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三論玄疏文義要 (No. 2299_ 珍海撰 ) in Vol. 70

[First] [Prev+100] [Prev]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六
七佛性義大意
 五性佛性諍論五性佛性
論自誰起
 楞伽寂滅樂門
 佛性十一家異説
 宗家正因佛性五佛性
 深蜜五性楞伽瑜伽
 攝論一
 智度中觀畢竟不成文
 十住婆沙二乘不成佛草木佛性成佛衆生
 無佛性
 十地菩薩不知衆生佛性佛菩薩
見性
 中道種子
 涅槃經悉有佛性非據理性
 法華一乘惡人亦成佛
 依何經論立悉有佛性
 地持法爾種子
八有二乘無二乘事
 初業不愚後業不愚
 五果迴心入何位
 一乘體乘體不同事無所得善爲
佛因事中論釋涅槃佛
 三車四車八證六文
二義何正
  一乘佛性義佛性大意
問。佛性義難解。今先欲大意。爾者大師
如何述其大意耶。答。中道正法。方有
六道異。除無明原。良由佛性力。是其大
意也
佛性義云。少失郷土名爲弱喪。不
稱曰無明。蕩識還原目爲佛性
問。爾者一切衆生悉有佛性歟。爲
分無性類耶。答。五性佛性諍論紛綸。由來
是久。法性大乘唯識學者。立五性各別義
山門相承三論宗家。弘悉有佛性教。并存
教理。各有承習。今大乘三論家。依法華涅
槃等經。專申悉有佛性之旨而已
問。五性各別義者。教理尤分明也。深蜜經中
五種性不同。所謂三乘定性及不*定
性爲四。並無性有情是名五性。瑜伽等論廣
此旨。若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無差別者。
佛何故有種界智力分別。衆生種種性界
差別不同*耶。又若悉有佛性。應悉作佛。衆
生何以不盡。大悲闡提亦不有。然彼所
依涅槃等經如何説耶。又有何道理。立
有佛性義*耶。答。涅槃經説一切衆生。悉有
佛性。皆當作佛。法華亦説唯一佛乘無
乘等。而會通爾前三乘教門。悉有佛性。教
證甚明。智度論云。阿羅漢作佛。非論議者
。唯佛能了云云
故知。此義但可經。不強分別取捨而
是非。然經辨四依末世規矩。經有
不了。當了義經。不不了義。佛性經。自
通諸乘教。了義經。還會不了者。理數必
然也。誰捨佛性了義法定説。還依五性不了
*耶。又兼檢佛性。寶性等論。可
性義凡廣論此義。如寶法師三乘佛性論
少可
取捨
並日本古徳西大寺玄叡大義抄。香
山宗法師一乘佛性抄等也
  五性佛性諍論事
一乘佛性惠日抄云元興寺沙
門宗撰
夫入於一心。大
二門。一三乘五性教。則法相宗。二一乘
佛性宗。如三論教。然佛以性欲萬殊隨
一。原乎其本。何有異致云云
又云。問。彼有所得三乘之家。遠憑補處彌勒
無著。近承護法。難陀等賢。依深蜜等經。瑜
伽等論。建立五性有情。三論所立其義云
何。答。此無所得一乘之宗。遠憑寂光文殊。
龍樹。近承提婆清辨等。依涅槃等經。中
觀等論。顯於五種佛性。開示一切衆生悉
佛性。謂境界佛性。觀智佛性。菩提果性。
涅槃果果性。非因非果正因佛性云云
  五性佛性自誰而起云事
又云。西方此土自古迄今執見各異。爰自
惠日遐照。東流以來。凡如是論。何
晨誰起。答。晋道場寺釋法顯。始立一分無
佛性者。故名僧傳第二十六云。晋隆安三
年從長安西沙河。義熙十三年冬。於
場寺譯泥洹經。云一闡提皆有佛性
什公入室宋尋陽廬山西寺竺道生。本姓魏
即造佛性當有等論。論諸論。仰馮大涅槃
及法華經。破曰。一切含生之類。皆有涅槃正
。一毫之善。皆種菩提。誰非成佛。故名僧
傳第十高僧傳第五云。沙門法顯除一闡提
皆有佛性生曰。禀氣二者。皆是涅槃
正因。三界受生蓋惟感果。闡提是含生之類。
何得獨無佛性。蓋此經度未盡耳。顯所
經尚多未譯。於是舊學以爲邪説。顯衆擯
之。生於大衆中客誓曰。若所期不謬。
諸佛菩薩當我餘齡。經文若至。一獲講
。便師子座隨化。是所願矣。高僧傳云。若
説反於經義者。請於現身即表癘疾。若
實相相違背者。願捨壽之時。據師子
已上
文帝勅問僧正。生法師理思殊人。
詎宜擯遣。答曰。後生好異。此而不治大法
滅矣。仰願階下放此一人。興建三寶。遂
呉中虎丘山東寺。學徒追從。旬日之
中五百餘人。其年夏震龍光寺佛殿。升于天
光影西壁。時人歎曰。龍既已去。知生公必行

龍光寺舊名青薗。因之。義熙中。天
竺沙門曇無懺齎大涅槃經河西河王
沮渠蒙遜。以僞玄始十年十月懺譯出。
三十六卷。元嘉五年傳達京師。聖行品
以下云。一闡提者。不信根。雖善根。猶
佛性。龍光寺學人。請講新涅槃經。道俗
人列集千有餘人。立義已畢。舊學深愧竟。
往復。遂不講。七年還廬山。蕭然
自得矣。學侶雲從。聲華日遠。乃至遠近
涅槃。白黒雲湊。瞻敬無極。至闡提
有佛性之文。莫&MT02651;。及講經畢。生
衆曰。貧道忍死待此經。今果所願
請自此辭。言畢。馮机如禪定。四部哀慟。
震朝野。廣如兩傳。玄奘入室神昉法師種
姓差別集上云。如來高唱隨機不同。相傳各
異。或説一切悉有佛性。如佛性論。寶性論
。或説一分定無佛性。如瑜伽論。莊嚴論
。前秦之代。童壽已前。立五性別。絶無
。童壽門徒有竺道生。依法藏經一切
衆生皆有佛性。至於陳代。家依同説。後以
大唐貞觀四年明支三藏翻大莊嚴論。立
畢竟不般涅槃。遂以貞觀二十一年
叉提婆出瑜伽。立五性別。亦同明支。今
此國猶有新舊兩宗別行。晶知悉有佛
性圓教。自生公始。一分無性隘言從顯師
起。人承如是。聖説如
問。有所得家。建立一分無性有情。有何所
欲。答。爲示佛徳無盡故。玄奘三藏
譯。親光菩薩佛地論如是廣説云云
富貴同詮
群家論云。自後漢孝明帝永平年中。至大唐
大宗貞觀年中。漢地大乘師同云。一切諸法
俗有眞空。一切衆生悉有佛性。皆當成佛
報佛如來常住不變。都不諍論。但宋大后
代。有道場惠觀法師等。僻執云。一闡提無
佛性故不成佛。於是有龍光竺道生法師
即云。禀形含靈之流。皆有佛性。悉得成佛
矣。惠觀法師等。奏聞宋文帝。以擯出也
竺道生法師。宋元嘉中。得涅槃大本云。
一切衆生悉有佛性。悉皆當成佛。以
經文彼僻執。惠觀法師等。理屈結舌。
義遂息。或愚法師云羅什三藏云一闡提
人不成佛。弟子生法師乖已師義。而云
是被擯者。是大妄語。違什法師大義
文云一切衆生皆成佛。即與生師言同
云云
 大義章三卷。廬山遠師之問。三藏法師之
 答也。今一兩返檢之。未其文。但云
 羅漢作佛。而是皆成佛意也。宜更考
 之
  楞伽經寂滅樂門不同事
惠日抄云宗撰問。種姓集云。三昧未醉。不定
二乘。迴心向大以後。得菩薩八地。無相
勝定修本性故。樂著久住。説名爲醉。而諸
佛常勸。令著。行菩薩行。非寂滅増
上慢人。故彼楞伽篇七云。大惠聲聞有
。入八地寂滅樂門。非増上慢寂滅聲聞
彼不菩薩行乃至十地之行。答若
爾。既得菩薩八地無相勝定。何故前文言
聲聞之定。非諸菩薩。亦復諸佛常勸不
著。何無量劫不覺。此釋甚愚。問。若爾何故
*彼不能入菩薩乃至菩薩寂滅樂門。答。
此是説顯退菩薩之聲聞行相。決定増上二
人。非先仰修菩薩諸行。墮聲聞地故。更不
修八地亦非寂滅之後。過八萬等
發心修行。檢文自顯云云
又云。入楞伽第二。五性中云。聲聞種性墮
思議變易死。四卷經云。起煩惱斷。習煩惱未
斷。不不思議變易死。度分段死。准此經
。寂滅聲聞既有變易。不深蜜云云
 楞伽深蜜同異更尋。今云。深蜜亦明
 乘。且約小説。爲寂不成佛
問。佛性義。有異説*耶。答玄明正因佛
。出十一家異
第一師云。以衆生正因佛性。故經言
者。諸衆生。縁因者。謂六波羅蜜。又
經説。言一切衆生悉有佛性
 大師破云。有衆生者。是妄想。何名
 *性*耶。○又云。衆生有佛性。不衆生
 是佛性
第二師云。以六法正因佛性。故經云。不
六法。不。○者。五陰及假人也
 破云。非六法。非六法。何時明六法
 是佛性*耶
第三師云。以心爲正因佛性。故經云。凡有
心者必定當無上菩提。以心識異於木
。硏習必成佛故也。破云。經心是無常。佛性
常故。心非佛性。經分明言心非佛性也」
第四師云。以冥傳不朽正因佛性。謂心
識之上有冥傳不朽之性。説此用爲正因

