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三論玄義檢幽集 (No. 2300_ 澄禪撰 ) in Vol. 70

[First] [Prev+100] [Prev]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向。受菩薩大戒戒節身心。捨老子之邪風
入法流之眞教。伏願天慈曲垂矜許。謹啓
三論玄義檢幽集第二
永享四年壬子卯月二十九日於東大寺東
室令書寫之畢願依此功力自他同登佛果
矣         擬講延海
文明七年九月下旬比從師法印聰海相傳
之        安樂坊順憲


三論玄義檢幽集第三
裏書云
  門人事
華玄略述第二本 言門人者。謂是弟子。
亦云二三子。如論語云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苞氏曰。同門曰朋。同志曰
友也。同處師門曰朋。獨學無友孤
寡聞。今由我師德高故有朋從遠方而
來與我同門共相講説。故可爲樂也文
阿毘曇事
義章三藏義云。阿毘曇者。此方正翻名爲
無比法。阿謂無也。毘謂比也。曇摩名法。
解釋有二。一就教論。二據行辨。言就教
者。三藏之中毘曇最爲分別中勝。故曰無
比。言就行者。毘曇詮慧。慧行最勝故曰
無比。毘曇之教詮此勝行。故名無比。又
能生彼無比之慧。故曰無比文
鏡水抄第五云。阿毘曇者。此云無比。此論
唯詮慧學爲勝。戒定二學不可比方。故
云無比論也文
無漏慧根事
大品疏第一云。問。無漏慧根。此爲取相
似無漏。爲取眞無漏。答。舊有兩釋。初家
云。數家七方便不取前三。但取後四。論
家五方便不取初四念處。次解云。取眞
無漏爲波若。小乘從苦忍已去。大乘登
地已去也取意
四執事
四執者。常樂我淨四倒歟。或云。一色則是
我。二離色是我。三色在我中。四我在色
中。是爲四執歟。或邪因邪果等四執歟
已上
裏書
玄。一者如來自説法相毘曇者。今案目録列
小乘律中曰佛阿毘曇經一部二卷。今見彼
經。上卷標阿毘曇經出家相品。矣
玄。二者隣極亞聖名舍利弗等者。玄應師一
切經音義曰。舍利弗阿毘曇二十二卷二十
二品。姚秦弘始十六年曇摩掘多耶舍譯也。
開元録曰。二十二卷或二十卷或三十卷
玄。三者佛滅度後三百餘年等者。中論疏曰。
佛滅後三百五十年作八犍度。故云餘年
耳。述義曰。八犍度論二十卷。後除繁辭成
十八卷。應法師經音義曰。阿毘曇八犍度論
三十卷。今見八犍度論。現在三十卷矣
秦符氏時。罽賓國沙門僧伽提婆此云衆天
之所譯也。八犍度者。新譯論云蘊也
開元録曰。阿毘曇八犍度論三十卷。迦旃延
子造。或二十一卷。符秦罽賓三藏僧伽提婆
共竺佛念譯。第一譯。阿毘達磨發智論二十
卷。迦多衍尼子造。大唐三藏玄奘譯第二譯。
右上二論同本異譯。即是説一切有部對法
藏之根本。佛圓寂後三百年中論師迦多衍
尼子之所造也
玄。四者六百年間有五百羅漢等者。應法師
經音義曰。阿毘曇婆沙論八十四卷。三犍度
十八品。恐是後疑減數陳於卷數歟。均師
四論玄曰。婆沙六十卷傳來江左。餘四十卷
於西涼州爲兵火燒。出祐律師目録也。高
唱山高法師云。更有餘處請將去。故翻不
竟。六十卷中但釋前四犍度。餘四十卷不
來此土。又婆沙結集時六百年者。唐三藏
説。言四百年。相傳不同也
裏書云
名玄略述云。婆沙者。羅什在前涼州。譯
毘婆沙論。有六十卷文
裏書云
覺海三藏與道泰譯
中論疏記第一本 云。案唐圖云。從崐崙
山流出一河。名爲黃河。此以東有金城
關此關東北有五涼郡文
元康師肇論疏云。涼有五涼。前涼張軌。後
涼呂光。南涼吐番烏孤。西涼季暠。五涼
竝都姑臧前後二涼竝都姑臧可知。而
南涼西涼北涼亦都姑臧者。南涼初都武
威西平。後徙東都。又從姑臧又反東都。
西涼初都姑臧後遷須泉。蒙遜初都張
掖後遜姑臧也文
中論疏記第四末 云。案婆沙論第一卷序
品初云。若説種種不相似義立雜犍度。
若説使相立使犍度。若説智相立智犍
度。若説業相立業犍度。若説四大相立
四大犍度。若説根相立根犍度。若説
定相立定犍度。若説見相立見犍度文
已上
裏書
玄。五者七百餘年有法勝羅漢等者。述義曰。
達摩尸利此云法勝。撮婆沙中心作三百
五十偈。靑目注解爲四卷。名阿毘曇心論。
四論玄第十四曰。四卷毘曇二百五十偈。法
勝作。即引傳曰。靑目作長行。貞元録曰。阿
毘曇心論四卷。婆藪波豆作六千偈論之。
法勝阿毘曇心論經六卷。准此四卷六卷調
卷不同耳
玄。六者千年之間有達磨多羅等者。述義曰。
達磨多羅此云法救。見婆沙太博而難尋。
恨四卷略而不顯。更採婆沙文作三百五
十偈。并前四卷六百偈。名雜阿毘曇心論。
有十三卷。玄應師曰。雜阿毘曇心十一卷十
二品矣
裏書云
鏡水抄第五云。問。何名雜心。答。雜明理
事故名雜。是五百卷婆沙之心髓故名雜
已上
裏書
玄。其間復有六分毘曇等者。六足論名爲六
分毘曇。此六足論至于唐代玄奘等翻傳
之。大師未見故云竝不傳此土。光記曰。言
諸論者。謂六足發智。六足者。舍利子造集
異門足論。一萬二千頌略本八千頌舎利此云
百舌鳥也。
是唐
大目乾連造法蘊足論。六千頌目乾連此
云採菽
氏。大是唐言故。法
蘊論云大採菽氏
大迦多衍那造施設足論。一
萬八千頌迦多此云剪剃。衍此云種。
那是男聲。婆羅門中一姓也
已上三論
佛在世時造。佛涅槃後一百年中提婆設摩
造識身足論。七千頌此云
天寂
三百年初。筏
蘇蜜多羅造品類足論。六千頌即是舊衆事
分毘曇也
造界身足論。廣本六千頌。略本七百頌筏蘇
蜜多
羅此云
世友
至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發智論。
二萬五千頌。後代誦者廣略不同。一本一萬
八千頌。一本一萬六千頌。此本即是和尚所
翻。前六論義門稍少。發智一論法門最廣。故
後代論師説六爲足。發智爲身。此上七論
是説一切有部根本論也。和上唯施説足論
未翻。餘六論皆悉翻訖
玄。釋論云。目連和須密及餘論師共造者。彼
論第二説佛説毘曇。阿難集之已。又問曰。
八乾度阿毘曇六分阿毘曇等從何處出。答
曰。佛在世時法無違錯。佛滅度後。初集法
時亦如佛在。佛後百年。阿輸迦王作般闍
于瑟大會。諸大法師論議異故有別部名字。
從是以來展轉至姓迦旃延婆羅門道人。智
慧利根盡讀三藏内外經書。欲解佛法故
作發智八乾度經。初品是世間第一法。後諸
弟子爲後人不能盡解八乾度。故作鞞婆
沙。有人言。六分阿毘曇中第三分八品名
分別世處分。此之一是目犍連作六分中初
