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乘三論大義鈔 (No. 2296_ 玄叡集 ) in Vol. 70

[First] [Prev]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296

刻大乘三論大義鈔序
夫世雄在世者 。弟弟口誦而多不色塵之
文字。專以心印心而不經卷部帙矣。雙
樹枯衰之曛。飲光結集之晨。各背誦于文
句貝文縑緗未須焉。像季衆生者。念根
日夜減損。謄鈔專護于法藏。色塵特作
佛事也。亡秦焚詩書儒士而伏生特憶
于舊章。而三代昌言歴世不絕焉。智者隱
于天台灌頂獨集遺篇而國淸嘉訓盛于兩
焉。是故持寶册于護法之務。貽鉢曇
于將來之人矣。佛使興世各各構一家
切切制疏章。會經論異文而令碩滯疑
矣。將來學者捨乎先匠疏鈔。欲
如來説法本意者。如足欲行。無翅欲
飛。無船欲度。豈是可得乎。本邦自昔富
古典隋唐殺靑至今往往有在。何況宋元
裔乎。宋國使乎契丹而元豐肇三憤入
中華焉。源信問津于赤縣大乘止觀再流
於四明之座下。奘師旋西之日起信還翻
于梵土。刹海之中法藏有護。必將來有
弘法菩薩尋于龍宮四王。繼廢興絕焉。如
今所刻三論大義鈔
天長皇帝詔于諸家龍象而令于各宗要
奉獻闕庭之日。玄叡大徳集三論要襟
而以上進矣。學佛之好事通國而希望。蠧
損于經函未于梓行矣。屬日多幸而書
肆願刻之。攜下鈔本于讃陽。講暇掌挍
矣。上古筆生。字多成草行。間亦少有寫謬
況復不類本只隨一本證之
之國語。將來有好本此本得再正
寛保改元辛酉歳十月於讃州象頭山誌之
高野山沙門妙瑞

大乘三論大義鈔卷第一
西大寺沙門玄叡集
詳夫。萬化弗宗。宗之者無相。虛空非
契。契之者無心。以心妙慧而契
相之虛宗。内外並冥。縁觀倶寂。豈容名數
於其間哉。但以悕玄之賓歸趣必有由。非
名數以擬宗。是以能仁。創啓空有之教
聿呈環中之術。玄悟之儔。忘月。俊英
之徒。舍葉摭幹。洎乎像教之時。人根轉鈍
道識亦昧。守筌忘魚。封名失旨。見兩是
之爲眞。聞雙非還稱之曰是。豈止三六
之異端。握&T072811;而稱眞珠。亦迺二三之邪
徒。翫羊角。以謂巨闕。魚目隋璧。同貫無別。
螢耀龍燭。侔輝弗辨。孰能擇乎眞僞
之邪者哉。云有大士。厥名曰龍樹。凝
本光云遺跡極喜。徳備三忍。道貫雙流
印域探三藏之頤致。虬宮硏方等之幽趣。將
邪見之雲而照佛日。祛異端之霧
法光。乃垂眉遊神。下帷著翰。借往復
以破邪。寄賓主而顯正。中觀十二是也。曁
乎八百餘年上足二三子。號曰迦那提
。道映當時。智周萬物。寔乃賢劫之雄匠。
千聖之一佛者也。仰悽聖跡綿遊。異端競
。俯慨邪辨紛糺。正道殆頽。扣論鼓於王
。摧邪敵之桙。擒微翰於閑林。以著邪正
之談。稱曰百論矣。師資所造。義類相生。以
其部。故稱三論。其爲論也。言而無當。破
而無執。言而無當故。宗極斯敞。若春日之
蒼天。破而無執故。偏邪咸蕩。類秋風之
黄枝。文嶽嵯峨。翥僊莫識。昇降義溟。
汒湛游龍。詎測浮沈。五雙十隻五縛
。雙非眉眼。金波炳七軸。諒是惑趣之輩。
幽致祕指。囘悟之賓。陟沖階洪論也。
百梁旣架。茅茨翦撥。宏論已出。偏惼悟奚
挑。豈唯當時之軌轍。寔誠累劫之津梁。伏惟。
金輪陛下。道膺覆㦞。徳充動植。仁垂
。萬機燮理。務籠三古。九流緝熈。廣扇
。紹釋迦門。遠布油雲。救緇服徒戴降
綸絲遺法。撫催緇徒。群宗風ノコトク驚。各奏
其統。諸家雷動。僉杭其美。淨名龍樹之宗
重興。彌勒天親之致再隆。玄叡三業無愼。四
攝*有闕。猥齒緇徒。虚叨宗聲。神慮暗劣。
緇素。今因徇先蹤。謹撰緝宗義。勒而
四軸。上貫宗瓊。下穿執磊。號曰大衆三
論大義鈔
宗致。大分爲二。一述自宗。二諍
。就自宗。開之爲二。初問答大意。後
復別義。言大意者。原夫。諸法實相之爲
相也。微而且妙。玄之又玄。七辨馳之脚躓。
五眼望之目眩。何者。之於無。因果
失。引之於有。性相都忘。空有雙非。乖眞俗
而交。撥有無倶是。同水火以相傷。雜存
。斯之四謗。純忘百非。乃同乎啞羊。非
言非默。難其極。窃兮冥兮。誰能易明。
是以九十六術。攬水月而謂實。二九五部。握
瓦礫而爲珠。嘍栗之説。得空*有而失理。
案苽之義。喪世諦以存眞。都存依圓之徒。
還同栗過惡空性相之類。乃等苽亹。良由
之靡易。入僞門之莫難矣。爰龍
樹聖天。仰慨佛意於異端。俯悼群哲迷
於玄津。立斯正論。而破夫邪迷。擧此祕指
以示彼玄月。無邪而不擁。無正而不敝。
論致深遠。尋之者罕測。至趣幽簡。得之者
甚希。非問答。那能悟乎玄道。莫因
微。誰敢達之聖心。故假往復。而題
賓主以舒梗槪 問。論雖三義。唯二
轍。謂破邪焉。顯正焉。破何等邪。顯何等
 答。邪謬紛綸。難備序。三論所斥。略
四宗。謂外道也。毘曇也。成實也。方等也。
四執都淨。正道斯顯。其爲道也。非内非外。
大非小。非邪非正。言忘慮絕。寂不
知。何以目之。强稱曰正道焉 問。以
故。遍斥衆師 答。論主究其源。盡
也。一源之不究。則戲論不滅。毫理不
盡。則至道不彰。無源不究。群異廼息。無
理不盡。玄道肇著。是以三論。遍排衆計
 問。旣無法不究。無理不盡。應遍排
。何但斥四宗 答。初一爲外。後三曰
外並收。毘曇明有。成實辨空。空有倶攝。斯
二爲小。方等大。大小該羅。略洗四迷
則紛累都盡 問。所排四執。優降若爲 答。
外道不二空。而横存人法。毘曇已得
。而執法有性。跋摩具辨二空。而然猶未
盡。大乘乃言究竟。但封執成迷。自淺之深。
四宗階級 問。外道邪言。數可破。餘爲
内教。何得之 答。總談破顯。凡有四門
破不收焉。收不破焉。亦破亦收焉。不破不
收焉。言不道。破而不收。説必契理。收
而不破。學教起迷。亦破亦收。破除其能迷
之情。收取其所惑之教。諸法實相。言忘慮
絕。實無破。亦無收。泯上三門
一相。照斯四句。破立皎然 問。已識總排
四宗。今欲歷別 答。夫至妙虛通。目
之爲道。心遊道外。故名外道。外道多端。略
其二。天竺異執矣。震旦衆師矣。總論西
。九十六術。別舒宗要。四執盛行。謂計
果也。無因有果也。有因無果也。無因無
也。廣破四執。如三論玄。震旦衆師。有
法。人稱老等。法謂三玄並是域中之
言。未方外之談。咸爲破洗 問。天竺四
術。旣是外言。震旦三玄。應内教。何故排
之 答。釋僧肇云。每老子莊周之書。因
而歎曰。義則美矣。然期神冥累方。猶未
也。後見淨名經。而欣然頂戴。謂親友曰。吾
所歸極也。遂棄俗出家。羅什昔聞三玄
九部極。伯陽與牟尼行。乃喟然歎
曰。老莊入玄。故應耳目。凡夫之智。
孟浪之言。言之似極而未始詣也。推之若
盡。而未詎至也。略陳六義。明其優劣。外
但辨乎一形。内則朗鑒三世則六
微。外未萬有而爲大虛。内不
假名而說實相外未無爲
萬有。内不眞際立諸法外存
生之門。内冥二際於絕句之理外境智
。内則緣觀寂。以此詳之。三玄
之與佛法。夫猶蚊羽之於鵬翼。坎井之於
天地而已矣。秦人疑其極。吾復何言哉。什
肇之言。蓋憑信乎 問。伯陽之道。道曰
。牟尼之道。道稱無相。理原旣一。萬流並
同。什肇抑揚。乃諂於佛 答。伯陽之道。道
虚無。牟尼之道道超四句。淺深既懸。趣
何由一。蓋是子。佞乎道。非余諂佛 問。牟
尼之道。道爲眞諦。體絕百非。伯陽之道。道
杳冥。理超四句。彌驗體一。爰有深淺
 答。九流統攝。七略該含。唯辨有無。未
絕四。若言老教亦辨雙非。蓋以砂。
盗牛之論。是故周弘正張璣並斥老有
雙非之義 問。佛名大覺。老曰天尊。人同
上聖。法倶妙極。苟欲異。將非不二之
玄門。傷得一之淵府哉 答。悉達處宮。方
金輪聖帝。能仁俗。遂爲三界法王。老
周朝之柱史。清虛是九流之派子欲
人一法同。何異埠阜共安明高。熒燭
日月照乎 問。同人者之五情。異
者之神明。迹爲柱史本實天尊。據實而談。
之一貫 答。漢書亦顯品類。以伯陽
賢。何晏王弼。稱老未聖。設令孔是儒童。
老爲迦葉。雖同聖迹。聖跡不同。若圓應
八相成佛。人稱大覺。法名出世。小利則
人天福善人益則三乘賢聖。如
之流。爲上迹。至如孔稱素王。説有名儒。
老居柱史。談無曰道。辨益則無人得聖。
則止在世間。如此之類。爲次迹
上來破外道。問者三
論家。答者佛法宗。
問。毘曇有何失。三論懃懃
破 答。其失甚多。略有三失謂乖至道失。
小筌失。喪圓旨失 問。三失若爲 答。
其宗以有而爲道矣。論主破曰。夫爲至道
也。體絕百非。理超四句。言之者失其眞。知
之者反其愚。有之者乖其性。無之者傷
。故七辨輟音。五目冥照。所以釋迦掩室。
淨名杜言焉。豈可有而爲道哉。言小筌
者。夫爲源者。示之以流。令流以
源。未月者。指令指以得月。窮
流則唯是一源。忘則是但一月。蓋是如來
小之意矣。數人之徒。固執小宗。不
。守魚。是故論主破之。言圓旨
者。涅槃經曰。欲衆生深識眞諦故。説
諦。數人之流。雖世諦。不眞諦。既惑
眞空。亦迷俗有。是故眞俗二倶喪之。故喪
圓旨上來
數人之宗
問。三論廣破成實論宗。未
詳成論。爲大爲小。爲是大小 答。有人言
大乘。有人言小乘。有人言探大乘意。以釋
小乘。具含大小。今謂。夫珉玉精麁。蓋是耳
目所觀。尙有明珠鏡。況乎妙道言亡慮
絕 。孰易眞僞哉。今以三義是小非
大。一舊序證。二依論驗。三無大文 問。三
證若爲 答。羅什入室。僧叡法師。製成論
云。成實論者。罽賓小乘學者之匠。鳩摩羅
陀上足弟子。呵梨跋摩之所造也。其論云。色
香味觸實也。地水火風假也。精巧有餘。明
實未足。推而究之。小乘内之實耳。比於大
乘經。復龍燭之於螢耀。未喩。其懸矣。或
有人言。此論明滅諦。與大乘致。羅什聞
而歎曰。秦人之無深識。何乃至乎。吾
毎疑其普信大乘。當知。悟不中而迷
識矣。依二舊師。明知小乘。成論是羅什
之翻。僧叡爲講論之始。後學不
。言論徴者。成實論云。故我欲正論
藏中實義。跋摩自云正論三藏。明知小乘。
若言大乘。過在門人。非跋摩咎。依論驗
之。非大乘矣。言大文者二百二品。並
含十六卷文。竟無方等。以此詳之。
斷可知矣 問。若以三義證。小乘者。何
故彼論。説二空耶。若辨二空。猶稱小者。三
論二空。亦應小乘。等辨二空。抑一揚一。斯
若爲乎 答。同辨二空。二空不同。略有四種
一小乘折法空。大乘本性空。二小乘但明
三界之内人法二空。空義則短。大乘通明
界内外人法二空。空義乃長。三彼小乘人。但
於空。未不空。大乘明空。亦説不空
四小乘但空。但住空故。大乘名爲不可得
。空亦空故。故知成實。辨於二空。而空義
別。故分大小 問。何以爲得小乘空
狹。大乘空廣 答。智度論云。小乘之空。如
毛孔空。大乘之空。如十方空。成實所明。是
小乘空。故是空義。有其寛狹。問。成實論
宗。既是所破。何以成論。屬三論宗。若言
破屬三論者。毘曇亦爾。何倶舍宗屬唯識
宗。而不屬三論家耶 答。成實論屬
。略有四義。一二諦義。三論相似。成論師
云。俗有眞空。三論亦爾。言同意異故
所破
二性空義。
三論相似。成實宗云。於眞諦理。依他性空。
三論亦爾。但成實宗。表彰之空。亦是但空。三論所
立。遮止之空。亦名之曰不可得空
三成佛義。三論相似。傳成論師。立五時云。
第四時。同歸。五乘之善。皆歸
。有識含靈。皆當成佛。三論亦爾。但破

四常住義。三論相似。傳成論師。於
第五時。説智法身常住不變。三論亦爾。
五破
常義
成實宗義。與法相宗。全不
。亦有四種。一二諦義。不法相。成
師云。俗有眞空。法相宗云。四重俗諦。通
及有。四重眞諦。唯有非空。二性空義不
法相。成論師云。依他之法。於眞諦空。法相
宗云。依他起性。勝義不空。三成佛義。不
法相。成論師云。一切皆成。法相宗云。有
。四常住義。不法相。成論師云。報佛
常住。法相宗云。報佛無常。由是義故。成實
論宗。但屬三論。不法相。倶舍論宗。不
三論。亦有五義。一二諦異。三論云。有俗無
眞。毘曇宗明。空名俗諦。有稱眞諦。法相宗。
四重二諦之中。初重全同毘曇。二法門
異。三論宗。説無生觀門毘曇毘曇宗明
數法門。法相所立法數亦同但大小
其意異耳
三成
佛異。三論家云。一切皆成。毘曇宗。立五種
性義。有成不成法相亦爾但所建立五種性義
大小乘異而無性定性
不成佛全
法相
四無性異。三論家云。一切衆生悉
有佛性。毘曇宗云。有無性衆生。法相亦同。
五無常異。三論宗。説法身常住。毘曇宗云
法身無常。法相亦同毘曇以樹下成佛身而爲
法身。與大乘所明法身異。
故但明無常
法相似。
是義。倶舎論宗。但屬
。不三論上來破
成實論宗
問。小乘外道。數
破洗。方等之宗。教稱滿。理目無餘
何故破之 答。必是夜光。不破*拆。多
僞寶。蓋陶汰耶 問。所破僞寶。何者是乎
 答。南立五時。北方四宗。遍計性空。依圓
不空。三性爲眞。三無性俗。三性俗。三無性
眞。遣乎三性。存三無性。二諦一體。二體異體。
是等類。是其僞寶。皆須皆須破*拆。五
時等類。如下教時廣破*拆之。遍計性空。依
圓不空。如後空有諍論廣破。所言三性三無
性等。此是新舊攝論師義。龍樹破曰。諸法
後異。故知皆是無性。無性法亦無。一切法空
故。述曰。上半借異相而破三性。諸法後時。
變異無常。以無常故。無體性。無體性
故。三性空也。下半借三性而破三無性。本
三性者。應三無性。既無三性。何
三無性。一切法空故 問。依他之法。衆縁
起。數應無常。遍計永無。圓成凝然。何稱
 問。三性三無性。是如來誠言。彌勒
等所述。龍樹何破之 答。佛説三性。欲
三而悟不三。禀教之流。不佛意。謬
三解。所化之徒。既著三性。故佛又説
三無性法。而破三性。三性既去。無性亦息。
草死雹消。佛説三性三無性法。意趣如是。
彌勤等意。亦復如是。然禀教徒。不佛意
名生滯。封言喪意。是故龍樹上述佛意
下破滯著。三性三無性既已去。有無眞俗執。
何有乎 問。眞俗一體異體。何咎 答。若俗
眞眞俗亦眞。若眞與俗一俗。俗眞亦俗。
若眞實。俗不眞。則俗與眞異。若俗俗。眞
俗。亦眞與俗別。故二途並塞。一體義何
成 問。一既有失。異應咎 答。大品經
云。色則是空。空即是色。若言各體。相即便
壞。若有雙即。二體不成。進退無通。異義
亦屈。廣破一異。如嘉祥疏。恐繁不述 問。
内外並呵。大小倶斥。三論宗旨。何所依據
 答。心存内外。情寄大小。則墮偏邪
於正理。既失正理。則正觀不生。若正觀不
生則斷常不滅。若斷常不滅。則苦輪恒運。
而今内外並冥。大小倶寂。始名正理。悟
正理。發生正觀。正觀若生戲論斯滅。戲論
既滅。苦輪便息。三輪大宗。其意如斯 問。
内外並除。大小便斥乃爲斷見。何稱正宗
 答。内外既泯。斷常斯寂。二邊既去。何有