  心家用故。前破
第五師云。以苦求樂爲正因佛性。一切
衆生心無此用。即以爲正因耳。故經
言。無如來藏者。不苦樂求涅槃也」
 時人盡引涅槃經。彼經無避苦求樂之
 文。勝鬘有此説者。此明佛性力故。厭
 苦求樂非苦求樂是正因佛性也。
 又心家用故。同前破
第六師云。以眞神正因佛性。若無眞神
何得眞佛。故知神是正因也
 此亦是心故。同前破
第七師云。以阿梨耶識自性清淨心正因
佛性
 攝論云。生死根本。故知。非佛性也。
 諦之理也云云
第八師云。以當果正因佛性即當果之
理也
 古舊多用。破云。始有可無常
第九師云。以得佛之理正因佛性
 零根僧正所用評云。此義最長。然無
 佛資相傳。又無經説
第十師云。以眞諦正因佛性
 和法心師小亮法師所用。破云。無佛説
 竝承習
第十一師云。以第一義空正因佛性。故
經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
 北地摩訶衍師所用。破云。經説空者。不
 空與不空故知。中道爲佛性
 空也
玄三。大略言有十一家。其間細論更有
。今時無用者。故不復出之。然十一
家。大明不三意。何者第一家○第二此
之兩釋不假實二義。次以心爲正因。此
之五解雖體用眞僞不同。並以心義。爲
也。當果。此之四家並以理爲正因
云云
義章佛性義云。能知性者。謂眞識心。以此眞
心覺知性故。與無明合便妄知。遠
無明。便爲正智乃至若無眞心覺知性者。終
無妄知。亦無正知。如草木等。無知性故。
有夢知。亦無悟知。故經説言非佛性
於佛性。非佛性者。所謂一切牆壁瓦石
又經説言凡有心者悉是佛性。所知性者。謂。
法性。實際。實相。法界。法住。第一義空。一
諦等。如經中説。第一義空。名爲佛性。或
中道。名爲佛性云云
又云。佛因佛果。性不改故。衆生究竟。必當
佛。不餘法。經説佛旨要在
  性四義中。第三不改義之中。有此一
  義也。具如章文*之。今案義章大旨
  以眞心覺知性佛性而已
問。金陵御意。云何申正義耶。答。以中道
正因佛性
  窟意以藏識佛性注也
玄出十一家釋已云。但河西道朗法師。與
曇無懺法師共翻涅槃經。親承三藏。作
槃義疏。釋佛性義。正以中道正因佛性
爾後諸師皆依朗法師義疏。得涅槃。乃
至釋佛性義。師心自作。各執異解云云
 今案。此文正取朗師中道佛性義
 也
又云。問。破他可爾。今時何者爲正因耶。
答。一往對他則併反。彼悉言有。今則皆
乃至故云非眞非俗中道爲正因佛性
云云
又云。由來舊辨阿含經中。亦明佛性。但有
小妨耳。故云一切衆生悉有聲聞性。悉有
辟支佛性。悉有佛性。阿含既爾。其餘諸經亦
佛性。語但不甚分明。如是衆經明
。亦復何嫌乃至足明佛性義。即
涅槃中所辨。故辨明有因有因因。有果
有果果。今時一師毎以涅槃經證。然此
教處處皆明佛性故。一師所引文句。以
子吼文正也乃至故以中道佛性。是以
文云。佛性者。即是三菩提中道種子也。是故
今明。第一義空名爲佛性。不空與不空
智與不智。無常無斷名爲中道唯以
此爲中道佛性也。若以前十一師
即成第十二解
華玄一云。若有三可三性。既唯有一。
則唯有一性。如毘婆沙云。一切衆生。有
乘性。隨成一乘則餘二非數縁滅云云
  禪林智袋云。阿含佛性實敏僧都遣唐
  義云云
又云。又言佛性者。有因有。有果有
果果。所言因者。即是境界因。謂十二因縁也。
言因因者。即是縁因。謂十二因縁所生
觀智也。境界已是因。此之觀智因因而有。
故名因因。所言果者。即三菩提。由因而得。
故名爲果。所言果果者。即是大般涅槃。由
菩提故得。説涅槃涅槃。以爲果果。菩
提即是智。涅槃即是斷。由智故説斷也乃至
故先言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皆未
正因若言非因非果。乃是正因耳。故經
云。非因非果名爲佛性
  五佛性義。先賢翫之。以爲佛性要樞
  而已
問。以因例果。於果中菩提是果。涅槃從
而有。故*名果果。以是果之果。故。若爾
十二因縁是觀智。因故。觀智但名因。十二
因縁因之因故。應因因也。答。玄文云。
之觀智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好體十二
因縁是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彼向望
前。此即望後。皆是因因也因因而有者。若
觀智之。從因有因。故因因也。
若約十二因縁之。與因爲因故云因因
也。彼向望前者。向前觀智望前因因因
此即望後者。此十二因縁望後觀智
因因也。此汎明因因義通。而經但以觀智
因因也。又菩提爲果涅槃爲果果。例
云。涅槃是果果而有。名果果。望前果也。
是果之果也。亦應菩提果果而有名果果
望後果也。果而有果故也 然各取一義。互
其名義。各有次第相當也。先言因性
次重言因因。先言果。次重言果果。言即便
也。十二因縁生死本有。次起觀智。即義次
第。由觀智因菩提果涅槃
斷徳故。以名次第相當。論之不次也
問。一切衆生正由何義成佛耶。答。由
成佛。故云正因佛性也。一切衆生皆有
中道正法故。一切皆悉終成佛道也。問。何
故由中道正法成佛耶。答。一味佛
。即有六道異。若悟一味本性。即還本原
故。名成佛也。問。何故衆生必悟本性終歸
其原 耶 答。本性常恒不變。妄想客塵有
故。生死妄法不自性。歸本覺也。
又妄法薫故有生死。佛性薫故有涅槃
時生時死妄法有薫。其力即盡。爾時佛性
薫力即成。此非自然。要由諸佛菩薩善
之力。故知。衆生内由佛性外値善友。一
切皆因縁悉得成佛
寶窟下明無餘二乘遂得成佛云。其人
内有佛性。外値諸佛説法華經。得小入
大。此時名
又云。二明佛性縁。染淨之興。
藏實楞伽説藏識受苦樂云云
法華義疏方便
云。佛種從縁起者。種子有三。
一以一乘教種子故。譬喩品云。斷佛種
故。即是破教也。二以菩提心種子故。華
嚴云。下佛種子於衆生田正等覺芽。三
如來藏佛性。今初偈。正以菩提
種子云云
 此以中道佛性如來藏也。亦即名
 