分八品。四品是婆須蜜菩薩作。四品是罽賓
阿羅漢作。餘五分是諸論議師所作。有人
言。佛在時舍利弗解佛語故作阿毘曇後
犢子道人等誦讀。乃至今名爲舍利弗阿毘
曇。摩訶迦旃延佛在時解佛語作蜫勒。
云篋
藏也
乃至今行南天竺。諸論議師皆是廣解
佛語。故准此六本毘曇中前四本及六足論
者。智論所載。法勝毘曇法救毘曇二本後所
造也。又有人云。八犍度是發智同本也
問。有云。六足發智竝是薩婆多部論也。此義
云何。答。薩婆多專弘此論。如經部雖以經
爲定量。而經非但是經部之經。此亦如是。
非此論但是有部論也。然下文言。而阿毘曇
是十八部内薩婆多部者。謂此部專學毘曇。
故呼於阿毘曇人。非指於論。猶如言經部

玄。復有甘露味毘曇二卷等者。開元録曰。阿
毘曇甘露味論二卷。或云甘露味阿毘曇。尊
者瞿沙造。曹魏代譯。失三藏名已上 中論疏
記云。所言瞿沙人者。新譯論云尊者妙音
也文
玄。毘曇雖部類不同大宗明見有得道也者。
下文曰。依毘曇宗。三乘則同見四諦。然後
得道。述義曰。見有得道者。有謂四諦妙有。
以能分別知十六無漏及四諦理故名入
觀。而離凡夫顛倒分別。雖復得人空。於五
陰法内見有故名見有也。涅槃品疏曰。小
乘二師者。一毘曇計無爲涅槃。是常是善。
本自有之。在煩惱外。後斷煩惱起得得
之。屬於行善。二者成實明涅槃但是無法
非三性攝。從善因得。義説爲善。准此可

裏書云
  見有得道事
中論疏述義中卷云。見有得道者。有謂。四
諦妙有以能分別知十六無漏及四諦理
故名入觀。而離凡夫顛倒分別。雖得人
空於五陰法内。見有故名見有文
三乘位數下云。問。此毘曇宗見四諦當相
之有。何得道何故有空無我耶。答。但五
陰内無人義名之爲空。不自在義名無
我耳。不空法故目爲見有得道。但修戒
定慧等有。而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故名
見四諦當相也文
四論玄第十成壞義云。阿毘曇等四諦實
有爲宗。但明人空未明法空。見有得
道。故釋論中引毘曇義。聲聞不能證
空也 同玄第十一開路義云。數論雖
殊同明四諦。雖復同明四諦復有異處。
若數人明四諦是實有。論人明四諦虚假
有。四諦是實有故。所以見有得道。四諦
是虚假有故。所以見空得道 又云。有
是生死。空是涅槃。見有得道。只見生死
得道 又云。今更約中道實顯。就理硏
檢。汝數人云見有得道。那得此有。道理
之中若有此有。可言見有得道。道理之
中無有此有。那得見有得道文
大品疏第一云。問。何故毘曇有五名而波
若有二名耶答。不學者謂此非問。今明
此是問。何故今欲波若三名。謂境界名實
相波若。併觀照文字也。而毘曇中明有五
種毘曇。一者自性毘曇。二者共有。三者方
便。四者境。五者文字。言自性者即是無
漏慧根。是毘曇正體。即是眞無漏慧也。共
有者。即是與無漏慧同時共起心數。及
道共色。四相等即具三有爲。共有毘曇
體。方便者即苦忍前七種方便等體爲正
無漏慧根。作方便故名毘曇。境界者則
四眞諦能生其無漏慧故名毘曇。文字者
即是説此四種。文字能論此四種。從所
詮眞無漏慧故名文字毘曇也。而三種波
若准得三種毘曇也。觀照波若則准自性
毘曇。實相波若則准境界毘曇。文字波若
則是文字毘曇。此三則同而兩異。無有共
有波若方便波若。然彼家既取苦忍前七
方便。是有漏爲方便毘曇。苦忍去是無漏
有自性波若。今從初地去則無漏觀。知
波若。地前三十心是有漏。故爲方便般若。
取此義時。亦得而無共有波若。然彼家
立有同時心數。故有共有毘曇。問。今時
不言有共波若者。可得言無心數不。
解云不然。若言有心數非無心數。是大
經諍論中。應云説有心數不得我意。
説無心數應得我意。而今言有無竝不
得意故不可言無心數爲是也。故知今
非是立無心數義。所以無有共有波若。
今明所以無者。此明無定明波若。不只
有三四五六無量名等也已上
裏書
玄。非但遠乖方等者。謂方等方廣是語別意
同。即是大乘通名也
玄。乖至道等者。至道亦言至理。至妙虚通故
稱至道。極妙天眞故名至理 言體絶百
非者。涅槃等經處處多説百非。今絶離此
等百非。問。法既無量。隨皆非之。何限百非
耶。答。以實論。不應更限百非。且擧一滿
數。故言百非 言理超四句者。謂所有實
不實常無常有無一異等四句。悉超絶之故
裏書云
  花玄略述四末云。言百是者。百此一數之
圓。如世俗言百王百味。乃是總説諸法
之詞已上
裏書
玄。言之失眞等者。肇論曰。然則言之者失其
眞。知之者反其愚。有之者乖其性。無之
者傷其體。所以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
口於毘耶。須菩提唱無説以顯道。釋梵以
絶聽而雨花。斯蓋理爲神御。故口以之默。
豈曰無辨。辨所不能言也。元康疏釋曰。然
則言之者失其眞以下涅槃無言言則失眞。
涅槃無知知則反愚。涅槃非有有則乖性。
涅槃非無無則傷體。而言愚者無知無見
似如愚昧。大品言色鈍故波若鈍。即其義
也。所以釋迦掩室於魔竭。以理不可言故
掩室杜口。掩室事者。有云。佛初成道欲度
迦葉。假設方便投彼寄宿。遂以毒龍之室
安置如來。毒龍欲害。降伏入鉢。未施法
化。義如掩室耳。此解不當。下釋是也。直是
如來初成道時。於三七日思惟未説。似如
掩室不開門也此甚
當耳
大智論云。佛初成道
五十七日不説法門。是掩室義也。淨名杜
口於毘耶。杜閉塞義也。淨名在毘耶離城
問諸菩薩不二法門。各各説已次問文殊。
言如我意一切諸法無言無説。是爲入不
二法門。於是文殊師利問淨名言。何等是
入於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讃
言。是眞入不二法門也。乃至無言無説故云
杜口也。亦以理中無言言不得理。理不可
言故不語耳。須菩提及釋梵前已出訖。斯皆
理由神御故口以之默。以理御神。神無有
言口爲之默耳。豈曰無辨。辨所不能言也
 大智論佛初成道五十七日不説法者。彼
論第七曰。今是釋迦牟尼佛得道後。五十七
日寂不説法。自言我法甚深難解難知。一
切衆生縛著世法無能解者。不如默然入
涅槃樂。是時諸菩薩及釋提桓因梵天王諸
天合掌敬禮。請佛爲衆生初轉法輪。佛時
黙然受請。後到波羅捺鹿林中轉法輪。問。
其七辨五眼之相云何。答。七辨者。一者捷
辨。無謇吃故。二者迅辨。不遲訥故。三者
應辨。應時機不增減故。四者無疎謬辨。説
經不雜錯故。五者無斷盡辨。相續無竭
故。六者凡所演説豐義味辨。一一句言多事