断見。何非正宗問。夫有斷有常。名之爲有。
斷無常。目之爲無。既其是無。何由離
 答。斷常咸寂。有無亦離。何更染無問。雖
此通。未彼難。夫有有有無。稱之曰
有。無有無無。斯乃大無。何免無咎 答。
本對有病。是故説無。有病若消。無藥亦廢。
則知。正道未曾有無。論致如斯。何所滯乎
 問。是有是無。名爲兩是。非有非無。稱爲
二非。既是非。何稱滯 答。本非
。故有雙非。二是既忘。雙非亦息。故知。非
是亦復非非 問。非是非非。還墮二非。何
非 答。二是生乎夢虎。兩非還見
。則知。本無是。今亦無非 問。若無
是無非。亦不邪不正。何故建章。稱破邪
顯正耶 答。有是有非。此則爲邪。無是無
非。乃稱曰正。是故命篇破邪顯正 問。既
邪可破。有正可顯。則心存取捨。何謂
無依 答。爲於邪。强名爲正。在邪既
息。正亦不留。心何所著 問。心有所著。是
何咎 答。心有所著。便有所縛。若有
解脱。不解脱故。輪迴生死。是故
諸佛。懃懃令於諸執著。故法華經云。我
無數方便導衆生。令諸著 問。建
首標。言破邪顯正。破邪實爾。未顯正。是
何等正 答。天無兩日。地無二王。教有
。理唯一矣。但以爲處衆生。無名相
中。强名相説。開之二正。一謂體正二謂用
正 問。兩正若爲 答。非眞非俗。非境非智。
非因非果。不知何以目之。强名以爲體正
眞俗境智因果等法。稱曰用正 問。何以雙
非。稱爲體正。兩是用正 答。諸法實相。言
*亡慮絕。未曾眞俗境智等故。名之爲體。
諸偏邪。目之爲正。故言體正。體絕
。物悟無由爲物悟。雖眞俗境智因
。而假説眞俗境智等。稱之謂用。眞俗等
之不偏邪義。目之爲正 問。何故但明
用兩正。而不增減 答。佛法森羅法。注收
唯二。於此二正。攝法略周。故不增減。廣明
兩正。如後義科 問。有人云。三論朋翼般
若空教。所依之經偏説性空。未了義。所
依既爾。能依之論。何爲究竟。此義若爲 
答。此是蟲言。如徇押其言。願生生不面。
所以者何。智度論云。花手經。法華經。大雲
經等。無量無邊。阿僧祇經中。是般若經最大
已上既云法華經等。何言不了義。又般若
經是十方三世諸如來父母尊經。是故彼經
六十六品。明佛母般若。二十四品。説佛父
方便。信之者得大福。謗之者招大罪。故般
若泥梨品云。若有人呰毀般若波羅蜜。即
毀三世諸佛一切智一切種智。是因縁
故。無量百千萬億歳。墮大地獄。從一大
地獄。至一大地獄。若火劫起時。至他方
大地獄。生在彼間。從一大地獄。至一大地
。彼間若*火劫起時。復至他方大地獄中
在彼間。從一大地獄。至一大地獄。如
十方世界。墮大地獄。於十方世界畜生
。受破法罪苦。如地獄中説。重罪轉薄。或
人身生。生盲人家。生旃陀羅家。生除
廁擔死人下賎家。若無眼。若眼瞎無舌無
耳無手。生三寶已上智度論釋曰。破
三世十方諸佛一切智故。轉身墮大地獄
大地獄者。阿鼻地獄。謂是三千大千世界中。
百億須彌山。百億阿鼻地獄。是故説。從
一大地獄。至一大地獄。若此間火劫起。其罪
盡故。轉至他處十方世界大地獄中。若彼
間*火劫起。復轉至他方地獄。他方火劫起。
復還生此間大地獄中。其罪小減故。生
苦畜生中此間火劫起。生他方畜生中。展
轉生十方世界畜生前地獄。罪轉
輕故。或得人身。生下賤家。謂不般若
故。生生盲家。輕賤説法人故。生旃陀
羅。及除糞擔死人等。下賤家。毀呰説法者
舌。不聞故無耳。手靡非撥故無手。
滅佛母故。生三寶。但慳貪故。生
鬼中。無慳故不餓鬼中。乃至廣説。謗
罪之報既已如是。何捔一座席談。而不
長劫輪迴。規現世輕聲。而不生重苦
耶。設使般若經。實是不了義。而言了義經
是有何過咎。況乎三世諸佛法身父母。甚深
功徳祕藏。豈非眞了義耶。有何怨敵
謗言畢故不新造。可謂智者矣。未畢故加
新。何足戴之甚焉深可而已矣 
問。或有人云。三論唯奪而不與。唯識但與而
奪。此義若爲 答。此亦未三論意致
而致妄談何者。三論無言不窮。無破不盡。
故僧肇云。言而無當。破而無執。何得妄言
但奪不與 問。立破倶備。與奪並存。與
立破。是何異耶 答。語意倶畢。何者。他立
言而有當。今立言而無當。他破。破而有執。
今破。破而無執。語當不當。心寄不寄。故
語意異 問。若立之與破並備者。未識立
破。爲是論主自立破不 答。此是佛之立之
破。非是論主。論主仰申佛立破耳 問。於
佛經中。有立有破。今鑒三論。並破内外
倶洗大小。唯破而已。何有立 答。末世
鈍根。迷佛立破。幷皆成病。是以論主。須
之。然後具申佛立破耳 問。夫論立破
者。立是顯立之義。破則遣蕩之聲。安立三
科四諦。分別因果境智。名之顯立。呵毀内
外大小。遮遣邪謬僻執。目之遣蕩。於三論
。何有顯立。顯立之言。虛然無義。何由生
信 答。途有曲直。義則傍正。何者。赴城之
途。直路爲最。迂迴未勝。涅槃之路。亦復如
是。無生正觀。爲其直道。法門名數。稱之迂
。今正顯示涅槃直路。而欲物不稽留
疾得菩提。是故三論。正明無生。洗濯惑情
傍爲申立。助有解。故大集經云。菩薩行
一法門。疾得阿耨菩提。所謂一切法。心無
所著。無量義經云。行一法門。疾得阿耨菩
。所謂諸法。本性空寂。三論懃懃。説諸法
。意在玆矣上來略述
三論大意
次論別義。竊以。宗
趣淼淼。如濱壑爭深。義林森森。然將
㔁林竟茂。罔羅八萬之微筌。牢籠四成之
眞鮊。皓首莫其源。疣眉詎窮其條。今脱
翡翠之羽毛犀象之牙角。以撰綴一家
之機要。提振宗義之綱領。庶得源而靡
流。把幹以莫條。與因祛。摘
根莖。凡有十條。八不義一 二諦義二 二
智義三 方言義四 佛性義五 不二義六 
容入義七 一乘義八 教迹義九 三身義十
八不義第一
八不致深玄。而尋之者罕悟。群義門衆岐。而
之者必迷。故以三門樞要大意一 名
體二問答分

夫八不者蓋是正觀之旨歸。方等之心骨。
佛法之偏正。示得失之根源。迷之則八
萬法藏暗。若冥夜。悟之則十二部經明。
白日。是故。瞿曇大師。於二夜間。恒唱
八不。梵種龍樹。於洪論首乃摭安之。言約
意豐。義深趣遠。諦智不二。蘊在八不。佛性
中假。蓄在厥内。廣而無畔。猶大虚之苞
。深而莫底若溟海之呑百川。淵矣博
矣。難尋而得之汪乎洋乎。礭思而測
之者。唯寔八不之玄妙焉 次述體。言
八不者。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
不出。名之八不。今釋總聲。八是不故。謂
八不不者破義。又此泯義。用之八不
性假執。故名曰破。破義在用泯通體用。泯
破泯寂。倶名爲泯。泯破屬用。如方言
雙泯性假。泯寂屬體。如方言云。雙泯二假
名釋義。粗爾如是。餘三釋名。如後二諦
若論其體。不二中道。絕心言路。名之爲體。
因緣假名。悉稱用也。如是體用。即是因緣。
因緣體用。亦無蹤跡。勿二解 後叙
 問。龍樹造論。標乎八不。安在論首
何意趣 答。略有二意。一欲大小兩
論不同。二欲凡聖得失根源凡有十義
略而不
 
問。且初義。其意若爲 答。若小乘論者。
是生滅之論故明生滅觀。若是大乘論則無
生滅論故。於論建首。明無生滅觀 問。此
何明據 答。法華經云。昔於波羅
四諦法輪。分別説諸法五衆之生滅。述
曰。佛初成道於鹿野園。爲五人。説有作四
諦十二因緣生滅小教。是故云爾。成實毘曇
等小乘論。竝釋此教。是故彼論。所明四諦
十二因緣。是生滅法故。名小論。經次文云。
今復轉最妙無上大法輪。述曰。於今靈山及
以餘處。爲頓漸之大菩薩等。演説無作四
諦。緣起不生滅教。前生滅教。是麁有上故。
小法輪。無生滅教。是妙無上故。大法輪。
中觀論等。同釋此經。是故三論所明四諦
十二因緣。是不生滅故。稱大論。龍樹八
不。標乎論首玆矣 問。若爲小乘四
諦因緣名之生滅。大乘四諦稱不滅答。
小乘人云。苦集相生。滅道還滅此生與
諦有爲。無餘時捨滅諦名爲無爲法
滅諦無異三諦差別苦之與集。是生
滅法滅道反源是故小乘。所明四諦。生
滅斷常一異來出。四諦既爾。因縁亦然。十
二因縁相生還滅是生與
十二法。而得
是斷與
十二相生。因果不同於十二
則無因果其五因。而七果來於因
。而出生死是故小乘十二因縁。生滅斷
常一異來出。名之八計。今三論云。四諦十
二。本自不生。故非苦集。亦非相生。今亦無
滅。故非滅道。亦非還滅。本自無生。故無
。而可之。亦無十二。而可之。今亦
無滅。何有滅諦。而是凝然。何有還滅。而是
無爲。本自不生。是故無三諦別異。亦無
三世因果別異。今亦無滅。是故無滅諦之
。亦無有因果之一。本自不生。何有
而可到來。何有五七而可到來。今亦無
滅。豈有滅道之可出乎。豈有還滅之可
哉。是故大乘所觀。四諦十二因縁。不生不滅。
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謂之八不 
問。若爾小乘生滅之觀。是四諦也。大乘所觀。
是何諦乎 答。此是一實諦觀而已 問。若
爾大乘。應四諦。一實諦故 答。對未究
。而稱一實而已矣。何無四諦。大乘所
觀。乃斯無量四聖諦也。十二亦爾。故大經
云。苦集滅道。有無量相。唯上智知。非中智
。又彼經云。十二因縁。其義甚深。無智無
見。乃是諸佛菩薩境界。非諸二乘之所
巳上是等法。皆是大乘所觀也 問。第
二義耶 答。失八不故。六道紛然。得
故。有三乘聖。明知八不。三乘六道。得失
之源 問。何以得知 答。涅槃經云。是一味
藥。隨其流處。有六種味。述曰。失一味故。
六種味。失佛性故。六道異。言佛性
者。即是八不。明知。由八不。而成六道
生死。又大經云。觀中道者。凡有三種。下
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故。得獨覺菩
。上智觀故。得諸佛菩提。述曰。中道
即八不觀。於八不。有三品智。随下中上
各菩提。故知由八不。而有三乘賢
 問。等失八不。同得八不。何因得失
三六異 答。迷於八不。有輕有重。故
六道。悟乎八不。亦有淺深。故三乘異 
問。如來大師。從得道夜。至涅槃夜。於其中
。恒説八不。爲何事耶 答。考乎聖心
患爲主。統之教意。開道爲宗。教播
。類分十二。而統大要。唯有。謂顯
中道焉。滅諸戲論焉 問。何以知之 答。
龍樹叙佛説八不云。能説是因縁。善滅
諸戲論。述曰。佛説八不於三種中
。言因縁者。即是三種中道因縁。是故論
之能説是因縁。佛説八不。爲
五種戲論。是故論文云。善滅諸戲論。明知
二意 問。且三中何 答。世諦中道。眞
諦中道。不二中道。謂之三中 問。八不之
言。此是眞諦。何具三中 答。是故向云
約意豐。何者八不倶通三諦。言一意多 問。
三諦義。情未識。爲陳示矣 答。不
性八。計之八不。是世諦中道。不假八。法之
八不。是眞諦中道。不因縁。二之八不。是不二
中道亦名非眞非俗中
亦名體中
八不言一。而其意異 
問。既云意豐。何止三中而不增多 答。中
道無窮。略明三種。該羅一切故不更多
何者中道。雖復無窮。往収唯二。謂體用也。
二諦中道。名之用中。不二中道。即是體中。
是故三種。該羅一切 問。中道無窮。不
體用。若爾但應二種中。謂體中道矣。用
中道矣。何勞立三 答。亦有此義。或時但
二諦中道。或時開立三諦中道。不増而
。不減而一 問。云何如是 答。合門二
諦。俗諦名用。眞諦是體。若據此義。但立
。不増而三二諦
之經意
不二中道。之名
。餘二用中。於用中道。開爲二中。用二體
一。名爲三中。若據此義。則立三諦。不減而
三諦
之經意
 問。此二種中。及三種中。但據
境論。亦約智言 答。據境既爾。智何不然。
彼智中道。唯境可思 問。滅何戲論 答。
五種戲論。一滅惡戲論。謂彼惡法。乖
墮墜。損他感苦。故名戲論。二滅有所得善
戲論。謂有得善。不動不出。名爲戲論。三
得無得二善戲論。謂得無得。名之爲二。
諸有二者。無道無果。名之戲論。四滅
不二名言戲論。謂二不二。及以名言。皆是名
相。悉名戲論。五滅戲不戲之戲論也。謂有
戲論。及不戲論。竝是戲論。若無戲論。無
戲論。始不戲論 問。於第四重。名相言説。
以爲戲論言忘慮絕。則非戲論。名言之外。
更無戲論。第四重處。既滅此戲。於第五重
何戲論 答。於第四重。言忘慮絕。爲
戲論。今第五節。遣此不戲。故第五云。若有
戲論及不戲論。皆是戲論。言不戲論者。即
第四重言忘不戲論。此五重者。約漸捨
而爲言耳。又有愛論。謂於諸法。有取著
又有見論。謂於諸法。作決定解。如是等論。
皆悉滅破 問。八不攝法。爲盡不以 答。
夫八不也。言約義豐。意深理遠。總攝一切大
乘經論。甚深祕要義即盡。略以七義。顯
法盡。一八不是即涅槃五性此義
二八不具
於三種般若。三八不即是不二法門。四八不
亦是妙法蓮華。即八軸經。蘊在八不。五此之
八不即是正法七處八會。亦在八不。六八不
亦是眞應兩身。即三身佛。亦在八不。七八不
即是一體三寶。則委八不。斯方等之心骨。正
觀之旨歸焉。攝法周盡明矣 問。何言八不
三般若耶 答。此八不明十二因縁不生不
滅觀。此十二因縁。八不而生。觀照能生
。實相般若所生八不。觀照般若。得
。爲衆生文字般若。是故八不。具三般
 問。何言八不不二法門 答。生之與
滅。之爲二。不生不滅。稱曰不二。眞極
軌所以言法。至妙虛通。目之爲門。故八
不是不二法門 答。於淨名經。三十餘菩薩。
不二法門。命初即云生滅爲二。本自不
生。今亦無滅。是名爲入不二法門。故知八不
即不二門 問。答爾不二有三階別。八不
亦然 答。不二既爾。八不亦然。初假名言。而
八不。未八不是無言初階次悟八不
是無言説。而説八不是無言説。此是言
無言説第二階後悟八不是無言説。而無
言於無言説第三階明知八不亦具三階 
問。何言八不妙法蓮華 答。爲八不矣。道
四句。理絕百非。故名爲妙。妙體可軌。目
之爲法不一切諸邊染。畢竟清淨。喩
之蓮華 問。一乘因果。名曰妙法。非是性
。八不即是性空異名。何名妙法 答。於
彼妙法。有用。若是一乘因果。常及無
常。如是等法。皆是妙法之方便用。非三非
一。非因非果。非常無常。言忘慮絕。不
何目强稱曰空。謂體妙法。然則八不。妙法
之心骨。正觀之旨歸焉 問。何以得
是妙法 答。方便品云。諸法從本來。常自
寂滅相。又云。諸法寂滅相。不以言宣。藥
草喩品云。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
述曰論妙法體。道超四句。理絕百非。何名
何相。稱之寂滅。亦名曰空。三乘一乘。常無
常等。皆是用耳。若息此用。則歸此體。是故
稱曰終歸於空。又説一切教。爲此體
故終歸於空 問。何八不是正法 答。正
法者。即是中道。中道即是不生不滅。不常不
