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三論玄疏文義要 (No. 2299_ 珍海撰 ) in Vol. 70

[First] [Prev+100] [Prev]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中。此是對偏中。二者盡偏中。立於中名
於偏病故。名盡偏中。又一意。只爲
病盡。得於中云云 又云。絶待中者。凡
二種。一者待苦説樂。名小涅槃
苦樂。乃名大樂猶是。二者涅槃。
其苦樂。強名爲樂乃稱大樂。方是
待。中義亦然取意
略抄
中義亦然者。望偏説
。*令非偏非中方名中。此絶猶是待也。
又非偏非中。不何。顯之強名爲中。
是眞絶待中也
  絶待獨空異如前已抄
中論玄云。所言四中者。謂對偏中。盡偏中。
絶待中。成假中也。又云。成假中者。有無爲
假。非有非無爲中。由非有非無故。説
。如此之中。爲於假。謂成假中云云
前三如上三中
論迹義云。然釋中有三種。一者對偏。二者
對邪。三者實義。○雖復三義。不一意。雖
復一意。三義不去。所以然者。只由偏故所
以邪。邪故所以不正。不正故不中。不中故
以不實。不實故所以是虚偏故。
以不邪。故所以正正故所以中。中故
以實。實故所以不虚。○問。偏與邪。若爲
已下
答也
無別論。偏故所以邪。邪故所以偏
有差別論。中論則對偏説中。百論對邪故説
云云
中論玄。引影師中論序云。寂此諸邊名。名
之爲云云偏同歟異歟 答。一意云。是
同故不別出之。一意云是別。謂邊名對中。
偏名形圓。二義中。前義爲
今案。中名唯是對邊之稱也。然更以二義
成之。謂正義實義也。論迹云。對邊者。直
是中義也。對邪正義也。實義者。對虚義
也。然對邪爲正。對虚爲實。此之二義。并離
邊故。既爲中義也。中論玄。依名釋但義
實及正二義。其離偏曰中者。唯是釋
正義或時三義別出。或
時但擧二義
深義也。謂三義
一意故。展轉相成。遂成中義。然三義不失。
故別出三義也。而出二義。不擧離偏者。
*以正實中義故。謂正中義者。
邪邊故。實爲中義者。離虚偏故。故不
別擧中名也。已上略論四種中道。更有
中複中等
又云。依名釋義者。中以實爲義。中以
義。中以實爲義者。如涅槃釋本有今無
偈云我昔本無中道實義。是故現在。有
量煩惱。叡師中論序云。以中爲名者。照
也。○此言正者。華嚴云。正法性遠離一
切言語道。○此之正法。即是中道。離偏曰
中。對邪名云云
名釋義者。四種釋義之中。初釋也
中論玄云。總論釋義。凡有四種。一依名釋
義。二就理教義。三就互相義。四無
方釋義
  具可
二諦章中卷云。一隨名釋義。二因縁釋義。三
顯道釋義。四無方釋義也
依名釋義。現教釋義。互相釋義。無方釋義
也 問。影師序云。寂此諸邊。此邊與
多種形勢。隨義廣論。中道無量也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三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四
        私  抄
五二智四種
二智
 二智於因果通局
 般若名正翻有無
 十對門二智又五時
二智
 實相般若境智
 般若方便二道位別
 同中方便變名種智
 二智斷惑有無又二
惠中何斷
 佛智斷惑
 金剛心有惑無惑
 初地中自開無礙解脱
 大頓悟小頓悟
 容入義本相如故
 容入實不實時長短
 有爲般若無爲般若
 二智惠相知
 竝觀義何位
 攝智門一智二智三智四智
乃至七十七智等
 正後二智今家用歟
 圓鏡等四智古譯有
 轉法輪義生滅無生
滅觀
 初轉法輪得益
 初轉法輪時五比丘倶得初果歟一人五
人相違
 三轉法輪於大千大小乘中
何樂勤證
自轉他轉
 智所生者何處
 二乘人空不著
 辟支佛智從遠離生縁覺果人界内迴心縁覺種
類華嚴説説法益人二乘同
 異中乘斷習
無經説等
  二智義
問。依二諦境。發生二智云云爾者二智者何
答。二智者權智實智也此二亦名般若方便又
此二在因名二惠。在
果名二智也。權智照
俗諦。實智照眞諦
玄二智義云。然昔在江南。著法華玄論。已
略明二智。但此義既爲衆聖觀心法身父母
必須精究。故重論之。此義若通則方等衆
經。不言而自顯云云
 此義專依淨名經而作。故玄引淨名文
 云。故此經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爲
云云此文與淨名玄宗旨卷大同也
法華玄第一云。餘流道禹川疏記零落同于
講次略撰所聞目爲評解云云 評解者。即法華玄
論目矣。指二智
。於法華玄者。
彼文可
問。第四卷云今明此經要具四種二智云云
一者三一二智三乘是權。
一乘爲
二空有二智。三
動靜二智。四常無常二智。此文前後廣辨
智義
問。權實二智。局在果位歟。爲當通因果
歟 答。正在果位。通言之者。寛通因果也」
玄云。惠名既劣。宜因中。智則決了。故居
果地云云又云。次翻爲智。凡有三義。一者
惠名既劣。智則爲勝。今欲嘆波若
智。二者欲其名語便。如智度。若
惠度。則言不便也。三者欲智即是惠
名異體同。故隨擧其一云云
 智與度者。即五音相通。故言便也。更約
 空有二名。約因果之。然今總通
 有因果。倶名智也
問。於般若名言。無正翻名。可云耶 答。正
翻智惠也
問。釋論七十一卷云。波若定實相。甚深極
重。智惠輕薄。故不於波若云云 招提
。證般若
正翻義
夫般若具有智惠。遠離。明度。清淨
之五義。不正以智惠之耶 答
玄云。今謂不然。釋論乃明不可稱義。非
可翻云云又云。所言定者。定是契會之
名。夫萬化非宗。而宗之者無相。虚宗非
契。而契之無心。故聖人以無心之妙惠
無相之虚宗。則内外竝冥。縁智倶寂。智
惠是智照之名。豈能稱絶觀波若云云
又云。則應智惠體深重。智惠名輕薄
云云
問。若爾何名智惠耶 答。玄云。不知何以
之強名智惠。雖智惠之名。實不
若之體云云
  十對門
問。般若方便二道云何分別乎 答。略有
云云
二智云。一者直照空有。名爲般若。行空不
證。渉有無著。故名方便。此之照巧更無
。雖巧而照。故名爲實。雖照而巧。故名
便云云問。爾者空有二境。倶得稱眞耶
答。玄云。能照之智。皆名實智。所照之境。同
實境云云問。既有眞俗。云何皆實境耶
 答。玄答云。是如實智境。故名實境。從
名。又實是眞俗。非妄稱之當體名云云
二智義云。二者照空爲實。渉有爲方便。如
釋論云般若將入畢竟空。方便將出畢竟
。○雖復照空。即能渉有。此用既巧名爲
方便云云
問。若爾雖復照有。即能鑒空。此用亦巧。應
是方便乎 答。玄答云。此照雖巧。但實智
爲體。故隱其巧名。與其實體稱云云
二智義云。三者以内靜鑒實。外反動爲
權 問。此義與前何異 答。此明若照
巧。靜鑒之義。若名爲實。以外反動故。名
云云
又云。四者波若爲實。五度爲方便。所以然
者。波若爲空解。空解故名實。五度爲有行
有行故名云云
問。此與前何異耶 答。玄云。前照空照有。
皆是智惠。故以二解權實。今約解行。以
二門。空解爲實。有行爲權。與上異也云云
又云。五者照空爲實。知空亦空。即能不
空。故名爲權。初觀心妙故。但能照空。
既轉精巧。即知空亦空。既知空亦空。而不
假名。即能渉有。始終論之。猶是一惠。
巧未巧。故分權實云云
問。此與第二門何異耶 答。但知空而渉
有。此知空亦空。而能渉有故爲異也
又六者知苦無常。故名爲實。而不滅。名
方便云云問。此與前何異耶 答。前門
空有相對以明。此中實知過患。而不滅。
身所疾。故爲異也
又云。七者直知身病非故非新。故名爲實。
而不厭離稱爲方便。此但就有一門。分
云云
又云。八者淨名託跡毘耶。不疾之身爲實。
現病之迹爲權。此據虚實之義。以明權實
云云
又云。九者以上照空有二。爲方便。照非空
有不二實。非空非有。即是實諦。照一實
。故名爲實
又云。十者空有爲二。非空有爲不二。照
不二。皆名方便。照非二非不二實。淨
名杜言。釋迦掩室。乃名爲實。權實多門。略
此之十對。即一途次第。竝有經論。可
文用云云
法華玄第一云華嚴法華
同異
六者華嚴但明
乘實惠。法華具三一權實二惠。故開方便
。示眞實相 問。若爾華嚴應二惠
答。照一乘實惠。鑑三乘權惠。華嚴
教門。但明一乘。故唯有實惠。就
二惠。或約動靜雙用。或就空有二行。亦
二惠云云
 問。華嚴經意。傍開方便。何唯有實耶
 答。即以傍正
  伍時二智事
玄二智云同異
問。凡有五時二智。一照事中
之法權。鑒四諦之理實。謂三藏
二智也。二照眞空實。鑒俗有權。此
大品教二智也。三知病識藥爲權。應病授
藥爲實。淨名經二智也。四照一乘實。
三乘權。法華二智也。五照常住
實。鑒無常權。涅槃二智也 答。五
説。四宗之論。乖文傷義。古已詳之。今當
。○云云
又云。諸大乘經。通爲道。道既無二。教豈
異哉。但入有多門。故諸部差別。雖一經之
内具含五種。而明義傍正不同。三藏一教。
唯明事理權實。未餘門二智。大品以
正。餘義爲傍。法華三一爲端。餘皆汎
辨。涅槃以常無常正。餘悉兼明云云
統略上卷初云。波若正教直往菩薩。法華
正教迴小入大之人○但二惠不同。略明
。一者因果不波若以因爲宗。
法華以果爲
二前後爲大品前明實惠。後辨方便
法花前開方便。後辨眞實
三深淺
差別釋文無
四空有義異波若照空爲實。照有爲
權。法華照佛子空有
實。照二乘
空有
五有境無境不同波若眞俗
二境空有二惠
華實智有境。權
智無境云云
問。法華權實二智。倶有境耶 答。實智有境。
權智無境 問。而諸草木名有差別云云
智前何無方便三乘耶 答。統略云。權智
無境。以二乘究竟果若細尋之。非
方便二乘之法。但約破二明一。無
乘究竟。故且無境
問。法華經意。明果徳二惠。爾以何文。此
義耶 答。統略上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
眞。照佛乘之實。名爲實惠。能起權用
目爲權智。故云佛力無所畏。乃佛諸餘法
佛力無畏。謂佛實智。及佛諸餘法。即權智也。
故智是果中二智也云云方便品疏*云。佛力
無所畏。此明佛實智。及佛諸餘法。謂佛權智。
權智唯爲化他故。名餘法餘者
他也
問。以
佛諸餘法文。何云權智耶。凡佛徳無量也。
上且擧力無畏及解脱三昧等。未盡擧
。故爲攝諸餘種智 答。波若名惠。



















是照境之名。果地一切智。亦從照境稱。
二名相主。故云因名波若。果名一切智
便就用爲因。一切種智。從境立名。而義
同。故經論不方便變爲一切種智。然
方便雖境立名。而體實照有。故變名
種智。雖復無文。理數應爾。又因中名
實二惠。果名權實兩智亦得。即是論文云云
有古人釋法華遊意云。一切種智有二種。一
者通一切種智。謂因中波若。至果變名薩波
二者別一切種智。謂照有名種智。照
一切智云云今謂。波若變名薩波若。即
眞諦之一切智也
大論第十八云。是般若波羅蜜。在佛中變名
一切種智。○已到彼岸。故名一切種智
云云古人意叶此文。此文以實智。名一切
種智
  二智斷惑事
問。菩薩修二惠。斷煩惱耶 答。實不斷惑
云云
問。小乘聖者。猶能斷惑。況菩薩大人何斷
惑耶
答。菩薩悟煩惱本自不生。今亦不滅。故無
斷惑義也。若論因縁假名義。亦有解惑。而
斷義
二智義云。此經云。佛爲増上慢人。説
。實不斷也云云
量功徳故云餘法。所謂上擧定惠二門。未
戒行徳。如是法其類幾乎。而何云權智
哉。況力無畏中。可權實二智。謂力是自
徳。無畏化他徳也。化他徳中。權智何闕哉。又
處非處智力中。二智倶可具之。何以力無畏
偏故云實智。以餘法權智乎 答。云力
無所畏。智慧既顯。解脱三昧文。更擧餘功
。功徳智慧二門事周。而更云餘法故。智
上但擧自證實智。下更説化他權智云也
譬喩偈及佛餘
法文亦同
問。實相般若。唯是境歟。亦得是智耶 答。
有説。實相是境名。而名般若。是因中説果。
有説。會理圓通心意識。滅煩惱清淨。此無
爲波若。即是實相
二智正義云。有五句文。一者因中説果。如
實相波若。二果中説因。如波若
實相。三當因説因。實相非波若。四當
果。波若非實相。五非因非果。故論釋
文云。因是一邊。果是一邊。離此二邊。名
中道。縁統是一邊。觀是一邊。離此二
。名爲中道。故知。實相未曾因果。亦非
。而隨縁逐義。有上四句不同。衆師不
汎引隻文。以通圓旨此約境智。辨
故。即得非境非智亦即得亦境亦智
也。然考正意。若論中道非境非智。若論
名實相。與波若是別。應熟思
問。般若方便二道。約位何判耶 答。云云
二智義引論文云。六地名波若。至七地
若清淨。變名方便。六地之時。波若體強。方
便用弱。以體強故。妙於靜觀。故觀空不著。
用弱故。未空渉有。於有無滯。至
於十地。則體用倶等。既能觀空不染。即能
有無著。故名等定惠。則波若用巧故
變。即從八地已上。二惠倶巧。若至佛地
則兩惠同變。實惠則變。名薩波若。謂一切
智。方便惠變名一切種知文 又云。故什公云。
薩波若即是老波
若云云
問。仁王般若云。善覺菩薩。四天王雙照二諦
平等道云云既於初地。得二諦竝觀。何言
六地滯於有無耶 答。菩薩實從初心。道貫
雙流。二惠常竝然。明無。差別故。作
此判耳。故初地望地前竝然。望七地
竝也。此約強弱。且言未竝。實非

問。因中波若。至佛果位。變名薩波若者。因
中方便。亦變名種智耶 答。爾也
玄二智義云。論云。因中名波若。既變名
波若。因中方便理數。變名一切種智。二惠變
二智。故不言 問。論云。波若變爲
波若。何處云方便變名一切
又云。如其實有。即不斷。○如其無惑。竟
斷。乃至以之。即無所斷。是以
智斷惑 問。若爾應斷。何
故經云一念相應惠斷煩惱習耶 答。如
之。即畢竟無斷。如此了悟。即是斷也。所
以然者。於一切處。求解惑從。即心無
所依。心無所依。即衆累清淨。故名爲斷也
法華信解品疏云。菩薩了惑本自不生。今亦
無滅。名無生滅觀。故無能除非所除
糞人云云
涅槃義云。今求煩惱本自不生。今亦無滅。若
能如是知。前念爲無礙。後念爲解脱。故能
問。般若方便二惠之中。何能斷煩惱耶 答。
云云
二智義云。舊云波若。是空惠故斷。方便照
有即不斷也。今明。有所得空有二惠。倶不
斷。無所得空有。倶能斷也。但不二而
二。開二惠不同。方便實惠。即不斷而斷。實
惠方便。斷而不斷云云
意云。二惠不*二故。倶能斷惑。若約不二而
。即唯實惠斷
又云 問。爲中伏假斷。爲假伏中斷 答。
縁取悟。無定也。自中伏假斷
性有無。不可得故。名非有非無。目
中。此*但伏性有無。猶未斷也。次明
有假無。即性有無始斷。以然者。識假有
假無。即畢竟無定性有無。故名
也。次明假伏中斷者。對性有無。説
有無。以伏性有無。故云假伏。次明。悟假有
有。假無無。非有非無。名爲中道。前
性有無。始得永斷。故名假伏中斷也。問亦
假伏假斷。中伏中斷。以答亦有此義
云云
今考此意。若從假入中。即假伏中斷。若從
中出假。即中伏假斷。若假觀相續。先伏後
斷中道亦爾 問。上云不二而二。開二惠
即實惠能斷惑。方便即不斷。爾者所言中與
假者。即二惠歟
答。假有假無。通是有也。非有非無。通是無
也。故知假名方便中名實惠也 問。若
爾。二惠倶斷惑。何上只云實惠斷惑
答。考實二惠倶斷。斷義一故。名不二門故。
無所得空有。倶能斷也。而且爲二惠
斷不斷。故云實惠斷。方便不斷也 問。
何故開二惠。明斷不斷時。但云實惠斷
 答。玄答此問云。有所依著。是諸煩惱根。
諸法實相。是無著之本。由實相無所依故。
波若。波若即無所著故。衆惑清淨故名
又云。二是假名不二爲中道。中道即是實
相。故名實法。迷因縁假名二諦。稱爲假惑
不二實相。目實惑也。二定二故。名
假。不二定不二。稱爲實。又二不二。皆名
假。非二不二。方爲實。迷此假實。名假實
 考此文意。有所得五句皆迷。無所得五句
 皆是正觀
問。以假斷假名惑。以中斷實法惑耶 答。
推云以二定二。名爲假。以不二中
道觀之。不二定不二。名爲實。以
假名二而斷之。亦以不二之二。斷定二。以
二之不二。斷定不二。此即或以假斷假。
中斷實。亦復以假斷實。以中斷
假。其義竝得
問。以果智慧。斷惑義有耶 答。亦有
云云
二智義答此問云。此義舊有二師。或言
剛心斷。是波若斷。或言佛智所斷。即薩波若
斷。今明。大品云。菩薩無礙道中行。佛在
脱道中行。無一切暗此文意。無礙解
脱。倶有斷不斷義。若一念正觀。惑不現前
即無礙正斷。解脱出居累外。故解脱不斷。
故云佛在解脱道中行。無一切也。若
解脱於無礙。鎭前無惑之處。遮未來
。不*續生。即有遮斷。故亦名斷。無礙
正斷故。得金剛惑盡。未解脱遮未來
。得言盡。故盡與不盡。二説不云云
 意云。若約正斷。在無礙道。若遮斷
 在解脱也 問。其正斷云。遮斷云意何 答。
 無礙道現前時。闇障不起。名爲正斷。而
 未後念還生。至解脱道。方能決定。遮
 抑不起。名爲遮斷也 難云。若爾。無礙但
 是伏道。如小乘説。方便道中。見惑不
 也。其小乘無礙道。正遮未來惑起。解
 脱但在累外離繋倶生。今大乘斷
 惑。解脱初念。與小乘無礙道同耶 答。設
 許大小乘義不同。何咎耶 難云。若爾何
 故二智義。明初地中。自開無礙解脱
 云大小乘義。乃優劣懸殊。如來制立。大
 格相似。小乘即七方便伏。苦忍斷之。大
 乘三十心伏。初地斷也。初地中。自開無礙
 解脱。無礙正斷。解脱遮斷。如上釋云云
 豈以無礙正斷。同小乘伏斷耶 答。實不
 無礙正斷。同於伏斷也 難云。若
 爾如何異耶 答。方便伏道者。但可
 現前。未永拔。無礙正欲之。而未
 拔。解脱已拔竟。由此道理。小乘言無礙
 道與惑得。此時猶有惑可起義。故説
 爲有得。而大乘但云未來惑。解
 脱道時。無惑得故。於大乘義。説名遮斷
 也。若約無礙道功能。遮後念。但云
 脱在累外。不煩惱。若以無惑處。名
 遮斷。亦有斷義更思寶窟文如次下
問。佛智斷惑義。有何文證耶 答。勝鬘經
云。無明住地其力最大。唯如來菩提智之所
能斷云云正文多見
寶窟中云。實是金剛斷。而言佛菩提智斷
者。毘婆娑第三十六卷。明雙道斷惑。具有
此釋。謂忍能斷。忍屬於智。故云智斷云云
  裏書云
人引大品菩薩在無礙道中行文。金剛
心斷。佛智不斷。有人用勝鬘無明住地佛菩
薩智所斷文。成無礙道伏。佛果斷之義也。
大師約遮斷。釋勝鬘文也 今難云。勝鬘經
云。無明住地。二乘智所能斷。唯佛菩提
智斷云云此則大小相對。如法華云。無
。唯一佛乘。此經亦爾。爲佛乘所有智
慧能斷無明故。云如來菩提智斷。何的解
脱智慧耶。但可總相言耶 答。若爾但應
佛道。何云菩提智耶。菩提之名。正在