理故。七者一切世間最上妙辨。具甚深如雷
等五種音聲故。五種音聲者。一者深如雷
二淸徹遠。三諦了易解。四衆生愛敬。五聽
者無厭。有此五德名爲梵音。因示八辨
相者。仁王疏引梵摩喩經曰。一最好。二易
了。三調和。四柔軟。五不誤。六不忘。七尊
慧。八深遠。次五眼者。智論第九云。肉眼所
見不遍。天眼縁國土及衆生無障無礙。慧
眼知諸法實相。法眼見是人以何方便行
何法得道。佛眼名一切法現前了了知。法
花疏第四釋我以佛眼觀文曰。五眼有二
門。一就應身論五眼。佛託父母生身故
有肉眼。次在道樹下得四眼。以有遠見
故有天眼。照三乘根性故有法眼。照於實
相故有慧眼。照佛境界故有佛眼。次就
法身論五限者。照五種境界故有五眼。
照障内境名爲肉眼。照障外境名爲天眼。
餘三如上。問。若約五境論五眼者。今照
六道應是天眼。何故名佛眼耶。答。五眼
有二門。一者因中名四眼。果地名佛眼。謂
人有肉眼。天有天眼。聲聞慧眼。菩薩法眼。
佛有佛眼。故四眼入佛眼中悉名佛眼。今
是因果相對故言佛眼見衆生不名天眼
也。就佛眼中約境論其五用故有五眼
者。見六道衆生即屬天眼也。又佛眼無所
不知。無所不見。亦見六道衆生也。問。五
眼以何爲體。答。若據法身以智爲體。智
有五用故名五眼。若就應身。天肉既是報
名。即以色法爲體。餘三以智爲體。若言
天眼通。依毘曇義亦以智爲體。今此七辨
不能言至道故惙音。復五眼無永見其軀
故言冥照
裏書
  大品經第九幻聽品云。捷疾辨。利辨。不
盡辨。不可斷辨。隨應辨。義辨。一切世間最
上辨 大般若第四百九十九云。由此因
緣得礙辨無斷盡辨無疎謬辨應辨迅辨
諸所演説豐義辨一切世間最勝妙辨文」
大論第五十五云。於一切法無礙故得捷
疾辨。有人雖能捷疾鈍不能深入。以深
入。故利是利辨。説諸法實相無邊無盡故
名樂説無盡。般若中無諸戲論。故能問難
以無斷絶者名不可斷辨。斷法愛故隨
衆生所應而爲説法。名應隨辨。説趣涅
槃利益之事名入辨。所謂大乘是名世
間最上辨文
大品經─────五迅辨
一捷疾辨────一無礙辨
二利辨─────二無斷盡辨
三不盡辨────三無疎謬辨
四不可斷辨───四應辨
五隨應辨────大般若經
六義辨─────六義味辨
七最上辨────七妙辨已上
裏書
玄。故法華云入邪見稠林等者。義疏曰。入邪
見稠林下第三明起見。入邪見稠林者。此中
有一見二見乃至六十二見。言一見者。總諸
外道諸見爲一邪見。邪見衆多。譬如密林。
故云稠林也。若有若無等者。此明二見也。
智度論云。愛多者著有故起有見。見多者
著無故起無見。又云。四見多者著有。邪見
多者著無也。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者。
明六十二見也。大品云。譬如我見攝六十
二見則我見爲六十二見本。大品又云。一異
爲本。此經以有無爲本。此三不相違也。
由計有我故生諸見。則我其本。以有我
故計我與陰一。我與陰異。故以一異爲
本。我與陰一則陰滅我滅。便起斷見。我與
陰異則陰滅我存。故起於常見。斷常即是
有無故。以有無爲本。有無謂邊見也。邊見
爲六十二見本。我爲邊見之本也。六十二
見者。大品佛母品開十四難爲六十二。十
四難者。神及世間常無常等四。神及世間邊
無邊等四。死後如去不如去等四。合爲十
二。及身與神一。身與神異。合爲十四。常無
常内約五陰作之。一陰具常無常四句故
成二十。邊無邊亦約五陰故成二十。如去
不如去亦成二十。合爲六十。一異爲本
六十二。又釋。即色是我。離色是我。我住色
中。色住我中。一陰有四。五陰二十。約三
世爲六十。斷常爲本。合六十二。十六爲即
陰。四十六爲離陰。又釋。一陰上計有無二
種。五陰便成十見。三世爲三十。凡夫五陰
有三十見。聖人五陰亦三十。合有六十。涅
槃非三世攝。但計涅槃。有無二合成六十
二見也
問。五見攝六十二見不。答。我見爲六十二
見本。邪見撥無。而六十二計有故不攝邪
見。見取以六十二見爲第一。戒取謂六十
二見爲道。則四見非六十二攝。而六十二見
屬邊見也。問。就第一釋十四難相何。委
示之。答。十四難者。謂執邪違正。因之爲
難。亦可邪執礙聖道。能與出世爲留難。故
名之爲難。難別不同故説十四。神及世間
常無常等四者。一神及世間二俱是常。二神
及世間二俱無常。三神及世間亦常無常。四
神及世間非常非無常。所言神者。橫計我人
名之爲神。言世間者。論説有三。一衆生世
間。二五陰世間。三國土世間。於此三中隨
人取別。亦有常等四種見。別相如別。神及
世間邊無邊等四者。一神及世間二俱有邊。
二神及世間二俱無邊。三神及世間亦有邊
無邊。四神及世間亦非有邊亦非無邊。別
相又如前。如去不如去等四者。一者如去。二
不如去。三亦如去亦不如去。四非如去非不
如去。言如去者。如從前世來生此間。去
向後世亦復如是。故云如去。不如去者。有
人説言。如從前世來生此間。死後斷滅不
如前來名不如去。言亦如去不如去者。有
人説言。身之與神合以爲人。如從前來死
後神去。身不如去。言非如去非不如去者。
有人見彼去與不去。斯皆有過。故説非去
及非不去。雖説非去及非不去。不能捨神
也。言身與神一身與神異者。所言一者。有
人説言。分拆此身更別求神不可得故。又
受苦樂皆是其身。故知身即神。所言異者。
有人説言。身與神異。身相麁顯。神即微細。
五情不得知。凡夫不能見。禪定之人乃能
見之。故知是異。若不異者。身死之時神隨
即滅。以其異故身滅神在。問。於三釋中第
一解一異爲本。而神及世間一異者即是我
見中即陰離陰也。第二解即色是我者是即
陰我。餘三是離陰我。如色陰。餘陰亦爾。若
爾多是我見也。第三解以有無爲六十二
見。無即邪見。有是四見。何言六十二見屬
邊見耶。答。今案。五見相攝之問答者。但
就第一解耳。而一異爲本足六十二者。是
亦邊見。謂神及世間一者。世間無常我亦同
斷。執其異者。世間無常而我是常。故是邊
見第一解即六十二見竝是邊見也。今見此
問答。偏就第一解者。大師正意此説爲本。
以依大論文故。涅槃品疏標阿含梵動品
所説。六十二見已今依智度論云云
裏書云
  淨名云。法名無染事
彼經第六不思議品云。唯舍利弗。夫求法
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衆求。夫
求法者無見苦求。無斷集求。無造盡
證修道之求。所以者何。法無戲論。若言
我當見苦斷集滅證修道。是則戲論。非
求法也。唯舍利沸。法名寂滅。若行生滅。
是求生滅。非求法也。法名無染。若染