斷。故知八不。即是正法。正法即是華嚴之本。
七處八會。以其正法。爲大宗故 問。何以
七處八會正法爲本 答。前能化
所化因果。歸非因非果正法徒正法。非
果。更出因果等用。七處八會。即盡
矣明知正法爲其本也 問。雖前釋
而情未曉。請重爲陳 答。華嚴一部。三十四
品。七處八會。從世間淨眼品。至普賢菩薩
。合三十一品。明化所化因果。次如來
性品。明向所明因果。而歸非因非果正
。後離世間品。入法界品。明正法非
。更出生因果等用。則知正法。爲
嚴本。七處八會。爲正法 問。何名正法
而爲其本 答。華嚴經云。正法性。遠離一
切言語道。一切趣非趣。皆悉寂滅性巳上正法
是 問。何言八不眞應兩身 答。八不
即是中道之法。中道即佛 問中道即佛。有
何憑據 答。涅槃經云。中道之法。名之爲
佛。是其良證 問。八不眞身。其義應爾。應
身生滅。何名八不 答。應身生滅。非是性
實之生滅。故名不生等。即是世諦之八不也
 問。何言八不一體三寶 答。一體三寶。其
體常住。即是不生不滅。是故八不。一體三寶 
問。常住義。而爲一體。有何明據 答。
涅槃經云。我亦不三寶無異。但説常義
差別巳上明知常住以爲一體。以三寶
同不生不滅。故名爲常 問。既言同常。何
三異 答。於一常住。覺義名佛。軌義稱
法。知義僧。故具三寶。八不甚廣。略述
梗概。恐繁不
二諦義第二
二諦淵博。趣爾難辨。略開三門。以爲分別
一大意門二釋名
門三問答分別門
大意者。夫二諦者。蓋是言
教之通詮。相待之假稱。表理之玄門。引物之
巧號。眞俗罕辨。猶卞氏璞。是以或有。擧
栗況。而空有雙存。或有。牽按苽例。以眞俗
迭排。六家七宗。各闢悟府。而未夜光
江左江右。竟覓圓珠。而池猶渾濁。曁
什肇入關裏。朗藏出江表。池沼創渟。和璧
是握。然則靜滄波之術。唯在什肇。硏尺璧
之功。孰若朗藏乎。今將遠倚什肇。近徇
。以述二諦矣 言釋名者。凡有四義。一
依名釋義。謂眞是眞實之義。俗則浮虛之義。
二因縁釋義。謂眞是俗義。俗是眞義。三顯道
釋義。謂眞是不眞之義。俗是不俗之義。四無
方釋義。謂眞以一切法義。俗亦如是。若
四義之次第者。初自性義。次明因縁
自性病。執病既動。是故第三。破病悟道。既
體中。是故第四。從體起用。初就世俗。以
名義。第二漸深。第三從用而入體中。第
四從體而起用也。此四種釋。皆有明據。涅
槃經云。苦者逼迫相。集者生長相。滅者寂滅
相。道者能除相。此依名釋義。涅槃經云。説
世諦。令第一義。説第一義。令世諦。是
因縁釋義。華嚴經云。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
。此顯道釋義。又華嚴云。一中解無量。無量
中解一。是無方釋義。如是四釋。通下諸科
而應之 問答分別者 問。一家二諦。
何經論 答。興皇法師云。經論多文。且
二文。一大品經云。菩薩住二諦中。爲
法。二中論云。諸佛依二諦衆生
法。一家二諦。且據此文 問。汎論二諦。不
三種。謂本於二諦。教於二諦。末於二諦。
而今經論。所明二諦。爲是何耶 答。且依
中論。所依二諦。是本於諦。能依二諦。即教二
諦。所化之徒。禀教二諦。生空有解。不
。是末於諦。大品准釋 問。若爲所依。名
之本於。教諦末於。亦有此疑 答。佛未
時。空有二諦。佛出世後。依此二諦。而爲説
法。是説法本。故名本於。所言教者。即是言
教。佛依二諦。説有説空之言。教名爲教二
。所言末者。形本得名。未出世時。空有
二諦。既名本於。是故如來出世之後。所化
之流。迷教二諦。稱爲末於 問。佛何故
二諦法 答。爲所説實而不虛。依
諦説法。何者。凡夫謂有。於凡是實。故佛
有實而不虛。聖知性空。於聖是實。故
佛説空亦實不虛。是故佛依二諦法 
問。能依説法。皆實不虛。未識所依爲是得
是失耶 答。通得與失。何者。凡有稱
失。聖人之空。名之曰得 問。若爾依
所説應實。依失説應顚倒。所依既失。能依
何實 答。所依於諦。凡有三義。一皆得義。
謂有於凡實。於凡稱得。空於聖實。於聖名
得。二皆失義。謂一色未曾空之與有。空有
二諦。出兩情。故云皆失但取小聖之所知
大聖
三亦得亦失義。此有二義。一者凡聖相
之義。謂凡夫有。名之爲失。聖空稱得。
通取
小兩聖
二者大小相望之義。謂大聖空。稱
得。小聖之空謂之爲得。小聖之空。亦得
亦失。上望大聖。名之爲失。下形凡夫。號
之爲得。而今但取初。皆得義而爲所依。故
所説實而不顚倒 問。所依於諦。與末於
。有何差別 答。三義故異。何者。本於是
通。末於是別。一義本於是能。末於是所。二義
本於是前。末於即後。三義 問。三義意何 答。
所依於諦。通凡與聖。迷教於諦。但凡非聖。
故通別異。所依於諦。是則能化。但取眞諦
大聖言之
教於諦。此是所化。故能所前後之義。與
本末同。不更釋之 問。一家二諦。爲是教
耶。爲是理耶 答。教也非理。何者。至理
曾空之與有。而今爲縁。説空説有。故教
也 問。何故稱教而爲諦耶 答。諦是實
義。稱教爲體有其多義。略而言之。依
而説。所依實故。能依稱諦。又空有教。實能
理。故名爲諦。又空有教。實能利縁故號
諦 問。二諦是教。即違理教。言違理者。
夫教法也。説時方有。不説則無。色等萬法
則世諦。世諦若教。佛説世諦。始有色等。而
説時。應色等。又水火等是世諦法。世
諦若教。但有言教之水與火。而應無有
水火用。若言爾者。口言水火。口應燒濕。豈
此義乎。明知二諦非是教也。違教
者。大品經云。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又云。十
二因縁。有佛無佛。常自有之。十二因縁等。
是二諦。既言有佛無佛性恒有故。二諦非
是教也 答。二諦有二。一謂於諦。二謂教
諦。若於凡有名俗諦。故萬法恒有。若於
空稱眞諦。故性相常住。此是於諦。何以
而難教諦 問。若爾於諦。有佛無佛。常
自有之。教諦若爲 答。約教二諦。亦有
。一言説教諦。二表理教諦。若言説教諦。有
佛時有。無佛時無。表理教諦。有佛無佛。恒自
之 問。若爾於諦。表理教諦。有何差別
 答。體同義異。何者。色等萬法。若於兩縁
恒是於諦。若佛菩薩。常是因縁。若於二縁
教即成於。若於了悟。於即成教。於之與教。
體無二 問。因縁有無。是則智境。何名
教耶 答。因縁有無。兩望論之教。發智之
義。名之爲境。表理之義。稱之曰教 問。
二諦體何 答。不二爲體。何者。諸法未
有無。而爲凡聖。説有説無。而令於非有
非無。是故不二爲二諦體 問。有何明據
答。華嚴經云。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仁
王經云。有諦無諦。中道第一義諦。由是故
知。有無爲用。非有非無。名之爲*體 問。
若教二諦。以不二理其體者。但是一體。
耶 答。大乘玄云。若約用論。亦
異體 問。玄義意那 答。且就用中。空
有各異。故言異體。此是傍義。非是正義。故
玄義云。約用爲論假爲二*體。但非正義
 問。若爾與他一體異體是異耶 答。他
定一定異。今於不一異中。假説一異。故
他異 問。教諦體爾。於諦體那 答。亦
一異。何者於忘情。空有各異。故名
。終無兩物。其猶如眼病之空花異空無
花。是故亦以中道體 問。開門二諦。合
門二諦。是何等耶 答。空名眞諦。有稱
。此是開門。空有爲俗。非空有眞。此是合
門 問。何故前名之爲開門。後稱合門 
答。於後二諦。俗諦開之。以爲二諦。故前開
門。合前開門。而爲俗諦。故後合門 問。開
合二諦。分體用耶 答。開門二諦。合門俗
諦。名之爲用。合門眞諦。目之曰體。問。何
故合門眞諦稱體。自餘名用 答。諸法實
相。未曾有無。故非有無。名曰體也。非有非
無。而爲衆生。假説有無。是故有無目之爲
用 問。用門既開之與合。於其體門
亦有開合 答。立開合者。但據用言。何
者。用門空有異故。淺深別故。兩縁異故。得失
別故。開之二諦。形於其體。同是用故。望
其眞。同是俗故。合之俗諦。體門不爾。不
開合。若據從體起用義。攝用歸體義。而爲
之。亦得開合。但非開合正意而已 問。
一家何故。建立開門合門二諦 答。爲
佛經。何者。佛經或説三諦。或説二諦。爲
二諦故。立乎合門。爲欲
三諦故。立於開門 問。何經説二諦三
 答。華嚴經云。諦了分別諸法時。無
自性。假名説悉欲別世諦義。一切諸
法。語言斷心行寂滅。如虛空悉欲別眞
諦義此二
諦經
仁王經云。有諦無諦。中道第一義
此三
諦經
問。四重二諦。何等是乎 答。有俗空
眞。是爲初重。空有爲俗。非空有眞。名
二重。空有爲二。非空有稱之不二。此二不
二。目之俗諦。非二非不二。方名眞諦。是第
三重。二不二。非二非不二俗。言忘慮絕。名
之曰眞。是第四重 問。四重二諦。爲
 答。有也。大品經云。有名世諦。空名
初重
之證
大品又云。若有若無。世諦故説
有非無第一義第二
重證
華嚴經云。不
二法一二第三
重證
華嚴又云。諦
分別諸法時。無自性。假名説。悉欲
世諦義。一切諸法。語言道斷。心行寂滅。如
虛空。悉欲別眞諦義第四
重證
 問。四重二諦。
何教何理 答。義則不定。若隨義門。第四
重眞。詺之爲理。名言絕故。自餘稱教。名言
渉故。若隨根門。義亦不定。或有根縁。禀
於初重悟正道後重。即俗名教。
眞諦爲理。或有根縁。禀初不悟。至第二
。始悟正道。即前名教。第二重眞。稱之爲
理。或有根縁。禀前猶迷。受第三重始悟
。第三重眞。目之爲理。自餘名教。或有
縁。前三不悟。受第四重。方悟正道。第四重
眞。名之曰理。自餘爲教 問所以何義建
立四重 答。由六義故。建立四重。一順
道義。二依諦説法義。三經説不同義。四
漸次化物義。五導凡接聖義六曉喩淺學義
 問。六義意那 答。第一義言。自有機縁
初二諦。而悟正道。不後重。乃至自有
禀前三重。猶未悟。受第四重。始得道。
第二義言。所依四重。是故能依。亦有四重。第
三義言。於佛經中。四重二諦。爲佛經四
重二諦。而立四重佛經四重如
次上出。
第四義言。凡夫
横謂心外物實有也。是故諸佛出世。
是世俗。實非是聖。實諸法性空。乃名
眞諦此初
重意
衆生便謂有非實諦空是眞
有取空。是故次説空有是俗。非空有眞
第二
重意
或者。捨邊還滯乎中。是故次説邊之
中。是俗諦。非邊非中方稱眞諦第三
重意
者。既遣邊之與中。復滯。是故次説
名言俗。無言名第四
重意
第五義言。爲
五乘人。而説四重。人天初重。二乘第二。菩
薩後二 問。云何如是 答。凡夫著有。二
乘滯空。有得菩薩。滯乎中道。亦封名言。故
次説。第六義言。對毘曇宗。而立初重。對
實宗。立第二重。對地攝宗。立後二
 問。何如是對 答。毘曇宗云。刀杖逼迫
等。事苦俗。苦無常等十六諦理。稱之眞諦
是故今謂汝理與事。竝我俗諦。諸法性空。乃
眞諦。成論宗言。有俗空眞。是故今謂。汝
空與有。竝我俗諦。非空有眞。地攝兩宗。依
他分別二性爲二。名之俗諦。彼眞實性。稱
不二。是謂眞諦。是故今謂。汝二不二。竝
是我俗非二不二。方名眞諦。彼宗又云。三
性名之。爲安立諦。是俗諦也。三無性稱
安立諦。謂之眞諦。今對之云。汝之安立非
安立諦。倶是我俗。言忘慮絕。始稱眞諦 
問。新論宗。立四重二諦。與今所云。有
耶。答義意其殊。何者。彼宗法體淺深。
而立四重。謂初重淺。第二重深。彼第三重。
第二重。第四重深乎第三重。即第四重。
至極理。今家四重。非淺深。次第而立。
所以。立四重之義。凡有六意。如前應知。若
爾今家所立四重。淺深不定。隨機判耳。若
義門及以曉喩淺學義等。而爲談之。彼宗
第四重之眞諦。攝於今家第四重俗。何者。
彼宗第四重眞*體。或有或無。由言不及。名
不可説。是故攝於今家俗諦 問。空有二
諦。爲是即耶。爲是離 答。非即非離。又非
倶非 問。若爾。何言二諦相即 答。此是
四句即而已。何者。非即非不即。非亦即
亦不即。非非即非不即。而爲衆生。假名
 問。假名相即。其義若爲 答。歴法論
即義則無量。談其大莭。略有三種。謂空有
横相即焉。二不二豎相即焉。得之與失相
即焉 問。三種相即。其意若爲 答。空是有
空。有是空有。空是有空。指有爲空。有是空
有。指空爲有。指有爲空。是空即有。指
有。是有即空。是故名空有相即此横相即且
開門
二是不二二。不二是二不二。二不二二。指
二。不二二不二。指二爲不二
二。二即不二。指二爲不二。不二即二。
此*豎相即且
合門
諸法未曾得之與失。若於
。稱之爲得。若於惑者。名之爲失。得之
失。其體無二。了悟。失還成得。若於
惑者得還成失。然則得是失得。失是得失。
得是失得。指失爲得。失是得失。指得爲失。
失爲得。是得即失。指得爲失。是失即得
 問。言相即者。是何義耶 答。言相即者。
不二之義。空之與有。其體無二。故相即
耳 問。若爾與開善法師一體相即是何異
耶 答。異也。何者。開善法師。以眞諦空。而
體故。二諦一*體。*體無二故。空有常即。
今三論家。空有爲用。不二爲體。於其用中
空宛然有。有宛然空。故言相即。非謂以
而爲其體。體無二故。二諦相即此據空有相即
之義與開善
若二不二豎即義開
善等之未逮知
一體言同。而其意異
 問。一家相即。據何經論 答大品經云。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横
即證
中論四諦品云。
假名即是中道義此*豎
即證
涅槃經云。一切世
諦。若於如來。即是第一義諦得失即證。然涅槃
經文具含二意
一因縁空。有若於如來。即是中道。二凡夫二乘有所得
大。謂情之失。若於如來。即是得也。於得失。佛
得故。今取
以爲證也
問。二諦攝法。盡不盡耶 答。
開善法師云。攝法盡也。莊嚴法師云。攝
盡。各執片義。互相諍論二師之義繁
故不
今三
論家云。有盡不盡。凡有二義。一者。於大乘
。具有二文。有時爲縁説攝法盡。有時爲
縁説攝不盡。竝是如來。爲縁方便善巧之
説。不片而爲諍論。二者。一家復有
之與複。六種二諦。欲盡則盡。若欲盡。則
不盡 問。盡不盡説出在何經。又單複
何答。涅槃經云。苦集滅道。攝法皆盡。苦
集滅道。即是二諦此攝
盡文
仁王經云。薩芸若
覺。出二諦外攝不
盡文
單複者。有諦無諦。
中道第一義諦。是單三諦即爲
三也
四重後三。是
複二諦即爲三也竝前
三諦以爲六種
問。於單複中何攝
法盡。何攝法不盡 答。單攝不單亦名
開門二
複即攝盡複亦名爲
門二
以然者。單之有
無。但用非體。單之中道。但體非用。互闕
。故攝不盡。若複二諦。俗諦是用。眞諦即