統略下卷。引地持云。一者惑障。障二乘解
。二者智障。障一切智此文
已上
裏書
問。金剛心位。有妄相生滅心耶 答。云云問。
若有者。但望遮斷。名煩惱未盡。故
知。現在無也。若言金剛現無妄想
者。何得無常。現無妄心生滅起盡故耶
答。此義甚難今案。以第六識智。正爲金剛心體。其
第七識。是無解識。即無明住地也。可
寶窟中云。佛智斷與不斷。自古爰今。凡有
兩釋。○今所明者檢衆經論。以金剛心斷。
而此文云。果斷者。詺佛果解脱道起證故。
斷耳。又無明常相續。金剛心斷其前念
佛果起。鎭惑無處。而遮後念。種類不生。故
名爲
 無明住地。本來常相續。金剛心時。
 前念。則知。此時無明不續起
問。金剛心爲無礙。以佛智解脱者。亦可
地前爲無礙。初地爲解脱耶 答。於
地中。自開無礙解脱
二智義。答此問云。有人云。亦得此。小
乘即苦忍之前。習行未久。但伏非斷。大乘
地前修行積時。是故能斷也。今謂不然。大
小乘義。乃優劣懸殊。如來制立。大格相以。
小乘即七方便伏。苦忍斷之。大乘三十心伏。
初地斷也。初地中自開無礙解脱。無礙正斷。
解脱遮斷。如上釋
 若依淨影。解行終心。爲無礙。初地初心。
 爲解脱。於初地中。漸漸勝進。前念爲無
 礙。後念爲解脱。金剛及佛智。各一念爲
 無礙解脱。以十地是漸得清淨。佛果頓
 得清淨故也。今有人義即當淨影釋
  大頓悟小頓悟事
問。地前伏惑。初地方便斷爾何釋論云
地時未結。七地方斷乎 答。云云
二智義。答此問云。衆師不同。生公用大頓
悟義。唯佛斷惑。爾前未斷。故佛名覺。爾
前未覺。瑤師用小頓悟義。七地方斷。引
之。今明皆無所妨。大經云。唯佛名
眼見佛性。十地已還。皆稱聞見。即唯佛斷。
爾前不斷也。初地已來。但斷麁累。未除
。故云不斷。七地除細。故言斷耳。故各有
其義。不應偏執
 仁王般若下卷云。從習忍頂三昧。皆
 名爲伏。唯佛願解云云此文契大頓悟
 義也。無量義經云。生死煩惱。一時斷壞。
 昇於菩薩第七之地者。當小頓悟義也。
 前第五第六等功徳。云雖煩惱。而成
 大功徳也。然今家釋。并約別義。不
 説
  容入義
問。淨名室内容高廣座。爾者。其室爲如本
方丈。爲當何 答。云云
問。若如本是方丈者。文云其室廣博。若令廣
博者。是轉變。何云不思議。又文云本相如
故耶 答。云云
淨名玄第三云。今明室内外。自
觀故。其室廣博。自外而觀即本相如故。是
以二文不相違也。○淨名既能令外不増。
亦能令内不廣。何以知之。世之小術。遂能
釋鏡入寸瓶。瓶不増鏡不減而容入
宛然。況諸佛菩薩遂。今室内廣者。凡有
二義一者待賓故今室廣。二者大小
内外。二不思議也云云
問。有人意。觀室容座。故云室廣。若直觀
本相如故。大師不之。爾者何破耶 答。
云云
又云。若見室大於座。云何復言本相如故。
若本相如故。即見室猶方丈。云何復見
於大座。此即事相不成。於巧義云云
問。此難不爾。本相如故。而見於大座
此即不思議事成。何事相不成耶 答。
此實難思且云唯見室容座。即唯廣博室
。何時如故耶。破意如
又云。今詳經文意者。三萬諸座。並來入室。
衆皆見其室廣博復猶方丈。但觀
外形本相如故。可前通。廢於後釋
 後釋者。有人釋也。私意云。方丈者。總顯
 室小。非方丈
問。小能容大者。實能容歟 答。此有三義
云云
名玄三云。大小容入。凡有三師。一云。大實
小。二釋云。大實入若不容者。諸佛菩
薩即無神通
第三釋云。具有二義。今明。第三宜可之。
*但此經正明容入。非容入云云
又云。問巨細殊形。復無増減。云何得相容
南方舊云。既稱不可思議。唯聖境界。二乘不
測。凡豈有解耶。置而不釋。今請問之巨細
容入者。蓋是不思議之跡耳。六度四等。權實
兩智。不二法門。謂不思議之本。本迹雖殊。
不思議一。而既能解不思議本。云何不
等云云 更有他師釋。并正義
大同疏意
維摩疏第四云
不思議解脱菩薩。
須彌芥子
有人言。大實不小。但以
神力。令物見入。有人言。大實入小故使
。今謂具有二義。○適縁所宜 問。小大既
増減。云何容入 答。有人言。既稱不可
思議故。高推聖境。無以釋之。有人言。大無
大相。故大能入小。小無小相。故小能容大。
今謂二釋竝皆不然。若無大小相。何所容入
小大若定性不容亦有定性乃至今言容入
者。以因縁假名容入故。大稱小大。大得
小。小是大小。故小能容大 問。小既不
云何容大也 答。如一寸之鏡懸在於壁。而
見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宛然現鏡内。而
物不減。鏡亦不増也云云
 此文有三節。初直明實入不入。次有問
 答明相容所由。後問答明相容之相状
 也。言大稱小大者。謂大不自大小故
 大也。由小故大稱小之大也。小是大
 小。准此可知之
 新羅問答。出諸師説之中。初出嘉祥義
 云。大小因縁。故小能容云云
法華義疏二云 問。實六十小劫。云何能令
食頃耶 答。若長定長。不長令短。
短若定短。不便長。以長短無
定性。因短故。長長名短長。由長故。短短名
長短。○不二則長短無礙。如一夕之眠夢。
百年之事。注經云。維摩能申七日。以爲
一劫。促一劫。以爲七日此間又神通之釋
而此中無用故略
若依唯識者長短以心爲體。故長短無定。
世有稱意人共語者。不夜長等也
四論玄二智義云。古舊難云。若須彌入芥子
鳥雀呑芥子。鳥應須彌。若其不食。
信非實入芥子中也。舊説不同。一云。神力
見。其實不入。一云。實入而神力故。名
可思議。又開善寺論師。釋延促劫數問難云。
若實延七日一劫者。此人經一劫
其宗親哉 答。若神力。則山實入芥子
若業行山相如本。延促時亦爾。地攝兩論師
云。大無大相小無小相。故小能容大。攝論
師宗法師云。分別性入解也。依他性有法體
故如假相觀入。實無所入。又云。此是上地
菩薩不思議事。下位不度量也。難。若爾
因果道理。解惑相斷。金剛後成佛。亦是甚深。
事何得漫分別耶。又攝論師云。唯識義。大
能入云云今一家意。大是小大。小是大小。
既是因縁。大小何意不相容。小大又大
小。無礙故不大小也。如色即是空。空即
是色。而不相失取意
略抄
 新羅問答云。唯識宗云。大小種子。同在
 處。故能相容云云
維摩疏又云。或有衆生樂久住世。可度者。
菩薩即演七日。以爲一劫。令彼衆生謂
一劫以上
經文
人一夕之夢見百年受樂。而一
夕不長。百年不云云
淨名玄五云。○若淨名辨不思議巨細容
入。復爲深者。波若明指障風力。毛擧
。豈不明耶。又波若漚和。不思議之本也。
借座請飯。不思議之跡也云云
又三云。若明大小之體。及容入之用。此是俗
境。若權智。運令容入。則是權智用也
云云
華玄九明三世無礙義云。乃至一劫攝一切
。一切*劫攝一劫。因縁無礙故。得
此也。若定性。可猶能爾云云
又云。以法無定性故。菩薩得諸法實相。所
以能如此也云云 釋華嚴一念
無量劫之文
二諦上云。只就有中。一切法無礙。如華嚴
所辨三世無礙。淨穢長短佛刹無礙。通使
法無礙。良由諸法無礙云云
又云。以諸法自無礙故。菩薩得無礙觀
無礙通。得無礙辨云云
大論三十云。復次菩薩○以智慧力故。能
一切諸法。所謂小能作大。大能作小。能
千萬劫一日又能以一日。爲千萬
。是菩薩世間之主。所能自在。何願不滿
此。毘摩鞊經所説。以七夜劫壽云云
又五十云。佛有無礙解脱。菩薩有不可思議
三昧能令多時作少時。小時作多時。亦能
大色。入小。小色作大。又如六十小劫説
法華經。人謂旦至食 問曰。色有
見。時無形但有名。云何得近爲遠。
遠爲近 答曰。以是故。説以不可思議
神通力。如人夢中。夢有所見。自以爲覺。夢
中復夢。如是展轉。故是一夜文 無礙解脱者。佛
眼無障礙也
  有爲般若無爲般若事
問。就觀照般若。有爲無爲別。爾者。何名
爲般若。何名無爲般若耶 答。因位般若。是
有爲般若。果位般若。是無爲般若也 問。初
地以上菩薩。悟無生之眞理。得無生正觀
法性身。所有智慧。何云有爲無常法
答。障累未盡。惠解猶在生滅之分齊故也
 問。以佛果智慧。何云無爲般若耶。夫依
實相境。發生般若之解既是因縁生法。何
有爲法耶 答
玄二智義云。○無爲波若有二種。一者以
相境。名無爲波若。所生觀智。名有爲波若
二者以佛果法身。名無爲般若。菩薩因惠。
有爲波若。大品經。正明境智爲無爲義
傍明因果爲無爲也。是以論云。有爲
波若。當無爲波若。此明觀智。當
實相境。若言於因。當果者。於
義不便也。又云。實相能生波若。正是以
智。若果生因義。名不便也云云
問。其云傍正意如何 答
又問。所引文云實相能生波若者。實如
。實相境能生觀照智也。然不爲無爲
。如何以此證境智爲無爲耶 答。學
爲波若。得有爲波若。故有爲無爲言明也。而
境得智云也
  一義云。次文唯證境智爲正歟
又云。如來二智。則是無爲。菩薩二道。猶是有
云云二道者波若方便二道也
又云。涅槃盛明果徳。故因位以來。皆是無
常。如來法身。始是常位云云
又云 問。北土論師云。初地已上。即有常住。
法身亦即有常。智是事云何 答。須
説。若以能證之智。爲法身常者。是事不然。
釋論云。在菩薩心。名波若。在佛心。變名
薩波若。若是常者。則無明昧。不改變
也。又涅槃經云。此常法攝。是如來長壽品。凡
三法常義。一外道。二者小乘。三者菩薩。
竝無常住故。以佛性。常爲法身者。此猶是
論江南舊宗。非北方異説云云
寶窟下卷云。佛解脱道起。此是常智起。常智
起。即是常身起。常身起故。無常身云云
名玄四云。○三者。實相常無爲般若。文
是有爲般若。觀照亦爲無爲。菩薩累猶未盡。
則爲。佛則無感無不淨。無復生滅。故是
無爲般若 問。何故有煩惱。即有生滅耶
答。以煩惱。不本自無生。故
生滅。若無煩惱。即悟觀心本自無生。即
是無爲。不有爲般若故成無爲
云云
又云。今明未菩提則無爲成有爲。若得
菩提。則有爲成無爲。豈離有爲。別有無爲
云云
又云。地論人眞修般若。則本自有之。縁修
般若。則修習始起。性淨涅槃。方便涅槃亦爾。
此猶是舊本始之義云云
 問。眞修縁修者。其義如何 答。則與性淨
 方便淨同。但又中別擧之者。上明般若
 下明涅槃。又名義異。故爲顯異門。兩度
 擧之而已 問。若爾其縁修者。即淨影
 之所明。六七識中。縁照無漏歟 答難知。
 然且思之。與二淨例以明之。故知。*但
 就眞證中。以修顯眞修。以修生
 縁修更可
又後案云。眞修縁修。約
 位論。縁修即有爲般若。是妄識智。眞修
 即眞智也。性淨方便。淨約果位論。然類
 言亦爾者。只是本始義同。故以類之。非
 眞妄同。故二淨者。竝是眞證也 問。何以
 得眞修縁修。約因位耶 答。上文問
 答權實二惠。故知因位。若約果位。應
 二智。故名玄四云。惠名既劣。宜
 中。智則決了。故居果地云云
涅槃疏十三曰。從具縛凡夫。至十地已來。
皆是有爲。佛始是無爲也云云
仁王般若云。寂滅忍中下忍。觀一轉。妙覺常
湛然
本業下。説等覺地云。唯有累無常生滅。
心心無爲。行過十地。解與佛同。佛座
云云無常生滅者。顯觀照猶有生滅
也。心心無爲者。照實相無爲故從境且云
無爲歟。或心心相續。無功用施爲故。云
無爲
又云。有二法身。一果極法身。二應化法身。
其應化法身。如影隨形。以果身常故。應身
亦常。佛子古昔。諸佛二身。道同佛子。一切菩
薩二身。*但是無常身云云
大論六十五云經無常波羅蜜。是般若波
羅蜜。佛言。一切法破壞故
般若波
羅蜜中。有無常聖行。故名無常波羅蜜。佛
言。非但般若中有無常。觀一切法無常故。
無常波羅蜜。問曰。上來説般若波羅
。是智慧觀法。從因縁和合生。是有爲法
故。無常般若波羅蜜所縁所如。法性實際。無
爲法故。常須菩提説。有爲般若。故言般若無
云云
又云。有二種般若。一者常住般若。二者與五
波羅蜜共行。有用般若波羅蜜。須菩提讃。有
用般若波羅蜜。能破無明黒闇。能與眞智
。是故佛説。常住般若波羅蜜。癡愚不可得
云云
八十四文已下裏書此以下別本在
同八十四云。般若有二種。一者有爲。二者無
爲。學有爲般若。能具足六波羅蜜。住十地
。學無爲般若。滅一切煩惱成佛道。今
須菩提。問佛世尊。菩薩學無爲般若。得
切智。云何言無義。佛答。雖薩般若。不
二法故。得分別取相者。是名二法云云
問。菩薩學佛智耶 答。云爾歟已上裏
  已上別本有
同第十一卷云。○般若波羅蜜。是有漏惠有人
言。
成佛時。轉
薩婆若
復有人言。菩薩有漏無漏智慧。
總名般若波羅蜜。復有人言。菩薩般若波羅
蜜。無漏無爲。不可見無對。復有人言。是般若
波羅蜜。不可得相乃至衆界隱入所攝。非
有爲。非無爲等文
 義章三種般若義。引此云。六家説可
 