於法乃至涅槃。是則染著。非求法也 肇
公注曰。有求則戯論。戲論則非求所以
知眞求之無求也已上
裏書
正觀論云淺智見諸法等者。觀六種品文也。
疏釋曰。以淺智故見五種爲有地水火
風識五
種爲無。又見虚空有及見虚空無。又見世
諦有及見眞諦無。既見有見無即起斷常。
故諸見即生。有見故有愛。愛見因縁即流轉
生死。不得安穏涅槃。數人言見有得道此
乃是有見。豈得道耶。亦是得有見道。實不
得正道。成實人云見無得道亦是無見。豈
得道耶。又是見於無道竟不得正道也。深
智人與此相違。見有知表不有。見無知
表不無。故花嚴云。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
無也
問。智淺何故但見有無耶。答。六種之實即
是實相。實相絶四句。今但見有無。未能見
亦有亦無。又不能見非有非無。況見絶四
句耶。以不能微見絶四之道。故是智淺。然
本見絶四。此得波若實觀。今不能見理。但
是無明。故名淺智。又四句皆是見。今見有
無乃作見猶未極。況得滅見之道耶
裏書云
  安穩法事
智度論第二云。如諸佛安穩道來成佛。如
是來更不去後有中已上
裏書
第四守小筌者。莊子曰。筌者所以在魚。得
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兎。得兎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
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至於兩聖元意
乃都無所言
周易
略例曰。夫象者出意也。言者明象者也。盡
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生於象故
可尋言以觀象。象生於意故可尋象以
觀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
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
忘象。猶蹄也所以在兎。得兎而忘蹄。筌
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也。然則言者象
蹄也。象者意之筌也。是故存言者非得象
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
玄。未見月者示之以指者。智論第九曰。如人
以指指月以示或者。或者觀指而不觀月。
人語之言。我以指指月令汝知之。汝何
著指而不觀月。此亦如是。語爲義指語
非義也。是以故不應依語。依智者能籌量
分別善惡。識常求樂不入正要。是故言不
應依識。准此可悉
裏書云
  四論玄第八五種菩提義云。增一阿含經
第九卷云。善吉用法空悟道。中阿含經
云。身子得空三昧已上
裏書
玄。文殊問經云十八及本二等者。南山戒疏
引曰。如文殊問經下卷分別部品云。根本二
部從大乘出。摩訶僧祇部分別説有七。二
者體毘履分別有十一。十八及本二皆從大
乘出。無是亦無非。我説未來起。廣如彼
經。元照釋曰。文殊問經初標示。根本下引經
文。初二句引長行明二部所出。從大乘者。
於一實道施方便。故彼云。文殊師利根本
二部從大乘出。從般若波羅蜜出。摩訶下
次引偈示十八部所出。文有二偈。初一偈
示派別。摩訶僧祇此云大衆。老少同集故
此即窟外大衆部也。僧祇名兩
部。須約窟内窟外以分
體毘履此云老宿。
唯老宿人共出故即窟内
上座部
次一偈顯所出。從
大乘者以末從本。無別異故。無是非者。經
云。佛告文殊師利。未來我弟子有二十部。
能令住二十部者竝得四果。三藏平等無
下中上。譬如海水味無有異。如人有二
十子。其實如來所説懸記滅後。故云未來
起。廣如下。彼云僧祇出七者。一執一語言
所執同
僧祇故
二出世間語言稱讚
詞也
三高𤘽梨柯
四多
有多
聞智
五只底舸
六東山。七北山上三皆
居庭
毘履出十一者一切語言執三世有
可言説故
二雪山

三犢子
四法勝
五賢
六一切所貴人所
重貴
七芿而證反
山名也
八大不可棄
九法護
十迦葉毘

十一修妬路所執
計也
裏書云
  今注云。所執同僧祇故 此釋不審也。
今玄下釋云。至二百年中。從大衆部又
出三部。一一説部。此部執生死涅槃皆是
假名。故云一説 准此釋。生死涅槃皆
假名執故。云執一語言歟。注云。稱讃詞
 此釋又不審也。下玄云。二出世説
部。此部言。世間法從顚倒生業。業生果
故是不實。出世法不從顚倒生。故是眞
 准此釋執出世間實有。故云執一
語言歟已上
裏書
問。此經既説皆從大乘出。與法花一乘何
異耶。答。法花説收入。此經辨出生。既明皆
從大乘出故同無量義經出生義。不同法
花收入一乘。又此經密顯於一。法花顯明於
一。或亦此經唯會法而不會人。法花人法
俱會。又此經但會理而不會敎。法花理敎
俱會。問。出生收入密説顯説相何。答。義疏
曰。問。今説法花。何故前説無量義經。答。法
花者會一切乘同入一乘。今將明收入之
義。故前辨出生。以從一法生一切法故。
一切還歸一法。所以將辨收入。前明出生。
是前説出生爲收入序。問。何故將明收入
前説出生耶。答。由四十餘年封執三敎。忽
聞歸一心則驚疑。是故先明一切諸教本從
一生。寧不歸一耶。問。但一切教從一生。
是故歸一。亦一切衆生從一生以歸一耶。
答。彼經明一切衆生失一道淸淨故成種
種道。諸佛無緣大悲欲令衆生歸於一道。
是故從一道出無量教耳。問。若爾者與法
花何異。答。彼經直明衆生失一道成種種
道。亦直明諸佛爲失道衆生故説從一道
出一切教正明縁之與教竝從一道出。而
方言未明縁教竝歸一也。問。縁教竝歸一
者何爲正意。答。縁爲正也。次一道本性
淸淨。而衆生虚妄。失於一道故成六道今
還欲令悟一道故從一法説一切教耳。
若不明衆生本失一道者。雖説一切教從
一法出。終不能令歸一道也。此義是法花
會三歸一之正意。又是令一切衆生皆作佛
也。又曰。無量義經密顯於一。密破於三。法
花顯明於一。顯破於三。以三執難傾一乘
難信。今示説法花由漸。故前密後顯也。問。
云何名爲密顯義耶。答。既明從一生多則
密。顯一爲多本故則是顯。唯有一乘無
有三乘
問。會法會人。理會教會。其相云何。答。方便
品疏曰。問。勝鬘大品及此經皆明方便。有
何異耶。答。凡有四句。一合乘合慧。亦如勝
鬘合五乘爲一乘。故云合乘。若權若實總
名大方便。故名合慧。二開乘開慧。如法花