體用圓備。攝法義周 問。前後二義。有
耶 答。初就隨根。明盡不盡。後約隨義
盡不盡。所以然者。明第一義。章玄同云
如來方便爲縁之説。有時爲縁説攝法盡
有時爲縁説攝不盡。明知。隨根釋。第二義。
別單複而明明知隨義若就隨根
單複故。有縁聞單。而悟正道即攝
。有縁受複。而未了悟。即攝不盡。何定
判複盡單*不。是故得知。後是隨義。嘉祥 法
師。開之十門。廣釋二諦。今唯略存大節
已。恐繁不廣矣
二智義第三
二智深玄。輒爾叵明。略以三門。而爲分別
一大意門。二釋名
門。三問答分別門。
大意者。夫二智者。蓋是群
聖之觀心。法身之父母。得之者。心慮豁然。
白日在胸衿。失之者。神情惛兮。猶
夜面牆素。照周萬變。而知彌昧。知昏
。而照踰明。知彌昧故。知而無所知。照踰
明故無所知而知。難得而稱之。蓋群
聖之靈智歟 釋名出體者。外國語曰般若
&T023230;。般若秦言翻凡有三翻
今且存一。
&T023230;和秦言
便。依名釋義。所言慧者。是照了義。方便者。
即善巧之義。後之三義。準前釋之。仁王經
等。般若亦名爲也。須眞天子經等。方
便亦名曰善權慧。由是經。僧肇等。舊詺
智。云實智權智。依名釋義。權是權巧。實即
審諦。因縁釋義。權是實義。實是權義。顯道釋
義。權是不權之義。實是不實之義。無方釋
義。權以一切義。實亦如是。若論其體
權非實。不二之智。以爲其體。何者。未
曾權及以實。而爲衆生。假名相。説權之與
實。故非權實。以爲其體。權實稱用。後問答
分別 問般若&T023230;和。此天竺語。慧與方便
秦地言。若爾二智之名。直應慧方便。何
故加之。以權與實 答。二智得名。各有
。一當體名。二從他名。般若當體。離虛妄
故。非顚倒故。名之爲實。是當體名。般若
於實相之境。而名實慧。即從他名。由
二義。名爲實慧。方便二者。一當體名。謂權
者方便異名。權與方便。竝善巧義。照空不
證。渉有無滯。倶是善巧。稱之爲權。故當
體名。二從他名。謂權者是三乘之法。照是
權故。名之權慧。從所照境。而立其名
二智得名其義甚
多。略存其一
 問。若照實相。名之實慧
方便境。稱方便慧。二慧倶應般若
同名慧故。同照境故。若言爾者。二道混亂。
 答。欲二慧鑒照之功倶稱慧耳。此是
釋義。非二道。若立二道。但以應實慧
方便。不實慧方便慧 問。立二道。何
故般若名之爲慧。而方便不名爲慧耶 
答。通而言之。般若照了。既名慧。方便照
了。亦應慧。方便既巧。般若亦巧。但以爲
相開避故。隱顯互説。般若顯照。而隱
。方便顯巧。而隱照稱 問。何故如是互
隱顯耶 答。般若是體。又照實相。從境立
名。故顯照稱。而隱巧名。方便是用。又照
。而不所照境名。但取巧用。是故顯
巧。而隱名。 問。何以得知。般若名體。
方便爲用 答。智度論云。上説般若體。今
方便之用。是其良證 問。般若名體。方
便爲用。其趣若爲 答。實相爲體。般若
之。故名爲體。諸法曰末。方便照之。故稱
用 問。若爾般若體故是勝。方便用故。
於般若。何故六地。名之般若。七地稱之。
方便耶 答。體劣用勝。所以者何。六地
般若之體。未妙用。是故體劣。至
時。始得妙用。稱爲方便。是故用勝。例如
金體未巧物即金爲劣。制金爲功巧勝
於金 問。因何其用。勝於體耶 答。六
地般若。觀空無著。而未空渉於有
乎靜觀。而拙動渉。至於七地。觀空不
著。渉有無滯。動靜倶妙。因是義故。六地
體劣。七地用勝 問。何以得般若體劣。
方便用勝 答。智度論云。般若清淨。反名
便。述曰。此言反者。於六地時。未
而渉於有故。中未清淨。至七地則能即
而渉於有。是故清淨。斯乃未巧。轉反成巧。
故名爲反 問。若爾七地但有方便。應
般若 答。般若方便。更無二體。巧之空慧。
之般若。空慧之巧。稱曰方便。但巧必空
慧。空慧未要巧。譬如金巧無二體。而巧
必金。金未要巧。是故六地。有體無用。
七地時。體用倶備 問。空慧之巧。凡有
。一照空不著。二渉有無滯。至於七地
始得善巧。二中是何 答。不著之巧。六地亦
有。故屬般若。無滯之巧。前六地無。七地始
得 問。般若方便。行相若爲。答。二智行相。
思議。略以三義。顯其行相。一一照一
巧義。二二照二巧義。三體一用多義 問。三
義若爲 答。照空之慧。名爲般若。渉有爲
著。稱曰方便。此是一經照一巧之義。雙照
空有。名爲般若。觀空不證。渉有無&K滯。謂
之方便。名爲二照二巧之義。照空之慧。名
般若。照空不證。一巧空渉有。二巧
有無三巧此諸巧。悉號方便。謂之體
一用多之義 問。且就初義。般若即有。而
於空。方便即空。而渉於有。二倶是巧。何
故即空而渉有。巧名之方便。即有照空。巧
方便 答。羅什云。觀空不證。渉有不
著。皆是方便。以同巧故。但觀空不證。
是方便。而從般若。得名沒巧。今但以取
有不著。倶是善巧。何不巧。獨沒
而從般若 答。略有二義。故沒巧名。一
相避之義。二同小之義。言相避者。照
證。雖是善巧。而般若。是照實相境。又是
體故。與其照名而沒巧稱。言同小者。般若
空不取著。二乘亦有。巧義不彰。故沒
 問。向云空不證。二乘證空。云何得
不證之巧二乘亦有 答。言不證者。不
取著而名不證。故什注云。觀空不取著。雖
是方便。而從慧受已上二乘觀空。不存
四句。菩薩亦爾。是故觀空而不取著。二乘
亦有。巧義不彰 問。一照一巧。有何憑據
 答。智度論云。般若將畢竟空。無諸戲
。方便將畢竟空。述曰。般若將畢竟
等者。般若即有而照空。方便將出等者。
方便即空。而渉有也 問。二照般若。二巧
方便。若爾二照應巧。二巧亦應
 答。二照二巧。更無別體。二巧之般
若。二照之方便。離照。猶如金無巧。
巧無金。問。本二諦境。發生二慧。今
二境。名般若者。應二諦境倶發實慧 
答。正如所問。二諦境發其巧。照義名之實
。發其照巧。稱曰方便 問。照實相境。
數應實照俗諦境。何名實耶 答。如
實而照。故名實慧 問。能照二慧。倶名
者。所照二境。亦名實境 答。實如所問。能
照二慧。既名實智。所照二境。蓋稱實境。但
實智中。空智有智。於實境中眞境俗境 
問。能照之智。如實而照。應實智。所照之
境。既有眞俗。何名實境 答。二境名實。
其二義。一從智受名。謂如實知境。故名
實。二當體得名。謂眞與俗。非妄稱實 
問。二照二巧。有何依據 答。大品經云。菩
薩於空不著。故不此不
之巧證文
又云。
菩薩以方便力故。爲衆生五欲。而無
染。此不
之巧證文
二巧方便。二巧
既名方便。則知二照般若 問。就第三義
云何照空。名爲般若。自餘悉名爲方便
 答。此據體用。而判二智。般若是體。體不
二故。但照性空。而無餘用。方便是用。用是
二故。則有多用 問。二慧二智爲同爲異。
 答。通而論之。慧之與智。眼目異名。別而
談之。智與慧異。何者是因之名。智即果稱
 問。何慧名因。智稱果耶 答。慧鑒達義。
智決斷義。慧未決斷。智能決斷。故因果異。
 問。若有明據 答。大品經云。菩薩名
慧道種慧。佛名一切智一切種智。明知慧因。
智是果也 問。至佛果時。因二慧反。成
二智。若爾應實慧方便慧。云何得
若名慧方便巧名不慧耶 答。因果二
門。立名各異。果門從境。而立其名。故倶名
智因門不爾。般若從境。而立名故。名
慧。方便但取巧而立名。不其境。故不
慧 問。因門不境。而立名何得
道慧道種慧 答。因門立名。有其多義。或
境巧。或倶從境。故無妨 問。若因名
慧。果稱智者。何經摩經。照空名慧。觀
智 答。大品維摩明義。開合各有異也。
若大品經合空與有。而開因果答。維摩經
空與有。而合因果 問。云何如是 答。
若大品經果空有智。倶名爲智。因空有智。
竝稱曰慧。故合空有。果位名智。因門稱慧。
故開因果。彼維摩經。因果門同照空名慧。
有爲智。分智與慧。故開空有。不
。故合因果 問。前言慧者是未決斷故
是因名。智即決斷是故果稱。何故今言
空名慧觀有稱智 答。慧鑒達義。智決了
義。若能決了諸法因果善惡差別。名之爲
智。能靜鑒此等諸法體相。皆空通達無相
之曰慧。維摩意爾 問。若爾何前就
果異。而判慧智 答。智之聲。至於決斷義
明了決斷。故名曰智。果位空慧之與有智
明了決斷。故與智名。慧名。因
中空慧有智。未明了決斷。倶受慧稱。若
爾決斷。有明了義。有未明義。明了決斷。名
果位智。雖明了而能決斷諸法因果善悪
等法。稱之因智。其慧之名。不決斷。故
因果中。不果名。於空有中。不有智 
問。觀二諦境。有出入觀及以竝觀。彼二種
觀。何者是乎 答。初念觀入觀後念觀
出觀一念照兩境。一念具二智。故名爲竝觀
 問。此二種觀行相若爲 答。心在實相
之入觀。心行諸法。稱曰出觀。心在正觀
名爲入觀。生心動念。即稱出觀。如是觀心。
出入前後而不一時。故名出入。照空即渉
有。渉有即照空。一念竝二智而不前後
故稱之爲竝觀 問。出入竝觀。觀何等境
 答。歷法論境。境則無量。束而談之。略有
三種。謂空有也。二不二也。三得失也。觀
三境。則有三種。出入觀。及三種幷觀。空有
二境。横出入竝。二與不二。*豎出入竝。得之
失。迷悟異名。諸法未曾迷之與悟。於
迷。於縁成悟。菩薩常觀此得興失。如
是三種出入竝之觀心行相。準前可思 問。
此之三種出入竝觀。在何位起。答。若
出入觀。初發心已上。極至六地。若論
凡有五位 問。何故出入局在六地。又
五位何 答。從初發心。至于六地。空有前
後。二慧不幷。故有出入。若至七地。二慧倶
勝。空有竝觀。一念兩用。無出入異。言五位
者。一初發心。二歡喜地。三第七地。四第八

諦章
五佛果位維摩玄
及維摩疏
 問。此五階級。
意致未詳。爲據始起。爲約重起。若謂
。初發心位。竝觀始起。已後復不應失。於
後四位。何更起爲。若謂重起。何要局制。立
於五處。於餘地位。亦應起故 答。於一竝
。淺深明昧。而制階級。非是重起。何者地
前所起竝觀。此相似竝。非是眞竝。於初地
。始眞竝起。於六地時。雖是眞竝。而猶是
淺。至第七地。深竝始起。於第七地。雖是深
。猶有功用。於第八地。無功用幷。始起而
已。八地以上。雖無功用。猶未究竟。佛地始
斯究竟竝耳。五階意趣。粗爾如是 問。五
階竝觀。爲是義推。爲憑據 答。階有
。非是義推。大品經云。從初發心。學無所
。涅槃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述曰。無所得
者。竝觀異名。即有觀空。即空觀有。於
有境。無滯著。名無所得大品
經意
二不別者。
初發心位。二諦幷觀。究竟佛位。二諦竝觀。
明味不同。竝觀不涅槃
經意
明知初心二諦
竝觀。仁王經瓔珞經。竝明初地二諦幷觀
故。仁王經云。善覺菩薩四天王。雙照二諦平
等道。述曰。初地菩薩。得善覺忍善覺眞
如之智
四王。外統領四州。内竝觀二諦。大品經
云。第七地名爲等定慧地。智度論釋曰。前之
三地。慧多定小。後之三地。定多慧少。慧不
等。至於七地。定慧均平。是故名爲等定慧
。述曰。般若靜照。名之爲定。方便動渉。稱
之曰慧。於六地時。妙於靜觀。拙乎動渉
定慧未均。至於七地。二慧倶巧。定齊均
故。得竝觀。十地經云。至第八不動地。從
方便慧。生無功用心。世界生滅等一切法。皆
悉了知。佛性論云。八地菩薩。眞俗雙觀。述
曰。大方便慧者。第七地二慧。於第七地時。
二慧時成巧。名大方便慧。第八地所起無
功用二慧。從前第七地有功用之善巧
方便慧生。是故經文云。從大方便慧。生
已上
經意
第八地。無功用智。自然而
行。雙照眞俗佛性
論意
經論意爾。若是佛地。究
竟竝觀。何更責證 問。權實二智。攝智盡
不 答。三諦二智。其猶凾蓋。二諦既有
不盡義。二智例爾。二諦既有四重階級。二
智亦爾。准二諦。思之可知。恐繁不述 
問。所建二智。據何經論 答。方等深經。何
二。初始寂場。終訖鵠林。中間所説。若
大若小。皆是二智之所出。二智能説。二諦
所説。無一教而非二諦。無一言而非
二智。是故龍樹曰。欲智在已上通據
是。若別而言。於大品經。初六十六品。明
般若道此明
實智
後二十四品。明方便道此明
權智
又須眞天子經頌竭品以二十番廣説二智
今且憑玆矣。二智潜行。深而莫底。廣而靡
灌。嘉祥法師。開十一門。條貫義珠。令
大節。恐繁不上來略述
權實二智
大乘三論大義鈔卷第一

大乘三論大義鈔卷第二
 西大寺沙門玄叡集 
方言深密。尋之難識。今以三門。辨其機
一大意門。二釋名
門。三問答門。
夫適化無方。陶誘非一
焉。故能應方域。而設隨方教。開階級以示
機。微道陶誘之要。莫玆矣開道之術。
豈復若之哉。言釋名者。所言方者。是方域
也。是所縁域。衆生所縁域。名之爲方域。言
即是言教。能化隨縁教。之曰言教。總而
言。隨方之言。名爲方言。謂隨所化根機
之方。而能化聖。所設言教。是故名爲隨方
之言。故庾法師云。隨方之教。名爲方言
都嘉祥二匠同云。衆生所縁之域稱日本
舊師
傳有多釋
今略存
依名釋義。粗爾如是。自餘三釋。
二諦釋。後叙問答 問。方言幾何 答。
嘉祥師云。方言甚多。略出三種。謂初中後 
問。何但三。而不增減 答。三種方言。
破病顯道。其義既周。故不增減 問。若要
三。則破顯周。若於一破顯各盡 答。
一一方言。破病顯道。其義乃周 問。若爾
一種方言。破執顯道既盡。何勞立三 答。一
一方言。雖破顯盡。而爲示破顯不同。立
三方言 問。破顯不同。其義若爲 答。破
病顯道。凡有二門。一破執病。而後顯道。
初二方言。即顯此義。二顯道理。則執自破。
第三方言。示乎玆義 問。初二方言。同倶
於破病顯道。其二方言。有何差別 答。
破病義。有縱有奪。彼初方言。就奪破
。而示破顯。第二方言。約縱破門。而爲
破顯 問。其意若爲 答。衆生執病。雖
無量。總而收之。但性與假第一方言。奪
假執。而名性執。破病顯道。故名奪破。第
二方言。縱其假執。而名假執。雙破性假
申道理。故稱縱破 問。三種方言。各
三中。作法若爲 答。假生不生。不
不生。名世諦中。假不生。不
。不非不生。名眞諦中。無生滅生滅
世諦。生滅無生滅爲眞諦。無生滅生滅。
豈是生滅。生滅無生滅。豈是無生滅。故非
生滅。非無生滅。名二諦合明中初方言
之三中
生假滅。假生不生。假滅不滅。不生不滅。名
世諦中。待世諦假生。明眞諦假不生。待
諦假滅。明眞諦假不滅。不生不滅。名眞諦
。無生滅生滅。爲世諦。生滅無生滅爲
。無生滅生滅。豈是生滅。生滅無生滅。豈是
無生滅。故非生滅無生滅。名二諦合明
第二方
言三中
假生假滅。假生不生。假滅不滅。不
生不滅。名世諦中。非不生非不滅。名眞諦
。二諦合明中。與前方言同 問。三種方
言。同明三中。有何差別 答同明三中。而
