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乘玄問答 (No. 2303_ 珍海抄 ) in Vol. 70

[First] [Prev]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599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也。爲顯因縁義故。以異云同義也。意邪正例
同云也。法花義疏二云。迦葉佛時雖有𣵀槃。
以人根利。不須説之。燈明亦爾云云
問。玄門地持論云。從有無方便入非有非無
爾云爲證何事引歟答。爲證大士觀行
融通無礙引之也。問。單後中假相望。出入
自在觀。引無礙也。然所引文。但云以有無爲
方便。後入非有非無觀耳。論文纔明。一方之
觀門。顯次第之修行。何以此文證融通。無礙
之義耶 答。於凡夫二乘等。有無二偏。隔不
二中道故。論説以有無卽爲非有無之門。是
專三觀融通意也。雖是一句之文言。良後諸
觀之規模者歟。玄云○二者明大士觀行融
通自在。無有滯礙故。地持云。從有無方便。入
非有非無也云云
問。菩薩從散心。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散心
云云爾者爲是三昧力耶 答。是總持力也
問。應是三昧力何云總持力乎 答。以總持
力助三昧。不可以三昧力自助三昧云歟。玄
云。又大品云。或散心中起入滅盡定。滅盡定
起入散心中。則是迴轉總持入出無礙方便
文迴轉總持者。
旋陀羅尼歟
分別功徳品疏云。得無量旋陀
羅尼。於法門中圓滿具足。出沒無礙云云
發品疏云旋陀羅尼者。得此持故。十方佛菩
薩所説皆能憶持也。以解一法門。卽解一切
法門。故名爲旋云云
問。付明單複中假義。且二諦交洛。明出入有
幾爲耶 答。有十二句。問。可有十六句也。
謂單假單中有四句。複假複中亦有四句。單
假複中旣明四句也。複假單中相望亦可有
四句。何不明複假單中二諦交洛句耶 例
如世諦八句。明複假單中出入。眞諦八句亦
爾也。至二諦交洛中。何不辨此義耶 答
實敏僧都。二諦私記云。何故無二諦交洛。複
假單中之四句耶。此未決也。均正師亦不明
所以云云
玄第五門云。第三就二諦論單複○先約世
諦。明有八句○第二就眞諦辨亦有八句○
第三約二諦交洛明出入有十二句云云二諦
義同之委可見本文也
問。付得失待不待義。如以得待失。亦以失待
得可云耶 答。失不待得問。得失者。相
待義也。然旣得卽待。失何不以失待得耶
況相待假通故。得名通因縁。今於得失義。何
不互相待。偏之得待失之不待得耶 答。得
者得本性自性之理。故亦有相待義。相待是
得故。失者失眞理故。不待於得。若望相待義。
具論之者。亦可有失待得義歟。例如中道絕
假故。不待假假不絕。故假待中也。若具論是
無中道。亦待假哉。然此中且依一意如此云云
玄云。次明因性空。辨得失待不待義也。失此
性空故。失不待得得性空故爲得。得卽待失
何者正爲得失反故。失旣失得。故失不待得。
得者得於失故。得待失此分際義也。第一須
得意最急力也。如中道絕假故不待假。假不
絕故假待中也云云
 于時永享九年仲暮下旬候書寫畢
             右筆圓巧
 爲令致律燈於三會之朝繼。書今於星宿
 之夕不膺窮困之痛誂或人令書寫者也歟。
 願迴三寶加被之眦二明之欽仰無障礙垂
 八幡擁護之惠一心之願望令成辨
  永享九丁巳年二月二十四日
            三論沙門英祐



大乘玄問答第五佛性義
玄卷第三之上
問。付十一家釋。且以衆生爲正因佛性之義。
大師許之耶
答。十一家異釋。皆是所破義也。故玄云次第
須破云云
問。經言正因者。謂諸衆生云云文已分明也。
況以道理思之。衆生者卽法身輪轉五道也。
故衆生還歸本名成佛。專可以衆生爲正因
佛性耶 答。佛性原爲菩薩説而般若經云。
若有衆生相則菩薩云云何以無體之衆生。爲
正因佛性哉
玄云。第一家云。以衆生爲正因佛性。故經言
正因者。謂諸衆生縁因者。謂六波羅蜜。旣言
正因者。謂諸衆生故。知以衆生爲正因佛性。
又言一切衆生悉有佛性故。知衆生是正因
又云○經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衆生
相。則非菩薩。又言如來説衆生卽非衆生。正
因本爲菩薩。經旣説言有衆生相。卽非菩薩
寧得以衆生爲正因耶。故知有衆生者。皆妄
想何可以妄想顚倒爲正因耶乃至若初敎已
明有衆生者。便應初敎已明正因佛性○旣
言衆生有佛性耶。得言衆生是佛性耶等文

問。付明正因佛性。以第八阿梨耶識爲體云
義。大師許之乎
答。乃至第八阿梨耶識。亦非佛性云云問。第
八識是如來藏識也。楞伽經云。阿梨耶識
者。名如來藏云云如來藏者。佛性異名。此師
所申。專叶經旨。大師何不許之乎
答。玄云。乃至第八阿梨耶識。亦非佛性。故攝
大乘論云。是無名母生死根本。故知六識七
識乃至八九。設使百千無量諸識皆非佛性。
何以故皆是有所得五眼所不見 問。八識
九識何皆有所得耶
答。若約有所得八九皆妄識也。若分別之者
八九是佛性也
縁略云二本有種子。卽是本有佛性。方得
成佛云云又云弟子
以菩提四種子。在衆生心
內。天親論明一切種子。皆在梨耶識中
下云。一約縁不約縁不約佛性者。只由六七
妄縁。不由如來藏云云此明以第八爲如來藏

佛性義云。𣵀槃經中名爲佛性。卽於花嚴名
爲法界。於勝鬘中。名爲如來藏。自性淸淨心。
楞伽名爲八識云云行品疏云○楞伽經亦有
二文。一云梨耶。是如來藏。二云如來藏。非阿
梨耶云云
玄下文云。𣵀槃經自説佛性有種種名○楞
伽經名爲八識云云
問。付明正因佛性。且以第一義空爲體云義。
大師許之乎 答。非所用義 問。經云佛性
者。名第一義空云云旣是經説何不用之耶
答。經説模象之譬卽此意也 大經意。以中
道爲正因佛性也。而諸文各且諸一義耳
玄云。以第一義空爲正因佛性者。此是北地
摩訶衍師。所用今問。若依𣵀槃文。以第一
義空。爲佛性者。下文卽言空者。不見空與不
空名爲佛性。故知以中道爲佛性。不以空爲
佛性也又云是以文。云佛性者卽是三菩
提中道種子也云云第九會敎門。云若悟諸
法平等無二無。是無非者。十一家所説並得
是正因佛性云云
問。以眞諦爲正因佛性之義。大師用之耶
答。是所破義也。問。經以第一義空名爲佛
性也。何不許之乎 答。玄云。眞諦爲佛性者。
此是和法師。小亮法師所用。問。眞諦爲佛
性。何經所出。承習是誰無有師資。亦無證句
故。不可用也又云。但河西道朗法師。與曇
無懺法師。共番𣵀槃經。親承三藏。作𣵀槃義
疏。釋佛性義。正以中道爲正因佛性。爾後
諸師皆依朗法師義疏。得講𣵀槃。乃至釋佛