中明照三爲權照一爲實。三開乘合慧。如
亦此經序。昔三今一故名開乘。此之三一皆
是如來知機識法善巧方便。故名合乘。四
合乘開慧。如大品總説一切乘皆入大乘。
如會宗品云。若佛法菩薩法二乘法皆入摩
訶衍。故名合乘也。就大乘中。自開空有二
慧。故名開慧。問。大品已明一切法皆入大
乘。與法花何異。答。大品已會於法。但未會
人。會法者欲明大乘無法不攝故。如大
品云。若有實語攝一切法者波若是也。未
會人者。但二乘人至大品時大機未熟。故
未會人。法花則人法倶會。會人故同名菩
薩。會法名爲一乘。又攝大乘論云。有二
種會。一顯會。二密會。密會者如大品明一
切諸法皆入大乘。顯會者如法花會人也。
又有二種會。一理會。二教會。理會者如大
品明一切諸法皆入實相。實相既無二。豈
有三乘異耶。七卷金光明經云。法界無二
故。則乘無有三。但未會三教。故不名教
會。法花理教倶會
裏書云
  法界槃事
*槃經第四四相
云。善男子。大*槃者。即
是諸佛如來法界 法藏論離微章云。一
大法界應化之靈宅 *槃疏第五云。興皇
師解云。如來只以法界法性爲身 義
章云。言法身者謂無漏界。無漏界者即
 中論疏記引地持論云。界性因種
子名之差別 名玄第一云。法界平等即
不二。不二廣大無法不含。即是法界也文
准此釋。佛所説之不二中。以義分二。謂
累無不盡義名*槃。周遍廣大義。名法
界也已上
裏書
玄。而阿毘曇是十八部内薩婆多部者。中論
疏曰。部雖二十。而五部盛興於世。五部中
薩婆多遍行於世。小乘法中有三藏教。正量
部偏弘於律。律是住持佛法之本。上座部偏
弘經。經是三藏根本。以佛滅後二百年中
從上座部出。薩婆多部偏弘毘曇。毘曇是
眞實法故。佛滅三百五年。迦旃延解佛毘曇
作八犍度。六百年釋八犍度造毘婆沙。七
百年爲婆沙太廣故。法勝造毘曇。爲法勝
太略。千年之間達磨造於雜心。如此皆是薩
婆多部毘曇義故。毘曇盛行。又曰。問阿毘
曇是佛説。云何稱阿毘曇人耶。准此等釋。
薩婆多部偏弘三藏中毘曇。號爲阿毘曇

玄。大集經云雖有五部竝不妨如來法界等
者。戒本疏云。如涅槃説。由此異相朋黨相
援。互相諍訟皆悉悟道。又大集文云。五部雖
各別。不妨諸佛法界涅槃。發揮釋曰。不可
謂法性一體元無離合之宗。差別語言盡
合中道理。涅槃者。大經名爲解脱處也。元
照釋曰。兩經竝約開會之意。涅槃異相即是
心見。援即訓助。教行雖殊。理果不別。故云
悉悟等。大集涅槃而言諸佛者簡二乘故。
言法界者簡偏眞故。雖履權乘無非會
大。涅槃一相趣入萬途。故云不妨。此則法
界名乎理。*槃名乎果。故方便品疏曰。又
有二種會。一理會。二教會。理會者如大品
明一切諸法皆入實相實相既無二。豈有
三乘果。七卷金光明經云。法界無二故則乘
無有三。但未 會三教故不名教會。此則
以法界無二釋理會耳。涅槃品疏曰。又曰。
有生死則爲生死所繋執。有涅槃爲涅
槃所繋。涅槃名爲解脱。是繋縛何名涅槃。
今此品求生死涅槃不可得。脱於二繋
名爲解脱。方是涅槃。此則解脱果名爲涅

玄。大品經云欲知四縁當學波若等者。因縁
品疏曰。第三破四縁生明無生義。問。爲但
破四縁生明無生。明四縁生即是無生。答。
具有二義。阿毘曇人不得法空。不知諸
法無生。謂有定性之生。此是不知第一義
諦。既不得第一義。亦不知世諦。故毘曇執
生於二諦外。今破無此定性之生故云無
生。如智度論云。問曰。欲學四縁應學
毘曇云何乃學波若。論主答云。初學毘曇
似如可解。轉久推求即成邪見。是故須學
波若。又若諸法從四縁生。誰復生四縁。若
更有所從是則無窮。若無所從而自生者。
法亦如是。以此推之。故不應學毘曇也。
又破諸小乘得法空義。雖知無生不知
四縁本自無生。拆生而明無生。故今破之。
二者今申假名四縁生義。良由諸法從四
縁生故是無生。法若定實即不假縁。既其
假縁即無性。無性故無生。又他若聞四縁
即言有生。若聞無生即無四縁。今須反
之。若聞四縁即知無生。亦聞眞諦即須
知有生。問。諸法既空。云何諸法從四縁生。
答。如水中月。雖空要從月從水生。雖從
此二生而實無生。一切亦爾也已上
言問。龍樹云等者。如彼論三十二曰。問曰。
若欲廣知四縁。應學阿毘曇。云何此中欲
知四縁義。當學般若波羅蜜。答曰。阿毘曇
四縁義。初學如得其實。求之轉深入於邪
見。如上破四縁義中説。復次諸法所因因
於四縁。四縁復何所因。若有因則無窮。若無
窮則無始。若無始則無因。若然者一切法皆
應無因。若有始始則無所因。若無所因而
有。則不待因縁。若然者一切諸法亦不待
因縁而有。乃至復次諸法從因縁生有二
種。若因縁中先有則不待因縁而生。則非
因縁。若因縁中先無則無各各因縁。以戲論
四縁故。有如是等過。如般若波羅蜜不可
得空。無如是等失。如世間人耳目所覩。生
老病死是則爲有。細求其相則不可得。以
是故般若波羅蜜中但除邪見而不破四
縁。是故言欲知四縁相當學般若波羅蜜。
慧影釋曰。問曰已下第七就毘曇破也。此
意言。毘曇名分別法相。此中廣釋四縁相
義。若學四縁應當學般若度。般若度中乃
無四縁相。云何勸學也。答曰已下當臨文
一一解釋。復次諸法所因下正明破執四縁
相義。以推尋不已不可得破而生邪見。
若能因波羅蜜學者。則離是今患也。中論
疏曰。佛説四縁如炎如夢。破四縁是非縁
縁。雖縁非縁。今聞四縁作縁縁定實而
執。故名阿毘曇人。如呵迦旃延。無以生
滅心行説實相法。生滅心行猶是斷常心

問。四縁相云何。答。一者因縁。中論曰。因縁
名一切有爲法。十二門曰。隨所生法。若已
從生。若今從生若當從生。是法名因縁。二
者次第縁。中論曰。除過去現在羅漢最後心
心數法。過去現在一切心心數法。十二門曰。
若法已滅次第生。是名次第縁。三縁縁。中論
曰。縁縁增上縁一切法。十二門曰。隨所念
法。若起身業。若起口業。若起心心數法。是
名縁縁。四者增上縁。中論如上。十二門曰。
以有此法破彼法。得生此法於彼法
爲增上縁
問。次第縁除羅漢二世最後心者意何。答。
疏曰。二世羅漢最後心但是次第縁果。無後
心可生故非縁也。不言未來羅漢。未來世
亂凡聖心都無次第。故不説耳。問。十二門
疏釋。縁縁果但心。而論文何擧身口二業
爲所起耶。答。身口業此擧所起顯能縁心
差別之相。故但取心爲縁縁果也。十二門
疏曰。四縁得名有三。上從果受名。以果
是增上。爲增上作縁名增上縁。因縁當體
立名。以攝五因爲縁故名因縁。餘二
果通稱。心心法是詮次之法。故名次第。爲
次第作縁名次第縁。則從果立名。又云。
用次第法爲縁。從因立名。論文用前釋
論云。前法已滅次第生。已滅是縁。
