正道。豈非濁耶○
所言五者。煩惱與見此正是濁。此二所成衆
生名衆生濁。即此衆生連持之命爲命濁。此
四種時謂劫濁也。若無前二。後三不名爲濁
也。因果分者。煩惱與見謂因濁。餘三果濁。
人法分者。衆生爲人濁。餘四爲法濁。時法
分者。劫爲時濁。餘四法濁。三障分者。衆生・
命・時爲報障。煩惱與見即煩惱障。而業含
其中也。但五濁通輕重。三障但是重。謂障
聖道。聖道方便故立三障名也 問。三障五
濁見思辨何異耶 答。見思正取惑性品數
煩惱相番五濁及三障則通惑非惑皆是障。
又不論品數煩惱相障也○今明五濁但是
界内唯據穢在也。三似接五濁者。衆生爲因
成假命。謂色心連持不斷是相續假相待可
知也。又大乘三假者。衆生爲受。餘四爲法。
此二皆有名。謂名假也。次二別論之。煩惱
與見開爲二者。煩惱名通。諸身語別。又見
謂五利。煩惱謂五鈍。又屬受名煩惱。屬見
劫爲見。又煩惱據在家衆生。見謂九十六種
外道。又六十二見名爲見。餘皆屬煩惱。衆生
者會衆法而成爲宰一之主故名衆生。即
一世論也。處處受生故名衆生。三世論也。前
通凡聖。後但凡也。命與劫異者。劫時長。命
時短。劫但時。命以法常時。劫通内外。命但
據内。又三小劫但害衆生不損外物。三大
劫但損外物不害衆生。三小劫但人中。三
大劫通二界。此皆短狹。若是命通三界通
於五道。又劫名苦濁。命各各有。謂不共濁故
異也。然取小劫爲劫濁。大劫時通也 問。
幾時名小劫 答。八萬歳至十歳爲一小
劫。如是八十反爲大劫也 問。但煩惱與
見成餘三種故三種名濁。當餘三種亦名
爲濁耶 答。餘三亦因是濁。如短命惡時惡
人皆是苦果。能令起煩惱及見故是濁也。
然終是相常不無強弱也云云初明通門。自
所言已下別門義也。維摩疏三云。從百二十
歳下至三歳。悉是命濁云云問。玄論云下
至十歳。今何云下至三歳耶 答云云
經疏解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之文云。言五
苦者。此如無量壽經五痛五燒。如彼文出。
又亦得是五濁。説五濁爲五苦五痛者。
謂五戒所離五惡所招五種苦果。現在後世
名爲痛燒。又法華經方便品疏云。法花論云。
正爲釋疑。疑云。諸佛於何時中説三乘是
方便。爲斷彼疑。諸佛出五濁惡世。謂劫濁
等故。初明劫濁也。又劫濁通於劫濁内分
五濁耳。若爾心法辨時。應言濁劫。今以
時目法故云劫濁耳。次煩惱濁者。成前劫
濁及復衆生濁也。以衆生濁後明見濁者。
衆生必起煩惱。不必起見。欲明前是在家
起愛衆生。今是出家起見外道故明見濁
○具起愛見者。去三小劫近是短命衆生故。
後辨命濁。經列此五即次第也。煩惱與見
正是見體。此二成衆生故名衆生濁。故經
云。心垢故衆生垢也 問。五濁與三障何異
 答。三障障聖道及聖道方便。此義即重故。
有三障者不得入於聖道。五濁則通故。諸
佛爲五濁衆生説三乘教 問。既有業障。
云何無業濁 答。毘尼母經亦説業濁。沒
於見濁屬煩惱濁攝。今明即衆生濁是業濁
也。所以然者。既有愛見煩惱即起身口意
三種惡業故名業濁。何以知然。若但意地
有諸煩惱不起身口業者。非惡衆生。不
名衆生濁也。故知衆生即是業濁 問。五
濁倶障一三。何故説三不説一 答。一深
三淺。雖有五濁得説三乘。然有四句。一
者有五濁障一乘。即昔聲聞人不堪聞一
乘是也。二者有五濁不障一乘。謂凡夫人
有五濁得聞一乘教是也○雖有五濁。但
有一乘機則聞。無則不聞。三者無五濁得
聞一乘。即法華會聲聞是也。四者無五濁
不聞一乘。不聞法華聲聞是也○ 問。有
一乘機則聞。無則不聞。云何五濁障一乘
不障一乘耶 答。五濁必障一乘。但一乘
機強。五濁障弱。是故得聞○ 問。云何名
濁 答。濁是不清義。譬如濁水不能見物。
衆生心濁不能見一乘理故名濁也。薩遮
尼犍經有十二濁。一示現劫濁。二示現時濁。
三示現衆生濁。四示現煩惱濁。五示現命
濁。六示現三乘差別濁。七示現不淨國土濁。
八示現難化衆生濁。九示現説種種煩惱濁。
十示現外道亂濁。十一示現魔濁。十二示現
魔業濁劫時二説者。私云。劫是總。有火災
刀疾等。時是別。末世近小三災也。業濁通
三業。而唯意惡非衆生濁者。依起身口意
三業乃具得成業。但有煩惱便惡衆生。故
先云以煩惱濁成衆生濁。然約顯現云不
起身口非惡衆生也。三障重五濁通者。普
賢觀云三障重人能見普賢也。故知三障雖
有猶修一乘而言三障障礙聖道五濁則通
者。私云。且約小乘論此輕重。有三障者
不得小果及方便道。五濁通輕重。輕者得
聞三乘教乃得入聖。若望一乘。凡夫之人
雖有三障故不得小果。而得聞一乘亦
見普賢。大機強故 問。五濁通輕重。聞一
乘可爾。三障是重。何不礙一乘耶 答。凡
諸法門望義非一。本望聖果立彼三障。有
三障故不得入聖及忍法也。又不得入
大乘初地。但於大乘初心不爲障礙。此是
一往論凡聖耳。若論實義。得聞一乘見
普賢者。應言無三障也。若與言有者。先
得小果時亦有輕三障同五濁也
  五逆義
仁王疏云下卷五逆。殺父。殺母。殺眞人羅
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涅槃疏第六
云。五逆有正逆有相似逆。正逆者。出佛身
血。殺阿羅漢。破法輪僧。殺父母也。相似
逆。謂破塔。殺三果。破和合僧。污父母。又
似逆者。殺決定菩薩。即三十心菩薩。以其
菩薩爲衆生作父母故也文 倶舍云殺住定
菩薩。住定者百
劫修相
位也
 問。逆既有正有似。阿鼻亦爾耶
答。疏次文云。一云。別有似阿鼻。如餘經説。
一云。無別處。但受苦輕重取意涅槃疏十
八云法逆此云
曇摩留支