性義師心自作。各執異解。悉皆以𣵀槃所破
之義。以爲正解。豈非是經中所喩解象之殊
哉。雖不離象無有一人得象者也。是故應
須破覽云云問。眞諦者。若中道第一義者。卽
是正義也。若第一義空者。卽第十一師解也。
卽有經證。何云無證句乎。又何別出之乎
問。阿含經中明佛性耶 答。亦明佛性云云
問。究竟一乘經。説有如來藏法花遊意
引寶性論
如來藏
是佛性異名也。於大乘經中。執不輒説之。況
小乘經中。何得説之乎 答
玄云。由來舊解。阿含經中。亦明佛性。但有小
妨耳 故云。一切衆生悉有佛攝性。悉有辟
支佛性。悉有佛性。阿含旣爾。其餘諸經亦有
説佛性語。但不甚分明云云禪林云。阿含佛
性者。實敏僧都遣虎義也云云問。華嚴經中。
説佛性其語分明乎 答。不甚分明云云
問。華嚴經文云。菩薩隨喜心。不斷如來性。又
云欲不斷佛種姓者。當發菩提心。又性起品
中明。從寶王如來性。而起離世間因得入法
界也。結前因果。生後因果也。是分明佛性義。
何云不甚分明乎 答。玄云。故華嚴明佛性
有果。而未作正因縁因之名亦未作果。與果
果之秤至如具足明佛性義。卽如𣵀槃中所
辨。故眞明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今時一
師每以𣵀槃經爲證。然此一敎處處皆明佛
云云
問。明佛性有始終無始終兩義。爾以何説爲
無始終義歟 答。如𣵀槃云。十二因縁。不生
不滅。不一不二。不常不斷。不來不去。不因不
果。又言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有果也云云
問。且付後文。以十二因縁名因。是境界佛性
也。以所生觀智爲因。因以三菩提爲果。以大
𣵀槃稱果之也。然言無始終者。是因果相續。
如車輪義。於十二因縁。更無論其因。於𣵀槃
果。更不明其果。而何云無始終乎 答。玄云。
此是無始終義。何者如所生觀智因。因而有
故名因因。十二因縁亦因。因而有又是因因。
旣互爲因。與因因故。是無始始也
問。玄云。第二作三世有始終撿者。凡有三句。
一是因非果卽是境界因。故經言是因非果
如佛性。二者是果非因。卽是果果性。故經
言是果非因名大𣵀槃。三者是因是果。卽如
了因及三菩薩。斯卽亦因亦果。望後爲因。望
前爲果。旣言境界是因非果。𣵀槃是果非因。
所以名爲有始終義文 十二因縁旣非果大
𣵀槃。亦非因以此爲有始終義。何今以同因
性等爲無始終義乎 答。雖同是四種佛性。
而以緖是因非果是果非因。故取此義邊。云
有始終而取於因。亦可有因因之義邊。爲無
始終。各分取一義論之也
問。付因性因因性等四種佛性。且何名因因
性耶 答。謂十二因縁。所生觀智也 問。因
十二縁。生觀智佛性。觀智是菩提之因。境
界是因之因也。故可以十二因縁名因因性
也。例如𣵀槃。是果宛之果。故名果之耶
答。玄云。境界已是因。此之觀智因因而有。故
名因因。好體十二因縁。應是因因而有。故名
因因。彼向望前此卽望後。皆是因因也
問。世界無邊有何過乎 答。照若窮盡。卽是
有邊照。若不盡佛智應不圓云云問。世界無
邊。隨佛智亦無邊。何有佛智不圓過乎 又
以無邊智照盡者。猶是無邊義也。何云照窮
盡卽是有邊乎 答。是智論意也。謂世界若
無邊者便壞一切智云云
玄云。無量世界。無邊佛智。應不圓耶 若。
言如無邊而照可自破之。何勞更難照。若窮
盡卽是有邊照。若不盡智。則不員此難那得
去本有始有義亦如是云云
  若窮盡下重釋之。
問。衆生佛性本來自有者。爲是實説爲當何
 答云云問。若方便説者。甘藥停山由來已
久。圓珠沈水實自積時云云本有佛性。乃是
佛性大宗也。若非實説爲宗歸何用耶 大
經有貧女寶藏之。況法花設穿鑿高原之譬。
是誠了義大乘。實説開推顯實旨歸耶 若
言實説者。玄云。如來方便爲破衆生無常病
故。説言一切衆生佛性。本來自有。以是因縁
得成佛道云云明知但是方便説也 答。玄
云。一家相傳。明佛性義。非有非無。非本非
始。亦非觀當故。經云但以世俗文字數。故
説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以非本非始
云云又大師常引大經云初卷諸優婆塞。深
樂觀察諸對治門。謂常無常我無我等云云
但對昔敎無常。今敎明常住爲實説。若望正
性以常無常並爲方便也
問。付本有始有門。生死始有𣵀槃本有義如
何釋之乎
答。如第一念爲新第二念爲故云云意者生
死在先爲始有。𣵀槃在後。爲本有云也 問。
此釋不明。夫本有之名言。必因先來本有義
也。如云自體本空名爲𣵀槃。説本來寂靜自
性𣵀槃。是可云𣵀槃本有義説卽此法界輪
轉五道。名曰衆生。又説隨其流處有六種味。
或處説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云云是可云生
死始有義義也 然何云生死在先爲始。有
在後名本有耶。就中𣵀槃若必在後者何名
本有耶
答。始是初義也。生死在前名始有其義顯也。
本者古舊之名也。在後方成故舊義也。意者
衆生至故舊之時。方得𣵀槃故。云本有以於
衆生。故舊之位有其𣵀槃法也。或本來自性。
是性淨𣵀槃。而言後者生死止息。後方得本
有𣵀槃名。謂指後時𣵀槃。其體是舊云也二義
中前
義叶玄文相。
可善案也
玄云。生死始有𣵀槃。本有何異。第
一念爲新。第二念爲故。生死本有。𣵀槃始有
何失。第一念爲故。第二念爲新。故生死𣵀槃。
皆不是本有。皆不是始有而終。是無始而今
假名説故。更互爲本始云云
又云。今約事論之如無明。初念始起爲新佛
果。後記爲故。何異先兩念相望初念爲新。後
念爲故。耶亦得佛果始起。此則名新。無明住
地已久。此則爲故。失兩念相望。初念名故。後
念名新。然本始只是新故本只是故始只是
等文卽一具上文也
 言何異先兩念相望等者。同先文已明兩
 念新故也
問。如一切衆生。有佛性故成佛。草木亦有佛
性。可得成佛乎 答。草木有佛性。而得成佛
也。問。迷悟相對之理。有迷乃有覺。依正二
報之別。有心與無心也。若爾衆生本有迷心。
故後有覺悟之理。草木從來無心。何得成佛
之期有耶。設言草木有眞如理。更不得成佛
之義乎 答。此是通門明義。若論別門則不
得然也
玄云。不但凡夫無佛性。乃至阿羅漢。亦無佛
性。以是義故。不但草木無佛性。衆生亦無佛
性也。若欲明有佛性者。不但衆生有佛性。此
是對理外無佛性。以辨理內有佛性也○又
華嚴明善財童子。見彌勒樓觀。卽得無量法
門。豈非是觀物。見性卽得。無量三昧。又大集
經云。諸佛菩薩觀。一切諸法無非是菩提○
故肇法師云。道遠乎哉。卽物而眞聖遠乎哉。
悟之卽是也○又𣵀槃云。一切諸法中。悉有
安樂性。亦是經文。唯識論云。唯識無境界。
明山河草木皆是心相。心外無別法。此明理