次第生是果。故用從果立名也
縁縁者。初縁字
是心。謂心體是能縁之法。萬法爲縁作縁
名縁縁。從果立名。又解。一切法皆是所縁
之法。故名縁。此法能生心縁。故名縁縁。從
境立名。論文用前論云。隨所念法起心心數
法。既言起心心數故從果名
也。例上釋因縁名。隨所生法而能生爲因縁。今言
隨所念。故念亦是能念。此竝以所取能。其意可同矣

裏書云
  中論疏記第四本 云。問曰。無因當過。無
窮有何過。答曰。有破一切智人過。何者。
一切智無所不知。今若無窮非其所患。
既不能悉則無一切智人。故云破一切
智人過也。既有一切智人。何得無窮耶
 智度論第二十八云。問曰。一切衆生諸
心可得悉知不。若悉知則衆生有邊。若
不知何以故説欲知一切衆生心所趣
向。云何佛有一切種智。答曰。一切衆生心
心數法可得悉知。何以故。如經中説。一
切實語中佛最第一。若不能悉知一切
衆生心得其邊際者。何以言悉知。亦不
名一切智人。而佛語皆實。必應實有一
切智人。復次衆生雖無邊。一切種智亦無
邊。譬如函大蓋亦大。若智慧有邊衆生無
邊者。應有是難。今智慧及衆生倶無邊
故。汝難非也 文以此釋可難之也。中論
疏記第八 云。問。法性無量無邊。佛智能
盡知不。答。十住論中論主釋言。所知法無
量無邊。佛智亦無量無邊。以無量無邊
智知無量無邊法。如函大蓋大已上
裏書
玄。本起經云頞鞞沙門等者。中本起經舍利
弗目連來學品中。世尊勅頞鞞比丘。汝今日
行見者。其智聰明。除佛以外無能與論。若
與相見直説法本。勿細問答蒙其嗤。頞鞞
受勅。整正服持鉢而行。時優波替舍利
弗名
見頞鞞威儀庠序。即念未曾見聞如此被
服異常。倶前相逢中路。便問。章服異常。
何所從出。若有師宗可得聞乎。頞鞞以頌
答言。一切諸法本。因縁空無主。息心達本
原。故號爲沙門。優波替方聞法義而自思
惟曰。吾少好學。八歳從師。至年十六古仙
道術靡書不留。未曾聞如斯眞要之義。此
言之妙美於甘露。心悟意解便得法眼云。
又十二遊經。舍利弗入城分作波羅門。與
百二十五弟子坐一樹下。時舍利弗入城
分衞。見佛弟子長師比丘問之。爲何道
士。衣服不與常同。比丘答言。吾佛弟子。重
問言。佛云何説法。馬師言。諸法從因縁。滅
諸苦盡滅。於是舍利便得須陀洹道。歡喜
便還云。義疏曰。言五人者。一陳如。二十
力迦葉。三頞鞞。四跋提。五摩男𤘽利。問。何
故前爲五人説法耶。答。經出不同。一云。迦
葉佛時有同學九人。四人利根前得道。五人
鈍根。自誓釋迦出世要先得道。又經云。釋
迦過去於飢餲世作大魚身。自誓云。前食
我肉者當先度之。五人前來食之故前度
之。又經云。過去世有六人。五人取稻花供
養佛。一人云待稻熟供養。故五人前悟。須
跋後悟也
問。陳如得初道。餘四人住在何位。答。婆沙
云。四人住煗等四善根。至夏初方得道。所
言一切諸法本因縁空無主者。譬喩品疏曰。
我等同入法性者。法性即是實相。三乘得道
莫不由之。中論觀法品云。得實相者有三
種。謂三乘人。大經云。觀中道者有三種。皆
是其事。故云同入法性也。問。身子何處聞
法性而悟耶。答。身子入法性有三時。一者
初遇頞鞞即聞空法。故云息心達本源故
號爲沙門。本源者即法性也。以聞此言得
法眼淨。所以入也。二者身子得初果已後。
聞佛與長爪論義。責不忍之見墮麁細兩
負。明諸法空。身子聞於此言即成羅漢。又
是同入法性也。三者從得羅漢已後。歴聞
大品及方等衆經。皆明三乘同入法性故。
始末言之。凡有三時同聞法性。又曰。我本
著邪見者。本事外道删闍夜爲弟子也。
爲諸梵志師者。删闍夜去世。以二百五人
門徒付屬身子。故身子爲梵志師也。世尊
知我心。此下半行序佛授其小法也。智度論
云。頞鞞初將入王舍城乞食時。佛語之云。
汝今日若見非常之人勿廣説法。即是世尊
知其心也。拔邪説涅槃者。頞鞞説偈云。諸
法因縁生。是法縁及盡。我師大聖主。是義
如是説。此偈明三諦。諸法因縁生謂苦諦。
是法縁謂集諦。及盡謂滅諦。雖有三諦正
爲明滅諦涅槃。故云拔邪説涅槃也。我悉
除邪見下。此一行陳昔悟小乘也。上半明
身子斷邪見得初果時。下半明身子聞長
爪論義得羅漢時。故邪中有二時。正中亦
二時也。言邪中有二時者。一我本著邪見
即爲弟
子之時
二爲諸梵志師謂爲師
之時耳
故云二時。言
正中二時者。初果時與四果時也
玄第十喪圓旨者。謂失二諦圓具教旨。故云
喪圓旨。序疏曰。喪失
玄涅槃經云欲令衆生深識眞諦等者。謂佛
依二諦説法。依世諦説法則三寶四諦宛
然不失。依第一義説法故明一切法畢竟
空。依第一義説此是眞實説。依俗説者此
方便隨宜説也。問。説人天及二乘是方便
説今説大乘人法等。云何依俗説法皆是方
便。答。實相不可説方是眞實。凡一切言説皆
是方便也。中論疏外人疑曰。第一義有二
實。一道理是實相故名實。二於聖人得如
實解故名實。具此二實可得是諦。又佛
可依之説法。以三世十方佛皆欲令人得
實利故也。俗有二義故非實。一非實境。二
非實解。云何名諦。佛復何故依之説法耶。
答曰。世俗雖是二不實。但要因世俗爲方
便得顯第一義耳。如理雖無三要因三
爲方便得悟一。問。云何世俗爲方便耶。
答。一切言皆是世俗。因世俗言得無言故。
以無言言爲世俗言。無言爲第一義也。問。
有幾種言耶。答。有二種言。一者説世俗中
言。如瓶衣等。亦表第一義無言之道故。涅
槃云。欲令衆生深識第一義故宣説世諦
耳。二以言言於無言。即爲第一義立名爲
第一義。因此言欲顯無言。若不言於無言。
衆生何由識理無言耶。問。二言之中今用
何言。答。後意爲正矣
玄有訶梨跋摩高足弟子序其宗曰等者。指
其門人云高足弟子。恐非直弟子歟須檢
花玄略述第二本 曰。成實論者。佛滅度後八
百餘年。訶梨跋摩此云師子鎧。是中天竺僧
佉之徒。後迴心已事薩婆多部鳩摩羅他。受
學八犍度論兼習大小。拆有相之言申無
相之旨。於疎勒國造此論。一部有二百二
品。僧祇爲傍。三藏爲正。俗採衆經遍考
諸論。中理者即尋録。不當者捨之。什公所
譯有二十卷也
裏書云
  弟子事
天台維摩疏第四云。夫師有匠成之能。學
者有資禀之德。資則捨父從師敬師如
父。師之謙讓處資如弟。故夫子云囘也
處余如父也。余也處囘如弟文同記云。
所以稱弟子者。言弟則顯師之謙。言子
則彰我之敬。謙敬俱陳故言弟子。所以
自稱爲弟子。師亦謂之爲弟子。故知其
名含謙敬也已上
裏書
言九百年内有訶梨跋摩者。問。大乘玄教迹
義云。出於七百年名訶梨跋。云何相違耶。
答。若恐人出世七百年。造論九百年
言其人本是薩婆多部鳩摩羅陀弟子者。薩婆
多部此云一切有。謂此部計有爲無爲。三世