此人是提婆達多伴侶。提婆
達多造三逆罪○如常若是曇摩留支作四
逆。殺父母。破和合僧。殺阿羅漢也
經疏云。大初作逆。亦有人諫。有人名表淑上
諫諫事云云大初遂不受諫。便斬其首。今
世王猶可得諫。便退不殺母。繋之深宮也
云云 大初是人名也。諫者誨也。淑者熟
音也。訓善也。可作淑也
破和合僧者。
涅槃疏六云。破僧二種。一者破羯磨僧。二者
破法輪僧。故毘曇偈解云。三方極小八。是
名羯磨壞。閻浮提至九。是名法輪壞○除
北欝單○至極小八。同在一堺内。此一界内
有八人。即作雨衆作兩羯磨。此即是破羯
磨僧也○正就閻浮提破法輪明。極少至
九。四人是正僧。四人是邪僧。一人是破僧。
王即是調達。達爲破僧之主作是言僧已忍
五法爲正。八法爲邪。言八正道是邪法。五
是正法。瞿曇所説即是邪。己之所説即是正。
此即是破法輪也。明破法輪非白衣亦非
尼及以沙彌。要大比丘方能破僧。彼明六時
中不破僧。故彼偈云。不結戒前後。牟尼已
涅槃。息肉未起時。及無第一雙。於此六時
不破僧。初兩即是未結界前後兩時。第三
是牟尼已滅度。第四息肉未起時。即是惡見
不生則不破也。及無第一雙者。謂舍利弗
與目連。此二人佛法中第一。若此人在徒衆
分屬其人。彼不耐。所以破此二人即是無。
故足前爲六。此時不破僧云云 小略言初
兩即是未結界前後兩時。謂未結界爲一。前
後兩時爲第二。前謂佛初成道時。後謂佛臨
入涅槃時也。未結界者。成道後時而未結界
故是別也。正理論云。初謂世尊成佛未久○
後謂善逝將般涅槃○未結界時無一界内
僧分二部可名僧破云云 一初。二後。三皰前。
四雙前。五佛滅。六
未結界也。而今一未結界。二前後。三已滅度。
四息肉未起。無第一雙開爲五六。故有異也
又一
料簡云。一不結界前。二結界後經久時。三以
下同前。故成佛未久即未結界。不別立也。
又第一雙者。新論云。法爾由彼僧還合故。今
云徒衆分屬。彼不忍故。故又爲異也 問。
二種破僧倶名逆罪歟 答。破法輪僧是正
逆。破羯磨僧相似逆攝。涅槃疏明相似逆列
破和合僧者。應是破羯磨也。倶舍云奪僧
和合縁也。但奪和合之縁既名逆罪。況破
羯磨乎。和合縁者。神泰云。飮⻝資具等。若浸
脱時衆離散故略抄問。提婆達多造逆前後
何 答。法華玄第九引釋論云。初則破僧。
次出佛身血。後殺羅漢。次第如是。此中
次第與律中明不異也略抄義章云。律中
説。先出血。後則破僧取意檢律決之
次論五逆定不定 成實論不故品云。問曰。
云何名定報業。何等是不定報業。答曰。經中
説五逆罪是定報業○餘業中亦有定報分。
但不可得示同論三報業品云。六足阿毘
曇説五逆是定報。又監第經中亦説不定
云云法花疏一云。阿含經云。世王懺悔竟。
猶墮拍掬地獄。後從地獄出成辟支佛。涅
槃經云。阿闍世王不値耆婆。來月七日當
墮地獄。而懺悔竟不復墮。又經云。懺悔竟
得柔順忍。所以大小乘經不同者。以小乘
經力劣故。重罪微薄。猶墮輕地獄。大乘經
力勝。重罪都滅。所以不墮○至涅槃時身瘡
發者。涅槃經既唱滅五逆之罪。闍世王是權
行。欲顯正教能滅罪。邪教不能滅罪。爲
衆生作滅罪良伴故至彼發云云觀經疏
云。十惡四重五逆並得生西方云云涅槃
疏十云。昔教所明四重五逆謗法之罪○不
可懺悔○今明聞懺悔四重等三種罪。即
今此三種罪人及以二乘得近無上道
云。有六種藥。所以能治此三種重罪。一者
發菩提心者。二者生重慚愧深自考責。三者
建立正法種種方便護持正法爲人解説。
四者見有護法之人隨喜讃嘆○五者除滅
罪相○六者讀誦大乘經典受持爲人解説。
有此六事罪即當消滅云云大論五十九云。
五逆癩罪等得般若即時消滅云云入大乘
論下卷云。若能受持信解大乘。乃至五無間
等皆悉消息寶性論説。因書持法華等經
滅五逆等罪取意觀佛三昧經二云。謗方等
經作五逆罪。一日觀佛一相好者皆悉盡
略抄
  三業義
言三業者。身口意業是其三也。罪福不動亦
是三業。又現生後爲三業也 觀業品疏云。
業有多門。約身具則有身口意。就品有罪
福不動。就報則有現生後云云問。業體如
何 答。疏又云。毘曇取善惡色聲爲身口
二業體。以思爲意業體也。成實云。三業並
以心爲體。身口但是業具而非業也論述
阿毘曇説云。思是心數法。諸心數法中能發
心有所作故名業因。是思故起身口業
此明三業也。又有七業。論文云。身業及口
業。作與無作業。如是四事中。亦善亦不善。
從用生福徳。罪生亦如是。及思爲七法。能
了諸業相此中言從用生福徳文。最隱
疏解云。猶如造經。是事作善。若復轉讀之。
即是從用善。望下長行具有此意上是引
作師釋。
望下長行具有此意者。疏
主評辭也。亦即有人語也
所釋者○前一偈明身
口内業。次半偈明身口外業次一句明意業。後
一句歎七業之用
所言内者。自起身口業故名爲内。從他而
生目之爲外。身口二業不出此内外也云云
又云。但從用有二。一身從用。二口從用。身
從用者。如身運衣與他。他若受用著之。便
生無作之善。屬於施主名身無作也。口無
作者。如法師誦説。學士覆述之學士者
弟子也
則生
口無作屬於法師○就内業有身口作無
作四業。屬於行者。次復有外二無作業還
屬行者。若從用作業即屬前人前人者他人。
對造業主也
故不數之。所以但取無作也云云偈言善
不善及罪福者。明三性別。言七法者。就業
體明數也。内業有四。謂身業作無作爲二。
口業作無作亦二。合爲四業。外業有二。謂
身口無作也。及思業爲七也。又更有三業。
謂上中下三種業。論中外人引經明此三業。
疏云。一下品業。謂惡者入地獄。二中品業。
修福生天。三上品業。行道得涅槃略抄
  四業義
四業者。謂現報業。生報業。後報業。不定業