語意異。所以然者。三種方言。二諦用中。
意倶異。彼合明中。語同意異 問。若爲云
 答。第一方言。二諦用中。竪而作中。後二方
言。二諦各中。横而作中。故言語異。第一方
言。二諦倶破性實之執。第二方言。二諦用
中。世諦破性。眞諦破假。第三方言。二諦各
中。據平等門。而説用中。非是破執。故言
。三種方言。合明中道。同非生滅非無生
。故云語同。初後方言。二諦合明。同泯
。而明體中。第二方言。合明中道。有其二
。雙泯假性。而明用中。雙泯二假。而明
。故言意異 問。初方言與第二方言。同
三中。有何意趣 答。於前三中。明四重
。於後三中。明漸捨義。故前後異。所
者。於前方言。彼用中。竝因縁假名。倶
性執。故名爲中。二諦合明。雙泯二假。稱
體中。故有四階。於後方言。世諦破性。而
中道。眞諦不假。而辨中道。二諦合明。雙
泯性假。合論用中。故是漸捨 問。且置
。初方言明四重階級。何者是乎 答。破性
中焉。二諦假焉。用中焉。體中焉。謂之四階
 問。未其致。委曲散釋 答。外人執。有
性實有無。以縁假性。有無不可得故。
非有非無。名爲中道。謂之中實。外人既聞
非有非無。即謂都無眞俗二諦。便起斷見
是故次説而有而無。以爲二諦其斷心
則稱之。曰二諦假也。而有而無。次爲欲
而有而無中道有無。不於汝性有無
。第三次明二諦用中。雙兩性。目之用
。第四欲假有無。二而明不二。故明
體中 問。是四重階分體用何 答。初三
階用。第四階體 問。於於體用二。何處破
執 答。於用處破。體即不破。何者其用有
差別故。有藥有病。藥破病。然其體中
差別故。藥病倶淨。故不執 問。於
用三階。何處伏斷 答。縁悟不同。伏斷不
定。或中伏斷。或假伏斷。或有中。中伏而
假斷。或有假。伏而中斷。若約極鈍。具禀
三階。於第三階。破洗一切。執病悉盡 問。
中與假。凡有四句。謂假前中也。假後中
也。中前假也。中後假也。與前四階。有
差別 答。前之三句與四階同。後之一句。
階不攝。何者中實。是假前中。第二第三。即
中前假。第四體中。是假後中 問。云何如
是。配當之耶 答。彼中實在二諦假前。名
假前中。第二第三。其體但是因縁有無。名
假。此假是在於體中前。目中前假。體中
即是。在於假後。謂假後中。此四重階。但悟
入門。用義。是故闕無中後假句。今爲
體起用。加中後假。即體中後。方説
而有而無是也 問。於初方言。破何人執
 答。初言方破外道性執又云正破
傍破
問。
大小内外。同有執病。若初方言。但破外道
而不餘。云何得破執既用 答。此
點同破故執盡。何者外道即攝内外大小諸
而破析故 問。何故言爾 答。言外道
者。至妙虛通。稱之曰道。心行道外。名爲
。内外大小。有所得徒。生心動念。皆是其
心。行於道外。故外道。此奪破耳 問。第
一方言。所破人爾。第二方言。所治何人 答。
一方言。據縱破門。而破熱病。即有四人
謂世間流俗汎爾矣。小乘矣。有所得大乘
矣。此四種人。所起性執。於世諦破。禀世諦
破。或有假。或有假。倶迷假法。此二假
執。於眞諦破。合論用中。雙泯性假。是故
前所破人異 問。第二方言。何説二諦
倶無生耶 答。欲漸捨八不故。故
二諦倶無生義 問。云何不世諦是
生。眞諦不生。而釋八不。要須二諦倶無生
。而釋八不 答。眞明空有。爲二諦者。
大小乘徒容。謂論主取我故。今明二諦倶
無生。雙破二偏。具顯中道 問。説倶無生
二偏何 答。世諦無生。破於性生。即小
乘人。性有偏除。眞諦無生。是因縁生。宛然
無生。故大乘人。性偏息。故明二諦倶無生
。而破二偏 問。若爾應世諦不生。
彼眞諦是即非不生。而釋八不。何必須
二諦不生。而釋八不 答。若説世諦是不
生滅。眞諦即是非不生滅。則非八不。非
八不。何釋八不。是故不眞諦非不
生滅 問。若爾二諦合明中處。言生滅
生滅。何釋八不 答。八不言約意豐。若
生有無生猶生義。若非生非
始無生。是故二諦合明。雖生及。猶是
八不義 問。合明中處。泯生無生。爲
用中是體中 答。日本衆師相傳二釋。
一云用中。二云體中。今竝存之 問。取
捨意耶 答。案疏上下。可體用若偏
用。若偏言體。有多過故 問。第三方言。
二意何 答。相即相因。名之一意。階漸
義。謂之二意 問。彼二意趣若爲 答。
即世諦生。是不生故。名之相即因。世諦生
眞諦不生。是相因義。此之二義。是師正意。
世諦中。爲眞諦假。是階漸義 問。且就
初義。言相即者。爲一諦即。爲二諦即 
答。一諦相即。非二諦即。何者世諦有假有
中。中假相即。故云世諦生即不生 問。世
諦生滅。云何今言世諦不生 答。世諦生滅
是不生滅之生滅故。是生滅即不生滅也 問。
若爾與眞諦假不生何異 答。以世諦中
眞諦假。故不異也。即是階漸明義而也
 問。何以眞諦假。而爲世諦中。名爲階漸
 答。言不住爲端。心無得爲主。是故説
世諦。而令眞諦。故以眞諦假。爲世諦之
 問。何得世諦者爲眞諦 
答。涅槃經云。欲生深識第一義。故
世諦 問。三種方言。憑何經論而建立
 答。八不方等之心骨。正觀之旨歸矣。攝嶺
興皇。將八不。變文易體。方言甚多。而今
略出三種方言。若爾方言。爲一切方等
大乘。而爲建立。若的爲論。本業瓔珞經。具
八不。龍樹牽之。安造論首。依此經論
三方言 問。何依八不 答。
經論八不。凡有二意。謂破病顯道焉。互道
因縁焉。爲八不之初義故。建立第一第
二方言。爲八不之後義故。立後方言
 問。立初二方言。以釋初義。立後方言。而
後義。其義若爲 答。經論八不。破病之
義。凡有二種。一者二諦八不。倶破性病
故。云不生不滅乃至不來不出。立初方言
而釋此義。二者世論八不。破其性執。眞諦
八不。破乎假執。故云不生不滅乃至不來
不出。立中方言。而釋此義。經論八不又
乎道因縁道理。立後方言。而釋

佛性義第五
夫佛性之河。疾而且深。群免競渉。誰敢徹
底。今因嘉祥。開之三門。而尋深底一大
意門。
二釋名門。三
問答分別門
大意者。竊以。甜藥停山。由來已
久。圓珠沈水。實自積時矣。隨流處而六趣
途。競瓦礫以三乘分轍焉。疾流
源。失郷土以弗及。庶莫假鄧功
號康木箇困濤波而澄深水如妄識
還心深迴。殊跡而歸本郷歟。次釋名門。佛
者覺義。性是因義也。自體義也。據二不
。而爲言之。因之與果通稱佛性。約不二
。而爲談之。因詺佛性。果之因故。果號
。因之果故。釋名粗爾。後叙問答 問。三
一家。建立佛性。有幾何種 答。凡有
。謂境界佛性。觀智佛性。菩提果佛性。涅槃
果果佛性。非因非果正因佛性 問。若爲稱
境界等耶 答。十二因縁。本自不生。今
亦無滅。如是而觀所觀之境。境界佛性。能
觀之智。觀智佛性。觀智明了。菩提果性。菩
提無累。涅槃佛性。夫非縁因亦非縁果。不
。强號正因 問。境界是境。觀智
即智。何境與智。名爲佛性 答。興皇師云。
境智因縁。能開佛性境之與智。則種子。何
者境智能生菩提及以涅槃。亦開正性。是故
境智。名爲佛性 問。云何境智。能生智斷
亦顯正性 答。境界近觀智因。
菩提而根本能生佛果。觀知延
果菩提。是故境智能生智斷。境之與智。倶
是因縁。境智非智。智境非境。境非智。
之正性。是故境智。亦正性 問。三論
宗立五種佛性。大況若爲 答。欲有識
含靈之類。一切皆當齊成佛道。故立佛性
 問。何故云爾 答。於十二因縁。建立五
故 問。言十二因縁五性者。爲
自推。爲是依據 答。涅槃經中。十二因縁。
足十不。而具五性故。彼經云。善男子以
是義故。十二因縁。不生不滅。不常不斷。
不一不二。不來不去。不因不果。是因非果。是
果非因。是因是果。非因非果。名爲
巳上釋五性。如下具明 問。何言十二
五性故一切成佛 答。十二因縁。一切
衆生。平等皆有。無一衆生而無十二。是故
十二。具五性時。即顯一切皆當成佛 問。
何以得十二因縁一切皆有 答。涅槃經
云。十二因縁。一切衆生。平等有之。此其
良證 問。若爾五陰十二入等。亦一切有。
何故於此不五性 答。十二因縁。其體
是心。但是内法。而今欲凡有心者。皆當
佛。但於十二而立五性。五陰等法。非
但心法。通内外法故。非此而立五性
 問。有心皆成爲是義推。爲是誠文 答。
涅槃經云。一切衆生皆悉有心。凡有心者。
悉皆當阿耨菩提 問。云何有心皆得
成佛 答。心迷悟體。一切衆生。皆有迷心
既有迷心。後必應覺悟之理。譬如眠夢
必有覺義。是故經云心皆成 問。五種
佛性據何經論而爲建立 答。涅槃經云。
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果有果果。又云。是
因非果。是果非因。是因是果。非因非果。名
佛性。中論云。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
不異。不來不出。依此經論。立五種佛性 
問。且就經文。配當五種佛性若爲 答。言
有因者。境界佛性。有因因者。觀智佛性。有
果者。菩提果佛性。有果*果者。即是涅槃果
果佛性。此四句中無
正因性
次文云。是因非果。境界佛
性。是果果佛性。是因是果。觀智菩提。非因
非果。正性佛性。此四句中
正因性
問。初後二文。
何故如是配當之耶 答。境界佛性。與
智性。而作其因故名有因。觀智佛性。與
菩提果。而作其因故名爲因。此因因於
界性。因故名因因。菩提果性。是觀智果故
有果。涅槃佛性。是菩提果之果故名爲
初四句意
境界佛性。但能生他。而不
。是故名爲是因非果果佛性他生。
而不他。是故名之是果非因。觀智菩提。
三義同。謂因果義同焉。智義同焉。能生所
照義同焉。合爲一句。是故稱之是因是果。正
因佛性。夫非縁因。亦非縁果。故名之。爲
因非果後四句
意如
問。因果同等三義意何 
答。觀智菩提。同望前果。形後是因。故因果
同。觀智菩提。明昧不同。而體同智。故名
。觀智菩提。同起境界。亦還同照於彼境
。兩性能生。及以所照。同是境界。是故名
能生所照同。問。初後四句。同明佛性。有
何別耶 答。初四句明佛性車輪無始終
。後四句明佛性三世有始終故。初後
別 同二義趣那 答。初四句明境界名
因。觀智因因。觀智名因。境界因因。菩提名
果。涅槃果果。涅槃名果菩提果果。明義無
始。亦無終。謂無始終。後四句明境界但
因而無果義始而
涅槃但果而無因義
終而
觀智菩提望果形後稱因。
終義
是義故。名有始終 問。據八不。立
五佛性。其義若爲。答。論八不十二因
縁。不生不滅。不常斷等。所觀八不。境界佛
性。能觀八不。觀智佛性。觀智明了。菩提果
性。菩提無累。名涅槃性。泯上四性。稱之正
 問。何以得知。中論八不。明十二法不
生滅等 答。論次偈云能説是因縁
者。即是十二因縁之法也。佛説八不。即
是能説十二因縁故。言能説是因縁。於
涅槃經。令十二因縁具十不。而具五性。今
此論中。令十二因縁具八不。而具五性 
問。若於八不。具五性者。未詳八不爲是佛
之所觀八不。爲是論主所觀八不 答。倶
是也。何者。菩提果之二智。照於二諦八不境
。因位觀智。亦照二諦八不境故 問。今
者。八不具五性者。何八不乎。爲是佛耶。
是論主 答。倶是也 若爲如是 答。
若據曾得。於佛亦觀智佛性。故具
。若約當得。菩薩亦有果與果果。亦具
。若於現得。或有或無 問。於何等法。立
佛性耶 答。中論疏云。因縁一法。轉而爲
五 問。疏意若爲 答。十二因縁一法。轉而
五性也。即於十二因縁之法。建立五性
 問。疏云一法。如何今言十二法耶 答。
十二不同。而同是一有爲法故。名之一法。故
相違 問。因縁一法。轉而立五。其義若
爲 答。因縁一法。有能生義。有所生義。有
明了義。有無累義體法上。有此五
此五義。展轉而立五種名字。是故疏
云。因縁一法。轉而爲五 問。所謂轉者。爲
是義。爲是體 答。日本衆師。傳説
不同。有云體轉。十二擧體。轉而爲五。有云
義轉。一體法上。以義而轉。立爲五性。有云
能生義。呼十二法境界時。十二擧
體。即是境也。以所生義。呼十二法。稱觀智
時。十二擧體。亦是智也。故言義轉。亦言
。倶無妨 問。若於衆生。得
内理外不 答。有也。何者。一切諸法。有生
滅者。理外衆生。一切諸法。不生滅者。理
内衆生 問。於二種人何有佛性 答。於
理内外。凡有二種。一據得失而論内外。謂
無所得。名之理内有得理外。二約無得
内外。謂於無得有體有用。用名理外。體
理内。今且就初而論有無。謂理外人。
佛性。理内即有 問。理内外人。是誰
等耶 答。有凡夫乃至羅漢。名之理外
但草木無佛性。如是等人。亦無佛性
無所得之凡夫聖人。謂之理内。如是等人。
皆有佛性。非但衆生有其佛性。草木亦有 
問。衆生佛性。草木有佛性。昔來未
聞。爲明證耶。爲當自語耶 答。於
槃經中。失珠得珠喩。衆生迷故。無
其佛性。悟故有佛性故。彼經云。一闡
提人。無佛性。殺亦無罪。維摩經云。二
乘之人。猶如燋種。豈非是明凡聖無性。大
集經云。諸佛菩薩。觀一初諸法。無是菩
。若外萬法。是非佛性。云何得諸法菩
。又涅槃經。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由
是得知。理内草木。皆有佛性 問。理内草
木。有佛性者。非情草木。亦應加行成佛
 答。有二種門。謂依正不二門。若據不二
。實如所問也。若約爲二門。衆生修成佛。
草木能。何者。衆生有迷心故。有覺悟
。彼草木等。無迷心故亦無覺悟 問。就
後體用。其義若爲 答。理内無
佛性。理外有佛性 問。云何如是 答。於
寂滅理。無衆生故。亦無佛性。於其用中
衆生故。亦有佛性 問。五種佛性。分
體用那 答。前四性用第五體 問。若
爾菩薩不二境智。於何處攝。爲用處耶。爲
體處耶 答。本朝群師。相傳不同。有云不二
之境界性攝。不二之智。觀智性攝。所以者
何。不二境智。有發照義。第五不爾故用攝。
有云於第五攝。於用不攝。所以然者。不
二境智。名之爲體。故用不攝。若用處攝。即
體用混亂之過 問。二傳誰是 答。二
傳各有義。不是非。但以理檢
傳以勝。不二境智。即是體故。自外無
甚深理故 問。十二因縁。三乘同觀。取
境智。以爲滿性 答。但取菩薩所觀之境
境界性。取能觀智。爲觀智性。不二乘
境之與智。彼生滅故。生滅境智非
 問。六度萬行。可佛果。何故但取智名
佛性。不餘行而爲佛性 答。萬行皆
佛性。而稱觀智。從主立名。於
行中。慧爲主故 問。菩提涅槃。於總別中
是何乎 答。凡有三句。謂倶總也。倶別
也 一總一別也 問。何故爾耶 答。佛地
般若果徳涅槃皆具總別故。有三句勿
偏執 問。第五正性。爲智爲理爲理智