內一切諸法。依正不二。以依正不二故。衆生
有佛性。卽草木有佛性○若悟諸法。平等不
見。依正二相。故理實無有成不成。相無不
成。故假言成佛。以此義故若衆生成佛時。一
切草木亦得成佛故。經言一切諸法皆如也。
至於彌勒亦如也。若彌勒得菩提。一切衆生。
皆亦應得。此明以衆生彌勒一以無二故。若
彌勒得菩提。一切衆生皆亦應得。衆生旣爾。
草木亦然。故知理通故。欲作無往不得是故。
得名大乘無礙此是通門明義也無礙法門
見大乘也
文云若論別門者。則不得然。何以故明衆生
有心迷故。得有覺悟之理。草木無心故。不迷
寧得有覺悟之義。囑如夢則不覺以是義故。
云衆生有佛性成佛。草木無佛性故不成佛
也。成與不成皆是佛悟有何驚怪言無不
成故。假言成佛者。有人云於理中無不成故。
且取無其不成佛義。假設云成佛。可理實草
木不成佛也。有人云。假言者是中道。假名之
假也。非假施設之假也。意云若論成不成相
者。皆是假名。非約中道明之。若望理內之通
門論之草木如衆生實成佛也。若草木成佛
爲假名者。衆生成佛亦是假名耳後義可
可勝之
大經
三十三云。非佛性者。所謂一切墻壁。瓦石無
情之物。難如是等無情之物是名佛性云云
淨影此名
能知性也
窟下云。有如來藏必。當作佛不同草木盡在
一期故。𣵀槃云。佛性者非如墻壁瓦石也
𣵀槃疏十八云○草木無佛性。盡在一期故
斷滅等
問。付明悉有佛性義。且彌勒成佛時。一切衆
生皆可得菩薩乎
答。若彌勒得菩提。一切衆生皆亦應得云云
問。正因佛性。遍在一切。凡聖身。至成佛時
者。可隨發心修行之次第。任縁因佛性之有
無。而何彌勒成佛一切悉得成佛乎
答。玄云。故經云。一切諸法皆如也。至於彌勒
亦如也。若彌勒得菩提。一切衆生皆亦應得。
此明以衆生彌勒一如無二故。若彌勒得菩
提。一切衆生皆亦應得。衆生既爾。草木亦然
云云
問。付理內有佛性。理外無佛性等四句義。引
何文證之乎
答。引大經善根人。有闡提人。無等文成此義

問。夫理內理外者。以諸佛菩薩無所得悟爲
理內。以凡夫二乘等有所得心爲理外也。故
玄上文云。經言復次道有二種。一外。二內○
聲聞菩提無常無樂。諸佛菩薩所有菩提。常
樂我淨云云又云。一切諸法有生滅者。皆是
理外○若一切諸法無生滅者。皆是理內○
故今明發心悟不生不滅如般若中所辨。名
爲內道云云明知理內但是般若無相妙理。諸
佛菩薩與此心起上品邪見身。無一豪善法。
雖遇𣵀槃之教門。現無發心之理。説𣵀槃之
利益之除一闡提者。即此謂也。今對此人云
善根人者。只是不斷善根之人悉是也。何以
闡提無等之文證。理內理外之佛性有無乎
答。誠付無所得心明理內理外。以諸佛菩薩
悟名理內以二乘有相心悉爲理外也。然理
內理外者。即內道外道之異名也。以理內名
內道。以理外名外道。以其二乘及凡夫之善
行無所得理之外故。呵之屬外道也。闡提及
善根相對可類之。以大乘善根名善根。其凡
夫人等無此善根。且屬闡提人。可非謂實是
斷善之闡提可故。玄上文云經言。次道有二
種。一外二內。外道道者。無常無樂。內道道者。
有常有樂○聲聞菩提無常無樂。諸佛菩薩
所有菩提常樂我淨道與菩提因
果異也○
又若言一切諸
法。有生滅者。皆是理外悉屬外道。若一切法
無生滅者。皆是理內。即屬內道故。今明發心
悟不生不滅。如般若中所辨名爲內道
玄云。理外若無。理內則有。理內若無。理外
則有。或時言內外俱有。或時説內外俱無。故
經云闡提人有善根。無善根人。有闡提人。無
二人俱有。二人俱無問。大經中説。十地
菩薩惠眼見故。見佛性不了云云此爲因位。窮
極法雲地菩薩乎 答。地前菩薩也
問。經文云惠眼見故。見不了了佛眼見故則
了了云云此對佛果位。明因位所見。明知十
地窮學猶未了了見佛性云也。抑有何故解
云地前乎 答。此是相傳説禀承義也。是地
前未得眞悟菩薩故。見性不明也。還以見性
不明云地前菩薩歟。問。因果相對難。彌難
避如何
問。華嚴經中。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是地前
初心住歟 答。眞悟十地即初地發心也𣵀槃
所明
地前花嚴
所明眞悟
問。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之文者。十
地品次初發心品之前。有梵行品之文也。未
至他化天宮。説十地住位未開之文也。彼經
自明菩薩一地普枌説地功徳之旨也。故於
初發心。一念即得佛果功徳云也。何忽以此
爲觀喜地證位乎
答。玄云。因中開爲十地。乃至如初地先開爲
十迴向。乃至十信等斯則初地爲始。十地爲
云云准此釋文。十地爲本。論其因位其十信
等。並是學十地之方便也。故説初發心功徳。
即明初地相云也
玄云○一切衆生所有佛性。十住菩薩以何
等眼。不了了見佛。以何眼而了了見也。性品
答見有二種。一者十地。或言十住。名爲惠
見。擧殊喩釋。二者外道凡夫名爲信見。或如
羊角。或如大聚等。師子吼品明惠見故。見不
了了佛。以何眼而了了見也。性品答見有二
種。一者十地。或言十佛眼。見故則了了。經
文如此判釋。多言十住菩薩。方見佛性。猶如
羅繫。九住以還。未見佛性。但華嚴經云。初發
心時便成正覺。若如此者。初發心時。即見佛
性故。一師云𣵀槃所明。十地應是地前未得。
眞悟菩薩故見性不明。而華嚴所明十地。從
佛智惠出。此是眞悟菩薩故。云初發心時便
成正覺。但地論師據行位。判行通住別。𣵀槃
辨位別義故。菩薩位智猶未極故。十地菩薩
見性不明九地猶未見。華嚴明行通義故。云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也今案兼取地
論師義耳
 一師者。興皇朗和尙也。今考二諦義。及
 中論疏初卷云。得此意者解一師意云云
 𣵀槃義明正義。云今時一師每以𣵀槃經
 爲證云云又法品疏云。一師相承開之爲
 五云云仙光解此文。云一師者古舊三論
 師等云云此似非興皇師也。
 問。𣵀槃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及華嚴初
 發心時即是佛故。並爲十信初心也。今何
 以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文。意眞悟十地簡
 地前云云答。可劬勞之
百論序疏。證十信初是天塵想云。𣵀槃經云
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華嚴經
云初發心時即是佛故花嚴第十卷文也。花玄四明
一念具萬行引此𣵀槃文也
玄教迄義云。今謂從初發心則學無生。習
於並觀。故𣵀槃之發心畢竟二不別云云靈味
云。初
地並什肇云十地並成。論
師云八地並今義異之
華嚴賢首菩薩品云第七
於彼十方世界中念