也。論業品長行云。現報業生報業後報業。如
是等無量云云此文不列不定業者。只是
略也。若准餘文。應具有四業。又此且約三
時分業。而含定不定也。又爲顯大乘諸業
皆不定業。無別定不定故。云諸業皆空無
性如幻如夢等。既皆無定實。何得分別定
不定別。爲顯此義故不別擧第四不定。論
云。諸業本不生。以無定性故。諸業亦不滅。
以其不生故。疏云。此文雖是一行之偈。實
是方等大懺悔法云云又引涅槃師子吼云。
一切諸業無有定性。唯有愚智。愚人則以
輕爲重。無而成有。智者能轉重爲輕。轉
有爲無。今明若執業決定則是愚人。如今
亦觀之名爲智者○無始已來起六道業。
深而且大。故喩之如海。非實相觀無由滅
云云言轉重爲輕者輕重輕受顯也轉有
爲無者。直滅罪也。涅槃師子吼疏云。師子吼
前問。云何輕報重受重報輕受。佛言下正答。
就愚智二人判云云觀音品疏云。有定業者
稱猶不脱苦等云云今云。有定業不轉者。
此約一類別人論之。實無定業。作正觀力
令不定故 問。若言諸業皆不定者。何名
四業 答。約小乘意則有四業。又大乘中
亦有定業。於不修無所得懺悔者猶有定
業。故涅槃疏一云。欲顯般涅槃慈悲實益
故。所以不來。實益者。即如梵行滅於四重
五逆。闍世王如此重罪得聞梵行即滅云云
小乘專以五逆爲定業。既云滅五逆定業。
何有定業稱觀音而猶不滅耶。故知擧定
業明不脱苦者。且約不依無所得教修
懺悔耳 問。念觀世音即應是無所得善耶
 答。若極劣者雖念大乘。未成無所得善。
但結縁耳。應云雖是初心凡夫亦先造五逆
等。若依大乘教能生深信。便成方等懺悔
得脱苦果。如下品人滅罪生淨土也。若
依此義。設雖不依無所得意。餘不定業可
脱苦也具如文義
要等抄之
復有四業。謂黒白雜三及
無漏業。凡論諸業明一業二業乃至十業。
如文廣辨之
  三聚戒義
三聚戒者。法花序品疏云。明菩薩有三種戒。
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度衆生戒略抄
窟上云。攝律儀戒。攝衆生戒。攝善法戒略抄
次爲明三聚戒體。先明止善行善不同。然
後就之辨其攝屬 百論疏上云。問。他釋
二善其義云何。答。舊有四釋。一云。發無作
爲止。不發爲行。二云。作止惡心行善是
止。不作止惡心直汎爾而作。名爲行善。
三云。從息縁後生善體能止惡爲止善。
從息縁後生善體不能止惡爲行善。四
云。從息縁後生爲止。隨身起滅爲行。成
論師又作四句。一心止無作止。二心行無作
行。三心行無作止。四心止無作行。如人欲
受戒。發初作止惡意。請師僧等中間未發
無作。此是心止無作止。心行無作行者。即興
心正受戒時。發無作也。心行無作止者。即
是道定戒。第四可知耳
次明相攝 百論疏次文云。問。攝善法等三
聚戒屬何善耶。答。一云。攝律儀戒屬止。餘
二屬行。二云。三種戒並是止善。如動身口
及求戒心。發得作戒即生無作。謂誓息一
切惡。誓行一切善。誓度一切衆生。並生三
種無作。如誓行一切善。即有漏善法無作
生。止不行一切善之惡也。而後遂行一切
善者。此是隨順持戒耳。不以此爲戒後不
行一切善。即破此戒。攝衆生戒亦爾。故三
戒並屬止善云云 問。此二義中。爲有取
捨耶 答。大師正意取後義耳。法華序品
疏云。有人言。初戒以止善爲體。後二以行
善爲體。今明不爾。若後二以行善爲體。
初受戒時樂修行度人。則應但受得一戒。
菩薩之戒便不具足。今明三戒並以止善爲
體。初戒止息威儀之惡。次止不行善之惡。
後止不度人之惡。故初受戒時具得三戒。但
後時修行善法及度衆生耳 問。初受戒
時。未修衆善。未度一切何能止不行善之
惡不度人之惡耶 答。止善是制限義故頓
得之。又於一善止無多惡故。初時頓得。行
善不爾故初不具也寶窟受戒不同舊
釋。如下出之
次明戒體 寶窟上云。毘曇以色聚爲體。
成實用非色非心爲體。譬喩部以心爲體。
瓔珞云。一切菩薩凡聖戒盡以心爲體。心
若盡者戒則盡。心無盡故戒無盡。故六道受
得戒但解語而受得不失。若依瓔珞別明
三戒體者。攝律儀戒謂十波羅蜜。攝衆生戒
謂慈悲喜捨。攝善法戒所謂八萬四千法門。
此以四等爲化他故是攝衆生戒。十度是
自行故取爲攝律儀。攝善法通自他故取
八萬四千法門爲攝善法也涅槃疏十八
諍論若是薩婆多明。有無作而無作是色
○若僧祇部人明。無有無作故非是色○
若是呵梨所明。有無作而是非色非心法○
而從心生故屬心。是行陰攝。故云離思無
報因。離受無報果○云云
次明所治 寶窟云。大宗此三種戒。則無
惡不止。無善不行。無人不度。五住地惑通
是所治也。然戒法以止善爲體。止棄物之
惡爲攝衆生戒。止不修行之惡爲攝善法
戒。除此二外止起惡之心爲攝律儀。故三
戒別治三惑也。又此三戒斥二乘之戒惡。
攝律儀者遍防三業罪非。斥二乘但防身
口。攝衆生者不棄物之心。斥二乘獨善之行。
攝善法者誓行衆善。斥二乘偏近小行
次作無作分別 窟云。一云。單用作善爲
體。二單用無作善爲體。三合用作及無作
善爲體。然此三戒並有作無作。作即誓心。
無作即是從心生戒遠至菩提。小乘正以
無作爲體。作心難恒。大士即兩取也。若尸
羅與波若合用。則以心戒爲本。常有心即
無作常生
次通別門 窟云。通而爲論。悉是攝律儀戒。
戒皆有被物之用。是攝衆生戒。地持云。律儀
總三聚戒通名律儀。於律儀中分出餘二
聚。餘殘者是律儀。律儀既通。餘二亦通。但
約立意不同故分爲三耳
次明次第 窟次文云。瓔珞經先明攝善。
次明攝生。後明律儀。又初明無惡不息。次
即無善不行。後明無人不度。今文明三
戒次第者。前要須自行息惡故第一明攝
律儀。然後方能及他故第二明攝衆生。自行