等法皆是有焉。言鳩摩羅陀者。慈恩唯識疏
曰。佛去後一百年中。北天竺國怛叉翅羅國
有鳩摩羅多。此云童首。造九百論。時五天
竺有五大論師。喩如日出。明道世間以似
於日。亦名譬喩師。經部以此所説爲宗。當
時猶未有經部。經部四百年中方出世。故演
祕曰。疏五天有五論師者。按西域傳。東天
馬鳴。南天提婆。西天室利羅。北天鳩摩羅多。
中天龍樹。顯幽鈔曰。淸辨造掌珍論。同時
五箇論師名五日出。即五天一時生。中印土
是龍樹。東印土是馬鳴。南印土是提婆。西
印土是室利羅。北印土是鳩摩羅多。即五日
出也。薩婆多部説三世内外等法實有。所釋
淺近故云近在名相。跋摩歎之故云慨。慨
歎也
言遂徙轍僧祇者。具云摩訶僧祇。此云大
衆。即是窟外大衆部也。至二百年中。從大
衆部又出一部。名多聞部。見大衆部唯弘
淺義不知深義。其人具足誦淺深義。深義
中有大乘義。成實論即從此部出。故徙轍
僧祇。本所學之薩婆多部此上座部支流故。
改於本上座部而從大衆部也。轍謂車跡。
徙謂遷移
裏書云
  今玄下釋云。至二百年中從大衆部内
又出一部名多聞部 此大衆部支流
也。又云。至三百年初分成兩部。一上座
弟子部。二薩婆多部 又云。三百年中
從薩婆多部又出一部。名説度部。亦名
説經部 又云。三百年中從可住子部
出四部。一法尚部。舊曇無德部。二賢乘
部。三正量部。四密林部 名玄略述云。
曇無窟多迦部此云法藏 四論玄第十
云。成論至佛滅度八百九十年。出世造
論名師子鎧。初則師子鎧事薩婆多部達
摩沙門。究摩羅陀弟子故。暢公序云究
摩羅陀弟子。琳公序云鳩摩羅駄弟子。影
公序云鳩摩羅和弟子。同云學薩婆多部
論主 安澄中論疏記第四末 云。訶梨是
薩婆多。鳩摩羅陀此云童壽之弟子也
已上
裏書
玄鑽仰九經者。序疏曰。鑽仰累年轉不可
測者。孔子門人歎孔子。仰之彌高。鑽之彌
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玉篇曰。上子亂反。治
擇之名。破木雙窮也。
下魚掌反。
擧首也
今什公門人用此以美什也。言九
經者九部經也
玄澄汰五部者。五部之分流。如下所言。澄
汰者。謂澄而去渾濁汰而去瓦石。各取其
中淸金故
玄。聲流赤縣者。中論序疏曰。此區總名赤縣。
河圖云。崑崙山東北方五千里。一曰神州。亦
名赤縣。禹於赤縣之内畫地分疆以爲九
州。故鑄九鼎。鎭九州。則知赤縣是九州總
名。律宗發揮曰。應言赤縣州故。河圖云。赤
縣之州是爲中也。言赤者。一云以帝王南
面萬國朝宗。南方赤故。或曰取中心之處。心
府必赤。帝既居中。破取象焉。元照釋曰。赤
縣即震旦之別名。或云。帝王南面。南方赤故。
或云取中心之處。縣即境邑之通名。遊方問
録曰。九州之地縱廣三萬六千里也。冀州荊
靑州徐州梁州袞州揚州也。縣胡遍反。都城
也。垂也。釋名曰。縣懸也。懸於郡也
玄四諦建章五聚明義者。一者初發聚。即歸
敬三寶乃至明三寶義。亦簡邪正。從第一
卷至第三卷有我無我品。合三十五品。是初
發聚也。二者苦諦聚。謂從第三卷末色相
品至第七卷初不相應品。合五十九品。是苦
諦聚也。三者集諦聚。謂從第七卷業相品
至第十一卷初明因品。合三十六品。是集
諦聚也。四者滅諦聚。謂從第十一卷初立假
名品至第十二卷中滅盡品。合十四品。是滅
諦也。五者道諦聚。謂從第十二卷中至第
十六卷。合四十八品。是道諦聚也。所言聚
者。梵語犍度。此言蘊。亦翻聚也
玄陶汰五部者。元照曰。陶謂甄也。又曰甄簡

玄。眞諦三藏云用經部義者。經音義曰。經部
佛去世後四百年中從説一切有分出此
部。唯立一藏。言唯有一經藏也。以作此名
者。云經是根本。律及阿毘曇還解經藏。既
不出經外。故唯立一經藏也
裏書云
  香象五教章上云。四現通假實宗。謂説假
部等。彼説無去來世。現在中諸法在蘊
可實。在界處假。隨應諸法假實不定。成
實論等經部別師亦即此類文
譬喩部事。中論疏述義中云。譬喩者。梵
語鳩摩羅多。此云日出亦譬喩。此經部中
一人也。疏記第五本 云。此師造喩鬘論
集諸奇事。名譬喩師文
成論事。四論玄第十成壞義云。成實論
具存天竺之正音。應云闍那迦波樓侮優
婆提舍也。闍那迦亦名毘留。此翻爲成。
波樓侮亦名夜他跋。翻爲實。優婆提舍翻
爲論文
成是能成之文等事。四論玄成壞義云。論
師解不同。一仙公招提炎公等云。實是體
名。成是論用也。此論能成於實理故稱
成實論也。南磵仙師引論色相品云。實
名四諦。爲成是法故造斯論也。問。若
爲成理故造論。何不就理辨成耶。答。
就文辨成有三義。何者。一文能成壞。尋
造論之本欲成理故。所以造論。二文有
興廢故也。三文題名成實故也。瑛師云。
今則具依佛命雙題文理。以文爲成。言
其能成四諦以理爲實。言其審諦不虚
也。開善龍光云。通論成實論實通文理。別
則不爾。欲造論之意。本爲成理。非是
成文。所以直就所成以説成實義。故論
云。實名四諦。爲成是法故造斯論也。
今成與實是約理明之。但就理明成實
義有異。實是理體。成則約用辨之。故論
云。欲造新實論。新是成之別目也。何者。
理始顯曰新也。究尋理體實無成壞。約
教興廢義言成壞也。十六文言。銘成實
論者。擧所成之實以目能成之論也文
正用曇無德部事。義章賢聖義云。依曇無
德一時見諦。依薩婆多前後見諦。言一
時者。案依彼宗。先於見前煗頂忍中。別
縁諦空總令純熟。次於世間第一法中。
總縁四諦名用虚假以此爲詮。後入無
相。總見四諦一切法空念念增明。都無
間絶。成實法中存依此義 又云。依
毘曇無取爲患本等  成實宗計。多
相似曇無德部也。中論疏記云。案大義
記初卷。序論縁起云。曇無德部此土不
傳。成實一論。制作之士名訶梨跋摩。梁
語師子鎧。又云。秦主姚興弘始十三年尚
書令姚顯請者波法師於長安始譯此
論。聽衆三百。亦影筆受。其初譯國語。未
暇治正。而沙門道嵩便齎宣流。及改定
前傳已廣。是故此論遂兩本倶行。其身受
心法名念處者前本也。名爲憶處者後
本也。今檢論本。或有二十卷。或有十六
已上
裏書
玄。珉玉精麁等者。玉篇曰。珉靡函反。石似玉
也。百論序疏曰。殆亂正法。如精石亂於白
玉。好鍮似於黄金。故外道立三寶。内教亦
然。外道立二十五諦六諦十六諦。内法亦然
也。准此可悉 言尚有昏明珠鏡者。或本
作殊鏡。法花玄第一曰東南
古本
今删其繁重。
正於乖闕。使昏明殊鏡。准此以*殊字爲
正意。謂於現見石與玉。精麁尚有異見。或
有謂玉是明精珉即昏麁者。或有鑑珉是
明精玉即昏麁者。故昏明*殊鏡。*殊謂*殊
異。鏡謂鑑照也。何況空理精麁豈輒分別乎。