統略釋同文云。縁因佛性從縁而起。本有
佛性則本有一乘略抄上卷初云本有種子
云云
問。深密等經。明五性各別。爾者悉有佛性
家如何會通耶。答。近古學者多云彼是權
。故於一乘眞實教違害云云
法師一乘佛性論。會云隨轉理門之説
 意云。大乘宗明一乘佛性然且隨小乘
 權教而轉。故云隨轉理門也
今云。准法華玄。深蜜經意。正一乘。何者
攝論明乘有三。初二乘。次大乘。後一乘。
五相略經與攝大乘論。相應明三種教。初
四諦教。第二爲大根不生滅。第三爲
求一切乘者不生滅云云此即三乘人同
大乘。即是攝論一乘教也。然五相略經者。
仙光院云。是深蜜經同本異譯同本沙汰如
前論
知。深蜜第三時教。非唯菩薩得佛道。二乘
亦得成佛。問。若爾何故云趣寂二乘不
。亦有無性有情耶。○答。無餘涅槃後。惛
睡不覺。久不佛道故。云趣寂二乘不
佛道。斷善根人。障未來佛道。於障義
名爲無性。此即縁因。容性有五種異。若約
正因。中道佛性理實。究竟皆當故。説
一乘究竟教
問。楞伽經中。五性差別之旨。唯不定二
乘迴心趣佛。即法華等明二乘成佛者。依
此義説也。若論二乘種性之人不成佛
其一乘佛性家如何會通耶。答。楞伽五性
一乘潤色。何者彼經説不定性云。曾發
菩提心。退爲二乘者。不小乘。迴心趣
大也。故知五性非法爾別。若法爾者。不定
種性。何理決定先發大心。然爲小乘耶。
又説聲聞種性者云。惛睡不覺。經無量劫
後時覺悟得佛法身。故知聲聞種性亦非
定不成佛矣。又説無性云。有二闡提。一是
菩薩闡提。悟法平等故不涅槃。二是斷
根闡提。以諸佛縁力遂得涅槃也。故
亦無法爾無性。楞伽五性。但説隨縁種
性差別。即以五性示一切皆成佛義。餘
大乘經明五種性。准之可通。故楞伽經甚
佛性義相應。不引爲難之
 問。菩薩闡提畢竟不成者。豈非不成
 佛者。何云一乘佛性*耶。答。菩薩闡提者。
 十地菩薩有妙覺地佛。此設雖
 事爲實。不種家義。猶覺悟大乘
 通是佛故。何況於事非實。當知菩薩住
 大悲何不涅槃。理實菩薩恒證
 槃。恒隨。二惠雙遊趣佛智海。豈以
 菩薩闡提悉有佛性
擇分中菩薩地七十六復以勝義生諸聲
聞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證
無上安穩涅槃乃至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
此一妙清淨道。皆同此一究竟清淨等文
決擇分有餘無餘地云。無餘依涅槃界時。彼
永無有。是故當知於此界中。無有障無
障差別云云又答。是有非有云。當是有
又常無常云。當是常。答樂非樂云。由
義樂是樂云云
  而不直言無障者。當知深意趣
 今云。増益者。聞一乘即謂住小亦有
 佛因。言損減者。謂唯約不定一乘
入楞伽第七云。聲聞有三種八地
寂滅門者。此是先修菩薩行者。墮聲聞地
還依本心菩薩行。同入八地寂滅樂門
者。此非増上慢寂滅聲聞。是故決定寂滅聲
聞。不彼菩薩所行寂滅樂門
 此文説不定性退菩薩。故知五性非
 法爾
同第四云。世尊説三種阿羅漢。得決定寂滅
羅漢。發菩提願善妄善根羅漢。應化羅漢
云云
 此文同上説不定是退心聲聞也。法
 華論四種聲聞同
同第二説五性。其中聲聞乘性文云。墮
思議變易死故。而作是言。我生已盡。梵行
已立。○如是等得人無我乃至心。以
涅槃云云
不定性云。若人聞三種法。於一一中
樂者隨順爲説
 三種法。三乘法也。此文順五性家意耳。
 而佛性家云此亦退菩提心者也
同卷説一闡提無性一闡提者有二種。○
一者焚燒一切善根。二者憐愍一切衆生
盡衆生界願乃至彼捨一切善根闡提。若
諸佛善知識等。發菩提心生諸善根。便
涅槃。○諸佛如來不一切諸衆生
第四云。大惠。聲聞辟支佛。未法無我。未
不可思議變易生。是故我爲諸聲聞故。
一乘道。大惠。聲聞辟支佛。若一切諸
懃習得法無我。爾時離於諸過。三昧
無漏醉法覺已。修行出世間無漏界中一切
功徳。修行已得不可思議自在法身偈云。
乘差別 我説爲一乘 引導衆生
故 分別説諸乘 譬如海浮木。當
波浪 諸聲聞亦爾 相風所漂蕩
諸隨煩惱 熏習煩惱縛 味著三昧樂
 安住無漏界 無究竟趣 亦復不
退還 得諸三昧身 無量劫不覺 譬
惛醉人 酒消然後覺 得佛無上體
是故眞法身
惠日論意法相
淄洲
涅槃經。八萬劫瑜伽。或住一
劫。或餘一劫。及楞伽經。樂著三昧樂者。此
是同明迴趣聲聞。非趣寂
 今難云。若依迴趣者。何云本覺乎今宗
 不爾。涅槃等説迴向菩提聲聞。楞伽經
 説趣寂之者也。又三昧樂門有二種。第
 七卷説退心聲聞非寂滅者。約菩薩三
 昧樂門説。第四卷説樂著三昧樂。乃至
 劫不覺者此約小乘取相三昧樂門。二種
 三昧異明經文
又七十八云。佛説云聞一乘。或有一類
増益。或有一類損減而興諍論取意
  引深蜜經也。今謂一乘意也
智論云。阿羅漢作佛非論議者知。唯佛能了。
又云。法華是甚深。説羅漢作云云
瑜伽七十八云決擇分
菩薩地
世尊如佛所説。唯有
。此何密意 善男子。如我於彼聲聞乘中
説種種諸法自性。於大乘中即説彼法
同一法界。一同理趣故。我不乘差別性
云云
 此説一乘密意也。引深密經也。依
 法華論攝論之耳
伽七十九云決擇分
菩薩地
復因他爲
法界自相聞已。一分迴向。菩提聲聞。極
大艱辛然後悟入。既得入已。精勤修習。一
分一向趣寂聲聞。極大艱*辛少能悟入。而
入已精勤修習云云 可法華論
伽論第五十二云決擇分中。五
識身相應地
出世間法。從
如所縁縁種子生。非彼習氣積集種子所生
問。若非習氣積集種子所生者。何因縁故
立三種般涅槃法。○不般涅槃。一切皆
眞如所縁縁故。答。由障無障差別故。
若於達眞如所縁縁。有畢竟障種子
者。建立爲不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云云
同七十六云決擇分中
菩薩地也
若一向趣寂聲聞種性補
特伽羅雖諸佛施設種種勇猛加行方便
終不當坐道場。證得無上正等菩
。由彼本來唯有下劣種性故。一向慈悲薄
弱故。一向怖畏衆苦故
了義燈第七云。然瑜伽三十四云。又彼一切
應知本來一向趣寂者。據佛。一類者。
除隣角喩。余若逢佛不定性
 彼宗難云不定性自本不定性。云
 不定性
第七卷云。以聲聞辟支佛縁有爲行。入
盡定。墮在可取。能取境界。是故聲聞辟支
佛。不七地中。念念滅盡定此亦約
二乘取相滅定。不菩薩滅定也。又云。
八地中一切菩薩聲聞縁覺入涅槃想
偈云。決定諸聲聞。不菩薩行。同入八地
者。是本菩薩行此説迴心聲聞入菩薩三
昧樂門也。向修名入。而實不入耳
佛性義云。楞伽説無我。爲如來藏。涅槃説
我爲云云此證破病説法義
楞伽第二云。大惠菩薩問○佛自答言。我
法空如來。不外道云云
楞伽 云得寂滅三昧。無量劫不覺。是聲聞
之定。非我諸菩薩云云
 此是聲聞寂滅定。非是大乘菩薩定
  已上裏書
問。瑜伽等論。明五性差別。於今宗
爲當何乎。答。瑜伽者。慈尊所説。亦是大
乘論藏也。其中所説誰不此乎。擇問中
等者何。若是唯識等論。千年以
前所有本教。必之。若是千年以後護
法等説。應取捨云云
問。瑜伽論中。分明説趣寂二乘定不成佛
無性有情終不菩提。若用此説。悉有佛
性云何得耶 答。地持是瑜伽一分。同本
異譯。彼論第一説云。非種姓人無種性故。
復發心懃行精進。必不竟阿耨菩提。○
云云彼論以十住以上名爲菩薩種性人。對
此説無性。故知。未菩薩種性無種
性人。大師引彼地持。種性人爲種性菩薩
知瑜伽無性亦是未菩薩種性也」
決擇分中有餘無地云八十諸阿羅漢。實有
。而此轉依眞如清淨所顯。説此轉依
涅槃論文又云。唯正思惟眞無相
。漸入滅定。滅轉識等。次異熟識捨
。由異熟識無取故。諸轉識等不
生。唯餘清淨無餘離垢眞法界在云云
 今會云。准攝大乘論。應是共相識中。第
 八識者。約相名爲果報識種持轉識種




 子。微細我執雖存。而於三界生故。
 種子功能滅也。故論云取依正。又云
 無有取故也。既不正言異熟識故。法
 相義不成也
法華義疏第一云。地持論云。種性菩薩或進
或退等文
影義記第一釋云。聲聞縁覺乃至善趣。此
等皆名非種性人
 又有假説非種性言。反顯種性必得
 佛
又寶法師云。瑜伽聲聞地中。明小乘義説。趣
寂人終不成佛。而菩薩地復明眞如所縁縁
種子一切皆有云云瑜伽有五分。其本地
分及決擇分中。各有十七地。具應之。言
妙法所縁。能生無漏智也。往日
瑜伽。於菩薩地決擇中。明趣寂二乘永
成佛。今不本。待後日檢本。當
之。後考瑜伽本文。可見裏之
又會七十六本來唯有下劣性文云。彼説
因集。准十地論也。若爾實非本有。是因集
故。同説畏苦捨衆生故也。同卷説四種聲
。如法華論也。迴向菩提聲聞。但説。本來
微劣。慈悲種性。雖究竟。由佛覺性。能
菩提取意決定云。一向趣寂聲聞者。
畢竟不菩提
今會云。於佛一化。決定性小故云
問。攝大乘論釋一乘云。爲攝一類及任
持所餘不定種性。諸佛説一乘云云
 此論無著本頌。天親釋也。又別有無性
 攝論
此顯一乘爲一類不定二乘。故知佛説一乘
別意趣。非定性無性亦得成佛也。答。
寶法師一乘佛性論。通云。此是異時説。同不
二滅。謂法華已前所説一乘也。非
華究竟一乘取意今見論文。引法華釋。何云
法華已前之一乘
  惠日論如此難
 今會通云。若約一化迴心向大者。唯爲
 不定聲聞人人等一乘經。若就眞實
 究竟者。總攝一切二乘道果菩薩
 一切聲聞皆當作佛也。如彼法華論釋
 聚沙等一毫善皆成佛因。云諸凡夫
 及決定聲聞。本來未菩提心之所
 得云云
  此文簡決定聲聞
 又云。決定上慢二種聲聞。根未熟故。佛不
 授記。菩薩與授記菩提心云云
  此文明決定聲聞終成
 已上一意。又復攝論。法華論。倶是天親
 菩薩所造。二論並云一乘中決定
 聲聞者。正依乘體論唯無。所以善能動
 能出故。又即此二論亦明決定聲聞成
 佛。法華論文如前。攝論明一切聲聞成
 佛者。彼論明法身五中云。一切聲
 聞。皆轉爲大乘此約依有所得
 無所得故也。若如此會通。成不成二義。
 終不相違已上
二義
 涅槃經二乘成佛不成佛諍論。及闡提人
 有性無性等義。理實皆不相違。今義勢如
 
 又依梁攝論直云未定性聲聞。不
 類。故知約大乘意。一切聲聞總爲未定
 性已上三義
梁攝論第十五云如來爲何義故。説二乘
人同趣一乘皆得成佛。前偈以了義
乘。後偈以蜜義一乘。論曰。未定性聲聞
及諸餘菩薩。於大乘攝定性一乘。釋
曰。有諸聲聞等。於大乘根性未定。欲引令
受大乘。攝令行大乘。○有諸菩薩。於
大乘根性未定。○有諸菩薩。於大乘根性
已定。無退異意。爲此菩薩一乘云云 此釋修
句也
  已上約了義一乘
又云。法無我解脱等故。性不同。得二意。涅
槃究竟説一乘。釋曰法者眞如。無我者人無
我。解脱者惑障解脱也
二乘人自乘位根性不此釋性不同也。
自乘位
不同其位根性也。此
轉作大乘
於衆生平等意。後
於法如平等意。諸聲聞等人。如來於法華
經中。爲其授記已得佛意。但得法如平等
。未佛法身此釋二意。衆生故平等意故。彼
成佛即我成佛也。得法平等
故。佛即我法也。此
即合爲一種意
復次於法華大集中有諸
佛名同舍利弗等。此菩薩得此意。佛爲受
記故説一乘此二意中。第二意也。由
人受記即謂佛與我受記
復次佛作舍利弗等聲聞。即爲其受記
已定根性聲聞。更練根爲菩薩。未定
根性聲聞。令直修佛道。由佛道涅槃
此釋菩薩
上句
若説乘義。唯一乘是乘。所餘非乘。若過
別行故餘乘有。上所謂佛乘。由此義
故。若彼乘比此乘此乘無彼乘。先沒故
究竟此義故説一乘已上蜜説一
乘。前了義有三義。此蜜説有五義。合爲
種一乘也。或前了義一種。名爲
大根人。開後蜜説七義。亦爲八義也」
問。何故前名了義後名密説耶。答。前是
易知。後則難識。問云。何爾*耶。答。前直約
大乘行成佛因。説此乘二乘故。是
知也。後別不爾。或約理。同理非乘體
或約未得聲聞乘人。説聲聞人成佛等。或
他人説爲自。或約勝中。説無餘。此皆轉
變之説。非直説故。聞者難知。故名蜜也
同卷云前文之上
法身五乘
論曰。五救濟乘爲乘。諸菩
薩欲偏行別乘。及未定根性聲聞能安
。爲行大乘故。釋曰。○若依小乘解。未
得定根性。則可小爲大。若得定根性。即

 後三無漏根定根性。或得忍位
 定。上文
此聲聞無小爲大義。云何得
大乘。未專修菩薩道。悉名
定根性。故一切聲聞。皆有轉爲大義。安
立如此。大小乘人。令行大乘文 大乘人中十
信菩薩。欲
退小。名欲偏行判乘也。通
此人故。云此大小乘人也云云
 今見此文。於大乘正意。理實一切聲聞
 皆名未定根性。爲小乘有定不定
 故。故前所引文云。爲攝一類者。准
 梁朝一所譯。應譯家取義翻之。考
 論上下文。直可云未定性聲聞。此未定
 性雖一類實是一切。請諸學者見而詳
 