化他必須生善。通自行化地故明攝善法
次明因果門 窟次文云。依攝大乘論。三
戒爲三徳因。息一切惡爲斷徳因。修一切
善爲智徳因。度一切衆生爲恩徳因。初一
累無不寂。次一徳無不圓。謂自成佛也。恩
徳亦令衆生具得二事。則他成佛也。故受
此三戒。若自若他一切成佛。即是不可思議
廣大之義
次明大小相對 窟云。第十大小門。小乘無
重受。大乘有重受。小乘有捨戒。大乘無捨
戒。小乘有簡衆。大乘無簡衆。故奴婢畜生
解佛語者皆得受戒。小乘戒二師十師二十
師。大乘唯一師。小乘防二業。大乘防三業。
小乘盡一形。大乘竟佛果。小乘隨犯漸制。大
乘未犯頓制。小乘戒有定數。如從十戒乃
至五百。大乘不定。或六重或八重。二十八輕。
或三十二種。或十重四十八輕。涅槃疏内具
會其同異也文 此有八異。又窟此文於十
大受作十門釋之也
言涅
槃疏内具會其同異者。涅槃疏六云。若是聲
聞戒漸制。不頓制不因事。不逆制。若是菩
薩戒即頓制預制。如今先合後誅也。以菩
薩利根一聞即能不起言不頓制不因事
者。此應是一句也。謂非其頓制之不因事
也意云。漸制即因事而漸制耳 仁王經受
持品疏云。六重者。四重加不沽酒爲五。不
説四衆罪過爲六。二十八輕者出善生優
婆塞經。第一不供養父母師長。二者耽樂
飮酒。三者不能瞻身病苦。四者有乞⻝
不能隨多小與而令空去。五者若比丘比
丘尼長老前宿處優婆塞等不須禮拜問訊。
六者若見四果犯戒生憍慢心。七者月月不
能持六齋受八支戒。八者四十里有講法
處不往聽。九者受招提僧臥具床座。十者
疑水有虫故飮。十一險難之處無伴獨行。
十二獨宿尼寺。十三若爲財命打罵奴婢僮
僕外人。十四若殘⻝施四部衆。十五若畜生
猫。十六畜養象馬牛驢一切禽獸不作淨
施。十七若不儲僧伽梨衣鉢盂錫杖。十八若
爲身田作。十九不得自爲身命若作巿易
斗秤賣物。一説價己不得前却捨賤取貴。
二十若在非處非時行欲。二十一商賈販賣
不輸官税盜棄而去。二十二若犯國制。二
十三得新菓菜不先奉三寶先自受用。二
十四僧若不敢説法讃歎輒便自作。二十五
若在沙彌比丘前行。二十六僧中付⻝不
得撰擇取美過分而取。二十七不得養蠶。
二十八行路之時遇見病者。不住瞻視方便
付屬而捨去
次明受戒方法 百論疏上云。此中明三根
得戒。一者上根人心生得戒。隨大小乘。大乘
人於佛像前或無佛像想念五師。從今身
盡未來劫誓息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
一切衆生。即便得戒。故普賢觀云。但生心請
五師。不須和上及與闍梨。即便得戒。次中
根人得口語。如迦葉等自誓。佛爲我師我
爲弟子。作是語時即便得發戒。若受戒者。
謂下根人内有求戒之心外具人法二縁方
乃得戒。人縁謂十師。法縁白四羯磨。問。受
菩薩戒具得心生口語受戒三種不。答。得
也。八戒等亦爾。但多就師受耳。問。受菩薩
戒具幾種受。答。通具三受。一就大乘師
受。二者若千里内無師。就像前受。三直對
想十方佛受。出普賢觀。餘戒亦通方例之。
又釋此文。一人受戒必具三業意爲求戒
之心故云若心生。口隨順師僧故云若口
説。合掌禮拜即是身業故云若受戒。問。此中
三種攝十種得戒盡不。答。十種得戒不出
三根及與三業。今明此三則攝十種。問。辟支
佛於十種中是何得戒。答。依倶舍論。是自
然得戒與佛同。問。佛定是何時得戒。答。舊
引二文明兩種得戒。一引彌沙塞律十九
卷。佛剃頭著出家衣時得身然戒。二用僧
祇律二十三卷云。種智初心得戒。有人會之
云。依前得是共聲聞戒。依後得不共聲聞
戒。故佛具二木叉。今依倶舍論同僧祇。所
以爾。前不得戒者。若爾前得戒。佛六年苦
行受外道法。應當破戒。而未得戒。雖受
外道法不破戒也 問。十種得戒爲局
大比丘戒。爲當通諸戒耶 答。此文但以
之對三根三業得戒明相攝。見其文相。應
汎明得戒縁。不局大比丘戒。案大乘義章
意。三歸得戒通一切沙彌俗人也。但倶舍等
多分約勝擧大比丘戒耳尋之寶窟上明
十門中云。第三明受戒不同門。依瓔珞經。
受戒有三種。一者諸佛菩薩在前。得眞實上
品戒。二者諸佛菩薩滅度後。千里内有前受
戒菩薩者。請爲法師。教校シタマヘ。我前ミテ
禮足。應如是語。請大尊者爲師。授與シタマヘ
。其弟子得正法戒。是中品戒。三者佛
滅度後。千里内無法師之時。應在諸佛菩
薩形像前。胡跪合掌自授受戒。應如是言。
我某甲白十方諸佛及大菩薩等。我學一切
菩薩戒者。是下品戒。第二第三亦如是説。
今勝鬘現前値佛。是上品。但是自授受。非
佛所授。但第二從法師受有二種。若依瓔
珞經。戒師不作羯磨方法。初令禮過去一
切佛。次禮未來佛。次禮現在佛。如是三禮
已法僧亦爾。次令受三歸依戒法。次令懺
悔三世罪。次後正授十無量戒。若如地持。
菩薩戒師前爲作羯磨。然後授戒。説戒相
乃是前後方便。非正受戒。又如受五戒十
戒。受三歸已説戒相者。方名受戒。此則
受三歸後説戒相乃得戒何以知之。如直
受三歸人。但得歸不得戒。如受大比丘
戒。前羯磨時已受戒竟。後説四重等令受
者堅持。非説戒相爲受戒也。以此證知。
須前羯磨方得授戒。而瓔珞梵網無羯磨
者。或可存略。或可教門不定適時而用。問。
菩薩戒師爲用在家人。爲用出家人。答通
於道俗。瓔珞經云。夫妻六親得互爲師也。
問。第三於佛像前受戒。若無佛像得自誓
受不。答。依普賢觀經。但虚心奉請釋迦爲
和上。文殊爲闍梨。彌勒爲教授師。一切佛
爲尊證。一切菩薩爲同學。不論有像無像
也。問。何故戒法一種要須受耶。答。欲顯惡
可頓止。以戒是止惡爲宗故有受法。以要
期頓發故也。善難並生。餘行皆是修善爲