念示現成佛道
𣵀槃疏七云。如華嚴所明。十住初發心便能
八相成道乃至今時所判。十信初心去是初依
云云提婆品疏云。然十信菩薩亦能八相成
云云
華嚴梵行品云第九卷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一
切法眞實之性。具足惠身不由他悟與初
發心時。即是佛故之文意可同。而釋文各異。
可案之。且云本文。雖同但釋是文處。則故作
別釋。可非本文意別也。或經本文先後説則
義歟
方便品疏云。十地經云。如是十地義説。佛之
根本。即十地爲本佛。爲其末又言如是。十地
義從佛智慧出。即佛爲本十地爲末
大品疏六云。如十地與佛身爲本。末從佛
智慧海於生十地。佛爲本。十地爲末。如是十
地義諸佛之根本。十地爲本。佛爲末云云問。
第三云○有因而果前故。華嚴云如是十地
義。從佛智海出云云問。十地如何從佛智出

答。案十地論意。佛有衆徳。而開佛果功徳。爲
十地之漸得一切徳也更尋
問。付佛乘因果。且於菩薩位總開幾種乎
答。所以因中開爲十地問。地前有三十心
何只云十地乎。所以論疏云。無階級之階
級。不壞五十二位云云如何 答。玄云。雖復
不二而開因果。二菩提心爲因佛。則是果此
是一重開也。又明果不可頓階所以因中開爲
十地。此是第二重開也。如是於一一地中。或
更開爲三。乃至爲四。如初地先開爲十。迴向
乃至十信等。斯則初地爲始。十地爲終
云以眞悟爲因。因中開十地。然十信乃至十
迴向者。但是十地家之方便。乃屬初地耳。亦
是第三重開出也
問。𣵀槃經中。説十二因縁義。云十地菩薩但
見其終。不見其始諸佛。如來始終俱見云云
爾宗家如何釋之乎
答。十地非初。故云不見其始。則是第十故言
見終乃至果既不開。所以始終俱見云云問。
法雲地位。設雖非初地勝。必於劣得自在深。
心於淺位通逹也。何云非初故。不見其始耶。
與而言之者。上所於有説意。云十地去初地
遠故言不見其始云云又有人言十地菩薩。去
終近故云見終云云與此等釋有何異乎。又
佛果不開故。始終俱見云。專不可爾。但可依
智慧。明味論見不見義。更不可任開合義明
之乎
答。此釋有深旨。謂十地在終故。云見終不見
始。准此初地在始。故亦可云見始不見終。佛
果不開分。故不分始終見不見。故只云始終
俱見也。經文舍深義説之不可以常途意解
之歟
玄云。又𣵀槃經云。十地菩薩但見其終不見。
其始諸佛如來始終俱見。諸師釋此文種種
不同。或言十地菩薩未斷無明故。言不見其
始。而伏惑已同去佛。近故言見終也。又十地
菩薩。去終近故。云見終去無明。住地遠故。言
不見其始。又云十地去初地遠故。言不見其
始。但見其終。佛既衆惑已盡。因圓果滿故
云始終俱見。一師云○斯則初地爲始。十
地爲終。十地非初。故云不見其始。則是第十。
故言見終。亦得對言初地見始不見終也。果
既不開。所以始終俱見。此故是無始終始終
不見而見也此約十二因縁
論始終也
經二十五云。一切衆生。雖與十二因縁共行
而不見知。不見知故無有始終。十住菩薩唯
見其終不見其始。諸佛世尊見始見終云云
疏十六云○舊解云。始則是無明元品去佛
遠故。十地不見終去佛近故可以見○今依
阿西釋云。十二因縁不出因果。因則始果
則爲終○因細故十地不見。果麁故十地則
見。此解極好。一師復明○此十地以來○
實方便弱故。不能見始方便實陰故所以見
終○如來二惠等故。始終俱見云云無明體相本
自不有者。
實惠所見故。見終妄想。因縁和合。而者方便。
所見名爲始十地。方便弱故。不見始云也
義記八
云。見已生死至佛當盡名爲見終。不知根本
起之所由名不見始等文
大乘玄問答第五


大乘玄問答第六一乘義
玄卷第三中
問。小乘初教意。以果爲乘體云云爾大乘意
亦可爾乎 答。玄云。因與果爲乘云云問。大
小乘義。優劣雖殊。如來制立。其旨大同。小乘
初教中。以果爲乘爲順。大乘之實教也。是故
以淺深。亦可云凡果爲乘體也。是以法花譬
喩品。合牛車文。皆擧佛果功徳也。如云求一
切智佛智。自然智等之如來知見力。無所畏
等也。又云悉與諸佛禪定解脱。又云諸力解
脱。及佛餘法也。然何今云通取因位所行乎」
答。大乘深義其旨寬。通局取果徳者。可同淺
近之小乘。隨偏執之一門歟。若依般若勝萬
等説。亦有唯取因位所行之意。若依法花之
文。亦云乘。此寶乘立至道場云云又明藥王
等菩薩行。一乘即是因乘之義也。又十二門
論中。明六義一乘。云諸佛大人所乘之諸大
菩薩所乘云云故知乘義寬通因果二位也」
玄云。小乘初教以果爲乘。故言三車。在門外
此是盡無生智果。大乘因與果爲乘。問曰。
若大乘因果爲乘者。何故經言於佛果上更
無説一乘法事。答曰。此約用爲言不言乘體
不至佛果云云遊意見勝萬經也。若約利
他用者果位亦有之也
問。法花經文云。無二亦無三文。且以偏行六
度之菩薩解無三文。是誰人釋乎 答。玄文
云。有人言不云誰人故難知也。問。玄文正
見。光宅之解也。付之退考彼疏。全無此釋。靈
指其解。傳鳥跡逐於空中。爾者何可云乎
云云
玄云。問曰。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
二亦無三。云何名無二無三耶 答曰。有人
言無二者。無聲聞縁覺無。無三者。無偏行六
度菩薩云云
又云。晩見法花論釋。十方佛土中。尙無二乘
何況有三。與今意同。論云此是遮者。明無二
乘𣵀槃唯佛究竟。無上菩提。有大𣵀槃耳。此
但明無有二乘。唯有佛乘。不言偏行六度菩
薩。故光宅失旨也
問。法花經中。身子尊者唱云。我等同入法性
云云爾者法性者。佛性異名歟 答。問。佛
性者。眞如法身之理。正法中道之體也。而身
子昔教中所解者。唯是陰上無人之空理。折
法空觀之偏眞耳。若以身子昔所解之空法。
即爲佛性異名之者。取魚日謂夜光。採瓦礫
爲珠。玉乃此謂也。爾者何可成之乎 答云云
玄云。問曰。有人言此經未明佛性。但明縁因。
復言覆相明常此義云何。答。乃是成論淺悟
之徒。有如此失。任大寶而不取。遇深經而不
求。豈異弱表與窮子反走舍宅。乃至又處處
明法性。法性是佛性之異名。身子言我等同
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又方
便品初明佛知見。即是佛性云云
問。法花論意。何名報身佛乎 答。修行顯佛
性爲報身云云
問。顯本有佛性者。應是顯時法身。法花玄
中。釋天親優婆提舍。法身有二種。謂隱時之
法身。及顯時之法身也若以本隱今顯之
徳。名報身佛者。法報二身。全無差別爾何
答。假因義邊名報身佛也。以疏法之所依萬
徳之體性爲法身。此乃一法義別耳
玄云。若法花論明三身者。以佛性爲法身。修
行顯佛性爲報身花玄九云。若就法花論
明三身者。佛性隱顯爲二身
法花論疏下云。此論正以如來藏爲法身。顯