問。因位智慧。通常無常耶 答。無常也
問。正觀一開生滅之迷。永去内外。竝冥縁
觀倶寂。所證法性。已與妙覺果地同。能證
智慧。何常住之徳耶。設地前淺位之悟。
。地上眞悟菩薩。留有爲般
耶。依之淨影大師所釋。於十地菩薩。有
縁修無漏。眞證無漏眞證無漏。即無爲常
住法也。今此中何因位智慧。是有爲般若乎
云云 文如
上之
佛性義云
皇釋
故一師云。涅槃所明十地。
是地前。未眞悟菩薩故。見性不明。
而華嚴所明十地。從佛智慧出。此是眞悟菩
薩。故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云云難文
二智義云。不二義故。開常無常。境智二義
耳。既云不二智即雖二不二。如大經云
我無我。無二相。常無常亦爾。經曰。愚人
二。智者了達。知其無二云云
 今爾有二意。一云。眞悟菩薩。得佛智慧
 分故。得常智慧。而無明未盡。故望佛果
 有明昧異。此則因果。境智倶常屬。二而不
 二之門也。然爲北土諸師故。且於
 二而二門中。因位智慧。爲無常也。又一
 義云。若論不二即境智因果不分。何常
 何無常。若論二門即因位智慧未是常
 也。然言眞悟十地。從佛智慧者。佛智
 即眞如。一體無二。體是常住。菩薩智慧。
 從法性生。體是有爲。望地前眞悟。而
 非即佛智。故云從佛智慧出也。後義云。
 因位智慧無常。尤契宗旨文 一義云。十
地開出於
 佛智之
 瓔珞經佛母品云。殺首菩薩。白佛言。佛
 及菩薩二初照智。從何生。寂照照寂之
 義。復云何云云
  二惠相知事
問。般若實惠。能知般若相耶 答。般若實
惠。但能照實相境。若能照般若者。是方便
權智也 問。若以般若。不般若者。何有
反照義耶。又豈局聖心。失無礙
妙用乎 答。以方便般若。即是反照義
也。只是一念智慧。以法相義分。名方便
故。此豈非無礙妙用乎。若以知諸法。即
名般若者。二惠何以分。本是一體。亦是用
同故。當時疎學有。多不此旨。宜善厲
其宗致而已
二智義云 問。波若照諸法實相。漚和照
相諸法。則波若不諸法。漚和不實相
將非局聖心無礙妙用。若波若爲
和之體。漚和是波若之用。體鑒實相。用照
諸法故。問。此二門。則智無圓。照無
盡若同照實相。竝鑒諸法。則二境不分。
兩惠相濫云云
又云。波若所知之境是空。能知之知爲
故。無知而方便。能知所知。境知皆不。故波
若有知有無知而方便但有知也 問云。何
波若具知無知 答。波若知實相。則縁觀
倶寂。是故無知。而境智宛然。故不云云
又云。大乘境智倶常。凡有三義。一常智照
實相境。如果徳觀照波若。照實相波若。二常
智照虚究常境。如大經云。一切常中。虚空
第一此非釋論所説
實相虚空
三者常智還自照智。即
是反照智義也。次常照無常。凡有二義。一
衆生無常。二照迹無常也。次無常照
常。凡爲三句。一照虚空之常。二照實相境
。三照法身佛性常倶是照境非智。
常以因中未常智故也。次無常照無常
二句。一照無常境。二者無常自照無常
○常智智常。唯有一義。無常智知無
常。有二義。一者後念智。知前念智。二者一
念智。即自能知得。竝觀者。具有二義。未
竝者。但有前後相知也。常知於常。但有
念自知。無前後知云云
 問。無常智。能知常*智耶 答。不
 問。菩薩以無常智。知佛性法身之常。何
 復不佛智常耶 答。若以信知。亦得
 此義。而言無常智不常智者。以
 因位劣故。不知佛果智
 問。未得竝觀者。以一念智。即能知自心
 耶 答。不知 問。權智自知權智者。設
 未竝觀何不之耶 答。智慧本來
 照知前境。若自知即難。要至眞俗竝觀之
 位。方能得反照之
  竝觀義
問。菩薩何位能眞俗竝觀耶 答。從初發心
於竝觀。初地已上。始得眞竝觀。然於
佛。有四重階級
迹義云 問。何位菩薩。能眞俗竝觀。應
物顯形如水中月。濟度人耶 答。靈味
師云。初地得無生。即能眞俗竝觀。什肇師
云。七地竝觀。成論師云。八地竝觀。今謂。從
初發心。則學無生習於竝觀。故涅槃云。發
心畢竟。二不別。有四重階級。一者對地前
凡位。但明順忍。未無生。亦未眞俗竝
初地稱聖。始得無生正觀方便。仁王攝論竝
此文。二者初地已上。六地已還。無生尚
淺。與順忍之名。於七稱等定惠地。始是無
生。名爲竝觀。智度論云。前三地惠多定少。
後三地定多惠少。故定惠不等。至於七地。定
惠均平。云等定惠地。此説。般若靜鑒爲定。
方便動照爲惠。○三者七地雖無生。已
能竝觀。但猶有功用。八地於功用心。永不
復生。四者八地。雖無功用。猶未究竟。究竟
無生。在於佛位云云
三卷章下云。仁王經。瓔珞。皆明初地二諦竝
。故仁王經云。善覺菩薩。四天王雙照二諦
平等道云云大同上釋
法花玄第四玄。經論具有三種竝義
王經及攝大乘論等云。初地竝。大品發趣品
釋。七地名等定惠地。則七地竝。仁王經等及
地經云。八地竝。有三文。宜竝用也
云云廣釋所由之
又淨名第二。第四卷。釋七地竝觀之文。可
考而知
  福智門
二智義云。經有一智二智三智四智五智乃
至七十七智。皆二智攝云云
一智。如實*智。即是佛眼如實而知故。具攝
二智
  一切智。一切種智。謂一切智。爲空智
  一切種智爲有智。亦以總別
二智。略因果大小二智。又一切種爲
空。一切智爲有智也。此即以性名種。即實
相理。爲諸法根本。故名種也
波若。毘婆舍那。闍那。又一切智。道種智。佛
一切種智。謂二乘。菩薩及佛智也
三智。此三智一一具空有也。又地持三智。
一清淨智。二一切智。三無礙。又攝大乘三智。
一加行智二正體智。三後得智也
四智。一切智。一切種智。無礙智。無功用
智。又四無礙智。又我生等四智。今考攝論顯
了等四智。見下之。新譯之圓鏡等也
五智。法住智。泥洹智。無淨智。四願智。五邊
際智
十一智。十智如常。加如實智。爲十一智

四十四智。十二因縁。一一皆具四諦觀也。
老死苦即在老死。言老死集者。在生支
故。十二因縁。爲十一對。而四諦。故但
四十四。非四十八
七十七智。且於老死。有生縁老不
。老死於三世 各分此二合爲六。此
是法住智。更加泥洹智七。於十二因縁
之。亦是十一對。故七十七智也
問。地論所説。三智對權實二智。如何相攝

答。初是實智。後二爲云云
問。知法無功用。名無礙智。何權智耶。
權實二智也。例如攝大論。法華經等
説。四智之中。無功用智等。即通空有
又淨影
二智義云。次地持論。有三智。一清淨智。斷
五住惑盡。故云清淨。即第一義空智也。二
一切智。即照有也。三無礙智。無功用智。照
一切法。無復功用。故云無礙。初是實智。後
二爲
又云。又四智攝入二智者。攝大乘論云。一
切智。一切種智。無師智。無功用智。前二智空
有。次一不從師。後一無功用。即法華經
云。佛智。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也。前二別
空有。後二通空有
 攝論。但有顯了等四智耳。今
案。此四智。即顯了等智得意歟
法華疏云方便
或開三智。如此經屬累品説
○佛智一切種智也。如來智一切智也。自然
智即無功用智。上之二智。任運而知。不
作意。故稱自然。又云。四智。如譬喩品説。三
於上。第四稱無師智。無師智者。上三智
不從師得也云云 三智之中。無功用智。通照二諦
地持無礙智。唯是權智。即爲
異也。以經論所
説不必是同
問。五智中。願智通縁三世事耶 答。願
未來一切事。即便得知。名爲願智
云云
問。新譯藏中所明。正後二智。今家所用歟
 答。文義但有文。則攝大乘論。三智。於
後二智。加加行智。義則權實二智也
玄二智義云。次攝大乘論。有三智。一加行
智。即進求上地心。二正體智。證如之智。謂
實智也。三後得智。即寂而動。謂權智也。此三
智。即爲次第。前有進求之智。次正得實觀
後從實起用。地地中。皆具此三智云云
攝論第九云論曰。般若三品者。一無分別
加行般若。二無分別般若。三無分別後得般
云云
同第十二云。此無分別智。有三種。一加行
無分別。加謂尋思等。智即是道因。二無分別
智。即是道正體。三無分別後智。即是出觀。智
謂道果
又云。論云。此無分別智。即是般若波羅蜜
多義同云云又云。前説。無分別有三種。一
加行。二正體。三後得。加行無分別。自有
。一在地前。二在登地以上云云
 二種加行者。地前與初地加行。此顯
 可知。地上有者。今有二義。一云。初地正
 後二智。望第二地。即名加行。後後亦爾。
 二云。於初地中。三智各別。於自分中。有
 正後二智勝進分。有加行智。若依
 義。但於正後二智之上。*於自地分。雖
 明了。望*於二地。未分明義。亦名
 行。非正後。別有加行。若依後義。正後
 二智。亦是一念正觀。義分説二。亦於
 念正觀。於自分正後。*於勝分
 行。雖是義分。何妨三別。若依前義
 之云。正後二智。約二諦分。故應二。自
 分勝分。但是淺深。非別境。故一種智。
 *於淺明了。即此智慧。*於深未了。但是
 觀待異非是有別用。故不別也。還依
 後義之云。*於百法中。得明了。仰觀
 千法猶不了。此亦望境。其用有別。若言
 百法千法只是開合義分。爲淺深
 此階級者。二諦亦是二而不二。只是中道。
 約縁義説。何得定別。故知。地上三智各
 別。已上二義。優劣可見之
問。圓鏡等四智。見古譯論耶 答。名雖
。其義先有。又言。辭雖異。名義不殊。如
無垢稱。淨名等異玄二智義。釋
法華四智同也
梁攝論第十三云三身
文中
論曰。五顯了。平等。
迴觀。作事智。自在。釋曰。如來*於一切法。無
過失。證知非現前境。如現前。譬如
人憶持熟習文句。是名顯了智。從達眞
以來。*於一切衆生。得平等心。由
等清淨法故。是名平等智。能守三摩提陀
羅尼門。於此法門中。所取法。如意無礙。
譬如財主守其庫藏。取用無礙。是名迴觀
。能受兜率院天生。及般涅槃。爲
聞及下地菩薩。無善根能顯如來事。是
作事智。於此事中。皆得如意。故名自在
論曰。由轉識陰依故。釋曰。識識爲識陰。了
別爲識體。故轉識陰依。得此自在
 此顯佛果有四智也。顯了即大圓鏡智。
 平等即是平等性智。迴觀即妙觀察。作事
 即成事智成事亦名
成所作智
轉識陰依得此自在者。
 在凡夫位。八識皆是依他。成佛時。轉
 依他。成眞識心。以眞妄合。名爲依他。捨
 妄契眞。名爲轉依。此轉依位所有眞識。
 即了別性。了別只是了知義。故即名智慧
 非心體。別有惠數。然約總相。名爲
 體。取別相用。名爲智慧。今此論云。了別
 爲識體者。意顯識體即名智也。*於
 眞智。有四義用。分爲四智。非各別體。若
 隨義別建立八識。如四徳等。亦應
問。今於攝智門中。何不此四智耶 答。
必盡
攝論相法師疏七云辨相法師者。
淨影門
初解顯了智
二從通達不解平等智。三能守已下。解
觀智。明備諸徳四諸受已下。解作事智
立教五於此等下。解其自在又上文云。
五顯了下。明轉識隱得作事智自在
  轉法輪事
法華玄第八云法轉
輪者大乘以無生滅觀
體。小乘爲生滅觀云云輪義及轉義。
具如玄文
  初轉法輪事
問。大智論中云。初轉法輪時。八萬諸天。得
無生法忍云云爾者。大乘益歟。答。大師釋
云。小乘益也。問。無生法忍名。專在大乘。況
論文。云八萬諸天。得無生法忍。陳如一
人得初道云云小乘法 輪是生滅法輪。故
法華云。昔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分別説
諸法五衆之生滅又中論云。聲聞法中。説
生滅義云云大師釋文。盛申此義。今何以。
無生法忍。云小乘益耶 答小乘得道。實亦
無生之分。但對大乘。於教中。説生滅

法華玄第八云。次明。別釋聲聞三轉義。問
鹿苑三説生何物耶 答但生未知欲知根
而具生三惠。至見道時。是修惠位也 問
以知然耶 答*以五人及八萬天皆得
初道故也
法華方便品疏云。問八萬天得道。是何天耶
 答正法念經云。是炎摩天子。問智度論云。
八萬天子。得無生法忍。餘經云得法眼淨
此事云何。答小乘法眼淨。即是小乘無生忍
 此得益見訶耶經也。涅槃文云。得
 陀洹果。如
玄教迹義云。今此摩訶衍論。無作品末云。初
轉法輪時。非唯八萬諸天人得須陀洹果。又
云量人發無上菩提之心。乃至無量人。得
一生補處摩訶衍論。即智論也。無
作品末。是第六十五卷也
大論六十五云。初轉法輪。八萬諸天。得無生
法忍。阿若憍陳如一人。得初道云云
又云。諸佛事有二種。一者蜜。二者現。初轉
法輪。聲聞人見八萬。一人得初道。諸菩薩
無數。阿僧祇人。得聲聞道。無數人種
支佛道因縁。無數阿僧祇人。發無上道心
乃至無量衆生。得無生法忍等文
 大小樹受雨之
無量義經云。○鹿野園中。爲阿若拘隣等五
。轉諦輪時。亦説諸法本來空寂。代謝
不住。念念生滅。○此間亦本空生滅
而因縁六度爲異耳。
今復。
此演説大乘無量義經亦説諸法本來空
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文辭是一。而義別
又云。初説四諦。爲聲聞。而八億諸天。
來下聽法。發菩提心涅槃第十三云。
聖行
我昔於彼波羅奈城。初轉法輪。八萬天
人。得須陀洹果。今於此間&T025632;尸那城。八十
萬億人。不退轉於阿耨菩提
此文。前後二識義顯然也。又師引之。
以爲證據此文直云八萬天人須陀洹

同疏十一云。昔者八萬天人。得初果者。此
是天人合謂。天有八萬。人只有五人。天有
八萬。八萬天皆得初果。人有五人。五人中。
&T025632;隣一人得初果。四人不得也。問此八萬
天。是何界天。解云。上色界天等。無初得
道義云云
法華疏云。炎摩天子云云具文見次上之。同
卷文見梵天那含果。又大乘於上界入聖。
小乘入聖已爲梵王
問初轉法輪時。五比丘倶得初果歟 答云云
 問云云玄八云。以五人及八萬天皆得
故也文 三惠三根次第
三説
然此中唯生三惠
三道。唯得初道。故若細尋之。亦各具
道也
大論云。阿若憍陳如一人。得初道
法華疏第四云 問陳如得初道。餘四人住
在何位 答婆沙云。四人住燸等四善根。至
夏初得道
  裏書云
 毘奈耶雜事第十九云。爾時。世尊。説
 法時。具壽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離
 垢。得法眼淨云云
問五人者是誰耶 答法華疏云。言五人者。
一陳如。二十力迦葉。三頞鞞。四拔提。五摩
&T025632;
三論玄云。結集時。界外上主。婆師波羅漢。即
五比丘中之一人。而年大於迦葉取意涅槃
疏十八云。跋婆比丘。即是阿薩。具別名。是五
比丘中第四人問涅槃疏云&T025632;隣一人
初果者。爲是第五摩*男&T025632;
答應是陳如異名。以陳如一人。得初道時。
餘四人住燸等故也
問依何義。名阿若憍陳如耶 答法華疏
云。憍陳如者。本姓也。阿若者。得道時。
名也取意
又云。阿之言無。若之言智。以無而生
故。名阿若。○悟無在前。故受斯目也。○無
量壽經云。尊者了本際。即其人也。餘處又翻
阿若。名爲初智云云
即引經云。淨居
天立此名
此言無者。空之異名。悟衆生
。生智慧故。云無智也。即准此文。智論
云。無生法忍者。或是由無而生法忍也。忍
即八忍也。*或空無衆生。但有五陰法。故名
無生法。悟此生忍。名無生法忍
 後義應勝之。即可
此答前問
問維摩經云。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
常清淨云云爾者。大小乘中。明何法輪
答小乘法輪也 問云云
法華玄云。如淨名序小乘法輪。三轉
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華嚴性起品
小乘法輪。無轉。無還。名轉法輪
問・答大乘中。序佛説小乘轉法輪意。如
云云問三轉法輪者。何等耶 答示勸證
也。玄云。教十二者。即示勸證四諦。成十二
。十二行者。三轉皆生眼智明覺云云 教爲
。行
所轉。更有佛智。爲
能轉。以教爲所轉
又云。一諦三輪。謂是苦示轉
苦應勸轉
我已知證轉
集等亦爾也
又云。謂苦法忍爲眼。苦法智爲智。此忍爲
明。此智爲覺。餘三諦皆爾云云此義局
三根故有三轉故成十二
問。此等勸證三轉法輪者。在何時耶 答。
此在初轉法輪時此於一初轉法輪
更論三轉
玄云。三世十方諸佛法語。不三鹿薗之
。此是初轉法輪。示諸佛法所以三説
云云
 又有三根故三説。引釋論第百竝婆沙
 爲證也
問。若爾。一代所轉。通論有幾法輪耶 答。
初轉故唯一轉法
玄云。釋論云。但初説名轉法輪。後去因初亦
轉法輪云云
大論第六十五云初説法名定實。一法輪因
。乃至法盡通名爲轉。是諸天見是會
中多有無上道無生法忍。見是利
○讃言第二轉法輪云云
 此文明大小二種轉法輪義。言定實者。
 小乘明四諦生滅定實相也。乃至法盡通
 名爲轉者。此約小乘總爲一轉。言是會
 中等者。明第二無生滅法輪簡別初轉
 也
 問。論結云。今轉法輪似如初轉又云。
 初時無數人等發無上心。乃至得
 場是法。疾成佛道取意
 答。論云。有密有現。約密轉法輪故。云
 如初轉取意若約顯論。初轉唯劣故。
 分大乘第二轉也 又彌勒經遊意
 明七佛轉法輪中云。釋迦唯一轉法輪
 云云此應且約小乘論故耳。所以然者。
 顯示教中釋迦唯化聲聞衆故。云
 二百比丘衆也
問。付轉法論凡有幾轉耶。答。有二種。謂
自轉他轉也。問。何名自轉。何名他轉耶。
 答云云
玄八云。此二種轉開三種成佛。一者法身成
佛。謂生無生觀道場。無師將滿不二念。若
諸佛爲作因縁故。無生觀輪於心中轉。
名爲他轉。二者應身成佛。謂十地行滿。坐
於道場。無師自悟。名爲自轉也。此二皆是
大乘三藏所無。次明三僧祇劫行滿。三十四
心成佛。亦無師自悟。得眼智明覺此三藏成
佛。成佛雖多不此三。若以本迹而言。初
一爲本。後二爲迹。次就應身成佛後有自
。婆沙云。佛在菩提樹下。轉自身法輪。謂
自得無漏行四諦境於鹿薗他身
等文 次就應身。復有自他等者。正約小乘
成佛之。兼亦通大乘應迹成佛
問。就法身成佛諸佛因縁者。其相如
何 答。十地滿。於摩醯首羅智所生。受
佛智水而得成佛 此即受識灌頂之相也。
 問。此與第二應身成佛何異同。是十地滿
故。又智所生。是第四禪頂。即三界所攝故也」
答。此約眞身成佛此合内應
眞身
第二是迹中
而論。故不同也。又由他力及自悟故爲
也。十地菩薩在智所生。是變易生。非三界
。爾時菩薩内自心中發無生觀。坐無生滅
法性道場。見法身諸佛縁而成佛也
問。受識灌頂第二應身成。何
法身成佛
答。案釋文。應身無師自悟。故知。受識灌頂而
成佛者。即法身成佛也。應知十地菩薩於
生觀中足二惠故。實智證平等法性。方
便智見無盡色相等乃至二惠平等。故*於
色相中不動眞際也
問。應身成佛何不他佛縁耶 答。若論
實成必須縁力。佛法要具因縁力故。然應
化身現爲特尊故不餘佛以爲其縁。但
以所化機爲其外縁而已
問。智所生者何處耶。答。摩醯首羅天。此
大自在天色究竟智論
淨居天之上
菩薩
淨居天
問。何故名智所生耶 答云云
十地義記一智處者。汎釋有四。一
凡以論。於三界中此處惠勝故名智處
○第二就其二乘以釋。二乘之人以無漏
勳禪彼故名智處。第三就其菩薩
辨。十地菩薩智波羅蜜最爲殊勝。此勝智人
報生彼故云智處。四就佛釋。十地菩薩
彼天中。即於彼天一切智故云智處
報在彼名智處生又云。説成有三。
一隨化説成。在閻浮提。二寄相顯實。在
色究竟。三就實辨實妙出三界。是則不
時處以定
又第七云得位者。如世王子受職之時
大轉輪王今子在於閻浮檀金白𠌵實上手
金鐘盛四海水灌不頂上即名受位菩薩。如
是受佛職時。昇妙華坐。十方諸佛眉間白
豪放一切智。入菩薩頂。名爲得位
云。○此釋有三。一據化相。諸佛身流入菩
薩色身之頂。二約相顯實。諸佛智光流
菩薩行心之頂。三就實論實。自己當來所得
果相。顯照心源。名光入頂。今此所説依第
二門故。了論家名爲如來。菩薩等智迭互
攝受
第一云。因行窮滿。得佛智職名爲受位。汎
釋有三。一就化相以明受位。如彌等現居
學窮。聖説當果以授其人故名受位。二約
相顯實。如下文説。十地學滿。如來豪光從
其頂入。名爲受位。三就實論實。十地學窮。
己家當來法身之相。顯自心源。名爲得位
云云
十地論第一云。現報利益受佛位故。後報
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云云記一末云。生
報名云云
此文意。先受佛位。然後生彼大自在天
歟。地論義記七末云。隨在佛數成人同也。
*以佛徳佛數。如始出家。雖
。已隨僧數。次*以喩顯云云此明得位也。
又云。良以十地佛境相應故。九地中順入
。即名向第十地云云又云。十地菩
薩。於修分中佛十力四無畏等云云又云。
菩提時。諸佛迭現因行入果爲佛
覺知果現因心菩薩覺知名爲迭苦現前知耳
云云
問。准此等文。菩薩入第十地始心時。已受
佛位。然後生大自在天而成正覺。而何云
受職灌頂法身成
答。第十地菩薩修分之中。同佛功徳故。得
成佛相此。故知。金剛心後證法身時正
此事也。又一義云。十地菩薩得不二正
。即名法身成佛更可
定之
瓔珞經下卷云。大寂忍下品中行。行佛行
處。千寶相蓮華。受佛記。位學化功云云
  二乘入空不著不證事
二智義云。二乘入空不四句。但是不著
而能不證。菩薩入空既無存。又即能渉
有故名不證。問二乘菩薩入空同無所依
何故聲聞住空。菩薩不證。答。二乘以空爲
妙極。依此無依。是故住空。菩薩不
妙極。知空亦空。名不可得空。不此。
依故能不證云云
 問。二乘既住但定。以空爲妙極。而何云
 不存四句是不著耶 答。於空無斷見邪
 見。亦無我我所等故。云不存四句歟。且
 