智論九十三云。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縁所受
身。必應識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答
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縁盡。更不
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無煩惱之
。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具佛
妙法華經説。有阿羅漢。若不法華
。自謂滅度。我於餘國爲説是事。汝
皆當作佛。問曰。若阿羅漢住淨佛國土。受
法性身。如是應疾得作佛。何以言迂迴𥡴
。答曰。是人者小乘因縁捨衆生佛道
又復虚言得道。以是因生死
苦惱。於菩薩根鈍不疾成佛道。不
直往菩薩。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
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
議者。正可其事。不能側知是故。不
戲論。若求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信而未
文 已上裏書也
  種性聲聞成佛以此文本也
問。密説一乘中。云已定根性聲聞。更
根爲菩薩者。於大小乘何義*耶。若
大乘。何名定根性。若約小乘。不
菩薩。進退有難。如何通耶。答。借小乘位分
以顯大乘。皆可轉義。於大乘中皆可轉。
而於此中差別者。約本乘人也。入
者。但可練根。未直修佛道。若未定者。直
佛道。故須分別。故知。約小乘中定未定
。明大乘義。皆可轉也
花玄第五云轉根
攝大乘論云身子等得受記
者。是化人而欲未定聲聞直趣佛道
定之者令其練根。問。云何名定未定聲聞
答。小乘義。忍法之前三乘未定。忍法則定也
同七云授記
身子是權行人。爲發軫學小
實行之人故。先對身子也。如攝大乘論云
身子化人既得授記全未定入二乘正位
者。改小乘行。已入正位者。令其練根學
薩道
  此同法華論。與決定聲聞受記。令
  菩提心
 問。攝論但云入正位者等。大師依何忽解
 云發軫學小*耶。答。若非本乘者。雖已
 入正位。定根性者。直修佛道。而論簡別
 故。知但約本乘者
問。智論初品釋十八中云。若取聲聞證
者。畢竟不作佛云云何通*耶。答。論一
文云。復次如比丘破四重禁。是名畢竟
破戒不信得道。又如五逆罪。畢竟
三善道。若取聲聞證者。畢竟不作佛。畢
竟空亦如是。於一切法畢竟空無復有
此文且依執小乘。不。非
迴心方得大果。若以此文
決定聲聞者。亦應畢竟不人天
乎。又若言聲聞竟不成佛。亦應不定
聲聞乎。故知。此文非五性説
問。中論四諦品頌云。雖*復懃精進。修行菩
薩道。若先非佛性。不成佛云云長行
釋云如鐵無金性*復鍛練終不
云云文既明。何強遮無種性人*耶。答。
中論是智論之骨隨。若欲中論略説者。
智度論廣文。彼論釋云。所言性者。名
本分種。如黄石金性。白石銀性。一切衆生
涅槃性云云故知。中論爲衆生本有
佛性力得佛道故。假設無佛性者。
鐵不金。此即反顯佛性故得
耳。故致若言世若無佛非二乘
二涅槃。誰言間實無佛哉。中論疏云
此偈即釋涅槃經文。明知。非是但申般若
云云大師依此偈中論涅槃經也。又
法華義疏引此偈。證無所得善以爲縁因
方得成佛。理數
涅槃疏十七云。既以衆生佛性。即是中
道爲佛性。○故論云。雖*復懃精進。若先無
佛性。終自不成佛云云
問。十住毘婆娑第三云易行品引
助道法説
於地獄中
畢竟得佛。若墮二乘地。畢竟遮佛道
佛自於經中。解説如是事。如壽者。
首則大畏云云
  此論龍樹菩薩造。羅什三藏譯。嘉祥
  此論
此文甚分明。何強立乘成佛義*耶。答。
論文。此偈於問中之。是故不必與
相應矣。又此文説并墮二乘地竟不
作佛。此是退菩提心聲聞。於五性家。亦是不
定性。而言決定不成佛者。豈爲了義。當
此偈不了義説。但爲退位菩薩生恐怖
。莊嚴言詞。故作此頌。依何義
乘地佛道者。地獄苦果所顯。不
。二乘狹劣心所顯。便乖。又生死苦
大士所樂。堪受之。二乘所證斷滅無餘。
大悲行。又後二乘有所得善。遮礙大乘
無所得解。捨菩提心小心故。墮地獄
者。非心捨離菩提心故。由此道理。地獄
大菩提。二乘能遮無上佛道。此障
即於佛道極。故云畢竟遮佛道。或
障中竟無成佛義。就障説畢竟。若
假人相續。後時隨縁修行作佛。即非

佛性論第一云天親問曰。若爾云何佛説
生不於性永無般涅槃耶。答曰。若増背
大乘者。此法是一闡提因。爲衆生捨
故。若墮一闡提因。於長時中轉輪不滅。
是義故。經作。若依道理。一切衆
生皆悉本有清淨佛性。若永不般涅槃
者。無是處云云寶性論同
  此論四卷。堅意菩薩已上裏
花玄八云。又華嚴云。大乘樹王不二處
一者深水。二者火坑。火坑深水即是二乘及
邪見凡夫。此二不菩提心大藥王樹
。是故菩薩須云云
問。衆生有佛性故成佛者。草木亦有佛性
而成佛*耶
答。先衆生佛性有無不定。草木亦爾云云
玄佛性義云。不但凡夫無佛性。乃至阿羅漢
亦無佛性。以是義故。不但草木無佛性。衆
生亦無佛性也。若欲佛性者。不
衆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此是對理外
佛性。以辨理内有佛性云云
一切諸法有生滅者。皆是理外。若一切法
生滅者。乃理内也。有生滅是有所
得。無生滅是所得也
又云。大涅槃哀嘆品中。有失珠得珠喩。以
衆生迷故*失無佛性。悟故得有佛性故。云
一闡提無佛性殺亦無罪也。又呵二乘人
燋種。永其根。如根敗之士。豈非
凡聖無佛性耶。衆生尚無佛性。何況草木。
此證知不但草木無佛性。衆生亦無
此明衆生與草木倶無佛性也。問。
若悟無生滅者。應佛性。何總言衆生
佛性*耶。答云云
又次文云。又華嚴明善財童子見彌勒樓觀
即得無量法門。豈非是觀物見性即得
量三昧。又大集經云。諸佛菩薩觀一切諸法
是菩提。此明佛性故。爲生死。萬
法悟即是菩提。故肇法師云。道遠乎即物而
眞。聖遠*乎悟即是神也
又涅槃云。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亦是經
文。唯識云。唯識無境界。明山河草木皆是
心外無別法。此明理内一切諸法依
正不二。以依正不二故。衆生有佛性。即草
木有佛性。以此義故。不但衆生有佛性。草
木亦有佛性也。若悟諸法平等。不依正
二相故。理實無成不成相。無不成故。假
成佛。以此義故若衆生成佛時。一切草
木亦得成佛。故經云。一切諸法皆如也。至
於彌勒亦如也。若彌勒得菩提一切衆生皆
亦應得。此明以衆生彌勒一如無二故○是
故得*名大乘無礙。此是通門明義也。若論
別門者。則不然。何以故。明衆生有心迷
故得覺悟之理。草木無心故不迷。
覺悟之義。喩如夢覺。不夢則不覺。以
故。云衆生有佛性故成佛草木無佛性
故不成佛也。成與不成皆是佛語。有何驚
又云。若於無所得人但空爲佛性。一切
草木并是佛性也云云空是眞諦。草木是世
諦。意明無得二諦倶是佛性
涅槃疏十八云。衆生不斷不滅者。明衆生有
佛性故不斷不滅。草木無佛性盡在一期
故斷滅。此是開論衆生有佛性。草木無
故作此説
  此釋隨自意語之文。經文如下也
窟下云○是故今明如來藏必當
草木盡在一期。故涅槃云。佛性者。非
牆壁瓦石
 今見此等文。若據通門。衆生草木。有則
 倶有。無則倶無。若約別門。衆生有佛性
 而成佛。草木無佛性成佛也。所以草
 木不成佛者。以迷故亦無覺也。又唯
 一期故。知佛性也。此意則十二因縁
 相續。終於此因縁無生理成佛。草
 木無此因縁相續故。無終悟此無生也。
 問。若爾草木無中道佛性*耶。答。有之。
 難若爾應自悟此中道理。應成佛*耶。
 答。草木自無心。故無覺悟也。又唯一世
 故。無成佛。草木與佛無故無
 佛理也。問。唯在一期故云無佛性意何。
 答。衆生成佛者。是轉凡成聖也。衆生本
 造業受報。相續運持故。得後時轉成
 義。草木不爾。唯在一期故不成佛。又
 衆生以如來藏持故。不斷不滅。草木
 不爾故無佛性。雖如來藏遍含内外情
 非情物。然親在衆生心中。其無心草木由
 心轉起。是疎遠故。無相續也。尋云。
 若爾許頓悟者。一期至究竟果。草木一
 期何妨成佛*耶。答。草木若成佛者。非
 情轉情。何名一期云云且止
經三十二云。是諸衆生不斷不滅。猶如燈
。乃至得阿耨○菩提。是故名有○云云
又云。有無合故。即是中道故。佛説衆生佛
性非有非無云云衆生不故。名佛法
有故名略抄之
云。一切衆生不斷不滅。乃至得○菩提
是名隨自意語
二十五云。以何義故甚深云云衆生業行不
常不斷。而得果報。雖念念滅而無
等文此等約別門。衆生不斷不滅故成佛也」
三十三云。爲非佛性佛性乃至佛性
者。所謂一切牆壁瓦石無情之物。離
等無情之物。是名佛性淨影此能知