即名報身。𣵀槃有二種。一性淨。二方便淨○
今此用性淨。𣵀槃是法佛。菩提方便淨屬報
佛也
又云。論解二種法身。一者隱時名法身。此非
多寶也。二者顯時名法身。即多寶也。問。若
爾與報佛何異。答。體一義殊似因義邊目之
爲報。衆法所依正法爲身。故名法身
問。付攝論所説三身。且報身佛唯他菩薩身
歟。爲當通自化化他乎 答。玄云。化菩薩名
報身。或云。化地上名報身云云問。依事雖定
有兩方疑。若唯化他身者。考攝論文。云如
來自圓徳及利益諸菩薩○此二事即是應身
云云第十
三卷
法花疏云報身即應身云云壽量品故知
通自利利他也。若云爾者。玄云攝論法身爲
自徳二身爲化他徳云云又所出文。云唯化
菩薩云云明知不通自利徳也。如何可定乎」
答。花玄九云。攝論開迹以爲二身。又化他中
化菩薩身總名舍那取意若依統略意開本合
迹。以如如境爲法身。如如智爲應身。故開本
也。合迹者。應身已外。皆名化身也。此二文相
違。然今案之。攝論應身通內外兩應也。花玄
約外應論之統略。約內應論之。以外應身屬
化身也。猶可劬勞之。又釋文處處意別歟
  短册同義
攝説所説。三身如何 答。攝論所説。三身者。
一法身。二應身。三化身。此其三身也。問。爾
應身者。於本迹二身。是何乎 答。可通本迹
二身也
問。依處處釋。案彼論意。但取內應身爲應身。
亦即名報身。以其外應身。屬第三化也。故法
花論疏云。攝論明應身。與眞如相應。即是此
論報身然法花論。明報身之十地。行滿足
得常𣵀槃故云云既當法花所説之報身。明知
以常住果徳。無爲智惠。內與法身相應。故名
爲應身也。加之統略中。申攝論意云。如如境
爲法身。如如智爲應身。故開本也。合迹者。
應身也。外皆名化身云云准此等文。以化菩
薩之身。唯屬化身。其應身者。唯是眞如相應
之智徳事。而何云通本迹二身乎 答。考本
論文。案玄疏釋。於應身中。可有內應外應之
兩義。其眞如之智惠。是內應身。化菩薩之身。
稱化應身。若唯以內應身名應身。嫌外應身
不名應身者。今玄章文。云攝論法身爲自徳。
二身爲化他徳云云即以應身。爲化他徳也。
 豈不相違此釋乎。又統略意。以如如智
爲應身。成開本之義也。故知應身亦通內應
也。依之通有內應外應之兩義。所成申也
問。所答申猶不明。案處處釋文。攝論所説之
應身。即是法花所説之報身也。爰知十地行
滿之後。所得究竟菩提。內與眞如法性相應。
故立應身之稱也。若以化菩薩身名應身義
有者。可云開迹。以應化兩身俱是化他之迹
故乎。但言二身爲化他徳者。菩薩證眞如。能
見內應身佛。且望菩薩所見義邊。假名化他
徳。又眞如相應智。有大悲之義故。簡法性身
佛。無名無相之眞空理。且爲化他徳也。非謂
本迹之中迹身之所攝。而何違明釋文。强依
相傳之一言乎
答。宗家意。立內外兩應。任經論師所説也。然
考論之全文。具明二種之應身。如言此身。與
請功徳法相應故名法身云云第十
四文
既云此身
與請功徳相應云云其相應功徳即是內應身
佛也。又云法身是料徳應身。是智徳化身是
息徳文同
又云。次此復證得佛地時○至果方
究竟故。悉與法身相應云云同卷此等文良是明
內應身也。或復云菩薩於諸佛淨土中。自聽
受法樂。爲他説法亦受法樂○若無應身。則
無此二受用法樂云云十三此是説外應身也。
或又云如來自圓徳及利益。諸菩薩此二事
與如來恒不相離。此二事即是應身故等文
十七
文並説二種之應身也。而或又偏説外應身
爲應身。又以如如智屬法身文十
今章文正依
此義也。或專説內應身爲應身。統略文正任
此文也。其章文云。或當譯人不體其意。是一
往判諸論相違也。更説三身四身。本迹開合
等意。會通其説文。是知經論往往明義成文。
然考攝論一部。於應身中。內應外應。兩義共
明之耳。法花論疏下云。攝論明應身。與眞
如相應即是此論報身法花論疏又云。又
攝論及同性經。淨土中化諸菩薩名曰應身
法花玄九云。法花論開本爲二身。合迹爲
一身。攝論開迹爲二身。合本爲一身取意
略云。問攝論云。照用皆是應身。與金光明相
違。云何會釋。答○經合本開迹者。如如智即
應身。如如境即法身。合此二種皆名法身。故
經言合本。而有應化。兩用應身。化菩薩化身。
化二乘故。是開迹論本合迹者。以如如境爲
法身。如如智爲應身。故開本也。合迹者應身
已外皆名化身應身已外。皆名化身
釋。猶不心得之
問。攝論所説三身如何 答如前問。爾其應
身者。唯化菩薩之身歟 答。有內外兩應云云
問。案章現文。唯是故外應身爲應身也。故云
就應身中。自開爲二。化菩薩名報身化二乘
名化身等文不論眞如。相應之內應身乎。加
之法花玄中。判攝論説。爲開迹合本之三身。
法花論疏明攝論同性經意。云諸菩薩名曰
應身。而何今答申通內外兩應乎
答。凡宗家之習。明義門多用傍正之意也。是
以以化菩薩身。名應身者。是一往之傍義也。
故考實義時。可云通二種應身也
攝論所説。三身如何 答如前問。爾者十
地菩薩。可見內應身佛乎 答。可見之也」
問。十地菩薩。何見內應身佛乎。夫內應身者。
究竟法身。是唯佛與佛之境界。非化他利物
之化用。十地因位。分何能得見乎。若許見
之者。與外應身義有何差別乎
答。地上菩薩。無生悟開能證眞如法身。故能
見眞如相應佛也。故法花統略云塔品今攝論
云。初地見應身者○初地已上見眞如故。應
身與眞如相應者。即是內應身等文意顯也」
寶窟上云。攝論云。地前見化佛。登地見應身
者。是良爲與眞如相應。名爲應身。與有二一
內應與眞如相應住眞如。經土二外應住淨
土。奇特相好教菩薩也。地前未見眞如。但見
八相成道。故言見化身
 此文明外應。亦是眞如相應之義也。又眞
 如相應。只是內應也。但凡外化用義。望所
 化菩薩爲外應也
統略云。今言分身爲應身者。此是外應身位
通上下云云仙光院盡法身唯佛見者。就究
竟見義也云云略述五
 此釋花玄云。經云隱名如來藏。顯名法身。
 唯佛能見十地不覩云云准法身義。內應亦
 爾。若約究竟。唯佛能證能見。若論隨分十
 地亦得亦能見之
章云。以此文詳之。則唯有三車心何
答。徵四車義引八文。今是第一文也。謂如來
但以一佛乘故。爲衆生説法。無有餘乘。若二
若三即以此文證之。唯有三車。非四車云
此文意也。問。爾以此文證。三車義方何
答。今此文意者。唯有第一佛乘。無有第二縁
覺乘。第三耳耳乘。此則破二明一義正明三
車之文也
問。此文更非三車之證據。正是四乘之誠説
也。無二之言。明無聲聞縁覺二乘。重云無
三兼顯無權大之別乘。故知以一乘爲眞實。
是三之外一乘也。豈非四乘義乎。依之淨
影大師一乘
以破權大釋。無三之句。纔今引
此文。證三車假文義翻覆。然經但云無二無
三。何加言云無第二第三乎。爾者何可成
申乎
答。三車四車諍論紛倫由來久。八證六文轉
勢不同義家方。然今正申三車之義門。廢四
乘之傍説。所言無二無三者。只是第二第三