  辟支佛事
中論法品云 若佛不出世 佛法已滅盡
 諸辟支佛智從於遠離生 長行釋云。若
佛不出世佛法時。辟支佛因遠離
智。若佛度衆生已。入無餘涅槃。遺法滅
盡。先世若有得道。少觀厭離因縁。獨
山林憒鬧得道。名爲辟支佛
中論法品疏云卷第
花嚴云。菩薩將下生
前。以道眼大千界。有辟支佛。放光照
之。若覺知者。即取滅度。不覺知者。徒著
他方。與此文同也 問。其人何故不
也 答。其恥聲聞從師憚佛道長遠。二盈
之間。故出無佛世問。辟支佛既不師。於
何時中小入大 答。法華玄義。已具辨
之。今略論四句。一者縁覺果人。既不佛。
三界外法華經。迴三入一。二者縁覺
因人及聲聞三果。於三界内法華經
小入大。三者羅漢之人。若値佛聞法華經
界内入道。若不佛。生三界外。聞法華
。方受一乘。四者増上慢二乘。保二摳
大。於界内外並不一乘。問。劫初劫後。
縁覺何時出世 答。雜心云。劫初轉輪王。
劫末佛興世。二時間辟支佛也
問。縁覺果人。有界内迴心義耶 云云
問。若有界内迴心者。論四句中。但云縁覺果
人。界外聞一乘。若無於界内迴向心者
退心縁覺。何不界内一乘經。又先聲
聞縁覺。本欲見佛何不界内
少入大耶 答。縁覺果人。多在無佛世故。
本乘亦不佛故。於界内
。然亦可少分有之。故華玄五云。非
乘縁覺本是聲聞初果。十四生滿。若不
佛。成辟支。已佛便出世故有佛。此人本
願見佛。故若佛出世便得見也取意
法品疏云。有退菩提心辟支佛取意先聲
聞理。亦應佛。然應不定。如智勝結縁人
中其下根者。雖退大人界内不一乘經
也。縁覺於大乘亦應下根者
  裏書云
 華玄五云。二者非本乘縁覺。其人本是聲
 聞。於佛法中得初果。初果人但十四
 生滿。値佛則成羅漢。不佛成辟支。如
 此之人。*或有佛義。以其成辟支
 而佛便出世。故有佛義也 問。華嚴
 云。放光照之令滅及移他方。云何得
 佛耶。答。此人本願見佛。與前人異故
 不例也云云 已上
裏書
法華授記品疏明四句。如中論疏。然引
。菩薩下生證已。云若有縁覺値
。亦有界内經得記。此義少耳
問。凡縁覺人幾種耶 答。依法華
玄第五。凡有四種。一本乘縁覺。釋論及餘
論。略擧有二。一極遲百劫。是大辟支。倶舍
犀角喩百劫也。二極速四世。中間不定。
此二成縁覺果。決定不佛。故花嚴云。菩
薩放光。覺知者滅。不知者置他方。大
經譬之慧星。中論云。若佛不出世等。此大
小縁覺未果時。或有佛。二者非本乘
縁覺。是聲聞人。得初果已。十四生滿不
佛成辟支。此人成辟支已。若佛出世。便
見也。倶舍云。二果不佛。亦成
。而不三果。但得那舍。若不佛。亦
縁覺。然此義少故。經論不之耳。
三者倶舍復有部行縁覺。其人自有徒衆
部儻。如佛有弟子眷屬故名部行。不必滿
百劫亦六十劫。此亦不佛也四者變化
縁覺取意
略抄
 問。第三人既不佛。應是第一本乘人
 中小辟支佛。何故別出耶 答。先非必部
 行小者。雖多而非師資相依。此有弟子
 爲此義。且別開耳。實是第一之所攝
 也
中論法品疏云。略有五種。一本乘辟支。謂百
劫修行。乃至極疾四世成道。二者退菩提心
辟支。智度論云。菩薩若證四諦辟支佛
三聲聞辟支。如初果果人。於第七生中
佛。法成少辟支身子
倶舍論云。往外道法中出家。著木皮袈裟
也。又云。住山林中。淨居天等施其法眼。四
者有犀角喩。辟支獨自出世。則大辟支也。五
者有部行辟支。亦有部黨眷屬也 問。辟支
亦有多人。共出世不 答。經云。五百辟支
一時出世。別有因縁。略不具述。諸義委曲
法華玄章已論之也
 今見此文不出應化者。直就實類耳。又
 前三種攝略盡然第四第五爲別相
 分出之。前三但是本乘非本乘異。後二部
 黨有無不同。由此門別重復論
問。部行縁覺爲是本乘非本乘耶 答云云
既云犀角喩百劫云云故知。本乘不滿
者。是部行也。然更須尋問。退心縁覺證
據如何。論作假設言。何以此證退心縁
耶 答。問百劫大辟支有退大取小者
耶 答。花玄云。問。大辟支百劫行。行聞
華一説即悟如身子耶 答。而不例者。此
中三根聲聞久劫習大乘故。今始得悟縁
。雖利不大乘者。則未得悟
 今准此文。大辟支佛定是本乘。何故爾者
 若先學大者。雖退大取小。而其性寛不
 徒衆。不見佛。若偏求獨善。必是本
 乘耳。又一義云。縁覺雖久劫習
 子等。而本小時發大乘心。習大乘時小
 故不身子。亦樂獨善。厭弟子衆。即得
 是退心縁覺也。准仁王疏。大辟支佛亦
 有見佛。而法華玄云。大辟支若聞法華略
 説便悟。即勝身子。而言不例者。且據
 乘大辟支言
問。小乘義忍法位有三乘相作義耶 答
花玄五云。問。小乘義。忍法已前猶有退
。根性未定。有三乘相作義。忍法已去。則
三根已定。無相作義。迦葉今住何位
耶 答○迦葉劣身子。復勝七生滿人。則是
中根辟支可煗頂二善根。不佛而
縁覺也 問。縁覺住二善根聲聞
退根性。○答○倶舍論云。縁覺住二善根
時。但聞佛教教得道。轉名聲聞耳。實
退中根下根也。今謂可二人。一
者退中根下根。故縁覺成聲聞。二者迦
葉之流不佛則成縁覺。値佛則事佛爲
師。弟子故名聲聞耳。根性如故。○如
七生人不佛成縁覺。實非進根義云云
 問。倶舍云。博聲聞種性。二成佛三餘云云
 聲聞忍位不成佛者。於惡趣非擇滅
 故。聲聞忍位亦成辟支。何故今云忍位
 已去無相作義耶 答。此明忍法於
 乘已得決定種性成立故不轉也。即與
 舍聲聞忍位。轉作辟支相違也。佛性
 論云。忍位已上得自乘性
  倶舍意。雖退。而得進歟。可
  更尋思之
問。七生須陀洹。若不佛。成辟支佛者。中
間二果亦有此義耶 答。中間二果亦有
故玄具云。倶舍論云。二果不佛。亦成
縁覺。而不三果但得那含竟。値佛成
羅漢。脱不佛亦有縁覺。但此義既
少。故經論不之耳二果不佛亦成
縁覺之文可舊倶舍也。先考之時不
悟僻事歟。重可
問。第三果聖者。不欲界生。何得中間不
佛成縁覺耶。答。此義尤難。試通云。
初二果人經生之間。若不佛而起聖道
欲惑盡。得第三果。得三果已。若不
佛成縁覺也。難云。此是初二果。要經第三
耳。何得二果縁覺外別説之耶。
設義分別説。不小。以初果二果各別
二人要經第三果故耶。又云。一義云。有
人先於佛法中第三果已。即於此身
佛法滅。後方漏盡。便成縁覺故此義少耳
難云。此人既證聖道。後亦般勝進。何得
間佛法滅耶 答。如法滅時而無捨戒
此約更無始入正道者等也。涅槃疏。十
八引善見律云。受戒中間。若値佛法滅者。
戒則失。如年少受戒。至年二十五佛法便
滅。此人爾時戒自然失也。○後有師解。法滅
盡時不戒。佛法雖滅而戒不失。但法滅
後而受戒。不復得云云難云。若有教法
縁覺無佛世義耶 答。爾時亦無誦
教法如雖經生聖者亦名法滅也。
此猶未之。更思云聞正法。得第三果
已。入滅盡定。設經多時。未法滅已乃至出
定須臾得涅槃。便滅者也
  裏書
 倶舍第十二云。部行獨覺。先是聲聞得
 果時。轉名獨勝。有餘説。彼先是異生云云
 泰法師釋云。部行獨覺。先是聲聞。三果後
 得第四果時。無佛出世。得第四果。轉名
 獨勝。或先聞佛説法聲聞初果。乃至
 或受七生滿無佛出世。得後三勝果
 名獨縁云云
 光法師之。但評取前解爲勝也已上
裏書
統略下云普門
辟支有八人八實行。八方
便。八實行。謂小大一雙。七生人是鈍根。但
聞教即成鈍根羅漢。自悟成鈍根辟支
極利取百劫又次於本乘辟支復有利鈍
一雙。極鈍四世。極利百劫。次獨覺及部行一
雙有。從衆名部行縁覺。無眷屬。獨靜山林
獨覺。次菩薩辟支。本乘辟支。智度論云。
菩薩不佛法。退證四諦。成辟支。此可
利鈍。應八人
 實行應化各有八人。總爲十六
問。辟支佛人。能令人得煗法及聖果
答。無煗法聖道
華玄五云。問。大辟支根既利。何故説法不
人得煗法乃至聖果耶 答。辟支出
佛世時。此是正法已盡。乃至亦無末法。此時
衆生根鈍故。無煗法耳。辟支不
其得道。辟支能化必利。而所化必鈍
聲聞。能化所化則通云云
婆沙論明人得順決擇分善根
正道
問。若縁覺根利者。何故唯現神通
。設有説法唯説一偈耶 答云云
  裏書云
涅槃疏十二云。問。縁覺爲都不説。亦多
少説耶。解云。依大論云。縁覺之人。若説教
者。能説一偈兩偈。而不多説也。而與
相違者。此中云廣説故。名
。大論取小説故有取説文 已上
裏書
大乘義章云。縁覺出世。無九部經。無教可
依故不云云
義疏云化城
縁覺多爲人現通。假令説法。唯
一偈云云
又云。縁覺出無佛世。衆生薄福鈍根。雖
説法而不深悟。亦不多説
問。若爾。縁覺亦無能令人得辟支佛耶。
答有
統略下卷云普門
問曰。辟支不人得
法及四果。能令人成辟支不。答曰。能也。如
五百仙人初人成辟支竟。教餘四百九十九
。竝成辟支。所以然者。聖人應在無佛世
根熟故能今辟支。既無佛法。無復聖教
及鈍根故。不人成聲聞
  裏書云
 泰法師引正理云。雖此理
悲等
 今測量彼。知爾時有情根。欲見諦等
 不他教。故不説法。以調伏他此。
 所餘攝有情事無勞。設教現通即成。又
 諸獨覺闕力無畏等文
 問。正理論文云。入見諦者。不獨覺教
 餘事已上
裏書
問。寶窟云。以人爲縁。如獼猴教仙人坐禪
逐得云云此當伊師迦山五百外仙
辟支佛也。既由獼猴。何言初人成辟支
。已今餘同類成辟支耶 答。寶窟約
且云獼猴。説略約餘人辟支教
也。又推功歸本。五百皆由獼猴教力。寶
窟據之。又一義云。獼猴於餘處一辟
支威儀。見已教五百仙人也。初時所見一
辟支佛。知此獼猴有化用。故現威儀
獼猴見故云教也。所化仙人實是四百
九十九人。統通初人五百耳。或約滿
五百
  裏書
倶舍神泰疏云論第
十二
有餘師説。先是異生曾
聲聞順決擇分。今自證聖道。得獨勝名
本事經中説。山處總有五百苦行外仙
一獼猴。曾在山中。供養獨覺。見彼獨覺
結跏趺坐入定威儀。時彼獨覺入涅槃後。展
轉獨行。至外仙所。見諸外仙拔髮懸。修
苦行。不得道。現先所見結跏趺坐獨覺
威儀。諸仙覩之。咸生敬慕。習此威儀。須臾
皆證獨覺菩文 已上
裏書
問。問五百辟支佛者。凡夫仙人。依獼猴教
始入聖道歟。爲當先世入聖道者。今成
無學耶 答云云
統略云。聖人應無佛世根熟云云
涅槃疏九云。若是大辟支佛。則獨出不竝。名
偈伽狩角。此偈伽狩。是獨覺。○小辟支
佛。則得竝出。故云五百辟支佛倶出。明
此小辟支佛。竝是七生須陀洹云云
問若爾。應是聲聞。亦是鈍根。此人不轉根
何故言鈍根故。不人成聲聞耶 答」
問。縁覺發心得道。由教力耶 答發心
教。得道可分別
法華譬喩品云。若有衆生。從佛世尊。聞法
信受。慇懃精進求自然惠。樂獨善寂。深知
諸法因縁。是名辟支佛乘云云
 此文發心由教。得道離教也
寶窟中卷云求縁覺者。
縁覺乘
亦有種授義。一
者諸佛菩薩。以神通。起風動樹。因而葉
落。令其思量。故云授與。二者以人爲縁如
獼猴教仙人坐禪。遂得縁覺。亦是授義
略云。辟支佛能令人成辟支佛
問仁王般若會座。大仙縁覺衆來云云本乘人
歟。爲當何。答應是退大以遇佛。故非本乘
是最大。故非先聲聞
仁王疏上。昔因中作國王。樹林妙色。忽爾
綵女毀壞。王即思惟。以外況内。成大辟
。名大仙縁覺。二佛去世。閑居靜室。獨悟
思惟。忽然成道。名獨覺辟支。三七生須陀
小辟支。三種之中。前者最大。從因縁。得
道。故名大仙略抄
又云。諸大仙人。在香山中。悟因縁以得道。
今聞如來放光動地。尋光而來
問。論疏并玄論。引華嚴云。菩薩將欲下生
光照之。若覺知者。則捨壽入。不
覺知者。從置他方無佛世界云云爾部行麟
喩之中何 答。一云麟喩。而經云。諸辟支
佛者。於一世界。雖多人。而不相依。各
山林。故云麟喩。又利種性。是獨一故。如
舍利弗。雖竝出。而與無量鈍根人倶。此
亦如是。自雖極利。獨一無二。而與衆多鈍
辟支佛倶也。一義云。此是部行。部黨
眷屬。而不見佛出世也。如佛有弟子
故。問若爾搆弟子。亦應見佛。何入
耶 答此應是本乘部行。本於長時。求
自然惠。不見佛。由此因縁。不見佛
問若爾何故衆人相依耶 答見佛必由
佛勝業。見部黨者。不佛勝業。此是
業力所致。故不覺者。從置他方更尋又有
法相宗人。於最勝講。會釋云。諸辟支佛者。
通明諸補處下生相。故云
問。從佛聞十二因縁。得道者。名縁覺
答若依淨影釋。此名聲聞縁覺。以所觀
縁覺也。嘉祥大師釋中。未分明見之。但
得道。因縁以別。聲聞縁覺。若本來樂觀
十二因縁過佛得涅槃。但名聲聞。而言
聞觀四諦者。約大宗之。因縁亦是諦觀
故。從宗但名諦觀而已
問聲聞縁覺相對。有幾同異耶 答淨影釋
云云今依嘉祥。二乘相對。十一異。七種同義