 答。凡有二門。若怙名門。名理名智。若離
言門。非理非智。心言絕故
不二法門義第六
夫解脱之源剋沖酙酌之性罕測。今分
。以叙玄趣一大意。二釋
名義三辯問答
不二者。蓋是衆
教之旨歸群聖之靈府。淨名現病之本意。妙
徳問疾之所由矣莫二之玄室。入之諒確。八
萬肇啓。絕句之嵩臺。陟之未易。三階聿起。
則使悕玄之流。&MT04497;玄室。迥悟之賓。遂登
嵩臺。寔斯玄寂絕言幽致。至人環中之妙
也焉。次釋名義。一道淸淨。名之不二
眞極可軌。稱之曰法。至妙虛通。門之謂也。
不二之道故。有不二之智。由不二之智
故。能適化無方。是則不二道。體與用。境將
智者也。後叙問答 問。言不二。爲
耶爲是理耶 答。二名爲教。不二即理
 問。理既無二。云何得三階。不二豈理
三階 答。三階之説。爲不二。顯理之教。
其三階。非三階即是理矣 問。理既
。何有三階 答。顯理之音。有
深。故成三階。何者衆人言。於不二
不二。是無言故。稱之爲淺。文殊雖
不二無言。猶言無言。名之爲次。淨名鑒照
不二。無言而能無言於無言矣。目之曰
 問。至理無言。然彼文殊。言於無言。應
教。淨名鑒於理。是無言而能無言之。於
無言此即是理。何稱爲教 答。淨名寄
黙然之相。顯無言理。所詮無言。名之爲理。
能表之相。稱曰教矣。是以教有三階不同
而理無二 問。至理無言。然彼文殊言無言
故猶未極者至理也。亦無相。而淨名相
之於無相。豈詣理耶 答。文殊既言於其無
。亦相無相。淨名既體理無言。故無言無
。亦能體乎理無相。故無相無相。名相斯
寂。乃窮不二。何稱未詣 問。淨名既體理。
是無相。何相無相 答。不無相
言。爲言。相無相耳 問。若也
然者在言既止。而相復存。逃峰起&MT90153;。奚免
患乎 答。言猶名也。名則爲細。相猶形也。
形則麁。若免細患。必雖麁患麁患時
必免細。淨名離細。何有麁患。峰&MT90153;
逃。患難何有 問。言不二者。泯二辭。無
何二故。名爲不二 答。如色心等。一切諸
法。無別體故。爲不二 問。若爾色即是心
故。名爲不二耶 答。言不二者。非色成
心。故名不二。但非色心。故曰不二。何者色
心自性。本來寂滅。體無二故 問。若言諸法
本來寂滅故名不二。是則應能化所化
若爾衆生。不成佛 答。以二不二義。衆
生即是佛。何更成言佛。但據不二二而言
成佛耳 問。據不二義。若言衆生即是佛
者。佛應足一切煩悩 答。既言衆生
本來是佛。若爾煩惱本來寂滅。何有煩惱
 問。若言衆生即是佛者。亦應佛即
衆生 答。於迷衆生。亦得爾。如
未得菩提之時。即以菩提而爲煩惱 
問。衆生即佛之不二教。若二縁説。若爲
二縁。若爲前縁者。彼之二縁。盛起二見。何
不二。若爲後縁者。不二之縁。既悟不二
何更爲説 答。爲彼二縁。而説不二。何者
二縁二見之病將滅。不二之悟垂生。爲説
不二。故智度論云。惡將滅時。善將生時。見
佛聞法 問。言不二者。爲是強名。爲是定
法體之名耶 答。此是強名。非定體名。何
者至理未曾是二及以不二。而強稱之曰
矣。是故強名 問。至理未曾二與不二
若爾云何。強名不二而非強名之爲二耶
 答。失道之流。多滯二見。爲斯二。強名
不二 問。彼之二見何者是乎 答。佛與
衆生。謂之爲二。生死涅槃。謂之爲二。
二見今爲此見故。説一切衆生本來
是佛。故稱不二 問。汝所明義有憑據
 答。華嚴經云。佛及衆生。是無差別。淨名經
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涅槃論云。衆生
即佛。故名爲密。中觀論云。生死涅槃。本無
二際。故知衆生與佛不二 問。衆生即是佛。
何由有六道 答。斯處幽微。難言辯。必
心乃契玄宗。今髣髴言。於道未曾二
縁未始一。於道未曾二。衆生即是佛。於
縁未始一。六道異法身六道異法身。六
道覆法身。名爲如來藏 問。斯乃由來舊
轍。何謂即曰虚宗 答。隱顯之説。親經
。言不異。意即不同。問語言既同。意
何異 答。非別有六道而爲覆法身。亦
別法身以隱乎六道。若別有法身。隱
六道内。猶壁内有柱蓋。是身見流。云何得
名爲中道佛性耶 問。若非別法身隱
六道内。能覆所處所覆義。云何得成哉 
答。道本無六。衆生顚倒。横謂六道。而不
悟。六道即是本自法身。是故六道覆
身。故法身隱之於六道。名曰如來藏
六道本自法身。即法身顯。隱顯大宗。其意
斯 問。六道衆生。覆法身者。何故大經
云。佛性遍覆。猶如虚空。豈容六道衆
生覆法身耶 答。佛性廣大。六道衆生。常
佛性。倒謂衆生。常出佛性。常在佛性
故。佛性即覆於衆生。恒出佛性故。衆生即
乎佛性佛性
法身異名
問。既得互覆。應
互藏。若互藏者。六道衆生。覆法身故。
如來藏。佛性法身。覆衆生故。亦應
如來藏耶答。亦有斯義。衆生無六。横
六道。是故六道。覆乎法。即隱於六道
。六道能藏法身。所藏名如來藏。横謂
。不法身。六藏恒在於法身内。法
身常覆六道衆生。法身能藏。六道所藏。是故
亦得衆生藏 問。六道衆生覆法身故。
法身不現。法身佛性。覆衆生故。六道亦應
顯現耶 答。倒義不成。何者六道衆
生覆法身者。是隱覆故。名之爲覆。法身
佛性。覆六道者。是廣大故。稱覆而已。由
故。名之爲覆。法身不現。廣大義故。稱
之曰覆。於縁六道每常現前 問。於
六道常現前故。可法身。於道未曾六道
生死。法身云何覆六道耶。答。六道異乎法
身。法身不六道。六道異於法身故。六道
法身。法身不六道故。六道常在法身
法身廣大故。名六道耳。故大品經云無
一法出法性外 問。於迷六道常現前。
故但見六道。不法身。於悟未曾六道
生死。但見法身。而應。不六道衆生答。
誠如所問 問。若爾迷者。不法身故。凡
夫叵乎聖矣。悟者不六道衆生故。聖
于凡耶。豈非凡聖兩隔。感應斯
乎 答。蓋是未不見之。故與隔絕
之難而已。向言不見。此是於了悟。曰
六道。故言不見耳。若有六道猶尙斯迷。何
了悟。夫雖悟無六道。而復見
迷恒六道。是故凡聖之道交接。感應莫絕。
 問。若不於六道生死。可迷。若
於迷恒是六道。則應迷同亦迷矣 
答。雖於迷六道生死。而不迷人之所
。故不。是故法華云。不三界
於三界。華嚴經云。隨順衆生故。普入諸世
間。智慧常寂然。不世所見 問。不二
盡以不 答。攝法即周。何者不二莫
窮。靡理不周。文約義豐。意遠理深。斯乃
不二之矣 問。不二之言。但是主理。未
二教三諦言。但是非眞非俗中道。未
二諦。云何得攝法即周 答。不二之言。
理與教。以不二教顯不二理故。不二言
羅理教一。不二亦通三諦。是故不二。亦
體用。若爾不二理與教圓。體與用備。豈
攝法周哉 問。以二爲教。而顯不二。若
理與教。同不二者。何以得理教異耶。以
指示同。云何以*同還示*同乎。中道之
理。法應不二。泯二諦故。眞俗二諦。既是二
法。何稱不二 答。教門不定。或二爲教。不
二名理。或不二教而顯不二。貴在悟。教
即不定。若據機縁。鈍根之人。要因二教
悟不二。其猶指而見空月。若利根者。因
不二教。而悟不二。其如月即見月體。非
自性二。故不二。是世諦中。非因縁二。故
不二。即眞諦中。非眞俗二。故曰不二。是
第三諦故。不二言即通理教及以體用 問。
不二之言。唯絕二耳。未不二及二。不二
乃至名言。何稱深理 答。總収諸二。凡有
五階。一曰空之與有。名之爲二。二曰空有
二。非空非有。名爲不二。此二不二。還
復成二。三曰二與不二。皆名爲二。非二不
。方名不二。此二不二。還復成二。四曰
上來六句。上來三階復即三階單
即成六。故云六句
之爲二。非非
二。非非不二。名爲不二。二不二相對。還復
二。五曰不泯生心動念。稱之曰二。若泯
心動念。方名不二。自二之外。更無法。
但唱不二。教無周。理無足。縁無
盡。觀無淨。非何如 問。若言不二
法皆周。三種般若。五種佛性。二諦二智。
八不等法。亦攝盡不 答。不二之言。含
三義。謂不二教焉。不二理焉。不二觀焉。據
此三義。凡有二門。謂能化門也。所化門也。
若據能化。由不二理。發不二觀。由不二智
不二教。若約所化。藉不二教不二
。悟不二理。生不二智。於此二門。攝
皆周。三種般若。五種佛性等法。皆在於不二
。不二不二。深玄義門衆多。今存大要。恐
煩不
容入義第七
容入難測。略以三門。辨容入義大意門。名
體門。問答
門。大意者。夫容入者。蓋斯碩仙神化之美
稱。飮光歎息之奇事。悟物之勝境。入道之由
路。是以借座於燈王。請飯乎香土。接乾川
諸掌裏。内妙喜於忍界。厭智之儔。聞之振
歎響三千逈悟之徒。見之萠心魂無上。難
思。而測之者。蓋寔大士神變焉。言名體
者。釋名四門。具如二諦依名釋義。容納受
義。入趣内義。能納受他。能趣内他。故言
。論其體性。若據能運。即以權智而爲
其體。權智運之。令容入故。若約所運。即大
小物。是其體性。容入是用。故嘉祥云。俗諦之
境。具有體用。大小是體。容入爲用。已上
是體用。且據用門而爲論耳。若談本體
非眞非俗。非權非實。名之體性。若俗若權
智是用耳。問答門者 問。維摩經不思議
。維摩詰現神力時。須彌燈王佛。遣三萬
二千師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肇法師云。
由旬天竺里數不定。上由旬六十里。中由
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也。來入維摩詰
。其室廣博。悉苞容三萬二千師子座。無
妨閡。於毘耶離城及閻浮四天下。亦不
迫迮。悉見如故。乃至若菩薩。住是解
者。以須彌之高廣。内芥子中。無增減。須
彌山王大相如巳上疑曰。高下相傾。大小
相避。世法數矣。大座小室。竝世上事。高山細
芥。咸斯俗法。高廣之座。入方丈室。高大之
山。内芥子中。情未識。若實不入。而以
神力。令入耶。若實容入。而令入。若
入而令入。諸佛菩薩。轉變神力。即
功能。若謂實入。事則相容。大應小。
小何容大。豈有此事 答。世上術猶
動人者。神明呪。呪諸佛菩薩。不思議之
神變。斯下之所測度乎。然釋大小容入由
。凡有三釋。第一釋云。大實不小。小亦
大。但以神通力。令應度之人見其容
耳。第二釋云。大實入小。小亦實容大。
若不容入諸菩薩無此功能。第三釋云。具
二義。一實不容入。而見容入。二實能容
入。令容入。今三論家。用第三釋。何者菩
薩神通。適縁無方。或實不容而令容。或
實容入而令入。但於此經。正明容入。非
容入。故。高廣座來。入於方丈小室内。小
室容於高大之座。大座小室。無有增減。容
入宛然。故不思議 問。若無增減。名不思
。何得經云其室廣博 答。經明室相。凡
二文。一云其室廣博上文二云本相如故。
下文此上下文。自相違背。既云其室廣博。何
本相如故。若謂本相如故。云何得
。今正釋曰。室有内外内而觀其室廣
博。自外而觀本相如故。是以二文不
也 問。若爾内大外小。何名不思議
 答。唯是一室。自内而觀其室廣博。自外而
觀本相如故。是故名之爲不思議 問。外
觀如故。無外增故。可不思議。内觀既廣。即
内是增。何不思議 答。内之廣博。遠令
。非不思議。然内廣博。不外增。是故内
廣。此不思義 問。内小容大。應不思議。内
既廣博。而容大座。是大容大。何不思議 
答。淨名既能不外增。亦能應内不
。所以然者。世間小術。尙能尺鏡入
瓶。則瓶不增。鏡亦不減。容入宛然。況乎諸
佛菩薩神力。然今遂令室内廣者。凡有
。一欲賓事故。二欲二不思
故 問。二義若爲 答。淨名待賓。凡有
四事。一有廣之室。二設端嚴之座。三有
露味飯。四有微妙法言。室若不廣。四中闕
一。今待賓事*員故。令室廣博。彼室雖廣。
遂令外增。則非奇特。外既如故。故不思議。
斯乃内大外小。各有深致矣。言
不思議者。一大小不思議。二内外不思議。
大座小室相形則顯大小不思議。室内室外。
相望則表内外不思議。若内外倶是小者。
但有大小不思議。而闕内外不思。淨名
内。令外如故。有深所以矣 問。大小容
入。於二智中。何智所爲 答。權智所爲。何
者權智。密照根藥機説教。隨病授藥。然
今欲機縁奇特事而悟道故。大
小容入。斯乃權智。不思議本。大小容入。不
思議迹 問。權智令彼大小兩物而容入者。
是本來未容入法。今始容入。爲是從
本恒容入法。今亦容入。若謂初者。佛智有
過。本不容入。今容入故。如大品之若法
前有。後無者。諸佛菩薩。有過罪。例準可言。
若法前不容入。後容入者。諸佛菩薩。有
。若謂後者。既本容入。非今也。是則大
小因縁。天然之所爲耳。何得權智。既不
權智。何得權智不思議之本 答。有
爲諸法。本無自性故。皆是因縁。因縁法故。
本自容入。故無初過。若非權智。示物無由。
良由權智内照因縁無礙之法。外應
無礙相。是故權智不思議本 問。權智所
照。世俗諦境。巨細殊形。何得容入 答。大
小是因縁。大是由小大。小是由大小。大由
小大故。大得小。小由大小故。大。
容入亦如是。容是不容。容不容。是容不容。
入是不入。入不入。是入不入。不容是
容。不容故小。不容是容。不容而得容。不
是不入故大。不入是入。不入而得入 
問。若言大故小。由小故大者。由大故
小。小成大耶。由大故小。而猶小耶。就
亦爾。若言大故小。小即成大。由小故
大。大即成小者。是猶小入大耳。何名
思議耶。若言大故小。而小猶是小。由
故大。而大猶是大者。大小二相何得容入
 答。説大故小。由小故大時。執大相
小相。小相非大相。定性之病息。又執
相非小相。小相非大相。定性病將止息時。
大小容入。故應度者。得見而悟 問。若爾
大不定大故能小。小不定小故能大。而得
容入者。此是小入大耳。何名不思議 答
大不定大。能小而礙於大。小不定小。能大
而礙於小者。應此難。大小無礙故。大有
能小能大。小有能大能小。由是義故。小入
於大時。即顯大入於小。相待故即能容
入。由能容入。故悟因縁。悟因縁故。契不二
。契不二故。諸佛現前。是故觀佛三昧經
云。觀一切法不生不滅。諸佛現前。觀一切
法非大非小。諸佛現前。巨細容入。觸事衆
多。且擧一事。顯容入相 問。法華經云。五
十小劫謂如半日。又云。六十小劫謂如
。維摩經云。或有衆生。樂久住世。而可
者。菩薩即申七日。以爲一劫。令彼衆生謂
之一劫。或有衆生。不久住。而可度者。
菩薩即促二劫。以爲七日。令彼衆生謂
之七日。疑曰。四像迭遷捉。機更轉。百兎未
夭。一烏何脩乎。然則脩短皛然。久近可
驗矣。今促一劫。以爲七日。申七日以爲
一劫。若爾白首反紺鬢姟子即衰耄。何致
斯事哉。答。中山之酒。一醉千日。雖
。已歷三年。一夕之夢。見百年事。雖
一夕耳。酒夢尙爾。矧乎大士神化者