也。此文正存唯一佛乘。廢聲聞縁覺之權乘。
於大乘之中。無復分權實之乘也。依之普門
品之中。別佛乘爲第一。次縁覺聲聞如次爲
第二第三也。文理俱明何强可疑此義乎
問。所答申猶未明。別三乘次第。或自勝至
劣。或始劣終勝。非强嫌之俱。可許此説。但
至今此文者。不見別名次第。依何理定云破
二明一之文乎。依之或云。於一乘道隨宜
説三。或云於一佛乘分別説三量。復據次第
乎。加之佛乘分權實。淨影釋文既明也。牛車
通權實。金陵自義在傍。若爾無定文。竝無權
實之三云耳。雖引普門説。未足爲證據。爾正
於此文可成第二第三之義門也
答。無二無三之文。諸師異釋。雖有第二第三
之語。可任三百餘遍之講説也。晋門別三乘。
潤色在當部之中。花嚴三十五辨三乘證據亘
傍經。加之龍樹菩薩十住毘婆娑。堅意菩
薩寶性論等。別三乘次第竝同之。何況天親
𣵀槃論。正云第二第三乘法名之爲濁云云
對一乘之淸淨云。第二第三乘也。西大寺玄
叡師大義抄
第四卷
引善戒花嚴兩説。成三乘之次第。
於南岳大師之遺文。彈天台之文句也。慈恩
大師法花玄賛之中第四自勘梵本。云無第
二第三。今翻之略故。云無二亦無二也云云
慈恩考梵篋。力學拔群。金陵探深致解契唄
葉。退考生公舊解。云二者第二乘。三者第三
云云爰知第二第三之釋。相傳在八宿。趙
苑之譯。揚梵漢契。一致今引經此文。正爲三
車之誠證耳。章云。復信上數故名爲報佛
意何 答。依法花明三身佛之中以文已
成佛。復信上數名報身佛之此文心也
問。爾今此報身壽命。可有終盡乎 答。今此
報身佛者。無爲常住不可有終盡也
問。凡有義門者。必可任經論之所説。文外立
義。猶難依信乎。經説復信上數猶可有限量
之終盡。論言過上數量。誰爲無終盡之壽量
乎。依之淨影大師。定涌出菩薩所見之應
申化來多時明眞久矣也。此釋熱於經文。又
順論釋。今云無爲常住之壽命。其義未明如
何。可成申乎
答。復信上教文者。古今之難義。曩代之未決
也。然今任金陵之讃仰。所存申報身之常命
也。夫宗家之習者。廢四五之穿鑿。談一極之
玄宗。法花乃是大乘至極之教門。開權顯實
之旨歸也。十地行滿之後得。湛然常住之妙
果也。所成之壽命。非無終之圓果哉。但言復
信上數者。即説常命之證也。論其始終誠越
補處之智力。詫其未來。又非佛智之窮盡假。
譬於塵數。爲顯四種之難知也。以定限之信
數。非説壽量之終盡。故論。云此文示現如來
常命云云既云常命。何爲應化之無常哉。過
上數量者釋善巧之説也。故云無爲之常住
之報身。其旨明也
問。所答申雖有依憑。其義未足。宗致猶闇。
夫論塵點之久成者。爲成父子之老少。顯涌
出之能化。以信數之語。説息應歸眞也。論云
示現常命者。成約化顯實之意故。義章文云。
釋言約化顯實故。爾化來多時。明眞久矣
以應化久。顯眞身之常。是故所顯之眞身雖
無爲常住。以能顯之應壽。不得云報身之常
果。何況云人天充滿。非應化者。是何説常
擊天鼓。猶是隨情之化用也。依之雖設四種
不可知之釋。未可復信上數之經文。抑前出
淨影之解釋立者。何不存會釋乎。攝嶺之
窓前。雖翫一圓中之月。淨影之苑中。勿忘九
重觀之花。爾者融會多多違文。成申一家義
宗乎
答。欲知此義。善可見論文。所謂以三身之果
徳。解一會之經文。付出釋代官之文。解應化
之菩提。以塵點實成之説。爲報佛之菩提。而
十地行滿以後。證常住涅槃。若以涌出之能
化者。顯應身之壽者。以塵默之實證。湣伽耶
之近成。既背天親之料簡。何叶妙經之旨趣。
是故雖置信數之語。但是善巧之言辭也。非
施權之方便。若强執數量之言。謂定數之劫
限者。設雖聞無爲之語。不叶眞如之無爲。雖
施湛然之説。還爲池水盈滿。何守文字之指。
忘義實因哉。主顯涌出之能化者。本爲開常
命之實。有千界地涌事。明菩薩之能化説。後
段之正經。是以擧菩薩所見之無障礙用。成
常住之圓果。亦非以應用土。名報佛之淨土
也。但於淨影之所釋者。雖非全同。亦非爲違
文。以應用土。顯報佛常命。二師大綱是同。但
於信數之一句。料簡少異耳。淨影以應用久
成之。同無障礙用之釋。嘉祥以四不可知釋
成之。非談無障礙用之義邊。然於實成之報
佛。傍以應用之長久助顯之。以伽耶之近成
爲應化。今教開之。是謂開權之謂也。涌出之
能化。屬眞身之常命。是謂顯實之談也。於顯
實之中。以湛然之常命爲正。宗門涌出之能
化助顯之。二師所釋。自本不違。何勞會釋乎」
問。佛性法性體義同異如何 答。法性者。是
佛性之異名也。問。爾引何文證乎 答。身子
我言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
濟度。又方便品初明佛知見即是佛性問。
且付身子尊者。語有疑難。夫此文説小乘之
昔疑也。若爾亦是小乘所解之法性。單空偏
眞眞諦理也。今所論佛性者。眞如法身之異
名。如來藏性之理實也。若以彼小乘之法性。
爲今佛性者。那非凡魚目爲夜光採瓦礫謂
黃金乎。爾此文難消如何。可答申乎
答。三乘雖異。同依眞如之一法。凡有斷證無。
不由佛性之眞理。三獸渡河。三島出網。盡此
謂歟。觀中道有三人者。涅槃之誠説得實相。
有三人者中論之格言也。設雖小乘之悟解。
寧非般若之氣分乎。加之今正案之身子入
法性有三時辟喩品
義疏
今且取第三時。以大乘經
正明中道佛性。身子歷聞。大品及方等疏經
明三乘人同入法性。此即中道佛性。非小乘
教空無我理也。今宗家明義門。多有傍正之
意。若論正意者。可存中道佛性。若論傍義
者。亦兼小乘之法性也。會入大故。得是般若
之氣分故。故以身子所解之法性。即云佛性
之異名也
云何名會三歸一乎 答。昔開一乘爲三乘。
謂指大乘因。爲小乘之果也。今還指小乘究
竟之果。即是大乘所行之因。云是其會三歸
一義也。故章云會三歸一釋會。彼三行歸一
佛乘問。引何文證會三歸一義歟 答。引
法花藥草品之文故。章云故云。汝等所行是
菩薩道問。依大親論文。案藥草品此説。是
種子無上之文也。非會三歸一之意。夫種子
無上者。過去結縁之昔所發之菩提心也。故
論文解種子無上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者。
謂發菩提心。退已還發前所修行。善根不滅。
同後得果故疏解此文云。今即凡前後菩
提心爲種子無上既取菩提心種子。爲種
子無上。不取小乘善根。然今會小果爲菩薩
道。其旨遙異也。若依彼文成會三歸一者。專
違論之旨趣。既背四依之定通。誰信一家之
解釋乎
答。今此文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者。正會聲
聞小行。行菩薩道也。經目云於一佛乘分別
説三云云本開一佛乘爲三乘道明也。今明
開會義之時。合三乘爲一乘。其理亦成故。知