法華化城品疏云。異義乃多。略明十一種
撰疏
一根有利鈍
二修因長短異三世六十劫
四世百劫
三出時異聲聞與
佛同世。
縁覺
四有悲無悲異智論云。三狩被園聲聞。如鹿。
但免自身。故無悲。縁覺如羊。雖
 圍。迴願念弟子。則
少悲。或本云。縁覺如犀之
五福徳厚薄異縁覺必有相好。或具
不具 聲聞或有或無
即字有無異縁覺無羊中有十二因縁*即字
聲聞羊中無四諦*即字
七現通説法異聲聞多爲人説法。縁覺多爲人現
通。假令説法。唯説一偈
八利益淺深異聲聞説法。能令七賢七聖。與
佛同世衆生利故。縁覺説法。不
 人得煗法。頂法。乃至羅
。出無佛世人鈍故
九境界異聲聞天眼。依智論雜心。以二千世界
境。縁覺天眼。以三千界
十出處異聲聞出於人世
縁覺隱處山林
十一漸頓異聲聞漸得四果。縁
覺頓證二果
  所言七種同義者
斷惑 同。謂同斷見思二
二出義 同。同出三界
三智同大乘同得一切智
小乘。同得盡無生智
四涅槃同 同得有餘無餘二涅槃
五見同 同見四諦理
六知同 同知過去未來八萬劫事
七同名小乘
問。縁覺人。與聲聞同。不四住習氣耶。
云云
華疏云譬喩
問。爲三智三車優劣。爲
三斷耶 答有人言。具約智斷優劣。聲
聞但斷正使。縁覺侵斷小習。菩薩結習都
盡。今謂。中乘斷習。經論無文。但取智有
。譬三車不同
統略下云化城
又即昔小乘人。亦總智遠近。二
乘人但斷正使四住。在正使門外。佛斷
智習氣。則佛果。在無知習氣門外
又云。次合離門。開小乘爲二車。合二乘
一城也者。昔遂其智有優劣。根性各異。欲
出之故。説二車。今明二乘。同斷四住
同出分段。同得無爲涅槃。是故合一城
統略。釋化城品末。合譬文云。説二涅槃。依
涅槃經。聲聞小涅槃。縁覺中涅槃。爲二涅槃
者。同性經。縁覺有十地。十地中。有習氣薄
。以根利故。長斷習氣中涅槃。聲聞不
斷。名小涅槃
問。縁覺斷習既見。同性經。而何義疏文云
乘斷習。經論無文耶。答有云。義疏。先時
制餘時未同性經文。統略。後乃時乃見
此文。不相違也。人破此義云。大師既鑒
已。然後方有所制。何言先時未此文
若爾此義幾愚頑乎。今云。大師先後所制。或
改易。或有覽經未盡。故不定非之。然
今會通。有多意。一云。經論分別二乘不同
習斷有無之別。如十地論第四地等
義疏據之。云經論無文。不別經乃有
。二云。約多分故言無文。約少分之。
三云。約分明無文。約&MT00408;之。四云。
有人但云中乘斷習。而不文。故云無文
然自鑒照故。有之。五二乘得滅。或同或
異。二義兼通。明同義時。隱文不引。爲
異義。探希微出之。此等義門。兼通用之。非
五義意樂相隔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四終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五
六八識列名眞妄
 七法不住淨影釋異
 略明八門
 染淨縁起四句無明住地
是妄識等文
 有始無始文
 性染有無
 心數有無
 八識非究竟
 勝鬘二藏
 三性三無性
 相識見識
 種子義不失法
 依方等懺悔滅定業不二障
 五住
 性成煩惱
 無始無明
 凡位起無明地不
 無明住地體
  八識事
問。八識者何等耶 答。眼等六識。即爲六。
第七阿陀那識。第八阿梨耶識。是八識也
問。爾第八識眞妄中何 答。有二種阿梨
耶識
中論疏第七云行品又舊地論以七識
。八識爲眞實。攝大乘師以八識虚妄
九識爲眞實。又云。八識有二義。一妄。二眞。
有解。性義是眞有。果報識是妄用。起信論。生
滅無生滅。合作梨耶體。楞伽經。亦有二文
一云梨耶。是如來藏。二云如來藏。非阿梨
 又云。等者。更出攝大乘師義
同因果品疏云。又攝論師云。梨耶體無
滅名。用生滅亦是。此義違楞伽。楞伽明
識滅義
玄教迹義云。攝論云。無常有二種。一者因中
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無常。二者佛果本無今
有。已有不無無常。而不因中生滅無常
但是佛果上報梨耶。八識五根等始起邊。名
無常
 言上報梨耶者。佛地所得果報梨耶識。
 在因位之上故名上報梨耶。又言八識
 者。通擧體用。上云梨耶。別擧識體也」
統略下云壽量
凡夫有三心。一起事心。二依
根本心。三根本心。初是六識。次是陀那。後是
梨耶云云伏道。法斷道。勝拔道。如次滅
金光明
法華玄第二云。第七師云。既名妙法。即以
妙法蓮華宗。妙法者。即是佛所得根本
眞實法性也。此法性不惑染。不
。名之爲淨。以是淨故稱爲妙也。故用
此爲題。即以爲宗。○評云。尋此師學
北方。謂第八識自性清淨。亦名性淨涅
。以爲妙法。既云是佛所得。還是果義。
前評私云。得果失
因。今指
又攝大乘論。阿僧伽
菩薩所造。及十八空論。婆藪所造。皆云八識
是妄識。謂是生死之根。先代地論用爲佛性
是眞極。昔般若未度。遠師已悟眞空。涅
槃不遇。生公照知佛性。諸地論師。
先見之明矣。又此經所興。不正明八識。八
識之義。別付餘科説耳
  禪林云。此所破義。若淨影意歟
 問。阿梨耶識有眞妄二種。設言八識是妄
 識者。此約妄説。不眞識阿梨
 耶故。楞伽經云。阿梨耶者。名如來藏
 答。地論師不第八爲妄識。但云
 佛性。亦名性淨涅槃等。故爲所破
 問。地論師者。是菩提留支。彼師云。有二種
 梨耶
伽疏
答。今云諸地論師。故不
 留支
  裏書云
仁王疏中卷云空色心
三諦
生死涅槃各有三諦
生死三者八識心是心諦。涅槃三者。眞實色
是色識。二者眞實心。名心諦。無生死四
顛倒。名空諦云云 已上
裏書
業品疏云 問。亦得見諦。解起損本識。本
識未盡。至本識都盡。詺見諦
不斷思惟斷
答。亦有此義。但今文論斷。而梨耶是報無
記。無被斷義文 依攝論意
之見
 求云。報無記。何無被斷義耶 答。可
 
寶窟下云一依
汎論能所依義具如攝論。一
能依所依。約本識之。是煩惱種
子。約佛性之。是生死妄相。二所依非
能依。約種子之。謂本識。約生死妄*相
之。謂佛性。三亦能依亦所依。約生死言。
即是本識。本識依如來藏故。是能依。又爲
種子所依。名爲所依。四非能依非所依。即
是法身。顯時不復名藏故。非是所依。法身
生死生死所依能依義顯

又云。二明佛性縁。染淨之興。只
藏實。不縁而有。此如楞伽説。六七
苦樂。非涅槃因。藏識受苦樂。是涅槃
  七法不住事
寶窟下云。於此六識及心法智者。有人言。六
識者。六是事識。及心法智是第七識。迷時名
心。解名法智。第八名藏識。是阿梨耶。此造
疏人。不攝論。謂第七識名法智。攝論。
第七識名阿陀那。此云無解識豈得
耶。今所明者。六識不舊。及心法智者。
六識既是心王智。是心數法。故言心法智。小
乘人云。由六識煩惱苦。由心法智
苦樂求涅槃。何須佛性○不種衆苦者。
六七心不有生死苦也。不厭求涅
槃者。明六七心不苦樂求涅槃
解脱也。舊法師多此釋。今謂不爾。所
此七法者。擧六識染及以種苦。
心法智。明苦樂求涅槃故。楞
伽説六七不苦樂涅槃因也。六七不
受苦樂者。猶是不苦非涅槃因。猶是不
苦求涅槃也。待後釋
問。其有人者。爲是誰人耶 答。淨影大師也」
義記下卷云淨影妄謂七識。眞謂藏識。此猶
經中所説八識。八識之義。廣如別章。此應
具論。前明妄中。於此六識及心法智
。心六是事識。及心法智是第七識。迷時名
心。解名法智。此七不住。明其離眞妄體不
立。事六妄一。合爲。若無眞此七一念
立。名刹那不住。不種已下。明其離眞妄
即無
問其本經文何耶 答
勝鬘經云第十二顛倒眞實章也。若依
義記第十一一依章
若無如來
者。不苦樂求涅槃。何以故。於
六識及心法智。此七法刹那不住。不
。不苦樂求涅槃
問。嘉祥大師解釋專不明。竊見經文。爲
如來藏義。擧七識妄心生滅不生。明起染興
淨用。皆由第八眞識也。是以。楞伽經中廣
八識義云。我爲勝鬘夫人八識義
云云楞伽第四云。大惠我於此義已神力建
立。令勝鬘夫人及利智滿諸菩薩等。宣
説如來藏及識藏名七識倶生乃至而説
偈言。甚深如來藏。而與七藏入楞伽七
云。我依此義故。依勝鬘夫人餘菩薩摩
訶薩深智慧者。説如來藏阿梨耶識共七種
明知。今文正明八識義也。然何
六識及相應心數七法第六意識相應
心數惠。能厭
苦求
涅槃
若但擧如來藏及六識者。八識義何
成乎。又何不第七識起染用乎。況大師
自引楞伽云。六七不苦樂云云若爾。淨
影解釋。善契經旨。金陵賛仰。學者猶迷。遂
何義末學之龜鏡乎答。此是上古難
義。大堂未決。學者皆云淨影嘉祥雖倶爲
無相大乘之祖匠。然其禀學不同。流派本異。
二師相違不必會通。何復於中強存取捨
云云今難云。若存兩釋會通。若不
須通要可取捨。竝存異釋覆文義。學者
惠解。何由可開。一家義宗何復存乎
答。竝存多義。亦是家家習。必執是非。豈弘
宣宗耶 難云。若爾。何故大師擧舊已。云
今謂不爾耶 答。爲今意云爾而已
 予勤乎勸學竪義日。立淨影八識義。得
 七法不住題。題者興福寺永縁權僧正。頻
 責取捨。予答云。修多羅含五義。謂顯示
 義。涌泉義。出生義。繩墨義。及結鬘義也。
 若爾。一文之中具含多義。淨影意契顯示
 義。金陵釋當繩墨義破邪顯正
繩墨義
凡於
 文衆義。猶如涌泉。何必執相破。言
 捨異釋云云
  裏書曰
雜心論第八云修多
羅品
修多羅者。凡有五義。一
出生。出諸義故。二泉涌。義味無盡
故。三曰。顯*示諸故。四*曰
。辨諸邪正故。五結鬘。貫穿諸法
故。如是五義。是修多羅義文 已上
裏書
問。若言七法非七識者。何説如來藏識。説
前六識。而不阿陀那識耶。又違如前所
出楞伽經説耶 答。若欲八識者。 應
若無藏識者。七識不住何但云六識
七識。又云如來藏。不耶。故知。
此經不正明八識之義。楞伽但正欲
勝鬘夫人如來藏義而已
問。何故但説六識及如來藏。不第七識
耶 答。爲外道及二乘人不
故作此説也。六識擧其人本所知法。其
如來藏顯今所説法。故此章中不盡擧

窟下云佛性衆生
生死苦義也
此章大意。此
爲章外道二乘人不佛性。欲
一切衆生。信佛性故。説佛性故。得
衆苦求涅槃
問。引何文六識及心法智苦厭
七法 答。楞伽經中説六七不受苦
樂非涅槃因。今引此説證也 問。楞
六七者。即應是六識七識。何以此文
耶 答。此非心法智非第七識
但是起染淨用。二經説同。爲此故。引
而已 問。於阿陀那識。有迷悟兩位。心
法智名具顯此兩位。無解識名。且約迷時
或對第八眞識解。總名無解。自約七識中
法智。何違耶。故起信論説意及意
皆有薫習。依信力而修行也。其菩薩意薫
習豈非第七識耶。若以攝論七識名無解
故。不言法智者。亦以信論分別事
識名妄心故。亦不法智相應耶。若
是妄。猶與法智相應。亦雖稱無解
何不得名法智耶 答。修觀起行。正在
第六。故四智中。且觀智者。是六識集用。非
第七識。其無明不妄執我相。正是七識
故。名無解。云何得六識直名爲識。獨以
第七別爲法智。故知。此中六識者擧染用
心法智者。顯淨用
又可第六第七倶有染淨。然此中以
智名淨用。故知第六中。分取淨邊
法智。若以第七前六者。染淨倶同。何
故以第七別標智稱
 後義應勝
起信論云。妄心薫習義有二種。云何爲二。
一者分別事識薫習。依諸凡夫二乘人等厭
生死苦力所能漸趣向無上道故。二
者意薫習。謂諸菩薩。發心勇猛。速趣涅槃
云云 下文見意薫習是初發心云菩薩。若已知應
法法身菩薩唯依法力習眞如無明
也。地上名
法身
問。攝論明八識是共相識。起信論説前七識
唯妄。多約離分。今何以攝論起信
耶 答。其共相離分二門何別耶 反答。
共相門八識者。眞如淨法。與無明染法
合爲本識。依此本識。起七轉識。謂從本識
執我識即執識容眞妄。又起六識
生識。亦含眞妄。八識前具眞妄
也。若離分門。一切眞識。分取爲第八。於
一切妄中。麁爲事識。分爲六識。細爲妄識
爲第七識。眞妄離説八識也。正答淨影義章
其意爾。又淨影義章更有別本。全不
相識義。今嘉祥意。無處分共相離分故。
今不必依此義也。直就今家先略明八識
。然後出諸文義用
略論八識。應八門一廢立二名數。三眞妄。四
果位有無。五縁起薫習。六
有始無始七一
異。八心境
  一總相廢立
楞伽經説。大惠問佛言。世尊建立八種識
乎。佛言建立。故今依經建立八識。既言
。故知隨縁非第一義。如法華經。以衆寶
諸大車。三是方便可造作。一乘眞
實。何亦稱造。釋云。道門未曾三一。説
一。皆是方便。即是無名相中。強名相説。
故倶名造作取意今此亦爾。若就四悉檀
。第一義中非八非九。非識非境。若依
諦對治悉檀。爲知微細妄染及佛功
故。説八識。令解之又爲外塵
八識義。更捨外塵亦非識也。道門
八識。而因縁世諦心。是諸法根本。故説爲
識。識中自有本末麁細等別。説八識
  二別論名數
眼耳鼻舌身意識。以爲六識。阿陀那識。
無解識。是第七識。阿梨耶識。此名藏識
以爲第八 問。何故唯立八識而不増減
耶 答。本末眞妄諸識盡之故。唯説八此
是一門。若就異門。或増或減。如六識及
九識等 問。云何名爲九識耶 答。前八
識上加阿摩羅識。以爲九識阿摩羅亦云
菴摩羅
問。爾者其第九識體何物耶 答。第八識中。
解性梨耶。分爲第九。名阿摩羅。此云淨識
即是勝鬘自性清淨心。亦説爲無垢識
  三眞妄分別
八識之中。前七爲妄。第八含通眞妄二識
 問云。何第八含通眞妄 答。此有三義
一者相不異故。合説爲一。謂妄心外。眞不
可得故。合爲一。二者就位合説。於生死中
眞妄二法其性別。合爲諸法縁起之本
故。經非異非不異。非異即前第一門義。
非不異者。第二門。眞妄雖異。而於位分合
一故。三者建立種類合爲一識。謂若眞
若妄。若生死位。若佛果位。但是本者。總爲
一種第八識也 問。若説九識時。其第九
識亦是妄耶 答。是眞非妄 問。若爾。何故經
中説言八九種種識如水中諸波耶 答。此
多義。一者八識門中。第八如水。七識如
波。若論九識。第九爲水。前八如波。前八竝
是妄心別故。八九合擧水波。通喩第九
識如波浪也。二者若有所得心所取八九
識。竝非佛性。非眞實故。説爲波浪。此約
教中其學教病。非識法。若就
識體。第九非妄故。佛性義云。乃至八九設使
百千無量諸識。皆非佛性。何以故。皆是有所
得五眼所見故三者道門之中。非
九。乃至百千過算數故。非識非境。非
眞非妄。絶故。若隨因縁世諦義
。乃有九諸識差別。故知八九皆如
。竝隨染淨因縁起故多義
第三爲
  四論果位有無
八識之中。前七妄心。佛果竝無。故唯識云。諸
佛如來所行之處。唯有藏識更無餘識也。
第八識中妄想本識。果位亦無。解性梨耶。通
佛果 問。若爾。教迹中云上報梨耶八識
五根等有云云五根既有。五識寧無故知。八
識者。非唯第八。總説八識。竝在果位。何言
前七果位竝無 答。此於眞識用別
八識差別。實是第八藏識所攝。今於八識門
前七是妄故。果位竝無也
  五明縁起薫習差別
八識之中。本末相對。第八識爲本。前七從
此生。於中有多義。若麁細相望。依第八
第七識。依第七識前六識。若約
子現起而言。前七竝依第八識生。以第八
中持種子故。若約相薫相生義者。前七薫
種子。在第八識中。即第八識中生果功能。説
種子。此種還生前七轉識故。本末識亦
得互爲相生之義。若約現起。論生。非
者。非前七識生第八也。又於第八識中
眞妄分別。若由眞起妄此約眞法爲本妄
心起也。若剋性論。眞是淨法。唯生淨法
妄是染法。唯起染用。若互相資。皆得無傷。
若論種動不動義。眞性不動不染淨。若
染淨。唯是妄心。此後一義應文證。故
寶窟云佛性不其種苦。及苦也。種
苦起染。厭苦起淨。此文於佛性上
染淨二用。然此文意。非道門。何以故。彼
文亦云苦及厭苦。終由佛性也。此
意即顯苦厭苦。親由妄想遠尋根底
遂由佛性故云終由佛性也 問。若染淨
法由佛性起只是其親。當何之。但云
佛性乎 答。窟次文云。如海水。風次
浪。非是海水令其成云云意云。海水
本有之。而未浪。風至即有。此即佛性
同。妄想爲縁。有染淨用。若論因縁親
。佛性爲親。妄想爲今約隱顯。縁至即
起顯故爲親。固先本有。而未用。故爲
遠也。此是義遠近。亦非時有先後
問。若言妄想爲縁起染用者。其妄想自起
耶。若。由眞起者。即是眞法親起染用。又其
妄想即是染法。彼有即既染用。何言
染用耶 答。其妄想者。是根本細者。
其種苦者。是麁染用。此是麁染由細染耳。
又可云其妄想者。即是種苦。妄想念念互
相薫習。此即妄想無始義也
  六有始無始義
妄想縁起源由佛性。若爾。至佛果更應
染耶。又若至佛不妄想。云何眞性起
妄法耶 答。至佛果位正觀圓明故。不
更起無明妄想。本得正觀之時由
想縁妄想也 問。若爾。妄想即是無始。
何故經言如來藏故説生死無始。故知。
自論生死。即有其首也。涅槃云。十地不
生死之始。佛即見之。又論説言生死無始便
言正見已上然説無始者。便是無因。若
如來藏教爲無因且説無始。若
如來藏教。有如來藏。生死依之便脱
。其藏性。實無爲法故。無因無名故。至
大乘實義。非無始也 答。考諸經論。或似
此義。又於人師解釋。亦始義。然
熟檢宗家正意。世諦理中。亦是有始。亦是
始。若依眞諦理。即非始無始。於世諦中
二義者。謂約是無始。據法相本
。便是有始妄想依佛性。更性更無本。故
此義不論而已。若論要須窮極。所以然者。
中庸生疑。若邪推便惡見故。又此義
文習之。若強推之。便是十四難置答
事。故置不
  七因縁一異義
因縁世諦中論一異義者。衆生無量。一一身
中。妄心各別。眞性是一。若無差別之差別
之。前七識者。他人各別。第八識中妄識亦
別。眞識不異。若約妄想眞。眞識亦別。
乃至佛性約其凡位薫習差別。眞性縁起。便
多佛。若約窮證本性。諸佛亦一也。又約
八識中諸識相望。眞妄性別。又妄七識其體
各異。若據眞識妄。離眞無妄者。是第一
義門。非世諦門。又復可世諦門中。亦
非一非異之義。以其八不通二諦故。眞
妄因縁定異。眞妄相別故。亦非定一
又復據妄見眞妄是別。就眞論妄。妄即是
眞。若入此門。八識並是眞識體用差別無
妄也 又復據妄求眞時。妄外無眞。就
妄時。離眞無妄。然有分別者。就妄求
之。無別眞識。此中但是前七識。若就
妄時。或總爲第八。通餘義門七。故擧
。眞識名爲第八。亦直名眞識。不第八
前七故。或於此門。具有八識。然唯眞八
識。雖唯是眞。體用各別 又有多用故。由
此道理非一非異得成。亦一亦異復得