也。促長延捉。有何奇怪耶 問。促一劫
以爲七日七日以爲一劫。彼一劫之與
七日。若有以不 答。雖一劫七日
而一劫宛然。雖七日一劫。而七日如
故 問。一劫七日。既已如故。何言延促 
答。促是轉心。於彼七日。令一劫。非
時。例如中山美酒。轉心而於三年。令
一寢。又如睡夢。轉於神明。於其一夕。令
百年。彼酒之與夢。猶尙轉一生魂。何況
大士神力。不人者神明哉
一乘義第八
一乘深妙。窮學尙暗。況乎像季庸愚。誰敢測
量。而今日徇先哲貴籍。開之三門。以述
一叙大意。二釋
名。三述問答
觀夫。小操創萌於仙苑
。馳乎羊鹿。大操晩發於靈鷲間。駕之白
。然則一乘者。斯窮理盡性之格言。究竟無
餘之極説。佛性之異名。衆經之祕藏矣。三
聖之所揄揚。四依之攸頂戴。三乘迴跡之曠
津。四生歸源之寶梁焉。開兩權門。顯二實
。假三車門。説化城路。謂乘權矣。等賜
。同到寶所。謂乘實也。王宮誕生。雙林唱
滅。曰身權焉。六趣莫攝。力負靡化。則身
實如。借一破三。三除一舍。假脩斥短。短息
脩忘。然則言窮慮絕。何三何一。名泯相寂。
誰脩誰短。難得而測之。蓋斯一乘之妙
旨歟。次釋名義。一是無二之稱。乘即運出之
義。因無異趣。果無別酬。唯有一理。唯教
。唯行一因。唯感一果。因果相成。其體不
二。稱之爲一。即此一體。備有萬行。行能運
致。名之爲乘。依名釋義。粗爾如是。後叙
 問。一乘有宗體。同異若爲耶 答。諸
法本來。常寂滅相。何宗何體。但以爲縁。於
無名相假名相。説一與異矣若就通門。宗
亦是體。體*亦是宗。若約別門。輪輞喩
内空譬體。宗如綱領。體如毛目。宗體一異。
其義如是 問。通別之致。情未曉。請重
陳矣 答。所表之理。是乃宗旨。能詮之文。
還宗旨。故宗體一通門義
能詮之教。以爲
。所詮之理。即爲經宗故。涅槃云。知法知
義。知法者。謂十二部經。知義者。謂教所表
理。理之與教。豈得一。明知宗體叵
別門義
是一異。隨時順機。而應
之。貴在悟。義乃無定 問。宗體一異。其
義實爾。未詳所表宗旨。何等爲陳述之 答。
衆師紛紛。各述所悟。未符契。今明宗旨
體有用。若是一乘因果。稱之爲用。非因
非果。中道正法。名之曰體 問。有何明據
 答。因果及以非因果文。亦甚不少。今且牽
一。方便品云。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此
因果義。次偈文云。是法不示。言辭相寂
滅。此因果由是故知。非因非果。名之爲
體。因果是用。非因非果。因果既爾。於餘例
然。三一近遠權實。皆名爲用。非三非一。非
近非遠。非權非實。目之曰體 問。若非因
果。亦應非中非偏。非正非邪。何故名爲
道正法 答。實如所問。非中非偏。非正非
邪。不知何名。强名中道正法而已 問。一
乘之體。是何等法 答。乘體不同。略明
。謂眞如法身焉。無上菩提焉。萬行焉。惠
焉 問。云何一乘。有此四體 答。體用因
果。倶是一乘。在體名體。在稱因果亦
然。故四體異 問。於其四體。何者體用。何
者因果 答。初二名體。後二稱用。第一第
三。名之爲因。第二但果。後通因果。何者初
二。其體即如。初有垢如。後無垢如。於一體
。隱顯異故。分之爲二。後二因果故。名爲
用。第三但因稱。萬行故。第四之體。通因與
果。智慧萬行萬徳主故 問。第一有垢。第二
無垢。第四因果。有何明據 答。勝鬘寶窟。
初二云。初是佛性故説爲本。然後方有
因得果。後顯時果乘體也巳上法華云。論
初二云。初明佛性。爲一乘體。後明
。爲一乘體。此二隱顯。而爲果耳。實無
已上明知初二有垢無垢。勝鬘寶窟。釋
四體云。此就主言一乘。雖萬行萬徳。而
慧爲已上明知第四。通因與果 問。此之
四體。爲是義推。爲是依據 答。僉有依憑
自作。法華論云。一乘體。謂諸如來平
等法第一
體證
同論又云。無上菩提爲一乘
第二
體證
智度論云。六波羅蜜。以爲乘體
第三
體證
攝大乘論云。乘以智爲第四
體證
 問。理智
因果。倶名一乘。此義實爾。但以乘者運出
之義。萬行名乘。理數應然。理及以果。無
出功。由何名乘 答。運出之義。有自有他。
若因乘倶兼兩運。若理及果。有運他義。而
自運他義故名爲乘 問。自運運他二
義。若爲 答。自行因至果是自運之義。令
他出生死佛果。此運他之義 問。理
以果。運他義那 答。凡有三義。一
理運人。從因至果。謂理不動。能令衆生運
生死涅槃。故大品云。是乘從三界
出。到薩婆若中此理
運他
二以徳運人。故法
華云。得是乘諸子等喜戲快樂。三以
自運他。故涅槃云。乘涅槃船。入生死海
度衆生。法華經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
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衆生此果
運他
 問。理
之與果。但有運他。無自運耶 答。佛果衆
徳縱任自在。名運載者。亦有自運。非
未究竟故更有所至運 問。言一乘者。
若會三乘。而爲一乘。若會二乘。而爲一乘
 答。凡有二義。一曰會三歸一。故名一乘
二曰會二歸一。稱曰一乘 問。會三
則三外一。若言會二則三内一。此義云何。
是相違 答。會三會二。猶是一義。何者。
智度論云。於一佛乘開爲三乘。譬如
一斗而三聚。亦可於三聚
而爲一聚。亦可於二聚而歸
。由是義故。會三會二。猶一義耳 問。若
爾但有。而無三外一耶 
答。亦可三外一 問。義趣若爲 
答。欲於三乘攝出世乘故。歸三中
。就佛乘中。復開眞應。是故亦言三外
。何者雖五乘。往収不二種。謂世間
乘。出世間乘。因果差別。來而収之但是三
乘。三乘之外。更亦無出世間法。於彼佛
。雖權實。同名佛乘。由是義故。歸
中一。於一佛乘中。有眞有應昔爲二乘。説
方便身。是故佛乘。名之方便。今教所明佛
乘眞實。是眞實佛。異方便佛。其猶師子座
上長者異著弊垢之長者。由是義故。歸
三外一 問。譬喩品。明乘有三事。謂車。與
牛。及以賓從。此三何異 答。車之與牛。竝
因果。賓從但因。所以然者。萬行萬徳。竝
之車。諸佛菩薩。中道正觀。喩之曰牛。
明知車牛竝通因果賓從
後辨
 問。何以得
車牛竝通因之與果 答。諸佛所乘。名
果。故下合譬。擧佛衆徳。而合牛車。菩薩
所乘。稱之曰因。故下文。云是寶車
道場。故知車通因與果 問。般若正觀。
既是車也。何復喩牛 答。一正觀法。兩
之。導引之義。喩之曰牛。運出之義。譬
之爲車。自餘衆徳。有運無引。唯有運故。
之於車。無道於能。故無牛義 問。
因位衆行有引運。故容車牛。佛地萬徳。
既無引運。何有車牛 答。果地内徳
則取眞慧牛。外用宜六通。無垢以
白牛。駕之遊於五道生死。運出衆生。因
何無車與牛耶 問。若言正觀。譬
者。何故統略取慈悲心。而譬白牛 答。
彼統略言。自利利他分之車。之運動。
必由牛力。大乘化物。要頼慈悲。故利他徳。
之於牛。自利衆徳。喩之曰車 問。統略
明。有何依據。 答。合牛車文。初擧
。而合大車。從愍念下。擧慈悲徳。以合
白牛。又涅槃經。歎如來大悲牛也。故知
慈悲以喩白牛 問。何一師言。彼此乖角 
答。大師自叙統略。凡有六焉。彼第二
云。全癡舊通用。今新意。如事及火
宅譬已上是爲言。全癡玄釋。應統略
 問。車牛既爾。賓從何物 答。大論賓從。凡
五階。一者果地萬徳。爲因人賓從。二
者三界内外爲言。七地得無生忍。既出
。名爲登車。六地界内。名之賓從。三者約
眞似判。初地已上。稱爲一車。地前賓
從。四者三十心内凡。詺曰登車。十信外凡。
之賓從。五者三十心十信。竝爲登車。擧
手低頭等賓矣。一乘之義。深而且廣。略
大體。恐煩不
教迹義第九
教迹之論紛紛然。是非之數難楷定。今因
樹之遺風。而開三門指南大意門。釋名
門。問答門
原夫。至人玄心冲如。有無絕於内。宮商希
然。稱謂淪乎外。三明弗乎輝。而七辨競
流。撫會莫失之功。以八音雷動矣。睿機百差。
靈緒千端。致玄籍彌布。聖教萬殊焉。萬
殊之教。歸從難測。是以西夏東楚。競諍教
。江左江右。各論教相。三教四衆。妄判
。四時五時。謬牽五味。競論是非。各判
。誰免衆盲之愆哉。而今正牽佛經誠文
以釋教相。後進以爲龜鏡者也。次述釋名
達摩欝多羅。釋教迹名云教。謂上聖被
之言。迹即蹤跡之謂也。言聖人布教。各有
歸從矣。此釋爲宜。好老彭而不作焉。後
問答 問。南北衆師成地群家。各釋
。爭判佛教。今龍樹宗。何以攝教 答。凡
十門。謂菩薩藏聲聞藏焉。大乘小乘焉。有
餘無餘焉。有作無作焉。了焉。有邊無邊焉。
頓漸焉。半滿焉。常無常焉。有量無量焉。聖教
萬差。往収則盡。不以具足。十門方収。但
一一門。攝之各盡。攝門非一。故有十門 
問。且就初門。以其二藏。攝教若爲 答。説
小乘法。一切諸經。聲聞藏攝。説大乘法。一
切諸教。菩薩藏攝 問。阿含經中。説菩薩
。是菩薩法。何藏攝耶 答。聲聞藏攝。何者
小乘法中説佛。從凡至聖。教即未圓。理不
具足。故攝屬聲聞藏也 問。於
三破二。其義不同。云何渾亂。名菩薩藏 
答。凡有四句。一但教菩薩。不聲聞。謂華
嚴是。初成道時。大機已熟。是故顯教大菩
薩等。會無二乘。又機未熟。是故不密化
乘人。二顯教二乘。不密化大。三藏教是。小
機已成。故顯教之。菩薩大器。不小化。三
顯教菩薩。密化二乘。般若。深密。淨名等經。
菩薩大機。已成熟。故顯了教之。二乘之人。小
執將移。大機遠動。是故密化。命説付財。即
其事也。四顯教菩薩。顯教二乘。法華。法鼓。
楞伽。涅槃等經是也。法華經云。菩薩聞
是法。疑網皆已除。謂顯教菩薩。千二百羅
漢。悉亦當作佛。謂顯教二乘。若爾存三
之大乘教。是菩薩藏中密意教。破二一乘。
是菩薩藏中顯了教。於諸大乘。常住無常。
不空異。准上可釋 問。既有三乘。應
三藏。云何倶立於二藏耶 答。唯立二藏
凡有二義。一大小義。謂以小乘。爲聲聞藏
其大乘。爲菩薩藏。二乘倶小故。合一藏
二禀教義。謂聲聞人。因果二時。皆得禀教
其辟支佛。因果二時。皆不教。或有
。因時禀教。而小分耳。由此義故。但立
聲聞藏。不縁覺藏 問。不縁覺藏。其
義實爾矣。何不佛藏 答。亦有二義
一大小義。對小立大。佛與菩薩同是大
故。合立一藏。二不教義。菩薩禀教。佛不
教。由此二義。不佛藏 問。何據
。而立二藏。於不禀教。而不之 答。
所禀教。從能禀人。而判教相。不
人。即無教。因何得教迹之義。是故但
禀教之人。而立二藏 問。或處明五藏
謂三藏。雜藏。及以菩薩藏。今何故但立
聞菩薩藏 答。三藏雜藏。即二藏攝。何者
三藏及以雜藏。但通大小。若是大乘三藏。
雜藏菩薩藏攝攝大乘論説大乘有三藏也雜
阿含序云方等大乘爲雜藏
是小乘三藏。雜藏聲聞藏攝雜藏者一一
戒定慧
説三
雜藏
 問。所明二藏。出何經論 答。
涅槃經云。十一部經。二乘所持。方等部名
薩所持。維摩經云。此經菩薩藏所攝既云
經菩薩
。明知小乘聲聞
藏攝即有二藏
智度論云。迦葉。阿難。於王舍
。結集三藏。爲聲聞藏。文殊。阿難。於鐵圍
。集摩訶衍爲菩薩藏。地持論云。唯方廣
部。菩薩藏。餘十一部。名聲聞藏。摩得勒伽
方等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
是經論。建立二藏 問。第二大乘小乘
何 答。説大乘法。名之大乘。説小乘法。目
之小乘 問。與前何異 答。前之二藏。從
人立名。此之大小。據法立名。名各異。攝
教全同。於前二藏。既有四句。下九例然
 問。此大小乘出何經論。 答。品大經云。
諸天子難曰。我於閻浮提。見第二法輪。龍
樹釋曰。鹿苑已轉小法輪於今復轉大法
。涅槃經云。昔於鹿林。轉小法輪。今於雙
。轉大法輪。中觀論云。前爲聲聞小法
後爲菩薩大法。由此經論大小乘。以
教也 問。菩薩法中。二乘實滅。無性定
性。不成佛。是既有餘。何名無餘 答。大
小相對。論餘無餘。小乘有餘。大乘無餘。據
具不具。於大乘内。具餘無餘。若深密等。存
三大乘。是有餘大。法華涅槃等。無餘大。於
大乘中。具餘無餘故。名無餘。聲聞法中。但
有餘。而闕無餘。故稱有餘。例如大乘具
了不了了義。小乘法中。但有
了義不了後了不了廣
此義
 問。有餘無
餘。出何經論 答。勝鬘經云。羅漢辟支。四
智究竟。得蘇息處。亦是如來方便有餘。不了
義説既云二乘實滅是有餘説。亦可
二乘無滅是無餘説
涅槃經云。善
男子。我所説亦有餘義亦無餘義乃至
葉菩薩。白佛言。何等名爲無餘義也。云何
復名一切義乎。佛告迦葉。一切者。唯除
。常樂善法。是名一切。亦名無餘。其餘法
者。亦名有。亦名無餘。由是經故。立餘無
。以攝教矣 問。第四門那 答。二乘所
觀。名之有作。大乘所觀。稱之無作。何者小
乘所觀。望後更有作。名爲有作。大乘所
觀。形後更無餘觀可作。稱曰無作 問。此
二攝教。其趣若爲 答。説二乘所觀法。一
切皆名有作。説大乘所觀法。一切悉稱
 問。第六邊無邊。第十量無量。與有作
無作。是有何差別 答。此之三門。於四諦
。由義不同。而立三名。 問。義不同那 
答作無作名。從行而立前所釋又從
名如寶窟釋
無邊。及量無量名。隨人而得。謂二乘智。乃
限量。如來之智。無限量。名量無量
二乘之智。有岸極故。名爲有邊。如來之
智。無*岸極。名之無邊。是故此二從
又據所觀之法名二乘所觀法名有量有
大乘所觀法目無量無邊法華疏明
 
問。據何等義。名量無量 答。小乘法中。雖
四諦。總相麁智。名爲有量。大乘法
中。別相細知。稱曰無量寶窟有四義法華疏
三義彼明
 
問。此之三門。有何明據 答。勝鬘經云。有
作聖諦。無作聖諦。有量聖諦。無量聖諦。有量
即有邊。無量是無邊 問。但擧一種義
矣。何勞須三。 答。義實爾也。但以爲
義不同。具題三名 問。第五義何 答。説
二乘法。名之不了。説乘法。稱曰了義
 問。就大乘教。自有了義及不了義。爲
新發意。説生死是如。涅槃不如化。名爲
了義。爲久學人。説一切皆如化。稱爲
義教。若爾大乘中。具有了不了。云何今言
小乘不了大乘了義 答。大小相對。小乘不
了。大乘了義。據具不具。於大乘内。具了不
。故名了義。彼小乘。但有不了義。而無
。故稱不了 問。此了不了。出何經論 
答。涅槃經云。其聲聞乘。名不了義。無上大
乘。乃名了義。若言如來無常變易。名不了
。若言如來常住不變。是名了義。佛性論
云。説無性經。名不了義。説有性經。名
義經。如是經論。是其良證。 問。第七頓
漸。其義若爲 答。頓説深理之頓教
之深教。 問。此門與前有何差別 
答。頓漸一門。與餘九異。何者頓教全是大
乘。於漸教内。兼大小教九異 問。於