汝等所行是菩薩道之文。正會三歸一之誠
證也。淨影大師。同爲會別一乘也。但種子
無上者。論發菩提心也。此則取初發心位。以
論種子義。總論聲聞人。有三時不同。初過去
曾發大心時。二中間退取小果時。三今聞法
花還發菩提心時也。初後是大乘。中間乃小
乘也。故且取初一億正爲種子無上也。第三
聞法花入大乘者。即以雲雨潤其種子也。中
聞小乘者。雖是有所得善是無所得之門也。
爲佛道之遠縁故。相從亦爲菩薩道。亦即是
會三歸一意也。三乘雖異。猶是般若之支流
實相之章分也。例如地前所行。雖非眞悟。以
學無所得故。亦名無所得。乃至十信皆亦如
是。二乘善根亦可有取捨之二義。故取小乘
善根。爲菩薩道者。是會三歸一之意也。若別
論種子者。正取初時發菩提心。後時即雲雨
潤之。中間亦相從爲縁。故解論文。其義雖以
異。然考理實更不可相違
 意云。若論種子無上義者。取初發心是爲
 正。餘是傍義也。但明開會義。其意寬通故。
 雖傍義取小乘果爲大乘因也。宜可得傍
 正之意歟
義疏云。故此善根即無上種子乃至若轉悟者。
則會而不破
 意云。會二乘智斷亦爲種子無上也
章云。若就用爲談萬善爲乘體心何
答。就一乘體有二義。謂就性明之。約用論之
也。今就用談之以萬善爲乘體。云此文意也
問。爾因位萬行果位。萬徳俱爲乘體歟
答。今所言萬善爲乘體者。通因果二位也
問。付因位可取其萬善。何通果位功徳乎。夫
乘是運出之義。運載行人。令出生死合至佛
果。故以因位萬行。可云乘體。何取果地之衆
善。可爲乘體乎。依之習報兩因取習因爲
乘體云云明有漏無漏立遠乘近乘之名也。明
知因望果分別遠近也。論動不動乘萬行爲
動乘。佛經有運出之義。云竝就因乘義論之。
以運出明其相。加之勝鬘經中説佛果上更
無説一乘云云般若經文。云是乘從三界出
到薩婆若住論之到薩波若邊反不名乘云云
經論之所論之所説明也。更不通果地之功
徳。若爾文理共破義勢自違。如何可成申乎」
答。乘有多義。不可爲一途。是以法花玄中。
第六具明四句義。一但果乘。或但因乘。或亦
因亦果等也。今玄章文。亦明義有多途。然總
論之。大乘寬含因果萬善也。故云大乘即因
果爲乘云云會勝萬文云。此約用爲言乘體
不出佛果意者果地萬徳亦有運出之功。而
自善已滿不更可運出。故雖無運出之用。猶
有乘體備。可運出之功能也。加之自行雖滿。
而有運他之用故。法花玄云第六果乘但有運
他之義云云統略文云。車之運動。必由於牛。
大乘化物要是慈悲又望自徳亦得有乘用
故。法花玄第四卷。以緞任自在名運載。望自
徳亦有乘用云云取意法花經中。自有二文。
諸子所乘乃是因車如來所乘即其果乘也。
十二門論。明六義大乘。亦具擧因果之大乘。
故今所答申。通果位之萬善也
 就法花大白牛車。唯果乘義通因果義有
 處處文。可考之
章云。各白文言願賜我等三種寶車顯何事
乎 答。云爲經師意爲顯三乘人俱有索車
之義。引經文也。所謂諸子於門外求三車云。
故知三乘之人俱有索車義。云此文意也
問。爾章主許此義乎 答。以十義推之。非三
人有索云云此則菩薩無索車義云也。問。菩
薩如何無索車乎。夫索車者。以今無三教。徵
昔三教也。菩薩聞今無三之説。寧不徵昔之
三乘乎。何況經明索車云。爾時諸子結三種
寶車也。諸子語寬。何爲二乘人哉。既擧牛車。
知亦菩薩索車有事。舊經師所存既契於經
旨。今何不許之
答。索車者。是一經之大宗。開會之旨歸也。八
軸之通塞。蓋在一科之迷悟旨歟。夫舊經師
者。是光宅等師。四乘之義家也。先難三車之
六文之一也。具明十義。如傍釋文法花玄
第六
此中略明其兩三耳。謂本以三車譬三果。三
車並在門外。然二乘人出三界之門外。至許
車之處覓其自乘果。不得故宜可索之。菩薩
未至許車處。無覽自乘果不得之義。何謂有
索車乎。是其一義也。二乘聖果。昔教説有。
今經云無。故付今經以昔教疑今經。可有索
車義。今昔大小諸教皆明有佛乘。始終無改
反。故不索佛乘也。是其二義也。又二乘人。於
正使之門外。覽果不得。故須索佛果在習氣
無知之門外。菩薩亦盡習氣即便成佛。故無
索車也。但至諸子語寬者。義衆解之。云蓋是
總相。稱爲諸子非是門外三人名爲諸子等文
心顯也。結云三種寶車又列羊鹿牛車者。義
疏解之。云一人二人俱得索三無所疑也
 意者。二乘人可得索三車也
 問。二乘但可索二乘果。何可覓佛果乎。望
 昔教故乎。又菩薩全無索車者。義疏何云
 亦有索也 答。二人未索三者。以今無三
 教。總徵昔三乘。非必求覓自乘果也。又菩
 薩亦有索車之義。謂約門內疑情耳。故義
 疏云。若據門外無菩薩索。若通論門內約
 疑情者。昔説有三。今説無三。菩薩以無徵
 有。亦有索也
章云。通而爲言三身俱常云云意何
答。付三身常無常。有通別二門。今依通門論
之。三身俱常。云此文心也
問。且就化身常有疑難。夫隨縁起盡之形。無
而忽有之身也。依何今得云常住乎。依之金
光明文云。化身是假名之有。念念滅故。是無
常也。法花義疏。云應化壽量有始有終云云
相作佛猶不免。灰炭之無常。一時化現。亦不
歸如幻之虛無乎。既有一期刹那之二無常。
何處有常住之義 答。疑難之旨。是別門所
明也。今通門意。非唯法報二身是常住。化身
亦是常住者。化身之用雖是無常。論其體實
者。是大悲法門也。即是眞如相應智慧。帶據
苦之義。名大悲法門。故就體論之。化身佛亦
是常住也。故章云。化身以大悲爲體故是常
若依法花玄意者。化二乘人。無暫息時。故
化身亦常也。若依四卷金光疏者。是相續常
故常也。如來化身以二佛爲體。以衆生爲縁。
體縁無盡故。化身亦無盡也。故化身亦云常
住也
章云。一善滿不成乘用等文明正義意歟 答。
是申不正義也
問。佛果之圓徳。不可頓階。必備萬善。方可
得證。依之一心具萬行。顯無生之證入。普賢
包衆善。宗毘盧之果海。加之小乘淺近之宗。
尙云依因圓徳之力。得果圓徳之位。雖無漏
之淨惠雖殊勝自性。念經不能斷煩惱。定以
彼思之其義亦可爾。一善若不滿。不成乘用。
豈非正義之意乎
答。有人之偏執。何當自宗之正釋乎。夫今
意因位有萬善。各備運出之用。譬如百川萬
流之一一。有向海之義。是故佛果萬徳。要
雖由萬行之因滿。一一善行各可運出之功
能云也。何執因成假之一義云一善。若不滿
者。不成乘用乎。故其所言非正義之旨也。何
名三後辨一乎 答。以法花一乘。名三後辨
一。謂法花爾。前之教明三乘之支未。今會彼
三乘之支未。歸根義之一乘也。故章云。三乘
之後説。法花教門。會彼三乘。同歸一道謂後
辨一
問。開會之十門者。是爲明一乘之異義也。三
後辨一者。是十門之第八也。會三歸一者。亦
十箇之隨一也第二
門也
彼既云會彼三行。歸一佛
乘。今後云會彼三乘。同歸一道云云文言既
同。義勢無爽。再論之者。重言非無用。還同前
者。徒爲設劬勞。爾何可成之 答。三權一實