  八心境隱顯
正法心非境。若隨因縁世諦心境
倶存。前六事識有境有心。心境各別。攀縁。
取捨。執取定實。第七妄識。亦有心境。迷時
境在心中。妄取六塵故。而與事識
異者。前事識者。取境定實。此第七識但取
境相。不性實。若得悟解境在心。第
八眞識。隨縁亦起六塵境界。又心自體即色
即心即事即眞。若論眞如唯是眞如。若論
唯識即唯是識。若論五塵即唯五塵
問。眞心無礙。云何有色耶 答。眞識分齊。
即以佛果之。佛果唯是眞識。此眞識分
法報應。應色有者義顯。可知。但此應色。
若隨所化妄心分齊。然就實論。唯是眞識
之用。報身色者。是萬徳中色相功徳并五根
五塵。故教迹義云佛果五根等始起云云
義。此報身中無色相功徳。所以知
唯以知然唯以法性土。無寶玉土故。
若有五根。應五塵并扶根色相。若有
。何故釋云以法性土。無寶玉土耶。
然言五根者。眞徳顯了義説爲色。爲見聞
等用所依。義説爲後義
法性身中自
色相。然與色爲性故。説爲性色也。八識
竝有境。以眞識分中八識。即以眞如法性
境界故。故於八識竝皆有境。然説爲
者。爲除境界執著故。且説爲心。若除
境執。已心執。非境非識。唯是正法。
又妄想中心是本故。説爲心識。眞識分中。唯
初入門亦偏説心。故寶窟下云。色從心變
心爲本。所以云心。故云自性清淨心。不
性清淨色取意大宗。略開
。餘義隨文更應
  已上略論八門義
佛性義云。涅槃經中名爲佛性。即於華嚴
名爲法界。於勝鬘中名爲如來藏自性清
淨心。楞伽名爲八識。首楞嚴經名爲首楞嚴
三昧。法華名爲一道一乘。大品名爲般若法
。維摩名爲無住實際云云又云。平等大道
諸衆生覺悟之性。名爲佛性。義隱生死
如來藏。融諸識性究竟清淨。名爲自性
清淨心文 釋一法
又云。唯識論云。唯識無
境界。明山河草木。皆是心外無別法。此明
理内一切諸法依正不二
  染淨縁起四句事
窟下云。然經論中。釋染淨縁起。要有四別
一約縁不佛性。二約佛性縁。三
亦約縁亦約佛性。四不縁不佛性。一
縁不佛性者。只由六七妄縁。不
如來藏。此小乘教及大乘教相中。彰染淨縁
中。因果自相招感故有。都不藏實
是一切。二明約佛性縁。染淨之
興。只由藏實。不縁而有。此如楞伽
。六七非苦樂涅槃因。藏識受苦樂
是涅槃因。如是一切。今此説亦同彼也。三
明亦約縁亦約佛性者。此亦如楞伽
識海常住。境界風所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
生。如海水起波浪。非異非不異。佛性亦爾。
心倶和合生。亦非異非不異。如是一切。故
眞妄和合方起染淨海水起波浪。非
不異者。彰水外求波。波外求
故言不異。而波息水靜故。言非不異也。佛
性亦爾。心倶和合生。非異非不異者。彰
性與六七妄心和合生時。不眞外求妄。
妄外求眞故不異。而妄盡眞顯故。言
不異。亦可縁常靜故。言非不異。法華論
衆生界。不衆生界。有如來藏
。故經言佛性雖陰界入中。而不
界入也。四不縁不佛性者。實相之外
縁故。無染淨法可起。此如金剛波若論
。平等眞法界。佛不衆生。以無佛。爲
。無衆生。爲所度。又如三地論説。煩惱妄
想中。無一法可減。清淨中無一法可増。
上三門乎一
 尋云。佛地論或云三地論。是何論。又兩
 本中。是非如何。可
同中云。若是起煩惱。與心別體。共心相應。
此無明住地。即指妄想心體。以爲無明。不
別心外有別數法心相應。是故説爲
不相應。故馬鳴言。即心不覺常無別異
不相應又云無明爲
變易業
二同時縁無明
住地。是妄識心依止心體。修起後縁治。如
睡心夢中解。故名爲文 可此文
心法智非
第七識
之釋
佛性義云。乃至第八阿梨耶識。亦非
佛性。故攝大乘論云。是無明母生死根本。
故知。六識七經乃至八九設使百千無量諸
識。皆非佛性。何以故。皆是有所得五眼所
見故
 此明有所得心所取八九識非佛性。若論
 實義。解性梨耶。即是佛性。名如來藏也」
寶窟下云。問。由佛性故。得苦樂求涅
。此事可爾。若由佛性法衆苦者。是
佛性力故。令衆生種生死苦。若言
佛性力生死亦應佛性力
求涅槃此章大意。爲外道二乘人
佛性。欲一切衆生佛性
故。説佛性故。得衆苦。樂求涅槃
問。○若由佛性苦。即是佛性令
苦。此乃是於魔性。何名佛性 答。此乃
有佛性衆生故得苦。非是佛性令
苦。亦明有佛性衆生令其厭苦非是佛
性令其厭苦。如海水風吹成浪。非
海水令其成云言是於者
猶只是也
問。非佛性
物受苦者可爾。何復非佛性故令
苦耶。起信論説眞如體薫習云。○從
始世。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
之性。依此二義恒常薫。此説耶 答。如
已辨云云猶不
起信論云。心眞如門。心生滅門。心眞如者。即
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
乃至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心生滅者。
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
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爲阿梨耶識。此識
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云。此與
窟所引楞
伽經文。眞如與妄心
和合。非異非不異同也
又云。復次覺與不覺二種相。云何爲二。
一者同相。二者異相。言同相者。譬如種種
瓦器。皆同微塵性相。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
幻。皆同眞如性相。○言異相者。如種種瓦
器。各各不同。如是無漏無明。隨差別
性。染幻差別故
 同相。即上云非異也。異相。即上非一也。
 亦與經中非異非不異同也。非異者。則
 此第八唯是眞識。同眞如故。言非一者。
 則眞妄異故。第八識中亦有不覺
又云。以阿梨耶識。説無明。不覺而起
云云
此説依解性梨耶妄識
首楞嚴經第四云。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眞
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
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
剛王。常住不壞云云
 此佛智常記所引。非大師所覽
密嚴經下卷云新譯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
 常住無 離四句言説 佛説
如來藏 以爲梨耶 惡惠不
藏即阿梨識 如來清淨藏 世間阿*梨耶
 如金與指環 展轉無差別云云
非異義門
嚴玄二云法華未
佛性正因
若言文佛性
之説故不用者。涅槃華嚴無梨耶之文。則
涅槃華嚴應八識故。不即就
一切教。則唯一部。八萬何施。以
佛性故。修行成佛。是故爲云云
 此文意者。諸部不同。依文言而實義相
 通故。法花明成佛即佛性義
 今用意云。華嚴涅槃雖梨耶文。道理應
 有。以大乘中窮極説故。重意云。華嚴正
 法及一心。涅槃佛性及涅槃。皆是自性清
 淨心如來藏異名也
  有始無始文
寶窟下云。以如來藏故。説本際不可知
○既如來藏生死。如來藏本際無
始不可知。依藏有生死。生死亦無始。本際不
可知。若不藏有生死。即不無始來有
生死也。有人言。佛性無始。生死有始。始應
知。但與佛性合用故。云本際不可知
又釋。佛性無始。生死有始。背佛性故有
。須佛性方了生死之始。唯佛能見
。十地亦不其始。故云本際不可知
問。龍樹云。生死有始無始皆是邪見。今何故
偏言生死無始 答。雖二倶邪見。但爲
衆生有始故説無始。無始者。欲其有因
也。又中論中。佛説無始者。欲空義
既其無始。即無中間亦無終。無
*終故無生死 又言。其無始者。欲
終。非有無始。是故無始辨生死
。不此解即是邪見
勝鬘經云。世尊。生死者。如來藏故。説本際
不可知。世尊。有如來藏故。説生死。是名
起信論云。五者聞修多羅説如來藏
有生死。依如來藏故得涅槃。以解故。
衆生生始。以始故。復如來所得
涅槃有其*終盡。還作衆生。云何對治。以
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始。若説
三界外更有衆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説。
如來藏無後際。諸佛所得涅槃與相應。
則無後際
涅槃疏第二十云納衣梵
悉論義
然古來解此文
家。若是開善云。此正難流來義。無明初一
念識詫空起時。爾時即有同時煩惱若起
今言。身者只名此識身。佛既言同煩惱
有身者。今問身爲前煩惱在前也。若是
莊嚴解。明流來。但就即身難。
只此身爲煩惱在前。爲身在前。今明具有
此義亦得。是難流來亦得。只就此身

 具有此義者。只是兩意。而非
 正義。中亦有流來。生死初又雖流來
 義。而無始也
又云佛答身及煩惱一時而有。開善解云。
此是流來義。無明初一念。即有同時煩惱
故云一時。若是莊嚴。明煩惱潤識義。要前
煩惱潤識故。識方受生。此是前後義。若是
人明潤。只當一念識詫生時。煩惱即潤
故。是一時義。今明此云一時者。借一時
前後。○雖一時有下。此復是破一時義云云
信解品疏云。智度論云深水火坑倶能
。○華嚴經云有始無始是無記
問。此一句。是學者致迷之處。略述
仁王云。衆生識。初一念識。異木石。生得善
生得惡云云
疏云中卷實相與無明住地。本來無前後
但衆生於無所有中。横生憶想。方別長流
六道。反迷得解。知煩惱本來是涅槃。有
初後。故此經云。初一念識支。本識解性。故
云云
 本識解性者。是如來藏也。生得善。生
 善生得得惡者。此明善惡根本。若依
 窟引□經釋五住義者。此生得善惡。即
 是一處住。其文如下引
又云。文言衆生根本者。初一念識是成
衆生之本 又解一念者。此明相續之
。此乃無始爲
初解意。以本識解性。以是本故。名爲
也。即以所依故。名爲初也。即以所依故。
名爲本。非先有本後成衆生也。後解意。
無始縱説爲始。非開善詫空而

淨影八識章意。菩薩先以無始有始。然
後以空破無始
仁王云。三界外無衆生。佛何所化。是故我
三界外別有一衆生界藏者。外道大有
經中説。非七佛之所説
此文兩段。三界外無衆生者。以三界
切生死。無別生死也。言別有衆生界藏
者。遮三界外衆生藏。即遮始起衆生也。
藏者未衆生時爲本言也
疏云。文云三界外無衆生者。分段變易二
種。三界外更無生死衆生可化也。第四明
邪顯正。文云三界外有衆生是外道經
七佛説者。若依舊説流來義。即同外道
大有所説。二種生死外。別有生死衆生藏
者。即是舊説無明識也。是外道邪説。非佛正
 大有經者。應是衞世師經説大有性
起信論云○更有衆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
云云 具如
倶舍論云世間
三界無邊如
空量故。雖始起。有情無量無邊。佛出
於世。一一化度無量有情。而衆生界無
窮盡云云
  裏書云
華嚴延尊五師始覺受薫義。傳聞不同。今判
云。若約縁起道理。從眞起妄。而本覺始覺
異。若約此義邊。若論作佛已還作
衆生。即不許。如起信論破已上
裏云
瓔珞經佛母品云。諸佛還爲凡夫故不
。無故不有○云云
 此意云。佛性大悲門。常不凡夫法。淨
 影八識章名爲凡夫作用門。即眞用觀攝。
 楞伽經説菩薩闡提。其義大同也
又下卷大衆持品云。以智知一切衆生識
始起一想住於縁乃至其四住地前。便無
法起故。故名無始無明住地。金剛智知
始起一相有。而不其始前有法無法
○唯佛智知始終云云
 無始無明。如五住中抄之。佛知始者。如
 佛性中引涅槃經文。可合用
法鼓經上卷云。伽葉白佛言。若善起佛者
云何到無生處。佛告伽葉。行善業。伽葉
佛言。誰之所教。佛告伽葉。無始佛教。伽
葉白佛言。一切無始。佛誰化誰教。佛告
。無始者。非一切聲聞縁覺思量所知。若
士夫於世間。智慧多聞舍利弗。長
夜思惟。終不知。佛之無始誰窮最爲先。
乃至涅槃中間亦不知。復次伽葉如大目
。以神通力最初佛世界無始終不
得。如是一切聲聞縁覺十地菩薩。如彌勒
。悉不知。如佛無起難得。衆生無
起。亦復如是云云
又云。伽葉白佛言○如是菩薩摩訶薩。於
大海水滴滴指減悉能知之。亦知餘在。況
復世尊。於衆生大聚盡而不但諸衆生
減盡。一切聲聞縁覺所知。唯佛世
尊乃能知耳。佛告伽葉。善哉善哉。如汝所
。衆生大聚無盡時
 此經意。説佛無最初衆生無盡。此義唯佛
 所知。一一衆生無始之義。唯此可
窟下卷云。又須無増減義。若隱名如來
。在隱不減。顯名法身。即顯亦増。故
經云。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又隱名如來藏。如
來藏不減。顛倒生死不増。顯名法身。法身
増。顛倒生死不減。故大品云。雖生死道
長衆生性多。菩薩應是正億念。生死邊
虚空。衆生亦如虚空。是中無生死往
。亦無解脱者。又波若云。無縛無脱。是名
菩薩大莊嚴義。若有縛脱増減。即是二見名
醜陋。不莊嚴。若離縛脱増減。得
正觀。名大莊嚴云云
涅槃義云。今約事論之。如無明初念。始起
新。佛果後起爲故云云
 今見此文。似無明有初念始起。然實不
 爾。何者望佛果後起。且以無明最而
 已
窟中云無始無明
住地文也
無明住地。久來性成。不
起惑。作念現生。故言無始。○三性諸
心。或有或無。無明常有。故説無始也○有
人言。此無明是生死本因。故無始。是以攝論
云。無始者。即是顯因也。若有始即無因○所
以明有因者。顯佛法是因縁義。有人言。無
始無明者。始背明入暗時。煩惱性微細。唯
同是一無明。無四心次第起。言心不相
。○無始者有二種。一云。無明無始故。
衆生無頭波若無底。二云。無明最在初。實
録有始。但無一法在此前
  性染有無事
問。他師云。眞如法性中有性染云云爾宗
家意許此義耶 答。不許見也 問。若法
性中無染法者。諸佛菩薩能證法性。何能
染用。若無染性何猶能爾。如法無礙故。
菩薩證法性能現神通耶 答。對治悉檀
無名相中。強名相。説者。説如來藏
無我。倶不相違。染淨亦爾。若就第一義悉
。非淨非染。然就八終八倒之。生死法
是無常苦無我不淨。若説常淨便爲顛倒
涅槃是常樂我淨。若説苦不淨亦是顛倒諸
法本性即是涅槃。何得説言眞如法性中有
不淨耶。但應説言本性清淨而有隨染用
究竟言之。非染非淨。以染淨縱説爲
淨。以其淨是無染名故。云貪等染法於
。然亦縱説名爲不淨。以無妄執之淨
故。如我説爲無我。又貪等惑以
性故。*縱説貪等性亦得。説
染法性性是染。若異此義便是違聖教
大乘
大乘止觀兩軸。是南岳思禪師作。又有
本題下云曇遷法師制云云彼云。法性本非
染淨。而須有染性能生染用。亦有淨性
能起淨用云云今謂。此言有甚意趣。謂
眞如本性雖染淨而能縁起。染淨兩用。
其淨用之性。説爲淨性。非性是淨。其染亦
爾。染之性故。説爲染性。非性是染。此是
染。縱爲染。末代淺學執此爲極。*甚可
悲愍甚可悲愍。當知性惡是人推。盡非
論中之所説
華玄二云。一師之意。貴在於悟云云
又云。耳毒無定。唯悟爲云云
佛性義云。欲無性得。是故得大乘
無礙云云大師處處引涅槃。大集。智論。攝論
等文。會通異説。然於其中學者宜須巨細