漸教中。有幾何教 答。於漸教中。四雙八
隻。謂漸教中。開之爲二。一世間教。即人天
教。二出世教。鹿薗已去。終竟涅槃。就出世
。又有二種。一小乘教。阿含等是。二大乘
教。般若已去。就大乘内。又有二種。一曰自
教。即大品是。二他教。大品已後。諸方等經。
他教内。又有二種。一曰密教。法華已前。
諸大乘經大品亦是
密教大乘
二曰顯教。法華已後。諸
方等 問。於漸教中。從淺至深。爲是一人
是二人 答。此是人同時異義耳。法寶
師之所立五時。與此符契。但是攝教枝流而
已。非是攝教之正意焉 問。頓漸二教。出
何佛經 答。楞伽經云。如來淨除衆生現
漸淨非頓。如菴羅菓漸熟非頓。如來淨
除衆生現流。頓淨非漸。譬如明鏡頓色像
是得知。有頓漸教 問。第八門那 答。
聲聞法。名之半字。説大乘法。稱曰滿字
菩提流支亦
半滿
 問。半滿之言。出何處耶 答。
涅槃經。爲諸聲聞。説半字經。爲諸菩薩。説
毘伽論毘伽羅論
即是滿字
 問。第九門那 答。説無常
。名無教。説常住法。稱之爲常 問。此
言何出 答。涅槃經云。昔於鹿薗。説無常
。今於此間。説常樂等 問。涅槃經云。二
乘名有所得。菩薩名無所得。若爾應
得無得而爲攝教。今何不立 答。有得
得。據禀教人。有得失也。今立十門。正叙
佛説。故不之 問智度論云。小乘顯示
教。大乘祕密教。又法華經云。昔波羅奈。説
生滅法。於今復説無生滅法。中觀論云。初
小乘人。説生滅十二後以生滅無生滅
。而攝那 答。生滅無生滅。與前常無
。義則不異。故不更別立之。不顯示
祕密教者。或可小攝教非但十門。不
唯有十門云云。大品疏。列於十門
通別教祕密顯示。 問。嘉祥亦立三種
法輪根本法輪枝末法
輪攝末歸本法輪
一代教。其義若爲 
答。佛初成道。華嚴之會。純爲菩薩開
一因一果法門。謂之根本。即華嚴是。於
二輪。則有二義。謂三一義。及空有義。若
三一鈍根之流。不能聞一因一果故。
一乘。分別説三。名之枝末。華嚴已後。
法花以前。三乘教是。四十餘年間。説三乘
。陶練其心。至今法華。始得乎彼三乘
而歸一道。稱之攝末歸本法輪。若約空有
波若經等。攝末歸本。説一切法本性空故。
阿含深密等。是枝末法輪。依圓有故 問。
前十門。有何差別 明義小異。何者二
藏以大小別。開而爲二。據三法輪。即有
。若一往義。華嚴根本。自華嚴後。法華之
前。若大若小。存三之教。盡稱枝末。法華一
乘。名之攝末。若再往義。法華一化始
。該羅頓漸。則具三輪 問。三輪之言。
何處耶 答。於法華經。文處甚多。且牽
二文。信解品云。長者居師子座。眷屬圍遶。
列寶物此指華嚴會
即根本法輪
子不得故。密
二人。脱珍御服。著弊垢衣一説
即枝末教
彼長者。知子志劣。柔伏其心。乃教大智
攝末
歸本
譬喩品云。如彼長者。雖復身手有力
之。
本教
但以慇懃方便。濟諸子火
宅之難
末教
然後各與珍寶大車攝末
歸本
是故
三種法輪。一家教疏。粗爾如是。於
迹内。應三藏十二部經等義。恐煩略而
已矣
三身義第十
一家三身博播難。今以三門。束而論之。
叙意門一。辨名門
二。問答門三。
三身者。蓋是至徳之妙唱。撫
會之義稱矣。積萬善於曠劫。蕩遺塵於終
。薩芸冥乎無。而靈覺獨存。如如融
性相。以名相斯三。弗知何以目之。強稱
法身。照而後現。等水鏡之像。感而後應。同
鐘谷之響。對之莫以來。隨之罔
以往怳兮而有。忽焉而無。動始逾寂。
隱而逾彰。開八正之平路。示衆庶之夷途
六通駿馬。乘五御之安車。撫會之功。難
得而稱之者。斯乃應跡之化用焉。次釋
名義。實相正法。以爲身。故稱之法身。又
恒沙功徳法之所依止故。目之法身。内契應
如。外起應機。總詺應身而忽有。稱之曰
化。色形積聚。名之爲身。故言化身。身有
五義。謂自體焉。所依焉。眞實焉。積集焉。相
續焉。若是法身。體依實義。名之爲身。若應
化身。即是通五義。非血肉之所成實。
後叙問答 問。三身次第若爲 答。陳
三身。凡有二門。一謂行門統略云從
末之次第
即列
法身應身化身。二謂説門統略云從
本之次第
即列
身應身法身。問。二門意那 答。有佛性故。
發心修行。法身即是本有佛性。是故列初。修
行滿足。佛性顯現。稱爲報佛。故次報身。報
身自徳。自徳既次合化物。故後化身。若説
説門。示現八相成道化物故。前化身。此之
化身。由報身現故。次報身。報身亦由於法
。故後明法身 問。此二次第。出何處
耶 答。金光明經。法華論云。化身應身報身
此説
門次
金剛般若論云。法身佛報佛化佛此行
門次
 
問。是經論中。但説三身。而不増減。有何意
 答。三身義圓故。不増減。何者。佛徳
無邊。往収但二。謂自徳與化他徳矣。於
自徳中。有隱顯故。開之爲二。化他之徳。以
一身。故但三身法華
論意
又於化他。分之爲
二。能化菩薩。名爲應身。能化二乘等。名
化身。自利之徳。名曰法身。故立三身
攝論
等意
若依金光明經言。由三相之與
三心故。得三身。故但立三。而不増減 
問。三相三心。何者是乎 答。分別相。依他
相。成就相。謂之三相。起事心。依根本心。根
本心。名之三心。能解分相故。得化身
能滅依他相故。得應身。能淨成就相故。
法身。滅起事心故。得化身。滅依根本
故。得應身。滅根本心故。得法身 問。
三相三心。其體何耶 答。分別相者。是六塵
界。能與六識。所分別故。名分別相。依
他起者。六七八識。不自起。名依他起。六
識依他根塵故生。第七陀那。依他本識。而
生起。第八本識。依他種子故。得生起。是
故八識皆名依他。成就相者。即是眞如。六塵
情。不境空。不依身。不染分依
他識。故不應身。未障故。眞如不顯。
法身。反此即得。起事心者。是六識也。
六識中。能起業事。依根本者。第七識也。
能縁本識。起我慢等。名依根本。根本心者。
即是梨耶。能與六七及以諸法。而作根本
根本心。由能伏斷此三心故。得三身
也 問。前云佛徳無邊。往収但二。謂自徳與
化他徳也。若爾但以應二身。何立三身
 答。佛經所説。各各不同。或説一身。或説
二身。或説三身。或説四身。或説十身。言
者。如三寶中之佛寶也。言二身者。謂
眞身。及與應身。故金光明云。佛眞法身。猶
虚空眞身物現形。如水中月應身
三身者。如前已説。言四身者。應佛。功徳
佛。智慧佛。如如佛
伽經
又法身。報身。舍那
身。釋迦身五凡
夫論
十身者。無著佛。願
佛。業報佛。住持佛。涅槃佛。法界佛。心佛。三
昧佛。性佛。如意 問。佛經何故如是不同
 答。開合不同。故佛經異。何者開合凡有
。一本迹倶合。二本迹倶開。三開本合迹。四
開迹合本 問。四句意那 答。迹合者。此
二義。一謂本迹合而爲一。故本迹合。如
佛寶。二謂本迹開而各各故本迹合。何
者。本身雖理智眞身。於其迹身
麁細。*令迹身亦是自徳爲
化他爲一之義
者。於本隱顯。分之爲二。隱名法身。顯
曰報身。於迹麁細。開之爲二。細化舍那。
麁化釋迦五凡夫論之
意如
本合迹。此有二義
一就隱顯。開本爲二。隱名法佛。顯稱
此並
自徳
化他之身。合而爲一。名應化身
法華
論意
二據理智及功徳異。開本爲三。謂理
法身。名如如佛。於智法身。具有衆徳。取
智徳。稱智慧佛。取餘衆。目功徳佛此三竝
自利徳
化他之身。合爲一身楞伽
經意
迹合本。謂於
本身。有理有智。合而爲一。名之法身
此自
利徳
利他之身。開而爲二。謂應身之與化身
也。又於迹身。而開三句。化而非應。應而
化。亦應亦化。其本身名非應非化。此亦
是開迹合本義竝金
光意
嘉祥法師。釋十佛云。
無著佛。安住世間。成正覺故。願佛。出生
故。業報佛。信成就故。諸行皆成。但略説信。
住持佛。隨順世間。不斷絕故。涅槃佛。取
故。法界佛。於一切處。無現故。心佛。
善安住故。三昧佛。成就無量諸功徳。而無
所著故。性佛。善決定故。如意佛。以普覆故。
詳何開。有人解云。且隨麁相。配三身者。
初五化身。次二法身。後三受用。若准此釋
本迹倶開之義 問。爲横論三身。爲
竪談三身耶 答。有横竪義。横者法身以
本身。應彼二縁故。現二身。應地上
。而現應身亦名
舍那
地前機。而現化身
亦名
釋迦
竪者本身現舍那。迹舍那現釋迦迹
。舍那身是末中之本。本地法身。是本中之
本 問。何以得横竪義 答。金光明
云。法如如。如如智。亦無分別。以願自在
故。衆生有故。現應化二身巳上明知本
地法身。照機而現二身故。是横義。梵網經
云。盧舍那佛言。千釋迦。是吾化身。千百億
釋迦。是千釋迦化身。吾已爲巳上
是得知竪談三身 問。舍那釋迦。爲
一佛。爲是異佛。若言一佛云何得舍那
本釋迦爲迹。若言異佛。何華嚴經云。或
舍那。或名釋迦 答。二佛有一義。亦有
異義也。華嚴明一。梵網明 問。異義可
爾。既言二佛。何復言一 答。一體異名。何
者。一佛有其二名。若據功徳。名盧舍那
慮舍那者。名普遍淨。故功徳名。若約
。名爲釋迦。釋迦翻能。是本姓故。種姓
名。又據見者。二佛。二乘見釋迦。菩薩
舍那 問。若爾功徳之與種姓。有二名
耳。何盧舍那。名爲本身。釋迦名迹 答。此
是異義。若言但一。即失本迹。若言但異
亦失一體。故具一異 問。攝論法身。與
華論所明法佛。有何差別答。異。攝論隱
顯眞如。倶名爲法身也。法華經論。隱法佛。
顯稱報佛 問。攝大乘論。法華經論。同天
所造。何由明義。各不同耶 答。嘉祥法
師。凡作二釋。一云或可。譯人不其意
攝論眞諦三藏所譯。法華
經論菩提留支三藏所譯
一云。開合不同。二論各
異。非譯人咎。何者。攝論開迹合本。法華經
論。開本合迹。天親菩薩。造二部論。各示
一義 問。旦就開本無垢眞如。何名報佛
 答。酬因所顯。故名報佛 問。若爾法身。
二種身。謂理法身矣。智法身矣。無垢眞
如。既稱報。修成報佛。於何處攝 答。還
報佛。酬因同故。彼體同故。彼法華論。以
利他用。合爲應化。開自利徳。爲二佛故。
問。酬因義同。名報佛者。應化亦爾。何不
報 答。通義。三身皆是酬因之故。倶
報佛。何者自徳及化他徳。酬萬行因
得故。倶名報佛。別而爲論。化他之用。
本法身。而現起故。非正酬因。是故不
報佛也 問。若爾舍那。亦是化用。何名
報身。若不報。像法決疑經云。我爲報身
千萬釋迦之所圍遶。攝大乘論云。化菩薩
故。示現報身。是何佛耶 答。此是通義。或
可。應機而現身故。名之報身。化身亦應
而現故。可報身。然所化機。有勝有劣。是
應勝。名爲報身。應劣且隱 問。三身
命根。是如何耶 答。眞如理是法佛命根。
二智即是報佛命根。隨縁是即應化命根
問。云何如是 答。命連持義。眞如體性能
持。即照而令凝然。名法身命。二智爲主。能
衆徳。而令常住。名報身命。隨縁長短。而
色形。決定久近。謂縁長時。色形久持。物
感短時。色形近住。故以感縁。名應化命 
問。三身命根。長短若爲。 答。法佛命根。無
始無終。報佛之命。有始無終。應化之命。有
始有終 問。云何始是 答。眞如體性。無
始無終。命根亦爾。二智始起乎金剛後心。一
得已後。湛然不及。是故名之有始無終
若以衆生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應應化無
始無終。但以此沒彼現義故。有始有終 
問。佛有三身。土亦有三以不 答。身是能
栖。土即所栖。能栖既三。土何不然 問。三
佛土何 答。法報二身。同栖光土。應化二
身。倶居應土 問。光土是何 答。普賢觀
經云。毘盧舍那。處常寂光土。常寂光土。是
眞如理。法華論及以瓔珞經。名爲中道第一
義土。仁王般若。名曰淨土仁王經云。唯佛
一人居淨土
 
問。一眞如理。何有是衆多名耶 答。於
一眞如。望義別故。立多名字。形於二
之中道。望乎世諦。稱之第一。望於報土
之淨土。隨義名異。體即無二 問。智身
如爲所栖土。身與土別。於一眞如。分
何 答。於一眞如。有照了義。有寂靜義
照了是智。寂靜即境。智住於境。境是所栖。
智即能栖。能栖名身。所栖目土 問。應化
身所栖土。何名應土 答。於所化土。佛應
而住。故名應土 問。應化二身。所栖淨與
之穢。二土倶是應土而無報土之義以不 
答。所化衆生。四住爲縁。有漏業因。感三界
内淨穢二土。無明爲縁。無漏業因。感總三
界外之淨土。故名報土。佛斷内外業既盡。
故無報土。但佛應入所化報土。而土位
故。名爲佛土。亦名應土。一淨穢土。於所化
。名之報土。於能化佛。名爲應土。亦名
佛土。三身及以淨土之義。捌而且博。難
以具述。略叙大體而已。宗致幽邃。確而
窮。今題十條。以叙大況。一家又或悉檀涅
槃等衆義科。恐煩不述矣
大乘三論大義抄卷第二

大乘三論大義鈔卷第三
 西大寺沙門玄叡集 
諍論。開之爲二初諍論可不。後正述
諍論。言可不者。夫自他之見。自古紛綸。是
非之情。今亦罕夷。如來在世。親禀金吻。莫
彼己意。泥洹而後。唯有金牒。人根亦鈍。或
輕葉。而謂之根。或攀枝條。以稱曰莖。所
以偏競之生者也。是故二百之首。兩部名興。
三百之尾。三六見生。豈唯小筌之脱亂乎。
諦亦爭跡。故千餘之始諍乎空有。二千
之末。競於宗途。岐路彌衆。去城彌遠。蓋謂
之歟 問。自他兩宗諍論以不 答。心有
。言有所當。而諍論者。是則府墜之根。
沈淪之本以爲不可。虚中織羅。空間種樹。
而是非者。實寔清昇之因。浮渡之縁。是則
可 問。所寄之諍。所當之論。斯有何失
固以爲禁 答。有他而爲是非。此是
三塗之因。滅法之縁。衆累之根。所以禁制
矣 問。向前三者有何誠證 答。僉有
。非自專言。一妙勝定經。佛自云。我往昔
多聞士時。共文殊有無二諦。文殊言
有。我言無也。因此諍論故。而不
諦有無。死墮三惡道。服熱鐵丸。逕無量劫
地獄出。値迦葉。佛爲我解説有無二諦
佛言。一切法皆無性。述曰。文殊是釋迦之九
世祖師。釋迦是過去之久證法身。於彼跡
。起有無論。示*府墜相。正爲止末學
之謬。而今唐和所論。空有二諦之諍。的此是
矣。諍論之失。顯在玆焉。明識君子。詳而
之。明知諍論之三塗因矣。二百喩經云。譬
一師有二弟子。其師患脚。使二弟子各
一足。其二弟子。互相憎嫉。迭折兩脚
即便死。佛法學徒。亦復如是。方等學者
其小乘。小乘學者。復非方等。大聖法典。
而令破滅。涅槃經云。我諸弟子。起諸諍論
互相是非如來正法。不久住巳上則委
論滅法相也。三涅槃經。二十餘諍論。竟云。
是諍論是佛境界。非二乘知。若人於是。
疑心者。摧破煩悩。如須彌山。若於
決定者。是名。名爲。不
壞諸煩惱故。述曰。尋夫諍論起。自執
著於自他宗。而生疑心。何因諍論。良由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