故略述曰。如云金生麗水玉出崑崙麗水
在永昌郡。水中有金浮出。玉出荊山崑崙
之谷。昔楚國井里人。卞和於此谷得玉璞
獻厲王。王曰石也。和欺寡人削其右足。厲
王死。子武王立。和復獻之。武王曰石也。
削其左足。和不勝其枉。抱玉璞哭於荊山
之下。涙盡繼之以血。荊山爲崩。武王死。其
子成王立。和復獻之。成王使工人治之。果
得夜光之璧也。准此可知
玄罽賓小乘學者之匠者。輔要記曰。罽賓即
迦濕彌羅國北印土。古曰罽賓國。周七千
里。四面負山。雖有門徑狹而劣。通城西臨
大河。長十三里廣四里
玄。其論云色香味觸實也等者。法花玄論第
一曰。又羅什翻成論竟。命僧叡講之。叡
序云。地水火風假也。色香味觸實也。而精
巧有餘。明實不足。此三藏中實耳。非方
等謂。序末又述什公語。秦人謂。成實論
所明滅諦與方等均致。什公歎曰。秦人
之無深識。何乃至於此乎。吾毎疑其普
信大乘者。當知悟不由中。迷可識矣。成
論所明滅諦比於方等。其猶龍燭之於螢
耀。夜光之於魚目。未足喩其愚也。略述
釋曰。釋僧叡是魏郡長樂人也。至年十八
出家。爲僧賢法師弟子。謙虚内敏。學與
時競。博通經論。甞聽中山康僧朗講放
光經。毎興詰難。師深稱述。至年二十四。
歴遊名邦處處講説。什至長安。因從請
業。什公歎曰。傳吾業者。寄在道融曇影
僧叡乎。翻成實已。命叡講之。什謂叡曰。
此論中有七處破毘曇。而在言小隱。若能
不問而解。可謂英才。融曰。其人思力有分。
未必諮禀。遂剖折無遺。衆益嗟重。什乃嘆
曰。吾傳經論。得與子相値。直無所恨矣。
大乘諸論及薩婆多大衆部等。皆云四大爲
能造。四塵爲所造。而成實論但云四塵爲
能造四大爲所造。僧佉宗云。色等五種名
五唯量。由此以成五大。謂地水火風空。由
此以成眼等五根。若爾訶梨本是僧佉之
徒。故提其義加虚言。瑜伽論第三云。由此
大種其性大故。爲種生故名四大種。大有
四義。一爲所依故。二體性廣故。三形相大
故。四起大用故。種者因義類義。虚空雖大
非因。内種子雖因非大。餘法等非大非因。
由此地等亦大亦種。故名大種。堅強義是
地。流濕義是水。濕熱義是火。輕動義是風。
所言餘者。説文曰。餘饒也。饒猶益也。多
也。言秦人者。指後秦姚興世也。關中傳
云。或有人言。此成實論明眞滅諦與三論
致均。今成論者皆云。成論探大明小。人法
雙忘。以八義推致齊三論。不爲所破。廣
如中論遊意説之。於八義中第三明中道
義同。正擬此旨。何者。中義名實。此論正辨
中道。故論一切有無品云。方使説有。方便
説無。若決定説有即墮常見。若決定説無
即墮斷見。離此二邊名聖行中道。又破犢
子有。弾方廣無正辨不有不無中道。何異
三論不生不滅中道耶。然今正云彼有虚假
理與無相理。雖就此明中。終是二理。不
離斷常。今云中道者中假無二。中義甞同
乎 悟不由中等者。其成論人管見膚識。而
悟不由於方等理。但以眼膜妄見花耳
言龍燭者。宋元嘉十年竺道生移虎丘山。
其年夏靑圓寺佛殿龍升于天。光影四壁。因
改寺名號曰龍光。時人欺曰。龍既已去。生
必行矣。今借此事喩大乘也
裏書云
  中論疏記云。疏第一迦毘羅人所計。六根
通是色法。則用五塵成五大。五大造五
根。五塵成五大者。色塵成火。聲塵成空
大。香塵成地大。味塵成水大。觸塵成風
大也。五大造五根者。火大造眼根。空大
造耳根。地大造鼻根。水大造舌根。風大
造身根也。彼云。五大五根有精氣之色。
共造意根。故六情通是色法。意根亦攝心
平等根。解此有多義。一者明五大五根
有精氣之色。平等共造意根。故云心平
等根也。二者若是五根各用明此意根之
識通縁六根六塵。故云心平等根也 百
論疏云。偏造是迦毘羅義。遍造是優樓迦
義。智度論云。以是僧佉經廣説 述義
云。謂地水等者。數人云。聲非果報。以間
斷故。所以五塵之中但取四塵。不取聲
 中論疏第五云。成實明十四種色
爲色陰。五根五塵及以四大。毘曇以四大
是實故屬觸塵。成實觸是實法。四大是假
法。故離之也中論疏記中仙光云。毘曇
人云等者。何故不取聲。答。數人云。聲
非果報以間断故。所以不取 義章之
五陰義云。色等五塵成實唯報。毘曇法中。
聲入一種一向非報 又云。成實論中。唯
論靑黄赤白黑等諸雜之色以爲色塵。自
餘一切煙雲塵霧方圓長等皆是假色。法
入取收。非是一色入。光影明闇。於彼宗
中隨其色相靑黄赤等諸色所攝。若後廣
論色乃無量 已上
裏書
三論玄義檢幽集第三
  永享四年壬子五月四於東大寺東室令
書寫之畢仰願生生世世佛法結縁心心念
念增進佛道矣     擬講延海
文明七年九月下旬比從師法印聰海相傳
之        安樂坊順憲


三論玄義檢幽集第四
玄。依論徴者。徴陟陵反。釋氏曰兆也審也明
也檢也
玄。法華云亦不親近小乘三藏學者。義疏曰。
所言三藏者凡有三種。一者小乘三藏。二者
大乘自有三藏。如攝大乘論説。三者大小合
論三藏謂聲聞藏縁覺藏菩薩藏。有人言。華
嚴等爲大乘慧藏。決定毘尼經爲大乘毘
尼藏。地持論等爲大乘阿毘曇藏。今謂。大乘
經中自應有三藏。不應別論也。今言小乘
三藏者。欲簡餘二種三藏也 言恐大
照未圓小法容染等者。疏曰。始行菩薩大乘
未圓。恐容染小法故。令智形宜隔行止勿

  裏書云
三藏名限小乘事
義章三藏義云。明其大小有無之義。通而
爲論。大小皆具。小乘三者。四阿含等是修
多羅。五部戒律是其毘尼。毘婆沙等是阿
毘曇。大乘三者。華嚴經等是修多羅。清淨
毘尼等是其毘尼。大智論等是阿毘曇。若
別論之。小乘具三。大乘不具。何以得知。
如大智論龍樹釋言。迦葉阿難於王舍城
結集三藏。爲聲聞藏 准檢斯文。定知
小乘備明三藏。大乘不論。何故如是。此
就如來本教故爾。如來所化小乘衆生鈍
根難悟。聞説經律不能廣解。是故如來
重以毘曇分別開示。方能悟入。故有三
藏。如來所化大乘衆生利根易悟。聞經
律即能深解。不假如來重以毘曇分別
解釋。是故不具。以不具故不説三藏。其
猶大乘九部經中無論義經。與此相似文
義章第一云。如大智論龍樹釋言。迦葉阿
難於王舍城結集三藏。爲聲聞藏。文殊
阿難於鐵圍山集摩訶衍。爲菩薩藏文華
玄略述第二云。師子鎧自言。正論三藏
中實義故。亦是小乘論。其論大小利業品
云。檀等六波羅蜜得阿耨三菩提。名爲大
乘。乃是傍明大乘末學之者不識別故。
妄爲大乘。龍有蛇之一鱗不可爲蛇。駑
有驥之一毛誰謂爲驥。以此而言。不應
以其少分之言而證大乘也已上
裏書
竝探四阿含者。長增中雜是爲阿含。阿含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