二諦上卷釋爲人悉檀云。諸佛經。或説
或説無我。或説淨或説不淨云云若准
。説爲清淨亦非第一義
窟下云。善心是淨。不善心是垢。善心之中。
貪嗔癡。是爲淨中無垢云云
 此明麁法不染染義
又云。三界麁心染義。尚難了知。自性清
淨心而爲所染。豈易可知。雖本清淨。而
衆生顛倒不淨故。名爲客塵煩惱所
染。雖客塵煩惱所染。而常本性清淨故。
實無染。難了知
勝鬘經自性清淨章云。如來藏者。是法界藏。
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此自
性清淨如來藏。而客塵煩惱上煩惱所染。不
思議如來境界瓔珞經佛母品云。無佛有
佛。法界一相故不一。謂法常清淨故不二
 法界一相應不二。而云不一者。諸同
 不壞故。有種相故。云不一
大集第二云。一切衆生心性本淨○衆生不
心性淨故。爲客塵煩惱之所繋縛云云
起信論云。如世間衣。實無於香。若人以
而薫習故。則有香氣。此亦如是。眞如淨
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薫習故。則有
。無明染法。實無染業。但以眞如而薫習
故。則有淨用
又云。四者聞修多羅説一切世間生死染法。
皆依如來藏而有。以一切諸法不眞如
解故。謂如來藏自體具有一切世間
生死等法。云何對治。如來藏。從本已來。唯
過恒沙等諸淨功徳。○以過恒沙等煩
法。唯是妄有性。自本無□。若如來藏體
妄法。而使證會。永息妄者。則無是處
梁攝論十三云。論云。轉依者。對治起時。此
依他性。由不淨界品。永改本性。由淨品
永成本性
 此明悟解時。永改前來不淨品。永成
 本性清淨性
又十四云○對治起時。離本識不淨品一分
本識淨品一分相應。名爲轉依云云
 言轉依者。謂依他眞實性。又轉
 染依他。唯成淨品依他
  心數有無事
窟中云。心王一念縁境。煩惱數法隨心而
起。同時不相離故。言刹那相應。故馬鳴
言。心異念異。而同。知同縁。名相應染。若
煩惱。心自縁。煩惱不起。不心相
云云
又云。以無明住地更無別起故。不別説起。
只以前所列見愛等。通説爲無明處起
勝鬘經云。起者刹那心。刹那相應。世尊。心
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云云
 起信論説六重妄染。其中。無明業轉現。
 爲不相應。染智相續爲相應。又前六識
 中。惑染名執相不染
淨影釋云。此五皆是無明所起。故知。亦有
相應義云云
意云。除無明住地餘業識乃至相續。此
並是無明起惑。故知。無明所起中業轉現。是
相應故。亦有不相應
○ 八識非究竟事
深密解脱經第一云流支
法住智智意意識
眞菩薩。不諸識相是眞菩薩取意
略抄
佛説
偈言○
諸種阿陀那○能生於諸法
我説水鏡喩。而爲愚人
 此名第八阿陀那此言注可
  勝鬘二藏事
勝鬘經云。世尊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世尊。空
如來藏。若離若脱若異一切煩惱藏。世尊不
空如來藏。過恒沙不離不脱不異不思議佛
寶窟下云○今如前釋。知二種藏智。智
體無相故。名空智
又云○空藏明煩惱畢竟空故。不爲不
空藏具一切徳故。不無。非有非無即
是中道故。涅槃經云。佛性者。是三菩提中道
種子○中道顯現即是佛也。故涅槃經云。中
道之法名之爲佛。得空不空二智。即是得
於中道。故涅槃經云。得中道故。大法
。○問妄法云何名藏 答。以能藏
問云。何名 答。以妄法無所有故 問。眞
實之法。云何名藏 答。以所藏云云問。
勝鬘所説等藏。與起信論所説。如實空。如
實不空。其義同歟 答。聖梵入寺傳云。同
云云學者多云。此是聖梵入寺誤也
今云。二藏者。以能藏所藏二。又以
法妄法二。又起信論空不空。自就眞如
別之故。經論説。其義是別。然考實論之。
其義即通。論説空如來藏云。如是一切
妄心分別。皆不眞如相應故。説無相
寶窟引
之作
若就眞如上空。無妄者説爲眞如。是論
正意。若就妄論妄。空無於眞。無於眞如
者。即是能藏。起信論中。兼顯此義。又復經
二藏妄法非有。眞法非無者。即非有非
中道。佛性即此中道顯現。名之爲佛。故
知。二藏非有非無。還即就眞如。佛性自體
空。於此眞如空無妄想。故知。二藏並就
眞如。與論意同也
問。寶窟引馬鳴如實空經空義者。即此
意歟 答。不爾。窟引意者。證空智之空。此
是能智之空也。非證所知空如來藏如來
藏故。其意相當
  三性三無性事
淨名玄六云中論無性法
亦無之文
凡有二義。一爲
攝大乘及唯識論。不三性。存
無性理。三無性理。即是阿摩羅識。亦是
二無我理。三性謂依他性。分別性。眞
性。分別性者。即是六塵以爲分別
分別性。依他性者。心識依六塵及梨耶
本識起。爲依他性。眞實性者。即是涅槃。
故名爲三性。三無性者。知六塵無相可得
無相性。六塵無相故。六識無生。名無生
性。無相無性乃是眞實性。但塵識虚妄。既無
眞實性。亦不無性性故。用此以爲妙極
今對破此。故中論云。諸法後異故。故知。皆
無性。無性法亦無。一切法空故。問二論主
云何相破 答。二論主義實相成。但天親借
無性性故。偏歎無性而學人不了。遂守
無性 龍樹明中實遠離諸邊顛倒。所謂性
是一邊。無性爲一邊。離此二邊中道二
對一門淺學云云
 此文既云義實相成。故知。此宗共用三性
 三無性等。應攝大乘論。佛性論等
 釋深密解脱及波若經等所説也。又淨影
 八識章明三性三無性義。具如別抄
  相識見識事
統略下云。經云。法身二無所有。謂相及相
處二無所有。即攝論中。相識見識。相識是前
塵。見是能識云云
  種子義
窟中云。五住種子並依本識又云。不
作縁念法不相應。即五住種子是也
統略云弟子
五性取整著内衣喩。以菩提心
種子在衆生心内。天親論明一切種子皆在
梨耶識中文 天親論者
攝論等也
同第一初云。衆生成佛亦具二義。一者縁因
佛性○即是菩提心○二本有種子。即是本
有佛性。方得成佛云云
 此本有種子非今所論
  不失法事
中論業品云外人
問也
  不失法如券  業如負財物
  此性則無記   分別有四種
  見諦所不斷   但思惟所
  以是不失法 諸業有果報
  若見諦所斷  而業至相似
  則得破業等  如是之過咎
疏云第八世人出債。要具四種。一有財主
二有負債人。三立券書。持負債主。令
財。四債主必還財物。財主者。六道衆生也。
負債主六道善惡業也。作業之時。必有一法
業起。持業令果。如財時必立
券也。負債人必還財主物。善惡業必辨
道果。還行人受之也
 債字見義章賢聖義質字正可債歟。
 賃者別字也。賃價也
問。不失法者。云得成就歟 答。不
疏云。問。何故獨破無記不失法。不
得繩耶 答。二義。一者通三性得。亦
能感果。屬上業門。破無記不果。上未
破今破也。二者得通三性。此但小乘義耳。
破。無記通大小。正量是小乘。阿梨耶
不失法是大乘。阿梨耶翻無沒識。無是
不之異名。沒是失之別目故。梨耶猶是不失
法耳。又梨耶體是果報無記。能持一切善惡
種子。正是今外人義
問。統略引天親論。明一切種子在梨耶中
云云今何判爲論主所破耶 答。但除
而不法。又語言雖同其心則異。天親
主假立種子。學者執之以成患也。疏云。
經中説有券義。如度論引集法經諸羅
漢説偈。老病死券已裂破。此明羅漢還過去
報債竟。不復更取未來債。則不失法券便
滅爲裂破云云
此言券者。或是得繩。或是不失法也。故云
佛陀呵梨是無券部。此宗無得繩。故薩婆多
有券部。別有得繩故也
又云。問。與有券部無記幾種異耶 答。一
常無常異。薩婆多得繩是無常。念念生滅。
正量是功用常無念念滅。但有大期滅乃至
又依正量部義。正量本是律學。佛滅度三
百年中。從犢子部出。辨不失法體是無記
明了論是覺護法師造。而依正量部義論云。
正量部有二種。一至得。二不失法。但善惡有
之。外法則無。又但是自性無記。又待果起
方滅。是至得遂法通三性。通内外法皆有。
果未起時若懺悔則至得便滅。而不失法雖
悔罪滅。要須果起方滅也。
始終有五部。一薩婆多通三性。餘四部無
記。一佛陀人。二曇無徳。三正量。四攝論。並
是無記○彼深有所以。善惡業自感報耳。此
業法報。故是無記云云
疏云。分別有四種牃第四
句也
正是梨
耶。梨耶通持三界内外種子。持三界内種
即三界繋。持三界外種子即不繋。將攝論
之太易也。依數論義。得繩通漏無漏
正量部云。隨一念善惡則不失法與之共
起令果○起無漏業。亦有不失法
問。不失法爲三界繋。可是無記。既稱不繋
即是無漏。云何名無記耶 答。有人言。此
部立無記無漏故不妨也 例如薩婆多
二無爲是無記而是無漏。成實論明羅漢
識想受三心是無記是無漏。○今謂。正量部。
唯善惡業起有不失法。若無漏及餘法起但
至得。無不失法。而云分別有四種者。上
總唱無記耳。今汎分別。則三界之不失法是
無記。所持之業既三界繋。能持之法亦三界
繋。若不繋者。此是至得通三性也。所
者。若不失法通繋不繋者。便應
不斷。下不偏言見諦不斷思惟所斷
下偏言其斷。不不斷。則知。無記偏
不失法。不至得也。攝論。梨耶長觀
是生死果報。心是有漏。而梨耶通三界内外
故。通漏無漏故有四種
論長行云。是不共法欲界繋乃至亦不繋。若
分別。善不善無記中。但是無記。○見諦所不
斷。從一果至一果。於中思惟所
問。不失法者通不繋歟 答。釋云。唯三界
繋不通不繋 問。偈云不失法如券乃至
別有四種。長行釋云是不失法乃至不繋
何違文如此釋耶 答云。但思惟所斷故。
然言不繋者。如券言中。兼明至得故爾
云云
疏云。第三斷不斷門分別。攝論依大乘義
見思。初地爲見道。二地金剛心
修道。梨耶至金剛心治際時。本識都滅。梨
耶既是果報心。是苦諦攝云云
 釋而業至相似等句。可疏文
問。不失法者。既是外人問中立也。爾者論主
意如何 答。青目答云。是義倶不斷常
。是故亦不上偈云。業住
報。業即爲常。若滅則無業。云何生果報
偈又云。雖空亦不斷。雖有而不常。業果
報不失。是名佛所説疏云。下半二意。
一者明業具二諦故不斷常。令果法不失。
別不失法持業令失。蓋是如來
依。故云此是佛所説。二者若依下長行釋
○下半破邪義。汝不二諦中道。言
失法。謂是佛所説耳
問。若爾云空亦不斷等上兩句意何
答。疏云。業本性畢竟空。非是前有業滅
然後方空。故非是斷。○次明業雖畢竟空
顛倒者。宛然而有。往來六道。亦非是常
云云
偈云。諸業本不生。以明性故。諸業亦
滅。以其不生
疏始終意云。上偈明二諦不斷常。此偈二諦
不生滅
 世諦離性生滅。眞諦假生即不生
疏云。此文雖是一行之偈。實是方等大懺悔
云云
偈云業住至報 是業即爲云云 諸師
爲此
偈破可
見之
疏云。攝論師云。梨耶識持善惡世出世種子
是故得果。今依偈責之。種子爲果起而
。爲起而滅。若待果起而滅即常。未
而滅即無果報問。念念滅故無常相續。
果起故不斷。即有果報故無此果
 答。一念種子。若不滅待果者。即非
。若一念即滅者。後念何生耶。破意義
勢如此。若因縁義即免斯也
問。依方等懺五逆等決定業耶 答。
若依淨影。但可輕。未全盡。今嘉祥義
宗。一往應定業不全滅。但得輕受。若
究竟尋之。亦得都盡。然亦硏二師義。其意
則通。觀業品疏云。諸大乘經皆明懺悔轉
業障。如涅槃獅子吼云。一切諸業無
定性。唯有愚智愚人。則以輕爲重。無而成
有。智者能轉重爲輕。轉有爲無。今明。若
業決定。則是愚人。如今品觀之。名爲
。普賢觀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 若
懺悔者。端坐念實相。衆生無始以來。
六道業深而且大。故喩之如海。非
相觀之。今此品觀業即是實相
故能滅業障。故説此品云云
 重爲輕者。一往明重輕受。言
 轉有爲無者。更明罪令無也。若但言
 轉重輕受不定業者。重言有爲
 無。便成無用文義相違
問。雖有令無。不定業。故知。此文
且約不定言耳 答。既言一切諸業無
定性。何得定言決定業 問。釋觀世音
稱名脱苦云。衆生業有定不定異。不定可
救。定不云云今何云定業滅耶 答。
不至心及結縁薄者。更分別之。有定業
滅。此是多義相成。非定業全不滅也。
意云救者。有一類不救耳。非
切定業不救脱。今云方等懺悔滅定業
者。約懺悔成者論。亦非一切人皆滅定業
又稱名輕故定業或有滅者。正觀深名
諸業障滅。觀音品疏云 問。稱名何故有
 答。一意如上。有至心不至心。故
脱不脱。二者脱有利益是則救之。脱無
利益故不脱也
 私云。脱苦更無別事。則樽有利益。若脱
 苦已更造惡。受大苦無利
三者與觀音結縁有厚薄。薄者善少故不
脱○四者衆生業有定業不定業。不定可
救。定不救。所言定者。一重心作已。心
慚愧二者作已覆藏。三作已更作四。起
願扶之。故決定得報不救也○ 問。若
救應稱名無益耶 答。今雖無益
後世因
 今雖無益等者。涅槃經説。大涅槃經於
 一闡提人猶爲作。作利益事也
  裏書云
相玄賛釋觀音品云。只如法琳歸命免
七日之刑懽歸依脱三刀之害云云
瑜伽第九 第八十九作増長定
不定業説之
賛又云。般若經中。不滅盡。擧心徴者。至
誠懇切。受持彼經一切不受。若不爾者。五
無間罪。皆決定業。未怨王。如何悔已。一
切不
又引業報差別經云。若業増上心作。無慚
無愧。作已更作。無心改悔。是業之決定。若
業非増上心作惡業常壞慚愧。是業
不定。但知諸業非悔非道之所損伏。可
受果彼損便無受果之義已上
裏書
新撰疏云。所言定者。一重心作。二作已心
無慚愧。三者作已更作。四起願扶
文同義疏
義疏合重心無慚一。覆藏。新撰疏
重心無慚二也。或四義即相當。但改
名言
華玄十云。*至心即脱。不至心故不脱 問。
菩薩自應之。何須*至心。答。以至心
故則罪滅。菩薩方得之耳。故須*至心。二
者罪輕即脱苦。罪重則不脱。三者習因有
厚薄。薄者脱苦。厚者不習因者
習惡也
四者業
定不定。定者不脱。不定者脱
五者。有蜜益顯益。則脱苦者謂顯益。則不
者謂蜜益。六者。有利益者脱苦。無
者不脱也今爲脱不脱別
故。開定不定異。若總言滅定業者。則不
不脱苦也 問。若爾實義相違耶
答。定業中。或時得滅。或時不滅。有實滅
故。懺悔力中。滅定業有不滅義。不
輕業不定業故。且開定業不脱也。
此義少陰。宜善思
法華安樂疏云。不定可轉。定不轉。二者
重爲輕。三不説行。故疾病不
除。四衆生有無量劫罪。漸得微薄
今意。大乘經力。五逆都滅。五逆定業。既許
都滅。況餘業哉。又五逆人由念佛力。滅罪往
生。豈不定業
成實論云。定業者是五逆也
法華義疏第一云。阿含經云。世王懺悔竟。猶
柏掬地獄。後從地獄出。成辟支佛。涅槃
云。闍王不耆婆。來月七日當地獄。而
懺悔竟。不復墮。又經云。懺悔竟得柔順忍
以大小乘經不者。以小乘經力劣
故。重罪微薄。猶墮輕地獄。大乘經力勝。重
罪都滅。所以不
又云 問。涅槃經明闍王懺悔。但得無根信
。餘經云柔順忍。柔順忍二處。一十迴
向。二六地。云何會通 答。涅槃經據其迹
是罪人。故但得信心。若言柔順忍者。
衆便謂實犯罪人。則不滅罪。他經據本。故
柔順忍。又淺深隨文 他經可
裏書云
成論三報業品云第八
但五逆。名爲
。而六足阿毘曇。説五逆是定報。又監第
經中。亦説不定等
破不破品云第七
問曰。云何名定報業
何等是不定報業 答曰。經中説五逆罪是
定報業。○餘業中亦有定報分。但不
文 已上
裏書
涅槃經第十八云佛語
阿闍世王。若不
耆婆語者。來月七日必定命終。墮阿鼻地
云云
又云。諸佛世尊説一切法悉無定相。王復能
亦不定。是故當知殺無定相。大王如
汝所言。父王無事。横加逆害者。何者是
*父。但於假名衆生五陰。妄生*父想。於
二入十八界中。何者是*父若色是*父。四陰
等文又云。我今始見伊蘭子
檀樹。伊蘭子者。我身是也。栴檀樹者。即是我
心無根信也。無根者。我初不敬如來
法僧。是名無根
又云。爾時摩伽陀國無量人民。悉發阿耨○
菩提心。以等無量人民發大心故。
阿闍世王所有重罪。即得微薄。爾時阿闍世
王語耆婆言。我今未死已得天身。捨
短命而得長命。捨無常身而得常身等文
 同義疏云。河西解云。此天是第一義。以
 某懺悔清淨故名爲云云
  涅槃經疏。於此重罪微薄等文更無
  釋
問。淨影大師依重罪微薄之文。并轉業四行
轉重令輕之説。不全盡。今嘉祥解云
乘經力。重罪都滅。似證據耶 答。涅槃
但説滅罪清淨。已得天身。不重輕受。故解
重罪都滅。所以不然經重罪微
者。此對重罪微薄。言重罪。理
微也 又且傍顯因果罪福決定不失
故言微薄。不都滅。理實都滅。故不
 又闍王但得無根信心。除滅逆罪。未
深位餘位餘輕罪不除。故言微薄
後義應
若言大乘懺悔不逆罪
者。觀無量壽説。當云何通。如彼經説。五逆
罪人。歸向彌。即生淨土。永別惡趣。若
能盡。何生淨土哉。若依淨影。應言在
此穢捨身時。有微細苦而輕受之。
又生淨土已。得十住乃至迴向終心。過
向所有微塵等業。以願力故一切悉受。故
淨土盡亦無妨。今嘉祥義。或於
微・苦不覺得淨土或於地前願力
故受等。不輕受。不小乘經力劣
阿鼻重苦柏掬等。故直釋言重罪都
 又此義宗許都滅者。不勞言臨
終輕受方生淨土
 此義中二義。一者二師意同。二者兩家
 義異也。又轉業四行轉重令輕者云云
涅槃義疏第十三云。然懺悔有二種。一者顯
示因果罪福決定不失。名爲懺悔。二者破
除因果等見懺悔。○若人不罪○
此顯示令其畏罪修福。名懺悔也。○
若人決定知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失
念造罪。便生怖畏。爲此人故。次破決定之
。明明罪性無所有。隨心而。如普賢
觀經也。今此文明懺悔者。即是後意。王既
失念作惡見罪相。今宜其此見
縁生。無決定
 此中云今明懺悔即是後意云云若爾如何
 云因果不失罪微薄耶 答
 云云
又涅槃疏十云。○昔教所明四重五逆謗法
之罪 猶如折石斷多羅樹。畢竟不懺悔
此人即不無上道。今明開懺悔四重
等三種罪。即令此三種罪人及以二乘得
無上道
又云。明六種藥。所以能治此三種重罪
一者發菩提心。二者慚愧。深自考責。三
者建立正法。種種方便護持正法。爲人解
説。四者見護法之人。隨喜讃歎○五者
深識罪相。如淨名云。罪相不在内乃至。
六者讀誦大乘經典受持。爲人解説。有
六事。罪即當消滅云云
  發菩提心 慚愧自責 護持正法
  隨喜讃歎 深識罪相 讀誦大乘
  有六事 三重罪滅 四重五逆
  謗法爲
觀佛三昧經第二云。謗方等經。作五逆罪
一日觀一相好者。皆悉盡滅云云 略抄
十住毘婆沙第四引偈説云
  有大福徳者 雖罪惡事
  不地獄 現身而輕受云云
又云。今世輕受。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
佛及文殊師利因縁故。重罪輕受乃至
故汝先難。若懺悔罪業。則滅盡無果報
者。是語不然。復次若言罪不滅者。毘尼
中。佛説懺悔除罪。則不信。是事不然。是
故業障罪應懺悔
 廣説轉重輕受人毒蛇阿輸伽王事。又
 上偈説鴦堀摩事。復次者引證也
又同卷除業廣明懺悔法中云。或以惡心
佛身血。或毀滅正法乃至願以此罪今世現
問。十住毘婆沙文。廣明轉重輕受義。今何
都滅耶 答。言都滅者約究竟。謂若不
至極懺悔除者。多分輕受。不都滅
 若爾。何故論擧世王輕受。即與今異
 耶
又爲因果不失理故。且言輕受。理實方
懺悔重罪都滅。又論報果懺悔都盡。
相似等流。猶不除滅故。約報果都滅
殘習受。又論明二義。一引人毒蛇等
。明轉重輕受。二引毘尼懺悔法。明業障