宗故無受法。以漸生故也 問。若惡可頓
止。善不可頓生者。亦應惑可頓滅解不
可頓生。答。戒是止相。其相即靜。故常有戒
法。惡有頓止之義。餘善是動相。修習方生。不
可一時並修諸善。滅惑生解並是行善。故
與此非類 問曰。自誓發戒與從師發戒
何異 答。若從戒師。作法成時則一時倶發。
今既心發口言。隨發隨生。非一時 問。授
戒受戒得何功徳。答。瓔珞云。若能教一人
出家授菩薩戒。勝造八萬四千塔。其受戒
者墮在菩薩之數。超過三劫生死之苦 問。
受戒而犯。何如不受不犯。答。瓔珞云。有戒
而犯。勝無戒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
外道。問。五戒有受一分乃至具足受五。菩
薩戒云何。答。瓔珞云。十重戒中有受一分
名一分菩薩。乃至二分三分。若受十分名
具足受戒。十重有犯無悔。得使重受。八萬
四千威儀戒盡名爲輕。有犯得悔過。對首
便滅 涅槃疏第十一云解菩薩
護戒
問。五篇七
聚亦是菩薩戒。十重四十八輕亦是菩薩戒
者。此中何意不明護十重四十八輕戒而
言護五篇七聚戒。解云。不得云十重四十
八輕戒。何故爾。此戒通出家在家。五篇七聚
但是出家戒。今明出家菩薩護戒所以明五
篇七聚也云云同疏四云 問。四依出世何意
不作菩薩而作四果。畜云。釋迦法中無別
菩薩僧。若出家即入聲聞數中。今菩薩何意
出家同聲聞。解云。四依要須出家以其内
有深解故能弘宣大乘。同聲聞形服故得
康持戒律。所以須同羅漢文 同第七亦
有此文
此云
菩薩同聲聞者。且論形服。非示所證同聲
聞。故非是應化聲聞也 窟中云。小乘法中
受十戒爲出家。受大戒爲具足。大乘發菩
提心爲出家。受菩薩戒爲具足。又淨名云。
發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云云勝鬘經云。
是故説大乘威儀戒。是比丘尼。是出家是受
具足云云意會小入大也。窟文廣之 問。
涅槃疏云。十重等戒通出家在家。今明出家
戒故明五篇七聚云云今何受菩薩即爲具
足耶 答。菩薩戒中通含出家戒故出家菩
薩即持之也 仁王疏中云。天無出家法。今
言出家者。心依佛出生死之家人。有剃
除鬚髮出家成比丘衆。天有捨俗入道成
菩薩僧 問。窟云大乘無捨戒者。於菩
薩豈無退捨犯重捨耶 答。且對小乘盡
壽戒。大乘至佛云無捨耳。非先退菩提心
時捨菩薩戒也 百論疏上云。要期受戒時
有三。一短時。謂今旦至明旦。二次時。謂盡
形。三長時。至佛云云
菩薩戒大意 窟上有七意。一云。菩薩之行
以止惡爲本。故前明受戒○五○住在佛
家以戒爲本○今顯生佛家以戒爲本。
是故受戒。六涅槃經云。一切衆生皆有佛性
悉當成佛。要令持戒然後見性。戒即是引
出佛性。是故受戒○云云 具如
本文
  七衆戒義
七衆戒者。仁王疏下卷云。四大衆。一比丘。二
尼。三優婆塞。四優婆夷○七衆前四大衆外
加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爲七也 涅槃疏
十七云。受持七種淨戒。有解云。是七聚戒。
今明身口七支戒也此七聚戒七支戒者。
非七衆戒。但於此義中兼之 同疏六云。
佛法大判不出經律。律即是戒門。經即是勸
云云中論疏三云。律是住持佛法之本
 觀經疏云。三歸五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
此是佛法客善云云仁王疏下云。明四部
衆。在家二衆名優婆塞優婆夷。有本云婆
差優婆差。外國語音不同。有此異耳。此
間名善宿男善宿女。亦云善男子善女人。出
家二衆一名比丘。此名破煩惱。二名比丘
尼。此名爲女 問。善男善女者語寛。可
通在家出家有戒無戒。今何在家二部耶
答。以善宿男略云善男。此即隨時意或寛
通而語正在優婆塞耳。善女准之 法花疏
一云。出家未受具戒。莫問聖凡通名沙
彌。具戒以上凡之與聖通名比丘也又云。
比丘者名爲乞士。從如來乞法以練神。下
就俗人乞⻝以資身。故名乞士○退無積
蓄之果。進有福物之功○餘怖魔破惡淨命。
如智度論中説之 仁王疏上云。比丘五義。
如智度論釋。一名乞士。二名破煩惱。三名
號比丘。四受戒名比丘。五怖魔乃至能怖魔
軍故名比丘云云 名號比丘者。有漢等
各各有號故。云云
寶窟上
云。五戒有受一分。乃至具足受五云云又云。
小乘戒有定數。如從十戒乃至五百云云
窟中云。佛法五衆。出家得攝三衆。謂沙彌・
沙彌尼・式叉摩那尼。具足即攝比丘・比丘尼
二衆。又出家三衆防惡不盡。但防身三口
一故與出家之名。二衆防惡義盡。謂身三
口四故與具足之稱文 釋出家受具
足之文也
寶窟中
云。波羅提木叉此云報解脱。持戒之因得解
脱之報故云報解脱。故經云。戒是正順解
脱之本○毘尼者此翻爲滅。謂滅現在身口
七非離過爲稱○又解脱出於三界。毘尼
滅於三塗。此一戒法有斯功能。是故如來
立於兩稱。律名通上二義。亦得律是此間
之名。木叉毘尼爲外國之稱。如玄章已説
云云涅槃疏六云。舊翻波羅提木叉爲報
解脱。持此戒報得解脱。又云保解脱。保解
脱也。眞諦三藏翻爲直向解脱。河西師翻
爲遠離。此於是解脱義。謂遠離繋縛也○
上波羅提木叉從善爲稱。欲令人生欣樂。
今墮者從過爲稱。欲令人怖畏。此即是逼
引○又後墮者墮地獄。地獄有三百一十所。
的在何處。明サク阿鼻也○又復墮者長養地
獄。此後釋墮○波羅提木叉○前釋就行門。
今釋就止義。謂離身口意不善爲止○律
者論量輕重分別是非持犯。欲令持戒得
福也。九十一墮。秀法師不解九十一墮。問