二十五云。凡有心者。定當阿耨○菩
云云
  此等約有心衆生成佛。由迷有
  之義也
三十二云。衆生佛性。非内六入。非外六入
内外合故。*名爲中道云云既云内外合*名
中道。故知。中道佛性不唯有情内法。是故通
門非情亦有佛性。又云。一切諸法中。悉有
安樂性等。具如佛性義文又云。有無合
故。即是中道。是故佛説衆生佛性非有非無
云云衆生不斷故名有。佛法未有故名
略抄
四論玄佛性義云均師何但是衆生數有○依
報草木亦有佛性。如華嚴云。善財童子禮
彌勒樓觀。得爾許法門三昧。無量壽經云。寶
樹説法。蓮華世界海水叢樹。皆能説法。故
得云佛性。是波若用故問。若入通門
但衆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者亦得。
草木無佛性衆生亦無佛性*耶。答。此義亦
云云
佛性義云。不便草木無佛性。衆生亦無
云云具如上*之。問。草木有佛性義。及
衆生無佛性義。他家亦明之*耶。答。經雖
文他家未辨設。於他家草木成佛等者。
並是傍依此宗義
佛性義云。問。衆生無佛性。草木有佛性。昔
來未。爲經文當自作。若衆生
佛性衆生不成佛。若草木有佛性草木
及成佛。此是大事。不輕言令人驚怪
也。答。少聞多怪。昔云云
此合擧二門。若約一門此義。以非情
成佛有情不成義故也
問。衆生無佛性義。以何證成之耶。答云云
佛性義云。略擧愚見以訓來問。大涅槃哀
嘆品中。有失珠得珠喩。以喩衆生迷故失
佛性。悟故得佛性。故云一闡提無佛性
殺亦無罪也。又呵二乘人如燋種。永絶
。如根敗之士。豈非是明凡聖無佛性
*耶。衆生尚無佛性。何況草木云云問。此通
門歟別門歟。答。結云此是通門明義也云云
問。闡提極惡人。敗根決定二乘也。何以
人無佛性通門耶。答。非情無佛性。亦有
情無佛性故云。非是一切衆生
佛性也。又言。六道二乘倶佛性。六道
中且擧闡提。以顯*失佛性
又言。佛性於一切衆生。非決定有。此義即
於非決定有。故且於闡提定有。中假
説爲無。雖説爲無。亦非定無。二乘亦爾。此
中後義應
問。十地菩薩知衆生佛性*耶。答云云
涅槃經二十五云。十住菩薩唯能自定
阿耨○菩提。而不一切衆生悉有
佛性
疏十六云。今明凡夫亦知衆生有佛性。況十
地菩薩而言知。今言自知者。身必得
。知行因之始。知成道之時。故言自知。不
衆生者。不衆生行因之始。行道之時
故云不知。非是不衆生有佛性
同經三十二云。何名少見。十位菩薩得
楞嚴等三昧三千法門。是故了了自知
阿耨○菩提。不一切衆生定得阿耨○菩
。是故我説十住菩薩少分見佛性
隨他意語
又云。善男子我常宣説一切衆生悉有佛性
是*名隨自意説。一切衆生不斷不滅。乃至
○菩提。是*名隨自意説。一切衆生悉有
佛性。煩惱覆故不見。我説如是。汝説
亦爾。是*名隨自他意説汝説亦爾者。佛
迦葉菩薩
疏十八云。前既有十住少見佛性。能知
身成佛。不衆生。今何得一切衆生悉
佛性。迦葉亦作此説。若爾迦葉菩薩。則
具知衆生有佛性。今此語異十住菩薩
能知一切衆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見。
但不衆生悉得成佛近久故。前文
知也
問。諸佛菩薩等見佛性差別耶。答。或云
了了見不了了見。或云少見全見。或
見。信見。或云眼見。聞見云云
經二十五云。十住菩薩見少分故。如來全見
又云。惠眼見故。不明了。佛眼見故。故
明了。又云。菩薩○智慧因故。見不了了
諸佛世尊斷因果故。見則了了。又云。諸佛
世尊眼見佛性。如掌中阿摩。十
住菩薩聞見佛性。故不了了。又云。復有
。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復有
。一切衆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云云
二十六云。眼見者。謂十住菩薩諸佛如來眼
見衆生所有佛性。聞見者。一切衆生九地菩
薩聞佛性如來之身
疏十六云。今明。前文以十住佛故。佛了
了。菩薩不了了。今以十住地故。十住亦
了了
玄佛性義云。○性品。答見有二種。一者十地
或言十住。名爲惠眼見。擧珠喩釋。二者外
道凡夫*名爲信見。或如羊角。或如火聚等
獅子吼品明惠眼見。故見不了了。佛眼見故
則了了。經文如此判釋。多言十住菩薩方見
佛性如羅穀。九住以還未佛性云云
  性品者。如來性品第十八卷也
如來性品云。乃至十住猶未見。所有佛性
如來既説。即便少見乃至是菩薩位階。十
地尚不明了知見佛性。何況聲聞縁覺之人。
能得見耶
疏第九云。見有四種。一者倒見。即是外道顛
倒見身中有麻麥等。我此名倒見。二者信
見。則是二乘信佛性。三者聞見。則是菩
薩佛説佛性。生於聞惠。四者眼見。即是
問。如外道見者是倒見。而玄文云信見
如何乎。又菩薩深解乃至證見。何故云聞惠
*耶。答云云
玄佛性義云。故一師云。涅槃明十地。應
是地前。未眞悟菩薩故。見性不明。而華
嚴所明十地。從佛智慧出。此是眞悟菩薩
故。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云云
涅槃疏九云○此經云十地菩薩。十住猶
。若如華嚴經十住。十行乃至十地等。此
住地異*云云意云。涅槃經明地住是一。華
嚴所説地住爲異也
問。佛性義中。引獅子吼品云。佛性者。即是
三菩提中道種子也云云爾者疏中如何釋
此經文耶。答
疏十六云。種子只是因。如萬物各有種子
粟麥等。今亦如此。佛性是中道種子○此
因果非因果。正性因果則爲正性
種子故。云佛性爲中道種子云云又觀智
是菩提之種子。又境界是涅槃種子
又云。今此中文意。正以觀智菩提中道
種子
涅槃二十五解中道云。諸佛菩薩所修之道。
上不下。以是義故。名爲中道廣如
文并疏解釋之
又云。一者常見。二者斷見。如是二見不
中道。無常無斷乃名中道。無常無斷即是觀
照十二縁智。如是觀智是名佛性
又云。是觀十二因縁智慧。即是阿耨○菩提
種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縁名爲佛性云云
又云。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果有果果。有
因者即十二因縁乃至是義故。十二因縁
不生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不來不去。
能因於果。非因非果名爲佛性。非因果
常恒無變。以是義故。我經中説十二因
。其義甚深。衆生業行不常不斷。而得
。雖念念滅而無所失云云
又云菩薩所修之道
之次文也
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
無明。二者有愛。是二中間則有生老病死之
。是名中道。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爲
中。以是義故。中道之法名爲佛性
疏十六釋此文云。過去二因滅故不常。現
在五果續故不斷。不常不斷故則是中道○
若是河西釋意。容經會彼云○癡愛
本虚妄。則無癡愛。既無癡愛即無生死
是豁然大悟○此中道之法。即名
 准此文意。即中道名佛性者。前文云
 道種子者。應中道即是種子。此中道
 是菩提家種子故。云菩提中道種子也。或
 應上文但明中道之種子。今則更明
 以中道佛性故。前後文異
  裏書云
 佛智常住記。引金剛三昧經眞性空品
 云。信身中眞如種子云云
 又瑜伽云。眞如所縁*之種子云云
 已上裏書
問。五性家通涅槃經悉有佛性説云。據
佛性説云云爾者今何難之耶。答云云
二十五云。一切衆生定得阿耨○三菩提故。
是故我説一切衆生悉有佛性云云又云。
一切衆生。未來之世當阿耨○三菩提
是名佛性
又云。一闡提等。定當阿耨○三菩提
又云。衆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
阿耨○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説一
切衆生悉有佛性
三十二云。一切衆生定有佛性是爲著。
若無佛性。是名虚妄。智者應衆生佛性
亦有亦無又云。如汝先問斷善根人有
者。亦有如來佛性。亦有後身佛性。是二
佛性障未來故得名爲無。定得故
名爲有。是名分別答
二十六云。一切衆生。定當阿耨○菩
。以是義故。我經中説一切衆生乃至五逆
禁四重禁及一闡提悉有佛性
疏十八釋此文云。此人竝有七種佛後身
六種佛性。但此佛性亦有亦無。衆生現在煩
惱障故。此即是無決定得故。此則爲云云
 法相家云。斷善闡提後得成佛。無性闡提
 畢竟不云云今云。汝依何言別有
 性闡提。然經論説闡提人無佛性者。障
 未來故。非決定有故。爲破定有見故説
 爲無。理實此人必定當無上菩提也。
 此乃但是斷善闡提。何別有無性闡
 提
第九卷云○一闡提輩亦復如是。雖
是大般涅槃。○終不菩提心芽。若能
發者無是處。何以故。是人斷滅一切善根
彼燋種不復生菩提根芽云云又云。
彼一闡提雖佛性。而爲無量罪垢所纒。
出。如蠶處繭。以業縁
菩提妙因。流轉生死窮已
又云。大涅槃經亦復如是。遍入一切衆生毛
。爲作菩提微妙因縁。除一闡提。何以故。
法器云云此卷中廣説一闡提畢竟不
成佛。而言斷善根故故知斷善根人
闡提。餘處亦指此人畢竟無性。然此中
斷善闡提。約當得義説爲有性。此可
楞伽聲聞乘性。後得成佛
三十一云。世間之義。爲一闡提五逆罪説。
現在中雖利益。以憐愍。故爲後世諸
善種子
問。法華經中。説一乘。有人言。未佛性。但
萬善縁因佛性云云爾者大師何破
*耶。答。以十證此釋。如法華遊意矣」
華玄三云。法華無佛性文。而天親釋法華論
七處明佛性。故知一乘是佛性異名
遊意云。法華論釋云
輕品
一切衆生皆
佛性故。悉當作佛。以此推之。知
人獨有佛性又譬喩品勸信文云。汝等
能信受是語。一切皆當佛道。此分明
一切成佛。豈簡惡人。又云。五者寶性論
云。究竟一切經説如來藏及三寶無差
。○六者中論四諦品云。雖復懃精進
乃至十者人語難依。聖語宜信。天親法華論。
七處明佛性云云
問。譬喩品文。但明信受。今所説者。皆當
。云何以此證善惡等一切衆生。皆悉作
耶。答。一切皆當者。略標經宗
故。方便品云。化一切衆生皆令佛道
是等文分明説也
譬喩品疏云。信受是語者。即上譬喩之語
也。一切皆佛道者。略標旨歸。令
斯信
此擧所信。譬喩語下義也。非信受之利
歟。言汝若能信受。是語可讀歟。猶不
審也
問。依何經論悉有佛性義耶。答。玄佛性
義。唯引涅槃經。而諸經論處處説佛性義
也。又可寶性。佛性等論。也
寶窟下卷引佛性論。明化身五事云。一令
衆生三有中生。二令二乘聖道。三破
竟涅槃増上慢心。故説大乘法華眞實教。四
無上乘而成就之。五授無上道
 取意略抄。今出此文意。正爲佛性論
 是大師所用
佛性論第一云天親菩薩造
眞諦三藏譯
如來爲五種過
其功徳故。説一切衆生悉有佛性。除
其過失者。一爲衆生離下劣故。二
慢下品人故。三爲虚妄執故。四爲
謗眞實法故。五爲我執
次*文云
過失
一○有諸衆生。未佛説
佛性理。不陰必當得佛義故。於
此身下劣想
又云
四失
若不佛性則不空。便執
謗眞如云云
第二卷云。三因者。一應得因。二加行因。三圓
滿因。應得因者。二空所現眞如。由此空
菩提心。及加行等乃至道後法身故。稱
云云
又云。應得因中。具有三性。一住自性性。二
引出性。三至得性。記曰。住自性者。謂道前
凡夫住。引出性者。從發心上窮有學聖位
至得性者。無學聖住
此是眞如一法。隨位得異名
  裏書云