大宗雖一。爲悟學者。委開十門。所以一往見
之者。雖有相濫。再尋之者。朱紫易辨。彼會三
歸一者。會三乘答法。歸一乘之行。此三後辨
一者。會三乘教法。歸一道之教也。所望已異
有何相濫乎。諸煩重言。必顯別義正理
論文
豈非
此謂哉。金鍮不辨勿妄謂一貫矣
何名三中明一乎 答。鹿苑以後。法花以前。
説有三乘。佛乘爲第一。縁覺爲第二。聲聞爲
第三。即以第一佛乘。爲三中明也。故章云。從
趣鹿苑説。於三乘佛乘。第一縁覺。第二聲聞。
第三謂三中明一
問。今此三中明一之義。其意未明。夫一者乃
是無三之稱。同歸之義乎。於昔三教之中。
曾無有此義。若云三乘之中明一者。宛如涅
槃中求水。豈非黑鐵之黃金哉。一乘實相之
中。恐似交假論乎 答。無三同歸者。實雖一
乘之宗極。十門辨一。亦是爲盡義門也。所以
佛乘第一者。且取第一之一也。非是歸一之
一矣。況復第一云一者。是密開一乘也。攝大
乘論。解一乘亦即有此意矣。所以第一最勝
故。以佛乘可爲一。若爾第一之一者。是同歸
之弄胤故爲顯。無三同歸之旨。兼亦明之也」
章云。第五文云。但以一乘法教化諸菩薩等文
引證意如何 答。三車八證之中。第五之文
證也。謂教化諸菩薩者。是一乘眞實也。無聲
聞弟子者。是無餘二乘也。故章云但以一乘。
則有菩薩無聲聞弟子。即無餘二乘
問。爲證三車可引三乘之文。然今此文者。纔
説大小二乘。不論縁覺之中乘。若謂文言之
略者。亦可亘四乘之義宗。若唯義准言之者。
爲非文證。何備八文之一乎。爾如何可答
申乎 答。於迷者非所論。若能解文義者。三
車之旨可明。故章引此文已云。此文最分明。
云云聾瞽之輩。向明謂闇。對説爲默。何足擊
揚乎。夫今此文意。以有無明義。三乘旨顯也。
設於佛乘辨權乘者。但可云非究竟。何得無
菩薩云事哉。聲聞縁覺雖異。同是小乘也。故
屬無聲聞弟子之句也。若無權乘菩薩者。何
云教化諸菩薩無簡別乎。即菩薩雖有。非究
竟者。何復可屬無聲聞弟子之句乎
 難云。雖菩薩乘若權乘菩薩者。可無之如
 縁覺。爲無聲聞弟子之句有何妨乎 答。
 聲聞縁覺。同小乘故。相屬明之顯也。菩薩
 乘者。設雖權乘義同。今教始爲權乘。但擧
 聲聞之悟。何能攝之。若欲明爲權者。必須
 簡別説之。不得但義准擧之
章云。今二乘人。斷正使盡。而不見車等文

答。爲明菩薩索車對之論。二乘索車也。謂二
乘人至正使之門。外可得自乘果。而今教明
無三故。有索車義云也
問。爾者縁覺中乘。唯斷三界正使爲當。亦有
斷習氣無知義乎 答。今文唯明二乘斷正
使盡。菩薩正使習氣俱斷。不論中乘斷習也。
故中乘人無論斷習義也
問。所答申不明。夫二涅槃之證得。專依斷結
之差別。三乘人之利鈍。亦任習氣之厚薄也。
是以聲聞遲鈍。由未斷習氣縁覺稍利依長
斷無知也。統略中引同性經云。縁覺有習氣。
薄地良由長斷習氣也云云但至今文者。付正
使習氣。並論其盡處縁覺。唯習氣微薄。非盡
處故不辨之也。而何依今文。成申縁覺無斷
習乎
答。大小乘之差別。依二障治斷。小乘唯斷煩
惱。菩薩二障俱盡。是知縁覺斷習。經論所不
辨也。但委細論了時縁覺人。非無少分斷習
之義。統略文且引一經之隱文。成少分之義
門耳。今文任大小乘之洪範。不論中論之斷
習離言。今文意全嫌中乘之斷習。但任文大
體不明此義也。加之譬喩品之義疏文之中
乘斷習經論無文大。考諸經論之無中乘斷
習之也。若委細尋之考。微隱之文。非無其義
故。統略之意。同性經之説。更非違文耳。今
更思之。縁覺人者。於習氣無知有少分。伏斷
非永斷。故無斷習之文云也。但同性經説者。
約伏斷故。云習氣薄地歟三藏師十行
六心前伏云也
習氣伏
位斷位。可考名教知之
大乘玄問答卷第六
寫本云
 永享五年
十一月十五日子剋計於燈下
 書寫畢
           三論宗。高信生年
四六
 于時永享九年丁巳三月三日於東大寺北
 室密乘坊書之。今日談義稽古用意也。雖
 未講衆爲稽古書了書也
        三論宗英祐生年二十一歲
               戒八
 永享十二卯月六日。
 乞⻝云
  身雖處於泥 心如滿月五コソ
坊主物語
  十方在淨土 何所西方
 問云
  山里ノクチキノ中ノタマリミツ人ハ
  知ラネト月ハヤトレリ


大乘玄問答第七涅槃義
玄第三下
問。付涅槃名有翻無翻二家分也。爾大師取
 何説成之耶
問。付涅槃名有翻義。爾相待絕待涅槃俱可
 翻之耶
問。有人意云。涅槃體者是法身之義。大師許
 之耶
問。修成涅槃以何爲體耶
問。就性淨方便二涅槃。且性淨涅槃可有
 萬徳耶
問。付涅槃三徳且顯三業自在故。明法身・般
 若・解脱三徳。爾以何徳顯口業意業耶
問。付三徳四義。且第三義意法身依何義立
 之耶
問。涅槃名滅度。爾何釋其義耶
問。付五住斷位且菩薩何位斷盡見一處住
 地耶又方
問。欲愛・色愛・有愛三種住地同至初地初
 心斷盡之歟。爲當地前次第斷盡歟
問。菩薩何位斷盡四住煩惱耶又方
問。宗家意地前菩薩可斷無明住地耶
問。地前爲分段初地以上爲變易云云引何文
 證之耶
問。直往菩薩何位受變易身歟
問。迴小入大菩薩從初發心受變易果云云
 爾夫迴心已前不受之歟
問。勝鬘經中云。三乘初業不愚於法云云爾此
 不愚法人通利鈍云者歟
問。付三修八倒義且我無我義如何釋之耶
問。付三修八倒義且具足言時有四修八修
 云云爾者經但明三修六修者有所除歟。
問。果上四倒正迷佛果常・樂傍迷生死無常・
 苦云云爾解常之解兼可解無常耶
問。前倒後倒各有四倒。爾者後倒是見惑所
 攝耶
問。於生死法起幾顚倒耶
問。內凡已上起生死四倒耶
問。學人所起八倒者爲是界內見思所攝爲
 是界外無明耶
問。付六修明眞俗觀。何可云之耶
問。付六修云通皆眞俗觀。若廣論八修時。其
 淨不淨亦同云耶
問。於菩薩位爲起八倒爲當何

大乘玄問答第七涅槃義
玄卷第三下

問。付涅槃名有翻無翻二家分也。爾大師取
何説成之耶
答。今同有翻第六家云云問。彼義一向云有
翻。今意。相待涅槃有翻。絕待涅槃不可翻也。
所明既不同。何云同有翻耶
答。且約相待一邊同云歟。又今雖有兩義。總
言之者。涅槃有翻名云義也。故於有翻無翻
之二家且有翻義云也
玄云。涅槃有二家。一云有翻。二云無翻。無翻
有四家○有翻六家○六云。滅度若言涅槃
不翻者。漢地衆生應無利益。二者大本云。大
覺世尊將欲涅槃。六卷當此文處云。大牟尼
尊今當滅度。經既有翻。云何不翻。今同有翻。
第六家但彼一向有翻。今明相待涅槃有翻
絕待涅槃不可翻也六卷者六
卷泥涅經也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599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