印律師。律師解云。九十種一一皆墮故云九
十一墮。此是謬言。僧祇律有九十二墮。謂尼
不病往寺爲説法。又知檀越欲與僧物
迴向他。若依彌沙塞律。九十一種。謂知檀
越欲與僧物通與他人。今經據此爲言故
云九十一墮同第八云○九部經中不説
方等及與佛性。而云雖不説道謂有者。實
トモ九部不説有。有而言無。即是妄語。豈
不犯婆羅夷耶。作此讀文可見。佛答。不
犯婆羅夷○依心而説故不犯也。問。謂有
而言無。奈非妄語。解云。雖有教不説。不
迷心犯故非妄説云云又云。偸蘭遮重於
突吉羅。有四人偸蘭大衆偸蘭。破佛身血
焚燒塔寺五逆罪亦名偸蘭也云云又云。夢
行婬亦應有罪故。夢者覺時生快即得罪。
如夢中殺怨家。覺也生快想即犯罪。若無
心想而夢覺時猶是生厭離即無罪。不厭
離伏心即得罪。故云有縁思生無縁思不
生。乞⻝亦爾。若作⻝長色力得罪。若厭離
治飢瘡不得罪也 同疏十二云。四重説
偸蘭遮者。成論師解云。如盜佛物。此實是
重。而佛無心守護之故止得偸蘭遮罪。若
約護人邊則得重。故云四重説偸蘭遮。今
明不爾。佛臨涅槃時。有一比丘非梵行事
慰憂惱欲發狂。佛若不慰諭則應發狂命
終墮地獄永不出。佛因語云。汝向是狂心
所作。非是本意。故不犯重止犯偸蘭。比丘
聞此心寤。則懺悔罪滅也。偸蘭遮説四重。
若人不知畏罪。謂此是輕故不後悔者。佛
爲此人説偸蘭遮即是四重也。犯非犯等。
此如尼數數⻝不犯。僧即犯。僧獨行尼則
犯。輕説重重説輕者。如不將比丘行房
處。此是小事。説爲第二篇。殺畜生止得波
夜提也
次治罪法 涅槃疏五云。雖實治罪。而不
實殺。若是俗法治罪則有殺不殺。罪重則教。
罪輕不殺。佛法治罪一向不殺。既不殺者
若爲治罪。明サク有三檳四羯磨云云其三檳
四羯磨者。疏次下云。今前言駈遣羯磨。即是
馬師滿宿行惡行污他家。所以集衆作法
駈遣令出聚落也。呵責羯磨。般頭盧比丘
數數作罪數數懺悔。懺悔復作。所以須苦切
呵責也。今亦云依止者。既呵責後令依止
有徳名人押領故云依止也。置羯磨者。河
西解云。或逼布薩或罪相未明。如此事故
云置羯磨。有解云。即車匿比丘好輕諸比
丘。見諸比丘聚在堂中即云。此諸比丘猶
如旋風吹諸落葉聚在一處。見諸比丘散
在路行即云。此諸比丘猶如風吹草葉散
在餘處。輕諸比丘事如草芬。所以佛令置
不共語如梵法云云擧罪者。衆中知前人
有罪。推一人令擧前人罪。正當推有徳
之人。擧前人罪時。未作羯磨。罪定彼人自
言有罪。方復作羯磨。羯磨擧罪之後也。不
可見此者。還是車匿作罪擧其罪。彼云今
作罪。而言我不見此罪。故作不見羯磨滅
羯磨。未捨惡見羯磨者。此是呵梨他比丘雖
後出家。而言婬欲不障道。不捨如此惡
見故作未捨惡見羯磨。反問。佛法意論婬欲
障道爲不障道。答。如無行經大論維摩等
所明者則不障云云若如今人所作此一向
障道生死過深。大論云。一人引得婦既無
生方婦即呵罵令其人求覓錢物。其人不
得住。便逐他治生逐伴不及。便遇寒雪
在石窟中坐。飢寒並至。山神來試之。作女
人形説偈云。白雪覆廣地。鳥狩皆隱藏。我
獨無所恃。唯願見愍傷。此人便手掩耳閉
目答云。火燒水漂者。不足聞汝聲。自妻尚
不是。何況起邪婬。若如此人自能裁斷。餘
人無志擬此須斷欲也
次受戒要期不同 寶窟上云。小乘盡一形。
大乘竟佛果云云涅槃疏十八云。八戒○此
一日一夜則名爲具云云觀經疏云。中品中
生持一日一夜八戒。一日一夜沙彌戒及具
足戒○問。八戒可一日一夜。沙彌戒及具足
戒云何一日一夜耶 解云。此言一日一夜
也。非是唯一日一夜。持妙彌戒及具足戒。
但受一日一夜便死故云一日一夜也
涅槃疏七云。如今受二百五十戒。即是隨
身。身滅戒亦滅。故云盡其壽受持云云同十
八云。疏品明五時捨戒義。一死時捨○云云
云。我本受戒要期盡形壽。佛法雖滅而戒不
云云
問。五篇七聚戒爲是聲聞歟 答。通聲聞
菩薩也。涅槃疏十一釋菩薩護戒云。此浮嚢
正譬五篇七聚戒 問。此明菩薩護戒。應
護十重四十八輕戒。那護聲聞五篇七聚
戒耶 解云。五篇七聚何當大小。聲聞持故
名聲聞戒。縁覺持故名縁覺戒。菩薩持故
名菩薩戒。猶如道品從來是聲聞法。非菩
薩行。論主非此云。是語出何處。何處菩薩
行。故即是菩薩行也○問。五篇七聚亦是菩
薩戒。十重四十八輕亦是菩薩戒者。此中何
意不明護十重四十八輕戒○解云。不得
云十重四十八輕戒。何故爾。此戒通出家
在家。五篇七聚但是出家戒。今明出家菩薩
護戒。所以明五篇七聚也云云同八云○復
有説言。無四婆羅夷下。第十謗失五篇七聚
及諸戒律即是魔説。隨順此行即魔弟子。
若言有五篇七聚者。佛説是佛弟子同四
云。釋迦法中無別菩薩僧。若出家即入聲
聞數中云云 問。身口戒體有幾種耶 答。
身三口四。謂七支戒也。或身口各四也。百論
疏上云。龍樹十地毘婆沙引寶頂經明。尸羅
身口各有四種。如前所説。此八種戒從受
生。身口心受。合二十四戒。教他受・隨喜受・修
習・行時亦二十四。合九十六戒又上文云。
口四身亦四。不答亦具四。智度論云。身口律
儀有八種。謂不惱害。不劫盜。不邪婬。不妄
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飮酒。不飮酒還
屬身攝。故知身亦具四也 問。百論明十
不善道身三口四意三也。是常途説也。若云
身口各四。豈不相違耶 答。論疏亦云。明
十惡外惡○有正是十惡攝非正十惡攝
云云又云。十惡所不攝惡者。十八部論明。
身口中有八。身中四者。如鞭杖等不斷命。
此非殺業攝。又如火燒人屋失財。或障他
行施令傍人不得財物。並非盜業攝。若俗
人非時非處非道行婬。名爲邪婬。若直爾摩