窟下釋如來藏。是依。是持。是建立云○三
藏師意。依者即自性住佛性○*持者即引
出佛性○建立者即至得果佛性云云 具可
已上裏書
同論第一通無性有情云。問曰。若爾。云何
佛説衆生不於性永無般涅槃耶。答曰。
背大乘者。此法是一闡提因。爲
生捨此法故。若一闡提因長時中
輪轉不滅。以是義故。經作是説。若依
。一切衆生皆悉本清淨佛性。若永不
般涅槃者。無是處文 寶性論第
三卷同
問。依
他家此論云。約斷善闡提。不無性闡
。又約暫時無涅槃法畢竟無涅槃
者。故不五性各別義*耶。答。既以
無涅槃法難。故知會通畢竟無涅槃法
者也。又楞伽經明二闡提。一者斷善。二者菩
薩何處更有無性闡提離此類*耶
問。地持論説第一性種性者。是菩薩六入殊勝
展轉相續無始法爾爾者如法相宗家云
縁無漏法爾種子歟。答。是無爲種。問若
爾。何故云六入殊勝展轉相續。以無爲法
湛然常住故*耶。答。此是眞如佛性約縁論
之故。云展轉相續
大般若勝天王分第四云。如來法性在有情
類蘊處界中無始來。展轉相續。煩惱不
染本性清淨。一切聖法由此成就○謂諸如
來無邊功徳不共之法。從此性生。一切聖者
戒定惠品。從此性
  ○有二乘二乘事。又初業不愚後
  業不愚事
問。佛説一乘一道。爾者全無二乘道果
歟。答云云愚法二乘證自乘道果。此義非
無。然約究竟説。爲一乘一道而已
涅槃經三十一云迦葉
品初
善男子。我於經中
諸比丘。一乘一道一行一依乃至一切衆
生到於一有。我諸弟子聞是説已。不
。唱言。如來説須陀洹乃至阿羅漢皆得
。善男子。我於經中須陀洹。人間天上
七反往來。便般涅槃乃至阿羅漢又凡有
。○現在亦爾煩惱五陰。未來亦斷煩惱五
。我諸弟子聞是説已。不我意。唱言
來説須陀洹阿羅漢佛道
疏十八云。諸部中。不此諍論。若
彼義。作亦得。若是頓悟沙門義。彼明
佛方是悟。餘二乘竝未悟。若竝須至佛方
悟者。此則是二乘成佛義。若是漸悟沙門義。
三乘久悟○此即是二乘不作佛義。約曉三
大法師論者。若是開善前於東州都亭橋頭
講明實有二乘得作佛彼出都。志公呵
云。釋寧都亭橋。法師因改此義十義。推
無聲聞。此即無聲聞作佛義。莊嚴明實有
聞作佛。羅漢斷結與六地菩薩。齊功也。竝
佛意云云
 頓悟沙門。漸悟沙門。是誰人*耶。志公者。
 寶誌和尚歟
窟下卷云。三乘*初業不愚法者。江南旻師
云。三乘*初業。即是乾惠地。爾時即自
。但厭苦情深。且取羅漢故。實有聲聞
後方迴小入大。復有人言。三乘*初業不
於法。即成菩薩故。無復聲聞。但取
聲聞。故用無聲聞義。即開善智藏法
師。其人初執有聲聞。於楊都興皇寺正立
&T005442;有聲聞義。而志公云。汝談&MT02514;於都亭
法師解此語。昔在𥡴靈嘉寺&T005442;有聲
聞義。靈嘉正在都亭頭也。因此遂改
聲聞。問。今爲用有爲用無*耶。答亦有亦
無。不兩説。言亦有者。縁有隨縁有。
亦無者。就理明無故。法華論破無聲聞
有聲聞云云
  江南旻師即莊嚴也
法華論云。三者大乘人一向決定増上慢心
起。如是意無別聲聞辟支佛乘。如是倒取。
治此故爲説雨譬喩。應經云。而
諸草木名有差別云云
 今竊案之。開善無聲聞義。莊嚴有聲聞義。
 竝明羅漢作佛。但開善指羅漢菩薩
 莊嚴指此名聲聞。此二説不羅漢
 而不作佛。即異經説諍論意也。然於
 秦代竺道生立一闡提等亦有佛性。惠
 觀等云闡提不成佛者。此是經明別諍
 論。亦非聲聞作佛非作佛之諍也。嘉祥
 去世以後。慈恩三藏始傳此義。故大師且
 擧三大法師有聲聞無聲聞論而已
又涅槃疏言諸部此諍者。小乘諸
部。皆云四果聲聞不。不諍論。大乘
諸論。但明聲聞作佛。亦不不成佛。故
諍論。但以小乘大乘者。佛於法華
分明會通。亦非諍論之類故。云諸部不
此諍也。又佛性論雖立破云云
 於無性有情諍。非三乘。更考
涅槃淨影義記云。守小不作。捨小便作義。
既兩氣不偏執云云
問。勝鬘經説三乘初業不於法云云
業者何位耶。答。以七方便位名爲初業。若
淨影釋。總以二乘所行名爲初。爲
方便故也
*窟下云。有二種不愚。一者後業不愚。二者
初業不愚。後業不愚。得羅漢果竟。値
一乘經。迴心信大故。不大法。故前
文云。得不受後有智。彼先所得地不
。二者初業不愚。即四依之人。名爲初業
一乘經小信大○略擧始終二種不
。中間無定。問。小乘初業。正據何位。答。謂
小乘七方便云云
 法華玄第六明二種不愚法。第五卷擧
 異釋之中云。有人言。三乘人初信大乘
 故。名爲初業。此解無云云
義記云下卷三乘之中。二乘所行爲大方便
故名初業云云
問。*窟文釋初業不愚四依之人者何
*耶。答。凡夫位也
窟云。此四依是世間法者。依法不
四依。此是依教尋理。本是凡夫。爲世間法
問。三乘初業不於法者。三乘通大小
何但云小乘初業耶。答。小乘在三乘中故。
三乘小乘也。窟云。此以小乘
云云此文乘於小乘七方便釋而來。故知
同。淨影總以小乘初業也。然云
小乘爲初業者。意云。此就小乘中
初業也。經云三乘。即通擧大小故釋云雖
擧三乘正取小乘初業初業而已
問。小乘初業皆不愚法歟。答不
玄涅槃義云。夫人經不於法者。是利根
人。非是鈍根能爾
 花玄六有此釋。又第五出五有説中。第
 三有説云。此據利根懸悟之人聞三即領
 云云
窟下云。當知。二乘未法華經。竝是愚法
云云
同中卷云。今明本乘聲聞。退菩提心聲聞。竝
是愚法。所以然者。夫自知作佛必不
羅漢○二種聲聞竝羅漢。自謂究竟。悉
是愚法。此之二人若聞一乘經小入大。
自知。皆是不愚法○或利或鋭入
礙脱云云
 問。既云自知作佛。又勝鬘經説。不
 他亦自二知得有餘地云云既爾何故待
 一乘。方得不愚*耶。答云云
窟下云。此言自知者。要聞他説。而自心證
見。故言自知。華嚴云。有所聞法。即自開
解。不他悟。又如舍利弗云。而今乃自覺。
是實滅度。身子聞經而稱自覺。今亦然
 華嚴經説十住之功徳。而今此中但取
 知語。不位分
問。就三乘初業不愚於法之文爲有一類初
業不愚之人。於七方便位迴心向大。已不
大心。而取四果*耶
准江南旻師釋。但彼答云一類也
答。設爾何失。問。若許有者。寶窟解云。夫自
作佛。必不羅漢云云故知入大乘也。
更不小果也。若不此類者。極樂
世界聲聞云何。彼土聲聞先於此土菩提
。生彼土已取證。羅漢然。彼國土一切不
退。故知彼人不退菩薩而取小果耶。答。應
就大心者。必不小果。寶窟文分明
故也。又道理應爾。若有大心必非小果。若
小果。定非大乘。以大小相違故。若爾。極
樂聲聞云何會通者。取小果時。彼且有退。
然非永失故言不退。以一身中必還得
故。如説一乘理一切菩薩畢竟不退。雖
小果。此小果還是一乘所行故。故説一切
不退。今此亦爾。於一生説*名不退耳。
或於胎中退菩提心。非出生時
玄教迹義云淨土
一云。下輩生於花中退
提心。出生之後。受二乘果竟有聲聞等文
具如淨土
問答也
問。若大乘人。決定不小果者。獅子吼品
文。當云何通*耶
第二十五説菩薩十法見佛性中云。夫少欲
者。若有比丘空寂處。端坐不臥○。既
是事。心不悔。是。修空三
。是*名寂靜。得四果已。於阿耨○菩提
心不休息。是名精進云云
答。疏無別釋。今私會云。爲衆生
小果故經上文云。菩薩摩訶薩聞是經已。
親近修習遠離一切世間之事。是*名少欲
乃至一切世間悉謂我得沙門道果。然我今
者實未得。我今云何誑惑於人。作是念
已。精進修習。沙門道果是名精進云云
此故知爲世情。*樂取小乘而非實耳。
又言修空三昧。斷諸煩惱。同小乘果。立
果名。或應大乘沙門四果。如法華云。我
等今者眞阿羅等。此直大乘非小果
花玄第六引優婆塞經第十四品云。自知
應得菩提。而且取小乘果云云一往見
此文。應自知大菩提而取小果者。
然引法華論。證一切小乘人。不大乘義
即通經言利根者知一義久習大乘者。得
小果即悟二義又權行者知三義
菩提時不小果云云云時
亦不菩薩
花玄引法華論云。不知者。以一切聲聞辟
支佛不彼眞實處故。不眞實處者。不
究竟唯一佛乘故。此文分明釋二乘人
一乘
  五果迴心入何位
問。涅槃經現病品云。須陀洹八萬劫
菩提乃至辟支十千劫得三菩提云云爾者
五種菩提中何乎。答。有二義
涅槃義疏第十五云。此菩提心者。始復是
菩提心。五種菩提中。即是發心菩提此發
心菩提位。在三十心前十信中。差至三十
即是伏心菩提*云云
  此中一義云。須陀洹人。過八萬劫。至
  十信發心等云也。若至已下。*復是一
  義云。須陀洹人。迴心已後過八萬劫
  至十住之初心
法華玄論五云。瑤法師云。埋中已知一乘。又
大經云。羅漢二萬劫至發心處。亦是不了之
説。所以然者。初業已知同歸。何因縁故。經
二萬劫。始發心*耶云云
法華略述三云。若二乘果滅身智無餘
更生餘淨土。未大乘心變易身故。
楞伽經云。醉三昧酒。而臥八萬劫云云
又同二云。大經八萬劫到等。鈍者
世間。法華者利根故即時到取意
統略方便品云。故法華論有二種聲聞。有
者。謂退大取小人。無大機者。是決定聲
聞。問。此二人同生淨土何異*耶。答。悟
早晩。根有利鈍。問。住羅漢幾時而悟。
答。楞伽云。至無量億劫小乘一空三
昧樂。猶如醉人久久方醒云云
同化城品云。約度二百。五位不同。一發心度
○二位度。六心已上二乘位。三入大乘菩
薩種性故度。如八萬及十千劫到四伏惑
十行
七心
五斷惑名度。初地至法雲云云
佛果六位歟。具可
又法華疏云化城
因倒者。如涅槃云。須
陀洹人八萬劫到。乃至辟支佛人十千劫到。
謂到菩提心。即十住位成種性云云
同疏信解
云。聲聞迴小入大。始得菩薩十
信之位乃至但入十信初心。故涅槃經云。須
陀洹人八萬劫到乃至辟支佛人十千劫到。所
言到者。十住初心云云統略中前義
 今案諸文一意者。五果人經八萬劫等
 到十信初心也。一義云。從發心後。經
 萬劫等。方至十住初心也。略述意存
 義歟。然大師所釋諸文。多分明後義耳。
 尋前義云。前三果人於何處八萬等
 劫*耶。若界内者。或一劫。其時不
 定何云八萬劫*耶。若約界外者。同至
 羅漢。應二萬乎。答。於界内爾許
 別。此且以時分近遠利鈍也。若
 准略述意。於界外八萬劫等。依前住
 果生不同歟。可尋
 尋後義云。二乘無學入涅槃之後。未
 信位之前。經幾劫數*耶。答。無量劫。故
 統略引楞伽爾也
十卷楞伽疏留支新
譯自講
大莊嚴經云。非想八
萬劫爲一日夜。乘此經無量劫云云
八萬劫。故知略述難可依信也。但略
意。叶涅槃疏
問。聲聞之人迴小入大時。始入何位*耶。
答。十信之始也
法華疏信解
云。聲聞迴小入大。始得菩薩
十信之位。故前文云。汝舍利弗。以信力故。
此經。即其證也。又眞諦三藏云。十七
地論文。亦作此判。又理數應爾。學小乘
猶未大今破小執而信者。即
始學十信也。問。聲聞迴小入十信位
者。爲十信初心十信滿足*耶。答。但
十信初心。故涅槃云。須陀洹人。八萬劫
乃至支十千劫到。所言到者。*到
住初心。故知迴小入大未十信
又云。直往菩薩十信與迴小入大十信何異。
答云。互有優劣。直往菩薩十信。方便用強。
般若用弱。以諸菩薩多修衆行。濟度衆生
故。方便用強。不專心修於空
煩惱。故般若觀弱○云云又云。羅漢迴小入
大。既在十信。爲界外受生。爲界内
受生。答。界外受生。如釋論及勝鬘經。皆云。
羅漢三界外變易生。直往十信菩薩即
界内受生云云
 問。初地菩薩盡三界惑。受變易生。二乘
 無學所斷所受同何不初地*耶。答。二
 乘迴心時。方便用弱。尚不直往十信
 況入初地*耶
譬喩品疏云遊於
四方
二乘既得悟解。則入
住心云云此以住行向地於四故。汎言
十住心耳。非迴心初入十住
統略云信解
既是始迴。但是初信根耳。○八
萬十千劫。十信方備。依攝論。僧祇劫行行十
信始成。此明直往人也。○小乘人專習
云云
  一乘辨體事
問。人天善爲成佛因*耶。答。但是遠縁非