 若依前意。復次意引毘尼者。上直引
 事證。引毘尼者。以懺悔證。
 上義轉重輕受。復次顯都滅
涅槃第二十九云獅子吼品
十一之五
集道故。決
定重業可使輕受。不定之業。非生報受乃至
智慧爲輕。愚者令云云又云。云何衆生令
輕報地獄。重受地獄重報。現世輕受。佛
言。一切衆生凡有二種。一者有智。二者愚
癡。若能修身戒心惠。是名智者云云
又云。能觀諸法。同如虚空。不。不
智者。不愚癡。不愚者。○是名

又云○敬信方等大涅槃經。如來常住無
變易。一切衆生悉有佛性。是人能令地獄
重報現世輕受云云
義疏十七云。以修故。人中輕報地獄重
受。故一師明有所得持戒等。并不動不出。是
三有果報。不惡道。不障。今明
者。如下文。觀諸法於虚空
問。此文既明無所得善。但云轉重輕受。云
何前云都滅耶 答。業果不失。故云輕受
微苦而不覺知。報果全無。故云都滅
故經結云。以是義故。非一切業悉有定果
亦非一切衆生定受
  此文意。顯習善者非決定果也」
  裏書云
大論三十七云。先世重罪應地獄。以
般若波羅蜜故。理在輕受。譬如重因應
死。有勢力者護。則受鞭杖而已。又如
。雖重罪。以輕罰之。以是王種中
故○佛種中生故。雖重罪。云何重受
入大乘論下卷云。若能受持信解大乘。乃至
五無間等。皆悉消盡
寶性論説。滅五逆等罪持法花
云云
涅槃疏十云。藥王譬涅槃經○塗瘡譬
。薫譬五逆。塗因譬謗法。謗法能障
他惠眼。滅謗法則開他惠
法華普門品疏并玄論。念觀世音
難者。是定業也取意
人依此文定業不轉也。今云。此據
者不至心中。不定得滅。定業不滅。非
定業實不也。
涅槃疏十云伽葉
昔明四重五逆等。畢竟不
懺悔。如多羅樹還生。今日何
者能除四重五逆。令發菩提心耶。佛言下
答○今教力強云云又已發心者。中忌造惡
經發心云云
 此意云。於位分定業無定業異也
僧伽吒經第二云此經四卷。元魏優禪尼
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若人造
作五逆之。聞此法門。須臾之間悉能除
滅。無量百千億劫之罪。閉惡道門。開生天
。於此法門四句偈。功徳如是。況復書
寫讀誦供養等文 已上
裏書
大論七十六云○是衆生重罪故。菩薩福徳
智惠力。不重罪者。所謂破法業法者。
波若波羅蜜。諸餘法利益無般若波羅蜜
。是故破者罪重
 此非大乘懺悔。但是化善不救而已。
 此中謗法。正是謗大乘業。般若者。意顯
 大乘。餘者是小乘也。或於大乘中。智惠是
 乘主。故勝餘法
大論五十七云。有二種業因縁。一者必應
報。二者不必受報。爲必應報故。法句
中如是説
 上引云。佛説業因縁。非空非悔中。無
 免者
此中得必受報故。説誦般若兵刃
等文
同五十九云。五逆癩罪等。得般若即時消滅
云云
  二障
問。二障者何等耶 答。一煩惱障。二智障也
問。如何云煩惱障智障耶 答云云
花玄八云。又攝大乘及地持論。明障有
一惑障。二智障脱三界煩惱但離
智障。若出二百。便離二障云云
 若出二百者。五百由旬之二百也
涅槃疏十七云○解脱有二種。○三果
具有兩縛。羅漢無子縛果縛。佛菩薩都
二縛。羅漢有一無云云羅漢此身斷
界煩惱盡。不須臾爲因。故但有果縛云云
 子縛者。三界煩惱。其所受三界果報爲
 果縛也。淨影釋中。子結倶約煩惱
 之。言菩薩都無二縛者。約三界言耳
法華玄四云。三界内煩惱。名煩惱障。餘障
切行解者爲智障窟上云。覺有兩義。一
者覺察。二者覺悟。言覺察者。對煩惱障。煩
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智不其害。如
人覺賊。賊無能爲。故名爲覺。言覺悟者。
其智障。無明昏侵事等如睡。聖惠獨朗。
曉得悟。故名爲覺。所對無明有二。一性
結無明。迷覆性理。對除彼迷。覺法實性。故
名爲覺。二事中無知。於事不了。對除彼
。覺知一切善惡無記。故名爲涅槃疏
十七云。如從來二。障明煩惱。障智名
智障。今明不爾。只煩惱是障名爲煩惱
只智是障名爲智障
瓔珞經下卷云。若解與無明。諸見一切者。
應無縛解。凡佛非二○一切菩薩爲凡夫
時。具足一切結。而斷時。麁分先去。細分
後除。若一心煩惱一者。不明闇有二。佛
子復以近況遠。凡夫善心中。尚無善。何
況無相心中。而有無明。佛子。而言善惡一
者。是洴沙王國中。外道安陀師偈。明闇一
相。善惡一心○古佛常説。無相智火。滅無明
。而善惡二別云云
 可此文次上只智是障之釋
 答云。約是一也。又望自品治。非
 一心。望前品治又得是一心
  五住事
問。五住者何等耶 答云云
寶窟中末云。今言四住地。唯有二種。一見。
愛。合三界見總爲一處。故云見一處住
。以*愛爲三處故。以見爲一處
又云。若依初解。見一理見一
。此從能治名。若依五利煩惱
見。見道時。一切併斷名見一處住地。此
能治所治合得名也。若四住地爲二住
謂見與愛之離爲三。以見爲一故。名見一
處住地。此即當體從處得名。餘三住地當體
名。後一以目。三釋之中。以
正。所以然者。今釋四住煩惱唯應
名。豈得解及解惑合釋
又云。第三明體相門八十八使爲見一處住
地體。貪嗔慢無明四使爲欲愛住地體。愛慢
無明三使爲色有二住地體。若以愛見二法
體者。三界見爲見一處住地體。三界愛
三住地體。所以合見而離愛者。正欲
愛*過患。潤業潤生皆由於愛故。今此經正
*愛生義故。廣彰愛也。又衆生多起
。少起於見。是故合見而離愛也。雖
端。其中有愛屬見煩惱者。皆攝
入*愛見中也。無明住地體者。謂不生法
二空及如來藏。爲無明住地體。第四地起門
二種。一同類分別。五住種子能生爲地。上
心所生爲起。二異類分別。四住地中見一處
地。三住地從見一處住地起名起。故
心云。見諦所斷。是一切染污法因。又無明
住地。無始能生是地。恒沙煩惱從無明生爲
起。次約麁細。分別地起。無明是地。四住煩
惱爲起○第五相應不相應門者。一就作縁
念法相應不相應。不作縁念法不相應。
即五住種子是也。上心説相應。故此文云。起
者刹那心相應。無始無明不相應。恒沙煩惱
是相應。二麁細分。四住地是相應。以其麁
故。無明不相應。以其細故。故起信論云。麁
惑名相應。細惑不相應。第六依止門見一
處住地及有愛住地。此二依意識生。欲愛
六識生。色愛依身眼耳意識生。無明不
取性空及如來藏。依意識生。五住種子
并依本識
 問。付五住種子不相應。引證云
 始無明不相應者。即以種子無始無
 明乎 答云云
寶中又云。此之四種性成在已。故名爲住。
住者能生現起。故説爲地。今言此四住生
一切起煩惱者。對所生
亦是能生起煩惱煩惱。依之得
立名
經正文云。此種地生一切起煩惱此中有
二釋。初云能生住。亦名地也。亦是下第
二釋所起名住。能起名地耳
問云。何名性成煩惱耶 答。四住煩惱及無
明所起。恒沙於縁中行時名性成
問。不行時唯是種子歟 答。案云。以種子
即名性成。謂在已不失名性成。能生現起
種子。即是一體異名而已 問。若爾。何
恒沙煩惱性成不行時。亦得恒沙住
耶。上所引文。種子名不相應證擧無始
無明不相應恒沙名煩惱耶。准此文。種子
唯是無始無明住地非恒沙。今何以
恒沙耶。四住種子爲難亦爾。如何耶
答。五住種子并本識本識者。是眞心
無明合也。若爾無明是能生。種子是所
生。其四住種子即四住性成。恒沙種子即
恒沙性成然以無明種子者。種子唯是
無明之上現起之功能也。故以體證功能。然
定即一也。又一義云。種子者。*唯是本識
上生果功能也。性成者。*唯是四住煩惱及無
明恒沙不起之時有可生義。即是現行不起
時名。所謂以能生種子。以所生
。應知於能生種子上。任運而有
現起。説名性成。非即種子已上二義。後
義可勝歟。更
窟中云。然四住望無明。悉是無明家起。但
起中復分。性成在已。名四住地
現行於縁。説之爲起。然此四種住地性成
者。現行縁時。亦得四種現起。即此恒沙
現起者性成不縁時。亦説恒沙住地
文 此中初明四住。即此下明恒沙。然四住與恒沙。竝
是無明家之起也。於中麁者爲四住。細者名恒沙
也。准此性成者*唯是現起之未起時名也。
然未起時隱故細種子上立正起時麁也
又同下末云。客塵煩惱者。是性成煩惱望
恒於本性淨心之舊。故説之爲客。又無始
無明自心分別所作無眞實。故名爲客。
坌汗稱塵。上煩惱者現起煩惱也
問。何名無始無明及恒沙惑耶 答。根本無
明住地名無始無明。此即妄心體名無明
。亦名任性無知。亦名性成也 窟中
末云。此無明住地久來性成不起惑作
念現生故。言無始無明暗惑之心體無
。故無明彼恒沙起惑所依。名
住。能生恒沙故稱爲又云。無始者。
二釋。一云。無明無始故。衆生無頭。波
若無底。二云。無明最在初。實録有始。但無
一法在此前。故言無始
問。若依後義。生死有始歟 答。實録有
者云爾歟。又可始者。無迷心更
於此若。望自類。猶無始歟。仁王疏解
一念識見。非無始之義
又云。亦今四種煩惱久住者。前明四住煩惱
但能與彼四住所起依爲種其義即劣。
無明住地能生恒沙故。能持四住。故名爲

禪林云。四住種子者。即無明恒沙云云今問。
住種子即無明・恒沙者何文耶 答。寶下
無明望恒沙三義中。二云。四住種子藉
無明云云久歟。或可此文通以
四住恒沙義
寶下又云。問。何者是恒沙惑 答。略明
。一就心麁細分別。任性無知名無明地
諸法中縁而不了。是恒沙惑。二癡妄分
別。癡門之心是無明地。妄取分別是恒沙惑。
謂八妄等文 八妄者。持論第二中
論行品見述義云云
又云。無明望恒沙三義。一者無明生
故是因義。二者有四住種子無明
生故是縁義。三由無明力恒沙。令恒沙
境障智牽生故名建立文 四住種子藉
而生現行
又云。四住麁。恒沙細。故四住是界内惑。恒
沙是界外惑。若通論之。四住恒沙竝是恒沙
問。無明中有二種。一性結無明。二事中無知
云云。見
窟上
爾者。如何名性結無明。名事中無
耶 答云云若准淨影釋。於三番二障
第二番二障性結無明。屬煩惱障。以事中
無知。方爲智障。即以雜心所言不染無知
事無知也 委案
立之
今依嘉祥意。應
。一云應淨影云云一云有同異云云
問。且異者何耶 答。依淨影意。三番二障。初
番不事無知。第二番以性結無明屬煩
。以事無知分爲智障。今則二種合爲
。彼第三番二種無明。倶爲煩惱。今爲
。故有異也。若許同者。彼初番中雖
。事中無知與性結。合名無明智障
 問。事無知者。界内無知歟界外無知歟
答。二乘所起中。若有漏者是界内。因
有報。雖三有報。而於界内四住攝
煩惱性。是不染污法。而是有漏。若望
亦是有漏。亦是煩惱。即是無明所起恒
沙所攝也已上
一種
若二乘人所修無漏中。鈍者
惑亦名無知。此於界内果報。是無
漏法。於界外是有漏與性結無明同受
易報已上
二種
若微細者乃至十地菩薩於事不
了。亦是事無知也已上
三種
更可文義之」
問。凡夫位起無明住地耶 答。有二釋
寶下云。一釋云。四住未斷。即不無明。若
無明。即四住已斷。又釋云。四住惑中帶
無明住地。令無明
問。付初釋。涅槃經云。身與煩惱一時而有。
要因煩惱而得身。終不身有煩惱
云云此是無明住地。於凡夫位之文也
淨影引此文。無明惑
分段之證可
又上所引文云無明住地
久來性成。若於聖位四住已方起。何名
無始無明耶 答。四住未斷不無明者。
且約所起。若約性成便是無始。此雖無始
來念念續生。然不起非作念起故也
問。無明住地體何者耶 答。指妄想心體。名
無明住地也。寶窟中云。此無明住地。即指
妄想心體。以爲無明云云又云。無明住地。
是妄識心
問。下卷云。無明住地久來性成。不起惑
作念現生云云准依此文。無明住地非作念
現生之法。然彼妄想心者。背佛性一味。一
邪念横起。隨妄境風轉五識浪也。爰知。
妄識心體之上不了義。妄心上非別作念
云也。若即指心體。還可佛性之上作
念現前之事也 答。即妄想心體以爲無明
不了故亦名爲地。起諸煩惱故。此無明
既爲不相應。故非心上別更有無明。然
性成不起者。即此妄心不別取境。但是
闇相爲妄分別作。本不境。分別心隨
境動轉。故言不起。非妄心上別立
。而言不起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五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