觸非邪婬攝。此三是身業攝非十惡攝。故知
身中有四○又云。明十惡前後方便惡。如
行杖有二。一爲殺故行杖。此是殺家方便。
亦直爾行杖但是身業。謂十不善業道所不
攝也意云。行杖二種之中。初是前後方便
惡。後是十惡外惡也。既云非正十惡攝云云
故知雖非正十惡。猶屬十惡耳。若爾飮酒
隨應攝七支歟。且如因醉起殺業者。便
攝屬殺加行也尋之又云。十善爲總相戒。
別相即無量戒。不飮酒不過中⻝入不貪中
攝。不加杖衆生入不嗔中攝引智
此明攝
之則入十善。若不攝則不入也准此文
者。飮酒應入貪業道歟思之
次明無作戒生時 百論疏次文云。問。無作
於前何時生耶前者初時。見
次上文也
答。成論師云。後
止惡心第二念生。無作心是因。無作是習
果。因果不倶生故至第二念方生無作。道
定無作亦爾。數人在道定心時有戒。出道
定心即無。成論人出定時亦成就。屬行故常
有無作窟上云。又如受五戒十戒。受三
歸已説戒相者。方名受戒○如受大比丘
戒。前羯摩時已受戒竟○問曰。自誓發戒與
從師發戒何異 答。若從戒師作法成時一
時倶發。今既心發口言。隨發隨生。非一時
云云此文雖不的言無作生時。而以此可
知無作生時也云云涅槃疏十八云。若是
薩婆多明有無作○無作色從身口二方便
善生。則是受戒時。身禮敬口言能持等生
故。無作有色言能持者何時作是語耶
答。准寶窟文可案之
次明於何事發戒 百論疏次文云。問。於
衆生及草木等發戒云何異。答。一云。於衆
生邊別發多無作。於草木等邊總發一無
作。又釋。衆生與草木同。於衆生邊總得一
不殺戒。於一一衆生邊皆得不殺戒。以殺
一一衆生皆犯不殺戒故。於草木邊總得
一不殺草木戒。則於一一草木得無作戒。
以殺一一草木皆犯此戒故。問。制戒意本
取不惱衆生。云何於草木發戒。答。以殺
草木惱於衆生故。就草木邊制耳。數人但
現在發戒。以現在有衆生。去來無衆生
次明三歸於止善作善是何 論疏次文
云。問。三歸爲屬止爲屬行。答。因三歸得
戒。三歸屬行善。戒屬止善。問。三歸止邪。云
何屬行。 答。雖復止邪。意在歸向。如下云。
布施雖止慳。而善行爲本問。窟云。菩
薩戒師通於道俗者。八戒等云何 答。百論
疏云。問。俗人亦得授他八戒不 答。
得也。如夫前受後爲婦授。如昔有輪王授
八戒。八戒既爾。五戒類然。但多就出家
人受耳
次十種得戒 百論疏上云。十種得戒不出
三根及與三業。今明此三則攝十種云云
殘文如三聚出之。然疏文
不具列十種得戒名相也
次明受比丘戒師 涅槃疏十七云。如今受
戒有三師七證。白四羯磨爲縁。此戒從衆
縁生仁王疏中云。天無出家法。今言出
家者。心依佛出生死之家人。有剃除鬚
髮出家成比丘衆。天有捨俗入道成菩薩
三論玄云。於二百年滿有一外道
名大天。爾時○諸外道爲利養故皆剃頭出
家。便有賊住比丘。大天爲賊住主。大天身
自出家。所度弟子依大天衆出家受戒。爾
時衆人共諍斯事。上座部云。和上無戒及破
戒。闍梨有戒。大衆亦有戒。受戒則得。大衆
知和上無戒而與共受戒者。大衆得突吉
羅罪。問。戒既不從和上得。何故稱和上
名。答。欲令受戒。後和上攝録教論弟子
耳。薩婆多用此解。餘部言。和上無戒及破戒
大衆有戒則不得戒。戒從和上得故云云
涅槃疏五云。破戒離僧。此云破戒者非自
破戒。其自身持戒。而與破戒者往還同共
説戒布薩。即是破戒
次明犯重捨戒不捨戒 涅槃疏十八云。若
是薩婆多八犍度・毘婆沙・成實論等並言。犯
重不失戒直是污戒。唯有四卷文云。犯重
失戒不知何意作此説。彼既抄毘婆沙。婆
沙中無此語。不知彼何處得此語。爲當是
翻者誤也。復有善見毘婆沙。此是善見律毘
婆沙。然外國八十部律。有八十部毘婆沙。唯
有善見律毘婆沙度此。而不具足。彼文云。
受戒中間。若値佛法滅者。戒則失。如年二
十受戒。至年二十五佛法便滅。此人爾時
戒自然失也。舊明五時捨戒義。一者死時捨。
二犯戒時捨。三還俗時捨。四邪見時捨。五法
滅盡時捨。復有師解。法滅盡時不失戒。我
本受戒要期盡形壽。佛法雖滅而戒不失。
但佛法滅後而受戒。不復得也○今明。失
不失無定。爲不畏罪衆生者唱失戒。亦犯
重則失戒。不淨受檀越信施。佛法死人也。
若爲畏罪之人者。意犯重作已生重慚愧。
迷悶欲犯死者。向此人。明戒於在不失。但
污染。應便懺悔也云云 律師會釋。體不失用失。
倶舍頌云。捨別解調伏。
由故捨命終。及二形倶生。斷善根夜盡。有説由犯重。
餘説由法滅。云云。今文舊義五時捨中闕失二形生及
夜盡。但夜盡非盡
形壽故不明歟
問。大師所覽毘娑沙是西
凉所翻本。既爲兵火所焚。唯三犍度存。其
文多闕。何疑四卷毘曇爲譯者誤耶 答。
此意見捨戒文存。而但説犯重不失戒

次明五戒八戒具受不具受 涅槃疏十八
云。若是薩婆多人明サク五戒要須具受方得。
不具受則不得。他難。若具受則得。不具受
不得者。何有一分優婆塞乃至滿分優婆塞
等耶。彼解云。受時要須具受。持時或持一
戒則是一分優婆塞。二三等皆爾也。若是成
論即將受以例持。若持則隨持一戒二戒皆
得者受亦得。然此則不具足受義○若不受
五戒直依二寶。亦得名優婆塞。故有三優
婆塞。一者三歸。二五戒。三八戒也○此是互
例。五戒既明不具。即兼八戒亦不具。八戒既
明具。即兼五戒具。今此中明戒具者。非是
八中具足持八爲具。持一二三等爲非具。
今明サク或晝持夜不持。夜持晝不持。此一日
一夜則名爲具也○經中明。億耳比丘○其
在家時。人謂爲福徳人。要其入海採寶爲
薩縛主。出海邊後時船夜發。其在岸不得
上船。船去。即在海邊宿一樹下。忽見金
床帳出。有一天女天男出在此床帳中。歡
喜受樂飮⻝適意。至明白日即見。鑵湯煮