方便品疏云。問。低頭擧手善。云何成佛。答。
昔竺道生著善不受報論。明一毫之善竝
皆成佛。不生死之報。今瓔珞經亦有
。成實論師云。一念善有習報兩因。報
因則感於人天。習因牽性相生作佛。今明
義竝成難解。經云。有所得善不動不出。凡
夫習因之善。既是有所得。云何得成佛耶。
即以還責生法師云云又云。人天
善根。蓋是得佛之遠縁。故云成佛*耳。大品
近不。取其遠故。無所得善能動能出
之。善不動不出。此經近遠通説故。竝云
成佛。○人天善根有二種。一者習因。二者
報因云云即人天身以習因佛菩
大乘。生一念無所得信。是佛道種
子。藉前有所後無所得。故智度論云。
有所得者。是無所得初門。故*言是遠縁
等文 可
具見
大乘玄一乘義云。報習兩因。取習因
。報因住生死
問。瓔珞經既有其説。何破生公善不受報

答。經且約善順理法故。得成佛。生死果
報。由無明故。以染法因。以淨法縁。
理實人天善正感生死果。若望佛道。但爲
遠縁也。又云。瓔珞經約習因。生公所説失
報因義
瓔珞經下卷云。佛果。而言善惡一心者。是
洴沙王國中外道安陀師偈。明暗一相。善惡
一心。古佛常説。無相智火。滅無明。而善
惡二別。而言同一果者。亦無是處。一切善
佛果。無明受有爲生滅之果。是故善果
善因生。是故惡果從惡因生。故
生滅之果。唯受常佛之果。佛子。若凡
夫聖人一切善皆名無漏。不漏果而*言
漏果者。佛衆生善背惡故。縁因
而發有爲果報漏因者。無明業受
果故乃至一切皆苦無明爲問。習因報
因者。與成實師解何異耶。答。義疏答此問
云。答。彼明一念善具二因今明有所得
善。前後相生義自是習因。感報之義是報因
此之習報竝不成佛。故法華論釋童子聚
沙爲佛塔。皆得成佛者。要是發菩提心
方得。非凡夫善根。及決定聲聞善
根得成佛也。中論云*復勤精進。修
苦道若前非佛性。終不成佛
 此中論文。准前後文。有所得善終不
 成佛云也
問。今習因報因。亦應一念具之。若爾。何故
成實師異*耶。答。彼師於一念中
因性。今明但取相生義習因。非一念
中習因義。又彼師習因成佛。今明不成
故爲異也
又問。中論文釋涅槃佛性。何云有所得善
成佛*耶。答。涅槃佛性有。今據
内了因佛性。明成佛義也。又論既云若先
非佛性。故知。反顯先是佛性。先是佛性者即
本有也。然疏以此證無所得者。以中道
正因。證以無所得因而已
花玄三云。華嚴中。正法性起文云。微塵中有
一經卷。經卷中廣説一切事。此即是衆生
身中有佛性。破微塵經卷。即是除煩惱
佛性也。佛性即是正因。諸菩薩修行三十
心十地等即是縁因也
 縁正二因。倶是佛性。竝名一乘。然佛性
 以正因宗。一乘以縁因宗耳
  乘體不同事
玄一乘義云。若究竟爲言。中道爲乘體。攝
論云性乘。若就用談。萬善爲乘體。萬善之
中。以般若體。報習兩善。所習因體。
報因住生死取。問。若爾。不人天
五乘一乘。答曰。人天是報果。而此乘
體。有習因義會。乃是増上縁義。別而爲
誰。有漏善非乘體。無漏善爲乘體。乘有
二種。有漏善爲遠乘。無漏善爲近乘。乘有
二種。一者動乘。二者不動乘。萬行爲動乘
如來藏佛性中道爲不動乘。初教以果爲
乘。故言三車在門外。此是盡無生智果。大
乘與因果乘。問曰。若大乘因果爲乘者。
何故經言佛果上更無一乘法。答
曰。此約用爲言。乘體不佛果
乘有體用。若望其名者。體用倶爲體故。云
用萬善爲體也。此體用者。即是動乘不動
乘也。言萬善之中。波若爲體者。是乘主也。
又般若名乘本。餘行乘末也。報習兩善者。
人天善別之。爲此義故。分別有
漏無漏。遠乘近乘也。二乘及地前無漏爲
易因。亦是遠乘。若菩薩習無所得義。通攝
。又初地上無漏爲變易三界因義。亦是遠
乘。而大分論之。有所得是遠乘。無所得爲
遠乘
花玄四云。今菩薩所行從初發心即行無所
得觀。此是近乘。無遠。但就無所得中。自
明晦故分*近遠
窟中云。變易對界内無爲。實是有爲。今
亦爾感有爲生死業名爲有漏。對此有漏
故。感界外生死者爲無漏。而體實是有漏
云云
花玄四云。乘道因果。果乘以萬徳體。因
乘以萬行
又云○則般若爲本。餘行爲末○問。同是無
得。六度是正體。有何本末。答。若六度同是
無得者。要須般若方成無得。故般若爲本。
五度爲末。大品云。鳥集須彌。同一金色雖
同金色。而須彌爲本。要由須彌色乃同耳
問。乘以運出義。中道既不動也。何爲
*耶 答
玄一乘義云。以其不動故。能令萬善動出
亦令行者動出生死彼涅槃故爲
花玄四引唯識論云。乘是顯載義。由眞如
佛性故。出福惠等行。由福惠等行故。出
。佛果載出衆生
問。乘是運載義。佛果更無出義。何故爲
*耶。答。即上文云。佛果載出衆生又一乘
義云。不乘體佛果意云。乘體至
佛果也。乘體者。中道正法也
法華遊意明經宗。出三家義。一家云。如
品云。是乘從三界出。到薩婆若中住。智度
論釋云。乘到菩提反名種智故知。
因爲乘。勝鬘經云。於佛果上。更不
乘法事。故知。果非乘矣第二家云。此經以
果爲宗。不乘是果。第三家云。此經具
一乘因果
智論五十云佛言。是乘三界中出。至
薩婆若中住。以不二法
勝鬘經云。一乘道法得究竟法身。於上更無
一乘法事
窟中○云。一乘是因道。法身是果究竟取意
花玄第二釋果乘義云。虚通自在。縱任
之爲
法華疏云。今已出三界。何用乘爲。是故釋
遊戲。遊戲者適悦也
統略云。車之運動。必由於牛大乘化物。要
是慈悲
花玄四云。果乘但有運他之義。佛既已出。
勞更運。若縱任自在運者。果徳具
此運法華經云。今在門外。可以遊
云云
問。一乘義云。初教以果爲乘。是盡無生者。
唯第四果歟。答云云
問。若唯第四果。義疏前三果也。若
四果。何云是盡無生智*耶。答。若以
法。四果倶在明外。故通爲乘。然前三果
究竟果。煩惱未盡故。以法從人。不
乘體
法華譬喩
然羅漢報身。實在界内。以人從
法亦得。諸羅漢爲三界外。以法從人。
人在界内亦得。云羅漢在三界内也。若
身法各別分別内外。兩屬初果。所得無漏。
即非三界計法。例此可知也
三車在門外。故知。以人從法也。此
釋意。爾一乘義盡無生者。約煩惱
盡未盡論。若論法體。四果竝出三界
門外
花玄四云○今明六度爲遠。道品爲*近者。
爲釋無生品經文。經文云世間六度。出
世間六度。道品但明出世世間。論主
此一義故。明六度爲遠道品爲近○六
度雜有世出世故遠。道品純出世間故近
○六度中。明淺深。如布施。持戒。忍辱等
於淺深。可雜義。道品中。明定惠
定惠深於施戒。就此一義故。六度遠。道品
云云
  中邊分別論。明乘有
一乘本眞如
佛性
二乘行即福
惠等
三乘攝慈悲引
衆生
四乘障
二障五乘果佛果
  唯識論解乘有三體六義六 義
三體者。一自性二空所
顯眞如
二隨流福惠三至果無上
菩提
  攝論明乘有
一乘因。二乘縁。三乘得義同
法華論意同

  十二門論乘具四事
諸法
實相
二乘主般若三乘助般若
餘一切行
四乘果
薩婆若
問。偏行六度文證理證倶有。所言理者。新
學菩薩於三乘教中彼二乘所行。偏修
六度行。如云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者。
即此人聞法華三知一也。言文證者。智
論九十二云○六波羅蜜。是菩薩初發心道。
次行四禪。八背捨。九次第定及三十七品
。但求涅槃。十八空。佛十力等微細。但爲
佛道。六波羅蜜道多爲衆生故。三十七
品等但求涅槃。十八空等於涅槃中。出
聲聞辟支佛地菩薩位道。是三種皆是生
身菩薩所行。所以者何。分別諸法故。今又
一切法皆是菩薩道。是法性生身菩薩所行。
法有好惡。安立諸法平等相故。
此中佛自説因縁。菩薩應一切法。若一
法不學。則不一切種智。學一切法
者。用一切種門。思惟籌量修觀近遠
 三車四車三車八證
四車六文
  三車八文
一乘義云華玄四
評曰。三車四車諍論紛論。由
來久矣。了之則一部可通。迷之則七軸皆
壅。今以八文之。方見此釋爲
四車義
次文云。第一文云。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爲
衆生法。無餘若二若三。此文次第
三乘也。但以一佛乘者。謂佛乘爲
也。無餘乘若二若三者。無縁覺爲
聲聞爲第三。以此文之。則唯有
則執四爲謬矣。○此從數至下。豈
次第*耶。○又普門品中。亦列佛乘
初。次及縁覺。後明聲聞。與今同矣
又云。第二文尚無二乘。何況有三。大論
者。皆擧勝以況劣。若言第三是偏行六
度菩薩者。昔二乘中。佛乘爲勝。二乘爲
云云
 問。尚無二乘。何況於二上三*耶。凡
 三者於二上加。若無前二數。云何有
 三*耶。若爾。何故必擧勝況劣*耶。答。若
 但破三數。不偏行六度菩薩乘
偏第十五云論曰。五救濟乘爲業。諸
菩薩欲偏行別乘。及未定根性聲聞。能安
立彼。爲行大乘故。釋曰○諸菩薩在
信位中。修大行堅固。多厭怖生死。慈
衆生。心猶劣薄。喜欲大乘本願小乘
故云偏行別乘乃至立如此大乘
。令行大乘三乘中菩薩欲退
小乘。既欲退取故。知一乘菩薩
又云。三者。偈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
○第四文云。諸佛語無異。唯一無二乘。全
前矣。第五文云。但以一乘法化諸菩
。無聲聞弟子。此文最分明○問。此文云
聲聞。不縁覺。云何爲證耶。答。以
菩薩聲聞。意顯大有小無
又云。六者。信解品云。密遣二人。七者。化城
喩品云。世間無二乘而得滅度。唯一佛
乘而得滅度耳。八者。偈云。唯有一佛乘。息
處故説二。諸文甚多。略擧八證云云
三處文在此處
  四車六
又云。評曰。若但有三乘。不八證。尋經首
復害六文。佛方便力示以三乘
。則知三乘皆是方便。又云。於一佛乘。分
別説三。又云。於一乘道。隨宜説三。又諸子
三。父皆不與。又虚指門外。明三車
諸子出門。無三可見。又三車中之一是實
者。則會二歸一。不會三歸一
索車義云。在二乘菩薩。以菩薩
盡至果處故也
問。諸子出門不三車。與上索車證

答。不乘車是不見也。説願賜是索車也。
故雖義通而兩擧耳。問。會三歸一者。非
何爲證*耶
答。三車家亦云爾。故且爲難歟。又惠觀序
云。會三歸一乘之始也云云華玄二云。此序
什所云云關中舊説故。引爲難也
攝論云天親
聲聞縁覺六波羅蜜菩薩。許有
煩惱可斷。佛果可得。是故爲煩惱所污。十
地菩薩行通達大智故。不煩惱所
云云
又淨影釋云。地前菩薩三乘取意
此釋
鬘經此三地文也
答。非偏行六度菩薩。然於三乘有無
但言無二乘。不菩薩。以總爲大乘
故。若約別義。非無。則於佛乘
。菩薩有二類也。可思之已上裏書
問。三車四車中。以何爲正義耶。答。以
正矣。一乘義云此會方便説三與
餘二非眞也
○唯一
佛乘。欲導衆生故。方便説實而
言。唯一佛乘是實。餘二非眞。是故説三説
二。種猶一意耳。假設近喩以況遠旨。以
父手中唯有一菓。欲諸子一菓
。考實而論。唯有一菓。無二菓。是故二文
相違也○晩見法華論。釋十方佛土中。
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與今意同。論云。此是
遮者。明二乘涅槃。唯佛究竟無上菩提
大涅槃耳。此偈但明二乘。唯有
佛乘。不言無偏行六度菩薩故。光宅失
大義抄第四云西大寺
玄叡
汝云權實未其意
若體有無。都無此義。若有具不具。我亦
之。謂昔佛乘實有。但未具足故。云佛乘爲
權。未其意
天台師破嘉祥云。何處經論。以聲聞
而爲第三都是妄説。通云。觀音品説此次
。又善戒經第一云。列菩薩縁覺聲聞。如
次爲利中鈍。又華嚴三十五。如來惠光先
菩薩。次縁覺。後聲聞。又南岳大師菩薩
第一。縁覺第二。聲聞第三譬喩
品疏
天台文
第四
卷也
既謗其祖匠取意
 今私更助顯即引證云天親涅槃論并十住
 婆娑見
十住毘婆娑十二云。一者佛乘。二者辟支佛
乘。三者聲聞乘云云
天親涅槃論云。第二第三乘法。名之爲
等文已上二文次第
寶性論第三云。一者大乘。二者中乘。三者小
又法華論云。方便品五門示現。破二明
生公疏云。若二若三。二第二乘也。三第三乘。
亦應無第一。第一不以大。故不
之。既無二三。一亦去矣
  一亦去*矣者。非三非一中道也
義疏云○對昔與偏故。今明等賜故。下文
云。不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
度之。即其證等文昔以大車但賜
。故名偏賜方今以大車等賜諸子。其
意明也。問。涅槃論云。聲聞縁覺六波羅蜜菩
薩計煩惱可斷佛果可得。是故爲煩惱
污。十地菩薩行達大智云云又淨影
釋云。地前菩薩爲三乘地菩薩。又云。無
乘別教中權大故云云云若爾。四乘
義何捨之*耶。答。涅槃論。且以地前
。爲煩惱所染。非二乘所趣是別

問。嘉祥御意。唯三車義歟。答云云
化城品疏云新舊二
疏同耳。
問。三車中。大車爲是實
是權也。答。具有二義。若道理無二唯有
一者。則二是方便。一是眞實○二者云○
珍御服弊垢衣。以是方便
。此之佛乘亦是方便。所以然者。無
凡夫身道樹下始得聖。爲二乘
故。方便示現也今見此文。具用二義。然正
道理有無經大宗而已。宜善思
統略下云。三車明義與樹王佛其義不同。
三車通是諸佛立出世乘之大意。出世唯有
三乘。三外更無乘*云云大車總喩三身。及
正喩法身。釋可具見
遊意法華云。問。今明一乘。爲是三中一。爲
是三外有一耶。答。此經始終。具有二義。一
者猶是三中一云云二者一乘非是三中
之一。如信解品説。長者以便力蜜遣
二人。即以二乘方便。脱珍御服。著弊垢
。方便附語令勤作。即佛乘亦是方
便。則知三乘竝是方便。今明一乘是眞實
故。知一乘非是三乘中之佛乘云云
又即會方便説三與二乘是方便云。如
手内實有一菓方便言三菓云云一乘
義釋
問。既云今一乘非三中一。何故不四車
*耶。答。統略云。立出世乘之大意。唯有
云云又云。昔樹王佛。別爲二乘人
云云此釋是三車之要節也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六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七
九菩薩地位義略廣
 十信不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