之。還是此二人受罪。億耳因去更宿餘樹
下。後於白日見金天男天女受樂如前。而
夜中受鑵湯之苦。億耳因問。何故爾。彼答
云。若是前時男女。此人盡日破戒。夜中受
迦旃延戒。以夜持戒故夜受樂。晝破戒故
晝受苦。後人類可知。前人即是屠兒。晝殺
生。夜持戒。後人夜殺生。至天曉則持戒不
以明斷肉 涅槃疏六云○⻝三種。淨肉者。
昔令離見聞疑三事外名爲淨肉。即許⻝
也。佛答。此即是隨事而制也文 佛答迦葉
菩薩問也
云。扶制○明サク若行來㑥路純⻝ 肉國土都無
米糧但有肉者。是得肉⻝。云何得⻝。當以
水洗令無氣味得者亦⻝云云。文 私云。扶制
者傍助歟
又云。所以於今時一切斷者。今時一切衆生
悉有佛性。皆當成佛。豈容佛佛自相⻝。爲
此故今時悉斷。又欲明長壽因云云法華
序品疏云。餚饍者。肉⻝爲餚。細劈肉也。菜⻝
總名餗速音此經未制斷肉故明菩薩施肉。
涅槃四相品已去斷肉。至大衆問純陀持諸
餚饍來者。爲純陀從哀歎品還家不聞四
相品制故爾。大衆問品云所⻝無異者。同
化成菜⻝也 涅槃疏六云。他明サク昔未
有斷肉制。今始有斷肉義。小乘教並戒律
中猶未制也。而楞伽經與菩薩戒方制斷
肉。問。若楞伽經已唱斷肉者。今教何意更
斷。古老法師ノイハク楞伽經制止制菩薩未制
聲聞。今教始制聲聞。所以有今文也。今明
不爾。彼經何時但制菩薩不制聲聞。彼即
普斷。故偈云。爲利殺衆生。持錢網現肉。三
業皆不善。死墮叫喚獄。此不的言菩薩也
○前雖制竟。而此是大事。今臨涅槃故復重
云云既言重制者。那言從今日始不聽
聲聞弟子⻝肉。他見此文云。今斷聲聞。昔
斷菩薩。今明サク從今日始者。此是涅槃時之
始。非不前時爲始。故言從今日始也
問。前教中制聲聞斷肉者。何云今始不聽
耶。又有何證耶 答。如文 問。涅槃時始
者。其意未顯。既以涅槃時爲始。猶是前時
未制也。又偈雖不的言菩薩。而楞伽經大
意爲菩薩。説至極大乘。其會座上亦無聲
聞。故知唯爲菩薩。制斷肉耳。設雖一切人
制斷肉。而於其時未對聲聞故。古師釋
爾。今何爲不爾耶 答。是涅槃之始者。謂
涅槃經始制。楞伽經亦始制也。凡論制戒。並
是始耳。若非始者。何言制耶 問。若前已
制者。爲何重制耶 答。經分前後故。以後
時望前爲重。而論部別。機宜各別。自有機
聞前教之制。自有機聞後教制也。故雖涅
槃始制。亦得前經制也。不可以聲聞菩薩
分別之 涅槃疏次下云。夫肉者斷大慈
種者○殺生傷大慈。⻝肉傷小慈○小慈
爲大慈之種。今既⻝肉斷於小慈。即是斷
大慈種。又解。只此⻝肉即是斷大慈故云
斷大慈種初解易知。後解意者。即以大
慈望佛果爲種。又義云。大慈皆盡云斷
大慈種歟。又斷十種不淨肉九種清淨肉之
釋可見疏文。此斷肉制對文殊問經知之。
但彼是方便説耳
次無作色有無涅槃諍論也 涅槃疏十八
云。若是薩婆多明サク有無作而無作是色。無
作色從身口二方便善生。則是受戒時身禮
敬口言能持等生。故無作有色。故偈云。十
色謂色入。亦無作假色。是別色陰。牟尼之
所説。若僧祇部人明サク無有無作。故非是色。
サク此戒直是制惡法。若不作惡則是持戒。
先別無作也。若是呵梨所明。有無作而是
非色非心法。問。此法爲攝屬色耶。彼明サク
戒是非色非心。而從心生故屬心。是行陰
攝。故云。離思無報因。離受無報果。皆從
心生而是非色非心也○菩薩王
子問
佛答。有無
作色故。雖在惡無記中猶不破戒。故睡眠
悶等是時常生也○我於餘經明。戒則是遮
制。此則破薩婆多。勝後是破僧祇。不得佛
意故。意無作色也薩婆多義所引偈云亦
無作假色者。此是誰心。論界品頌也。長行
云。無作假色者。如業品説。即彼業品云。又
復作因故作果故。見因説果。如世尊説。形
質故是色。無作亦非色。以作是色故彼亦
名色意云。業體是實。而非質礙。無其色
義。而名色者。因作色生故。故色名是假耳。
非法體是假也
次明頓制漸制不同 涅槃疏六云。明サク
來在舍衞二十五年。何不爲波斯匿王頓
説經頓制戒。何言説經初説無常淺教。今
日方復説常住深妙教。何意制戒即不頓
制。波斯匿王兩過請佛頓制。一者因舍利
弗。明サク制戒有十利。佛亦不頓制。二者因跋
跋耆者亦云是舍
衞國也。本注也
比丘犯戒波斯匿王又請
佛頓制戒。佛亦不聽。何如此耶○或名爲
犯或名不犯○何初開三種淨爲不犯。三
種不淨爲犯。乃至後時復明十種爲犯等
云云 此釋問意也。三種淨
及十種者。斷肉制也
同卷又云。若是聲聞
戒漸制不頓制。不因事不逆制。若是菩薩
戒即頓制預制言漸制不頓制不因事
者。總是漸制。對菩薩戒頓制也。不逆制者。
對菩薩預制也。言漸者。謂諸戒次第制。即
戒成自相望云之。言不逆者。望所離惡未
起之前不預制也 同卷又云○衣未有
孔不可前補。衆生未有罪不得先制。衣
正譬教。即是戒。孔譬犯戒。補譬制戒。戒善
以補之。須提那初犯戒。因即制之。前言衣
譬戒者。此譬通戒。諸惡莫作諸善奉行也
同第三云。佛初出即云。諸惡莫作諸善奉行
又云。昔爲父鱗瞽龍説三歸。五百價客ノタメニ
説五戒也法華疏第一引集法藏經云。
侍者阿難凡發四問。一問。以誰爲師○三
問。云何與惡人共住○如來答云。戒能訓
誨。可以爲師○梵法默然伏彼惡人○云云
 百論疏上云。一切善法戒爲根本者。戒
如大地。爲衆善之根。地持云。如來三十二
大人相由持戒得。若不持戒。尚不得下賤
人身。況大人相云云
名教抄第五
 建仁二年五月九日黄昏於東大寺爲興法
 利生書寫之畢
 留贈後見  共期佛惠
            三論宗覺澄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